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教育梦---清华附小1+X课改创新成果展示活动心得体会
清华附小1+X课改 创新成果展示活动心得体会
山东省庆云县实验小学
刘艳静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无止境,人生路上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追求。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才能不断进步。我谨慎地把握住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充实自己浅薄的教育阅历。
这次德州窦桂梅团队创新成果展示活动对我县“单元整合,海量阅读,读写并轨”课改模式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次活动共有七位专家老师为我们展示了清华附小的1+X课改创新成果,我有幸亲临现场,收获颇丰。借此,我简要向大家做以下汇报。
一、改变,从阅读经典开始。
“全民读书,阅读经典”已经是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最有效的手段。在此大前提之下,清华附小的窦桂梅老师带领的团队给孩子们推荐课外阅读,要求学生阅读100本书。这听起来好像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但是他们却做到了。这次,窦桂梅老师在她的阅读推荐课上给孩子们推荐了十本书,课堂紧紧围绕“奇遇”推荐。在书中,作者安东尼·布朗根据十个经典儿童文学故事来创作插画,把所有角色都替换成大猩猩,而原著主人公正是威利本人。这种独特的演绎方式看似调皮冒险,却与相对工整难啃的文学著作碰撞出火花,让文学艺术展现出另一种新鲜的风貌,呈现出有趣且印象深刻的视觉效果。她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本书的主人公,还给学生带来了彩笔,画纸,让学生大胆进行创作,把自己推荐的理由,书目图片都制作在卡片上。当学生带着自己的创作到台上去展示的时候,他们一个读,一个高举图片,让台下的学生猜书目,课堂又掀起了一个小高潮。同学们双眼放光,兴趣盎然,早已经按捺不住想要阅读的强烈欲望。
改变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就要从阅读经典开始。窦老师推行全科阅读,即每周必须要有一节语文阅读课,数学阅读课和科学阅读课,阅读已经不仅仅是语文的事情。窦老师推荐阅读的方式别具一格,推荐书目的数量也是我所见之最高。近两年,我们学校也在大力推行“海量阅读”活动,学校也为全体老师和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阅读条件。为此,我积极践行学校要求,利用阅读课,早读,晚上亲子共读活动,周末、寒暑假等的时间让孩子们大量阅读。阅读书籍从语文《同步阅读》到经典小说,再加上同学们订阅的《当代小学生》,《创意作文》等的优秀书籍,大大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孩子们的知识面,丰富了孩子们的阅读积累。虽然我也一直在努力,但与窦校长比起来,真是愧叹不及,所以我们还要好好研究窦校长1+X课改的研究成果。
二、“群文阅读”贵在践行方法渗透。
所谓群文阅读,就是把主题相似或相同的几篇文章放在一起教学,等同于我县的单元整合课程。熊忠雄老师是“市十佳班主任”,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他在群文阅读教学中选择了《把掌声分给她一半》,《跨越百年的美丽》,《梦圆飞天》三篇课文。教学中,他先是对《把掌声分给她一半》这篇课文进行深入地分析,提炼出形、事、情三个方面,然后列表后指导学生从三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在小组内进行探究学习,最后学生汇报展示。
这种方法是教一篇课文,学一种方法,再把这种方法应用于其他课文中。这正好与教研室王主任所提出的教方法,并指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放在同类课文中进行印证的观点。正所谓“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也是我在课堂上经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
在我们教学拓展阅读课,即学习课文之后进行拓展阅读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学习这种方法,先选典型文章重点分析,再将方法加以运用。这样,一天天积累,长此以往,学生定会学到更多的解决语文问题的典型经验。
清华附小的林长生老师说:“阅读是最好的整合母体。”让我们更新教育观念,转换教育方式,让阅读走进我们的生活,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里。我想“单元整合,海量阅读,读写并轨”教学改革,将在不久之后,在这里开花结果!
