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财务人员必看的12个报销实务难点个税及会计处理总结
财务人员必看的12个报销实务难点个税及会计处理总结。
1、小企业工资及相应级别报销管理制度
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及各事业部-利润中心的经营管理需要,各利润中心的人员收入、福利与所在利润中心的总体效益相结合,具体工资等级由各利润中心按本工资管理制定拟定。其中:业务人员的收入水平与其本人的业务完成额直接挂钩;非业务人员的收入水平与其所在利润中心的利润指标完成情况相关联;根据不同利润中心的实际情况,条件具备部门的主管(含)以上人员可实行年薪制,为职工报销取暖费等如何处理。
这种情况先记入“应付职工薪酬”再分配到费用中。具体处理思路如下: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贷:银行存款
然后进行分配作下面的会计处理:
借:生产成本(生产工人)
管理费用(管理人员)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2、报销的车贴、话费是否需合并薪酬缴纳个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取得补贴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6]245号)规定:
一、因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而以现金、报销等形式向职工个人支付的收入,均应视为个人取得公务用车补贴收入,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3、报销的旅游费是否缴纳个人所得税
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以免费旅游方式提供对营销人员个人奖励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4〕11号)规定,企业和单位对营销业绩突出人员以培训班、研讨会、工作考察等名义组织旅游活动,通过免收差旅费、旅游费对个人实行的营销业绩奖励(包括实物、有价证券等),应根据所发生费用全额计入营销人员应税所得,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并由提供上述费用的企业和单位代扣代缴。
4、跨年度报销的一些费用能否列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2007年第512号)第九条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本条例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实务中经常会涉及到跨期费用的处理,通常对于跨月不跨年的费用,财税部门的监管相对较松,但对于跨年费用往往口径较紧,企业在汇算清缴时应该将跨年费用作适当调整,使其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员工报销没有发票该如何处理?
根据《关于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国税发[2005]50号)明确规定,企业超出税前扣除范围、超过税前扣除标准或者不能提供真实、合法、有效凭据的支出,一律不得税前扣除。
5、公司员工的电话费发票是否可以报销入账?
关于通信费的税前扣除。从2008年1月1日开始,企业根据其自身的相关规定发放的与取得应纳税收入有关的办公通讯补贴,计入职工工资薪金,按工资薪金税前扣除的规定处理。票据为个人名头的个人通讯费支出不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6、私车公用?租赁费和报销费税务上如何处理?
根据《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明确若干企业所得税业务政策问题的通知》(京地税企〔2003〕646号)文件的规定:对纳税人因工作需要租用个人汽车,按照租赁合同或协议支付的租金,在取得真实、合法、有效凭证的基础上,允许税前扣除;对在租赁期内汽车使用所发生的汽油费、过路过桥费和停车费,在取得真实、合法、有效凭证的基础上,允许税前扣除。其它应由个人负担的汽车费用,如车辆保险费、维修费等,不得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7、国外票据是否可作为报销凭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单位和个人从外国境外取得的与纳税有关的发票或者凭证,税务机关在纳税审查时有疑义的,可以要求其提供境外公证机构或者注册会计师的确认证明,经税务机关审核认可后,方可作为记账核算的凭证。
8、员工报销个人的医药费能否税前列支?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第三条的规定,《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的企业职工福利费,包括以下内容:
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的企业,其内设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等集体福利部门的设备、设施及维修保养费用和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
9、员工报销过路费是否计缴个人所得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58号)第二条规定:“关于个人取得公务交通、通讯补贴收入征税问题个人因公务用车和通讯制度改革而取得的公务用车、通讯补贴收入,扣除一定标准的公务费用后,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按月发放的,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不按月发放的,分解到所属月份并与该月份„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后计征个人所得税。公务费用的扣除标准,由省级地方税务局根据纳税人公务交通、通讯费用的实际发生情况调查测算,报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确定,并报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10、电子客票是否能作为报销凭证?
根据京地税票[2006]248号文件规定,航空运输电子客票暂使用《航空运输电子客票行程单》(以下简称《行程单》)作为旅客购买电子客票的付款凭证或报销凭证,同时具备提示旅客行程的作用。《行程单》采用一人一票,不作为机场办理乘机手续和安全检查的必要凭证使用。
11、航空公司开具的变更、退票收费单是否可以作为报销凭证?
