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采棉配套栽培早熟高产技术推广项目总结 Microsoft Word 文档

时间:2019-05-11 22:43: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机采棉配套栽培早熟高产技术推广项目总结 Microsoft Word 文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机采棉配套栽培早熟高产技术推广项目总结 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一篇:机采棉配套栽培早熟高产技术推广项目总结 Microsoft Word 文档

机采棉配套栽培早熟高产技术推广

项目总结

根据师农发〔2011〕19号文件,有关下达2011年农五师农业技术推广项目计划的通知精神,我团结合团场实际,从选育、推广一些抗病、高产、优质的早熟品种为着眼点,减少喷施脱叶剂对机采棉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同时进一步完善与之相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加强田管提高到位率,从而达到机采棉高产、节本增效的种植目的。

一、技术推广项目内容、地点和规模(落实到有关团场)为实现两高一优的种植目的,根据团场实际我团原计划70%-80%的面积实行机采,但受市场的影响最终100%实行了棉花机械收获,截止11月18日我团棉花机采工作已结束,全团90%的面积完成了腾地、拾膜、施肥和深翻工作,之所以能全面有效推行棉花机采工作,这与2011年团在棉花种植上,加大生育期在130天以内的早熟棉花品种的推广力度;对偏晚熟的高产品种,进行强化管理促苗早发、早吐絮等基础工作的到位率是分不开的。

(一)统一认识,合理品种布局:2010年12月我团生产技术部门利用冬闲,在团场多年品比试验和示范的基础上,组织各单位积极开展品种布局研讨会,统一认识。从黄萎病较轻的老棉区,筛选出抗病、抗虫、早熟的-6为主栽品种;在自然、土壤条件较差播期较晚的12连,搭配种植生育期短的新路早29号、-3等品种;在重黄萎病区种植-

4、h903,无黄萎病区搭配皖14。

2011年我团早熟品种总计面积为3.5万亩,占机采棉面积的46.67%。除此之外我们还种植、皖14等生育期稍晚的品种4万亩左右。为配合机采,除选择生育期较短的棉花品种,我们将通过实施一系列促早发、早熟的技术手段,促进偏晚熟的品种也能正常早吐絮,最终形成一整套与机采棉相配套的早熟高产、节本增效技术。

(三)落实单行种植计划,尝试-4和新路中30号两个品种的单行种植示范,筛选出能加快生育进程、更适宜机采和更易高产的棉花单行种植品种。2011年我团在7连、10连、3连、1连、8连五个单位采用超宽膜(1+2+1)的1膜4行种植模式,种植品种为-4和新陆中30号,种植面积分别是600亩和400亩,通过单位一年的示范情况看,这两个品种通过超宽膜(1+2+1)的1膜4行种植,相比对照1膜6行种植模式,亩保苗减少3000株左右,棉花的生育进程加快,成熟提前3天左右,单株成铃数、单铃重也有提高,但群体优势稍差,平均单产相比对照减产20公斤左右,因此在我们这个年积温偏低的次宜棉区,大面积推广单行种植模式存在一定的风险,对于这两个偏晚熟的品种来说,高密度栽培仍是棉花高产的首先模式。

(二)抢时间、抓进度、狠抓春播质量:今年我团种植业结构调整后,棉花总播面积7.5万亩,受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全团大多植棉连队没有抓住最佳播种时间,为将损失降到最低,调动春播劳动积极性,确保春播质量和进度,团下发了《关于开展2011年棉花播种质量、播种进度劳动竞赛的通知》的文件,并于4月8日团召开春耕春播现场会,拉开了棉花播种的序幕。各农业单位从4月15日大

面积展开棉花播种,通过两个阶段劳动竞赛的检查、评比和奖励,充分调动起干部、职工抓播种质量、抢播种进度的工作热情,十三个农业单位53台播种机车,不分昼夜连续作战,到4月28日完成了棉花春耕春播工作。

