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育才试验学校课改观摩培训心得体会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育才试验学校课改观摩培训心得体会
对于“课改”我总是觉得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我们能经常听到和看到“课改”这一词,陌生的是:什么是课改?为什么要课改?要改成什么样?怎么改?这些一系列的问题我都无从知晓。不但不知晓,而且还对“课改”存在一定的偏激,总认为:“课改”就是一些吃了撑着没有事情做的专家、学者的又一项发明和炫耀。它就是要带领基层教师盲目、劳累操作的又一项活动。因此,对于“课改”我并不是那么热心和积极。因为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教育不也是这么过来的吗?
2015年5月24日至29日我有幸在州教科所、县教科中心领导的带领下到了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育才试验学校进行观摩、培训和学习。本次学习活动安排,上午为自由观摩交流探讨,下午为听取专题讲座及相关知识培训。
本来,也只是带着游览观光、能学多少算多少的心理,可经过几天的实际考察、亲身体会和感受,通过自己的所见、所听、所思、所想和所悟,几天下来就彻底颠覆和改变了我最初幼稚的想法和井底之蛙的眼光。正向人们所说的一样:“不见不知道,一见吓一跳。”虽是短短几天,学不了多少,只学了大概,但我还是隐隐约约地弄清三个关键的问题并且坚定了回来后在学校进行“课改”的信念和决心。
弄清的问题一:“为什么要进行课改?”
之前,总认为“课改”就是一些闲来无事找事的活动,是一些希望得到“政治名声资本”人的一个举措。可通过听了黄梅县实验学校校长胡文生的专题讲座后,再看了一些视频和结合现实回顾后,我才发觉是我彻底弄错了。不可否认,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教育固有它的优点,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它的缺点和不足就越发显露出来,尤其表现在:
1、学生严重厌学;
2、教育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
3、应试教育磨灭了人的积极自动、创造性等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才有了中国教育界流传的三段公案:“钱学森之问”、“李约瑟之惑”、“诺贝尔奖之痛”。确实,我们扪心自问:谁国能比我国上下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可我国近代、现代又出现了多少诺贝尔奖获得者?现在学生的课堂学习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表现?昏昏欲睡、无精打采、被动接受、没有激情创造。。。因此,现在不仅要进行“课程”改革,还要进行“课堂”改革。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不能驻足观望,以失良机,而应以积极探索的心态融入到“课改”的行列中来。弄清的问题二:“要改成什么样?”
“要改成什么样?”“要改哪些?”这些都是“课改”的一个个重点问题。当然,我们就是要改变现课堂教学日益突出的缺点和不足,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生方式,改变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方法。过去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方式、被动接受倾于坐听的学习方式,缺少活动激情氛围的课堂已不再适应现代教学。我们就是要改变教师课堂上过于主体包摊,学生过于被动接受,课堂气氛过于沉闷呆板的现象。探索一种学生积极主动、乐于动手、团结协作、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教师少教或不教(只指点、指导)的教学方式,真正的把“学习”的欲望、主动权、学习时间让给学生。让“学习”真正的发生在学生身上。等等这些就是我们要改变成的样子。
“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自学,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自育,教学效果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创造。”这三条也许就是我们“课改”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弄清的问题三:“要怎么进行课改?”
这问题很深奥,只几天的观摩时间,我理解掌握得不是很好也还不够,还必须再多次去考察学习和借鉴。“要怎么进行课改?”我只简单的认为:
1、首先,要改变教师以前的教学方式,积极使用“导学案”进行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几天就必须制作设计好完整、系统、科学、合理的“导学案”。课时就借助“导学案”少教或不教,把学习真正地让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当然,导学案的研制我们还得认真探索。
2、其次,改变学生过去坐听的学习方式,积极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采取“自学、对学、群学”等学习方式。这就涉及到“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包括各小组人数、小组名称、小组口号、小组规章、行政组长、学科组长、组员分工等等。。。这些都需要进行培训和指导。所有这些我们都还必须去学习和借鉴。
3、最后,合作学习小组的评价与激励。既然采取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那么就要跟上一定的措施办法,评价上就要日日评、周周评、月月评、学期评、学年评。激励上就要做出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这又要一套完整的措施。。。
总之,对于这次外出培训学习不仅给我刷清了偏激的思想观念,而且“课改”给予了我全新的定义和思考,同时也给没出过远门、见过世面的我增长了见识。
如今,我们也将迈着坚定、执着的步伐向着“课改”的方向前进。虽然“课改”这条路上充满了艰辛和泥泞,虽然我们的“课改”不一定会在两、三年内有所成功,虽然我们将会很劳累、很迷惑,但我们依然会将“课改”进行到底!
