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心灵去旅行--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山东省教师教育学会“齐鲁教师读书计划”活动征文
题目: 让心灵去旅行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学 段:
小学 工作单位:平原县实验小学
教师姓名: 范培培 联系电话: ***
让心灵去旅行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内容摘要: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共谈了一百条建议,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关键词:阅读 反思 实践
在兴奋中,品味中,享受中,思索中,我读完了苏联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咀嚼着书中珠玑般的文字,思索着书中的思想精华,不断反思着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不经常阅读科学书籍和科普读物,就谈不上对知识的兴趣。如果学生一步也不越出教科书的框框,那就无从说起他对知识有稳定的兴趣。”……“你要学会激发学生对阅读科学书刊的兴趣。” “只有在书籍成为学龄初期儿童的最有吸引力的精神需要的地方,才会有学习的愿望,这种愿望才能确立起来。”
“真正的阅读能够吸引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激起他对世界和对自己的深思,迫使他认识自己和思考自己的未来。没有这样的阅读,一个人就会受到精神空虚的威胁,无论什么都不能取代书籍的作用。” 在书里,大师反复提到教会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深深地懂得读书的重要性, 我知道教师的阅读量决定了课堂上每一句话的分量。当一位教师怀着一颗被孔子、夸美纽斯、苏霍姆林斯基、叶圣陶、陶行知等教育大家的先进思想滋养过,被先秦文学、唐诗宋词、经典名著营养过,被真善美洗礼过的心灵走进课堂时,他的课堂一定会妙语连珠,引经据典,趣味无穷,一定会充满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要把语文课上得如此生动活泼,有声有色 , 必须要有丰厚的知识底蕴,这些丰厚的知识来自哪里?主要应该时抓住点滴时间读书获得的。我庆幸读书已经成为我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已融入我的生命之中。
更令人欣慰的是我没有让我的学生囿于“教科书的框框”,我已经一步步将他们带进了书的神秘海洋中,逐步让书籍成为他们“最有吸引力的精神需要的地方”。从孩子们第一天进入校门,我就每天送他们一道精神大餐:每天一个小故事。科普故事、神话故事、童话、寓言……凡是有助于帮助他们掌握知识,能够启迪他们心灵,能点燃他们思维火花的故事,都像一道道精神大餐,呈现在他们面前。“老师,你怎么有这么多故事啊?”我的心血没有白费,孩子们的好奇心终于被我激活了。
“老师是从书上读来的”。我把一大堆书展示给孩子们。“哇— ”孩子们的眼睛亮了,我明显看到来自他们眼睛的渴望的光芒。
“等你们会认很多字时,你们就可以自己读书了。”
终于孩子们的识字量可以支持他们独立阅读了。每天让孩子们轮流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活动,又把他们的阅读兴趣推向了高潮。什么书适合孩子们阅读呢?我睁大一双发现眼睛,不时地给他们推荐着好书。
