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
《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观后感
| 最近几天,我认真观看了纪录片《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受到了一次生动的警示教育,进一步坚定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进一步强化了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意识。
这部纪录片共分“苏联最后的日子 —— 世纪大悲剧引起的反思”、“把自己推向灭亡的政党 —— 多党制引发的恶果”、“被„休克‟的国家 —— 经济私有化带来的衰败”、“阿尔巴特街的迷墙 —— 指导思想多元化造成的混乱”等4集,运用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倾听并记录了20年前那场剧变的亲历者、当事人和普通民众对那场剧变及其后果的诉说,全景式地展现了苏共亡党及苏联解体的全过程。亲历者、当事人和普通民众以各自的经历讲述20年前那场“世纪大悲剧”的前因后果、台前和幕后,并通过深入的理性分析和理论思考,揭示了苏共执政70多年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迅速垮台的深刻历史教训。看了该片,我深感震撼。20年过去了,回头看苏联的兴衰荣辱,我内心深有感触。它提醒着我们每个共产党人,要永远牢记党的宗旨,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不断增强党的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看了纪录片,反思自己的思想、工作等各方面,我认为自身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思想解放层次有待提高。思想的解放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全局性、敏感性的问题上还缺乏一定的开拓创新精神。二是理论重视程度有待提高。没有完全科学地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上下的功夫不深,存在一定的重实践、轻理论倾向。三是科学工作水平有待提高。面对较为繁杂的工作,科学分配时间、把握重点、协调的能力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针对这些问题,结合这次观看纪录片的深切感受,我认为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必须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进一步加强学习,永葆先进性。学习是增长才智、提升能力、提高修养的重要途径,也是紧跟时代步伐,坚定政治方向,提高效能、改进作风的重要基础。
二是进一步强化落实,提升执行能力。执行力是工作态度、精神状态的具体表现,也是思想作风、党性修养的具体体现。我将进一步树立“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执行理念,培养创先争优的执行意识,进一步增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不断改进、创新方法和手段,切实把学院的重大决策部署一项一项执行到位,把个人分管联系工作一项一项推进到位,把其他相关工作一项一项落实到位。面对困难和问题,耐心协调关系,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广泛吸纳各方面的真知灼见,扩大决策的群众参与面,促进群众主动配合支持工作,加快学院决策的执行。着力抓住重点性问题、突出性问题、苗头性问题和倾向性问题,以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的利益为工作的出发点,认真做好新校区建设的监督工作,加快新校区建设,为新校区建做好服务工作。
三是进一步加强自律,永葆党员本色。党员干部能否以身作则,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发展至关重要。我将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科学的发展观,牢记“两个务必”的精神实质,严格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若干规定和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把廉洁自律的要求贯穿到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带头学习宣传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带头弘扬积极进取、艰苦创业的优良作风,坚决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反对与抵制各种反科学思潮。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干事业上,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分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在指导部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从自我做起,保持良好精神状态,以更高标准衡量自己,时时给自己敲警钟,自觉进行党性锻炼,做一名名符其实的人民公仆。
第二篇: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
《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观后感
黑寨小学段 丽
近日观看了《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该片运用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倾听并记录了苏东剧变的亲历者、当事人和普通民众对那场剧变及其后果的诉说,全景式的展现苏联亡党亡国的历史。
戈尔巴乔夫上台时,正值苏联社会面临严重的困难和严峻的挑战,苏联经济发展陷入停滞。在政治领域,权力过分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官僚主义严重,腐化和特权问题十分突出。而在意识形态领域,思想十分僵化,同时西方各种思潮涌入,群众思想十分混乱。在国际上,由于长期的军备竞赛和推行霸权主义,苏联处境极为孤立。
在这样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进行了经济政治体制改革。苏共二十七大提出了“加速发展战略”,经济改革并未从根本上触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上则开始有了激进的改革思想。
1987年戈尔巴乔夫提出“改革与新思维”,他对苏联现存的社会主义模式进行了全面的批判,提出要对苏联整个社会进行根本改造。其中宣扬社会主义异化论、倡导社会主义多元化、提出全面民主化纲领,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的变质,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1990年苏联开始政治体制改革与对外战略调整,政治上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阶级属性、地位作用和组织原则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经济上全面改革所有制关系,取消起主导作用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生产资料非国有化和私有化,实行自由市场经济;意识形态上实行多元化,放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这些改革不仅没有取得成果,反而造成社会生产的全面停滞,危机更加严重。财政赤字、通货膨胀、民族分裂、社会秩序混乱接踵而来。
