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全本
云南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提纲
开科学院: 专业班级: 授课教师: 职 称:
一、本课程性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即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科为依托的一门新课程。旨在使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开设本课程,是中共中央国务院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为完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和学科建设所进行的一项创新举措。
二、指导思想和教学目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指导下进行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教育。
帮助学生了解帝国主义侵略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勾结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苦难;了解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懂得必须推翻“三座大山”,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认识中国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自觉继承和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帮助学生了解近代以来中国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建立新中国而进行的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规律及其经验教训;懂得旧民主主义革命让位给新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原因;深入认识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了解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了解改革开放和搞好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懂得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从而增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实际,通过对具体历史进程、重要事件和人物的分析,帮助学生提高运用唯物史观和方法论分析、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
教师要在吃透吃准教材的基本精神上下功夫,掌握课程教学目的、基本要求以及基本思路,把握各章主要内容以及教学重点、难点。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方面注意避免与中学历史课的简单重复,另一方面要着重弥补学生把握近现代历史发展规律性、经验教训、准确理解、解释不清等方面的不足。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史为鉴,抓住中国近现代历史主流和本质,是近代以来中国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这个“纲”,掌握反侵略斗争、国家出路探索、民族民主革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全面小康等“史要”,富有针对性、启发性、实效性和生动性,切实达到教学目的,保证课程开课质量。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各章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顺 序 授课章节 章节名称
课时分配 4学时
2学时
(一)上编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二)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三)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2学时
(四)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封建帝制的终结 2学时
(五)中编综述
天翻地覆的三十年
(六)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七)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九)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十)下编综述
走向辉煌的五十年
2学时 4学时 4学时
4学时 4学时 1学时
3学时
(八)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十一)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
(十二)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2学时
(十三)第十章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学时
四、教学方式
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配以多媒体课件,并适时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内外教学活动,如观看历史文献影片、课堂案例分析讨论、爱国主义精神演讲、参观西南联大校史展览、一二一运动纪念馆或参加“三下乡”、“青年志愿者”到企业、农村进行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科技推广、公益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等。
五、作业、考查、考试及成绩评定
1.每学期布置两次课外作业,每次作业以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能力为主,一般以两个教学难点的简述题为宜。
2.每学期期中考查,考查以已讲授内容为主,参考题如下:
一、简答题: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2.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3.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教训。
4.辛亥革命是怎样失败的,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二、论述题
1.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的总的经验和教训?
2.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三、对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评价、意见和建议。
3.每学期期末考试。考试题型分为客观题、主观题两大类。客观题闭卷考试,填涂机读卡。主观题题型为简述题、案例分析题和论述题,开卷考试。
4.学生学习成绩评定。学生成绩构成:平时成绩30%(作业和期中考查占20%;出勤和课堂纪律占10%);期末考试成绩70%。学生旷课三次取消平时成绩;旷课达总学时1/3及以上者取消考试资格。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年——1919年)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840年至1919年中国从鸦片战争之前到五四运动前夜历史发展的主要线索和要点。综述的作用是为大家提供指导思想理论原则和历史线索,为同学们学好各章内容奠定基础。
本章教学目的及其基本要求:让学生总体了解近代中国由封建社会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转变;了解认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性质、主要特点、阶级状况;掌握其主要矛盾和中华民族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进一步明确国家独立与人民富裕、民族解放、人民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明确中国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三大历史任务,对上编内容有总体把握。
本章教学重点和难点: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主要特点、阶级状况; 2.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形成、性质、主要矛盾;
3.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的主要矛盾、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本章教学时数:4课时 本章教学具体内容: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人类五千年文明史中长时间走在历史前列,灿烂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是世界上历史文化从未间断、绵延至今的唯一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优良传统和伟大民族精神的民族。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充分肯定古代中华文明,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上世纪80年代末,曾在我国泛起“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潮,诋毁、丑化中华民族,全盘否定中华文化。当时的政论电视片《河殇》,就是这股思潮的代表作。说黄河文明是失败的文明,渲染黄河文明的落后和保守,甚至把黑眼睛、黄皮肤当作落后的标志。声称只有用蓝色文明,也就是所谓的海洋文明取代黄色文明,中国才有出路。当时不少媒体中也充斥着丑化、诋毁中华文化的文章。有的说,中国是一个没有个性的国家;民族血管里流淌的都是奴性,缺乏创造力,安于现状。民族个性是畏惧斗争,逃避现实;有的说,中国传统文化都是糟粕和垃圾,要予以全面否定;还有的公开表示对爱国主义的轻蔑,说无所谓爱国不爱国,你说叛国就叛国,承认自己就是挖祖坟的不肖子孙,还以此为荣。这股思潮完全背离了历史发展的本来和真实。首先,“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历经磨难而信念弥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开发建设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江泽民)。其次,这种思潮在现实中只会起到涣散斗志、扰乱人心、动摇和打击民族自信心的消极作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丧失了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就失去了精神支柱和凝聚力,就会失去生命力。有无高昂的民族精神,能否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综合国力,是经济、科技等硬实力和民族精神、创新精神、先进文化等软实力的统一。精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看,在一定条件下,精神可以变成物质,精神力可以转化为物质力。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经济技术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促使经济技术力量发挥出更好更大的作用。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的道理,也正在于此。
(二)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衰极而亡)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原因。这是纵向历史联系的探讨。即中国近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的历史联系。毛泽东说:“今天的中国,就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者,不应当割断历史”(《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不了解古代历史的特点和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历史进程,我们就无法了解中国社会由古代向近代的转折。古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等方面的优缺点、精华糟粕等无不强烈地影响着近代社会的各个方面。不能透彻地了解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就不能深刻了解中国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二千多年。清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其时,中国封建社会已是“大厦将倾”,虽有康乾盛世,不过也是回光返照,百足之虫僵而不死罢了。19世纪中叶开始,清王朝危机四伏,矛盾重重,到了衰极而亡之时。
首先,封建皇帝位代表的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其次,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是地主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地主拥有最大部分的土地,农民很少或没有土地,也没有任何政治权利。对农民残酷的压迫剥削,必然激化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同时,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因为其基本生产结构是以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小农经济既束缚和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又对新生产方式有较强排斥力和抵抗力,加之封建统治者施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而在社会内部也缺少促使工业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机制,造成封建经济发展迟缓。
再次,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专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社会的生机和活力。同时,“家天下”而下的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是封建社会结构的特点,其日益增强的保守性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最后,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实行文化专制主义。总结: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另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
“周期率”:各封建王朝王朝前期都汲取前朝历史教训,政治较清明、轻徭薄赋,励精图治而屡有盛世;后期则因政治腐败、土地兼并,农民战争而没落衰亡。
“嘉道中兴”已到了封建社会末世,可谓到了衰极而亡之时,其表现: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国防虚弱,文化专制,阶级矛盾激化,对外闭关自守。
(三)世界资本本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这是横向的分析,就是联系中国与世界的历史进行分析。学习历史,不仅要有深远的历史眼光,而且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不了解当时中国所处的世界历史环境,不了解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懂得殖民主义的根源和本质,不进行中国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综合国力等方面的对比。我们就难以了解,为什么从鸦片战争开始,会发生中国社会由封建社会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转折,为什么国家独立,人民解放会成为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
1.16世纪开始,东西方的历史走向出现巨大反差,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14世纪至15世纪,欧洲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使用雇佣劳动者的手工作坊主、控制家庭手工业的包买商等)。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作了思想上的准备。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亨利王子、迪维斯、麦哲伦、达伽玛、哥伦布),更为开拓世界市场、发展海外贸易、推动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
16世纪至18世纪欧洲资本本义的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创造了两大条件:即一方面少数人积累大量货币财富,另一方面劳动者丧失生产资料变成自由出卖劳动力的无产者。如英国圈地运动;西方殖民者疯狂屠杀印第安人掠夺其土地和财富;掠卖非洲黑奴;欧洲国家实行国债制度、税收制度和贸易保护制度等等。
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1)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英国率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政权;率先进行工业革命并迅速推广到欧洲;凭借自身首个资本主义国家的诸多有力条件,先后挫败了西班牙、荷兰等老牌殖民主义国家,成为“海上霸王”,建立了殖民地横跨非洲、亚洲、美洲、大洋洲的“日不落帝国”,成为当时资本主义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2)法俄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挣脱了封建制度的束缚,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先后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终于在欧美确立。法国是第二号资本主义强国;沙皇俄国成为“欧洲宪兵”;后起之秀是在大英北美殖民地上独立的美国。
2.16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在鸦片战争前半个多世纪里,中国已经大大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西方冒险家的环球航行和随之而来的征服掠夺揭开了近代殖民扩张的序幕。
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殖民主义者上要是通过海盗式的掠夺土地、财物,欺诈性的贸易和奴隶贩卖等方式从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攫取巨额财富。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资本自由竞争时期,广阔的国外市场和原料供应地的巨大需求,推动西方列强运用各种手段对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进行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侵略,使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沦为资本主义强国所垄断的商品倾销市场、廉价劳动力廉价原料的供应基地和自由的投资场所。殖民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
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进人帝国主义阶段之后,资本输出成为殖民剥削的重要形式,并出现瓜分世界的狂潮。殖民主义成为由少数帝国主义强国主宰的更完整的世界体系。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一方面,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世,僵化没落、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统治扼杀了人们的创造精神,阻碍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它没有力量解决日益激化的阶级矛盾和社会危机。另一方面,中英两国相比较,一个是相对停滞的、蜗牛速度爬行的封建主义古国,一个是迅猛发展、急于向外扩张的资本主义强国。两者于特定的历史时刻(19世纪中叶)碰撞,在中国领土上发生冲突(贸易)和战争(鸦片战争),并由英国扮演第一个殖民侵略者角色,其历史必然性也就在这里。所以,必须明确:第一,近代中国的落后并不是鸦片战争后才开始的。早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就已经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了。而且正是因为落后,才使得封建中国无力阻止西方列强的横暴相加。第二,西方列强的侵略进一步加深、加重了中国的落后。这两个观点是完整、统一的。前一种观点反映在西方人对待中国的态度变化上。16到18世纪时,西方人普遍认为,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繁荣富庶,政治清明,拥有古老文化、优雅艺术、先进技术的文明古国。但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对原来被视为世界样板的中华帝国表示出轻蔑,甚至仇视。尊敬和颂扬被诬蔑和谩骂取代了,中国被视为贫穷野蛮,落后停滞,闭塞傲慢,政治腐败、道德败坏,极度虚弱,制度落后的病国。态度的变化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客观变化。美国前国务卿布热津斯基《大失败——20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则可证明后一观点。他说:19世纪强加给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协定和治外法权的条款,使人们清清楚楚地看到,不仅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地位低下,而且中国人作为一个民族同样地位低下。这个衰败的现实和中国人的自我意识发生猛烈冲突。中国人认为,在过去,甚至就在不久以前,他们在文化上和政治上都还比蛮横的侵略者们富有和强大得多。事实上,中国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发生大滑坡,是在近代的事情。这些事实驳斥了西方流行的看法,说中国是一个停滞而颓废的帝国,而更加生机勃勃、富有进取精神的欧洲人可以随时欺负他们。布尔津斯基在预言共产主义大失败为主旨的书里这样评述中国的落后,可见帝国主义侵略加深、加重了中国的落后,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
3.资本主义的发展逐步使人类历史成为世界历史,深刻认识殖民主义的本质和特征。“掠夺是一切资产阶级生存的原则”(马克思);“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如果不开发新的地方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入世界经济的漩涡,它就不能存在与发展”(列宁)。资本主义把一切民族都卷到所谓的文明中来了。它迫使一切民族采用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马克思)。殖民主义是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而产生的,它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演进而发展,是为资产阶级剥削国内外人民、建立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服务的。西方列强的强大是建立在对各大洲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或地区人民的剥削、掠夺、压迫和奴役之上的。
正确了解殖民主义侵略对被侵略国家造成的后果和产生的历史影响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以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为标志的。但近些年来,怎样看待殖民主义的侵略却存在着对立的观点。有人说我们的研究依然停留在对殖民主义宣泄情感、缺乏理性的口诛笔伐层次上。有的主张重新评价殖民主义的侵略。认为批评西方殖民主义侵略造成东方国家普遍落后的观点使历史批判的天平倾斜了。是殖民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东方历史的进程,提供给了中华民族能够迅速赶上西方文明的最后良机。有的更直接地说,如果没有殖民主义的征服,人类,特别是东方各民族所有优秀的才能只能是永远沉睡、得不到发展的。是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结论:殖民化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现代化的进程。事实果真如此吗?殖民主义是西方列强通过军事征服、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占领、奴役和剥削弱小国家、民族和落后地区,将他们变成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侵略政策。这种政策必然会给殖民地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殖民主义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大都采取赤裸裸的暴力手段,武装攻占、海盗式掠夺,血腥奴隶买卖,欺诈性贸易,海外移民等等。资本自由竞争时期,则改为通过自由贸易形式把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变成自己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投资场所,廉价劳动力和雇佣兵的来源地。帝国主义阶段除继续采取上述手段外,资本输出成为剥削、奴役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主要手段。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是本质联系的罪恶孪生。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殖民主义的侵略、屠杀和抢劫上的,剥削和奴役殖民地人民是殖民主义生存的必要条件。毛泽东说,在帝国主义时代,殖民主义到了非依赖殖民地、半殖民地就不能过活的地步(《新民主主义论》)。西方列强在控制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之后,就要按自己的意愿去改造殖民地、半殖民地,改造的目的是最大限度获取自身利益。而在改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管理制度、科学技术等等东西引入殖民地、半殖民地。这在客观上对殖民地区产生过一定积极影响,就如马克思所说,他们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对于此,我们不必回避。但不能过分夸大这种影响,而把殖民主义当作传播人类文明的天使,当作引领人类历史进程的圣贤,当作给人们带来普遍幸福的救世主。最根本的是,殖民主义者绝非要把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发展成资本主义国家,也绝不允许这些国家和地区实现现代化,以至于让这些自己曾经的附庸变成自己的竞争者,甚至对手。且不说殖民主义在征服过程中的种种令人发指的暴行和种族灾难,以及通过赔款、投资以及欺诈等手段攫取的大量财富,仅是其通过各种条约攫取的政治、经济、外交的种种特权,就犹如一根根铁链,扼杀了殖民地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的生机。经济学家戚淑棻《经济侵略下的中国〈序言〉》1926年的结论是,‚彼年以来,帝国主义与军阀狼狈为奸,他们加重我内乱,掠夺我金钱,屠戮我国民,已成为不可掩盖的事实。他们的勾结,就是一部部不平等的条约。由此观之,弱我中国者是资本帝国主义,至我国家危亡者,因而产生的不平等条约也;资本帝国主义实在是蚕食我们国家的野兽;不平等条约就是搜刮我的桎梏和陷阱‛。从中国近代史来看,帝国资本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压制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止、破坏中国社会的前进,是由无数事实所证明了铁证。
还有人认为,可惜中国没能像香港那样变成殖民地,说中国要富强,先得被殖民150年不为过。这是典型的一叶障目。香港成为今天这个样子,是由多个特殊历史条件构成的。世界上曾经的那么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都成了现代化国家了吗?印度并没有因为曾经是英国殖民地而成为现代化国家。殖民主义造成的历史后果:当今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没有一个不是历史上的殖民地国家。他们今天的贫穷与落后,正是当年殖民主义疯狂掠夺和血腥榨取的结果。不仅如此,殖民主义遗留下来的种种问题,今天仍然严重困扰着这些国家的人民,成为他们发展道路上的制约和障碍。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必须推翻殖民主义统治才能发展,这是历史证明了的一个规律。
19世纪中叶,经济停滞、科技落后、国力衰微、国防虚弱而地大物博的中国成为新殖民扩张的对象——把中国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自己政治、经济上的附庸,这就是西方列强侵略的阴谋目的。直到今日,这个阴谋还在作祟。
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殖民扩张,使中国遭遇空前严重的挑战,面临着极其深刻的生存危机——文明尽毁,亡国灭种!美洲印第安民族的前车之鉴。
二、外国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日不落帝国”的形成,新的目标:中国。19世纪初,英国已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最强大的国家。19世纪中叶,这个只占世界人日2%的岛国在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建立了号称“日不落”的殖民大帝国。在占领印度,入侵阿富汗、新加坡和缅甸等国家和地区后,它的新目标:中国。
2.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商品→贸易→鸦片→炮舰的殖民过程
其一,英国商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和闭关政策的顽强抵抗,而英国却需用大量银元购买中国的商品,英国对华贸易长期处于入超状态
其二,英国以走私鸦片作为牟取暴利及改变对华贸易逆差的手段。英国政府、英印殖民政府、英国工商资产阶级都获得巨额收入。对华鸦片贸易成为英国经济的命脉。
其三,1825年和1837年英国发生了两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为了摆脱危机和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英国迫不及待地要发动一场战争,正在寻找战争导火索。
其四,英国意欲侵略征服中国蓄谋已久。从乾隆60年玛戛尔尼开始,很多殖民主义者都曾上书英国政府,要求动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
其五,马克思:“非法的鸦片贸易年年靠摧残人命和败坏道德来填满英国国库”,造成了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和财政危机,中国人民强烈反对鸦片贸易,清政府实行禁鸦片措施。
1839年6月大清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销毁收缴鸦片。与此同时,英国政府针对中国禁烟,加紧发动侵华战争的准备;1840年4月,英国国会通过对华战争的决定。
1840年6月英国侵华舰队封锁了珠江海口和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重大转折。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派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在停泊于南京长江江面的英舰“康华丽 号上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3.鸦片战争失败: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1842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条约》;1843年7月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10月《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
1844年7 月3日,中美《望厦条约》。1844年10月24日,中法《黄埔条约》。
4.中国历史的转折:中国由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国家,变成为领土割裂、主权散失的半殖民地国家。
政治上,1942年英国割占香港岛;1949年葡萄牙强占澳门,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领事裁判权和租界的形成使中国司法主权遭到破坏;允许列强兵舰在中国领海自由航行,在各港口“巡查贸易”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等等。
经济上,中国从一个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国家,变成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世界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基地的、经济上的半封建国家。
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国家,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畸形发展的道路。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从鸦片战争正确看待反侵略民族战争
前段时间有观点认为,鸦片战争以来的系列战争都是在中国实力远远落后于列强的总体态势下进行的,像林则徐这样的抵抗派是不识时务、虚骄误国。因为他们态度强硬才导致战争爆发,他们应该为战争的失败以及带来的严重后果负责。而像琦善、耆英、李鸿章等主和派则是能够审时度势、了解世界局势而忍辱负重、委曲求全者。其理由是,既然落后只能挨打,那么反抗是无用的。因为反抗之后仍是失败,况且失败后还要付出惨重代价。
我们可从四个方面分析。第一,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近代中国人民在屡遭侵略的悲惨境遇中得到的一个惨重教训;但这绝不是停止反抗的理由,也并非是将‚落后就要挨打‛引申为‚落后只能挨打‛。两字之差,天壤之别。前者是一个积极的命题,警醒人们保持忧患意识。一个国家民族只有经过艰苦努力摆脱落后,使自己强盛起来,才能摆脱任人宰割、受尽屈辱的悲惨命运,以平等姿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后者则是一个消极命题。它宣扬奴隶主义和宿命论,涣散人们的斗志。鼓吹强敌当前要俯首贴耳、逆来顺受,任凭侵略者作威作福,予取予求。第二,这种观点毫无根据。该观点认为,既然落后弱小国家民族的反侵略战争是注定失败,反抗就徒劳无益,那就不必反抗,任侵略者所为就是。在古今中外战争史上,弱小一方战胜强大一方的例子屡见不鲜。美国独立战争打败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英国;落后的海地赶走了法国殖民者等等都是典型实例。如果因为力量对比悬殊就放弃反抗,就不可能有打败日本侵略者,推翻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胜利!近代中国的民族战争中,以弱胜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抗日战争。中国人民能够打败经济、军备的实力远比自己强大的日本侵略者,绝不是偶然的。战争胜负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固然重要,但战争性质、人心向背、战争动员、战略战术等等,也起着不可忽视的决定性作用。作为一个剑客,决不会胜券在握时才出手亮剑。评判历史,当侵略者将战争强加在弱小民族身上时,只有那些没有起码人格的人,才会去责备为民族生死存亡拼死抗争的人们。第三,投降的处方。既然反抗是徒劳的,那么在侵略者兵临城下时,该怎么办?他们开出两张处方。一张是暂不抵抗,等整备好军备、充实完武力之后再战。另一张是放弃抵抗,出让利益、甚至民族利益来换取利于侵略者的和约。前一方子根本就是一种搪塞。战争什么时候打,找何借口打,从来都是侵略者谋划的。强盗是决不会等你准备好了才来抢你的。后一张方子清政府则不断使用。如李鸿章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就是按此方割地赔款的。但侵略者欲壑难填,绝不是你让利就会令其满足的。得寸进尺、贪得无厌的侵略者比比皆是,但因人放弃抵抗就停止侵略的侵略者闻所未闻!第四,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的腐败,是经济技术的落后。不能因此得出不能进行反侵略战争的结论。“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近代史诸多事件都是中国人民走向新的、更高斗争形式必经的阶梯,也是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一个个奠基石。太平天国、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都从不同角度积极影响、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甲午战争惨败,使中华民族蒙受了空前的耻辱。但是,中华五千年深梦之唤醒,是从甲午战争割让台湾、赔款二亿开始的。创痛尤甚,爱国志士知耻而奋起雪耻,谋保国之策者所在笃有,掀起了新的民族觉醒浪潮,爱国主义得到新的发扬,变革的呼声日益高涨,这就是历史的补偿。义和团运动失败,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最重的《辛丑条约》。但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显现了中国人民的力量。德国元帅瓦德西说:无论英美或日本,都没有脑力或兵力来征服这个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国家。所以,瓜分之事实属下策。时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说,这是一个纯粹爱国主义的自发自愿的运动,它已经掌握了群众的想象力,并将会像野火一样烧遍全中国。今天的这段插曲不是没有意义的,而是一个要发生变革的世纪的序曲,是远东未来历史的主调。公元2000年的中国将远远不同于1900年的中国。外国人的发号施令有一天必须停止,外国人有一天必须离开中国。而目前发生的这段插曲,就是今天对将来的一种暗示。赫德从他的角度对义和团运动作了符合实际的判断,历史证实了他的预言。所以,‚我们研究历史,不仅要研究胜利的历史,还要研究失败的历史,只有经过很多痛苦才能取得经验,不要把错误纯粹当作是一种耻辱,要看到同时是一种财富‛。毛泽东的话很值得我们深思。
(二)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要认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就须明确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社会性质是认识中国近代一切社会问题和革命问题最基本的依据。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变化:其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其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上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初,曾开展过一场关于中国社会与革命的性质的大讨论,经过激烈争论,多数人认同了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判断。后来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对中国半封建、办殖民地社会的性质作了系统论述,形成了完整理论。正确判断中国社会性质之所以重要,第一,认识中国社会性质就是认识中国国情;要做好中国的事情,首先必须了解中国的国情。对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一知半解或一无所知,干事情只凭主观想象,难免处处碰壁。国情包括很多方面,而最根本的就是现实社会的性质。社会性质制约着很多问题,有的问题是由社会性质决定的。中国近代史的前80年里,不同政治势力在爱国主义推动下,都曾提出过建国方案。这些方案都有其历史合理性,产生过一定的作用,是中国社会发展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最终都在具体社会实践中碰壁,失败。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社会性质的正确判断和对国情的深刻认识。第二,认清社会性质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够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革命的任务、革命的动力、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认清中国的国情,也是认清中国一切革命问题基本的根据。中国共产党就是依据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这个判断,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路线和政策,引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革命的实践和胜利雄辩地证明了这个判断的正确性和科学性。第三,认清社会性质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出发点。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变化,一个是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统治,使独立的中国变成半殖民地的国家;另一个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加速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解体,促使中国产生了资本主义的因素,由完全的封建社会变成了半封建社会。但列强侵略的目的,绝不是要把中国变成完全的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有刺激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一面,而另一面则是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阻碍、压制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中国人民为了争取国家主权,挽救民族危亡,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进行了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顽强斗争。所以,因为这两个变化而有了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即,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统治者使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迫的过程;掌握了这个线索也就获得了了解中国近代史全貌的钥匙。
1.为什么称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近代中国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社会形态。
半殖民地: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等,使中国基本丧失了独立主权国家的地位,并在相当程度上被殖民地化。但由于中国长期以来是一个统一的大国,特别是中国人民顽强而持久的反抗,同时也由于列强间争夺中国的矛盾无法协调,使得它们中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单独征服中国,也使得它们不可能共同瓜分中国。它们才没有能够实行直接的殖民地统治,而是勾结联合中国封建统治者作为代理人,实行间接统治,使中国成为它们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实际上虽已丧失完整主权的独立国家地位,但仍维持着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所以是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门户,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经济体系中。商品倾销逐渐使中国农业与手工业分离,破坏了自然经济的基础,加速中国封建社会的解体;同时又促进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造成某些条件,使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国已经不是完整的封建社会了。然而,列强并不愿意中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们利用获取的政治经济特权,倾销商品,垄断轻重工业,直接压迫中华民族工业。近代中华民族资本主义虽然有了某些发展,但并没有也始终未能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形式。封建土地所有制顽强地存在,封建生产关系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依然占有明显优势。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东西依然根深蒂固地存在。中国已是半封建的社会。
半殖民地与半封建是密切结合、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是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教材P11-P12)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章第三节中,对这个问题作了细致生动的论述。毛泽东从十个方面论述了帝国主义在军事、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对中国实施种种手段,使中国社会从完全的封建社会一步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过程。
(一)向中国发动一次又一次侵略战争。
(二)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侵略特权;
(三)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设立租界;
(四)在中国经营轻重工业,直接进行经济压迫;
(五)垄断中国的金融财政;
(六)造成一个买办的高利贷的剥削网,培植买办和高利贷阶级;
(七)地主阶级成为他们统治中国的支柱;
(八)造成军阀割据和军阀混战;
(九)实行文化侵略政策;
(十)在一定条件下,把一些地区变成他们直接统治的殖民地。帝国主义有‚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工具‛的方面,但是更重要、更本质的一个方面,是帝国主义阻碍被侵略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毛泽东对此列出了十条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进行了无可辩驳的阐述,其中任何一条都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严重阻碍作用。教材将特征准确概括为六条。第一、二条讲政治问题。即,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政治控制和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使地主阶级成为帝国主义在中国进行统治的支柱;第三、四条讲经济。即中国社会中封建经济的状况与畸形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的状况。第五条讲列强争夺和封建阶级统治下,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第六条讲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人民生活的特点,一是极端贫困;二是毫无政治权力。这六条,就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最主要特征。
(三)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随着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变动:旧阶级的变化与新阶级的产生。
1.旧阶级的变化
封建统治阶级即地主阶级:地主、官僚地主、军阀、工商业兼地主、城居地主、资本家。地主与农民的阶级矛盾,不仅没有缓和,反而更加激化。
被统治阶级即农民阶级:自耕农、贫农、雇农、破产或失地农民(流入城市)。特点:社会地位低下,受压迫、剥削严重,极端贫困,毫无政治权力。具有强烈的革命要求,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阶级局限性:小生产者的保守、散漫、狭隘等。单凭自身力量不可能求得解放,更不可能领导并把反帝反封建斗争引向胜利。
2.新阶级的产生
新兴的被压迫阶级即工人阶级:来源:城乡破产失业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构成:19世纪40至50年代外国资本在华企业的口岸码头、出口加工业、船舶修造业等的工人、海员、雇佣工人;19世纪60至70年代后国家大型军民用企业的产业工人和中华民族企业的雇佣工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产业工人。
特点:比中国资产阶级早30多年产生;人数不多却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三重压迫世所罕见;受剥削最深,革命性最强;组织纪律性强、分布集中、坚强团结;与农民阶级有天然联系等。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新产生的中国资产阶级:来源:买办、旧式商人、地主、官僚、华侨等; 构成:来源不同,构成复杂。可分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1)官僚买办资产阶级: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政权紧密结合的、利用政治经济特权和与外国资本紧密联系的、封建的买办的垄断的资产阶级。特点:集封建性、买办性、垄断性、剥削性、寄生性于一身。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
(2)民族资产阶级:由投资于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商办企业或创办经营新式企业的地主、官僚、买办、旧式商人、工场场主、华侨商人等转化而来。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中华民族资本兴办的新式企业逐步发展起来。
特点: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而与其有矛盾,也有反对压迫的要求;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参加革命或在斗争中保持中立;但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身力量薄弱,因而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坚决性,显现出妥协性、软弱性和动摇性。这种两面性使其不可能引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并对民主革命产生了直接而消极的影响。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一)两大主要矛盾及其关系在复杂事物中,会有一个或两个矛盾是主要的矛盾。它们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绝不能脱离主要矛盾去谈次要矛盾,更不能主次颠倒。譬如,学习西方是近代中国的一个重要命题。要救国、要富强,就要学习西方先进的东西。而中西方文化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碰撞,这就产生了西学与中学的矛盾。这个矛盾是次要的,是从属于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的。但有的人就硬将是否向西方学习当作评判历史人物功过的唯一标准,结果其评判出现了致命偏差。再如,有人夸大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作用,将袁世凯逼宫当作推翻清王朝统治的决定因素。结果把一个帝制货色,变成了共和元勋。只有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才能够科学揭示近代历史的真相。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里,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有两个主要矛盾,一个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另一个是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两大矛盾相互交织,贯穿于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中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最主要的矛盾。
两大主要矛盾的关系:互相交织。
矛盾关系的构成原因: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半殖民地统治是在与中国封建主义结成同盟的条件下实现的。当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时,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和支配地位,阶级矛盾暂时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中国社会各阶级会暂时团结起来以民族战争反对帝国主义。当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结成同盟,用非战争形式共同压迫中国人民,尤其是封建统治特别残酷时,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矛盾退居次要地位。中国社会被压迫阶级就采取国内战争形式反对压迫者,斗争的矛头主要直接地指向封建统治者。当国内战争发展到从根本上威胁帝国主义的利益和封建统治时,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织而民族矛盾起支配作用。帝国主义就直接出兵,镇压中国人民,维持封建统治,保护殖民利益。
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是两大主要矛盾互相交织和交替作用的结果。中国革命就是在这些主要矛盾及其激化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二)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共同富裕。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前提的”《十五大报告》。
近代中国人民的斗争,主要是以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为出发点的。
提出两大历史任务的原因:其一,帝国主义侵略使中华民族丧失了民族独立的地位;其二,帝国主义勾结封建主义残酷压迫、奴役毫无政治权利的中国人民;其三,近代中国遭受过世界上几乎全部帝国主义国家的欺凌;其四,由于“社会制度腐败”,“经济技术落后”这两个根本原因,近代中国的反侵略战争直到抗日战争以前无不以中国失败被迫接受丧权辱国条约而告结束。中华民族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民要摆脱被压迫奴役的命运,必须彻底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彻底改变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两大历史任务,就是这样被历史地提出来的。
两大历史任务的关系: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要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必须推翻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相勾结的反动统治。而反动统治是不可能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的。因此,必须坚持反帝反封建,通过革命手段,彻底推翻反动统治,完成前一个任务,为完成后一任务扫清制度障碍,创造必要前提,开辟发展道路。即,只有以革命手段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任务才有完成的可能,而实现现代化是民族独立的保证。(教材P16,第二自然段)
就历史发展方式的作用及其变化而言,两大历史任务的关系,也是革命方式任务与现代化任务的关系。前一任务蕴含革命方式的内容,后一任务则反映了现代化的一般内涵。如果说,两大历史任务是统一的、密切相关的;那么,中国近现代史上,革命方式与现代化的关系也是统一的,密切相关的。革命是贯穿近代历史的主旋律,而现代化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魂牵梦绕的不懈的追求。事实上,改良方式行不通。正是通过革命,中国人民才逐步改变了贫穷落后面貌,初步实现了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正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民族不独立,国家不统一、人民无权利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背景下,工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等主张只能是一种不能实现的良好愿望。
学习思考(见教材)阅读书目和参考资料
1.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12月),《毛泽东选集》第二卷。2.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节选)(1997年9月12日)。
3.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年7月1日)4.沙健孙、龚书铎《走什么路?——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若干重大是非问题》,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龚书铎、金冲及、宋小庆《历史的回答》,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6.林华国《近代历史纵横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参考论文:‚方式变化‛意味着什么?
美国多克大学德里克教授有一篇文章,题为《革命后的死穴: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当代危机》(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5年春季卷总第10期),陈述了美国汉学界(包括西方)从革命方式到现代化的认识上转变的情况。
在上世纪60、70年代,革命依旧是美国汉学界占主导地位的历史解释方式。不仅中国近代史是以革命为中心书写的,那些并非研究革命问题的著作,也是以革命成就为标准,并据此解决、评判其他历史问题。尽管意见有所不同,但对革命的评价都是肯定的。即,革命为中国引进了一种新型的政治,使得比先前更多的人可以参与政治,使得过去没有权利谈论政治的人可以发言了。它将人民从过去被压迫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并使他们摆脱了传统思想的奴役。革命使中国摆脱了帝国主义,并转变为一个现代主权国家。革命清除了或是由历史形成的、或是由近代帝国主义导致的种种发展的障碍,解决了发展的问题。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看法完全变了。先前被描述为人民解放史诗的革命史,现在变成了失败与衰落的故事,甚至被描写为一种畸变,一种对中国历史正常道路的偏离。有的著作称,革命并不意味着被压迫者对压迫者的胜利,反而使得中国的不良分子得以掌握政治权利。以往所说的‚痞子运动‛的发起者掌握了权力,使得潜藏在中国文化中的恶劣习性和态度泛滥成灾。有人认为,中国虽然搞了一个多世纪的革命,但中国自晚清以来就从来没有进入过现代社会。换言之,革命不但没有使中国现代化,反而强化了其前现代的状态。即,革命破坏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有的更进一步强调,革命带来的不仅仅是失败,它打乱了清末中国向着现代化的渐进,中断了其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如果没有革命,其境况可能更好些。总之,论者们或否定革命是中国历史的中心;或在肯定革命中心地位的前提下将其理解为是一场失败,是中国发展的障碍。德里克很有眼光地补充道,凡是有关‚方式变化‛问题,都在中国国内研究中有充分反映。上世纪90年代,学界就有人提出‚告别革命论‛,说如要对20世纪中国历史进行反省,那首先的根本性反省,就是‚革命革糟了‛。我们民族犯了一个大错,就是‚革命崇拜症‛。它让人发疯、发狂,失去理性。革命方式有许多弊病,会造成包括对社会的破坏等后遗症。老在革命,整个民族的能量都在革命中耗尽了。所以,革命给20世纪的中国带来太多灾难。照此论调,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一团漆黑。革命的仁人志士就是制造这种黑暗的罪魁祸首。这种论调是否符合实际呢?下面就来做一点回答和分析。
革命是怎样发生的?
无论歌颂、赞扬也好,反对、诋毁也罢,革命确确实实就是20世纪中国历史的主旋律。这个事实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革命作为社会发展的一种客观运动,既不是少数人鼓吹、制造的结果,也不是多数人一时感情冲动的产物,而是一种适应社会历史发展的理性选择。以为依靠少数革命者政变,制造一种革命崇拜就能把无数群众卷到革命洪流中来,这显然是一种过于天真的想法。恩格斯早就说过,把革命的发生归咎于煽动者的恶意的迷信时代早已过去了。现在每个人都知道,任何地方发生革命震动,总是有一种社会要求为其背景,而腐朽制度阻碍这种要求得到满足(《马恩全集》第8卷P5)。实际上,只有在统治者不能照旧统治下去,人民群众也不能照旧生活下去的时候,革命才会发生。革命者选择或接受革命,往往是被逼上梁山的。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国家主权丧失,民族独立无存,被逼到了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既然帝国主义勾结封建主义剥夺人民生存发展的权利,阻碍中国走向现代化,人民就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革命中去。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民要集中那么多精英、投入那么多精力、经历那么多艰难险阻、付出那么多惨痛代价去革命的根本原因。这是中国人民为国家独立、民族生存必须作出的历史抉择。诚然,革命必须付出代价,甚至是沉重代价。但是,如果没有革命对旧制度的扫荡,人民将要付出千百倍沉重的代价。至于破坏和建设的关系,一百年前的邹容就有明确回答:‚要想大精神,就必须对旧制度进行大破坏。有大破坏,就必须有大建设,这是千古不易之定论。我们今天所行之革命,是为建设而破坏之革命‛。革命确实有破坏的一面,但这种破坏是必要的。不除旧,何以迎新?孙中山也对胡汉民说过,建设是革命的唯一目的,如果不诚心建设,就不必去破坏,更不必革命。
没有革命就没有工业化
工业化是国家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能否实现工业化?上世纪40年代,毛泽东对这个问题作了明确回答,‚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大规模的工业,没有工业,就没有巩固的国防,就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一个不是贫弱而是富强的中国,是和不是半殖民地的而是独立的,不是半封建的而是自由的、民主的,不是分裂的而是统一的中国相连接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分裂的中国里,要想发展工业,建设国防,造福人民,求得国家的富强,多少年来多少人都做过这样的梦,但是一概都幻灭了‛(《毛泽东选集》第三卷P1080)。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科学救国论者的工业化道路也行不通。只有革命,推翻三座大山,争得国家独立、人民解放,才能建设工业化,实现现代化,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获得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清末时,人们虽还未获知这个规律,但从切肤之痛的经验中体会到,要想实现强国富民、振兴中华的梦想,首先必须聚全力推翻已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清王朝,埋葬封建帝制,求得民族独立,争取政治民主。这就是辛亥革命发生并迅速兴起的原因。
有些人之所以将革命与现代化对立,认为革命妨碍或破坏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其根本错误,就是没有弄清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生产力落后、低下是不可能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文明进步、人民幸福的。所以,必须发展生产力。但不能否定生产关系、社会意识、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没有一定的、适宜的政治条件和客观环境,生产力发展就举步维艰。当国家政权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之时,推翻这个政权就成为时代的要求,就成为首先必决的问题。不踏出这一步,就难以继续前行。辛亥革命就为后来的社会进步拓开了道路。也正是在这种时代要求下,革命成为历史发展的火车头。不革命,不推翻反动政权,社会经济就阻滞不前,历史就无法进步。这同样也是由中国近代史证明了的。毛泽东曾多次指出,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往往是在革命之后,在新的生产关系建立之后。从世界历史来看,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不是在资产阶级建立政权之前,而是在之后才完成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大发展,也不是在上层建筑革命以前,而是在革命之后。都是先把上层建筑改变了,生产关系搞好了,上了轨道了,才为生产力的大发展开辟了道路,为物质基础的增强准备了条件。生产关系的革命是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所引起的。但是,生产力的大发展总是在生产关系改变之后。首先是夺取政权,然后再解决所有制的问题,再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规律。
综上,把革命看作是对生产力的破坏,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也不符合历史的实际。其片面性在于,它根本就没把革命放到历史长河里去考察,而只是看到社会在革命时所付出的代价。从发展而言,革命为社会进步创造了必要条件。资产阶级通过革命获得了政权,完成了工业革命,自己成为世界统治者,反过来就说落后、弱小国家民族的革命是破坏生产力,妨碍历史进程,这是典型的霸权主义言论。此外,现代化包括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很多人讲现代化,只讲经济。谁修了铁路建了工厂,谁就是现代化了。修铁路、办工厂、引进先进技术很重要,都是现代化必要的内容。那么真正的现代化呢?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能实现现代化吗?只有推翻封建专制主义统治,通过革命!那么人的现代化呢?只有通过各种各样的改革创新,解放人们的思想,才能使人逐步走向现代化。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戊戌变法是一次思想解放,辛亥革命也是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五四运动是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没有这些思想解放,人的现代化是难以想象的。再有,推动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应该弄清楚。总之,只有正确理解了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才能够深刻认识近代史的两大历史任务,也才能够准确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本章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近代中国1840年到1919年80年间的基本历史情况。把握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两条基本线索,即,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中国人民抵抗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明确三个主要问题,第一,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第二,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斗争的意义是什么。第三,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深刻领会近代中国人民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的历史根源和现实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深入了解国情,增强爱国主义意识、历史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
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2.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及其意义;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本章教学时数:2课时; 本章教学的具体内容:
第一节 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资本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时期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垄断前的资本主义、即自由竞争占统治的资本主义,发展到顶点的时期是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正是在这个时期以后,开始了夺取殖民地的‘大高潮’,分割世界领土的斗争达到了极其尖锐的程度。所以,毫无疑问,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向金融资本的过渡,是同瓜分世界的斗争的尖锐化联系着的”。(列宁)中国人民反对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既包括自由竞争阶段反对西方列强侵略的斗争,也包括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表现为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和文化渗透四个方面。
一、军事侵略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军事侵略。列强依仗强大实力和坚船利炮,或武力威胁;或发动侵略战争占地索款;或骚扰、蚕食领土、领海;或武装干涉中国内政;或出兵镇压中国革命;甚至企图瓜分中国。
(一)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80年间,几乎所有帝国主义国家先后对中国发动过大小数百次侵略战争。侵华战争历时之长,参与国之多,频率之高,范围之广大,危害之深重,世界罕见。
1.五次大规模侵略战争。1840——1842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社会由此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1860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83——1885年法国发动中法战争;1894——1895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1900——1901年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国、美国、日本、奥匈帝国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危害最大。八国联军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终形成。
2.多次小规模侵略战争。1871年7月俄军侵占西北重镇伊犁;1874年5月日军在美国支持下入侵台湾;1879年日军侵占琉球;1875年英国从缅甸入侵云南,引发“马嘉理事件”,签订《烟台条约》;法国殖民越南后屡次入侵广西、云南。1883年英军入侵西藏;1903年英军入侵西藏等。20世纪到来时,中国上空笼罩着资本帝国主义瓜分的乌云。
3.奇怪的战争。1904——1906年,沙俄和日本在中国领土上(辽宁旅顺)进行的分割利益之战——日俄战争。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领土上分赃争斗,双方死伤近1万人,中国平民却被无辜地残杀数万,而清政府竟诺诺宣称保持中立。强盗进家争斗,任由强盗屠杀,主人宣称中立,奇怪至极!说到底,这是中国长期积贫积弱的结果,是帝国主义长期在中国横行霸道的结果,是帝国主义对中国主权的又一次赤裸裸的残暴践踏。
在历次侵华战争中,外国侵略者妄图以惨无人道的屠杀摧毁中国人民的自信心,扑灭反抗侵略的烈火,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震惊人寰的三大惨案:
1.日军旅顺大屠杀:甲午战争中,1894年11月日军攻陷旅顺后,在四天之内屠杀中国居民2万余人;
2.八国联军京城大屠杀: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之后疯狂屠杀义和团民和居民,据史载,仅在北京詹王府一地,就杀戮团民和居民1700余人。
3.沙俄江东六十四屯惨案:1900年7月15日,沙俄军队在拥有中国居民三万五千人的中国东北江东六十四屯,把所有抓到的中国人驱赶到黑龙江边,“各持刀斧,东砍西劈,断尸粉骨,音震酸鼻。伤重者毙岸,伤轻者死江,未受伤者皆投水溺亡,骸骨漂溢,蔽满江岸。有随浪力拥过者八十余名,赤身露体,昏迷不能作语”。列宁指出:‚它们杀人放火,把村庄烧光,把老百姓驱入黑龙江中活活淹死,枪杀和刺死手无寸铁的居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他们的鲜血染红了黑龙江畔。不分男女老幼惨遭屠戮的尸体,像木筏一样漂浮在黑龙江的浊流之中。滚滚的黑龙江吞噬了有史以来第一次的人类的最大悲剧。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屠杀!最大的悲剧!最大的罪行!‛‚这些中国人在这个地区的半野蛮的俄国人当中是唯一的文明成分,他们是当地仅有的农民、园丁和工匠,没有他们,几乎就不能生存‛。‚黄童离家长号,白叟恋产叫哭,扶老携幼,逃奔瑷珲对过。长江阻梗,绕越不能,露守江滩,群号惨人‛。溺尸壅塞在轮船和木排周围,冲积在岸边的浅滩上。但沙俄却将这场残忍之极的大屠杀惨案当作‚向西方显示沙皇能够力挽黄祸狂澜‛的证据。真是无耻之尤!灾难来自何方,到底谁祸害谁,白山黑水无言,人心自明,铁案如山!