(三)进一步完善机采棉滴灌种植模式,为棉花节本增效奠定坚实基础。结合多年实践观察,我团原有的窄膜1管4行(超宽膜2管6行)机采棉种植模式与兄弟团场超宽膜1管2行模式的边中行差异更为明显,差距更大,我团窄膜1管4行(超宽膜2管6行)水、肥的利用率相对较差,尤其是边行,单株铃数可减少1-2个左右,边中行单产差异在60-70公斤/亩,最多的可差150公斤/亩。通过2010年干部、职工的数据调查和观摩对比,全团上下统一思想,2011年我团所有棉田均改用1管2行的滴水种植方式,同时90%的面积采用超宽膜种植,从一年来运行情况和往年对比,效果十分明显,全团干部职工十分认可。

(四)全面落实早管理、减氮、减水、早打顶、早停水的管理方针:2011年我团棉花种植面积为7.5万亩,品种布局情况为-6种植2.6万亩,-4种植1.7亩,H903种植1.9亩,皖14种植0.4万亩,-3种植0.6万亩、新路早29号等品种0.3万亩,总播面积为7.5万亩。除-

6、-3等品种生育期在128天以内外,其余都是偏晚熟的抗虫棉品种,加上今年春播总体偏晚10-15天,因此促早熟是今年棉花丰产丰收的关键。针对不同的苗情,我们从5月底开始,每10天进行一次苗情分类调查,每月15日对不同品种的植物性状进行一次全面调

查,通过阶段性现场会、农事安排的工作检查、评比,加速田管工作进程,做到了分品种、分时期、分苗情长势进行分类指导,适时适量化控,确保始节高度在20-25cm,合理肥水调控,提高技术措施的落实质量。到5月底,全团平均基本苗在1.23万株,较2010年同期亩株数减少3000株,通过三类苗分级管理,6月底打顶前,单株叶片数、果枝数高于2010年同期水平,到7月5日全团90%的面积完成打顶工作,除1连、9连、12连等单位的补种棉田推迟到7月10日结束打顶。

在早管理、早打顶的基础上,对于棉花的管理,我们重点抓了水肥运筹工作,出台《2011年团滴灌灌水管理制度》,严抓跑冒滴漏,杜绝棉田出现迷彩服现象,并制定严格管理制度,同时根据田间持水量和气候情况,严格控制灌水量和灌水周期,在棉花蕾期和花铃后期减少氮肥投入。为实现早吐絮,我团在8月初又出台了《2011年棉花吐絮工作劳动竞赛的通知》,严格落实8月20-25日停水的工作,使棉花在稳健生长、产量不减的基础上,相比往年生育期少灌1-2水,亩节约水方60方左右,亩减少尿素投入5-7公斤/亩,实现了9月15日全面吐絮的目标,为丰产丰收奠定了基础。

(五)加大机采棉推广力度,实现全团棉花100%机采。根据我团多年机采棉运行情况和手工棉效益对比,职工种植机采棉热情十分高涨,团农机科根据作业面积及时制定购置采棉机的计划,2011年新购进采棉机6台,使我团配备采棉机21 台,由于今年机采面积大任务重,为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采完棉花,我团又在石河子租用5台

采棉机,确保全团机采工作于11月17日顺利完成,为适时腾地,按时完成备耕奠定了基础。

二、技术推广项目主要技术指标(面积指标、产量指标)落实情况:2011年我团棉花种植面积约7.5万亩,100%实施机械采收,通过项目的实施,实现机采棉籽棉单产470公斤以上,皮棉单产200公斤以上。

主要技术措施及管理:

1、推广早熟品种(生育期<130天)-6和-

3、新路早29号,面积约3.5万亩,占机采棉面积的46.67%,并搭配稍晚熟的-

4、H903和皖14品种,以上品种的腿高、吐絮集中等特性均较适宜机采的要求。

2、促壮苗早发:化控掌握早轻勤,苗期轻控,早播、早管理、早打顶、早停水,合理水肥调控,始节高度控制在20-25㎝,株高在65㎝左右,最高不超过70㎝。

3、示范种植一定面积的单行种植模式(全团实施1000亩1+2+1单行行距配种模式),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充分发挥个体优势,以达到优质、高产、早熟的目的。

4、合理应用脱叶剂技术:通过对顶部棉铃达到不同铃期和温度条件下,对棉田适时实施脱叶剂喷雾工作,棉田吐絮率在30%以上,温度在20度以上,倒一果枝铃期达40天以上时,对进行脱叶剂全面喷雾(今年在9月5-10日)。