经过八一九事件和苏共解散,苏联解体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复存在。表面上来看,戈尔巴乔夫在苏联内部进行改革和西方长期对苏联进行和平演变导致了苏联解体,但从深层次上来说看主要还是由于苏联领导集团在改革中推行的错误政策和苏联长期积累的历史问题等综合因素所致。
因而苏联解体给我们提供了十分深刻的教训:
1、要加强执政党的建设,使共产党能够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组织上必须贯彻民主集中制;在政治上必须不断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宗旨上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行动上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广大党员干部要加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理论创新中创造先进的文化。
3、要居安思危,防患未然。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要严于律己,并注意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管,防止特权的产生,对于腐败行为决不姑息。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黑寨小学段 丽
根据中央和省委的要求,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并明确提出“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重点剖析存在的“四风”问题及根源,做到查摆问题准、原因分析透、危害后果明、整改措施实。,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重点查找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个人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剖析,达到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修正缺点、增强党性的目的。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理论功底不高,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不够。一是学习的自觉性不高。存在以干代学的现象,特别是当工作与学习发生矛盾时,往往认为学习是“软指标”,可以往后推一推,从而导致学习的自觉性不高,而且学习的系统性不强,学习效果不佳。二是学习制度坚持的不好。客观上强调工作忙、压力大和事务性工作较多,缺乏持之以恒自觉学习政治理论的精神。三是学用结合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在理论体系把握上和“融汇贯通”地运用理论学习成果去指导实际工作上不适应,忽视了理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导致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脱节,对待理论学习,只满足于片面地引用个别原理,而不能有效地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2、工作作风不实,求真务实的精神不够。一是接到工作任务,有时首先想到的是怎样尽快完成,而不是怎样做到最好,特别是任务多、压力大的时候更是如此,有时存在着应付以求过关的想法,影响了工作效果,没有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二是欠缺创新意识,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局限于上级布置什么做什么,有时产生的新想法也只是停留于心动而无行动的状态。三是对有关的政策法规研究不够,工作方法较简单,同志间的思想交流不多,深入基层和村组调查研究不够,对全市的工作指导和督促还不够深入,致使工作效果不够理想。
3、群众意识不强,为民服务的宗旨不够。一是虽然也经常下基层调研,但主动性不强、不够深入,只注重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未能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没有关心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要什么,没有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如,我市农民增收渠道不多,企业没有形成规模,结构不合理现象突出。二是在工作上对基层情况的了解主要靠听汇报和抽查,不够全面系统,联系群众不广泛,与干部职工谈心交流少,直接听取基层群众意见不及时不全面,对干部思想状况和基层干部生活情况了解不全面,帮助干部职工解决实际困难不多。这些都是宗旨观念淡薄,群众意识差的表现。
4、勤政廉政不深,廉洁自律的力度不够。树立勤政优政的宗旨意识还不够牢固,党风廉政问题和各种不正之风时有发生。
在坚持学习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和自觉用党的纪律约束自己还不够深入,时有存在把关不严的现象。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政治理论修养不到家。一是没有把理论学习放在重要位置,学习存在片面性,缺乏对理论的系统研究和深刻理解,这是政治理论不成熟的具体表现。二是理论与实践隔离,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辨证唯物关系,对政治理论的学习只满足于记住几条重要论断和几句讲话,缺乏系统性、经常性的深入学习,不能用马列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分析问题,不具备用邓小平理论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上的成熟是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政治上成熟的基础,只有在理论上分清是非,才能做到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
2、改造主观世界不够自觉主动,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来自于自觉改造主观世界,不断增强党性锻炼。
这些年来,口头上也讲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要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但实际上存在着重前者轻后者,以事务工作代替政治和党性锻炼,使自己的党性修养减弱了,对自己要求放松了,考虑个人的荣辱进退多了,考虑群众利益和全局利益少了。致使工作有时不够深入,满足于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满足于面上不出问题,创新意识淡化,忽视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3、群众工作经验缺乏,宗旨观念有所淡化。对党的群众路线认识不深,对坚持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没有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在工作上群众观念淡薄,看不到群众的首创精神,指导工作主观意志成份多,为群众想的少、做的少,服务群众,缺乏真功夫。
三、今后改进措施与努力方向
