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贤一中政治学案导学实施的心得体会
集贤一中政治学案导学实施的课题研究
《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运用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教师的适时点拨,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谐统一,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潜心学习国内相关的研究成果,收集资料,调查研究,走访学生,精心设计每一个学案,课堂上高效利用好学案,同时在每个阶段后定期进行学生反馈,然后及时修改。通过几年的实践,学生的学习能力大大提高,教师的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首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被动接受转到自主学习,主动建构,从知识学习型转为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综合型,从“听众”角色转变为“演员”角色。课堂上让学生开展自主互动的学习活动,关注全体学生的参与,一方面教师用适当的方式适时提出问题,创设引起学生注意的问题情境。另一方面教师运用多种课堂教学技巧,关注各个层次的学生,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课本重点、难点内容恰当地设计探究问题,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充分地讨论、实验和研究,围绕问题展开讨论、辩论、质疑,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学期以来通过实施“学案导学”树立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摆脱了对老师的依赖。能主动阅读课本,探究新知。重点、难点和疑点主动进行探索讨论,寻找规律,构建知识体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同的问题和见解,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其次、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传统的课堂教学认为,老师只要讲得懂、讲得深、讲得透,学生就听得懂、记得住。因此,一堂课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筋疲力尽,但最终收效甚微。素质教育下的自主互动高效课堂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案是根据课程标准和具体学习目标设计,涵盖了“三维目标”的基本要求,学生通过学案进行必要的学习、探究、训练、检测和拓展,真正跳出了题海。通过老师的适时点拨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课堂效果很好,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学案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明确,学习要求明确,学习过程明确,重点难点明确。学案指导预习,指导听课,指导复习,引导积极思考,给予参与的机会。学案提供了学习辅助材料,节省了课堂抄题,提问陈述等许多时间。学案导学法利于各层次的学生,把握课堂学习速度,学习容量,提高课堂效率。学案导学法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学案导学”真正做到了低负高效,工作做在了课前,主要精力集中在了课上,预习、学习、知识巩固当堂完成不留课下作业,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真正实现了堂堂清。
再次、老师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高效的课堂要求老师有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学案导学”的实施需要老师课前精心准备,研究学案,搜集资料,设计问题。这就要求老师通晓所教学科的知识,透彻了解发展史、构架及其在现实社会中的运用;具备教授学科知识的技能和经验,高效课堂还需要老师掌握多种教学技术和方法,并运用得当,游刃有余,能始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其专心投入地学习;知晓怎样确保学生参与和营造秩序井然的学习环境,怎样组织自主、互动教学,以达到教学目标。无形中使老师的自身业务得到相应的提高。
总之,《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运用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题研究》是实施新课程理念的必然要求,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方式,既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能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三、实施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1.在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主要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支持者和评价者,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对所有的学生应一视同仁,切忌讽刺、挖苦差生,为所有的学生创设一个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3.要做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把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切忌顾此失彼,把整个课堂变成教师的一言堂。或教师放任自流变成“放羊式”的教学。
4.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先进的教学手段。一方面,它能使学生所学的内容当堂巩固,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又能激发学生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专 题 研 究
政治学案导学实施的课题研究
集贤县第一中学
姚春峰
第二篇:即墨一中学案导学实施意见
关于“学案导学”的辅导材料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入落实新课程理念,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学校计划从本学期开始,在学科教学中全面推行“学案导学”。
一、学案导学的界定及实施意义
(一)学案导学的界定
“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
(二)学案导学的实施意义
“学案导学” 能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学会与会学、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统一的教学理念。它通过创建师生互动互助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参与意识,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提高以及自学能力的提高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二、导学案的界定及编写原则
