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气104建筑公共安全技术课程设计工作总结
附件4:
山东建筑大学课程设计工作总结
课程名称: 建筑公共安全技术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某综合楼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设计 使用班级: 电气104 指导教师:张玫
本课程设计的内容是按照教学大纲实施的。从学生上交的设计成果(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书)和答辩的情况来看,可以肯定本次课程设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巩固了学生在《建筑公共安全技术》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了建筑物内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进一步提高了设计能力和实践技能。
学生对本次课程设计较为肯定,他们认为经过本次课程设计有以下收获:这次课程设计题目能够将书本上枯燥的东西应用到实践,从而使得同学们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和实践过程的乐趣,更锻炼了自己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设计过程中,同学们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不但加深了对建筑公共安全技术这门课程的理解,还了解了本专业学科最新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从而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不少同学还在设计过程中与其他同学交流探讨问题,获得了很多启发和帮助。
本次课程设计的优点是本学期建筑公共安全技术课程设计增加了答辩环节,使得大部分同学都能认真、独立地做课程设计,电气104班的同学学风很好,大部分同学都能独立完成步骤的任务,上交的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都不错,但对于一小部分基础特别差的同学,做的结果不是太理想,另外这次一部分同学因为考研推迟了上交文档的时间,设计的成果也不太好。建议对专业基础课程的考核和要求要提高和加强,使得学生们做专业课程设计不至太吃力。另外对考研的同学也要严格要求。
第二篇:建筑电气中级职称技术工作总结
技术工作总结
本人从2003年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以来,一直抱着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不断充实自己的信念,从最开始的灯光、机械、音响系统,到后来的监控、智能中控、视频显示系统等等,直至目前正在钻研的综合布线、有线电视、信息发布、楼宇自控、电话网络、机房建设、防雷等等系统。这是一个艰苦而卓越的历练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的自我完善、不断的取得进步的过程。
经过这些年的不断学习与实践,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经历过的大大小小的项目很多,涵盖了很多的领域,包括酒店、宾馆、医院、学校、政府职能部门、各企事业单位、专业演出团体、专业体育场馆等等,这些项目的实施,涉足了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各个子系统。
所谓智能建筑,就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充分应用和综合建筑、控制、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先进技术,构建一个覆盖整个建筑的一体化的、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智能平台,向人们提供一个具有可持续完善功能的高效、舒适、便利、安全、环保的建筑环境,实现建筑价值的最大化。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国民经济对数字化城市、绿色与智能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各行各业用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是大势所趋,而建筑智能化是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朝阳产业,社会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建筑电气工程”就是以电能、电气设备和电气技术为手段来创造、维持与改善限定空间和环境的一门科学,它是介于土建和电气两大类学科之间的一门综合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它已经建立了自己完整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主要包括:建筑供配电技术,建筑设备电气控制技术,电气照明技术,防雷、接地与电气安全技术,现代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现代建筑信息及传输技术等方面。