第二篇:清华附小“1+X”课改创新成果展示(窦桂梅团队教学观摩活动)的学习体会
清华附小“1+X”课改创新成果展示(窦桂梅团队教学观摩活动)的学习体会
上周末,我有幸和学校里的其他两位老师一起去xx一笑参加窦桂梅团队带来的“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语文主题学习”观摩研讨会议,听取了窦桂梅团队带来的单篇经典教学、群文教学、主题实践活动和整本书教学四种不同教学模式的观摩课和基于四种教学模式的相关报告,让我受益匪浅。
讲课的六位教师,讲课风格各异,各有深入研究。现在我就谈谈我从中获得的关于主题教学的一些感触。
一、基于“语文立人”这一价值定位的“1+X”课程 窦桂梅教师团队展示的不同语文主题学习教学模式的观摩课,都是把“语文立人”这一价值定位做为课程的出发点。他们认为语文是指向人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小学语文是教育学意义上的母亲,并注定儿童的一生。他们认为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有身心健康、善于学习、审美情趣、学会改变、家国情怀。他们倡导的四种语文主题学习教学模式就是以“语文立人”为核心思想的。
二、语文主题学习的教学目标体系是一个动态的、立体的教与学纵横关系系统,整体“立人”。
他们同样认为小学语文主题教学既有语言的听、说、读、写作为基底,但同时又认为语文主题教学有高位的精神价值引领,形成一个动态的、立体的教与学纵横关系系统,整体“立人”。所以,他们将这种思想与实际相结合,认为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的外显目标就是“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在窦桂梅教师团队的观摩课,都是以此为目标进行展开的。在实施过程中,主要通过给学生明确主题,让学生带着主题去阅读,教会学生不同类型文章的阅读方法(例如王玲湘校长在讲《朝花夕拾》的时候,向学生提供了关于浏览的两种不同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自己去总结、去提取信息,在阅读中找到快乐,体验自己总结的成就感。
三、主题阅读有力地开发了教材,让学生有书可读,读得全面。经济时代和网络时代的到来,文字的地位在慢慢下降,学生越来越不爱读文学作品。教育部门虽然已给中学生提供了许多“文学作品必读篇目”,但真正去读过的同学很少。窦桂梅教师团队的这几节展示课,让我感觉到他们只是在给学生提供一个主题,一个任务,学生能够通过不同的途径去查找解决任务所需要的方法,而不是等着老师将整理好的、现成的方法展示给你。就像《鲁迅博物馆》这节课,老师引导学生鲁迅博物馆的建立需要有什么准备、展示什么,这一现实问题出发,让学生通过自己手里查找资料,以小组讨论的方式,集思广益,最终确定主题等等内容。听完这节课,我的脑海里就出现了孩子们建的鲁迅博物馆的雏形了。
四、语文主题学习是以“工具撬动”为途径的 清华附小这几位老师的展示课,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的板书不仅仅由粉笔字构成,而是借助一些卡片,将关键信息写在上面,通过一些卡片位置的波动来体会文章情感等等的变化。例如窦老师在讲阿长与《山海经》的时候,就是通过工具位置的变化,让其中的情感不说自明。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认真学习这几位名师的先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创新地运用主题学习的方法,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体验紧密结合,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养。
第三篇:清华附小1+X课程创新成果展示暨窦桂梅团队教学观摩活动有感
参加清华附小1+X课程创新成果展示暨窦桂梅团队
教学观摩活动(2016.3.27)所思所悟
窦建斌
1.一个教师绝不能仅仅关注本学科知识内容,要关注多学科、跨学科(学科间)的教学联系、教学思想。
2.清华附小“造就完全人格之教育”,暨“成志教育”。核心素养包括五个方面,即(1)身心健康;(2)善于学习;(3)审美情趣;(4)学会改变;(5)天下情怀。
3.清华附小教学中的“三个超越”思想,即“基于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
4.清华附小1+X课程之“优化整合”,其中“1”包括:语言与人文;品格与社会;数学与科技;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X”包括:学校个性课程;班级个性课程;学生个性课程。
5.领导可以“一日蹲班听课”,发现“如果各学科教师的思想是零碎的,那又怎样要求孩子们的综合能力提高呢?”各学科教师之间必须要有所沟通融合。如《皇帝的新装》一课融合:英语、语文、戏剧、话剧、油画。如《雪景》融合语文、美术、歌剧《白毛女》、音乐《铃儿响叮当》。《数》的概念可融合:数的演变历史、语文古诗《一去二三里》、生活中的数字、门牌号码、球员秋衣号码等。学科间的融合一定要把握: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社+体育+美术„„不要割裂联系,知识融合避免重复浪费。