1、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增强理论功底。提高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以解决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改进自己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成效为落脚点,特别要在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上下真功夫,不断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2、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宗旨意识,树立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共产党员应该把维护和实践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树立为党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事业之中,坚持党的事业第一、人民的利益第一,要保持思想道德的纯洁性,正确对待权力、金钱、名利,在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不奢侈浪费,不追求享受,在工作作风上,要深入实际,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忙群众之所需,同群众建立起水乳交融的关系,要努力做到善于克服消极思维、模糊认识所造成的各种束缚,破除急躁情绪,迎难而上,积极工作,善于从政治、全局的高度认识事物,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脚踏实地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
3、要进一步保持清正廉洁,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在当前社会还存在腐败现象情况下,要有战胜自我的胆识和魄力,抗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做到自重、白警、白省、自励,做到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面前一尘不染,一身正气,要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利益观、荣辱观、道德观、人生观,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坚决抵制歪风邪气,始终做到清正廉洁,自觉与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带头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好。
4、要进一步务实创新,增强工作实效。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实现学习方式、工作理念、工作手段和工作机制的创新,最终达到工作成效的不断提高。要不断总结和完善工作经验,提出新思路、新方案,拿出新举措,开创工作新局面。始终围绕我市的长远发展和中心工作,带头贯彻和落实上级党政各项决策和部署,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尽职尽责做好各项工作。
总之,教育实践活动,要围绕“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落实整改、建章立制”三个环节深入推进,特别是在反对“四风”问题今后改进措施与努力方向上上作出公开承诺,接受监督,并以实际行动履约践诺,今后我将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支持下,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工作作风,振奋精神,加倍努力,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多作贡献。
第三篇: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
《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观后感
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堂课上,老师给我们放了《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这部影片,这部影片剖析了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历程。
2011年是苏联解体的二十周年。20年前克里姆宫上方的苏联国旗下降的情节似乎就发生在昨天,依然清晰可见。
2011年同样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90周年,吸取苏联解体的教训,对于我国共产党的发展也至关重要。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是一个存在了70多年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一夜之间崩溃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解体给各社会主义国家敲响了警钟,警醒着国家领导人应该居安思危,要尽职尽责,为人民服务!
当年斯大林创立的制度,让苏联一步一步走向强大。在斯大林死后,苏联换了一个又一个领导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他们无一不否定斯大林,否定了十月革命和苏共的光荣历史。赫鲁晓夫上台后,他的举措使得党内和人民群众的思想混乱,帝国主义找到了炮击苏联的根源。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苏联走的更远了。有句话说:“赫鲁晓夫只是把苏联改病了,而戈尔巴乔夫是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否定党的领导,最终导致苏联走向灭亡。
好,现在我们在回到这部影片。《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的序章有个醒目的标题,世界大悲剧。从伟大的无产阶级导师列宁领导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第一次把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变成了现实,成立了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在列宁和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人民沿着十月革命的道路取得了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但是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列林和斯大林领导的时代终会过去,于是以赫鲁晓夫为代表的的一群人当政,他们直接否定斯大林,但是赫鲁晓夫也只是单纯的否定斯大林,平没有在理论上进行创新,使得党的理论停滞不前。随后的戈尔巴乔夫更是把他们说的一无是处,他生下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消灭共产主义,面对苏联解体的状态他更是说了“我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这样的一个国家领导人怎么不会导致国家的灭亡?!怎么不会酿成世界的大悲剧。
20年后的我们看到了苏联的兴衰,给了我们一些教训。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些都是立国之本,是不能舍弃的。共产党能在错综复杂的世界中获得立足之地,必须在党的思想上加强团结。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抢杠子要在忠于党的可靠的人的手中”。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
马琦皓 13409237 信工系 电信二班
第四篇:苏联亡党亡国20周年祭
坚持共产主义信仰,永葆党的先进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而努力奋斗!
