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全面深入地了解当前农村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的现状
为全面深入地了解当前农村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的现状,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团的工作和青年工作发展的新思路。通过座谈、走访、征求意见等形式对农村团组织的现状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分析,对我区农村基层团组织的建设和作用发挥形成了一些基本的认识。
一、基本现状
过去的20多年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20年,也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20年,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在农村青年身上烙下了时代进步的深深印迹。
——在执行党的农村政策中,农村青年是衷心拥护者。农村青年既是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又是改革的积极推动者。党的好政策激发出农村青年的勃勃生机。他们率先摆脱束缚,在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各个领域勤奋耕耘,建功立业,以实际行动响亮地回应了党的召唤。
——在推进科教兴农中,农村青年始终站在前列。科教兴农,青年当先。从普遍学习运用实用技术,到大力传播科技星火,到带头示范、带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农村青年都是科技致富和科技推广的排头兵。
——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青年一直是中坚力量。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其经营管理者和企业员工大多是洗脚上田的农村青年。“民工潮”冲破城乡分隔,其“主力部队”是进厂进城的农村青年。加快小城镇发展,带头向小城镇聚居、务工经商办企业的,主要也是农村青年。
——在搞活市场流通中,农村青年敢闯敢干。大批农村青年抓住市场化取向改革的历史机遇,率先走村串户,走南闯北,内引外联,繁荣市场。
伴随着农村青年的成长进步,农村共青团和农村青年工作不断向前发展。20多年来,各级团组织紧紧围绕党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积极适应农村青年的变化,进行了不懈的奋斗。团十四大以来,农村共青团和农村青年工作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的工作主线,在各项工作中得到贯彻落实。农村青年科技活动,由实用技术培训、培养青年星火带头人,发展到领办科技推广项目、增收成才行动。如玉溪市“城乡互动1+1——畜牧增收计划”的全面实施,有效地促进了农村青年成长成才和当地经济的发展。农村青年绿化祖国活动,由植绿护绿活动,发展到全方位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母亲河行动,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农村青年文化活动,由自发性的“吹拉弹唱”、“打球照相”,发展到普遍建设青少年活动阵地、广泛组织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在更高的层次上丰富了农村青年的精神文化生活。实施服务万村行动,形成了“以服务促建设、以服务求活跃”的团建思路。坚持党建带团建,开展农村共青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
二、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农村基层团现状与共青团参与农业农村发展的要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团的基层组织网络不健全,“软瘫散”的现象在一些地方还较为突出;团的组织设置、团员管理方式、团的活动形式等尚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的要求,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的组织管理方式束缚;基层团组织的服务方式、服务功能落后,在服务大局和服务青年方面无所是从;一些行政村的团干部年龄偏大,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等。
(一)团员队伍渐渐“萎缩”,团员流失现象极其严重。主要表现在:团员自动离团数量不断上升。外出务工的团员青年成为团员流失的重要渠道,开展活动召集不到团员,收团费找不到团员;团员超龄现象严重。现有的团员中绝大多数已经到了离团的年龄,只是团组织没有履行离团的手续,还保留在团员名册之内。
(二)青年思想状态低迷,主动靠近团组织的越来越少。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青年的思想观念受到严重冲击,价值观念、利益观念都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追求金钱替代了追求理想,追求享受替代了追求文明,致使依靠思想政治工作凝聚青年的团组织失去了原有的优势,广大农村青年不再把加入团组织当做人生的至高荣誉。走上社会的农村青年除了当兵等政治需要外,极度少有人主动申请加入团组织,现有的农村团员,除了超龄部份,基本上都有是从中学毕业的学生团员中接转过来的。
(三)团组织自身缺乏活力,无力吸引青年、凝聚青年。随着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一些农村基层团组织没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形势,仍然一味地就团的工作抓团的工作,致使团的工作失去了原有的活力,陷入瘫痪、半瘫痪状态,成了有其名无其实的“虚设机构”。活动开展形式单一,仍以开展思想教育、开开座谈会和搞一些义务劳动为主,空洞乏味,很难迎合现时青年求富、求发展的心理,渐渐失去了对团员青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团的先进性难以得到体现。
(四)团干部的素质亟待提高。农村团支部书记更换频繁,不熟悉团的工作性质和业务,文化素质不高,年龄偏大,这显然很难适应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需要,加之共青团工作是带有“青”字头的工作,年龄的因素减弱了团工作的热情,面对新时期团员青年的特点,老办法不行,新办法不明,缺乏创新和开拓的意识,面对日益难开展的团的工作束手无策,大多数村级团支部书记仅仅是个可有可无、但上级要求又不得不设的一个岗位。
(五)团的工作外部环境和内部组织建设趋向薄弱。一是撤处建委后,村干部队伍精简,村两委会成员中任村团总支书记的全部都是兼职,既无工作动力也无工作精力。二是团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与现实情况不相适应,团组织有形式无内容,团员青年游离于组织之外,绝大多数村团组织多年不开会、无活动,许多农村团组织已成为“名存实亡”甚至“名实俱亡”。三是团的荣誉的含金量极低,在兑现奖惩上,团的荣誉极少列入其中。
三、对策与建议
鉴于农村基层团建工作中的问题,应坚持以下团建基本原则:坚持以党建带团建,把农村基层团建工作纳入党的建设整体格局;坚持以创新求发展,使农村团组织的建设、改革和发展与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和发展的进程相适应;坚持以服务促活跃,通过拓展服务领域、延伸工作手臂、丰富活动内容焕发新的生机的工作局面。
(一)坚持党建带团建,争取党组织重视和支持
农村团组织应紧密配合村党支部工作部署,主动向党组织汇报工作,使党组织了解团组织,及时给团组织指路子,压担子,促使党组织将农村团组织建设列入议事日程,纳入党的基层建设的总体规划,使党建和团建紧密结合。农村基层团组织应号召和带领农村团员青年围绕本级党组织的工作中心,努力成为党的农村工作的突击队,充分发挥助手和后备军作用,以作为求地位,以此加强和改善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真正把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成为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坚强集体。