我国的发票管理办法规定:“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收款方应向付款方开具发票;特殊情况下由付款方向收款方开具发票。”发票一般按照权限由税务机关指定的企业统一印制,但是一些行业可以自行印制专业发票,比如机票就是特殊的发票。除此之外,一些部门和企业收取的各种费用,有使用收据的现象。严格地说,这里说的收费单是航空公司自行印制的收据,不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但是,通常情况下可以作为报销凭证。
12、报销的餐费和医疗费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员工的中餐费用和报销的医疗费用发生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库存现金
然后摊入成本费用: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1、财务副总工作流程图
2、成本费用管理会计工作流程图
3、成本核算员工作流程图
4、出纳工作流程图
5、分公司会计工作流程表
6、固定资金管理会计工作流程图
7、会计核算部部长工作流程图
8、会计稽核员工作流程图
9、流动资产管理会计工作流程图
10、其他会计员岗位名称工作流程图
11、生产财务部部长工作流程图
12、收入会计流程图
13、统计流程图
14、营销财务部部长流程图
15、应收款会计流程图
16、资金管理部部长流程图
17、资金预算员流程图
18、总公司会计流程图
研发费用辅助账如何建?
2017-03-06 22:29:21来源:网络作者:张海涛 【 大 中 小 】添加收藏
工业4.0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意味着科技创新已不再是“做”和“不做”的问题,而是如何做得更好的问题。科技创新就意味着研发投入,没有投入,所谓的创新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为此,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企业科研创新的优惠政策,如高新技术企业适用15%优惠税率政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用于研发的大型设备可一次性税前扣除政策、购置特定的设备可按投资额的10%抵减当年企业所得税政策等等。
在所有优惠政策中,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因其适用面广,可操作性强,一直备受广大企业青睐。无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还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都对研发费用的账务管理提出了比较严苛的要求,而这又是许多企业在实务操作中的难点和痛点。到底该如何建立研发费用账才能符合政策要求呢?
一、政策要求
《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研发费用财务管理的若干意见》(财企[2007]194号)第二条规定:企业应当明确研发费用的开支范围和标准,严格审批程序,并按照研发项目或者承担研发任务的单位,设立台账归集核算研发费用。
《科技部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通知》(国科发火〔2016〕195号)第三条第六款第4项规定:企业应按照“企业年度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设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用研究开发费用辅助核算账目,提供相关凭证及明细表,并按本《工作指引》要求进行核算。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学技术部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第三条第1款规定:企业应按照国家财务会计制度要求,对研发支出进行会计处理;同时,对享受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按研发项目设置辅助账,准确归集核算当年可加计扣除的各项研发费用实际发生额。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97号)第五条规定:企业应按照国家财务会计制度要求,对研发支出进行会计处理。研发项目立项时应设置研发支出辅助账,由企业留存备查
二、实务困惑 按照研发项目对每个项目的支出单独核算,理论上没有问题,但在实务中却存在很大障碍。如一人同时从事多个项目,其人工成本应在各项目间如何分摊;企业租赁房屋的租赁费,各个部门都使用,不同的研发项目又该如何分摊……
所有这些问题都会成为企业设置研发支出辅助账的障碍。该如何解决?用简单的算术平均可以吗?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97号)第二条第二款规定:企业从事研发活动的人员和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无形资产,同时从事或用于非研发活动的,应对其人员活动及仪器设备、无形资产使用情况做必要记录,并将其实际发生的相关费用按实际工时占比等合理方法在研发费用和生产经营费用间分配,未分配的不得加计扣除。
按上述规定,企业用简单的算术平均法把一项研发支出在不同项目进行均摊属于合理方法吗?如果是合理的,政策中为何不把如此尽人皆知的方法予以列示呢?如果不合理,那什么方法合理呢?实际工时占比——这是政策给出的唯一解决方法!
三、解决方案
按照工时占比,显然就需要企业统计出每月每个研发项目的工时,而每个研发项目的工时又是由参与该项目的所有研发人员在当月耗费的工时构成。因此,按月统计每个研发人员在每月从事不同研发项目的工时就成了一项非常基础却又不得不做的工作。
工时统计仅仅只完成了第一步。各项要求不同研发项目共同分摊的费用还要逐笔按照该项目的实际工时占比进行分摊,才能最终计算出每个项目在各月发生的不同类型研发费用。
相信你仅仅看完上面的分析就已经头晕脑胀,更甭提具体操作了。有没有方便快捷的方法轻松实现上述结果呢?