“老师,你读读这本书吧,可有意思了。” “老师,这本书真好,我借给你读吧。”
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们开始给我推荐书目了?不经意间孩子们长大了,他们的视野开阔了,他们手里捧上了大部头的著作了。四年的时间,孩子们每人都读了几十本书了,不时地争着与我交流读书心得呢,看他们在读书交流会上争得面红耳赤的样子,我从心里自豪啊。随着读书的增多,课外知识的丰富,孩子们的作文也越来越神采飞扬了。卧薪尝胆的勾践,胸有丘壑、雄才大略的诸葛亮,倒拔垂杨柳的鲁智深,打虎英雄武松,淘气机灵的马小跳……不时地跑到孩子们的作文里了。
读着大师的这本《给教师的建议》,我多想欣慰地告诉他,我的孩子们已经被书迷住了,他们正像大师期望的那样“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追求思想的美,享受文化的财富。”
“我不厌其烦地再三重复:关心儿童的健康,是教育者的最重要的工作,儿童的精神生活、世界观、智力发展、知识的巩固性、对自己力量的信心,都取决于他的生命的活力和精力的充沛程度。” “各种假期,我们都是在户外、在自然界里度过的,我们举行远足履行,在旅行中途休息,到树林去,做各种游戏……”
读到这里我真感到惭愧呢!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不缺乏爱心的教师,是一个关心学生健康的教师。我带着一颗为学生服务的心走上讲台,就像一个母亲一样嘘寒问暖,不仅关注他们的学习,也关注他们的生活。我会经常提醒学生:“天冷了,要加衣服”“过马路了,要小心”。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对学生的爱,从来都以为自己是非常关心学生健康的。可是看到大师的做法,我还能对自己对学生所持有的“关心”和“爱”心安理得吗?原来我的关心一直浮于表面啊!我关注过孩子们“生命的活力”吗?我注意过孩子们“精力的充沛程度”吗?大师与家长谈的绝大多数都是孩子的健康,可我与家长谈的绝大多数都是孩子的学习。大师在假期里经常带学生在户外、在自然界里度过,可我带自己的学生去享受过大自然吗?我带学生观察过一朵花、一棵草吗?孩子们常常发出“去郊游”的请求,可我每每以“安全第一”这样令他们扫兴的借口回绝了。甚至就连本该属于他们的“课间十分钟”也被我毫不留情的束缚着:不许追逐跑闹,就在我们教室的窗户外,在老师能看到你的范围内休息。一直以为我是在为学生的安全着想,想想狭小的校园里,如果万一哪个学生因为奔跑而摔伤所带来的流血事件,想想如果再碰上个不通情理的家长或许会对你恶语相向,甚至来个“索赔”……哪里还敢想下去呀!所以一直心安理得地束缚着学生的活动,不许这样,不许那样,甚至找几个小监督员,专门监督着那几个总爱闹出点什么事的调皮生,随时报告他们的行踪,时不时地来个“杀鸡吓猴”。面对无数个不许,学生“规矩”了,可也“呆板”了,失去了本该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自由与活跃,表现出来的不是欢欣愉悦,而是与他们的年龄及不相称的沉稳与懒散。读着大师的文字,思索着大师的教育方法,我知道了,我是用“安全”这件华丽的外衣囚禁了学生的自由与快乐。囚禁了孩子们的童心与童趣。呼吸着这种令他们窒息的空气,哪里还谈得上“充沛的精力”“生命的活力”?
读着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本《给教师的建议》,仿佛带我的心灵进行了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大师的谆谆教导犹如一泓清泉,清爽甘醇;大师超前的思想,不断给处于茫然中的我以正确的指引。吸纳着大师的思想精髓,检视着我的教育教学行为,我逐渐明确了教育的方向。
第二篇:让心灵去旅行