(二)坚持一级抓一级,形成上下联动局面
区、乡镇团委是区域内基层团组织的领导核心,担负着指导农村共青团工作的直接责任,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县区团委是加强乡镇团委建设的关键,乡镇是加强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的重点,团县区委书记是乡镇团委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乡镇团委书记是村级团组织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因此,要按照“以作为求地位、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要求,把乡镇团委建设摆上县区级团委工作重要位置,把加强村级团组织建设作为乡镇团的工作的重要内容,统一思想,高度重视,抓紧抓好。一要底子清、思路明。乡镇团委要把村级团组织的现状摸清楚,做到心中有数。然后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和乡村团的建设的实际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二是真抓实干。实行县区联系乡镇制度,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三是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县区级团委要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要求,对乡镇团委落实责任,并实行严格考核。在实施考核过程中,对完成年度目标的,给予相应的荣誉和奖励;对完不成年度目标的,进行通报。
(三)实施规范化管理,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
1、探索实施团组织规范化管理。在团组织管理上,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将村级团组织的职能定位在对团员青年的日常管理上,重点抓好“四个规范化”:一是组织设置规范化。努力消除村团组织的“空白点”,对于部分基层组织瘫痪、工作难度较大的村,团建工作可与后进村整顿工作一并进行。二是干部配备规范化。进一步强化村级团干部配备,要改善村级团总支书记年龄和文化结构。对于村级团支部书记的选拔任用,为保证团干部的素质和年龄,以有利于开展共青团工作为原则,可以作各种尝试,如有的地方是由村小学的教师担任村团支部书记,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发挥学校的阵地资源。把一些德才兼备,文化层次较高的优秀党团员,选拔到团的岗位上来。三是制度建设规范化。突出抓好团的组织生活正常化和团籍管理两项工作,搞好集中交接、集中办理,杜绝“档案随身带”现象,最大限度地减少团员流失。四是工作考核规范化。要建立农村团的建设“双重四关”考核机制。“双重”就是按照党建带团建的思路,实行上级团组织和同级党组织双重考核。“四关”即把好目标关,制定好党团考核和团内考核的目标,形成考核意见;把好签状关,对工作目标进一步量化细化,制定出工作目标责任书,层层签订;把好考核关,按照考核意见和责任状,对团的工作进行考核,考评结果作为评价干部的主要依据;把好兑现关,坚持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将考核结果与政策兑现相衔接,考评结果作为评价干部的主要依据,搞好奖优罚劣。
2、不断优化村级团组织设置。村级团组织建设就其实质而言,仍然是团组织如何通过合理调整、科学设置来带动青年、凝聚青年的问题,是如何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创新能力的问题。要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围绕所有制结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大行政村团组织的调整、改组力度,发展和创新基层团组织设置模式。在农业经济为主的地方,要着眼于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青年组织化程度,加快产业建团步伐,依托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各种营销组织、合作经济组织、专业技术协会建立团组织;在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较好的地方,要着眼于提高工作的开放化、社会化程度,以村企联建、以厂带村、以村带厂等形式,探索中心村、农村小康示范村团组织的建设,打破原来单纯按行政村或居住区域建立团组织的格局,配合和协助企业团组织共同抓好亦工亦农团员青年的日常管理,增强行政村团的工作与乡镇团委和企业、社区团的工作的内在衔接。要从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中选拔有一技之长的“实力型”人物担任团支部书记。这部分人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同时已形成一定群体,具有相当群众基础。
(四)选准切入点,提高团的自身活力和影响力
团组织团结青年,吸引青年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要代表青年的利益。求富、求发展是当今农村青年的最大渴望,团组织要紧紧抓住这一时代特点,发挥团的自身优势,转变观念,以与时俱进的工作状态来赢得青年。一是要大力开展好青年科技活动。科技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源泉,是农村青年发家致富的根本保证。团组织要将此项工作紧紧抓在手上,结合青年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培训活动,推广普及农业实用技术。在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上,帮助青年选择新项目,精心培育青年典型大户,组织致富有方的团员青年现身说法,形成共同求富的良好氛围。二要组织好团的自身业务活动。建立健全团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并认真加以执行,定期组织团员学习,开展团的知识培训;认真履行团员发展手续,规范团员离团退转接程序,保证团的先进性。
(五)加强教育培训,促进团的工作可持续发展
以提高素质、改进方法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农村基层团干部团员青年的教育培训。强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市场经济、科技新知识以及实用操作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团员青年和团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带领青年致富的能力。突出农村法律法规和工作方式方法的培训,教育引导乡村团干部正确处理工作中的矛盾和困难,善于运用民主法制的方法和说服教育、示范引导、提供服务的方法,处理同青年的关系,减少和及时化解各种消极因素,更好地团结凝聚青年。要把农村团员青年思想建设摆到重要位置,经常给他们上团课、作形势报告,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筑青年一代强大的精神支柱,提高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大力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组织青年学科学、用科学,依靠科技创业致富,同时要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增强青年的民主法制观念。
第二篇:对农村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的思考
