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5月17日听于春祥专家报告心得体会
听于春祥专家报告心得体会
2012年5月17日,专家于春祥再次来到学校,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在对赵宏博及郑乾老师的两堂课亲临指导之后,又进行了精彩的报告,内容丰富,理念新颖,似一饕餮盛宴。一.信课改
思想指导行动,要想在小组合作道路上取得成功,首先要转变的便是理念。现实中的确存在课改与经验的冲突,有人认为经验打败新课改理念,因此在实践中便难以付诸行动。但正如于老师所说,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国家课改的大方向,谁能够把握课改,勇于实践,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谁就可走在教育的前头,可有一番作为。
另外,于老师从古人造字的角度追根溯源的讲了合作的必要性,并且从周易八卦的角度讲述了“以阴抱阳”、“以学定教”,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道理。
总是,只有做到心诚,而后信课改,而后服课改,最后才能走进课改中来。
二.小组合作的四块试金石
1.有无全员参与,在这里于老师强调了独学环节的落实之重要性,小组合作是人人独学的强化打击出来。小组合作中独学占六,对学群学占四,没有独学的小组合作就是瞎胡闹。没有独立思考学生就容易懒惰,形成伙伴依赖。
2.能否让学生的展示从“我”变成“我们组” 展示的是小组优化方案,而不是某个人的一枝独秀,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形成最优方案,小组的每个人都能够理解消化这一方案。当然,如果学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也万万不可抹杀。3.看小组中有没有帮扶的出现
小组合作如果只是零打碎敲,后进生便没有希望。在这里于老师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授课模式,即 ‘大板块+大问题 ’,如此才能有大容量、高效率和快节奏,将几个问题一并抛给学生,才会学出差异、利用差异、化解差异,做到“学一程、展一程、点一程、练一程”,培养学生系统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帮扶之后一起举手,形成合力。4.团队评价
评价要是针对整个小组的,可以是比较量化的精细评价,也可以是比较模糊的,比如,针对每个组给与相应的鼓励性评价。三.关于打造学科魅力
学科魅力的打造,于老师给出了四句话:你想要什么,就设计什么、融入什么、评价什么。
四.小课题研究金三角:题——理——文。有了题目,经过分析、并且阅读相关的书籍后,找到其中的规律或者说是道理,然后反思归纳成文,再用既成的文章中的科学道理来指导所研究的课题。
第二篇:听教育专家于春祥报告有感
听教育专家于春祥报告有感
大年正月初九,尽管天寒地冻,寒风凛冽,可在临漳县第一中学五楼会议室内,座无虚席。来自全县教育系统的主要领导、各学区校长、各学校校长、中层领导,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等,正在聆听全国基础教育专家于春祥的精彩报告。报告的主题是“打造乐本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过去的一年,我们全县上下扎扎实实的开展“创建新课堂,强力提师能”活动,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大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今年我们把工作重心放在打造“乐本课堂”上,是对去年工作的完善和发展,是更高的一个层次。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追求“乐本课堂”是教育的更高境界。把打“造乐本课堂”当做我们奋斗的目标。把“满堂灌”课堂转变为“有趣”的课堂再转变为“智慧”的课堂,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来一步步实现。积极思考、探索是快乐的重要因素。积极的心态是快的源泉,把良好的情绪,积极的心态带到我们的课堂上,必然会收到良好效果。我到南东坊学区就听说有这样一位好教师,他退休后还坚持上课两年之久,不要任何报酬。我还听说学生很喜欢上他的课。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我喜欢上课,和孩子们在一起我很开心。这是不是我们的“乐本课堂”要达到的其中一个目标?还有前天晚上我在家看一场篮球赛,比赛结束了,郭艾伦所在篮球队以绝对的优势战胜了对方,他的发挥最为出色,记者马上对他进行采访,他说我在比赛的同时,也在享受比赛给我带来的无比快乐,在赛场上,他表现的很积极,很亢奋,在强在的内驱作用下,他的技艺表现的异常出色,水平发挥的淋漓尽致。
结合我们工作的实际,调整好心态,把专家于春祥报告内容的精髓,学习透彻并运用到我们实际工作当中去,去除一切干扰我们好好工作的因素,大胆营造“乐本课堂”的氛围,为临漳的教育事业增添新的活力。
第三篇:于春祥报告有感
于春祥报告总结
今天我们有幸聆听了于春祥老师所做的专题报告——《高效课堂的问题突破与创新》,听完报告使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志深受震动和启发。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于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构建理想课堂,是一个大家追求的目标,而它又似乎很是迷茫,令人似感雾里看花,于老师以幽默风趣、充满激情的语言、鞭辟入里的分析向我们传递课堂变革的理念,于老师对高效课堂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解读,从理念到实践,从课内到课外,从教师专业发展到书香校园建设,从实战角度进行了高效课堂密码的“大揭密”。课堂原本很简单,模式一变一重天。课堂教学是永恒的课题。一堂课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学生的进步,扎扎实实地对学生进行基本功的训练、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此外,其它一切花哨的东西都应该完全舍去,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于老师的课堂、报告让我们产生了冲动,激发了灵感,使我们对新时期的教育教学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把于老师的思想内化为我们不竭的动力和源泉,改革课堂教学,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会后以学校为单位,利用教科研时间,认真学习分析于老师的教学理念,写出心得体会与感悟,教学中大胆实践,为临港的教育,为孩子的明天创造更加辉煌的成绩!
