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十七届全会精神心得
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心得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而在该大会结束后的第三天,我便主动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十七届六中全会的精神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首先,我感受到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契机。全会对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了部署,强调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其次,我看到了党和政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坚定信念和决心。全会按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提出了到二0二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号召全党全国为实现这个目标共同努力,不断提高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在各大媒体上《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公报》一文中,有这样一段:
全会提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如此一段,更是让我看到了即将到来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
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精神,更加坚信党的英明和伟大。对此我会时刻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紧跟党的先进步伐,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大发展服务,服务自己所从事的水利事业。
通过学习,我认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全民族的文化自觉,不能纯粹靠文化的自发发展,尤其是在现代社会,需要有识之士的推动,特别是需要先进政党的推动。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召开这样一次会议,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我认为,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标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只有经济的发展而没有文化的发展,是不全面的。只有精神文化和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同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繁荣昌盛。从理论上讲,任何一个社会都是由政治、经济、文化形成的一个系统。既要有经济发展,又要有政治发展,也要有文化发展,这三者是不可分离的。但同时它们又不是完全同步的,一个国家可以拥有高速发展的经济,却未必有高度的文化发展水平。马克思也曾经讲过,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它的文化可能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此,这就要求全国各族人民自觉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推动文化的发展,使人民群众既有物质生活的保障,又有精神生活的享受。当然我们的经济繁荣很重要,军事实力增强也很重要,制度建设也很重要,但是最后中华民族能不能复兴,最根本的标志是中华文化的复兴,也就是形成自己一套独特的思想体系、价值体系、生活方式、社会科学、大众文化等等。只有当我们的整个文化体系具有现代性,具有领先性,能够吸引全世界的人民来学习,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中国的现代化才可以说是真正的实现了,中华文化才可以说真正复兴了,整个中华民族才可以说真正复兴了。
现实生活中,许多地方一谈经济建设,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而一谈思想文化建设,就觉得是抓不着、摸不着的东西,不愿支持、不会支持,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如果说过去没有这个条件,对文化建设支持少还情有可原。可是现在我们国家已经具有了相当的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我认为各级党委政府应该把更多的力量用在思想文化建设上。只有这样,才有益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有益于中华文化“走出去”,有益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
学习建党90周年讲话心得体会 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听完总书记的讲话,我备受鼓舞。
讲话回顾了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总结了党和人民创造的宝贵经验,提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目标和任务,讲话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为中国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
90年来,党领导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书写了人类历史发展感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开辟了中国发展的崭新道路。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结束了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使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事实一再证明:只有共产 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也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幸福安康的生活。
总书记也明确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党面临“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四大考验”是: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四大危险”是: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和消极腐败的危险。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如何提高拒腐防变和抵抗风险能力,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总书记提出要做到“四个坚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持任人唯贤、广纳人才,不断增加新鲜血液,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正视并及时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从总书记的分析中我体会到,作为党员,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只有依靠人民、相信人民,时刻着眼于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党才能获得事业的不断发展,才能带领人民取得社会的不断进步,才能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始终引领时代的潮流。
通过学习总书记的讲话,我对党90年的光辉历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党领导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念,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心。通过学习,我也深刻认识到,要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用讲话武装思想,用讲话指导行动;要把讲话精神切实落实到日常工作全过程,落实到工作各方面,用讲话推进工作;我们要更加相信党,我们要更加支持党!