对农村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的思
考
对农村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的思考2007-12-15 22:47:57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对农村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的思考对农村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的思考(2)党的十六大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蓝图,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反复强调,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已经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广大农村青年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要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就必须充分发挥广大
农村青年的优势和作用,必须凝聚广大农村青年的智慧和力量。因此,进一步做好农村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事关发展全局,责任十分重大。
近年来,农村各级团组织紧紧围绕党的农村工作大局,团结带领广大农村青年努力学习,大胆实践,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为农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脱贫致富作出了积极贡献。农村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一个党政更加重视、社会更加关注、工作更加活跃的农村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新局面正在逐步形成。但是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农村共青团工作的开展面临很多新情况,存在很多实际困难,在整个共青团工作格局中地位十分重要,发展却相对薄弱。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当前农村青年地域流动加快,思想意识活跃,增收致富成才愿望迫切,民主政治参与热情增强,新的、更高的并且是多元化的需求不断增长,而农村共青团组织面对这些变化和需求存在很
多不适应的地方,服务能力不足,服务手段欠缺。如何尽快解决这一矛盾,带领农村青年在加快农村发展和自身增收成才的进程中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是摆在共青团组织面前的紧迫课题。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指针,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村青年工作会议精神,适应我国加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以农村青年增收成才行动统揽农村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充分挖掘农村青年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村青年的积极性,把广大农村青年的思想和行动引导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上来,把广大农村青年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任务上来。在具体工作当中,在着力抓好队伍建设、阵地建设、项目带动、典型示范等环节的基础上,要特别注意把握好以下“五个结合”:
一是
农村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要同党在农村的工作大局紧密结合。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是共青团组织的主要社会职能。服务大局与服务青年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要围绕大局服务青年,在服务青年中服务大局。当前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一是抓结构调整,二是促农民增收。农村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在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基本需求的同时,着力研究如何发挥农村团员青年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小城镇建设、科技兴农等方面的中坚作用,充分发挥农村团员青年文化层次较高、思想观念较新、发展思路较活、接触信息较广、接受新事物较快的优势,鼓励并帮助他们学习农业科技知识和各类职业技能,增长创业致富本领,带头调整结构,兴业致富,加快发展,建设小康,充当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击手和“领头羊”。
二是推进农村青年工作要与加强
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紧密结合。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是农村共青团工作的根基和生命线。“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再完善的工作思路和部署,没有坚强的组织基础和人员保证也难以落到实处。抓农村团组织建设,关键是建好村级团支部;建好村级团支部,核心是选好团支部书记。在这方面,我省各地有不少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如沧州市的小学教师担任村团支部书记,石家庄市的从大中专毕业生中招募志愿者选派到农村任团支部书记等。此外还可以尝试从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兴业致富领头人、产业经营带头人、青年经纪人中选拔适合人选担任村团支部书记,既有利于增强基层团组织的活力,同时带动更多的农村青年致富成才。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大胆创造,应当明确“不拘一格搞团建”的思路,只要有利于农村基层团组织的活跃,有利于更好地团结带领农村团员青年成长成才,都可以大胆地闯、大胆地试。
三是竭诚服务农村青年与加强对农村团员青年的教育、引导相结合。竭诚服务青年是共青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农村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必须真正了解农村团员青年的需求,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们解决在增收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当前要特别加强有关政策法规服务、农业科技和其他技能培训服务、生产经营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信息服务等,使农村团员青年的基本素质不断提高,致富本领不断增强。在抓服务的同时,对农村团员青年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也不能放松。要组织农村团员青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省委六届三次全会精神,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筑农村团员青年的精神支柱,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农村青年。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村青年增强
