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创新中体验团体心理辅导的魅力
在创新中体验团体心理辅导的魅力
2013年5月20日,星期一,天气阴雨 地点:办公室 上午8:30,持续的阴雨天使人心情有点阴沉。
上午10:00,外面还是阴阴的天气,不时下着阵雨,担心这种天气会影响下午的教研。不断有老师询问下午教研还能进行吗?
上午11:00,再次发飞信通知每位心理教师下午教研活动时间不变,一切照常进行。
对于这次教研,所有心理老师都是向往和期待的,因为在区心理教研史上从来没有组织过户外的教研,也从来没有过全体老师一起进行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大家都共同祈祷天公作美,可以让我们今天的教研活动圆满。
2013年5月20日,星期一,天气阴雨 地点:植物园正门门口 下午1:00,虽然还有时断时续的零星小雨,但随着老师们陆续赶来,小雨竟然停了,太阳也难得的露出了光彩。
下午1:30分,“区心理健康教师团队植物园户外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正式开始。
本次活动意在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使心理健康教师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一种心理体验。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每位教师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活动中共进行了4个心理团体活动,分别是 “大风吹”; “心有千千结”; “人椅”; “蜈蚣翻身”。在活动的过程中,老师们积极投入,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大家对团体心理辅导的认识又进一步增强,同时也对团体心理辅导的操作性、实用性有了切实的体验和感悟。活动结束后xx老师还和大家交流分享了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活动感悟。
活动虽然结束了,但老师们对团体心理辅导的热度依然很高,很多老师在分享的时候都说意犹未尽,太喜欢这种形式的活动了,大家可以增近认识,了解彼此,探知自我,共同成长。老师都希望这种全新的教研培训活动可以多组织一些,使大家开阔眼界,体验创新。通过活动可以有所收获有所得,还可以更好的带领学生们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看到老师们的这种热情和期待,感受着大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这一份热爱和执着,有一种感动油然而生。在今后,多为心理教师服务,多听听大家的心声,多为大家组织和心理专业领域相关的研训活动,是我们应该做的。有一种信念引领着我们,也带着我们对这份事业共同的爱与热情一起快乐,一起收获,一起成长!
第二篇:体验心理游戏在新生团体中的魅力
体验心理游戏在新生团体中的魅力
从一个旧环境到一个完全陌生的新环境,每个人都会经历迷茫、焦虑、失落。为了让学生更快地融入新集体,更好地建立归属感和彼此支持的关系,在学期初的团队干部竞选后,学校组织了新生团体熔炼活动,用几个心理游戏促进团队干部之间的了解,并以这种活泼的方式向队员们传授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团体中的成员相识
(1)“刮大风游戏”帮助成员初步相识
所有队员围成圈,请其中一人站到中间主持活动。围成圈的每人都有一把椅子,站在中间的人是号令“刮风”的主持人,刮什么风全由他定。比如他说“西伯利亚的大风刮过来了,刮呀刮呀刮,刮到了担任班长职务的人身上”,那所有坐着的班长必须起身换个位子,主持人可以趁机坐下,必有一个人没有占上位子,这个人就是下一个指挥“刮风”的人。要想调动所有人的话,可以刮“所有的男生和女生”“戴眼镜的同学”“某个年级同学”之类的风,也可以突出心理特征、内部特征、生理特征。有人会不知所措,突然发觉自己是被刮的人之一,然后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这个游戏中,队员们的位置一次次发生变化。通过寻找有不同共性的新队员,使小组成员快速相识,并建立起了良好的团体气氛。
(2)“连环扣游戏”拓展成员相识面
辅导员要求八人组成一组,围圈而坐。从其中一个人开始,每人用一句话介绍自己。一句话中必须包含姓名、所属班级、自己的特征。当第1人说完后,第2人必须从第1个人开始讲起,第3个人一直到第8个人都必须重复第1个人的介绍内容。八人团体成员距离很近,表现出对他人介绍的极大兴趣。而当成员一时记不起太多的信息,全体成员就会一起帮助他。小组成员在多次重复中,不知不觉地记住了他人的信息,新生彼此之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时,辅导员请每个小组出一个代表,把全组成员一一向团体内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介绍,并谈对活动的感想。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认识这么多的朋友,队员们感到高兴和新鲜。
团体中的相互接纳
进入团体内的成员在初步相识后,需要进一步的相互接触、相互了解,以逐渐建立信任的关系,相互接纳,减少防卫心理。
引导队员之间相互接纳,“接龙游戏”能够满足队员的心理需要。团体中的队员,两人一组,简单自我介绍后,协商产生龙头、龙尾;两人小组之间合作,要通过每组龙头相识,面对面采用“剪刀、锤子、布”的形式开始相互随机确定新的龙头。经过几回合后,形成的是一条长长的“龙舟”。队员之间前后站立,双手搭肩,配合前行。在辅导员的启发下,请所有队员思考:当相邻两人身体接触,互相拍打肩、背、腰时,有什么感觉?当全体队员手拉手围成圆时,有什么感觉?
