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体验的文博展陈互动需求调查研究(大全)

时间:2019-05-11 23:44: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文化体验的文博展陈互动需求调查研究(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文化体验的文博展陈互动需求调查研究(大全)》。

第一篇:基于文化体验的文博展陈互动需求调查研究(大全)

基于文化体验的文博展陈互动需求调查研究

[摘要]在文博旅游兴起与国家重视的前提下,博物馆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同时对以参观者和文博旅游者为核心用户的文博展陈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从单一的陈列设计转变为重视用户体验的设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博物馆参观者与文博旅游者在参观的全过程中的互动需求,提炼需求点,为博物馆展陈设计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设计要素,从而提升参观的互动性,以实现博物馆以文化体验为核心的设计内涵。

[关键词]博物馆;展陈设计;文化体验;文博旅游;用户体验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museum develops rapidly on the premise that the tourism of relic and museum has become popular and the state pays more attention to cultural construction.Display and exhibition design in museum has to change monotonous display to user-centered design(UCD).That means museum visitors and tourist is crucial in design objective.In order to look for their real needs and appropriate design element in design,this paper focus on interactive experience needs of museum visitors and tourist during their whole visit process,through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Property of participation and interaction in museum tourism are also discussed in view of user experience design(UXD).[Key words] Museum;Display and exhibition design;Cultural experience;Relic and museum tourism;User experience(UX)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川菜发展研究中心2012年一般项目“四川餐饮产业对外交流的展陈设计现状及对策研究”(CC12S10);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2013年重点项目“针对大千文博资源的展陈设计研究”(项目编号:ZDQ2013-05)

一、引言

文博旅游是最近几年新兴的一种旅游方式,作为体验经济浪潮下深层次的文化旅游形式,它以各类博物馆和文化遗址、各类博览会和展销会等会展为主要旅游资源与旅游目的地(或呈链式旅游线路),承载了比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地域民俗文化知识和文博知识,让旅游者或参观者在文博旅游过程中感受各类传统或独特文化,了解认知地方文化或主题型文化。文博旅游尤其注重游客的参与和体验,注意引入游览的探险与猎奇性。它已经成为当前旅游重要的发展模式之一,并与文化创意产业、会展产业等相互交集,集旅游博览、休闲度假、参观学习、文化考察和经贸交流等为一体,是一个具有相当发展空间的产业。

博物馆作为文博旅游中最为重要的目的地形式之一,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以学习、教育为目的,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还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开放性公共场所,其往往也是一个地区和城市重要的文化展示地和人文旅游景点。

二、研究目的

传统博物馆主要采用物品陈列、图幅说明、导游解说的常规形式展示和陈列文物,然而这样的展陈设计长期以来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模式,单一而静态的陈列方式极大地限制了博物馆参观者的参与性,尤其对于以文博旅游目的前来的参观者,更是缺乏生动性和互动性。博物馆展陈设计又称为展示设计,它是一种空间组合,根据参观者的视线,以各种媒介多方面、多角度地展示、展现各种展览信息。现代博物馆展示设计主要在建筑空间、展示环境、多媒体和互动技术等方面较以往有新的突破[1]。在当下的移动互联时代,思考能否将博物馆展陈设计纳入移动沟通服务体系,通过具有高度参与性和自愿性的文博旅游这一新兴旅游途径,为公众提供有效的信息整合、知识的传递服务,从而达到对文化的认同与传承,这无疑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文博旅游的广泛推广,以文化为轴线、以博物馆为载体,充分展示地域文化或学习知识的旅游需求,对文博展陈设计提出了较以往更高的要求,重视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愈发凸显。一方面,对于文博旅游产业来讲,用户(博物馆参观者、文博旅游者)的良好参观体验可以使之收获高度的认同感和满意度;另一方面,博物馆要得到更为广泛的认知从而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社会功能,用户的体验就必须给以关注并加以提高。其中,互动性和参与性是当前最为突出的用户体验需求特征,通过改进展陈设计的方式可以比较直接有效地给以促成。从文博展陈设计的视角了解博物馆参观者在参观体验全过程中的诸多观点、态度以及参观习惯等进行调研,提取目标人群的整体特性,同时寻找文博旅游中互动体验需求的共性与差异性,提炼蕴藏的基于文博旅游的博物馆参观需求点,从而能形成对展陈的恰当承载的认识,从而实现合理设计并满足有效需求。

三、调查方法

目前全国的博物馆对用户(博物馆参观者、文博旅游者)调研重视程度普遍不足,即使在文博行业发展较为前沿的城市与地区的目标群体抽样调查也仅仅是个别现象,并未认识到科学调查的必要性。以全国三个最佳旅游城市之一的成都为例,目前政府规划层面正重点打造文博旅游产业,但还仅仅停留于政策导向层面,还未从文博内涵入手进行设计研究。随着文博旅游和用户体验概念的引入,以用户为中心进行设计成为文博展陈的设计基石和核心理念,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调查规划,设计合理的可进行深层次探究的专业调查问卷成为当下这个亟须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为了充分了解当下的文博旅游用户特征和实际需求,改进展陈设计流程,凸显文化体验的设计内涵,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进行了调查研究。

本次用户调研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进而进行数据评估。问卷调查均为纸质问卷形式,共发放问卷126份,共收回有效问卷122份,有效回收比例为96.82 %。此次调查要点:①方法叠加。以针对各类具有代表性的人群做初步访谈进行定性分析,为设计问卷内容做准备,再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提取目标人群的共性与需求做定量分析。两种方法相辅相成,其优处在于规避初步访谈样本量偏小而导致数据缺乏说服力和问卷调查对用户行为洞察力不足的弱点,从博物馆参观者体验过程中的诸多现象发掘其后的深层次原因,全面了解用户的动机、目标和行为。②重视流程。一方面在问卷设置上,尽可能结合文博旅游的参观前、中、后不同阶段形式,反应博物馆参观者的流程需求特征,另一方面,对用户参观频率和动机对流程产生的影响做出一定程度上的关联性反映(图1)。

四、结果与分析

调研结果建立了有效的数据,真实反映了当前文博旅游用户的信息,整体调研模型可以为展陈设计互动体验研究提供较为客观的决策分析依据。

(一)认知型分析

以不同的认知导向获得各类用户之间的不同关系,并筛选目标人群的信息,对深入认识用户群体的整体特性、判断互动体验需求的共性与差异性有决定性影响。

1.文博旅游人群现状

以职业结构、教育程度和年龄构成的角度切入研究益于明确目标用户群体,通过特征结构描述分析两者与文博展陈设计之间的关系可以为需求分析提供依据。根据调研分析反馈,文博旅游人群的职业结构以自主时间较为充沛的学生、服务业人员、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为主,涵盖各类职业。可见博物馆参观者来自各行各业,不需要划分特定用户群体。博物馆游客文化素质不等,直观表现在接受调查用户的学历高低有所差别,需要指出的是本次调查较低学历和较高学历的参观者较少,主要集中在高中至大学本科学历之间。此外,年龄构成囊括所有不同年龄的用户人群,不作延展分析。

2.参观目的

从公众对博物馆职能实际认可度的反馈来看(图2),约七成的文博旅游者把感受文化氛围即教育属性作为博物馆参观的的首要目的,以学习为动机的需求居其次,除去以上两个主要目的,以旅游和休闲为主的娱乐属性为动机的用户约占四成。这说明绝大多数公众视博物馆为公共教育和日常休闲的场所,认同其教育职能和娱乐职能,而对其公共展览、保管、研究等职能认识较为模糊或是需求程度较浅。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博物馆有助于提高公众的文化修养,促进文化传承与交流,丰富公共生活,这启示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博物馆的教育性和娱乐性以满足公众日益提高的需求。文化体验成为了文博旅游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旅游价值要素之一(图3)。

