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个人主题报告 从古代爱情小说中体会古代爱情观
个人主题报告 从古代爱情小说中体会古代爱情观
姓名 宋扬
学号2012011407
班级 网工1202
故事简介
白蛇传”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白蛇传》乃是起源于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发源地在河南汤阴(今河南鹤壁市)黑山之麓、淇河之滨的许家沟村。
许家沟所依的黑山,又名金山、墨山、大(亻加呸右)山,古为冀州之地,是太行山的余脉之一。这里峰峦迭嶂,淇水环流,林木茂盛,鸟语花香,环境清幽,亚赛桃源。早在魏、晋时期,左思就在《魏都赋》里记载了“连眉配犊子”的爱情故事传说:“犊子牵黄牛,游息黑山中,时老时少,时好时丑。后与连眉女结合,俱去,人莫能追„„”后来这一典故衍化为“白蛇闹许仙”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公也由“连眉女”衍变为白蛇。
“白蛇闹许仙”里的白蛇精,当年曾被许家沟村一位许姓老人从一只黑鹰口中救出性命。这条白蛇为报答许家的救命之恩,嫁给了许家后人牧童许仙。婚后,她经常用草药为村民治病,使得附近“金山寺”的香火变得冷落起来,也使黑鹰转世的“金山寺”长老“法海和尚”大为恼火,决心破坏许仙的婚姻,置“白娘子”于死地。于是引出了人们熟悉的“盗仙草”、“水漫金山寺”等情节。白娘子因为水漫金山而触动胎气,早产生下儿子许仕麟。
法海趁机用“金钵”罩住分娩不久的白娘子,将其镇压于南山“雷峰塔”下。通过此事,许仙心灰意冷,便在“雷峰塔”下出家修行,护塔侍子。18年后,许仕麟高中状元,回乡祭祖拜塔,才救出母亲,一家团聚。
故事分析
这是一个古代凄美伟大的爱情故事,其中一个片段小青搂着被许仙无意刺伤的白素茫然的问道:爱情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重要到可以连千年修行都不要,重要到连命都不要,重要到只为了见上一面如此的义无反顾„„小青知道自己做不到,她没有白素那么的多情,她也没有白素那么的执着,因为她的世界不仅仅只要爱情。
她热爱她的家而看不惯药农无止尽的挖药材,她可以因为相谈甚欢而跟和尚能忍成朋友,她为了帮助白素实现爱情梦,可以拉线搭桥建台做戏,她不会将生命等同于那如梦如云烟的情欲,沉浸在那遐想中的虚幻世界不如这天地间采花弄蝶的惬意,本来她们就是一条小蛇,所以小青选择回归她本来的世界,而白素被压在雷锋塔受罚。
法海不懂得爱情,他只知道众生有情,各自有道。人妖相恋,在法海眼里是天理难容,所以他千方百计的要拆散许仙和白素,不是他没有情,恰恰相反。
如果法海没有情,他就不会游走人间除妖降魔,让自己一次又一次的面临生死的险境;如果法海没有情,他就不会因为白素用真气做药引救百姓而饶她一命;如果法海没有情,他不会最后将他那已经变成蝙蝠妖的弟子能忍留在身边。
正是法海有情,而且是大爱,就是他明白人妖相恋给双方带来的无形伤害,白素的爱本意是为了给许仙快乐,但是她的这份快乐会折许仙的寿命,损许仙的福荫。
假如许仙有一天对于白素给予的这些感到不快乐的话,那又将会是怎样呢?
假如许仙可以接受跟白素在一起的代价,那又将会是怎样呢?
假如只是为了得到自己的一番快乐,而不管不顾其他人的生命安危,这真的是爱情吗?