本来不太熟悉的队员,通过接龙游戏,拉近了相互之间的距离。特别是当相邻两人身体相互接触,互相拍打肩、背、腰时,不需要任何防备,全身处于完全放松状态,感觉到的是同伴的力量,同伴的帮助。当全体手拉手时,所有队员都意识到我是团体中的一员,要保持和团体一致的认识和评价,以团体为荣,爱护和保护团体的形象及荣誉。
团体中的自我认识
在团体中,每位成员在信任、理解、关怀的气氛中逐渐减少自我防卫心理,开放自己,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觉,诚恳地与他人交换彼此的思想、感情,也通过他人的反馈,进一步了解自己。辅导员组织了“无家可归”游戏,通过设计三个环节进一步启发和引导队员自我认识。
第一环节:相邻的两名队员自由组合,组成一个家。当三人、五人、九人一组的指令分别下达后,先后出现了当时没有找到家和经过帮助后找到家,以及一个人积极努力后仍然没有找到家的情况。辅导员针对三种情况,提出三个问题;当时没有找到家的感觉是什么?经过努力找到家的感觉是什么?看到别人手拉手在一起,你是怎样想的?
第二环节:请所有队员组合成九人小组,相邻队员记住自己左手和右手边同伴的名字。队员在小团体活动范围中可自由地走动,当听到停止的指令后,所有队员马上停止活动,原地不动。观察你相邻的队员,按原来的样子拉他们的“左手和右手”。面对现在的状态,想办法还原刚才的状态。游戏在愉悦、兴奋的气氛中结束,大家集中讨论,交流各自在游戏中的感受。谈一谈大家是怎样解开“矛盾和死结”的?怎样做才能合作的更好?
