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国标本第九册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时间:2019-05-11 23:49: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教版国标本第九册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教版国标本第九册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第一篇:苏教版国标本第九册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苏教版国标本第九册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体会“厄运”的含义,感受谈迁遭遇厄运后的悲伤和坚强。围绕“信念”,品悟谈迁重写《国榷》的艰辛以及持之以恒的意志。

2、通过研读谈迁重写《国榷》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句概括内容并体会作者运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把新旧《国榷》进行比较,让学生认识数据在行文中使用的作用。

3、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的道理,体会结尾点明中心,抒发情感,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

1、读中体会谈迁遭遇厄运后的悲伤和坚强。

2、围绕“信念”,品悟谈迁重写《国榷》的艰辛以及持之以恒的意志。

3、从谈迁打不垮的经历中明白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

通过新旧《国榷》的比较,初步认识数据在行文中使用的作用,并学以致用,尝试用列数据的方法使句子更生动,更具体。

四、教具准备: ppt课件

一、回顾所学,明确“信念”

1.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近史学家谈千,去感受他那读----(齐读)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2.回顾所学: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谈迁的信念是什么呢? 然而,就在他付出了行动,理想就要实现的时候,却遭受了怎样的厄运呢?

二、围绕“厄运”,体会《国榷》被偷后的悲伤与坚强。

1、为什么说书稿的遗失对于谈迁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厄运呢?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自由读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画出相关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2、交流:你找到了什么句子?

预设: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què)》。

(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句话,它有什么特点?(板书:列数据)每个数据都耐人寻味,请大家再去读一读这段话,能不能就其中的一个数据谈谈自己的体会?(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来谈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来说)预设:

20多年,谈迁从30多岁就开始写书,从一个风华正茂、志向远大的青年到一个白发苍苍、体弱多病的老人,这是怎样的付出啊!6次修改――说明谈迁治学非常严谨

你平时写作文一般修改几次?多少字左右?500多万字、6次修改,这是怎样的艰辛啊!400多万字:同学们这学期读的《草房子》15万字左右,《国榷》有27本《草房子》之多呢!这真是一部鸿篇巨制啊,这部鸿篇巨制付出了谈迁多少艰辛的努力啊!

(你关注了什么数据,谈谈自己的体会)(2)体会着谈迁写的艰辛,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

教师叙述:这样的一部凝聚了谈迁大半生心血的书稿——《国榷》,就在它即将付印前却被小偷偷走了,对于谈迁来说真是天大的(厄运)

3、出示:你来读:(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这是怎样的打击?(致命打击)为什么说是致命的打击?

转眼间化为乌有,理解“化为乌有”(书稿下落不明,不可能再找到了)(联系下文看)更何况是体弱多病的老人(几乎没有能力和精力再写《国榷》了)

小结:书稿的遗失对于谈迁来说是致命的打击,是遭受了天大的(厄运)

教师引读:出示再看这时的老人,他(引读)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地流淌。

谁来读出他的痛苦?(指名读后评:他吃不下,睡不着,只有两行热泪不停地流)

(体会着谈迁的痛苦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再读

夜深了,别人都安睡了,谈迁她(睡不着啊)只有那流不尽的热泪啊,此时此刻,他会想些什么呢?(①难过,②他是不是一直这样消沉下去,他想起自己从小立下的志向,回顾自己20多年来写《国榷》的经历,又会对自己说些什么?不能被厄运打垮,我要实现我的志向,要重写《国榷》)

4、出示:引读:是的,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è)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过渡:师述:带着这份坚定的信念,一晃4年过去了,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学到这,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谈迁?(不屈不挠,厄运打不垮的谈迁)

三、围绕“信念”,品悟谈迁重写《国榷》的艰辛以及持之以恒的意志。

1、初稿完成后,谈迁并没有就此满足,他心中有一个信念,——出示句子

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点红“翔实可信”齐读)

2、为了使这本书更加翔实可信,谈迁又付出了哪些努力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出示自学要求

(1)轻声朗读课文,看看谈迁做了什么事情,用“〔〕”括出相关的句子,用自己话概括地谈迁说说所做的事情。

(2)默读课文,通过课文所写谈迁做的事情想象谈迁重写《国榷》的画面,读的时候那个词跳入你的眼帘、触动了你的心弦,就把它圈出来,写写你的感受。你也可以结合这些词句说说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3)抓住事件中令你感动的词句,读出自己的感受。

3、交流:做了什么事情——概括地说提炼词语:(板书)携稿赴京搜集考察终日奔波奋笔疾书

预设:携稿赴京老师概括:我们可以用这四个字概括谈迁做的事 搜集考察:你能概括地说说谈迁做了什么吗?