6.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体现为“三个一”目标,即(1)一手好汉字: 正确、规范、美观;(2)一副好口才:倾听、表达、应对;(3)一篇好文章:读懂一篇好文章(理解、统整、评鉴)、会写一篇好文章(积累、观察、运用)。
7.每堂课后教师可以列出“延学单”,让学生去搜集掌握与本节课相关联的其他学科知识。
8.语文教师可做“一周跟班”观察,认真观察一下不喜欢语文但喜欢其他学科孩子的课堂表现,也许会有不同的收获。
9.老师们往后“退一退、撤一撤”,给孩子们一个自由的空间,你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硕果。(让孩子们自己来选择)。10.在孩子节目被拿下流眼泪的瞬间对孩子说:“老师的心胸不是窗户的缝隙,而是窗户外的天空啊!”孩子随即转忧为喜。11.12.教师必须先走进儿童,先理解儿童,然后再学科教学。“消弭式”的教育,强调“学科内、学科间、跨学科教育的润无声”。13.14.先解放老师,然后再去解放儿童。
德育工作“六大主题”课程,即“言行得体;自律自强;用于担当;尊重感恩;协商互让;言行得体”。15.教师每天都要想:“我的教育痛点在哪里?”教师要关注不同生的转化问题,把“职业”看成“命业”。16.17.18.课堂是遗憾的艺术!预学——共学——延学,延学单的使用。要关注孩子的“实际获得”。
建议老师们“课上前10分钟,老师把嘴闭上,认真倾听孩子们的问题是什么?”(一个一个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学会倾听儿童的问题,才能真正体现“儿童站在课堂正中央”。19.20.21.22.要锻炼孩子们“搭台补台”的能力。看不见的思维要体现在看得见的工具上。教师要不断追问学生:“你还发现了什么?”
课外阅读要让学生牢牢记住作者姓名、国籍、主要作品、主要内容、主人公等。23.24.让学生推荐书目,要说出推荐理由、主要内容有哪些。征集学生的“笑脸照片”。
第四篇:教科研成果展示课心得体会
教科研成果展示课心得体会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有效推动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在学校科研处精心组织下,我校于2012年5月4日开展了阶段性教学成果交流与课堂展示活动教学研讨活动。真正取得了“全员参与、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开拓创新”的教学实效。
1、全面把握教材,注重灵活处理。
在这次活动中,教师能对教材进行全面把握,课堂教学呈现清晰的脉络。如xxx老师的《多彩的夏天》,用一幅幅精美的夏天画面把学生带入情景后展开教学,教师采用先引导后放手的教学方法直到学生自学,体会,最后深情朗诵掀起课堂高潮。再如xxx老师的《千以内数大小的比较》的教学,教态自然,教法得当,基本功很强。特别是最后点课堂练习,用生动的课件直观形象的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共同探究问题,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听完这节课觉得这位年轻的老师具有特级教师的风范,实在令我回味无穷。
2、注重三维目标,突出教学难点。
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课堂展示三维目标,这次讲课,所有教师都能做到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如xxx老师执教《标点符号的争吵》一文,讲的是妙趣横生,邻人难忘。如果不出现异常情况,多媒体的用途将体现的更加完美。很好的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把本课的重难点一一体现,并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配合的非常默契。
3、注重学生主体,突出训练实效。
(1)多形式训练学生朗读。
语文课堂朗读精彩纷呈,读的形式多样,有齐读、个别读,教师的范读,师生的配合读等等,老师讲授了读书方法,指导学生读得韵味十足。
(2)多方位训练学生思维。
在教学中,各位教师用心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注重让学生自己学习,如xxx老师在讲《分数的意义》中,通过身边的生活事例引导学生,并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多角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xxx老师教学的英语课中,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亲身体验,让学生在议一议、说一说、比一比、猜一猜中认识英语单词,形成概念。充分的调动了学生求知的欲望。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示,教学方法不能用陈旧的那一套,必须创新。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会更加努力的钻研教材,在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不断加强自己的科研能力。
