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CAD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班级: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一班
姓名:高陶
学号: 东华理工大学
AutoCAD课程设计报告
1020310113
2012 年 06 月 16 日
一、课程设计内容:
扳手、三视图、虎钳底座俯视图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
1、添加所需要的图层,选择A3图纸,画好表格
2、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过期未交将以不及格处理
3、按照所给图示绘制图形,要求图形美观整洁
4、按照所给图示标注图形文件
三、课程设计目的:
1.更加熟练的运用之前学到的CAD中的各种指令。2.为以后在各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打下一定的基础。3.学到更多的制图方法和操作技巧。
四、设计实现思路:
1、首先将绘图界限设成A3纸,设置不同图层
2、绘制扳手、三视图、虎钳底座。标注尺寸,完成平面图。
五、心得体会
开始学习CAD之前,我以为这是一门很复杂的科目,心里有过小小挣扎和害怕。所幸遇到的老师是一位风趣幽默的老师,我深深的喜欢上了CAD,特别是当你看着自己手上画出的一个又一个美丽的图形之后,那种满足和自豪是难以言喻的。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让我进一步熟悉了CAD的基本操作,在绘图前必须要进行以下基本的操作, 进行各方面的设置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各项设置合理了,才为我们接下来的绘图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才有可能使接下来“清晰”、“准确”、“高效”。如图形界限的设置采用的是A3图幅,在图层设置的过程中,需要按图上要求设置,图层的设置应遵循在够用的基础上越少越好。此外还
有颜色、线型、线宽等等设置都随层,这样会简单很多,但都需按照要求进行。
原来也从来没有画过建筑图,开始一看图觉得很难,后来画起来觉得没有想象中的难,所以这让我学到了不要只观其表,只要你愿意跨出第一步,以后也就容易多了。在标注应用方面也更加熟练了,在不断的练习下,能够快速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没接触AutoCAD的时候,什么都不会,通过一天的学习和训练,现在基本能够运完成一些二维图形,对我的基本操作技能是提高了不少,让我受益匪浅。
绘制这些图的时候,首先应该在画之前看好整体的布局,知道了这些图的基本格式,然后心里知道大致应该如何着手,然后按照要求一步步的画好。毕竟刚接触CAD,所以必须在课后的时候加强练习,才能在考试中尽快的完成老师的要求。这些图形虽然只是一些较简单的二维图形,但是还是要求我们仔细认真的完成,否则很容易出现小错误,这对以后我们完成其它的事情也是有帮助的,至少我们懂得了细心。
六、CAD感想
通过这一天的学习,使我对CAD有了进一步的了解。CAD不但用处很大,我们可以用它作出各种我们想要画的图来,简单易学,把那些基本的套路把握熟悉了以后,画图的过程就得心应手了,不管是在设置还是在标注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不管以后画什么图,首先应该掌握的就是基础,而且各科学科是相通的,就像CAD和《工程制图》一样,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学习这玩意,不能打马虎眼,操之过急必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错误。循序渐进的学习是最好的。
图层就像是透明的覆盖图,运用它可以很好地组织不同类型的图形信息。严格做到层次分明,规范作图。
粗细要清楚。使用线宽,可以用粗线和细线清楚地展现出部件的截面,标高的深度,尺寸线以及不同的对象厚度。作为学员,一定要通过图层指定线宽,显示线宽。提高自己的图纸质量和表达水平。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在任何时候一幅工程图中,工程标注是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在某些情况下,工程标注甚至比图形更重要。没有标注图纸就相当一张废纸,拿到任何一个厂家,都不可能生产出所需要的部件。
虽然这次CAD在短短的一天时间内就结束了,可是却是我大学以来最感兴趣的一门学科。既然学校给开了这一门课程,虽然这对我们以后的工作或者生活是有用的。我们常说学以致用,CAD的学以致用就是把它联系到实际的工程设计中,当然,这需要我们自己继续努力!