终日奔波:这句话中有一个词可以概括句子的内容,你找找看!奋笔疾书:这句话写谈迁做什么?

(指着板书)谈迁为了让《国榷》翔实可信他(携稿赴京搜集考察终日奔波奋笔疾书)

4、课文对这些典型的事例(板书)作了细致描写,描绘这些事情的什么词语跳入了你的眼帘,你又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点评:同学们可以就一句话谈自己的感受)追问:这句中的什么词触动了你的心弦?

预设(1)特地:从浙江到北京,千里迢迢,离乡背井,更何况是59岁的老人,这样的举动让我感动!(2)四处寻访广泛搜集亲自考察 评:翔实可信

预设引导语:师读:(四处)寻访,(广泛)搜集,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工作量大,累,苦)体会着谈迁的苦和累读读这句话。亲自:是为了让书稿更可信,亲自去考察

(3)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苦、累)

(4)面对孤灯……奋笔疾书(体会孤,体会病弱,体会急切的心情)(仿佛看到了夜晚谈迁孤独的身影,摇曳的灯光),关于这句话还有谁来补充?

关于“”还有谁来谈感受?听老师读这个词,你又发现了什么?读出你的感受。

5通过交流,我们感受到,谈迁为了使书稿更加翔实可信,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病,不怕孤独,学到这,我们不油地升起一股对他怎样的情感?(敬佩)带着这份深深的敬意,让我们一起读好这段话!

6、这样的奋斗终于迎来了新《国榷》的诞生。同学们请看(1)出示句子

自由读读写新《国榷》的句子,你有怎样的感受?(点红数据只问不交流)

再出示原来写《国榷》的句子

(2)再看看前面写《国榷》的句子,同样用了数据,这两段数据对比,给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

(更让我们看到谈迁有着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7、回顾整个第三自然段,这段话内容很长,但条理很清晰,让我们观察、观察,这段话先写什么,(出示第一句话)再写什么(出示2、3、4话),最后写了什么?(出示最后一句话)(思考讨论)

小结:从完成初稿,到修订,再到新《国榷》诞生,这段话完整的再现了谈迁重写《国榷》的过程,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不但没有被厄打垮的,而是越挫越勇,精益求精的谈迁!

厄运有时候带给人的是致命的打击,但是有的时候也是人生转折的契机啊!

四、小结课文,联系写话

1、谈千留给我们的仅仅是《国榷》这部著作吗?学生——

2、他用一生的艰辛和奋斗告诉我们: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你懂这句话的意思吗?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吗?

3、人生难免要经历困难,遭遇挫折时,就让我们用心记住这句话,从中汲取精神力量,不断成长吧。(齐读)——

4、这是一篇写人叙事的文章,但这段结尾,不仅点明了中心,抒发了情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更给人思想的启迪,留给人无穷的回味,对于我们的写作也是一个启发。

五、布置作业

1、收集战胜挫折的名言。

2、搜集像谈迁一样具有坚强信念的人,走近他们,了解他们。试着讲一讲他们的故事

3、请你选择一句,用数据写话:(1)为了写好这篇作文,我。(2)我爱阅读。(3)为了提高朗读水平。

六、板书设计 20、厄运打不垮的信 携稿赴京 搜集考察列数据 终日奔波典型事例 奋笔疾书

第二篇: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冯井中心小学 唐正凤

二〇一二年十月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0课《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冯井中心小学

唐正凤

设计理念:

本节课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 语文素养。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努力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注重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并学会扣住重点词语展开想象,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读中感悟。能正确认识数据在课文中使用的作用。

3、情感目标:通过文本的理解,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的道理。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和认识数据使用的作用。

2、明确编年体史书《国榷》诞生的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体会谈迁面临厄运那打不垮的坚定信念,并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入情