对农村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的思考
第三篇:对农村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的思考
党的十六大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蓝图,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反复强调,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已经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广大农村青年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要加快农村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就必须充分发挥广大农村青年的优势和作用,必须凝聚广大农村青年的智慧和力量。因此,进一步做好农村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事关发展全局,责任十分重大。
近年来,农村各级团组织紧紧围绕党的农村工作大局,团结带领广大农村青年努力学习,大胆实践,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为农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脱贫致富作出了积极贡献。农村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一个党政更加重视、社会更加关注、工作更加活跃的农村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新局面正在逐步形成。但是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农村共青团工作的开展面临很多新情况,存在很多实际困难,在整个共青团工作格局中地位十分重要,发展却相对薄弱。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当前农村青年地域流动加快,思想意识活跃,增收致富成才愿望迫切,民主政治参与热情增强,新的、更高的并且是多元化的需求不断增长,而农村共青团组织面对这些变化和需求存在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服务能力不足,服务手段欠缺。如何尽快解决这一矛盾,带领农村青年在加快农村发展和自身增收成才的进程中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是摆在共青团组织面前的紧迫课题。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指针,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村青年工作会议精神,适应我国加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以农村青年增收成才行动统揽农村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充分挖掘农村青年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村青年的积极性,把广大农村青年的思想和行动引导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上来,把广大农村青年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任务上来。在具体工作当中,在着力抓好队伍建设、阵地建设、项目带动、典型示范等环节的基础上,要特别注意把握好以下“五个结合”:一是农村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要同党在农村的工作大局紧密结合。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是共青团组织的主要社会职能。服务大局与服务青年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要围绕大局服务青年,在服务青年中服务大局。当前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一是抓结构调整,二是促农民增收。农村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在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基本需求的同时,着力研究如何发挥农村团员青年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小城镇建设、科技兴农等方面的中坚作用,充分发挥农村团员青年文化层次较高、思想观念较新、发展思路较活、接触信息较广、接受新事物较快的优势,鼓励并帮助他们学习农业科技知识和各类职业技能,增长创业致富本领,带头调整结构,兴业致富,加快发展,建设小康,充当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击手和“领头羊”。
二是推进农村青年工作要与加强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紧密结合。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是农村共青团工作的根基和生命线。“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再完善的工作思路和部署,没有坚强的组织基础和人员保证也难以落到实处。抓农村团组织建设,关键是建好村级团支部;建好村级团支部,核心是选好团支部书记。在这方面,我省各地有不少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如沧州市的小学教师担任村团支部书记,石家庄市的从大中专毕业生中招募志愿者选派到农村任团支部书记等。此外还可以尝试从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兴业致富领头人、产业经营带头人、青年经纪人中选拔适合人选担任村团支部书记,既有利于增强基层团组织的活力,同时带动更多的农村青年致富成才。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大胆创造,应当明确“不拘一格搞团建”的思路,只要有利于农村基层团组织的活跃,有利于更好地团结带领农村团员青年成长成才,都可以大胆地闯、大胆地试。
三是竭诚服务农村青年与加强对农村团员青年的教育、引导相结合。竭诚服务青年是共青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农村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必须真正了解农村团员青年的需求,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们解决在增收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当前要特别加强有关政策法规服务、农业科技和其他技能培训服务、生产经营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信息服务等,使农村团员青年的基本素质不断提高,致富本领不断增强。在抓服务的同时,对农村团员青年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也不能放松。要组织农村团员青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省委六届三次全会精神,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筑农村团员青年的精神支柱,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农村青年。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村青年增强建
