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书和电影中的“向死而生”忠犬八公
书和电影中的“向死而生”
张祖庆《忠犬八公》教学赏析
张祖庆老师的《忠犬八公》课不在技法,也不在表面热闹的情感共鸣,而在于“太阳”照耀“黑箱”下,如何开启书我两忘的精神空间,以及混沌的精神空间里,如何把把思想转化成“温情的敬意”与“向死而生”的理解与表达。
一、激发,开启安静的视角比较
等待是一种尊重,更是静候花开的思维秘钥。课前暖场,当老师提出“想到这个犬字,你脑中冒出哪些和狗有关”的话题时,学生显然没有进入状态,现场羞答答地沉寂着。张老师不疾不徐地提供思维的链条:“你能想起什么来?一定有和狗有关的词语,或者俗语,或者歇后语。”现场静默依然,台下老师开始笑眯眯地等他急。可张老师偏偏云淡风轻,非常诙谐地荡开一笔:“电脑在刚刚开机的时候是需要慢慢等待的,人脑的开启也是这样。有的同学在检索、检索、检索……”这个富有同理心的类比暗示如有神助,学生立马放松,沉睡的大脑瞬间进入思维空间的“检索”状态之中——学的意识被符号“犬”与生活的链接所唤醒,狗的品性,“忠诚”还是“不待见”的矛盾观念,成功地激起了阅读的期待。
没有喧嚣的热闹,整堂课见得最多的,便是当学生思维频频阻塞时,这种静而后安,安而后虑,虑而后得的学力开启。这让祖庆老师的课因为放松,至使思维与情感,多了份“宽”而后“深”的力量。这种张力,让学生思维迷思与解码的努力,创造出意义的绚丽花朵来。
看图复述细节,老师会强调“聊书的过程是无所谓正确不正确的。你有想法把它说出来,你就是正确答案——今天这堂课没有正确答案”;影视图和插图对应讲述,老师会强调“聊整本书的课堂就是要有试一试的勇气。”然而学生还是拘谨地紧张着。张老师干脆要求他们脱掉马甲,撸起袖子——小孩子果然是用身体学习的,伟大的身心体验果然是身体的放松立马引发思维增值:学习愿望的动力值,从静默的“冰山”变成潺潺的小溪;学习认知的意义值,把个体的碎片联结成唤醒联想的整体脉络;深度思考的能效值,让隐形的概述变成思维碰撞的推波助澜,学习得以真正发生。这是思维开启的初级干预,安静,更多表现为带入思考的开放与共情,表现为老师退到后面,调节积极的学科情感,对思维暗暗地推。
引领思维由情绪的起点向高阶发展的,则是透过书与影、狗与人双线交织的视角,看到了彼此心底深处的灵魂:“教授眼里,小八是他的谁;小八眼里,教授是它的谁?从电影的哪些事情或者细节中看出来?”我们知道,狗是色盲,所以区分人的视角和狗的视角的方式,显然狗的世界是灰色的,人的世界是彩色的。影片也正是灰、彩色调交织地彼此依存与推进:小八的灰色视角是一条脉,教授一家的生活视角是另一条脉。学生当然会发现,小八澄澈的狗眼所注视的灰色世界里,是教授像小八的父亲一样宠溺它、照顾它,为它任性地旷班,享受它陪伴;而人眼看狗的暖彩色调,也写满了小八对教授的依恋:走到哪里跟到哪里,陪到哪里等到哪里。书与影的世界中,两个原本不相干的灵魂,就这样通过八公在车站等待教授出站等等视角,被彼此不离不弃的亲情,联结在了一起。这种联结所带来爱的感觉,让小八绵长的等待,有了与子成悦、生死契阔的情感价值。
“影视视角的灰与彩——文字细节的沉与醉——别离版本的爱与伤”,张老师的教学就在这样大开大合中展开。他不是在给狗的情书中唱和着伤感悲情的和弦,而是在引领学生把人性与狗性的思考、文字想象与影视图像的表达经验经纬编织,编织成一幅精彩纷呈的锦图,使学生看到双方眼睛里不一样的色彩,就能感受到两颗因爱联结的灵魂;看到书与影不一样的表达形式,就能动用高水平的分析、欣赏与创造,自觉地发展成为拥有高阶阅读技能的善读者。
二、激活,体察书影温情的敬意
“温情的敬意”在于动物视角对人类情感的治愈力量。人类的每一颗心生来都是残缺而孤独的,而狗对人类情感的拯救与家庭角色的隐喻,向来是动物小说与电影不变的主题。小八显然比大多数动物更像小孩,哪怕它长成了老态龙钟的八公。
张老师的课,就是从整体概述分享情节、镜头放慢分享细节、特写放大分享温情开始。把这三者一脉贯通的,是一个个事件中,情绪的流淌。
以上,是从情节到细节的脉脉温情。然而当永在的温情演变成十年不变的等待与深情,所讲述的就不仅仅是一条狗,而是透过狗的世界,看到有什么东西关联着,触动着我们的思想与灵魂。
还是同一主题下影视与文字的对比阅读:首先回忆书中小八的一切异常:破天荒地不去送教授,关在家里不停地哀号……其次是教师用影视同期声的方式深情地讲述:上野教授心脏病突发,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小八却不知道,他依然在每天下午五点一刻,准时去车站迎接上野教授,而且这一等就是十年。
影视画面中,有两个镜头印象特别深刻:一是小八黝黑的瞳孔所流露出来的心如刀绞的失落与疼痛;二是广场上小八身后反复变换的大树,叶子绿了黄,黄了落,落了白……色调瞬息变化的,是春夏秋冬;不变的是小八,它年复一年的漫漫等待,它对主人一刻也没有停止过的痛彻思念。这让我有一种感觉,感觉到观课亦如读书尚友,不光学习书中课中如何行事;更看着他们“温情地表达”如何闯入内心,给自己带来不曾预设的冲击,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三、激扬,洞察向死而生的想象表达
坎贝尔说,“每个人最核心的部分不是肉体,也不是神经,而是通过他们闪耀着人性光辉的意识。”我是否也可以类推,张老师想传达的是:《忠犬八公》的世界里没有死亡,伴随着肉体消逝的,是另一个世界里向死而生的爱与生命的永恒?虽然意识的世界不可能真的存在,但永恒之爱就在我们的内心,已经成为我们内在精神的拥有,成为唤醒并引导我们生命的能量?
这股洞察内心的精神力量,生与死、爱与被爱、付出与回报的情感治愈功能,是通过小八的理解之外与视野之中来实现的。
第一回合:首先呈现的是图书结尾,文字同期声响起:“午夜,雪已经在它的身边积起来了……它对自己生命将近一无所知,它的生命正在慢慢熄灭……它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为了和他的相聚,它等了十年……我想请问同学,这一幕是真实地发生,还是小八的幻觉?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小八去世了,而要来写这一幻觉?”学生通过讨论关注角色的内心。
下一个学习活动就是书写两个角色的内心:“站在教授的角度,给小八说几句心里话;或者站在小八的角度,给上野教授说几句心里话。”把最初概念化的迷思,通过两次脚手架说与写的自我反思与表达,形成对小八十年等待的情感再认识。学生外显的交流指向美好时光的回忆、对小八苦苦等待的心疼、与子成悦生死契阔的倔强、彼此的思念与告慰……
第二回合:播放电影美国版暖色调和日本版灰粉调对比的幻想场景,他们相见的时刻。搭建话题脚手架:“看看两个版本的结尾有什么不一样?你更喜欢哪一个版本的结尾?”这一比较简直就是神来之笔。美国版和日本版最大的不同在于色彩表现情感基调。美国版用写实的暖色手法,茫茫大雪过后,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当年教授与小八快乐玩耍的温暖场景;日本版用浪漫的双色调幻想手法,首先幻化出教授由远而近的笑容,接下来便是震撼人心的灰、彩交织。灰色的小八欣喜若狂地奔跑着,灰色的教授阳光明媚地大声呼唤着,头顶是半个屏幕的粉紫色樱花飘荡。樱花染红了小八跳跃的身姿和教授温暖的怀抱,樱花交织着小八灰色的色盲视角和粉紫色的浪漫幻想,让小八的感情来得更真实。学生的思维更令人惊叹,他不知道色调决定情感的基调,直觉却敏锐地捕捉到“美国版拍了其他许多事,不利于凸显温暖的结尾;日本版只拍了相见的场面,主题突出。”“粉红色的樱花带来温情。”“樱花是日本的国花,这是日本的真实故事,导演选择了尊重日本的文化。”老师没有给学生统一的答案,而是鼓励他们把两个版本拿过来细细比较。
第三回合:重点讨论“小八十年苦苦等待,却一直等不到教授。你认为,这样的等待值得吗?请发表你真实的想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深思熟虑,讨论“等待”背后的价值。师生在观念、情感与认识的反复冲击中形成共识:观念的世界中没有死亡。十年的寒冷,饥饿,失落,挫败,绝望算什么?
生命消逝又算得了什么?除了内心的永恒之爱,除了爱我和我爱的人,生命,什么都不算!