小青其实是在问:爱情是什么?可以让人如此的自私,彻底失控,就像一个无底洞般怎么也填不满。她已经帮姐姐白素做了那么多,而白素还是不满足,白素就想要跟许仙在一起,至于在一起做什么她不管,她就想要这一刻,小青无法理解白素的世界,也不想理解,因为除了那个世界还有其他的世界可以选择。
许仙只是一介贫夫,对于白素的主动投怀送抱,对于这天上掉下的馅饼,他除了不真实之外就是害怕失去。一切来得太快,他甚至没有付出什么,而且他也没有什么可以付出的,他不知道白素看上了他哪一点,除了懂一点医术和采一点药材,他真的不知道自己能给白素什么。
现在不同了,因为有了白素,为了给她丰裕的生活,为了不让她跟着自己吃苦,为了不失去白素,所以他要奋发向上,为他们的美好未来而拼搏。不要以为这都是白素的功劳,无论有没有白素,许仙都会这么做,只是白素自编自演的先占据了许仙娘子这个位置。
许仙并不在意他的娘子是从哪里来的,他也不在意他的娘子会不会赚钱,因为他的娘子跟他说她什么也不需要,只要能跟他在一起就够了。当许仙熬药去救人的时候,为了帮许仙白素自愿折自己百年的功力而用真气做药引,他们的爱是建立在自损的基础上,到底有多少功力可以耗,有多少寿命可以折?
当有一日白素因为功力耗尽而不能现人形,许仙还能跟她长相厮守吗?
当有一日许仙阳寿已尽,在白素面前垂手而去,那白素又将情何以堪呢?
被白素的怒火袭击得奄奄一息的法海,在朦胧中才反省自己一生兢兢业业护法,为何会落得今日水满金山寺的下场,难道自己就没有错吗?
原来真的是我错了!
知道是自己太执着,当白素在雷锋塔里乞求见许仙最后一面的时候,法海自愿撑起塔的一角,让白素得以夙愿。
只有被压在雷锋塔下,白素才知道自己已经犯下大错,不是因为他跟许仙在一起,而是为了跟许仙在一起的念头,所产生的各种疯狂残暴行为。当欲望被压制的时候,当想要的东西得不到的时候,彻底失去理性,必须在此时此刻就满足自己的欲望。当白素见不到许仙的时候,完全不理会许仙此时此刻是否危在旦夕,就为了见他,就为了让自己感到安心,就因为她不信任别人。当遭到法海拒绝的时候,贸然掀起天灾人祸——水漫金山寺,彻底断送了她和许仙在一起的最后机会。
什么是爱?什么是情?
假如一个人只问:爱情有什么用?它能给我什么好处?我要为它付出什么代价?别人是不是爱我?那他对于别人的幸福是不太关心的,他也不会想到自己解决爱情和婚姻问题的方式是否会损及他人的幸福。
我们已经被教育得太注重个人的成功,都太强调要考虑我们能够从生活中获得什么,而不是我们能付出什么。
所以我认为 所爱情
爱就是付出,所以永远不会失去。
能付出什么,怎么付出?当你说自己有爱的时候,是否心中有一个清楚的答案呢。
情是绵绵不断的一种感受,它笼罩在日复一日的付出中,所以爱情先有爱后有情,先有付出后有美满,如果爱请深爱。
第二篇:从白居易《中隐》看古代隐居(参考资料)
从白居易《中隐》看古代隐居解说稿
1、白居易《中隐》诗评价
这首诗是白居易宦隐生涯的宣言书,是58岁躲避朝廷纷争的开始,是抑郁苦闷中觅得的心灵净土,是他闲适洒脱心境的重要表达。白居易把对人生理想、对生活的热情隐没之后,不得不面对现实。他在这首诗中用真切、平和的语言,道得心中诸事,毫不隐瞒,旨在揭示生活中如能守得宁静与闲达,用一颗平常心面对纷繁世事,视身外诸物如过眼烟云,追求自适,亦不失为明哲保身的手段。当我们读到他轻松悠闲惬意的文字时,联想到他的人生经历,才能从他轻松的字缝中读出他的内心。从完成此诗到生命的结束的十数年间,白居易矢志不移,虽有多次升迁机会,却一一放弃,令每个后来者都要为之唏嘘感慨一番„„
2、关于宗炳
宗炳(375-443)南朝宋画家。字少文,南涅阳(今河南镇平)人,家居江陵(今属湖北)。士族。东晋末至南朝宋元嘉年间,当局屡次徵他作官,俱不就。擅长书法、绘画和弹琴。信仰佛教,曾参加庐山僧慧远主持的“白莲社”,作有《明佛论》。漫游山川,西涉荆巫,南登衡岳,后以老病,才回江陵。曾将游历所见景物,绘于居室之壁,自称:“澄怀观道,卧以游之”。著有《画山水序》。
关于吴镇
吴镇(1280年—1354年),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尝自署梅道人。汉族,浙江嘉兴魏塘人。工词翰,草书学辩光,山水师巨然,墨竹宗文同。画山水深厚凝重,擅於用墨,淋漓雄厚,为元人之冠。兼工墨花,亦能写真。
