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观城南书院有感
参观老校区有感
大一的时候我就去参观了一师的老校区-----城南校区。城南校区的前身为南宋时期张栻创办的城南书院,至今已有“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美誉。我来参观老校区的原因不仅是因为这里悠久的历史,还是因为这里曾是青年毛泽东求学的地方,这里承载了挥斥方遒,书生意气的青年毛泽东,蔡和森等人,毛泽东还亲笔题名,“一师是个好学校”。看了《恰同学少年》,我想去参观老校区的欲望更强烈了,于是,在一个周末开启了老校区之旅。f 我们第一个是参观的第八班教室,有一个是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第八班的人物互选的名次表。也发生在1917年,怎么选呢,每个人手上都有一张选票,写上你认为全校最优秀的学生的名字还要写上选他的两个原因。而在这个互选中毛泽东的得票是最高的。一共是49票。而且得票的项目也是最多的。在所有的项目中有两项是其他人所没有的,那就是言语和胆识。
第二个参观的就是第八班寝室。毛泽东制定的寝室的“三不谈”。那三不谈呢,第一,不谈家庭琐事;第二,不谈金钱;第三,不谈男女问题。只能谈学习和讲时事;第三个参观的就是青年毛泽东锻炼身体的水井。这是青年毛泽东每天早晨进行冷水浴的地方,不论刮风下雨,大雪纷飞。首先用吊桶提水浇在身上,然后用帕子洗全身,直到全身都发红发热。然后再淋再擦,直到全身都血液沸腾了为止。这也就是锻炼意志的一种方法。他认为一个年轻人不仅要文明其精神,还要野蛮其体魄。现在新校区的田径场就有这几个大字“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最后一个也是最繁杂的一个参观点,就是六个展厅。这六个展厅生动的再现了青年毛泽东在校5年半及工作2年半的经历。人的一生当中读好两本书就够了。哪两本书呢?第一本书,是书本这本有字之书,第二本书,是社会这本无字之书。
参观了毛泽东的学习和生活,敬畏油然而生,更坚定了我努力学习的决心。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毛主席的校友我们要奋发向上,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二篇:读《书院》有感
读《书院》有感
六(5)班 刘玉丹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作为祖国未来栋梁的我们就应该多读一些对我们有益的并且感兴趣的书。一本好书就如同一位无声的老师,给予我们无穷的知识与力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每读一本好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如果将这些收获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你会发现自己是多么的富有啊!
我很喜欢经典诵读里刘过写的《书院》这首诗。这首诗用比喻的手法告诉我们努力学习就如同农夫耕地,辛勤和懒惰你自己心知肚明。只有多读书,多播下书的种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定会有大丰收的时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博览群书,不断积累,心在才会更加睿智,才会满腹经纶。
培根说过:“书籍是在时代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传给一代又一代。”从古至今,勤奋好学,爱读书的名人数不胜数。正因为毛主席、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才振兴中华;张海迪和海伦·凯勒,一位面对高位截肢,一位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但她们身残志坚,都想一块干海绵,不断吮吸书本知识带来的水分,终成为知识渊博的人……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书激发人的斗志,催人上进“是书为我们创造出更辉煌的前程。”读一书,增一智“,好书读得越多,心胸越开阔。如果说勤奋学习是一扇成功之门,那么书籍便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相反,没有书的人生就像空心的竹子一样,空洞无物。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因为书,人生才会更精彩。让我们在无穷无尽的书海里畅游,吸收书给予我们的知识,感受书带给我们的力量!
第三篇:参观书院心得体会
参观书院心得体会(精选3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参观书院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观书院心得体会1端庄典雅的东林书院位于家乡无锡的东面,建于北宋1111年,它又名龟山书院。
穿过黑色古朴的大门,可以看到一座高大精美的石牌坊,上面刻着“东林旧迹”四个大字,牌坊后背也刻着古朴遒劲的四个大字:后学津梁。牌坊上雕刻着双龙戏珠、双凤起舞、轻松翠柏,仙鹤祥云……这些精美的图案,真是惟妙惟肖,令人啧啧赞叹。几度风雨,几经沧桑,牌坊历经历史变迁和战火洗礼,但还是巍然屹立,多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在诉说着什么……
继续向前走,有一方清池,古人称之为“泮池”。水面有莲叶,水中有鱼儿。莲叶在池中间聚成一团,乍看就是一片大莲叶。红色的小鱼儿姿态各异:有不时跳出水面的,有在水中游弋,有在莲叶下穿梭……真是活泼机灵、可爱至极,给静谧的书院带来一份生机与灵气。
穿过东林精舍,沿着中轴线往前走,我们进了丽泽堂,这儿曾是顾宪成讲学的地方。“丽泽堂”三个大字的匾额下方有一幅画:只见顾宪成站在人群的最中间,周围站满了来自四面八方得仁人志士,有的专心致志,侧耳聆听;有的埋头沉思,若有所悟;有的聚首商议,针锋相对……画前面,许多张桌椅分列四周。我仿佛看到了当时贤人们聚精会神倾听顾宪成讲学的热闹场面!
