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课讲稿: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创造性发展
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创造性发展
中国共产党成立97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党的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党的一大通过的党的纲领即规定了党的组织原则;党的六大明确提出了“组织路线”概念;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并提出“才德兼备”的干部标准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党强调各行各业干部要又红又专。改革开放初期,党中央提出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四化”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高度,针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强调组织路线对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做好党的组织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拓展和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创造性发展。
更加注重党的组织体系建设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力量来自组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党的组织建设,形成了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在内的严密组织体系,形成了科学的组织原则和组织纪律,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政党都不具有的强大优势。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中国共产党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重任,必须更加注重党的组织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真正把党员组织起来、把人才凝聚起来、把群众动员起来,更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为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团结奋斗。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邓小平同志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中央是大脑和中枢,党中央必须有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当前,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要把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确保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的地方组织是党的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任务是保证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必须做到有令即行、有禁即止。党组在党的组织体系中具有特殊地位,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发挥好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细胞,是党执政的基础,必须大力加强,抓严抓好,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强化党的意识和组织观念,自觉做到思想上认同组织、政治上依靠组织、工作上服从组织、感情上信赖组织。
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关键,重点是要做好干部培育、选拔、管理、使用工作,并提出要建立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素质培养体系,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的知事识人体系,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人事相宜的选拔任用体系,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从严管理体系,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这为在新时代系统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干部工作质量指明了路径和方向。
为政之要,莫先乎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确立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从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高度,提出通过建立“五大体系”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战略任务,这是对党的干部工作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就要增强干部工作的前瞻性,超前进行系统谋划,把干部的培养、识别、选拔、任用、管理、激励等各个环节有机统一起来、有效衔接起来,用系统的、整体的观点谋事办事。当然,健全和完善干部工作体系需要一个过程,要紧密联系新时代选人用人实际,积极查漏补缺,在重点突破中实现系统推进,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健全完善制度体系。
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强调要做好新时代年轻干部工作。他指出,各级党委要把关心年轻干部健康成长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加强长远规划,健全工作责任制,及时发现、培养起用优秀年轻干部。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建设一支忠实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符合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忠诚干净担当、数量充足、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年轻干部培养工作。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并且提出了必须善于识别干部、善于使用干部、善于爱护干部的干部政策。20世纪60年代初,我们党提出了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针对干部队伍青黄不接的严峻形势,党中央提出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四化”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系统提出了优秀年轻干部的标准:必须对党忠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要有足够本领来接班,加强学习、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自觉向实践学习、拜人民为师;要沉下心来干工作,心无旁骛钻业务,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要信念如磐、意志如铁、勇往直前,遇到挫折撑得住,关键时刻顶得住,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经得住磨难;要把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作为人生信条;强化自我修炼,正心明道,防微杜渐,做到有原则、有底线、有规矩。这些精辟论述,涵盖了年轻干部的政治品格、实践能力、专业素养、精神状态、意志品质、人生观、价值观等各方面素质和能力要求,为广大青年干部健康成长指明了方向。
建设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当今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到底要靠千千万万优秀人才的积极参与和努力奉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建设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他在深刻洞察国内外人才发展新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优秀人才队伍的有效路径: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把广大人才的报国情怀、奋斗精神、创造活力激发出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改进人才评价机制,创新人才流动机制,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广泛宣传表彰爱国报国、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在知识分子和广大人才中大力弘扬爱国奉献精神。这为我们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以更高的站位、更宽阔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努力推动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的良好局面,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第二篇:党课讲稿: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
党课讲稿: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