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
十七届五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是党的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是广大民众关注的一个重点。十七届五中全会承载着总结“十一五”、谋划“十二五”的神圣使命,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正因为如此,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十二五”规划等,一时间备受瞩目。
这五年,国家面貌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我国经济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十一五”前四年gdp年均增长达11.4%,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5.6%,今年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能够胜利完成的。更为重要的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重要进展,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增强。实践证明,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深刻地改变了国家面貌,还将赢得更长时间和更高水平的发展。
首先,十七届五中全会为我们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形势任务。明确了制定“十二五”计划即未来五年发展计划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为我们一往无前指明了方向。通过学习报告全文,我们看到党工作目标的明确性坚定性科学性。概括的说就是:1关键时期: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2、攻坚时期: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3、战略机遇期:会议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明确提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4、高举旗臶: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
5、指导思想:制定“十二五”规划,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6、一个“坚持”:坚持科学发展。
7、四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8、一个“促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9、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方法、路径: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0、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1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要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1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1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14、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要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再次,我觉得这是一次对于中国发展对于每一个国人对于我们党非常重要的且意义重大的一次会议。它制定了 “十二五”规划建议,将勾勒出中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民主民生方面的发展路径与图景。有利于我们清晰未来的发展方向,而且在健全市场配臵资源机制、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创新公共服务体制等方面,都提出重大改革任务。
通过学习我们也不难发现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差别,因为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然而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国富”到“民富”的转变,让中国的富民之路又见曙光,济发展更加贴近老百姓了,这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我们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性质。
学习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
大兴水利,必须进一步深化水利改革,推动水利体制机制创新,为水利大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必须进一步加强对水利工作的领导,动员各方面力量支持水利,为水利大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近年来,水利改革扎实有序推进,有力推动了我国水利事业发展。同时必须看到,水利发展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改革总体滞后的问题依然存在。推动水利大发展,必须在改革上有大突破,在创新上有大作为。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快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破解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
要立足我国人多水少的基本国情,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对城乡供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治理和防洪排涝等实行统筹规划、协调实施,促进水资源优化配臵。完善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事权清晰、分工明确、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协调机制。
要遵循水利建设的客观规律,健全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按照确立“区分水利工程性质,分类推进改革”的总体思路,全面推进水管体制改革。深化国有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好公益性、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基本支出和维修养护经费。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公益性工程维修养护经费给予补助。妥善解决水管单位分流人员社会保障问题。针对小型水利工程,特别是公益性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尤为薄弱的问题,要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明确所有权和使用权,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对公益性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经费给予补助,探索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多种水利工程管理模式。积极发挥市场机制在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中的作用,按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加快推行代建制。引导经营性水利工程积极走向市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要满足水利发展的实际需要,建立健全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基层水利服务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创新服务方式,确保有效履行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水利科技推广等公益性职能。要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探索农村用水管水的群众参与机制,通过农民自愿参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充分调动农民管水的积极性,实现农民的用水权益,推动农业节约用水。
要发挥水价的调节作用,积极稳妥地推进水价改革。兼顾效率与公平、统筹改革与稳定、区分不同用途,逐步推进各类水价改革。对工业和服务业用水,要逐步实行超额累进加价制度,拉开高耗水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水价差价。对城市居民生活用水,要充分考虑用水户承受能力,合理调整用水价格,稳步推行阶梯式水价制度。对农业用水,要坚持促进节约用水、降低农民水费支出、保障灌排工程良性运行的原则,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农业灌排工程运行管理费用由财政适当补助,探索实行农民定额内用水享受优惠水价、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的办法。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必须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责任。尽快扭转水利基础薄弱的被动局面,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对水利工作的领导,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的部署,及时研究解决水利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尽快制定职责范围内的各项配套措施和办法,确保责任到位、政策到位、工作到位。严格实施防汛抗旱、饮水安全保障、水资源管理、水库安全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要把各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等主要指标作为各级政府相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把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适应协调情况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检验手段。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沟通与协调,建立信息共享、沟通顺畅、配合紧密、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形成推动水利改革与发展的合力。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把农田水利建设等工作纳入创先争优活动中,带头学习提高水利建设管理知识、争创农田水利建设佳绩、服务群众增产增收,在大有可为的水利事业中彰显党的先进性。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必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我国是世界上治水难度最大的国家,特殊的国情水 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关心支持水利工作。要开展水文知识普及,树立全民的水患意识、节水意识和水资源保护意识。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社会支持水利的新机制、新办法,采取有效的政策激励扶持措施,吸引社会资本投向水利,动员广大群众参与水利建设。
要增强紧迫感、责任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各项部署安排,在乘势突破、加快发展上体现凝聚力,在用好政策、创新推动上彰显创造力,在狠抓落实、务求实效上增强执行力,切实把水利摆在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臵,群策群力地推动水利跨越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心得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并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了在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在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等各方面,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任务。
这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团结和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主体和灵魂,是我们中华抿族的“文化精髓”“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信念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精神支柱。同时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我之所以能在遭遇各种困难的情况下,坚持辛勤耕耘、努力奋斗,主要就是有理想和信念的支持,我认为:理想和信念是一个人一生的财富。没有理想,就会失去动力,就会碌碌无为,没有信念,就会饱食终日,无所作为。
理想坚韧你的意志,信念凝聚你的毅力,有了理想和信念才能使你沿着自己选定的目标前进!