设繁荣富裕新农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强化艰苦创业意识,积极学习,增长本领,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在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成长成才,建功立业。
四是发挥团组织自身优势与整合社会资源相结合。农村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有自身的优势,也有很多劣势,比如资源不多、抓手较少等。推进农村共青团
工作和青年工作,既不能就团论团,也不能就农论农,要善于合理利用整合资源。一是要充分整合团内资源,发挥青联、“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青少年维权岗”、“希望工程”等团内工作品牌的资源优势,寻求与农村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的契合点;二是要善于挖掘利用团外资源,加强与政府农业、科技、财政、供销社等部门的合作,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推进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的社会化运作,为农村青年的成长成才搭建更为广阔的舞台;三是要努力促进城乡统筹、良性互动,按照党的十六大确定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发挥城乡团组织各自的优势,通过组织、人才、市场、信息、产业、文化等多方面的互利合作,形成良性互动格局,促进城乡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共青团工作的全面活跃,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五是抓农村共青团工作要与维护农村青年合法权益相结合。农村青年是青年人群中最大的弱势群体,受自身素质、外部条件、竞争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他们融入市场经济的能力相对较弱,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较多,在教育、医疗、住房、交通、劳动条件、工资报酬、民主政治权利等方面的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特别容易受到利益和权益的侵害。农村各级团组织要坚持一手抓活跃,一手抓维权。一是加强政策和法制宣传,提高青年农民的文化素质、政策水平和法制意识,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是大力发展农村青年的合作经济组织,代表青年农民说话,协调农工贸之间的利益关系,靠合同契约规范龙头企业、组织与农户之间的责任和义务,减少损害青年农民利益的行为,加强自我防护;三是探索成立农村青少年维权中心和维权岗,借助公安、工商等执法部门及社会的力量,加大对信用缺失、违反契约、坑农害农等不法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为农村青年的成长成才、发展致富撑起一片蓝色的天空。
第四篇:为深入了解全公司共青团工作的现状
为深入了解全公司共青团工作的现状,全面把握广大团员青年的思想脉搏,提高共青团组织对企业发展规模和发展力度的适应性,掌握基层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预见性,使今后的工作更能贴近团员青年的想法和要求,在公司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公司团委于近期开展了团员青年思想状况调查。
一、活动组织情况
本次调研活动由公司团委统一组织,参与对象为公司全体在岗团员青年,调查主要以问卷方式进行,调查时间为11月21日至12月中旬,被调查人数为303人,问卷采用无记名的方式开展,共下发问卷303份,收回有效问卷285份。问卷调查涉及青年的政治态度、工作状态、工作现状、学习状况及对团组织和公司的意见、建议等诸多方面,共计50道题。公司团委对所有收回问卷进行了认真的统计和分析,从基本情况来看,近94%的团员青年参与了此次问卷填写,基本能够代表和反映大多数团员的意志和愿望。
二、组织情况
公司团委对回收的285份问卷进行了统计:其中男职工248人,女职工37人,年龄20岁以下43人,21-25岁140人,25-28岁62人,28岁以上40人,己婚76人,未婚209人。工龄3年以下138人,3-5年94人,5-10年27人,10年以上26人,其中中专、技校毕业129人,大专毕业83人,本科以上毕业65人。党员23人,团员224人,群众38人。见习生73人,初级职称143人,中级职称46人,技工20人,技师3人。技术人员148人,管理人员64人,政工人员2人,技术工人71人。
三、调查情况简述
1、关于企业的改革改制和长远发展方面。对于公司运行的发展规划,有9%的青年很了解,71%的青年基本了解,20%的青年不太了解。认为公司的管理水平非常好的占6%,好的占43%,一般的占46%,很差的占5%。认为目前影响公司发展的主要内部因素中政策导向的占21%,思想观念占23%,管理体制占23%,分配机制占21%,激励机制占12%。对公司发展前景的开发认为形势良好的占66%,认为困难较多的占17%,认为效益较差的占16%。这说明大部分青年的认知度很高,对企业改革发展普遍关注。在公司的收入分配机制上,认为合理的占12%,基本合理的占64%,不合理的占16%。对自己目前收入非常满意的占3%,满意的占30%,感觉一般的占51%,不满意的占16%。可见在收入分配上,应当注重一方面保证合法收入来源,另一方面防止差距过分拉大。认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非常合理的占9%,比较合理的占77%,不合理,完全没有科学配置的占14%。在对公司风气的看法上认为好的占19%,一般的占74%。对公司有归属感的占71%,没有的占29%。说明了大部分青年对企业存在较强的归属感,愿意将自身的人生价值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同步发展。
2、关于青年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政策方面。认为自己的才能在目前工作岗位中全部发挥的占12%,基本发挥的占70%,稍有发挥的占17%。对于自身目前工作状况感到非常满意的占10%,基本满意的占75%,不满意的占14%。其中12%的有跳槽的想法,没有的为70%,对于跳槽的原因认为“收入不丰厚”的占28%,“个人发展需要不能满足”的占42%,“对公司发展前景不乐观”的占21%,“领导同事关系难处”的占5%,“工作压力大”的占5%。对自己的未来期望是“努力工作,提高能力,争取获得更大的发展”的占74%,“没有发展,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行”的占11%,“练好本领,熬几年再说”的占7%,“不清楚自己的未来发展期望”的占5%,“如有合适机会,准备在近年内跳槽到其他公司”的占2%。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青年人才的竞争,作为企业发展生力军的青年群体,对企业当前关于青年人才培养的环境和政策产生了极大的关注。由此看来企业在留住人才、促进青年的成长成才方面,一要依靠优厚的待遇;二要依靠企业和个人良好的发展前景;三要加强指导和培训力度,要不断营造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3、关于青年的行为价值取向方面。受市场经济的影响,青年价值理念的变迁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重物质、轻奉献的倾向,但总体而言,其主流还是积极向上的。对于工作态度是“积极主动超前完成”的占60%,“完成份内工作即可”的占38%。对自己工作的积极性认为发挥充分的占20%,比较充分的占39%,一般的占40%。在影响工作积极性方面,认为“生活方面实际问题得不到解决”的占40%,“认为领导不力,管理不善”的占12%,认为“分配不公”的占29%,“感到没有奔头没有前途”的占19%。对于工作方面希望多“创造学习机会,进修机会”的占43%,希望“完善激励机制,多劳多得”的占42%,希望“领导放手使用”的占12%。