(二)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的领土完整 从1840年到1919年,帝国主义通过各种手段迫使清政府和北洋政府签订了近500个不平等条约、条款、协定等。
1.与列强五次大规模侵华战争而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相伴随的是一批不平等条约: 第一批: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及附件;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
第二批:1860年后,中英俄法等《北京条约》、《天津条约》;中俄《瑷珲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等;
第三批:1881年《改定伊犁条约》;1885年《中法新约》;1887年《中葡和好通商条约》;
第四批: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等;
第五批:1900年中国与八个帝国主义国家《辛丑条约》至1912年前后签订的条约。《南京条约》、《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7个主要的不平等条约显现了中国社会丧权辱国、割地赔款,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全过程。
2.割占领土,攫取特权,控制主权,划分势力。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资本帝国主义破坏中国领土的完整,迫使中国丧失各项主权,攫取了在华的种种特权,加强了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的控制。
第一,直接割占领土。通过不平等条约直接割占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及澎湖列岛、东北、新疆等大片领土。沙俄是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1858年《瑷珲条约》割占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领土;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乌苏里江以东44万平方公里领土;《中俄勘分西北界约纪》割占了新疆4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881年《改定伊犁条约》割占新疆伊犁以西7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沙俄共侵占中国领土156万平方公里。
第二,设立租界。运用武力或欺诈等手段,霸占中国通商口岸内的土地,设立完全由列强直接控制和统治的租界。1845年,英国强租上海外滩837亩土地设立在华第一个租界。至1911年,列强各国先后在京、津、沪、汉、穗、渝、福州等16个城市设立了30多个租界。租界享有治外特权:设行政、法院等机构;制定专门法律和警察制度等,行使独立于中国政府的行政、司法、税收等权利;可借口紧急状态调集本国军队,甚至在租界长期驻军。中国领土上的“国中之国”;西方“冒险家的乐园”和侵略中国的据点。
第三,强占租借地。1898年始,列强掀起了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中国的狂潮。德国强租胶州湾,划山东为势力范围;沙俄强租旅顺大连湾,将长城以北划为势力范围;英国强租威海卫、香港九龙和新界,划长江流域为势力范围;法国强租广州湾,置粤、桂、滇为势力范围。
1897年在香港的兴中会员谢缵泰为警醒世人绘制《东亚时局形势图》。图中熊代俄国,犬代英国,蛙代法国,鹰代美国,日代日本,肠代德国。图旁题诗曰:沉沉酣睡我中华,那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谢缵泰还创作了粤方言的《题词》:
争什么野气!使什么思疑!时局分明看一下便知。你看俄国好似一只大罴狼到极地,张牙伸爪以恶为题:踏实山、陕、辽东兼及直隶,满洲、蒙古都系他跨下东西;他一心想着吞高丽,又把眼神插住个齐齐哈尔;若然给他来吞噬,遍地将来被他踏低;他见着人就乱屠,村就乱毁,看当地中国人性命贱过沙泥!
再怕有个法人同他合计,你看他伸开臂膀像一只大田鸡:他占据安南作为根据地,还说暹罗那边都任他施为,揽住琼州还说要两粤东西;怕他呖声来一吠,那时川、广、云南就惹问题。
故此英国好似一只大虫同他抵制:蟠藏两广誓不输亏,他就全身枕住个长江位;又见胶州入了德国箍围,故此伸尾搭藏威海卫,预备俄人南下他就发起雄威;宁可左眼暂留时半闭,等他饥鹰侧翅插下个面花旗。
还有东洋一个如唇齿,都说同文同种两两相依;那里想到他又光射却台湾去,还有层层光,射影入迷离。
唉!我好笑好嬲还有个只虾仔,他一身咸气重,八字须仔飞飞,枉费你中原如许大地,总系一角落藏,没有作为!看他大睡长眠,犹是未起。他还张开罗网,等你起脚难飞,为的是‘之乎也者’迷住你,为的是‘弓刀大石’等你越练越更顽皮。当官的提住个金钱来做生意,兜肚阴虚实在难于医治;个的财主人家诸事懒理,酒色昏迷乐此不疲。那知到外便还有好多谋住你,立刻时常会起祸机;况今日事已临头,收手未易;如果中国人再不奋发图强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第四,直接驻军。通过侵华战争,列强获得了在中国领土上驻兵的特权。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列强有权在北京使馆区和北京至大沽、山海关一线包括天津、唐山等12处“留兵驻守”。日俄战争后,日本从沙俄手中攫得租自中国的旅顺和南满铁路及其他有关权益,在旅顺设置“关东总督府”,派“关东军”驻守南满铁路沿线。关东军是日本侵略中国的急先锋。中国几乎完全丧失了独立的领土主权,“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三)勒索赔款,抢掠财富。列强侵略中国,屠杀中国人民,却要中国人民加倍承担其战争费用。列强向中国勒索巨额赔款,实行公开掠夺,造成了中国严重的财政危机,直接破坏和阻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进一步拉大了中国与西方国家间的距离。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一共攫取赔款2700万两白银;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两国各向清政府勒索赔款800万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清政府中央财政年收入的1/3;甲午战争日本勒索的赔款达2.315亿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清政府中央财政三年的收入。日本用此赔款扩充军备(海陆军扩充等费用占赔款总数的85%),很快挤进近代大国行列。1901年《辛丑条约》勒索的“庚子赔款”更是达到4.5亿两,相当于当时清政府中央财政4至5年收入的总和,赔款从1901年7月1日起支付,到1932年付完;本息都用黄金支付,依照固定兑换率,逐年清偿,赔款本息总计9.82238150亿两(等于当时中国人均摊近2两5钱白银)。
据统计,1840年至1912年,清政府对外赔款达13亿两白银,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灾难。同时,列强还强迫清政府贷款赔付,借款以关税和盐税担保,而这两项正是清政府中央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再加上列强各国在中国开设银行,列强就控制和垄断了中国的财政和金融,并以此进而垄断和经营中国的铁路、航运、轻重工业。
有关列强在侵略战争中抢掠财富和文物的情况,我们将放在“文化渗透部分”介绍。
二、政治控制
为统治中国,列强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方式,是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控制中国政府,把中国当权者变成为驯服工具或培植为代理人。
(一)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1.逐步压服清政府。第一次鸦片战争时,依靠主和派贵族大臣琦善、耆英等对最高统治者施加压力;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强迫清政府签约又表示愿意帮助镇压太平天国,最终让清政府基本屈服。恭亲王奕欣受到侵略者赏识。
2.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在近代中国由不平等条约所构成的中外关系中,公使进驻首都,已不是正常外交的形式,而是半殖民地的重要标志之一。外国驻京公使是以征服者、太上皇的身份向清王朝发号施令的。1900年,美国公使强求清政府派袁世凯到山东镇压义和团;同时调遣使馆区驻军干涉中国内政。之后,《辛丑条约》规定列强可以在北京周围的12个地区驻军。1937年‚七七事变‛之所以在北京郊区发生,这是主要的原因。
3.享有领事裁判权。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起始,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扩大并确定外国人在华享有领事裁判权。所谓领事裁判权指领事国居民在所在国犯法,所在国无权过问,而由理事国领事根据本国法律裁决定罪。这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4.长期把持中国海关。近代中国海关的职权,除征收进出口关税外,还管理港口,主办有政和涉及与外国人交涉的各种事务。近代中国海关的高级职员全部由外国人担任。海关总税务司俨然成了清王朝中央政府的最高顾问;各口岸海关税务司也成了地方政府的高级顾问。英国人赫德自1863年至1908年一直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海关官员还干涉中国内政、直接参与中国外交。赫德及下属金登干就在中英《烟台条约》、《中法新约》、《中葡会议草约》,甚至《辛丑条约》签订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
(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例子不胜枚举。如1860年英法动用陆海军联手清军镇压太平天国;1870年天津教案中,公使团强迫清政府判处20名平民死刑,流放地方官吏25人;最典型的是镇压义和团。特别是《辛丑条约》规定,中国人不得组织或参加任何反对外国的组织。这说明,列强既想驯服清政府,更企图以暴行驯服中国人民。
(三)扶持和收买代理人为彻底控制中国的政治,把中国政府驯服为自己的工具,列强十分注意在清政府中收买、培植代理人。因为,中国毕竟不是西方列强的殖民地,西方列强也不可能按照殖民地的方式统治中国。特别是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以及体现出来的不屈不饶的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更是使资本帝国主义胆颤心惊。所以,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他们就在中国寻找代理人。其目的是长期统治这个不可被征服的国家。他们甚至企图把清政府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变成为代理人。慈禧善于权术,在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操纵弄权,以满足权利欲望。本来她与列强有矛盾,后来在八国联军的强烈打击下,她提出了‚量中华之国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方针,使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政府‛。辛亥革命后,列强为扶持袁世凯成为新的代理人,全力支持其篡夺革命的胜利果实,建立北洋军阀的统治,袁世凯死后,列强各国在北洋军阀各派系中扶持自己的代理人,导致中国连年军阀混战。
三、经济掠夺
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除巨额战争赔款外,主要是:利用条约赋予的特权,控制通商口岸,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扩大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控中国经济命脉。
(一)控制通商口岸 从《南京条约》开始,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控制了中国近20个通商口岸。通商口岸是中国在不平等条约规定下被迫开放的,是资本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基地,与现在的开放城市有本质区别。在口岸城市里,外国人依仗不平等条约赋予的特权,自由居住,开洋行、办工厂、建银行,甚至设租界,控制当地的经济和贸易。甚者走私鸦片,贩卖华工,从中国掠夺了巨额财富。
(二)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关税自主权是一个国家的重要主权。自第一次鸦片战争战败,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就被资本帝国主义就剥夺了。《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商品的税率,由中英两国秉公拟定值率,首开“协定关税”恶例。《虎门条约》规定进出口商品税率为‚值百抽五‛,即5%。这个税率平均比战前降低了50%;有的降低了80%。大幅降低进出口商品税率,使海关丧失了保护本国经济发展的功能,而有利于列强的商品倾销和掠夺原料。1854年英、法、美三国攫取了上海海关管理权;1859年两江总督何贵清又将海关税务总管全权委托给了英国人李太国;英国人赫德1863年至1909年一直担任海关总税务司。控制海关,是列强打击、压制中华民族工业,扩张在华势力的重要手段。华商既要缴纳高于关税的厘金和其他苛捐杂税,还要经受官吏的敲诈勒索。关税大幅下降,这就使华商在与外商的竞争中处于极不平等的地位。华商不能订立和提高商品价格,盈利极少,甚至亏损。而如果要提高商品价格,又很难与外商商品竞争。对于本来就与外国资本不在一个竞争层次上的民族工业而言,关税主权的丧失,无疑是雪上加霜。
(三)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以《马关条约》为界,资本帝国主义由商品倾销转而资本输出。这之前,列强在华的主要投资,是商业性资本。即,投于进出口以及为商品倾销服务的运输、保险、银行等的资本,而非工业资本。如在通商口岸开设洋行500余家,垄断性地经营进出口贸易;再如,鸦片仍在进口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1895年以后,各国资本家大量来华投资,开工厂、办银行、开矿山、修铁路(大型厂矿130家),严重压制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列强在华投资的资本主要是用战争赔款从中国直接掠夺的。
列强的资本输出与当代引入外资的根本不同:第一,平等与不平等的不同。列强的资本输出无主权约束;当代的引外资、开市场,主权是第一位的。外商进入中国必须服从中国法律,接受中国政府管理。重大问题贸易双方谈判解决;第二,竞争实力不同。近代民族工业无法与外国资本抗衡,双方实力相比悬殊;当代中华民族工业已有相当的竞争实力;第三,结果不同。列强的商品倾销、资本输出,致使中国经济停滞落后,人民生活极端贫穷;当代引进外资、开放市场促使中国经济增长、国力增强。
(四)操纵、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其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中国与外国发生经济关系没有独立自主的基础。其二,列强同中国发生经济关系,是为了控制中国的经济,为自身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
具体表现为:外国资本很快垄断了中国的近代工业。如控制了中国新式采煤业的79.6%;控制了中国新式冶金业的100%;41.2%的纱锭和49.6%的布机。控制了中国的现代交通运输业。境内铁路绝大部分由外国资本经营。沿海和内河主要航道的航运业也被外国资本控制。同时,外国资本依仗特权低价收购农副产品作为工业生产原料,加速了传统农业的衰败。
列强不仅勒索中国的赔款,还迫使清政府举借外债来偿付赔款。外资银行凭借特权和雄厚实力,逐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金融。据统计,近代80年清政府举借外债近230笔,总额约18亿两白银;每年还债付息金额巨大。20世纪初,清政府中央财政每年只有1亿两左右收入。巨大的外债最终导致中国财政的崩溃。清政府大量举借外债,以关税和盐税作担保。这两项税收是清政府中央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大致在5000万两左右,大部分用于偿付外债,只留下极少的‚关余‛‚盐余‛。列强控制了这两项税收,等于扼住了中国财政经济的咽喉。列强借债的目的是要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清政府举债的目的是用于镇压人民革命,或偿还外债。如袁世凯北洋政府‚善后大借款‛,就是用来镇压革命的。而这些外债都附加着非常苛刻的政治条件,中国人民被沉重的外债压得喘不过气来。
四、文化渗透 目的:宣扬殖民思想,麻痹、摧毁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自尊心和自信心。
(一)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以传教名义下进行侵略和文化渗透活动。部分传教士参与了中英《南京条约》的起草和谈判;德国基督教传教士葛斯利是较典型的例子。19世纪60年代以后,大批外国传教士进入中国内地、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一些传教士用欺骗讹诈、强迫捐献、压价购买等手段,霸占土地,建造教堂,剥削佃户,出租房产。有的包揽诉讼,包庇教徒中的不法分子;有的强迫教徒抛弃中国传统;有的公开干涉中国内政。这些传教士的不法活动激起了中国人民的义愤和反抗,各地‚教案‛不断发生。
(二)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利用宣传宗教教义和西学的名义,为侵略制造舆论。他们在中国办报纸、杂志,翻译出版各种书刊,以反映列强对中国的态度和要求。基督教在中国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万国公报》,在介绍西方宗教、政治、文化的同时,也宣扬殖民思想。该刊主编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就鼓吹英国统治印度的12种好处,主张把英国殖民制度搬到中国来。为制造侵略有理的理论,列强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论”、攻击中华民族是劣等民族,应该接受优等的白种人的开导和奴役。19世纪末西方殖民主义者炮制了所谓的“黄祸论”,说一旦黄种人意识到自己力量的时候,会给西方文明带来灾难,黄种人会对西方构成威胁。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扩张遏制了黄祸发生,所以是有理、有功的。
(三)焚毁和掠夺文物 晚清以来,中国文物流失海外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列强掠夺。如英法联军掠夺和焚毁圆明园;八国联军对清宫廷珠宝的掠夺。这两次浩劫几乎把中国明代以来皇城的文物精华扫荡一空,损失无法统计。二是外国“探险队”的非法盗掘、盗取、骗取、抢夺。这些探险队在对文物集中地区进行的‚研究‛、‚考察‛中,大肆盗毁文物。如对新疆克尔克孜、甘肃敦煌文物的洗劫。敦煌被盗走了十之八九的经卷等文物。三是外国外交官、商人、旅游者甚至学者,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和手段骗买、诈取、盗取文物。如大量甲骨文片被日本人骗买。列强焚毁和掠夺中国文物最臭名昭著的事例,就是火烧圆明园。从1709年开始,圆明园经过150多年的建设,形成了圆明园、畅春园、万春园三园一体的‚万园之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于10月8日开始对圆明园的抢劫。园中金银珠宝、精美其物被洗劫一空,不能搬运的则毁掉,最后为掩盖盗抢行径放火焚烧了圆明园,大火持续十余天。据参加抢劫的英军军官陈述,每人至少带走了45磅以上的珠宝。一些精美的文物收藏在英国、法国和美国的国家博物馆和私人收藏馆。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占北京至次年《辛丑条约》签订的一年多时间里,八国联军对明清两朝建于1421年的紫禁城集聚的不可胜数的文物、图书、宝藏大肆偷盗、洗劫。1900年底珍贵文物已损失过半。南海、中海和北海皇家御园被盗抢一空。沙俄军队在颐和园内大肆劫掠文物。这些自称是文明传播者在中国的所作所为,充分暴露出了其践踏、毁灭文明的野蛮行径、贪婪嘴脸。
小结:帝国主义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的根本原因。资本帝国主义给中国带来的是贫困、落后、灾难、耻辱!
参考论文: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这个问题是学习中国近代80年历史所必须弄清的问题,是弄清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规律及其特点的出发点和前提条件。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正确认识中国近代80年里重大事件发生的原因、进程、结果和经验教训,认识社会的发展和任务的变化。毛泽东精辟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的根本原因之一。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压迫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绝不是要把中国变成一个资本主义的强国,而是要把中国拖入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深渊;对他们而言,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经济上不独立的中国,是商品倾销的绝好市场和资本输出的最佳对象,是廉价原料和劳动力的最大供应地。如果中国成了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就会成为他们的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这是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这就是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根本目的。
第二,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不断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导致整个社会的日益贫困。侵略战争和经济掠夺使广大农民处于破产边缘,导致社会动荡,激化了社会矛盾。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勒索了1600万两白银,加上军费开支。清政府把这个沉重负担转嫁给了广大农民。鸦片战争后几年,农民的税赋翻了几倍。这是使中国农民趋于破产的一个主要原因。资本帝国主义通过垄断价格和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促使农民破产,是另一个主要原因。当时中国的农产品市场被迫与世界市场连接,资本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对外贸易,控制了中国农产品通向世界市场的通道,形成了农产品垄断价格。当时在中国制造工业产品的,都是西方列强的企业,产品价格由列强制定,造成工农业产品巨大的剪刀差,加速了农民的破产。
总之,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使中国在政治上丧失了独立性。列强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破坏中国的领土完整,将清政府当作是他们的政治附庸。也使中国丧失了经济上的独立性。列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把中国拽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之中,使中国成为他们的经济附庸。一句话,资本帝国主义与封建专制政权的联合统治,导致了近代中国经济上的落后和贫困,人民生活的潦倒。如果不推翻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独立、自由、富强的新国家。
但有人认为,列强的侵略相对于近代中国的贫困落后,只是其外因,而不是其内因,不可能起根本的决定性作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列强的侵略相对于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对中国近代历史发生了全方位的深刻影响。更有少数人提出,列强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现代文明,侵略给中国带来了福音,要感激帝国主义的侵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引进高度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才能实现真正的现代化。这是当代中国版的典型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论调。
从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在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掠夺领土、侵占殖民地的时代里,殖民主义者把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学说直接搬运到人类社会中来替其侵略暴行辩护,即所谓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学说。他们断言在人类社会中有优等种族和劣等种族的区别;并根据适者生存的原则,认为只有强者和适者才能在生存竞争中保存下来,而弱者则只有灭亡。优等种族应成为劣等种族的天然统治者,劣等种族应被淘汰。他们声称,为了一个强大的国家的生存和繁荣,殖民地是非常必要的,那里的土著都是脆弱的和低劣的,他们需要优秀的欧洲人的保护和指导。总而言之,在弱肉强食、‚强权即公理‛的时代,能生存者是最强大的;他之所以最强大,因为他是胜利者;而最终决定谁胜谁负则取决于武力和战争。正如自命为近代帝国主义诗人的吉卜林(Rud-yard Kipling)所说:‚谁有强权,谁该掠夺;谁能掠夺,谁也就该占有。‛另一个英国作家贝洛克(Hilaire Belloc)也说:‚不管什么情况发生,我们有的是马克沁机关枪,而他们却没有。‛殖民主义者认为,要镇压殖民地土著的反抗,连发来复枪的威力是足够的了。西班牙殖民者20年间使印第安人减少90%,2500万减至不足250万。
当时,殖民主义者还说殖民是传播‚现代文明‛(‚modern civilization‛)。‚对此,英国人的说法是‘白种人的负担’(the White Man’s Burden),法国人的说法是‘他们的文明使命’(their mission civilisatrice),德国人的说法是‘传播文化’(diffusing kultur),美国人的说法则是‘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保护下的幸运’(the blessings of Anglo-Saxonprotection)。社会达尔文主义和流行的人类学教导人们说,白种人是‘适者’,或者说是具备着比有色人种更多的天赋(moregifted)‛。这样一来,殖民主义者就是传播‚现代文明‛的‚十字军‛,似乎更可以光明正大地去侵略,明目张胆地去屠杀了。实际上,为殖民者野蛮暴行作辩解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就其目的说是反动的,就其方法说是反科学的。它把生物学的规律机械地搬到人类社会领域,把自然科学的一般概念作为科学贴到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中去,其结果就是用‚生物学的词句曲解历史本来‛。事实上,依靠这些概念是不能对社会现象作任何研究,不能对社会科学的方法作任何说明的。如今,这个自欺欺人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理论的荒谬性,业已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特别是殖民地、保护国和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历史所充分证实。
第二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压迫愈重,反抗愈烈。列强侵略、压迫中国人民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压迫的过程。救亡图存,成为中国仁人志士的神圣使命。
(一)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抗英斗争,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大规模反侵略武装斗争的序幕。当时,英军在三元里一带淫掳施暴,三元里人民在古庙集合,以庙中三星旗为指挥旗,宣誓‚旗进人进,旗退人退,打死无怨‛。随后,他们联络周围103乡的群众,商定了诱敌牛栏岗聚歼的战法,30日清晨,千余群众组成的队伍向英军占据的四方炮台挺进,正在早餐的英军倾巢出动直扑而来。队伍且战且退,待英军追至牛栏岗时,早已埋伏好的近万名武装群众一涌而起,包围英军,展开近战肉搏,103乡群众呐喊助威,打得英军狼狈鼠窜,英军损失惨重。这场斗争最终被卖国的官吏和劣绅给破坏了。从此,民间开始流传‚官吏怕洋鬼,洋鬼怕百姓‛的民谣。
美日本帝国主义侵犯台湾,各族人民奋起反击。1867年高山族人民英勇抵抗,打退美国海军进犯,击毙马肯基。1874年日本陆军租借美国军舰侵犯台湾,遭到台湾人民迎头痛击。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其所有附属岛屿以及澎湖列岛,台湾人民闻讯鸣锣集会表示抗议,台湾绅民发布檄文,“愿人人战死而死台,绝不能拱手而让台”,表达了誓与台湾共存亡的决心,并与总兵刘永福率领的黑旗军一道打击日本侵略者。1895年6月到10月,台湾军民浴血奋战,抗击日军两个近代化师团和一支舰队的狂攻,毙伤日军3.2万余人,为捍卫祖国的神圣领土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此后,台湾人民的反抗斗争从未停止。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及部分清军与之展开殊死战斗。(下节展开)
(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在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战争中,一些清军将领面对侵略者,或退缩或脱逃或投降。但广大爱国官兵大义凛然,表现出了英勇顽强的民族精神。
1840年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陈化成等在广州、厦门、定海、宁波率军民抗敌。1859年天津大沽炮台官兵奋起抗击英法联军,击伤、击沉敌舰多艘。1884年督办台湾事务大臣刘铭传率军在基隆、淡水击退法国入侵军舰。1885年初浙江镇海炮台守军击退法国军舰进攻。
镇南关大捷:镇南关即今广西凭祥友谊关,中越边境战略要地。1885年初,法军大举进攻驻守越南北部的清军。负责谅山防务的清军将领弃城逃至广西境内。法军占领谅山、焚毁镇南关后,退回越南境内。清政府起用威望甚高、70岁的老将冯子材为统帅。冯老将军调集桂、滇各路将士镇守中越边境,自己亲自扼守镇南关前隘口,并在山麓上筑长墙为防御工事。1885年3月法军分三路再犯镇南关。是日,法军已攻到长墙下,有的已经逾墙而入。在此千钧一发的关头,冯子材身先士卒,手持长矛同二个儿子率部跃出长墙反冲锋,夺回关隘前的东岭、西岭,迅速占领高地。法军全线溃退,丢弃大批武器辎重。同时,清军黑旗军也出云南在临洮大败法军,连克10多个州县。冯子材亲率大军乘胜追击,又取得谅山大捷。中国军队的节节胜利,扭转了中法战争形势。消息传到巴黎,导致茹费理内阁的倒台。在晚清抗击外国侵略的战争中,这是为数不多的取得战役胜利中的一次。
中日甲午海战:黄海海战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也是世界史上第一次蒸汽机军舰的海战。1894年9月16日中午,北洋舰队主力在旅顺附近的大东沟遭遇日本联合舰队的伏击,双方鏖战厮杀。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绕到北洋舰队的背后,协同主力夹攻北洋舰队,使北洋舰队首尾不能相顾,各小队只能各自为战,队形凌乱,但士气仍旺。下午3时10分,北洋舰队旗舰定远舰舰幅中炮,大火熊熊,多数人员灭火,攻击火力顿减。第一游击队攻击定远舰,除了它是旗舰外,还因为它是当时亚洲的海上巨无霸。第一游击队乘势抵近攻击。镇远舰和致远舰连忙向定远舰靠拢,迎战日舰。致远舰已中弹累累,邓世昌驾舰撞向日吉野舰,3时20分,数颗鱼雷同时命中致远舰,并引发一只发射管鱼雷爆炸,右舷随即倾斜。全舰官兵除7人获救外,全部以身殉国。致远舰沉没后,位于北洋舰队左翼外侧的济远、广嘉二舰逃跑。第一游击队便围攻还在顽强战斗的经远舰,经远舰以一抵四,管带林永升中弹身亡,大副、二副也相继中炮身亡,舰上官兵在失去指挥官的情况下依然拼死奋起还击。此时,四艘日舰均已抵近到千米以内,用速射炮抵近射击,终将经远舰击沉。全舰官兵除16人获救外,全部遇难。中华仁人志士在反侵略斗争中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他们是中华民族的民族魂,他们前仆后继不怕牺牲,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一)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列强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就是瓜分、灭亡中国。
19世纪70至90年代,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进入“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掠夺领土的时代”,列强掀起争夺殖民地的狂潮,非洲基本被瓜分完毕,亚洲大部分被瓜分。中国成为未被瓜分的“仅有的富源”。列强开始酝酿瓜分中国的阴谋。
边疆危机:19世纪70至80年代,列强从所侵占的国家蚕食中国的边疆。英国从印度入侵西藏,从缅甸入侵云南;法国从越南入侵广西、云南;俄国从中亚入侵新疆;日本吞并琉球入侵台湾;都想在瓜分中国的争斗中占据一个有利位置,中国陷入边疆危机。
瓜分危机: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至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达到高潮。1895年4月2日,日本驻德公使青木周藏提出瓜分方案。4月17日,《马关条约》签订,中国割让台澎和辽东的条款大大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也激化了列强争夺的矛盾。俄国以日本割取辽东半岛损害俄国在华利益为借口,联合法国和德国共同干涉,迫使日本‚还辽‛。日本只得向中国勒索3000万两白银‚赎辽费‛作罢,但埋下了9年后日俄战争的祸种。l898年俄、德、法三国以干涉日本“还辽有功”为由,强租中国港湾作为报酬。由此,列强各国至1899年竞相租借港湾、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列宁一针见血地指出:“欧洲各国政府(最先恐怕是俄国政府)已经开始瓜分中国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瓜分图谋公开。联军总司令、德国元帅瓦德西上奏威廉二世:‚关于近年以来时常讨论之瓜分中国一事‛,现在‚实为一个千载难得之实行瓜分时机‛。俄国出兵十几万侵占中国东北。日本驻台湾总督则策划派兵侵占福建。一直标榜‚保全中国‛的美国政府也向海军发出准备占领福建三沙湾的训令。中国面临瓜分危机。
(二)义和团运动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1.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破产的原因:其一,重要原因: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制约。英国不愿法国进据云南;日本害怕德国据有山东;各国难以坐视英国垄断长江流域;俄国独占东北,更使英、法、日等国强烈不满;要实现瓜分中国,‚彼此之间必将发生无限纠葛‛甚至战争(3年后的日俄战争)。列强反复争吵后决定定,暂缓瓜分,保全清廷作为共同的统治工具,实施“以华治华”的敲骨吸髓政策,获取战争赔款、驻兵特权等更大利益。其二,根本原因: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包括义和团运动在内的中华民族为反抗侵略所进行的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英勇斗争,使列强深刻认识到,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征服中华民族,没有任何办法可以瓜分中国。
2.义和团运动的性质:义和团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爆发的一场规模宏大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它是在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矛盾急剧上升的背景下爆发的,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又一个高潮。
义和团是在义和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设坛练拳为形式,以‚保卫身家,防御盗贼‛为口号,最初流行于山东、河南等地。甲午战争后,随着民族矛盾的急剧上升和反教会斗争的广泛开展,义和拳逐渐从秘密反清组织发展为公开的、拥有千万群众的反帝团体。1899年竖起‚扶清灭洋‛旗帜,由山东向直隶发展,最后扩展至京津,形成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打教堂,攻使馆,抗击八国联军,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
3.义和团运动的意义和作用:义和团运动以前仆后继、视死如归的英勇斗争,表明了中国人民不可欺辱的气概,显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反侵略反压迫的决定信念;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列强不得不采取“以华制华”政策;动摇了列强及其走狗清政府的统治,客观上推动了清末新政;使中国人民从义和团失败的教训中深刻认识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切革命运动,必须反帝反封建。
强盗闯入家中杀人抢掠,主人就有权反抗。强盗没有资格对人们的反抗方式说三道四!敢于反抗是有人格、有精神、有血性的表现。一个没有人格的人是可悲的,一个没有人格的民族是悲惨的。义和团抗击帝国主义侵略显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人格。1900年6月,英国海军中将西莫尔指挥联军2千多人从天津乘火车向北京进犯,在廊坊、杨村受到当地义和团和清军的围攻,死伤近300人,不得不仓惶逃回天津。同时,义和团在天津大龙头火车站、紫竹林租界、北京新交民巷等地与侵略者进行了殊死战斗。东北民众也有力地抗击了了沙俄十几万军队的入侵。义和团大无畏的斗争精神打击和教训了侵略者,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瓦德西在给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报告中不得不承认,“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全民运动中见之。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法国一位议员在辩论对华政策的议会上说,中国地图广阔,民气坚韧,吾故谓,瓜分之说,不啻梦呓也。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说,义和团用大刀、肉体与联军肉搏,虽然被联军打死了几万人,伤亡枕籍,但还是前仆后继,其勇锐之气不可挡,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
4.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是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其一,对帝国主义的认识处于感性阶段,笼统排外;其二,对封建统治阶级勾结列强欺压人民的本质认识模糊。早期提出“扶清灭洋”口号,把反侵略希望寄托于清政府,因而被其欺骗和利用。其三,缺乏先进思想和理论的指导,提不出完整的斗争纲领;活动中存在迷信现象。其四,严重分散,缺乏统一领导和坚强领导核心。客观原因:帝国主义力量的强大,清政府的出卖。
教训:没有科学理论武装的先进阶级领导,农民阶级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5.中国人民屡次反侵略战争的历史意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及其在中国的统治,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极大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鼓舞了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的斗志,赋予中华民族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
三.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的觉醒
一、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近代中国80年,屡次反侵略战争除取得一些局部胜利之外,大都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政治制度腐败。1840年以后,列强的侵略,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勾结的统治,是中国近代社会政治制度腐败的根本原因。
首先,吏治和军队的腐败。官僚机构膨胀,吏治黑暗,贪污贿赂成风,营私舞弊通行。民谣“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文官三只手,武将四条腿”,辛辣讽刺了官僚们的本性。政治腐朽,自然军队腐败。清军军备废弛,军纪荡然。军官吃空额扣军饷,敲诈勒索;士兵吸食鸦片,聚赌嫖娼。国防力量极度虚弱,所以才会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一败再败。甲午战争中,拥有新式枪炮的李鸿章淮军叶志超部,因腐败而毫无战斗力,在朝鲜战场一溃千里。在这样腐败的政府领导下,反侵略战争怎么会不失败呢?
