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破解的几大难题——十八大三中全会学习心得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破解的几大难题
——十八大三中全会学习心得
清镇市暗流中学
彭良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这是一次举世瞩目的盛会,是一次不断绘就改革总路线图的盛会。连日来,学校组织学习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称《决定》)、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等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全体教职工了解了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大家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指导思想、具体内容等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
《决定》强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决心之大、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等多个方面的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一个重要内容。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既是教育体制改革,也是政治体制、文化体制改革,是惠民利民的重大改革。因此,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更加要求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决定》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体罚或变相体罚”,因此,纪律和各种约束性规定基本被废弛。“计划生育”造成的独生子女,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孤僻、自私、狭隘、任信、武断、专横,特别是缺乏责任感。这样的背景下的中国士兵,单兵作战能力永远与日本学校、家庭对未成年人教育的要求不可比拟,再加上中国士兵缺乏理想意识和自我牺牲精神,中国士兵的单兵综合素质永远与日本士兵不可比拟。
这不是危言耸听,至少说出了中国教育的一个事实。
中国教育,《教育法》虽然有“受教育者”的义务规定,但如何处置,除了“教育”之外什么都没有;《义务教育法》除了规定对学生“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外,就只有学生的绝对权力;《未成年保护法》规定了“对于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互相配合加以管教;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将其送专门学校继续接受教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都需要家长(监护人)、教师的管教,但是,一个“严禁对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和“不得开除学生”,就把学校和教师的手脚捆绑得死死的。
教育首先要教人“做人”,其次才是教人“知识、文化、技能”。要叫人做人,就要对其不良行为、特别是严重不良行为进行矫治,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来说,对于这样的学生,仅仅靠言辞说教是没有作用的,必须让他们有违反纪律、公德、社会规范、法律法规有切肤之痛,明白任何违法违纪行为都是要付出代价的,这就必须有惩戒,必须“采取措施严加管教”(《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俗语说“从小看大,三岁看老”;又说“小时偷针,大来偷心”。孩童阶段的做人教育至关重要,古往今来的实例不胜枚举。鲁迅被戒尺惩戒,于是不再迟到,但“三味书屋”的私塾先生却成了不多的他最尊敬的老师之一;胡适的成就离不开他母亲早期的严厉管教,但母亲却是他一生至死最最尊敬的人。
今天的社会青年那么多,正是90年代“义务教育”落实后“严禁对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的结果;现在的中小学生和社会青年普遍的缺乏责任心和挫折感,都是惩戒教育缺失的结果。
《义务教育法》“严禁对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但却没有对“体罚”和“变相体罚”做明确的界定;《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教基一﹝2009)12号发)的。山里的娃娃上学就在父母身边,就在村里面,学校或教学点简陋了点,但那是每个人都可以上也能够上的学校。因此70年后的适龄儿童除了疾病或自身心智不能上学的外,几乎没有失学儿童。90年代全面普九“大撤并”后,虽然天天喊普九,喊巩固率保持98﹪以上,各种检查监督满天飞,但是辍学的农村适龄儿童、少年仍然遍布城乡角落。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大撤并导致的布局不合理应该是重要原因,特别是现在。
1、大撤并下的“食宿制”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父母是孩子的 较强的活动内容,处于消化的快速时间段,在睡觉前基本处于空腹间断,学生往往是在饥肠辘辘中煎熬般入睡。这是笔者多方调查的结果。
另一方面,食宿制学校的食堂菜肴单
一、普遍缺乏营养,以“大众口味”安排,对部分学生构成虐待。特别是以政府采购为名的“官商勾结”、“奸商投机”,主要营养和热量提供的肉类、油类均存在不少问题。更有甚者,有的学校食堂管理人员以权谋私、徇私枉法,大搞裙带关系,把肉类、蔬菜、粮油等委托给亲友,因此、劣质猪肉、蔬菜、粮油大量进入学生食堂,以下脚料等劣质猪肉、蔬菜等替代优质、新鲜猪肉、蔬菜。特别是,明知奸商没有质检、工商部门的合法证件,明知是或可能是地沟油,却要采购给学生食用,更有甚者,在上级检查时,学校食堂管理者还要帮助奸商伪造证件。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这种奸商往往垄断着一个或几个乡镇的中小学食宿制学校食堂的原材料供应。学生中腹胀腹痛、呕吐恶心等现象时有发生,但都被学校以各种手段掩盖着。
地沟油、劣质猪肉、蔬菜、大米等不断的腐蚀着学生的肌体,影响找学生的身体健康。这些也是城里在父母身边就读的孩子难以想象的。
