学校开学复课疫情防控“一校一案”工作要点
为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各级各类学校安全、有序开学复课,便于学校实际操作,制定如下工作要点:
一、健全防控工作制度体系
(一)加强组织管理
1.成立校级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含园长,下同)担任组长,作为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
2.明确专项工作机构、人员和工作职责,明确专人负责疫情摸排、值班值守、物资保障、消杀防疫、应急响应协调、信息宣传、心理疏导、工作报告等,确保责任到岗、任务到人,全面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
3.建立学校、年级、班级、家长四级防控工作联系网络,及时收集和报送相关信息。
4.多校区办学的学校,每个校区必须建立一套防控工作体系。
(二)完善方案制度
5.开学准备工作方案(包含开学流程图、防控技能培训、应急模拟演练、日常防控、缺课补课、舆情应对等内容)。
6.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7.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
8.师生晨午检制度。
9.因病缺勤登记、病因追踪报告制度。
10.复课证明查验制度。
11.健康管理制度。
12.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
13.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
14.通风、消毒制度等。
(三)抓实工作推进
15.校级工作领导小组每天掌握学校防控情况。
16.学校专项工作机构及有关责任人严格履行职责,织密防控网,落实落细防控责任。
17.及时召开校级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解决防控工作中的问题。
18.加强联防联控。加强与属地教育、卫生健康、疾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安等部门联系,开展好联防联控工作。
19.明确学校信息报告人,保证信息畅通,做好信息管理。
二、开学前防控要点
(四)人员摸排
20.学校要结合“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全面排查师生和工作人员假期流动、身体健康、与湖北等疫区人员接触等情况,建立管理台账。
21.对重点师生、工作人员要一人一档,精准掌握人员数量及岗位(班级)分布、返校前14天的健康状况等,对有发热、干咳症状的教职工、学生严禁返校。
22.排查根据疫情防控要求采取隔离措施的师生和工作人员情况,未解除隔离的严禁返校。
23.对因疫情防控需要不宜上班(课)的师生和工作人员,提前谋划,合理安排相关工作和学习。
(五)开学前提醒
24.对去过湖北等重点疫区或与疑似、确诊病例接触、外地返校人员,必须在学校驻地隔离满14天且身体健康方可返校。
25.学生准备好开学前14天的个人每日健康记录表,由家长签字确认,开学后交班主任。
26.返校师生、工作人员需作出书面身体健康承诺,对体温超过37.3℃、存在呼吸道感染症状等情况的,需治疗痊愈且身体健康后方可返校。
27.根据分类分批错时返校方案,提前告知师生和工作人员做好上下学途中相关防护工作和注意事项;及时发放和告知开学流程。
(六)教学准备
28.制定开学后入校方案,合理安排工作人员。
29.认真评估开学后的教育教学工作,研究制定调整方案。
30.兼顾不同群体学生的特点,开展网络教学、线上答疑等学业指导。
(七)疫情监测
31.对所有值班人员、返校人员进行排查、监测和管理,不留死角和盲区。
32.将排查出的发热、去过湖北疫区、与湖北来人密切接触等人员信息及时上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
(八)物资保障
33.储备好红外体温测量仪、水银体温计、消毒酒精、口罩、免洗手消毒液、洗涤用品、84消毒液、喷雾器等消杀防疫物资,并完善及时补足机制;同时,要制定相关制度,有专人负责做好防护、消毒用品的管理工作,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34.设置位置相对独立、远离人群、卫生条件较好的应急隔离室,配备消毒、洗涤及防护设施设备等用品。
35.设置废弃口罩回收垃圾桶,每日至少进行1次回收口罩销毁处理,或交给当地专门机构处理。
36.根据师生数量,中小学校每40~45人设一个洗手盆或0.6m长盥洗槽,并备有洗手液、肥皂等,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有条件时可配备感应式手消毒设施。
(九)环境清洁
37.开展校园环境卫生大扫除,室内采取湿式清扫减少扬尘。
38.室内空调开学前统一清洁,在疫情结束前尽量不开空调。
39.对教室、食堂、宿舍、卫生间、校车等重点区域和场所进行清洁消毒,消毒工作应由专人负责,并接受专业培训。
(十)食堂防控
40.排查食堂从业人员身体状况并进行日常监测。
41.对供水设施进行检修、更换滤芯、清洁消毒,对供水设备及水质进行专业检测。
42.制定教职员工、学生供餐方案(包含分时、分散、打包就餐等内容)
(十一)安全检查