其次,战争指导思想的错误,既害怕列强,更惧怕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首要和直接原因。指导思想的错误是与其政治立场分不开的。统治者以“和外安内”为战争指导思想。多数权贵害怕列强的坚船利炮,丧失了抵抗的信心,为了个人和统治者的私利不惜出卖国家民族的利益。他们尤其惧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组织起来后危及封建统治,所以,屡屡压制、打击和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不惜割地赔款向列强谋求妥协。第一次鸦片战争,林则徐、邓廷桢等爱国者被撤职查办、发配充军;琦善等卖国贼则加官进爵;钦差大臣奕山就诬蔑抗英群众是汉奸,提出‚防民甚于防寇‛。中法战争,爱国将领冯子材率边疆各族军民取得镇南关大捷、谅山大捷,打得法国内外交困。但统治者却反而接受法国的条件,签订了《中法新约》,并下令全线撤兵。最终中国大胜而败、法国大败而胜。
又如,甲午战争之初,慈禧忙于准备自己的六十寿诞,军机首辅李鸿章则寄希望于列强的调停。既没有详细周密的应战计划,更没有最高作战指挥机构,最高层内部更是为和与战问题相持不下。黄海海战之后,则被日军气势所吓倒,惧战心理十分突出。黄海海战虽然失利,但中国海军仍有实力与日军拼死一搏。但李鸿章一开始就为保存实力而消极应战,海战失利后更是严令北洋水师避战不出。北洋舰队、旅顺和威海卫举大清十余载国力建立,是当时亚洲最大的舰队和军港,最终葬送在李鸿章手中。11月7 日是慈禧六十寿辰,旅顺失陷。她照常升殿庆寿,大宴群臣,还让光绪和群臣陪她看戏祝寿三天,不得过问国事。
再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开始时,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一度想利用义和团的力量向列强讨价还价,排斥异己。八国联军逼近北京,慈禧带着光绪和亲贵大臣西逃。1900年9月17日,她在逃跑途中发布《上谕》,称‚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非痛加铲除不可。‛并命令清军对义和团要‚严行查办,务净根株。‛同时,她派李鸿章与庆亲王奕匡向八国联军递降求和。此后,清军公开与八国联军勾结,联合绞杀了义和团运动。
再次,统治者和指挥者不了解世界的发展形势。最高统治者和权贵大都昏庸愚昧,既不了解世界的发展形势,更不不懂得现代战争。鸦片战争时,道光皇帝竟不知道英国在哪?开战一年多,还不知道英国是否与俄国接壤,也没能理解英国为什么由女流统治。不少将帅一直认为英国枪炮有邪术,根本不知道现代战争、战略战术,自然应对无策。甲午战争时,统治者根本不了解日本的发展情况,更没有投入最主要的财力、物力建设近代工业、建设中国近代海军。1888年海军衙门和北洋水师成立后,就再也没有购进军舰;1888年光绪皇帝婚礼花费白银500万两;此后为慈禧太后修葺颐和园陆续花费3000万两,其中挪用了不少于800万两的海军军费。而与此同时,日本明治天皇每年从宫廷中拿出30万两,并从所有官吏薪水中抽取10%,用于建造军舰。6年期间新增4000至6000吨级的战舰6艘。甲午战争前,日本海军的总体实力已超过中国海军。
(二)经济和技术的落后 当时,西方列强已完成了工业革命和技术革命,在动力、能源等领域出现重大创新和技术应用,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而中国生产工具简陋,生产力低下,财政收入困难,经济落后,武备和技术十分落后。
中国是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国家,但直到鸦片战争,中国战船都是小帆船,吨位小、载炮少、速度慢。英国海军使用的是大帆船,吨位大、载炮多、航速快,还有少数蒸汽机战舰。甲午战争时,北洋水师虽然装备较先进,但由于军队腐败,战争中指挥错误、弹药不足、军心涣散而惨败。装备上看,北洋水师主要战舰的平价功率比日军少1885匹马力,平均舰龄比日军大两倍;平均时速虽比日军只慢1海里,但日军第一游击队4艘快速驱逐舰的时速令北洋水师望尘莫及。日军速射炮的发射速度是北洋水师后镗炮的4至6倍;总之,日本海军速度快捷,火力密集,实力超过北洋水师。技术落后,还表现在将帅对近代军事理论无知上。清军将帅不懂近代战争的规律和特点;对新式武器的了解就更有限。北洋水师督师丁汝昌原为骑兵将领,对海战不甚了解,所以指挥一错再错。但这绝不是说,经济技术落后就不能进行反侵略战争;经济技术落后,反侵略战争就一定会失败。战争的胜负,关键在人,在于掌握武器的人。武器固然重要,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统治者实行反动、落后、保守和错误的政策,不敢广泛地动员、组织人民群众参加反侵略战争。
(三)结论:中国社会政治制度腐败,使得经济技术落后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而社会政治制度腐败和经济技术的落后,正是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两个主要原因。
二、民族意识的觉醒
鸦片战争失败,“看起来很奇怪的是,鸦片没有起催眠作用,反而起了警醒的作用”(马克思)。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圆明园被焚,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民族危机感形成,又一批人觉醒,学习西方,维新救国;甲午战争后,民族意识普遍觉醒汇成浩荡潮流。庚子剧痛,推翻帝制,振兴中华势不可逆。
(一)变革和学习西方的主张 龚自珍的反思:“自古及今,法无不变,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转移”。林则徐“开眼看世界”,主动识认西方,组织翻译《地理大全》而编成《四洲志》;魏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军事和技术,首开向西方学习新风;王韬、薛福成、马建中、郑观应等人要求吸纳西方政治、经济学说;郑观应《盛世危言》提出“商战”和“君民共主”制度等主张。
(二)物质层面的学习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主张并进行了洋务运动。
(三)制度和文化层面的学习,救亡图存,振兴中华 太平天国《资政新篇》;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能变则全,全变则强”的维新变法主张。严复翻译赫胥黎《天演论》,指出如拒绝改革,将被列强所淘汰。《救亡决论》再呼“救亡”的口号;孙中山创立兴中会,“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发出“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
学习思考(见教材)阅读书目和参考资料
1.马克思《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1857年3月)2.列宁《对华战争》(1900年9—10月)3.恩格斯《英国在远东的成功》(《马恩选集》第二卷)
4.毛泽东《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一)(1963年9月)5.肖致治《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孙中山《檀香山兴中会章程》(节选)(1894年11月24日)7.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第二章 对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
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认识近代中国社会各阶级面对日益加重的民族危机和亡国灭种的威胁而对国家出路进行的艰辛探索;了解这些探索中所提出的理论主张和救国方案;明确这些探索的性质、意义、作用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并从中认识和把握近代中国各阶级之所以不能肩负起争取民族独立、国家解放历史使命的原因。
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维新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2.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何不可能领导中国完成历史使命。
本章教学时数:2课时
本章教学具体内容:19世纪下半叶中国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即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三次探索。我们先了解产生这些探索的时代背景和特征:
1.19世纪下半叶后,中国这个长期统一的封建大帝国正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入侵造成了近代中国空前的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
2.19世纪70到90年代,世界处于由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时代。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列强掀起了在全球瓜分殖民地的狂潮。到20世纪初,世界已基本被瓜分完毕,中国成为“唯一的富源”,列强纷纷前来加入最后的“盛宴”。这个时代的另一个特征是列强开始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实行商品倾销之上的资本输出,进一步操控中国的经济命脉,把中国拽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体系,中国经济濒临破产。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加剧了近代中国的落后和贫困。
3.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以《马关条约》为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已基本形成。这个巨变向中国人民提出了必须回答并须作出抉择的问题:中国向何处去?中华民族生存的出路在哪里?即,必须探索国家和民族的出路。一方面是中国如何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救亡图存;另一方面,是中国如何向西方学习,求富求强。两者表面上似乎矛盾,又要抵御西方侵略,又要向西方学习,但实际上是辩证统一的。要维护国家独立必须要有实力,向西方学习是要寻找富强的道路,而要实现国家富强,就必须抵御外国的侵略,争得民族独立。为了寻找国家出路,19世纪下半叶开始,中国社会各阶级相继登上历史舞台,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探索。即,农民阶级发动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地主阶级洋务派官僚的洋务运动;新兴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维新。三次探索虽由不同阶级发起,都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很大影响,都是中国历史进程必要的阶梯,但又都失败了。为什么会失败,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这是我们需要分析、解决的问题。
第一节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旧式农民战争: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单纯的农民战争。
中国历代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太平天国农民战争达到了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南方兴起而波及全中国的农民战争,也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农民战争,而且由于它发生在新时代,有其新的特点。如反对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并提出了一整套纲领、制度和政策等。
(一)爆发原因农民阶级是列强和封建统治阶级最主要的压迫对象和反抗力量。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有两个原因:其一,阶级矛盾突出。长期以来,中国农民在封建地主的压迫剥削下,过着极度贫困、没有任何权利的生活。占农村人口仅10%的地主、官僚却占有绝大部分土地;而占农村人口90%的农民绝大多数靠租种地主土地过活,还要把全年收成的一半以上作为地租交给地主。阶级矛盾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二,列强入侵激化了阶级矛盾。鸦片战争失败后,一方面,清政府为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和军费,同时也为弥补财政亏空,加重了赋税的征收科派。旧赋新税,再加上官吏的横征暴敛,农民已是重负不堪。另一方面,列强入侵,导致中国以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加之鸦片的泛滥,白银外流更加严重,导致银贵钱贱,“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而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农民田赋负担成倍增加。残酷的压迫剥削使农民不得不起来反抗。1842年至1850年间,农民反抗斗争此起彼伏,各族人民的反清起义在百次以上。太平天国大规模农民起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酝酿和爆发的。
(二)历史过程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历时14年(1851——1864),波及18个省(大致过程如图)。其兴衰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酝酿阶段(1843年至1850年):1843年,洪秀全开始拜上帝,从广东进入广西后,撷取原始基督教教义中普世平等思想及教规仪式,创立拜上帝教,组织发动群众。起义阶段(1851年1月至12月):1851年1月(广西桂平县)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同年12月“永安建制”,建立了自己的制度,封了很多王。转战定都:(1852年4月至1853年3月)1852年4月北出广西,转战湘鄂。1853年1月攻占武昌。随后沿长江而下,势如破竹;同年3月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称“天京”,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农民政权。军事全盛阶段(1853年至1856年6月):北伐、西征和天京破围战,兵临天津逼北京,控制鄂、赣、皖、苏大片地区;危局苦斗阶段(1856年9月至1863年12月):1856年9月发生“天京事变”,成为其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之后太平军虽破江南江北大营,取得三和大捷,还在江浙建立了根据地,仍无法挽回颓势。失败(1863年12月至1864年7月):1864年1月安庆失守。“天京保卫战”,同年6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湘军屠城,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
(三)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纲领
1.《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于1853年冬颁布了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内容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也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的社会理想和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的基本内容:其一,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按亩产高低分土地为9等,好坏搭配,凡16岁以上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不满16岁的减半。其二,建立农村基层政权组织“两”,组织负责管理农、副业产品的生产与分配,以实践平等思想;其三,建立最早的社会保障制度“圣库”。“两”分配所余的农、副业产品及银钱“归圣库”,“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鳏寡孤独废疾者“皆颁国库以养”。太平天国领导者希望通过施行这个制度,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发展并超越了以往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的思想,将千百年来农民渴望土地的愿望和建立无剥削无压迫社会的理想系统化、纲领化和制度化,既是这次运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制度和政策,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农民革命纲领。正因为《天朝田亩制度》充分体现了广大农民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因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参与革命的积极性,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迅速席卷全国。但《天朝田亩制度》是在小生产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其理想仍是自然经济加上男耕女织生活方式的国度;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的和绝对平均的社会。这便成了无法实现的空想,加之太平天国还在战争中,故而《天朝田亩制度》的土地方案从未实行过,也不可能实行。
2.《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社会改革发展方案。1859年,洪仁玎从香港来到天京,被封为干王,总理朝政。不久,他制定了一个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性质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欲对中国社会上层建筑进行一些改革,在中国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洪秀全逐条加以批示,对其中绝大部分条款表示赞同,并下令镌刻颁布。
《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政治方面,针对封建政治,主张“禁朋党之弊”。同时要求学习西方,制订法律和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思想文化方面,建议破除封建迷信,设立新闻官、馆,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经济方面,主张发展工业、交通、邮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最重要的是把学习西方扩展到生产关系领域,提倡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准富者请人雇工”,穷人“宜令作工,以受所值”。严禁鸦片输入。外交方面,主张平等交往,自由通商,“与番人并雄”;外国人“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不得干涉天朝内政。
由于《资政新篇》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直接产物,又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并未能付诸实施。但它毕竟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为之后中国社会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四)天京事变与太平天国败亡在以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生产的社会基础上,虽然可以建立暂时的劳动者政权,但它最终是会向封建专制政权演变的。
1853年至1856年上半年,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农民阶级的狭隘性和农民运动内部潜在的矛盾和弱点也日益暴露出来。领导集团的思想迅速蜕化,与广大士兵关系逐渐疏离。太平天国建都后不久,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等诸王就开始在生活上追求享乐,大兴土木,攀比豪华,“为繁华迷惑,养尊处优,专务于声色货利”。洪秀全生活奢靡较之封建帝王有过之而无不及。政治上诸王们则献媚邀宠,争权夺利。“彼此睽隔,猜忌日生”;东王杨秀清“自恃功高,一切专擅”,最后发展至强迫洪秀全封其为“万岁”。1856年9月,洪秀全密令北王韦昌辉“清君侧”。韦昌辉趁机杀戮杨秀清及部下两万余。天京大乱,局势难以控制。洪秀全急令翼王石达开回师稳定局势。石达开率部诛杀了韦昌辉及部将,稳定了天京局势。洪秀全非但没有安抚劫后军民、奖励平乱将士,反而怀疑石达开有野心,并欲借诸王力量铲除其势力。石达开负气率部下及东王、北王部下十余万之众出走南下,后被湘军围歼于川滇边界之大渡河。这就是天京事变。天京事变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为挽救危局,洪秀全提拔了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具有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1859年策封洪仁圩为干王,总领朝政,形成新的领导核心。但此时已无法从根本上挽回败局。洪秀全等决策者未能正确处理政治、组织、军事的路线及权力分配等问题,却采取滥封爵赏的办法,从而加剧了矛盾。诸王“各顾自己,不顾大局”。洪秀全本人的迷信也登峰造极。信天不信人,强调以“认实天情”处理军政事务。天京被围,他拒绝李秀成提出的“让城别走”、另辟根据地的建议,坚持死守天京。1864年7月,天京被湘军攻破。太平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1.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起义动员了百万农民群众,历时14年,建立了农民政权,消灭了上百万清军;大批封建官吏、恶霸地主被杀或逃亡;农民自耕农数量增加;在进军过程中,太平军毁孔庙、碎牌位,设立了由洪秀全亲自主持的“删书衙”,删改《四书》、《五经》,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动摇了封建政权、封建土地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起义削弱了清政府的中央集权,使地方势力崛起。晚清时,地方势力达到强盛时期,形成军阀割据。同时,在太平天国影响下,全国各族人民的反清起义风起云涌。如北方的捻军、南方的天地会、小刀会等,西南地区苗族、彝族的起义;西北地区的回民起义等;形成了全国性的反清起义高潮,加速了封建专制制度的衰亡。
2.太平天国是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提出了反映农民拥有土地要求的《天朝天亩制度》,公开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平均地权”方案表现了绝对平均主义的社会理想。太平天国颁布的《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它反映了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等人试图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寻求出路的新努力。洪仁矸在香港与传教士交往颇甚,较深入地了解了西方的一些情况,故而提出了《资政新篇》这样一个涉及各方面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社会改革发展方案。
3.有力打击和教训了外国侵略势力。这也是中国历次农民起义所没有的新的特点。太平天国的领袖们拒绝承认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害人之物当务禁”。当中外发动派勾结起来镇压太平天国的时候,他们毫不犹豫地给英法联军和由外国军官组织和指挥的“常胜军”、“常捷军”、“洋枪队”以沉重打击和教训(太平军炮击英国军舰图片),使侵略者“呼救无人”,“梦魂屡惊”。
4.打击西方殖民势力,推动和支持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太平天国起义是19世纪中叶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如印度的民族起义;为日本明治维新创造了良好国际条件。当时也有一些西方正义人士支持太平天国,如英国人呤利帮助太平军买船、买军火,还参加了太平军。他回国后写了《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
(二)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客观原因:反动势力异常强大。中外反动势力相勾结共同镇压。清军、湘军、淮军、洋枪队、英法联军(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期清政府“借师助剿”)。主观原因:无法克服农民阶级固有的局限性。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和正确理论的指导,就没有办法克服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政权的封建化和腐败化。农民阶级可以暂时建立劳动者的政权,但最终会演变为封建专制政权,太平天国就如此。太平天国建都后,诸王都追求封建特权和享乐生活。在天京大兴土木,建造各种规格的如“天王府”、“东王府”等豪华宅邸,排场阵势超过封建帝王。王府均拥有大量的王妃宫女,其奢靡比封建皇帝有过之而无不及。
2.政权领导者思想蜕化,相互争权夺利。太平天国政权不能长期保持领导集体的团结,最后由争权夺利发展到自相残杀。“天京事变”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1856年太平天国达到全盛时期,但其领导层权力争夺也激化。东王杨秀清假借天父传言,你是天王万岁,东王为什么不是万岁呢?向洪秀全提出封自己当万岁;北王韦昌辉借机除掉了东王;石达开率部回师天京平乱,但仍受洪秀全猜忌,于是负气出走。天京事变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军事力量,瓦解了领导集体,大批中坚领导和老将士被杀,元气大伤,成为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自相残杀破坏了大好局面。
3.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的局限性以及政策的失误。《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绝对平均主义的土地纲领,要回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逆历史而动,不准搞商品经济。同时,由于纲领是绝对平均,不管你生产多少都是平均分配,所以就难以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在实际上是不可能推行的。洪仁矸《资政新篇》虽提出了一个中国社会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建设方案,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是无法实行的。其中恰恰忽略了中国社会发展最关键,也是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政策上还一度要取消商业;另外太平天国男女分营,一个家庭不能在一起生活,王者则可有后妃宫女。
4.以宗教来发动、组织群众,但到后来宗教的消极作用就暴露出来了。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吸收了基督教原始的平等思想,“天下男子都是兄弟,天下女子都是姐妹”,还有许多纪律性的教规。在运动初期产生过积极的号召、鼓动作用,但其毕竟不是科学的理论,而是依靠迷信和天命思想等来动员群众的。如洪秀全的“天兄传言”、杨秀清的“天父传言”,上帝附其身而说话。天京被围,粮食困难,军队减少,洪秀全却说,我的天兵多如水,天主会降甘露给我们吃。迷信不可能调动将士的斗志,反而带来了危害。另外,对外国侵略者一开始也因其信上帝称其为“洋兄洋弟”,对侵略者缺乏理性认识和必要的警惕性。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是具有巨大的革命潜力的阶级,但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洋务运动实际上是清王朝在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的双重打击下,地主阶级洋务派官僚兴起的以学习西方军事技术挽救其统治的“自救运动”。
(一)发生背景 在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下,封建统治摇摇欲坠。太平军北伐打到天津,皇帝被吓得准备开溜。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期,英法联军攻占天津,打入北京(中国历史上西方人首次打入中国首都),疯狂抢掠并为掩饰其罪行而焚毁了圆明园,“给中国皇帝最深刻的教训”,并强迫清王朝签订了《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咸丰被吓得逃到热河,最后病死在那儿。在此背景下,洋务派官僚兴起了学习西方军事技术的洋务运动。
明清官场称西方人为“夷人”或“番人”,跟外国人打交道称“夷务”。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天津条约》时,英法官员抗议说,你们称我们为夷人有贬义,是对我们的歧视。以后只能按你们福建、浙江百姓那样称我们“洋人”。此后,西方人称“西洋人”,日本人称“东洋人”,外国人笼统称“洋人”,而一切与外国人打交道的事务都称“洋务”了。
洋务运动:为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统治集团中的王公权贵,如奕歆、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洋务官员,主张学习西方的武备和科技,从事外交交涉;购买枪炮舰船,雇佣外国军官训练近代军队;聘请技师顾问,开矿筑路设厂造船,兴办航运、邮政、电报,建设近代工业;开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的探索活动。
(二)兴办洋务事业的目的镇压农民起义,同时借此加强国防,发展统治集团军事实力。恭亲王奕歆等人的奏折说得最为清楚,心腹之害(发捻)、肘腋之忧(俄国)、肢体之患(英国)。“故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具体讲,“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术,必先练兵”。李鸿章“但求外敦和好,内要自强”,而“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围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洋务运动起始时间:1861年清王朝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开始标志,表明清政府不得不重视“夷务”并升格为“洋务”。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为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尽管当时有人把35年的洋务运动恭称为“同治中兴”(1862——1874),或“同光新政”(1875——1909)。当代港台论文也称其为“自强运动”。但35年的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强起来、富起来。
(三)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为主体,以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中体支配西用。冯桂棻《校邠庐抗议》最早完整表述:“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四)洋务运动的内容 “求强”为目的,主要是创办军事工业,编练新式军队。
1.创办军事工业。24个军工企业:安庆内军械所(1861年,曾);金陵机械局(1865年,李);江南制造总局(1865年,李,近代大型军工企业;后来还造船,“江南造船厂”的前身);福州船政局(1866年,左,中国第一个近代造船企业);天津机器局(1866年,满族贵族崇厚,后来归李);湖北枪炮厂(1890年,张,“汉阳造”)等。
军工企业是官办企业,大机器生产,雇佣工人,产品为政府军队服务。其特点:第一,浓厚的封建性:生产经费来自政府税收;工人多雇佣于清军士兵;企业管理沿用衙门制度;生产产品不计成本,直接由政府调拨给军队。第二,浓厚的买办性:技术、设备甚至原料都依赖列强各国。第三,一定的集团性:企业所有权名义上归清政府,实际上从经营管理权、产品支配权而始的一切权利均牢牢掌握在创办人及其官僚集团手中。
2.设立民用企业。20多个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中国近代第一个航运企业,1872年,李,);上海机器织布局(中国近代第一个棉纺企业,1879年,李);兰州制呢局(中国第一个毛纺企业,1878年,左);开平矿务局(中国近代第一个大型采矿企业,1877年,李);天津电报总局(1880年,李);唐山胥各庄铁路(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第一条铁路,1881年,李,主要是为开平矿务局运煤);汉阳铁厂(1890年,张)等。
兴建民用企业的目的:筹措经费,积累资金,稍分洋利而求富。1870年之后,洋务派又提出“求富”口号,在兴办军事工业的基础上,大力举办民用工业并以此筹措军费。在兴办军工企业中遇到资金奇缺,原料、燃料供应不足和交通运输困难等问题,认识到须发展民用工业以积累资金,建立必要的工业经济基础。同时,也能通过民用企业求富,产品能够到市场上参与竞争,“稍分洋商之利”。
洋务民用企业的特点:其一,大部分采取“官督商办”的方式,少数是官办或官商合办的形式。基本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其二,生产经营具有封建的垄断性,压抑了民族资本企业的发展。其三,经营管理浓厚的封建性,成为官僚买办营私舞弊的场所。吸收了一些商人的资本入股,但企业盈亏由官方把持,商家无权过问。其四,产品部分投放市场,有了一些品牌,也有了一定利润,客观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刺激了民间资本和官方资本对中国近代工业的投资,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建立新式的海陆军。19世纪60年代,京师和津、沪、穗、福州等地建立洋枪队,聘用外国教官。后来就用近代武器装备淮军、湘军。
1874年,日本租借美国军舰派兵侵犯中国台湾,清政府筹办海防,建设海军之议随之兴起。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分别建成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共有舰船八九十艘。其中北洋水师是清政府海军主力,拥有舰艇20多艘,这支舰队一直归李鸿章管辖。为统一海军指挥权,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
洋务运动中花钱最多的就是建海军。1875年李鸿章开始筹办北洋水师,1888年北洋水师正式成军,拥有25艘军舰,其中有2艘大型铁甲舰定远号和镇远号(德国造),7335吨,是当时亚洲第一大的军舰,(访问日本时引起了日本朝野的震动,日本急忙扩军备战);拥有旅顺和威海卫2个优良海港;1895年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4.兴办新式学堂,培养外语、军事和技术人才。1862年京师同文馆;1863年上海广方言馆;1866年福州船政学堂;1879年天津电报学堂。
5.派遣留美欧的留学生。1872——1875年派出4批共120人。发起人容闳(“中国留学生之父”,由美国传教士带到美国,1854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向曾国藩、李鸿章建议派幼童到欧美学习,培养人才。这些幼童(詹天佑等)到美国后学习十分刻苦。但遭朝廷顽固派谗言所误,1881年半途被朝廷强令召回。1875——1894年派出3批留欧学生,主要学习造船、驾驶等工科技术。
6.翻译西方科技、法律等类书籍。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自然科学为主,到19世纪末翻译了160多种外国自然科学书籍。翻译方法特殊,中西结合,口译笔述,依翻译者认识而成书;京师同文馆,法律等社会哲学科学著作,最有名的是美国传教士丁伟良翻译的《万国公法》,这本书影响很大。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一)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评价继承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通过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也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并引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客观上对中国近代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探索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但由于其性质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并不是要使中国朝着独立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因此不可能真正担负起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使命,故而最终未能求得中国的“强”,更未能求得中国的“富”。具体分析如下:
1.对列强侵略有所抵制。建立新式海陆军,加强了国防,民用企业也“稍分洋商之利”等。但更多的是妥协和勾结,从太平天国起对内外镇压,对外则避战求和,就是全军覆没也消极避战、卖国求和;没能阻止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
2.对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有所促进。使中国有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给民族资本也提供了一些发展机会,提供了管理经验、技术和人才;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导致了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但更多的是阻碍作用,如实行垄断,他们搞了的企业就不许民间再办这些企业;还常常贪污民间商人的股份;管理非常腐败,企业衙门化管理;大小官吏不懂管理更不懂技术,却拿很高的薪水,贪污腐败;许多企业最后都破产倒闭,使得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很软弱。3.开辟了学习西方的途径,冲击了封建思想文化观念。开了近代教育、留学等新风气,但“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在根本上束缚了这种学习,使向西方学习局限于物质层面,不敢涉及社会体制的,更拒绝改革封建政治制度、伦理道德和科举制度等。
(二)失败的原因 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的一次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自救运动。洋务派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阶级属性和运动性质决定他们只能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他们希望学习西方以自强,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斗争双重的迫切需要以及自身阶级和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使得向西方学习只能限于“师夷长技”的物质技术层面,不可能实现自强求富的目的。甲午战争的失败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1.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决定了它必然失败的命运。因为新的生产力同封建主义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不相容,是难以在封建主义的桎梏中充分地发展起来的。“牛体马用”的荒唐,导致洋务派既要发展近代企业,却又采取垄断经营、侵吞商股等手段压制民族资本;既想培养洋务人才,又不愿改变封建科举制度。
2.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列强不愿意中国真正富强,更不愿意中国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中国如果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就多了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因此,他们从资金、技术、原料、工艺等方面控制洋务企业,用攫取的特权阻挠洋务企业参加竞争。而洋务派却一再主张对外“和戎”,其企业生产经营的一切都仰赖列强,并企图依赖“好一点的强盗发点善心”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这无异与虎谋皮。
3.洋务企业具有腐朽性。洋务派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件质,但其生产、经营的管理却仍是封建衙门式的。洋务派军工企业全由官方控制,生产和经营不讲效益,产品质量低下。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其管理也是由政府“专派大员,用人理财悉听调度”,商家没有发言权并须承担企业亏损。企业内部充斥着徇私舞弊、贪污浪费等官场恶习。
4.朝廷顽固派的反对、阻挠、破坏。顽固派反对一切新生事物、反对学习西方、更反对改革。同文馆设天文算学馆拟在儒生中招生,顽固派说此为师事夷人,使中华夷化。结果无人敢报名;修铁路,顽固派说此举夺民生计,占地是小惊了龙脉是大。胥各庄铁路修通时用骡马拉火车,最后才用火车头拉;留学幼童有孩子剪了辫子、穿上西装。顽固派到慈禧那儿告状,说这些孩子不拜孔子、上教堂、读洋书、打棒球,将来回来全都是假洋鬼子。慈禧就下旨召回了留学幼童。当时美国耶鲁大学校长写信给李鸿章,说召回幼童之事,是很遗憾的、令人惋惜之事,这些学生学习实在优秀。
(三)洋务运动失败的启示 “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不可能为中国摆脱贫弱找到出路。只有革命,只有推翻封建专制制度,争得国家独立、人民解放,才能建设现代化;改革必须有制度和政权的有力保证才能成功。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一)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空前民族危机下的救亡改革运动。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着被瓜分的危机和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就如沉睡的雄狮,在豺狼撕扯的阵痛中苏醒。此时,中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挣脱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欲在中国开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同时,西学东渐和日本学习西方的成功,促使一些代表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的知识分子,把学习西方推进到学习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新层面。他们提出,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日本就是通过明治维新走向了富国强兵的。他们的主张逐步形成为变法维新思潮,从而引发了一场变法维新的政治运动。
(二)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 康有为,维新派领袖,为维新变法提出理论、思想、纲领和要求。梁启超,维新派最活跃的宣传家、思想启蒙家,主持《实务报》。谭嗣同,戊戌六君子之一,实干家,军机处章京,光绪许多新政措施都是他参与制定的。严复,中国近代思想启蒙家、翻译家,翻译了许多西方社会政治理论的重要著作。
(三)维新派的活动主要是宣传变法思想和维新主张,目的是争得光绪皇帝和帝党官员的支持,并通过他们自上而下地施行变法主张。第一,向皇帝上书,康有为七次向光绪皇帝上书。第二,著书立说,康有为《新学为今考》、《孔子改制考》等。对传统儒家思想提出挑战。孔子曾经改革过,我们也可以改革。托孔改革。梁启超《变法通义》,很仔细地讲述了变法的各个方面。谭嗣同《仁学》也是一本重要的著作,从哲学层面批判了封建的“三纲五常”,向封建伦理道德和政治制度等挑战。第三,翻译西方政治学说。严复《天演论》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指出,一个民族只有自强,才能生存;否则就要遭淘汰。介绍国外变法的经验,主要是日本明治维新的经验。康有为《俄彼得变更记》,用彼得大帝改革的决心和成就鼓励光绪皇帝下决心变法;《日本变更考》供皇帝学习明治天皇的维新经验和措施来进行变法,其中还提出了许多变革的主张。这本书后来成为光绪皇帝变法的指南,很多变法措施都是从这本书上来的。第四,组织学会。“强学会”“保国会”湖南“南学会”等。第五,办学堂,培养人才和变法骨干。康有为在广州办“万木草堂”,梁启超等人就在草堂学习变法;梁启超在湖南办“实务学堂”,也培养了一批变法人才。第六,办报刊。梁启超《实务报》,严复《国文报》,湖南《湘报》等影响颇大。
(四)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在思想领域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当时,封建守旧派和洋务派,将维新变法思想斥之为“异端邪说”,将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视为“士林败类”。维新派挺身围绕以下三个问题与守旧派展开激烈论战。
第一,要不要变法?维新派:“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只有变法,革除积弊,才能力挽中国之危亡,求存而自强。守旧派:祖宗之法不可变。
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谭嗣同:“君,未也;民,本也。”严复,国家本为“民之公产”,王侯将相“国之公仆隶”,帝王只是以专制“窃国者耳”。立宪国家之君主,是由民共举的。民可以共举君.也可以共废君。举废者,民权也。而“欲兴民权,宜先兴绅权”,即首先要给予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政治权力和地位,由他们组成议院,实现君主立宪。这成为维新派政治制度变革的理论依据。守旧派:“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纪纲不行,大乱四起”。
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兴西学?维新派,八股取士科举制度是“牢笼天下”的愚民政策,要废八股、改科举,办学堂、兴西学,“救亡之道在此,自强之谋亦在此”。“中体西用”犹如“牛体马用”之荒谬。守旧派则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洋务派欲学西方之军事和技术,却死守封建政治制度、科举八股,尤其是三纲五常。
这场论战进一步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开阔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维新变法政治运动的帷幕随之拉开。
(五)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定国是诏》开始至9月21日慈禧“戊戌政变”,共计103天,史称“戊戌维新”,又称“百日维新”。光绪年轻有为、希望国家强大、但没有实权,帝党势弱。维新触动了慈禧为首的守旧势力的既得利益,他们发动政变扼杀了维新。
维新内容:1.政治方面,裁撤詹事府、通政司、光禄寺、鸿胪寺等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员,撤销湖北、广东、云南三省“督抚同城”的巡抚;提倡廉政,澄清吏治;准许百姓上书言事;取消旗人享有国家供养的特权,准许他们自谋生计。
2.经济方面,国家设立农工商总局与铁路矿务总局,各省没商务局,保护、奖励农工商业和交通采矿业;开办实业,奖励发明;注重农业,提倡西法垦殖,建立新式农场;办邮政,修铁路;在上海、汉口等大城市办商学、商报,设立商会等组织;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决算。
3.军事方面,裁减绿营兵,训练新军,采用西方兵制、装备和训练等;
4.文教方面,创设京师大学堂(当时全国教育管理的最高机构,北京大学的前身),改各省书院为高等学堂,并在各地设立中、小学堂;提倡西学,废除八股,改试策沦,开经济特科;设立泽书局;派人出国留学;奖励新著,奖励办报,准许自由组织学会。
上述各项政令均是接纳维新派的建议而制定的,旨在一定程度开放言论、出版、结社自由,使资产阶级享受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以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在光绪发布的新政诏令中,并没有关键的开国会、制宪法等政治改革措施,没有变法内容,并未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因此,戊戌维新只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维新措施反映了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虽是温和的、不彻底的改革,但也遭到了中央和地方顽固派的强烈反对,大多数措施都没能付诸实施。随着新旧两派矛盾的激化,以后党为主的顽固派经过密谋于1898年9月21日发动政变,慈禧以“训政”为名重新“垂帘听政”,软禁光绪于中南海瀛台,并下令搜捕维新人士,史称“戊戌政变”。康梁被迫流亡海外,9月28日谭嗣同、刘光弟、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6人同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1898年“百日维新”如同昙花一现,仅仅103天就被慈禧为首的顽固派扼杀在襁褓中。光绪皇帝所有的新政措施除京师大学堂被保留下来外,大都被废除。维新人士和参与、同情维新的官员,被闲禁、被革职、遭放逐。维新不变法的改良失败了。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在中国近代史上仍然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有人将戊戌维新简单等同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而对戊戌维新加以否定。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实际上戊戌维新是集救亡、改革、启蒙为一体的、进步的政治思想运动。
第一,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在亡国灭种的严重危机下,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疾呼要救国就要维新,图存就要变法。他们的思想理论、宣传鼓动和政治实践,因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光绪之所以赞同维新变法,正是在列强侵逼的巨大压力下,深感不变法自强,统治就难以为继,中国就没有出路。
第二,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提出的很多主张和光绪皇帝的很多新政措施基本上反映了新兴的中国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要求和主张,尤其是突破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鼓吹兴民权、设议院的主张,提出用君主立宪制度替代君主专制制度,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的进步。戊戌维新虽未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度,其颁布的若干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也未能生效,但一定程度上仍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
第三,一场学习西方的思想启蒙运动。自论战到维新,维新派人士翻译传播了一批西方重要的社会政治思想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批判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纲常伦理,打破了顽固的封建主义思想和文化壁垒,起到了刺激民族觉醒的积极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诗界革命”、“文体革命”、“小说界革命”、“戏剧改良”、“史学革命”等随继而起,形成了广泛的文化革新运动;兴办新式学堂,积极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京师大学堂的创设,更成为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发端。
维新派还提出许多移风易俗、开启社会新风的主张,做了大量工作。如革除吸食鸦片、妇女缠足等恶俗陋习,主张“剪辫易服”,倡导讲文明、重卫生、反跪拜等。
(二)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和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
1.客观原因:新旧势力力量对比过于悬殊。严复说:千与一之比,力量非常弱小。顽固派掌握了几乎所有权力,集合在慈禧周围形成强大的后党,拼命维护既得利益,尤其是统治阶级核心集团、大官僚阶层的利益。改革总是要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的。改革官制,有些衙门和官吏就要被裁撤。这些官吏就极力反对。绿营要裁掉,其官兵也就极力反对。废八股,断了人家的仕途,儒士就极力反对,要杀康梁,以谢天下。旗人本由国家供养,绝少生财之道,要让他自谋生计,就等于断其生路,当然要群起攻之。光绪撤了6个礼部尚书侍郎,帝后矛盾激化。再者,变法缺乏厚实的社会政治基础。近代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其政治代表维新派的势力更是非常弱小。维新派核心和帝党官员,都是些御使、翰林,没有实权。而他们寄托了全部希望的、唯一可依靠的也是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既无军队,也无财政,既无严密的组织,更不去发动群众,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2.主观原因: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第一,不敢否定封建主义。资产阶级刚刚诞生,经济力量软弱,社会基础狭小,主要以维新人士为其政治代言人,反映其主张和要求。而维新人士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只是幻想依靠光绪皇帝“以君权雷厉风行”,主张通过温和、改良的手段和渐变、缓变的步骤,实现自上而下的改革,让资产阶级和开明士绅的代表参加政权,逐步实现君主立宪。经济上,他们虽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却不敢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地主土地所有制,这就不可能发动广大的农民参与变法。思想文化上,他们提倡学习西学,却仍要抬出封建思想权威孔子,借古代圣贤之名。为改革制造舆论,托孔改革,“托古改制”,并无勇气提出自己的改革主张。
第二,对列强抱有幻想,依赖列强的‚支持‛。他们虽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能够得到列强对中国变法维新的“支持”。他们尖锐揭露沙俄侵华的恶行,却幻想依靠与英、日结成同盟来抵御沙俄。有人甚至建议聘请日本前总理大臣伊藤博文来华担任维新顾问。落入虎口还引狼入室。列强表面上同情,实质上都想乘机扩大在华势力,寻找代理人。日本是为了报沙俄“还辽”之仇。戊戌政变前夕,维新派分别乞求英、美、日公使的支持,结果全都落空。豺狼总惦记着虎口里的羔羊。
第三,害怕人民群众。维新派很多人仍属于封建士大夫和知识分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害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更害怕人民革命。康有为多次上书,反复提醒光绪皇帝不要忘记人民反抗的危险,强调“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如不变法,就有可能再现“金田之役”,使统治者们“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既害怕人民,更害怕革命。既没有人民力量为后盾,又没有实权实力,特别是没有军队,所以打算依靠手握重兵的袁世凯,末了反被出卖。谭嗣同就义前高喊“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而这“回天之力”正存在于他们所害怕的民众之中。
第四,急于求成和策略上失误。康有为曾对光绪皇帝说,西方变法经历了三百年,日本明治维新经历了三十年,中国有你这样英明的君主三年就能成功。一方面夸大皇权力量而估计变法过于乐观,另一方面急于求成而不顾国情实际。策略上又不去争取同盟军,孤军奋战。最后,戊戌六君子的鲜血唤醒一部分志士放弃了改良的主张,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章太炎、吴玉章回忆时都谈到这一点。
(三)教训 戊戌维新作为中国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只是昙花一现,这不但暴露了这个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争得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必须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三、早期探索的经验教训和启示
从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到1898年戊戌维新,近半个世纪中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在黑暗中探索国家的出路,步步前行,尽管历次探索都失败了,但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也为中国人民的三个选择提供了历史启示。历史证明,农民阶级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自身的局限性,领导革命胜利。洋务派官僚仅靠学习西方军事、科技,而不肯改革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也行不通。中国的出路只有在先进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在先进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首先通过人民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和帝国主义的统治,然后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学习思考(见教材)阅读文献
1.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1853年6月)2.严复《天演论·自序》 3.《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4.洪仁矸《资政新篇》(1859年)5.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增订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6.茅家琦《太平天国通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7.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1 895年5月)8.梁启超《变法通议》(节选)(1896年)9.严复《原强》(1895年3月)10.汤志钧《戊戌变法史》(修订本),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弄清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了解资产阶级改良派与革命派的区别,正确认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了解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正确认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进步性和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了解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正确认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局限性,并能深刻认识到,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谋求新的出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2.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意义。3.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教学时数:2学时 具体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较为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体和高潮。什么是革命呢?所谓革命,就是在革命政党的领导下用武装斗争的手段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推翻旧的社会制度,代之而起以新的社会制度。辛亥革命,就是在资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在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指导下,以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恩格斯曾经说过:“任何地方发生革命振动,总是有一个社会要求为背景的。”辛亥革命也有着其爆发的深刻历史背景。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客观历史条件
(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深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中国掀起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是当时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控制进一步加深。它们在迫使中国签订《辛丑条约》以后,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多方扩展在华经济势力,在华投资规模急速扩张,包括扩大设厂规模和给清政府大量高息贷款,而铁路、矿山的利权更成为列强掠夺的重要目标。1904年至1905年,日、俄两国为了争夺在华利益竟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清政府却宣称“局外中立”。经过一年多的厮杀,日本战胜俄国,俄国将所攫得的中国东北南部所有一切特权“转让”给日本。乘日、俄相斗之机,1904年英国派兵侵入中国西藏地区。德国则企图将其势力从胶州湾延伸到原属于英国势力范围的长江流域。
(二)人民群众反抗斗争日益高涨 为了支付巨额战争赔款等,十余年间,清政府的财政开支激增4倍之多。在晚清最后几年里,各种旧税一次次追加,种种新税更是层出不穷,各级官吏从中中饱私囊,致使民怨沸腾。
正是在中外反动派的沉重压迫下,20世纪初,全国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1902年至1911年间,各地民变多达1300余起:1905年农民反抗斗争103次;1906年199次;1907年188次;1908年112次;1909年149次;1910年266次。其中包括各阶层人民的反洋教斗争;农民手工业者的抗捐、抗税、抗租斗争;工人的罢工斗争;少数民族与会党的起事等。同时,还发生了拒俄、拒法、抵制美货等爱国运动以及收回利权运动和保路运动等。这些情况说明,随着晚清政局的演变,人民群众已经不能照旧生活下去了。
(三)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辛亥革命酝酿之际,正是清政府内外交困之时。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的念头,甘当“洋人的朝廷”;同时也使国人对清政府更为失望,要求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为摆脱困境,清政府于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此后,陆续推行了一些改革措施,包括:设立商部、学部、巡警部等中央行政机构;裁撤绿营,建立新军;颁布商法商律,奖励工商;颁布新的学制,下令从1906年起正式废除科举考试。迫于内外压力,清政府终于在1906年宣布“预备仿行宪政”,并于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制定了一个学习日本建立君主立宪的方案,但又规定了9年的预备立宪期限。
预备立宪并没有能够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主要原因在于,清政府新政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延续其反动统治。正如出洋考察政治的五大臣在回国后的奏折中所说的,立宪有三大利:“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而这正是清政府预备立宪的目的。为了巩固皇权,清政府迟迟不答应资产阶级立宪派提出的关于立即召开国会的要求,还镇压了立宪派的国会请愿运动,同时不断借改革之名强化皇权。1911年5月,在不得不成立的责任内阁里,13名大臣中满族就有9人,其中皇族占7人,被讥为“皇族内阁”。这不仅使立宪派大失所望,也使统治集团内部满汉、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的极度尖锐。事实表明,清政府已陷入无法照旧统治下去的境地。正如孙中山所说,清政府“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1911年5月,长沙海关税务司伟克非在信中写道:“我看在不久的将来,一场革命是免不了的。”
(四)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20世纪头10年,中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新发展:第一,设立厂矿数目和投资数额的增加。资本额超过万元的厂矿有800家,资本额超过1.6亿元;第二,轻工业发展较快,其中以棉纺织、面粉加工等行业最为显著;第三,主要集中在江浙、两湖、广东三个地区设厂。三地区共设厂251家,占民族资本企业总数1/3以上。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民族资产阶级及与它相联系的社会力量有了明显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为冲破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勾结的网罗,发展资本主义,需要自己的政治利益代言人和经济利益维护者,从而构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同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成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经济基础。后来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活动大多数集中在湖广地区,是与这些地区的资本主义经济比较发达有着密切联系的。
(五)资产阶级革命派骨干力量的形成 资产阶级骨干是指一批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在民族危机加深的情况下,他们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新道路,很多人选择出国留学而形成一股潮流(留日学生最多时上万人,腾冲一县就有上百人)。他们学习和了解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和文化,对国际发展大势和国内民族危机有了更敏锐的认识,不少人成为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
二、辛亥革命爆发的主观条件
(一)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革命,是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相勾结残酷统治逼迫的结果。中国革命的许多先驱者都曾尝试用和平手段推进社会变革,孙中山的思想也经历了从改良到革命的变化。l894年,孙中山就写过《上李鸿章书》,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治国力略,并北上天津,希望能面呈李鸿章,但被拒绝。这对他是一个深刻的教训。他后来谈到,自己原本赞成“以和平之手段、渐进之方法请愿于朝廷,俾行新政”的,但经过现实教育,方知“和平方法,无可复施”,“积渐而知和平之手段小得小稍易以强迫”。同年,孙中山到檀香山组织兴中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并筹划发动反清起义。1904年,他发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指出只有推翻清政府统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才能真正解决中国问题。这表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踏上革命道路之时,就高举民主革命的旗帜,并选择了武装起义的方式。这也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根本不同之处。
(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宣扬和传播 20世纪初,随着一批新兴知识分子的产生,各种宣传革命的书籍报刊纷纷涌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1903年,章炳麟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反对保皇观点,痛斥光绪皇帝“载淮小丑,未辨菽麦”,歌颂革命为“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强调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邹容以“革命军中马前卒”的名义出版了《革命军》,热情讴歌革命,阐述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和正义性,号召人民起来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两本小册子,痛陈列强侵略给中国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清政府已经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号召人民奋起革命,推翻清政府这个“洋人的朝廷”。