第二篇:Cad课程设计报告
Cad课程设计报告
经历了几周的课程设计,大家的身心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成长,:学生CAD课程设计心得(一)。在技术方面,同学们在每天的练习绘图过程中,切身体会到了CAD操作的精髓所在,我们这样的课程设计,正是学习中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再进一步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并发现新的问题的阶段。以前总认为CAD的操作和作用仅仅局限于书本上所教授的内容,但是这次亲身体验了之后,才发现CAD在实际的操作上有很多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细节问题和小技巧,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同学们不断遇到新的问题,进而不断解决新的问题,大家一起讨论,共同进步。自主学习真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在这一方面,我感觉非常的高兴。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绘图方面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不断领悟,不断获取。最终的检测调试环节,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在今后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一定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到要退缩,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发现问题所在,然后一一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成功的做成想做的事,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劈荆斩棘,而不是知难而退,那样永远不可能收获成功,收获喜悦,也永远不可能得到社会及他人对你的认可!
课程设计诚然是一门专业课,给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同时又是一门讲道课,一门辩思课,给了我许多道,给了我很多思,给了我莫大的空间。同时,设计让我感触很深。使我对抽象的理论有了具体的认识。
我认为,在这学期的实验中,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助。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乐,找寻有趣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的事情。就像中国提倡的艰苦奋斗一样,我们都可以在实验结束之后变的更加成熟,会面对需要面对的事情。
回顾起此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段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实验过程中,也对团队精神的进行了考察,让我们在合作起来更加默契,在成功后一起体会喜悦的心情。果然是团结就是力量,只有互相之间默契融洽的配合才能换来最终完美的结果。
此次设计也让我明白了思路即出路,有什么不懂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请教或上网查询,只要认真钻研,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就没有弄不懂的知识,收获颇丰。土木一班 谌劲松 学号:63
第三篇: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报告
CAD课程设计报告
院
系:
信息工程学院
专
业:
电子信息工程
2011年月目录
-***99
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报告
一、课程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以电子线路CAD软件设计原理为基础,重点在硬件设计领域中实用的电子线路设计软件的应用。使学生掌握电子线路设计中使用CAD的方法。为后继课程和设计打下基础。通过电路设计,掌握硬件设计中原理图设计、功能仿真、器件布局、在线仿真等硬件设计的重要环节。
二、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2.1 题目描述: 2.1.1振荡电路设计仿真