让心灵去旅行
有人说,语文课堂是一次旅行,教师是向导,把沿途的风景名胜妙手拈来,不经意地指点给学生,使语文的旅途变得赏心悦目、轻松愉快,不知不觉。我想,想像作文无疑是最神奇最美妙的语文之旅,已让学生挣脱束缚,放飞心灵,纵横驰骋,吐纳珠玉,自由呼吸;已让学生“双脚在大地上行走,脑袋却在腾云驾雾,心灵始终飞翔在高空”(巴尔扎克语);已让学生的心灵去旅行,享受大自然,享受自由,享受生命。谢新林老师执教《神奇的象声词》,就引领学生步入了想像作文的新境界,是从以下四个层面展开的:
一、发现一道风景:让目光穿越词语
为了让孩子们的想像有载体、有张力、有灵气,谢老师敏锐地捕捉到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象声词。一下子触发了孩子们的兴奋点。儿童是天生的模仿者,他们生活在有声有色、精彩纷呈的世界里,对声音有着与生俱来的热爱。鸟叫虫鸣、风号浪吼、欢歌笑语……这些天籁之音让孩子们为之着迷,为之沉醉,他们时刻用心聆听,模仿并制造着奇妙的声音。
为了让孩子们快乐地融进象声词的世界里。开课伊始,谢老师引导学生回忆并模拟发出生活中的声音:汽车的喇叭声,下雨时呼呼的风声和哗哗的雨声,爸爸睡觉时的哦噜声,蜜蜂采蜜的嗡嗡声……再利用声音做了游戏。置身于奇妙的声音世界,孩子们兴趣盎然,每个细胞都拥抱声音,每寸肌肤都触摸声音。
更妙的是,谢老师不满足于用象声词激趣,更通过词语勾勒画面,引导孩子们展开想像,让他们的目光和思维向词语深处漫溯。于是,出现“哗哗”一词时,老师问:“„哗哗‟让你想到什么声音?”当学生回答“雨声”和“水声”时,老师追问:“那是一场怎样的雨?闭眼想像,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雨景?”“那是一条怎样的河?河边的景色怎样呢?”就这样,老师把抽象的象声词,一次次放大,一次次激活,让孩子们的目光穿越词语的密林,看到湍急的河流,看到了喧闹的雨景……
而对于负载着故事情节的词语,如“呜呜,嘻嘻”,老师则引领学生联系生活,填补空白,深入思考,瞻前顾后,展开想像,探索词语之间的联系,以及词语之外的天地。如,老师问:“呜呜,是谁哭了?为什么哭?哭得伤心吗?咦?嘻嘻,怎么又笑了?是什么让他破涕为笑呢?”当简单的词语变鲜活了,丰富了,灵动了,学生表达的欲望会愈发强烈。
二、采撷一路芬芳:让童真尽情绽放
学生平时的想像作文,都是为想象而想象,常从现成的神怪故事,幻想卡通的情节中搬来,虽然有天马脱羁,恣意纵横的味道,但因为远离了来自现实生活的感受而不免苍白,缺失了最为可贵的“原生性”。而谢老师的聪明在于,象声词来源于学生生活,能让学生从感受生活,干预生活出发去展开想象,实现直面生活与“放飞想象”的无痕对接,想象自然成了一种心灵的倾诉。
如出示“哗哗、呜呜、嘻嘻”这组象声词后,谢老师让学生变换顺序读,读后问:“有多少熟悉的声音,就有多少熟悉的生活,读着读着,你脑海中出现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会是谁
呢?”经过词语的铺垫和老师的引导,一时间,熟悉的声音勾起了孩子们无限丰富的想像,孩子们的童真童趣如花般绽放,灵感的火花瞬间点燃,一个个精彩纷呈构思奇妙,才情飞扬的故事呈现在我们面前:
故事1:小河“哗哗”地流着,孩子们在风景如画的小河边嬉戏。突然,一个孩子的脚被石头割破了,“呜呜”哭了,孩子们见状,有的帮他处理伤口,有的安慰他,有的给他擦眼泪,他“嘻嘻”破涕为笑了。
故事2:我和梦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有一次去她家玩,无意中偷看了她写的日记,我“嘻嘻”笑了。不料被梦发现后,大声责骂我,我伤心地冲出了房门,“呜呜”地哭了,雨“哗哗”地下着,仿佛冲刷我的后悔……