(一)导学案的界定
导学案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
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习得能力,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实际上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导学案能使学生始终处在“问题提出――问题求解――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导学案中将学习目标示意学生,能使学生在课前的预习、课本中的学习及课后的检查中,都可以导学案为导向进行学习和小结,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在学习中也能有的放矢,而不是盲目的学。在课堂上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交流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它有下面几个特点:
1、“导学案”是借助导学案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其模式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精讲精练”。
2、其核心是:“导和学”,关键是教师,根本在课堂。
3、其原则是:始终体现“容量大、密度高、节奏快”。
4、做到两个“坚持”:即坚持加大课堂的信息量、思维量、训练量;坚持课堂“没有学生的自学不新授,没有学生的独立思考不交流,没有发现学生问题不点拨”,5、“做到三精”:即精选备课内容,勇于舍弃;精编导学案,直达核心;精讲知识,一语中的。
6、要注重学法指导。学法指导是什么,学法指导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手段。学法指导是学生学习某个问题时会出现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走最短的路、最有效。学法指导是最经典最纯粹的东西。
7、改教学案为导学案必须重视“以学生为根本”的理念,让导学案成为学生预习课本过程中的重要依据。
(二)导学案的组成导学案的组成: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准备、学法指导、学习内容、学习小结、达标检测、学习反思,共设置八个环节,与现在所用的教案不一样。
1.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
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要求:
(1)数量以3-4个为宜,不能太多;
(2)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
(3)可在目标中将学生自学中会涉及的重、难点以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作出标注,以使学生自学有的放矢;
(4)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
(5)学习目标中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并指出重难点。
2.知识准备
即课前小测,或前置测评、诊断检测等。
该环节的作用: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识学习做好铺垫。
3.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
导学案的内容指向应落脚在提出学习要求、划定学习范围、指导学习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上等等。
4.学习小结
学习小结,即知识结构的整理归纳。
教师要按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出知识线索,如画知识树,具体的知识点要尽可能留出空由学生来填。与其他章节知识联系紧密的知识点,在归纳出本节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要体现出与其他章节知识的联系;同时还要有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的环节和步骤。
5.达标检测
达标检测题的编写及使用的具体要求:
(1)题型要多样。题型考察要体现本章节的主要内容,并且要全面、灵活、多样。
(2)题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5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
(3)紧扣考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4)难度适中,既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建议可设置选做题部分,促进优生成长。
(5)规定完成时间,要求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6)注重及时反馈矫正。
(三)导学案的编写原则
1.课时化原则
在教材中,某些章节的内容用一课时是不能完成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上课安排,分课时编写导学案,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有计划地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问题化原则
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释疑、激思,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
3.参与化原则
参与化原则,即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在课堂上通过学案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激发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感悟与获得,从而还课堂于学生。
4.方法化原则
强化学法指导,通过学案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同时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与发展性。在引导学生形成基础性学习方法(如扎实…)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如探究、创新…),让学生能够运用已学方法,去解决新情况、新问题。
5.层次化原则
导学案所涉及的课堂内容,要分层探究,有序引导,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要由低到高,螺旋状上升。探究或学习的内容要清晰明了,每一部分要做什么,必须是能动的,必须是一目了然的,不能含糊不清,不能无从下手,不能雾里看花。
各层之间的衔接要自然和谐,即由此可以及彼,由此能够达彼。一般地讲,要做到依托学案并阅读教材,就可以了解概念,推演定理,应用定理,完成典型例题,基本做好目标检测。这与教学内容、教学流程、课标要求紧密相关。
(四)导学案设计的要求