有意义的人生,应该是有信仰、有理想,并为此而努力奋斗的人。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坚定远大的理想,对党的伟大事业抱有必胜的信心并为之努力奋斗。
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党对文化战略制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要推进科学发展,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的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我们的人民有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我们不仅要认真学习会议精神、领会会议要求,更要明确进取方向、设定进取目标,在今后一个时期付诸行动、有所作为。
一是在学习中砥砺品质。不学习,当然要落后。学习是青年人的一种本能。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有了灵魂,方有品质;勤于学习,就有提升。温良恭俭,可以格物致知;德才兼备,方能修齐治平。因此,我们要善于向经验丰富的同志学习。学习他们的看待事物的立场、分析问题的方法、解决困难的手段;学习他们驾驭复杂局面、应对突发事件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在工作中锤炼作风。中华民族历来就有艰苦奋斗的作风。中国共产党历来提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不能脱离的。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党的组织工作战线的一员,尤其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一滴水离开了大海,很快就会蒸发掉;一旦脱离了人民群众,事业不会有成就、个人不会有发展。所以,在工作中始终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三是在勇挑重担中增长才干。雷锋甘做“革命的傻子”,“雷锋传人”郭明义同样被人们亲切地称作“郭大傻”,他们“傻”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傻”得只做好事、不干坏事,他们的“傻”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经受住群众的检验,他们“傻”得可爱,“傻”得可敬。在工作面前,挑肥拣瘦、避重就轻,扪心自问、岂能无愧?当然,也可能有各式各样的理由,但是,如果都让小算盘管住大道理,国家何能繁荣昌盛?事业何能兴旺发达?我们自己又何能有点滴的进步?沧海横流、人间沧桑——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不避危难、义无反顾,是英雄的潜质;敢挑担子、勇挑重担,有干事的雄心。也只有在攻坚克难中,才能历练非常之才、成就非常之举。也只有经过艰苦环境磨练、重大任务考验,才能在政治上更加坚定,在工作中取得实绩,在成长中突飞猛进。
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工作人员,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根本大计。同时,我们要承担起事业重任,做到忠诚党的事业、心系人民群众、专心做好工作、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学习,丰富实践,勇挑重担,用自己的最大力量为党的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心得
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心得
2011年10月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一次有关文化发展的盛会,吹响了中华民族文艺复兴的号角,振奋了全国人民的心,尤其是为文化工作者迎来了春天。中华古国有着令别国羡慕不已的五千年文明,提到中国的文化每一个华夏子民无不带着发自内心的自豪。然而,历史的发展总是起起伏伏,尤其是在经历过闭关锁国那段黑暗岁月后,中国文化的发展似乎一度进入了一个平淡时期,这无疑是让十三亿人民都痛心不已的事情。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却迎来了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的顺利举办。全体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此为契机,不仅向国际奥委会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更向全世界人民献上了一份文化的盛宴。如果说奥运会为全世界展示的是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那么紧接着,上海世博会的顺利展开,则是向全世界展示了我们优秀的现代的文明。
从此,世界似乎都在纷纷议论着中国,全球也掀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的现象。自XX年11月全国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成立后,目前全球已经建立了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分布在近100个国家和地区,这无疑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而汉语作为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近年来,却进入了美国平常百姓家,并被越来越多国家的人们所喜爱,这充分说明了全球人民对中国的认可,标志着现代中国在世界之林的地位。
但是,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只有带着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它,才能始终保持它的强大生命力。随着中国文化的蓬勃发展,我们逐步认识到,现在的文化体制存在着许多的弊端,它与当今世界的发展以及中国自身的发展不相适应。众所周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需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先进文化是健康的科学的向上的,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推动社会前进的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它影响人的精神和灵魂,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是否拥有先进文化,是否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决定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的素质、能力和兴衰。而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拜金主义等不好的文化因素充斥在我们的周围,它不仅阻碍了我们自身的发展,更加对我国的发展繁荣起着反作用。这就促使我们从提高个人素养和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加快民族振兴的高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次,当今时代和当今世界都发生了空前剧烈的变化,我们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导致了文化观念偏差的出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种关系的失调对我国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挑战。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因此,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思考。由此可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已经成为了势在必行的事。它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巩固我国在全球的大国地位,还有利于我们我国自身的发展,是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时代课题。相信,中共xx届六中全会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一定会带着我们继往开来,进入一个更加繁荣的时期。
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的几点体会
关于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两点体会