43.检查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校领导小组各成员逐一对各种方案、应急预案、防疫设备使用等进行熟悉、检查、演练。
44.对用电、体温检测、视频监控、消防器材、危化物品、安全通道等进行全方位排查,建立台账,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十二)培训演练
45.多渠道、多形式对教职工和学生开展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和心理疏导服务。对教职工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培训、防控技能培训,模拟演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
46.正式开学前,确保所有教职工参与模拟演练、熟练掌握应急处置流程及岗位职责,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并完善本校疫情防控方案、预案。
三、开学时防控要点
(十三)师生入校
47.一校一案,结合管控和服务能力确定报到人数和批次安排,分批、错时、错峰开学放学。
48.规范合理设置入学通道,减少出入口,合理安排人员和检测点,在校门口对每一名入校人员进行体温检测,检测人员要做好自我防护,杜绝身体不适人员参与开学工作。
49.合理设置物理隔离通道引导,减少人员聚群扎堆入校。
50.安排专人维持入校秩序,对未佩戴口罩学生及时发放口罩并告知佩戴方法。
51.对检测出的发热者(体温超过37.3℃)严禁进入学校,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做好隔离、登记与信息上报(教育、疾控等部门),通知家长并联系当地定点医疗机构诊治。
52.学校开学前要主动对接教育、疾控、公安等部门,开学时有相关部门来人指导配合。
四、开学后防控要点
(十四)校内人员管理
53.严格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54.每日做好对教师、学生和工作人员进行晨午检、因病缺勤登记和病因追踪报告、复课证明查验等日常防控工作。在教学楼、宿舍、体育馆、食堂、厨房、图书馆等公共场所要有专人负责对进入人员进行体温检测、登记及应急处置。
55.走读学生每天早晨检测体温后再上学,如超过37.3℃,应根据情况在家隔离观察或及时就医并告知班主任。寄宿学生每天晨检做好体温测量,对体温超过37.3℃的学生需立刻告知班主任,学校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56.教职工每天要坚持自测体温,如出现体温超过37.3℃,应及时就医或自行在家隔离观察并及时通知所在单位。
57.不组织聚集性活动。
58.严格要求师生、工作人员进出校园。确实需要外出人员要逐一登记,实行请销假制度。
59.对因病误课的学生及时开展网络教学、补课。
(十五)校外人员管理
60.严控外来人员入校。杜绝无关人员进入学校,确需入校的,要出示相关健康证明或身份证明,并按规定进行体温检测、消毒、登记等,体温超过37.3℃或有干咳症状者禁止入校。
61.入校后由学校专人陪同,避免其在校园内到处走动。
62.对不服从管理者立即报警处理并报当地主管部门。
(十六)规范学校食堂和集中配餐防控管理
63.学校对食堂工作人员每日至少两次岗前检查并记录,工作人员有发热、咳嗽等疑似症状,应立即离岗就诊并报校领导小组。
64.学校督促食堂采购人员、送货人员和查验人员在工作期间做好个人防护。学校要加强与集中配餐单位联系,督促落实送餐到校人员的健康管理和个人卫生防护。
65.严格落实食堂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工作时要按照要求佩戴工作帽、口罩、手套、鞋套等。
66.食堂进货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和食品留样制度,不购买、不使用来源不明的家禽家畜,不提供凉菜。
67.加强后厨监管,确保所用食材新鲜、清洗干净,及时对加工场所和就餐场所进行彻底清洁消毒。
68.食堂要配置消毒洗手液、肥皂和酒精棉球或消毒湿巾。
69.提倡师生回家就餐,确需在校就餐的,由学校结合实际实行错时就餐、分区域就餐、打包就餐等方式,减少人员聚集;师生就餐要单人单桌,各餐桌距离不少于1米,设置间隔1米的的排队购(取)餐距离标识。
70.严格落实餐具消毒与保管制度。加强餐(饮)具的清洁消毒,餐(饮)具应当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建议学生自带餐具。餐(饮)具去残渣、清洗后,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15分钟;或采用热力消毒柜等消毒方式;或采用有效氯25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消毒后应当将残留消毒剂冲净。
(十七)卫生健康教育
71.开齐开好健康教育课程,多形式宣传防疫等卫生健康知识。
72.开学第一天开展生命健康、传染病防控知识教育。
73.引导师生注重保持手部卫生,勤洗手,减少近距离接触。
74.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