第三环节:辅导员总结。找家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去体验被人接纳信任的感觉。只有当你体验了需要帮助时的焦虑和得到帮助时的欣慰,你才能深切理解帮助的重要意义。同学们从游戏中学到第一个人生经验是要真诚待人。大家在游戏中都经历过从互相陌生到配合默契的过程,这个游戏成功的关键就是配合的技巧,而成功的前提是互相信任。所以同学们从这个游戏中学到的第二个人生经验就是在帮助的过程中,成员之间要互相信任。第三个人生经验就是,帮助其实是一种合作,合作者不但要有合作精神,还要有合作技巧。游戏毕竟是游戏,每个人在生活中会经常遭遇这样的经历,体验这样的人生经验,生活会教会我们怎样信任理解别人,与别人合作。
第三篇:团体心理辅导
二年级团体心理辅导记录
一、辅导缘由: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责任心,教会他们换位思考。引导小学生培养自己勇于担当、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
二、初步分析:当回“坏孩子”
“坏孩子”这个称谓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排斥和反感的。许多孩子在被老师和同学贴上这个标签之后,并不能马上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身上的问题,反而会将问题的根源放在这些给他指出问题、贴上“坏孩子”标签的老师和同学身上。这样一来,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体会当坏孩子的害处与自身上存在的不足是十分必要的。学会担当、学会负责是现代家庭教育辅导孩子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换位思考的体悟行为,恰恰能在培养小学生管理自己、解读自己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换位思考,能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心理活动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并做一个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好孩子。本活动试图教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处理问题、解决问题。
三、目的要求:
1.帮助小学生学会如何换位思考
2.引导小学生培养自己勇于担当、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
四、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准备一件最喜欢的物品
五、辅导方法: 体验法、推理法
六、操作过程
1.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你们愿意被人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吗?生答:“不愿意!”但是今天老师要同学们做一回坏孩子,希望同学们通过体验活动去寻找他们隐藏起来的心灵轨迹。” 2.课堂操作。
(1)词意接力
①教师在黑板上分别在两行处写上好事、坏事。
师问:“好事你会做吗?坏事你会做吗?”,生答:“好事我会做,坏事我不会做。(出示板书:好事”/坏事
会做/不会做)师问:“好事你喜欢做吗?坏事你喜欢做吗?”,生答:“好事我喜欢做,坏事我不喜欢做”(师出示板书:好事/坏事
会做/不会做
喜欢做/不喜欢做)
师问:“你喜欢做的事情有哪些?”,生答:“读书、学习、游戏……(都是相对来说比较符合好孩子的行为)” 师问:“你不喜欢做的事情有哪些?”,生答:“迟到、挑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都是相对来说比较坏的事情)” 看来同学的回答都很符合老师的口味。那么你们是这样做的吗?
师问:“有哪些同学迟到过三次以上的?”,生超过半数举手(大多数都有过一些不好的行为)。
师:既然同学们在看待“迟到”这件小事上,都觉的错误可以一犯再犯,是不是老师可以理解为同学们喜欢做这件事情呢?生摇头。
师:既然同学们摇头,那就是说明同学们喜欢做坏事。师问:“破坏同学的物品是不是做坏事的行为?”,生答:“是的!”
师:既然同学们都觉的这样的行为是坏事,并且从多次“迟到”的现象上来看,那同学们肯定就是喜欢迟到喽。回过头来看,前面同学们自己也说过了:“迟到是一件坏事”。所以,是否可以理解为同学们喜欢做坏事喽。生摇头。师用相同的方式举出其他同学们经常会犯的小错误。老师讲其夸张地表现出来。
②小组评议:现在同学们应该明确了一个道理:“凡是小错误重复地犯了许多次,就会使小错误变成一件坏事。而同学们平时都害怕自己会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所以同学们就这个道理讨论一下是否自己站在坏孩子的角度审视一下自己,看看自己身上是否也有着这样活着那样的坏习惯?
③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已经开始关注自己身上的问题了,并且开始学会以第二人称“他”的角度来进行换位思考。(2)“做一会坏孩子”评选活动。
①教师接着前面的内容,在黑板上已经写好的板书(好事/坏事
会做/不会做
喜欢做/不喜欢做),让学生自己
举出一些不好的行为。学生举出了一系列坏习惯。小组讨论:如果让同学们选择一件坏事做,你会做哪一件?
生:摇头。
师:同学们都带来自己最喜欢的物品了吧?
生:带来了。
师:那现在就让我们每个同学,同桌之间相互交换自己带来的物品,然后想办法进行破坏。
生:不要(有的甚至情绪很激动)
师:既然同学们为了保护自己心爱的物品都能够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那么在面对平时遇到的不良行为时应该熟视无睹还是加以劝告呢?同学们讨论一下,当你做了一件坏事后是否想考虑过别人的感受,或者说假如你曾遭过坏孩子的破坏,你的心情是否很开心呢?