4、农村学校的教学资源十分缺乏,不及城镇学校太多。大撤并的一个理由就是优化教学资源,但事实并不如此。笔者生活在农村,在农村从教32年,见证了每一次农村学校撤并建的风风雨雨。每一次撤并建都是打着优化教学资源和实现教育公平的旗号,但事实是,每一次撤并建首先就是所谓“优秀教师”通过权势的裙带关系或行贿调入城镇,造成城镇教师臃员超编——甚至不少人无所事事,农村师资严重不足。城镇教师优哉游哉,农村教师超负荷工作,结果自然是形成对学生受教育权的不公平。
每一次撤并建除了新修建几间教室之外,其他如图书、音乐器材、体育设施及器材、微机室及多媒体教室等投资微乎其微,根本满足不了撤并建学生大量集中后的教育教学需要。而另一方面,类似的投资则普遍向城镇学校倾斜,城镇学校班班配置多媒体设施已经不断更新,农村学校却盼星星盼月亮也盼不来。特别恶劣的是,城镇学校淘汰的图书、音乐器材、体育设施及器材、微机室及多媒体教室配置往往被他们以各种“关注农村教育”的名誉“馈赠”给农村学校。
城乡学校的学生在享有现代化教学资源和优秀教师资源方面等天差地别。
而哗众取宠的“教育支边”活动则进一步加剧着师资的不公。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搞出来的发达地区或城镇教师到老边穷地区或乡镇支教的教育支边,支教人员挂着副校长、副主任或主任头衔到某地某校支教,带着优越感高高在上,受支教学校根本不敢或不愿意安排课务给他们,就是安排了,也不过几节课。除了他们是有来头的之外,这种支教实际是为
支教人员谋取许多好处——走马灯式的支教1年或2年后,评先选优优先、晋职称优先、各种优惠优先。他们带给被支教学校教师更多的是负面影响。
因此,要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就要像温家宝总理所说的那样,不该撤的学校不撤,不该撤的教学点也不撤,而且在硬件配置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把学生“就近入学”落在实处,真正解决农村孩子入学难问题。同时,也要解决农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必须切实解决农村教师的实际困难,在评先选优、职称晋级、福利待遇等方面给予优惠。通过各种途径把好老师留在农村,从教师资源上保证教育公平。
三、上大学不是唯一出路,给学生选择升学或就业的机会
笔者在新浪网上看到11月15日《贵州日报》刊发了批评“9 + 3”的文章后,倍感欣慰。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但有一定的条件,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除特殊的个案外,任何人都必须接受义务教育。但义务教育之后是升学,是就业,学生和家长有选择的权利。如果实行“普十二”,就要接受“普十二”教育。如果没有实行“普十二”,“普九”以后,就不能剥夺学生选择就业的权利。
有些地方党政领导或党委、政府,为了政绩工程,大搞圈地运动,盲目发展“职教城”、“职教中心”,一个个新名词下的职业教育学校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但生源有限,一个个“职校”、一个个“职教城”犹如“鬼城”,于是,以党委、政府名誉下发各种文件,以各种书记、政府要员的名誉下达各种指示,“9 + 3”应运而生。
于是,灾难就落在了学校、学生及家长身上。学校花费很多人力物力对那些高中不能上而职校不愿上的学生及家长反复动员,今天才动员几个到这个学校,明天那个学校得招生领导说“你们送来的学生全部流失了”;学生及家长为了应付学校动员,相互推诿,或者拿几百元钱到某某职校报个名后说,“我们家已经在某某职校报名了,这是报名单!”而招生的职业学校不少则是为了套骗国家职校生补助金,只要学生将户口册、身份证、报名费交给学校,学校能够有根有据的给学生注册,然后领取补助金,学生能不能坚持就读,根本无所谓,有甚者还要鼓动学生离校。
而且,不少职业学校并没有国家所要求的办学条件,教师是拼凑的,专业课程设置落后陈旧,普遍缺乏实际操作锻炼的场所和机会,教学及管理极端混乱,学生抽烟、酗酒、上网、结伙打架或滋事、恋爱等习以为常,不少孩子没有学到知识、文化,反而染上了不良习气。
有甚者,学校把学生集中后,常以实习为名,把学生投入到沿海地区的企业中,把学生当做摇钱树,榨取学生劳动报酬。
如此种种,职校给学生及家长的印象九可想而知。学生和家长九毫无疑问的选择外出打
工(就业),根本不愿意上职校。
职业教育学校的生源不能靠行政手段来保证,必须靠自身的专业结构对学生形成引力,必须靠自身对学生严格的管理和踏实的训练来吸引。一个能够真正培养有用人才的职业学校,它的生源回挤破门,只有那些一无是处的“鬼城”职业学校才会靠行政命令维持生源。
职业学校的发展必须尊重市场需求,必须尊重市场规律,给学生及家长以选择的余地。《决定》提出取消文理分科,改革一考定终身,推行大学自主招生等举措对推进国民素质提高、增加高考生入学机会等有积极意义,但大学自主招生带来的不公平又是问题。
取消文理分科,有利于克服重文轻理或重理轻文的现象,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意义重大,但要把握好“量”和“度”、“深”与“广”的尺度,既要避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要避免肤浅。一年多考,道理同然。
而大学自主在取消保送生的同时,应该尽量减少各种“政策加分”,让考生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在同样的舞台上舞蹈。但新闻中开始出现的自主录取对某种竞赛“获奖者”予以30分、60分照顾,或降低30分、60分录取有失公平竞争的原则。
媒体多方面反映,清华、北大、复旦等一流大学农村学生比例急剧下降,新的教育不公平凸显。
如果允许某种获奖者降低几十分录取,那么,在高等教育录取入学上的新的不公平将更加严重。要知道,各种地区性、全国性、世界性的“竞赛获奖者”,农村学生基本是望洋兴叹。只有那些官二代、富二代的子女才会有条件参加各种“竞赛培训”、聘请各种辅导教师从而获得某种大奖。
对获奖者降低几十分录取可能有利于某种专门人才的培养,但毫无疑问,这样的人才一定是“畸形人才”,与全面发展人才观相矛盾。
而且,从大处说,一切政策性加分或降低分数录取的高考录取机制,都是与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公平目标相矛盾的。
因此,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取消一切政策性加分或降低分数录取的高考录取机制,确保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人才目标和公平目标的实现。
总之,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涉及方方面面,但笔者认为,在《决定》的方针指引下,必须及时破解惩戒教育、及时解决好农村学校布局、破解高考的各种不公平加分等几大难题。
第二篇:十八大三中全会改革要点
解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决定》要点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
• 放开单独二胎
• 延迟退休
• 房产税
• 废止劳教制度
• 官邸制
• 城市落户
• 个人所得税
• 高考改革
• 金融体制改革