3.参观过程

参观过程是文博旅游互动体验的核心环节。通过研究用户在整个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选择、感官反应、情感喜好、思考方式、事件关联归纳用户共同喜好和需求特征,注重从不同微观感受中提取用户的关键体验,从而为提升整体体验满意度及认可度、整合参观流程提供参考。

(1)认知对象

理解用户的兴趣点、采取合理的方式可以帮助用户高效率高质量理解文博展陈内容、陈认知展陈对象,约九成的文博旅游者对文物的历史故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约五成游客同时对文物的年代比较感兴趣,约四成的游客同时想要了解到文物的全貌、特殊工艺以及制作过程。这说明一方面当前展陈内容信息传递不足,与用户的实际期望值仍有较大的差距,展陈方式值得改进;另一方面,认知对象本身即具有较强的展陈设计可塑性,需要深入挖掘并改进对认知对象的解读方式。

(2)参观方式

文博旅游者对不同参观方式的选择反映出用户的习惯倾向性。根据调研数据分析,现阶段有七成的游客是根据图文自行参观博物馆,同时有跟随导游参观的经历和使用博物馆提供的相关导览设备的游客各占三成(图4)。这说明用户对博物馆相关导览方式的认可度低,在有限选择或对选择不满的情况下宁愿放弃导览,按照传统方式自行规划,参观方式上倾向于自主性和参与性,增加互动体验提升用户感受符合用户需求趋势。

(3)展示方式

如图5所示,乏善可陈的实物配图文展陈方式使用户囿于单方面观赏,但作为长久以来的传统展示方式,超过三成的用户认为实物展示仍然是文博旅游中不可替代的环节。可见直面感官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的情感,增强文化体验不能忽视用户的实物观感。同时有三成的游客希望能够与文物进行互动,更有助于他们对文物的了解,还有接近三成的游客希望文物能以影像的方式呈现。因此,用户对于增强互动体验的直面诉求并非要求展示方式的全面革新,而是与原有展陈设计的合理整合。

(4)分享诉求

对社交、尊重、自我价值实现的高层次需求促使人分享信息以交流提升情感。社交网络在文博旅游者中占到约九成的高普及率,用户乐于通过网络表达心情及生活状态,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有超过二成的游客对于分享自己的参观感受持中立态度,七成的游客愿意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参观感受。可见,文博旅游网络应该被纳入社会化网络中,在博物馆内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用户与用户分享解惑,用户与馆方的动态反馈都是信息价值的有效传递。用户作为信息的承接者的同时也成为信息的创造者和参与者更符合用户行为需求。

(二)发现型分析

对文博旅游用户动机和行为进行纵向和横向的交叉分析,立体研究不同定义变量的关联性,有助于选取文博旅游关键用户行为模式及预见文博展陈体验的用户需求趋势,理解不同因素对用户需求的影响。

1.展陈设计的普适性

用户受教育程度与参观博物馆频率的关联性对研究展陈互动需求定位分层至关重要。调研发现,出于对文博旅游的喜好和认同,用户对博物馆参观的需求明显,隐形需求突出,但目前博物馆展陈往往多重视展品陈列和讲解员介绍,采用以单一的视觉为主的展览方式,展陈设计更新频率低,参观体验性较差,有近一半的参观者参观周期为一年。博物馆具有的多种职能也反映在受不同教育程度用户的参观动机和目的不尽相同,面向公众的教育和娱乐不具备划分用户群体和层次的条件,因而去博物馆的频率高低与学历高低没有直接联系,适用于不同文化背景、知识结构、文化层次的公众用户。

2.展陈设计的可视性分析了用户年龄与教育程度、所想了解的文物信息之间的关联。对于游客来说文物的历史故事更能吸引他们,对文物这部分信息比较感兴趣的游客占了近九成。其中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受到了高度关注,并且呈现出了学历愈高,对了解文物的历史渊源及其全貌的愿望愈突出的趋势。在传统展陈设计中,对文物历史、来历等呈现方式单一,以文字阐述为主,配合以少量图片故事形式给以再现。但随着多媒体技术、新媒体设计等被引入展陈体验,故事或史实的传递可以以更为多元化的介质进行呈现,大大增加阐述方式的可视性:诸如动态的视频、全息成像、逼真色彩等等,将视觉官能通道可接受的信息量进行大幅提升。在实体文物可视的同时,做到文物所承载的知识与信息也能直观可视。

3.展陈设计的可学习性

当前的展陈设计有必要引入可用性的考量角度。可用性具有多种属性,其中一个为可学习性(learnability),它在计算机信息科学中原本指系统应当容易被用户学习[2]。调研发现,年龄在30岁以下的参观者根据图文参观的比例比30岁以上参观者的比例低,他们更愿意接受其他新颖的导览方式,诸如使用语音导览和可视导览设备等。而学历越高的参观者对新型展陈方式接受度越高。从学习能力的角度来讲,适合的年龄区间与教育背景均是必要的主观条件。展陈设计在注重呈现效果的同时,往往易忽略参观者对这些信息获取能力的初步估量,即蕴含的可学习性。展陈应通过合理的设计尽量积极调动受众的学习能动性的同时,降低认知和学习负担。

4.展陈设计的可互动性

考察参观博物馆方式与文物展示方式的关联性,发现曾使用过语音导览和导游导览方式的游客,由于目前语音导览设备的局限性,对将文物影像展陈呈现方式表示了浓厚兴趣;而曾使用过可视导览方式的游客则更希望能够与文物进行互动,诸如不仅可以看到文物的动态视频,还希望在欣赏文物的同时能够以一种更为有趣的形式与其进行对话。由此可见,参观者对导览方式的新颖性与体验感等要求在逐步提高,参观方式的参与度形成了一般经验用户,通过设计实现文博展陈与参观者的互动演变为当下提升用户满意度的重要的一环。从各种新建博物馆和大型博览会等馆场的展陈设计来看,强调互动性已经是既定趋势,尽管需考虑运用各类设备与技术的恰当性,但参观者的参与度往往是衡量展陈吸引性的重要判断点。传统的旅游互动往往是指旅游者与他人之间的交往,包括其他的旅游者、目的地居民和前台从业人员[3]。而文博旅游展陈设计中的互动囊括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主办方等,具有高度用户体验性。

5.展陈设计的导览体验

对当前的展陈方式异同点类比,提炼出不同体验方式带来的差异化感受直接关联展陈设计用户互动体验需求的必要程度。提取不同展陈传达方式的特征,平衡导览体验新旧方式的优缺点是提出更为合宜的文博旅游互动性体验方式的基础。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用户喜好自主式参观真实文物并与文物进行互动,且对于影象呈现互动方式最有好感。除去只喜好传统的实物、图文展陈方式的个别特殊人群,使用过导览方式和非流程导览的用户都希望能够看到更新新颖的展陈方式。其中,曾经使用过语音和导游导览方式的游客鉴于导览过程的一些局限性,对将文物影像呈现展陈方式尤为关注。显示出用户对展陈体验的需求在基于现有设计层面的不断提高(图6)。