俗话说得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旅途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但只要心中有信念,我们就一定不会被命运之神扼住咽喉。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史学家谈迁,看看这个男子汉是怎样战胜厄运,怎样跟命运搏斗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板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师:请同学们有感情读这些词语:出示:课件2(1)个别读、小组读、齐读。

(2)师:我们知道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写谈迁的,我们不但要会读,还要会积累。

[这一 环节既复习了词语,又整体回顾了课文内容。其巧妙之处,是将检查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和初步整体理解课文内容的情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谓是一举多得。]

二、精读训练,悟情

(一)品读“初次创作”,体会艰辛与不易

1、小朋友,谈迁心中的信念是什么,他遭到了怎样的厄运,他最终成功了吗?请同学们初读课文,小组交流讨论这三个问题。出示(课件3)

2、师生交流。

3、师:小朋友,“厄运”指生活中遭遇到不幸的命运,而谈迁不就是一部《国榷》手稿被偷走了吗?为什么对他来说是“厄运”呢?让我们来感受《国榷》的来之不易。

(1)出示:(课件4)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 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板书:编写《国榷》)

你从数字上体会到什么?(写的时间长,花费的精力多。“20多年”:说明时间之长。20多年,7000多个日日夜夜,他可能没睡过一个好觉,没吃过一顿好饭,没穿上一件好衣服。他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啊!“400多万字”:书稿的工程极其浩大。400多万字是多少?如果我们的语文课本每一页都写满字,大约有4万多字,400多万字相当于多少本语文书? 100本!可见《国榷》真的是一部名副其实的“鸿篇巨制”。“6次修改”:400多万字的作品,谈迁改了一次又一次,足足6次,你感受到了谈迁——一丝不苟、治学严谨、认真细致、精益求精的态度了吗?)带着你的这些理解,读好这句话!)

(2)为了 “一点”史料,谈迁竟付出了怎样的代价?请看:(出示:课件5)“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为了这“一点”史料,谈迁竟付出了怎样的代价?走了一百多里路,谈迁就是靠着两条腿艰难地跋涉了一百多里路,为的是获得一点史料。为了一点史料要付出那么多辛苦,那么这400多万字的史书要历尽多少艰辛。谁能读好第一自然段。齐声读,读出你的理解,读出你的感受)

(3)指导朗读。(读出对谈迁艰苦遭遇的同情,又要读出对谈迁的敬佩,读出《过榷》的来之不易。)

小朋友,读到这里,我们知道了,原来,小偷偷走的《过榷》不仅仅是一部书,而是谈迁20多年的心血,几乎是谈迁的生命,这样的打击对他 4 来说真的是厄运!

(二)精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国榷》被偷盗后谈迁的悲痛及不屈不挠的精神。

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鸿篇巨制,谈迁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这部浸满谈迁20多年心血的鸿篇巨制却被一个小偷偷走了,珍贵的书稿下落不明。

让我们去看看,厄运对谈迁的打击有多大?(出示课件6)出示:“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1、同学们轻声读读这段话,用心体会这些50多岁的老人此时此刻的心情。

2、他茶饭不思,思的是什么?他夜难安寝,想的是什么?读着这些文字,你心里是什么滋味?有何感想?

现在的谈迁悲痛欲绝,他在想些什么呢?让我们走进他的心声,去采访一下谈迁,小组内进行,一个扮演谈迁,一个扮演记者。采访开始。刚才小记者采访了谈迁,现在,我们小记者的汇报。(谈迁在悲痛中想什么?)

20多年的努力,20多年的心血,一夜之间被小偷偷走,没了踪影,真是晴天霹雳,谈迁怎能不伤心呢?此时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谈迁?(请学生朗读。读出谈迁的悲痛欲绝,读出谈迁的肝肠寸断。(生练习感情朗读)(板书:书稿被盗)

(三)精读第三自然段,品悟谈迁二写《国榷》的艰辛以及他的不垮之志。

1、面对这致命的打击,这位50多岁的老人还能站起来吗?请你读给大家听。(出示课件7)