故事3:感恩节那天,小狐狸冒着“哗哗”的大雨去给妈妈买礼物,妈妈在家等了许久,小狐狸还没回,妈妈着急地“呜呜”哭了,后来,小狐狸历尽千辛万苦,冒雨回到了家,妈妈看着小狐狸手里漂亮的围巾,感动得又“呜呜”哭了,小狐狸去“嘻嘻”笑了。
……
学生的精彩归功于教师,教师的思维触角,连接着生活的脉动,从而赋予了想象作文以真实的生命灵气。已如风筝的线,约束,是为了让想象更高、更远。
三、感动一份情怀:让温润充盈课堂
情感,是语文课堂的灵魂。在想象作文中,比故事更重要的是蕴含在故事中的情感。课堂上,谢老师用形象生动,激情洋溢的语言营造出一种美好的情韵,使课堂上涌动着浓浓的人文关怀。如:“你们的想象真丰富,和蔼可亲的老猫和温顺善良的小猫互相温暖对方,真好。”“老师被你们之间的真情深深地感动了。”这些诗意的语言像雨露滋润禾苗一样,滋养着孩子们的心田,让他们的情感世界变得丰富起来,于是有了母子真情,有了同学之间的谦让,有了感恩节的感动……于是,听课的老师也被孩子们真挚的情感、细腻的表达深深地感动了,温润充盈着课堂。孩子们不是在写作文,分明是在用心灵之笔刻录下生命的图景。
四、放飞一曲欢歌:让想象伴随一生
整堂课,老师始终围绕“想象的翅膀”教学,步步深入,让目光穿越词语发挥想象,同时教给孩子们想象的方法,引领孩子们感受了想象的魅力、领悟了想象的真谛,课后作业还出示了另三组象声词,扩宽了想象的范围,如无声的春雨般播下了想象的种子。在老师的呼唤和感召下,这棵种子已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长成了一棵“想象之树”,一片葱茏。会在孩子们一生中久久摇曳,成为生命中的经典。
第三篇:让心灵去旅行
让心灵去旅行
人生就好像一次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而在于你旅行中所看到的风景。不管你是旅行在迤逦崎岖的高山,还是在旅行平坦无阻的平原。只要你心中存在,那辆永不停止的列车。那么你对旅行中的风景,就不会感到虚无缥缈,大杀风景,煮鹤焚琴。
当你踏上,长途列车,到远方旅行时。你不妨,放下行李。用心灵亲近自然,感受自然。让自己不带一点苦楚,伤心,憎恨去与天空搏击。或许你会筋疲力尽,遍体鳞伤。但至少你可以把心中繁琐事,抛到九霄云外,置之不理。不知是那位哲学家,曾在书中写道:人生就好像一次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而在于你旅行中所看到的风景。是的,人生就好像一次长途的旅行。如果你的心,总是盘桓在你所要去的目的地。那么你必将错过,路途中丰姿绰约,美丽怡人的风景------它有高山的雄伟,大海的澎湃,阳光的妩媚,大雁的强悍,河流的渌水。
有的人郊游,但他不是真的旅行。如果说旅行只是让自己痉挛,忍忿,愤懑去欣赏与观看路途的风景。那么旅行赋予他,仅只就是一种受罪,践踏和蹂躏。与其这样,还不如在家中发发挠搔,睡睡大觉。再或者找个沙包解解怒气。一个真正懂得,用心灵旅行的人。他的旅行首先是赤手空拳的。然后带着喜悦,欢笑。陶冶自然,沉醉自然。当和煦的阳光,普照在他脸上时。他会由此,想起,他曾经在阳光下所唱过的童谣:太阳,太阳。给我们带来,七色光彩。照得我们,心灵的花朵,美丽可爱。从而,他也会感到:原来世间万物,都还是那样的纯真,美好,充满生机,新意盎然。
朋友,让心灵去旅行吧。它能净化你心中的晦气,让你知道贫困潦倒农村,不只是落后的范畴。它还有高山流水,涓涓溪流,茂林绿草的美好风光。它会给你不一般的风味,谛听到鸟啭虫鸣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的优雅主旋律。朋友,让心灵去旅行吧。因为你与自然的距离,只是咫尺。只要你把你的机体,稍微贴近它一点。你就可以看到云蒸霞蔚的白云,展翅飞翔的雄鹰,婀娜多姿的花朵。
朋友,让心灵去旅行吧。把那些曾经有过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苦楚,忍忿都随着郊游烟消云散,化为乌有!