祖名吴泽,字伯常,南宋时从汴梁(河南开封)移家至嘉兴,定居浙江嘉兴魏塘(今浙江嘉善魏塘)。吴镇年少好剑术,成年后与其兄吴瑱同受业于毗陵(今江苏武进)柳天骥学习易经,自此韬光养晦,讲天人性命之学,坚持高尚志气,不与众人和同,贯通儒、道、释三教,达生知命。为人抗简孤洁,一生清贫,高自标青,隐居不仕,与达官贵人很少往来。曾在村塾中教书,钱塘等地卖卜。
3、关于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mó jié),号摩诘居士,人称诗佛,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为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王维生前,人们就认为他是“当代诗匠,又精禅理。”(苑咸《酬王维序》),死后更是得到了“诗佛”的称号。王维出生在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的家庭里,根据王维写的《请施庄为寺表》云:“臣亡母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王右丞集笺注》卷二五,有一篇《大荐福寺大德道光禅师塔铭》,文中述及了诗人同当代名僧道光禅师的关系时说:“维十年座下。"可见王维确实也与佛家因缘不浅,其晚年更是过着僧侣般的生活。据《旧唐书》记载:“在京师,长斋,不衣文俯伏受教,欲以毫末度量虚空,无有是处,志其舍利所在而已,”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惟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颂为事。”此时的王维俨然是一僧侣了。
王维青少年时期即拥有文学才华。开元九年20岁(721年)中进士第,为大乐丞。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后归至长安。开元二十二年33岁(734年)张九龄为中书令。王维被擢为右拾遗。其时作诗,称颂张九龄反对植党营私和滥施爵赏的政治主张,体现了他当时要求有所作为的心情。开元二十四年35岁(736年)张九龄罢相。开元二十五年36岁贬荆州长史。李林甫任中书令,这是玄宗时期政治由较为清明到日趋黑暗的转折点。王维对张九龄被贬,感到非常沮丧,天宝中,王维的官职逐渐升迁。安史乱前,官至给事中,他一方面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这一诗派是陶渊明、谢灵运、谢眺的后继者,这一诗派的诗人以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而著称,在艺术风格上也比较接近,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因而被称为“山水田园诗派”。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王维田园派的代表作是《山居秋暝》
4、关于东方朔
汉武帝时,齐地东方朔,因喜欢古代流传下来的书籍,爱好儒家经术,广泛地阅览了诸子百家的书。东方朔刚到长安时,到公车府那里上书给皇帝,共用了三千个木简。公车府派两个人一起来抬他的奏章,刚好抬得起来。武帝在宫内阅读东方朔的奏章,需要停阅时,便在那里划个记号,读了两个月才读完。武帝下令任命东方朔为郎官,他经常在皇上身边侍奉。武帝时常下诏赐他御前用饭。饭后,他便把剩下的肉全都揣在怀里带走,把衣服都弄脏了。皇上屡次赐给他绸绢,他都是肩挑手提地拿走。他专用这些赐来的钱财绸绢,娶长安城中年轻漂亮的女子为妻。大多娶过来一年光景便抛弃了,再娶一个。皇上所赏赐的钱财完全用在女人身上。皇上身边的侍臣有半数称他为“疯子”。武帝听到了说:“假如东方朔当官行事没有这些荒唐行为,你们哪能比得上他呢?”东方朔保举他的儿子做郎官,又升为侍中的谒者,常常衔命奉使,公出办事。一天东方朔从殿中经过,郎官们对他说:“人们都以为先生是位狂人。”东方朔说:“像我这样的人,就是所谓在朝廷里隐居的人。古时候的人,都是隐居在深山里。”他时常坐在酒席中,酒喝得畅快时,就爬在地上唱道:“隐居在世俗中,避世在金马门。宫殿里可以隐居起来,保全自身,何必隐居在深山之中,茅舍里面。”所谓金马门,就是宦者衙署的门,大门旁边有铜马。