2、为了心中的信念,这位年近花甲的老人,抹去眼角的泪水,开始从头撰写《国榷》,此时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谈迁?我们一起读。(20多年的心血,500多万字的巨著,从头再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年老体弱的谈迁开始从头编写这部史书,又将付出何等的艰辛?请同学们抓住重点词句,结合具体数字,读读第3自然段,展开想象,从中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板书:重编《国榷》)(出示课件8)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自己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从这段话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谈迁?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他为什么要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付出总要有回报的,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

出示:(课件9)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文中共有8处运用了数据,我们在写作,在描写一个具体事物时,也可以像作者这样多多运用数据,增强说服力,感染力。)

3、面对着这部沾满汗水、泪水和血水的史书,此刻你想对谈迁说些什么?(指名说)出示:(课件10)

是啊,谈迁名垂青史。(板书:名垂青史)

4、谈迁名垂青史仅仅是因为这部《国榷》吗?更是什么?(还有他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同学们。谈迁用毕生的行动告诉我们——【齐读】出示:(课件11)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板书:希望之光

驱散

绝望之云)

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中,一定不会一帆风顺,当你面对失败的时候,当你承受痛苦的时候,请你想一想谈迁的故事。让我们坚定地读这句话,把它铭记在心中。【齐读】

5、让我们响亮地读这句话,把它告诉所有的人。【齐读】

同学们,谈迁的真令我们感动,让我们一起送上一首小诗给谈迁好吗?(课件12)

二十余载成巨制,一夕之间化云烟。

厄运不改男儿志,从头再来垂青史。

[真切地理解课文内容是读好课文的前提。这一部分的教学因为有了学生对“20多年的心血”的理解,加之又有了“不思茶饭,深夜难寝,思的是什么,想的是什么?”的渲染,借助朗读课文内容这个平台发挥想象,让学生想到了谈迁第一次编写《国榷》的时间长、工作量大,体会到了过程的艰辛,想到了《国榷》被偷后的悲痛程度,特别想到了第二次编写《国榷》的决心之大,行动之难,过程之苦。一幅幅谈迁前后两次编写《国榷》的生动情景浮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由衷地产生敬佩之情,与文本产生共鸣。]

三、小结提高,动情

1、同学们,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1、你还知道有哪些人与厄运进行不屈不挠抗争的?

2、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敢于厄运作斗争的故事,供大家学习。(课件13)(他们都和谈迁一样遭受了厄运的打击,也都和谈迁一样有着厄运打不垮 的信念。凭着这份信念,他们让生命之花开得格外绚烂。)

同学们,希望能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让你变得更坚强,更勇敢!“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最后送大家一首歌:《从头再来》。(播放课件:14)

[这一环节教学的目的有二:一是引导学生认识谈迁名垂青史的原因,不光是《国榷》的重新诞生,还有其在厄运面前不屈的意志。二是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明白凡是取得杰出贡献的人,一般都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四、课外作业,续情

1、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

2、如果你想更进一步了解谈迁,课后可以去读读《谈迁传》这本书。

3、收集有关名人与厄运做斗争的小故事。

五、板书设计,聚情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编写《国榷》

书稿被盗 重编《国榷》

名垂青史 希望之光

驱散

绝望之云

六、教学反思,释情

我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入境,在入境中感悟悟课文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了朗读指导的过程性。借助朗读课文内容这个平台让学生发挥想象,让一幅幅谈迁前后两次编写《国榷》的生动情景浮现在学生眼前,学生不仅在头脑中想象了当时的情景,还通过一定的语言方式进行了表达,这就突出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这就是以“语文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语文”。使学生由衷地产生敬佩之情,与文本产生共鸣。

第三篇:苏教五语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设计梁垛镇小学丁华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

教学重难点:

体会谈迁在逆境中不低头、不屈服、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可贵品质。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生字词,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脉络层次。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一、板书课题,引导质疑:

1.板书齐读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预设:学生读时,感情平淡。及时引导:正确,但是似乎缺少了点情感,谁再来读? 预设:强调厄运,及时点评,恩,你读出了命运的变化无常。你知道什么叫厄运吗?(学生答不出,留待文中解决)

强调打不垮,及时点评:恩,我仿佛听到了你向厄运挑战的庄严宣告,你是命运的主人,你知道什么是厄运吗?

