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研、点、练、悟”学习心得体会
“读、研、点、练、悟”学习心得体会
开学以来,学校组织学习“读、研、点、练、悟”五环节主体探究型课堂教学开放模式,这很好地启发并促进了我的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探讨,我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读、研、点、练、悟”是以“读、研、点、练、悟”为主线,把师生教学双边活动融为一体,突出学生主体探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动手能力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依照这条主线,我进行了细致周全的备课。
一、“读”为基础,通过目标导引,问题导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分清重难点,明确疑惑处,真正做到书读千遍,其义自见;
二、“研”为常态,引导学生对自研不得解的问题或课前预设目标,通过四至六人小组展开研讨,注重合作学习,注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师生与文本互动等多边交流; 这一环节是每篇课文的必需过程,在我的教学中,合作学习不仅体现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师生与文本互动等多边交流上,而且体现在对每个疑问的多角度研讨上。在开学初,学生之间还有些陌生不愿意交流,但随着交流的频繁,大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团结互助,有效地让学生快速进入高中学习状态和氛围中。
三、“点”为关键,教师在研的基础上发挥教师主导作用,针对学习目标对小组质疑和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联系点、易错点、易忽略点、应用热点等进行精点巧拨、拓宽引深;
对于“点”,我是这么理解的:传统的“一言堂”根本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而一味地让学生研讨也未必能实现新课程教学的目标,所以教师的点拨如果适时适宜,才能对小组质疑和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联系点、易错点、易忽略点、应用热点等进行精点巧拨、拓宽引深,否则无法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对于个人而言,我在这反面还需要下功夫,要不断充实自己,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储备给予学生不时之需。
四、“练”为检测,坚持关注学情,采取分层设练的方法,分知识技能训练、能力方法训练、实践应用训练,使每一学生均有所提高;
针对学生现有的教辅资料,我是这样处理每课的检测的:以高考试题模式为基点,把检测题的基础题都当做必讲题目,在讲解的过程中穿插题型的解题技巧与方法。对于课文内容的检测,我要求学生自主做题,小组讨论并解决。这样既及时巩固了所学内容,又不断渗透高考做题意识,学生收获颇丰。
五、“悟”为升华,是知识技能的归纳梳理,是思想方法的潜移拓展,是情感态度的体验感悟。
我所理解的“悟”乃感悟,尽管选入高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体裁多样,风格各异,但我们在教学中选取的感悟点则有其标准:即每课的重点、难点、疑点。抓住这三点进行感悟,我们就可以学有所获,从不同的侧面真正理解作品,激活思维,进而张扬阅读者个性,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总之,“读、研、点、练、悟”五环节主体探究型课堂教学开放模式是行之有效的,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掌握各自的度,充分考虑学生学情,这样才能逐步地寓教于乐,真正使学生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第二篇:读研点练悟
“读、研、点、练、悟”学习心得体会
开学以来,学校组织学习“读、研、点、练、悟”五环节主体探究型课堂教学开放模式,这很好地启发并促进了我的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探讨,我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
“读、研、点、练、悟”是以“读、研、点、练、悟”为主线,把师生教学双边活动融为一体,突出学生主体探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动手能力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依照这条主线,我进行了细致周全的备课。
一、“读”为基础,通过目标导引,问题导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分清重难点,明确疑惑处,真正做到书读千遍,其义自见;
以《六国论》为例,作为北宋散文名篇,注重对文章的诵读是很有必要的。在授课之前,我就布置相关的预习问题,要求学生带着疑问读文章。在上第一课时,我让学生在听了教师范读之后,进行了集体诵读,先充分感知课文内容;以后的每一段学习研讨中,我都要求各小组先派代表诵读,再进行讨论。在小组讨论遇到疑问时,我也建议学生反复诵读相关语句再仔细揣摩。在进行文章的艺术特色总结时,我同样建议学生通过诵读来体会作者鲜明的论点,严密的论证,以及作者深沉的忧患意识。在整篇课文的学习中,我都以读为主线贯穿始终,学生充分地感受到了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研”为常态,引导学生对自研不得解的问题或课前预设目标,通过四至六人小组展开研讨,注重合作学习,注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师生与文本互动等多边交流;