(一)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基石。全会提出,“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来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素质从而达到文化强国。当前,我国文化发展存在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功利主义思想太浓,各级地方政府对公共文化事业的重视不够,过分强调大投资大手笔的所谓文化产业而忽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导致我们城市的普通居民离公共文化越来越远,我们广大的农村居民更是处于文化沙漠地带,使得赌博、色情、暴力等糟粕文化充斥于人民群众之间,败坏社会公共道德和社会正气。“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事关国家繁荣昌盛之根基,是我们文化体制改革的基石。
(二)在宽松体制下加强人为建设推动先进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在此次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的号召。建设好能够引领时代风气之先的文化,必须给予文化发展一个宽松的体制环境,要“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和要素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再现。同时,更重要的是政府必须加强对文化的人为建设,积极诱导和纠偏文化发展方向。文化的发展正如树木成长一样,在其成长之初是没有定向的,应积极培育并发扬以诚信、乐于助人、见义勇为等社会正气,坚持发展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符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的、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的、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先进文化,让这样的文化来引领时代风气之先。
关于我市文化事业发展的两点思考
(一)坚持政府主导,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首先,要提高认识,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着力消除发展文化的功利主义思想,强调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重要性,慢慢地“文”、渐渐地“化”,为文化强市夯实基石;其次,要科学编制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基础就是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我们要制定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发展规划,新建、改建和扩建一批综合性文化设施,着重考虑处于文化沙漠地带的广大农村居民和城市务工人员,以保证绝大部分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公益性文化权益;第三,政府要主导性的做好各个项目的前期工作,尽快保证项目的早开工快完工。重点抓好“三馆一中心”工程,即建成娄底市图书馆、娄底市文化馆、娄底市博物馆和娄底市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加快推进县乡村“两馆一站一室”建设,实现县县有达到国家三级标准的文化馆、图书馆。加大市综合档案馆和县市区档案馆建设力度等;第四,要加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一是政府要积极与国家、省做好争取衔接工作,力争我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能够能到国家、省财政的大力支持。二是要加大本级政府的支持力度,积极盘活现有文化资产,保障资金来源。三是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通过向社会募资筹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来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
(二)坚持市场运作,积极引导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全会提到“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从而把文化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认为,我们必须以更高标准、更高水准、更高视野来做好文化这个产业,政府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坚持市场运作,积极引导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并推动其成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支柱性产业。首先,我们要紧紧围绕文化强市战略和繁荣文化艺术事业目标,立足于“三基地一中心一枢纽”中“文化与生态旅游休闲基地”的产业定位,积极做好规划引领和政策支持。通过制定引领性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的文化扶持政策,引导和促进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其次,政府要积极做好地方文化的挖掘、收集和整理等相关工作,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素材。我们不是没有文化,而是没有发现文化并将其做成产业,如娄底的书法碑林文化、新化的山歌和武术文化、涟源的诗歌文化等等,这些民间文化都是可以做成特色文化产业的,因而我们政府要动起来,尤其是要发挥县(市、区)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努力挖掘文化素材。第三,坚持市场化运作经营性文化产业。政府应该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公益性文化事业中去,而在经营性文化产业中,政府更多的应该是扮演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做好文化市场的要素配置,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来运作文化产业。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主题,从战略高度强调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体现了中央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会议明确指出,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充分阐明了文化在社会发展进步中的先导性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目前社会风气的具体表现来看,我国已进入了泛娱乐化时代,特别是个别文艺作品和大众传媒,歪曲历史,愚弄观众。见利忘义、诚信缺失等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正逢其时,相信这次盛会,必将开启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纪元。下面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简谈几点个人想法:
巧借六中全会东风,掀起芮城新文化运动。县委书记王正风高瞻远瞩,早在几年前就明确提出了“文化强县”的战略目标,洞宾文化、书法之乡等文化品牌已享誉华夏。打造“生态文明县,文化也是生产力”这一全新理念,使我县的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突飞猛进。我们应把十七届六中全会作为助推剂和指南针,在下一步的文化战略中,以全会精神为指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轰轰烈烈掀起一场具有芮城特色的新文化运动。大力倡导全县人民,健康追求“高质量生存、高品位生活、高素质修养、高文化享受”的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在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上,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争取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新格局,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增加各项社会事业的文化含量,提升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品位。首先,要把先进文化渗透到全县各行各业,各项社会事业中,以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为统领,通过推进各种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县委应尽快出台文化建设细则,健全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加快城乡文化室、图书室等文化阵地的建设,进一步发挥新华书店这一精神文化传播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文化刊物,网络平台,弘扬地方文化。