恩格斯说过:“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看家本领”和“很大的优点”,言异旨同,都是强调马克思主义对共产党人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把握规律、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探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科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做好工作的方法论,它能帮助我们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关系。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把哲学思维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和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能够提高分析矛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和历史发展规律,更加坚定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2015年1月23日,____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
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宗旨的信仰,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信心,我们对马克思主义转化为人民自觉追求的信念,根本在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信服。只有信服马克思主义,真正掌握并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一看家本领,我们才能正确地判断形势并保持头脑清醒,才能坚定理想信念和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才能提高理论思维水平和增强分析判断的能力,真正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望远镜”和“显微镜”去解决“眼力不够”的问题,使之成为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
二、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
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我们党的特有优势和重要法宝。我们党历来重视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来提高自己的看家本领,形成了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优良传统,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武装全党。我们党始终重视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并使其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发展过程既是一部学习掌握、用好用熟、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不断增强的历史。
毛泽东反复研读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著作,要求全党去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他的《实践论》《矛盾论》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邓小平也曾指出,要从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上提高就很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和胡锦涛也曾多次号召党的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提升马克思主义素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包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____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就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进行专题学习,在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上作出了表率。____总书记要求全党同志“要加强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要学好用好《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通过有计划有重点地研读原著,从根本上了解和信服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从中国共产党学习运用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经验看,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与马克思主义密不可分。我们党提出的一系列理论及路线方针政策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____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因此,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看家本领。
三、学习马克思主义是提高党的战斗力的必然要求
办好中国的事情,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至为关键。而要做到这一点,就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早在1938年,毛泽东在xx时期就说过:“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要把我们正在从事的前无古人的事业推向前进,必须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必须提高党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2013年3月1日,____总书记在出席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也是领导干部必须普遍掌握的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
四、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____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无论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还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无论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还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无论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还是“从严治党”思想,都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典范。____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基本遵循。这些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意义,为我们解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供了哲学依据,也奠定了全党思想统一和行动一致的思想基础。
2017年9月29日,____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各样的拦路虎、绊脚石,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看家本领,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把握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提高全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能力。”
第三篇:银行党课讲稿—以党建引领邮政银行转型发展
银行党课讲稿—以党建引领邮政银行转型发展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改革发展,邮政系统形成了很多具有邮政特色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其中有些在不断适应新形势中发生了变化,有些历经风雨依然保持着本色,其中坚持党的领导就是不变的“根”和“魂”。在当前转型发展的新征程上,我们首先要在回望和总结历史中把握正确的方向,大力实施党建引领战略,确保全省邮政事业转型发展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今天我讲课的题目是《以党建引领邮政银行转型发展》,主要讲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守住战略定力;二是坚持党建引领,推动转型发展;三是坚持积极作为,推进战略工程。
一、坚持党建引领,守住战略定力
大家都知道,邮政银行从诞生之日起,一直到现在由省级人民政府管理的时期,始终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发展起来的。正是因为有了党的领导,才有了邮政银行独特的政治优势,才有了邮政事业长久发展的顽强生命力。总结最近十多年来邮政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经验,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事业邮政银行“姓什么”的根本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和动摇。根据中央和省委关于把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国有企业章程的精神,全省邮政银行系统都要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明确党组织在治理体系中的法定地位,这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内容。特别是要强化省邮政银行党委对全系统的统一领导和管理,坚决防止出现党的领导淡化和党的建设弱化的问题,确保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在全系统得到贯彻和落实。邮政银行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农村、社区群众的重要金融纽带,一直承担着重要的政策职能和社会责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更好地体现党和国家的政策导向,更好地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但从现实情况看,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要深入实施好党建引领战略,真正实现党的领导和法人治理的有机统一,还需要做大量工作。