查找一些有关振荡电路的资料,对振荡电路进一步熟悉;然后在Proteus软件上画出其电路图;最后是对其进行功能仿真。2.1.2 8051开发板
查找8051开发板的资料,大致了解一下有关内容;然后用Proteus软件绘制电路图,学会在一个板子上划分多个模块;最后对设计的电路进行仿真,最基本的是对二极管流水灯显示模块、蜂鸣器模块和串口通信模块的仿真,可以有自己的创新和改进。2.2 要求:
1.设计相关电路;
2.熟悉Proteus软件,进行电路图的绘制; 3.电路仿真; 4.检验并调试; 5.写出实验报告;
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报告
6.全双工串行口:8051内置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用于与其它设备间的串行数据传送,该串行口既可以用作异步通信收发器,也可以当同步移位器使用。
7.中断系统:8051具备较完善的中断功能,有两个外中断、两个定时/计数器中断和一个串行中断,可满足不同的控制要求,并具有2级的优先级别选择。8.时钟电路:8051内置最高频率达12MHz的时钟电路,用于产生整个单片机运行的脉冲时序,但8051单片机需外置振荡电容。3.2 Proteus电路原理图设计 3.2.1 振荡电路原理图:
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报告
2)结果分析:V0的波形是通道A显示的图形,电容上的电压Vc的波形是通道B显示的图形;由图的波形周期为T=5.5*2ms=11ms,根据电路参数代入公式T=T1+T2= R1+R2 C1ln2=11.09ms.得出分析结果和理论计算符合。
3.3.2 8051开发板各模块的仿真 3.3.2.1二极管显示模块
1)仿真如右图:
2)结果分析:把liushuideng.hex加载到CPU中,然后运行,灯会一个接一个的亮,表明运行结果正常。
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报告
3)串口调试助手:
4)Virtual Terminal的显示数据:
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报告
3)结果分析:把minute.hex加载到CPU中,按下play键,再按一次button开关表示着启动秒表,观察现象,当到99时回到00.button键有三个功能:启动、暂停、复位。检验该电路工作正常。3.4 设计和模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在设计过程中,一开始是对这个Proteus软件不熟悉,查找元件有点困难,这个问题需要对软件很熟悉后才能解决,因此对练习就好了;画总线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点buses mode后画线时还按着鼠标左键,这样就没有办法画,解决办法是点一下起始点,松开鼠标再点终点就好了;其他的元件按照器件名找就好了。注意在对每一条wire线命名时一定要对照,它不是随意命名的。
在模拟过程中,首先把对应功能的hex文件加载到CPU中,然后运行。在运行二极管流水灯显示模块时第一次LED灯不会亮,经过检查发现我把二极管接反了,把二极管调过来后发现灯停在等D6处不走,但是把CPU模块和二极管流水灯显示模块单独拉出运行时却是正常的,经过分析得到结论是可能是在一个板子上绘制的模块过多,各个模块之间有一定的干扰,只要CPU模块中的连接二极管灯的部分正常就可以;在运行串口通信模块时,发现在串口调试助手里输入数据后,Virtual Terminal里不能显示,检查后发现Virtual Terminal里的波特率(Baud Rate)和串口调试助手里的不一样,两者的波特率改成一致的2400就运行正常了。
四、设计总结和心得体会
完成这次单片机课程设计,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首先是在网
第四篇:CAD课程设计修改版
4.2 火焰传感器模块简介
火焰传感器
用途:各种火焰,火源探测
工作原理:火焰是由各种燃烧生成物、中间物、高温气体、碳氢物质以及无机物质为主体的高温固体微粒构成的。火焰的热辐射具有离散光谱的气体辐射和连续光谱的固体辐射。不同燃烧物的火焰辐射强度、波长分布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其对应火焰温度的近红外波长域及紫外光域具有很大的辐射强度,根据这种特性可制成火焰传感器。模块特色:
1、可以检测火焰或者波长在760纳米~1100纳米范围内的光源,打火机测试火焰距离为80cm,对火焰越大,测试距离越远。
2、探测角度60度左右,对火焰光谱特别灵敏。3、灵敏度可调(图中蓝色数字电位器调节)。
4、比较器输出,信号干净,波形好,驱动能力强,超过15mA。
5、配可调精密电位器调节灵敏度。
6、工作电压3.3V-5V。
7、输出形式 :DO数字开关量输出(0和1)和AO模拟电压输出。
