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磨课中感悟
在磨课中感悟,在反思中成长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她是用一生的时间在备一节课。可见,用心磨课的重要性。但是,多年来的各种公开课已经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一个思维定势,那就是一堂优质的公开课必须是“完美”的,越来越多的教师也为了这个“完美”,使公开课变成“无懈可击”的表演。然而真正的好课的确需要“精雕细刻”、“千锤百炼”,期望教师能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真正地“磨”出一堂又一堂好课。此次参与磨课,我感触良深,收获颇多。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
“磨课”,是教师专业发展中“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的综合体现,能有效地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师专业素养的快速提升。当然,这次活动的成功离不开集体磨课,而这次集体磨课的形式也较为特别,由于一个研修组的成员不在同一学校,我们不方便集中在一起面对面地交流和讨论,集体磨课只能在网络上进行。首先,由出课的老师把自己的教学设计放到网上;接着,研修组的各位老师对执教老师原始的教学设计进行第一次集体磨课,参加磨课的每位老师都能认真积极地思考教学设计的缺失,向执教老师提出自己的教学修改建议。再接下来,执教老师根据反馈建议,对教学设计进行第一次修改;然后进行第一次试教,所有参与听课的教师都认真地做好听课记录,并从教师、学生、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有意关注。大家坦诚相待,相互评议,相互学习,相互交换意见、心得、体会。在讨论交流中大家的见解相互摩擦,思想相互碰撞,一方面挖掘课堂的亮点,另一方面亮出听课教师的观点和招数,促使上课的老师开拓思路,提升教学水平。
就在这近乎苛刻的三次磨课、三次修改教案和两次课堂实践中过程中,虽然我不是执教者,但作为这次活动的参与者,我同样积极学到了一些理论知识,并吸收执教老师的教学经验,内化成自己的教学行为,经历了凤凰涅槃的升华。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我深刻地体会到网络研修的无穷力量魅力。同时,我也深刻地认识到,运用所学理论,在小学英语课堂实现先学后教,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也是我们教师追求的目标。况且,我们现在还是在尝试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进,后面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不过,我坚信——只要付出与坚持,成功就会离我们更近!
第二篇:在磨课活动中感悟
在磨课活动中感悟“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特级教师黄爱华曾说:“磨课、磨人”。十月“教研月”活动中的磨课体验,真正让我体会到了磨课、磨人的味道。在一次次的试教过程中磨教学环节、磨每个细节、磨我该说的每一句话……在这样的“磨砺” 中,我得到了进步、得到了成长。我从磨课中收获了许多,感悟了许多,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来自于课前的精心预设。
一、“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
磨课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到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我执教的“方程的意义”这一课,每一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围绕着如何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而脚踏实地的设计,引领学生沉浸在学习的天地,绝不讲求表面的热闹,没有一点花架子。导入环节,我们进行了多次修改,开始是“跷跷板”的引入和“谜语”的引入,上了几次总觉得不合适,好像是为了新颖而引入没有实际的意义,最后在组长的提议下又改为了直接引入:孩子们今天老师跟你们一道来学习一个新的数学知识,这是一架----(天平)谁知道天平是干什么的?你们了解天平吗?下面我来考考大家,指针指在正中说明左右两边的物体怎么样?指针偏向左边说明什么?偏向右边呢?这样的设计,我们觉得更加有效。探索环节,小组合作探究是新课程一个必有的环节,但是组织不好既达不到学习的目的,而且会导致课堂无法调控。在第一次试讲中由于小组学习没有组织好,所以导致了整节课没完成教学任务。经过我们组全体成员的讨论,最后设计了“刚才我们写出了这么多数学式子,如果要按照一定的标准把这些式子进行分类,可以吗?先请同学们读一读大屏幕上的活动要求(1、先从信封里拿出式子在卡纸上摆放整齐,2、然后讨论出分类的标准,3、最后按讨论的标准分一分。)下面请同桌的两个人为一组,活动开始。”小组学习活动,很好地完成了合作探究的任务。最后的练习环节是我们组本次活动的主题,要体现练习的有效性,我选取有针对性、典型性的练习素材,将学习与生活有机结合。
二、“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设计有效的探究活动
有效的探究活动,就是在新知的学习过程中开展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具有探究价值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切身的体验感受知识产生的过程,学生从自己动手实践中归纳出结论。本节课重点是方程的意义,我大胆的改变了教材编排,通过学生观察天平图自己写出不同的数学式子,我安排了这样的活动:
1、刚才我们写出了这么多数学式子,如果要按照一定的标准把这些式子进行分类,可以吗?