5、与机采棉种植的高产栽培田间管理技术(如化控、灌水、施肥、打顶、停水等)落实。

三、推广此技术预期的效益(亩增产量、增产率、亩增产值、新增效益,亩增产量与项目实施前三年的平均产量相比,收购价格以当年农产品收购价为准)

亩增产量、增产率:2008年-2010年我团机采棉的实际产量平均为462公斤籽棉,比手采棉亩减产33公斤左右。通过项目的实施,相比前三年全团亩增产18公斤以上,增产率为4.97%。

亩增产值、新增效益:以今年籽棉预计平均收购价7元计算,亩增产值126元;由于机采棉的采收费用,是以亩计算,增产不会增加采收、打药等费用,新增产值接近新增效益,因此新增效益,以今年7.5万亩机采棉计算,可达到945万元。

农业科

2011年11月18日

第二篇:2011年机采棉清理加工总结

九十团2011年棉花(机采棉)清理加工

工作总结

棉花是团场的支柱产业,是团场的经济支撑点,更是团场的经济命脉。棉花好,团场兴,棉花坏,团场衰。为了提高棉花加工质量,在我团轧花厂上下达成共识,提出了厂发展思路和管理目标:以强化内部管理,外塑企业形象为前提,以抓好职工培训,提高全员素质为基础,以新设备、新技术为依托,以安全生产为重点,以优质高效为目标,深挖内部潜力,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实现全面发展的奋斗目标。目标的确定,极大地调动和鼓舞了全厂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今年,顺利地完成了 吨籽棉的收购任务(其中,机采棉 吨),完成了皮棉 吨(其中,机采棉 吨)的加工任务和其他各项工作任务。下面将2011年我团棉花(机采棉)清理加工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两大方面进行总结。

一、取得的成绩

(一)九十团棉花(机采棉)清理加工概况:

1、我厂现在全部实现机采棉清理加工技术,其中,配套2台171轧花设备(包括烘干、除杂等)的机采棉清理加工车间有2 个,配套4台171轧花设备的机采棉清理加工车间1个(包括烘干、除杂等)。同时全部实现了地坑式自动喂花。

2、轧花厂实行全员上岗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走出去,就是派员到山东棉机厂学习机采棉设备安装、维修和加工技术。请进来,就是利用冬季举办职工素质培训班和岗前培训请来山东棉机厂的工程技术人员来现场授课。

3、抓防火安全。软件、硬件双管齐下促消防安全管理。软件管理:健全和完善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15项290条。硬件建设:在原有的消防设施的基础上,今年投资更新干粉灭火器、维修保养消防设备和消防车一辆,基本上达到了自防自救的能力。

(二)籽棉收购和皮棉加工 籽棉收购:

为把好籽棉收购质量关,我团在籽棉收购中主要突出了“三个避免”和“二个突破”,即:避免收人情棉、避免混湿、混级、避免“三丝特杂”。突破 吨籽棉的收购大关,日收购量突破180万公斤。

1、避免收人情棉。我们采取了扦样员、送样员、棉检员之间背靠背工作和不允许带任何通讯工具的工作措施,机采棉干部跟班检验收购。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人情棉和关系棉。

2、避免混湿、混级。一是团机关派出人员进驻轧花厂协助、监督收花工作法,二是安排测水员在厂大门、卸车前、上秤、上垛前、籽棉垛等环节形成五道防线,对拉来的籽棉逐袋进行测水分,超水分棉一律不允许卸车,拉回摊晒。二是厂籽棉收购质量监督小组时刻监督检查在收花现场,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通过这些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混湿温级的现象。

3、避免“三丝特杂”。一是在重点部位设立了“三丝特杂桶”,二是安排有专人捡拾铁丝头、砖块、塑料袋、有色线等杂物,避免了“三丝特杂”的进入,使收花质量得到了保证。

皮棉加工:

我厂将加工质量作为中心工作来抓。今年,在质量管理中主要体现了“三个加强”。

1、加强质量管理的机制建设

厂建立了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各车间建立了质量监督员,形成了厂里有人管,车间有人抓,班组具体作的三级管理模式。同时,我们还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发现问题,制定措施及时解决,扬长避短,不断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提高。