这一环节是每篇课文的必需过程,在我的教学中,合作学习不仅体现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师生与文本互动等多边交流上,而且体现在对每个疑问的多角度研讨上。在开学初,学生之间还有些陌生不愿意交流,但随着交流的频繁,大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团结互助,有效地让学生快速进入高中学习状态和氛围中。
三、“点”为关键,教师在研的基础上发挥教师主导作用,针对学习目标对小组质疑和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联系点、易错点、易忽略点、应用热点等进行精点巧拨、拓宽引深;
对于“点”,我是这么理解的:传统的“一言堂”根本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而一味地让学生研讨也未必能实现新课程教学的目标,所以教师的点拨如果适时适宜,才能对小组质疑和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联系点、易错点、易忽略点、应用热点等进行精点巧拨、拓宽引深,否则无法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对于个人而言,我在这反面还需要下功夫,要不断充实自己,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储备给予学生不时之需。
四、“练”为检测,坚持关注学情,采取分层设练的方法,分知识技能训练、能力方法训练、实践应用训练,使每一学生均有所提高;
针对学生现有的教辅资料,我是这样处理每课的检测的:以高考试题模式为基点,把检测题的基础题都当做必讲题目,在讲解的过程中穿插题型的解题技巧与方法。对于课文内容的检测,我要求学生自主做题,小组讨论并解决。这样既及时巩固了所学内容,又不断渗透高考做题意识,学生收获颇丰。
五、“悟”为升华,是知识技能的归纳梳理,是思想方法的潜移拓展,是情感态度的体验感悟。
我所理解的“悟”乃感悟,尽管选入高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体裁多样,风格各异,但我们在教学中选取的感悟点则有其标准:即每课的重点、难点、疑点、美点。抓住这四点进行感悟,我们就可以学有所获,从不同的侧面真正理解作品,激活思维,进而张扬阅读者个性,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总之,“读、研、点、练、悟”五环节主体探究型课堂教学开放模式是行之有效的,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掌握各自的度,充分考虑学生学情,这样才能逐步地寓教于乐,真正使学生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平遥三中高一年级组
安宏平
第三篇:“读、译、悟、练”文言文四步教学法
“读、译、悟、练”文言文四步教学法
孙维刚
摘要:文言教学注重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教给学生语法知识,让学生在语法、文法导引下,自主阅读、翻译、感悟,在自读、自译、自悟中获得自学能力,培养文言语感、积累文言知识、积淀民族文化。关键词:句子成分分析;自主翻译;培养自学能力
文言阅读与鉴赏都应在句子成分分析指导下进行,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变“导学”为“自学”,变“老师讲”为“学生讲”,获得自学能力。具体为“诵读
——自译——感悟——检测”四环节课堂学习指导模式,现分述如下:
一、读思领悟,感知文意
读什么?读字音、读节奏、读情感,在读中梳理文脉,培养语感,阅读分初读、研读、品读三个阶段。
1.初读原文、读准字音、了解梗概。录音伴读或教师范读,学生标明节奏、停顿,初悟语气、语调、语速、情感,了解语段“写的大概是什么”。
2.研读注释、理解文意、把握情感。边读边思边注,理解文句意思,注意古今语言结构差异,处理句中停顿,如《五人墓碑记》中“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就不能破读为“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3.品读美读,化“文”为“白”,把握主旨。通过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读中疑、读中品、读中悟,在抑扬顿挫中将语言形象化,将情感美化深化,沉浸其中,读出味道并有所“得”,达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研读译悟、探究内涵
要想了解“文”(思想内容),须从“言”(语言材料)入手。翻译时要求学生字典不离手,难点字词,逐一弄清本义,然后生发引申,弄清词的意义群体。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如“兵”,甲骨文是两手持兵器,故本义是“兵器”,由兵器引出拿兵器的人——“士兵”,再由士兵引申出“多个士兵”——“军队”,再由“士兵、军队、打仗”引申出打仗时的谋略战术——“兵法”,以此环环相扣,深刻理解意义群。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重点虚词、倒装句式,让学生进行语法分析,理性剖析字词句,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积累。
1.自读自译,浅易自通。自学前,让学生明确自学内容及要求,自己翻工具书,查相关资料,深入钻研,教师指点、解惑。如《项羽之死》,学生对历史事件比较熟悉也感兴趣,课本注释已将重难点字词全部标注,要求学生自读注释,边读边译,用已学文言知识进行推断,培养文言推断能力。
2.研读探究,质疑问难。
变“教师讲”为“学生讲”。一篇文章,学生讲一遍与学一遍不一样,学生试讲应做好充分准备,讲片断或段落,要人人讲,每人都有锻炼机会,没讲清讲透的地方,教师适时点拨,让学生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3.通译共识,形成能力。对有争议的片断或段落,鼓励学生见仁见智;对容易产生歧义的句子,教师适时抛出 “挑战”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句子成分分析,教会他们根据上下文语境探究句子主旨及隐含信息(省略成分、言外之意等),把握内涵,从整体上对全文所写之景、所叙之事、所持之论有一个明晰的认识。