五证合一: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统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
还在做假账?小心税务局请你去“喝茶”
2017-03-10 22:30:12来源: 越享会作者:【 大 中 小 】添加收藏
通常企业在不同目的之下,为了满足不同要求对同一个会计主体编制了两套账,甚至多套账。
这些目的通常有:
(1)反映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的账:内账(管理账)
(2)为了应付税务机关的账:外账(税务账)
(3)为了贷款需要的账:银行账
(4)为了海关检查的账:海关账
(5)为了申请高新资格的账:高新账
这么多套账虽然满足了企业的利益需要,但是也对企业内部造成了许多漏洞:
(1)账实不符(收入、成本、库存的配比)
(2)生产量和销售量不符
(3)销售量和人员数量不符(从车间的工作人员对比)
(4)销售量和原材料不符
(5)销售量和固定资产的规模不符
(6)货币资金流动异常(其他应付款)
(7)内外帐号混用
(8)外帐的账务处理与同行业数据想拆较多或过于完美(行业利润率等)
随着近日国家税务总局的金税三期系统上线,已经完成了全国范围内大数据的覆盖,国地税协作,大数据共享,系统利用“网络爬虫”原理调用百度、搜狗等知名搜索引擎的接口,获取其他方面诸如实际关联公司、经济案件的法院判决结果等信息数据,过深入挖掘企业数据,企业所有的经营情况完全可视化、透明化,具体措施有:
1、抽取当月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开具专用发票信息,确保每一份发票信息都纳入分析平台;
2、抽取近3个月专用发票抵扣联信息以及农副产品收购发票信息,为分析增值税进项构成做数据准备;
3、抽取纳税人登记信息和一般纳税人登记信息,作为关联辅助分析数据备用。
这些漏洞在大数据系统覆盖下完全不堪一击,系统在分析过程中,利用可视化交互比对界面,通过人机结合、分析判别的方式,该平台可以把销售企业、购进企业、发票品目和开具金额等数据图形化,逐户比对分析,迅速锁定虚开风险较高的纳税人,提高风险分析效率与指向。
1、评估纳税人的税号下,进项发票与销项发票的行业相关性、同一法人相关性、同一地址相关性、数量相关性、比率相关性……增值税发票还敢虚开吗?
2、商品品目由商品编码控制,分析发票信息,大数据计算你的商品增值额,库存存金额(以及增值税的留抵),通过评估同行业的税赋率,增值税还能逃吗?
3、对财务报表数据预警,分析企业的费用、预收账款、存货率、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收入成本率等等财务数据的变动,通过评估同行业利润率,企业所得税还能逃吗?
4、五证合一后,税务、工商、社保随时合并接口,再虚做几个人工资没余地了,个人所得税和社保还能逃吗?
5、“金税三期”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从发票信息、税收信息、企业财务数据的轨迹上监控企业的走向!
如果你还在做假账,国税局风控部门可迅速将分析出的结果推送至各级国税机关风险管理或稽查部门,这个时候税务机关就会约你“喝茶”了!