要把芮城的文化战略品牌,渗透到各项经济活动中,特别是企业在新产品的开发中,要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在品牌打造中提升文化含量。在旅游资源开发中,要注重挖掘“文化的附加值”,从而扩大生态文明县的吸引力,助推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把握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文化人才是文化建设的主体支撑。我县目前的文化人才队伍,虽然较之以前有所发展,但要肩负全县文化建设重任,还存在着年龄结构老化,文化层次不高,专业素质不强,创新活力不足等问题,希望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提升现有人才,积极引进急需人才,灵活使用优秀人才,着力培养专门人才。在人才待遇上,科学设定专业岗位,深化职称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表彰德艺双馨文化艺术优秀人才,重奖弘扬主旋律并产生重大影响的优秀作品,积极为文化人才建功立业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立足本职发挥特长,积极投身文化建设事业。政协委员人才荟萃,智力资源雄厚,是发展先进文化,增进地方软实力不可多得的力量。在今后的工作中,作为政协委员,我们首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增强文化建设的认同感、紧迫感,结合本职工作自觉投身文化建设,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知识技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智力贡献。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积极参政议政,主动建言献策。特别是,对于文化建设进程中,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需求、愿望、呼声,认真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反映社情民意,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我县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健康向前发展。
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心得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并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了在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在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等各方面,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任务。
这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团结和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主体和灵魂,是我们中华抿族的“文化精髓”“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信念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精神支柱。同时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我之所以能在遭遇各种困难的情况下,坚持辛勤耕耘、努力奋斗,主要就是有理想和信念的支持,我认为:理想和信念是一个人一生的财富。没有理想,就会失去动力,就会碌碌无为,没有信念,就会饱食终日,无所作为。
理想坚韧你的意志,信念凝聚你的毅力,有了理想和信念才能使你沿着自己选定的目标前进!
有意义的人生,应该是有信仰、有理想,并为此而努力奋斗的人。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坚定远大的理想,对党的伟大事业抱有必胜的信心并为之努力奋斗。
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党对文化战略制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要推进科学发展,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的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我们的人民有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我们不仅要认真学习会议精神、领会会议要求,更要明确进取方向、设定进取目标,在今后一个时期付诸行动、有所作为。
一是在学习中砥砺品质。不学习,当然要落后。学习是青年人的一种本能。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有了灵魂,方有品质;勤于学习,就有提升。温良恭俭,可以格物致知;德才兼备,方能修齐治平。因此,我们要善于向经验丰富的同志学习。学习他们的看待事物的立场、分析问题的方法、解决困难的手段;学习他们驾驭复杂局面、应对突发事件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在工作中锤炼作风。中华民族历来就有艰苦奋斗的作风。中国共产党历来提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不能脱离的。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党的组织工作战线的一员,尤其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一滴水离开了大海,很快就会蒸发掉;一旦脱离了人民群众,事业不会有成就、个人不会有发展。所以,在工作中始终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三是在勇挑重担中增长才干。雷锋甘做“革命的傻子”,“雷锋传人”郭明义同样被人们亲切地称作“郭大傻”,他们“傻”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傻”得只做好事、不干坏事,他们的“傻”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经受住群众的检验,他们“傻”得可爱,“傻”得可敬。在工作面前,挑肥拣瘦、避重就轻,扪心自问、岂能无愧?当然,也可能有各式各样的理由,但是,如果都让小算盘管住大道理,国家何能繁荣昌盛?事业何能兴旺发达?我们自己又何能有点滴的进步?沧海横流、人间沧桑——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不避危难、义无反顾,是英雄的潜质;敢挑担子、勇挑重担,有干事的雄心。也只有在攻坚克难中,才能历练非常之才、成就非常之举。也只有经过艰苦环境磨练、重大任务考验,才能在政治上更加坚定,在工作中取得实绩,在成长中突飞猛进。
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工作人员,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根本大计。同时,作为年轻工作人员,我们要承担起事业重任,做到忠诚党的事业、心系人民群众、专心做好工作、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学习,丰富实践,勇挑重担,用自己的最大力量为党的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第三篇: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心得
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心得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并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了在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在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等各方面,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任务。
这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团结和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主体和灵魂,是我们中华抿族的“文化精髓”“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信念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精神支柱。同时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我之所以能在遭遇各种困难的情况下,坚持辛勤耕耘、努力奋斗,主要就是有理想和信念的支持,我认为:理想和信念是一个人一生的财富。没有理想,就会失去动力,就会碌碌无为,没有信念,就会饱食终日,无所作为。
理想坚韧你的意志,信念凝聚你的毅力,有了理想和信 念才能使你沿着自己选定的目标前进!