通过不同形式、不同性质的工程项目,使自己得以全面的发展。比如: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体育场工程、山东泰安农业大学体育场馆工程是属于体育场馆类的室外型建筑,其专业的扩声系统和场地照明系统有着其特殊性;
河南大厦、国际饭店、天伦王朝饭店、颐和园宾馆等工程,属于酒店性质工程,设计过程中追求稳定性与档次。河南大厦宴会厅的项目,我任现场项目经理,第一次正式接触工程实施的全过程,进场、报验、安排施工、各工种之间的穿插施工、调试、试运行、验收…等等,真正感受到了完成一个项目是那么的不容易。颐和园宾馆的数字影院系统,在设计时,甲方要求高档次、高标准,因此选用的数字影院突破传统影院的模式,采用世界领先的数字技术,通过卫星、光碟或是光纤电缆传递数字电影,而且电影的字幕可以在影片开始放映前的几分钟内完成转换。这样就使广大观众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欣赏到好莱坞大片,享受到传统电影无可比拟的音画放映效果。
房山实验中学、北京小学和对外经贸大学等工程,属于教育系统类工程,讲求实用性设计,北京小学是改造工程,在进行系统设计前,我们先对其配电线路进行了改造,之后针对其使用需求与功能方面的要求进行了音视频、灯光、机械系统的详细设计,对外经贸大学礼堂的扩声系统采用了目前先进的线阵列音箱组合,它较之传统的音箱,具有更强的扩声指向性、更大的声压级(在同一距离上,较之传统音箱)和更好的声场均匀度。
解放军301医院、解放军305医院和解放军309医院的工程属于部队系统类工程,在设计时必须保障可靠稳定性、先进性和可扩展性等等,解放军301医院的视频系统在礼堂左右的三角地带侧墙上设置了2块130寸的背投影幕,主席台正中设置一块大尺寸电影幕(与观众厅处的10000流明3片DLP投影机配合使用),同时,整个工程配置了一套智能中控系统,用以控制音视频设备和机械设备的运行,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而309医院领导在参观完301医院的项目后,对项目的功能和档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视频、灯光、音响、机械系统等等系统都要齐全,尤其对厅堂建声提出了严格要求,针对甲方的这一要求,我采用目前行业上权威的EASE声场模拟软件,对309医院的礼堂进行了声场模拟,向装修方提出了建声材料的吸声系数参考值,以便于他们确定装修的材质。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指挥中心和六里桥高速公路指挥中心弱电系统工程包含了会议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其中的大屏幕拼接显示系统设备的应用更是当今先进显示技术的良好体现。
圭亚那国际会议中心、加纳国家剧院和塞内加尔国家剧院等项目的设计与实施,使我具备了国外项目的设计与施工的宝贵经验,塞内加尔国家剧院设计项目是配合广电部设计院与北京建筑院实施的,负责其中的专业灯光系统的设计,在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使整个专业灯光系统的合理性和可扩展性都达到了最大值。
中国人寿F1大厦会议系统的设计工作,前后持续了一年的时间,其中包括总裁会议室、视频会议室、多功能厅、普通会议室等等,甲方要求整个系统的音视频可以网络共享,因此我们设置了网络音频扩声系统和视频传输系统,其中的多功能厅更是采用了大屏拼接设备,扩声部分同样采用了EASE声场模拟软件进行了现实模拟,以期达到甲方的使用要求。
目前正在实施的国家测绘局项目,涵盖了智能化系统的诸多子系统,其中虚拟投影显示技术,目前业内尚属罕见,该技术又分为主动立体投影技术和被动立体投影技术,它们的直接区别在于:主动立体投影系统采用一台投影机,机内内置处理模块,而被动立体投影系统采用两台投影机,由独立的图形处理器进行处理和控制。经过和甲方的反复技术交流,最终确定在大报告厅设置主动立体投影设备,在四季厅设置一套虚拟电子沙盘系统。虚拟电子沙盘采用4台高亮度投影机从房间的球形网架处,通过功能强大的图形拼接融合处理器的处理与控制,将图像投射到地面的17m×9m的硬质幕上,从而实现虚拟电子沙盘的功能。
综上所述,通过众多工程的实践锻炼,加之自己的不懈的努力、不断的学习,从各个方面汲取先进的技术与知识,在实践中不断的锻炼与提高,使自己在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和较大的收获。但我也清楚的认识到:进步和不足是同时存在的,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于学习中,我会取长补短,更加发奋的去弥补自己的短处,以一个全面的自我去完成更加优质的工作!
第三篇:建筑电气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建筑电气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设计基本信息 课程设计环节代码:050219 课程设计环节名称:建筑电气课程设计
英文名称:Course Design of Building Electricity 实习(课程设计)周数:2 学分:2.0 适用对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与环节:建筑电气 电工学
二、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
建筑电气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进一步强化建筑电气设计理论与建筑电气工程的设计、施工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设计思维以及施工、安装的实践动手能力。本课程设计的任务包括高层建筑的电气系统的方案设计以及低压配电线路施工图的设计。
三、课程设计方式 1.课程设计的选题
本课程设计一般由指导教师出题,按设计小组组数确定相应数目的设计题目,并对应制定任务明确的“课程设计任务书”。