思维的视角与矛盾的冲突,叙事的笔调与情绪的点播,影像叙事与文字的逻辑,学习的情感与观念的外显,信手拈来,娓娓道来,张老师的课,也让我感受到了“温情的敬意”。
等待爱
张祖庆《忠犬八公》心得体会
《忠犬八公》这节课张老师带着学生完成下四个板块的学习活动 l.借助插图和电影剧照回顾故事整体内容 2.讨论八公和教授彼此眼中是什么样的存在?
3.播放美国版和日本版的电影结尾讨论更喜欢哪个版本的结尾? 4.讨论:八公等了十年还是等不到? 这四个板块分别指向四个目标:
第一个板块指向于图像化阅读策略把文字还原成图像通过对图像的整理把 握故事情节;
第二个板块指向于通过移情阅读走进角色内心世界,抓事实、细节把握人物 形象;
第三个板块指向于比较阅读策略的培养。
第四个板块理解等待的含义升华本书的阅读主旨。最后说说延伸课的目标。
整本书阅读的延伸课更多地以活动来呈现而不是课。阅读沙龙、课本剧表演、讲故事、朗读等。这样的学习活动更多地体现为行为表现。此处不赘述。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在设定整本书共读目标的时候.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本书可以开掘的元素是很多的。花个十几节、二十节课聊它都不为过。但是课堂时间是个常数一旦任性就会失控,课文教学就会受到冲击。因此,我们要精心选择最能凸显这本书特色的.以及和这个单元教学高度吻合的点。
整本书阅读不同于单篇课文教学目标可能是混沌的、多元的、生成的。师生就像拉家常一样,聊着聊着聊出智慧产生火花。从这个意义上说整本书共读的目标,可以适当留白。有时候话题来自学生教师事先不知道学生到底会对什么感兴趣。教师更多地根据学生的疑点、兴奋点即时生成教学资源与目标。其实,我直觉得整本书共读不要太像语文课。只不过我们是在语文课上聊本书,有点像课的样子而已。兴致勃勃地聊起来两眼放光地聊起来。
没有喧嚣的热闹,整堂课见得最多的,便是当学生思维频频阻塞时,这种静而后安,安而后虑,虑而后得的学力开启。这让祖庆老师的课因为放松,至使思维与情感,多了份“宽”而后“深”的力量。这种张力,让学生思维迷思与解码的努力,创造出意义的绚丽花朵来。思维的视角与矛盾的冲突,叙事的笔调与情绪的点播,影像叙事与文字的逻辑,学习的情感与观念的外显,信手拈来,娓娓道来,张老师的课,也让我感受到了“温情的敬意”。
总之,整本书的读写目标应该整体构思因书而异,因生而异因时段而已,适度预设,适时生成走向丰盈。
4.教师小结:故事有了转折,其中的角色或许会多一次惊喜,或许会多一次麻烦,或许会多一次历练……而对小读者来说,故事有了转折,便会多一份好奇之心;有了转折,便会多一份探究之欲;有了转折,便会多一份阅读之趣。课余同学们可以找些这样的故事来读,找找故事中的转折,体会阅读带给我们的乐趣。
四、教学实践的反思
本次导读活动旨在指导学生阅读发现故事中的转折的过程中。让儿童感受转折是故事中的必要因素,有了转折故事大都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激发学生阅读情节曲折的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具有开创意味且有成效的做法有三。
1.帮助学生确立实用的阅读方向。如今进入阅读时代,现代人的阅读变得更加快捷,扑面而来的是海量的信息。“群文阅读”是对现实阅读状况的回应与模拟,是要帮助身处“碎片化”信息时代中的孩子们如何去学习,去面对阅读的挑战。“群文阅读”的关键就在于阅读文章的“结构化”组合。在这堂课中选用的五��故事,都有一到几处转折。正是有了这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才使故事变得生动有趣。这样有内在关联的文章,是适合让学生比较阅读的,更容易引发学生的阅读探究,从中体验阅读带来的乐趣。
2.帮助学生学习实用的阅读策略。“群文阅读”可以凭借“多文本”优势,教孩子一些实用的阅读策略。一是在本堂课中将一组具有一波三折情节的故事放在一起。学生自然学会了“统整”。通过“统整”建构起对“故事中的转折”的初步认识。二是引导学生借助“故事情节结构图”和“故事情节心电图”帮助阅读的策略。我们将该阅读策略细化为:如何完成“故事情节结构图”、“故事情节心电图”;如何借助两图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样降低了学生概括文章(故事)主要内容的难度,帮助学生体会故事中不同转折的妙处。三是帮助学生学习比较性阅读策略。通过对几个故事的比较阅读,发现故事中的不同转折,进而让学生感受故事一波三折、扣人心弦的特点。
3.帮助学生练习实用的阅读方式。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很多时候都是运用粗读、浏览的方式,了解材料的大概内容。有需要时再精细地读。群文阅读是对真实阅读情状的模拟,课堂上给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阅读。促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习阅读。在这节课中,我们让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实践。一是课前预习读,简要回答预习思考题,给不同阅读起点的孩子一个完成“故事情节结构图”“故事情节心电图”的辅助。二是快速阅读《爱花的牛》,划出文中的转折之处。小组合作完成“故事情节心电图”。为概括故事主要内容做准备。三是分组速读《比尔曼夫人的花》、《特别的客人》、《表哥驾到》等三篇文章,找出转折之处。根据转折之处理清文章的结构,练习概括主要内容。四是快速浏览五篇文章,找出文章中各具特点的转折,并说明理由。不同篇幅、不同方式、不同时间点的阅读,再现了学生实际的阅读情境,给学生大量的阅读时间。通过这样的课堂阅读,学生就能更好地进行思考、探究、比较,从而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
蒋军晶群文阅读《武松打虎》心得体会
在一堂课当中,蒋军晶老师带领学生四入文本,丰富了对人物和文本的理解。第一次引质疑:你觉得人有可能赤手空拳把老虎打死吗?如果你觉得人不可能赤手空拳把老虎打死,哪一则材料说服了你?出乎我意料的是,孩子们的回答都经过了自己的思考,并且都能说出自己的一套。第二次引金圣叹的书评:从《武松打虎》的课文中找句子,在细读中,品味出武松也是“人”。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我看到同学们都在仔细地找,并且认真做着批注。在孩子们分享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低年级阅读课堂上非常难见到的充满活力地分享交流,大胆说出自己意见,认真倾听的场景。第三次结合群文阅读,小组合作,分析身为“人”的武松能够打死老虎的条件,并逐条验证。我看到高年级的孩子已经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合理分工,共同协作。第四次再入文本:找一找武松又有哪些过人之处。
这四入文本,切入点小而深,老课文发掘出新看点,在场的所有师生经历着独特的阅读发现和阅读体验。这篇课文原来如此有趣,写实的写作手法让武松的人物形象更丰满,更立体。孩子们极高的课堂参与度让我刮目相看,蒋老师饱满的课堂也让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武松打虎》的课堂,蒋军晶老师带着孩子们把武松拉从课本中请了出来,孩子们从阅读中获得新的信息、新的理解。这样的阅读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读,讲,背。而是以一种全新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去看,去听,去思考。传统的单个文本阅读与群文阅读,两者的关系不是代替与被代替的关系,而是基础与提高、互补与发展的关系。群文阅读强调多读,补阅读量之不足,增强孩子对世界的认知;群文阅读更强调会读,在多篇文章的对比性或联结性阅读中,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探索精神。
蒋老师说,阅读力是缩短天生能力的差距。虽然群文阅读在一年级的课堂想要实际操作,很难。但并不意味着低年级就可以放弃阅读,或者仍然采用读背记,简单粗暴。阅读能力是在阅读中培养、提高的,而这个需要我们尽早开始。尽管老师的示范讲授有其作用,但阅读经验是无法由他人代替的。个人的阅读策略一定是由学生亲身操作、应用后内化而成的。因此,我们的阅读教学最大的问题是读得太少。在群文阅读中,学生一篇接着一篇地去阅读,始终保留着新鲜感。
这此群文阅读培训活动,我受益良多,收获颇丰。群文阅读教学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阅读量,更使语文课堂显得轻松而愉快。重庆市在群文阅读方面做得很到位,无论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孩子们回答问题有条不紊,有理有据,思路清晰,普通话流畅,在那么多陌生老师的面前,毫不胆怯,每位同学都积极举手踊跃发言,大声回答问题。群文阅读教学使孩子们的词汇能力,专注力,理解能力,归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推断能力,判断思考能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提高。看来儿童阅读与语文创意教学值得在全国大面积推广。
以文为本 巧妙点灯