——《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俄罗斯人在诉说》观后感
1991年,一个没有战火硝烟的年代,建党93年,执政74年,有着近2000万党员的苏联共产党(以下简称苏共)丧失了执政地位,被迫解散,存在了近70年的苏联解体。‚苏共‛,这个始建于1898年共产主义政党,推翻了沙皇的统治、取得过‚十月革命‛胜利、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经历了国内白军和国外帝国主义联合进攻的战争洗礼、建立了号称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超级大国‛——苏联;经受了德国法西斯入侵的生死考验,领导苏联人民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终胜利。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曾经经受过无数考验、曾经创造过无数辉煌的政党,为何会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迅速垮台?《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俄罗斯人在诉说》纪录片(以下简称纪录片),运用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通过记录20多年前苏联解体的亲历者和普通民众对那场剧变及其后果的诉说,全方位深入展现了苏共亡党亡国的全过程,亲历者和普通民众以各自的经历追溯20多年前那场‚世纪大悲剧‛的前因后果与台前幕后,并通过深入的理性分析和理论思考,揭示了苏共亡党亡国的深刻历史教训。全片共分‚苏联最后的日子 —— 世纪大悲剧引起的反思‛、‚把自己推向灭亡的政党 —— 多党制引发的恶果‛、‚被‘休克’的国家 —— 经济私有化带来的衰败‛、‚阿尔巴特街的迷墙 —— 指导思想多元化造成的混乱‛等4集,以历史再现的方式揭示了苏共因丧失共产主义信仰、抛弃马列主义,否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及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放弃对国家政权和军队的领导地
位,奉行资本主义‚民主化‛、‚自由化‛、‚公开化‛、‚多党制‛,背叛人民、掠夺和损害人民利益,经济改革不力造成国家混乱、社会动荡等一步步走向灭亡的历史原因和沉痛教训。
曾经的苏联,在很多俄罗斯人民的心中,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占主导、国家掌握经济命脉、拥有良好社会保障,没有两级分化的文明、发达、富足、平等的社会主义国家。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共内部各阶层却逐渐抛弃了共产主义信仰、摧毁了社会主义信念、背叛了人民、最后失去了政权。全面瘫痪的国家和急速倒退的社会,对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以及其他新独立国家都产生了长期深远的消极影响。苏共失败的原因,可以用四句话概括:既有政治原因又有经济原因,政治原因是主要的;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内因是主要的;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是主要的;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现实原因是主要的。在诸多原因中,必然有一种是主导的、起决定作用的。从根本上来说,问题主要出在苏共党内,纪录片中的一句话概括得尤为深刻:‚无论是谁,只要抛弃了人民,最终也将被人民抛弃‛。
一、否定党的历史,否定国家历史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执政之后,苏联掀起了一股‚重新评价历史‛的运动,从否定斯大林开始,继而攻击和诽谤列宁,歪曲和丑化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功绩,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否定苏联历史,否定党对国家和军队的领导,最后否定苏共74年的执政历史。这一切正如纪录片中所描述的那样:‚那一段时间(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把一切都忘记了,都失去了理智,共产党所做的事情都被忘记了,对共产党领导苏联人民在二战时期建立的功
勋,取得的伟大胜利也都被忘记了,共产党在二战之后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成就也被忘记了…….‛ 这种所谓的、歪曲的、主观的评价使苏共失去了存在的合法性,终于导致了苏共党亡政息。
二、背叛共产主义信仰,意识形态完全崩溃