5、关于陶弘景
梁武帝萧衍做皇帝前,就和陶弘景是好朋友。萧衍初夺得大权预备立国,但取什么朝代名称,一时打不定主意。陶弘景根据当时流传的童谣和预卜吉凶的书籍,说其国号应当是“水刃木处”,拼起来是“梁”字,萧衍采纳了他的建议,定国号为梁。事后,萧衍当然感谢弘景,派人进山慰劳,同时也让陶为他探求些长生不老的道理,炼些丹药。史书上称当时武帝对陶弘景“书问不绝,冠盖相望”——书信、问候不停传递,使者车辆在途中一辆接一辆,可以相互远远地望见。武帝知道陶弘景是个奇才,几次想请他出山做官,但陶坚辞不出。皇帝的诏书采得急了,他就画了两头牛让人带去呈给武帝。画中一牛散放在水草间,一牛则被加上了金笼,有人执着鞭子在驱赶它。武帝一看,明白了意思,笑着说道:“这人没有什么荣华富贵的欲念,看来是打算仿效在泥淖中拖着尾巴自由爬行的乌龟,哪有招徕的办法?”只是有军国大事,仍然派人咨询,“山中宰相”的名声便是这样形成的。
陶弘景所属的道派叫上清派,从他隐居茅山之后,茅山实际成了该派的中心,史称茅山宗。从他开始,上清派名声大振,从唐到北宋前期,上清派是社会影响最大的道派。陶弘景自己勤于撰述,写有道教教理、历史、养生等方面的著作多种。其中像《神农本草集注》是中国药物学的重要著作,《养性延命录》是养生学方面的著作,《效验方》、《肘后百一方》是中医学方面的著作,在历史上都有相当的影响。
6、关于卢藏用
刘肃《大唐新语·隐逸》记,卢藏用考中进士,先去长安南的终南山隐居,等待朝廷征召,后来果然以高士被聘,授官左拾遗。后来,另一隐士司马承祯亦被征召而坚持不仕,欲归山,卢藏用送之,指着终南山云:“此中大有嘉处。”这就是“终南捷径”。
7、隐居圣地——终南山
“天下修道,终南为冠”。终南山最高峰有2600多米。无论山势多么陡峭,都有踩踏坚实的山路可寻,小径、石阶,抑或是悬挂在崖上的木板“天梯”和铁链,都表明常年有人在此行走,终南山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修道胜地,它既是佛教的策源地也是道教的发祥地。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是秦岭山脉的一段,西起陕西宝鸡眉县,东至西安蓝田县,千峰叠翠,景色幽美,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主峰位于长安区境内,海拔2604米。对联:“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中的南山指的就是此山。
终南山为世人所瞩目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它的“隐士文化”,终南山自古就有隐逸的传统。中国历史上的不少名人都曾做过“终南隐士” 西周的开国元勋姜子牙,入朝前就曾在终南山的磻溪谷中隐居;秦末汉初,有东园公、夏黄公、绮里季、角里四位先生,年皆八旬有余,须眉全白,时称“四皓”,先隐居商山,后隐居终南;“汉初三杰”的张良功成身退后“辟谷”于终南山南麓的紫柏山,得以善终;晋时的王嘉、隋唐五代的新罗人金可记、药王孙思邈、仙家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以及金元时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明清时江本实等都曾隐居终南山。终南山历史上高僧辈出,缁素云集,出现过智正、静渊、普安、静蔼、灵裕、虚云等多位高僧大德。
如今,终南山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为数不多的、还存在隐士的地方。他们中有僧人、道士,也有毕业于厦门佛学院和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年轻人。他们的生活都非常简朴甚至可以说清苦,比尔·波特在书中说,“他们是我遇见的最幸福、最有智慧的人。”比尔·波特对美国人介绍,中国的隐士很像研究生,他们在攻读自己精神觉醒的硕士学位。据不完全统计,终南山现有约2000多名隐士。这些人来自全国各地,此外,还有我国台湾、日本、韩国的修行者。这些隐士有的是来学佛问道,有的是为了练气养身,有的仅仅只是找一处清净的地方读书做学问。
石溪
8、关于文中子