《冬阳·童年·骆驼队》是一篇诗化了的散文,在平实的文字下,涌动着浓郁的诗情,一种感悟人生的诗情。我们从文字中触摸到的是一种悠远的回忆,一种感伤的情绪,一种无言的迷茫。“谈童年”这一板块,让孩子体会到作者对早已走远的童年的深深的眷恋,以及对童年逝去的伤感。这对学生来说很有难度。只有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童年的美好,感受到那份童真与诗意的珍贵,然而这一切随着时光的流逝都一去不还了。这样学生才能从心灵上感同身受。所以在教学中,她让学生通过文字读到一个立体可感的天真的英子。在学生自主汇报的基础上,她侧重于“学咀嚼”“看驼绒”两个细节的教学,想让学生感受到细节之美以及作者遣词造句的用心。骆驼是最能反映她童年生活的意象。骆驼队是老北京很典型的东西,骆驼队是流动的,暗示着季节交替中童年的一去不还,选择骆驼,就定下了怀旧感伤的基调,也正是骆驼队的安静、缓慢、沉默跟作者的文风高度融合,暗合了林海音的处事态度、个性特点、生命特质。“谈骆驼”这一板块的教学,以描写骆驼的语句为学习内容,她用“你看到了怎样的骆驼?”这一主问题贯穿整个板块的学习。让学生先充分感知文本,基于他们的原始理解展开教学,先让学生谈自己的体会与感受,并将其作为教学的起点与资源。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与点拨,在学习过程,进行必要的听说读写的训练,所教所学的是“语文”的内容。冬阳是美好、温暖的象征。童年的画卷,因为有了冬阳显得更加的温馨与美好。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她引入历史资料,让学生体会冬阳的意蕴。
通过听课,我深刻地认识到朗读应该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好的朗读训练,不仅能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言语能力,而且也是在一定程度上较全面地发展一个人的智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讲是为了使学生读通、读懂、会读。离开指导学生读书这个目标,讲得再动听,也毫无用处。我们要转变教学思想,要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对朗读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从思想上真正重视朗读教学。王老师在课堂上说“朗读就是理解”,这与我国古代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脉相承,王老师用自己精湛的教学技艺向我们诠释了这一点。这节课上,老师引导学生朗读,精讲多读,学生读得精彩,体会得到位,让下面的听课老师一阵阵啧啧赞叹。我们应该认识到朗读是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的重要手段,也应该是我们一种最常用最重要的教学手段。
本节课中王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个眼神都渗透着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与鼓励。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表扬,鼓励肯定了学生的学习方法、正面鼓励了学习态度,我相信孩子会非常愿意跟着老师继续往下学习。反观自己的课堂,正面鼓励、侧面表扬、竞赛激励是经常用的,而且效果明显。课后自己也会经常告诫自己课堂上要多用一些激励技巧去正面引导,而非负面,这样孩子会乐于接受,越来越好。虽然看的是王老师的录像课,但能在模糊的视线中揣摩到老师与学生眼神的交流。老师要学会用眼睛说话,“传情达意”。这是我现在在努力做的,努力用眼神把自己的心表达出来,使自己的心与学生走得更近,去共同感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共同探索知识更广阔的空间。
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十年,几十年以后,当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全忘掉以后,我们给他们留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种种?金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其中我喜欢王老师的教学——严谨、科学。王老师的课严谨到“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情景导入,教学设计是那么合理,流畅。“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思索,经历,从而解答疑惑”让他们充分体验思考所带来得成功,树立起学生我能行,我一定行的理念。看似平常的提问,却把学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层次的探究世界。
对学生回答问题或对其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时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评价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新课改提倡多鼓励、多表扬和多肯定学生,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深入学习和研究语文的信心。老师和学生都是评价的一员,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能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得失,反思自己的行为,改正自己的缺点,学生的这一过程是他们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但是在课堂中老师有些包办了对学生的评价,忽略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本节课听课让我感受到了语文课堂上应有的活力!我们既要大胆创新,又要继承和发扬多年来积累的成功经验。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在探索中保持理性,找回迷失的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成为师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共同成长乐园。
伟在情怀,长在素养
我有幸聆听到全国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的课《爸爸的花儿落了》,很早就耳闻他的大名,很早就仰慕他的课堂,这次终于让我有机会零距离的认识王老师,走进王老师的课堂,果然名不虚传。王老师虽然是全国特级教师,却是一身休闲打扮,语言温润祥和,并没有高高在上的可畏,让我觉得特级教师原来也像我们一样普通又朴实。可是接下来的课让我刮目相看,大家的风范不是在穿着上,不是在颜值上,而是在他扎实的课堂功底上。
1.丰厚的底蕴,扎实的功底。王老师有着深厚的文学底蕴,他清晰的教学思路,扎实的知识功底确实让我为之震撼。课堂上看似平实的一句话都是那么字正腔圆,每一个提问都是那么恰到好处,每一个肢体语言都是那么落落大方,每一个环节的过渡都是那么自然娴熟,每一次朗读指导都是那么动情用心------他不仅是语文教师,还是演员,是导演,在这充满了文化功底的课堂中,王老师的博学睿智,幽默深情,独到的文化韵味,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一种文化的积淀。我想要成为一名好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广读书文,具备丰厚的知识底蕴。正如他说的“语文是一种文化;我们要教流淌着文化的语文;我们要成为文化底蕴丰富的老师。” 2.深情的课堂,灵动的魅力
课堂上,老师的深情最能打动人心,最能给学生心灵的洗涤。王老师的课中所喷发出的激情不仅深深感染着学生,也深深感染着会场的每位老师。王老师在指导学生读第二个片段——爸爸逼我去上学,他让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瞪”、“抄”“拖”“轮”去体会爸爸的严肃、严格与严厉。就是这样一位严肃的爸爸,打在孩子身上,痛在他心里,读课题——;就是这样一位严格的爸爸,却在孩子小学毕业典礼那天,永远地离开了,读课题——;就是这样一位严厉的爸爸,永远地离开了,再读课题——轻轻地读课题------当王老师在指导学生读第三个片段爸爸教我寄钱时,王老师又抓住了一个“闯”字做文章,让学生反复地理解“闯过了什么?”“闯的动力来自哪里”,学生纷纷回答动力来自爸爸的鼓励,就是这样一位严厉的爸爸永远地离开了,读课题——,就是这样一位给孩子勇气的爸爸永远地离开了,让我们再读课题——。在王老师的深情引导下,孩子们一次次地阅读,一次次地感受父亲的严厉与慈爱,让孩子在一次次的重复阅读中感受到爸爸的爱越来越沉重,让孩子的情感得到一次次的升华。王老师此时就是一位慈祥的父亲,眼前的学生就是王老师的孩子一样可亲可爱,正是王老师内心真正走进了文本,才能会有如此激情的投入,他感染了自己,感染了学生,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老师。王老师已经跟学生深深地融合在一起了。
3、睿智的课堂,智慧的化身。
王老师的课不仅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还有着智慧的火花,当王老师在提问一个女生:哪些片段是写作者回忆的?这个女生好像走神了,答非所问。我们的王老师并没有大声呵斥去批评她,而是温和地微笑:可能是我刚才表达的不够清楚,请你再仔细听一遍我的问题。学生当然是内心充满了自责与感激,认真地聆听他的每一句话。我想课堂上出现的这些小偶然,老师委婉地“歉意”要比大声呵斥效果好得多。所以在面对课堂中发生的小偶然,让我们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多反思自己,除了批评还有没有更好的一种方法?我想有这样宽广的老师,给学生的一个个小感动注入学生心灵时,我们的教室不就是被润泽的教室了吗?我们课堂不就是春天洋溢吗?我们语文教学的春天还远吗?