75.每天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加强体育锻炼,保证正常作息,增强身体素质。
76.安保、宿管、食堂、物业等工作人员及时更换防护用品。
77.建议教师授课时佩戴医用口罩。
(十八)校园环境卫生管理、消毒防范
78.学校要加强同当地卫生健康、疾控部门联系,有专人主动对接学习卫生管理与消毒规范。
79.各类生活、学习、工作场所(如教室、宿舍、图书馆、学生实验室、体育活动场所、餐厅、教师办公室、洗手间等)加强通风换气。每日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课间尽量开窗通风,也可采用机械排风。如使用空调,应当保证空调系统供风安全,保证充足的新风输入,所有排风直接排到室外。
80.加强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应当保持教室、宿舍、图书馆、餐厅等场所环境整洁卫生,每天定期消毒并记录。对门把手、水龙头、楼梯扶手、宿舍床围栏、室内健身器材等高频接触表面,可用有效氯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也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擦拭。卫生洁具可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冲洗干净。
81.校园垃圾每天清理,规范处置废弃口罩。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及时收集清运,并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可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定期对其进行消毒处理。
(十九)离校防控
82.走读生放学后学生一律直接回家,严禁在校外聚集、逗留、串门。
83.班主任与家长及时沟通,确保学生按时安全到家。
(二十)校车防控
84.加强校车车辆消毒。每次上下学接送学生前,由专人对校车进行全面消毒,并录音录像,当日交学校留存。
85.加强司机及师生健康监测。司机每天上班前、下班后报告体温检测数据给学校专门管理人员,有发烧或咳嗽症状者要及时就医并报告,对隐瞒者发现后一律解除合同关系,产生严重后果者报有关部门依法依规处理。安排跟车教师对司机、学生进行上车前的体温检测和人员登记,每辆车接送的学生要尽量固定。
86.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健全完善校车管理制度,有专人负责校车管理。
(二十一)健康档案
87.疫情防控期间,每天追踪师生健康情况,走读生每天持家长早晚各一次签字后的体温报告单入学,教职工每天坚持自测体温2次并报告。
88.一人一档有序、分类管理,纸质与电子化管理相结合,健康档案保留至少至全国疫情结束后2个月,建议长期保存。健康档案由学校统一管理,注意做好信息保密工作。
(二十二)应急处置
89.教职员工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应立即上报学校负责人,并及时按规定去定点医院就医。尽量避免乘坐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路上和医院内应当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其他更高级别的口罩)。
90.学生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应当及时向学校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91.教职工或学生中如出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应立即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密切接触者的管理。
92.对共同生活、学习的一般接触者进行风险告知,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疑似症状时及时就医。
93.专人负责与接受隔离的教职员工或学生的家长联系,掌握其健康状况。
94.出现确诊或疑似病例,上报有关部门后要做好舆情应对工作,不得散布未经证实的任何信息,也不得擅自泄露病人隐私。
(二十三)教育教学秩序管理
95.开学典礼等活动以视频、广播等形式开展。
96.严格控制聚集性活动,暂停如升旗、跑操等大型聚集性活动,一律不开展校际间师生聚集活动。
97.鼓励通过网络等线上方式开展校本和校际间教研活动。
98.疫情解除前工作需要必须线下开展的教研活动、会议等,要做好会前消毒,严格控制参会人数,缩短会议时间,保持会场通风,增加座位间隔,全员佩戴口罩等措施。
99.坚持以一个班级及以下为单位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二十四)适时完善防疫方案体系
100.校领导小组要不断关注上级政策、要求,总结学校防疫经验,及时根据疫情发展情况、上级工作要求和学校实际完善防控方案、预案、措施,为持续守好校园净土,塑造高质量、可推广的校园卫生安全工作体系打好基础、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