有意义的人生,应该是有信仰、有理想,并为此而努力奋斗的人。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坚定远大的理想,对党的伟大事业抱有必胜的信心并为之努力奋斗。
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党对文化战略制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要推进科学发展,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的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我们的人民有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我们不仅要认真学习会议精神、领会会议要求,更要明确进取方向、设定进取目标,在今后一个时期付诸行动、有所作为。
一是在学习中砥砺品质。不学习,当然要落后。学习是青年人的一种本能。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有了灵魂,方有品质;勤于学习,就有提升。温良恭俭,可以格物致知;德才兼备,方能修齐治平。因此,我们要善于向经验丰富的同志学习。学习他们的看待事物的立场、分析问题的方法、解决困难的手段;学习他们驾驭复杂局面、应对突发事件和 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在工作中锤炼作风。中华民族历来就有艰苦奋斗的作风。中国共产党历来提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不能脱离的。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党的组织工作战线的一员,尤其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一滴水离开了大海,很快就会蒸发掉;一旦脱离了人民群众,事业不会有成就、个人不会有发展。所以,在工作中始终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三是在勇挑重担中增长才干。雷锋甘做“革命的傻子”,“雷锋传人”郭明义同样被人们亲切地称作“郭大傻”,他们“傻”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傻”得只做好事、不干坏事,他们的“傻”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经受住群众的检验,他们“傻”得可爱,“傻”得可敬。在工作面前,挑肥拣瘦、避重就轻,扪心自问、岂能无愧?当然,也可能有各式各样的理由,但是,如果都让小算盘管住大道理,国家何能繁荣昌盛?事业何能兴旺发达?我们自己又何能有点滴的进步?沧海横流、人间沧桑——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不避危难、义无反顾,是英雄的潜质;敢挑担子、勇挑重担,有干事的雄心。也只有在攻坚克难中,才能历练 非常之才、成就非常之举。也只有经过艰苦环境磨练、重大任务考验,才能在政治上更加坚定,在工作中取得实绩,在成长中突飞猛进。
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工作人员,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根本大计。同时,作为年轻工作人员,我们要承担起事业重任,做到忠诚党的事业、心系人民群众、专心做好工作、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学习,丰富实践,勇挑重担,用自己的最大力量为党的事业做出新的贡献!4
第四篇:【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心得
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10月15日起至18日在北京召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并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了在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在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等各方面,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任务。
刘云山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也提到,我们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同时,应把握好形势,清醒认识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要把握好主题主线,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要把握好基调,唱响时代主旋律,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要把握好导向,加强和改进管理,把正确引导的要求贯穿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个方面。
这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团结和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主体和灵魂,是我们中华抿族的“文化精髓”、“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信念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精神支柱。同时也是我 们前进的动力。
我们之所以能在遭遇各种困难的情况下,坚持辛勤耕耘、努力奋斗,主要就是有理想和信念的支持,我认为:理想和信念是一个人一生的财富。没有理想,就会失去动力,就会碌碌无为,没有信念,就会饱食终日,无所作为。
理想坚韧你的意志,信念凝聚你的毅力,有了理想和信念才能使你沿着自己选定的目标前进!