2、刚才由于选得标准不一样所以分得结果也不一样,今天我们重点来研究等式。请同学们把不等式放进信封里,把等式进行分类?通过对式子进行一次一次的分类,层层推进从而得出方程的意义,以及方程和等式的关系,在整个探索过程中都是孩子们自己参与,亲身感受,不是硬塞给学生,而是采用逐步渗透、深化的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防止了学生的合作流于形式,通过合作与交流拓展思维。
三、“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设计有效的练习题目
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因此在设计练习时,层层递进,不断提高。体现出这样几个层次:巩固练习题——判断技巧题——实际应用题——拓展提高题。通过基本巩固练习题、判断技巧题检验学生在本节课中对方程的意义,以及方程和等式的关系的掌握情况。在基本练习第一题后我设计了一个画图题,用图形象的表示出等式和方程的关系,在练习这个题时每个班都只有几个同学能完成,后来我想既然达不到有效练习的目的干脆就取消这个题目。
数学从生活中来,最终还要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问题。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出示了我的重庆之行,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找出方程。然后又设计了两个拓展提高练习题目,这两个题目也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的优良品质。
这次磨课过程,是我学习、总结、提高的过程。通过磨课,我们知道了学生的需求和教学方向;通过磨课,我们创造了最合理的教学设计;通过磨课,我们创新了教学理念;通过磨课,让我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了更深刻地认识。
第三篇:在磨课中感悟,在反思中成长
在磨课中感悟,在反思中成长
英语磨课心得(李夏霞)
本学期,每个教研组都进行了轰轰烈烈的磨课活动。
作为英语组中的一名成员,也积极参与磨课活动的整个过程,在这期间,我感触颇深,收获颇多。
“磨课”,是教师专业发展中“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的综合体现,能有效地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师专业素养的快速提升。
首先,英语组全体成员进行了集体备课、上课、课后评价、需要整改的地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在这过程中,参加磨课的三位教师各领风采,这次磨课主要围绕怎样把课标的理念和知识很好的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去,从而体现先学后教即学生的主体性。从教学目标的确立到教学重难点的体现,甚至到教学过程各个细节的实施。参加磨课的三位老师都能认真积极地思考教学设计的缺失,及时的提出自己的教学修改建议。
接着,大家对此次磨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大致有以下几点:(1)对整个课堂活动的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
(2)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评价怎样很自然很贴切进行?何种评价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积极性?
