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语文组集体备课活动总结
六年级语文组集体备课活动总结
回顾这学期的集体活动,在此做总结如下:
一.新课程改革的一个要求就是要加强教师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自主、合作、优质、高效”的课堂成为师生的共同追求。由此,教师的备课质量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二. 单个人的经验毕竟有限,知识和能力只局限于某一方面,思考问题的宽度、广度不够。而集体备课可以弥补个人备课的不足,可以更为全面准确地把握教学重点,灵活多变地破解难点,从而使一节课的教案实用便捷、富于操作,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减轻教师的劳动强度,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利于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同时可以使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集体备课还可以使教师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实际,使教学富有针对性,使大家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得到交流,有利于教师之间的团结,同时可以减轻教师工作量的压力,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
三 集体备课可以形成良好的教风,从整体上提高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因而集体备课是每个人的思想交流,从而使每个人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吸取新的知识、产生新的思想、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为此,在学校教研室安排指导下,我们六年级语文备课组在第一学期实行四次了集体备课。
1.减轻备课负担,提高备课积极性。教师可以直接吸收他人成功的经验,如果认同他人的教案,则不必浪费时间,重复抄写。如果有不同见解,则可以直接补充在修改方案栏内。对于教师个人而言,参照以前的教学过程,改进目前的教学,效果也可能会更好。这样,不但可以大大的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再加上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管理方式,还可以提高教师备课的积极性。
2.促进教师教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集体备课可以激发教师科研激情,使教学走上科学化的道路;也可以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有利于教学方法的探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面对新课程的要求,单个教师难以尽快适应,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全面了解和解析课本内容,只有大家一起钻研课本,才能适应课本改革的要求。在这种备课模式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深入研究。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无形中也得到了提高。
3.能够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在信息社会,教师的个人奋斗、单枪匹马的备课已经不适应教学的客观要求。只有在集体备课的条件下才能弥补知识不足和经验不足的缺陷,做到取长补短,提高教学质量,使备课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四、集体备课活动的得与失
随着各个组经验的不断总结,以及广大老师的不断摸索,它必然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因为首先它是广大教师智慧的汇集,通过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不断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案,以达到最佳效果。其次,它也能帮助老师不断提高。因为在讨论过程中,老师也是向他人学习的过程,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这就有效地避免了单个老师备课的不足之处。因此,应该长期坚持此项活动,并不断改进和完善。
五、时间内容安排
1、第一周,谭小平《稻草人》
2、第七周,邓联辉《秋天的怀念》
3、第十三周,吴碧梅《琥珀》
4、第十六周,李泽金《老人与海》
第二篇:六年级语文组集体备课教案
六年级语文组集体备课1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是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
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并完成预习作业;老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
第二课时
一、欣赏佳句,积累语言
回忆课文内容,并说说你对这篇文章感触最深的一点,带着感情朗读这些句子,去体会那“童话般的世界”。引导学生积累、交流朗读以下的精彩句子:
①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②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比喻 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③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拟人 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间的默契和情谊。④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联想 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和树已融为一体。这是多么奇妙的一种境界!从这些联想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和树之间的那种“知己”情谊,那种走进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
⑤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
排比,同时运用拟人手法,把“我”和山里“朋友”之间的那种深厚情谊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采用第二人称,读来倍感亲切、热情。
⑥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
二、体验情感,反思言行 我们随着作者“带着一路月色”“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回到了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体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珍视我们自然界的朋友?
探究后教师小结:
当你带着好奇和轻松愉快的心情读完这篇散文之后,在你被那美妙绝伦、如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带进山中之后,你除了被童话般的意境陶醉外,你还会从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愫里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那种深切的热爱。并且,你还会感悟到作者对人生那种深邃的思考──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永远健康地、身心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美读课文,把作者描写的景物和他丰富的联想、精美的语言印在脑海里。
三、拓展对话,发展语言
假设你是某一景物,实际上景物已经成为游人的朋友了,请你以景物为角色,与游人互诉心声,学习小组合作,进行创造性对话。
──使学生明白作者是怎样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进行细致的对话式描写(充满深情),在写作中要注意仔细地观察周围的事物,掌握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一、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并组词。2.辨字组词。
激 邀 俯 府 暴 瀑
悄俏
峭 捎
消 哨 驱 躯 岖 津 律 肆 狭 陕 峡 侠
3.抄写本课你积累的好词佳句。4.背诵你喜欢的段落。板书设计:
古桥
大树 山中访友(与大自然深情地对话)山泉 热爱大自然
溪流
┄┄
第三篇:一年级语文组集体备课活动总结
一年级语文组集体备课活动总结
