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共产党宣言》有感
读《共产党宣言》有感
《共产党宣言》是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共产党主义者同盟撰写的纲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伟大的纲领性文献。他阐述了资本主义必行灭亡,无产阶级必然成功的道路。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通过对《共产党宣言》的通读理解,对于宣言里的部分内容有着自己的见解。《共产党宣言》中有段富有魔力的语言:“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他们的相互关系”这段话中可以发现具有迅速,不断地追寻求以“新事物”取代“旧事物”从而实现自我更新的现代精神。从我们身边也可以发到这种在不断更新的现象,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从小时候,村庄的交通,生活条件极端简陋到如今汽车的普及楼房的林立,购物的方便生活的多彩,变化时刻发生在我们身边。
“撕下了温情脉脉的面纱”,浸透商品交换逻辑的家庭关系,企业“强强联合”“政治联姻”现象出现在所谓的上流社会中,而依马克思主义观点中的资产阶级包含的内容可知,这些都是属于资产阶级旗帜下的部分。
“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再容纳不了他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带来的危机从它的开始发展就玩存在,并一直持续到现在,在每隔十几年就会爆发的金融危机中,我们可以处处看到资本主义借助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帮助自己度过危机。在最近一次08年得金融风暴中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一向奉承自由主义的西方资本家面对二次贷危机所引起的经济持续恶化的情况下,也意识到要从《共产党宣言》中寻求生存之道。
资产者和无产者,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民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又是隐蔽,又是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是整个社会的改革与改造,尔我国的共产主义也经历了与各阶级的斗争,并最终取得了胜利,开创了新的世元,掀开了全新的篇章。“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的发展的每个阶级,都伴随着相互的政治上的进度。我国的共产主义也遵循了这一发展规律。从而促进了社会全面发展。从邓小平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三个文明”协调发 展的战略思想,到以胡锦涛同志的以党中央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化的战略布局,反映出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拓展和深化。
“旧的,靠国产品能够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区的产品来满足„„被各民族的个发面的相互往来和个方面相互依赖所代替了”这里所说的“新的需要”和“互相依赖”的实现在另一种意义上不正是1956年后的中国吗?中国在1949年无法实现这一的变更,但在1956年后找到了前进的规律,并创新了他这就是后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人类历史上,有许多传世巨著,《共产党宣言》是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它鲜明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不是僵死不变的教条,而是不断发展的理论。“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一点,我国的共产主义的做的非常好,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从《共产党宣言》到“三个代表”,科学主义理论的真理之火,之所以能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幸福,其原因就在于,我国共产党遵循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并在实践 中不断地注入了新的活力。
面对变化了的现实,《共产主义宣言》经历了多年的历史仍然能指引我国共产主义的发展,所以我们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更应该积极拜读,仔细品味联系历史与实际。加强了解,深入理解它的真正的含义!当我在图书馆找到《共产党宣言》时,看着书的封面,我的心里却不停地感叹,无法平静。也许这本书没有想象的那么厚,没有华丽的词藻,更没有优美的句子,但是我相信全世界没有任何人可以无视这本书的价值,这本书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它为无产阶级的发展与壮大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也为无产阶级的未来指明了方向。它对后世的影响巨大,所以我不得不以一种崇敬的心情去学习它。
在书的《引言》开篇中写着这样一句话:“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在网上我看到许多人在评论这句话时都认为那含有贬低共产党的意思。但其实无论这句话是否真的含有其他意思,我从心里都还是很喜欢这句话的。“幽灵”一词让人都不觉有些恐惧感,当然相信大家都知道,在《共产党宣言》发表之前,共产党人都是以地下秘密组织作为工作的纽带的,其行为类似于幽灵一般。但是正是这“幽灵”,却让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都战栗了,它的出现向全世界公开了共产党人的观点、目的,成为了共产党人反抗资产阶级的有力武器。
在正文中,伟大的革命领袖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经济学描绘了人类的发展史,告诉我们人类历史上每一个社会意识形态的更替都是阶级斗争的产物,说明了无产阶级的产生是人类历史必然的,未来世界必然是无产阶级取代资产阶级的伟大宣言,也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未来社会创造者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当然,《共产档宣言》问世以来160多年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些。纵观历史,法国巴黎公社的成立,列宁十月革命的成功,国际共产主义的发展等等都是在《宣言》的指导下,一步步实践证明的。可以说,没有《共产党宣言》就没有无产阶级的胜利,没有社会主义国家的成立。
《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不错,《宣言》发表后,马克思、恩格斯也一直注意用实践检验自己的理论,不断总结1848年革命经验以及巴黎公社的教训。当然,无产阶级革命先驱也在后来的革命中不断改进,是《共产党宣言》同实际情况紧密联系。列宁也把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特征和俄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提出了“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从而探索出了一条在俄国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推动到新的阶段。