②全班交流:选出一名不想体验当坏孩子感觉的同学,让他讲讲自己的内心想法。
总结和建议: 通过这节心理辅导课,使同学们通过换位思考了解到问题产生时发生困惑的原因。同时也让学生通过一次做“坏孩子”的特殊体验,了解到这些问题孩子的内心需要一个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关怀与引导。
课外作业 :从现在起,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能够冷静下来,分析一下事情的主要原因,通过换位思考的方法替对方做一些考虑,同时能够在设想中体会到坏习惯给自己带来的不良影响,要将这种“换位思考”的思维方式继续坚持下去。
四年级团体心理辅导记录
尽管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但游戏仍然是小学儿童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儿童,特别是低年级儿童最喜爱的活动。带有表演性质的游艺活动对小学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增长知识,而且能发展能力,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化装舞会正是适宜的活动形式。小学儿童通过参与准备,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通过主动邀请教师和同学参加舞会,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通过成功地举办化装舞会,有助于增强信心和勇气。目的要求
1.通过舞会培养小学生与别人交往的信心、勇气和能力。
2.通过舞会,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
课前准备
化装舞会所需要的头饰、面具和伴奏音乐带等。
操作过程
1.导人课题。
“同学们,我们大家都希望有好多好多知心朋友,可是我们有的同学性格内向,不善交往,遇到不熟悉的人就会害羞,不好意思与人交谈,这样就会影响自己的人际交往,使自己身边缺少友好的伙伴。今天我们举行这个舞会,目的就在于培养和锻炼我们的交往能力,交上更多的好朋友。”
2.活动与训练。
(1)宣布舞会开始,请同学们把自己制作的头饰、面具戴在头上。“现在大家都不知道对方是谁,用不着害羞,要大胆地去邀请对方跳舞,注意跳舞时不能说出自己的名字,也不要问别人的名字。(”音乐起,舞会开始,要督促帮助性格内向、不善交往的同学寻找舞伴。)
(2)两曲过后,音乐暂停片刻,教师提问:“你觉得乐曲好吗?现在你的心情怎样,好吗?”
(3)继续播放音乐,希望大家放开胆量,尽情地跳舞。
(4)几曲过后,教师再问:“想一想,你与几个舞伴跳过舞?在跳舞中交谈些什么?你与对方交谈时轻松吗?高兴吗?你最满意的舞伴有几位?使你感到满意的是什么?”
(5)音乐再起,请同学们想一想,在寻找舞伴时应当注意哪些社交礼仪?自己做得如何?可邀请教师共舞。
(6)当一首乐曲进行过半时,突然停止音乐,请大家拿掉面具,前后左右互相看一看,对方是谁?(惊讶,大笑)教师:“①你的舞伴原来熟悉吗?如果不熟悉,请谈谈你们现在交往得怎么样?②与老师共舞,你有什么感觉?老师跳得好吗?你感到拘谨吗?”