(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革命党的建立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的同时,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也在各地次第成立。从1904年之后,出现了10多个革命团体,其中较重要的有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岳王会等。这些革命团体的成立为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组织力量。但这些革命团体的活动范围往往局限于一省,孤立活动;而且都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选为总理,黄兴被任命为执行部庶务,实际主持会内日常工作。同盟会以《民报》为机关报,并确定了革命纲领。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说同盟会是资产阶级的第一个全国性政党呢?理由有四:第一,有统一的政治纲领,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第二,有自上而下统一的领导机构;第三,有全国革命党人公认的领袖孙中山;第四,主张以武装斗争推翻清王朝。但是,同盟会自成立始,就有先天缺陷:第一,成员成分复杂;第二,成员对待革命的态度存在明显差异,对待革命纲领分歧也较大;第三,组织松懈,缺乏必要的组织纪律和约束等。这些缺陷隐伏着日后分裂的因素。尽管如此,同盟会在孙中山的领导下加强了同社会各阶层的联系,推动了国内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如上事实表明,革命的主客观条件均已经成熟,革命已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一)三民主义学说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孙中山及革命党人在革命实践中逐渐深刻认识到,正义的、进步的革命事业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在此认识基础上,孙中山通过对西方国家民主思想较深入的研究后,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民主思想。
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概括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1.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其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要特别指出的是,民族主义不是简单的排满,不是针对一切满人,而是“应将满洲政府所有压制人民之于段,专制不平之政治,暴虐残忍之刑罚,勒派加抽之苛捐,及满洲政府所纵容之虎狼官吏,一切扫除”。也就是要结束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及其媚外政策。
但民族主义并没有从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当时的孙中山及革命派多数人对帝国主义的本质认识不清,害怕帝国主义的干涉,甚至幻想以承认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为条件来换取列强的支持。同时,他们也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从而给了这部分人后来从内部和外部破坏革命以可乘之机。
2.民权主义。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就是孙中山所说的政治革命。
政治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民国。《军政府宣言》指出:“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共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孙中山强调,政治革命应当与民族革命并行。民族革命是扣除“现在恶劣政治”,而政治革命则是扫除“恶劣政治的根本”,从而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集国内民族压迫与封建专制统治于一身的清政府。
不过,民权主义虽然强调了要建立民主共和国,却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因而难以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的保证。
3.民生主义。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孙中山主张核定全国土地的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增价,则归国家,为国民共享。国家还可按原定地价收买地主的土地。他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中的诸多社会问题,其根源在于未能解决土地问题,因此他试图寻找一种一劳永逸的办法,既使中国富强,又避免产生贫富悬殊现象,避免社会危机。为此,才希望“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但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是资本主义土地纲领,脱离了中国的实际,它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农民的理论武器。
三民主义初步勾勒出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较完整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二)对三民主义的评价 三民主义尽管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而有很多不足,但它是孙文主义的核心和结晶,是孙中山救国救民的方案,也是孙中山提出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纲领。这一纲领以民为中心,“是为民而设的”(孙中山),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它充分体现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把握了时代的思想脉搏,努力追赶世界民主思想的潮流,也符合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民生富裕的愿望,是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交出的一份关于中国向何处去的这一历史性课题的答卷——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这一学说一出,受到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后来列宁对三民主义的评价中说到:“孙中山纲领的每一行都渗透了战斗的真诚的民族主义,这是带有建立共和制度要求的完整的民族主义”。当时对三民主义的评价,有赞同者,有怀疑者,也有反对者。1905年到1907年在中国掀起的关于改良和革命的辩论实际上是围绕着三民主义而展开的。
四、关于革命和改良的大辩论
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革命形势日益成熟的时候,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坚持走改良道路,坚决反对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以《民报》、改良派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为时两年多的大论战。其范围从日本东京到海内外,双方唇枪舌战,十分剧烈。辩论的主要内容集中在以下几点:
(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这是双方围绕民族主义论战的焦点。
改良派称,革命会引起下层社会**,招致外国的干涉和瓜分,使中国“流血成河”、“亡国灭种”,所以要爱国就不能革命,只能改良、立宪。
革命派针锋相对地指出,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欲求免瓜分之祸,舍革命末由”。只有通过革命,才能获得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革命派驳斥了改良派因革命要“杀人流血”、“破坏一切”而不可革命的说法。他们指出:
第一,革命,固然会有牺牲,但是,不进行革命,而容忍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人民就有可能免除痛苦和牺牲吗?相反,不革命恰恰意味着他们将长期地遭受难堪的痛苦和作出更大的牺牲。“革命不免于杀人流血固矣,然不革命则杀人流血之祸可以免乎? ”“无革命,则亦无平和,腐败而已,苦痛而已。”由于害怕流血牺牲就否定革命,“何异见将溃之疽而戒毋施刀圭”?革命虽不免流血,但可“救世救人”,是疗治社会的捷径。
第二,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作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孙中山说:“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革命之破坏与革命之建设必相辅而行,犹人之两足、鸟之两翼也。”革命本身正是为了建设,破坏与建设是革命的两个方面。
(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这是双方围绕民权主义辩论的主要问题。
改良派认为,中国“国民恶劣”、“智力低下”,没有实行民丰共和政治的能力,如果实行,非亡国不可。因此,只能实行君主立宪。梁启超甚至宣称,“与其共和,不如君主立宪;与其君主立宪,又不如开明专制”。只有劝告清政府主动实行开明专制,并进而推行君主立宪,才是中国政治的现实出路。
革命派针锋相对地指出,不是“国民恶劣”,而是“政府恶劣”。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拯救与建设中国都必须取法乎上,直接推行民主制度,而不能以国民素质低劣为借口,搞君主立宪或开明专制。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中国国民自有颠覆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的能力。
(三)要不要平均地权,实行社会革命 这是双方围绕民生主义辩论的主要问题。
改良派反对土地国有、反对平均地权。他们认为中国社会经济组织优良,土地问题不是中国最重要的问题,不存在社会革命的可能。社会革命只会导致大**,平均地权是煽动乞丐流氓,土地国有是危害国本,并表示在此问题上“宁死不让”。
革命派强凋,当时的中国存在着严重的“地主强权”、“地权失平”的现象,而“救治之法,惟有实行土地国有之政策”。必须通过平均地权以实现土地国有,在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实现社会革命,才能避免贫富不均等社会问题的出现。
(四)辩论基本澄清的基本问题 经过两年多的辩论,基本澄清了中国革命的必要性和正义性问题。第一,在中国必须进行一场革命,革命固然会流血牺牲,但这种流血牺牲更多的是带来历史和社会的发展,是给人民带来福祉。第二,君主专制制度是中国“恶劣政治的根本”,只有兴民权、改制度,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第三,中国现在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地主强权”。必须通过平均地权实现土地国有,在进行政治改革的同时实现社会改革,才能避免贫富不均等社会问题。通过这场大辩论,一些改良派人士的观点有了改变,认为革命切实有必要。
当然,在这场论战也暴露了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比如,他们主张推翻清政府,但对“革命是否会招致帝国主义干涉”的问题不敢作出理直气壮的正面回答,只是希望通过“有秩序的革命”来避免**和帝国主义的干涉。再者,他们所说的“国民”,主要还是指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而不是广大的劳动群众。他们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否应该改革的问题也是语焉不详,并且反对贫苦农民“夺富人之田为已有”。这些理论和认识的局限不可避免地会影响辛亥革命的进程和结局。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
(一)武装起义与保路风潮
1.武装起义: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不但提出了具有号召力的革命纲领和指导革命的理论,而且积极地进行了实际的革命实践。尽管革命派内部对三民主义的认识尚不统一,但武装推翻清政府这一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同盟会成立以后,先后在东南沿海发动了多次反清武装起义。这些起义虽然相继失败,但影响广泛而深远。例如,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举行的广州起义。是日,黄兴率敢死队120余人在广州举行起义,革命党人大部牺牲。七十二烈士的遗骸被葬于黄花岗,故是役史称“黄花岗起义”。这些起义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关键是革命党没有广泛发动和依赖农民群众,过分依靠会党;其次是没有扎扎实实打下革命的基础,仅靠单纯的军事冒险活动。所以,这些起义失败以后,一部分革命党人也开始感到利用会党是靠不住的,开始把战略重点从南部边疆地区转移到长江一带,全力经营湖南、湖北地区,逐渐把争取对象转向湘鄂川新军。
参考资料:会党: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对鸦片战争后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民间秘密团体的总称。会党具有反对满清专制统治、反对列强侵略的性质。之前,天地会、哥老会等通称‚会‛,自兴中会与天地会首领联络后,始称‚会党‛。会党除有反清复明的口号外,有组织上实行家长式领导。一切唯大首领之命是从;组织成员以破产农民、手工业者和游民无产者为主体;有很强的地方性;采取秘密方式进行活动等特征。兴中会成立后积极联络会党,以扩大势力和影响。孙中山曾说:‚余持革命主义,能相喻者,不过亲友数人而已。士大夫方醉心功名利禄,唯所称下流社会,反有三合会之组织,寓反清复明之思想于其中,虽时代湮远,几于数典忘祖,然苟与之言,犹较缙绅为易入,故余先从联络会党入手。‛(《总理全集》第一集,P920)兴中会发动的广州起义和惠州起义,主要的依靠力量就是会党。
2.保路风潮: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与英美德法四国银行团订立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借“国有”名义把铁路利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同时借此“劫夺”商股。这激起了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四省的保路风潮,其中以四川为最烈。立宪派本来主张把保路运动限制在“文明争路”的范围之内,但署理四川总督赵尔丰竟下令军警向手无寸铁的请愿群众开枪,造成“成都血案”。广大群众忍无可忍,在同盟会会员的参与下,掀起了全川的武装暴动。
(二)武昌首义与各地响应由于形势已经成熟,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和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决定联合行动,举行武装起义。1911年10月10日晚,驻武昌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起义军一夜之间就占领武昌,取得了首义的胜利。
武昌首义获得成功的原因:第一,武汉三镇被称为九省通衢,是清政府在华中的统治中心和帝国主义侵华的重要据点,也是资产阶级革命力量迅速发展的地区和各省革命党人联系的枢纽。反清和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较为普及,在原来的科学补习所汉口支会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文学社和后来建立的共进会长期在湖北新军和学界内活动,影响广泛,群众基础厚实。第二,新军许多中下级军官和士兵参加了革命党,革命思想和民族主义迅速增长,新军士兵普遍同情革命党人,从而成为首义的主力军。第三,四川保路运动的兴起,湘鄂清军大部分西调入川,致使华中清军力量空虚,为首义提供了一个极为有利的机会。
武昌首义吹响了辛亥革命的号角,打开了清王朝统治的缺口。革命军在3天之内就光复了武汉三镇,成立了湖北军政府。一时间,革命烈火燃遍大江南北。在一个月内,就有13个省和上海以及很多州县宣布起义,脱离清政府统治。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
在武昌首义和各省政权更迭过程中,资产阶级革命派既表现出革命性和勇敢精神,又暴露出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少革命党人对自己掌握政权的能力缺乏坚定的信心。在一些地方,开始是由革命派发动新军或会党举行武装起义、宣布“独立”的。但是当反动势力反扑时,他们却不敢发动群众保卫已夺取的政权,致使政权落到了立宪派或旧官僚、旧军官的手里。如湖北革命党人起义后,就认为非得找一个有声望的人持政不可,于是把原清军协统(旅长)黎元洪硬拉出来当了都督。结果,黎元洪与立宪派勾结把持了湖北军政府大权。又如湖南革命党人起义夺取政权后,最初由革命派焦达峰、陈作新任正、副都督。后来立宪派与旧军官发动政变,杀害焦、陈,推立宪派首领谭延闿为都督。在一些省份,旧官僚和立宪派实际上改头换面地维持着旧政权。有的地方虽是革命党人掌权,但这些人很快蜕变为新军阀、新官僚。这就意味着,革命是很快地发展了,但它的基础并不牢固,在它的内部和外部都潜伏着深刻的危机。这也就为袁世凯东山再起提供了机会。
参考资料:辛亥革命前后的袁世凯。1909年,袁世凯被清摄政王载沣罢职驱逐出京,回到河南的章则(安阳)。袁世凯虽被罢职,但其势力并没有受到影响。他表面上悠然自得每日垂钓,实际上对清庭内外的情况了如指掌。他等待时机准备东山再起。武昌首义对清王朝统治构成极大威胁之时,清皇族约定起用袁世凯,任命他为湖广总督。又派人劝其早日出山。袁世凯称头疾未愈,与清庭讨价还价。当清庭先后任命他为钦差大臣和内阁大臣,他控制了清廷的军政大权时,他终于出山到北京就任。袁世凯凭借多年的政治经验,耍弄权术,对南方革命军采取战和并用,左右开弓的手段。他一面派人和湖北军政府谈判议和,一面又命令部下冯国璋对革命军发动猛攻,以武力威胁革命党人交出政权。最后请由帝国主义操纵举行南北议和,迫使革命党作出袁世凯能够逼迫清帝退位就推举其为大总统的承诺。在袁世凯咄咄逼人、软硬兼施的攻略下,革命党内部一些人也发生了动摇,有的跪倒在名利下,有的公开诋毁三民主义学说。而有握有一定政治实力的立宪派一致拥护袁世凯组阁。帝国主义也认为他是最合适的新代理人而公开支持袁世凯任总统。这一切都预示着革命形势发生逆转是不可避免的了。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 1911年底,孙中山从海外回到上海。17个“独立”省的代表在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也是资产阶级革命最重要的成果。第一,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这个政权中占有领导和主体的地位。除孙中山作为临时大总统拥有统治全国和统率海、陆军之权外陆军、外交等重要部的总长和所有各部的次长全由革命党人担任。在作为国家立法机关的临时参议院中,同盟会会员也占多数。第二,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集中代表和反映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在相当程度上也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例如:扫除种种封建弊端,保护人权;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提倡兴办工厂、矿山、银行、垦殖事业等;宣布禁止刑讯,保护华侨、禁止贩卖华工,禁止买卖人日、废除奴婢,禁止种植和吸食鸦片等;宣布改革文化教育制度,否定忠君,尊重教育,废止小学读经,禁用清政府学部颁行的各种教科书等。
(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而“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临时约法》规定,增设国务总理,作为政府首脑。内阁辅佐临时大总统,为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增设法院,行使司法权;参议院为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参议院还有弹劾大总统和国务委员的权利。
《临时约法》还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享有人身、财产、集会、结社、出版、言论等自由,享有请愿、陈述、考试、选举与被选举等民主权利。
《临时约法》就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毛泽东说:“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临时约法》的民主性和革命性:第一,充分肯定了辛亥革命的伟大成果,使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和民权主义思想在法律上得以确认;第二,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进一步具体化,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民主愿望;第三,从颁布的背景来看,是为了防范袁世凯的专制独裁,确保中国走上民主政治的轨道。南京临时政府的局限性。例如在南京临时政府的《告友邦书》中,就企图用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一切外债,来换取列强承认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也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反而以保护私有财产为借口,去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财产。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毛泽东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是近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伟大飞跃。从鸦片战争开始,封建制的腐败已为朝野有志之士所共见,但完成变革却延续了70年,到辛亥革命才有了总体解决。辛亥革命最伟大的成果就是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它第一次把西方议会制度引入中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原来的立宪派中,经过改良与革命的大辩论,也有不少人转向共和。袁世凯骨子里仇视革命,反对共和,但在大潮之下,也不得不在表面上表示忠于共和。这些都说明,民主共和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自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就再也没能在中国建立起较稳定的政权。北洋军阀虽几度破坏议会使其名存实亡,但议会形式还是保留了下来。袁世凯复辟称帝只有83天,张勋复辟只有12天,都在人们的声讨声中草草收场,不了了之。
第二,辛亥革命猛烈的冲击着封建思想,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自古以来,皇帝被看作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绝对权威,如今连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抛弃?辛亥革命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第三,辛亥革命推进了振兴实业热潮的出现,为中国近现代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民国建立后,民族资产阶级极为振奋,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办实业成为当时的一种荣耀。就连一些军阀、旧官僚都给自己带上董事、经理之类的帽子。当时,民国政府力行保护之策,公布商业注册条例、公司注册条例。凡注册的公司、商店、工厂均妥为保护,没过几年大公司、大企业接踵而起。辛亥革命后新式企业逐渐增加,银行建设十分迅速。华侨回国办事业也十分活跃。这也从一个层面表明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工业发展的作用。当然,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无暇东顾,也为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时机,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第四,辛亥革命不仅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变革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对建立新的社会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其一,辛亥革命否定清朝教育制度,实施了新的教育制度和方针。全国新式学校教育得到恢复并逐年增长。新建学校数量逐年增加,大学、中学、小学、师范学校、妇女学校均有创办,在校人数也不断增加。这些都奠定了民国教育的基础。其二,在开放言论形势下,中国新闻事业迅猛发展。据统计,1912年全国的报纸约达500多家。一些中等城市也有多种报纸,这在中国新闻史上也是空前的。其三,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按照资产阶级民主、平等、自由、博爱等原则建立近代化的社会生活。提倡除旧务新,改革恶习,改良社会,社会面貌呈现出崭新的迹象。主要有保障人权;以公元纪年,改用公历;下级官吏见上级官吏时不再行跪拜礼;男子以“先生”、“君”取代“老爷”等称谓;男子剪辫、女子放足之风迅速席卷全国;禁止买卖人口、禁止鸦片、禁止赌博、禁止搞封建迷信等等。这不仅改变了社会风气,也有助于人们的精神解放。其四,南京临时政府在机关工作人员中提倡奉公廉洁和民主作风。
参考资料:公仆孙中山故事二则。其一,民国建立后的一天,孙中山及随员到雨花台巡查,归途中到中华门被群众发现并围观,群众鼓掌并高呼大总统万岁,孙中山不时向群众招手示意,这时警察局派人来维持秩序,准备驱散群众。一个巡官高举指挥刀挥舞,孙中山看到后立即制止说:对老百姓不能这样。其二,一位80多岁的老翁专程从扬州到南京总统府,求见孙中山,被门卫阻拦。孙中山得知后立即召见。老翁见到孙中山后,欲行三跪九叩之礼。孙中山急忙将老翁扶起来说道:总统在职一天就是人民的公仆,是为全国人民服务的。老翁问,总统若是离职呢?孙中山回答到:总统若是离职就回到人民群众中去,和老百姓一样。之后,孙中山派车把老者送回扬州。老者逢人就高兴地说:今天我总算见到民主了。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存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列宁指出:“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具有世界意义,因为它将给亚洲带来解放并将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
毛泽东指出:“辛亥革命有他胜利的地方,也有他失败的地方。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了,这不是胜利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了,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从这点上来说,辛亥革命既胜利了,也失败了。因为代之而取的是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专制独裁统治。
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一)袁世凯窃国,辛亥革命流产南京临时政府建立后,袁世凯战和开弓,命其党羽联名通电,宣称“若以少数意见采用共和政体,必誓死抵抗”。同时请列强调动军舰游弋长江,为自己助威,并攻击孙中山“缺乏管理国家的经验”。在革命高潮中附从革命的立宪派、旧官僚等则从内部施加压力,大造大总统职位“非袁莫属”的舆论,力主袁世凯上台,以早日结束革命。一些革命党人也主张只要袁世凯能逼清帝退位,就应该让他当大总统。内外压力之下,也为尽快停止内战,孙中山被迫表示只要袁世凯能让清帝逊位并宣布拥护共和,就可以把临时大总统职位让给他。袁世凯得到许诺后,随即加紧“逼宫”。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第二天,袁世凯致电临时政府,宣布“共和为最良国体”。同日,孙中山向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但附以南京为首都、总统在南京就职、遵守约法三个条件,意图以此制约袁世凯。但袁世凯不肯离开北京,并指使部下发动“兵变”,西方列强也调兵进京配合,迫使革命派让步。革命派再次妥协。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4月1日,孙中山正式卸去临时大总统职务。随后,临时参议院议决将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中国进入了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专制统治的时代。
袁世凯之所以能窃取革命果实,有五个原因:第一,帝国主义大力扶持和帮助;第二,国内大资产阶级、大地主阶级的支持;第三,立宪派的大力支持;第四,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和妥协;第五,袁世凯拥有相当的军事政治势力。
(二)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之后,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政府。
政治上,实施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他们扩充军队,建立特务、警察系统,废除《临时约法》,制定《中华民国约法》等一系列反动法令,以暗杀、战争等方式破坏民主,最后直至为了达到专制独裁的目的,复辟帝制。经济上,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军阀、官僚本身就是大地主,他们还在以各种手段兼并土地。袁世凯在河南彰德等县占有的土地就有4万多亩,奉系军阀张作霖在东北占地150万亩。许多自耕农和半自耕农陷入破产和丧失土地的境地,变成佃农和雇农。北洋政府还通过“清丈地亩”、征收各种苛捐杂税等手段,对农民进行敲骨吸髓的压榨。
军阀与官僚还借助于政治势力,组成官僚买办资本集团,操纵、垄断财政金融和工业、运输业。如以梁士诒为首的交通系集团,控制了铁路和交通银行。交通银行具有代理国库、发行纸币的特权,为北洋政府经理外债、内债和税收,还直接控制了一些工矿企业。
文化思想方面,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1913年6月,袁世凯向全国发布《通令尊崇孔圣文》。不久,又命令全国恢复祀孔、祭孔典礼,并规复文庙,恢复跪拜礼节,中、小学恢复尊孔读经。一些清朝遗老遗少、保守分子纷纷组织孔教会、孔道会、尊孔会等尊孔复古团体,发行《不忍》杂志、《孔教会杂志》等尊孔刊物。他们攻击民主共和,宣传封建伦常,甚至要求将孔教定为“国教”。一些帝国主义分子也鼓吹孔教是“中国独一无二之根本”,只有尊孔才能避免“人人之心皆为革命所颠倒”。
总之,北洋军阀政府对辛亥革命进行了全面反攻倒算,中国重新落入深渊。孙中山沉痛地说,此时中国“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尤盛,人民困苦日甚一日”。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中国建立一个独立、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梦想就这样破灭了。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
(一)挽救共和的努力及其受挫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内部也发生了分化。不少革命党人以为,推翻封建帝制、建成共和政体,革命大功告成,从而丧失了革命意志。他们中有的人热衷于追逐个人的官禄,甚至投靠军阀,迅速蜕化为新的官僚、政客。有的人转为经商,为自身牟取经济利益。有的人热心于议会政治和政党内阁,甚至要劝袁世凯加入国民党。还有的人则隐遁山林,或移居海外,逃避政治斗争。但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巩固共和、反对专制、反对复辟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他们竭尽全力使用思想政治武器和武装斗争,但几乎都失败了,仍然找不到一条拯救中国的出路。
1.1913年的“二次革命”孙中山曾一度受袁世凯欺骗,表示“十年不预政治”,以修铁路、发展实业为己任。1912年8月,宋教仁在征得孙中山、黄兴的同意后,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在北京的广东会馆组成了国民党,并在随后的第一届国会选举中获得了多数席位。宋教仁希望由此组织以他为首的责任内阁,在中国推行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度。1913年3月,袁世凯指使心腹收买刺客暗杀了宋教仁。宋教仁被刺后,孙中山看清了袁世凯的真面目,毅然发动武装反袁的“二次革命”。
1913年7月,李烈钧和黄兴组织讨袁军,举起讨袁大旗,上海、广东及安徽等地纷纷起兵,兴师讨袁。但由于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各地行动不一;加上军事上的劣势,结果持续2个多月后讨袁军被北洋军各个击破,孙中山被迫再次流亡日本。
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继续反袁武装斗争。由于中华革命党提不出能够动员群众的革命纲领,入党者又必须宣誓绝对服从孙中山,带有强烈的宗派性,严重脱离群众,因而参加的人数很少,社会影响不大。
2.护国运动1913年10月,在总统选举中,袁世凯指使军警、流氓包围国会,强迫议员投票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后,他撕下“拥护共和”的面具,攻击国会是“暴民专制”,妨碍国家统一,于11月下令解散国民党,收缴国民党议员的国会证书、徽章,使国会不足法定人数而无法开会。1914年1月,他又停止参、众两院议员的职务,遣散议员。5月,袁世凯撕毁《临时约法》,炮制《中华民国约法》,用总统制取代内阁制。不久,他又通过修改《总统选举法》,使大总统不仅可以无限期连任,而且可以推荐继承人。这样,袁世凯不仅能终身独揽政权,而且还可以将其传子传孙。至此,中华民国只剩下一块空招牌了。
袁世凯独裁时期,出卖路权、矿权,大肆借款,并签订众多不平等条约。他未经国会同意,与列强签订“善后大借款”合同,继续用盐税作抵押,使列强再次实现控制和监督中国财政的愿望。1915年5月,他复辟帝制为获得支持,竟接受日本提出的严重损害中国权益的“二十一条”。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发表接受帝位申令。第二天,在中南海居仁堂接受百官朝贺。31日,他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极大典。帝制复辟活动遭到举国反对,连章太炎、梁启超都公开发表文章痛斥袁世凯。
1915年12月25日,即袁世凯准备“登极”前一周,蔡锷等在云南组织“护国军”宣布独立,很快形成席卷半个中国的护国运动。就连日本也公开反袁,其他西方国家则忙于一战,无暇东顾。次年3月,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反对声中被迫取消帝制,不久忧惧而死。
袁世凯从1月1日到3月23日只当了83天皇帝就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6月,前清官僚张勋率“辫子军”北上,拥废帝溥仪复辟。这一次复辟的时间更短,仅12天就在全国人民的声讨中破产了。
3.护法运动袁世凯死后,仍然是北洋军阀执政,中国出现了直、奉、皖、桂和滇等各系军阀割据的局面。皖系军阀段祺瑞掌握北洋政府后,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变本加厉地推行独裁卖国的反动统治。他们投靠日本,向日本借款扩充势力,准备以武力统一中国。其中“西原借款”前后共8项,总数达1.45亿日元。这些借款以东北金矿、森林,东北、山东铁路、国家烟酒专卖税利等为担保,使日本得以进一步掠夺中国的矿产资源和其他原料。在此局势下,孙中山举起了“护法”旗帜。由于孙中山既没有足够实力,也不掌握军队,“护法”口号在群众中缺少号召力,遂不得不依靠与皖系军阀有矛盾的西南军阀。而西南军阀则企图用孙中山的声望对抗北洋军阀,扩大自己的势力。1917年9月,在广州成立以孙中山为大元帅的护法军政府,陆荣廷、唐继尧担任元帅,并出师北伐。不久,西南军阀与直系军阀勾结,擅自实行停战,并排挤孙中山,改组军政府。护法运动坚持了10个月最后归于失败。1918年5月21日,孙中山愤然离开广州去上海。护法运动的失败,使他认识到“南与北如一丘之貉”,想依靠军阀来反对军阀,根本行不通。
(二)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护法运动的失败也标志着整个中华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它表明,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陷入绝境,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再也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前进了。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呢?
首先,从客观上说,辛亥革命发生于帝国主义时代,而帝国主义决不容许中国建立起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而使自已失去这个占世界人口l/4的剥削、奴役的对象。因此,它们用政治、外交、军事、经济、财政等各种手段来破坏、干涉中国革命,扶植并支持它们的代理人袁世凯夺取政权。帝国主义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势力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齐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
其次,主观方面是这场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革命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是:
1.不敢也不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既没有明确提出反帝口号,还幻想以妥协退让来换取列强对中国革命的承认和支持。他们只强调反满和建立共和政体,并没有认
第二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
一、教学简况
1、章节标题:中篇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2、授课对象:大学本科学生
3、学时安排:2学时
4、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概述、分析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期间中国社会演进过程中所遇到的外部条件变化、所呈现的内部状况特征和所面对的主要问题焦点,帮助学生把握这一时期的基本历史态势;具体要求是帮助学生认识在1919年至1949年期间,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的转换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历史影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推翻“三座大山”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需要、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5、重点难点:一是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的转换与1919年至1949年期间中国历史变化的关联性、特别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影响中国革命发展的深刻性;二是“三座大山”对中国人民压迫的沉重性和对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破坏性;三是三种主要政治力量在建国问题的角逐演变为两个中国之命运斗争的必然性。
6、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教材上本章所列学习思考题阅读有关文献——毛泽东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唯心历史观的破产》;推荐学生参阅相关著作——张海鹏的《追求集: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探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张福记的《近代中国社会演化与革命》(人民出版社,2002年)。
二、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时间:5分钟)
PPT1:本章标题。
(以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和浮雕为题,引出本章教学所要涉及的主要问题,在简介1919年至1949年期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进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教学主题。)今天我们的教学内容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中篇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首先,大家来观看一幅庄严的画面、并聆听一个历史的声音。
PPT2:点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图片。
资料片1:毛泽东宣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的讲话。大家都知道:耸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近代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不懈奋斗、英勇牺牲的历史象征。
PPT3:点出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文字。这座纪念碑上的碑文有三段文字,其中的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这一段中的“三十年”所指的是1919年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革命的发展历史。但是,大家是不是很好地了解和理解了以下几个问题:
1、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中提到的“三十年”“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的主要历程是什么?
2、这“三十年”“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所处的时代条件与国际背景是什么?
3、这“三十年”“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面临的中国国内社会状态是什么?
4、这“三十年”“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所承载的历史主题及其遭遇的焦点问题又是什么?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想通过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几则画面,给大家做一个简要的概括。
PPT4:点出人民英雄纪念碑五幅浮雕的图片。
提问1:人民英雄纪念碑台座上有几幅浮雕?各自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人民英雄纪念碑台座束腰部的四面镶嵌着八幅汉白玉大型浮雕,其中的三幅——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是1919年五四运动前八十年中国革命运动发展过程中,即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写照;其中的五幅——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渡江战役,则是从五四运动开始后三十年中国革命运动发展过程中,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写照。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后五幅浮雕中,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分别是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和1924年兴起的大革命的历史象征,南昌起义可以理解为1927年进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象征,抗日游击战争可以理解为1937年后进入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象征,而渡江战役则可以理解为1945年后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走向胜利时期的历史象征。
关于上述四个问题中的其它三个问题,正是本章教学的重点所在,因此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今天的教学过程,在对这三个问题方面理解方面获得一定的启发。
(二)教学展开(时间:80分钟)
PPT5:点出标题(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通过有关历史史实的简述让学生基本了解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40年代世界历史变化的基本线索,通过典型历史事件的简析让学生理解时代条件和国际格局的变化与中国社会演动、中国革命发展的密切关联。时间:25分钟。)
在前面的教学中我们认识到,世界历史的风起云涌深刻地影响了1840年后八十年中国历史的面貌。同样,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世界历史的巨大变化同样深刻地影响了1919年后中国社会三十年中国历史的进程。PPT5:点出标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
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对世界的影响(1)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
PPT5:点出萨拉热窝事件的图片、一战形势图。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发生于1914年至1918年。其直接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茨·斐迪南被刺的萨拉热窝事件。其主要根源——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和抢夺霸权而产生的不可调和的矛盾。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后,新兴的、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殖民地占有的不均衡,导致它们之间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这些矛盾的日益尖锐和激化最终导致了战争的发生。其结果——帝国主义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德国战败、奥匈帝国彻底瓦解;英法虽取得了胜利,但在战争中元气大伤,力量削弱;美国在战争中牟取暴利,一跃成为经济强国。PPT6:点出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图片。
1919年1月至6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协约国)和战败国(同盟国)在巴黎召开所谓了的和平会议,通过了《凡尔赛和约》。会议标榜通过媾和建立世界永久和平,实际上是英国、法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帝国主义战胜国分配战争赃物、重新瓜分世界、策划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会议。
1921年11月至1922年2月举行的华盛顿会议,有美、英、法、意、日、比、荷、葡和中国北洋政府的代表团参加。华盛顿会议实质上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其目的是要解决《凡尔赛和约》未能解决的帝国主义列强之间关于海军力量对比和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华盛顿会议签订了《四国公约》、《九国公约》等。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构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国际体系。必须指出的是,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虽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关系,并未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2)俄国十月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PPT7:点出俄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的图片。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17年2月,俄国爆发了推翻了沙皇制度的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月革命,但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掌握实际权力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原有的国内政策,并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选择俄国革命的前进方向,就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1917年11月7日(俄历),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发动2万名赤卫队员和革命士兵包围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最后据点——冬宫。夜间,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开幕了。会议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农民书》,正式宣布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全部政权归苏维埃。通过十月革命,列宁领导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PPT8:点出列宁的图片。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第一,十月革命在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一个缺口,成功地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转变为实践。第二,开创了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建立了一条从西方无产阶级经过俄国革命到东方被压迫民族的反对世界帝国主义的革命阵线。第三,它为国际无产阶级和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事业指明了方向。
2、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局势对中国的影响
PPT9:点出图书《中国劳工》、电影《我的1919》、五四运动的图片。提问2: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是什么? 请看教材71页上为什么这样写道“大战结束后,英国势力又卷土从来。其后,日本侵略势力日益构成对中国的主要威胁。”
PPT10:点出一三惨案、收回租界运动的图片。
1927年1月1日至3日,武汉各界群众为国民政府迁都武汉和北伐胜利举行各种庆祝活动。1月3日下午,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宣传队在汉口英租界附近的江汉关钟楼旁讲演。现场气氛热烈,听讲群众越聚越多。英国租界当局十分恐慌,调动长江中英国军舰上的水兵登岸。全副武装的英军水兵冲出租界,扑向手无寸铁的听讲群众,当场刺死一人,打伤30多人,制造了汉口“一三”惨案。英帝国主义的暴行激起了长期郁积在武汉人民心里的熊熊怒火,引发了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斗争的爆发。面对声势浩大的群众反帝运动,英国政府不得被迫在2月19日和20日分别与武汉国民政府签署协定,将在汉口、九江的租界交还中国。PPT11:点出签订《何梅协定》、一二九运动的图片。1931年通过九一八事变占领东三省后,日本开始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地区,炮制了一系列所谓的 “华北自治运动”事件:1933年驻华日军以武力迫使南京国民政府签订《塘沽协定》。1935年1月,日军首先制造了察东事件,迫使南京政府承认察哈尔沽源以东地区为非武装区;5至7月,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和关东军奉天(今沈阳)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又胁迫南京政府批准“何梅协定”及“秦土协定”;10月,策动殷汝耕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12月,策划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这一系列事件被称为华北事变,它实际上是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的一个重要步骤。华北事变的发生引发了声势浩大的一二九运动的爆发。
上述两件历史事件表明:
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确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尽管帝国主义列强互相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暂时调整,但是它们竭力维护、扩大在中国的半殖民、殖民侵略权益的目的没有改变;它们不择手段掠夺中国资源、压迫中国人民的政策没有改变;同时,由于日本在中国侵略势力的迅速扩张必然导致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争夺侵略利益过程中的相互之间矛盾的激化。
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不可体调和,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不断加重的压迫,必然导致日益觉悟的中国人民更为强力的反抗。
(2)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PPT12:点出《新青年》杂志、陈独秀和李大钊的图片。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激进的民主主义者领导发动了新文化运动,在民主和科学的旗号下寻找中国未来的出路。而在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际,他们看到了中国未来出路的新希望。1918年11月,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深入宣传和歌颂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意义。李大钊指出:“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维主义的凯歌声。人道主义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PPT13:点出李大钊、马列著作的图片。
毛泽东曾经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的确,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及其胜利,影响了全世界,也影响着整个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一方面是指导意义上,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在彷徨中的中国人点燃了新的希望;给中国先进分子指明了新的道路、新的方向。另一方面是直接帮助上,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了国际帝国主义的力量,有助于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同时十月革命胜利的建立的社会主义苏联对中国革命的发展给与了直接的援助。
PPT14:点出标题((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
1、战争发生和胜利
PPT14:点出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德国进攻波兰的图片。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反法西斯战争。二战的爆发有其社会根源——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激化了国内外的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20年间,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力量发展不平衡,德国和日本的工业发展比较突出,经济实力明显增长;英、法、美等国则先后出现停滞局面。1929年和1937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两次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摆脱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德、意、日法西斯统治的国家走上了国民经济军事化的道路,在政治上也日益法西斯化,并逐渐形成美、英、法和德、意、日两大政治军事集团。
在亚洲,日本经过精心策划,于1931年制造了九一八事变,紧接着占领了中国的东北。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开始了全面的侵华战争。1937年,德、意、日三个法西斯政权国家结成政治军事同盟,即三国轴心。1939年9月1日,德军用闪电战的方式入侵波兰。英国和法国被迫仓促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PPT15:点出珍珠港事件、《大西洋宪章》签订、《联合国家宣言》文本、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图片。
1939年9月1日至1942年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阶段。1941年8月13日,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签署的联合宣言。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军基地珍珠港。1942年1月1日,美、苏、英、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共同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联合国家宣言》,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942年7月至11月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PPT16:点出苏联红军攻克柏林、日本投降签字仪式的图片。1945年,在反法西斯同盟国打击下,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先后于5月和8月宣布向同盟国投降。9月2日,在停泊于东京湾内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正式举行了日本投降签字仪式。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的败降和同盟国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与中国的抗日战争
PPT17:点出百团大战地图、图书《中国远征军》的图片。中国的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紧密相连并为之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历程上,中国是反法西斯战争中抗击侵略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并且1937年七七事变后到1945年8月,中国的抗日战争始终是亚洲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要战场;在作用上,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使得德、日法西斯力量始终被分割,形不成合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战机,例如1940年8月发动的历时5个多月的“百团大战”,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推迟了日军的南进步伐;例如1942年3月,中国派出近10万人的远征军入缅作战,成功解救了被日军围困的7000多名英军,阻挡了日军向印度的进军;1944年,中国军队再次入缅作战,修筑了“史迪威公路”,以数十万人的生命为代价打通了盟军由印度向东进军的通路。据统计,中国战场牵制的日本陆军部队在1939年占其总兵力的83%,1940年为78%,1941年为70%。在牺牲上,据不完全统计,按1937年的比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
PPT18:点出苏联红军进攻东北、美国飞虎队、白求恩的图片。
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对中国抗战的支持。胡锦涛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分不开的。苏联最早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提供了宝贵援助,美国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给予了很大支持,英国及法国等国家向中国提供了经济援助或军事合作。朝鲜、越南、加拿大、印度、新西兰、波兰、丹麦以及德国、奥地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日本等国的反法西斯战士直接参加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战争后期,苏联红军开赴中国东北战场,同中国军民一道对日作战,加速了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的进程。我们不会忘记给予中国抗日战争道义和物质等方面支持的国家和国际友人,不会忘记在南京大屠杀和其他惨案中为中国难民提供帮助的外国朋友,不会忘记与中国军队并肩作战并为中国运送战略物资而冒险开辟驼峰航线的美国飞虎队,不会忘记不远万里前来中国救死扶伤的外国医护人员,不会忘记真实报导和宣传中国抗战业绩的外国记者,不会忘记为中国抗战胜利付出过心血的外国军事顾问及其他方面人士,更不会忘记在中国东北战场上英勇献身的苏军烈士!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世界各国人民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的宝贵贡献!
3、战后的国际形势和格局对中国的影响
PPT19:点出图书《会议桌上的世界》、丘吉尔、杜鲁门的图片。
二战后的世界政治形势,出现了三个重要的新情况:第一,在主要的帝国主义国家中,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被彻底打败;战胜国英、法也被严重削弱;美国则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第二,苏联经过战争考验,成为足以与美国抗衡的世界一流强国。欧洲东部、中南部和亚洲东部、东南部出现一系列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冲破一国范围在多国赢得胜利。第三,占世界陆地面积2/
3、人口3/4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南太平洋地区,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许多原殖民地、附属国争得了或正在争取政治上的独立,殖民主义体系急剧瓦解。
战后国际格局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近300年来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由杜鲁门陪同在美国的富尔敦发表关于“铁幕”的演说,揭开了“冷战”序幕。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一篇咨文,攻击苏联是极权国家,要求国会批准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紧急援助。杜鲁门提出的这项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大转折点。“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
PPT20:点出赫尔利斡旋、马歇尔使华、图书《追踪溯源》的图片。
战后苏联的强大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使得国际帝国主义受到明显削弱和多方面牵制,难以形成足够强大的力量来镇压各国人民革命,这些构成了对中国革命的有利条件。
战后美、苏冷战局面的出现和两大阵营的对立,特别是美国一手拿着金元,一手拿着原子弹,竭力向全世界扩张,将控制中国作为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美国政府采取扶蒋反共的政策,这对于中国革命的发展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障碍。1945年1月担任美国驻华大使的赫尔利,在其上任后不久,在描述他对自己使命的理解和美国对中国的政策时,将“防止国民政府崩溃”和“维持蒋介石作为民国总统和军队的委员长”作为主要目标。因此,正确制定应对美国的政策和策略,成为中国革命胜利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条件。
归纳小结。在前面的叙述中,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幅幅历史演变的景象,这就是——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40年代,整个世界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帝国主义列强重重矛盾的激化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并由此引起了国际格局的不断转换;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并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同时,中国社会历史的跌宕起伏,与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紧密相连;中国革命斗争的艰难前行,与时代环境的深刻变迁息息相关。
在审视了从1919年到1949年的三十年间,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之后,我们再将目光转向中国自身,考察一下这三十年间在世界风云变幻背景影响下的中国内部的社会生态。
PPT21:点出标题(二、“三座大山”的重压)(结合分析根据有关资料自编的统计图表、安排阅读教材上的有关内容和观看资料短片等,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对中国人民的沉重压迫、对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阻碍,从而进一步理解中国共产党临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要性。时间:25分钟。)
PPT21:点出关于“三座大山”问题的文字。
辛亥革命失败后,统治中国的先后是北洋军阀政府(1912-1928)、国民党政府(1927-1949)。在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中国依然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依然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再加上官僚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PPT22:点出标题((一)外国垄断资本的在华扩张)。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74-76页的相关内容。PPT22:点出抗战前夕外国资本对中国经济控制情况的统计图表。
煤 产 量
55.2 %冶铁工业
%石油工业
%发 电 量
77.1 %现代工业和运输业
71.6 %银行资产
比华商银行多1/3
第三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
第七讲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认识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定胜负的斗争是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基本内容;
2.使学生了解国民党政权的反动本质及其所面临的全面危机,认识这一政权遭到广大人民反对并迅速走向崩溃的根本原因;
3.使学生了解“第三条道路”幻想破灭的历史必然性,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形成的历史条件,认识人民共和国的创建和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4.使学生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进一步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
二、教学要求
1.对比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各自采取的方针及行动,向学生讲清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的真正原因和全面内战爆发的历史责任
2.通过对国民党发动内战及其统治的历史事实的分析,使学生认清国民党反共反人民的独裁本质,从而能正确理解国民党反动政权的覆灭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3.通过讲述中国共产党粉碎革命的军事进攻,以及在全面内战中彻底击败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历史进程,通过讲述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开展的土地改革及其领导的国统区的人民民主运动,从而使学生认清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原因。
4.通过对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及其政治主张的介绍,给学生讲清各民主党派所主张的“中间路线”,即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不符合近代中国的国情,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从而使学生坚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才是中国人民正确的历史性选择。
5.通过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明确西方的两党制、多党制等资本主义政党制度不符合我国国情,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人民作出的正确的历史性选择,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6.通过对解放战争时期的基本史实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新中国而奋斗的英勇事迹的介绍,通过对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的分析,使学生坚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真理。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三、教学内容
问题一: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曾经有过和平发展的机遇,但为什么最终还是爆发了内战?