这里面既有思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也有制度规定不统一的问题,更有工作责任不落实的问题。比如,存不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问题?有没有把业务指标当作硬指标而把党建指标当作软指标的问题?或者只看业务指标不看党建指标的问题?存不存在少数高管人员甚至忘了自己党内职务的问题?最近我去基层调研时发现,有些地方在工作汇报中,更多看重的还是业务工作,相比之下党建工作意识比较欠缺,即使讲到党建工作,也很少听到对党建引领有深刻理解的。我就在想,一些分行、支行、办事处平时工作花在党建方面的精力到底有多少?对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结合到底有多少研究?无数融合可以证明,只要党建工作抓得有成效,业务工作就能够带起来。相反,要把业务工作完成好,就不可能不做好党建工作。各单位要以鲜明的立场和坚定的态度扛起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推动党的政治建设全面落实、全面加强、全面过硬,真正把党的政治优势变为邮政系统的改革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坚持以党建促改革发展转型、促干部作风转变、促战略目标实现。在具体工作中,尤其要制定和完善党委会工作规则,把党委会研究作为经营层重要决策的前提条件,严格落实党委(组)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和考核考评工作。特别要把“关键少数”的以上率下与“绝大多数”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严格按照“支部设置标准化、组织生活正常化、管理服务精准化、工作制度体系化、阵地建设规范化”的要求把基层党支部建强建好,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省邮政系统都要形成支部建在网点的基层组织格局,原则上做到一个网点一个支部,暂时达不到单独成立支部条件的,必须按照有利于开展工作的要求成立联合支部。但是不管何种情况,每个网点必须确保有一名党员,并且要推行更多的“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既注重把优秀员工培养成新党员,又注重把党员训练成为业务精英,真正实现党务工作与业务工作、党建文化与企业文化、党员感情与员工感情的深度融合,形成关键岗位有党员把关、关键任务有党员担当、关键时刻有党员带头的良好局面。
二、坚持党建引领,推动转型发展
全省邮政银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既要依托已有的坚实基础,把自身的优势发挥好,又要积极适应形势发展的新变化,全面实施党建引领战略,在转型中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简而言之,就是要把“党建+转型”战略规划好、落实好。
(一)党建+市场转型。
就是要按照市场化原则,积极稳妥在推进邮政系统改革,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促进全系统健康发展。总的一个目标,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形成一个产权更加清晰、治理更加规范、运转更加高效的邮政管理服务体系。改革涉及到各方面、每个人的利益,这就需要大家强化“四个意识”,服从服务于改革大局。1、牢固树立政治意识,践行“三个自信”。政治意识是立党之本。党员干部都要有清醒的政治意识,鲜明政治立场,在改革面前,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只有政治上明白,才能真正把改革重任扛在肩上。各级邮政企业党组织书记要改革发展的支持派,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要把责任传导给班子的所有成员;要牢记党员身份和党内的职务职责,履行好分管领域的改革责任,真正做到“一岗双责”。要把从严管党治党体现到日常管理监督中,做到注重日常,抓早抓小,敢于较真,做到对党负责,对改革负责。
2、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践行“三严三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最根本的是加强党的领导,最关键的是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当前,**邮政发展的气势如同一壶烧开的水。水烧开了,只有继续添柴加火,才能热气腾腾,一旦松劲泄气,火灭水凉,再想烧起来,难度就大。把建设世界一流邮政企业和**邮政“十三五”规划好的发展蓝图变成现实,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关键在党。因此,全省邮政企业党员干部做人谋事、干事创业,凡事要站高谋远、高屋建瓴,思想上要有全局意识和大局观念,从远处着眼,近处着手。要把工作放到大局中来通盘思考,以“三严三实”的标准,做到围绕中心、紧扣全局、服务整体,为企业改革发展贡献力量。
3、牢固树立核心意识,践行“四个服从”。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做到“四个服从”,即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在改革发展面前一个声音、一个步调。
4、牢固树立看齐意识,践行“六项纪律”。全省邮政企业各级领导干部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服从省邮政公司党委的集中统一领导,严格遵守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引导全体党员深入学习党章和党规,知所敬、知所畏、知所规、知所止。特别是对党章要求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六项纪律”,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二)党建+科技转型。
就是要强化现代科技手段特别是信息化成果的运用,促进金融科技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我省邮政系统实现数字化转型。与金融业其它银行比,我们一定要有加快跟跑的步伐,提高并跑的能力,创造领跑的优势,决不能落后于信息科技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大时代。一方面,注重发挥党组织在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建立“党员教师小组”和“创新社团”两个抓手,形成以“科技创新党支部”为核心,构建“党支部—党小组—党员”的管理模式和“1+3”党员培养模式,不断选优配强教师党员队伍,保持党员教师在原有支部的组织关系不变的情况下,选拔教师党员组建“党小组”,每个“科创党小组”除了党员教师,还要吸收若干员工党员,通过指导员工建立学科性社团作为自主创新实践的“舞台”,指导员工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创新党建模式,探索思政教育的新途径。充分发挥党员的专业性、创造性,弘扬党员的服务精神、奉献精神,确立“探索学习促科技服务创新,凝心聚力助推党员成长”的支部建设目标,将支部工作与创新实践相融合,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构建“协同式、网络化、分层次”的科技创新体系。
另一方面,注重发挥党组织在人才招引方面的作用。科技转型需要大量的人才相匹配。要加强对既懂科技又懂金融的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增强核心竞争力提供人才保证。一是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探索建立技术、专利、品牌、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各种实现方式。积极探索股权、虚拟股、特殊贡献分红、协议工资、项目工资、年薪制、利润分享、奖励、风险收入、补充保险、福利待遇等多元化的分配形式,实现收入分配向重点岗位、优秀人才倾斜,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保证人才的政治生活待遇,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实施重奖。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上,推进并规范专业技术人才执业资格制度。制定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办法》,积极构建邮政系统、基层单位、个人三位一体的继续教育模式和资源共享、运行协调的继续教育网络体系,全面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三是创新项目引才机制。与高校合作成立技术产业化合作办公室,引进高端科技人才、专家团队和硕博流动工作站,与相关企业进行全方位合作,构建“人才+项目+产业+平台”四位一体的招才引智格局。
(三)党建+管理创新。
就是既要遵循现代管理的基本规律,又要研究金融业自身的特点,尤其要从邮政系统实际出发,找到传统管理中的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转变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以实现更好的管理效益。管理创新和转型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和要求,总的来说就是要坚持严格管理、科学管理、精细管理,提高经营管理的规范性、针对性、实效性。在加强行业管理问题上,全省邮政系统各单位都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既要主动强化自身内部管理,又要自觉接受省行管理,真正把行业管理的要求贯穿到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要逐步实现由行政化管理向企业化管理、随意性管理向专业性管理、粗放性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同时,要坚持日常考核与考核、定性考核与定量评价、过程管理与结果管理相结合,并更多地注重日常考核、宣量评价、过程管理。要把巡视整改作为加强管理的重要机遇,紧紧抓住信贷、合规、风险、股权、财务、党建等突出问题,一项一项明确责任和措施,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带任务。三、坚持积极作为,推进战略工程
要把以上战略考虑落到实处,必须有可操作、可实施的具体工程来承载,并研究更加细化的措施和方法。
一是推进党的核心作用引领工程。
关键是要强化党员和支部这个基础,形成党员在岗位示范、支部在网点发力的局面,推动工作重心下沉到基层,做到党建工作有稳定的队伍、清晰的目标、具体的方案、严格的考核,真正落实全省邮政系统各级党委(组)的党建工作主体责任,以党的核心作用引领队伍建设和业务发展。二是推进金融核心业务提升工程。
关键是要强化质量和效益这个导向,坚持保证质量的工作提前安排,体现质量的指标重点考核,会抓质量的干部优先使用,树立以质量和效益论英雄的发展观和业绩观,形成全系统、全方位、全过程重视高质量发展的浓厚氛围和工作机制,不断完善邮政事业量质齐升的保障条件。三是推进团队核心管理优化工程。