文中子 王通(580—617),字仲淹,号文中子,隋朝河东郡龙门县通化镇(今山西省万荣县通化,一说山西河津)人,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出身世代官宦人家,父王隆,以学术见长,曾为国学博士。王通从小受家学熏陶,精习《五经》,传说他15岁时便开始从事教学活动,18岁时有“四方之志,游历访学,刻苦读书“不解衣者六岁,其精志如此。”学问大有长进。隋文帝仁寿三年(603)考中秀才后西游长安,见隋文帝,奏上《太平十二策》、主张“尊王道,推霸略,稽古验今,运天下于指掌。”
文中子王通以古代隐逸贤才为榜样,“退而求诸野”,用了九年的时间著成《续六经》(亦称《王氏六经》),包括《续诗》、《续书》、《礼论》、《乐经》、《易赞》、《元经》等,共80卷。其撰著的目的在于“服先人之义,稽仲尼之心。天下之事,帝王之道,昭昭乎。”
《续六经》完成后,王通名声大噪,求学者自远而至,盛况空前,有“河汾门下”之称。不仅及门弟子多达千余人,还结交了许多朋友和名流,其中学生薛收、温彦博、杜淹等,友人房玄龄、魏征、王珪、杜如晦、李靖、陈叔达等均为隋唐之际历史舞台上的主要角色。所以到了唐太宗开国的时候,如李靖、房玄龄、魏徵这一批唐代的开国元勋、文臣武将,几乎都是他的学生,所以开创唐代的文 化思想,文中子是最有功劳的。
9、关于陈抟
陈抟,字图南,号扶摇子,五代末北宋初著名道士。亳州真源人(今安徽亳州境内),一云普州崇龛(今四川安岳境内)人。少聪颖过人,及长,诗、礼、书、数、方药之书无不通究,以诗名于后唐,当时士大夫皆欲识之。曾应进士第,值亲丧,睹世乱,乃散家业,野冠草服游于京国间,以山水为乐不求仕禄。后唐明宗赐号“清虚处士”。后唐清泰间(934—936)隐栖武当山九室岩,服气辟谷二十余年。
陈抟贯通群籍,尤精易学。据《宋元学案》载,他曾从麻衣道者得易学《先天图》,其《先天图》经种放、穆修递传至邵雍,《无极图》由种放递传至周敦颐,对于有宋一代的理学。陈抟创先天易学。《麻衣道者正易心法》称,“学易者当于羲皇心地中驰骋,无于周孔言语下拘挛”。
后周显德三年(956),应世宗皇帝召见,下诏任“谏义大夫”,抟辞谢不仕,而赐“白云先生”。宋太祖元年(960),“太祖召,不至”,以示终生不仕之志。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应诏入阙,献济世安民之策“远近轻重”,即“远招贤士,近去佞臣,轻赋万民,重赏三军。”太平兴国九年(984),再次应诏入阙,仍表终生不仕之志。于是,太宗皇帝因陈抟儒道学术成就皆显赫,又不求利禄、不贪富贵、与世无争、无声无色,故赐“希夷先生”。
第三篇:在古代佛像中体会传统雕塑的魅力
在佛教造像中寻找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特色
摘要:中国传统雕塑的艺术思路和创作方法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伟大的成果。在两千多年的实践中,我国的传统雕塑所遵循的艺术理念是深入艺术表现本质的,与西方传统雕塑的发展路线不同,也是西方艺术到近代才得到的艺术真谛。试从形、色、韵三个方面分析研究其艺术特色,为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雕塑寻找线索。关键词:中国传统雕塑、西方雕塑、表现形式、艺术思路、艺术特色、形体塑造、色彩、精神意韵
中国传统雕塑,在理念和形式上都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是一部辉煌的巨著。在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哲学理念、文化素养的母体之下,形成了符合本民族审美意识的独特美学标准。