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研究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是发挥教师团队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的备课形式。本学期我们一年级语文集体备课组认真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认真制定集体备课计划
开学初,我先对本学期教材、章节内容、课时分配及教学进度进行分析,合理分配每一位组员负责主备的任务,然后由集体备课组讨论通过。放假前,我主持由主备人主要发言,进行说课或提出一个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其他组员阐述自己的不同意见,在异议处交流讨论,确定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在此基础上主备人进行二次备课,形成共案,其他教师在共案的基础上形成“个性教案”,强调“一人为主,共同参与”。同时,认真做好集体备课的活动记录。
二、认真组织集体备课
(1)做到“三定”:定集体备课课题,定中心发言人,定教学进度。
(2)做到“三统一”:统一单元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
(3)注意搞好“六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学手段,备教法,备学法,备作业。
(4)钻透“五点”: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
(5)优化“两法”。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出发点是学生为主体。
(6)精选“两题”:即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集体备课时,对习题的选择,作业的量,确定必做习题后,再由各教师根据自己班级情况添加。
三、认真组织集体反思
每月月底,组织全体组员进行反思,针对每月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交流,反思各自的教学情况,寻求解决的办法与措施。并做好每次反思记录。
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虽然整个集体备课都能顺利的按照计划进行,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由于一年级包班,老师们很忙,所以每次集体反思的质量都不是很高,没能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以后的反思中,我尽量提前安排,让每次反思都能达到预期效果。
总之,本学期的集体备课工作在全体组员的努力下,圆满地结束了。我们将继续努力,争取下学期让集备落实得更有效。
2020年7月
第四篇:六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总结
学下学期六年级语文组集体备课总结
本学期我们备课组能够积极贯彻学校教科研的指导思想,以打造高效、简明、灵动的语文课堂为目标,并以此目标为抓手,我们对语文的课堂教学做了进一步的探索与尝试:
1、确立课堂教学思路:着眼于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在模拟或真实交际中理解、模仿和运用语言;充分运用多媒体和表演等方法,生动活泼地进行语文教学。
2、采用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突出在活动中学、练、用,强调用语言做事,每个活动的展开有情景,有语言,有过程,有结果。把任务型的活动适当地渗透其中。
3、课堂教学中采用集体、个人、小组等多种活动形式,创造机会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结合学校每一次校级公开课的开展,把我们所尝试的想法落实到课堂当中,几乎每一次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想,良好效果的取得与每一次扎实、有效的集体备课活动是分不开的。我们每次活动都先确定一个主备老师,接着第一次集体备课,再由主备老师执教本节课,并进行评课,最后再进行第二次集体备课,形成能体现小学语文“语言教学生活化”、较为合理的教案。备课组的每一位老师都能够积极准备,力争把每节课上好,并互相听课、评课,取长补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通过集体备课的研讨,实现了“以人为本、各尽其才、资源共享”的教育理念。因此节省了时间,减轻我们语文教师的工作量及工作强度。为我们精心研究教材教法、学习专业知识提供了空间,把原来需要备整本教材的时间,全部投入到一两个单元上来,致使每一课时都成为一节展示课、精品课。同时我们在交流中、切磋中、争论中提高了自身的业务水平。在研讨课堂教学方法的同时,我们还经常阅读理论书籍以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十分注重对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及情感方面的培养,注重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经过一学期的学习,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回首这一学期的工作留下一串串足迹,同时也留下了深刻的反思:
1、每一位教师深信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互相学习,向书本学习、向网络学习,向别的科组、别的老师学习,共同协作,取长补短。
2、不拘一格,使用多种教学手段,上课形式多样生动,并多落实在平时教学中,让学生成为获益者。扎实做到课后反思、力求全面提高,是每个老师的发展方向。
3、同时,扎扎实实上完每一堂课,达到教材要求的一些小学语文的基本技能的落实,能面对期中、期末、质量调研检测。
4、使学生有一些实际的语文技能落实、掌握,为其进一步提高、深入学习创造好条件、打好基础,学有真正所得所知;不只会几个学生,努力面向全体学生,小学时尽量减少两极分化。这都是我们每个教师现在乃至今后仍需努力做的事情。
我们将不会满足于眼下取得的点点成效,仍会一如既往,倍加努力,积极探索集体备课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把工作做得更好
第五篇:语文组集体备课活动小结
语文组集体备课活动小结
回顾我们语文组的集体备课活动,有以下收获:
一.新课程改革的一个要求就是要加强教师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自主、合作”的课堂成为师生的共同追求。因此,我们提升备课 质量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二.单个人的经验毕竟有限,知识和能力只局限于某一方面,思考问题的宽度、广度不够。而集体备课可以弥补个人备课的不足,可以更为全面准确地把握教学重点,灵活多变地破解难点,从而使一节课的教案实用便捷、富于操作,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减轻教师的劳动强度,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利于经验缺乏的教师快速成长,同时可以使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集体备课还可以使教师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实际,使教学富有针对性,使大家的教学思想和教
学方法得到交流,有利于教师之间的团结,同时可以减轻教师工作量的压力,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
三.集体备课可以减轻备课负担,提高备课积极性。我们可以直接吸收他人成功的经验,如果认同他人的教案,则不必浪费时间,重复抄写。如果有不同见解,则可以直接补充在修改方案栏内。对于教师个人而言,参照以前的教学过程,改进目前的教学,效果也可能会更好。这样,不但可以大大的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再加上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管理方式,还可以提高教师备课的积极性。
四、促进教师教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
集体备课可以激发教师科研激情,使教学走上科学化的道路;也可以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有利于教学方法的探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面对新课程的要求,单个教师难以尽快适应,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全面了解和解析课本内容,只有大家一起钻研课本,才能适应课本改革的要求。在这种备课模式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深入研究。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无形中也得到了提高。
五、能够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在信息社会,教师的个人奋斗、单枪匹马的备课已经不适应教学的客观要求。只有在集体备课的条件下才能弥补知识不足和经验不足的缺陷,做到取长补短,提高教学质量,使备课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总之,以后我们会更加扎实有效地进行集体备课,提升每一位教师的钻业素养,备出更多高效的教学设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