‚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运动;革命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于俄国革命实践的典范。苏共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理论上背离了马列主义,使全党失去正确的理论指导,造成党内外思想的混乱和意识形态的崩溃。戈尔巴乔夫等一批阴谋家、野心家彻底背叛了共产主义信仰,全盘照搬西方的理论和制度模式,鼓吹‚新思维‛、‚民主化‛、‚公开性‛、‚多党化‛、‚议会民主‛、‚三权分立‛、‚指导思想多元化‛等背离社会主义基本方向的理论,其实质就是取消马列主义的指导地位,继而全面抛弃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彻底背叛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背叛了党和人民,造成国家混乱、民族分裂、社会动荡。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必先造成舆论,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纪录片中在描述苏共失败的过程中,着重提及了上世纪剧变时期苏联国内反苏反共反社会主义的舆论高潮:各种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以及戏剧、电影等艺术团队,纷纷加入了反苏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浪潮,不明就里的普通群众因此失去了共同理想和意识方向,苏共党内的大多数党员也失去了对社会主义的信心,从而使苏共在根本上失去了在执掌国家权力过程中的理论基础和群众基础,最终失去了执政地位。
三、党风党纪败坏,腐败滋生
党的纪律约束行为关系到党的权威,党的党风党纪关系到党和国
家的生死存亡。在列宁时期,苏共十分注重党的作风建设,严格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党员廉洁奉公,艰苦奋斗,参加劳动,反对官僚主义,反对脱离群众。到了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党内腐败日趋严重,权钱交易增多,特权阶层恶性发展。苏共在经济改革措施不力、方向不清,经济‚自由化‛、‚私有化‛导致了通货膨胀,更导致了新生资产阶级的全面催生。大批领导干部腐败变质,强盗式地掠夺国有财产,损害人民利益,特权阶层开始操纵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国民经济陷入恶性循环,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社会秩序被严重破坏。苏联解体后,这些特权阶层的人成为了‚新俄罗斯人‛,成为了各行各业中的‚寡头‛,成为了国家社会中的新资产阶级。在普通俄罗斯民众的眼中,‚寡头‛就是腐败,‚资本主义‛就是死亡,至今还在深深地影响着整个俄罗斯社会,而这些都是苏共腐败垮台造成的历史后遗症。
四、党的基层组织失去了先进性,执政基础被摧毁
随着苏共领导层的蜕化变质,苏共基层组织也丧失了先进性,失去了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党的思想教育停滞,党的基层组织涣散,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受到破坏,许多党员缺乏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党员质量急剧下降,领导干部变质变色,严重脱离群众。戈尔巴乔夫鼓吹的‚民主化‛、‚公开性‛,是抽掉了阶级性的民主和公开,其实质是对反苏反共反社会主义人士的民主公开,而不是对拥护苏共、维护苏联、反对腐败人士的民主公开。党的基层组织失去了先进性,直接摧毁了党的执政基础,直接埋葬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直接导致了全党走向灭亡。
五、违背马列主义干部路线,任人唯亲
纪录片中在提及斯大林时期时,描述了斯大林对持不同意见同志 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造成国家社会陷入动荡不安的状况。斯大林之后的历任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非但没有吸取教训,反而更加严重地违背马列主义干部路线,任人唯亲,亲朋故旧、部属亲信倍受重用,‚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几乎成为普遍现象。党在选拔干部问题上的政治标准、德才原则,被任人唯亲、培植亲信、拉帮结派所取代。戈尔巴乔夫时期,以各种借口推行其任人唯亲的干部路线。他上任不久就改组了中央书记处和政治局,按照任人唯亲的原则全面撤换中央和地方的各级领导成员,错误的干部路线造成党政军干部队伍思想空前混乱,严重损害了党的威信,使党的干部对党离心离德。
苏联解体已经过去20多年了,我们回首苏共的兴衰荣辱,感触苏共的亡党亡国。正是这场‚世纪大悲剧‛警示提醒着我们每个共产党人要永远牢记党的宗旨,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不断增强党的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共产主义信仰,永不叛党。