1、导学案应是教师集体与个人共同智慧的结晶
教案是教师个人的艺术,导学案设计既是个人的艺术也是集体的智慧。各备课组要加大集体教研的力度,让集体教研真正制度化、规范化、实用化,对所编写的导学案的各个环节和重要内容可先分成小组进行审核,再集中全组老师认真研究此导学案设计的可行性,务必保证对每一个教学目标都达成共识。让每一份导学案都凝聚着全组教师的共同智慧。
2、导学案设计要遵循的“四个统一”和“四个特点”
“四个统一”:即统一明确责任教师,统一规范导学案模式,统一编制导学案序号,统一规范导学案的管理和使用。
“四个特点”:即学科化、课型化、年级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3、百花齐放——设计精品化的个性化导学案
各位教师都用导学案替代教学案,但特别强调的是,每个教师都要有自己的导学案,即个性化的导学案。个性化的导学案不完全等同于全组集体研究的导学案,应该是在遵循“四个统一”和“四个特点”基础上,提倡个性化张扬,发挥教师个人优势,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是能充分体现个人特点、班级特点、师生双边活动特点及学生合作探究特点的个性化的导学案。不拘一格、百花齐放,努力将自己的导学案精品化、实用化、高效化。
4、设计“课时”导学案
(1)导学案一般以课时独立而成目前,教学组织的基本形式是“课时授课制”,学生的学习都是以课时为基本单位的学习,导学案不能独立于这一组织形式之外,理应为学生的课时学习服务,一般以课时为单位设计导学案。
(2)应依据学生学习需要增设相应课时
学生要形成技能和稳定的知识结构,在学习中不断总结归纳已有经验,形成概念并同化原有认知结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教材的设定课时中,经常增加习题课,根据学生学习需要补充一些专题课,单元或章节完成后增加复习课。
5、导学案学习活动的设计方法指令
(1)每一个活动前先指明学习的步骤,用不同的字体加以区别。
(2)在问题前用简短的学习动作词语概括并加标识。这些指导语言有:归纳、小结、猜测、验证、证明、例题示范、反思、提示、分析、观察、讨论 实验等。
6、问题的呈现方式多采用简答或解答的方式
导学案重点是展现学生的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知识的构建过程,而不是一味追求答案的准确性,要尽可能的展现多种不同的问题类型。填空题、选择题同属客观性试题,它们共同特点是形态短小精悍,考查目标集中,答案简短、明确、具体,不必填写解答过程,测量的是学生对关键词的知识记忆和结论的准确.但这种题型也有弊端,很难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另外,填空题和选择题由于材料较多,在编辑上占去大量的版面,给阅读者造成阅读困难;问题的零碎呈现也不容易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
(五)导学案的编写规范
1.每堂导学案以两页设计为最佳
2.按学习活动的顺序进行依次编号。
3.重视行距,以一点五倍行距最为适宜,便于学生顺利阅读。
4.留有空间。即在每课第一页左边留五分之一空白,供师生备注。
5.有反思总结。反思总结是学生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解析和解读的过程。要安排好反思的时间和
反思的内容。反思要深刻,在回顾所学的基础上,要有深层次的东西
6.导学案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必须从有利于学生学习操作的角度思考创作,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在导学案可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增加“加油站”“温馨提示”“友情链接”等补充说明、信息提供、方法指导的栏目。
三、学案导学的实施
(一)导学案的编写过程
导学案的编写过程一般分为:编制初稿—集体讨论—展示交流—补充完善—超前印发。
1.编制初稿
备课组长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提前两周将导学案的设计分配给相关教师,主备教师明确备课内容后,要利用一周的时间进行编写导学案的准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知识构成等,并在此基础上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内容的地位和详细的知识结构,根据新课改理念和要求设计出教学思路和内容,形成初案。
2.集体讨论
主备人要向备课组内其他教师讲明本导学案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内容及确立的依据,讲清突破重难点的策略,师生互动的方法,课堂例题和练习题的设计及依据等;然后,备课组内其他成员结合自己的备课思路,各抒己见,充分讨论,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最后,统一认识,确立一个最优的教学思路和教学内容的设定,由主备教师进行整理,形成一个优秀的导学案。
3.展示交流与补充完善
导学案整理完成后,还要利用集备时间进行展示交流,主备人可以说课的形式进行,组内其他成员从教学目标的确立到教学内容的设定,再到课堂教学的展开等各个环节进行评价分析(主要从知识层次化、重难点知识问题化、课堂引导、点拨等方面是否做到了明确、可操作等方面),各备课组根据新课改的精神和导学案的具体要求继续进行修改,补充完善欠缺的知识点和导学环节,再返回编者修订,力求做到更完善。
4.超前印发
每一导学案都有专门的负责编写者,在印刷版本上必须要注明编者和校审者,经过层层环节编写后的导学案,还要交付备课组长审阅才能最终印刷。
导学案至少要在使用一周前印刷好;教师应在上课前一天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根据导学案的具体内容进行预习。
(二)学案导学的流程
导学案的实施主要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的,这里的课堂教学包括课前预习、课堂展示与讨论和课后巩固三个部分,具体来说:
1、课前预习
教师将导学案精心编写好后,于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明确学习目标,并在导学案的指导下
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自主的预习。同时教师要对学习方法进行适当的指导:控制预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要求学生用红笔划出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带着学案上的问题看书,并标出自己尚存的疑问,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逐步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有意识地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学生预习的反馈信息,以使上课的讲解更具针对性。
课前预习是导学案实施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既能充分体现学案的导学功能,又是实现“主体先行”的关键环节。
2、课堂展示与讨论
课堂展示与讨论是导学案实施的一个重要途径,主要以35+10的课堂模式来实现。前35分钟要展示的内容,是上节课10分钟预习加课下自主、合作预习的成果,从而将导学案的实施流程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体。下课后,学生带着目标、带着方法、带着成功展示的冲动和欲望离开教室。
3、课后巩固深化