王老师的课结束意犹存,他的课堂带给我的不只是视觉、听觉,乃至思想上的强烈撞击,他的课为我打开了一扇窗,他的储备丰盈的课堂是我无法企及的高度,我反思自己,从现在做起,认真读书,努力做一名让学生喜欢起来的老师,做一名睿智的老师。
第二篇:电影《忠犬八公》影评
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的影评
“犬”即狗也,狗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它是忠诚、正直、勇敢的化身。狗是猎人们不可缺少,因为它们有着敏锐的嗅觉和惊人的胆识;狗是独居老人的朋友,因为狗永远陪在他们身边;狗是我们家的守卫者,因为他可以让小偷害怕。可见,狗早以融入我们的生活,其实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早以有它们的身影,“哮天犬”我想大家都应该很熟悉,二郎神这个神话人物在哮天犬的帮助下建立下了丰功伟绩,哮天犬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主要讲一只狗和他主人的故事,狗是主人公在下班的路上捡到的,在主人精心的呵护下,小狗渐渐长大,每天狗会做一件事——接送主人公的上下班,不管刮风下雨,雨淋日晒,始终坚持如一,而这一坚持便是一生。它是忠贞、善良的,在主人去世后,它放弃了跟主人公的女儿安逸的过完一生,而是依然守在车站的外面,不管天亮天黑,靠附近的人们给它食物来生活,渐渐的它的事迹被很多人知道熟悉,很多慕名而来的人们,捐钱给车站的保安,买食物给他吃,毕竟岁月不饶人啊,在它生命的最后的一刻,它像平时一样坚守在车站的外面等待着主人的下班。,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忠贞的狗,在车站的外面放这只狗的塑像,让它的故事永久的流传下去。
无疑这个电影的选材是很成功的,这样的故事适合的各类人群,的确在播出后票房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令人们记忆深刻的并不是电影里面的人物,而是狗,故事中狗与主人公之间那种深厚的情谊,也让人们从心底涌起一种对自己的反省——在现在社会中人们很难拥有那份真诚的友谊,不管适合朋友还是动物。人们很难再有这样的感动,也很难被感动。在现在这个社会中人们忙于他们的工作,下班也只是关起门呆在家里,他们没有空余时间像电影中主人公闲暇时间跟狗狗玩耍、散步的快乐时光;另一个原因就是人们很难再投入自己的真诚的情感,现实逼迫他们足够理智,利益永远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因此他们不会花费他们那些“珍贵”的时间去享受舒适的美好时光。而这样一部电影正给了他们那份期待已久的感动,这个人电影给人们当头棒喝,人们忽然会醒悟、羡慕、期待那份真挚的情感,久旱逢甘霖,人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让人们重新涌起接近他们的朋友,认识他们,期待能拥有这样一份真挚的友谊。
另外,在电影内容上人们又在电影银幕上看到我们的老朋友——狗,狗很早在银幕上有它们的身影,作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之一,人们很喜欢将它们搬到银幕上,各种各样的题材都有,比如狗与两极科研人员之间的故事,狗与警察之间的故事,狗与猎人之间的故事等,刚开始人们很感动这样的故事,因为这些故事中狗都是干一些惊天动地的故事,有的守卫科研阵地,有的帮忙抓坏人,有的保护主人,他们身上体现是那种大英雄的气质。而在这个电影中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大学教授和狗的故事,人们开始听到这部电影会想一个教授和一只狗之间会有怎样的故事,看过电影的人都被震撼了,这并不是电影《阿凡达》那样高明的电影特技,而是电影本身的讲述的故事——狗每天接送主人上下班,知道它死去的那天依然坚信主人还会下班跟它一起回家,故事很平民化,就感觉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也许在我们身边或者我们身上。
在电影制作方面,我不是一个专业的电影评论人,但是我相信作为一个爱看电影的人在他看的那么多电影中挑出好的,相信这部电影也有它过人之处。在我看来,电影不仅带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而且要带给人们一些精神营养。电影的场景和情景是尽量的回归故事的真实性,没有艳丽的场景,也没有夸张的语言动作,整个电影没有现在大多电影所体现的一种缺乏真实性、矫揉造作的风气,而是一种真实的感觉,使观众很容易融入故事中,在故事中体会故事所要表达的情感。电影中也没有过多的语言的交织,而观众能够看懂故事是因为电影借助的动作来表达他们的情感,观众真正融入故事中便会真正的理解这个故事。
在现在电影中,美国好莱坞的动作特技电影一直是人们印象深刻的,他们运用现在高科技的技术,将电影的人物动作做得惊险刺激。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的电影的除了在观看的时候带给我们那份惊险刺激的感觉外,竟然什么都没有,一段时间过后,就什么也没除了感慨科技的进步以外。像《忠犬八公的故事》 这样的电影应该更多,在感慨电影特技的进步的同时能够带给我们感动,时刻提醒人们认识生活、热爱生活。
第三篇:忠犬八公电影观后感
忠犬八公电影观后感
《忠犬八公》于1987年改编成故事并拍成日本电影,由仲代达矢主演,该片当年曾在日本引起轰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忠犬八公电影观后感,欢迎浏览。
【篇一:忠犬八公的故事观后感】
有一种情感不分界限、不分种族;有一种情感,虽是短暂的,却能得到心灵的永恒;这种情感就是爱。
这部片子讲了大学音乐教授收养了一只小秋田犬,取名为“八公”。之后的每一天,八公早上将教授送到车站,傍晚等待教授一起回家。不幸的是,教授因为心脏病而去世了,再也没有回到车站,然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八公风雨无阻的出现在同一时间同一地方等候主人九个年头,一直等到死去的那一天……
而今天,八公闯入了我的视线,让我感受到了一刻震撼,一种永恒;我寻回了那种原始而真诚的感觉,我流泪了,不是哭泣,是为了祭奠与怀念八公,一只普通的小狗竟会有这么大的毅力和决心,若是其他的狗,守望几天就会走了,而它,却在那痴痴等待,不管春去秋来,不管严寒酷暑,它终究还是跑到车站等,等到生命的尽头。它等待,为了主人的那份恩情,主人走了,它留在了原地,春去秋来,它相信它的主人会回来,它试着远眺,试着寻找,它想看到远方主人拿起那颗孤单的小球对它说:八公,捡回来!岁月匆匆如风划破它的眼角,留下一颗饱含期待的泪,它累了,倒在了雪地上,闭上了眼睛,回想着主人与它的往事……
这部电影使我热泪盈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并告诫我们要珍惜身边所拥有的,同时也揭露了人世间的悲哀!我对周围的一切很少有被感动的瞬间。此时此刻,我十分感动,多想此刻能陪在八公的身边,细数那节节的车厢,陪着八公静静的等待主人的回归!这部影片在我的心里留下了永恒的记忆,“八公”的形象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是啊,只要我们善待动物,像朋友一样珍惜他们,他们也会像“八公”一样善待我们人类的。
【篇二:《忠犬八公的故事》观后感】
大学教授帕克在小镇车站上偶遇一只可怜的小秋田犬,它孤苦无依的身影惹起他的怜 悯,虽然妻子极力反对,但在女儿的强烈要求下,八公终于成为家庭一员,帕克为它取名“八公”。但女儿忙着谈恋爱,无暇照顾八公,所以养狗的差事便落到帕克头上。
八公陪着帕克全家一起成长,从小狗渐渐变成庞然大物。温文儒雅的帕克甚至趴在地上自己用嘴示范捡球动作给八公看,但却无法教会八公捡球回来的动作。
八公每天准时陪伴帕克上班,傍晚五点准时出现在车站门口迎接帕克下班,这可是他们的约会时光!在小镇车站站长,卖热狗的小贩,附近商店的老板娘的眼中这都是已经习以为常的画面;看到帕克从车站出来叫出那一声熟悉的“Hachi”,八公兴奋地扑上前去撒娇的样子,已经成了车站每天上演的故事。然而,在八公学会捡球的那一天,帕克开心又骄傲,但也是最后一次两人的珍贵回忆……
但是有一天,帕克在大学演讲时突然倒下,他因病死了,再也没有回到车站。之后,每天傍晚五点,八公都来到火车站里等候、凝视……第二天、第三天……从夏季到秋季,九年时间里,八公依然风雨无改,直到它最后死去
我看到这里我的泪水潸然而下,我知道了其实不管是狗还是猫它们一样有感。当它们出生被人领养后,它就只有主人你唯一一个亲人,所以对它们好一点,不要轻易抛弃它们。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1935年3月,八公11岁时候因病而死亡。它死后尸体被制作成标本,保存在国立科学博物馆。
看完后,我不禁想起我那死去的狗狗“晶晶”。晶晶是一只喜乐蒂犬,它很温顺。我们一家有了晶晶后变得很热闹,可是晶晶四岁时得了胰腺癌。我们去了狗医院,爸爸把我送回家,晶晶正在医院里输液。等爸爸回来时,晶晶用了最后一股劲爬起来看了爸爸一眼,倒下死去……
我听到这消息我愣住了,晶晶走后屋里变得空荡荡的,我不再习惯这个家了。我们搬了家,这个家很大有两层。我们家又来了一位新成员“小蓓”又名“晶二”也是一只喜乐蒂犬,我发誓以后好好对待这只晶晶二世,我想晶晶你在上天之灵应该可以安息了。我今年许的心愿就是我们一家平安就够了……
【篇三:忠犬八公的故事观后感】
有一种情感不分界限、不分种族;它存在于你我心间,却又渐渐远去,留恋着风尘却渐渐随风散去,我们本拥有的最美妙的东西在渐渐离去,也许直至它不再存在,我们才会偶尔想起;它走了人世间留下了永远的遗憾,那,是风,是水,是情,是爱,是我们心底最柔软的那根弦!
很久以来没有找回过那种感觉,人间的纷纷扰扰让你我都迷失在了物欲的密林中,于是我们重复着简单而匆忙的生活,像是热锅上的蚂蚁,没有空理会匆匆的行人,无暇欣赏路边的风景,眼泪不再流了,那不是勇敢,那是遗憾,那是悲哀,我们都死了,死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死在了我们永永远远都不能摆脱的命运的牢笼!
今天,小八闯入了我的视线,一部电影,一刻震撼,一种永恒,一滴眼泪;我寻回了那种原始而真诚的感觉,我流泪了,不是哭泣,是为了祭奠小八,同时也祭奠油腻人生的每个细节,祭奠我们共同死去的那颗心!
它等待,为了主人的那份恩情,主人走了,它留在了原地,春去秋来,它相信它的主人会回来,可是它不知道,主人的心永远的陪伴在它身边,长长的铁轨延伸向世界的另一边,它试着远眺,试着寻找,它想看到世界的那一头主人丢起那颗孤单的小球对它说:小八,去,捡回来!岁月匆匆如风划破它的眼角,留下一颗饱含期待的泪,它累了,倒在了雪地上,不能闭上眼睛,但是它确实是累了……
故事告诫我们要珍惜身边所拥有的,同时也揭露了人世的悲哀!我们本来都拥有的,我们却都要狠心的抛弃,那一刻,我想此刻能陪在小八的身边,细数那节节的车厢,就那样静静的等待主人的归来,而我深深的知道,我等待的不只是它的主人,还有那渐去渐远的,那本该留在我们身边的真情,那本该时常挂在你我嘴边的问候!
天若有情,请留住人间的真情;天若有情,请别让物质的享受蒙蔽世人的双眼,天若有情,让你我重温那一刻属于我们的感动!