第四篇: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嘉善第二高级中学 李广
苏霍姆林斯基根据其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为广大教师提出了一系列科学建议,汇聚成一条广阔的河流。今天读来,仍然历久弥新。他给我们的建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如何提高自己,另一方面是怎样对学生更好。笔者把这两方面的所得所思总结如下: 一 若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
21世纪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知识日新月异,如果我们不及时更新知识储备,必然落后于时代的要求。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最佳的办法就是阅读。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我们:“如果你„„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在阅读中,积累教学素材,开阔眼界。
当然,阅读的优点不仅在于教师的理论知识在数量上的增长。数量可以转化为质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充分激情地为我们描述的那样:“衬托着学校教科书的背景越宽广,犹如强大的光流照射下的一点小光束,那么为教育技巧打下基础的职业质量的提高就越明显,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教材(叙述、演讲)时就能更加自如地分配自己的注意。”通过知识的积累和阅读中思维的锻炼,必然能使教师的教学技艺达到炉火纯青。从而,学生对知识如饥似渴的心灵就能获得永不枯竭的“活水”的浇灌。
二 调动学生思维,活化知识
我们每天都在教授学生知识,到底什么是知识?知识难道仅仅是一段段的文字、一连串的数字或者一道道的题目。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了一个全新的解释:“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之为知识。”从这个简单的定义中我们发现了最具启发性的词汇“思想”和“激趣”。能够占据人的思想首先要是具有极高的准确性,并且使能够支撑人思考的活性知识;能激发人兴趣意味着是人们需求的、对人有用的内容。
现实是,我们今天的课堂教学,大部分的教学内容都是“死”的知识,并且以不科学的手段大量塞到学生的脑袋里。就比如说儿童对词汇的学习,如果词不是作为一种创造的手段而活跃在儿童的心灵里,如果儿童只是记诵别人的思想,而不创造自己的思想并用词把它们表达出来,那么他就会对词采取冷淡、漠不关心和不易接受的态度。最终,学生也不会使用这些词汇,更不会热爱词汇学习。如果要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就应注意“ 使学生的知识不要成为最终目的,而要成为手段;不要让知识变成不动的、死的‘行装’,而要使它们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在集体的精神生活中、在学生的相互关系中、在精神财富交流的生动的、不断的过程中活起来”。
那到底怎样把知识变活呢?苏霍姆林斯基对次进行了详细地论述。
第一,激发疑问。“获取知识„„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事情就成功了一半。”人都是由好奇心的,只有提出真正吸引学生的问题,最好是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才能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第二,填补“真空”。为了使学生从思考中获取知识,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可能一个学生记住了所学的东西,而另一个学生却有所遗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得充当“学生脑力劳动的指导员”,使每一个学生在听讲解时,都能按照自己的路子,从意识的仓库里把所储存的东西抽取出来;而如果在意识的仓库里的某个地方正好是个空白,如果有些人的思路在某处断了线,那教师就得补充讲解,填补这个空白,克服思路脱节的现象。
第三,鼓励阅读。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这是使人智慧迟钝的大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而教师的工作就越来越容易了。
第四,给予指导。比如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教会所有的儿童这样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必须使阅读能达到这样一种自动化的程度,即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地超过‘出声地读’的能力。”前一种能力超过后一种能力的程度越大,学生在阅读时进行思考的能力就越精细,而这一点正是顺利地学习和整个智力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条件。学生思考着读过以后,能够清晰地领会对象的整体和组成部分、相互依存性和相互制约性。
这里又提出了一些新问题:如何思考?思考对活化知识有什么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事实的思考,同时也就是对概括的逐步的识记。思考和熟记的统一表现得越鲜明,学生的知识就越自觉,他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就越强。”这里的思考涉及到对知识的抽象能力,学生能在思考事实、现象的过程中掌握抽象真理,用思维把握住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事物、事实、情况、现象和事件,学生“学会了思考各种因果的、机能的、时间的联系”。因此,思考就是对知识的抽象化,通过抽象知识掌握其本质内容。比如,学生会不会对算术应用题的条件进行思考,正是取决于他是怎样掌握抽象概括的。那些没有思考过足够数量的事实而单纯背诵抽象概括的学生,就不会思考应用题,不能用思维把握住各个数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相反地,如果学生在脑力劳动中对抽象真理的识记是以深入思考事实为基础的,如果他不是死背式地识记,那么他在算术应用题里所看到的就不是一大堆数字,而是各个数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学生把应用题的条件读一遍,先撇开数字不管而对它进行思考,先不进行具体的算术运算,而是先设想一个总的解答步骤。
通过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活化知识,就会使学生意识中不明确的、模糊的、肤浅的表象越少,压在他肩上的学业落后的负担就越轻,他的思想对于以后再第一次学习新教材的准备就越充分,他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果就越好。
读过《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感觉收获颇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再接再厉,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
第五篇: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有句名言说得好:“书籍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中,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出发把教育好孩子的建议向我们娓娓道来,不仅给我排解烦恼,为我指点迷津,还给我教育教学的好方法,受益颇丰。以下就几条给我印象最深的建议,结合自己的实践教学经历发表一下我的观点。
