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河南电大本科《国学经典选读》教学考一体化我要考试答案
(第五套)
说明:资料整理于2021年7月2日。
一、单项选择
1.以下不符合君子的行为的是:(C)
A.能好人,能恶人
B.和而不同
C.同而不和
D.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2.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①),何以聚人?曰(②)。(B)
A.①礼②信
B.①仁②财
C.①礼②义
D.①仁②德
3.君王、国家、人民这三者中,有轻有重,请遵循孟子的思路,按照从重到轻排列(B)。(2.00分)
A.国家>君王>人民
B.人民>国家>君王
C.国家>人民>君王
D.君王>国家>人民
4.祖国医学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以下不符合传统中医理念的是(D)。(2.00分)
A.喜怒有节,嘉怒有度。
B.不治已病治来病。
C.顺从自然,按照四季交替的自然秩序养生。
D.滋味不绝。
5.孔子认为君子有三畏,分别是畏天命,畏大人,役(C)。(2.00分)
A.天子
B.父母之命
C.圣人之言
D.信仰
6.孟子认为,孔子能够审时度势,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做出最合适的选择,便自己与外在的环填相统一,所以称孔子为圣之(A)者。(2.00分)
A.时
B.仁
C.贤
D.儒
7.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B)。(2.00分)
A.犬马
B.腹心
C.手足
D.父母
8.子曰:“琴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意,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纹。”以下对这句话解释不正确的是(A)。(2.00分
A.这句话主要是说不应该拘泥于礼
B.蒽:过分小心而显现出惧的样子
C.这句话说了“礼”的重要性
D.恭而无礼:恭敬但没有节制
9.有位国学大师把中国的传统学术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他是(A)。(2.00分)
A.章太炎
B.刘师培
C.季羡林
D.邓实
10.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调道,修道之谓(D)。(2.00分)
A.德
B.仁
C.礼
D.数
11.“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正矣,”对这句话解释不合适的是:(A)
A.这句话强调父亲、兄长、丈夫的绝对权威不可违抗,即使他们做错了,儿子、弟弟、妻子也不能有任何意见。
B.“父父,子子”意思是:父亲在父亲位置上尽父亲的职责,儿子在儿子的位置上尽儿子的职责。
C.“正家而天下正吴”:家庭秩序井然,天下就安定了。
D.这句话说明了齐家对于治国、平天下的重要作用。
12.“上若水”这一观点出自(B)。(2.00分)
A.《论语》
B.《老子》
C.《中》
D.《孟子》
13.普子说,孝分为三种境界,其中最大的孝是(D)。(2.00分)
A.能养
B.不辱
C.和气
D.尊亲
14.人皆可以为(D)。(2.00分)
A.圣贤
B.贤人
C.圣人
D.尧日
15.祸兮福之所何。提兮祸之所伏,飘知其极?其无正也,(C)人所迷,其曰固久。(2.00分)
A.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B.一明一阳之谓道。
C.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D.中庸之为德也。
16.关于天人关系,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2.00分)
A.儒家、道家对天人合一的解释完全一致
B.人与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统一体
C.儒家与道家均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
D.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之一
17.以下几位名人与各自对“国学”的描述,搭配错误的是(D)。(2.00分)
A.季羡林:国学应该是“大国学”
B.邓实:一国所有之学
C.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章太炎:国学是七科之学
18.古人的养生理论十分完善,以下符合传统养生原则的是(C)。(2.00分)
A.小陈爱吃蔬菜瓜果,尤其喜欢买新鲜的反季节蔬果。
B.丽丽性格开朗,爱交朋友,经常泡吧、聚会到半夜。
C.小胖性格达观,不太看重得失,不过分思虑
D.小李喜欢炒股,股市波动经常影响他的情绪。
19.关于“国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D)。(2.00分)
A.“国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
B.“国学”最早的意思是周代设在王城的国家教育机构。
C.国学也可以说是民族国家之学
D.国学仅包括儒家文化。
2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的是(D)的重要性。(2.00分)
A.废寝忘食
B.冥思苦想
C.躬身实践
D.学思结合二、多项选择
1.老子认为:(ABD),是请玄德。(3.00分)
A.长而不毕
B.生而不有
C.养而不覆
D.为而不恃
2.大学之道,(ABC),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3.00分)
A.在亲民
B.在止于至善
C.在明明德
D.在为万世开太平
3.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三省”指的是:(ABC)。
A.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B.为人课而不忠乎?
C.传不习乎?
D.人不知而不值,不亦君子乎?
4.关于“中庸”,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BD)。
A.中庸告诉我们,要看到事物是一个整体。
B.中庸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思维方式。
C.中就是少做少错,多做多错。
D.中唐告诉我们凡事有利必有。
5.关于中庸,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BCD)。
A.中庸是一种市会的行为。
B.中庸的“中”,指做事不彻底,模楼两可。
C.中国的“屈”,指碌、平周。
D.中庸就是凡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6.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以下符合孔子的教育思想的有(ABCD)。(3.00分)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启发诱导
D.海人不倦
7.孔子认为,陪着君子说话容易犯几种过失,分别是(ABD)。(3.00分)
A.该说的话不说
B.不看验色而贸然开口
C.话说的太多
D.不该说话时而说话
8.张载曾说过:为天地立心,(),(),()。(BCD)
A.为百姓立命
B.为万世开太平
C.为生民立命
D.为往圣继绝学
9.中国传统的四部之学指(ABCD)。(3.00分)
A.史
B.子
C.集
D.经
10.子夏认为,君子有三变,“三变“指的是(BCD)。(3.00分)
A.子温而厉
B.望之俨然
C.听其言也厉
D.即之也温
三、判断题
1.里子主张兼爱,非攻、节用。(2.00分)
正确
2.老子主张“无为而治”。(2.00分)
正确
3.四部之学(经、史、子、集)与七科之学(理,工、农、医、文、法、商),其内在精神血脉一致。(2.00分)
错误
4.司马迁的《史记》,板鲁迅营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2.00分)
正确
5.《帝内经》中有“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说法,其实是说治病养生和治国的道理是一样的。(2.00分)
正确
6.“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意思是:君子以自己所处的地位行事,不谋求本职之外的事。(2.00分)
正确
7.孔子、曾子都认为,子女养父母是最高境界的季。(2.00分)
错误
8.开菌门窗修建房屋,有了门窗和四二内的空间,才有房屋容纳和通气的作用——这是老子说的“无”的作用。(2.00分)
正确
9.“人皆可以为尧。“这句话的意思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每个人都可以做君主(或管理者)。(2.00分)
错误
10.孔子认为,陪着君子说话,不需要察言观色,直说即可。(2.00分)
错误
11.孔子说君子三,对我们的启示是:人要有敬畏之心,不要肆意胡为,要循一定的规则行事。(2.00分)
正确
12.《中庸》一书中把“喜怒哀乐之未发”的状态,称作“和”。(2.00分)
错误
13.“国学”是“中国国有的学术”,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创造的全部文明对富和精神资源。(2.00分)
正确
14.老子认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2.00分)
正确
15.韩非子是中国古代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2.00分)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