如果说失去信仰是苏共腐败的开始,那么腐败就是苏共垮台的致命一击,它一方面腐蚀着领导干部,使干部迅速腐化变质;另一方面造成党内外离心离德,使党员干部严重脱离群众。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关键时刻,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国际大环境,我们更需要时刻以史为鉴,永葆党的先进性,‚反腐倡廉‛是我们从苏共学到的深刻教训,党风廉政建设势在必行,每一个党员干部,尤其是基层的党员干部,必须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切入点,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切实为人民谋福利。要坚持不懈、全面深入地学好文化知识,努力提升理论修养;要全面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正确理解;要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要积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适应新时代新形势下发展的需要;要带头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措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要艰苦创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发家致富,切切实实地为人民谋福祉;要始终把党和人民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
二、遵守党的纪律,坚持清正廉洁。党的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根本保证。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约束,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保持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进程中,作为党员要提高遵守党的纪律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党的纪律约束,要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不断强化廉洁从政、廉洁执法、廉洁司法的政治素质,自觉抵御各种诱惑,坚决克服和纠正各种违反党风党纪的行为,坚持自律与他律、教育与管理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强化党员意识,密切联系群众。要不断强化党员意识,坚持党的路线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葆公仆本色。要密切联系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经常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倾听群众,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反映群众的意愿诉求,增进对群众的理解和与群众的血肉感情。努力学习和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 的本领和方法,端正思想态度,改进工作作风,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切实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把为人民服务和自己的人生追求融为一体。
四、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产党员应当不断加强道德修养,积极倡导与践行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倡导科学思想、科学观念、科学方法;倡导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不断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倡导勤政廉政文化,从自身做起,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增强反腐信心,树立‚以廉为荣, 以腐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俄罗斯人在诉说》纪录片在最后提到:‚在人民的心中,真正的历史从来也没有被颠倒‛。苏共亡国亡党的历史教训是极为严酷、沉痛的,告诫我们必须引以为戒。每个共产党人都要居安思危,要充分认识到如今的中华民族,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会象苏联那样,出现国家民族四分五裂、内乱外患,就没有今天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谐的局面,更没有人民安居乐业、幸福安康的生活。