研究中国传统雕塑,首先要明确于西方雕塑艺术的不同之处。我国自雕塑专业学习体系建立至今,一直沿用西方写实主义艺术风格。其美学思路的依据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强调对客观真理的再现。自十四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中,模仿技能被发展为一种揭示自然真实的科学。写实原则要求艺术家客观理性的再现对象。在雕塑的表现形式上,强调体现真实的空间形体关系,以及科学准确的解剖结构。在19世纪追求个性解放和心灵自由的浪漫主义运动风潮之下,艺术家开始觉悟到:艺术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模仿自然物象、揭示外在世界的客观真理,更应该表现事物内在的生命和艺术家的思想情感。而在中国传统雕塑的思路中,传达内在精神意韵的要求自秦汉陶俑开始已经明确的显露出来。历代雕塑工匠经过对雕塑风格和技法的不懈探索,把中国传统艺术所强调的“意韵生动”体现的淋漓尽致。表现手法超越客观真实,通过概括夸张来达到传神的目的,也就是说,中国传统雕塑所遵循的艺术表现方法是参照客观物象,但又不受其束缚,以写意为目的。在西方艺术史的发展经过了几个世纪的探索,得出了艺术的生命在于表现内在意韵和情感的结论。而中国的传统雕塑一直以此为准则,在此思路指导下的艺术实践持续了两千多年,艺术思路的薪火相承的探索,形式完整,风格鲜明。
中国传统雕塑的题材大多为宗教和殡葬服务,出现在寺庙、石窟和贵族陵寝中。自东汉,佛教传中国之后,经历了南北朝的兴盛,隋唐的繁荣,宋、元的多民族文化融合,明、清的发展,历朝历代都在大量的修建石窟和寺庙,佛教造像得到了大力发展。我们现在可以见到的大型的传统雕塑便是佛教题材的造像,佛像雕塑是中国传统雕塑的主要表现形式。大量的佛教雕塑是由历代的皇家主持建造,代表了当时最高的艺术水平和最经典的造像风格。通过研究学习传统佛教造像,可以深刻的感受到中国传统雕塑的魅力。
试从形、色、韵三方面来分析传统佛教造像的艺术特色。
相传东汉末年,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南北朝时期,由于政局动荡,统治者为了稳定民心大力提倡佛教信仰,佛教雕塑迅速发展。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正是北魏王朝入主中原后主持开凿的大型石窟,以最早开凿的昙耀五窟造像为例,继承了秦汉时代雕塑艺术的传统,汲取了印度犍陀罗艺术风格,又结合了当地少数民族的形象特征。造型简洁饱满,手法浑圆,注重推敲大体面的关系。它的造型是十分几何化的,头是一个非常饱满的长方形,身体是一个宽阔的梯形,这两个简单形体的组合传达出稳定的视觉效果,雄伟稳健,流露出帝王一般的威严气质和震慑力!这神态气势正是当时少数民族占领和统治中原的雄心的自然流露。北周北齐时期的作品,在山西大同云冈、山西太原天龙山、河南洛阳龙门、河南巩义、河北响堂山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甘肃永靖炳灵寺这几处石窟都能见到。受绘画界盛行的 “秀骨清像”和 “曹衣出水”风格的影响,佛教造像清瘦修长,五官清秀含笑,衣纹丰富,传达出的视觉效果不再是北魏时的宏伟而是轻盈。这一时期的经典还有飞天的造像,聪明的雕塑工匠为了表现临空飞舞、婀娜飘逸的体态,把飞天的身体设计成对勾的形态,并使所有的飘带都成向后向上的走势,翩翩起舞,栩栩如生。隋唐时期佛教造像完全汉化,尤其在唐代,国家到达了空前的盛世,自信满满,以胖为美,佛像也丰满慈祥,褒衣博带,雍容华贵,身材比例匀称,结构合理。在全国各大石窟中都有大量的唐代造像,以龙门石窟奉先寺的卢舍那佛最为典型。此时,站立菩萨像出现了扭曲斜挎鼓腹,重心落于一脚的变化,动态丰富生动,形体优美。辽宋金时期的佛教造像,更加接近于真实人物的特征,对于比例动态的把握更加准确具体,形象也更加接近现实人物形象。这一时期以寺庙泥塑居多。观音像出现了S形姿态,动感十足,衣裙飘带华丽飘逸。佛像的形象特征有明显的当地人的相貌特征,可见,雕塑工匠对于生活的观察和表现能力大为提高。明清佛像的塑造在传统的技艺水平上更有新的突破。在山西平遥的双林寺,出现了精美绝伦的观音、天王,韦陀等造像。观音像丰颐秀目,宁静安详,更有在动态上的大胆突破,如水月观音,侧身坐在莲瓣之上,头转向正前方,前腿盘,后腿屈起,手搭在后腿上,大有乘风破浪之势。自在观音更是史无前例的一腿下垂,一腿弯曲踩在坐台上,一只手臂支撑身体,另一只顺势搭在屈起的膝盖上,一副悠然自得之态。天王像身材健壮,肌肉暴起,力量十足。最为经典的是韦陀像,武士装扮,身体成扭动关系,比例匀称,动态生动,活像武生在舞台上的一个精彩亮相,可谓神采奕奕!