如果老板还让你做假账,你一定要把利害关系跟他说清楚了,“老板,不是我不想做假账,是真的不能做啊”。
第二篇:报销实务难点个税及会计处理总结
普金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报销实务难点个税及会计处理总结
小企业工资及相应级别报销管理制度
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及各事业部-利润中心的经营管理需要,各利润中心的人员收入、福利与所在利润中心的总体效益相结合,具体工资等级由各利润中心按本工资管理制定拟定。其中:业务人员的收入水平与其本人的业务完成额直接挂钩;非业务人员的收入水平与其所在利润中心的利润指标完成情况相关联;根据不同利润中心的实际情况,条件具备部门的主管(含)以上人员可实行年薪制,为职工报销取暖费等如何处理。
这种情况先记入“应付职工薪酬”再分配到费用中。具体处理思路如下: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贷:银行存款
然后进行分配作下面的会计处理:
借:生产成本(生产工人)
管理费用(管理人员)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报销的车贴、话费是否需合并薪酬缴纳个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取得补贴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6]245号)规定:
一、因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而以现金、报销等形式向职工个人支付的收入,均应视为个人取得公务用车补贴收入,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报销的旅游费是否缴纳个人所得税
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以免费旅游方式提供对营销人员个人奖励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4〕11号)规定,企业和单位对营销业绩突出人员以培训班、研讨会、工作考察等名义组织旅游活动,通过免收差旅费、旅游费对个人实行的营销业绩奖励普金网 http://www.xiexiebang.com/(包括实物、有价证券等),应根据所发生费用全额计入营销人员应税所得,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并由提供上述费用的企业和单位代扣代缴。
跨报销的一些费用能否列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2007年第512号)第九条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本条例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实务中经常会涉及到跨期费用的处理,通常对于跨月不跨年的费用,财税部门的监管相对较松,但对于跨年费用往往口径较紧,企业在汇算清缴时应该将跨年费用作适当调整,使其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员工报销没有发票该如何处理?
根据《关于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国税发[2005]50号)明确规定,企业超出税前扣除范围、超过税前扣除标准或者不能提供真实、合法、有效凭据的支出,一律不得税前扣除。
公司员工的电话费发票是否可以报销入账?
关于通信费的税前扣除。从2008年1月1日开始,企业根据其自身的相关规定发放的与取得应纳税收入有关的办公通讯补贴,计入职工工资薪金,按工资薪金税前扣除的规定处理。票据为个人名头的个人通讯费支出不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私车公用?租赁费和报销费税务上如何处理?
根据《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明确若干企业所得税业务政策问题的通知》(京地税企〔2003〕646号)文件的规定:对纳税人因工作需要租用个人汽车,按照租赁合同或协议支付的租金,在取得真实、合法、有效凭证的基础上,允许税前扣除;对在租赁期内汽车使用所发生的汽油费、过路过桥费和停车费,在取得真实、合法、有效凭证的基础上,允许税前扣除。其它应由个人负担的汽车费用,如车辆保险费、维修费等,不得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国外票据是否可作为报销凭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单位和个人从外国境外取得的与纳税有关的发票或者凭证,税务机关在纳税审查时有疑义的,可以要求其提供境外公证机构普金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或者注册会计师的确认证明,经税务机关审核认可后,方可作为记账核算的凭证。
员工报销个人的医药费能否税前列支?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第三条的规定,《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的企业职工福利费,包括以下内容:
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的企业,其内设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等集体福利部门的设备、设施及维修保养费用和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
员工报销过路费是否计缴个人所得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58号)第二条规定:“关于个人取得公务交通、通讯补贴收入征税问题个人因公务用车和通讯制度改革而取得的公务用车、通讯补贴收入,扣除一定标准的公务费用后,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按月发放的,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不按月发放的,分解到所属月份并与该月份‘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后计征个人所得税。公务费用的扣除标准,由省级地方税务局根据纳税人公务交通、通讯费用的实际发生情况调查测算,报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确定,并报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电子客票是否能作为报销凭证?
根据京地税票[2006]248号文件规定,航空运输电子客票暂使用《航空运输电子客票行程单》(以下简称《行程单》)作为旅客购买电子客票的付款凭证或报销凭证,同时具备提示旅客行程的作用。《行程单》采用一人一票,不作为机场办理乘机手续和安全检查的必要凭证使用。
航空公司开具的变更、退票收费单是否可以作为报销凭证?