• 国企改革
• 市场与政府
• 小产权房
• 减少死刑
1、启动实施“单独”生育二胎政策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2、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加快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经办服务体系。”
3、房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
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加快资源税改革,推进环境保护费改税。”
4、废止劳动教养制度
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
5、探索实行官邸制
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不准多处占用住房和办公用房,不准超标准配备办公用房和生活用房,不准违规配备公车,不准违规配备秘书,不准超规格警卫,不准超标准进行公务接待,严肃查处违反规定超标准享受待遇等问题。探索实行官邸制。”
6、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7、改进个人所得税制
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
8、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
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9、民间资本可设立中小型银行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10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
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到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11、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12、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转让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
13、严禁刑讯逼供、体罚虐待
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进一步规范查封、扣押、冻结、处理涉案财物的司法程序。健全错案防止、纠正、责任追究机制,严禁刑讯逼供、体罚虐待,严格实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逐步减少适用死刑罪名。
第三篇:十八大三中全会学习心得
多项并举,全面深化改革新方向
——学习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有感
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闭幕,为期4天的全会听取讨论了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次会议是在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区的复杂背景下进行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全会高度评价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第一年的良好开局。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以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能发生如此深刻的变化,我国能在国际社会赢得举足轻重的地位,靠的就是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开放。
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社会主义改革的宝贵经验。35年的改革历史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才是改革的主体,群众的力量和智慧是无穷的,改革必须依靠人民,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性力量才能保证改革顺利进行,改革的成果由广大人民群众共享。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尚未根除,国际经济前景还不明朗,国内经济、政治改革等面临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部署了新时期改革的重点和方向,主要集中在六大改革: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和党的建设体制。这是党首次、全面、清晰地提出各项领域专项改革,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方向化、系统化专业化和现代化。
什么是改革,怎么样改革,改革目的是什么,这是判断改革能否顺利进行、能否成功的重要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事业。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它既是一项坚持原则和方向的改革,又是一项不断开拓创新的改革。怎么样改革,改革能否成功,务必再三思量、慎之又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已走过35年的风雨历程,它始终遵循着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一工作得失的判断标准。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指导下,全面稳步推进,分步实施,逐步进入改革的深水区,深层次问题凸显,改革的难度越来越大,这就需要我们党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作用,能够审时度势、统筹谋划、运筹帷幄、协同推进,能够解决人民最直接、最现实、最根本的利益问题。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决定》确立这个总目标,深刻表明了改革的鲜明性质和根本任务。改革开放的旗帜必须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必须牢牢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