苏联的亡党亡国教训固然令人痛惜不已、反思回忆,但对社会主义我们不应该丧失信心!‚恩格斯曾说过: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人类进步事业在曲折中顽强前行,在低潮中艰难复兴。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人类的历史发展进程不可逆转,社会主义必将在曲折与苦难中迎来一个又一个绚丽多姿、无比辉煌的春天。‛中华民族正处于民族复兴的关键阶段,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领导核心,我们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进一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进一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我们的中国心博发出源源不断的正能量,描绘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五篇: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
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
冯精志著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第二十八章
文学:“我们害怕解冻可能”
1926年《新世界》杂志上刊登了皮利亚尼克的小说《不灭的月亮的故事》。小说以国防人民委员伏龙芝死在手术台上为背景,当局认为是影射斯大林,《新世界》杂志停止发行,皮利亚尼克多次检讨,30年代被处决。
马雅可夫斯基一直对革命包含热情,他的讽刺剧《臭虫》和《澡堂》得罪了当局。他遭到一系列打击,加上爱情遇挫,1930年4月拔枪自尽。
高尔基,1906年写成长篇小说《母亲》和剧本《敌人》,标志着创作达到新高峰。他的最重要的作品还是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童年》、《人间》和《我的大学》。高尔基特立独行,文学创作与苏维埃没什么关系,很难让他歌功颂德。西方关注高尔基对苏联现状的评论,作为相对 客观的一把尺子。
1921年,高尔基出国。关于出走原因,苏联当局解释为养病。1928年,高尔基回国,带着种种疑惑,眯缝着不大的眼睛,审视着祖国现状,看了一圈又跑到意大利了。1931年,高尔基回国。苏联当局称,打动了高尔基的是俄国重工业的发展速度,是苏联的工业化成就。这种说法实在文不对题。
苏联作家协会不仅掌握作者的创作命运还有生杀予夺之权。《文学报》一篇文章可以让作家永远沉默,作协总书记一个条子便 可把作家送进劳改营。苏联作协不是一个创作群体,而是执行斯大林等人指令的衙门。
30年代后期,党对文学的控制更加严厉。肖洛霍夫写作《静静的顿河》的同时,创作了《被开垦的处女地》。他写信 给斯大林,反映干部在粮食收购中对集体农庄进行折磨与凌辱,斯大林指责他“庇护怠工分子‘》《被开垦的处女地》在出版时被删去了反映集体化存在问题的章节。1937年竟有人污蔑肖洛霍夫要在顿河流域搞反革命叛乱,经他新自去莫斯科进行辩明,才得解脱。他在回忆录中说:”恐惧和压抑是弥漫着我们这一代人一生的共有心理。
左琴科,十月革命后为了挣稿费糊口,写过几篇关于列宁的故事。有一篇把列宁描写为温厚、仁慈的人。作为对比,加入党内一个粗鲁的官员。左琴科说:“我犯了一个职业作家不可饶恕的错误。我在《列宁与哨兵》中先写了一个‘留山羊胡子的人’。但从他举止上能看出捷尔任斯基来。可我并不想指具体的人,便 随手把山羊胡子改成小胡子。我写的留小胡子的人如何不知分寸,蛮横粗暴,列宁像训斥小孩那样训斥他。斯大林认为我写的是他,或别人提醒了他,因此不肯宽恕我。”„„从20年代后期起,他就受到猛烈抨击。他受到意识形态总管日丹诺夫的辱骂之后,被作家协会开除,无处发表作品,断绝了生活来源。他还想活下去,最后竟走上写“肯定的讽刺”小说的绝路。
肖斯塔科维奇说:“这是鸡的心理。鸡在琢食时,只看到眼前的谷粒,别的什么也看不到。就这样,它吃了一粒又一粒,直到农夫扭断它的脖子。斯大林比谁都懂得这种鸡的心理,他知道怎样对付小鸡,它们都在他手上得食。”
列宁时代杀掉了诗人古米廖夫,在斯大林时代,悲剧并没有终结。
从30年代到50年代对文学采取的一系列严厉监控和政治高压政策,使20年代复兴后出现的波涛汹涌的文学大潮,分成了几条支流:侨民文学队伍,国内的潜流文学队伍和公开活动的文学队伍。
二十大后,文学的“解冻”仍然受赫鲁晓夫个人意志左右。在发生了国内的第比利斯事件和国外匈牙利事件以后,赫鲁晓夫退缩了。1957年春夏天,几次召开文学艺术家和知识分子会议,他发表讲话,要求知识分子正确对待斯大林的成绩与错误,继续为共产主义事业服务,反对异己思想的影响渗入文学艺术。
帕斯 捷尔纳克1-0年埋头写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1958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苏共主席 团指示《真理报》发表文章,批判小说的内容,揭露“国际反动派煽动冷战的手段”
第32章
持不同政见者:俄罗斯最后的知识分子
斯大林去世后,苏共二十大召开,平反系列冤假错案,思想知识界曾经出现过短暂的“解冻”时期,西方称为:去斯大林化”时期。实际上,国家的政治体制并没有太大变化,奉行是没有斯大林的斯大林主义。赫鲁晓夫主政时略见宽松,但也时不时地“反资产阶级自由化”,犹如癫痫发作般地间歇性进行;至勃列日涅夫时期,则更为保守、僵化,以至于倒退了。