8、设有固定螺栓孔,方便安装。
9、小板PCB尺寸:3.2cm x 1.4cm。
10、使用宽电压LM393比较器。模块使用说明:、火焰传感器对火焰最敏感,对普通光也是有反应的,一般用做火焰报警等用途。
2、小板输出接口可以与单片机IO口直接相连。
3、传感器与火焰要保持一定距离,以免高温损坏传感器,对打火机测试火焰距离为80cm,对火焰越大,测试距离越远。
4.3 HC_SR501模块简介
图 HC_SR501模块
电气参数:
功能特点:
1、全自动感应:人进入其感应范围则输出高电平,人离开感应范围则自动延时关闭高电平,输出低电平。
2、光敏控制(可选择,出厂时未设)可设置光敏控制,白天或光线强时不感应。
3、温度补偿(可选择,出厂时未设):在夏天当环境温度升高至 30~32℃,探测距离稍变 短,温度补偿可作一定的性能补偿。
4、两种触发方式:(可跳线选择)
a、不可重复触发方式:即感应输出高电平后,延时时间段一结束,输出将自动从高电平变成低电平;
b、可重复触发方式:即感应输出高电平后,在延时时间段内,如果有人体在其感应 范围活动,其输出将一直保持高电平,直到人离开后才延时将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感应模块检
测到人体的每一次活动后会自动顺延一个延时时间段,并且以最后一次活动的时间为延时 时间的起始点)。
5、具有感应封锁时间(默认设置:2.5S 封锁时间):感应模块在每一次感应输出后(高电平变成低电平),可以紧跟着设置一个封锁时间段,在此时间段内感应器不接受任何感应信 号。此功能可以实现“感应输出时间”和“封锁时间”两者的间隔工作,可应用于间隔探测产
品;同时此功能可有效抑制负载切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干扰。(此时间可设置在零点几秒 —几十秒钟)。
6、工作电压范围宽:默认工作电压 DC4.5V-20V。
7、微功耗:静态电流<50 微安,特别适合干电池供电的自动控制产品。
8、输出高电平信号:可方便与各类电路实现对接。
感应范围:
第五篇:CAD课程设计
河南城建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2012--2013学年第 2 学期)
名
称:
CAD课程设计
题
目: B1型多层住宅平面图
院
系:
数理学院
班
级:
应用物理班
学
号:
132411122
学生姓名:
胡建博
指导教师:
杨永祥 杨师斌
目录
一 课程设计时间与地点..........................1 二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 三 课程设计题目................................1 四 课程设计的方法与步骤........................1 五 课程设计的总结与心得体会....................7 六 课程设计参考文献...........................8
一 课程设计时间与地点
1.设计时间
第十七周(2013.6.24——2013.06.28)2.设计地点
3号教学楼B207机房(CAD实验室)
二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AutoCAD是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创新设计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由于其自身二维和三维工程设计与绘图功能的实用性得到的设计人员极大的认可。本次课程实习设计主要是以AutoCAD软件作为课程设计辅助工具。目的是为了了解AutoCAD在工程制图中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性的应用,了解工程图纸绘图的制式与要求,能够用AutoCAD绘制二维的图纸。本次课程设计的要求是将本学期所学AutoCAD的知识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实践性的加以运用,增强AutoCAD辅助绘图绘制工程图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 课程设计题目
B1型—多层住宅标准层平面图
四 课程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绘图方法:先绘制所需的图层,构建出中心线,依据图形用中心线画出轮廓线,然后以中心线为基准画出其他图层,按照图形要求运用多段线、偏移、修剪、镜像、复制、圆弧、矩形、文字插入等相关命令绘制出二维住宅标准平面图。
步骤:
1.图层的创建
首先单击工具栏
前面的按钮来创建图层,出现图层创建面板(如下图),再按这个按钮进行创建,单击刚创建的图层,按F2键可以进行修改图层,如先点选图层1,再按F2键,修改为:轴线。
图1 图层窗口 2.绘制中心线