我国的发票管理办法规定:“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收款方应向付款方开具发票;特殊情况下由付款方向收款方开具发票。”发票一般按照权限由税务机关指定的企业统一印制,但是一些行业可以自行印制专业发票,比如机票就是特殊的发票。除此之外,一些部门和企业收取的各种费用,有使用收据的现象。严格地说,这里说的收费单是航空公司自行印制的收据,不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但是,通常情况下可以作为报销凭证。普金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12
报销的餐费和医疗费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员工的中餐费用和报销的医疗费用发生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库存现金
然后摊入成本费用: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第三篇:交通费补贴、交通费报销等会计处理、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实务处理总结
交通费补贴、交通费报销等会计处理、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实务
处理总结
2016-02-29 小陈税务 中国会计视野
会计处理
政策依据:根据《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9〕242号)第二条的规定,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讯待遇,已经实行货币化改革的,按月按标准发放或支付的住房补贴、交通补贴或者车改补贴、通讯补贴,应当纳入职工工资总额,不再纳入职工福利费管理;尚未实行货币化改革的,企业发生的相关支出作为职工福利费管理。
实务处理:
由此可见,根据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你公司按月按标准支付给职工的交通补贴应当计入职工工资处理,即应计入“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凭票报销的交通费计入“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核算。
企业所得税处理
政策依据: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的规定,企业职工福利费包括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等。由此可见,企业支付职工交通费用,是属于企业所得税中的“职工福利费”范畴。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和职工福利费等支出税前扣除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34号)的规定,自2014及以后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列入企业员工工资薪金制度、固定与工资薪金一起发放的福利性补贴,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第一条规定的,可作为企业发生的工资薪金支出,按规定在税前扣除。不能同时符合上述条件的福利性补贴,应作为国税函〔2009〕3号文件第三条规定的职工福利费,按规定计算限额税前扣除。
实务处理:
1.对随同工资薪金一并发放的交通补贴(不需要发票),可作为工资薪金支出,据实在税前扣除;
2.对凭票报销的交通费补贴,应当并入职工福利费用,按规定计算限额税前扣除,不如不要票哦!
3.对凭票报销的实报实销交通费,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入成本和费用明细,按相关规定税前扣除,如:差旅费中的交通费。
个人所得税
政策依据: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取得补贴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6〕245号)的规定,因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而以现金、报销等形式向职工个人支付的收入,均应视为个人取得公务用车补贴收入,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具体计征方法,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58号)第二条“关于个人取得公务交通、通讯补贴收入征税问题”的有关规定执行。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58号)第二条规定:个人因公务用车和通讯制度改革而取得的公务用车、通讯补贴收入,扣除一定标准的公务费用后,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按月发放的,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不按月发放的,分解到所属月份并与该月份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后计征个人所得税。公务费用的扣除标准,由省级地方税务局确定。
实务处理:
1.交通补贴扣除一定标准的公务费用(各省级地方税务局标准)后,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按月发放的,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不按月发放的,分解到所属月份并与该月份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后计征个人所得税。
特别提醒:是扣除一定标准的公务费用,再计征个税。
2.个人凭发票报销实际发生的交通费用,则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四篇:防暑降温费及用品涉税(企所、个税及进项税额)实务总结
防暑降温费及用品涉税(企所、个税及进项税额)实务总结
防暑降温费涉税处理 企业所得税
政策依据
《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第三条关于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明确规定:《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40条规定的企业职工福利费,包括以下内容: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等。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和职工福利费等支出税前扣除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34号)规定,如果高温补贴列入企业员工工资薪金制度、固定与工资薪金一起发放,且符合国税函〔2009〕3号文件第一条关于工资薪金的规定,可作为工资薪金支出,按规定在税前扣除。实务处理
根据上述文件规定,按照标准发放的高温补贴,如列入企业员工工资薪金制度、固定与工资薪金一起发放,应该作为工资薪金支出,按规定在税前扣除(全额扣除),不需要按照职工福利费的标准(工资总额14%)在税前扣除。个人所得税
政策依据
《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纳个人所得税:……
四、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税法第四条第四项所说的福利费,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提留的福利费或者工会经费中支付给个人的生活补助费;所说的救济金,是指国家民政部门支付给个人的生活困难补助费。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生活补助费范围确定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8〕155号)文件对此进一步明确为:
二、下列收入不属于免税的福利费范围,应当并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
(一)从超出国家规定的比例或基数计提的福利费、工会经费中支付给个人的各种补贴、补助;
(二)从福利费和工会经费中支付给单位职工的人人有份的补贴、补助;
(三)单位为个人购买汽车、住房、电子计算机等不属于临时性生活困难补助性质的支出。实务处理
根据上述规定,员工取得的防暑降温费或高温补贴不属于免缴个人所得税的项目,取得的防暑降温费应并入员工当月的工资薪金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需要提醒的是,政府规定的防暑降温费标准仅是发放标准,不是免税或扣除的标准,单位在实际发放时,应当全额并入职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中计算扣缴。
但个别地区有免税规定,如:《河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个人所得税若干业务问题的通知》(冀地税发〔2009〕46号)第三条规定,各单位按照当地政府(县以上)规定标准向职工个人发放的防暑降温费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超过当地政府规定标准部分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防暑降温用品涉税处理 企业所得税