关键是要强化业绩和效率这个目标,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突出高管人员在团队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变粗放式管理为精细化管理,切实加强对过程和结果的严格管控,通过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方式的优化,体现业绩为王和效率优先的管理绩效。四是推进企业核心价值培育工程。
关键是要强化创新和责任这个宗旨,敢于打破沉淀在邮政系统的陈规陋习,树立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经营银行就是经营风险的意识,着力培育具有邮政特色的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形成人人求新、个个担责的良好氛围,始终坚持用创新和责任塑造企业的文化性格和员工的做事方式。最后我还要强调一条,党建引领转型发展要大兴求真务实和真抓实干之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形成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和浓厚氛围。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也是辛苦出来的,奋斗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全省邮政系统是一个干事创业的大舞台,不论哪个岗位,都是一片创业的沃土。要在全系统大力倡导和弘扬实干精神、担当精神、奉献精神,形成奋发进取、奋勇争先、奋力拼搏的精神品质,用实实在在的工作去创造价值和体现作为。要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广大干部员工的成就感、幸福感、自豪感、归属感,构建融入全体邮政人心灵的精神家园,特别要培养起扎根邮政系统、热爱邮政事业、维护邮政形象的浓厚情感。关于如何对待客户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意味着什么,我们务必把客户当作自己的衣食父母,提供最真诚、最贴心、最优质的服务,用高质量服务促进高质量转型发展。
同志们,新时代引领新征程,新战略激扬新状态,新目标期待新作为,让我们高举党建引领的大旗,担负起改革和发展的重任,凝聚起拼搏和奋进的力量,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勤勉的工作和更加优异的成绩,奋力谱写邮政事业行稳致远的新篇章。
第四篇:创造性做好基层党建
创造性地做好基层党建工作
引言
党章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全党必须坚持这条思想路线,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创新是一个民族繁荣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也是执政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执政党,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科学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基层党组织必须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总体思路,创造性地做好工作。
第一章
关于党的组织体系及其机构设置
按照党章的规定,党的组织体系及其机构设置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节
党的中央组织
第一个层次是‚党的中央组织‛。这包括: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党的中央委员会,党的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书记处,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
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委员会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由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行使中央委员会的职权。中央书记处是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办事机构。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负责召集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并主持中央书记处的工作。
第二节
党的地方组织
第二个层次是‚党的地方组织‛。这包括: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旗、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委员会及其常委会。
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是党的地方各级(省、市、县)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和同级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本地方的工作,并定期向上级党委报告工作。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常委会,在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委员会的职权。党的地区委员会(地委)和相当于地委的组织,是省委、自治区委在几个县、自治县、市(县级市)的范围内派出的代表机关;它根据省委、自治区委的授权,领导本地区的工作。
第三节
党的基层组织
第三个层次是‚党的基层组织‛。这包括: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基层党委由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
在基层单位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应当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有正 式党员(不包括预备党员)三人以上;二是工作需要;三是经上级党组织批准。这也是基层单位建立基层党组织的三条原则。
在这方面要注意两点:
(一)如果不符合这三条,就不能建立党的基层组织。
(二)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基层单位,都应当建立党的基层组织,不能处于无组织状态(如果正式党员不足三人,可以与邻近单位的正式党员组建联合党支部)。在一般情况下,有正式党员三人至五十人的基层单位,建立基层党支部;有正式党员五十一人至一百人的基层单位,建立基层党总支部;有正式党员超过一百人的基层单位,建立基层党委。
在‚党的基层组织‛方面,需要说明以下六点:
(一)党的基层组织都不设立常委会。
(二)党支部是基层党组织的一级组织和一种机构,但不是唯一的(还有基层党总支部、基层党委)。例如,截至2005年底,全国有党的基层组织共计352万个(其中,基层党委17万个占4.83%,基层党总支部21万个占5.97%,基层党支部314万个占89.2%);共产党员总数达到7080万人(2005年发展党员247万人);申请入党的人数共计1767万人。
(三)在党的组织体系中,党支部是最基层的一级党组织,也是基层党组织中最主要的一种机构;同时,党支部又是整个社会基层单位中的党组织;因此,党支部在党的建设中具有极其特殊的最基础地位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四)党支部的领导机关,是支部党员大会和由它选举产生的支部委员会。在支部党员大会闭会期间,由支部委员会负责处理党支部的日常工作,贯彻落实支部党员大会的决议。因此,支部委员会要对支部党 员大会和上级党组织负责,并定期向支部党员大会报告工作,接受支部党员大会的审查和监督。
(五)党小组不是党的一级组织,不具有决策权。它是党支部的组成部分;是在党支部的直接领导下,保证党支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重要环节;是党支部的重要助手,具有协助党支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重要作用。
(六)关于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地位和职责。
党章和十六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笔者认为,这‚六十个字‛,高度概括了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地位和职责。党章还明确规定了基层党组织的八项基本任务(详见党章第三十一条)。
第四节
在党的组织体系和机构设置方面需说明的几点
在‚党的组织体系和机构设置‛方面,还需要说明以下四点:
(一)党的各级(中央、地方、基层)委员会,都必须向同级的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二)党的地方组织、基层组织的‚书记办公会议‛,只是一种议事方式,不是一级组织机构,不能行使委员会及其常委会的职权,更不能取代委员会及其常委会。
(三)在党的组织体系中,党的中央组织是党的首脑;党的地方组织是联接中央组织和基层组织的中间环节;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基础。它们相互联接,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严密而完整的统一体;必须同心 协力,和衷共济。因此,在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任务中,既要防止‚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又要防止‚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把党比喻巨人肌体(或机器),那末,中央组织是首脑(或发动机),地方组织是经络(或轴承),基层组织是细胞(或齿轮),广大党员则是基因(或螺丝钉);四者健康成长,我们党就一定兴旺发达;四者良性互动,党的机器就一定持续稳定地正常运转。
(四)党的组织制度是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共有六条(详见党章第十条)。
第二章
基层党建工作既要开拓创新又要求真务实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2004年9月19日)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决定》还针对农村、机关、高校、社区、国有企业、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不同情况,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
下面,笔者着重讲述开拓创新、求真务实这两个问题。第一节
关于开拓创新
(一)我们首先要明白‚创新‛的定义是什么?‚机制‛、‚体制‛的定义又是什么?