课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完成预习时有疑问而课堂上未能完成的问题,对学案进行及时的消化、整理、补充和归纳。同时教师要适时将学案收起,仔细审阅。对学案上反映出的个性问题及课堂上未解决的共性问题及时安排指导和讲解。
具体来说,就是一节课分两段,将课堂时间45分钟分成“35+10”两段,前段时间组织学生通过“展示”解决预习案上内容,后段时间教师带领学生做下节课的预习。下课前的10分钟为下节课的起点。这个起点虽然短,“尾巴”却很长,一直延伸到课下直至第二天的课堂,与下节课的前段35分钟对接,形成一个“环状大课堂链”。在每节课的第35分钟时,教师要果断结束本课的教学,收起用完的导学案,并拿出新导学案,然后师生共同做好明确目标、指示方法、点破难点、共同预习的工作。
初 二 级 部
2010年2月23日
第三篇:“导学案”实施心得体会
“导学案”实施心得体会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我校已经大力推行了,现在大多数教师的课堂都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学案教学模式。
通过这段时间的实施我最大的体会是要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处于有序状态,学生之间进行实质的互动合作,学生必须要有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常规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的各种常规习惯的培养。教师应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认真倾听,有序表达等习惯的培养。
1.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给每个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通过组内的交流、探讨,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但这些的前提是学生必须要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要学会独立思考。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一定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也应该考虑到这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要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2.培养认真倾听的习惯。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对话交流比较频繁,这就需要每个学生学会倾听,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专心听讲,认真思考,领会要点,并在他人发表意见时不打岔,不插嘴,不评价。另外在其他小组发言时,也要注意倾听别人的观点,而不是准备自己小组将要发言的内容。因为在听的基础上,才能使说的起点更高,表达得更好。这一点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平时的评价的激励和一些小的教学设计能有效的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3.培养有序表达的习惯。所谓有序,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说话有序和有序地说。在小组讨论中,一些学生发言过于踊跃积极,不让别的同学发言。因此,要让每个学生自学遵守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让能说会道的学会谦让,让旁观者学会参与。在分组的时候编好了序号,于是老师只要说从每组的一号开始,他们的活动必然是有序的。因此,学生有序表达的习惯的培养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常规的培养。
4.培养积极参与与合作的习惯。有了积极的参与欲望,才能实现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参与与合作的习惯,我们可以这样做:注意递度,分层教学,让各层面的学生都能参与;组织得当,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激励反馈,使每个学生尝到乐趣。如我们在检查学生课文朗读情况时,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汇报,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参与,学生也非常乐意参与。促进生生互动,这样的合作学习也更加有效。
语文组:杨学文
第四篇:政治导学案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教学方法:学生先说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后点拨、引导: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人们将自己的付出与所得进行比较后才产生了“公平”与“不公平”的感觉。
2、板书:人们心目中的公平,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承担他应分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的利益。
3、活动:不同人眼中的“公平”。
如:法学家——公平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物理学家——公平是天平上的平衡。体育老师——公平就是反兴奋剂。消费者——公平就是不缺斤短两。„„
结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个体,面对不同的问题,对公平有着不同的理解。
4、活动:畅所欲言。
(1)某地方政府每年重奖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2)某银行在招聘职员时规定了身高条件(3)国家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助学贷款
(4)国家规定:对外地农民工子女免收借读费
请回答:以上事件中哪些体现公平?谈谈公平对个人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略。公平的作用见书上P102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协进课堂模式思品教案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情境3:秦雯参加学校征文比赛,满以为自己会获奖,没想到榜上无名。她看了那些获奖的文章,很不以为然,觉得评选不公平。
思考:他们的想法有什么道理?是什么影响着他们对公平与否的判断?他们该如何面对? 小组讨论:略。
教学目的:通过这次合作讨论,让学生知道面对不公平的现象我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协进课堂模式思品教案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2)学生对两人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
教学目的:通过鲜明的对比,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对邪恶的愤恨和对正义的渴望。
2、词汇游戏:说出与正义相关的词语。如:天理、公正、见义勇为„„ 学生回答:略。
3、案例分析:投影蒋庆及其事迹。讨论:蒋庆的哪些做法表现了正义?