而在我国,这更加明显,1917年10月1日俄国革命的星火蔓延在中国大陆,中国的无产阶级不断壮大发展,更在1921年7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引,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而在《共产党党章》中的指导思想也正反映了《共产党宣言》在我国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不但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又创造性的丰富和发展了它,这是马克思主义革命与建设理论的伟大创新,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而邓小平理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相结合的产物,形成了新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又用新鲜的实践经验,创新的理论成果,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的新的鲜活力量。同样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成功实践也向世人昭示:马克思主义只有痛时代前进的步伐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焕发出经久不息的活力。
看完《共产党宣言》,我才真正理解了恩格斯的那句话:《共产党宣言》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的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世界各国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可以说,没有共产党宣言就没有无产阶级的胜利,没有新中国的成立,更没有我们的现在。正是这部伟大的文献,才使得人类社会走向一个新的未来。(2939字)
第二篇:读共产党宣言有感
读《共产党宣言》有感
在老师的介绍下,这些天我怀着崇敬的心情阅读了《共产党宣言》这部慕名以久的著作,我感慨很深。同时对这部著作有了一定的了解。
1880年恩格斯在《宣言》的序言中指出:“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是:“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和精神的历史所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因此人类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这个阶级斗争的历史包括一系列发展阶段,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一劳永逸地摆脱一切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进行使剥削和统治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的奴役下解放出来。”这是《宣言》作者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精辟概括。它包含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原理;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的原理,等等。历史唯物主义是《宣言》的灵魂,《宣言》对资本主义的剖析和对未来社会的预测为我们树立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考察社会发展问题的典范。
通篇体现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发展观。《宣言》不仅全面系统地剖析了资本主义诞生、发展到必然灭忙的历史过程,而且也预测了未来社会的本质特征。今天我们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重读《共产党宣言》。这部有着深刻历史意义的宣言不仅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对立和斗争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而且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即使是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对我们分析和理解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局势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仍旧有着深刻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半个多世纪以前当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以无比巨大的理论威力、思想锋芒和战斗精神令西方统治阶级发抖时中国正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下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
157年后的今天社会主义中国昂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国共产党以“三个代表”的先进思想迎接着世界变局的挑战……从《共产党宣言》到“三个代表”浓缩了157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更显示着中国共产党84年奋斗发展的辉煌。
《共产党宣言》正文分为四个部分:资产者和无产者、无产者和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共产党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它明确指出迄今一切社会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详细论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形成和各自的特点继而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当时的革命形势指出了无产阶级的奋斗目标。资产阶级作为一个当时的新兴阶级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起过重要的积极作用。宣言详细的概括了资产阶级的起源发展用辩证的观点指出了资产阶级起的积极作用包括反对封建追求自由开拓世界市场极大的提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同时也指出资本主义其固有的缺陷和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它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把财产重新聚集在少数人手中它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突出越来越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而无产阶级作为资产阶级的对立阶级也日益显示出其特有的先进性他们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和他们的存在同时开始的;无产阶级没有自己的个人利益因为他们没有生产资料;他们通过机器化大工业和历次革命活动的到了锻炼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其革命的目的必然是为了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最终解放全人类。