强调信念,及时点评:你强调的是信念,你知道什么是信念吗?(不知道,没关系,孙老师也不知道,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我告诉你们有一个人知道,他就是:学生一齐说“谈迁”。)

2.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提出哪些问题呢?(估计学生会提出下列问题)(1)“厄运”指什么?(2)是谁遭到了厄运?

(3)他有着什么样的厄运?

3. 同学们提出的几个问题,课文已经给我们做了回答。现在,我们就带着这几个问题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划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自学不懂的词,再和同学讨论交流。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字音教学:着重读准“浙、抄、撰”等翘舌音。“坎、诞、寝、”都是前鼻音,“撰、迁”是三拼音。

2.理解生词:“博览群书、家徒四壁、一袭破衫、奋笔疾书”等词。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课文层次。

1.轻声读全文,边读课文,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指导分段

(1)默读全文,思考各自然段讲了什么,讨论交流。(2)把有联系的段落分为一段,把单独讲一个意思的段落分为一段 第一段:(1节)写家境贫寒的谈迁编成了500多万字的《国榷》。第二段:(2、3节)写书稿被人偷盗后,年老体弱的谈迁重编《国榷》。第三段:(4节)写由谈迁的故事而发出的感慨。也是全文的总结。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读后评议。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学生默读课文第一段。思考: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2.哪些词句是讲谈迁不向困难屈服,自强不息的?(读句子,谈体会)出示: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A.“一点”是多少?(也许是就一段话,也许只有几句话)B.为了这“一点”,谈迁所付出的代价是什么?(“一百多里路”有多远,我们乘汽车也差不多要100分钟,而他却是用走路)(“竟带着干粮”,路途这样遥远,却只能带着干粮上路,如果这是个寒风凛冽的早晨呢?如果这是个大雪纷飞的傍晚呢?)

(“四处抄书”在抄书的过程中,会一帆风顺吗?也许会遭到拒绝,也许会遭到白眼,也许还会遭到侮辱,但为了写书,他只能委曲求全)值得吗?

C.从这“一点”中,你有什么感受?

(为了这一点的史料,谈迁就走了一百多里路,那完成这部500多万字的巨著,谈迁该付出多少的努力、多少的辛苦、多少的心血呀!)

E.这句话会读好了吗?想着我们刚才的交流,你一定能出这句话文字背后的内容情感的。

3.在这段中作者运用了列数字的写法,表现了谈迁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请你找出来读一读。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出示: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A.好好读读这句话,你有怎样感受?

(20多年——时间很长,6次——联系我们自己写文章,谈迁著书的严谨认真,50多岁——耗费了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年龄大,500多万字——我们要求写多少字,可以看出《国榷》确实可以称得上是鸿篇巨制。

B.从这一组组数据中,我们已经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什么?(编写〈国榷〉的来之不易啊,这是何等的伟大啊!)

C.你们说说这需要的是什么?(不向困难屈服,自强不息的精神。)

D.20多年,6次,50多岁,500多万字,这不仅仅是几组枯燥的数据,此时的数字都充满了生命了。著书的艰辛,又岂是这几句话所能概括的,其中的不堪屈辱,生活的贫困又岂是我们能想到的。让我们带着感受,读出有生命的数字吧!指导感情朗读。

E.所以当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鸿篇巨制著成时,谈迁是非常高兴的,从哪里看出来?(“终于”能反映出谈迁达成信念后心中充满喜悦。)

F.我们也都会为他高兴。你想对谈迁说些什么?

3、指导朗读第一段。

六、作业 1课堂作业。

用钢笔描红、临写。

读一读,再抄写课后词。2.课后作业。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重点学习课文2——4自然段,在充分理解、感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总结全文。

3、情感与价值观: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

教学重点:

1结合课文,理解翔实可信、奋笔疾书、一袭破衫等词。2正确理解和认识数据使用的作用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思想内容,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

一、围绕“厄运”,体会《国榷》被偷后的悲伤与坚强。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齐读课题。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谈迁打不挎的信念是什么呢? “信念”——立志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板书:立志编写)3.这个信念一下子实现了吗?(不是,其间遇到厄运)

4.什么叫厄运?文中的厄运又指什么呢?你从哪里看出来?