4、关于青年群体的思想和心理素质方面。认为对自己思想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工作环境”的占72%,“社会风气”的占18%,“学校教育”的占3%,“文学作品及广播电视”的占7%。对入党有愿望的占69%,不想入党的只有3%。认为最能提高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收入提高”的占50%,“福利改善”的占14%,“职位晋升”的占9%,“挑战性工作”的占5%,“环境改善”的占16%,“领导认可”的占6%。认为人生的意义是“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的占37%,“建立美满幸福家庭”的占54%,“平平淡淡过一生”的占10%。认为努力工作是为了“实现自我,得到社会承认”的占23%,“为国家和社会进步做贡献”的占23%,“使个人生活水平改观”的占47%,“挣钱成为大款”的占6%。认为目前最苦恼的事情是“工资收入低”的占24%,“工作不稳定”的占55%,“找不到女朋友”的占20%,“对工作无兴趣”的占1%。青年时期是人格塑造、价值观念确立的最重要时期,也是思想最活跃、情绪起伏最大的时期,以上数据说明了当前青年思想状况和心理素质趋向于成熟和稳健,也体现了当前青年思想的主流是健康积极的,这有利于企业的不断发展前进。
5、关于青年自身的成长成才方面。认为目前最迫切需要学习“外语”的占1%,“专业技能”的占75%,“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的占24%。在对学习方式上,希望“参加社会上各等级的考试以获取资格证书”的占45%,希望“公司能组织开设比较适合专业特点的科目”占42%,“与有关高校联合开设相关课程进行不同层次学习”的占13%。认为参加学习、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将来从事更有挑战性的工作”占42%,“提高学历”的占18%,“更胜任目前的工作”的占29%,“充实自己的业务生活”的占2%,“觉得年轻人应该多学点东西”的占9%。目前最希望公司提供“高层次培训”的占44%,“提高薪酬待遇”的占33%,“更具挑战性的发展平台”的占9%。在近两年参加了各类知识、技能学习、培训的有57%,没有的为44%。由此看来随着企业改革改制的不断深入,广大青年的危机意识增强,学习的愿望和热情比较积极,希望经过持续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适应企业目前发展的需要。
6、关于共青团的工作和活动方面。共青团切实解决的问题方面,希望“关心青年”的占39%,“经常组织学习和教育”的占18%,“解决婚恋”的占22%,“多举办活动,活跃生活”的占13%,“多向领导推荐人才”的占8%。认为本单位党政各部门对青年关心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谈心帮助”的占63%,“口头关心,不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占18%,“抓得比较有成效”的占10%,“形式单调,内容贫乏”的占9%。目前所在团组织经常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占60%,“组织开会学习、培训”的占32%。所在团组织有独立青年书屋的占14%,和工会组织联办的占24%,没有的占63%。对本单位青年工作的评价认为很好的占23%,一般的占67%,不关心的占10%。以上数据表明大多数青年都积极支持团组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并切实反映了对活动的需求方向和最佳的方式方法。基层党政领导对共青团工作未达到很重视的程度,但大部分均能给与关注。团员青年对团组织的认知度不够高,但希望团组织开展活动的却占大多数意见,对于活动形式,呈现出多样性,但由于人员分散,不便于集中活动扩大声势的问题,团组织需要更多的活动载体。
四、本次问卷调查的总体数据表明
一是关注自身问题的少,关心企业的建设与发展是主流。这意味着绝大多数的团员青年把个人的前途紧紧与企业联系在一起,把企业视为未来的依托。
二是消极怠工的少,积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是主流。对工作岗位基本满意的达到67%,广大团员青年的工作心态健康积极,不是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尽管团员青年大多数工作在条件艰苦的施工一线,收入并不丰厚,但多半青年仍乐于积极做好本职工作,进取心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企业走向繁荣。
三是注重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占主流。大家对学习都有比较正确地认识,对自身能力的提高也很重视。对团组织开展活动也很关注,希望多举办一些诸如培训、学习等内容的活动。通过此次问卷调查并结合开展工作中的问题分析,得出几点建议
一、加强共青团自身建设,夯实团建工作基础。
1、加强组织建设,为共青团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组织保障。要结合施工企业的自身特点,合理设置团组织架构,加强对流动团员的管理,真正做到哪里有团员,哪里就有团的组织;哪里有青年,哪里就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团的活动。
2、加强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团干队伍和积极向上的团员队伍。做好团干的选拔、配备和团员的教育、发展工作,多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团员和团干的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公司团员青年的综合素质,不断增强团干的业务能力。
3、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工作落实到位。结合公司实际,不断建立健全公司共青团工作制度,保证团的工作任务到位、责任明确、目标统一。加强对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检查、督促和考核,使公司共青团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落地有声。
二、改进思想教育模式,加强引导教育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从业观念。
1、启动新世纪读书活动,改变以往陈旧的说教式思想工作模式。团组织在立足自身想办法的同时要借助工会三工建设等活动,通过整合资源、资源共享,形成读书阵地,党政工团齐抓共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起青年书屋开展读书活动,购买贴近青年职业生涯,贴近工作、学习需要的各类教育或专业知识书籍,发动青年团员业余时间来充实自己的精神食粮。
2、牢牢把握时代脉搏,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等政治理论的领会和掌握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贯穿于团组织的“三会一课”学习始终。通过辅导讲座、座谈交流和报告会等形式帮助青年把握精神实质,构筑青年强大的精神支柱。紧扣时代脉搏,抓住重大社会热点,开展立意高,主题明,内涵深的主题讨论活动。
3、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加强对青年思想教育阵地的占领。通过qq交流学习的平台、博客等方式,关注青年日常工作、思想动态、行为规律,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延伸教育服务手臂,加强思想工作的及时性与针对性。
三、结合生产实践开展活动,为青年员工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服务青年成长成才。
1、充分利用青年朝气蓬勃、充满生命力、创造力的特点,结合生产经营积极组织开展一些展示青年风采、树立企业形象的活动,如青年突击队、青年岗位能手、创新创效、青工技术比武等容易吸引青年参与的活动,促进企业施工生产经营工作顺利进行。
2、关注团员青年的精神文化需求。施工企业的青年,工作流动性较大,且多在偏僻闭塞艰苦的工作环境中,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迫切需要加强。各级党工委和领导要加强对团组织活动的重视以及团员青年业余生活的重视。选拔有热情、有责任心、有一定组织才能的人担任团组织的负责人,支持和鼓励团工委(支部)书记结合本单位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团的活动,令广大团员青年的业余生活丰富起来,切实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3、关注团员青年事业发展的需求。调查表明,大多数青年都很注重事业的发展,也意识