三、赏析感悟,把握精髓。
对艺术手法巧妙、人物形象深入人心、语言描写独具魅力的课文,我们应精读细讲。好的文章,语句都富有生命力,文中的核心句、文眼句、主旨句,需要再三推敲,像“学不可以已”“君子善假于物”等,联系历史人物、生活实例讲析,让学生尽享其中精彩,并把它转化为今后写作的词库。
1.统览全篇,析理文脉。引导学生勾画关键词、句,悟各段主要内容,析行文思路,明行文“眼”、“线”,扣 “眼”、“线”分析谋篇特点,为背诵提供线索。如《曹刿论战》,结合习题训练,使学生明确贯穿全文的主线是曹刿的“远谋”,第一段可用二人对话的方式练习背诵,第二段就可用“鼓”、“逐”二字提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挈统领。
2.赏析品评,陶冶性情。对课文人物、思想 “品头论足”,积极参与文本再创造。叙事类文章侧重人物形象分析,引导学生找读有关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气势描写的语句,对照分析他们各自的言行品质,如《唐雎不辱使命》,通过分角色朗读,对比秦王和唐雎在神、情、气、态上的前后变化,学生很容易就能悟出秦王的欺软怕硬和唐雎的有胆有识;论说类文章紧扣议论文三要素进行新旧知识衔接比较,发现不同之处,如《六国论》与《过秦论》比较,学生不待讲就能悟出“论证线索明晰,论证过程严密”的结论;写景状物类文章侧重鉴赏借景抒情的写法,可借文中之法模习写景,进行口头作文训练,提高习作能力。
3.挖掘主旨,一课一得。重视“古为今用”,让学生走进文本、揣摩文本、学以致用。中学文言课文文质兼美,“质”之美在于它体现民族优良传统、人类美好情感和高尚情操,如《孟子》的仁爱思想,《陈情表》“上慈下孝”思想,《五人墓碑记》坚持正义、勇于斗争的精神„„学完后让学生交流在做人、处世方面受到的启发,有利于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他们立志向上、奋发有为。
四、当堂练习,分层检测
当堂检测应低起点、抓重点、小坡度、多层级。文言词汇、句式,分类归纳、记忆积累;名言警句与真题链接,随堂测查、消化;课外对比阅读,找读相关材料,设计习题,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文言文四步教学法,能克服学生畏难情绪、提高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增加知识积累、改变文言文 “就题论题”的问题教学,还原“书声琅琅”的语文课堂真面目。以上只是笔者肤浅的认识和做法,课堂操作许多具体问题的解决,还需不断地总结和研究。作者单位:甘肃省宁县第一中学 邮政编码:745205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第四篇:读议点练四步教学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读议点练四步教学法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笔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摸索总结出一套“读”、“议”、“点”、“练”四步教学方法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一步 :“读”——探疑。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目的 ,教师在导入新课的基础上 ,把本节内容设计成几个问题(问题的设计要讲究“梯度”、“适度”),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认真读书 ,从教材中的概念、定理、定义、例题中寻找答案。在这一环节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边读边想边画 ,找出知识的来龙去脉 ,并对问题的解答有个初步的感知认识。这时 ,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大脑潜能得到了初步的调动。第二步 :“议”——释疑。“议”是读的继续 ,议得越广泛 ,越深入 ,学生的思路越开阔 ,释疑效果越明显。“议”分为两步进行 ,先是在读的基础上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让学生人人发言 ,各抒己见。第二步是以小组选代表发言 ,然后大家评议 ,看谁的发言准确 ,对不完善的地方互相补充 ,不准的地方共同纠正。在议的当中 ,教师要抓住火侯 ,因势利导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鼓励学生不要只满足于对问题停留在一般的理解上 ,而是要敢于多问几个为什么 ?使感知认识不断升华 ,问题的答案越来越明朗。第三
对“读议讲练评”教学模式的认识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不重视,不愿意听,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教学效果极为低下。针对当前实际,县教育局强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我们蟒河中学确立体现自己特色的“读、议、讲、练、评”五位一体教学模式。为了响应学校号召,在自己的课堂教学扎实贯彻实施,首先要弄明白该模式各个环节的含义,以及在我们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变化运用。下边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读: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教师指导学生独立阅读教材,自我质疑、思疑、解疑,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注重思维习惯的培养。具体方法是 :