总结和建议
事实表明,只要我们克服胆怯心理,大胆尝试,就会发现与人交往并不是什么难事。如果能充分注意到社交场所应有的礼仪,就会顺利交往。我们今天的舞会开得很成功,希望我们的友谊长存。
第四篇:团体心理辅导[范文]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现在有不少学生会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一些“问题”,其中大部分是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发展性问题,如学习能力差引起的学习困难,挫折承受能力低而导致的情绪易波动等,属于学生正常心理发展中有可能出现并可以理解的问题。学校和班级都需要针对这些学生的共同的成长课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应该以发展性心理辅导为重点,而团体心理辅导能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起到更积极的作用,因此,此次心理辅导采取以班级为单位的形式展开。
随着十二月---考试月的到来,大家都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有来自本专业考试的压力,有来自双学位考试的压力,还有一些其他考试,如GRE、TOFEL等考试的压力。在这一片紧张的氛围中,我们班委成员以班级为单位,将全班同学召集起来,以闲谈的方式召开了一次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大会。
正是秉承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的精神,这次心理辅导大会在以学习委员李亚君和心里生活委员黄双琳带头剖析自己近期遇到的压力开始,大家渐渐融入了轻松而又活泼的谈话氛围,纷纷将心中的郁闷一吐为快,并为近朋好友进言献策,帮助同学排解心理负担。这次团体心理辅导的时间虽然不长,只有短短的五十分钟,但由于本次心理辅导经过精心的策划,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因此心理辅导得以顺利的结束。
经过这次成功的团体心理辅导之后,同学的心理负担明显减轻,学习和生活也有了动力,成员之间已建立了亲密、坦诚、相互支持的关系,班级氛围更加和谐,班级凝聚力也得到增强,意义重大。
第五篇:团体心理辅导
第四单元
单元目标:从他人的反馈中认识自己,并体会被人理解的感受,并通过设定一些使成员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感的情景,让成员在这些情景中扮演角色,然后谈自己的感受,达到进一步增进成员自信心的目的。
活动对象:在校大学生
活动时间:2009年11月22日9:00—11:00活动地点:东区团体心理咨询室
活动内容:开始,让大家做一个热身活动,让成员进入活动状态。
一、热身游戏——:哑口无言1、2、3、目的:学会通过非语言的形式理解他人的感受 时间:约30分钟 操作:全体围城一个圆形,然后闭上眼睛回忆一下这一周内生活的感受,是疲乏、兴奋,还是焦虑、烦闷。然后每人用手势和表情,体态语言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让其他成员猜猜动作和表情反映的感受是什么。被猜测者说明他人的猜测是否正确,为什么?通过
练习,学会从他人的手势、表情、眼神、动作等非语言的沟通方式
理解他人,训练自己敏锐地观察他人的感受的能力。
二、心理情景剧
1、活动目的:这场情景剧主要是针对大家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提
出的,如何与别人自信顺利交往并且融洽相处,这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而有些人在社交的过程中会出现自卑、恐惧的心理,轻微的症状表现为面红、流汗、颤抖、重度的则会发展成自闭,通过设定一些使成员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感的情景,让成员在这些情景中扮演角色,达到进一步增进成员自信心的目的。
2、3、时间:约70-100分 操作 : 在活动开始前,领导者先让观看演出的成员营造真诚和信任的气氛。社交恐惧 :最普遍的特定社交恐惧是公开演讲恐惧症,是对公开演讲或表演的恐惧,比较通俗的说法就是怯场。其他的像是害怕公开写作、害怕脸红、害怕公开吃东 西害怕使用公共厕所等。
扮演:心理情景剧:1)选班委
首先让每个人上台,竞选他们想当的班委,下面的人扮演一个班。每个人限时3分钟,然后再谈谈感受和体会。
2)面试:苏宁电器招募促销员
首先让每个人上台,先做自我介绍,勇敢的说出自己的优点,下面的人扮演招募者。每个人限时3分钟,然后再谈谈感受和体会。
讨论:同学们都对此问题深有同感,很多人都表示自己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会有紧张和不自然的感觉,大家认为这是一个很普遍的心理问题,应该好好对待„„
指导: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与从小生活的环境有关,也有可能是自己希望自己能表现的很好,反而造成了压力过大而不自然。大家觉得对于轻微的症状,自己平时要主动一点,多多和别人交往,说话,克服障碍„„比较严重的就应改去找心理医生就诊
三、备用游戏:猜猜我是谁1、2、3、4、活动目的:从他人的反馈中认识自己,并体会被人理解的感受。时间:约20分钟 准备:白纸,笔 操作:每人一张白纸,请写下3~5句描述自己的句子。如“我是……”
不写名字。写完后将纸叠好,放在团体中央。然后每人随机抽取一张,打开纸上的内容,让大家猜一猜这一张是谁写的。猜中的人要说明理由。指导者引导团体成员发表自己猜中别人或他人猜中自己时的感受
活动结束:本次活动结束后,成员间相互讨论感受,并鼓励成员谈其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