提到“正义”,你还会想到哪些人和事?为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回归课本:P109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协进课堂模式思品教案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2)吴敏得到保送名额是不遵守规则和程序的非正义行为,是可耻行为。她这样做不仅损害了别人的权利和机会,也会使自己今后在班级同学中的威信大大降低,甚至可能会危害整个社会,败坏社会风气。
2、辨别分析:辨别以下观点是否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遵守社会规则和制度是个人道德素质问题,与维护正义无关。
提示:规则和程序反对歧视,不允许特权。
参考答案:作为社会成员,我们遵守社会制度和规则,就是在维护正义。遵守制度和规则,不仅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素养,也体现出一个人是否有正义感,能否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
3、案例分析:见教材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教学反思:
新课标教学网(www.xiexiebang.com)--海量教学资源欢迎下载!
第五篇:九年级政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导学案
九年级政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导
学案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导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要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能力目标: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含义,提高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教学难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教学方法:案例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们共同的家园
活动1:阅读P4中,思考:是否能砍这样的大树?
关于是否砍这样的大树,各方面的理由是什么?你的选择是什么?
(答:①主张砍大树的理由:可以直接带来经济效益,增加经济收入;②不同意砍大树的理由:导致森林资源锐减,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③我的选择是:不砍大树,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环境。)
生活中还有哪些毁坏森林资源的行为?
、我国的资源现状
①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②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科学,浪费、损失严重。
2、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问题1:我国资源现状的特点怎样?P4
(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活动2:设计以环保、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公益广告。
(1)你是如何看待教材p6中的观点?
(答:都正确。观点
1、在发展的同时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既要满足当代人需要,又要满足后代人发展需要,否则会产生资源问题,威胁子孙后代生存。观点2,反映了人类需求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不能放纵人类的贪婪,否则人类掠夺式的开发,最终将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观点3,对环境最大威胁是人类自身,保护环境关键靠人。)
(2)请你设计一条以环保、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公益广告。
(答:①“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②大地需要绿色,人类心灵需要绿色;③“小草与我共同成长”;④绿色深呼吸,阳光好滋味;⑤文明贵在一言一行,环保重在一点一滴;⑥保护环境爱家园,健康生活每一天;⑦让地球生机勃勃,让家园绿意融融;⑧生命自然,健康来自环保……)
、资源问题也是发展问题
2、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要求
含义: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尽的责任。
活动3:假如你是一位牧民,你会作出怎样的选择?
(答:与大家合作,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牲畜的头数,使之与牧场的承载能力相适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
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
活动4:阅读p7中的材料,你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请说出自己的理由。
(答:观点一说明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它总有枯竭的时候。到那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问题应付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最主要的问题。观点二是一种“以资源换市场”、“以资源换资金”的错误做法。它虽然可以使我们获得暂时的经济利益,但却损害了我们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如果自己没有资源,单纯依靠国际市场是难以满足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如果资源
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用完了,我们的子孙后代就可能面临毁灭的处境。所以,我们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活动:我们还能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做些什么?
(答: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是国家和政府的事情,它与学生个人也有很大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每个人树立科学发展观,需要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本活动的事例,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循环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榜样,中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做更多的力所能及的事情。)
问题2:我国为什么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P-6
问题3: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要求各是什么?P6中
本时小结:略
布置作业、我国资源现状的特点怎样?P4
2、我国为什么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P-6
3、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要求和实施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可持续发展战略:⑴含义:它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⑵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⑶实施原因: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
4、见《高效速练》相应的练习题。
板书设计: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们共同的家园
、我国的资源现状
2、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资源问题也是发展问题
2、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要求
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