按照《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创新‛是抛弃旧的、创造新的;包含开始、初次、独到、前所未有和进步、正道等意思。‚机制‛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例如计算机的机制);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例如市场机制、竞争机制)。‚体制‛是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的组织制度(例如领导体制、学校体制、国家体制)。我国的‚国体‛即表明国家根本性质的国家体制,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即人民民主专政;与之相适应的‚政体‛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因此,我们进行的探索和创新,主要是基层党建工作的机制;即对于基层党组织在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各项工作中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创新。
(二)创新要坚持四条原则,做到四个结合。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错综复杂、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在国际上一方面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另一方面国际反华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加紧推行‚和平演变‛和西化、分化战略图谋的时代大背景下;在国内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生活方式、利益关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以及党员成分都趋向多样化多元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和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自由主义泛滥的社会大环 境中;在我们党长期成为和平建设时期的人口大国的执政党以后;在形形色色的‚不拿枪的敌人‛和‚糖衣炮弹‛的攻击、诱惑和耳濡目染面前;我们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必须坚持四条原则,做到四个结合。
这四条原则:一是创新要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二是创新要符合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三是创新要符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四是创新归根到底要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这四个结合;一是要把创新与继承紧密结合起来(即把创新时代精神与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相结合);二是要把贯彻工人阶段政党的根本党性原则与执行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党性要求紧密结合起来;三是要把党性与人民性紧密结合起来;四是要把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与求真务实、扶正祛邪紧密结合起来。
只有坚持这四条原则,做到这四个结合,我们才能继往开来,兴旺发达;否则,就会事与愿违甚至南辕北辙。
(三)要防止把‚创新‛泛化甚至异化的现象。
在理论方面,要防止浮躁地轻率地把‚创新‛泛化的现象。理论创新很重要,很必要,同时也很不容易。恩格斯说过:‚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事例上发展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一项要求多年冷静钻研的科学工作。因为很明显,在这里只说空话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靠大量的、批判地审查过的、充分地掌握了的历史资料,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胡锦涛同志指出:‚理论创新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以最广大人民的实践为理论创新的源泉,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理论创新的目的。‛因此,我们不能把任何一个新的说法、新的词语,或者由同一个意思改换的另一种说法,或者只 是自己不知道的说法,都当成所谓理论创新。例如,关于社会主义要实现共同富裕的观点,毛泽东同志在1955年就讲过,并不是改革开放以后的理论创新。又如,关于通过党内民主来逐步推动人民民主的观点,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就讲过,并不是十五大的理论创新……至于 ‚剥削有功‛、‚腐败有理‛、‚享乐主义者宣言‛、‚关系也是生产力‛、‚喝酒也是生产力‛、‚孙子哲学‛(中国当西方国家的‚孙子‛)等沉渣泛起之说和新的说法,就更不是‚创新‛,而是属于奇谈怪论和歪理邪说了。
在实践方面,要防止‚歪嘴和尚念经‛、把‚创新‛异化的现象。例如,采用‚招聘‛、‚招标‛的方式产生党组织负责人(委员、副书记、书记);把歌舞等娱乐活动或‚红色旅游‛作为党员组织生活会或党课;就不是‚创新‛(有些基层党组织除主讲人报告以外,还采用党员演讲、党建党史党务知识竞赛等形式上党课,笔者认为可以参照)。又如,那种‚只要游戏、不要规则,只要名利、不要党性,只要市场经济、不要社会主义‛的商业贿赂和官场‚潜规则‛、‚逆淘汰‛等做法,也不是‚创新‛,而是必须坚决进行抵制和纠正的行为。至于仿照天安门城楼兴建镇政府办公楼、国家级贫困县耗资数亿元操办‚文化节‛、地级市兴建12车道100米宽的公路(占地672亩)……就既不是‚实践创新‛,也不是‚雄心壮志‛。
第二节
关于求真务实
胡锦涛同志2004年1月12日在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的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 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这些重要论断,既是对我们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深化,又是对新形势下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提出的新的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正反两个方面的史实和现实都证明,求真务实兴国利民,弄虚作假祸国殃民。如果没有求真务实的精神和行动,那末,任何漂亮的语言和文字,就都可能变成‚假大空‛甚至产生负效应。例如——
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以‚执政领袖‛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中央政府,企图‚名正言顺‛地号令全国,统治五亿民众,并依仗430万国民党军队和美国援助,于1946年6月悍然发动全面内战,扬言要在三、五个月内消灭共产党领导的127万人民军队;同时,操纵舆论工具,大肆宣传和鼓吹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企图蒙骗和笼络人民大众。但是,他们实际上的所作所为,却完全背离了孙中山先生确定的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实质的真‚三民主义‛,变成了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利益的伪‚三民主义‛。日本投降后,收复区的老百姓由希望变成了失望,怨声载道:‚盼中央,望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劫收‛(接收)大员‚满嘴‘三民主义’,全身‘五子登科’(即抢占金子、房子、车子、料子、婊子)。‛当时还有一首民谣,讽刺了国民党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法律、思想、组织、作风、道德等领域全面丧失执政能力的腐败形象:‚半分责任不负,一句真话不讲,两面做人不羞,三民主义不顾,四处开会不绝,五院兼职不少,六法全书不问,七情感应不灵,八圈麻将不够,九流三教不拒,十目所视不怕,百货生意不断,千秋事业不想,万民唾骂不冤。‛
与国民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 领导下,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和各个抗日根据地的广大指战员和共产党员,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说得到,做得到,全心全意为着人民立功劳‛,呈现一派‚十无‛的清廉形象(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化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磨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老百姓衷心歌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啊,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最终的结果是,共产党用求真务实的行动赢得了亿万人民大众的支持,提前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国民党用美援和‚飞机加大炮‛武装起来的800万军队。
