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会议上的讲话篇二
20xx年,全市地震部门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防震减灾体系建设,监测分析、震害防御和应急救援能力不断提升,防震减灾事业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近两年,市地震部门积极向上争取基础建设项目资金,争取份额占全省x%以上比例,总投资x万元的市防震减灾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可以说,是小部门办了大事,值得学习和借鉴。地震部门的实践证明:单位不分大小,不分强弱,关键是事在人为、贵在实干。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辛勤工作在防震减灾战线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慰问!下面,我就做好防震减灾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防震减灾事业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是各级政府及地震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必须抓紧抓实抓好。从市情看,XX的地质构造相对较为复杂,区域内分布有十余条地质构造断裂带和多个断裂交汇点,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一直被列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也是武汉城市圈中唯一一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从震情看,去年我国大陆发生较高级别地震灾害14次,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已进入地震高发期。从历史看,XX曾经发生有破坏性地震十余次,几乎所有县市区都遭受地震灾害的侵袭,其中1932年发生在麻城黄土岗的6.0级地震,被列为我省三大地震灾害之一。2000年以后XX及邻区地震活动明显增强。从现状看,全市地震监测分析基础薄弱,公众防震减灾意识不强,建筑物的抗震水平不高,应对强震的应急处置、组织指挥、紧急救援能力和经验不足。从影响看,地震以其突发性、不可预见性和破坏性被列入群灾之首,一旦发生地震,损失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呈指数增长。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做好防震减灾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认真履行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开创我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二、坚持预防为主,加强测报宣传,切实提高地震监测水平。我国防震减灾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御救助相结合”。只有做好地震预防工作,才能将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一是加强专业监测。各地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尽最大努力争取国家和省地震台网等基础建设项目多落户XX,进一步改善我市地震监测手段和基础条件。二是加强群测群防。要继续推进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知识宣传网和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的“三网一员”建设,充分发挥群测群防的重要作用。要进一步研究制定支持群测群防工作的政策措施,建立稳定的经费渠道,引导公民积极参与群测群防活动。地震部门要建立“三网一员”流动台帐。要利用全市地震科普示范基地、科普示范学校,组织开展阵地宣传,建立防震减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
三、注重未雨绸缪,加强设防监管,切实提高抗震能力。加强抗震设防监管,既是预防地震的关键举措,也是预防地震的治本之策。
一是加强城市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监管。市政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出台了《XX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办法》,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作为行政许可事项,纳入统一行政审批,确保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工程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全力支持和积极配合地震部门加强监管工作。特别是对学校、医院、影剧院等人员密集区和容易产生次生灾害的建筑设施,要切实加大行政审批力度和抗震设防前置审批工作。
二是加强农村民居建设的指导、引导。针对目前农村民居符合抗震设防要求比例不高、潜在危险较大的实际,要加大政策资金及相关扶持激励资金的投入力度,加强农村民居建筑设计和农村工匠的培训,无偿提供各种抗震技术服务,加快推进地震安全农居建设步伐。
四、立足抗震实战,加强应急演练,切实提高地震应急管理水平。地震是小概率的大事件。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宁可千日无震、不可一日不防”的思想,切实加强地震应急保障和管理工作。
一是加强应急预案管理。结合实际,制定完善切实可行的专项地震应急预案,建立“统一领导、属地为主、分级响应、分类处理、规范应对、高效运作”的地震应急工作机制,加强预案演练、备案管理和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使地震应急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二是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按照“一队多用、专兼结合”的原则,加强市、县两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建设,建立和健全军地地震应急救援协调机制,完善装备保障。要加强以公安消防队伍为依托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矿山、危险化学品等相关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抗震救灾能力。要依托共青团、红十字会等社团组织,积极推进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和社会动员机制建设。
三是加强应急演练。各级政府每年至少要组织开展一次地震应急综合演练,尤其要组织好学校、社区、小区等重点部位、重点人群的应急逃生演练,不断提高决策指挥和应急处置能力、现场救援能力、市民群众逃生自救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
四是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要结合城镇广场、绿地、公园、学校、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规划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统筹安排所需的相关设备设施。学校、医院、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要设置地震应急疏散通道,配备必要的救生避险设施。五是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保障。采取政府引导、商业储备和专业储备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制度和体系建设,提高物资储备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完善跨地区、跨部门物资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机制,推进应急救援产品动员生产能力建设。
五、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切实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保障力度。防震减灾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要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配合、社会参与、法制保障”的要求,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密切配合,齐抓共管。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健全完善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和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机构建设,调整充实防震减灾和抗震救灾组织指挥体系。
二是强化协调联动。建立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定期督办,形成合力。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要积极支持防震减灾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城乡规划、住建、地震等部门要加强抗震设防监测,从源头上把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关;教育部门要把防震减灾知识纳入学校教学内容,实施好校舍安全工程;民政、交通运输、水利、卫生、环保、通信、电力等部门要加强本行业的抗震设防和救灾应急准备工作;新闻宣传等部门要积极开展防震减灾公益宣传论。其他各部门也要认真履行职责,共同推动防震减灾事业发展。
三是强化工作保障。各级政府要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及时落实防震减灾重点项目配套经费,加强地震机构和队伍建设。
防震减灾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省和市防震减灾工作的要求,以更加负责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效的措施,全力以赴做好防震减灾的各项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