第四篇:听专家报告心得体会
听专家报告心得体会
在骄阳似火的八月,我有幸在二高的礼堂聆听三位全国优秀班主任的经验交流报告。专家的报告就像一场甘霖使酷暑顿时退去,使我顿时明白,原来班主任也可以这样做。原来解决麻烦的办法,也可以这样有趣。
听了桂贤娣老师的报告,让我明白了农村老师也可以做到如此的优秀。人要成长,就要经历风雨,在风雨的洗礼中心态决定了成败。桂老师告诉我们人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哪怕是再糟糕的状况,只要我们有一个好的心态,一样会拨开乌云见月明。想想自己以前每当遇到一点挫折的时候,或者遇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时候,总是思想消极,从来都是想不好的方面,越想心里越难受,觉得天都变得灰暗了。今天听了桂老师的报告,心里顿时觉得豁然开朗了很多,我们完全可以用积极的心态换一种角度来想事情,我们完全可以让自己过得更快乐一些,更自信一些。为什么非要和自己过不去呢?从现在开始我要
学会改变。王文英老师是我见过的老师中最潮一位。那么个性,那么张扬,那么活力四射。做为老师,作为班主任,也可以如此精彩,洒脱,最重要的是王老师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我们的事业需要爱,更需要智慧。尤其是对那些让人头疼的,让老师们直摇头,被公认是无可救药,没有前途,甚至会走进监狱的孩子。王老师也碰到了,她没有被吓倒,打垮,反而征服了他们。用的是什么?是智慧。是我们每个老师都应该运用的智慧。王老师所讲的案例都会让我们感到好笑,是的,王老
师就是在幽默和智慧之中将一个个“顽固分子”征服,转化,让他们
成为有用的人。王老师为我们做出了示范。告诉我们,没有无可救药的孩子,因为人之初,性本善。我们是老师,是孩子人生的领路人。
这是我们的职责和义务。我们没有理由和权力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放
弃一个家庭所以的希望。智慧是产生在爱的基础上的。田丽霞老师说的好,对待每一个孩
子都要一样。众生平等,尤其是学困生和调皮捣蛋的孩子不要轻视,讽刺,冷落,更应该发现他们的优点,增强他们的自信。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的老师要相信每一根木头都可以塑造成佛像,每个学
生都能撑起一蓝天。
最后,愿我们每一位班主任都能像这三位老师一样,成为孩子生
命中最重要的人,最值得感谢的人。
心 得 体 会
单位:平陌镇中心小学 姓名:韩 松 焕
第五篇:听专家报告心得体会(本站推荐)
听专家报告会学习心得
有幸再次聆听了教育学会两位专家做的精彩报告,新的理念、思路、方法,都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看到了作为一个教育者可以达到的高度与深度,更让我意识到自己距离一个成功者的差距有多大。
谢兆水主任跟我们分享了他对教育中若干矛盾的思考,这些矛盾都是在我的教学中切实存在的,也是我会有一些困惑的地方,印象最深的就是动与静的处理。就像我们现在提倡的小组合作学习,其实真的就如谢主任说的那样,老师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没有教会他们合作的方法,只让他们面对面坐一起了,真的就能互相合作、自主学习了吗?没有独自的思考,没有明确的目标,小组合作也只是一种应付的形式罢了。谢主任还说人是最重要的资源,最关键的是要思考,要创新,要赋予各种事物新的意义,事物不同的意义就会成为成就我们精彩课堂的资源,就如咳嗽、打喷嚏产生的气流速度,一根绳子等如此熟悉的生理现象和物体,也可以成为课堂的大资源。
李秀伟主任从四个方面给我们讲解了追求卓越课堂的四个不同维度的教学过程,他通过对教育理论的深刻剖析,加上自己的亲身经历,以自己独特的见解来为我们诠释教育,既有理论高度,又有生动的案例,让我收获很多。他还特别强调了“主动”“为什么”两个词,其实跟学生学习一样,我们的在成长的过程中,多一些主动少一些被逼迫,多问一些问什么挖掘一下根源,少一些盲目接受,我们成长会更快,也会有心境的变化。让我更敬佩李主任的是他对读书的忠爱,给我们推荐了十多本书,每一本都有自己的理解,读书也让他上升到了我无法触及的高度。
静下心来教书,多读多思多做,改变自己不容易,但我会努力。借用谢主任的一句话,每个人都走在追求理想的路上,只要自己还愿意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