2.课程设计任务的完成
1)根据学生人数,按2-3人为一组,将学生分成多个设计小组。2)学生以设计小组为单位,就设计课题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工作的内容,并收集、准备相关的技术资料。
3)各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工作内容,在教师指导下,按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的顺序完成课程设计的任务。
3.课程设计提交的成果
本课程设计结束时,学生应提交设计成果资料包括:设计说明书,文字内容不少于3千字;完整的低压配电线路施工图一份
四、课程设计教学(或指导)方法与要求
(一)指导方法:
在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对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设计流程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明确任务、掌握设计方法;适当安排时间,采取集中或个别辅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并针对每个学生随时进行答辩和质疑,以考核学生对建筑电气系统的掌握理解程度和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要求
课程设计是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训练过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基本要求如下:
1、任务要求。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按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规定,独立地、认真地、有计划地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2、知识要求。学生在课程设计工作中,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使理论深化,知识拓宽,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延伸。
3、能力培养要求。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学会依据设计任务进行资料收集、加工和整理,掌握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流程、方法和标准,提高设计、理论分析、技术文件编写的能力。
4、综合素质要求。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遵守纪律以及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
五、课程设计内容和时间安排
(一)方案设计阶段 2天 具体内容如下: 确定设计内容:根据建筑规模、功能定位及使用要求确定本工程拟设置的电气系统。确定变、配电系统容量及要求 确定是否需要设应急电源系统以及备用电源和应急电源型式。4 对照明、防雷、接地、智能建筑设计的相关系统构成形式进行说明。
(二)初步设计阶段 6天
本阶段应在方案设计确定的设计内容基础上展开各系统的技术设计,具体内容包括:确定变配电系统型式、照明系统设计、动力系统设计、保安系统设计、电话通信系统设计、防雷设计
(三)施工图设计阶段 2天
施工图设计阶段是在初步设计各系统方案基础之上进行深化及完善。
六、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一)方案设计阶段
1、要求
(1)确定设计内容:根据建筑规模、功能定位及使用要求确定本工程拟设置的电气系统。
(2)确定变、配电系统容量及要求
1)确定负荷级别:1、2、3级负荷的主要内容。
2)负荷估算:本阶段主要采用单位容量法或单位指标法进行估算。3)电源:根据负荷性质和负荷容量,提出要求外供电源的回路数、容量、电压等级的要求。
4)确定变、配电所位置、数量、容量,变压器台数。
(3)确定是否需要设应急电源系统以及备用电源和应急电源型式。(4)对照明、防雷、接地、智能建筑设计的相关系统构成形式进行说明。
2、重点、难点
重点:确定变、配电系统容量及要求;对照明、防雷、接地、智能建筑设计的相关系统构成形式进行说明
难点:负荷估算
(二)初步设计阶段
1、要求
(1)确定变配电系统型式:
1)确定负荷等级:1、2、3级负荷的主要内容; 2)负荷计算:根据设备专业提供的设备资料,分类进行负荷计算,并算出总负荷;
3)根据确定的变配电方案,提出电源数量及回路数要求,了解电源引自何处;确定高低压供电系统结线型式及运行方式;确定重要设备的供电方式;明确是否需要设置备用电源;
4)确定变配站的数量、位置、面积;
5)绘制竖向系统图,标注各配电箱编号、对象名称;
6)确定配电干线主要敷设;确定各主要配电间、电气管井位置及面积; 7)画出配电干线平面图并标出主要配电箱位置及编号;(2)照明系统设计
1)确定照明种类、灯具型式、照度标准; 2)确定应急照明电源型式;
3)确定照明线路型号的选择及敷设方式。
4)绘制照明灯具(包括应急照明及疏散照明)平面布置图;(3)动力系统设计
1)确定动力设备的负荷等级; 2)确定动力设备的配电方式;(4)保安系统设计 1)确定保安系统的组成内容
2)确定保安系统的系统结构型式及对相关设备进行选型(5)电话通信系统设计 1)确定电话系统的配线方式 2)对电话系统的相关设备进行选型(6)防雷设计 1)确定防雷等级; 2)确定防雷措施。(7)初步设计资料
初步设计阶段电气专业应包括以下资料: 1)图纸目录
2)设计说明 3)材料表