第三章
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途径是发挥‚三个作用‛
创造性地做好新形势下的基层党建工作,既是理论课题,又是实践问题。
党的基层组织、广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是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三个主体,也是机制创新的三个主体。人民群众评判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执政形象究竟如何,主要是看身边的党支部、党员和领导干部在实际行动上究竟做得如何,即能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始终发挥‚三个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领导干部的表率示范作用)。因此,发挥‚三个作用‛既是创造性地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题中之义,又是必不可少的实践途经。只要‚三个作用‛拧成一股劲,形成鼎力合力,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就有了可靠的保证。第一节
党的基层组织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当前,基层党组织的状况在总体上是好的和比较好的。同时,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和基层工作中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些基层党组织出现了软弱涣散、半瘫痪或者瘫痪甚至名存实亡的现象;与人民群众‚人看人,户看户,群众看着党支部‛和‚一个支部一盏灯,一个党委一面旗‛的期望和要求存在很大差距甚至南辕北辙。因此,必须把《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和《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的规定和要求,真正落实到每一个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在人民群众中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从而增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就要调动、发挥和保护广大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胡锦涛同志2004年10月2日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时,深人到顺义区、宣武区和朝阳区的乡村、街道社区进行考察,并与街道办事处主任、派出所所长、城管大队队长、职业介绍中心党支部书记、农村党支部书记等基层干部代表进行了座谈。他在讲话中强调指出,广大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基层工作的骨干力量。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战略高度,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广大基层干部,满腔热情地支持和帮助基层干部做好工作。他还对广大基层干部提出了五点希望。这不仅是对广大基层干部的亲切关怀和鼓励,也是对全党提出的新的要求。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无论农村还是城镇,基层的条件和情况既千 差万别,又千变万化。‚上面千条线,下头一根针‛。广大基层干部处在深化改革、科学发展、维护稳定的第一线,直接与人民群众打交道,千辛万苦、千方百计地做着千头万绪甚至千难万险的工作,是党群关系的桥梁和纽带。因此,我们应当对他们少一点官僚式的为难、斥责和埋怨,多一点同志式的尊重、理解和支持;既严格要求、帮助他们提高素质,又热情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从而和衷共济、众志成城地做好各项工作。
第二节
共产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在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员‚冲锋在前,撤退在后‛,在战场上‚跟我上‛而不是‚给我上‛,就是我军克敌制胜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共产党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带领人民群众战胜内忧外患,克服暂时困难,兴起了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成为难以忘怀的佳话。
在改革开放、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我们每一个党员都必须不断改造世界观,努力保持先进性,挡住‚四把刀‛(酒、色、财、气),过好‚五个关‛(思想关、政治关、社会关、亲属关、生活关),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而且还要鉴别奇谈怪论,顶住冷嘲热讽。只有这样,才能趋利避害,扬长补短;才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海中搏浪前进而不被沉沦淹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而不被群众否决,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中作出新的贡献而不被时代淘汰。
第三节
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挥表率示范作用
党章明确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 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党员领导干部还必须参加党委、党组的民主生活会。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在实践中,要按照工作地点(例如机关中的科室、高等学校中的系或班级、企业中的车间或班组)、党员人数等具体情况,从有利于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和工作的原则出发,将党员领导干部编入相应的党支部和党小组,而不要将党员领导干部单独编成一个‚领导干部党支部‛或‚领导干部党小组‛(特殊情况并经上级党组织批准者除外)。
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曾经反复强调,各条战线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发挥表率示范的作用。例如,1978年6月2日他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以身作则非常重要。群众对干部总是要听其言、观其行的。‛1979年11月2日他在中央党政军机关副部长以上干部会议的报告《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中指出:现在的物质条件比六十年代初期困难时候好一些,人民的生活除了住房以外都比那个时候好一些。‚既然这样,为什么群众对我们还有那么多意见?这确实同我们脱离群众,特别是同高级干部脱离群众有直接关系。……现在有少数人就是做官当老爷,有些事情实在不像话!脱离群众,脱离干部,上行下效,把社会风气也带坏了。‛1986年1月17日他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的讲话中又强调指出:‚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
胡锦涛同志2005年1月14日在党中央举办的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进一步明确指出:‚全体共产党员都要积极投身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干部尤其要发挥表率作用。领导干部带头,要从中 央政治局常委做起。‛
‚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遗教古训,也是历朝历代那些开明的执政治国者的镜鉴箴言。老百姓则说:‚火车快跑车头带,群雁高飞头雁领‛。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牛玉儒和王宝森、胡长清、李真、成克杰、王怀忠等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人物和事例也都说明,领导干部的所作所为,不论正面示范的作用和成果,还是负面示丑的影响和恶果,都是非同寻常的,都直接关系到党的声誉和形象。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尤其是这样。