“厄运”是指——《国榷》原稿被小偷偷走。

(板书:原稿被偷)

5.仅仅是几卷书稿而已,如何称得上厄运二字?请联系上堂课中学习的内容说说这究竟是怎样的书稿?

A.复习第一自然段中的几个数字,从“时间长,次数多,从年轻到年老,字数多„„”说明书稿来之不易)

B.从“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体会谈迁付出的努力、辛苦、心血!

C.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引读)——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6.同学们,小偷偷走的仅仅是一箱书稿吗?他实际上偷走了什么?

二十多年的心血,转眼间什么都没有了,这真是: 出示,齐读:二十余载成巨制,一夕之间化云烟。

7.二十多年的心血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这对谈迁来说是一种怎样的打击呀? 指名用一个词语概括回答。(致命)

A.什么叫“致命”?(击中要害,致人于死地的打击;谈迁把书稿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小偷偷走了书稿,就等于要了谈迁的性命)

B.哪些词句具体地写出了谈迁遭受的是“致命的打击”?请你画出来。出示:“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1)“茶饭不思”什么意思? 他“茶饭不思”在思什么?(2)“夜难安寝”什么意思?他夜难安寝,辗转反侧,又在想什么呢?(想《国榷》,想编《国榷》时的艰辛,已是54岁的老人,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吗?)

出示填空:为了《国榷》,我____________ 附参考答案: 为了《国榷》,我从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熬成了风烛残年的老人。为了《国榷》,我虽饱读诗书才华横溢,家中却始终家徒四壁啊。为了《国榷》,我抄一点史料,常常还要走一百多里路。为了《国榷》,我历尽千辛万苦,省吃俭用,直熬到两鬓斑白。(3)想着想着,谈迁不禁老泪纵横!A.着重点出“两行热泪”,这是怎样的热泪?(伤心的泪,痛苦的泪)B.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C.你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极其痛苦,真是悲痛欲绝!甚至是绝望啊,我仿佛看到谈迁老泪纵横,听到了他颤抖的心声)

D.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如今书稿被盗,20多年的心血化为乌有,他怎能不伤心呢?谁能用一些词来形容一下这种灾难给谈迁带来的打击是致命的——痛不欲生、灭顶之灾、晴天霹雳、心痛欲碎,肝肠寸断、飞灾横祸、祸从天降、厄运等。

(4)有感情齐读这句话。

8.可是谈迁垮下去了吗?谈迁就此沉沦了吗?他又是怎么做的呢?(1)引读:“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A.从哪些词语中看出谈迁没有被厄运打倒? 抓住“并没有”、“很快”、“下决心”、“从头撰写”等词语,朗读体会谈迁信念的无比坚定,不可动摇。

B.是什么在支撑着他?(撰写这部史书的信念)

C.指导感情朗读。从同学们的朗读中,我已深深感受到了他那坚定不移的信念,这就是——指题齐读: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再读)

E.此时此刻,站在你面前的仅仅是一位一袭破衫的老人吗?齐答:(不是!)此时此刻,站在你面前的仅仅是一位体弱多病的老人吗?齐答:(不是!)

那么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坚定信念、不向挫折低头„„)9.此时此刻,你的心中也一定涌起对老人的一种情感,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感?(佩服、敬仰)让我们一起深情地朗读第2节。

二、围绕“信念”,品悟谈迁二写〈国榷〉的艰辛以及不垮之志。

1.过渡:可是,20多年的心血,500多万字,从头再干谈何容易啊!但是,为了百折不回的信念,谈迁在努力!在奋斗!同学们,让我们再把心沉下来。快速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去看看这位50多岁,体弱多病的老人,是如何从头编写这部史书的。边读边画出能够打动你心灵的词句,等会儿来谈谈你的感受。板:(从头撰写)

2.指名交流。(顺序可以打乱)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

四处寻访,广泛搜集——搜集更多有价值的资料,多听多了解多比较,以辨真伪。亲自考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一切都是为了让明史“翔实可信”。)出示以下填空:

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这位衣衫褴褛的老人,在瑟瑟的寒风中,在漫天的风沙中艰难地行走,饿了

,渴了

,累了

。但狂风吹不倒他,风沙压不垮他,困难挫不败他,因为他心中始终有着一个坚定的信念。多么令人敬佩的老人啊!