4)高压配电系统图 5)低压配电系统图 6)配电干线图 7)配电箱接线图 8)配电平面图 9)照明平面图
2、重点、难点
重点:变配电系统型式的确定;照明系统设计 难点:相关图纸的绘制
(三)施工图设计阶段
1、要求:
(1)在初步设计各系统方案基础之上进行深化及完善。
2、重点、难点
重点:进一步完善各方案
难点: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考虑
七、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标准
(一)课程设计考核方式
根据集中考勤、问题解答情和课程设计书质量,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评定方法评定。
(二)课程设计成绩评定标准
采用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评分标准,集中考勤、问题解答情况占15%,课程设计书质量85%。
成绩评定标准
优秀:设计的内容正确、有独立见解或取得有价值的成果;有很强的独立工作能力;提交的说明书及附件完整、清晰。
良好:设计的内容正确、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提交的说明书及附件完整; 中等:设计的内容正确、独立工作能力一般;提交的说明书及附件完整。及格:设计的内容无原则性错误;独立工作能力差;提交的说明书及附件完整。
不及格:设计未完成规定的任务和要求或有原则性错误;提交的说明书及附件不完整。
八、课程设计指导书
王金风编《快速识读建筑电气施工图》(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张九根编《高层建筑电气设计基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徐泽植编《常用供配电设备选型手册---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第二分册)》(煤炭工业出版社)
焦留成编《供配电设计手册》(中国计划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编《电气标准规范条文说明汇编》(中国计划出版社)戴瑜兴编《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朱克勤《电气照明设计》(复旦大学出版社)
大纲修订人:吴卓葵 修订日期:2007-12-21 大纲审定人:陈姝 审定日期:2007-12-22
第四篇:综合布线课程设计任务书(建筑电气)(范文模版)
《
专 业:12城建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班 级: ① ②
指导老师:谢陈磊、张鸿恺、王丽蓉、徐勇、蒋婷婷、李杨
综 合 布 线》
课程设计任务书
系主任签字:
安徽建筑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
2013年12月6日
《综合布线》课程设计
任务书
总学时:2周(15-16)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综合布线课程设计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在进行了《综合布线》课程的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规划设计一个实际的布线系统,以此来加深对综合布线课程的认识和理解。本次课程设计以一幢25层某医院住院大楼为样本,完成对其中12-15层的水平布线系统的设计,通过本次设计,学生可初步掌握结构化布线工程中对水平系统的设计环节,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一定基础。
二、进行本课程设计学生应掌握的前设课程知识
综合布线、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三、课程设计内容和基本要求、建议学时分配
1、设计内容
-某中医学院25层住院部大楼的12-15层水平系统的设计。设计涉及内容
1)设计依据及设计原则; 2)设计等级及应用等级;
3)布线桥架的选用(桥架的长×宽);
4)双绞线的选用及安装标准及工艺要求(568A/568B、拨线距离),5)弱电间布线设备的型号及数量(24口网络配件架和电话配线架110系列); 6)水平布线的布线路由图绘制。
2、基本要求
1)编写设计方案(分析建筑物特点,根据布线系统设计依据、原则、等级等编写设计方案);
2)编写使用材料清单(桥架的使用数量和使用规格;双绞线使用规格和使用数量;楼层配线架应使用数量;RJ45模块使用数量;光缆使用规格和使用数量); 3)设计思考和心得体会;
4)利用CAD绘制12-15层水平布线平面图和系统图
五、教材及学生参考书
1、《综合布线》 韩宁 交通出版社
2、《综合布线工程设计》 刘国林 主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3、《综合布线工程图籍》
1、工程概况
某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病房,建筑面积23876.5M2,东西长70米,南北宽25米。住院大楼共计25层,地下1层,地上14层。其中-1层为设备层,1-3层分别为楼内体检中心、静脉输液配置中心、重症监护、自然疗法室、网络中心等,4-25层为标准住院病房。是一个先进的综合医疗服务体系。
2、建筑说明:
(1)该建筑物一共25层,其中地下-1层为设备层,1-3层为医院其它科室用房,4-25层为住院病房。
(2)1-3层建筑结构相同,层高4.2米;4-25层建筑结构相同,层高3.3米,且病房内廊均有吊顶,4-25层吊顶后净高 2.8m(吊顶距楼板50CM)。
3.设计要求及目标