去斯大林化(1956),去毛泽东化(1978)——22年 回归左,勃列日涅夫(1970),?——
(见33章:在苏斯洛夫的倡仪下,“菲斯大林化”退居幕后,“悄悄地重新斯大林主义化”。后来成为“苏共智囊人物”的格奥尔基.阿尔巴托夫说:这次反复“不是用一个正式的法令、一项专门的决定去推行的,它是渐渐地、一步步地把社会生活笼罩起来的,一个阵地一个阵地巩固起来的。那些想要回到斯大林主义的人,则是有意识地加以推动”。后来成为戈尔巴乔夫“精神教父”的雅科夫列夫说:在苏联社会“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局面。只要最高领导一停止施加压力,使社会实现非斯大林主义化的种种努力、整个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设制几乎无须下达新的补充指示就会自动恢复原状,就像被按倒的不倒翁一样,只要手一松开,它马上便 直立起来,或者像自行车一样如果你不再用脚蹬,它就向一侧倒下去。”
„„赫鲁晓夫给苏联社会注入的活水已蒸发殆尽,烦琐理论研究成风,僵化的教条主义盛行,有创造性的思想被排除出社会科学领域,克格勃活跃起来,鼓励告密,检查私人信件,偷听电话,人与人之间重新相互戒备。“苏共中央的高级负责人,甚至中央书记,在自己的办公室谈到尖锐话话题时,也常常看看电话机,作出一种明显的手势——把手指发按在嘴上,并转到另一个话题。”
70年代中期,新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已无声无息,新经济体制被旧经济体制吞噬了。只是这会儿毕竟不同于斯大林时代,勃列日涅夫也不能像斯大林那样行事。于是,新经济体制被施行勃列日涅夫式的“安乐死”。(1960年代开始新经济体制立竿见影。1966年实行新经济体制的704家企业,劳动生产率、产品 销售额比全行业平均高出3个百分点,利润率高出一倍。苏联发展国民经济的“八五计划”(1966-1970)好于以往的五年计划。)
有必要提及,当年尖锐批判苏联的持不同政见者,在苏联解体后并没有雀跃,而是发生了根本转变。
梅德维捷夫说:“判断历史的主要的标准只有一个:他接管国家时的状态和离开时的状态。我一向反对斯大林的思想和所作所为,但他1924年接管国家时,国家处于可怕的状态之中,而在他离开时,国家成了超级大国,国际威望大增。”
流落德国的小说家季诺维也夫大为感慨:“我写了30本分析什么是共产主义的书,30本反对 共产主义的书。要是我早知道所有这一切会有如此的结果,我永远不会去写这些书。”
被西方人赞为反共斗士的马克西莫夫居住在巴黎,面对如今的祖国现状,这样说道:假如知道自己过去写的书会产生这样的结果,他就不会写那些书;假如知道苏联这只大船会沉没,他就不会去摇撼这船。
很奇怪吧?这就是持不同政见者。当初他们极力反对 的极权制度一旦坍塌后,他们对它产生了深切向往;他们曾经深切憎恶的斯大林主义一旦成了垃圾,他们却在垃圾堆旁唏嘘。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昨日的愤怒只是怒苏共不争;他们昨日的谴责只是希图俄罗斯 富强。这种知识分子以前有过,以后不会再有了。按照19世纪对知识分子的定义来套,他们是俄罗斯最后的知识分子。
33章 “新经济体制”无果而终,分利集团脱颖而出
俄罗斯学者的研究表明,赫鲁晓夫时期开始出现利益集团,而当时领导干部不能超过三届,加之干部队伍流动性较大,制约了利益集团的持续性发展。勃列日涅夫执政后,由于取消了干部轮换制,实际上形成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领导干部没有了后顾之忧。勃列日涅夫曾经公开说:“靠工资谁也活不了”,似乎默认了谋私不可避免,导致以权谋私成风。勃列日涅夫带头大搞裙带之风,使得利益集团在数量,规模和谋私程度 上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分利化是指社会中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在市场条件下,由于各自拥有的可供交换的资源的不同(包括知识、能力、劳动技能、权力、地位、影响力与获取信息的能力等)以及市场对其资源的需求程度的不同,从而在获取社会稀缺资源的多少与获取利益的机会、条件方面出现收入上的越来越大的差异,其结果就形成不同的社会分层,并在社会上出现各种不同的分利集团。
特权阶层成员的主要特征是:他们掌握着一些党政军领导机构和企业、农庄的领导权;多数人文化程度较高,受过高等教育,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经常去西方国家访问 ;马列主义对他们来说只是口头上说说的东西,共产主义理想在他们头脑中淡出;他们不以享有比一般规定的高级干部待遇还要大得的特权为满足,而且以各种方式侵吞国家财产。他们中的不少人把自己领导的企业当作资本,从事半合法的和非法的生产经营活动,获取大量利润。据估计,在80年代初,各种不同类型的“影子经济”的收入达到数十亿卢布。
由于利益集团抵制或扼杀每一个改革举措,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政治体制的弊端日益积累,小疾拖成大病。
苏联出现了不思变化的上层,希望沿着既有道路 走下去。„„根据奥尔森理论,占主导地位的利益集团,作为分利联盟,形成了制度变革的阻力。在任何国家衰败、制度衰微的例子中都可以见到分利集团所构成的“反变革”势力,它们的贪婪、炫耀、奢侈甚至残暴,构成了制度瓦解的基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