有意义的人生,应该是有信仰、有理想,并为此而努力奋斗的人。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坚定远大的理想,对党的伟大事业抱有必胜的信心并为之努力奋斗。
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党对文化战略制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要推进科学发展,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的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我们的人民有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我们不仅要认真学习会议精神、领会会议要求,更要明确进取方向、设定进取目标,在今后一个时期付诸行动、有所作为。
一是在学习中砥砺品质。不学习,当然要落后。学习是青年人的一种本能。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 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有了灵魂,方有品质;勤于学习,就有提升。温良恭俭,可以格物致知;德才兼备,方能修齐治平。因此,我们要善于向经验丰富的同志学习。学习他们的看待事物的立场、分析问题的方法、解决困难的手段;学习他们驾驭复杂局面、应对突发事件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在工作中锤炼作风。中华民族历来就有艰苦奋斗的作风。中国共产党历来提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不能脱离的。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党的组织工作战线的一员,尤其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一滴水离开了大海,很快就会蒸发掉;一旦脱离了人民群众,事业不会有成就、个人不会有发展。所以,在工作中始终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三是在勇挑重担中增长才干。雷锋甘做“革命的傻子”,“雷锋传人”郭明义同样被人们亲切地称作“郭大傻”,他们“傻”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傻”得只做好事、不干坏事,他们的“傻”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经受住群众的检验,他们“傻”得可爱,“傻”得可敬。在工作面前,挑肥拣瘦、避重就轻,扪心自问、岂能无愧?当然,也可能有各式各样的理由,但是,如果都让小算盘管住大道理,国家何能繁荣昌盛?事业何能兴旺发达?我们自己又何能有点滴的 进步?沧海横流、人间沧桑——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不避危难、义无反顾,是英雄的潜质;敢挑担子、勇挑重担,有干事的雄心。也只有在攻坚克难中,才能历练非常之才、成就非常之举。也只有经过艰苦环境磨练、重大任务考验,才能在政治上更加坚定,在工作中取得实绩,在成长中突飞猛进。
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工作人员,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根本大计。同时,作为年轻工作人员,我们要承担起事业重任,做到忠诚党的事业、心系人民群众、专心做好工作、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学习,丰富实践,勇挑重担,用自己的最大力量为党的事业做出新的贡献!通过学习六中全会、省、市、县会议精神,我认为在为人民服务的同时,不能放下自己的文化修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只有这样自己才能更好把握前进的方向。要时刻关注党的最新思想动态,领会党的精神,把自己的工作和努力方向,向着党指出的方向来走,这样才不至于走死路,不至于犯错误。只有思想的觉悟提高了,才会有更高的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在工作的时候会更严格的要求自己,做让党和人民放心的干部!
第五篇: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
在今年10月18日胜利闭幕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遵循和行动纲领,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任务,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把握正确导向、增强宣传效果,推动兴起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激励和动员干部群众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对教育方面的发展则投入了更多的关注,通过一些专家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更多。对于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点。刘延东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把全会精神贯彻到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坚决落实全会关于“十二五”期间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部署,使横跨十年的教育规划纲要在头一个五年圆满完成既定任务。要牢牢把握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做到规划优先、财政资金优先、公共资源优先,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向 “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坚持教育科学发展,合理调整结构布局,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管理模式,使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更加适应扩大内需、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等战略任务的新要求。要把教育摆在改善民生、做好群众工作的突出位置,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促进教育公平,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协调城乡区域发展,抓紧制定完善加快学前教育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提高 高等教育质量以及加强民族教育、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注重顶层设计,突出重点领域,抓住长期困扰教育科学发展的难点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集中突破。刘延东指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深入学习领会,确保认识到位;落实配套政策,确保措施到位;扎实推进试点,确保改革到位;加大教育投入,确保保障到位;加强科学统筹,确保管理到位;完善体制机制,确保组织领导到位。要真抓实干,勇于创新,把教育改革发展任务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管教育工作的负责同志,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研讨班结业式。“十二五”,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性关键五年,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是对“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全面部署,是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十二五”规划建议引人注目,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规划建议的最具鲜明的特点,也是当代的要求,它事关“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发展仍是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潮流,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能够发生巨大历史性变化,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归根结底得益于我们党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领导全国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当前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掌握后金融危机时期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依然需要坚持发展这个硬道理。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我国经过多年快速发展,目前经济总量虽然已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有了大幅提升,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没有变,如何全面客观地评价我国发展现状,既要看到发展有速度、成绩大的一面,也要看到发展水平还不够高、任务还很艰巨的一面,仅从人均收入看,目前我国人均国民收入正在向4000美元的水平迈进,纵向比是个了不起的成就,而横向比在世界210个国家和地区中却处于百位之后,与高收入发达国家实际人均国民收入相差近10倍,追赶
发达国家的水平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通过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刻体会到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注重以人为本,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注重统筹兼顾,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注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完全符合我国国情的,我坚决支持和拥护,也坚决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等一系列要求,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实现“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