【篇四:《忠犬八公的故事》观后感】
一个发生在日本的真实的感人故事,被美国拍摄成电影,这部电影的播映引起了巨大轰动。
昨晚陪妹妹欣赏完这部电影,热泪盈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一条秋田犬在车站走失了,碰到了帕克,一位德高望重的音乐教授,也可以说是帕克碰到了它,这是一种缘分,帕克帮它找主人,但找不到,秋田犬的项圈上刻有一个“八”字,于是帕克帮它取名“八公”,可以看出帕克对这条狗的喜爱,最后他的妻子妥协,同意他收养八公。主人到哪,八公就跟到哪,他们的关系很密切。帕克每天都按时到车站坐车去上班,按时回家,他不肯让八公跟他去。有一天八公约摸是主人回家的时候了,就跑到车站去等他,帕克见到八公很开心,然后一起回家。后来八公每天都按时在同一地点等它的主人,不论春夏秋冬,不管严寒酷暑,在车站工作的人都很喜欢它,总给它吃的。一天帕克在授课时心脏病发作去世了,八公等不到主人。
八公不知道主人已经永远回不来了,还是固执地每天按老时间在老地方等它的主人,夜晚在车站过夜,靠好心人喂它过活,就这样,八公等了主人十年,直到去世。
动物是有感情的,尽管它没有复杂的思维能力,可有时候我愿意相信动物也会思考。狗是最通人性的,它的要求很低,只要你对它好,它就会忠诚地对你。我想其他的生命也一样,善待生命,生命自然会善待你。
会不会有一天,人与其他的动物都成为好朋友,世界成为一个美丽和谐的天堂。
可以肯定的是动物也有感情,那是至真至美的天性,而我们人类有时还不及它们。
【篇五:《忠犬八公的故事》观后感】
没有好莱坞式的特技炫耀,没有生死离别的爱情;不是大制作,没有一众的帅哥美女撑场做作;看似朴实无华,实则道出了真谛!我不得不佩服这一众工作人员,原来一向粗犷无所谓有点大大咧咧只依赖高科技和一线大牌拍电影的美国人也能拍出如此细腻的日式风格。
咋一看片名,和很多人一样,我以为是讲述一只宠物犬如何救助自己的主人于生死之间,但看下去你会发现:影片是平淡的方式来叙述这个故事,没有大起大落,跌宕起伏的剧情,有的只是生活中最习以为常的温馨片段。
有人说八公之所以会去捡球是因为前一晚主人间的欢笑,自己却被孤零零的关在花园杂物间而感受到失落,特意讨好它主人的一种方式,于什么预感无关;而我却更愿相信,这是八公和主人间的微妙联系。为什么它会那么反常,不送主人去车站,甚至对他不停的吠叫,更令人惊讶的是,训练了那么久甚至连他的主人跪在地上用嘴咬着球教它都不不肯去捡球的它,最后追到车站居然主动将球送至主人手中,并乖乖将球捡回。
“等有一天它会给你捡球的时候,一定有什么特殊的原因。”
是的,八公感觉到了。它感觉它的主人这一去或许就永远都回不来了,所以,它用它,一只狗能所做的所有方式,试图留住它的主人,试图去改变什么。遗憾的是,老教授没能懂得八公反常的原因,他只是因为八公的第一次捡球而倍常高兴。这是他第一次看八公捡球,却也是最后一次。最终,老教授踏上了启程的列车,却再也不能踏上那返程的列车。
老教授永远的走了,不会再回来了,但八公不明白,或许是它不愿意相信。它还是像往常一样,在同样的时间,来到车站,在同样的位置,等待者老教授的归来。虽然它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而归,但是在每天的那一刻,八公总会蹲坐在老地方,奢望老教授能像往常一样,在下午五点零五的时刻,推开车站的大门,亲切地叫着“八公”,并抚摸它的头于他一同结伴回家。
可是,对不起,八公,你的主人永远不会回来了。
我难以相信,一只狗可以忠诚到用它的一生来等待他的主人。
你可知,十年是什么样的概念?!它或许只占你人生的几分之一,可是对于狗,那就是它的一生啊!它用它的一生,向所有人诠释了什么叫忠诚,什么是爱!
我不知道,谁能等你十年,谁能等我十年!
当十年后教授的妻子归来,在车站看到八公的那一霎那,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当她哽咽的对八公说“你居然还在等”“让我陪你等下一班车”时,我的眼泪,瞬间落下。
最让我动容的是影片的最后,八公知道自己即将走向生命的尽头,但它却在风雪之中依然走向车站。依旧是那个位置,它趴在那儿,有些疲惫,缓缓的闭上了自己的双眼,恍惚间,它仿佛看到了他的主人就像十年前一样,推开车站的大门,对它说“八公,我们回家”……真好,八公,你终于等到他了!
写了这么长长的一页,我的双眼依然泪眼婆娑,只是感动。真的很好,在这么个年代,还能有这么一部好影片,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八公,谢谢!
【篇六:《忠犬八公的故事》观后感 】
一部电影,赚足了泪水。《忠犬八公的故事》真是一部好片子,感人至深。
一位大学教授,在常来常往的小镇火车站上,邂逅了一个小狗狗——八公,一番周折,小狗被教授收养于家中。一家人,妻子不甚乐意养狗,女儿倒是喜欢小狗,只是忙于恋爱和自己的事,也无暇顾及。这侍弄小狗的事务,责无旁贷的落在教授身上。八公长得很快,也很欢实、喜人。
教授每日乘火车外出工作,小八每日也赶赴火车站,前去去迎来送往,无论教授怎样拦阻,小八依然我行我素。那份温情,那份眷恋让人好生羡慕和感动。
一日,小八还是怀踹不舍和一份不安送走了教授,可是却再也没有迎回教授,教授突然病故,与世长辞了。
小八也开始它的坚守、等待。春夏秋冬,雨雪无阻。孑孑独行在火车站周边,形单影只卧于火车站的花坛上,苦苦守望。十个寒暑过去了,小八逐渐的变化着,老态龙钟,步履沉重,可是不变的是它忧伤的眼睛,不变的是它的执着和忠诚。
影片里的小八终于闭上眼睛,躺在了花坛上。可随即,它又看见主人了,欣喜的扑将上去…………它是在做梦?还是追随主人去了?不得而知,反正人们是喊不醒它了。
我相信八公一定能在天国,见到主人,为八公祈祷啊!
影片的人物不多,对白也不多,但是,就是这些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烘托,丰满了义犬八公的形象。义犬八公也复苏着人性的良知和向善。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影片的音乐,很棒!如泣如诉,如歌的行板。形象的抒发了浓浓的追思,感伤,撼动人心。
影片结束了,只剩下冗长的外文字幕,我看不懂,但我没有关机,因为,优美的旋律还在响着,忠义的八公那双祈盼、忧伤的眼睛。那翘首期待的身姿许久、许久的凸显于我面前……
义犬小八还让我想起,我家曾经养过的一条极其普通狗 —小黑,看家护院,恪尽职守,自不多说,也是非常机敏、忠诚,谁对它好,它心知肚明。平素得用链子拴着,不能放开,否则,我妈去上班,它就跟着,追在自行车后边陪伴左右。我家搬新家,忙碌中无暇顾及它,转眼它就不见了。结果老邻居找上门来,说是小黑卧在旧家门边,狂吠不止,吓得周围人望而却步。
最终,小黑死于非命,那是文革时期,物资、给养相当匮乏。人们常常打狗,用狗肉打牙祭。放风的小黑没能幸免,身上挨了沙抢。可是小黑硬是带着伤,从墙洞里爬回家中。血把狗毛都浸湿了,少年的我和弟弟,边哭边找出紫药水、红汞,药棉为小黑擦抹。
至今,我还记得小黑身上有13个枪眼,那会没有宠物医院,气息奄奄的小黑无比凄楚的呻吟着,在我们全家忧心忡忡的注视中死于黎明。
现在,每当看见街上游走的流浪狗。心里也戚戚然,嫌它们腌臜,自然是离得远远地,细细想来这些狗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论忠诚,执着,人类同犬类还真没法比,可我认为这高级的未必高,这低级的却不低。有的人甚至不如狗,否则怎么会有那么的的流浪犬呢?这不也是始乱终弃吗?
【篇七: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观后感】
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讲述了一条名叫“八公”的狗,流落街头后在车站偶遇音乐教授,彼此“一见钟情”。“八公”在教授去世后,拒绝教授女儿所安顿的舒适生活,心甘情愿从此流落街头,十年如一日,天天守候在车站等候教授归来,一直到死去……
相信每一个曾经经历过欺骗和背叛的人,都会对“八公”的忠诚而感动不已,我也不例外。连我自己都难以置信,一个对宠物素无好感的男人,竟然会为一只狗的故事而流泪……我想是因为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中,“忠诚”愈加难能可贵,因此才会显得如此的美好感人。
“八公”让我哭,是因为忠诚这一质朴的情感和片中男主人公教授的钢琴声一样深深打动了我心,“八公” 的身影和教授的琴声与我内心深处对“忠诚”的企盼产生了共鸣。
但感动之后,静下心来回味之时,却又是另一种感悟。
如果“八公”不是条狗,“八公”是个女人,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看?你是否还会和电影里那个曾经试图劝“八公”不要再等待教授的男子一样,看着“痴情”等待的“八公”,感慨万千地说“好吧、好吧,我想也许你做得对”?儿那个安静的小镇是否也会为这样的痴情女而在车站门口给她立个雕像?