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这“六个紧紧围绕”,既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突破利益固化的樊篱,体现了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必将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决定》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一鲜明思路,体现了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也契合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 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
改革先易后难,更要攻坚克难;改革由问题倒逼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决定》以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提领,具体部署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坚定改革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我们必将能够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落幕,全面深化改革号角已经吹响,未来改革的方向已经明确。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改革依靠人民,改革为了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让我们广大党员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身作则,尽职尽力,团结奋进,锐意进取,不断在工作和学习岗位上开拓新局面、创造新成绩。
姜枫
2013/12/22 4
第四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教育前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教育
部党组学习贯彻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精神金太阳教育
2月25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组会议,传达学习领
会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
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会
议强调,要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上来,深化教育
领域综合改革,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人
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会议指出,此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
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深入研讨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明确
了改革的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总书记重要讲话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深入阐释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历史背景、现实根据、科
学内涵,深刻回答了坚持改革总目标必须解决好制度模式选择、价值体系建设等
重大问题,并对进一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提出明确要求。讲话视野广
阔、思想深刻,政治性、理论性、指导性很强,是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再一次有力
动员。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会议强调,要正确准确把握“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紧扣教育综合改革各
项任务,不断把教育改革推向前进、引向深入。一是学习领会、加深认识。深入
领会讲话的重大政治意义和理论意义,领会讲话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自觉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自觉贯彻到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各
项工作中。二是坚定方向、保持定力。要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三是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要针对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重点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着力促进教育公平,着力优化教育结构,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切实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四
是狠抓落实、务求实效。要紧紧抓住教育改革的重点,把握好时机、节奏、力度,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正确、准确、有序、协调推进改革。要发扬认真的精神和
务实的作风,重实干、出实招、求实效,扎扎实实地做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不
断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第五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推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改革发展。
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