(3)导入的部分在时间上把握的不好,导致课堂中学生的练习较少。再次,磨课老师根据反馈建议,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然后进行试教,所有参与听课的教师都认真地做好听课记录,并从教师、学生、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有意关注。这三位教师每上完课后,大家都积极评课:坦诚相待,相互评议,相互学习,相互交换意见、心得、体会。在讨论交流中大家的见解相互摩擦,思想相互碰撞,一方面挖掘课堂的亮点,另一方面亮出听课教师的观点和方法,促使上课的老师开拓思路,提升教学水平。
总之,在这的反复磨课、反复修改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过程中,无论是上课的老师,还是听课的老师,对课标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经历了凤凰涅槃的升华。同时也让我明白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而需要整改的方面,我会和大家一起并肩战斗,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会使自己的教学更上一个台阶。
作为教师的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深入和研究,才能与学生一起享受和品味教育带给我们的快乐。
第四篇:感悟“磨课”中成长
感悟“磨课”中成长
授课教师:李桃 “磨课”是年轻教师专业成长时由理论走向实践、走向成功和进步的绿色通道。它也是青年教师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更是年轻教师在教学上不断精益求精完善自我的镜子。我觉得没有一位老师天生会上课,都要经历一个必要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中,上公开课无疑是一种最好的途径。这次课的磨砺使我在教学上不断进步、日臻成熟,向着更好更优追求,其中“磨课”的经历记忆深刻,受益匪浅。
感悟一:众人拾柴火焰高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磨课可以促使我们年轻教师借助集体的智慧,实现个人的教学深度反思,克服个人惰性。前辈参与相互讲座、共同分析,提供“不同意见”、“多种声音”,不断矫正个人理解的偏颇,进行更深刻、更全面的反思。每一次的试教,他们总会抽空来听,听完后总会为我出谋划策,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帮助我不断完善教学设计、理清教学思路。还记得第一次试教下来,由于自己的准备不足,试教下来并不理想。但他们依然面带微笑地给我提修改意见,坦城地说出她们自己的想法。大家各抒己见,思维在交流中碰撞,许多真知灼见在相互的交流中产生,那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团对精神的良好体现。我也一一记录下了大家的宝贵意见,消化吸收。我像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促使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不断提高真诚地感谢大家。感悟二:课需要不断的“磨”
从看别人磨课到自己去上好一堂课之间的距离是很大的,只有亲身体会这一被磨的过程,才能真正领会追求完美的艰辛和快乐。在每次学校公开课之前,我首先自己拿出一个基本的备课雏形,课堂教学展示后,经过大家的评价,会发现自己竟有那么多的缺点和漏洞。磨课评课是自我否定的过程,这是十分痛苦的过程。当时只是感觉磨课真不容易。但在每次经历了磨课的过程我才真正体会到了磨课、磨人的味道。我在一次次的试教过程中磨教学环节、磨每个细节、磨我该说的每一句话„„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看到缺点和不足,才能改正缺点、弥补不足,完善自己的课堂设计。我希望今后我们年轻的老师能有更多的学习机会,更多参与的机会。相互倾听了解他人见解,形成我们共同的语脉。让我们在“磨课”中去经历、去收获、去成长。
第五篇:磨课感悟(定稿)
磨课感悟
平原师范附属小学王金英2012年11月4日 09:49浏览:154评论:4
指导教师 肖凡于12-11-5 22:11推荐磨课不仅仅是语言、环节的锤炼,它更是教学艺术的美丽之花的芬芳。徜徉于数学研修这条清清的涓涓河流中,让我们一起汲取营养,收获着研修磨课的快乐!推荐
省专家 王爱萍于12-11-6 02:55推荐王老师借用语文的标点符号来比拟学生,入情入境,引人深思,且提炼出了理想的课堂——贴近学生、饱含温情、增长智慧、敢于创新;值得品读,着力推荐!