(三)需求点提炼

通过访谈与问卷调研,从文博展陈设计的角度分析用户的需求,发现当下文博展示设计的趋势与多元媒介各类新型技术下的设计要求。就互动体验这一环节而言,所谓的互动性较多体现在双向交流的必要性,但它们又蛰伏于广泛的用户需求中。展陈设计必须进行这些需求点的梳理、归纳和提炼。就文博旅游来讲,用户的行为呈现了明显的链式时间轴线,即可分为参观前、参观中和参观后,展陈设计的需求分析又集中于前两者(表1)。在提炼文博展陈设计需求点时,由于调查中多次提及的文博旅游者的普适性,并不明显存在所谓不同层阶的划分,这无疑迥异于常见的层次需求论:一方面是以用户行动为核心,另一方面必须融入时间因素,这两者的结合,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前述的链式轴线型的需求点分布态。在单一轴向上,又呈现了散点式的微观需求点――犹若近似于观看《清明上河图》一般的方式。笔者认为,这是文博展陈设计体验需求点分析呈现的独特的特征,分析和提炼设计点暂且称为“图卷轴式需求点分布模式”,这种模式适用于当用户行为具有时间轴单向流动元素的情况。

五、结论

展陈设计在文博旅游的文化体验独特性诉求上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互动性是参观者与文博旅行者在信息技术时代呈现出的明显特征。然而在文博旅游产品的高速发展和打造时期,这些体验需求却往往被忽视,成为设计方或文博旅游建设的盲点。但参观者与旅游者的体验诉求是文博旅游发展的基石,决定了展陈设计除却展示内容以外的根本内涵:被人认知与感受。传统展陈设计的单向信息流动特质,已经无法适应愈发多元化的用户需求以及文博旅游参与性的显性属性。将UCD的研究方法引入文博展陈设计过程,并有效促成用户的互动体验,破除国内长久以来的尤其以博物馆为代表的文博展陈僵化现状,是使之具有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是放大社会效益的长远考量。

问卷调研得到了黄霞、赖萱、王建华、陈金龙、胡刚等的大力支持、“澜山”工作室的付出以及成都博物院陈列设计部同仁的指点。对于与西华大学艺术学院周睿副教授的讨论启发,在此表示特别感谢。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川菜发展研究中心”对美食文化展陈研究选题的支持也一并感谢。

参考文献:

[1]杨正宏.多元体验下的博物馆展示设计――以镇江博物馆为例[J].东南文化,2013(5):117-122.[2] Jakob Nielsen.可用性工程[M].北京:中国机械出版社,2004.[3]谢彦君.旅游体验研究:走向实证科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

第二篇:体验售货员的工作陈文婷

体验售货员的工作

今天,我们小记者协会组织到北京华联去体验售货员的工作.早上,八点半出了门直奔公交车站,到了北京华联超市老师把工作分配完,又把工作证发给了我们.然后又给我们分配工作。我的工作是卖玩具的,我带好了工作证。走到岗位,心里美滋滋的,老师先让我熟悉工作区域,不一会来了一位阿姨和小弟弟,看上了一套爆丸小子模型,他吵着要买,那阿姨不肯。他就哇哇大哭,引来人观看,那位阿姨只好买了就走了。我一看表都十一点半,我想应该快下班了,老师说:同学们回家了,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岗位。回到家,妈妈的饭已经做好了,我赶快的吃了饭,我希望时间过得飞快,已经两点了,我快速的赶到超市,带上工作证,又去工作了下午的人很多,我卖的玩具最少,但是我很快乐,时间过得很快,老师说要开个工作总结,要到会议室开会。我们一个个的做了工作总结,老师说要发奖品,我们急切的等待着,结果是个杯子,当我接到杯子,心就不能平静。

南关小学

六年级一班

陈文婷

为这是我用辛勤的汗水得来的。

第三篇:山水园博园展巴渝特色文化

山水园博园展巴渝特色文化

“听巴山夜雨,品天下园林”。

钱钟书先生曾这样评价过重庆——山、水。区区二字足以展示这座山城独特的地理特点,然而首次在西部地区承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在重庆园博园开放以来展现给世人的不仅仅是重庆这座山水都市的地理特点,让世人感受更多的是独特的巴渝特色文化以及山城人民展现出来的喜迎八方来客的好客之情。

在园博园正大门可以醒目的看到本届园博会的吉祥物——山娃,这个可爱的小精灵不仅体现着环保生态理念,更寓意重庆这座现代都市充满发展生机和活力,其创意风格清新自然,引来不少游客驻足欣赏并留影纪念。来到中央园区迎接四方游客的是独具巴渝特色文化的重庆园,走进重庆园就能让人感受到其主题——两江山城,人人重庆,重庆园里所陈列由重庆的园林绿化图、重庆古老而又独具山城人文特色景点的展示以及“五个重庆”建设的城市都市生活图片等来展示重庆这座新兴都市的蓬勃发展,不仅展现了重庆独特的巴渝特色文化,也让游客深刻的感受到重庆作为东道主能举办好一届特别的园博会的决心和信心,让“人人重庆,处处园林”更加深入人心。

顺着人群信步于铺陈一新的观光便道上,环顾整个园区绿树成荫,花香扑鼻,纵情于园林花海之中,让人净化心灵;暂时超脱于现实竞争激烈的社会,忘却心中烦恼,使人心情舒畅。园博园里所展示的各种园林不仅仅有巴渝特色的重庆园,还有国内其他特色的园林如江南园林、北方园林等,能感受各个园林特有的人文风情;甚至于世界各国园林的参展,使游客置身于重庆园博园即可体验到异国风情。“探奇长江三峡,探美世界园林”将得到更深层次的体现。

园博园里除了导游在给观光游客引导讲解外,更有一批‘无声导游’在免费地为游客‘服务’,其信息导向功能丝毫不亚于人为导游,其整体风格大气,分布在各道路节点、景区景点入口处、山间小路旁,在方便游客的同时也不禁让人大为观止。此时远处传来热情欢快的音响声,顺着导向坐标跟随声源一路寻来,俯瞰不远处发现舞台展示,走近一看,原来是黔江区少数民族文化周活动展示,在短短的一个多小时的少数民族特色表演中,让人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歌舞的精彩,乐器表演技艺的精湛,更重要的是重庆少数民族古老的生活文化被作为舞台表演形式生动地对游客特别是外地游客展示出来,体现的不仅有其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其中更包涵着重庆巴渝文化跟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所展现出来的独特的巴渝特色文化。

借此园博盛会重庆这座现代都市展现了其独特的巴渝特色文化,将吸引更多游客来渝观光旅游,其蓬勃发展的经济也将使重庆能举办更多的类似园博会这样的世界大型盛会,热情好客的重庆人欢迎您的再次到来。让我们——重庆,再见!