最后,我们来到了“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句名言的“家”——依庸堂。这里是讲学的老师们来到书院后作讲课准备的地方,驻足欣赏,我仿佛又看到了老师们精心准备时紧张、严谨的身影。我也是一名东林学子,我心中也埋下了一颗种子:发奋读书,关心时事,成为和顾宪成一样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观书院心得体会2一大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和妈妈来到了号称“人文第一景”的立雪书院参观。
来到立雪书院,我们登上一段陡峭的石阶,石阶两旁怪石林立,号称“立雪岩”之壮观小景,最引人注目的那块酷似狮子的巨石,上面刻着“狮醒”两个大红字,更给这只狮子添了几分威风。登上立雪岩。就来到了立雪书院的牌楼,上方刻着“立雪书院”四个大金字,两旁刻着一幅富有哲理的对联: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以传。
我们走进牌楼,穿过一扇古香古色的朱红色的大门,便来到了书院主楼“游山川艺术馆”的综合大厅,大厅中央摆放着一方巨砚——人瑞五龙砚,说它大,一点儿也不夸张,它长125公分,宽65公分,重约六百斤,上面雕刻着“五龙戏珠”,可以看出这方砚制作者的独具匠心,上面还布满了许多黄色的小眼儿,共138个呢!令人惊叹不已!巨砚的右上方还摆着一方小巧的耕读寸石砚,据说,书院创始人游嘉瑞爷爷幼时因家境贫寒,上不起私塾,用来偷听私塾时使用。游嘉瑞爷爷在如此贫困的情况下还千方百计地求学,更何况我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努力学习呢?
参观完综合大厅,我们随着解说员,来到了“笋香斋”,专门展示游嘉瑞爷爷及其他一些名家的书画作品。首先映入眼帘的是15米巨幅行草《苦笋颂》,《苦笋颂》是游嘉瑞爷爷写的一篇散文,及百米长卷书大“法”——《香港基本法》,《香港基本法》写于香港回归之前,花了三个多月才写成,我不由得暗暗佩服起游嘉瑞爷爷孜孜不倦的精神,也看到了他曾经在书法上取得的巨大成就。《苦笋颂》对面,挂着十几幅书画合璧,精美的图画配上游嘉瑞爷爷刚劲有力的字,其价值自然不言而喻了。
走出“笋香斋”,又来到了“千石印室”,“千石印室”里展示了数百件“寿山石微雕”作品,大有地球仪大小,小的却只有小孩的巴掌大小,在这样普普通通的寿山石上刻字,其难度可想而知,从中,也可以看出游嘉瑞爷爷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就说说游嘉瑞爷爷的代表作《江山如画》吧!《江山如画》是用一块西瓜大小的寿山石所刻,这块寿山石之所以叫做《江山如画》,是因为寿山石的纹理酷似中国版图。上面刻着《岳阳楼记》等古代名篇。字却很小,要用放大镜才看得清楚。
接着,我和妈妈又参观了尺一楼,士砚斋,东巫草堂,立雪堂及永阳馆等几个展厅,有的展示了数百本古籍善本,有的展示了永泰的水土风情,有的收藏了成千上万的砚台,每一方,都有一定的哲理。这些,都一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增长了不少见识。
参观完立雪书院,我不尽体会到游嘉瑞爷爷在书法上的成就,领略到中国书画的风采,扩展了视野,更认识到自己知识的'浅薄,只有不断地用书充实自己,才可以使自己更加完善,学到更多的知识本领。
参观书院心得体会3今天,陪同领导再次参观了天波书院。
天波书院坐落于永清县后奕镇,采信线东侧,占地近100亩,建有从安徽、浙江、江苏等我国南方各省收集来的各式古建筑30余座。包括极具南方特色的戏楼、会馆、小姐楼、状元楼、祠堂等。目前,正在逐步建设中。
天波书院是由一位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对古建筑情有独钟的民间人士出资建设的,据出资人候先生介绍,后奕镇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历史上曾是宋辽交战的战场,其周围的霸州、信安、雄县都曾发生过许多战斗。著名的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战斗就发生在距该镇以北十几公里的地方。著名的杨家将杨六郎的点将台遗址就位于这里。为展示家乡,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一份珍贵的历史记忆,侯先生在2011年出资一千余万元重建了六郎庙——观音禅寺。天波书院紧邻观音禅寺,二者浑然天成,巧妙融合,侯先生决心将其打造成对外展示永清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在整个参观过程中,侯先生对每一处建筑、甚至每一个建筑构件都能详细说出他的来历、艺术特色、典故,从介绍中,可以强烈的感受到他对此的痴迷,也可体会到整个过程的艰辛。
第四篇:有感四海孔子书院
有感四海孔子书院