第四章
中央党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一些做法
中央党校现有25个直属单位的基层党组织共169个(包括党委3个、党总支部15个、党支部151个);党员总数2000余人。从1996年以来,校机关党委积极探索和创新,经校委同意,坚持实行党支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并根据中共中央1998年3月30日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精神,对《中央党校机关党支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实施细则》多次进行修订和完善,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现简要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实行党支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使机关党的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一节 《实施细则》工作目标
《实施细则》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工作目标‛。这部分包括七项,即理论学习、思想教育、协助监督、反腐倡廉、组织建设、党的生活、群众工作。每项工作目标都有明确要求。例如,‚党的生活‛这一项就要求:
(一)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即每月召开一次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会议(直属党委会议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召开),研究党的工作;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组织生活会,党员汇报思想情况;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大会,或报告工作,或通报重要情况,或讨论党内重要问题等;每学期(半年)上一次党课。
(二)每年进行一次民主评议党员工作,表扬优秀党员,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
(三)党内活动要有考勤和记录。
(四)按照规定上报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遇有重要情况应及时报告。
第二节
《实施细则》责任落实
第二部分‚责任落实‛。这部分明确规定:
(一)实行党支部委员会集体领导和支部委员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在一般情况下,党支部书记或副书记主持党支部工作,并负责落实‚协助监督‛;宣传委员负责落实‚理论学习‛、‚思想教育‛;组织委员负责落实‚组织建设‛、‚党的生活‛;纪检委员负责落实‚反腐倡廉‛;群工委员负责落实‚群众工作‛。
(二)党支部书记(包括直属单位的党委书记、党总支书记)对落实本单位党支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负主要责任,并负责制订实施计划和进行工作总结,检查和督促各支部委员具体落实计划。
(三)副书记协助书记工作,积极履行职责,对落实本单位党支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负重要责任。
第三节
《实施细则》考核方法
第三部分‚考核方法‛。这部分包括四条:
(一)关于考核的内容和等级划分。以七项‚工作目标‛和校委、校机关党委布置的工作任务及其要求作为考核内容;采取‚评估‛(考核 内容中的非量化部分)与‚评分‛(考核内容的可量化部分)相结合的办法,按照评估的情况和评分的得分多少,将考核的综合成绩划分为‚优秀‛、‚达标‛、‚不达标‛三个等级。
(二)关于考核等级划分的标准。‚优秀‛的标准是:考核内容全部做到,评估内容都为优秀,评分内容的得分在100分以上,党组织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本单位主要行政负责人认真落实《中央党校局、处(室)主要负责同志抓党建工作责任制》,领导班子团结,党员队伍精神振奋,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达标‛的标准是:考核内容基本做到,评估内容都已达标,评分内容的得分在88分至99分,工作取得较好成绩。‚不达标‛的标准是:有些考核内容没有落实,评估内容有的不达标,评分内容的得分在87分以下,党组织在本单位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关于考核的程序,共包括五个步骤。第一步自查:各直属单位党组织实事求是地评估自身的工作和考核成绩,并写出总结报告(各单位党组织的自查总结须向本单位党员大会报告,到会党员人数应占本单位党员总数的80%以上)。第二步测评:由校机关党委派人参加各直属单位党组织的党员大会,并组织到会党员测评考核成绩。第三步初审:由校机关党委将全校25个直属单位党组织的自查总结材料印发和交流,并由各直属单位党组织推荐‚优秀‛成绩者8个左右即直属单位党组织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然后,由校机关党委各处长、各联络员联席会议进行综合分析和讨论,提出对获得‚优秀‛成绩的直属单位党组织的初步审核意见;再经校机关党委书记办公会议研究后,向全校公示,征求意见。第四步审定:召开校机关党委全体委员会议,根据初审意见和公示结果,研究确定各直属单位党组织的综合考核成绩等级。第五步奖惩:由校机关党委向全校通报考核情况和结果。对于获得‚优秀‛、‚达标‛ 成绩的直属单位党组织,按照本单位上一交纳党费总额的20%(前几年15%)发给党组织活动费。对于获得‚优秀‛成绩的直属单位党组织,给予通报表扬和物质奖励。对于‚不达标‛的直属单位党组织,提出‚警告‛,并限期改正;年终干部考核时,校机关党委向校有关部门提出该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不能评为‚优秀‛的建议。对于连续两次‚不达标‛的直属单位党组织,给予通报批评,进行组织整顿,并依据情况追究党组织书记、副书记等有关人员的责任。
(四)关于考核的时间安排。从1996年至2001年期间,每年考核一次。从2002年起,考虑到每年有暑假、寒假(共两个月)等因素,改为每两年考核一次。各直属单位党组织在考核年份的寒假以前搞好自查总结,并将书面材料上报校机关党委;校机关党委在次年春季开学以后进行审定、通报和奖惩。
第四节
《实施细则》组织领导
第四部分‚组织领导‛。这部分规定:党支部工作目标管理采取分级负责、一级抓一级的办法。校机关党委负责抓直属党委、党总支部、党支部一级(共25个直属单位党组织,包括党委3个、党总支部11个、党支部11个);直属党委、党总支部负责制定所属单位党支部工作目标管理的具体办法,并负责组织实施。各直属单位党组织于每年春季开学以后一个月内,制定当年本单位党支部工作目标管理的实施计划,上报校机关党委。
十年来,通过坚持实行党支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普遍反映,基层党建工作的‚软任务‛变成了‚硬指标‛;机制创新(包括学习机制、教育机制、管理体制、监督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群众工作机制、党内生活机制、党员权利保障机制等)都统一体现在‚责任制‛这个载体中了。广大党员也普遍增强了党的观念和党员意识,增强了‚党校姓党、从严治校‛和关心党建工作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中央党校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书记、副书记、委员),绝大多数也都是所在单位的行政负责人,是兼职的党务工作者。为了落实‚一岗双责‛‚两手抓‛(既抓行政业务工作,又抓基层党建工作)的要求,校委和校机关党委制定实施了《中央党校局、处(室)主要负责同志抓党的建设工作责任制》,同样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总结
总而言之,我们一定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创造性地做好基层党建工作,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
第五篇: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粗浅理解(党课讲稿)
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粗浅理解
这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极强极大的课题,没有人敢说自己弄通了。咱们以普通的“万金油”式干部,委实不敢妄言有什么深刻的理解和闪光的见识。但我是一个党务政务工作者、公务人员、县级干部,已有三十年的党龄,试着去理解一点还是可以的。毛主席在延安说过,我党真懂马列主义的不多,要有上200个懂得,中国革命就会提前若干年成功(注:大致意思是这样)。因此,我们应该都在“不懂得”之列,然而主席同时还说,抗日战争不是学好了再干,也不是干了再学,而是干中学,学中干。民主革命时刻是这样,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是这样,改革开放也是这样。因此,我们必须尝试去理解什么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什么?