“园博景醉八方客,山城情留四海宾”。

第四篇:陈少文微博简要解读新刑诉法

陈少文解读新刑诉

【刑诉解读1-级别管辖】

原法第20条: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刑事案件:

(一)反革命案件、危害国家安全案件;

(二)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

(三)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

新法第20条: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刑事案件:

(一)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案件;

(二)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变化:

1、删除反革命罪,增加恐怖活动案件;

2、删除外国人犯罪案件。解读: 1、96年刑诉法修改时,刑法尚未修改,反革命罪仍然存在,因此保留了反革命罪的表述,此次予以删除,根据国内犯罪情况的变化,增加恐怖活动犯罪。

2、外国人犯罪数量逐渐增多,删除该类犯罪。民诉中曾规定中院管辖涉外案件,后因涉外案件增多,规定重大涉外案件由中院管辖。考察方式:

外国人犯罪案件将不再是独立的判断级别管辖的标准,只有犯罪类型和可能判处的刑罚才是判断是否由中院管辖的标准。如外国人约翰涉嫌侮辱罪,一般应由基层法院管辖,但外国人约翰如涉嫌强奸罪,由于可能判处死刑,则由中院管辖。

【刑诉解读2-回避】 原法第31条:“本法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的规定也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 新法第31条:“本章关于回避的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依照本章的规定要求回避、申请复议。” 变化:

将回避申请主体的范围和申请复议的主体范围从“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扩展到“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考察方式:

回避近年来往往以单选题的形式考察,但难度很大,每个选项涉及一个回避的知识点。今年仍会如此,并且重点考察回避申请和复议主体的范围。例:被告人张某19岁,其父亲由于是近亲属而非法定代理人,没有申请回避权;但如其父亲担任辩护人,则具有申请回避权。

【刑诉解读3-委托辩护人的时间】 原法第33条1款:“公诉案件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自诉案件的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新法第33条1款:“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变化:

将犯罪嫌疑人委托辩护人的时间从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提前到了侦查阶段“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将侦查阶段律师的身份从法律帮助者改为辩护人。解读:

之前,侦查阶段律师的辩护人身份不被承认,调查取证权、阅卷权等辩护活动无从谈起,身份极为尴尬,此次将侦查阶段的律师定位为辩护人,为扩展侦查阶段辩护律师的诉讼权利扫清了立法上的障碍。另,第一次讯问可聘请辩护律师,也为讯问时律师在场制度埋下了伏笔。考察方式:

会就有关侦查阶段律师诉讼权利的说法进行正误判断,如侦查阶段聘请律师的时间起点是第一次讯问后(错误,应为第一次讯问),侦查阶段,非律师也可以接受委托成为辩护人(错误,只有律师可以接受委托成为辩护人)„„

【刑诉解读4-委托辩护人的主体】 原法第33条:“公诉案件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自诉案件的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按照此规定,旧法有权委托辩护人的主体范围为“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 新法第33条增加第3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也可以由其监护人、近亲属代为委托辩护人。” 变化:

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时,有权委托辩护人的主体范围可以拓展到监护人和近亲属。解读:

实践中,一旦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处于被羁押的状态,其委托辩护人的权利往往无法行使,因此,常常由其家属代为委托,然后得到被告人同意和确认即可,但法律本身并未明确近亲属的委托权,此次明确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监护人和近亲属可以委托辩护人。考察方式:

仅会作为一个选项出现,同学们需要注意,必须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时”,其监护人和近亲属才有委托权,其他情况仍然不可独立委托。

【刑诉解读5-指定辩护】 原规定:《高法解释》第36条“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为其指定辩护人:

(一)盲、聋、哑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

(二)开庭审理时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

(三)可能被判处死刑的人。” 新法第34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变化:

1、将应当指定辩护的情形扩展到了无期徒刑;

2、将指定辩护的义务主体从法院扩展到了公安机关和检察院。解读:

当前我国刑事案件辩护率不到30%。很多被追诉人在没有律师帮助的情况下接受起诉和审判,其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因此必须扩大指定辩护的范围。同时,将指定辩护的诉讼阶段延伸到侦查、起诉阶段,不仅有利于尽早保护被追诉人权益,也可以为律师开拓更大的业务空间。考察方式:

指定辩护历来是司法考试的重要考察对象,尤其是应当指定辩护的情形,今年仍不例外,很可能是一道多选题。记忆口诀可以更改为“盲聋哑变成半疯傻,未成年永远(无期)拿枪打(死刑)”。补充:

有同学发现新法没有“未成年”这一应当指定辩护的情形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读,在新法第267条中这样规定:“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因此,未成年人仍然是应当指定辩护的对象。

【刑诉解读6-律师会见权】 原法第96条:“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经侦查机关批准。” 新法第37条:“辩护律师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看守所应当及时安排会见,„„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案件,在侦查期间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经侦查机关许可。” 变化:

明确辩护律师持三证(委托辩护为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指定辩护为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法律援助公函)可以无障碍会见,而无需经过批准。但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和特别重大贿赂犯罪案件,仍然需要经过侦查机关许可。解读:

1、尽管原法规定只有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才需经过侦查机关批准,但实践中,侦查机关往往因侦查过程中的有关材料和处理意见需保密而作为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不予批准会见。08年律师法规定辩护律师只要持有三证即可会见,不再需要经过批准,本次修改吸收了这一规定。

2、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恐怖主义犯罪和特别重大的贿赂案件,仍然需要经过侦查机关的批准。即使是在西方,对于这些犯罪,也同样会规定权利的例外,卡多佐就认为,如果保护这类罪犯的所有基本人权,权利法案就会成为美国的自杀协议。可以说,这一例外规定是比较合理的。考察方式:

律师法自实施以来,从未在卷二考察过,因此今年与律师法一致的改动之处会是重要考点。同学们应注意两点:第一,三证范围(证明自己资格的执业证书,证明所在单位的事务所证明,证明与本案关系的委托书或法律援助公函),第二,应经侦查机关批准会见的三类罪名。

【刑诉解读7-会见时间】 《六机关规定》:“律师提出会见犯罪嫌疑人的,应当在四十八小时内安排会见,对于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或者走私犯罪、毒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等重大复杂的两人以上的共同犯罪案件,„„应当在五日内安排会见。”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151条:“对于不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律师提出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在四十八小时以内安排会见的具体时间。” 新法第37条第2款:“辩护律师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看守所应当及时安排会见,至迟不得超过四十八小时。” 变化:

1、删除了5日内安排会见的情形,一律统一为48小时内安排会见;

2、将《高检规则》中“在48小时内安排会见的具体时间”的表述改为“在48小时内安排会见”。解读:

1、不论案件情形,一律统一为48小时内安排会见;

2、《高检规则》“在48小时内安排会见的具体时间”将《六机关规定》中“48小时内必须见上面”的立法原意,篡改成“48小时内安排会见的时间”(按此规定,安排律师和嫌疑人几个月后见面也不违法),此次修改重申了立法原意。考察方式:

此处只会作为一个选项出现,较为简单,同学们记住48小时内(不是两天,因为两者期限的起算时间不同)必须见上面即可。

【刑诉解读8-会见监督】 原法第96条:“„„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侦查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和需要可以派员在场。„„” 新法第37条:“„„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不被监听。” 变化:

从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侦查机关有权派员在场监督,改为不得监听(意即不得在场监督)。解读:

根据旧法,侦查机关可以派员在场监督,实践中则演变成应当派员在场监督,当事人无法畅所欲言,更无法反映程序违法,新法规定不得监听(这是国际公约普遍遵循的最低程序正义标准,侦查人员只能在看得见但听不见的范围内进行监督),以保障律师和当事人的自由交流。考察方式:

只会作为一个选项出现。较为简单。

【刑诉解读9-阅卷范围】 原法第36条:“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会见和通信。” 新法第38条:“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 变化:

将阅卷范围从诉讼文书和技术性鉴定材料拓展到案卷材料(包括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视听资料等其他证据种类)解读:

根据以往的阅卷范围,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供述与辩解等证据材料都不在阅卷范围,辩护律师既不敢主动调查取证,也无法通过阅卷获取信息,极大的影响了辩护效果。这次修改将阅卷范围拓展到了案卷材料,律师阅卷权至少在立法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考察方式:

律师法将阅卷范围拓展到案卷材料,但由于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因此在实践中总是被拒绝适用,司法部08年至今,从未在卷二中考察过律师法对阅卷权问题的新规,此次律师法的规定被刑诉法确认,因此考察的可能性很大。

【刑诉解读10-被告人阅卷权】

原法没有明确规定被告人是否有权阅卷。新法第37条:“„„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实有关证据。„„” 解读