《光明日报》曾经刊登了一篇文章:《一个孤独的样本》,说的是在北京有一所以孔子命名的民间文化书院,参酌宋明书院讲学方式,以中外传统文化经典为基本课程,遵循“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原则,面对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以诸子经学为核心,兼修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非常欣喜中我国有这样的一所书院,创办人说:在远离人我是非的山林里,造一个清凉的小道场,就像古时的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那样。书院教学分为经典诵读、礼仪德育、自然有机农耕体验、经典音乐绘画艺术欣赏、武术、太极、书法、亲师生主题活动等,注重智能的开发、人格的培养和生命内涵的提升,使小朋友们能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
我想这应该是我国教育的一个实验所。相信这里能够培育出很好的承袭经典文化的人才来。
有感而发,撰联纪之:
十年辛苦面寒窗,耕耘典雅,蓄含精神,承袭礼教;
万代蒙荫居山洞,传诵经学,韬养方略,畅涌慧泉。
上海市松江区诗词与楹联学会
张碧瑞
第五篇:《城南旧事》有感
《城南旧事》有感 班级:13网管3-1姓名:刘育竹学号:1301200122
《城南旧事》有感
不思量,自难忘。
————题记
淡淡的语言,悠悠的再演,我随着英子稚嫩的眼光回到了那个20世纪20年代的老北京。
林英子,一个稚嫩、善良、单纯的女生。英子从始至终都用自己稚嫩的眼光看着这个杂乱的社会,面对这些复杂的人和事,她与别人不同,一直持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与看法,正因为她的善良与纯真,她分不清清海和蓝天,好人与坏人的区别。其实好人与坏人不也是相对而言的吗?其区别不仅在一线之间吗?除此之外她更有着一种宝贵的东西——一颗助人为乐的善心。就像她为了别人一家团聚,把妈妈的金手镯拿去给他作为盘缠。如此情义,世间少见。从童年的骆驼队到爸爸的花落了,英子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变故。被称为“疯子”的秀贞;好朋友妞儿;为供弟弟上学做小偷的哥哥;常来家里躲风声的德先叔;被施家赶出来的兰姨娘;仆人宋妈;因病去世的父亲,对于英子来说,他们都很重要,也正因为有他们,她的童年才充满了酸甜苦辣。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小小的英子被骆驼那充满着可爱与呆萌的吃相所吸引,嘴也不自觉的随它动了起来。英子直直的望着骆驼,对于一个天真的小女孩来说,它是一个多么可爱与美好的“伙伴“。
“爸爸,骆驼为什么挂个铃铛?“
“赶狼呗!“
“不,骆驼走远道闷得慌,挂个铃铛又好听又热闹。”
在英子那小小的世界里,现实是那么的美好,如此也体现出英子那颗纯真的心。
“惠安馆的疯子我看见过好几次了,每一次只要她站在门口,宋妈或者妈就赶快捏紧我的手,轻轻说:“疯子!”我们就擦着墙边走过去,我如果回头再张望一下,她们就用力拉我的胳膊制止我。其实那疯子还不就是一个梳着油松大辫子的大姑娘,像张家李家的大姑娘一样!她总是倚着门墙站着,看来来往往过路的人。” 在大人们眼中,秀贞是个疯子,谁都不愿意接近她,甚至嫌
弃她,惧怕她。但小小的英子并不这样认为,英子认为她和其他家的大姑娘一样,是个梳着辫子的大姐姐,没什么可怕的。英子的赤子之心在这世间尤为少见,现在的社会,又有多少人能保持着像英子那样的赤子之心呢?
于是我唱了五年的骊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我哭了,我们毕业生都哭了。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当我们回到小学来的时候,无论长得多高,多么大,老师!你们要永远拿我们当个孩子呀!在英子当毕业生代表上台领取毕业证书时,她的父亲病倒了,在一年级的同学唱那首歌时,英子哭了,其他的毕业生也哭了。想想我们离开母校的时候,那种不舍与难过都涌上了心头。
在英子回到家后,厨子老高告诉她,妈妈说爸爸已经去了的时候,英子走出院子,看着那夹桃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了。英子爸爸的去世,让英子明白了,自己已经不能再依偎在父亲的怀内,不能再无忧无虑的过着自己的童年,她必须学会独立,学会坚持,学会如何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在英子的世界里,一切都是单纯的、美好的,电影里自然、不着痕迹的手段,朴素的言语,使之更亲切动人、感人肺腑。表现力英子对童年的缅怀和对人间温暖的呼唤。主人公英子用自己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体现了林海音淡淡的忧愁与沉沉的相思。
童年,本应是无忧无虑的、多姿多彩的。但林海音的童年琐事充满着酸甜苦辣,这些都会永远刻印在她的心里,同时英子的童年也会刻印在我们的心上。每个人的童年都有着不同的光彩,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七彩世界。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是啊,童年已经离我们远去很久了。现在的我们保留了多少童年的纯真呢?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