首先绘制如下图所示的定位中心线(红色的定位中心线,如下图),每一个定位中心线都是用来绘制柱子或墙体的辅助线。单击右侧工具箱中的“直线”工具,输入12000,利用这条线往下偏移(快捷键O),定位好所有的中心线即出现图形框架。
图2 中心线窗口 3.开窗洞
单击“直线”命令,拾取A点,不按下鼠标,输入1519,至B点后,单击C点,完成BC直线,用偏移命令,把BC直线偏移1600,用修剪命令把BD线段(如下左图所示),删除即完成一个1600窗洞的开口,其它依次如此,最终所有窗洞完成(如下右图所示)。
图3.窗洞的绘制
4.开门洞
此平面图的墙体宽为240。既然墙体240,对半分就是120,门边我们设180,也就是大门左侧开门洞的距离至中心钱为120+180=300,依旧按照开窗洞的方法来开门洞,单击“直线”命令,拾取、偏移、修剪来完成所有门洞的开口。
图4.门洞的绘制 5.墙体的设置
为方便绘制,将内外墙的厚度都绘制成240。
首先切换至墙体图层,选为黑色。单击“绘图”菜单下的“多线”命令,设置对正为无,比例为240,要把墙体封口,要单击“格式”菜单下的“多线样式”命令,对话框单击“新建”按钮,新建“墙体”把前后封口,置为当前层,先把外框拉好。然后,墙体的修改:单击“修改”菜单下“对象”下的“多线”命令,弹出“多线编辑工具”对话框(如下左图)。另一方法是:在多线上双击即弹出“多线编辑工具”对话框。出现(如下右图)所示现象,先把两边的多线进行分解(X),然后修剪掉。
图5 多线段编辑工具与墙体的修改
最后,把门窗放入墙体中:切换至门窗图层(绿色)。门的制作:单击矩形(rec)(50,810)----单击圆弧(A),点取矩形上下点-----再用直线封口----复制(900与700一般门)分别放在其应在的位置,然后用[缩放工具(SC)---C(中心点)----R(参照值)---900---980(或730)]进行大门和卫生间门的设置,进行旋转(RO)、移动(M),最终全部门安装好。窗体的制作:单击“格式”菜单下的“多线样式”命令,对话框单击“新建”按钮,新建“窗体”,把前后封口,上下各偏移0.5、0.3、-0.5、-0.3,然后把窗体置为当前层,单击“绘图”菜单下的“多线”命令,进行窗体的绘制,最终所有窗户安装好。
6.绘制家具创建成块和插入家具
用直线、圆、样条曲线、多段线、偏移、矩形、圆弧等基本命令绘制床、沙发、桌子、马桶等家具,然后将其编辑为块,然后将这些块插入到相应的位置。然后设置文字为单行字,字高350和250,标注各个房间的名字,完成后如图6所示
图6填充家具与注明房间完成后效果
7.标注
运用进行尺寸标注,但默认的文字高度,弹出如下图所示为2.5毫米,所以我们需要调改。点击标注右下角的箭头的图框。
图7标注样式管理器
然后点击修改命令出现如下图所以的对话框:
选择文字调整文字高度为350与250,然后进行图形尺寸的逐个标注。完成所有的标注后,效果如图6所示。
图8完成所有标注效果图
8.插入标题栏
点击菜单栏里的“插入——布局——来自样板布局”,插入“GB_A标题栏”,选择插入“GB A3”标题栏,点击确定,标题栏插入完成。
图9 标题栏的插入
点击菜单栏里的“视图——视口——一个视口”将图形插入到标题栏的上方。双击标题栏,弹出增强属性编辑器,将标题栏里的“xxx1-xxx4”修改为班级、姓名、学号;将“xxx5-xxx8”改为空格键(不显示)。
图10插入标题栏后的A3图
五 课程设计的总结与心得体会
学习课程知识一学期了,到了最后实践运用相关内容时有许多的困惑和难点,第一次做课程设计图纸,一看到图纸时有点闷了,不过查阅了相关知识点后还是慢慢的摸索前进,任何第一次有很多的困难,只有一步一步的失败之后的积累才可能取得成功。
本次设计操作中,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慢慢的摸索这实践,比如:没有绘制图层、没有画门窗等,于是反复做同一内容,深究其中的原理和方法。在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训,第二次绘制的过程中,好多内容更加明白并且可以合理应用,最后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和帮助下,努力地完成了这个多层住宅标准层平面图。通过本次实习,学习并掌握了有关CAD的一些基本知识,认识到了它作为一种工程创新设计工具的深刻意义,增加了对AutoCAD设计的兴趣;另外,在本次实习中还锻炼了自己独立思考、识图应用程序的能力,提高了自己对工程设计专业的新认识,是自己变得更有耐心更有信心,更学会了与同学的合作与交流,意识到团队的重要性和创新的独特性,这些都将为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里,特别要感谢老师的辛勤努力!
六 课程设计参考文献
教材
《AutoCAD2012中文版标准课程》,程绪琦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1 参考书: AutoCAD2012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