1、辩护律师是否可以将卷宗交由嫌疑人、被告人阅览,赞同者认为:这是其知情权的体现,也是辩护律师与被告人通信权的应有之义,反对者认为,被告人阅卷会为其翻供提供便利,本次修订明确辩护律师可以向嫌疑人、被告人核实证据,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其阅卷权。

2、为了防止被追诉人阅卷后翻供,或者与同案犯订立攻守同盟,影响控方证据体系,立法将向其核实证据的时间起点限定为“移送审查起诉之日”,在侦查阶段不可向其核实证据。另外,立法并未明确是向其展示原卷,还是提供摘要或是口述,“核实”二字需要进一步解释。考察方式:

本知识点不会专门考察,只会作为一个选项出现。

1、只能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实,而不能向其家属核实;

2、只能在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向其核实,在侦查阶段则不可以。

【刑诉解读11-辩方证据开示】 新法第40条:“辩护人收集的有关犯罪嫌疑人不在犯罪现场、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属于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证据,应当及时告知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 解读:

随着律师阅卷范围的扩大,其所承担的义务也随之增加。由于律师可以在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看到控方的案卷材料,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突袭控诉,辩方将其所掌握的无罪和不负刑事责任的证据提前告知控方,也是避免突袭辩护的需要。这可以看做是我国证据开示制度的萌芽。考察方式:

考试可能会涉及哪三类证据要告知控方,同学们可以这样记忆:无罪(不在犯罪现场)和不负刑事责任(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和精神病人)的证据。

【刑诉解读12-辩护人的诉讼义务】

原法第38条:辩护律师和其他辩护人,不得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隐匿、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不得威胁、引诱证人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以及进行其他干扰司法机关诉讼活动的行为。

新法第42条:辩护人或者其他任何人,不得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隐匿、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不得威胁、引诱证人作伪证以及进行其他干扰司法机关诉讼活动的行为。变化:

1、将义务主体从辩护人改为“辩护人或者其他任何人”;

2、删除改变证言的提法。解读:

1、原法第38条与刑法第306条遥相呼应,共同构成对辩护人群体的职业歧视。刑法专门设置以辩护人为主体的伪证罪,这在全世界也非常罕见,而更有可能制造伪证的警察和检察官却没有相应的罪名。废除刑法306的呼声一直都不绝于耳。

2、此次修改将义务主体扩展为辩护人及其他任何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表明立法者已开始意识到306条的不合理之处,是最终废除306条的阶段性成果。其次,删除“改变证言”的表述,是因为并非所有“改变证言”的行为都应禁止,只有违背事实改变证言(伪证)才应禁止。考察方式:本处修改考察可能不大。

【刑诉解读13-追究辩护人刑事责任的回避】 新法第42条新增一款:“辩护人涉嫌犯罪的,应当由办理辩护人所承办案件的侦查机关以外的侦查机关办理。辩护人是律师的,应当及时通知其所在的律师事务所或者所属的律师协会。” 解读:

以往实践中,侦查机关往往主动追究自己承办案件中辩护人的刑事责任,由于立场的对立,其总是带有强烈的报复心理,律师往往因此遭受无端的追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此次规定必须由办理辩护人所承办案件的侦查机关以外的侦查机关办理辩护人涉嫌的犯罪。考察方式:

本法条可能会作为一个选项出现,如果要用口语来表述法律修改前后的变化的话,之前侦查机关常对律师说“我来办你”,而现在则只能说:“你等着,我找我兄弟去!”此外,如果辩护人是律师,必须要通知其所在律师事务所或者律师协会。

【刑诉解读14-证据种类】 新法第48条:“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变化:

1、将鉴定结论改为鉴定意见;

2、增加辨认、侦查实验笔录等笔录类证据;

3、增加电子数据。解读:

1、鉴定结果只能作为法官定案的参考,而绝不能左右法官的裁判,称之为鉴定意见更为科学,避免鉴定人成为事实上的法官;

2、以往的种类无法涵盖辨认、侦查实验等侦查活动所形成的笔录类证据;

3、电子邮件、聊天记录、微博等电子信息按照已有种类无法归类,故增设电子数据。考察方式:

每年都会有一道证据种类的题目(多为单选),一道证据分类的题目(多选),今年应该也不例外,考察电子数据的可能极大。考生需要注意和视听资料(多为动态展现)的区别。如果无法区分,直接选择电子数据,正确概率较高。【刑诉解读15-行政执法中收集证据的效力】 新法第52条第2款新增规定:“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和查办案件过程中收集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证据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解读:

证据合法性要求证据收集的主体必须合法(侦查人员),因此,行政执法人员收集的证据往往无法直接作为刑诉证据加以使用,而必须经过证据转化,重新收集固定。言词证据尚可重新收集,但物证、书证等实物证据往往难以达到这一要求,因此增加此规定。考察方式:

只会是一个选项,考察角度有二:一是判断“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和查办案件过程中收集的„„不能直接作为刑诉证据加以使用”的说法是否正确?二是考察可以直接使用的证据种类(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一般认为,言辞类证据不可直接使用)。

【刑诉解读16-证明标准】

原法仅规定刑事案件的有罪证明标准为“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新法第53条第2款:“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考察方式:

1、近两三年,刑事诉讼对证明标准的考试力度明显加大,甚至2010年的卷四大题就是考察在具体案例中如何运用证明标准的理论来裁判案件。对于这类试题,同学们不用担心,只需要把握一个原则——根据以有的证据定案,会不会冤枉被告,如果会,则不能定罪。

2、例1-某受贿案,证人证明被告受贿,被告否认,可否定案?不可以,因为一对一的证据无法排除证人做伪证的可能,可能冤枉被告。例2-甲乙两人没有相约,各自埋伏,朝张三射击,张身中一弹,无法查明是谁的子弹致死,能否定罪?可以,因为两人至少是未遂,不会冤枉他们。

【刑诉解读17-非法取证的手段】 《高法解释》第61条(原规定):“严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凡经查证确实属于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新法第54条第1款:“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 变化:

1、在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取证手段中去除了威胁、引诱和欺骗;

2、在对证人、被害人的取证手段中去除了引诱和欺骗。解读:

立法者认为,引诱和欺骗,甚至某种程度的威胁是讯问的必要手段,如果一概加以禁止,则无法完成讯问任务,因此以“等”字模糊处理,其本意是:一般的威胁、引诱和欺骗为立法所允许,但与刑讯逼供相当的类似手段(如寒冷逼供,饥饿逼供,亲情逼供等)也应禁止。考察方式:

1、由于“等”字含义模糊,司法解释又未出台,实践中何种手段属于应当排除证据效力的非法取证交由法官裁量认定,因此考察可能不大。本人认为,在考试中,应理解为:威胁、引诱和欺骗手段达到了与刑讯逼供相当的程度,仍然可以成为排除的对象;

2、从立法明文禁止“威胁、引诱、欺骗”,到删除这些手段,而以“等”字这样的模糊字眼代替,实际上传递了一个错误的信号,如果没有明确的司法解释加以界定,或最高人民法院迟迟不出台有关排除范围的指导性案例,我对实践中变相刑讯逼供现象的进一步扩大表示深切的担忧„

【刑诉解读18-非法证据排除的范围】 《高法解释》第61条:“严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凡经查证确实属于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新法第54条:“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对该证据应当予以排除。” 变化:

将排除的非法证据范围从言词证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被害人陈述和证人证言)拓展到了物证、书证。解读:

1、我国之所以之前规定只排除非法言辞证据,是因为只有言辞证据才可能因为非法取证而影响其真实性,实物证据即使取证程序违法,其真实性一般也不会受到影响。但这种范围大大限制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行为的威慑作用。故而此次扩大了排除范围。

2、但毕竟非法取证对言辞证据和实物证据的影响的确存在不同,考虑到查明真相和打击犯罪的需要,因此立法对物证和书证的排除作了严格的限定,必须要达到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程度,且无法作出补正或合理解释。

考察方式:

如无意外,此规定今年一定会有至少一道多选题。同学们需要记住三点:

1、物证、书证可排除;

2、不是一律排除(必须达到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程度);

3、不是直接排除(必须先给机会补正或进行合理解释)。注:所谓补正,如补充签名。

【刑诉解读19-非法证据排除的阶段】 新法第54条第2款:“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时发现有应当排除的证据的,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为起诉意见、起诉决定和判决的依据。” 解读:

第一次在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在诉讼的各个阶段都可以排除非法证据,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均可成为排除非法证据的主体。考察方式:

只会作为一个选项出现:

1、非法证据排除的阶段包括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

2、非法证据排除的主体包括公安机关、检察院和法院。

【刑诉解读20-非法取证行为的法庭调查】

原法没有相应规定,实践中,被告方提出遭受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行为,法庭往往不予调查。新法第56条:“法庭审理过程中,审判人员认为可能存在本法第54条规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应当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法庭调查。”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第5条:“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在开庭审理前或者庭审中,提出被告人审判前供述是非法取得的,法庭在公诉人宣读起诉书之后,应当先行当庭调查。法庭辩论结束前,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提出被告人审判前供述是非法取得的,法庭也应当进行调查。” 变化:

新法和司法解释增加规定,只要提出非法取证行为,必须调查,而不能不予调查。解读:

如果不明确要求法庭必须调查非法取证行为,则刑讯逼供就无法被发现和确认,无法得到应有的程序和实体制裁,因而更加难以得到遏制,此次明确要求必须在实体审判之前进行程序审判,先确认刑讯逼供问题,在排除相关证据后再对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进行审理。考察方式:(重要)

1、对非法取证,现在是“应当”调查,而非不予或可以调查。

2、如果在审理的早期(开庭审理前或者庭审中)提出,则是“先行”“当庭”调查;而如果在审理的结束前提出(法庭辩论结束前),则只要求应当调查,而没有“当庭”的要求。

【刑诉解读21-非法证据排除的证明责任】 新法第56条第2款:“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有权申请人民法院对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依法予以排除。申请排除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的,应当提供相关线索或者材料。” 解读:

此条规定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必须就非法取证行为提供相关线索或材料,是为了避免没有任何依据的诬告,防止恶意拖延诉讼进程,浪费司法资源。因此,仅仅主张自己受到了刑讯逼供而不提供证据加以证明,其主张是无法得到支持的。考察方式:(重要)

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中,被告方并非不承担任何证明责任,也不是承担全部证明责任,而是承担“初步的证明责任”,使法官相信的确可能存在刑讯逼供。

【刑诉解读22-非法证据排除的证明责任】 新法第57条规定:“在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法庭调查的过程中,人民检察院应当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加以证明。”

解读:在被告方承担初步的证明责任之后,证明责任开始转移给控方承担。之所以如此规定,因为控方承担证明责任更为合理,它可以通过对讯问过程全程录音录像的方式来证明不存在非法取证的行为,而被告方要证明存在刑讯逼供则非常困难。考察方式:

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中,由被告方承担初步的证明责任,然后证明责任转移给控方,由其证明证据收集的合法性。【刑诉解读23-非法证据排除】 新法第57条:“对于经过法庭审理,确认或者不能排除存在本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对有关证据应当予以排除。” 解读:

本条的亮点在于——不能排除非法取证可能的,应推定非法取证行为存在,该证据不应采纳。这就等于在行为责任(由控方证明取证行为合法)和结果责任(证明不了则推定为非法)两个方面确定了控方的证明责任,疑点利益尽归被告。考察方式:

同学们需要注意无法确定非法取证是否存在时,也应排除该证据。

【刑诉解读24-证人保护】 原法第49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新法第62条:“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毒品犯罪等案件,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因在诉讼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公检法应当采取以下一项或者多项保护措施:

(一)不公开真实姓名、住址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

(二)采取不暴露外貌、真实声音等出庭作证措施;

(三)禁止特定的人员接触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及其近亲属;

(四)对人身和住宅采取专门性保护措施;

(五)其他必要的保护措施。

证人、鉴定人、被害人认为因在诉讼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可以向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请求予以保护。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依法采取保护措施,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变化:

1、明确了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毒品犯罪等案件,存在人身危险的,应当采取证人保护措施;

2、将保护对象从证人扩大到证人、鉴定人和被害人及其近亲属;

3、明确了证人保护的措施;

4、增加了证人保护的请求权;

5、增加有关单位和个人的配合义务。解读

1:在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毒品犯罪等案件中,证人等受到打击报复的可能性更大,因此明确规定公检法应当采取证人保护措施的义务,其中“等”字应理解为:其社会危害性与证人所处的现实危险与上述几类罪名相当的犯罪,而不限于上述几类;

2:在实践中,特定案件中的鉴定人、被害人因为参与诉讼,也可能面临打击报复的危险,将其列入保护对象更为科学和全面。在保护措施中,不公开个人信息,包括在起诉书、判决书等法律文书中使用化名以代替真实的个人信息,但学界认为,应允许律师核对其真实身份;

3:采取不暴露外貌、真实声音等出庭作证措施,应防止以此为借口剥夺被告方的质证权,不允许对该证人进行询问。禁止特定的人员接触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及其近亲属,其中特定的人员是指可能实施打击报复的特定人员,不应理解为辩护律师等人员;

4: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比如:不公开证人的个人信息需要新闻媒体的配合,禁止特定人员接触证人等,需要基层群众组织配合等。考察方式:

考题以多选可能最大,主要有三个命题角度:

1、证人保护的犯罪类型;

2、证人保护的对象: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及其近亲属;

3、对证人保护措施的理解;

4、证人保护的请求权。

【刑诉解读25-证人作证补偿】 新法63条:“证人因履行作证义务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费用,应当给予补助。证人作证的补助列入司法机关业务经费,由同级政府财政予以保障。有工作单位的证人作证,所在单位不得克扣或者变相克扣其工资、奖金及其他福利待遇。” 解读:

我国证人出庭率相当之低,使得1996年建立起来的控辩式庭审方式根本无法落实,法庭上往往直接宣读、甚至是摘要宣读证人证言笔录,从而剥夺了被告方的质证权,为了鼓励证人出庭,除了提供证人保护措施、打消其出庭顾虑之外,还需要建立证人作证补偿制度。考察方式:

对于这一改革,同学们只需要一般了解即可。

【刑诉解读26-取保候审的条件】 原法第51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新法第65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变化:

1、将取保候审的条件和监视居住的条件分开规定。

2、取保候审的条件增加两种情形:

第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第二,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解读:

1、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在限制人身自由的程度上有较大区别,但根据原法,其适用条件和对象却没有分别。本次修改,将监视居住规定了不同于取保候审的条件,适用于符合逮捕条件,但因特殊原因不适宜羁押的对象,从而将其定位于羁押的替代措施,以期减少羁押率。

2、新增加的取保候审的两个适用条件,严格而言其实并非新的规定,原法第60条第2款规定:“对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可以采取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办法。”原法第74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本法规定的„„期限内办结,需要继续查证、审理的,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因此,本次修改实际上只是新增了“生活不能自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这一个适用对象。考察方式:

今年的强制措施改动较大,也很具考试价值,关于取保候审的条件,同学们需要把握两个考察角度:

1、四种适用情形,只需具备其中之一,而不需要全部具备;

2、四种情形应当掌握——第一,有期以下;第二,危险不大;第三,人道主义;第四,羁押期满。

【刑诉解读27-取保候审的义务】 原法第56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三)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四)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新法第69条:“„„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24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新法第69条第2款:“公检法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

(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变化:

1、增加了一项必须遵守的义务:“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2、增加了若干可选择的义务:不得进入特定场所、不得与特定人员会见或通信、不得从事特定活动、将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解读:

1、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加强,人们的住址、单位和联系方式经常变动,因而增加在变动后24小时内向执行机关的报告义务,但,变动不需要经过执行机关批准。

2、根据嫌疑人、被告人的个体情况个别化地设置了若干可选择的义务,突出了取保候审这一强制措施的针对性。

考察方式:

1、将取保和监视居住必须遵守的义务对比考察;

2、个人住址等变动,不需要经过执行机关批准;

3、对必须遵守的义务以及可选择遵守的义务进行对比考察,同学们可以这样记忆(带有“特定”和“证件”字样的,属于可选择的义务)。

【刑诉解读28-违反取保义务后的先行拘留】 新法第69条第4款:“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解读:

有些嫌疑人、被告人,从其遵守取保义务的情况来看,取保已经不起作用,只能采取更严厉的逮捕措施,但逮捕要经过严格的审批手续,需要一定时间,在此期间也应对其加以控制,而原法在批捕前可否先行拘留规定不明,此次明确规定可以先行拘留。考察方式:

同学们牢记可以先行拘留即可(既不是转为监视居住,也不是应当拘留——如果逮捕手续补办及时,完全可以直接逮捕,而不需要先行拘留)。

【刑诉解读29-取保候审保证金的退还】 原法第56条第2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前款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应当退还保证金。” 新法第71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本法第六十九条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凭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或者有关法律文书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 变化:

增加了领取退还保证金的手续和文书要求。解读:

原法对于领取退还保证金的凭证没有明确规定。有些部门规定应当签发《退还保证金决定书》,并持此文书领取退还保证金,但执行中,往往拒绝签发,或者相互推诿,拒绝会见,变相不签发该决定书,导致无法领取保证金,因此,此次明确规定领取时应持的文书。考察方式:

此项考察可能不大,至多作为一个选项出现。

【刑诉解读30-监视居住】 原法第51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新法第72条:“公检法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

(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

(四)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

(五)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 变化:

1、改变监视居住的适用条件;

2、将适用监视居住的对象增加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解读:

1、原法中,监视和取保的适用条件相同,在实践中适用比率较低,无法发挥替代羁押的功能,不能解决羁押率过高的现状,此次修改将符合逮捕条件的部分情形划入监视居住的范围,将监视和取保区分开来,使其真正成为取保和逮捕之间的过渡措施,强化其替代羁押的功能定位。

2、在将原法中符合逮捕条件但不宜逮捕的若干情形划入监视居住的范围之后,新法仍然保留了取保候审的若干情形可以监视居住的规定(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典型地体现了监视作为取保和逮捕之间过渡措施的属性,使得强制措施体系的阶梯性、层次性更为明显。考察方式:

1、监视的适用条件是今年重要考点,同学们务必熟练掌握。至少是一道多选,甚至会结合其他强制措施出任选题。要重点掌握可以监视的情形:人道主义考虑+羁押期限届满两大类,至于第四种情形,采取监视“更为适宜”则不用专门记忆,既然采取监视更为适宜,自然可以采取。

2、注意符合上述情形,是可以监视居住,而非应当监视居住,如果符合本条规定的情形,但可能具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的,也可不采取监视居住措施而仍然予以逮捕。【刑诉解读31-第73条之指定居所监视居住】

原法第57条第一项:“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住处,无固定住处的,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指定的居所;……”

新法:“监视居住应当在……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居所执行。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经上一级检察院或者公安批准,也可以在指定居所执行。但不得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 变化: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并非新创设的制度,早已存在,但只能针对无固定住处的人才能采取,但本次修改,增加规定,对于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特别重大贿赂三类犯罪,即使有固定住处,只要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都可以指定监视居住。解读1:

这一条被广为批评,人们担心增加了三类犯罪可以无条件地指定监视居住后,本来针对党员才能采取的双规措施,就可以对任何公民任意采取(在规定的时间——监视居住的6个月内,在规定的地点——指定居所)。公民人身自由将受到重大侵犯。解读2:

立法者的理由是,这三类犯罪比较特殊,又是在住处执行会导致同案犯警觉,潜逃或者转移、隐匿、销毁罪证等情形发生,所以,可以对其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

解读3:即使是“无固定住处,可以指定居所”也不合理。如,张三在A区有固定住处,但在B区涉嫌犯罪,B区办案机关可否以其在B区没有固定住处而将其指定监视居住?再如,本无固定住处,后由于租放或买房而取得了固定住处,是否还能继续指定监视居住?这些都需要司法解释予以明确。考察方式:

一般而言,存在巨大争议的条文往往都不是考察的重点,大家了解:一般案件需要无固定住处,才可以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三类特殊案件,有固定住处也可指定监视居住,但不得在羁押场所或办案场所,否则就是变相羁押。

【刑诉解读32-监视居住通知家属】

原法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后通知家属的问题未做规定,实践中常出现不通知家属,以至家属误以为亲人失踪而报案的情形发生。

新法第73条第2款:“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执行监视居住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监视居住人的家属。” 解读:

无法通知,是指犯罪嫌疑人没有家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身份、家庭住址、通讯方式无法查找或者根据其提供的联系方式联系不上,以及因为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事由造成通讯、交通中断等无法通知的情形。但这些均需司法解释予以明确,否则很可能被执法人员滥用。解读2:

对于身份不明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首先调查其身份,不能不经调查就直接以“无法通知”为由拒绝通知家属。考察方式:

1、只适用于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情形,不适用于在住处执行的监视居住;

2、只有无法通知的情形才可不通知,不包括“有碍侦查”的情形;

3、必须通知家属,而无所在单位。

【刑诉解读33-监视居住折抵刑期】

新法第74条:“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期限应当折抵刑期。被判处管制的,监视居住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监视居住二日折抵刑期一日。” 解读:

原法并未规定监视居住可以折抵刑期,这次修改规定指定监视居住可以折抵刑期,可见,这种强制措施在限制人身自由程度上与一般的监视居住不同,具有类似羁押的特征。但从理论上来看,指定监视居住又与羁押存在区别,因此指定监视居住2日只折抵拘役,有期徒刑1日。解读2:

而在司法实践中,一旦犯罪嫌疑人被指定监视居住,人身自由就已经受到了剥夺,与羁押无异,因此,这一折抵的规定实际上并不利于犯罪嫌疑人权利的保护,这也正是指定监视居住制度饱受抨击的原因之一。考察方式:

监视居住是今年必考知识点,而本条折抵的计算方式可能作为一个选项考察。同学们应如此记忆:

1、指定监视居住相当于半羁押状态,因此指定监视一日折抵管制一日,指定监视两日折抵拘役和有期徒刑一日。

2、折抵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而非判决生效之日。

【刑诉解读34-监视居住义务】

原法第57条:“被监视的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住处,无固定住处的,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指定的居所;

2、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

3、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4、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5、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新法第75条:“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

(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六)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变化:

1、将不得离开“住处”或“居所”的措词改为不得离开处所;

2、增加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通信的规定;