教师离不开的人是学生,教师离不开的那片地是课堂,教师的教学就是在与学生的不断磨合、不断评价中适应着学生的需要、提高着自己的教学水平。因而磨课的目的离不开以下几方面:
一、把课“磨”得能离学生“近”一点
学生就像“逗号”(,),置于生活,来来往往不停留。学生是一个“平凡人”。我们的课应降低“门槛”,在平常生活中切入、展开、提升,不要一开始就高深,让学生顿生惧感,而应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道路上、在亲切的生活情景中攀援高峰。一堂课,就是一次“上山”历程的回望,感受知识根于生活、高于生活是刻骨;一堂课,又是一次“下山”前程的展望,感受知识归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铭心。注重教学的生活味,不追求故弄玄虚、华而不实的“花拳绣腿”,给人华丽的虚幻美、形式美;而追求实事求是、平易近人的“花容月貌”,给人朴实的自然美、实质美。
二、把课“磨”得能与学生“亲”一点
学生就像“感叹号”(!),浸于情感,快快乐乐不烦恼。学生是一个“有情人”。我们的课应充满“感情”,在知情合一中关联、张扬、升华,不要一开始就枯燥,让学生产生倦意,而应让学生在教师的情意绵绵中、在知识的情景交融中情投意合。一堂课,就是一首“情歌”,师生同唱一首歌;一堂课,又是一首“情诗”,师生同吟一首诗。注重教学的人情味,例如我经常与课中表现有进步的学生同乐,课后一起玩耍。我“供不应求”,他们把能与我们同玩视为荣耀而努力。
三、把课“磨”得能让学生“强”一点 学生就像“问号”(?),善于思考、明明白白不糊涂。学生是一个“思想者”。我们的课应体现“高度”,在思维锤炼中发生、加深、延伸,不要一开始就平淡,让学生缺乏挑战,而应让学生在知识的磨难中、在思维的碰撞中耳聪目明。一堂课,就是一块“试金石”,试出思维的广度;一堂课,又是一块“磨刀石”,磨出思维的深度。注重教学的参验味,力求讲得少一点,让学生参与多一点,在参与中质疑问难;力求扶得少一点,让学生体验多一点,在体验中释疑解难。
四、把课“磨”得能使学生“灵”一点
学生就像“省略号”(„„),善于想像,洋洋洒洒不满足。学生是一个“发明家”。我们的课应追求“创新”,在探索研究中联想、猜想、创想,不要一开始就直截了当,让学生缺少创造,而让学生在知识的空白处、在思路的发散处浮想联翩。一堂课,就是一座“畅想屋”,天高任鸟飞;一堂课,又是一座“点子库”,海阔凭鱼跃。注重教学的创新味,知识的“再创造”、解题的“再创造”,让学生在创造中笑口常开。
“磨”课,有付出就有收获:“熟悉着学生的熟悉,快乐着学生的快乐,挑战着学生的挑战,梦想着学生的梦想„„”
磨课感言
平原师范附属小学王金英2012年11月19日 22:22浏览:81评论:6
指导教师 肖凡于12-11-20 22:08推荐让人感受到磨课那魅力四射的世界,认识到了“玉不琢不成器,课不磨不精彩”的道理。
省专家 王爱萍于12-11-21 14:25推荐磨课,非磨无以成好课,非研无以成精品。整个研修过程充分感受平原师范附小老师的敬业,佩服!
从落叶飘飘的秋天走进暖意融融的初冬,三个星期的磨课转瞬而逝,但这成了我生命中一段永远也抹不掉的记忆。从最初的模糊到明朗,迷茫到恍悟,三个星期,忙碌伴着充实,疲惫伴着收获,真有一种化茧成蝶的艰难和欣喜。老师们力争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指导磨课活动,在研讨中,老师们积极参与,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在这种“百家争鸣”“知无不言”的研讨氛围中,老师们进行了最大限度的相互交流。
这次打磨上课,从教学环节处理到课堂语言组织,执教老师都把握得非常到位,教学过程十分流畅。我们在感叹之余也多了几分思考:一堂好课的诞生除了上课教师的付出之外,离不开诸多老师共同的努力,这堂课确实体现出了集体智慧和个人主体悟性。细想,课例研磨的每一个环节,老师们总会有很多的想法和不同的见解,一个细节都要反复琢磨,一句评价也要不断推敲。磨课让老师们捆到了一起,每一轮尝试下来,大家都要细致地分析问题,寻求对策,思想不断受到碰撞,研讨气氛异常活跃。课例打磨将经验、理论、实践融为一体,让我们学习、设计、教学、反思;再学习、再设计、再教学、再反思;继续学习、继续设计、继续教学、继续反思,磨出了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了教师提升教材的高度,磨出了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磨出了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让教师工作方式由封闭走向了开放,个体的行为变成了群体的行为,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教师的教研行为和价值取向。
整个磨课过程,我们研修组全体成员精诚团结,人人参与,积极行动。研修组长身先士卒、精益求精;执教老师认真钻研、谦虚好学,上出了一堂精彩课;其他老师都有繁杂的工作没有影响大家磨课的热情,整个磨课过程老师们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每个人的认真、敬业、独到的见解无时无刻不在让我们感动着。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努力,把磨课中学到的理论知识消化吸收,应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不断的更新教学观念,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努力打造生本课堂。
在磨课中历练成长
平原师范附属小学王金英2012年11月23日 16:56浏览:37评论:2
指导教师 肖凡于12-11-24 23:42推荐磨课活动促进了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了个人业务水平!磨课活动历练、完善了每一位参与的教师!