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一袭破衫――他不怕苦

终日奔波――不怕累,从清晨到中午,从中午到晚上,扑面而来的风沙中――环境如此恶劣,谈迁是一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了不起的史学家。

出示以下进行填空:分句引读。也许,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当人们__________,他一袭破衫,已经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也许,这是一个骄阳似火的中午,当人们__________,他一袭破衫,仍然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也许,这是一个滂沱大雨的晚上,当人们__________,他一袭破衫,依然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最后引读: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这位衣衫褴褛的老人,从清晨到中午,从中午到晚上,——

但狂风吹不倒他,风沙压不垮他,困难挫不败他,因为他心中始终有着一个坚定的信念。多么令人敬佩的老人啊!

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面对孤灯―― 不怕孤单

年老体弱――是啊,一天劳顿下来,已是筋疲力尽,本该好好休息,但谈迁依旧不怕病(“奋笔疾书”他是在和时间赛跑,在和短暂的人生赛跑。出示填空:

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这位衣衫褴褛的老人,―――

也许这是一个寒风呼啸的晚上,; 也许这天谈迁累倒在病床上,; 也许

但狂风吹不倒他,风沙压不垮他,困难挫不败他,因为他心中始终有着一个坚定的信念。多么令人敬佩的老人啊!

3.过渡:虽然文章只用了短短的几句话来描述谈迁重写〈国榷〉的情景,但用心读来,那一幅幅“四处寻访”图,“风沙奔波”图,“孤灯奋笔”图清晰而又生动的展现在了我们眼前。“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再多的困难都压不倒谈迁,再大的厄运都打不垮谈迁。为了自己心中的信念,这位年近花甲的老人,抹去眼角的泪水,开始了新一轮的撰写。终于,经过几年的奋斗,新的《国榷》诞生了。

A.出示齐读:“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相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1)原稿比较,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辛苦程度一样吗?)

内容上——更翔实可信,精益求精;104卷、500万字,这是谈迁历尽千辛万苦,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用生命铸就而成的。

时间上——用了不到10年,时间紧,工作量大; 年龄上——前„„后„„

(2)同学们,现在你对 “翔实、精彩”有什么新的感悟吗?(翔实、精彩的背后是艰辛和执着;是奉献和给予;“不可多得、明史巨著、名垂青史”是对谈迁奋斗一生的最好回报。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体会谈迁在逆境中不低头,不屈服,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品质。(3)(板书:名垂青史)“名垂青史”是什么意思?“名垂青史”的仅仅是谈迁的名字吗?还有什么?(理想、奋斗、信心、决心、精神、意志„„)

(4)小结:是的,正是因为谈迁有了坚定不移的意志,他才从厄运中走来而名垂青史。这真是

厄运不改男儿志,拨开云雾见青天(板书)

4.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一起朗诵这首赞美谈迁的小诗吧!

三、明白道理,升华认识和情感

1.同学们,谈迁的一生是贫困的一生,是奋发进取的一生,谈迁把一生精力,一腔真情,一份真爱都献给了史学,献给了人类文化,值得我们尊敬。

2.谈迁的故事学完了,但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迪却是永恒的。正如作者蒋光宇在这篇文章中说的:出示齐读:“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A.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呢?(相机出示,齐读: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

B.谁能结合谈迁的故事来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谈迁在人生旅途中遇到了书稿被偷。自己又年老体弱的崎岖和坎坷,但编写《国榷》的信念没有打垮,所以他重新撰写,并实现了新的希望)

C.让我们带着谈迁的这份坚定的信念,高声朗读最后一段。

D.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一些人,他们不是什么大人物,他们没有做过轰轰烈烈的大事情,他们很平凡,但是他们也和谈迁一样有着坚定的信念,面对挫折与困难而自强不息、越挫越勇,还成就了一番事业,他们同样值得尊敬。谁为大家介绍一下。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贝多芬,德国伟大的音乐家。八岁开始登台演出,很早就显露了音乐才能,可是二十六岁时,贝多芬发现自己耳朵聋了。他几乎绝望了,人生似乎不值得活下去了。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还有比听不见他喜欢听而且靠它生活的甜美声音更不幸的事情吗?但他想起他想写的一切音乐,他对自己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从灰暗中走了出来,写出了《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等不朽的音乐作品,一生共完成了一百多部优秀的音乐作品。