芒章乡中心校教科室;万永茂
二○一五年六月十日
第二篇:课改优质课观摩心得体会
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兰西县教育局名课送教下乡心得体会远大乡第二中学:魏建刚现在的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由传授者和管理者转变为促进者和帮助者;由简单的教书匠转变为实践的研究者或研究的实践者;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和方向。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教育艺术的探索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等等。
非常幸运我参加县里组织优质课观摩活动,收获很大,受益匪浅。此次活动不仅让我领略到了我县出类拔萃的优秀教师的教学风采,也让我从中发觉到了在课堂教学方面自身的浅薄与不足。
就本次活动,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下我的学习心得体会:
第一教学课件制作精良,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本次参加讲课的教师所制作的课件,无论从课题材料的搜集上还是从视听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创意,如花似锦,引人入胜,而且很多都引用了视频型的文件,既形象又生动。通过各种直观形象的图片和音乐来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的理解,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得牢固掌握。
第二 教师在“备学生”这一备课环节上做到了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我们都知道教师备课的三个要素就是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学法。本次听课在“备学生”这一环节上尤为突出,因为教师使用的学生都不是自己所教的学生,所以在这一环节上更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许多老师在正式上课之前都已经下到班级与学生进行了充分的沟通,而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语言亲切,马上就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感觉尤为亲切,有利于教学任务得继续进行。
第三 教师所创设的师生互动环节引人入胜,氛围融洽。
在每节课的教学中,能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在课堂中合理创设各种情
1境,穿插各种活动,把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尤其是在听课过程中,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些授课教师教学方法的与众不同,我们感受到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如此的默契„„与其说是一种默契,还不如说是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老师提出的每个问题都会有学生争着、抢着要回答,并且都很积极配合老师们安排的每一场游戏和表演,这与传统教学中的那种点兵点将和气氛冷淡是截然不同的。
看到每个老师都精心的设计每一堂课,从板书、图片、内容,那种工作态度与热情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在他们的课堂上很少有见到不学习的孩子,因为他们都深深地被老师的课所吸引着。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学习他们的优秀经验,让自己的课堂也活跃起来,真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充分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从而切实感受到了各种文化的魅力!
第四 教师语言优美,导语设计巧妙、风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设计尤为重要,它是衔接各个教学环节的情感纽带。这一方面做得尤为突出得是李秀艳老师,她的课堂设计环环相扣,每个环节之间得饱含深情且非常自然,每个环节都给学生设定一定难度得任务,难易程度特别恰当,让学生既能动脑思考,去主动探寻,不让学生丧失兴趣,所以使整节课进行得特别顺畅,整节课集欣赏、表现、评价于一体,教师的语言风趣中不乏幽默,使得课堂气氛既生动又活泼,还拉进了师生间的距离,不仅进行了作文学习,又经历了情感教育。
每堂课细细的听下来后,感觉每位授课教师都煞费苦心的作了周密而细致的准备,而课后的总结会上,老师们将本次活动的意义提上了更高的理论高度,而赵股长又为我们提出了更多值得深思、体会的问题,我会把其中的精华加以吸取,尝试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来逐步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通过本次活动,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利用新课改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它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展示自我的平台。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风格,无论是评书式,还是抒情式或是传统基础讲解,都令人回味。集体评点时,对各种风格把握力度的分析和探究,让我这新手受益匪浅。谢谢这次机会让我亲身感受到如此多优秀教师的教学风采,为我以后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总之,平时一定要多学习新课改理念,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授课能力,多听优秀教师的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取得好成绩。使得经传统教育培育出来的刚走上工作岗位就面临着教育的新局面——新课程改革的我们对待未来的教育不会茫然而不知所措。