特别是在二十世纪末的美国,如果有一个女人在他的爱人逝去后十年如一日,天天去车站等待她的丈夫归来,那人们会怎么看这样如“八公”一样忠诚的女子?或者再人性化一点,不需要天天去车站等,只是因为对前夫的爱而守寡终生,这样的故事还会和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一样感动你吗?还会引起你如此强烈的情感上的共鸣吗?
我想在美国,人们多半会抱着关心和同情的心态劝这个女子去做心理治疗,寻找新的生活,而不会为她树碑立传。
而在中国,如果故事发生在几百年前,那国人对于这样的“忠诚”,社会是有其固定的评价及表彰模式的,那就是立“贞节牌坊”。
而如果是现在,那我想至少应该是不值得提倡的事情吧。
由此想到了东西方文明的融合。在视自由为人性人权之本的美国,人们在寻找着儒家文化里的“忠诚”;而受儒家文化中“忠诚”理念熏陶了数千年的中国人,在向往“自由”。但无论是“忠诚”还是“自由”,都不能违反一些最基本的人性。
想到这里,不仅自己也要笑了,因为“八公”是条狗,为什么要拿人和狗去做比较呢?
还是喜欢“八公”,因为它是条忠犬。
【篇八: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观后感】
早就听说过《忠犬八公的故事》这部电影,但是一直没有看过,据说很感人,但是我看过之后,依然落泪了。
《忠犬八公》于1987年改编成故事并拍成日本电影,由仲代达矢主演,该片当年曾在日本引起轰动。新版本由XX年好莱坞拍摄导演莱塞·霍尔斯道姆执导。由著名演员理察-基尔主演。
故事讲的是大学音乐教授帕克旅行回来时,在小镇在车站上拣到一只小秋田犬,他想养狗,他妻子极力反对,但最终小狗成为家庭的一员,并为它取名‘小八’,教授每天要坐火车去上课,‘小八’就跟随教授到车站,晚上再到车站接教授回家。小狗终于长成了大狗,有一天,教授在学校讲课时突发急病不幸逝世,‘小八’依旧在车站等待主人归来,一等就是十年……
为了一份爱等十年,对于一只狗来说已近一生。是什么让‘小八’如此执着,是在车站初见的寒夜里那抹温暖的微笑,还是之后数年如一日的悉心相伴。人生若只如初见,世上有几人能做到?为什么我们会被这样那样的事情感动,其根源在于我们自己做不到,向善向美的心,每个人都有,可是谁愿意无悔的付出,谁能单纯凭感动生死相许,总是考虑的太多……电影里会不时的出现小八的视角,黑白灰,很微妙,我总感觉它看见的笑容格外灿烂……
我查了下网上的资料介绍,真实的忠犬八公于1923年11月10日在日本秋田县大馆市大子内的齐藤义一宅出生,随后被作为礼物送给东京大学农学部的上野英三郎教授,上野教授很喜欢它,对它比对自己的老婆和外甥都要好。它也对教授感恩图报,每天早上送教授去车站,傍晚准时到车站接教授回家。1925年5月21日,上野教授于大学因急病逝世,八公等回来的却是教授的棺材。八公于教授逝世的第二天就回到涩谷车站,在往后的日子里,它依然跑去车站等教授,不论寒暑,不论刮风下雪,它天天等待着那个永远不会回来的人,持续等待了九年,直到死去。
1932年,日本犬保存会的齐藤弘吉把八公在涩谷车站等候主人一事撰写成文并寄稿至东京朝日新闻,以“惹人怜爱的老犬故事”为题刊登于报章上。八公因而成名,及后被称为“忠犬八公”。1934年4月,人们在涩谷车站前为八公树立了铜像。八公“本犬”也出席了铜像的揭幕式。此后,铜像附近的车站入口就被称为“八公入口”。八公死于1935年3月8日,最后与上野教授同葬于青山灵园。如今在涩谷车站北口外,八公的铜像依然矗立在那里,它翘首远望,好像总在等待着什么。
如今,涩谷站前的八公犬铜像,是人们等待朋友的最佳场所。直直地站在八公塑像前等。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是在等恋人,像八公一样,他们脸上没有表情,等待是没有表情的,因为已经没有杂念,已经断念,无论如何就等吧。爱不需要聪明,而需要愚蠢;不需要算计,而需要忠诚。
我上网查了下资料如下:秋田犬——是日本国最据代表性的犬种。秋田犬原为狩猎狗,后经改良成为大型的日本犬。秋田犬是日本的国犬,因为它的原产地在日本的秋田县,所以它的名字就这样诞生了。17世纪时,秋田当地的佐竹侯,为了激励武士们,以秋田猎犬培训做为斗犬用,使秋田犬的体型逐渐被改良为大型。20世纪初日本昭和年间,日本国内开始逐步禁止斗犬,秋田犬饲养量剧减,后经有人提倡保护而被誉为国犬。它的类别属于尖嘴犬类,有很大的力量,并且十分的强健,它是非常喜好运动的品种之一。在日本,它的用途是用来做火警警备犬的。在世界各地,它现在已经成为了家庭犬的一分子,并且受到了广大人们的喜欢。秋田犬在日本原产地受到很高评价。1931年正式被承认为日本的国家珍贵动物。
第四篇:忠犬八公电影观后感
忠犬八公电影观后感13篇
忠犬八公电影观后感1
看了《忠犬八公的故事》这部电影后,我的心犹如澎湃的海潮,久久不能平静。我想,动物真的是人类最好的朋友。
这部影片主要讲了一位大学教授收养了一只秋田犬,取名叫“小八”,小八每天早晨都送教授去上班,当傍晚时,小八也会准时去车站等待教授回家。后来教授因心脏病突发去世,再也没能够出现在车站,但小八依然准时在车站等候教授。就这样,九年过去了,忠诚的小八最终在等待中去世了。
影片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是教授过世后,八公一直在火车站等待他的回归。看到这里,我的眼睛被泪水浸湿了。
我不禁联想到了以前我家小巷前的那只小狗,以前每次我回家时,都会买一些小零食给它吃,也经常和它赛跑,玩耍,渐渐地,我们成了好朋友。后来,我家搬家了,我再也没有见过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到我的老同学说,那只小狗一直在小巷那里等我的出现,但始终等不到。于是,我跑到老家门口一看,果然,它依然出现在那里,我的心突然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似的。
忠犬八公电影观后感2
昨天,跟妈妈一起看了《忠犬八公》的电影,看了以后,觉得是一部很平淡的电影,一位教授、一只八公狗,还有很长时间的火车站的场景,但是当我看到电影的高潮的时候,从教授不幸死后的每一分每一秒,小八都在火车站等着教授,我也从那时候起,泪流满面,妈妈也哭了起来,我们顿时控制不了自己的眼泪。
小八的坚持,小八的忠诚。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小八在想什么,九年,整整九年,小八都在等待,没有一刻休息过的,除了晚上睡觉,早上继续道火车站等着。我希望小八的每一天都是幸福的,小八每天希望教授的出现,可是最后又是失望,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整整九年,最后的场景是小八变得十分苍老,也许这就是小八生命的最后一天了,教授夫人坐着火车回来了,看到小八还在等待,简直无法相信,就对它说:“我和你一起等下一班车,好吗?”这个时候妈妈和我又一次控制不住的情绪,大哭了起来。最后,小八慢慢地合上了眼睛,它在梦中肯定等到了它的主人,在回忆美好的生活。
多么忠诚的秋田犬,狗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好好对待它们。希望人类不要暴力对待狗,因为它是我们忠实的朋友!
忠犬八公电影观后感3
今天老师放了《忠犬八公》,是我感慨良多。
影片讲了一只叫小八的小狗,每天都去车站接主人回家,主人死后也照去,直到死亡降临。是啊,小八的忠心值得歌颂,但又有都少人能做到呢?
如明代的解缙,在与朋友发表了殉国演讲后,连夜收拾行李投奔了京城外的朱棣。史书上还说:解驰谒。
古人如此,今人更是如此!对那些人我强烈鄙视,但我理解。在利益面前,要保持忠诚确实是一件很难办到的事情。连意志坚定的士兵也可能叛变,何况别人!话说回来,那狗狗也怪可怜的,苦等了几十年,却没一个结果,唉。
也许有人会说,那不是愚忠吗?我说,那正是狗比人高尚的地方:只要认定主人,就会一直陪伴主人,至死不渝。如果你不是他认定的主人,不论怎么诱惑,他都不会听你的。
友情也是如此,如果你交了小人,那你就可以拜拜了,如果是君子,那你就有了一个知心朋友。
在这个“乱世”,忠诚成了很少有人拥有的贵重物品,我希望他今后成为人手一份的平民用品!
忠犬八公电影观后感4
小八守在车站,等着它的主人,尽管它知道,它的主人永远也不会回来了……这是多么感人的一幕,这一幕选自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一次偶然的机会,教授收养了秋田狗小八,从此以后,教授和小八形影不离,小八每天下午五点准时在车站等教授,可有一天,教授心脏病突发,永远地离开了小八,小八永远地等在车站,希望奇迹发生……
小狗的感情多么丰富、细腻,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老家的一只雄狗和一只雌狗。雄狗具有绅士风度,吃东西从来不抢,雌狗则很淑女,吃东西很优雅。我就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吧:有一次我们吃鸡肉,把骨头给小黑(雄狗)和小黄(雌狗)吃,小黑得到骨头,先把骨头让给小黄,然后自己再等我们拿出骨头。小黄先向小黑摇了摇尾巴,表示友好和感谢,然后慢慢地享受着,小黑见状,也摇了摇尾巴回应。旁边的一个小男孩见了,笑了笑,可能他在笑两只小狗“谈恋爱”。我觉得小狗跟人一样,会谦让,感情很细腻。
看了《忠犬八公的故事》后,我想做宠物医生或狗狗服装设计师,因为对于这种通人性的动物,我们是值得为它们付出的!