一、苏霍姆林斯基在许多条建议中都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是要读书,读书,再读书。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他告诫我们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确实,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学时游刃有余,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的储备,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
只有读书,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汲取营养,才能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无物可教”的尴尬境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就需要我们做一个会读书会思考的人,要从繁重的教学中抬起头来,多看,多想,多实践。
二、怎样学习别的教师的经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怎样从“三人”中学习他们的经验?苏霍姆林斯基在这条建议里为新教师提出了几点经验,这些经验同样值得我这个工作二十年的“老”教师借鉴。怎么确定该向哪位老教师学习?苏氏的方法实在出乎我的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那就是“看学生的练习本”。原来学习练习本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一面镜子”,幸好平时我改作业还算认真,但以后还得得加倍认真了。明确了学习对象后,就要走进他们的课堂去听课。因为一个班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定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有关。从课堂上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态,从学生的表现思考教师是如何引导的,再和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对比,想想他取得成功取决于哪些因素。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切不可照搬别人的经验,不能把名师的经验当作“放之四海”的标准,我们要学的应该是优秀教师的教育理念。这样你就不会为自己明明按照名师课堂实录上课却达不到人家的课堂效果而惶惑了。在学习别人的经验的同时,我们就会越加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种认识必将推动我们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到那时,你也许就会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了。其实不光是老教师的经验值得学习,年轻教师一样有许多东西值得学习的.三、怎样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同时他还提出:“直观性作为一条教学原则来说,具有广泛的含义。但如果把直观教具仅仅看作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手段,那么这不仅仅对教学,特别是对智育,都是很有害的。”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师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时,很形象地把学生的注意力比作一根丝线。他在带领孩子们上完一堂有趣的植物课后这样写道:“要让所有的孩子都围拢来看这些植物,我就得用注意力这根很细的丝线把孩子们都栓在我的身边来,这就好比是一根无形的缰绳,只要一个儿童的注意力转到一件有趣的事物上,那根丝线就断了,于是我给他讲的和所指给他要看的东西,他就再也不看,不听了——思想开了小差。”教师这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做到教书育人、持续稳定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仅要连通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这根“丝线”,使用好这根“缰绳”,而且要在课堂内外连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这根“丝线”,通过这根“丝线”来培养和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使教师与学生在亲切、和谐、彼此信任的氛围中教学相长。
四、读了这本书,让我对学习困难儿童有了新的认识。苏霍姆林斯基在第6条建议中有这样一段话:对于这些儿童来说,把学习仅仅局限于背诵必修的教材是特别有害的,——这种做法会使他们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变得更加迟钝。我曾用过许多手段来减轻这些学生的脑力劳动,结果得出一条结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我对这段话的记忆非常深刻,在我们的身边不乏“学习困难”的学生存在,他们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明显比普通学生差。我总认为对这些“学困生”不能要求太高,要把他们脑力劳动的范围压缩到最低限度,认为这些学生连教材上的内容都不能很好地理解掌握,去读其他的书籍,就是增加他们的负担,也会浪费时间。在数学教学中我仅仅希望“学困生”先能够把基础知识掌握好,如:把书中的几个公式记住,把几个概念背熟,把一些计算过程搞清楚,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我也发现了——这些“学困生”对于一些需要动脑分析的题目就变得束手无策。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这位伟大的教育家的这一点想法确实新颖,我们以前做的方法也确实值得思考:把学习仅仅局限于必修的基础这种做法是否会使学生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看来我们数学教学同样值得考虑——如何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不断增加信息量,提高分析能力。看来我们到了不妨尝试一下苏霍姆林斯基用“阅读、阅读、再阅读”的方式来补补差的时候了。它可能难收立竿见影般的急功近利,可一年,三年,五年后,你说不定就能“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啦!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给我们提供了百条“建议”,我不能一一列举,这些建议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平时所接触的一个个话题。这些建议的背后所展示的或是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案例,或是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这些建议也是我们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要进一步实践和思考的。通过阅读《给教师的建议》,体会和领悟苏霍姆林斯基的伟大教育思想,从中得到许多启迪和教育,让自己的思想与灵性飞舞,使自己的教育品质得以有效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