还有一个苹果

一场突然而来的沙漠风暴使一位旅行者迷失了前进方向。更可怕的是,旅行者装水和干粮的背包也被风暴卷走了。他翻遍身上所有的口袋,找到了一个青青的苹果。“啊,我还有一个苹果!”旅行者惊喜地叫着。他紧握着那个苹果,独自在沙漠中寻找出路。每当干渴、饥饿、疲乏袭来的时候,他都要看一看手中的苹果,抿一抿干裂的嘴唇,陡然又会增添不少力量。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第三天,旅行者终于走出了荒漠。那个他始终未曾咬过一口的青苹果,已干巴得不成样子,他却宝贝似地一直紧攥在手里。在深深赞叹旅行者之余,人们不禁感到惊讶:一个表面上看来是多么微不足道的青苹果,竟然会有如此不可思议的神奇力量!

曹雪芹写《红楼梦》,在贫困和病痛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呕心沥血10年,写了80回,未竟全书。后40回由高鹗补续。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花了19年时间,查阅了官府和民间上万种资料,耗尽了他的心血和汗水,才成就这部巨著。

哥白尼冒着教会迫害和生命危险,在极其危难的环境里,用30年的时间,写出《论天体的运动》。

马克思在生活非常贫困的情况下,含辛茹苦地阅读了3000多种政治经济学著作,用40年时间写出伟大的经典名著《资本论》。歌德是德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用60年的时间,才写出了举世闻名的《浮士德》。

E.我们伟大的祖国正是因为拥有千千万万像谈迁这样脊梁似的人物,才造就了泱泱大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会遇到大风大浪。也许有一天,我们真的会有崎岖,真的会有坎坷,请大家记住:齐读最后一段。

3.同学们,让我们牢记这句朴素的真理,让他成为我们人生的座右铭。同时,老师把这些名言也送给大家。出示名言:.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2.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wán)绔(kù)少(shǎo)伟男。3.宝剑锋从磨砺(lì)出,梅花香自苦寒来。4.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只有千难万难。.如果在胜利前却步,往往只会拥抱失败;如果在困难时坚持,常常会获得新的成功。.信念是人生征途中的一颗明珠,既能在阳光下熠熠发亮,也能在黑夜里闪闪发光。

4.带着此时此刻的心情让我们再来读课题,相信你会读得更有滋味。再次有感情朗读课题。

四、作业

推荐阅读《谈迁传》:

1、摘抄课文中的四字词语。

2、搜集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名言。

附板书 :

立志编写 书稿被偷

从头撰写

名垂青史

第四篇:苏教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课文目录

苏教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组

培养良好的习惯

(十一)1.我们爱你啊,中国 2.郑成功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4.古诗两首《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示儿》第二组 5.负荆请罪 6.最后的姿势 7.船长 8.爱之链第三组

9.小草和大树 10.轮椅上的霍金 11.一本男孩必读的书第四组

12.姥姥的剪纸 13.牛郎织女 14.安塞腰鼓第五组

15.青海高原一株柳 16.草原 17.麋鹿

第六组

18.给家乡孩子的信 19.钱学森 20.鞋匠的儿子第七组 21.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 22.学与问

23.大自然的文字 24.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苏教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组

培养良好的习惯

(十二)1.长江之歌 2.三亚落日 3.烟台的海

4.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组

5.卢沟桥烽火 6.半截蜡烛

7.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第三组

8.三打白骨精

9.词两首《如梦令》《渔歌子》 10.螳螂捕蝉 11.读书要有选择第四组

12.夜晚的实验

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 14.学会合作第五组

15.天游峰的扫路人 16.最大的麦穗 17.山谷中的谜底第六组 18.广玉兰 19.夹竹桃

20.古诗两首《石灰吟》《墨梅》第七组

21.莫泊桑拜师 22.理想的风筝 23.孔子游春

24.明天,我们毕业

下载苏教版国标本第九册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教版国标本第九册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