1.以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催化剂,阅读前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运用幽默风趣而富有启发 性的“开场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造成欲知道理何在,须看课文分解的心理状态。以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预习的自觉性。
2.给提纲引领学生学习。自读课文前,先公布阅读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使学生按教师设计的教学思路阅读学习。阅读提纲要紧扣教学重点,纲目明确,多层次,多角度引发,富有指示性和启发性。
3.结合课的课后习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后习题既是本节本章的重点,又是难点。它要求学生必须消化和掌握。因此,让学生结合课后习题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会学习的习惯。
4.在物理教学中,“读”也包括对仪器的用途、原理、用法、注意事项的了解,更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
(二)议是对“读”过程中发现不懂或不明白的问题进行议论、讨论。
1.自议。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碰到一些问题进行自己设疑、解疑。通过查资料,寻找知识答案,扩展解题思路等来完成。
2.同桌互议。同桌两同学之间,根据每位同学自己碰到的问题,互相设疑、互相解疑或经过讨论得出 共同答案。
3.小组讨论解疑。同桌互议后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拿到组上(一般前后两排为一小组)组与组之间相互讨论释疑,互相做答,这样集思广益,充分讨论,博采众长。讨论中学生间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认识,共同提高,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边巡视边参与学生的讨论,对差生可以特别照顾。如遇困难,教师应启发并正确引导,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理解和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寓能力培养于无形之中。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随时向老师质疑,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议”的过程也是学生识记、理解、消化的过程。“议”要适度,视教学内容来进行,能自己解决的,不再互议;能互议解决的,不再小组讨论。组与组间的讨论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三)练:练中有议,议中有测,议测结合;既是形成性测验,又体现了合作性测验,捆绑性测验。在学生基本理解和掌握课本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所学知识当堂消化理解,实现堂堂清。练一般是根据练习册和预习提纲完成。
1.一课一练。以消化巩固为主。根据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学生要当堂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采用当堂抽查和课上互批等不同方式进行检查,从中获得反馈信息。
2.拟题练习。课堂指导学生自拟练习题、测验题和单元复习题,每人一份,相互解答,相互评卷。学 生通过出题、评题,一方面有助于搞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及教材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的 自学自练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四)讲:讲包括两部分,一是以学生讲为主,学生重在讲小组讨论后提出的问题;二是教师讲,教师的讲重在点拨,重在方法的归纳和指导。同学们根据“读”、“议”情况,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述,给予归纳和补充。在“读、议”的过程中,学生经小组讨论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期待教师给予讲解,教师应抓住时机讲其所需,讲解决问题的方法,讲思路,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就能很快打开学生被关闭的思想闸门,使其从“山重水复疑无路”中,升华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1.讲要注意示范性。对学生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不能就题论题地提 示一下,或讲讲答案了事。要通过对疑难问题的分析、归纳,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 要以良好的师德,严谨的治学态度,深湛的知识,广阔的视野和对待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给学生示范教育;而 且要用具有鲜明性、逻辑性和生动性的规范化语言对学生“诱”、“启”、“导”,促使学生效法、悟道、解惑。
2.讲要注意重点性。学生容易糊涂和困难较多的问题,多集中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新知识的关键点及评价某人某事等,教师这时就要重在点拨、启发。
