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再造医筹——PF医师费制度实战全解析》个人读书心得摘要
《再造医筹——PF医师费制度实战全解析》
1.在医疗服务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具有明显垄断性的特点,提供者所定的价格,可能高于提供服务所需的成本很多,而由政府控制的公立医院的价格可能低于成本。
2.医生从个体执业(郎中、个人诊所)到参与群体执业,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专科细化和医疗技术的专业化带来的整合性需要,必须通过群体发挥整合力量来产生专业互补;第二,面对激烈竞争环境,利用规模经济所带来降低固定成本分担,增强竞争力。
3.克服医疗机构中“搭便车困境”,可采取方法主要是两个。
首先,落实医师专业化自我治理机制,通过医师委员会的机制来落实群体执业的决策,提升身份认同,弱化分歧。其次,通过医师报酬机制的设立,通过医师生产服务能力的绩效来设定才能避免,即薪酬要紧密结合医师服务的工作量和工作的质确定。
4.价格统一的医疗费用支付标准表。医疗保险成为医疗服务市场上的主要支付方式,医疗保险(保障)就力图统一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其表现形式就是论项、论量计酬的支付标准表。在大陆进一步演化为三大目录: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和收费材料目录。单价固定、论量、论项的计酬方式,使得该体系下的医疗服务项目和数量决定了医疗机构的收益,因此医疗机构和医师为了增加收入,容易产生诱导性的需求。表现为大处方、过度检查和过度医疗。
5.开放式医疗服务体系,医院的患者属于将其转入医院做住院治疗的主治医师的患者,医院最大的功能在于提供完善的医疗设备与优秀人员(包括护理人员、技术人员、行政人员及住院医师等),来协助主治医师从事医疗服务、提升医疗品质。
封闭医疗服务体系,医院和医师的关系是属于雇佣的从属关系,因此病患与保险机构往往以医院为主体,来支付病患治疗期间所发生的费用,医院统筹管理与分配这些费用。
6.重分配机制,Pooling机制下,以科室为单位根据医疗服务收入与医师费比例计算出分配给该科所有医师的薪资总额,然后通过重分配机制做到兼顾教学、研究和医疗,并实现尊师和敬重前辈的伦理价值。通过积分制,即设定年资积分、收入积分、科内积分三类积分并进行一定的配比。
7.进行医院营收数据分析是保持医院稳健运营的工具,其主要功能在于为重新规划资源、进行作业改善、提升绩效管理提供依据。分析主要为收入结构分析、成本结构分析,确定医师薪资的支出总额在医务成本中的占比,作为医师费测算总量的封顶数据。
8.保障薪资设定,对于新开院区、新开科室、新晋主治医师,需设定保障薪资。不以医师绩效表现质与量的变化而变化,设定特定期限(最长一般不超过一年)的保障。
9.医师费比例是医疗机构与医师就医疗服务项目所带来的医务收入事先达成一致的分成比例。此比例的设置考虑如下几个方面:(1)医师的直接参与性;(2)医师投入心力和贡献度正相关;(3)基本费用大数贵医师原则;(4)共同照护分摊原则。
总之:医师费包含3部分,补偿医生的费用(大数);医院管理费用;医疗辅助人员费用。
10.一线科室与二线科室:一线科室直接接诊患者,也为患者提供服务,关键是接诊;二级科室不接诊也不直接开拓患者服务市场。一线科室如内、外、妇、儿科,二线科室如麻醉科、放射治疗科、医学影像科、检验医学科等。
目前通过整合性医疗中心,如癌症中心、脑卒中中心等,以疾病为中心来重新组织一二线科室的关系。
11.PF医师费制度是基于分享收益的理念而形成的薪酬制度,对于由于医师的贡献而带来的收入应坚持与医师分享。由于非医师努力因素带来的医务收入增长,应进一步探究其缘由,分析医师贡献在其中占有的比例在进行调整,而不仅仅简单地看医务收入增长量数字。
12.在PF医师费制度检讨中,一般采取对医师的PF收入保持合理增长的趋势态度,重点在于保持本机构的医师费在同侪医院中具有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