问题二: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强弱胜负转化的原因何在?
问题三:中间势力为什么逐渐放弃了“第三条道路”的幻想,最终选择了与共产党合作,协商建国?
问题四:为什么说人民共和国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四、教学重点
1.认清抗战胜利后的时局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分析国民党政权陷入全民包围之中的原因和中国人民革命成功的原因,从中得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3.分析“第三条道路”幻想破灭的历史必然性,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形成。
五、教学难点
1.如何使学生了解国民党政权的反动本质及其所面临的全面危机,认识这一政权遭到广大人民反对并迅速走向崩溃的根本原因。
2.如何使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是中国人民正确的历史性选择。
3.如何使学生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进一步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
六、教学时数:3学时
七、正文
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有着历史宿怨的国共两党在合作了八年之后还能否继续合作?中国时局的发展是战争还是和平?战后的中国向何处去?等等。这一系列问题中,核心、要害的问题是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是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呢?还是建立一个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这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定胜负的斗争,就构成了这个时期历史的基本内容。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在抗日战争期间坚持独裁统治,在战争的中后期尽力观战避战,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随着抗战胜利的到来,他们越来越把注意力放到消灭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势力这方面来。他们的目的是不允许战后的中国有任何改变,要使中国仍是一个黑暗的旧中国,故而坚持独裁、内战。
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则力图避免内战,争取经过和平民主道路,逐步实现中国的社会政治改革,发展中国的民族经济,把落后、贫穷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和平民主的新中国。
本讲的历史线索:
这个时期从1945年8月日本投降开始,止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前后共4年零2个月,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Ⅰ、从1945年8月日本投降到1946年6月底全面内战爆发,是从抗日战争到国内革命战争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共产党在这个阶段一方面尽力避免内战,争取通过和平途径实行中国社会政治改革;另一方面也为自卫战争作了准备。蒋介石反动集团则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他们一方面进行和平欺骗,另一方面则依仗其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加紧准备内战。
Ⅱ.从1946年6月底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到1947年6月底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在这个阶段,解放区军民以自卫战争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爱国、民主运动同国民党反动政府之间的斗争,逐步形成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国民党反动政府由此陷入全民包围之中。
Ⅲ、从1947年6月底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到1948年9月战略决战前夕,是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阶段。“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这个事变一经发生,它就将必然地走向全国胜利。”与此同时,国民党统治区的爱国民主运动也进一步深入发展。国民党当局加紧迫害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镇压爱国民主运动。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各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迅速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这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开始初步形成。
Ⅳ、从1948年9月战略决战开始,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全国胜利的阶段。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战略决战,人民解放军消灭了国民党赖以生存的主要军事力量。随后又粉碎了美蒋反动派的“和谈阴谋”,进行了胜利的渡江作战和向全国的大进军,终于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创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从上述简单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性。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的全国性胜利的时期。这一胜利摧毁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导致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同时,这一胜利也从根本上规定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这一时期的历史已经过去几十年了,但今天重温这段历史仍会给我们以重要启迪。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曾经有过和平发展的机遇,但为什么最终还是通过战争解决问题?内战爆发时,国民党反动派拥有远比共产党强大得多的军事力量,而且它还得到拥有强大经济实力、垄断着原子弹生产的世界头号帝国主义强国——美国的支持。但国民党政权却陷入全民的包围之中,为什么?战争的结局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仅用了3年的时间,就彻底打垮了国民党反动派,这其中的道理何在呢?抗战胜利后,一部分民主党派的领袖人物和一部分民主人士曾希冀中国走第三条道路,然而历史的结局却是中国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在学习这段历史时得到正确的答案。
本讲着重分以下四个问题进行讲授。
问题一: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曾经有过和平发展的机遇,但为什么最终还是爆发了内战?
(一)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时局
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翘首望治,期待和平统一。国共两党之间能否相忍为国、和衷共济,成为举国关注的焦点。
1.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方针及其原因
中国共产党当时是真心实意想实现和平,想通过和平途径实现中国社会的改革的。为了这个目的,中共中央在抗战胜利后不久就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的方真。这一方针的基本精神是:在不放松自卫战争准备的前提下,借助国际国内的有利条件,挫败国民党的内战阴谋,力争通过和平途径否定国民党***,实现建设新中国的目的。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提出这一方针?为什么要力争通过和平途径实现中国社会的改革?
第一、有历史渊源。战后初期我们党执行的“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政策是经党的“七大”确定下来的,是抗日时期方针的继续。七大的方针就是反对内战的方针,主要是为着争取实现和平民主前途而制定的。当时毛泽东对战后国际形势的基本估计是:在国际上,英美苏三大国的团结仍然是主要的,是统治一切和决定一切的;由于存在着这一有利的国际条件,国民党有可能做出让步,与我党取得妥协;中国因此可能在战后走上和平统一的道路,废止国民党***,实行民主改革,建立包括各党派在内的联合政府。
当然,这只是七大的一种估计。鉴于国民党统治集团实行内战、独裁的政策,七大要求全党在争取建立联合政府的同时,还必须有另外一方面的准备,即警惕内战,准备应付内战。如果国民党发动内战,人民就用革命的战争打倒反动派,建立新中国。
日本投降前夕,蒋介石疯狂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内战危险加剧。据此毛泽东提出“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在估计时局发展的和、战两种可能性的同时,重点强调内战的严重危险和准备打仗。此后,形势又有所缓和。根据形势的变化中共中央于1945年8月23日在延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在分析国内外形势和中国政局的发展趋向的基础上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并决定与国民党进行谈判。毛泽东在会上发言时指出:现在的情况是抗日战争的阶段已经结束,进入和平建设阶段,全世界、欧洲、东方都是如此,都进到和平建设时期。在谈到我们党今后的斗争道路时,毛泽东指出:七大时讲的长期迂回曲折,准备最大困难,现在就要实行了。希腊、法国的共产党人得了雅典、巴黎,但政权落在或主要落在别人手里;我们现在在全国范围内大体要走法国的路,即资产阶级领导而有无产阶级参加的政府,中国的局面,联合政府的几种形式,现在是独裁加若干民主,并将占相当长的时期。我们还是钻进去给蒋介石洗脸,而不要砍头。这个弯路将使我们党在各方面达到更成熟,中国人民更觉悟,然后实现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胡乔木回忆毛泽东》)
按照毛泽东在七大《论联合政府》中的设想,抗战胜利后,我们所要建立的是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在这里,毛泽东显然根据形势的变化,降低了要求。此后,在政协谈判达成的协议中,关于政府的设置,就比七大设想的国家机构的层次还要低一些,实际上还是一种承认国民党领导地位的联合政府。即便这样,中国共产党也真心愿意实现这个协议,愿意通过迂回的道路达到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的目标。上述事实说明,中国共产党力争和平、民主的愿望是真诚的、一贯的。是蒋介石集团顽固地拒绝和扼杀了这种真诚的和平愿望。
第二,中国需要和平,人民需要和平。战后饱受战争创伤、创痍满目的国家需要恢复建设,人民需要休养生息。避免内战,争取经过和平道路来建设一个新中国,逐步实现中国的社会政治改革,发展中国的民族经济,这是经历了八年残酷战争之后的中国人民的普遍愿望。为此,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都纷纷呼吁和平。1945年8月15日,民盟发表《在抗战胜利声中的紧急呼吁》,提出“民主统一,和平建国”的八字口号并提出关于时局的十项主张。成都文化界叶圣陶等200多人,也发出要求和平的呼吁,提出立即结束***、无条件保障人身、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等人民基本权利;立即承认各党派合法地位等六项政治主张。如果国民党能接受和平的要求,在和平的条件下同各方面合作进行建设和改革,那么,即便前进的道路会因此更加迂回曲折,斗争会更加复杂,这样做仍然有利于人民,这正是中国共产党所力争的。
第三,战后国际形势的主导方面及美、苏对华政策的某些方面,有利于战后初期中国政局朝着和平方向发展。
战后国际形势,有对中国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总的说,国际局势的主流是趋于缓和。和平、民主、独立成为时代的主旋律。这对中国革命是有利的。而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及苏联对华政策中的消极方面,不利于中国革命。当时对中国政局 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是美苏的对华政策。
首先,我们看看美国的对华政策。
战后美国成为头号帝国主义强国,其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无人可比。于是,它倚仗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积极向外扩张,企图称霸世界。控制中国是美国称霸世界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抗战胜利后,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长期和基本的目标是:推动建立一个稳定、统一的亲美政府;
短期目标是:避免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
从这样的战略目标出发,美国的对华总政策是扶蒋反共,这是毫无疑问的。
如果这些目标一旦实现,美国既能使中国成为远东抗衡苏联的前哨阵地,又能使中国成为它倾销商品,获取廉价原料和进行自由投资的理想场所。
美国政府为了实现这些目标,面临三种选择:
第一、全面干涉中国内政,甚至介入中国内战——它不敢,因为怕遭到舆论谴责;
第二、撒手不管中国的事情——它舍不得,因为它已经在蒋介石身上投了很多钱;
第三、调停国共关系,遏制中国内战,以保住蒋介石的执政地位。
美国政府权衡再三,最终选择了第三种方式。因为美国政界相当一部分人深知蒋介石独裁政权的不得人心;同时也深知中国人民普遍反对内战,要求和平的心理。从这些考虑出发,战后初期,美国政府也声明不希望中国发生内战,并敦促国民党政府按照英美式的民主实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并要求国民党与中共谈判,用谈判的办法解决中共的军队和解放区的问题。尽管美国的目的是不战而消灭中共,但它的这种态度,也是促使蒋介石提出进行重庆谈判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我们再看看苏联的对华政策。众所周知,苏联是战后唯一能和美国抗衡的国家。它和美国的关系是既争夺又谋求妥协。在苏联的对华政策上也体现了这种关系。它不愿意战后的中国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但又不敢公开支持中国革命,害怕会因此引发美苏之间的直接冲突,从而导致新的世界大战。上述因素加上苏共和斯大林对中共的偏见,就使它的对华政策带有相当明显的民族利己主义倾向。
抗战胜利后,苏联政府对华政策的长期目标是:帮助共产党发展并最终夺取政权;短期目标是:拉住蒋介石政府,不让它成为美国对付苏联的工具。
其实,战后初期苏联对华政策的基调是二战后期就定下来的。
1944年8月底,美国大使赫尔利在来华途中,经莫斯科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就中国情况及美国对华政策交换了意见。莫洛托夫向赫尔利暗示:苏联政府不支持中国共产党;苏联不愿中国有纷争或内战;苏联希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并赞成美国扶蒋统一中国的外交政策。
1945年2月,在雅尔塔会议上,苏美英背着中国达成了涉及中国主权的一系列协议。苏联还准备与中国政府签订同盟条约,以使该协议合法化。
1945年4月15日,赫尔利在莫斯科与斯大林、莫洛托夫再次会谈。苏方明确表示支持美国对华政策,原与美英合作,完成中国军队的统一。5月底,斯大林对来访的哈利·霍普金斯声明:苏联将忙于本国的复兴工作,因之中国的事务大部分要依靠美国。并表示:“蒋委员长是中国唯一有资格能负起统一中国责任的领袖;中共的领袖不如他或不够资格负此责任。”至此,苏联的对华政策明朗化。于是在美国的敦促下,开始了中苏谈判。国民党方面由行政院长兼外交部长宋子文和蒋经国出面。8月
14日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国民党方面承认了雅尔塔协定的基本内容,苏联则支持国民党政府,同意美国扶蒋统一中国。条约签订的当天,蒋介石向毛泽东发出和谈邀请的第一封电报。与此同时,“斯大林也电致中共中央,说中国应该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要毛泽东赴重庆同蒋介石谈判,寻求维持国内和平协定,如果打内战,中华民族有毁灭的危险”。斯大林还认为,“中国没有发展起义的条件,中国同志应当同蒋介石达成维持正常关系的暂时条款并解散自己的军队。”(斯大林承诺毛泽东的安全由美苏两国负责)9月,苏联从延安召回它的三名代表,连无线电台也一起带走。
从上述事实,我们可以看出,战后初期苏联对华政策的基调是拉蒋压共,即以中共的原则性让步(主要是军队问题),换取一个蒋介石领导下的、有中共参加的、在美苏之间持中立态度的中国的出现。甚至还幻想这个中国更倾向于苏联。这当然是不可能的。随着美蒋联合的进一步紧密,苏联在实践中被迫不断调整其对华政策。(在实际操作中,苏联并未完全按其承诺实行,还是给了中共一定的帮助。)
总之,战后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特别是美苏两国的对华政策对中国的政局有着重大的影响。美苏两国政府出自各自利益的考虑,都曾表示反对中国内战,这无疑对中国政局朝着和平方向发展是有利的,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制定和平、民主方针时的依据之一。
第四,蒋介石对立刻发动内战还有所顾忌。首先,国际国内舆论均反对内战;其次,他的精锐部队在抗战时期大多退到西南和西北地区,要迅速开到华北和华东一时还有很多困难,至于东北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毛泽东说:国民党也不能下决心打内战,因摊子没摆好,兵力分散、内部有矛盾。„„国民党本身的这些困难,加上解放区的存在和我们的不易被消灭,内战是有可能避免的。
以上中国共产党在战后初期提出和平、民主方针和力争和平局面出现的理由和现实基础。这也是蒋介石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大背景。
2.国民党蒋介石在战后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及其原因
这个方针也是蒋介石早就定了的。1945年5月,蒋介石在国民党“六大”上说:“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日本是我们国外的敌人,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只有消灭中共,才能达成我们的任务。”
在这样的方针指导下,日本一投降,蒋介石就疯狂抢夺抗战胜利果实,从峨眉山上猛扑下来摘桃子。他命令自己的部队“积极推进,勿稍松懈”;命令沦陷区伪军“维持治安”;惟独命令共产党领导的第十八集团军“应就原地驻防待命”。按照蒋介石的主观愿望,他下一步的打算就是要发动内战,消灭共产党,消灭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和人民军队。但是,中国共产党此时已不像1927年那样:于横逆之来,无还手之力。由于中国共产党予以及时揭露和警告;全国人民求和、反战;也由于国民党军队完成部署需要时间,再加上国际上美苏的影响,才迫使他没有立即发动全面内战。而是改变手法,在积极备战的同时,玩起了和谈的游戏。
他在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请其“惠临陪都”,共商国家大计。其真正意图是:争取政治上的主动。如果毛泽东去了,则可以利用和谈来麻痹共产党,诱使它交出军队和解放区政权,还可以在和谈的幌子下,争取时间,调兵谴将,部署内战;如果毛泽东不去,可以说共产党拒绝和谈,把内战的责任推到毛泽东和共产党身上。这一计可谓毒耶!
在上述大背景下,中共中央经过慎重的考虑认为,在当时与国民党进行和谈是必要的。1945年8月25日晚,中共中央决定派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去重庆,同蒋介石进行和平谈判。8月26日,中国共产党发出《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系统地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对时局的态度和主张。
(二)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1.重庆谈判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由先一天到达延安的国民党政府代表张治中、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陪同,协同周恩来、王若飞到重庆谈判。在重庆期间毛泽东住在红岩村,与国民党要员的会商则在桂园举进行。
8月29日至10月10日,国共双方就许多问题普遍交换意见,并就一些实质性问题进行商谈。共产党方面的谈判代表为周恩来、王若飞。国民政府方面的代表为王世杰、张群、张治中、邵
力子。谈判历时43天,10月10日,双方正式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纪要》内容共12条,政治方面包括最多,军事方面仅有三项。
这次谈判双方争执的焦点是军队和解放区政权问题,这也是最实质最要害的问题。
蒋介石给这次谈判定的方针是所谓“政令军令之统一”。蒋介石的日记中说:政治与军事应该整个解决,但对政治之要求予以极度之宽容,而对军事则严格之统一不稍迁就,而“政令军令之统一”则是一切问题的“中心”。简言之,他是说:在政治上可以搞纸上的或口头的许诺,但共产党的军队和解放区一定要取消,在这一点上决 不“迁就”,否则其政令军令就不能统一。
中国共产党对蒋介石的这种态度是事先就估计到的,但为了迫使蒋介石兑现其民主的许诺,为了争取全国人民所需要的民主,为了揭穿所谓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中共在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中就明确提出,“准备给以必要的不伤害人民根本利益的让步”。在谈判过程中,中共也确实在解放区土地和人民军队的数量上做出了必要的让步。尽管如此,也不能满足蒋介石的胃口。由于国民党方面执意要取消解放区的人民政权和人民军队,以至这两个问题都没能达成协议。
但是,重庆谈判应该算是中共和人民的一个胜利。从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蒋介石反动集团就把中共称之为“共匪”、“赤匪”。而今天它不得不和这个“匪”平起平坐地谈判,平等地签订协定并达成一定的协议。毛泽东回到延安,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说:“这个东西(指双十协定),第一个好处是采取平等的方式,双方正式签订协定,这是历史上未有过的。第二,有诚意的六条,都是有益于人民的。”
重庆谈判取得的具体成就主要是:
国民党当局表示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同意结束国民党的“训政”,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承认人民的某些权利;同意“积极推行地方自治,实行由下而上的普选”,等等。
尽管上述国民党的承诺和达成的协议,还只是纸上的,口头上的东西。但这样一来它再要发动内战,就会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在政治上陷入被动的地位。同时这次谈判和达成的协议,还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运动。
2.政治协商会议
对于蒋介石来说,谈判只是一种欺骗手段和权宜之策,他的主要打算仍是通过战争来消灭人民革命力量。在重庆谈判期间,他就命令傅作义部和阎锡山部分别进攻察哈尔解放区和上党地区。《双十协定》签订后,他又发布剿匪令,调集几十万大军进攻解放区;与此同时,还镇压国民党统治区的反战民主运动,制造了震惊全国的“一二·一”惨案。此后,由于中共进行了坚决的反击;各民主党派纷纷敦促召开党派会议,推进民主政治;美国派马歇尔来华调处国共关系(1945年12月20日,马歇尔来华,在上海、南京、重庆等地频繁地与各方人士接触,经过多方努力,马歇尔协助中国订立了停战协议,成立了以马歇尔为主席,共产党代表周恩来、国民党代表张群的三人小组。1946年1月5日国共两党代表经过几度商谈,达成停火协议);1945年12月27日,苏美英三国外长在莫斯科会议上发表反对中国内战的公告。在这种背景下,蒋介石被迫同意执行双十协定,召开“政治会议”。后国民党谈判代表王世杰提出加上“协商”二字,颇得各方赞赏,于是中国就有了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实现停战。当天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国民政府礼堂开幕。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国青年党、中国民主同盟、无党派社会贤达五方38人出席。经过数十次会议,政治协商会议达成改组政府、整编军队、和平建国纲领、国民大会、宪法草案等五项决议案。其中,政府组织、宪法草案有所突破。
关于政府组织,协议规定:改组国民党一党政府,成立政府委员会为最高国务机关,委员的一半由国民党以外的人士充任。改组后的政府作为结束国民党的“训政”到实施宪政的过渡时期政府。
宪法草案则规定,立法院为相当于议会的最高国家立法机关,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行
政院为最高行政机关,对立法院负责;立法院对行政院全体不信任时,行政院或辞职或提请总统解散立法院。中央政权这种体制相当西欧一些国家的议会制和内阁制,这蒋介石的独裁政体是一种限制。宪法草案还规定了中央与地方分权,省为地方自治的最高单位,省长民选,省可以制定省宪法。这对于解放区民主政权的存在也提供了一种可能的保障。
关于整编军队,会议通过了《军事问题案》,规定了“军队属于国家,军人的责任在于卫国爱民”,“军队教育应依建军原则办理,永远超出于党派系统及个人关系以外”的建军原则,军党分立、军民分治的整军原则。会后,根据政协会议精神,成立由周恩来、张治中、马歇尔组成的三人军事小组,具体谈判军队整编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国民党坚持其军队的合法地位,只提出改编共产党军队。在共产党力争和马歇尔的压力下,1946年2月25日达成了《军队整编及统编共产党军队为国军之基本方案》,规定于18个月内逐步实施完成。先在12个月内,全国陆军编为108个师,每个师以1.4万人为限,共产党军队共计18个师,双方编余人员即行复员;再以6个月的时间,将全国军队缩编为60个师,国民党军队50个师,共产党军队10个师。国共双方保留军队的比例定为5:1。
政治协商会议规定设置的政府和其他的一些规定,基本上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但它有利于冲破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和实行民主政治,有利于和平建国,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人民,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准备严格履行这些与新民主主义政权尚有相当大距离的协议。毛泽东就声言,准备住到南京附近的清江浦,在国民政府中做个委员。
但是,即使这种基本上属于西方式的民主主义,也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蒋介石集团所不能接受的。早在1931年,蒋介石就明确表示,共产主义之政治理论不合中国国情和固有道德;自由主义政治理论会造成“高唱自由,各据议席、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征,明年不战,使共产党坐大”的局面,故也不可取。他们信奉的实则(力量)是封建法西斯主义,他们担心,实行民主,哪怕是西方式的民主也会使他们丧失一切。因此,蒋介石压根儿就没打算实行政协协议。而是在美国支持下,不断扩大内战行动,很快使政协协议成为一纸空文。
政治协商会议给苦于战火与独裁的中国人民带来和平民主的新希望。2月10日,重庆各人民团体在校场口举行庆祝政协胜利闭幕大会,近万名群众踊跃参加。就是这么一个人民欢庆的活动,国民党特务竟大打出手,殴伤大会主席台成员李公朴、郭沫若、施复亮,打伤群众60多人,还有不少人被捕。
原来国民党后悔了。
3月1日,国民党召开六届二中全会,决议以一党意志修改政协决议。3月20日,国民党召集共产党拒绝参加的国民参政会四届二次会议,公然否定政协议案。周恩来严正警告:“政协的一切决议不能动摇或修改,这是由五方代表起立通过的,应成为中国的民主契约。谁要破坏,谁就是破坏今天中国的民主和平团结统一”。
可是,国民党已经决心撕毁民主契约。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出动22万军队大举进攻共产党中原解放区,从而挑起了全面内战。
问题二: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强弱胜负转化的原因何在?
在抗战后期,国民党政权由于腐败无能、大发国难财等,曾经激起大后方人民的严重不满。但在战后,在美国的支持下,它接收了在华日军120万人的武装,美国还用新式武器装备了它的50万军队,其军事力量得到了很大的加强。由于蒋介石集团在八年抗战中没有脱离抗日营垒,收复区(原沦陷区)的许多人是对它抱有希望的。
内战初期,国民党挟抗战胜利之声威,依美国支持之实力,怀独霸天下之雄心,真是不可一世。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突飞猛进,共产党解放区数十座城池纷纷陷落。由此,国民党政府对内战的前景十分乐观。以为可以速战速决。蒋介石的参谋长陈诚扬言“也许三个月,至多五个月,即能整个解决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然而,战局的发展却走向了他们愿望的反面。战争的结局是:人民解放军仅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就消灭了国民党的八百万军队,摧毁了它的反动统治。为什么会
出现这样的结局呢?
(一)国共双方所从事的战争的截然相反的性质是决定胜负的客观因素
我们应该看到,国民党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党,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者。国民党发动的战争,是一个在美帝国主义指挥之下的反对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反革命战争,这必然遭到人民的反对。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具有爱国主义正义的革命性质,必然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这就是全国解放战争为什么胜利发展,国民党政权陷入全民的包围之中,人民为什么抛弃国民党,选择了共产党的根本原因。
1.蒋介石发动内战的反民族性、反革命性(失民心)
首先,国民党进行的战争得到了美帝国主义的支持,具有明显的反民族性质,是一场美国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打杀中国人的战争。国民党不仅不敢反对帝国主义,而且严重依附于美帝国主义,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与尊严。
众所周知,美国政府是蒋介石的主要支持者。战争初期,美国给了蒋介石大约20亿美元的军事、经济援助。帮助国民党运送了54万军队到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各地。为国民党装备了45个师,训练各类军、警、特人员15万人。1946年3月,美国还组织了官兵达2000余人的军事顾问团,直接参与蒋介石的内战策划。大量事实表明,蒋介石敢于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内战,同美国政府对他的支持和援助有直接关系。
对美国的支持,蒋介石以出卖国家主权作为回报。为此,国民政府和美国签订了一系列的公开或秘密的丧权辱国的协定和条约。其中1946年11月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简称《中美商约》就是一个典型。说它是新21条是毫不夸张的。条约规定:美国人有在中国领土全境内居住、旅行及通商的权利,美国的船舶可以在中国开放之任何口岸、地方或水域内自由地航行,可以不受限制地在几个口岸停泊。条约表面上规定“互惠”,实际上,中国人不可能去美国享受这种权利,所以这种规定
仅是保证美国人在中国单方面享有种种特权。凭借这些条约,美国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都取得了独占地位。廉价的美国货(包括大批战时的剩余物资)充斥中国的城乡市场,以至当时上海永安等百货公司货架上80%是美国货,当时人们形容说是“无货不美,有美皆备”。美货的价格,据上海1946年的统计,一般均较国货低3~5倍,有的竟达10余倍。在这种情况下,不但工商界被挤得无立足之地,中国人民的血汗也被其吮吸殆尽。因此,人们说美货就是“美祸”。在全部外国在华资本中,美国资本占80%,此外驻华美军还利用其特权大肆走私。这就使本来就处于困境的中华民族资本遭到毁灭性打击。中美之间的不平等条约还规定,驻华美军肇事只由美国宪警处理,这就更加纵容了美军在华的暴行。1946年12月24日发生的美国军人强奸一名北大女生事件,就是其中的典型。这些事实逐渐使人民认识到蒋介石打的这场内战的卖国主义实质,也认识到美国政府的扶蒋反共政策是中国人民遭受苦难的一个重要根源。
其次,国民党发动的内战,不仅是反民族的,也是反革命的。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社会基础是封建地主阶级,其经济基础则是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
在中国农村占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却占有70~80%的土地,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封建剥削制度,是广大农民遭受苦难的根源,是中国现代化和民主化的障碍。蒋介石发动的内战在农村主要就是要维护这种封建剥削制度,阻碍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这一点就突出地表现了蒋介石发动内战的反人民、反革命性质。因此,它必然遭到广大人民特别是你农民的反对。
而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是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的,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结合着的一种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主要是靠国家政权的力量,掠夺广大劳动人民,无情地兼并民族资本而形成的。它垄断了全国的经济命脉。解放战争时期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除利用超经济的特权,从事金融投机和商业投机外,主要的敛财手段就是滥发纸币。随着全面内战的持续,国民党政府的军费开支已占财政支出的80%。为了弥补由此造成的巨额赤字,国民党政府便无限制地发行纸币,从而导致恶性通货膨胀法币大幅贬值,物价飞涨。1945年3月,美元对法币的战时汇率1:20被改为1:2020;8月变为1:3350,1946年2月上升为1:1.2
万。抗战前到抗战后,物价上涨了1800倍,到1947年7月,上涨了60000倍。1937年6月到1948年8月,法币的发行量增加了470704倍,物价指数上涨了72555862倍。法币的购买力逐年大幅度下降。据美联社1947年7月24日上海电讯,“法币100元在1937年可买2头牛;1938年可买1头牛;1941年可买1只猪;1943年可买1只鸡;1945年可买1条鱼;1946年可买1个鸡蛋;1947年可买1/3盒洋火,1948年,“只有天知道能买什么”。这种情况,也使民族工商业日益走向破产,近乎于奄奄一息。从1946年10月至1947年2月,上海、武汉、广州等20个城市工厂商店倒闭达27000家。失业人数激增。农村经济也急剧衰退,广大农村中饥民遍地,饿殍载道。严重的经济危机,把各阶层人民推上了饥饿和死亡的绝路,迫使各阶层人民不得不团结起来为生存而斗争。
1946年12月底,以美军士兵强奸北大女学生为导火线,触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抗议美军暴行运动(史称一二三○运动)(详见教材P178页)。
1947年5月20日,南京、北平等地爆发了反饥饿、反内战运动(史称五二○运动)。随后这个运动扩大到60多个城市,形成学生运动的高潮。而学生运动的高涨不可避免地促进整个人民运动的高涨。
1947年间,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中,先后有120万工人举行罢工。5月到6月,饥饿的城市居民的“抢米”风潮席卷江、浙、皖等省的40 多个大小城镇。在农村,农民也不断掀起反抗国民党当局抓丁、征粮、征税的浪潮。
上述事实表明,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爱国民主运动同 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斗争,逐步形成了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这样,无论在军事战线上,还是在政治战线上,蒋介石政府都打了败仗。蒋介石政府已处在人民的包围之中。
通过上面的事实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蒋介石政府的为了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不许战后的中国有任何改变,蒋介石就必然要坚持独裁。为了独裁,他就必然要发动内战以期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而单靠国民党的力量又决然做不到这一点,因此,为发动和进行内战,他就必然要勾结、依靠要把中国变为独占殖民地的美帝国主义,而换取美援的代价则是出卖国家主权。这就是蒋介石的发动的这场内战的反民族性、反革命性的由来。蒋介石发动这样的战争,就势必使自己站到了全国人民的对立面,也注定了他必然失败的命运。
2.中国共产党领导进行人民解放战争的爱国主义的、进步性、革命性(得民心)
就中国共产党来说,人民解放战争首先是反对帝国主义和维护民族独立的。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对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进行了公开揭露;(抗战胜利后,中共曾经希望战后能在平等的基础上同美国发展关系。毛泽东还对美国驻华使馆人员说过,为了弄清美国的对华政策,他甚至愿意亲自去一趟华盛顿。中国共产党也曾告
诫美英政府,“不要使自己的外交政策违反中国人民的意志,因而损害同中国人民的友谊”。当美国政府无视中国人民的警告,成为蒋介石内战政策的实际支持者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毫不犹豫地对美帝国主义进行坚决地揭露和斗争。一位美国人对毛泽东说:“你们要听一听美国人的话,否则,美国蒋介石撑腰。”毛泽东说:“你们爱撑蒋介石的腰就撑,不过要记住一条,中国是什么人的中国?中国绝不是蒋介石的,中国是中国人民的。总有一天你们会撑不下去的。”毛泽东的回答有力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的浩然之气和高度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中国还领到了抗暴运动,并对美帝国主义可能的干涉做了准备。其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又是反封建、反官资本僚主义的。中国共产党一切都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在解放区广泛实行民主,在农村实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和其他改革。众所周知,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而农民问题,首要的是土地问题。毛泽东指出:“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是现阶段中国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1946年5月,中共中央先后发布《五四指示》,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使大量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得了土地,从根本上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在“保田参战”的口号下,成千上万的农民参军参战,组建民兵,支援前线,保卫解放区。这就使中国共产党获得了足以战胜敌人的取之不尽的人力、物力资源。淮海战役胜利后,陈毅元帅曾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农民用小车推出来的。其实,何止淮海战役,离开广大农民的支援,整个解放战争的胜利都是不可想象的。
此外,中国共产党在城市实行依靠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进步分子,并注意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中间分子。形成反对美蒋反动派的广泛统一战线。在城市工作中,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千方百计地解决工人的各种困难,同时坚决实行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使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这样中国共产党就得到了包括民族工商业者在内的广大中国人民的支持。
总之,人民解放战争的鲜明的对帝、官、封的性质,突出体现了它的爱国主义的、人民性、进步性和革命性。中国共产党是为推翻三大敌人的反动统治,为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而战。正是这一点,从根本上决定了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迅速溃败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迅速胜利。
(二)国民党的腐败和暴政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1. 国民党政府和军队的腐败
抗战结束后,国民党立即着手对中共内战的准备,这时它要求内部团结一致,一切服从蒋介石的指挥,然而,由来已久的党内派系问题始终无法解决。在党政系统中,以陈立夫、陈果夫兄弟为首的CC系,以张群、吴铁城为首的政学系和以陈诚为首的黄埔系三派力量均衡;在财政系统中,孔、宋两大家族各据一方,不分伯仲;在军事系统中,李宗仁、白崇喜为首的桂系,阎锡山领军的晋系,旧东北军、冯玉祥旧部、川军、粤系旧属与国民党嫡系黄埔系杂处一体。由于各派利益不同,出发点不同,彼此之间常常出现争权夺利、互相倾轧的现象,这不仅严重损害了国民党的形象,也阻碍了政治、军事、经济的运行效率。在与中共军队作战时,不同派系军队互不支援,坐山观虎斗的事例不胜枚举。再加上国民党发动内战师出无名,士无斗志,其部队的装备再好、再先进,也难以避免失败的命运。
2.国民党官员的腐败
尽管国民党政府和蒋介石在抗战中后期执行的是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政策,但毕竟他们还是抗了战的,抗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明显提高。因此,在国统区和沦陷区的一部分人民曾经对国民党抱有很大希望,但国民党自己充当了教育人民的反面教员,很快人们对它感到极端失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国民党接收大员的胡作非为。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实行由其一党垄断接收敌伪资产的方针。结果是各类接收机关林立。许多国民党党、政、军大员从重庆飞临收复区,把接收变为“劫收”。他们趁接收之机,贪污盗窃,敲诈勒索,贪赃枉法,中饱私囊。收复区的群众称其为“三阳开泰”(爱东洋、捧西洋、要现洋)、“五子登科”(竟相抢金子、房子、票子、车子、女子);在拘捕、审判汉奸时,也出现了收贿减罪的现象,民众称之“有条有理,无法无天”(条指金条,法指法币)结果使一些汉奸摇身一变而成为“地下工作者”、“地下军”,趾高气扬,无恶不作。所以老百姓说:“想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天上来、地下来,就是老百姓活不来”。时任中国战区统帅参谋长、驻华美军司令魏德迈,在给美国政府的报告中尖锐地指出:“国民政府的胡作非为已经引起接管区当地人民的不满,此点甚至在对日战争一结束后,国民政府即严重地失去大部分人的同情”。就连当时负责接收的重要人物邵毓麟,也不得不向蒋介石进言:“象这样下去,我们虽已收复了国土,但我们将丧失人心!”他认为,这样等于“在一片胜利声中,早已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此外,国民党利用接收之便,将巨额敌伪资产转归官僚资本集团控制的部门占有,其中很大部分被官员个人侵吞。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产阶级,其官僚资本迅速膨胀到100~200亿左右。抗战前夕,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在全国工业中仅占10%,抗战胜利后增长到50%,到1946年底,已占到70%。
综上,国民党内信仰危机和组织结构瘫痪,使其政治无力,行政失效,贪污腐化成风。连蒋介石都不得不承认:“自抗战胜利以来,本党在社会上的信誉已一落千丈。„„老实说,古今中外,任何革命党都没有我们今天这样颓唐和腐败,也没有我们今天这样的没有精神,没有纪律,更没有是非标准的。这样的党,早就应该被消灭,被淘汰了”。
3.国民党拒绝实施社会改革,对广大人民横征暴敛
在对日伪资产的接收中,国民党获得了不少的补偿。加上广大的东南地区被收复,丰厚的
税源得以开辟。此后美国又提供了数额相当可观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因此在内战爆发前,国民政府在财政上虽然十分吃紧,但并未到举步维艰的程度。而国民党发动内战,不仅把中国重新投入战火,还导致了其财政因军费沉重而陷入危机。
为了支持内战,筹措军费,挽救财政危机,国民党采取了发行内外债、征收捐税和增发纸币等各种措施。
仅就征税而言,国民党政府不仅调整原有各税征收办法,而且还大量开征全国统一新税和地方性新税,结果,各地税项五花八门,“漫无标准,毫无预算,官吏上下其手,层层剥削,比如专员、县长下乡之招待费,官吏用之一分,民间负担十分,怨声载道,忍痛忍受,失去民心,莫此为甚”。
上述措施仍然无法填补军费的无底洞,国民党就无限制地发行纸币比,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和物价飞涨,使得广大人民一次又一次地遭到洗劫,他们挣扎在死亡线上,对国民党从失望进而到绝望。
4.国民党坚持独裁,反对民主,镇压反对内战的学生和民主人士
1945年12月1日,国民党军警特务在昆明镇压反内战的学生,酿成震惊全国的“一二·一”惨案。1946年2月10日制造“校场口事件”,打伤李公朴、郭沫若等60余人。6月23日晚,国民党在南京下关火车站殴打上海人民和平请愿团的成员,团长和代表多人受重伤,此为著名的“下关惨案”。7月,国民党竟在5天内接连暗杀了著名的民主人士和学者李公朴和闻一多,制造了李、闻惨案。此后,国民党对其统治区的爱国民主运动的镇压更是不胜枚举了。正是国民党的这些暴政,擦亮了人们的眼睛,认清了谁是谁非。正因为如此,下关惨案后,当周恩来前往医院看望马叙伦时,身负重伤的马叙伦才拉住他的手说:中国的希望只能寄托在你们身上了。
(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从主观上说,抗战胜利后的中国共产党已经是一个政治上比较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它对解放战争的正确领导是使这场战争迅速胜利的关键。表现在:
1.中国共产党能适时地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政治、经济、军事)
中国共产党始终考虑到广大人民对和平、民主的强烈愿望,一直努力争取和平和民主,曾经希望通过和平途径对中国进行政治和社会改革,逐步向新中国这个目标迈进。为此,抗战胜利初期,中共及时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同时不放松自卫战争的准备。这使我们政治上处于主动地位,军事上又立于不败之地;蒋介石发动内战后,又适时提出“武装自卫”的口号;到了1947年10月,当蒋介石彻底关闭了和谈大门,实行“戡乱总动员”后,我们才提出了“打到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三大战役后,当美蒋反动派企图以和谈阴谋获得喘息之机时,我们党又及时发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从而保证了革命战争的最后胜利。在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共中央提出了在党的领导下,放手发动群众,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统一战线的战略策略原则,从而团结了全中国最广大的人民,形成了战胜国民党反动派的伟大力量。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后,毛泽东又提出集中抓政策和策略问题,强调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为此,他要求全党必须掌握党的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在军事上,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制定了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为核心的十大军事作战原则。在战争的具体准备和指挥上,过渡时期确定的以争夺东北为重心的“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战略防御阶段的西北战场和华北战场的胜利;刘邓大军的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和渡江作战都是反映我党军事上的成熟,指挥艺术高超的事例和战例。
2.中国共产党注重党的自身建设和军队建设(保持党和革命队伍的清正廉洁)
中国共产党注重自身的建设,不断进行整党整风运动,使党及其领导的革命队伍清正廉洁,绝大部分共产党人都是为革命献身、为人民服务的战士。
从党的最高领导毛泽东到一般共产党员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解放区基本上没有贪污腐败现象。早在抗战时期就盛传革命圣地延安十没有: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花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风,九没有人吃摩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这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的真实写照。这与国民党统治区的严重贪污腐败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同时,解放军也进行了新式整军运动。这些都大大提高了党和军队的素质,并靠党员和人民军队的实际行动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拥护。
1949年5月,陈毅将军率部攻打上海时,在《入城守则》中规定:“不入民宅。没有找到营房之前,一律睡马路。”解放上海的战斗结束后,上海市民清晨出门,发现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指战员抱着枪支整齐地睡在马路上,他们在极大感动之余,一下子就把共产党同国民党的优劣区分清楚了。美国《生活》杂志就此撰文称解放军的这个行动“宣告了国民党时代已经结束”。
1949年4月,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之后,其谈判代表团团长张治中留在了北平。6月20日,他在《对时局的声明》中说:“我居留北平已80多天了,以我所见闻的,觉得处处显露出一种新的转变、新的趋向,象征着我们国家民族的前途已显露出新的希望。就是中共以20多年来的奋斗经验,深得服务人民建设国家之要领,并且具有严格的批评制度,学习精神和切实、刻苦、稳健的作风。这些优点反映到政府是有效率的,没有贪污的政府。反映到党员行动的,是俭朴、肯干,实事求是的态度。”他站在国民一分子的立场,为此“觉得极大的欣慰。我们中国人毕竟还有能力把国家从危机中挽转过来,还可希望把国家搞好,断不是一个没有出息的民族,已可得到证明。”
上面这些点滴的事实,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和国民党的失败是必然的。
问题三:中间势力为什么逐渐放弃了“第三条道路”的幻想,最终选择了与共产党合作,协商建国?