到机会的重要性。共青团要为青年锻炼才干、施展才华提供机会,要高度重视“推优”过程中青年人才的发掘和培养,特别要关注生产一线青年员工的创新潜能,通过组织技术攻关、管理课题研究、技术革新等活动,引导青年立足岗位,勇于创新,使团员青年成为公司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观念创新的主体力量,推动公司在创新中发展,帮助青年在企业发展中成就事业。
4、关注并解决青年的实际问题。调查情况表明,更多的青年关注自己的切身利益问题,如:工作环境艰苦、待遇低、婚姻、住房、职称晋升、培训机会等。如果青年员工有了稳定、安宁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就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工作上,所以团组织要切实维护和反映他们的心声,积极筹措用各种方式方法为他们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增强青年对企业的归属感。
第五篇:农村青年教师工作和生活现状的调查研究
农村青年教师工作和生活现状的调查研究
杭州市余杭区国泰幼儿园 何玲飞
内容提要:
教师作为特殊社会群体,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社会责任,如果教师的生存状态出现了问题,势必会对他们的工作生活产生诸多消极影响,不仅影响其传道、授业、解惑作用的发挥,而且可能给学生带来伤害。因而,了解新形势下教师的生存状态,从不同视角观察教师职业,有助于公众更全面地了解教师,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职业以及社会对自己的期望。而农村教师在我省教师群体中占据着很大的比例,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工作和生活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中,体验着异乎寻常的艰辛和困难,承受着异乎寻常的苦恼和困惑。为此,我就农村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等急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一些调查和研究。
关键词:
农村教师现状存在的问题??? 调查研究
一、在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压力大、负荷重:教师职业是高压力的职业。教师的压力主要有工作负荷压力、社会地位压力、考试压力、学生家长的压力、还有就是来自自身的压力。教师的压力归根结底就是来自社会、学校组织和教师个体三个方面。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要求教师师德好、业务精,但忽视了教师也有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教师面对的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学校领导对教师的要求也很高,每年学校要求老师有规定的论文获奖和规定的专业职称评定等,如果学生到了学习的过渡阶段,学生的升学率也是领导、家长、老师最关注的问题;家长的期望就更大,都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孩子的身上,最终还是要选择好的教师。
在这个职业中,老师们都会经常早上7点到学校,一直忙到深夜,疲惫不堪,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农村教师,每天除了备课、上课、改作业、管理学生外,还要承受关于成绩排名、升学率等的考核。其实在学校不只是学生成绩的评比,老师们
自己也面临着种种考试和评比:新教材在农村全面推广了,教师们要接受培训,培训过后要考核;政府对教育系统的监督、辅导、考核,平日里的“备、教、辅、改、考”等常规教学检查最后都要落实到每个教师身上;还有三年一聘甚至一年一聘的聘任制度——哪一项老师们都不敢掉以轻心。还有一种更为严重的现象,有的农村教师课时超重,几乎每个学校都有6-7个在编不在岗的“同事”,只看到他们的工资表,却见不到人。这些人的工作量就需要在岗的人来承担;大学生分配或者统一招考教师都不愿意到农村工作,这给在农村的教师就有着更大的负担。
(二)、待遇低、福利薄:待遇超低现象,好多学校的教师除了工资外没有任何收入,扣去各种费用,只能糊口,不能养家。教师最怕出差,因为回来后没有办法报销出差费,学校有时还要向教师硬性集资,更是雪上加霜,不交就让他们下岗。有的地方在工资拖欠问题稍微得到缓解的今天,在大多数农村教师依然是村里最贫穷的群体的今天,他们说:“很苦闷,但不只是因为钱。而且工作压力太大,更是看不到未来!”因此,我特地调查了几位农村教师,他们也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工作条件差,工资低。由于农村经济不发达,相对城镇比较落后,由于经济的不发达导致教师的收入比较低。它与他们的付出不成正比。地区偏远、经济落后导致财政支出不能及时到位,从而农村教师的整体收入还是偏低。应该看到的是,绝大多数农村教师们仍是“每个月都在等着发工资”。
(三)、职称评定滞后:城镇的老师职称评定比较规范,有专门的机构来直接评定,而农村的老师由于信息的落后、评定组织机构的不健全,从而影响到教师们职称的评定。公办老师工资是国家发的,没有什么后顾之忧,所以没什么压力和紧迫感。聘用教师则不一样,大多是年轻人,许多都是刚刚毕业未分配的师范院校的学生,最初对教育和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希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公办教师一样,所以干劲非常充沛。在刚进学校的时候,年轻人都会你追我赶,都在暗中默默地互相较劲,看谁的教学成绩好,甚至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在课外活动时上课,恨不得一下子就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全部交给学生。闲下来的时候他们聊得最多的也是学生怎么样,怎样才能上好这一课,工作很忙碌但很充实。但许多聘用教师在满怀信心地干了一年后,由于现实和理想的猛烈冲撞,热情往往开始降温。
以参加培训为例,当学校有县里或市里比较好的长时间培训机会的时候,往往轮
不到这些特别想去参加培训的聘用老师——因为他们的未来不确定,学校不愿把机会给这些不确定的老师;当他们想借助一些新的教学手段做课件的时候,学校仅有的两台能上网的电脑轮不到使用;当这些年轻的教师(聘用的老师)上完课,想让老师们在听课之后提出宝贵意见时,总是说好的声音大于说不好的声音——他们不喜欢当面对别的老师提出意见;当想让我的学生都健康的成长,不要让书包把他们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却总是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枷锁——因为学校对教师的考核是以学生成绩的好坏来定夺的;在工作中有很多很多的遗憾,和他们原来想的差别太大了。当初的许多希望,在现实中被一一击碎了。有的时候校长、公办教师、聘用老师的地位都是不平等。在这个年代里,校长等领导们一般学历低,但却领导着一群大学生本科生;动不动就用下岗来威胁,动不动就扣工资。而且评优选先的都是应试教育课程教师,根本就没有这些课的实质内容和学生的兴趣。
(四)、物质、精神匮乏:由于农村的学校都处于偏远地段,交通、运输不发达,所以老师就很少有活动,每天基本上是上课后就回家批改作业,过着一些简单而“乏味”的生活;信息也相对比较落后,一些演出、活动也很少参加,偏远的地方电视网络及一些多媒体就更稀少了,精神食粮比较稀少。其实要说工资也不算很低,但生活还是远不能和那些城里的老师以及公务员们相比。参加工作十几、二十年的农村教师,现在还住的是学校的房子,寝办合一,买房的事根本不敢想。很多农村教师都把能过上城市生活作为自己人生的一个奋斗目标。于是,千方百计往城里走。这也是当前大多数农村教师的想法。其一是城里的教师不但工作条件好,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还可以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繁荣和欢乐;其二是在城里上班的教师的地位都比较高,至少城里的年轻教师更容易找对象;其三是还能得到比工资更高的报酬(城里的各种补课收入以及家长的请吃请喝等)。