3、增加“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的规定。解读:

1、不得通信是指不得与自己居住在一起的家人和聘请的辩护人以外的其他人通信,除了信件往来以外,也包括电话电邮和短信等。

2、外国人在我国犯罪增多,对这些人监视居住需要防止其离境,对中国公民犯罪采取监视居住的,也需防止其逃脱监管,因此增加扣押证件的义务。考察方式:

监视居住义务的考察可能极大。最可能的命题角度是和取保候审的义务对比考察。

1、离开处所要经过执行机关而非决定机关批准,如果是法检决定的监视居住,公安在批准前,还应征得决定机关同意。

2、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是取保的义务,不得离开处所是监视的义务。考察方式2:

3、在取保候审中,扣押证件是选择性义务,并非一定采取,在监视居住中,是必须遵守的义务;

4、取保候审中,只要求将护照和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监视居住增加了身份证件,因为后者活动范围小,不需要随身携带身份证件。

【刑诉解读35-违反监视居住义务的处理】

原法第57条第2款:“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款规定,情节严重的,予以逮捕。”

新法第75条第2款:“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款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变化:将以往违反监视居住义务,情节严重的,一律予以逮捕,改为“可以逮捕,也可以先行拘留”。

解读:

1、违反义务情节较轻,可以继续监视居住,情节较重,可以逮捕。之所以由原法的“应当”改为“可以”,是考虑到增加了一种“可以先行拘留”的处理方法;

2、逮捕需要经过一段审批时间,因此,在批捕之前允许先行拘留,以起到同样的剥夺其自由的效果。

考察方式:同学们要高度重视这一处修改,考察可能极大。会作为一个选项出现——“需要逮捕的,可以先行拘留。”

【刑诉解读36-监视居住期间的监督】

新法第76条:“执行机关对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采取电子监控、不定期检查等监视方法对其遵守监视居住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在侦查期间,可以对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的通信进行监控。” 解读:

通信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监控难度大为增加,一些国家采取电子手镯等监控方式加强监视,我国在社区矫正中也开始尝试类似方式,效果很好,故增设此规定。但如需要通过监控通信破获犯罪,则必须遵守技术侦查的相关规定,严格审批,限制手段、对象和期限。考察方式:

一般性了解即可。注意,监控通信只能针对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不宜针对其家人。

【刑诉解读37-逮捕条件】原法第60条:“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应即依法逮捕。”新法第79条:“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予以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新法第79条第2、3款:“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被取保、监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第五篇:现代文博馆展陈空间设计的方法解析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进步。我国在关于文化发展上,重视程度逐渐提升。就现代文博馆来说,其不仅仅展现了我国的历史文化,更是具有收藏、研究以及教育三大功能,因此在现代文博馆的建设过程中,对其进行展陈空间的合理设计,是保证现代文博馆成为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坚强后盾,也使现代文博馆成为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关键词】现代文博馆;展陈空间;设计方法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国内外现代文博馆展陈空间设计,均是由原本的单一图版展示慢慢发展、丰富。随着21世纪信息时代的来临,现代文博馆的展陈空间设计也迎来的新的思考以及转变。通过提升文博馆展陈水平、魅力以及服务质量,能够从意境、氛围以及震撼力上令参观者获得审美愉悦,进而充分展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风俗习尚以及生活画面,并且将近时期现代文博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充分展示,彰显城市文化的品格与魅力。基于此,本文笔者主要就现代文博馆展陈空间的设计方法进行详细分析与探究。

1.现代文博馆展陈空间设计原则

就现代文博馆的设计原则来说,与一般文物展览馆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现代文博馆在设计的起初,设计人员应当反复思考如何将各方面综合因素相结合,并且以“展览内容科普化,陈列形式艺术化”为宗旨进行现代文博馆展陈空间设计。除此之外,当代社会主要提倡绿色环保,因此在现代文博馆的展陈空间使用材料的选择上,应当以环保材料为主,并进行精心设计,从而打造精品陈列。笔者在进行详细调查与分析后,将现代文博馆展陈空间主要设计原则进行以下几点分析:

1.1保证展品和空间环境相和谐

在进行现代文博馆的展陈空间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设计,将各类展品与战争空间进行相呼应,进而营造出和谐的气氛以及分为,保证文物展品价值以及历史文化背景全方位展示出;

1.2保证装饰造型简洁,突出文物展品内容

在文博馆展陈空间的设计上,不应当使用过多的艺术装饰手法,应当尽可能使用简洁的装饰手法,进而将文物及展品的重点展示部分烘托出。

2.现代文博馆展陈空间设计特点

笔者在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后,将现代文博馆展陈空间的设计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其主要目的在于完善现代文博馆展陈空间设计,促进现代文博馆发展。因此,现代文博馆展陈空间设计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2.1室内与室外的结合;2.2被动与互动的结合等,详细分析如下:

2.1室内与室外的结合现代文博馆作为一个地方的综合性文博馆,馆内收藏有大量的文化资源、历史文物以及自然标本文物等。因此,在分类管理上,应当根据文物年代以及用途等方面进行分类。除此之外,在进行现代文博馆的展陈空间设计上,不仅仅要考虑到室内空间的设计,室外空间的相结合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进行室外绿化的工作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将室内与室外完美结合,进而增加游客观光兴趣。

2.2被动与互动的结合据了解,现代文博馆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场地、经费以及观念等限制,仅仅能够做到正常开放文博馆,降低游客兴趣。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文博馆数量越来越多,因此其展陈手段也有了非常显著的变化。比如:系列宣传、咨询服务、专场文艺演出以及开设文物鉴赏讲座等等,大大提升文博馆展陈内涵。

3.现代文博馆展陈空间设计方法

笔者在进行详细的调查与分析后,将现代文博馆展陈空间设计方法进行以下方面的叙述:3.1公共空间设计;3.2瓷器展陈空间设计等,详细分析如下:

3.1公共空间设计

首先,在现代文博馆公共空间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保证整体空间的大气,并且充分考虑现代文博馆的特性,将具有我国历史特色的符号融入其中,充分展示我国文化的历史悠久。另外,为了方便文博馆游客的观赏,在楼梯交通空间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合理设置展览导视系统,便于游客参观。还能够导入多媒体留言系统,既提高了参观者的参与兴趣,又能够提升场馆与游客之间的交流,促进文博馆日后完善与改进。

3.2瓷器展陈空间设计

其次,在瓷器展陈空间的设计过程中,其场馆展品应当以瓷器为主,并且在色调、造型以及陈列方式上,都应当使用合理的手法,最大程度衬托文物的精美造型与质感。另外,在瓷器展陈的展现手法上,可以利用多方面表现,提高游客的参观兴趣。比如:图片解说、多媒体投影以及视频播放等,尽可能将瓷器所经历的时代变迁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来。

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了解一个城市的变迁与发展,首先就要从该城市的文博馆所了解,并且人们能够通过文博馆与历史进行交流。因此,在现代文博馆的展陈空间设计上,应当使用合理、简洁的方式在最大程度上将文博馆中的展品烘托出来,提高文博馆格调。

参考文献:

[1]陈倩.现代文博馆展陈空间设计的方法探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2]李莉,刘敏.现代文博馆展陈空间设计方法探析[J].科学与财富,2016,8(2):625.[3]陈佳堃.现代文博馆展陈空间设计的对策分析[J].数字化用户,2017,23(24):118,188.[4]陈佳堃.现代文博馆展陈空间设计的对策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6,(28):46.

下载基于文化体验的文博展陈互动需求调查研究(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文化体验的文博展陈互动需求调查研究(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