宏观传统佛教造像的形体塑造,追求完整充实,体现张力,推敲大体面和大动势的连贯流畅,面部刻画精到,真实细腻。
色彩,是中国传统雕塑的又一大特色。在石窟和寺庙的雕塑上着上鲜艳丰富的色彩,对造像加以装饰和完善,达到逼真的效果,也表达了对西方极乐世界的美好向往。寺庙雕像相对完好的保存了原有的色泽。尤其是明清时的造像,服饰佩戴开始复杂化,塑造的丰满精致,再加上红、绿、白、金等颜色的描绘,更加强了对比,归纳了繁琐的衣纹塑造,使得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更加丰富,并且井井有条。造像也显得具体细腻,雍容华贵。
神态,也就是雕塑内在的精神意韵,一直是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在演变和完善的过程中,不懈努力阐释的主题。出于对佛教的信仰,对神佛的崇尚和对极乐世界的渴望,历代雕塑工匠将自己高超的艺术智慧和丰富情感凝聚在佛教造像上。三世佛肃穆安详,菩萨慈悲宽广,飞天轻盈飘逸,小沙弥惟妙惟肖,金刚天王正义威猛„„通过精彩的塑造传达出的神韵,至今令人感动和折服!
中国的传统雕塑艺术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巨大财富!立足当代,我们应该从中国传统艺术中汲取精华,继承中华民族血脉相传的美学思路,掌握万变不离其宗的艺术真理,开创本民族艺术的新气象!
2010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005010
第四篇:成语中的古代战争策略研究 结题报告
成语文化之成语中的古代战争策略研究 结题报告
都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体现之一就是成语文化。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短语,成语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信息。正确使用成语,能够增强句子的表达效果和表现力,也是语文学习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成语中包含着大量的知识,然而当今社会成语使用错误的现象比比皆是,为此我们小组探究了“成语文化——成语中的古代战争策略研究”,有利于帮助同学们了解中华文化、提高成语运用能力,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提高自身文学修养和文化素质。
我们小组通过上网搜集资料、回校汇报交流等形式开展研究,可以发现,成语中有许多是讲述战争策略的,例如:远交近攻、以逸待劳、声东击西、围魏救赵等等,从成语中可以获取古代人民从战争中总结出来的策略。以成语“远交近攻”为例,远交近攻出自《战国策》,它的释义是“先和距离远的国家交朋友,进攻邻近的国家。本是战国时范雎为秦国采用的一种外交策略,秦国用它达到了并吞六国、建立统一王朝的目的。后亦指待人、处世的一种手段。”历史上也有由于错误运用远交近攻的策略而导致亡国的案例如北宋,统治者本想“联金灭辽”,却不料灭辽后的金军长驱南下,便有了“靖康之耻”。可见,成语为历史的发展总结了经验教训。
古代的成语在现代的案例也有许多运用,以成语“远交近攻”在现代的运用为例,全球规模最大的跨国食品公司——雀巢公司是拥有120年历史的大公司,就是这样的公司在70年代由于遭受,舆论的影响给该公司带来严重的危机。在残酷的事实面前,雀巢公司的决策者不得不重金礼聘世界著名的公共关系专家帕根来商量对策,帮助雀巢公司渡过这一难关。帕根发现,造成这场抵制雀巢食品运动的根源,就是在于雀巢公司以大企业、老品牌自居,拒绝接受公众的意见。另外,由于雀巢公司的推销活动,对公众是保密的。这使得雀巢公司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不通。所有这一切,都犯了公共关系的大忌,也就难怪误解、谣传遍起。帕根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制定出了一个详细周密的公共关系计划,呈报给雀巢公司。帕根的这一计划,把行动的重点放在了抵制最强烈的美国,虚心听取社会各界对雀巢公司的批评意见,开展大规模的游说活动,组织有权威的听证委员会,审查雀巢公司的销售行为等,使舆论逐渐改变了态度。由此可见,古代战争策略的成语在现在也可以起到调节市场的作用。
总之,这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不仅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也拓宽了知识面。当然,成语中的古代战争策略远不止“远交近攻”一个,还有许多成语中也蕴含着有深邃的道理。
窦天伦
201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