(一)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及其政治主张
1.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
中国的民主党派大多成立于抗日战争后期和抗战胜利初期,其主要社会基础是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在战后初期的一段时间内,他们中的一些党派以超逸于两党之外的“中间派”立场自居,积极鼓吹政治发展的第三条道路。(关于各民主党派的历史沿革详见教材第180~182页)
2.第三条道路或“中间路线”的主张及其实质
关于第三条道路(即中间路线),张东荪和施复亮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946年6月22日,张东荪在《再生》杂志上发表“一个中间性的政治路线”一文。指出,无论就国际间(主要指美、俄),还是就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之间,他都主张走中间调和路线。“详言之,即中国必须于内政上建立一个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中间的政治制度,„„这个中间性的政制,在实际上就是调和他们两者。亦就是:在政治方面比较上多采取英美式的自由主义与民主主义;同时在经济方面比较上多采取苏联式的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他认为,以这样的路线立国,“英美与苏联双方都可以放心。在英美看中国是一个民主国家,虽然在经济方面偏于社会主义,而绝不是赤化,不是加入苏联的赤色集团,不足以对资本主义国家有经济威胁。在苏联看中国虽采取民主主义,却并不建立在资本主义上,这样的民主主义没有反苏性,他用不着害怕”。关于国共两党,张说:“姑假定国民党为右,共产党为左”,中间派的责任在于“要把他们中稍右者稍稍拉到左转;偏左者稍稍拉到右转,在这样的右派向左、左派向右的情形下,使中国得到一个和谐与团结,并由团结而得到统一。”
1946年7月14日和8月3日,民主建国会的一位领导人施复亮分别在上海《文汇报》和《周报》发表“何谓中间派?”和“两条道路,一个动力”两文,系统地提出了“中间路线”的主张。他认为:中间阶层(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国共问题及中国问题的解决,“都必须有一个强大的中间派在政治上起着积极的甚至决定的作用”;“国民党固然不能消灭共产党,共产党也还不能打倒国民党”,因此,中国的出路“既不能走旧式资本主义的道路,又不能走社会主义的道路”,而“只有走我们自己的中间的改良道路。这条道路,在政治
上应当实行英美式民主政治,但必须使政权掌握在多数平民手里,决不可为少数特权阶层所独占;在经济上应当实行改良的资本主义,尽量利用资本主义的优点去发展生产力。”
从这些材料可以看出,中间路线的实质就是要在保留国民党政权的前提下,通过改良的办法走资本主义道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3.如何看待“中间路线”的主张
首先,应当肯定它的历史作用。从一般政治斗争的经验和规律来看,在强弱对峙的政治格局中,中间派往往意味着对弱小者的某种支持或同情。所以当抗战后期和胜
利之初,中共的政治实力及地位相对弱小,其政治主张尚未赢得广泛认同的时候,中间派与第三条道路主张的存在显然有积极意义,因为,它们首先意味着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否定。它们在反对国民党独裁、内战政策,要求实行民主政治方面,在反对官僚资本操纵国计民生,保护民族工商业方面和中国共产党有许多共同点。所以,中国共产党与之进行了积极的合作。
其次,中间路线的倡导者们不仅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而且是明确地反对进行彻底地土地改革,否认进行暴力革命和人民解放战争的合理性,否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企图通过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建立一个英美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他们的这些主张不切合中国实际,因此,只能是一种幻想。抗战胜利后,随着国共力量日趋均衡。两种前途,两种命运决战时机的到来,中间党派与第三条道路存在的某种合理性就不复存在了,再要坚持这样的主张,就只能对历史的发展起消极阻碍作用了。实际的政治过程也是如此,随着政治关系的变幻,中间党派营垒急剧分化,其右翼青年党、民社党相继投靠国民党;其左翼民盟等则加强了同共产党的合作,接受了共产党的领导,汇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洪流之中。
(二)各民主党派最后放弃“中间路线”,选择了与共产党合作协商建国的原因
为什么就西方国家来说,于封建社会之后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这一顺理成章的事,在中国就只能是一种幻想呢?究竟道理何在呢?
1.中国是一个深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是首要的任务
帝国主义列强来到中国,不是为了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为了掠夺中国发展它们自己的资本主义。对于它们来说,政治上、经济上不独立的半殖民地的中国,乃是理想的倾销商品的市场、自由投资的场所与廉价原料、劳动力的供应地。如果中国成为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它就要在平等的基础上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这是它们不能容忍的。它们既不愿意失去在中国的殖民主义利益,更不愿看到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成为它们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正因为如此,“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就是中国的近代史。”五四以来的情况,仍然是如此。在这样的国家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前提条件是,不仅要反对封建主义,更重要的是还要反对帝国主义,即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
2.生长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民族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密切关系,使他们提不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从而也就得不到中国革命主力军农民的支持;他们对帝国主义的依赖又使他们不敢进行彻底的反帝斗争。这样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就无力完成反帝反封建这两大任务。何况,代表这个阶级的民主党派始终没有自己的军队,他们只是想劝说国民党接受其主张,或者利用国共两党在战后处于的均衡情势,促使国民党对他们的主张作出让步。而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当局,政治上十分脆弱,他们不可能作出这种让步。所以,无论是从这个阶级的本性看,还是从他们主张的改良主义本质看,他们都无法实现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而且“一接触到实际斗争,尤其是内战重起,就使他们只能在靠近共产党或靠近国民党中选择道路,而不能有其他道路。”
3.国民党当局对民主党派的迫害彻底击碎了“中间路线”的幻想
国民党反动政府不仅反对共产主义,而且连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也不能容忍。这是它的阶级本质决定的。因此,尽管某些中间派别,中间人士一再声称自己要“以民主的方法争取民主,以合法的手段争取合法地位”,但国民党当局还是不断地用暴力对他们施行迫害,直至取缔他们的组织,监视、逮捕以至杀害他们个人。下关惨案、李闻惨案就是最好的例证。
1947年5月,国民党当局在《中央日报》上公布了诡称是从延安搜获,由毛泽东签发的绝密文件《中共地下斗争总路线纲领》。同时发表评论,污蔑“素以独立、和平、合法自诩之民主同盟及其化身民主建国会、民主促进会、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等团体,其组织已为中共所实际控制,其行动亦循中共意旨而行”;并声称他们“受中共之令,而准备甘为中共之新的**工具”。这是国民党发出的取缔和镇压民主党派的信号。10月间,国民党政府悍然宣布民盟为“非法组织”而予以取缔,对其他民主党派亦一并极尽压制迫害之能事,还训令其军、警、宪、特各级机关,在对民主党派领袖人物严密监控之同时,对其中下层人员则“不必客气”,只要发现,不问情由如何,“一律格杀勿论”。高压之下,民盟于11月6日被迫解散。严酷的事实教育了他们,使他们逐步放弃了中间路线的幻想,而站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上来。在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的斗争中,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都作出了自己的积极贡献。
4.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和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争取和团结的政策,使他们使他们迅速走上了与共产党合作协商建国的道路
1947年5月,中国致公党在香港召开三中全会,实现由旧民主主义政党向新民主主义政党的转变。
1947年11月12日至1948年1月1日,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国民党民主促进会、民主革命同盟在香港联合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宣布“当前之革命任务为推翻蒋介石卖国独裁政权,实现中国之独立、自由、和平”,并开始进行统一的政治活动。
1948年1月,沈钧儒等在香港重建民盟总部,召开一届三中全会,明确宣告,民盟“决不能够在是非曲直之间有中立的态度”,指出独立的中间路线不符合中国的现实环境,是“行不通”的。民盟必须站在人民的、民主的、革命的立场,为彻底推翻国民党统治集团、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驱逐美帝国主义出中国、实现人民的民主而奋斗。这次会议标志着民盟站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
其他民主党派也明确表示了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并走上了与中国共产党全面合作的道路。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表五一口号,号召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新政协,筹备建立民主联合政府。8月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热烈响应这一号召,陆续进入解放区,参加召开新政协和建立新中国的筹备工作。
1949年1月22日,李济深、沈钧儒等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和著名的无党派民主人士55人联合发表《对时局的意见》,庄严声明“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共策进行”。至此,共产党在多党合作关系中的领导地位正式确定下来。此后,随着新政协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形成。
问题四:为什么说人民共和国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一)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1.三大战役
1948年秋,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这时,人民解放军的的实力大增,与国民党军队的力量对比与战争初期相比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具体见教材P186页)。国民党政权濒临崩溃,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在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领导和指挥下,在人民群众的热烈支援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详见教材P186~187页)。
三大战役无论是真正的规模还是取得的成果,在中国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在世界政治史上也是罕见的。这是人民战争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胜利。
2.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
1949年元旦,蒋介石发表“求和”声明,企图借“和谈”之机争取喘息的时间,布置长江防线,以便卷土重来。1月14日,毛泽东发表关于时局的声明:提出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实现真正的和平,减少人民的痛苦,中共愿意在惩办战犯、改变一切反动军队等八项条件的基础上,同国民
党进行和平谈判。谈判从4月1日开始。由于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发起了渡江战役。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延续了22年之久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随后,人民解放军第一、二、三、四野战军所部各路大军继续向全国举行胜利的大进军,迅速解放广大国土,国民党蒋介石集团被赶出大陆,逃往台湾。
(二)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
1.为新中国绘制蓝图
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建立新中国的任务被提上了历史日程。在1948年9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清楚地论述了即将成立的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详见教材P188页)。
1949年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规定来的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
为了向全国人民公开阐明中国共产党在建立新中国问题上的主张,在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的前夕,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文章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阐明了中国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历史前途的历史必然性;文章系统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内容、任务和组织形式等重大问题,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新中国的政治主张和外交主张,从而奠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基础和政策基础以及外交政策基础。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和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构成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基础。
2.人民政协的召开与《共同纲领》的制定
内容详见教材P189~190页。辅以20分钟的音像资料《协商建国》。
(三)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1.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
(1)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是由于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详见教材P191页)
(2)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的结果。
(3)广大人民群众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主要力量。(详见教材P190~191页)
(4)人民解放军是中国人民取得胜利的坚强力量。人民军队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的过程,就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过程。
(5)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赢得胜利,同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详见教材P192页)
2.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锻造出了有效地克敌制胜的武器——三条经验,即毛泽东指出的“三大法宝”:
(1)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2)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3)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详见教材P192~194页。
第四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
导 言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总体上把握教材的结构和主要内容,明确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意义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
对教材进行整体分析,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介绍本课的学习目的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
使学生明确学习本课的意义,产生学习兴趣。
四、教学时间:1学时
五、主要内容:
首先简单介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的性质和教学要求。这门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一门,不是历史学科的专业课,是要求我们了解中国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内在规律,在正确了解国史,国情的前提下,确立并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把自己锻造成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一、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1.总体介绍教材的结构和本课程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上编(1840-1919):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救亡图存的探索和失败。
中编(1919-1949):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下编(1949-至今):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2.简单介绍:
(1)1840年鸦片战争作为近现代史开端的原因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和表现
(3)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联系
(4)1949年到1956年属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3.教材分析: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二、学习目的和意义 1.了解国史国情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有助于我们了解国史国情。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了解外国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入侵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能激发我们的爱国情感;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历史,懂得中国必须首先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争取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开辟道路,充分认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自觉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民族精神和革命传统,能够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自觉拥护党的领导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但是无论是地主阶级“自救”的洋务运动,农民阶级试图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理想社会的太平天国运动,还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所做的努力,都没能完成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历史的发展要求旧民主主义革命必须让位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于人民共和国,充分认识到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所以我们应该更自觉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拥护党的领导。
3.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通过学习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深刻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联系建国社会主义改造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认识到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和正确性,牢固确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4.为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提供相关的历史基础知识。
三、学习方法
1.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主线(阅读教材第一页第一部分)
中华民族在近现代史上面临两个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另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也是学习中国近现代史要掌握的两条主线和提纲。
2.世界历史观的方法
中国近现代史是世界近现代史的一部分,只有把中国的历史事件放在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中考察,才能真正地理解中国近现代史,认清中国革命的必然性,和近代中国两大基本任务的辨证关系。
3.联系现实
只有联系现实,把昨天的中国和今天的中国联系起来,才能认识“三个选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正确认识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提高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联系个人的思想实际
只有联系个人的思想实际,才能真正起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上 编(综述)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840—1919)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从总体上了解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及主要特点,明确近代中国的阶级状况,基本矛盾和面临的主要任务,从而对本编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二、教学重点: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特点和阶级状况
三、教学难点: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
四、教学时间:1学时
五、主要内容:
本编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二、外国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三、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和面临的主要任务
四、基本历史线索
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
从1840年到1919年差不多八十年,古老的中国发生了惊心动魄的历史剧变:当清王朝的统治逐渐走向衰弱时,因资本扩张而急于对外殖民的英国侵略者凭借坚船利炮叩开了中国的大门,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从此资本主义列强不断挑起侵华战争,清政府几战必败,中华民族一步一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背景(◆略讲)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1)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
一、长时间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灿烂的古代文明对世界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至今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2)中国由盛转衰
清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从19世纪中叶开始,清朝统治危机四伏,逐渐走向衰落。
①政治上的腐败 A官僚机构的膨胀 B吏治的腐败
②经济上土地兼并,造成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连绵不绝。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 ③军事上 A军制落后 B军备废弛
④文化上奉行文化专制政策,导致思想僵化 A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 B 文字狱
鸦片战争前的西方:
正当清朝国势日趋衰微之时,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却非常迅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了大规模的殖民扩张活动。拥有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而国力又日渐衰弱的中国自然就成为西方国家的入侵目标。
(1)英国:
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18世纪,英国出现“工业革命”,大机器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工业生产的发展突飞猛进,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伴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开始寻找新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市场,开拓更为广阔的殖民地。16世纪末,英国殖民势力开始侵入印度,并于1600年建立东印度公司,以垄断东方贸易。1793年,英国派遣马嘎尔尼率使团来华,试图打开中国市场,遭到清政府的拒绝。尔后,英国兵船多次侵扰我国东南沿海。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为了摆脱困境,英国资产阶级更急于打开中国市场。
(2)法国和美国:
法国,美国等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也将殖民扩张的触角伸向东方,加紧向包括中国在内的远东地区进行侵略扩张。但由于经济实力还不够雄厚,因此在19世纪初期的对华战争中,主要通过追随英国,获取侵略权益。
(3)俄国:
沙皇俄国是一个极具侵略传统的封建帝国。虽然资本主义发展缓慢,但利用与中国接壤的条件致力于对中国领土的扩张。17世纪中叶,俄国武装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和贝加尔湖以东地区,1689年,中俄两国经过平等协商,订立了《尼布楚条约》,1727年,又签订了《布连斯奇条约》,这两个条约规定了两国东段和中段边界。从18世纪中叶起,沙俄侵略者不断侵占我国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领土。
西方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殖民扩张,使逐渐走向衰落的中国面临着一场空前的挑战和危机。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和中国落后的封建主义碰撞后,必然导致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出现一些与以往不相同的特点,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1)政治特点:
1840年以前,中国是一个政治上完全独立的国家,近代以来,虽然中国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还保留着形式上的独立和自己的政府,但是西方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领土主权,司法主权和关税自主权等都遭到严重的破坏,各方面主权几乎都掌握在列强手中,中国政府逐渐成为列强控制中国的工具,中国失去独立地位,沦为半殖民地。
(2)经济特点:
近代以前中国是一个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近代以后,随着西方列强在中国进行商品倾销和投资设厂,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瓦解,中国成为列强掠夺原料,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的基地,并逐渐产生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附属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和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形成了封建经济为主,多种资本主义经济并存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存的经济特点。
(3)思想文化特点:
最显著的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出现和发展,政治上提倡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经济上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文化教育上主张学习先进科学文化,但是封建思想文化仍占统治地位。
二、近代中国的阶级状况 1.新兴阶级
伴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中国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了,这是中国社会前所未有的两个新的阶级力量,他们的产生必然会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引起新的变化。(1)中国无产阶级的组成及特点
中国无产阶级的组成:
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是通商口岸的码头工人和外国轮船雇佣的中国海员;
外国资本在中国设厂,兴建各种建筑工程雇佣的工人;
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中的工人;
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开办的现代企业中的工人。
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
产生较早,人数少。比中国的资产阶级产生早了30年;
大多由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组成,因为中国的近代工业大部分不是从工厂手工业发展而来的,因为这个特点比较容易和农民阶级结成联盟关系;
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革命性很强,是最有前途的革命阶级力量和政治力量。
(2)中国资产阶级的组成及特点 中国资产阶级的组成:
官僚资产阶级——多由封建统治阶级转化而来,又多在列强的扶植下发展起来,到抗日战争后达到顶峰;
小资产阶级——封建社会的小生产阶层,近代的知识阶层和自由职业者。
民族资产阶级——由投资于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及商办企业的官僚,地主,买办和商人转化而来的;采用机器生产的手工工场场主转变而来
中国资产阶级的特点:
官僚资产阶级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和买办性;
小资产阶级经济地位不稳定,经常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摇摆不定
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浓厚两重性的阶级:
革命性——它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具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束缚的革命要求;
软弱性——它与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身的力量又很薄弱,因而缺乏反侵略和反封建的坚决性。这种两重性对后来的革命运动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2.复杂的阶级状况 地主阶级
外国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官僚资产阶级 农民阶级 工人阶级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外国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是对抗性的矛盾;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由于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可以转变为非对抗性的矛盾;地主阶级和外国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在中国的特殊社会可以找到共同利益,化解矛盾;民族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本质上说是对抗性的,但是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力量独自推翻地主阶级。这些阶级之间的矛盾状况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具体变化而变化。
三、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和主要任务 1.基本矛盾:
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有两个,一个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一个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2.主要任务:近代中国有两大历史任务,反帝反封建革命和实现近代化(1)反帝反封建革命
反帝反封建革命是为了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实现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从根本上说是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实现近代化
实现近代化是为了改变中国经济文化的落后地位,实现国家富强,从根本上说是解决生产力的问题(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
(1)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没有民族独立,就不能实现近代化,所以只有革命才能为中国的近代化打开新天地(2)实现近代化是民族独立的保证,近代中国落后挨打证明了这一点。
六、思考题: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主要是什么?
2.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任务是什么?主要任务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七、参考文献: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八、教学后记:
上 编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深入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开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
《马关条约》极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
《辛丑条约》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三、教学难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开端
四、教学时间:1课时
五、主要内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性质的形成是由资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并与中国签订不平等的条约造成的。因为不平等条约是衡量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尺度,我们通过分析历次战争后不平等条约的具体内容,和这些条约对中国造成的破坏和影响,及由此引发的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变化的特点,来分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
一、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起点
1.战争过程
(1)英国对华鸦片贸易(☆略讲)
18世纪中叶,英国已在西方各国的对华贸易中居首位。但是,在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壁垒面前,西方的工业品很难找到市场。再加上清政府在对外关系方面采取“闭关”政策,严重阻碍了西方工业品在中国的销售。而中国的茶叶和生丝等产品却在中国的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的有利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英国资产阶级找到鸦片这种特殊的商品。
从18世纪初开始,英国商人向中国输入鸦片。19世纪初,英国烟贩无视中国政府的多次禁令,大肆进行非法的鸦片走私贸易,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不断增加,在英国输华的货物中,鸦片就占了一半以上。罪恶的毒品贸易,给英国资产阶级带来了巨大的利益,通过鸦片,每年从中国掠走的白银达高数百万元,英国由原来的入超变为出超。
鸦片的泛滥,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A它改变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优势,由出超变为入超,造成白银大量外流。大量的白银外流,一方面造成银价上涨,各地税收困难,政府财政陷入困境,另一方面则造成银贵钱贱,直接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
B众多官吏兵丁吸食鸦片,军队丧失战斗力;
C鸦片走私中的贿赂,贪污和欺诈行为,使清政府吏治更加腐败;
D极大地损害中华民族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造成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
(2)中国政府开始禁烟
鸦片贸易严重威胁着清朝的统治,1838年,道光皇帝下令各省严禁鸦片,12月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1839年3月,林则徐抵达广州后,在广大民众的大力支持下,严拿烟贩,惩办不法官吏;严禁国人贩卖,吸食鸦片;并晓谕外国烟贩,限期上缴所有鸦片,并出具甘结,保证“嗣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鸦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所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一个重大胜利,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
(3)战争爆发
1839年8月初,林则徐在广东收缴和销毁鸦片的消息传到了英国,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及鸦片贸易集团立刻发出一片战争喧嚣。他们纷纷致书英国政府,发动侵华战争,扩大在华的商业利益,既是英国资本主义扩张发展,开拓殖民地和海外市场的客观要求,也是英国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转嫁危机的手段。1840年6月,乔治·懿律率领由48艘舰船,4000余名士兵(后增至15000人),540门大炮组成的“东方远征军”,抵达中国广东海面,封锁广东珠江口,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开始。
战争过程中,清政府没有统一的作战思路,时战时和,由抵抗走向妥协,加上中国军事武器和装备的落后,英国侵略军一路北上,相继攻破厦门,宁波,镇海,8月上旬,在英国舰队到达南京下关海面时,清政府向英国投降求和,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2.条约内容
1842年8月29日,耆英,伊里布和璞鼎查在南京签订了中英《江宁条约》,即《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丧失的权益:(1)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
A割让香港(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的完整)
B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财政负担)
C取消“公行”制度,实行自由贸易。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
D海关关税必须与英国商定 规定了“值百抽五”,即规定绝大部分主要货物的税率为5%左右(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2)1843年7月和10月,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
A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3)1844年7月3日,中美《望厦条约》
A允许美国兵船在中国各港口“巡查贸易”,(中国的领海权遭到破坏)
B 进一步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
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规定,在通商口岸,中国人与英国人的交涉诉讼,英国领事有“查察”和“听讲”的权利,英国人在中国犯罪,由英国的管事官处理,中国政府无权处理,中美《望厦条约》规定,所有美国人之一切民事,刑事诉讼,“中国官员均不得过问。”
(4)1844年10月24日,中法《黄埔条约》
在通商的五口建造教堂和坟地(便于文化侵略,1846年,法国迫使清政府下令取消一百多年来对天主教的禁令)
3.后果思考
鸦片战争及战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政治上:战前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国家,在自己的领土上行使全部主权。战后中国的领土被割裂,英国割占了香港,葡萄牙于1849年强占了澳门,中国的主权的独立也遭到严重的破坏: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领事裁判权的确立和租界的形成使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允许外国兵船在中国各港口“巡查贸易”使中国的领海主权也遭到了破坏,中国成为政治上的半殖民地国家。
经济上:战前中国是一个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国家,战后,外国的大量商品涌入中国,中国的自然经济遭到了猛烈的冲击,东南沿海一带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开始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成为经济上的半封建国家。
社会矛盾的变化:除原有的封建地主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外,又出现了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并且这个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重要矛盾。从此,中国的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即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任务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期。
革命性质的变化:战前中国革命的性质是农民阶级的反封建斗争,战后由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人民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革命的性质转变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阶级关系的变化:战前中国社会阶级主要是地主和农民两大阶级,战后中国逐渐出现两个新兴的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两个新兴阶级的出现对中国后来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起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加速了中国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演变 1.战争过程
1856至1860年,正当清军与太平军在长江中下游激烈争夺的时候,英,法借口“修约”,图谋扩大已取得的侵略权益,遭到清政府拒绝,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了新了侵华战争。因其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所以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7年12月,英国利用“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组成英法联军5600余人在珠江口集结,炮击广州,并登陆攻城占领广州,然后沿江北上,直趋天津,攻破了大沽炮台,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签订了《天津条约》;随后英法为了继续扩大市场,利用在北京互换条约批准书的时机,重新挑起战争,攻占了清政府的首都北京,洗劫了中国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签订了《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侵略者通过这些条约,极大地扩充了在华的特权。沙俄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最大的获利者。
2.条约内容
(1)1858年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和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A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
B 开辟更多的商埠,并且外国军舰可以驶入长江和各通商口岸(外国势力深入到中国沿海和内地)
C 改订税则和外国人“帮办税务”,抽取2.5%的子口税,免征内地税(海关管理权和关税,内地税自主权全面丧失)
D 内地传教(教会势力深入内地,文化侵略)
E 鸦片贸易合法化(鸦片泛滥)
F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2)1858年中俄《瑗晖条约》,《天津条约》,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A 1858年中俄《瑗晖条约》,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归俄国
B 1858年《天津条约》乌苏里江以东近40万平方公里土地划归俄国
C 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国西部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给俄国,通过这些条约,俄国共侵占中国1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3.后果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加紧并扩大对中国的政治控制和经济掠夺,中国的主权遭到了更为严重的破坏,进一步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主要表现在:
政治上:
(1)领土完整遭到空前破坏,英国霸占了南九龙半岛,与香港岛连成一片,成为侵略中国的基地,俄国共侵占中国1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严重破坏中国的领土完整;
(2)外国军舰,商船可以驶入长江和各通商口岸,使中国丧失了内河航行权(3)在丧失关税自主权的基础上又丧失了内地税自主权(4)清朝的政权开始买办化
辛酉政变后,慈禧太后掌权,向外国侵略者“借师助剿”,镇压本国的太平天国运动,这是清朝政权开始半殖民地化的严重步骤;1861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设立,(作为主管外交,通商及其他洋务事宜的中央机构,其主持人由王公大臣和军机大臣兼任,成为六部之上的最高行政机构);加上海关总税务司的设立,中国的海关管理权被外国控制,外国公使进入北京都标志着中国的政权机构的半殖民地化。
经济上:
中国进一步沦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新开辟的通商口岸,从沿海扩张到长江流域,从华南扩张到东北,子口半税,中国成为世界上税率最低的国家,加上海关大权完全交给外国侵略者,外国人可以自由进入内地通商,方便了外国商品深入中国内地倾销和掠夺廉价原料,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更大范围内瓦解。
中法战争(可以略讲)
在1884年到1885年的中法战争中,法国侵略者在中越边境和东南沿海相继挑起战端,清政府被迫迎战,在战争中中国的福建水师全军覆没。但是中国军队还是在镇南关,谅山,临洮等地一系列胜利,并导致了法国茹费理内阁的垮台,但是清政府在战局对中国比较有利的情况下与法国签订了新的不平等条约《中法新约》,不败而败。
1885年6月9日《中法新约》
A 中国承认越南是法国的保护国(中国宗主国地位丧失,传统的帝国体系开始瓦解,中国进入资本主义体系内)
B 与法国商办建造铁路(第一次写明外国攫取中国铁路利权,于是列强对华投资时代的到来)
三、甲午战争极大地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
1.战争过程
19世纪9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列强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在1894年到1895年的甲午战争中,经过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战役和威海卫战役,洋务派苦心经营的中国新式陆海军完全溃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甲午战争不仅决定了中国海军的命运,也决定了中国和日本半个世纪的格局。甲午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丧失的权益:
2.条约内容
1895年4月17日,中日《马关条约》
A中国承认朝鲜“独立”(中国对朝鲜的宗主权结束,朝鲜成为日本侵略中国的桥梁)
B 割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给日本(领土主权进一步丧失)
C 赔款2亿两(清政府举借洋债,政治和经济上更依附帝国主义)
D 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增辟重庆,沙市,苏州和杭州为通商口岸(方便日本直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倾销商品)
3.后果
甲午战后,日本进入列强行列,而中国由于战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上越陷越深,表现在:
政治上,条约规定割地,使中国失去了大片的战略要地,是沙俄吞并中国领土后的又一次大掠夺,主张了列强分割中国的野心,正是在甲午战争后,列强开始竟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开始瓜分中国。
经济上,为了赔偿巨额的战争赔款,清政府开始向外国举借附有政治条件的赔款,便于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为列强在中国资本输出提供了条约依据,便于列强在中国直接掠夺劳动力和原料,攫取巨额利润,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另外,中国在战争中败给“蕞尔小国”日本,给中国的民族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可以说,甲午战争极大地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1.战争过程
1900年6月,为了镇压中国的义和团运动,英,德,俄,法,美,意,日,奥八国联军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先后攻陷了天津和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往西安,侵略军洗劫了北京成,战后签订了《辛丑条约》。
2.条约内容
八国侵华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丧失的权益:
1901年9月7日,中国同英,德,俄,法,美,意,奥,日及比利时,荷兰,西班牙共11个国家签订的《辛丑条约》
A赔款98200万两(和前几个条约赔款数比较,可见侵略程度的加深)
B清政府有镇压人民反帝的义务(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C北京的使馆区可驻军队,大沽到北京的防御措施全部摧毁(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国防安全)
D 把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于六部之首,指定皇族担任外务大臣(中国政府内部机构设置的半殖民地化)
3.后果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帝国主义彻底地控制了清政府,政治上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经济上,因为巨额的战争赔款,中国政府要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为担保,清政府的税收机构实际上成了为帝国主义收款的代办机关,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无从谈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最终形成。
六、思考题: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马关条约》的内容有哪些 给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3.列举历史事实,论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过程以及主要表现。
七、参考文献: 1.丁名楠:《帝国主义侵华史》,第一卷,第二编第一、二、三章 2.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和日本》,第一、二卷 3.列宁:《中国的战争》,见《列宁选集》第一卷 4.马克思:《鸦片贸易史》,《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国和英国的条约》,《对华贸易》,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
八、教学后记: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教学目标: 1.2.二、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近代中国对外战争屡战屡败的原因
四、教学时间:2学时
五、主要内容: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从1840年到1919年这八十年是外国侵略中国,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八十年,也是中国人民积极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八十年
从1840年到1919年这八十年里,英,法,日,美,俄等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了大小数百次侵略战争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和文化奴役,使中国一步一步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一、军事侵略(☆上一节课已经讲过,适当略讲)
从1840年到1919年这八十年里,英,法,日,美,俄等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了大小数百次侵略战争,侵华战争的参与国之多,历时之长,频率之高,危害之重,世界罕见。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参加对中国侵略的国家越来越多,战争的范围也越来越扩大,从沿海到内陆,甚至将战火烧到中国的首都;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侵略造成中华民族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打击了中国的民族自信心,中国的国际地位急速下降,更重要的是随着军事侵略而来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政治控制
1.损害领土主权
A割让领土
《马关条约》后中国割让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沙俄夺走的中国东北,西北的土地。B 租界
在上海和武汉等地,划出的外侨“居留和经商”的一定区域,不受中国法律制约,成为“国中之国”。
C 租借地
德国“强租”胶洲湾等地
D划分势力范围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极大地刺激了帝国主义侵略野心,“三国干涉还辽”揭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序幕,随后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个过程中各帝国主义国家有争夺也有互相暂时的妥协。
补充资料:(◆根据上课情况适当补充)
【门户开放政策】1898年,美国正在进行与西班牙争夺菲律宾的战争,未能参与对中国海湾港口和“势力范围”的争夺。1899年9月和11月,美国政府提出所谓在华“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美国承认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和它们已经得到的路矿等特权,同时要求列强在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对任何通商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对各国货物,一律由中国政府按照现行税率征收关税;在征收港口税,铁路运费方面,对别国船只,货物不实行差别待遇。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经过几年空前尖锐复杂的大争夺之后,终于在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基础上暂时取得表面上的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侵华的联合阵线。
【租界,租借地和势力范围】 租界是指帝国主义国家强迫半殖民地国家在其口岸或城市划出的作为外侨“居留和经商”的一定区域,成为“国中之国”,是列强对半殖民地国家进行各种侵略和罪恶活动的据点。
租借地是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用定期租借的方式,在他国强行取得的,供其在一定时期内使用和管理的地区,各国在租借地不仅具有行使行政,立法,司法等诸方面管理权,并且还建立了正式的殖民机构和军事基地,成为对该国进一步扩大侵略的军事据点。租借期长短不
一、最长不得超过100年,期满归还。
势力范围是指列强凭借其军事,政治,经济力量控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全部或部分领土,作为他们自己的“势力范围”,宣称它享有独占的权利,不许其它国家染指。
损害行政主权
(1)驻兵权
通过驻兵权,列强把清政府置于自己控制之下,中国行政主权无从谈起
A 1900年《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的使馆区和北京到大沽,山海关一线“留兵驻守”。
B 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获得了在南满铁路沿线及附近地区的驻兵权,这就是关东军。
(2)控制海关行政权
海关是抵御外国商品倾销,保护民族经济的工具,但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海关行政权却未掌握在中国政府手中,总揽海关权利的海关总税务司和设在各海口的税务司都是又由外国人担任的,英国人赫德把持中国海关总税司近五十年,中国的海关成为外国控制中国财政金融的重要据点。
(3)影响中国的内政和外交
A1861年开始英,法,俄,美等国相继在中国建立公使馆,方便对清政府施加外交压力,进行外交讹诈,干涉中国内政,增强对清政府的政治影响。《辛丑条约》更是规定中国政府应该尽镇压中国人民反帝的义务,基本控制了中国政府的政治决策。
B西方侵略者争相控制中国的派使工作和外交工作,对中国的外交施加影响。
(3)损害司法主权
A领事裁判权 《南京条约》和《中美望厦条约》
B 租界“国中之国”
三、经济侵略
1.战争赔款
侵略者不仅侵犯中国的主权,还通过不平等条约勒索巨额的战争赔款,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和控制。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英国勒索白银2100万银元
B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勒索赔款和“恤金”1500万两
C 甲午战争 赔给日本白银2亿两,相当于清政府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年收入的4倍多。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赔款4。5亿两,分39年偿清,本息合计达9。82亿两(等于中国无论男女老少,人均均摊2两多)
据统计,清政府跨台前,对外赔款达13亿两,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灾难性的。
2.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垄断中国的铁路,航运和矿业,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的主要形式,经济触角从沿海地区一直伸到中国的内地;与此同时,在中国开设银行,垄断中国的金融和财政,这些银行在中国既吸收存款又发行货币,基本控制了中国的国际汇兑。并同时借款给中国,并以中国的盐税和关税作为抵押。
3.协定关税
中英《南京条约》开了协定关税先例,经过《虎门条约》和《天津条约》的有关规定,中国成了世界上税率最低的国家。各国在中国自由地倾销商品,攫取巨额利润。
四、文化侵略
利用传教进行文化侵略是资本-帝国主义国家推行殖民政策和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欧美的天主教,基督教,沙俄的东正教,在侵略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的主要活动包括:
1.干涉司法诉讼:深入中国的城乡各处,干涉中国的司法诉讼,破坏中国司法主权的独立。
2.收集情报:在各地收集军事和政治情报,递交给公使馆和领事馆。3.创办报刊,学校等:在中国创办报刊,如1872年的《申报》,各地开办有殖民地色彩的学校,医院和其他文化设施,企图在精神上奴役中国人民。
第二节 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
中国人民为反抗外来侵略,进行了长期的英勇顽强的斗争。中国人民以不屈不挠的反侵略,反压迫的坚强意志和斗争精神,在中华民族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壮诗篇。
一、虎门销烟
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侵略和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起点。二、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陈化成等爱国官兵和士兵奋起抗击侵略者。厦门,定海,宁波等地的人民群众也自发地拿起武器。其中规模最大和影响最深的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1841年5月,三元里人民在广州北郊英勇抗击英国侵略军,迫使侵略军撤出广州。成为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者侵略的第一面光辉旗帜。
三、台湾人民的反对割让台湾的斗争
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给了日本,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抗议和愤慨,台湾人民纷纷组织抗日武装义军,发誓“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1895年6月到10月,台湾军民配合驻守台湾的刘永福部,在清政府拒绝给台湾任何援助和支持,敌我力量相差悬殊的情况下,进行了浴血奋战,打死打伤日军三万三千多人,占全部日本军队的一半。11月下旬,日本正式宣布“全台平定”,但是台湾人民并没有屈服,台湾人民一直斗争了半个世纪。
四、反教会的斗争和义和团运动
1.从1861年到1870年
这阶段反教会斗争的主要特点是官绅参加并领导斗争,比较典型的是天津教案。2.从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
这阶段中国的边疆危机十分严重,反教会斗争主要发生在云南,广西,广东等省,下层民众的参加人数越来越多。
3.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
这时期甲午战争爆发,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所以反教会斗争和反瓜分逐渐结合,斗争规模更大,由焚毁教堂,驱逐传教士发展到武装起义,动员了越来越多的民众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终于导致了义和团运动的爆发,义和团运动是反教会斗争的总汇合。
4.义和团运动
(1)过程 A 义和拳
义和团是在义和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义和拳是山东地区一个秘密结社,逐渐发展壮大成为群众性的反帝组织。
B“助清灭洋”
1898年10月下旬,义和拳在山东冠县起义,竖起“助清灭洋”的口号,1899年冬,改名为义和团。
C进入直隶
1900年春,山东的义和团进入直隶,声势壮大,清政府权衡利弊,对义和团由“剿灭”改为“安抚”,到6月下旬,北京城内的义和团达到10万人,天津城内达3万人,1900年下半年,义和团运动由黄河附近发展到两广,西北等边远地区,席卷全国。
D抵抗八国联军侵略
1900年6月,八国联军发动侵略战争,义和团进行了天津保卫战,廊坊阻击战等战争,并对侵略军在北京的两个主要地点,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发动了进攻
E 失败
1900年9月7日,为了和侵略者进行和谈,逃往西安的慈禧太后发布“剿匪”,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义和团运动失败了
(2)意义
A 充分地表现了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精神,反对外来侵略的顽强反抗精神;
B显示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阻止和打乱了帝国主义国家阴谋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C 沉重地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清政府镇压义和团运动的行为,和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的签订,暴露它的反动本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3)失败原因和启示
A由于农民的阶级局限性,义和团没有认清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义和团对帝国主义的认识停留在感性阶段,盲目的反对外来事物;对清政府的统治没有本质认识,以致被蒙蔽利用。
B没有提出政权要求,没有统一的作战计划和斗争纲领,具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和严重的分散性。
C农民阶级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本国的封建势力的主力军和重要力量,但是由于落后的生产方式和阶级的局限性,不可能带领中国实现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只有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农民阶级的力量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第三节 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由于社会制度的腐败和经济技术的落后,近代中国的反侵略斗争,无不以中国的失败,被迫接受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和深刻的社会危机,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经历了由物质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思想文化层面的艰辛探求和艰难跋涉历程,力图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的富强之路。
一、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建议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自行思考)
经济技术的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社会制度的腐败
二、学习西方(◆本小节可以作为第二章学习的引言和简介)
鸦片战争的失败,在死水一潭的中国封建社会激起轩然大波。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看起来很奇怪的是,鸦片没有起催眠作用,反而起到了警醒的作用。”严酷的现实,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反省:“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造成,和中国的落后是分不开的,不但大刀长矛抵挡不住外国舰船利炮的轰击,古老的思想文化也抵挡不住西学的传入,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习西方。
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逐步演进和深化的过程,首先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代先驱者,然后经历了由物质层面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艰辛探求和艰难跋涉历程。
1.“开眼看世界”
(1)龚自珍
在鸦片战争前,龚自珍就感觉到严重的社会危机,发出了改革的强烈呼唤,“自古及今,法无不变,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转移。”
(2)林则徐
林则徐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在广州禁烟时期,敢于面对现实,为了寻找御敌之策,林则徐主动去了解西方,认识西方,组织人手,采访夷情,翻译外国报纸和书籍,译有《四洲志》和《华事夷言》等,在抵抗英国的侵略过程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敌”的思想。
(3)魏源
魏源致力于经世致用之学,在《四洲志》的基础上,完成了《海国图志》一书,明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方向,对中国思想家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2.物质层面的学习
地主阶级中较为开明的洋务派提出了“中体西用”,即采用西方先进技术的“用”,来维护已经完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中国封建制度的“体”,并由此发起了历时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
3.制度层面的学习
(1)《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的农民领袖洪秀全明确支持洪仁玕,在《资政新篇》提出的资本主义的纲领,虽然并未付诸实施。
(2)严复
严复是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著名思想启蒙家。他翻译了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解释人类历史的发展,他指出根据这个规律,中国如果拒绝变革,就将被先进的西方民族所淘汰。《马关条约》签订后,严复发出了“救亡”的呼号,在此后的半个世纪中,“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号召成为中华民族最响亮的旋律,中国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继之而起的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都积极宣传并力图在中国实现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4.思想文化层面的学习
辛亥革命后的新文化运动明确提倡民主,科学,打击了封建思想文化的权威地位,破除了封建教条对人们思想的严重束缚,使一场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运动。
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向西方寻求真理,给后人留下了理性的反思和深刻的思想启迪。
六、思考题:
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政治控制,经济侵略和文化奴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列举历史事实说明近代中国在对外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七、参考文献: 1.2.3.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八、教学后记: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的过程,意义和结果,了解中国人民为了救亡图存所做的探索和努力,认识到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可能使中国真正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理解无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必然性。
二、教学重点:
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失败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
理解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可能带领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四、教学时间:2学时
五、主要内容:
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不断加深,为了挽救民族危机,中国人民开始探索实现国家独立富强的道路,主要包括:农民阶级为了推翻清政府统治的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在维护封建制度前提下,为实现自强和求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中的改良派希望通过自上而下的变法改革,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挽救民族危亡的维新变法运动,还有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清政府统治,希望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辛亥革命。虽然这些探索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挫折和失败,但也是中国人民探索民族独立国家富强道路上的重要一环,为以后的革命斗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这些探索行动充分证明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各自的局限性,都不可能使中国走上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中国的革命呼唤先进的阶级和政党的领导。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1.原因
2.太平天国兴起(1)拜上帝会
1843年,洪秀全吸取基督教教义中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等思想的一些教义和一些宗教形式,加以改造,创立了拜上帝教,成为组织革命力量的秘密团体;1844年和冯云山等到广西宣传,逐渐发展到上万人,起义条件成熟。
(2)金田村起义
1851年1月11日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立太平军,建号太平天国。(3)永安建制
3月,洪秀全称天王,9月攻占永安之后,封杨秀清为东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规定“各王俱受东王节制”,并颁布诏令
(4)定都天京
太平军北上过程中得到农民的拥护,起义军不断扩大,1853年3月19日,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建立与清政府统治对峙的农民政权
(5)军事全盛
为了巩固和扩大革命成果,太平天国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破围战,粉碎了清军对天京的包围,实现了军事上的全盛。
3.运动失败
(1)天京变乱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农民领袖身上固有的农民小生产者的阶级局限日益暴露出来,农民政权所具有的浓厚的封建性也日趋严重,主要表现在政治上实行封建等级制和世袭制,追求特权和树立个人权威,在组织上结成宗派集团,争权夺利,在生活上贪图安逸,奢侈腐化,终于导致了天京变乱。
1856年8月,东王杨秀清不满足“九千岁”的名位,逼洪秀全封他万岁;9月1日,韦昌辉赶到天京,将杨秀清和他的眷属统统杀死,2万多太平天国的优秀将领和战士倒在血泊里;石达开从湖北赶回,但洪秀全对他心存疑忌,封自己的长兄,次兄为王,牵制石达开,1857年5月,石达开率精兵10万负气出走,1863年6月,在四川大渡河被清军打败,全军覆没。
天京变乱使太平天国损失很多优秀的军事将领和士兵,对后来天国的政治和军事产生了很恶劣的影响。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
(2)重建领导核心
提拨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
(3)天京失陷
从1853年开始,清政府命令沿江各省的在籍官绅举办团练,组织地主武装,镇压太平军。曾国藩的湘军等地主武装成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急先锋。同时,外国侵略势力也加紧了与清政府的勾结,在太平军踏破江南大营,直捣上海时,英法公使宣布协助清军“保护”上海,组织洋枪队随同清军一起对抗太平军。1864年7月19日,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二、意义
1.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太平天国极大削弱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旧的统治秩序再也无法恢复原样。
2.打击了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
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的过程,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外国侵略势力和坚决捍卫国家独立和民族利益的决心和勇气,表现出农民不仅是反封建的主力军,也是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力量。
3.对近代国家的出路的探索 A《天朝田亩制度》
它把农民千百年来渴望土地的要求和建立理想社会的愿望系统化,纲领化,是太平天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国制度和政策,也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农民革命纲领。主要内容是实现“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愿望和“凡天下田,丰荒相通”的平均主义思想,在社会生活上实行某种公有制的社会体制。虽然这种方案违反了社会的发展规律,无法贯彻实行,1854年,太平天国决定“照旧交粮纳税。”但是这个纲领极大调动了农民参与革命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广大农民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
B《资政新篇》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玕制定的带有施政纲领性质的文献,要求在中国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以及进行一些上层建筑的改革,按照西方资本主义的模式反对封建制度,改造中国,虽然未得到实行,但是它毕竟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救国方案,为以后的革命斗争,提供启示和借鉴。
三、失败原因
1.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2.主观原因:
A 没有指导革命的先进理论
拜上帝会虽然在初期起到了动员和组织群众的作用,但是它从根本上说与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思想和风俗习惯相抵触,随着形势的发展,不再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并且由于小生产者的局限性,太平天国的领袖的实践活动与他们的理论相悖而行,导致革命队伍的思想混乱和人心涣散。
B 没有科学彻底的革命纲领
《天朝田亩制度》是希望在落后的小生产的基础上,以平均分配的关系,达到大同世界的幻想,把整个社会改造成划一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是违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空想。《资政新篇》提出的按资本主义模式发展国家,但是脱离了领袖们的阶级实际,也缺乏实现的土壤和环境,不可能由农民阶级变成现实。
C 没有正确的革命政策方针
农民阶级无法抵御封建思想的侵蚀,革命政权日益封建化,等级,特权观念日益膨胀,内部的宗派争端造成了太平天国的严重内耗,导致了严重的军事政治和思想危机;未能联合其他农民起义力量;在夺取天京后,忙于建设政权和贪图享受,未能抓住时机推翻清政府的统治。这都表现除了目光短浅和革命的不彻底性。
第二节 地主阶级统治集团“自救”活动的兴衰
鸦片战争前,中西之间已经有了接触和交往,但在泱泱大国的心态下,中国人对于西方的一切事物都加以排斥,认为西方先进科技是“奇技淫巧”。鸦片战争后,一些开明的地主阶级官僚开始“开眼看世界”,主动了解和认识西方。在内外交困的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中一些开明官僚在被迫与西方交往过程中,开始了解西方,了解世界,思想开始发生变化,并希望通过局部的改革以自强,阻止列强的进逼,产生“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和行动。这些勇于走出传统,勇于接受新事物的人与恪守传统的封建顽固派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分歧,逐渐从中国地主阶级中分化出来,这样便产生了中国最早的洋务派。
一、洋务新政的定义和代表人物
洋务新政又称“同光新政”,是指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从事交涉和签订条约,购买洋枪洋炮轮船机器聘请洋人,雇佣外国军官,依洋法操练军队,用西法开矿筑路设厂建造,兴办航运,电报业,以及学习外洋科学技术,兴办船政,水师学堂,派遣留学生等一系列活动。
总理衙门是推动洋务运动发展的中央机构,它的出现标志着朝廷承认“夷务”升格为“洋务”,其办事大臣奕欣是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奕欣是洋务的支持者而不是实践者,洋务派的主要势力和作为都在地方而非中央。地方的代表人物有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堂等。
二、新政内容
1.军事工业
19世纪60-70年代,以“求强”为主,主要内容是编练新式军队,创办的军事工业。
内忧外患的威胁使得洋务派不得不先提出”自强”,把军事的发展放在首位。这时期,洋务派共建立近代军事工业24个,较重要的有:
曾国藩 安庆内军械所(最早的,1861);
李鸿章 江南制造总局(最大的);
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
崇 厚 天津机器制造局。
特点:
(1)浓厚的封建性
A生产经费来自清政府的税收,企业本身没有资本积累
B 工人来源与清军士兵,企业管理沿袭封建衙门的规章制度
C 生产目的是不计生产成本,不参与市场交换,直接由清政府调拨各军使用
(2)浓厚的买办性
技术,设备和原料,极大程度上依赖外国
(3)一定的集团性
所有权属于清政府,但是经营管理权,产品支配权牢牢掌握在创办人或创办集团手中。
民用工业
19世纪70-90年代,除继续推行“求强”外,提出“求富”口号,在兴办军事工业的基础上,大力举办民用工业和筹建海军。
洋务派在兴办企业过程中遇到经费奇缺,原材料供应不足和交通运输困难等困难,认识到必须发展民用工业以积累资金,建立了必要的经济基础,辅助军工企业的发展,并且希望通过兴办民用工业抵制洋商倾销洋货和进行经济掠夺,以达到求富的目的。
这时期比较重要的民用企业有20几个,主要有:
上海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
开平矿务局 李鸿章
天津电报总局 李鸿章(盛宣怀总办)
汉阳铁厂 张之洞
特点:
A 洋务派的军事工业采用的是“官办”形式,民用的工业大部分采取“官督商办”的经营方式,少数企业采取官办和官商合办的形式,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B 这些企业,大都具有垄断性,压抑民族资本的作用
C 经营管理腐败,成为官僚买办营私舞弊的场所,企业亏损。官方把持一切,商方无权过问。
D 产品部分投放市场,客观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刺激了民间资本和官方资本投资中国近代工业,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创建新式海军
70年代中期筹划,80年代中期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部分船只国产(可见洋务新政的军事工业的实效。)为了统一海军指挥权,1885年10月成立了海军衙门。
4.培养人才
(1)创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2)派遣留学生
三、评价
1.意义:
(1)现实意义——洋务新政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兴办铁路,轮船和电报等新式交通业,建立了近代化海军,这在外国势力频繁军事入侵的时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开学习西方风气之先——进一步打开了学习西方的风气,为西学的传播和中国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初步基础;
(3)促进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洋务运动虽然一定程度上压制了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但他所建立的近代工矿,交通业却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促进了中国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客观上为中国资产阶级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并且导致了中国阶级结构的变化,为中国民主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
2.失败原因:(补充内容)
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不甘心国势衰弱,遭受外来侵略的命运而采取的一次以自强和求富为目的的活动,洋务派作为地主阶级的一部分,其阶级属性决定了他们首先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他们希望“师夷长技以自强”,但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迫切需要及自身认识能力上的局限性,使其“师夷长技”局限在学习技术的层次,不可能从根本上实现自强和求富的目的,后来的甲午战争的失败证实了这一点。
(1)外国资本主义压迫
中国已经丧失关税自主权等种种主权,因此中国企业在生产销售和原料采购等方面都遭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强大竞争压力。
(2)封建势力的阻碍
顽固派的压制以及小农经济的限制(3)洋务企业自身的封建性
主要表现在所有制形式和管理体制对企业生产的限制上。
3.启示(补充内容)
洋务运动的实践表明:只有求得国家独立,才能从容地建设现代化;洋务改革必须有制度和政权的有力保证才能成功。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进行和夭折
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在中国投资设厂利润丰厚,刺激了中国一部分人投资于新式企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一些爱国人士把发展民族工商业作为挽救民族危亡的一种手段,而且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广求利源,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
一、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
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兴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家们,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猛烈抨击传统的封建专制制度和守旧的思想文化,认为只有在中国实行维新变法,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道路,才能把中国从被帝国主义瓜分的厄运中解救出来,实现民族的生存和国家的独立富强,代表人物主要有:
1.康有为(1858-1927)
广东南海人,在香港和上海游历的经历使他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进步性,决心向西方寻找救国的真理,多次上书清帝,要求变法图强。1890年,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当时引起了思想界的强烈震动,成为维新变法的理论根据。另外,他还和另外的一些维新志士在北京,上海和广东等地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开办学堂,大力宣传维新思想,制造变法舆论,训练变法人才。
2.梁启超(1873-1929)是康有为的学生和得力助手。担任《时务报》的主笔,写了《变法通议》等重要文章,指出“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明确提出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他的政论在爱国知识分子和开明官僚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大加强了维新变法的声势。
3.严复(1854-1921)
曾在英国学习海军,除了撰写维新变法的政论外,更大的贡献是把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介绍到中国,康有为在他的政论中,吸收了严复在《天演论》中的进化论史观。
4.谭嗣同(1863-1898)湖南人,主要著作《仁学》,在这部书中,虽然认为中国的威望危亡“唯变法可以救之”,但就其思想深层而言,带有民主革命的色彩。
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并且在思想上,理论上和组织上都有了一定的准备,从而为开创维新变法的政治实践创造了条件。
二、维新变法运动
1.“公车上书”
1895年4月,日本逼签《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举国上下一片愤慨,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康有为组织了1300名举人在5月2日联名上书朝廷,请求皇帝“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史称“公车上书”,标志着酝酿多年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潮和爱国救亡运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2.维新变法
1898年1月,康有为写成奏折上呈光绪,这就是《应诏统筹全局折》,在这次上书中他陈述了必须变法的道理和比较具体的变法的三项措施,实际上这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纲领。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下“明定国是”诏书,正式宣布变法,到变法失败为止,共发出100多件维新谕旨。主要内容包括:
A政治方面:臣民不论大小皆可上书言事,裁撤冗官闲衙,澄清吏治,取消国家对旗人的供养
B 经济方面: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京师设立农工商总局,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创造,改革财政,全国设立邮局
C 军事方面:军队改习洋操,采用西洋兵制,裁汰绿营,筹建海军
D 文教方面:设立学堂,提倡西学,允许自由设立报馆和学会,派人出国留学和游历。
3.变法失败
由于维新运动触犯了慈禧太后和一些守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抵制和反对,9月21日,慈禧太后正式宣布训政,28日,谭嗣同,杨锐,林旭,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六人被杀害在北京菜市口,时人称他们为“戊戌六君子”,参加维新的官员也相继被革职,除了京师大学堂外,新政被扫除无遗。变法失败。
三、失败原因和启示
1.失败原因
主要原因是维新派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可联系第一次课教案中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分析。)
(1)缺乏彻底反封建勇气
维新派虽然同封建势力有矛盾,但是不敢摧毁封建势力,不想推翻现有的政权和制度,希望通过和平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实现变法图强,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在理论指导上,打出孔子的招牌进行变法,虽然具有减少改革阻力的策略意义,但也暴露了维新派的软弱无力。(2)缺乏彻底反帝勇气
虽然同帝国主义有矛盾,缺乏彻底反抗帝国主义的勇气,认为不必正面反对帝国主义,通过资本主义改革,使中国富强起来,就能免于帝国主义的侵略,甚至寄希望于英美的支持。
(3)缺乏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军队的支持
这种缺点致使不流血的维新变法最后以流血的政变而告终,证明想用和平的改革使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在中国行不通。
2.意义
(1)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变法期间,维新派通过办报刊,学会和学堂,大量地传播了西方的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介绍了西方的自由平等学说和君主立宪制度。
(2)促进中华民族的觉醒
这场运动是19世纪末民族危机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矛盾激化的表现。维新派提出了近代意义上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概念,强调国家为国民所有,匹夫有责,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3)为近代民族资本企业和近代文教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维新变法颁布的保护和鼓励民族企业发展的政策,激发了人民“实业救国”的热情,形成民族企业的第一次投资高潮。
(4)为民主革命活动的展开提供了启示
维新变法的失败证明了自上而下的改革根本行不通,要想使国家复兴,必须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六、思考题:
1.结合史实全面的评价洋务运动?
2.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失败的原因,意义和经验教训。
3.以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为例,说明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七、参考文献: 1.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筹议海防折》,《轮船招商局奖折》 2.严复:《天演论》自序
八、教学后记:
第三章 辛亥革命和封建帝制的终结
一、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
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要活动,以及辛亥革命的过程和历史意义。
2.情感目标
通过对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和辛亥革命的过程的学习,了解资产阶级革命派中的仁人志士为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不屈不挠的英勇献身精神。
二、教学重点: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
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的爆发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
三民主义的内容和局限
辛亥革命的意义
四、教学时间:2学时
五、主要内容: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过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的民族危机更加严重,与此同时,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强了资产阶级的力量。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
1.民族危机的加深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加强了对华侵略,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民族灾难,但是也激发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危机意识和变革意识,成为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动力。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巩固和扩大他们在华利益,加紧对华输出资本,掠夺通商和路矿利权,与此同时伸展自己的势力范围,各帝国主义的激烈角逐,导致矛盾逐渐尖锐化,这种矛盾的激化集中体现在日俄战争的爆发上。
1900年,沙俄出兵占领中国东北,并拒绝退兵,妄图在东北推行“黄俄罗斯”计划,这与日本夺取中国东北的侵略政策发生了严重的矛盾,在英国和美国的支持下,1904年2月6日,日本向驻扎在旅顺的俄国军舰发动突然袭击,日俄战争爆发。这场为了争夺中国领土的战争竟然实在中国的领土上进行,清政府除了划出“交战区”外,还要严守局外中立。在美国的调停下,1905年9月,双方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重新划分了在中国的利益,战争结束。在战争期间,英国在西藏燃起战火,德国也将炮舰驶入长江,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清政府的统治腐朽
主要表现在:
(1)完全成为西方列强控制中国的工具
《辛丑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从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加紧控制清政府:政治上通过驻华使节直接控制清政府,把持很多重要的部门,甚至很多外国人进入地方衙门供职;经济上通过对华资本输出把持中国的铁路矿山和财政金融,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军事上通过使馆驻兵,和在北京附近铁路沿线的驻军,置清政府于军事监督之下,使中国进一步陷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
(2)晚清“新政”和预备立宪的骗局
义和团运动失败后,为了继续取得帝国主义的扶持,安抚统治阶级内部的各个派系并欺骗人民,在逃亡西安期间,就发布了“罪己诏”和改革谕旨,清末立宪活动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推动了改革思想和实践的进一步深入,但是由于政治制度改革的滞后,很多新政改革流于一纸空文。
1906年,为了抵制各地愈演愈烈的革命风暴,西太后下诏预备立宪,1907年宣布在中央筹设咨政院,地方设立咨议局,1908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23条中共有14条是维护君上的权力的,1911年5月组织了“责任内阁”,但大部分内阁成员由皇族组成,“皇族内阁”遭到立宪派和一些汉族地主的不满和反对,所谓“立宪”骗局至此完全戳穿。
清政府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和预备立宪的失败,使人民更加坚定推翻清政府统治的决心。
3.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
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进入了初步发展阶段,虽然在整个社会经济中的比重还非常小,但是近代工矿企业增长的速度和规模,比以前有较大的进展,商办企业大量出现,与此同时,随着商办企业发展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多,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及其联系的社会力量有了较大的发展,在社会政治经济领域也产生了显著影响,为资产阶级进行政治斗争创造了必要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4.各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20世纪初,各地的爱国运动风起云涌,1903年上半年,在上海等地和日本留学生中间的“拒法运动”和“拒俄运动”;
1905年的因为美国迫害华侨,通过排华法案而引发的抵制美货运动;
从1903年开始的各省人民为了反对帝国注意控制我国铁路,矿山,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收回路权,矿权的斗争。1911年,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国有政策”,名义上是借外债修建,实际上将路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引发了声势浩大的保路运动。清政府对这些爱国运动的镇压,使运动的许多参与者认识到,救国要首先推翻清政府的统治,这些反抗斗争也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生和迅速发展。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1.建立资产阶级革命组织
1894年冬,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随后在香港成立总部,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革命目标,随后比较有代表性的革命团体主要有1903年到1904年由黄兴,龚宝铨分别在上海组建的革命团体华兴会和光复会;1906年刘静安组织的革命团体日知会,以及福建的汉族独立会,安徽的岳王会等革命小团体,这些革命团体推动了各地革命运动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的一个标志。
2.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1)创办刊物和革命读物
伴随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通过一些革命书刊,迅速在中国传播开来,震撼着中国的思想界。在宣传革命思想的读物中,章太炎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对于启发人民的民主觉悟,组织和壮大革命队伍,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作用最为显著。
(2)与保皇派论战
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活动中,最能扩大舆论阵地,传播民主革命思想的是革命派与康有为,梁启超代表的保皇立宪派的论战。辩论的目的是扫清革命道路上的思想障碍,揭露改良派反对革命,反对共和的真面目,这次大论战发生在1905—1907年,中心战场在日本,革命派的主要阵地是《民报》,改良派的主要阵地是《新民丛报》,论战主要围绕下面三个问题展开的:
A 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王朝。保皇派认为革命会导致瓜分内乱,用国家主义反对革命派的民族主义,革命派认为清政府的卖国方针才会导致瓜分险境,避免瓜分必须推翻清政府
B 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国,保皇派认为中国“国民恶劣”“民智不逮”没有做“共和国民”的资格,没有实行民主政治的能力。必须由清政府实行十年的开明专制,然后实行君主立宪制,革命派根据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认为民权的兴起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由君主立宪变为民主共和是进化的公理。
C 要不要平均地权,梁启超等人认为土地国有违背了自然法则,将妨碍生产力发展,阻碍社会文明的进步,革命派认为中国经济组织的最大弊病,就是土地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政治革命应该和社会革命同时并举。
这场思想论战以革命派的胜利而告终,为即将到来的辛亥革命作好了舆论准备。同时,革命派的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得到了很多进步人士的拥护,冲破君主立宪的束缚,扩大了革命影响,壮大革命阵营。
3.组织革命运动
兴中会成立后,孙中山在广州组织了广州起义和惠洲起义
同盟会成立后,积极开展革命的宣传和鼓动工作,联络会党和新军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武装起义,包括1906年12月的萍浏醴起义,1907年6月的惠州七女湖起义,1910年的2月和1911年的黄花岗起义等等。
革命党人的多次起义都失败了,失败的原因在于他们只注意联络会党和新军,未能发动和依靠群众,急功近利,没有长久的战争准备,另外还有组织不利,准备不足和冒险从事等原因。但是革命党人的奋不顾身的革命精神却在全国民众中扩大了革命影响。比如1911年的广州起义,在战斗中牺牲和被捕就义的有80多个革命党人,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国内革命之时势,实以造成矣。”
4.建立统一的革命政党——同盟会
20世纪初建立的革命团体都是区域性的组织,活动比较分散,力量不够集中,行动无法统一、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革命形势的需要。
1905年7月孙中山会晤了宋教仁,黄兴等人。倡议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和其他革命团体,成立统一的革命政党;
7月30日,各革命团体在东京召开筹备会议,孙中山提议新党名称为”中国革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宗旨;
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通过了《中国同盟会章程》和《军政府宣言》,一致推选孙中山为总理。
同盟会的成立,基本结束了革命小团体分散斗争的局面,一定意义上统一了各地革命的步调。
5.提出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三民主义”
1905年11月26日,同盟会创办了机关刊物《民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归结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民主义。
(1)主要内容
A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即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清王朝,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独立的中国。孙中山认为中国社会之所以陷入“外邦逼之”的境地,主要原因就是腐朽的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人民与清朝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矛盾的焦点。
民族主义的提出最大限度地孤立了清朝统治者,加速了清王朝的土崩瓦解。
B 民权主义——内容是“创立民国”,即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是同盟会的领导核心。孙中山在《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把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紧密结合起来,指出“我们推翻满洲政府,从驱逐满人那一面是民族主义,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要把他分两次去做。”并且在《军政府宣言》中勾画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蓝图。
C 民生主义——内容是“平均地权”,即进行社会革命。孙中山对劳动人民有着深切的同情,对世界潮流也有敏锐的观察,他在考察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后认为,西方国家所暴露出来的各种弊端和毛病,根本原因在于未能解决土地问题,为了防止资本主义的贫富分化,在政治革命成功后出现新的社会问题,孙中山认为国家应该核定地价,逐步由国家向地主收买土地,平均地权,从而使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毕功于一役”。
孙中山试图用“平均地权”防止资本主义的弊端,客观上打击了封建势力,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2)评价
A“三民主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纲领,在与改良派的斗争中,在动员和组织群众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共和国的斗争中,起到了巨大作用。
B“三民主义”是个不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它主张民族主义,但是没有明确的提出反帝的口号,甚至在同盟会的对外宣言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订立的一切不平等条约;主张打倒满族统治者,却没有把地主阶级作为整个封建统治阶级来反对,这也一定程度导致了后来旧官僚进入革命内部;主张民权主义,但又不敢依靠广大工农群众;主张民生主义,但又缺乏使农民获得土地的具体内容,不能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迫切要求,就不能真正地领导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农民把反封建的斗争进行到底,更不能把民主革命引向胜利。
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纲领的提出,团结和发展了革命力量,使中国革命有了一个领导核心和统一的指导思想,标志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预示着革命高潮即将到来。但是同盟会的成员对纲领态度并不一致,而且在组织方面,本部和地方分会之间始终缺乏紧密有效的联系,内部还存在较为严重的派系斗争,为日后的革命运动发展留下了隐患。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危机更严重,清政府的统治更加腐朽,各地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保路风潮,在全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推动下,同盟会也积极开展革命的宣传和鼓动活动,联络会党和新军,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这些都为后来的辛亥革命作了准备。
一、革命前夕的武昌
1.社会矛盾尖锐
武汉素称“九省通衢”,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既是帝国主义在华的重要据点,也是清王朝统治的一个中心,因此,社会矛盾尖锐。
2.良好的革命基础
武昌有比较良好的革命基础,湖北较早向外派遣留学生,这些留学生中很多人都受到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另外武昌有很多支持和同情革命的新军。
3.革命工作扎实
武昌的革命工作比较扎实,湖北文学社和共进会长期把新军作为革命活动的主要对象,在武昌起义的前夕,湖北新军的三分之
一、约有五六千人参加了革命组织,周围还聚集了无数倾向,同情革命的士兵。为武昌起义打下了群众基础。
4.革命的时机
1911年6月,四川爆发了群众性的保路运动,声势很大,清政府实行镇压,制造了成都血案,同盟会会员吴玉章等领导了武装起义,荣县宣布独立,这是同盟会会员建立的第一个县革命政权,清政府率鄂军前往四川镇压,造成了武汉地区的兵力空虚,为武昌起义的成功创造了客观条件。
二、辛亥革命爆发
1.1911年9月24日,文学社和共进会代表举行联合会议,筹划联合起义,推举起义总指挥,定于10月6日起义,因准备不足后来推至10月11日
2.10月9日,起义参谋长孙武在俄租界制造炸弹是不慎爆炸,俄国巡捕赶来,逮捕了一些革命党人,搜去了起义的旗帜,信件,文告和革命党人的名册。次日设在武汉的指挥机关遭到破坏,武汉三镇戒严,开始在搜捕革命党人,形势紧迫。新军中的革命党人自动集议,认为应该奋起斗争,10月10日晚,武汉城内新军第八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发难,打死反动军官,占领楚望台军械局,然后控制了武昌城,起义取得胜。11日晚和12日晨,驻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也获得胜利,武汉三镇完全为革命党人控制。
3.10月11日,革命党人同立宪派聚会湖北咨议局,决议成立湖北军政府,共推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定国号为中华民国,废除清朝皇帝年号,因为这是农历辛亥年,所以又称辛亥革命。
4.武昌起义震动全国,各省的革命党人纷纷响应,发动起义夺取政权,到11月下旬,全国已经有15个省先后宣布独立。但是有些省的政权成立后,很快为立宪派代表或旧官僚所控制,旧的统治秩序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虽然在当时起到了号召四方,汇成革命洪流,促使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的的作用,但是也给革命留下了隐患。
三、中华民国成立
(1)临时政府成立
12月2日,随着革命风暴席卷全国,为了克服独立各声各自为政的状态,要求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央政权,革命军占领南京后,各省代表决议将南京作为临时政府所在地,正当各方对临时政府代表的人选问题产生意见分歧之时,孙中山从海外回到上海,孙中山在国内有崇高威望,对革命有卓越贡献,12月29日,孙中山被选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为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改用公元纪年,黎元洪为副总统,各省代表会议通过了国务员名单,组成了临时政府,孙中山直接任命了各部的次长,局长等,1月28日,由各省都督府组成了临时参议院,作为立法机关。
(2)法令措施
临时参议院成立后,颁布了一系列的关于政治,社会改革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法令措施,包括:
A 政治方面
宣布各族人民享有选举,参政等公权,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等私权;通令保护华侨,禁止贩卖华工,禁止蓄奴,革除历代官场“大人”“老爷”等称呼,男女一律剪除发辫,禁止缠足,赌博,严禁种植鸦片
B经济方面
奖励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各省设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
C文化教育方面
改学堂为学校,监督,堂长一律改为校长,禁用清政府的教科书,可以为女子设立中学和职业学校。
四、辛亥革命的意义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所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它的意义在于:
1.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促进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辛亥革命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近代工业获得了显著增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也随着扩大,为革命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3.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辛亥革命使帝国主义以清王朝为工具长期控制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企图破产
4.世界意义——辛亥革命客观上冲击了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殖民体系,对整个亚洲和世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列宁把辛亥革命看成“亚洲的觉醒”。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
辛亥革命的成功和中华民国的建立,引起了帝国主义的仇视,他们积极寻找新的代理人颠覆革命。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以拥护共和骗取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信任和妥协,窃去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位,以北京为首都建立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为了反对袁世凯破坏共和,复辟帝制以及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孙中山及其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先后进行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但是因为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和资产阶级本身的弱点,这些革命斗争都失败了。证明以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到了尽头,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代旧民主主义革命具有历史必然性。
一、共和制蜕变为封建军阀专制
1.过程
(1)袁世凯掌握军政大权
武昌起义的胜利,引起了帝国主义国家的震惊和仇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又使帝国主义感到“恢复旧观,断无可望,”只好宣布“中立”,与此同时,寻找和扶植新的代理人,各帝国主义国家一致选中了袁世凯,并敦促清政府启用袁世凯。同时,武昌起义后,清政府命令北洋新军南下镇压革命,但是北洋新军只听袁世凯的调度,清政府也只好考虑重用袁世凯。
1911年10月,清政府启用袁世凯,先后授予他钦差大臣,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获得了军政大权。
(2)南北议和
袁世凯巧妙地利用了南北对峙的局面,一方面借用南方的革命力量来威胁清政府,进一步向他让权,一方面对革命党人又打又拉,软硬兼施。12月18日,南北双方在上海开始正式谈判,双方约定,只要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即推举他为共和国第一任大总统。在会谈期间,英,美,俄,法,日,德六国驻上海总领事向南北和谈代表提出了“使目前冲突归于停止”的照会,压迫革命党人向袁世凯妥协。
3.清帝退位
袁世凯在得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指使他的部下冯国璋,段祺瑞等联名通电,声称“誓死反对共和”,革命阵营内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和一些革命党人也开始极力向孙中山施加压力,加上帝国主义在外部的压力,孙中山在1月15日再次表示:“如清帝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袁氏。”于是,袁世凯开始加紧对清政府施加压力,2月9日,南北双方议定给清帝退位后特别待遇,2月12日,清帝在退位后隐居故宫,仍用皇帝尊号等优待条件下宣告退位。
4.袁世凯上台
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让袁世凯赴南京就职,并将临时政府设在南京,2月中下旬,袁世凯唆使陆军士兵在北京,天津地区发动兵变,一些立宪派,旧官僚和北洋将领叫嚷袁世凯不能南下,各个帝国主义国家也先后从外地调兵制造紧张局势,这样,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只得把希望寄托在用法律限制袁世凯上面,11日,孙中山在南京公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作为限制袁世凯权力和保障民主共和制度的根本大法,临时约法规定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在国家机构上采取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统的命令须国务委员副署才能发生效力,这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3月30日,由袁世凯的亲信,唐绍仪组织的内阁宣告完成,4月1日,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的职务,4月5日,临时参议院决定,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迁设北京,辛亥革命失败。
辛亥革命赶跑了皇帝,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以同大地主,大买办的代表—北洋军阀的妥协而告终,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辛亥革命不是通过反动势力的武力镇压而失败,而是通过假共和的手段实现了权力转移。所以说是袁世凯窃取了革命的果实。
2.辛亥革命失败原因
客观原因: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相勾结,扼杀这场革命;
主观原因:
(1)没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中华民族革命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但是革命党人不仅不敢触动帝国主义在华特权,而且还幻想得到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同情和支持,对于封建势力,革命党人虽然强调反满和建立共和政体,却没有触动封建土地制度和彻底摧毁旧的国家机器。(2)没有群众基础
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农民,只依靠少数人的孤军奋战。
(3)没有统一的领导核心
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组织松懈,内部派系纷杂,在革命胜利发展时就已经四分五裂。
(4)没有自己的革命武装
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真正建立和掌握自己的革命武装,缺乏勇气和决心通过长期的武装斗争去夺取政权,只能靠联络和发动会党,新军,依靠军阀的军队。因此虽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不能巩固。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开始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时期。为了反抗袁世凯的反动统治,维护共和制度,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又先后进行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但均以失败而告终。
1.二次革命
(1)改组国民党
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大多热衷于西方的议会政治,希望通过建立政党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利,维护共和制度,加上辛亥革命后,各派政治力量分化组合,政党林立,形成了拥护袁世凯集权的,主要由共和党和民主党组成的进步党,成为同盟会在国会中的主要政敌,而同时同盟会内派系林立,分裂严重,1912年8月,宋教仁在争得孙中山,黄兴等人的同意后,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统一其他几个小党派,组成国民党,国民党继承了同盟会的一些纲领。
(2)刺杀宋教仁
袁世凯窃取了临时大总统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实行责任内阁制,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袁世凯先后迫使唐绍仪和陆征祥内阁辞职,9月任命亲信赵秉钧为内阁总理,重新组阁,使一切政令完全按照袁世凯的旨意行使。
国民党在1912年12月到1913年2月举行的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大选获胜。引起了袁世凯的极大恐慌,此后,宋教仁又奔赴各地,发表演说,抨击时政,袁世凯于1913年3月20日,派人将宋教仁暗杀于上海火车站,此事宣告了“政党政治”的破产。
(3)二次革命
宋教仁遇刺使孙中山从迷雾中清醒,认为“非去袁不可”,但是大多数革命党人对武装讨袁缺乏信心,主张以国会力量“法律讨袁”。5月,袁世凯指责国民党人破坏共和,6月,袁世凯先发制人,在同英,法,德,日,俄五国银行签订了条件苛刻的善后大借款合同,筹备了内战经费后,找借口派兵南下,进入江西,发动反革命政变,革命党人节节败退,7月初,孙中山在上海召开国民会议,决定“二次革命”,但是由于他们一开始没有统一的行动纲领,没有领导核心,人心涣散,南方各省的国民党军队被袁世凯各个击败,反对袁世凯独裁,捍卫民主制度的二次革命失败,孙中山,黄兴等被通缉,逃亡海外。
2.护国运动
(1)袁世凯称帝
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加紧了独裁的步骤。
1913年10月,袁世凯以军警包围国会,胁迫议员,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10日,就任正式大总统;11月4日,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使国会法定人数不足,无法开会;
1914年1月10日,解散作为民主共和制度标志的议会,并停办地方自治;
随后制定《中华民国约法》,代替1912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破坏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最后一点象征。《约法》中规定改内阁制为总统制,立法院在总统统辖之下,参政院由总统直接任命,12月,更规定总统任期10年,并可以无限期连任,为复辟帝制做准备;并与1915年5月9日接受了日本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作为日本政府对其复辟的支持;
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宣布改年号为中华帝国。
(2)袁世凯垮台
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倒行逆施和卖国行为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1915年,蔡锷在云南率先举起反袁护国的旗帜,发动护国战争,全国各地纷纷响应。
袁世凯称帝行为使北洋军阀内部也产生了分化,冯国璋等还提出逼迫袁世凯取消帝制,帝国主义国家也对袁世凯的行为态度暧昧,日本帝国主义看到袁世凯即将垮台,转而支持段祺瑞,在全国上下一片讨袁声中,袁世凯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取消帝制,仍任总统,但反袁斗争仍在继续,甚至他的亲信和心腹也举起反袁大旗,袁世凯在6月忧惧而死。
(3)护国运动失败
在护国运动中,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在日本于1914年7月另组“中华革命党”,并回国组织军事力量,组成中华革命军,成为反袁的最坚决的力量,但是孙中山在组建中华革命党时为了防止良莠不齐和党内意见分歧,规定了严格的入党手续和组织纪律,把绝对服从孙中山个人作为入党的唯一标准,所以这时的中华革命党成了脱离群众的“秘密团体”,不能在国内政治生活中起到较大的影响,没能在反袁斗争中掌握领导权,反袁斗争的果实被大小军阀所窃取,重新恢复的共和制徒具形式。
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支持军阀的各派系作为自己的代理人,因而形成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北京政府仍由北洋军阀控制。
3.护法运动
(1)军阀割据
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支持军阀的各派系作为自己的代理人。日本支持段祺瑞为首的皖系控制了中央政权,控制了皖,鲁,浙,闽等省,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在英美的支持下控制了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等省,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控制了东北三省,另外还有一些小军阀割据一方。
(2)“府院之争”
在北京政府内部,任国务总理和陆军总长的段祺瑞独断专行,排斥总统黎元洪,引起黎元洪和副总统冯国璋的不满,联合反段。1917年,日本想唆使北洋集团参加对德作战,加强对中国控制,段祺瑞也想借此机会向日本借款,扩大皖系势力,力主参战;美国见形势于己不利,唆使黎元洪拒绝参战,两方因为是否对德国参战的问题而激化,爆发了“府院之争”。
(3)张勋复辟及其失败
A张勋北上调停
5月23日,黎元洪下令免去段祺瑞的职务,段祺瑞到天津后,通电各省反对黎元洪,6月,准备向北京进军,没有军权的黎元洪陷入困境,同意军阀张勋北上调停,张勋代表的是一股封建复辟的势力,他和他率的“定武军”都拖着一条发辫,7月1日,张勋拥戴12岁的溥仪“登极”,恢复清朝旧制。黎元洪躲入日本公使馆。
B段祺瑞“再造共和”
张勋的倒行逆施激起全国人民的反对,段祺瑞见解散国会,赶走黎元洪的目的已经达到,张勋复辟又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于是立即组织“讨逆军”,自任总司令,向北京进军,讨伐张勋,辫子军一触而溃,段祺瑞以“再造共和”的元勋,重新继任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
段祺瑞任国务总理后,黎元洪宣布辞职,冯国璋继任大总统,中央政府的实权仍操纵在段祺瑞手中。
C段祺瑞的独裁统治
8月14日,段祺瑞在日本支持下,对德,奥宣战,以参战为名,于1916年到1918年,向日本借款达5亿日元,这些借款统称为“西原借款”,为了这些借款,不惜把中国的各项权益大出卖给日本。同时,对内实行独裁统治,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提出另外召集各省军阀指派的“临时参议院”,代行国会立法权,企图实现皖系军阀的独裁统治和武力统一。
(4)护法运动及其失败
1917年7月,孙中山揭露段祺瑞“以假共和之面孔,行真专制之手段”,提出了“拥护约法,恢复国会”的主张,举起“护法”旗帜。同时西南军阀为了抵制段祺瑞的武力统一、也想借护法之名达到自己的目的。
8月,孙中山在广州召开非常国会,议决成立军政府。
9月1日,非常国会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西南军阀唐继尧,陆荣廷为元帅,孙中山以大元帅名义下令讨伐段祺瑞,以西南军阀的军队为主组成护法军,护法运动开始。
但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自己的武装,主要依靠西南军阀的军队,而西南军阀并不是真正维护民主共和,只是想利用孙中山的护法旗帜去抵制段祺瑞的武力吞并政策,因此在革命形势稍有进展时候就通电主和,致使形势逆转,与此同时西南军阀开始排斥孙中山,孙中山于5月辞去大元帅职务,为了“竟辛亥革命之功”,挽救民主共和制度,反对军阀专制独裁的护法运动失败。
护法运动失败的原因有:第一、孙中山没有革命的武装,依靠西南军阀,而西南军阀只是想利用孙中山护法的旗帜,并不是真心拥护共和,通过护法运动,孙中山对军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得出了“南北军阀如一丘之貉”的结论;第二、孙中山没有坚强的革命组织,护法的革命口号也落后于形势的发展和群众的需要,不可能唤起群众。失败也就难以避免了。护法运动后,孙中山继续总结革命失败的经验,努力探索继续前进的道路。
那么为什么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呢(◆补充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教学时启发学生自行思考)
(1)民族资本主义基础薄弱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制度的产生需要与之相应的经济基础,而在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从产生之日起,就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难以正常发展,中国没有实现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经济基础。
(2)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软弱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其软弱性主要表现在他们对外不敢提出彻底的反帝纲领,对内不敢提出打倒封建土地制度,因此他们不能抓住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也就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3)缺乏群众基础
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自始至终都没有获得广大民众特别是农民的支持。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性决定他们不敢放手发动群众,特别是革命派没有提出明确的土地纲领,解决农民对土地的迫切需要,因此他们发动的斗争都未曾得到占中国绝大多数的农民的响应和支持。
(4)当时中国缺乏建立民主政治的有利环境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局限在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圈子中,一般的民众没有经过近代的思想启蒙,没有形成民主共和观念。
经过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窃取,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的失败,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走向绝境,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为国家和民族寻找一条新的道路。
三、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特点:(◆补充内容)
北洋军阀是我国近代历史上出现的反动卖国的军阀集团,由于教材篇幅有限,以及教学的重点安排,北洋军阀的历史并未讲清楚,所以简单整理这段历史,给学生一个完整脉络,加强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和革命任务的认识,使学生更充分认识到旧民主主义革命主张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更充分认识到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性。
北洋军阀的统治时期,一般从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算起,到1928年12月,张学良宣布“改旗易帜”归附国民党政府为止,共计十六年。大致分以下四个阶段:1912-1916年,是袁世凯统治时期;1916-1920年,皖系军阀控制北京政权时期;1920-1924年,是直系军阀控制北京政权时期;1924-1928年,奉系军阀控制北京政权时期。北洋军阀政权代表大地主,大买办阶级和帝国主义利益,对内压迫剥削人民,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对外奉行妥协退让,出卖国家权益,博取帝国主义的支持,中国依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统治时期特点是:政局动荡,内战频繁,经济凋敝,民不聊生。
1.代表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利益
北洋军阀对内实行专制统治,甚至复辟帝制,所谓共和只是徒有形式,人民的民主权利无从谈起。军阀们在文化上大搞封建复古主义,在思想上表现出浓厚的封建地方主义,宗族主义,皇权主义色彩。
2.各派系都有帝国主义作为靠山
帝国主义为扩大对华侵略,竟相在中国扶植军阀势力。各派军阀为求得帝国主义的支持,都不惜出卖国家主权和各种权益,差不多各派系的军阀在控制北京政权后,都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过不平等的条约,大肆借款,使帝国主义进一步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军阀之间的争斗往往反映出他们各自所依靠的不同的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中国的矛盾冲突。
3.割据一方,连年混战
北洋军阀各派系都各自占据着一块地盘,全国始终都由若干个军阀分别占领,并且各派系都有一支军队,并视其为私产,他们靠着武力达到政治目的,继而又靠政治权力扩充军队,“有兵则有权,兵多则权大”。为了扩充自己的势力,大小军阀连年混战,横征暴敛,草菅人命,致使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同时各派系轮流控制中央政权,致使政局动荡,政治统治秩序混乱。
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不得人心,自始至终处于人民反抗怒潮的包围之中。大革命时期,南方国民党政府通过北伐摧毁了它的势力,把它赶下历史舞台。但不幸的是,由于产生军阀的社会基础并未改变,于是国民党新军阀代之而起。
六、思考题:
1.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该如何评价?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列举历史事实说明,为什么说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4.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七、参考文献:
1.列宁:《落后的欧洲和先进的亚洲》,《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见《列宁选集》第二卷
2.孙中山:《民报》发刊词、《军政府宣言》
八、教学后记: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过程,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命运的伟大意义
2.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工农运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意义,明确中国共产党能够根据形势的变化,制定正确的革命纲领,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革命指明正确的方向和道路。
二、教学重点: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历史意义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难点: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特点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过程
四、教学时间:6学时
五、主要内容:
本编综述 天翻地覆的三十年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与国际环境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三、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
四、基本历史线索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辛亥革命后,政治领域的动荡和思想领域弥漫的尊孔复古思潮,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沉痛反思,发起了新文化运动,把西方的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引到中国,唤起人们民主意识的觉醒,涤荡着人们头脑中的愚昧无知。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内的继续,使中国人在长期的封建思想的禁锢和束缚下解放出来,为即将到来的人民革命风暴奠定了强大的思想基础。
一、新文化运动
1.主要内容(☆略讲)
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的杂志《新青年》问世,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新文化运动从总结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入手,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在于缺乏思想革命,广大人民群众对革命“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是失败的根本原因,为了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通过新文化运动造就一批共和国的国民。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高举科学和民主的大旗,向封建主义展开了猛烈进攻,主要
内容包括: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即德先生(democracy),指的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提倡个性解放,摆脱奴隶地位,成为自由自主的人,二是提倡民治,反对封建专制,使国民成为社会的主人。
(2)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 即赛先生(science),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科学态度和用科学观点看待客观事物,反对迷信,盲从,反对神权,树立科学精神。在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看来,科学不仅与人的自由精神相通,而且与理性化的民主政治有内在的关联。在近代中国,是通过科学所带来的实际效益来理解科学的重要性,把他当作富国强兵的手段来信仰和接受的。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伦理道德,通过批判孔学,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旧的文学形式和内容,已经成为传播和发展新文化的障碍,提倡新文学,是要求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进行文学革命,这种取代是文学语言的重建,也是思维的重建。新文化运动表现出来的这种对旧传统的否定和正面的文化重建,是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未曾有过的。
2.历史意义
(1)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中国文化必须现代化的重大课题,反映了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思想文化层面的进步。
(2)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运动,在中国社会上掀起了一股解放潮流,为新思想的传播,打开了大门,为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工人阶级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条件,中国首先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就是新文化运动中的左翼知识分子。
3.局限
(1)局限在城市的一部分知识分子,未和工人农民发生联系;
(2)对西方文化过度肯定,对中国传统文化过分否定的形式主义倾向,容易造成民族文化问题上的虚无主义思潮;
(3)夸大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以为只要文化问题的解决,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就解决了。二、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背景(☆略讲)
(1)中国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
(2)十月革命的爆发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3)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和北洋政府的卖国媚外
2.过程(☆略讲)
1919年初,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胜的帝国主义列强,为了重新瓜分世界,在巴黎召开“和会”。中国作为协约国的成员之
一、派代表出席,“和会”无理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收回山东主权和取消“二十一条”等不平等条约的正当要求,并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移交给日本,北洋军阀政府,竟然准备签字承认,巴黎和会丧权辱国的消息传来以后,人们心头的愤怒象火山一样迸发出来。
五四运动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1)5月4日到6月5日,以学生为主
5月4日,北京13所大专院校3000名学生,在天安门游行示威,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强烈要求惩办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亲日派卖国贼,示威群众不顾反动军警的阻挠,愤怒冲进曹汝霖住宅,“痛打章宗祥,火烧赵家楼”。
(2)6月5日,以无产阶级为主
北洋军阀政府在北京逮捕学生的行为,进一步激起了全国人民的义愤,6月5日,上海工人举行政治罢工,支援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形成了以工人阶级为主的全国氛围的群众性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了被捕学生,免除了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职务,28日,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了胜利。
3.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口号
正如毛泽东所说:“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把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结束了辛亥革命后连续几年的革命低潮,新的革命高潮开始。
(2)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并在运动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促进了中国工人阶级的迅速发展和壮大。
(3)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力量的伟大,积极投身到工人中间进行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在运动爆发前进行舆论准备,运动爆发后提出政治口号,对群众斗争经验进行积极总结。可以说,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4)揭开了新民主主义运动的序幕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因为:
首先从革命领导权上看,五四运动前,中国革命是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是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其次,从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上看,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最后,五四运动带有旧民主主义革命所没有的彻底性。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同工人阶级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阶级基础。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准备:(☆略讲)