在共产党宣言里我们看到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的揭示笼罩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上的面纱“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这种赤裸裸的金钱至上、利益主义直到今天仍然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流思想就像一句话仍然流行一样:资产阶级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有的只是永远的利益。这种尔虞我诈的资产阶级思想在战争中暴露无遗。从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到现在的伊拉克战争是资产阶级疯狂掠夺资产阶级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整个战争中资产阶级的各种丑恶的嘴脸一览无余。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会因情况和条件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阶段,但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消灭剥削,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却是不会动摇的最终目标,共产党人在理论上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在实践上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具有正确的思想武装和先进的理论指导,在任何情况下对阶级斗争绝不动摇妥协,共产党人立足于现实,推动无产阶级其他部分前进的动力,带动工人群众向前发展。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是人类历史上最后的一场阶级之间的斗争,不仅要消灭所有的剥削阶级,还要从根本上消灭人群划分为阶级的基础和条件。当革命的形势到来时,共产党人必须审时度势提出符合实际要求的斗争目的,制定正确的战略和行动步骤,能在发展迅速的革命形势下为广大无产阶级之处明确的方向。
实现《宣言》提出的这个伟大目标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我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朝着这个伟大目标前进的现实步骤。当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比较落后,改革给我国的发展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必须切实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抓紧抓好。新世纪新阶段,重读《共产党宣言》,立足当前,放眼未来,使我们更加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
第三篇:读《共产党宣言》有感
读《共产党宣言》有感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始撰写《共产党宣言》的时候,在当时资本主义的世界里,已经在孕育着、流动着、含藏着全世界工人阶级争取自由、争取平等、争取解放的力量,并已经爆发过大大小小工人阶级领导的反抗与暴动。虽然这些运动都遭到了残酷的镇压,但它们已经逐渐的把“解放”、“独立”、“共产主义”的思想的火花传染到世界各地,世界范围的共产主义运动逐渐萌发,国际主义精神正在建立,而仍旧紧紧攥着工人们劳动果实的资本家们,也隐隐感到了“共产主义”洪流到来前的震动。在这个新旧力量即将交锋、旧势力越发保守而新势力需要引导的关键时刻,《共产党宣言》横空出世,在国际工人联盟前树立起了光辉的指引,给予资产阶级窒息的通牒。
《共产党宣言》开篇从历史的宏观的眼光,指出“人类的所有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所有的时代皆是如此:从奴隶制到封建贵族制、从封建贵族制到资本主义制度,人类的每一阶段历史都可以看成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进行统治、进行剥削的历史,只是这样的历史是由一定的时期内生产力水平决定的:生产工具、生产关系乃至社会关系,都构成了一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马克思承认: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至今为止最能够创造生产力的制度:“他在一百年内创造的财富,比过去所有历史时期创造的财富还要多”,而且甚至资本主义维持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就是不断的毁灭落后生产力、发展更高的生产力。资本主义世界是一个以金钱关系代替了家庭关系、血缘关系、地位关系、地域关系、民族关系的环境,它用大规模、低成本 的商品,把全世界所有地区卷进自己的文明里,让旧的文明从属于新的文明、让落后的文明从属于先进的文明、让东方文明从属于西方文明,而这所谓的“文明”,就是以金钱为价值标准的效率文明。
马克思全面的承认了资本主义的进步性后,就转入了深刻的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批判中。他指出:资本主义获得财富的方式就是剥削——资本主义摧毁了旧的社会秩序后,就把过去的贵族、农民、小商人、小生产者统统变为失去了生产资料和生活条件的无产者,这些无产者不得不为了获得生存的条件而接受资产阶级的雇佣——这样的雇佣关系中,工人出卖的是将原材料变为商品的劳动,获得的只是足够自己和家庭维持的工资,而实际上工人劳动中使商品增值的大部分,被拥有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得去了。被得去、被出售、被获利的工人的劳动,再一次成为了资产阶级的“资本”,被用于改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用于继续雇佣工人。而工人们获得的工资被与商人、房东交易后,他们面临的,是又一次重复的被剥削。而且更悲惨的是,资产阶级积累的资本,让商品的生产成本不断降低,让机器的效率不断提高,也让工人的劳动需求更加削减、让更多的生产者破产、成为赤贫,以上种种,让工人们在于其他工人的竞争中、让男工们在于妇女和孩子的竞争中不断贬值、不断的更加赤贫和更加被剥削——资产阶级利用反复不断的资本积累再生产,越来越残酷的剥削工人,越来越大量的积累资本,而这种过度生产和消费萎靡的困境,总会引发周期性的生产停滞,这又更加剥削了工人。而无产者,却发现自己无论多么勤奋,最终收获的却是贫穷和失业。资本主义不仅造成了赤贫,还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家庭关系被金钱关系支配,教育也只停留在资产者中,诗人、学者、政治的尊严都被金钱亵渎了。
终归来说,资本主义将人的独特性和尊严一概抹杀,让人成为了工具、成为机器、成为商品。在这样的制度下,人类毫无“自由”,“民主”,“独立”,“解放”可言,而这一切现象的元凶,就是资本主义的私有制。
在认清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和矛盾后,马克思热情的呼唤起资产阶级下最受压迫的无产阶级,邀请他们联合起来,打破地域的封锁,冲破资产阶级的压迫,普及无产阶级的教育,团结成自己的政党,去变革眼下的境况——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为了这个目标,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与意志,不怕牺牲,立场坚定,克己无私,同一切非进步的势力与思想划清界限,为争取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这是共产主义者的认识,这是对历史和人类发展规律的剖析,是对同志们热情的鼓舞,也是对资产阶级最后的通牒!