3.讲要注意趣味性。巧用典型生动的事例、谚语进行点示,将抽象的理论通俗化、形象化,使学生听之有趣,思之有理。尽而达到在乐中学,趣中学。
(五)评:评是学习过程的反思,通过师生、生生之间自评和互评达到互相提高。1.评价要重视激励性,充满爱心。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发展中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创设出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评价者有了爱心才会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地评价,才会不带偏见,不带有色眼镜,不用老眼光看学生,有了真诚的爱心评价者才会用发展的眼光千方百计地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进行科学地评价,进而使爱心融化在教育过程中。
2.评价要力求做到准确无误。在课堂教学当中,并不是说只要学生回答,教师就一概称赞叫好。尤其是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不仅不能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反而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一味的表扬,正如一味的惩罚一样并不可取。评价者对学生的评价首先持发展、积极的正确观念;再就是选择正确的评价方法,评价语最大限度地考虑结果达到评价激发的目的。
3.评价要有艺术性。学生在学习活动和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中,其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学习过程和方法是紧密联系的,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因此,对任何一个方面的忽视都可能造成学生发展的偏颇。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对许多问题不必寻求千篇一律的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就应该充分肯定,特别是对那些闪烁着创新光芒的回答,即便是与参考答案不一致,也不该吝惜赞美之辞评价不是简单的批评和一味的指责和惩罚,而是一门艺术。
读、议、讲、练、评五个环节,相互联系,相辅相成。“读”,是基础;“议”,是关键;“练”,是应用消化; “讲”重在点拨;“评”是互相提高。只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不同情况,正确把握好“读、议、讲、练、评”之间的 关系,一定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五篇:名师点悟心得
名师点悟心得
“你虽然不能选你所爱,但既已所选,就该好好去爱。”8月4日下午,在2011年“国培计划”湖南省农村小学英语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班讲座上,张家界市师资培训中心综合科科长彭兴顺就《师德师风建设》解读讲解时对我们说的。这句话震撼了我的灵魂。作为教师,联系教师工作实际,让我感想很多。
想当初学生时代,很多人风华正茂,憧憬着理想的职业,然命运之神却让你当上了教师,心里诸多不平。于是天天耿耿于怀,怨天尤人,不安于教师工作的大有人在。特别是近几年来,虽然教师的待遇有所好转,但和当地公务员的待遇比较,总收入却相差较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收到了很大的阻碍。于是出现了上课不认真的,从事第二职业的,停薪留职的,甚至改行跳槽的等等现象出现。这些严重阻碍了教育的向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长此以往,后果将不堪设想。因为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来不得半点马虎。因为在教师的手中,为系着无数孩子与家庭的幸福。当你接受任命时就该想到责任重大。因为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对孩子对国家对民族就是一场灾难。因此,不管教师的职业是否如你所愿,也不管教师的待遇好与否,我们都要爱岗敬业,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 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这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教师的神圣职责。既然你选择了教师的职业,就要用满腔的热情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就要像父母爱自己孩子那样关爱我们的学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这句话用来表白我们当代教师的职业责任感,似乎不恰当了,然我认为我们就得有这种责任感,我们必须干一行爱一行。
一个国家不取决于它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公共设施之华丽,而是取决于它国民之素养。所以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的职责是神圣的,因为我们肩负着一代又一代祖国的建设者的培育,我们怎能不认真工作,关爱学生呢?
然我们单凭一腔热血是不能完成党和人民托付给教师的任务的。在知识化信息化的当今社会学习专业知识和业务理论,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未见高山不知平地;未见大海不知小溪的渺小。我们要给学生一瓢水,自己就得有一桶乃至更多的水。我们要不断提升我们的素养,每一天,每一年,我们都要在进步。
老师们,让我们牢记:“你虽然不能选你所爱,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