我并未去翻阅专家学者的注解,这并不重要。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提到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个概念,于是我试着谈谈自己的理解,不敢自以为准确,只希望有所心得。我理解是:把尊重、遵守、遵循自然、社会发展规律原则,来确定、选择正确的理论与实践作为指导全党、全军、全国一切工作的理论基
1础。而这本来就有,“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生的马克思主义有三大组成部分,而当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意味着还有新的内容,什么新内容呢?请看多项式: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理论。
这个多项式不是简单的加法,它包含后面的社会背景条件。还要不要加下去,可能还要。马克思主义不是抽象的教条,不是形而上学的死板,不是僵化的棺材理论,马克思主义是充满生机的生命体,因为有中国共产党在不断实践探求,它是不断发展的,发展中完善,完善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从来就有两个不脱离:一是不脱离自然科学真理和社会科学积累,二是不脱离现实社会实践。它是用来总结和指导社会实践的(过去叫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社会实践)。一个用来总结和指导社会实践的学问,永远不会停滞不前,永远处于发展状态,永远不能在中途就达到完善,在中途完成全部课题。人类社会发展一天,马克思主义就发展一天,它永远没有终结,除非人类社会实践终结。它是在一天天完善,一天天接近终极理论,当代马克思主义就是当代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它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发展而发
展,最终走向终极理论。
二、“当代马克思主义”需要实践者和实践载体 实践者是:中国共产党,这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经历了挫折的最成功的实践者,世界上有不少共产党组织,目前看就成功了这一个,它还继续作为实践者走在马克思主义队伍前列。暂时还没有哪个比得上。
实践载体是什么?就是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实践。只有在这样的伟大社会实践中才能谈得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任何社会实践都可以讲是发展马克思主义。而发展马克思主义却意味着要吸收任何社会实践的精华成果。
三、中国共产党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付出了历史代价 战争年代的事情已成为历史,并且和今天的现实没有大大的可比性。建国后在经济工作上犯有错误,集体化快了,一化三改造也过头了,以至于在后来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又进一步改革。大跃进、人民公社更脱离历史条件了,阶级斗争为纲硬把人拉回革命年代的氛围,继续革命的理论太纯净了,以至于基因难以遗传。邓小平倡导改革开放,搞活经济,既是逼出来的,也是客观需要。既然是客观需要,那无疑是正确的,中国必须融入世界,经济的发展不能脱离全球一体化的历史背景。传统的对社会主义国有、集体经济的概念必须重新注解,并要付诸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向来是不分国界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是外国人。
简单说,列宁的公有制思想、毛泽东的人民当家作主思想、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适者生存原理,江泽民重提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人民利益,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思想连成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一条生命轨迹,一条生命存在线、生命沿虚线、生命发展线。
科学发展观可以近似地等同于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或是它的方法论体现,或者前者是后者的二级桥梁,即使是科学发展观这样的二级桥梁,也是涵盖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调整,机构的设臵与改革,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科研、民主、城市、农村、民族、宗教等一系列政策的全部,科学发展观是所有政策法规的灵魂,所有政策法规,制度与机构运转是科学发展观的躯体。无灵魂则躯体腐烂,无躯体则灵魂无所寄托。所以,谈“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谈科学发展观,包含我们的防震减灾事业,即防震减灾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政策制订和具体工作。
胡锦涛的解释:党的十七大在总结改革开放30年伟大历史进程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胡锦涛总书记并没有说这就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但我们可以理解它就是。
四、立足本职才是践行科学发展观,才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分子
发展马克思主义靠什么,不是靠圣贤,圣贤也只起个总结归纳的作用。践行科学发展观要靠集体的实践,群众的监督。在我国的现实生活中,它的实践由若干个数不清的分子集合实现。作为政府的一个部门,我们是承担职责的,身体力行地做好工作,就是我们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起点和落实。我们不可能去做所有的工作,甚至并不是我们习惯做什么就去做什么,我们日常工作是确定的,不容自己随意变化的,但我们可以在认识上升华。那就是,一是学好法律法规,学好地震科技知识,熟悉市县工作环境,了解过去和现在是怎么回事。二是制订好规范性文件、政策,用日常文件,检查总结等形式落实好日常措施。三是主要工作对象是县、区、乡,主要工作内容是防震减灾三大体系,这三大体系在本局的具体工作要我们大家去完成。这就是过去说的“革命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发挥自己的体力、智力,把工作做好了,也就践行科学发展观了。都成为“当代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者一分子了。
二○一○年五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