读罢《宣言》,激动地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为那些在压迫中坚持希望、在混乱的表面现象下发觉规律的先哲们鼓舞!我感到仿佛登上高山,第一次领略所处的局限环境,又好像正在接过一面旗帜,感到人们的瞩目从历史的所有时期投来……《宣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认识如此深刻透彻,对未来的希望如此殷切热烈,我的思想获得了一次提升,勇气也瞬间增加了。
放下《宣言》,在回头看我们所处的世界:眼花缭乱,姹紫嫣红,我们如今的生活条件和丰富程度早已经远远超越于马克思的时代,但“乱花渐欲迷人眼”,我们应当认识到人类社会的根本规律仍然是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在我们的世界里,仍旧有阶级对阶级、国家对国家的剥削、仍旧有贫富悬殊、仍旧有赤贫和失业、仍旧有不自由、不民主、不独立、不解放——仍旧有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这是无论世界怎么丰富多彩也抹杀不了的。——我们仍旧没有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而这理想,现在看来更加真实可爱,那一定是终将到来的……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里谈到,我们的党,就是要实现真正的共产主义,这是我们的理想与使命。现在,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也坚定了自己的理想:努力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努力解放思想,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并跟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地在实现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政治进步、人民幸福的进程里贡献自己的力量。
刘煜东 2015年11月8日
第四篇:读共产党宣言有感
读共产党宣言有感
《共产党宣言》是科学共产主义的最伟大的纲领性文件。列宁说: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作为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的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
马克思的基本分析方法就是阶级分析法,通过阶级与阶级斗争来把握人类历史的千年发展,那么何谓阶级呢,阶级是指由于人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这就产生了阶级与阶级分化。
他在共产党宣言里开篇第一句话就是,至今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后来又写道我们已经看到,至今的一切社会都是建立在压迫阶级和被压迫阶级的对立之上的,这种分析找到了人类苦难的根源阶级与阶级分化。
在奴隶社会,社会分化为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奴隶主不仅可以占有奴隶的劳动果实,就连奴隶自身,也成为奴隶主的私有财产,可以自由买卖、自由支配甚至处死。
代替奴隶社会的封建社会,社会分为封建贵族与平民,这时候平民虽然不是贵族的私有财产,但他们一样可以无偿占有平民的劳动果实,对他们进行压迫与剥削。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值;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而雇佣劳动的根源在于私有制。
因此,只有消灭了私有制,才可能消除阶级分化;只有消除了阶级分化,才有可能建立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所以,马克思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全部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
对于劳动人民来说,砸碎旧世界,建立新世界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正如国际歌所唱的那样,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劳动人民对于理想社会的设想,与资产阶级对理想社会的设想,二者是背道而驰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这就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而必然产生的现象。
我必须要说,毫无疑问,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第五篇:读《共产党宣言》有感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怀着崇敬的心情又一次重温了这部我最喜爱的著作——《共产党宣言》,虽然篇幅不长,可是却内容详尽,意义深远。我读完《共产党宣言》,心中不由得感慨而激动。这部有着深刻历史意义的宣言,不仅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对立和斗争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而且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在书中,句句发人深省且深入问题重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部心血,即使是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对我们分析和理解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局势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仍旧有着深刻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共产党宣言》并非那般枯燥,其文笔也着实是不错的:文章逻辑之优美,内容概括之强劲,语言叙述之严密,让我觉得几乎可以把其当做语文文章训练来阅读;但或许因其性质的特殊,又让我不得不以更为理性的思维去分析其真理所在。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这句前言中所讲的,正是当时欧洲社会的普遍情况,所以正文的第一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便对“资产者和无产者”进行了分析讨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此作出了科学而理性的分析,任何的时代都有对立阶级的存在: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不论时代差异和阶级差别,他们都有共同的属性——压迫者和被压迫者。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社会各阶层以及政治经济情况的实地考察和详细分析,向后人展现了一幅清晰真实的社会现状图。所以我认为对于每一个信仰马克思主义和立志为社会主义奋斗的人而言,了解它是十分必要的。并且,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社会问题的客观性研究和描述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这是我阅读这本书所学习到的一个重要的心得体会。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客观地分析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同时,还肯定了资产阶级的历史积极性。资产阶级对于近代社会的促动作用,无疑是应当肯定的。这是一种严谨客观的学术态度。故在我们今后的学习或是生活中,都应当尊重历史,尊重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