系统要求万兆到楼,千兆到楼层,百兆到桌面,利用布线系统将住院大楼中的各种楼宇设备设施、应用业务软件系统、数字化医疗设备,计算机网络系统,无线通讯系统构成一个多位一体的综合系统,实现数字化医院的目标。为保证系统的先进性,整个布线系统选用六类非屏蔽系统。
4、桥架尺寸选择与计算
选用桥架时,应根据在桥架中敷设线缆的种类和数量来计算要用桥架的大小.1)电缆桥架宽度b的计算: 电缆的总面积S0=n1*π*(d1/2)2 + n2*π*(d2/2)2+ ……
式中: d1、d2…为各电缆的直径;n1、n2、n3…为相应电缆的根数 2)一般电缆桥架的填充率取40%左右,故需要的桥架横截面积为:S= S0/40%,则 电缆桥架的宽度为:b= S/h= S0 /(40%*h)式中h为桥架的净高。
设计报告书写格式(手写)1 目 录 2 概 述
2.1 工程概况 2.2 用户需求 2.3 设计范围 2.4 产品选型 设计方案
3.1 系统组成 3.2 设计目标
3.3 设计标准和规范 3.4 设计原则及指标 水平系统设计
4.1 水平系统
4.2 水品系统材料用量统计
1)双绞线规格及数量 2)电话线规格及数量 3)光缆规格及数量
4)单/双口模块和面板的规格及数量
设计心得 水平布线系统工程设计图纸
第五篇:建筑电气工作总结
建筑电气工作总结
时光荏苒,2010年即将过去崭新的一年即将开始,回顾这半年来的工作历程内心不禁感慨万千。对刚踏出校园的我们来说回顾和总结这半年来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有利于在以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更好的做好技术工作。
作为一名电气安装的技术员,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理论文化知识,还应当具备丰富的现场实际操作经验。对于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后者是相当的欠缺,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多到施工现场去学习和积累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勤动手多动脑。这样在学校学的理论知识和施工现场相结合就会成长的特别快。记得刚来项目部上班的第二天,我就去11#-a的楼顶上看了一下,看到钢筋网上面密密麻麻、横竖交错的PVC电管一下子懵了,不知道自己应该从那下手。我只好拿着图纸一根管子一根管子的对照图纸看,有看不明白的地方就去问现场干活的施工人员。这些人中我最佩服的是11#楼电工班的领班陶师傅,他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有着丰富的现场施工经验。有的时候经过他稍微提醒就会恍然大悟,这样学起来就会特别的快。大概过了有一星期左右,我已经基本上熟悉和掌握了预埋线管整个的工艺流程:弹线定位→加工弯管→稳住盒箱→暗敷管路→扫管穿线。只要对预埋的管子看上一会就明白,那些是强电的那些是弱电的管子一目了然。尤其是在每层的照明和插座的电管预埋时还有一定的技巧,在预埋照明电管时它是从楼顶直接反到房间内的,而房间内的插座则不用顶板往下走而是顺着底部走。因为一般插座的安装高度是30cm,顺着地面走不但省工还要省料,这样在计算工程量的时候就会算的细致一点。在电施的安装规定中指出扳把开关的安装高度为1.4m,距门口为150-200mm,成排的安装高度差不应大于5mm,成排安装的插座高度差不应大于2mm。在技术方面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去问师傅或者是翻阅想过的技术规范,只有自己认真的掌握了相关的规范才能去严格要求工人。
刚毕业的我们啥也没有,但是只要有一颗上进的心我相信无论做什么都会成功的。在施工现场每个人都有可能是你的老师,虽然他们没有一定的专业文化知识但是他们的施工经验却比我们丰富,这就要求我们多我问多想,不要觉得自己是个大学生而不懂装懂。尤其是在13#楼筏板施工的时候要做基础接地网的焊接,因为在学校的时候只知道基础接地网这个名词,但是并没有真正见过是怎样施工的,所以就要求工人严格按照图纸设计去做,但是他们并没有按照图纸去做,而是改用了另外一种焊接方式,我也不敢确定这样做到底合适着没有。最后我去问了我师傅,他说这样也可以,只要能保证接地的可靠性,还有使整个筏板贯通就行了。在施工的实际过成中也要考虑现场的一些实际情况,只要不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合理的做个变动还是允许的,在这方面还是有很大的灵活性。这样我就学到了另外一种焊接方法,只要你肯问现场的工人他们都还是乐意给你教的。经验是慢慢积累的而不是一蹴而就就能有的,要养成多动手勤动脑的习惯。
今年施工的是四期的住宅楼,共有五栋楼还包括一个地下停车库,三栋楼已经封顶,前期的安装已经基本完成(包括开槽配管)。明年开春开始管内穿线、灯具及其配电柜的安装。总的来说在这实习的半年中学到了不少的知识也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只要自己肯努力我相信一切都会好的。
通过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找出工作中的不足,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同时还需要多看书,认真学习好规范规程及有关文件资料,掌握好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加强工作责任感,及时做好个人的各项工作。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的总结与反省,不断地鞭策自己并充实能量,提高自身素质与业务水平,以适应时代和企业的发展,与公司共同进步、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