第五篇:清华附小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本教研
——1+X课程及主题教研活动
心得体会
2015年7月20日,我有幸参加了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本教研—1+X课程及主题教研活动培训学习。受益匪浅,感受颇多。
首先,观摩了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窦桂梅讲的绘本故事《大脚丫跳芭蕾》,深深被她的课堂所折服。在这节课中,他们收获的不是知识,而是一个叫做“梦想”的美丽人生。也许孩子们不是那个大脚丫,可是他们确实把自己当成了那个大脚丫,用“我发现”“我还发现”“我还要发现”的心来感受:梦想在,舞台就在。窦老师的课讲得多好啊!在她的课上总能让人对人生产生最美好的期盼,总能让人宠辱不惊,感恩所有。感谢一切生活的“评委和挫折”,是他们让我们学会谦卑,有尊严的生活;感谢一切生活中的贵人,是他们让我们学会感恩,高贵的生活。
接下来聆听了窦桂梅《素养导向:主题教学的理念、内涵与路径》的讲座。在报告中,窦校长以自身的成长经历为线,系统地从主题教学研究的核心概念、类型、价值、课程体系、实践样态等层面,汇报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的研究成果及清华附小的“1+X课程”设置,让我们对“1+X课程”的理论构想和实践探索有了整体的了解和认识。随后,清华附小以课堂呈现、分科汇报总结、专家点评等形式,全面展示了主题教学理念下清华附小语文、数学、艺术课堂样态。
其次,李春虹老师执教的插图绘本《七号梦工厂》,让我们看到了孩子那无穷无尽的想象力,没有字的书才是真正属于孩子的书!张婷婷执教的美术课《抽象的表达》让学生进行彩纸拼贴创作,无拘无束地通过各种色彩和符合诠释主题、诠释自我,释放奔腾的想象力。让在座的老师们都感叹 “以前没见过这样的课堂啊!
最后,我们又聆听了林长山老师的讲座《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1+X课程”的构建与实施》,讲座中,他讲到“1+X课程”是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办学最重要的载体,是学校所有工作最终的物化体现,是学校师生研究能力与学术水平最有力的证物,也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为此,清华附小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时安排、课程评价等多个维度研究了“1+X课程”的内涵。
“1”:指整合后的国家基础性课程。该课程内容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思想,既落实了国家规定的基础性课程,同时又超越了教材。
“X”:指个性化发展的拓展性课程。形成既遵循儿童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普遍认知特点,同时又体现“清华烙印”的校本课程及个性化拓展性课程。
“+”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促进“1”与“X”相辅相成,达成“1”和“X”平衡的或增量或变量。
林老师从一个孩子、一个老师、一群孩子们的故事说起,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清华附小的1+X课程,让我们眼前一亮。一个学不好数学的孩子,出版了数学图册《小毁成长记》;一个数学老师,在生活中到处寻找相关数学知识;一群清华附小的孩子们,心自由,行有规,淡定谦和,知识渊博。“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这三个超越的语文教改思想,就这样水到渠成了。
接下来,林老师还谈到了育人的问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是非常重要的课题。清华附小给出的答案是:要培养健康、阳光、乐学的孩子。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为生命奠基。
最后,林老师介绍了清华附小特别有创意的一些行动,如课程设置的变化,不再拘泥于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而是根据学科特点,将原有国家课程中的各个学科分类整合,形成四大门类,即“品德与健康、语言与阅读、科学与技术、艺术与审美”;各个学科不再泾渭分明,而是主题教学整合,每个门类当中,既要开好必修的基础性课程,又要办好拓展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分设必修和选修,以满足不同学生成长的需要。
课程整合,从儿童的需要出发,与儿童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为儿童提供成长所需要的资源和能量;一切围绕儿童的发展而工作,关心儿童成长,关注儿童健康,关怀儿童心理,为儿童提供成长所需要的环境和保障。
总之,这次培训,收获不少也收获不小。我一定努力,成为一个又思想,有头脑,有创造力的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