2、加强质量管理责任制建设

为加强质量管理,从厂到车间在到班组,层层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根据团里下达的各项指标结合各车间的实际加工能力、加工量和各项质量指标,进行了合理的分解,分解到各车间,各班组。

3、加强因花配车,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提高皮棉加工质量,因花配车十分重要。今年,我们狠抓了因花配好车的工作,准确把握籽棉的含水、含杂、衣分、成熟度等质量指标,来对轧花设备进行配车、调整间距,以达到质量的要求。

机采棉生产线情况:

1、机采棉线投资建设情况。今年,在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总投资 万元,对我厂设备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造。一是对原168生产线改建为机采棉清理烘干生产车间(配套4台171型轧花机和烘干除杂等设备);二是对原171生产线改建为机采棉生产车间(配套烘干和除杂等主设备)。全部实现了机采棉清理加工技术;三是将原人工喂花,全部改建为地坑式自动喂花。地坑式自动喂花,体现出了省人工、省劳力、喂花快且均匀、提高轧花进度等好处。四是全部实现条码系统控制和包包公检棉制度;五是增加 万平方米机采棉堆垛区。

2、机采棉籽棉收购情况。机采棉在机采作业时要喷水清洗摘锭,因此机采棉含水率高,这就要求机采棉采后要及时加工,否则,棉垛易出现发霉变质现象,影响原棉色泽。同时,在贮存过程中应避免反复翻动、移动籽棉,如贮存时间过长会导致枯黄的叶片掺入籽棉中,增加清理加工的难度,增加皮棉含杂率。机采棉采摘后应及时加工,即使采后含杂较高,但如果加工及时清杂效率高,加工后原棉含杂仍然会降低。但如果籽棉放臵时间长,即使采后含杂率低,仍可造成加工时杂质难以清理,皮棉含杂率高,棉花色泽差,从而影响皮棉等级。因此,机采棉采后及时加工是提高机采棉加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今年,我团在机采棉前期收购中发现,由于机采要喷水清洗摘锭,采收的籽棉水分超标严重(尤其是晚上),不利于加工和堆放,见此情况,我团及时措施。扩建机采棉堆放垛区;限制晚上采收时间;连队干部在田间现场测水分等。这样既避免了含水率高和霉烂造成的损失,又确保了机采棉籽棉收购和加工质量。

4、机采棉加工情况。由于机采棉水分含量高,杂质多,影响正常加工。因此,我们在生产加工中,重点采取了机采棉烘干预处理技术、清杂技术、安装了三丝清理机、自动取样机、条形码和信息管理系统设备和软件。在加工过程中,经过了三道籽棉杂质清理、二道皮棉清理。锅炉及烘干处理中,当温度达到180度时才能达到烘干效果。

总之,今年由于气候的原因,籽棉品质有所下降,造成籽棉质量低于往年,加工质量也低于往年。同时,没有完成当年加工任务。

(三)安全生产

我厂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狠抓消防安全软件落实,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确保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一年来没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1、抓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把安全管理细化分解到每个人头上,形成人人抓安全,处处有安全的氛围。

2、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网。从厂——车间——班组长——安全员——消防员——兼职(班组长)——警卫员等遍布在全厂每个重点部位,形成了一张安全生产管理网,随时掌握全厂的安全生产情况。

3、加大安全生产检查力度。在收轧花期间,厂安全领导小组,每天组织安全员、消防员对全厂重点部位进行检查至少4次,干部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时刻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二、存在的问题

1、机采棉是团场棉花种植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径,是将来团场棉花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机采棉杂质多、水分高、籽棉不利于长期堆放,成了影响机采棉大面积种植的“瓶颈”。

2、由于机采棉加工还在摸索阶段,各项技术还有待于在实践上总结,对加工技术和加工质量有待提高。

3、今年,受气候的影响,籽棉采收季节推迟了半个多月,加之,中途几天连降雨,使我团皮棉加工进度和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4、在建设籽棉堆垛区时,由于时间仓促,没有设臵排水系统,遇到下雨天,雨水无法排出,造成籽棉浸泡在水里而导致霉烂现象。

5、随着机采棉种植面积的增加,在收购中,我厂原有的地磅秤已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造成了机采棉在交售中排队现象,影响了收购进度。