第三篇:观摩学习马坪学校课改心得体会
观摩学习马坪学校课改心得体会
——杨丽平
带着新课程改革的浓浓春意,沐浴创新教育的缕缕阳光,3月23日,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到冷水滩区马坪学校参加教学观摩,我有幸观摩了这个活动。课堂上教师成熟与老练的教姿、教态、教风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让我在这几堂课中,看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思维的活跃性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下面,我谈几点体会:
第一,备课的精心和设计的新颖给了我很大的震撼,使我明白一切的手段都可以用来服务于教学。
第二,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仅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让学生自由畅谈,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比如,郭祚宝老师在《三角形及全等》一课中出示导学指南后,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学习。学生各抒己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积极性很高。
第三,注重反复朗读。好文章是用来读的,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老师都把朗读当作理解文章的必要途径,借助朗读反复欣赏感悟文章的语言美。比如:张慧婵老师。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中让学生齐读课文,反复诵读描写讽刺、纳谏的句子,在朗读、点评、再读的过程中体会语言的魅力,学生从中也深刻理解了文章的内涵。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体会到了课文中语言的描写手法。第四,就是老师所特有的激情。陈兰芳老师上的七年级英语课特别有激情,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在上课时,陈老师的激情深深的折服了了我;新课改提倡多鼓励、多表扬和多肯定学生,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深入学习和研究语言的信心。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的多维评价:“虽然你说得不完全正确,但老师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和胆量”,“你说的观点很有创见,非常可贵,老师想请你再响亮地说一遍”,“这个地方你再读上一遍,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以上这些评价,我认为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只要用心去做我们是能办到的。
听了这些教师的课之后,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当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让他们从小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上慢慢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使自己的教育教学不断地充实。同时,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提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使自己不断成长。
2012年3月27日
第四篇:观摩学习马坪学校课改心得体会
赴马坪学校学习的心得体会
2013年4月18日,沐浴着春日的阳光,我校一行五十多人来到永州马坪学校观摩、学习。我们上午自由观摩了二节课,第三节课听取了马坪学校副校长的经验汇报,并就课改存在的问题与之交流。通过听课、听汇报、交流,我对马坪学校及马坪学校的课改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于新课程改革有了新的认识。
一、自主发现式课堂教学模式
马坪学校新课程改革,是以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合作探究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均衡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强调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交流互动,实践操作,彰显潜能的氛围,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大家是这样描述马坪学校的教学模式改革的即“学生反了,课堂散了,老师也不管了,四周全是黑板了!”
二、彰显学生个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质量
马坪学校打破传统的“满堂灌”、“传授式”、“填鸭式”教学方式,转换师生角色,极力追求课堂学习环境的自由、和谐、温馨,追求学生学习的超脱、奔放,追求课堂教学的民主、平等、尊重,让课堂充满个性学习的氛围,让学生享受快乐。上午我听了二堂语文课,发现教师上课共同特点是:五六个学生分小组围绕坐在几张拼成的大课桌旁边,墙上每块小黑板按小组分队(例:梦想队、花儿朵朵队、拼搏队、永恒之星队、胜利队、青春活力队等等)挂上同学们课前列出的一些问题,讲台主黑板上左边还挂了一块老师的导学指南小黑板,教师讲解主要根据导学指南和学生小黑板内容引导学生解答释疑,课堂中学生自纠举手,大胆提问,师生互动性强,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语言精炼,板书条理清晰等。
回想我们的课堂,有时学生动起来了,大多数是形式上的花样翻新,而不是内涵的真正变化。我们要立足本土,因地制宜,不搞形式,尽心备课,让学生们的潜能在课堂上超常的释放出来,让学生们的思维在课堂上动起来,学生的灵感生发出来,课堂精彩起来!