忠犬八公电影观后感5
“狗”其实对于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自从我在多年前养死了两条金鱼以后,我便开始惧怕——这样幼小的生命千万不能落在我的手上,毕竟我从不会照顾好一只小动物。所以,对于动物,我从不敢亲近,只能远看或是擦肩而过。
尽管我与动物擦肩,但被感动,其实很容易的。帕克与八公,如同兄弟般感情深厚,这是难能可贵的'。虽热在人与人之间也有这样情感的存在,但令人心痛的是对象是一只狗。一只秋田犬的生命只有短暂十二年,但八公却没日没夜地等了帕克十年!几乎耗尽了它的一生……
人一生会有许多自己所珍视的人,而一只狗一辈子对它来说最重要的,是它的主人。换作我,我想我很难、几乎不可能做到孤独几十年,什么也不做、每天按部就班地等候一个心里已经明白不会再出现的人。我会做的,也许只是在心里想着、挂念着他。至于有一天会不会再与其重逢,我也不会再想,因为我已经开始我另一部分的生活。而八公那样不顾一切的执着,那样默默的守候,那样对情感的保护,委实是我被震撼到的。
狗与人有什么不同?同样是有血有肉,同样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要说一切的不同,只能是人属于高级动物罢。但这不是可以欺负幼小生命的理由,它把一生交付与你,你也应该真诚相待才是。如果知道自己不会好好对待它,那么就应该给它找一个爱它的主人。不在乎,不意味着就可以伤害。
爱是理解的别名,理解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要轻易伤害任何一个,人也好动物也罢。
忠犬八公电影观后感6
忠诚,胜于所有精彩。
老师告诉我们要看电影,我倒也感到挺奇怪,为什么要花时间看一部电影,而不上课呢?但听到片名《忠犬八公》后,我心中的疑惑立即无影无踪了。
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
一看片名,大概所有人都知道是表现一条狗的忠诚。但具体细节却浑然不知,今天,通过看这部影片,我算是了解了全部的故事。
先说一个小细节,影片中借男主之口说秋田犬只有在特殊原因下才会去捡球,就在主人死去的那一天,小八捡球给了他,之后主人便死了,当时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立即得出了小八捡球的原因。我也不知这是为何,更不能解释,仅能笼统的找到一个理由:秋田犬是有灵性的,与主人心有灵犀。虽说听起来似乎有几分科幻,但这确是我能能找到的最好的理由。
电影最后小八依旧在同样的车站,用同样的姿势等待着,但却等不到同样的那个人,永远等不到,一直到死去,真是感人至深,催人落泪。
若是人的话,我敢断定,没有一个人会这样等待一生。但狗不同,它们总是那么的忠诚,无论主人生活如何,无论待遇如何,总是那么的忠诚,忠诚的似乎有些傻。
狗在人的生活中可能只是一个过客,总是会忘记的。但狗不同,它们只有十几年的寿命,在它们的眼中,一生即是主人,主人即是一生。
狗的世界是黑白的,没有任何精彩鲜艳的颜色,但它的这种忠诚,远胜于所有的精彩。
忠犬八公电影观后感7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部电影几乎可以算是一个日本秋田犬(Japanese Akita)最华丽丽的广告长片;只是,我们会那么心甘情愿地掏钱给这部广告长片买单,并且我们还被整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幽幽轻叹:这钱花得值啊。呵呵,现代人呀——我们会为自己的眼泪买单,并且除此之外一般我们都无法落泪。是的,我们在大银幕前苦修多年把自己的泪腺练得几乎水火不侵之后,电影人拖出一条满脸哀怨的大狗后,我们苦修得来的免疫力瞬间被它给彻底瓦解了。
这是个挺奇怪的现象。多少次镜头里的俊男美女们哭得七零八落时我们报以之笑场,可是这条大狗拖出来之后仅仅只是让它安坐在镜头前的花坛上安安静静地坐着,用大量的胶卷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特写的同时讲述一个颇为姗姗动听的故事,却能将我们的最后的那道心理防线完全地击垮。我想过这个问题,然后有一天突然间就豁然开朗了。因为动物对我们往往更真诚一些,而且它们还没有进化出能够思考的大脑来,它们的本能决定了它们不会跟我们玩心机游戏,所以它们对我们也更真诚一些——要什么不要什么,做什么不做什么全凭它的动物本能。所以对着一头看起来颇有些可爱的动物,我们总会更轻易地卸下防备进而与之坦诚相对;如此一来,它们总能轻而易举地完成轻松一击。
忠犬八公电影观后感8
最近,我看了电影《忠犬八公》,这个电影的故事很感人,看完以后我发现自己的眼角是湿的。
这个电影大概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博士下班的途中,在地铁站旁发现了一只小流浪狗,很可怜,于是将它带回了家,之后又发生了很多事情,在这些事情中,小流浪狗慢慢的长大了,随着他的长大,那位博士也看出了他是一只秋田狗,是一只有着故事的狗,博士也认识了一个日本人,他给博士讲了很多关于这条狗的事,博士从他的脖子上的项圈上看到了一个字:“八”,于是,慢慢的,大家都开始叫他“小八”,有一天,博士找到了一个球,便想让小八来玩接球,可是从来没有成功过,直到有一天,博士坐地铁去讲座,可是小八那一刻来陪他玩球了,博士不知道为什么,而进去地铁后就没有回来过。小八就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可它依然坐在地铁站门前,等着他的主人回来,虽然他的家人三番五次的想要接它回家,但是它依然回到地铁站等着他那永远不会回家的主人回家。
这个电影让我感受很深,八公他忠诚的品德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忠犬八公电影观后感9
今天是周一,有我们最喜欢的电影课,今天我们看了一部感人至深的影片——《忠犬八公》。
很久以前,我就听闻了这部电影,但一直都没能如愿以偿,不得已之下,只有在网上看了情节简介。没想到,今天的电影课终有机会来看这部让心念许久的影片。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大学教授帕克与一只叫“八公”的狗之间的动人故事。大学教授帕克在小镇车站上偶遇并捡养了孤苦无依的小秋田犬,帕克为它取名“八公”,八公陪着帕克全家一起成长,从小狗渐渐变成庞然大物。
八公每天准时陪伴帕克上班,傍晚五点准时出现在车站门口迎接帕克下班,这样温情的场景每天上演,然而有一天,帕克在大学上课时因心肌梗塞突发而死亡,再也没有回到车站。可是八公每天依然如故来到火车站里等候、凝视,从夏季到秋季,十年时间里,风雨无改,直到八公最终死去。
看完这部电影,整个教室都寂然无声,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眼泪。八公十年时间执着守候在火车站门口的画面,让荧幕前的我们唏嘘不已,这是一位忠诚的爱的“守望者”形象。可是对不起,八公,你的主人永远不会回来了!我难以相信一只狗可以忠诚到用它的一生来等待他的主人。你可知,十年是什么样的概念。它或许只占你人生的几分之一,可是对一只狗,那就是它的一生啊!它用它的一生,向所有人诠释了什么叫忠诚,什么是爱!
生命是有限的,可爱却是永恒的!
忠犬八公电影观后感10
今天,我们观看了《忠犬八公》这部电影,第一次见识到一只狗如此忠诚,我看了后很感动。本片讲述一只日本秋田犬在车站偶然被教授帕克捡回家,教授帕克与这秋田犬相处得很亲,帕克根据秋田犬的项圈给它起名叫“Hachi”。他们天天呆在一块儿,就像家人,教授有时竟也会伏在地上费尽全力教八公捡球。帕克的妻子本是坚决反对家里养狗的,但是看见帕克和八公之间如此深的感情,她终于同意了。每天,八公和帕克都一同去车站,然后八公在傍晚又来准时接帕克下班。直到有一天,不幸降临了。帕克教授在为学生讲课时,突然心脏病突发,离开了人世。可八公并不知道这件事,那天傍晚,它依然像往常一样,在等着他主人的到来,可是人流渐渐地少了,八公还是没有见到帕克的身影,它再也没有见到帕克了。可是这只忠犬依然每天都在车站上等主人,这一等,就是十年。终于,在一个雪夜,忠犬八公合上了它的眼睛。
我不喜欢这个结局,为什么就不能让帕克与八公永远在一起呢?也许人,总要离开的。但是却让我们领会到了一只狗的忠诚。十年,也许是我们生命的十分之一,但却是一只狗的一生,八公用它的一生去等它的主人能再叫他一声“Hachi!”但是,它还是没能等来那个熟悉的声音。
这部影片的情节并不曲折,但却那么地深入人心,催人泪下,忠犬————忠诚的狗,我想这样形容八公再贴切不过了!