三、2012年的工作思路

1、现在我团虽然完全实现了机采棉清理烘干生产,但是从采收、运输、堆垛等环节,设备还不完善、不配套。2012年将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2、配套打模、运模、开模、提高机械化的程度,降低成本。

3、解决籽棉堆垛区的排水问题。

4、增加一台地磅秤。

5、加大对消防安全硬件设施建设。

农五师九十团 2011年2月20日

九十团2011年棉花(机采棉)清理加工

工作总结

农五师九十团 2011年2月20日

第三篇:核心竞争力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2018年项目申报-采棉机及采棉头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编制大纲)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2018年项目申报-采棉机及采棉头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项目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资金申请报告编制大纲(项目不同会有所调整)第一章 采棉机及采棉头项目概况 1.1采棉机及采棉头项目概况

1.1.1采棉机及采棉头项目名称 1.1.2建设性质

1.1.3采棉机及采棉头项目承办单位 1.1.4采棉机及采棉头项目负责人

1.1.5采棉机及采棉头项目建设地点

1.1.6采棉机及采棉头项目目标及主要建设内容

1.1.7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2.8采棉机及采棉头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1.2采棉机及采棉头项目建设背景

1.3采棉机及采棉头项目编制依据以及研究范围

1.3.1国家政策、行业发展规划、地区发展规划

1.3.2项目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

1.3.3研究工作范围

1.4申请专项资金支持的理由和政策依据

第二章 承办企业的基本情况 2.1 概况 2.2 财务状况

2.3单位组织架构

第三章 采棉机及采棉头产品市场需求及建设规模 3.1市场发展方向

3.2采棉机及采棉头项目产品市场需求分析

3.3市场前景预测

3.4采棉机及采棉头项目产品应用领域及推广

3.4.1产品生产纲领

3.4.2产品技术性能指标。

3.4.3产品的优良特点及先进性

3.4.4采棉机及采棉头产品应用领域

3.4.5采棉机及采棉头应用推广情况

第四章 采棉机及采棉头项目建设方案

4.1采棉机及采棉头项目建设内容

4.2采棉机及采棉头项目建设条件

4.2.1建设地点

4.2.2原辅材料供应

4.2.3水电动力供应

4.2.4交通运输

4.2.5自然环境

4.3工程技术方案

4.3.1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4.3.2产品技术成果与技术规范

4.3.3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4.3.4生产线工艺技术方案

4.3.5生产工艺

4.3.5安装工艺

4.4设备方案

4.5工程方案

4.5.1土建

4.5.2厂区防护设施及绿化

4.5.3道路停车场

4.6公用辅助工程

4.6.1给排水工程

4.6.2电气工程

4.6.3采暖、通风

4.6.4维修

4.6.5通讯设施

4.6.6蒸汽系统

4.6.7消防系统

第五章 采棉机及采棉头项目建设进度

第六章 采棉机及采棉头项目建设条件落实情况 6.1环保

6.2节能

6.2.1能耗情况

6.2.2节能效果分析

6.3招投标

6.3.1总则

6.3.2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

6.3.3招标内容

第七章 资金筹措及投资估算 7.1投资估算

7.1.1编制依据

7.1.2编制方法

7.1.3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7.1.4建设期利息估算

7.1.5流动资金估算

7.2资金筹措

7.3投资使用计划

第八章 财务经济效益测算

8.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

8.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 8.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8.3.1年销售收入估算

8.3.2产品总成本及费用估算

8.3.3利润及利润分配

8.4财务分析

8.4.1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8.4.2财务清偿能力分析

8.4.3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8.5不确定性分析

8.5.1盈亏平衡分析

8.5.2敏感性分析

8.6财务评价结论

第九章 采棉机及采棉头项目风险分析及控制

9.1风险因素的识别

9.2风险评估

9.3风险对策研究

第十章 附件

10.1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或备案的批准文件; 10.2有贷款需求的项目须出具银行贷款承诺函; 10.3项目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的证明材料; 10.4环保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批复意见;

10.5城市规划部门出具的城市规划选址意见(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域内的投资项目);

10.6有新增土地的建设项目,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10.7节能审查部门出具的节能审查意见; 10.8项目开工建设的证明材料;