不少农村教师失落感强,一些农村青年教师工作态度消极。他们最大的苦恼是待遇低,社会地位得不到充分的肯定,从而缺乏热情,没有好的机制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并帮助他们提高业务水平。其实开始工作的两年,农村教师也认真地去钻研了教材,去探究了各种教法,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守住清贫,确实感觉到精神上也有过富有。但这种富有是不能持久的。青年教师是学校里收入最低微的阶层,工作辛苦却囊中羞涩。而且农村的文化娱乐设施又相当落后,远远无法满足年轻教师的精神生活需要,这对于活泼好动、血气方刚的青年教师来说更是
难以忍受——长期在超负荷运作和高强度压力下身心却得不到放松和调节,长期处于一种精神疲惫状态,早早失去了年轻人的青春活力。同时那种学生生源的差异、教学条件及教学设备与城里的差距,逐渐使自己的工作热情降到了冰点。消极、彷徨袭上我们的心头。年轻的女教师希望能嫁一个城里的好老公,男教师就喝酒、打牌,而且对学生也开始失去刚开始的那份耐心。
如果能让青年教师多走出去开开眼界,把专家请进来开展校本培训,帮助青年教师不断地自我充电、自我更新、自我发展;如果学校能想方设法为青年教师搭建各种各样的专业发展的舞台,让青年教师时不时地上台亮亮相,展示一下各自的才能,扶着、拉着、推着我们的青年教师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如果学校能将一些德才兼备的可用可造之才及时提拔吸收到领导班子中来,让他们做为学校的当家人,而不是局外人。那么,农村青年教师再苦再累也会觉得还是有希望在前头,才能保持年轻人旺盛的朝气和蓬勃的生机。
(五)、继续教育质量不高:
对于农村青年教师来说,物质条件的贫乏是一种不良刺激,而缺乏专业成长的机会则是更为严重的负性事件。很多农村教师们都意识到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农村教师也渴望通过培训解决他们在用新教材授课中产生的困惑与矛盾。农村教师都非常愿意参加继续教育,但现在很多继续教育根本没什么效果,还要交不少钱,少则一两百,多则上千,计算机要过关考试,普通话也要过关考试。这些是必要的,但是教师认为继续教育的效果一般、较差或很差。而且青年教师认为继续教育没什么效果的原因在于:培训的内容与教育教学工作实际脱节,培养与培训倒挂;有的培训教师的水平还不如受训教师;培训内容重复等。教师们对继续教育产生了抵触情绪。
我认为不是我们不努力,而是教育没有给青年教师一个目标,没有可以为之奋斗的目标,没有跳一跳可以够得着的目标,更不要说没有给这样跳一跳的机会。其实在农村教师中的聘用教师,只能是在忙碌的教学中消磨自己的光阴,一天天失去理想和追求。
二、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考?
(一)提高教师待遇
我国传统尊师重教,社会对于教师的社会期望过高,在无形之中给教师群体施加了巨大的压力。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一种社会心理,即教师就必须是智慧
品德完美的化身,身为教师不能犯错,因此一旦教师犯错往往会引起巨大的公愤,含辛茹苦不被理解,教师自然觉得百般委屈,产生厌教情绪。这种期望过高而人文关怀过少的现状亟待改观。另外,提高教师待遇也很重要。对教师地位的提高并不是靠空洞的口头赞扬,应落在实处。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增加教育投入,改善教师工资收入、住房、医疗等物质待遇,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关心、支持、理解教师,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减少并杜绝教师的消极心理。
(二)、加强文化建设,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
1、学校要实行开放式的民主管理,赋予教师更多的专业自主权和更大的自由度。
学校管理者也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管理过程中要人性地对待老师,理解尊重他们,更多地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深入了解教师的需要,创造条件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
2、倡导教师之间交流与沟通,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
教师集体是由具有不同年龄、性别、职称、学历、经历、个性、学科等特征的教师组成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常会产生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分歧。因此教师间有必要在相互尊重、团结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经常性的交流和沟通以消除分歧。学校可创造教师沟通的环境,如适当组织集体活动,如学术交流,体育竞赛,外出旅游等。
3、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变终结性评价为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力图通过评价激发教师的发展要求,把评价看成是教师展示才华,追求卓越,完善自我,不断发展的过程,帮助教师确立自我发展的目标和未来专业发展方向,引导教师以社会主流价值为导向,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融为一体。
4、建立教师定期进修制度,以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技能。
有研究表明,工作时间在5—6年和20年以上的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因此,学校可提供校外进修的机会,让参加工作一段时间的新老师及时地弥补参加工作后发现的不足,调整心态。让工作时间长的教师吸收新鲜的知识,来开阔眼界。这样更有利于教师的发展,也有利于调整教师的倦怠感。
(三)、教师要进行有效的自我调适
1、丰富自己的生活,放松自己的精神。
处于倦怠泥潭中的人,绝大多数都是那种将时间几乎都贡献在工作上的人。因此,教师在工作之余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保证供给自己足够体能的健康食谱、保证经常性的户外锻炼,同时增加与家人朋友共度的时光。花时间去休息和享受家庭生活,不但能够消减压力事件的绝对数量,而且可以运用社会支持系统去抵抗已经形成的压力。
2、制定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建立自我剖析挡案。
要与其他教师交流,收集到准确的评价信息。当发现问题时,就要主动地改进和提高,逐渐培养自我判断能力,形成较强的自我效能感。教师要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和扮演的角色,保持乐观的工作态度,学会称赞自己,奖励自己,为自己喝彩,对于哪怕是一丁点儿的进步,也要积极地进行自我肯定。
3、改变自己不良的人格特征。
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如耐心、坚强、乐观、幽默等。忘却昨天的“错误”,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稳定情绪,树立信心及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要善于和朋友沟通感情,调整紧张的工作节奏,使情绪得到松弛,减轻心理上的压力感。
参考文献:
1、《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状况》
2、《农村地区教师队伍现状抽样调查》
3、《中国全民教育国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