谢春生 2013年4月26日
第五篇:赴弋阳育才学校观摩学习心得体会
赴弋阳育才学校观摩学习心得体会
漆工镇烈桥小学
陈金荣
阳春三月,百花齐放,漆工镇中心小学举行的全镇教师赴育才学校观摩学习活动成功落下帷幕。能有机会参加这样一个全员性、多层面的交流沟通学习,收获自然颇丰。活动虽已结束数日,但此次活动带给我的启迪与思考却是无法终结的,甚至可以说是持之久远的。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能亲临现场近距离观摩当下新理念映射下的数学课堂,并聆听育才学校董事长的报告,感受育才学校老师与学生之间中营造的平等、真诚、和谐的对话氛围,这让我又一次领略了教学改革的无穷魅力,享受了职业带来的幸福感。育才学校的老师们之所以能保持这样的热情,我想这正是源于我们对教育的那种严谨的精神和信念,吸引着我们从四面八方集结到这里,同时也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演绎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精彩课堂,打造更加真实、精致、高效的教学课堂。
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未尝不是如此,能够站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展示的绝不仅仅是一节课,更多的展示的是支撑在一节课背后的一个团队的集体智慧。这一点在育才学校董事长郑亚雄先生的报告中也得到了很好的阐释。基于对以上的一种理解,结合我对课堂的粗浅认识,再次将思绪回到课堂的现场,重温一下当时我所听的一节课中的感想与感动。下面,我想从欣赏的角度。结合课例再来品味一下成功教学带给我们的启迪与思考。
陈老师的课,亮点之一就是实现了角色的转变。他彻底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和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的格局,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和主人。操作和活动让学生亲手做,课文中的知识让学生亲自通过理解来找,学习中遇到的困惑让学生让学生自己提,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让学生自己总结、概括和归纳,课堂练习题让学生自己解决,自己讲解,自己纠错……而他一节课并没有说几句话,但句句点拨到位,总结概括精辟。
亮点之二就是体现了学科特点。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通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数学家们拓展这些概念,为了公式化新的猜想以及从合适选定的公理及定义中建立起严谨推导出的真理。但学生并不理解,对数学的知识了解十分陌生。陈老师为了能让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训练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使学生具备阅读课本的能力。在数学课中,应使学生把“看、读、思、练”结合起来。从儿童一入学就应该带领学生逐步学会看懂图、式、文,再引导学生弄清术语,理解关键词语,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也体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亮点之三就是能够以训练为主线。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一节课所学到的知识,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训练,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既能让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陈老师的课自始至终都没有放弃了对学生的训练,有对生活现象的描述训练,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的训练,质疑习惯和能力的训练,课堂达标训练等。通过多种训练既让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亮点之四就是师生、生生大互动,课堂气氛掀高潮。精彩的课堂不是“静”,“动”的课堂最精彩。因为课堂只有通过“动”,才能让师与生生与生得到心与心的沟通和情与情的交融,才能让师生间生生间的思维得到碰撞,认识产生共鸣。陈老师的课在各个环节都有频繁的互动,这种互动不是由教师控制的,而是自发的,油然而生的。或遇到问题和困惑时,或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时,或释疑解惑时……课堂上到处都在自发的互动交流、争辩、探讨,整个课堂像一锅开水,彻底地沸腾起来了。
陈老师那扎实的数学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游刃有余的课堂驾驭能力,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课堂上学生们积极踊跃的精神,认真过硬的书写,勇于探索的态度,口若悬河的回答,无不让听课的老师叹服。而赞叹、称颂之余,更多的是深深的沉思,他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为什么学生会听得乐此不疲?我想,①观念得到了转变是最根本的。课堂教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理念。②爱钻研,善于动脑子、想办法。陈老师的数学功底非常扎实,学科素养较高,能深入研读教材。③教学艺术强、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很高。巧用心思,精心设计,形成自已独特的教学风格。
总之,这次外出观摩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课改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一定更新观念,以人为本,钻探教材,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实践,博采众长,踏着名师的足迹,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为漆工镇的教育事业尽自己一点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