政策依据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规定,劳动保护支出的范围包括: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劳防手套、防寒服、雨衣胶鞋、眼护具、防尘口罩、防毒护具、安全帽、安全带、护听器。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立法起草小组编著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释义》中有如下的解释,可供参考: 劳动保护支出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必须是确因工作需要,如果企业所发生的所谓的支出,并非出于工作的需要,那么其支出就不得予以扣除;二是为其雇员配备或提供,而不是给其他与其没有任何劳动关系的人配备或提供;三是限于工作服、手套、安全保护用品、防暑降温品等,如高温冶炼企业职工、道路施工企业的防暑降温品,采煤工人的手套、头盔等用品。实务处理
根据上述文件规定,发放的防暑降温用品属于劳动保护支出的范围,只要合理就准予税前扣除,没有限额规定。
需要提醒的是:有的企业可能两者同时发放。如北京某施工企业对室外建筑工人按每人每个月180元的标准发放了防暑降温费,同时在高温期间为职工提供工作服、清凉饮料和药品等劳动保护用品,则需要分别处理。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
政策依据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附件1: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规定:
第二十七条 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一〕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其中涉及的无形资产、不动产,仅指专用于上述项目的无形资产(不包括其他权益性无形资产)、不动产。纳税人的交际应酬消费属于个人消费。
......(六)购进的旅客运输服务、贷款服务、餐饮服务、居民日常服务和娱乐服务。
实务处理
根据上述规定,劳动保护支出产生的进项税额可按照相关规定抵扣进项税额,也就是说购买的防暑降温用品,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凭证,可按照相关规定抵扣进项税额。个人所得税
政策依据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规定,劳动保护支出的范围包括: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劳防手套、防寒服、雨衣胶鞋、眼护具、防尘口罩、防毒护具、安全帽、安全带、护听器。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立法起草小组编著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释义》中有如下的解释,可供参考:
劳动保护支出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必须是确因工作需要,如果企业所发生的所谓的支出,并非出于工作的需要,那么其支出就不得予以扣除;二是为其雇员配备或提供,而不是给其他与其没有任何劳动关系的人配备或提供;三是限于工作服、手套、安全保护用品、防暑降温品等,如高温冶炼企业职工、道路施工企业的防暑降温品,采煤工人的手套、头盔等用品。实务处理
对于企业如果因工作需要为待定人员配备或提供的防暑降温用品,如清凉饮料和药品,属于合理的劳动保护支出,不属于雇员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防暑降温费及用品涉税总结
附:
按照标准取得高温津贴是我们的权益近年来,人社部、中华全国总工会等部门都曾多次强调,用人单位要按规定发放高温津贴,且防暑降温饮料不得充抵高温津贴。此外,不少地区也出台了相应的监督、惩罚措施。
例如,《广东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中就明确,未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的,由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补发;逾期未改正的,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第五篇:《初级会计实务》交易性金融资产账务处理归纳总结
《初级会计实务》交易性金融资产账务处理归纳总结
(纯手打~呕心沥血啊)
★货币资金包括: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其他货币资金。
其他货币资金包括: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等。
“备用金”通过 “其他应收款”核算。
“商业汇票”通过“应收票据”或者“应付票据”核算
★存货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者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包括各类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商品、以及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代销商品、委托加工物资等。
★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代收的消费税应计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
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代收的消费税应计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的借方。
交易性金融资产账务处理: ★取得: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购入价款)
投资收益(发生的交易费用)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账面价值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公允价值<账面价值,做反向分录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宣告分配现金股利或计提利息: 借: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出售: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投资收益(或借方)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或贷)
贷:投资收益
出售时的投资收益=净售价-初始成本
持有期间的投资收益=交易费用+计提的利息收益+出售时的投资收益
持有至到期投资账务处理: ★取得:
折价购入:(实际利率>票面利率)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
应收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期末计提的利息)贷:其他货币资金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折价差额+手续费、佣金等)
溢价购入:(实际利率<票面利率)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
应收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期末计提的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溢价差额+手续费、佣金等)贷:其他货币资金 ★持有:
债券利息收入:
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到期时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贷:投资收益(期末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已发生的减值损失+-累计摊销额(折价购入摊销额应为-,溢价购入摊销额应为+)
投资收益=本期计提的利息收入=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期末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期确认的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本期收到的利息(分期付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收回的本金-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
若债券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本期收到的本金和本期收到的利息 为“0” ★减值:(摊余成本-账面价值>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持有至到期投资价值以后又得已恢复的,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予以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售出:
借:其他货币资金(实际收到的款项)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应计利息
-利息调整(或借方)
投资收益(或借方)
长期股权投资账务处理: ★取得:
☆成本法取得:
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范围: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 借:长期股权投资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贷:银行存款 ☆权益法取得:
初始投资成本>可辨认公允价值份额,不调整初始投资成本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
初始投资成本<可辨认公允价值份额,调整初始投资成本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份额)
贷:银行存款
营业外收入
★持有期间实现的现金股利: ☆成本法持有期间的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权益法持有期间实现的盈利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亏损则做反向分录 宣告分配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收到被投资单位的股票股利,不做账务处理,在备查簿中登记 ★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的变动: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贷:其他综合收益
★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除净收益、其他综合收益以外的所有者权益增加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内不得转回。★处置: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价款)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损益调整
-其他综合收益(或借方)-其他权益变动(或借方)-投资收益(或借方)同时:
借:其他综合收益(或贷方)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或贷方)贷:投资收益(或借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 ★取得: ☆股票投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贷:其他货币资金 ☆债券投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面值)
-利息调整(差额,或贷方)
应收利息
贷:其他货币资金 ★持有:
资产负债表日计提利息:
借:应收利息(分次付息 面值*票面利率)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贷: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或借方)
实际收到分次付息的利息: 借:其他货币资金
贷:应收利息
股票投资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实际收到的现金股利: 借:其他货币资金
贷:应收股利 ★公允价值变动: 公允价值上升: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 公允价值下降: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减值损失: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其他综合收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对于已确认的减值损失(债券投资),在随后的会计期间里公允价值上升,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对于已确认的减值损失(股票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不通过损益转回,转回时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贷:其他综合收益 ★出售: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应计利息
-公允价值变动(或借方)-利息调整(或借方)
投资收益(或借方)同时:
借:其他综合收益(或贷方)
贷:投资收益(或借方)
固定资产(外购、自建)的账务处理: ★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借: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支付安装费: 设备安装完毕: 借:在建工程 借:在建工程 借: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贷: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
购入工程物资时: 领用工程物资时: 支付其他工程费用时: 借:工程物资 借:在建工程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贷:工程物资 贷:银行存款 ④支付工程工资及福利时: ⑤使用本企业产品时(不动产): 借:在建工程 借:在建工程
贷:应付职工薪酬 贷:库存商品(成本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⑥使用本企业材料时(不动产): ⑦使用本企业材料时(动产): 借:在建工程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⑧工程完工时: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固定资产折旧处理: 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 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双倍余额递减法:
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
在固定资产到期的前两年内年摊销额=固定资产净值-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
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 ★固定资产的处置:
☆固定资产的出售、报废或者毁损应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的科目来核算,清理净损益计入当期营业外收支。
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发生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贷:银行存款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收回固定资产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④保险赔偿: ⑤相关税费:
借:其他应收款 借:固定资产清理 借: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贷:固定资清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清理净损益处理:
借: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非常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 ☆固定资产盘盈:
借:固定资产 借:以前损益调整
贷:以前损益调整 贷: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固定资产盘亏: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账面价值)批准后: 借:其他应收款(责任人赔偿)
累计折旧 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固定资产的减值处理: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原价-累计折旧-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集体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的会计期间内不得转回。
投资性房地产账务处理: ★存货→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模式核算):
★存货→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核算): 借: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
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
贷:开发产品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借方差额)
贷:开发产品
其他综合收益(贷方差额)《负债》
应付职工薪酬账务处理:
短期薪酬内容: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短期带薪缺勤,短期利润分享计划,非货币性福利,其他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④其他长期职工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