省专家 王爱萍于12-11-25 22:04推荐从理念的转变,到课堂的落实,从有效的教法,到深刻的反思,磨课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对今后日常教学也要研磨与雕刻。
伴随着远程研修学习的深入,我们进入了最后环节的冲刺——研修课例打磨。在这次活动中,大家忙碌着、快乐着,收获着。
首先,磨课能促进教师更好的把握教材,保证课堂的有效教学。对于磨课教师来说,磨课过程中,对教材理解的辩论,对相同教材见仁见智的理解,其实也就是教师深刻理解教材的过程,参与磨课的教师对同教材的不同理解,执教者可以取长补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益。
其次,磨课能营造浓郁的教研氛围,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磨课活动的开展,给教师提供了一个深入互动交流的平台。给予教师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锻炼成长的机会,办公室里,磨课成了教师的话题。磨课有个人思考的结果,也有教师群体的智慧,只有思维的碰撞才能闪出明亮的火花。课前与学生的谈话,如何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如何导入,才能让学生尽快投入到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去;重难点的突破,该用哪种方法更合理有效;教师的语言如何做到精炼适度;拓展的环节该如何深入……这些都是我们磨课时所要考虑的问题。再次,磨课,“磨”出了教师关注细节的意识。这次活动,我们最大的收获是通过磨课,教师更关注细节了。磨课中,教师由原先对教材整体粗枝大叶的把握,到后来关注到设计的每一个细节,细到教师的每一次引导,细到教师的评价语言。我想,教师这一意识的形成是本次活动中最大的收获。“细节决定成败”,这是我们不容忽视的。
通过磨课活动的开展,我认为磨课应着重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历炼。
1、重“磨”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正确把握教与学的关系,将两者相互配合才可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我认为,在磨课中,把握这个理念是前提,是我们磨好每一节课的准绳。因此,在平时的磨课中,首先我们要吃透教材中哪些内容需要我们教师去引导,哪些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这样,在课堂上教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该放手就放手,尽量的不多讲。
2、重“磨”教法
在磨课的时候,磨课的教师分别阐明自己的教学设计,参与教师站在自己和学生两个角度上进行商量与补充,发言的中心定在如果我来教,我会如何教;如果我是学生,我该会说怎样上,各种教法一一亮相,哪些意见更切合执教者自身的素质,哪些看法可能更适应将要施教的学生,这就有了比较的可能,选择的余地。我认为,在磨课中教师已经经过了自己的充分备课,整个的教学流程无须再进一步的深入雕琢,重点应放在本节课重点难点的突破上,对于重点难点的问题如何去教,采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教师可以利用很少的时间进行切磋,找到得以解决的办法。
3、重“磨”反思
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磨完一节课后,参与磨的教师要从课堂教学上的不同角度进行教学反思。我认为,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对课前磨课时产生的思考,课堂上教师使用的方法,课堂上及时生成的问题等及时的进行反思,有助于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有助于改进以后的课堂教学。
“好课”不仅是每个老师的追求,更是为之奋斗的目标。只有精心打磨好我们常态下的每一节课,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打无准备的仗,不上无准备的课,鲜花与掌声永远青睐有准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