1.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1)刊物和文章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开来,李大钊是在中国大地举起社会主义革命旗帜的第一人,他在1918年11月出版的《新青年》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和《庶民的胜利》,在这两篇文章中热烈欢呼俄国革命;被毛泽东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的陈独秀,开始接受和宣传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新青年》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
五四运动后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涌现出来,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及有关书籍,也开始大量翻译出版。
(2)论战
通过与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潮的三次论战(“问题与主义”的论战,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斗争)纯洁了共产主义队伍,对促进马克思注意的深入传播和把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建成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起到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暴力革命的方式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目标,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思想基础。
2.阶级基础—工人运动的发展
工人运动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二者缺一不可,而且必须结合在一起,而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者建立的共产主义小组就是二者结合的中介。
1920年8月在共产国际的建议下,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随后在武汉,湖南长沙,济南等地都相继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这些共产主义小组通过理论宣传和行动指导来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1920年9月,《新青年》成为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各地还出版了其他的理论刊物,促进了人们思想觉悟的提高;同时在上海,北京等地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于1921年春派部分学员去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在上海,北京等地建立工会组织,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
3.外界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1920年3月,共产国际派代表维经斯基等来到中国,先后同李大钊,陈独秀等联系,帮助建立中国共产党,1921年6月,共产国际民族殖民地委员会秘书马林作为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来到上海,帮助筹备党的成立大会。从开始筹备建党开始,共产国际给了中国很大的人员上,理论上和物质上的支持。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
1.“一大”的召开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列席会议的还有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和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代表尼科尔斯基,大会的中心任务是讨论成立中国共产党。
(1)大会确定党的名字是“中国共产党”,(2)会议确定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
(3)会议确定党的首要政策是组织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群众,宣传共产主义,承认社会革命。
(4)大会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三人组成的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任总书记,张国焘和李达分别负责组织和宣传工作。
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从此中国诞生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一开始就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规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坚持用革命的手段来实现这个目标。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也使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特点
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使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如下几个特点:
(1)很快与工人运动结合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五四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以后,有俄国共产党的建党经验,有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帮助,所以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之初,就很快走上了与工人运动结合的道路。
(2)独立自主领导革命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任务,中国革命的特殊性,使中国共产党必须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与那则,形成了独立自主领导中国革命的优良传统。
(3)成分复杂
中国是一个以小农为主的农业国家,中国共产党长期处于农村,加上一直处于紧张的战争环境中,因而有大批的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分子进入党内,壮大了党的声势,但是也把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带到了党内,成为党内左右倾错误的产生根源。
(4)具有结成统一战线的条件 中国共产党诞生时的社会地位和敌我力量对比的悬殊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须与其他的革命阶级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总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时代的发展要求,是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若干特点,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道路,正确把握这些特点,才能正确制定战略和策略,指引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面貌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外有帝国主义的侵略,内有军阀压迫,中国共产党如何才能领导中国尽快实现反帝反封建革命的胜利,在更广阔的革命斗争中经受锻炼,获得更大的发展,成为当时革命发展中的一个迫切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列宁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在对国际和国内形势进行正确的分析后,在党的二次代表大会上确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纲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只靠无产阶级的孤军奋战是不可能战胜强大敌人的,认识到必须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才能争取到革命的胜利;随后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携手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同抗击敌人的方针,与此同时,孙中山也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民主革命统一战线正式成立,中国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1.中共二大
一个肩负历史重任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不仅要有严密的具有战斗力的组织,更要有鲜明的符合社会实际和人民愿望的革命纲领。中共一大后,全党投身于实际革命运动中,这些实际运动的展开,使中共逐渐对国情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不再主张在中国立即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1922年7月16日到23日,中共在上海召开了第二次代表大会。主要内容是:
(1)在正确分析国际形势和国内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指出中国的革命要“分两步走”,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奋斗目标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初步解决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的问题,特别是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提出,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第一次明确了革命对象,对与当时的斗争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2)二大的宣言还提出为了实现党的纲领必须采取联合战线的策略,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了工人和贫农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这个方针团结和聚集了绝大多数的革命力量,使社会各阶层聚集在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下,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做了准备。反映了党对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认识的不断提高和深化。
2.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初期的革命活动中,集中主要力量开展工人运动。1921年8月,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并在各处建立分部,一方面在工人中进行宣传工作,一方面组织工会领导工人开展罢工斗争,形成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以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到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时达到高潮,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举行总同盟罢工,7日,军阀吴佩孚调动军警镇压工人,共产党员林祥谦,施洋先后被杀,为了保存有生力量,2月9日,京汉铁路总工会下令复工,工人运动转向低潮。
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强大力量,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工人阶级在全国人民中的威望,这次斗争的事实表明,中国工人阶级的孤军奋战是不能战胜强大敌人的,必须团结广大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民主派,建立广泛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才能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在集中主要力量领导工人运动的同时,也开始从事农民运动,表明了党已经开始注意把马克思注意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3.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在选择革命的统一对象时,选择了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国民党,因为在中国现存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党派,1923年6月中共三大决定中国共产党员在保证政治和组织独立的前提下,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4年1月20日到30日,国民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解决了以下三个问题:
(1)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对三民主义进行了新的解释,使之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其中民族主义主张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主张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民生主义主张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新三民主义既符合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也符合工农群众的当前利益,与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相同,因而成了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
(2)正式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3)按照国共合作的精神选举了国民党中央委员会。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确立,会议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使国民党有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目标,改组后的国民党成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从此开始了国民大革命时期。
二、国民革命
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确定以后,中国革命形式迅速发展。
1.建立革命武装
在苏联的帮助下,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仿苏联的军事建制,由蒋介石任校长,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批政治和军事骨干力量。
2.建立和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
黄埔军通过两次东征和南征,先后粉碎了商团叛乱和刘杨军阀叛乱,实现了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
3.五卅运动
为了迎接全国革命高潮,加强党对工农运动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于1925年1月在上海举行了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的思想,为革命运动的新高涨作了组织上的准备。
1925年5月,上海工人爆发了反对英国资本家的罢工斗争,5月30日,上海学生和其他群众为了声援工人的斗争,举行示威游行,遭到英国巡捕的枪杀,引起惨案,中共中央及时领导了上海人民的斗争,向帝国主义提出了惩办凶手,取消领事裁判权等17项交涉条件,史称“五卅运动。”上海的斗争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援,其中广州和香港工人的省港大罢工,影响最深,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坚持了1年零4个月,为世界工人运动史所罕见。
五卅运动极大提高了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政治影响,是中国革命进入高潮的里程碑,为北伐战争作了准备。同时在运动中也暴露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他们虽然有参加反帝反封建的积极性一面,也有易于妥协动摇的一面。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才是革命最坚决最彻底,才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4.北伐斗争
北伐前军阀的分布状况是:直系军阀吴佩孚,约有20万军队,在湖南,湖北,河南,及河北南部的一带;从直系分化出的孙传芳,约有20万人盘踞在浙江,安徽一带;奉系军阀张作霖,约35万人,占领着东北三省和京津一些地区,他们成为北伐革命的主要对象。
1926年7月4日,广东国民政府发表了《北伐宣言》,7月9日,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从1926年5月叶挺独立团入湘开始,到1927年3月,不到十个月的时间,消灭了吴佩孚和孙传芳的主力,占领了南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革命中心由珠江流域转到了长江流域。
分析北伐胜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得到群众支持
战争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顺应了历史发展要求,得到了全国人民特别是沿途的工农群众的支持,这是胜利的根本保证。
(2)政治工作有效 国共两党北伐军中进行了有效的政治工作,提高了北伐将士的政治觉悟和革命意识,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在革命中发挥了先锋模范的作用。
(3)战略正确
在战略上,善于利用敌人的矛盾,采取了集中主力,各个击破的策略(4)苏联的支持
苏联政府给北伐战争的大量物资援助,派来大批军事顾问帮助指导。
中国共产党以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为平台,积极投身于大革命的洪流之中,不断成长,开始从丰富,生动的革命实践中,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运用到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为中国革命的继续前进指明了方向。
六、思考题:
1.分析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中国共产党诞生有哪些历史特点,有哪些启示?
3.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过程。
七、参考文献: 1.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见《李大钊选集》
2.列宁:《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初稿》(1920年6月),《列宁选集》,第4卷
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纲》,(1921年7月),《中共党史参考资料(1)》
4.《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的决议》,(1923年1月12日《中共党史参考资料(3)》
八、教学后记: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工农武装割据的必然性
2.通过学习长征的过程和意义,了解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革命精神
3.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的历史背景和意义,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能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的政党,是能够与时俱进的政党。
二、教学重点: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原因,过程及理论内容
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原因,过程及理论内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四、教学时间:4学时
五、主要内容: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由于帝国主义势力的干涉和国民党内部蒋介石,汪精卫等先后对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进行革命镇压,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失败。在白色恐怖笼罩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工作中心转如农村,创建了革命根据地,开展了土地革命。并在斗争中逐步将马克思注意基本原理同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新道路的理论。
一、大革命历史意义和失败教训(◆补充内容)
1.大革命失败
国民革命是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领导的推翻封建军阀统治的大革命,北伐战争迅速从广东进展到长江流域,革命重心由广州转移到武汉,基本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两大势力,并在河南打败了张作霖。北伐战争是工农运动发展的结果,反过来推动了工农运动的高涨,全国处在大革命的高潮之中。
但是正当革命迅速走向高潮之际,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革命的干涉,孙中山去世后,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的支持下,于1927年先后发动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在北方,张作霖进行疯狂的反赤活动,杀害李大钊等人,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国民党反动集团开始对革命人民进行了残暴的屠杀,使国民党数量从大革命开始时候的近6万人急剧减少到1万人,在国民党统治区,共产党组织只能全部转入秘密状态,党的地方组织被打散,一批党的活动家牺牲在敌人屠刀下,不坚定分子纷纷脱党,工会和农会被查禁或解散,大革命走向低谷。
2.历史意义
(1)大革命风暴
第一次国共合作发动的大革命风暴,席卷中国大地,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革命。仅仅一年多时间就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革命的高潮,只花了半年多时间就打垮了北洋军阀的两大主力,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沉重的打击。解放了几乎半个中国,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荣的一页;
(2)思想洗礼
尽管这次大革命失败了,但它使人们在思想上受到了一次相当普遍的革命洗礼。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口号,为广大人民所接受;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扩大了;党开始掌握一部分军队,这些都成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的新起点。
3.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教训
原因
(1)客观上国民党右派的背叛
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联合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国民党背信弃义地对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群众发动突然袭击;
(2)主观上中共经验不足
幼年的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投入紧张的革命斗争,马克思主义准备不足,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状况缺乏深刻的了解,对中国革命的规律缺乏研究,缺乏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领导人陈独秀坚持“二次革命论”,放弃革命的领导权,犯了右倾错误,加上党内合作的方式,使中国共产党不能掌握革命的领导权,极大地妨碍了中共掌握武装和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教训
惨痛的失败给中国人民以深刻的经验教训,使共产党员逐渐认识到,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面对严峻的形势,中国共产党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于7月12日停止了陈独秀的职务,改组了中共中央,成立了临时中央常委会。
1.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1)南昌起义
1927年7月下旬,临时中央常委会派周恩来到南昌组织领导起义工作,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起义部队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和刘伯承的带领下,占领了整个南昌城,遭到了国民党军队的“讨伐”,起义军在敌我力量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南下广东,计划恢复广东革命根据地,10月初进入广东地区后,遭到优势敌人的围攻,主力受到严重损失。
南昌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从此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新时期。
(2)广州起义
1927年11月下旬,中共广东省委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决定举行广州武装起义,12月11日,起义爆发,经过激战,占领了市内的大部分地区,并于当天下午召开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成立了广州苏维埃政府,颁布了《苏维埃政府对内对外政纲》。12日,在英,美,日,法等帝国主义炮舰的支援下,国民党军队大举反扑,总指挥张太雷不幸牺牲,起义军被迫于13日退出广州,起义失败。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向国民党反革命势力进行的又一次英勇反击。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大革命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掌握自己武装的重要性,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的失败,又迫使中共把主力转向国民党统治力量相对薄弱的农村。在八七会议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的总方针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发动了秋收起义,并建立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始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伟大探索。
(1)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这次会议坚决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主义倾向,但是未及时注意防止左倾情绪的滋长。但是这次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的总方针,并决定派有斗争经验的干部去各主要省区组织和领导农民起义,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的主要任务。
秋收起义会议之后,中共中央派出一批优秀分子分赴湖南,湖北,江西,广东等省,领导和发动了秋收起义。
(2)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赴湖南,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由于敌强我弱,部队进行了转移。
9月29日到达了江西的三湾村时,毛泽东主持了部队的改编,改编部队建立和健全了共产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决定把共产党的支部放到连上,在军队内部实行民主制度。三湾改编是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10月,在部队胜利到达井冈山地区后,开始创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块“工农武装割据”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党的工作中心由城市转到敌人的力量比较薄弱的农村的开始,也由此开始了中国共产党以土地革命为开端的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伟大探索。
(3)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内容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必须首先领导农民在农村发动土地革命,建立人民武装,开展游击战争,进而联合其他革命力量,建立革命根据地和革命政权,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最终夺取全国胜利,毛泽东在1928年到1930年,写了三篇文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系统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主要内容,包括:
A 实行土地革命,团结广大农民。占中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要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关键在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才能发动农民,把他们团结在自己周围。
B 必须坚持武装斗争,建立一支为巩固和发展根据地服务的军队。中国社会特征决定,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不可能通过民主制度合法争取到自己的生存权利和实现自己的政治要求,也不可能在敌人统治力量的中心去发动武装起义夺取政权,所以只能在农村建立一支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军队,这支军队除了进行军事行动外,还要做一些群众工作,因此必须密切军民关系,有这样一支军队,才能保证根据地的巩固和扩大,就能成为夺取全国政权的主要工具。
C必须建立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立足点和大本营。是开展革命武装斗争和进行土地革命的重要依托,是长期战斗中逐步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
D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在农村开展武装斗争,就必然吸收大量农民加入红军及一部分农民的先进阶级入党,就必须注重从思想上建设党,把众多出身于小生产者的农民在斗争中教育改造成共产主义战士。
E根据地波浪式的前进和党的工作重心放在农村。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中国革命必然是长期的,复杂的和艰苦的,不可能在短期内取得胜利。所以我们的战略是采取波浪式的前进,期间也包含局部的退却。
F:中国有实现工农武装割据的主客观条件,包括:
①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地方的农业经济使广大乡村可以离开城市独立存在,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的分而治之的政策和各派军阀之间经常不断的战争,给革命的发展以可乘之机。
② 红色根据地的发生和存在是因为中国经过了大革命,有些地区受到过民主革命的影响,所以红色政权的存在和发展还决定于全国革命形势的向前发展
③ 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
④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失误。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战争是及其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一方面战胜了国内外反动势力企图消灭共产党的企图,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另一方面,克服了党内严重的左倾错误,在1935年遵义会议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1.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四次围剿
中国工农红军的壮大,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和农村土地革命的深入,使国民党当局十分恐慌,调集兵力对各革命根据地,重点是赣南,闽西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围剿,在毛泽东和朱德的正确指挥下,中央红军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分别在1930年12月到1931年1月,1931年5月,1931年6月到9月,1933年2月到3月,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四次围剿。
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
各根据地反围剿的胜利,使工农红军和革命根据地有了迅猛的发展,建立中央政权的条件成熟。1931年11月7日到20日,在江西瑞金召开了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宪法大纲,土地法,劳动法和经济政策等重要文献,选举了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25日,组成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27日,中央执行委员会举行了第一次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主席,项英,张国焘为副主席,朱德为红军总司令,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形成了以江西瑞金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
3.红军长征
(1)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开始长征
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了100万军队,200架飞机,自任总司令,向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采取了步步为营,碉堡推进的新战略,企图先消耗红军的有生力量和作战物资,然后与红军主力作战,占领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的六届三中全会后,以王明为代表的以左倾主义为特征的左倾冒险主义出现了,这种错误表现在政治,军事,组织等各个方面。由于他的左倾错误,使白区党的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临时中央在1933年初由上海迁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并于在根据地的中央委员会合并,使其错误路线得以在中央根据地和邻近根据地进一步地贯彻执行,并对意见不和的同志“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左倾主义在军事上表现为,完全听从共产国际代表李德的意见,在战争一开始就实行进攻上的冒险主义,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使红军遭受很大的损失,1934年春,在广昌战役失败后,变成了防御中的保守主义,使红军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补充资料: 【左倾路线】“左”倾路线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历史阶段的任务和界限,主观地急于要超过民主革命;低估了农民反封建斗争在中国革命中的决定作用;主张整个地反对资产阶级以至上层小资产阶级;不了解中国革命的不平衡性,曲折性和长期性,就从而低估了军事斗争特别是农民游击战争和乡村根据地的重要性,错误地要求红军夺取中心城市;要求不适当的正规化,把当时红军的正当的游击性和运动性当作所谓“游击主义”来反对它;否认了敌强我弱的前提;要求阵地战和单纯依靠主力军队的所谓“正规战”;要求战略的速决战和战役的持久战;要求“全线出击”和“两个拳头打人”,反对诱敌深入,把必要的转移当作所谓“退却逃跑主义”;要求固定的作战线和绝对的集中指挥等。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等仓促决定中央红军连同后方机关8万人开始长征,向西转移。
在长征初期,博古,李德实行退却中的保守主义,事先不做思想动员和组织准备,携带大量辎重,行动迟缓,被动挨打,在头三个月内减员过半,在这种情况下,博古,李德等仍坚持去湘西与红二、六兵团会合,红军面临着全军覆没的危险,在这个紧要关头,毛泽东建议放弃会师湘西的计划,改向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得到了大部分领导人的赞同。
(2)遵义会议
1935年1月,在红军攻下了黔北重镇遵义后,1月15日到17日,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
A 主要内容
这次会议解决当时最紧迫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批判了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军事方针,重新肯定了毛泽东为代表的红军作战原则,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推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指挥权,后来又组成了由毛泽东,周恩王稼祥三人参加的军事指挥小组。
B历史意义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极端危急的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中共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使党的路线开始转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正确轨道上来,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从向成熟的标志。
(3)长征胜利及其历史意义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采取了灵活机动的运动战,四渡赤水,南下乌江,佯攻贵阳,直逼昆明,巧渡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长征途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红军转危为安,接着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卢定桥,翻过白雪皑皑的夹金山,于1935年6月,在四川懋功与张国焘领导的红四方面军会师,中共中央决定继续北上抗日,但张国焘表示反对,为了排除张国焘的分裂主义的干扰,中央红军穿过荒芜的草地,与1935年10月抵达陕北吴起镇,与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11月取得了直罗镇大捷,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根据地的围剿。1936年7月,贺龙,任弼时领导的红二、六军团在西康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红二、六军团组成红二方面军。1936年10月,在甘肃会宁,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历时两年的战略大转移,红军长征宣告胜利结束了。
长征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A宣传意义
正如毛泽东所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B 保存实力
在极端艰险的条件下,保存了并锻炼了党和红军的骨干,长征结束后,中国共产党以全力投入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全国实现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斗争。
红一方面军长征后,中央革命根据地成立了以项英为首的中央军区和中央分局,坚持了坚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不仅支持了主力红军的战略大转移,而且也保存了革命的力量,抗日战争爆发后,这些地方的游击队,走上了抗日战争的新征途。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更好地指导中国革命,在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和教训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命题,同时形成了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的理论结晶—毛泽东思想,这时期毛泽东思想的主要成果除了上文说到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外,主要还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和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提出。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一批马克思理论工作者的积极努力下,马克思主义越来越为中国无产阶级所认识和掌握,并日益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共产党内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理解和机械搬用的现象严重存在,对中国革命主观主义瞎指挥的现象也时有存在,特别是土地革命时期,王明的左倾主义路线错误,几乎葬送了中国革命。
鉴于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在抗日战争开始后,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按照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路线,政策,更好地领导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就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继续发展和把中国革命继续推向前进的内在要求。在这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是毛泽东,早在20世纪20年代,他就写出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30年写成了《反对本本主义》,对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提出了独到的见解。1938年10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作了题为《论新阶段》的报告,第一次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要求中国共产党“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按照中国特点去应用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胜挫折,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则和主要经验。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进行了全新的解释,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让我们去研究。从此“实事求是”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命题,成为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
1942年,延安的整风运动,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次全党范围内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彻底地纠正了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的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标志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形成。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的力量逐渐壮大,变成了全国性的大党。中国共产党要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必须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1939年,1940年之交,毛泽东接连发表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完整理论,并对它作了系统的理论说明,不仅回答了当时时局提出的种种问题,而且回答了中现阶段民主革命和未来建设新中国的一系列根本问题。
(1)概念
在1939年《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明确的规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氛围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革命”,(2)革命性质
“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现在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但“已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的前途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社会必须经过这个革命,才能进一步发展到社会主义的社会去。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国革命,第一步是进行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第二步才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想要“毕其功于一役”是不可能的,而且必须相互衔接,“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
中国革命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A政治
国体上只能“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政体上实行民主集中制。
B经济
经济上实行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营经济,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在农村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容许富农经济存在,发展合作经济。
C文化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4)无产阶级领导权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在于无产阶级是否掌握了领导权。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对无产阶级怎样才能实现领导权作了系统的阐述。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并指出了三者的关系。
六、思考题:
1.中国共产党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形成原因,过程及主要理论内容
2.结合历史事实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背景
3.新民主主义革命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七、参考文献:
1.《中共八七会议告全党党员书》(1927年8月7日),见《中共中央文件集》
2.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10月5日)《井冈山的斗争》(1928年11月25日),《毛泽东选集》
3.王明:《为中共更加布尔什维克化而斗争》,《中共中央文件选集(7)》
八、教学后记: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教学目的:
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不断加深的过程以及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通过学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巩固所做的努力,以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抗战胜利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
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不断加深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重大意义
三、教学难点: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重大意义
四、教学时间:4学时
五、主要内容: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继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的第二次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这次战争以中华民族彻底击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而告终,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表现出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坚强的民族意志,在中国近代史上赢得了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解放战争史上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的光辉篇章。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蓄谋已久。九·一八事变,日本开始将东北变成他独占的殖民地;华北事变使中华民族的危机空前严重;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
1.东方会议和《田中奏折》
经过1894年到1895年的中日战争和1904年到1905年的日俄战争,日本帝国主义将势力扩张到我国东北。
20世纪20年代,日本的国内统治体制向法西斯化转变,侵华活动猖獗。1927年,田中义一内阁召开东方会议,制定了《对华政策纲要》,核心就是首先把满蒙从中国分离出去,会议后,日本又制造了《田中奏折》,提出日本对外扩张的总体战略是:“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并详细阐述了“满蒙积极政策”的措施和步骤。
在九·一八事变前,日本组织了多次在东北的”参谋旅行”,刺探情报,并画出详尽的军事地图,为侵略做准备。实际上1928年的皇姑屯事件,就是日本一手策划的,想利用张作霖死后东北的混乱,达到占领东北的目的。
2.九·一八事变
1929年到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破坏空前巨大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日本国内阶级矛盾激化,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统治集团为了转移人民视线,同时掠夺中国东北的丰富资源来寻找摆脱经济危机的出路,大造“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的”的舆论,急于发动一场侵略东北的战争。
(1)事变过程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了南满铁路沈阳北柳条湖附近的一段铁轨,反诬是中国军队有意破坏并袭击日本守备军队,接着以此为借口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同时,驻扎在南满铁路沿线的日本军队想沈阳,长春,四平等地进攻,这就是日本不宣而战的九·一八事变。
由于蒋介石对内坚持“剿共”,对外实行“不抵抗”政策,事变发生后,近20万东北军不战自退,一夜之间沈阳城陷入日军之手,仅4个月零18天,日本就占领了东北全境,并在1932年3月1日,制造了伪满洲国的傀儡政权,成为殖民统治的工具。
(2)殖民统治
九·一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对东北人民实行了极端残暴的殖民统治。主要表现在:
①政治控制
在日满共同防卫名义下,日本关东军分驻东北铁路,大小城镇和军事要地,在各地设立了遍布城乡的宪兵,警察,特务机关,采用各种残酷的手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②经济剥削
南满铁道洙式会社是东北最大的殖民掠夺公司,垄断了东北经济的各个领域,日本的其他垄断组织如三井,三菱等财阀势力也先后进入中国,进行经济掠夺。中国东北近一半的豆类及其制品,近三分之一的粮食被日寇掠走。
③奴化教育
妄图消灭东北人民的民族意识。伪满教育将日语列为必修课,充满了“日满亲善”,“王道乐土”的内容。
(补充内容)九·一八事变是中日战争的开端,从这时起,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抗日是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认清这一点,才能正确认识国共合作最终形成的根源是中日民族矛盾发展的结果,才能充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号召全民族抗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性,才能认识到南京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初期实行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反动性,对国民党和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有一个适当的评价。
3.华北事变
华北五省(河北,山西,察哈尔,绥远,山东)在政治上,军事上和经济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日本占领东北后,又把侵略矛头指向了中国华北,在对华北进行经济扩张的同时,迫使国民党中央势力退出平津和河北,策动国民党的地方实力派脱离中国,实行华北五省自治。日本一系列策动华北五省自治的行为被称作华北事变。
4.七·七事变
华北事变后,日本帝国注意加紧了各方面的准备,蓄谋全面发动侵华战争,1937年7月7日,日本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进行实弹演习,23时左右,演习日军诡称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在遭到中国驻军拒绝后炮轰了宛平城,驻守在卢沟桥附近的二十九路军奋起抵抗,给日军沉重打击,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七·七事变是自九·一八以来日本对外掠夺的既定国策的必然结果。日本为发动侵华战争作了一系列准备,政治上实行天皇制的法西斯道路,经济上进一步军事化,思想上大造战争舆论,宣传战争是为了解决日本人口过剩,天然资源缺乏,在国际上,1936年与德国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可见七·七事变只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借口。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中国各地爆发了抗日救国的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了武装抗日的旗帜,积极倡导和推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不断加深,民族矛盾的激化,国民党也放弃了开始的不抵抗政策,国共两党再次携手,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共赴国难,局部抗战发展到全国抗战。
一、爱国救亡运动和局部抗战
1.抗日救亡运动
九·一八事变后全国兴起了的抗日救亡运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群众基础十分广泛,工农兵学商各界以及少数民族,海外侨胞共同参加,表现了中华民族在外敌面前的同仇敌忾;
第二、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在挽救民族危亡奔走呼喊中,抛弃了民主主义立场转到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立场;
第三、一部分爱国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思想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转而同情共产党的主张;
第四、一部分国民党内的爱国将领,如冯玉祥,蔡廷锴,马占山等坚决抗日,反对”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在七·七事变以前,抗日救亡运动形成了三次高潮:
(1)九·一八事变后的救亡高潮
九·一八事变后,全国各大城市的学生首先游行示威,发表通电,声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收复失地;
(2)一·二八事变后的救亡高潮
1932年,日本为了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转移各国的注意力,在上海发动了一·二八事变,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在军长蔡廷锴,总指挥蒋光鼐的指挥下,奋起抵抗,开始了凇沪抗战,上海民众和全国人民热烈支援,并掀起了第二次群众抗日高潮。
(3)一二·九运动
1935年,华北事变爆发后,地处抗日前线的华北人民,痛感华北的沦亡已经迫在眉睫,北平学生于12月9日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反日示威救国游行,高呼“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即一二·九运动。打击了日本吞并华北的计划和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宣传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进一步推动了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展开。
2.局部抗战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前,中国的军队的局部抗战重要有以下几次: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
九·一八事变后的,蒋介石正在江西“督剿”红军,曾经密电张学良“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决定“对外避免扩大战争,经由国际联盟的申诉,获得公平的处断”。不抵抗政策使东北沦陷敌手。
补充资料:
【江桥战役】九·一八事变后,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和军事总指挥马占山,在日本关东军要求他撤离嫩江铁桥时,下令抵抗,江桥战役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坚持了半个月,给全国人民以很大的鼓舞。
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中共满洲省委在中央的指示下,派大批的党员干部到抗日义勇军中工作,领导抗日游击,1933年初,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在东北各地崛起,在此基础上,成立东北人民革命军,后改组建制为东北抗日联军,在及其艰苦的条件下,同日本侵略者殊死搏斗,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周保中等就是他们的优秀代表。
(2)淞沪抗战
1932年,日本在上海发动了一二八事变,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在军长蔡廷锴,总指挥蒋光鼐的指挥下,奋起抵抗,开始了凇沪抗战,但是蒋介石仍然坚持“不宜使战争扩大”,拒绝派兵增援十九路军,并于5月5日与日本签订《上海停战协定》,然后宣布把“攘外必先安内”作为国民党处理对内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这个政策的基点就是和外剿共,认为“安内”是“攘外”的前提,重点是消灭共产党和红军,同时消灭违抗中央的叛逆军阀,充分表现了鲜明的阶级本性,从维护统治出发,以民族斗争服从阶级斗争,致使领土和主权不断丧失,中华民族灾难深重。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全国性抗战
1.中国共产党的努力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的关头,率先举起了武装抗日的旗帜,发表了一系列的宣言,做出很多决议,谴责日本的侵略行径,揭露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号召全国人民实行对日作战。
① “八一宣言”
民族危机的加深,使中国共产党对形势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动做出了科学的分析和估量: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名义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②瓦窑堡会议
1935年12月的陕北瓦窑堡政治局会议上,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指出在目前的形势下“只有最广泛的反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层的和上层),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与其走狗蒋介石”,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③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
1936年5月,毛泽东,朱德发出了国共“停战协议”和“一致抗日”的通电,主动放弃了“反蒋”口号,提出“逼蒋抗日”的方针,表现出中共为了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出的努力。
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西北军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为了迫使蒋介石改变内战政策,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史称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建立第二次国共合作,进行全国性抗战创造了必要前提。
2.国共合作,共赴国难
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国内形势的变化,国民党的政策也发生了变化,最终实现了国共合作。
(1)国民党五大
1935年11月,由于华北事变后,华北主权的日益丧失,深重的民族危机促使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日本的侵略又加剧了同英美的矛盾,这些都影响了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调整,促使国民政府逐渐对日本采取比较强硬的政策。在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和平未到绝望之时,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亦决不轻言牺牲”但是“和平有和平的限度,牺牲有牺牲之决心。”
(2)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
1937年初的五届三中全会上,主要讨论了西安事变后国民党及南京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中共是此次讨论的中心问题,虽然国民党还坚持“根绝赤祸”,但是政策由“武力剿共”变成“和平剿共”。标志着国民党接受了合作抗日的政策,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国共合作最终形成
七·七事变后,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通电,号召实现全民族抗战,7月15日,周恩来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递交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保证为实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而奋斗,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停止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等。国共开始了关于红军改编问题和边区政府合法性问题的谈判。
8月13日,日本发动了侵略上海的八·一三事变,国民党外交部发表声明,谴责日本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表示:“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同时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将南方的游击队改为新编第四军。
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了《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申明国共合作,团结御侮的重要性,承认中共的合法地位,至此,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补充内容)
(1)是在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情况下,在共产国际反法西斯路线的影响下,在中共的积极倡导并采取一系列正确措施的推动下,国共互相让步共同抗日的产物。
(2)统一战线中阶级成分非常的复杂,因而战线内部有复杂的阶级关系,尖锐的斗争。
(3)是代表两个阶级利益的两个政权和两个军队的合作,并为形成统一的国民政府和联合统帅部,因而全面抗战一开始就出现了两个战场。统一战线内部矛盾尖锐,甚至出现了军队之间的武力摩擦。
(4)没有共同的纲领和组织合作,采取遇事协商的特殊方式处理共同的事务。
六、思考题: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及其重大意义。
2.论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中起的重要作用。
七、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8册)
2.《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为保卫北方紧急宣言》(1937年7月10日)
3.《派兵华北的声明》,(1937年7月11日),(《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史料选编》)
八、教学后记:
第三节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中国的梦想,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倒退,实行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发动了三次反共高潮,大后方的民主运动成为推动抗战,争取民主的重要力量。
一、抗战初期的国民党抗战
从七·七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国民党进行了长达16个月的战略防御作战。这时期国民政府的政府的政策与从前有明显的区别:政治上采取比较开明的政策,承认中共的合法地位,释放部分政治犯,有限度地开放抗日救亡运动;经济上适应抗战需要,将一些沿海的工业内迁,一批大中学校也随之内迁;军事上,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进行了比较顽强和坚决的抵抗。
1.正面战场的抗战
正面战场是日本侵华推进线上中日两国军队交战的战场。在抗战初期,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战场,国民党是抗战的主要力量。
日本在占领平津后,推行速战速决的侵略计划,增加兵力大约五十五万人,在战略指导上采取大范围外线作战,沿铁路沿线长驱直入,打入大城市逼迫国民政府投降。在华北和上海两方面发动攻击,国民党调动包括八路军和新四军在内的几乎所有军队共赴国难,于1938年8月到11月,进行了凇沪会战和圻口会战。38年11月19日,中国政府宣布迁都重庆,12月13日,南京失陷,日本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南京大屠杀。日军占领南京后,为了连接南北战场,决定进行以夺取徐州为主要目标的作战,中国政府与之进行了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在徐州会战中中国军队取得了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一场胜利。
在这段时间内国民政府主要是开展持久消耗的战略,实行“以空间换时间,集小胜为大胜”的方针。正面战场的战争最大限度地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使日本在占领武汉后,再也没有力量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了,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2.正面战场的作用
(1)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梦想,大量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促进了抗日相持阶段的到来。在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广大爱国官兵浴血奋战16个月,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毙伤日军70多万,最大限度消耗了敌人的经济军事实力,迫使日军不得不占领武汉后宣布“不企图扩大占领区”,不仅未实现迫使中国政府屈服的目的,反而使自己陷入长期战争的泥潭。而中国军队虽然损失惨重,但是主力犹存。
(2)客观上掩护了八路军,新四军的游击战略的实施。
(3)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同时扩大了抗日战争的影响,唤醒了国际舆论
第五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全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
桂林医学院人文社科部
课题名称: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授课时间:
2009.3.2--20 教学目标:
了解列强入侵中国的历史背景和史实,掌握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理解和掌握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认识中国人民历次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原因和历史教训,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必然性,进而强化把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相联系的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操。教学内容:
综述: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二)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三)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二、西方列强的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半封建性质(重点)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二)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三)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难点)
(一)两对主要矛盾
(二)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的斗争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一、军事侵略
二、政治控制
三、经济掠夺
四、文化渗透 第二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重点)
一、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二、粉碎瓜分中国的的图谋
第三节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难点)
一、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二、民族意识的觉醒 重点难点:
重点:
1、西方列强的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半封建性质
2、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难点: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2、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课型:理论讲授课 教学方法:
导入式、讲解式、启发式、讨论式等综合方法,穿插图片和适当音像材料。
教材教具:课本、课件。
教学时间:6节课(6×40分钟)教学过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