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理性地走进角色 激情地表现生活 ——影视艺术表演体会
理性地走进角色 激情地表现生活
——影视艺术表演体会
地方戏剧已从单一的舞台表演走选荧屏和银幕。作为一个专业黄梅戏演员,我有幸参与了这一进程,经历了不断突破自我,提升自我表演艺术历炼。从早期扮演电影《杜鹃女》中勇敢善良的杜鹃,到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天性活泼率真、满身才气的史湘云,到不久前在电视连续剧《二月》中扮演命运悲苦的文嫂我在一个新的艺术空间中寻找到了自我的位置。观众对角色的认可也给了我信心和不断进行艺术追求的勇气。演艺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这其中有喜悦、有欣慰,也有遗憾。在不倦探索和追求的表演艺术道路上,留下了自己深深的足迹和对表演艺术的深切体验与思考。
最早,我演戏只凭感觉,一站到镜头前或一上台就拼搏地使劲,不一会就累得够呛,还挺得意:我认真演了呀、我投入了呀。在经历无数次锻炼和角色的转换后,我终于渐渐明白了,艺术需要技巧,单凭情感激动那不是表演而是再现,无论在舞台上还是在镜头前都要讲究适度。慢慢地通过不断总结形成了我自己创造角色的习惯与办法。
认真研读剧本,对角色进行理性分析,确定角色性格基调,也就是角色的基本色彩。这一点十分重要,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理解人物的过程也就是形象孕育、酝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形象思维。演员接到剧本后要对剧本和他所担任的角色进行分析,包括领会导演、编剧的意图,比较自己的异同,确定人物特征,把握人物思想性格基调,设计人物的外部动作、内心动作、语言造型、化妆造型等等。这种分析、理解、酝酿、设计自然要运用抽象思维,同时也不能没有形象思维。一般我往往在吃透剧本,领会导演的意图后,把剧本里的描写和我所学的表演技巧加上生活积累揉合到一起、融会在一起,头脑里首先生成了一个可见、可感的活动形象。只有当这个形象只有当这个形象在心中孕育成形,她的音容笑貌可以“看”得到、“听”得到,也就是说,我已获得了一个明确的内心视象,我才认为理解人物阶段已经初步完成。
当理解角色转入体现人物时,我就要去寻找自己与角色之间共同点和差别点,本色演员接近角色的途径比较容易,他主要通过演自己来达到角色。而创造一个自己差别比较大的角色是需要演员具有一定的表演技巧、文化修养和表演的经验了。我往往是:在形体动作、眼神、语言等方面下功夫,为的是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更有个性。如我演《杜鹃女》中的杜鹃,在眼神上是明快、果敢,形体上反映比较敏捷。而文嫂她是经历了丧夫失子一次次命运打击的一个孤苦无助的女性,我的眼神的运用是比较呆滞、眼珠移动比较慢,只有在遇到亡夫的同学时的那一刹那才。有一i丝丝亮光闪耀,嘴角也是锁得紧紧的,所有的形体动作都是慢慢的,步子走得很重,每一步似乎都留下了沉亏的叹息。而且这些形体外在的表演不是事先设计的,是在吃透了剧本,把握住人物基调后,在规定情境中对演员的刺激而引起新鲜的反应和感受,产生的即兴创作。在镜头前能有很多这样的经历和表现,从中可以看到一个演员的经验和对角色的把握的深度。
总之,一个角色获得成功.并且能在观众心目中立起来,对扮演者是一种全面的考验。对人物性格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经验的积累和运用,表演的基本功和在镜头前的自然表现和自由发挥,都十分重要而且缺一不可。
作为一个演员,永远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对创作的激情和对艺术不懈的追求,他作为一个艺术家的生命力就会得到无限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