10.9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应提交的其他文件;

第四篇:《优质彩椒新品种申椒一号示范推广与高产栽培、繁育技术的应用》项目总结

《优质彩椒新品种申椒一号示范推广与高产栽培、繁育技术的应用》

项目实施工作总结

彩椒因富含vc,味甜、质脆、适口性好,具有大果、肉厚、亮丽等特点,因而不仅商品经济价值极高,而且用途广泛。常常是制作高档菜肴以及高档蔬菜色拉的重要原料,而为欧美等西方国家所青睐,是欧美等国一种传统的十分重要的高档蔬菜作物。近年因畅销香港等东南亚地区,风靡日本、俄罗斯等世界各地,而倍收国内市场的注目,并成为近年我国出口蔬菜生产上的一个亮点。而由于国产品种的缺乏,目前生产上栽培的彩椒品种几乎都是国外引进品种,价格昂贵,成本较高,给本市彩椒的生产发展增加了障碍,为了促进国内彩椒的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品种特色,提高农民收入,在上海市农科院园艺所主持下,我区蔬菜技术推广站会同上海松亭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园艺场、上海绿秾蔬菜专业合作社等多家蔬菜生产基地共同参与了编号为沪农科推字(2006)第 号的《优质彩椒新品种申椒一号示范推广与高产栽培、繁育技术的应用》项目实施工作,实施时间为2006年12月至2008年11月。根据项目规定的具体实施内容、计划进度、考核指标等各项要求,通过两年的努力工作,基本完成项目考核内容,现将松江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项目实施示范基地和辐射基地面积及生产情况 根据项目要求,松江区要在上海市现代农业先行区建立蔬菜生产基地,完成项目示范面积40亩,实际示范种植面积43.2亩;要求辐射种植面积150亩,实际完成辐射种植面积121.2亩;项目实施期间实际完成彩椒种植面积164.4亩,由于2008年头雪灾严重,彩椒秧苗冻死,导致可种植面积减少达30亩以上。2007年项目实施示范基地种植面积10.2亩,生产商品彩椒总产量16344.9公斤,总产值61036.8 1 元,平均亩产量1602.4公斤,平均亩产值5984元;2008年项目实施示范基地和辐射基地种植彩椒面积154.2亩,生产商品彩椒总产量233679.2公斤,总产值393999元,平均亩产量1515.4公斤,平均亩产值2555.1元;两年合计生产商品彩椒总产量250024.1公斤,总产值455035.8元,平均亩产量1520.8公斤,比2006年平均亩产量1300公斤增加220.8公斤,增加了16.98%,超过项目考核指标近7个百分点。平均亩产值2767.9元,平均单果重153.6克,平均单果重130克以上的彩椒商品率达到93.3%,比2006年提高了13.3%。

二、落实项目实施基地、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依据主持单位项目实施方案和课题合同书要求,成立了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项目具体实施方案,并在上海市现代农业先行区建立示范基地和辐射基地,2007年在上海松亭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蔬菜园艺场和上海绿和园艺有限公司建立了核心示范基地,实施面积分别为6.6亩和3.6亩;2008年核心示范基地种植面积分别扩大到24亩和9亩;同时辐射周边蔬菜基地四个,辐射基地分别为新浜许家草标准化蔬菜基地,实施面积48.2亩;泖港黄桥标准化蔬菜基地,实施面积31亩;上海双海有限公司蔬菜基地,实施面积33.6亩;上海龙腾园艺有限公司蔬菜园艺场,实施面积8.4亩。

三、完善彩椒操作规程、加强现场技术指导

1、申椒1号彩椒品种的育苗技术

根据申椒1号彩椒品种特性,适时播种是关键,保证肥料是重点,我们采用保护地地加温营养土育苗,播种期一般在11月中旬为宜,出苗率可以达到90%以上,苗龄控制在 2 60-65天,可以延长采收期,提高彩椒产量,提前上市,增加收入。

2、科学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

增施有机肥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减轻土壤盐渍化程度,促进彩椒根系的生长,提高彩椒的抗病能力,减轻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项目实施核心示范基地平均每亩施用“利江”牌商品有机肥900公斤,两年中所有实施基地施用商品有机肥139吨,平均施用量845.5公斤/亩,实施基地推广蔬菜(彩椒)配方施肥技术,通过基肥和全程2-3次的追肥方式,推广施用BB肥12吨,平均施用量73公斤/亩,提高彩椒商品率和产量起到积极作用。