忠犬八公电影观后感11
论催泪,日本的电影绝对能座上头把交椅,尤其是关于动物的电影,《我和狗狗的十个约定》,《玛丽和三只小狗的故事》,《狗狗心事》全都让纸巾卖家赚得盆满钵满。
八公的故事由来已久,此次交给美国翻拍,虽然不似日本电影那样让人头哭到尾,可是催泪的作用依然明显。八公粘着教授的样子,怎么看怎么像我家那已魂归天国的球球,她粘我妈的本事,比起八公来,有过之而无不及,用奶奶的话说,她闻不见我妈的味道就会抓狂。球球不喜欢常规狗狗游戏的劲儿,和八公也如出一辙。
前年夏天,球球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当从电话里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不争气的在办公室里眼泪泛滥,还好当时只有我一个人在加班,可以肆无忌惮的挥洒泪水。十一年,球球用她的生命,陪伴了我们整整十一年,这一份感情,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直到现在,老妈不敢在家里挂球球的照片,说怕看见会落泪,她已经流了太多的泪水。
回到电影来,剧情美国式的简单,但是用潺潺溪水的钢琴曲串起了亚洲式的温情,秋田犬那憨憨的样子,时而让人忍俊不禁。爱狗的人,应该都不会错过。
忠犬八公电影观后感12
看了这部电影之后,一直有一种想写点什么的冲动,既是为了这部电影,也是为自己做一个纪念。
我看电影从来没有哭过,真的,最多就是泪水湿润了眼眶,从来不曾滑落过。很早就听说过这部电影,只是一直被这样那样的事情缠绕着,直到最近自我的放松了一下,放下了一些事情,看一些好的电影洗涤一下自己的心灵。
其实电影讲述的很平淡,非常平淡,但就是这种平淡打动了我。Hachi在数十年的时间里每天准时出现在火车站门口等待着他的主人归来,这是一种怎样的感情,这是一种怎样的眷恋,Hachi用它的一生来等候它的主人,再想想世间的离合悲欢,背叛与抛弃,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感情!在看到主人公的妻子十年之后回到家乡看到Hachi抱头痛哭的时候,我的眼泪止不住的划出了眼眶,止不住的滑落,甚至连我自己也有点惊讶于自己的反应。或许是我的感情藏得太深,不会被轻易发掘,或许是我之前看过的电影并不能引起我太多的共鸣,或许是其他的各种各样的原因,我已不想去探寻。写这些东西只是因为看完电影之后一直有一些话想说,一直不知道怎么说,一直不知道该跟谁说,于是写了这些文字来记录我的一些感受,包括电影和我自己。
忠犬八公电影观后感13
很多精彩的电影都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感动,但是今天我要给大家说的是一个忠犬八公的故事,很多人都看过电影,每一次看完电影都会是哭一场,真的很感人。在生活之中也有很多人喜欢养小动物,但是小动物也是非常的'有心的对待自己的主人,尤其是小秋田犬八公。下面就一起来看一下忠犬八公的故事。
这个忠犬八公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大学教授帕克在火车站捡到一只小秋田犬,因为它孤苦瘦小的身影引起了帕克的怜悯,帕克因为没能找到它的主人,就带回家进行暂养。虽然一开始的帕克的夫人没有同意,但是看到丈夫和女儿的喜欢也就随之而去,这种小狗也就正式成为家庭的一员。
小秋田犬的项圈上写着日文的“八”,帕克为它取名“八公”。教授帕克在自己每一天的闲暇时光里都是和八公度过的,每一天的八公都回到车站去接送教授回家,但是有一天教授在讲台上突发心脏病去世,再也没有回来,八公不知情的还是守在车站前,每一天的傍晚5点时间都来到车站,不论刮风下雨,一直到八公去世。
八公和教授之间的感情是难以预料的,告诉我们狗狗就是我们人类最好的伙伴,他会在寂寞的时候陪在你身边,在你伤心难过的时候不离不弃,就算你不在它还是会在原地等你来找它,就如你身边最贴心的小伙伴,陪你一起成长,一起玩耍,可以让你在它身上乱滚,但是在你受到危险的时候永远第一时间保护你。
这样的电影让很多人一直恋恋不忘,更不能忘记的是电影之中的八公对于主人的那一份情。
第五篇:忠犬八公观后感:如果八公主人没有死
如果八公的主人没死
观《忠犬八公的故事》有感
如果八公的主人没死呢?
他也许会被宠着,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如果八公的主人没死呢?
他也许就会和主人撒娇
如果八公的主人没死呢?
八公就还是会每天到车站等他的主人
如果八公的主人没死呢?
他会开心的活着去世
如果八公的主人没死呢?
他会向我们的狗狗一样,给他吃好的,穿厚的但是
他没有离开他唯一的主人
在我看到那个八公主人的老婆回来的那一刹那
我已经哭了
八公,等了他主人10年
连他老婆都没有为她守寡
八公,他拒绝了和主人的女儿生活,而是,在一个车站里,等待他的主人
周末独自在家看了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此刻仍是心潮起伏。
这是我两年来屈指可数的、能够让我热泪盈眶的影片之一。
影片是由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的,讲述的是一条忠实的狗和他的主人的故事。这条狗真实名字就叫小八,生于1923年日本大馆市。(这种狗是日本幕府将军的爱犬,是世界名种狗,极通人性。影片里介绍说,是这种狗开启了人类与狗的首度合作。)而其主人是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教授上野英三郎。他们在真实生活中不知道怎么遇到一起的,但在影片里,讲的是男主人公在火车站捡到的,甚至由男主人公妻子之口说道,是小八找的他的男主人。在男主人公生前(也就是在影片外上野英三郎生前),这只狗每天早晨都送他去火车站,每天晚上都去车站接他。但是不幸的是,1925年,他的主人病逝,由于下葬地点偏远(肯定是名人公墓了),小八并不知道,于是他仍旧每天都在车站门口等候主人下班回来,可是主人迟迟没有出现,而小八就这样执着地在站台上等候了九年,直至1935年三月死去。在影片里讲到,因为小八感动了远近无数的人,被记者登上报端,有很多很多的人感动于小八的事迹,纷纷捐钱为小八买食物,甚至在车站里给他安排了特别住处。
小八死后,当地人出钱为他雕了一个青铜像,他至今仍然守候在日本涩谷车站,目光坚定地盯着车站出口,期待着有一天主
人能够回来。
影片里采用双重视角,一方面是从人物的视角,一方面是从小八的视角。尤其是结尾时,导演从小八的视角展示出或者说是幻化出小八在临死的睡梦中盼到了主人的归来,又和主人形影不离。我想这是很大的手笔,一方面体现了善良的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寄予了小八一种关切和同情。一方面也升华了主题,使剧情更加具有感染力,体现了教化人类从善的主旨。
从故事叙事手法上说,完全是倒叙形式,通过影片里男主人公的外孙在课堂上向同学们讲述这个故事的方式展开剧情。故事讲完后,导演又出一手笔,男主人公的外孙也养了一条狗,名字也叫小八。又通过他之口讲述了外公的人品。这就使得教化的寓意更加饱满了。
而从小八开始接送主人上下班开始,我的眼泪就一直没断,到影片结束为止,我哭了可能不止半个时辰。我想在观看影片的同时,我的内心深处一定在与现实中人与人的关系实际对比,在憧憬与打击里使得情感冲撞来的更加的强烈,而眼睛成了宣泄情绪的一个突破口,使得我泪如雨下。
现实生活中,人们互相玩弄,互相欺骗,互相背弃,已无多
少诚信和感动可言,缺少真正的爱情,只有房奴,车奴,钱奴,散发着**、的、情、欲;缺少真正的友情,只有互相算计,谄媚,勾结,散发着势利的腐朽气味;缺少和谐的亲情,夫妻没日没夜的争执口决,亲子间无休无止地相互责罚轻视,散发着世界末日人心惶乱的毒气。甚至连所谓的“感动中国”评选,都让我看到明显的矫揉造作的成分,简直就是选秀行为,掺入很多明显的商业炒作意图。用虚伪的虚假的夸大的故事企图树立典型,想要骗取善良的人们的纯洁泪水和不纯洁的钞票,算盘打得很卑鄙。只是如今社会SB虽多,但现实如何,挺多人还是看得分明的。
我希望社会风气好转,虽然淳朴这个词已经远离了这个时代,但社会起码要有个大体公道;人性虽然也甭奢望不忍,但起码别太扭曲。
只是千万别一面无耻地喊着人道主义,人权主义,一面残酷地摧残人的性灵和肉躯,阳奉阴违不禁使人难堪,也使人绝望。
现世里就几乎没有一个人像个人似的活着。贫苦草民**自不待说,稍富一点的天天算计着继续不择手段地捞钱,大富大贵的更是,仗着钱大气粗,为富不仁,醉生梦死,纸醉金迷;从政的鱼肉百姓,贪赃枉法,聚赌嫖,娼;从商的缺斤少两,坑蒙拐骗,童叟都欺;从文的学术抄袭,没了气节,都往娱乐圈里挤。。。呜呼悲哉!!
如果有下辈子,我要做一条忠诚善良的狗,然后用我的一生时间去寻找值得我用忠诚相待的主人,找到了就不枉为狗一回,找不着就诗意地流浪。
谁说万物人居长,人算什么东西啊,很多时候多么脆弱、多么卑**类就自大吧,真正恒久不变的是什么?是自然,是道。若不自省,迟早自掘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