3、彩椒植株调整技术的应用

植株采用吊线牵引或插竹固定方式,根据申椒1号品种生长实际情况,选留2-3个健壮的枝条作为主蔓,其余侧枝及时打掉,每蔓留2-3个果实后及时摘芯,注意摘除畸形果,生长后期及时摘除植株下部的黄叶、老叶、病叶。

4、彩椒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

(1)以松江区蔬菜病虫测报中心为主,在彩椒种植基地都设立了观测点,及时收集和分析彩椒病虫害发生情况数据,由松江区蔬菜技术推广站汇总分析,把病虫情报发布给彩椒种植基地,对症下药,及时防治,特别注意开花结果期棉铃虫和后期炭疽病的防治,有效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

(2)项目实施基地70%以上使用了裙边覆盖方式的防虫网,有效阻隔了害虫进入大棚,实施基地还安装使用杀虫灯,大大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确保彩椒达到质量标准。

(3)彩椒种植基地重点推广使用了上海市重点推荐的 3 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主要有海正三令、辛硫磷、艾美乐、阿米西达、菌克毒克、施佳乐、世高等农药品种,还采取政府财政补贴发放,减轻种植户生产成本。

(4)在大棚彩椒生长过程中蚜虫、烟粉虱等小型害虫危害比较严重,以上几种防治措施还无法彻底解决,所以在使用防虫网、杀虫灯和化学农药防治的同时采用棚内悬挂黄板粘杀的方法,起到了一定的防效。

四、建立了彩椒生产质量管理控制体系

1、建立彩椒生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制度:项目实施基地全部制定了彩椒安全生产工作制度,根据各项制度要求严格执行,并对基地管理和生产人员进行了培训,2007年培训2次,培训人员36人次,2008年培训2次,培训人员57人次,其中12人取得了蔬菜园艺工职业资格。发放上海市蔬菜农药安全使用指南,彩椒高产栽培技术、彩椒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等资料135份,对提高基地技术人员彩椒种植水平,为基地提升产品质量,保障产品食用安全起到积极作用。

2、建立田间档案记录制度:通过我区开发的农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把实施基地彩椒生产全过程基本情况全部记录在案,再及时向主管部门上传,发现问题及时追查、整改,未联网基地通过田间档案记录本记录生产过程,特别对农药、肥料使用情况必须严格记录,项目组经常到现场指导检查情况。

3、建立蔬菜产品农残检测管理制度:项目实施基地都配备了农残检测仪,并有检测上岗证的检测员专门负责采样检测,对每批上市的彩椒进行检测,实施基地两年内检测样本合计136只,合格率100%。

五、项目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1、经济效益明显:通过项目两年的实施,实施基地及辐射基地都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2007年建立项目核心示范基地面积10.2 亩,全年生产彩椒总产量达到16344.9公斤,总产值61036.8元,实现利润35700元;2008年扩大辐射面积121.2亩,总计实施面积达154.2亩,全年生产彩椒总产量233679.2公斤,总产值393999元,年利润92520元;项目实施两年累计面积达164.4亩,生产商品彩椒总产量250024.1公斤,总产值455035.8元,总利润128220元。

2、社会效益显著:通过项目实施,加大了项目实施基地技术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了技术人员管理水平和开发引进新品种意识,把新品种、新技术集成推广应用到生产过程中,同时积极制定蔬菜(彩椒)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并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树立了农产品品牌意识,增添了蔬菜花色品种,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

3、生态效益显现:由于项目实施都围绕新品种结合新技术、保护环境开发设计方案,主要通过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的使用等技术,保护土壤环境;通过覆盖防虫网、安装杀虫灯、悬挂黄板等防虫新技术,可以减少使用化学农药,降低农药残留,减少环境污染。

上海市松江区蔬菜技术推广站

2008年10月19日

下载机采棉配套栽培早熟高产技术推广项目总结 Microsoft Word 文档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机采棉配套栽培早熟高产技术推广项目总结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