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暑假雪峰小学教师课改培训教师心得体会
2014暑假雪峰小学教师课改培训教师
心得体会
姓名:杨勇
这次我参加了为期四天的暑假课改培训,整个培训给我的感受是很深刻的,我更加明白,一个教师如果仅仅是将书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是远远不够的,他应该让学生在知、情、意、行这四个方面达到完美的统一。要达到这种目的,首先必须从改变教育者开始,只有当教育者素质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才能是受教育得到全面的提高。万事德为先,尤以师为重.教师的职业理想是其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动机因素是一切行为的履性因素,教师要干好教师的工作,首先要有强烈而持久的动机,有很高的师德素养,而师德的实质就是教育事业的业,是教师对教育事业及社会地位的认同、情感和行动。很难设想一个对教育工作毫无兴趣的人一个见到学生就心烦的人。其教育教学的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是道德的化身,是人类的楷模,是父母的替身,他们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记等。学生从教师的言谈举止中发展其性格,从教师的品行中形成其品德,从教师的威望中完成其人格的全部内涵。
除德操外,教师另一个必要的素质是博学,要帮助学生打开知识的大门,教师本身必须具备有充盈的、清澈的“源头活水”。必须将本体性知识,文化知识和实践知识结合统一起来,这样才能形成高水平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技术。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一、不断学习、调整、充实、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脑和网络的普及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天地,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二、转变教育理念,相信我的学生一定能成才,不要忘了教育家陶行知的格言:“你的教鞭下有互持,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的眼中应该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实施差异的教育就会有差异的发展。
三、完善教学能力,明确认识教育不仅仅是技术,更是艺术,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行为。我们只有善于设计教学,善于研究教材,选择合理的教法、学法,灵活的运用讲解、提问、练习、复习、谈话、编制试卷等技术,使自己的教学达到准确、鲜明、生动的境界。
总的来说,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师者。
2014暑假雪峰小学教师课改培训教师
心得体会
姓名:向海燕
时光飞逝,4天的培训结束了,从这次培训活动中,我受益匪浅,本次培训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立足新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德育发展,努力打造高效课堂。下面,简短的谈一谈自己的体会。新课程改革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准确把握全面深化课程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加强课程的实施和管理。新时代的教师,我们面临新的挑战,我们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必须注意立德树人的重要性,把学生品德的养成教育放在首位。
发展性德育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前提条件,课程改革首先要进行德育改革,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德育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教师要积极引导与学生的自我激励主动参与相结合,突出学生的发展性、创造性。本校就德育工作制作了相关的规划和方案,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支德育干部队伍、团结协作、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乐观向上、自我发展、有创造精神,体现较强的主体意识。创办学校校园文化健康向上,指导教师做好德育课程研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重视实践环节,把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实践,教育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高效课堂具有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高校课堂提出了“五步三查”模式,学案自学,找出学习困惑,教学“一查”,自学进度、效果;围绕困惑对学、群学;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成果,教师“二查”,展示问题;教师根据问题,组织全部“大展示”;学生归位、整理学案、整理纠错本,教师“三查”,予以测评。“五步三查”模式是课堂操作的抓手,是高效课堂的基本规范,作为我们新时代的教师,必须严抓“五步三查”模式,从小做起,教之“规”,学之“范”。通过打造高效课堂,实现“零作业”,“放生”学生,解放(学)教师,用改革从“根本上”促进教育的公平。
总之,这次的学习活动让我成长不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努力,争取做得更好!
2014暑假雪峰小学教师课改培训教师
心得体会
姓名:付昭林
为期五天的暑假新课改培训已经结束,期间的组织生活会,各项培训讲座,研讨活动以及经验交流等丰富的知识内涵,精湛的理论阐述,鲜活的实例给我我强烈的感染与深深的引领,在一次次的感悟中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并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通过培训,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展现教师人格魅力
教师素有“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美誉。在对灵魂塑造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文明的楷模。为此,我们要时刻谨记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那么,如何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2、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爱岗敬业是教师处理与教育事业之间关系的准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教育大发展的今天,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不计较个人得失,发扬“红烛”精神,甘做“人梯”,安于“粉笔生涯”,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怀,献身教育,鞠躬尽瘁。
3、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履行教育义务的传统美德,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爱,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产生愉快的情绪,从而激励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了解学生和关心学生,是热爱学生的起点。热爱学生还要尊重和信任学生。教师要有民主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允许学生独立思考,切不可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认真评价学生的行为,和善平等地对待学生,绝不能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而对学生采用体罚、讽刺、挖苦等侮辱人格的做法。当学生进步时,教师不要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辞;当学生犯错或退步时,教师也不要任自己的批评侮辱之话泛滥。多一点微笑,多一点赞美,多一点信任。
4、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仅仅把功课教好是不够的,还要多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一生着想,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全面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因势利导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师要以自己的良好道德言行来教育和感化学生,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5、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只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无数经验证明,身教重于言教,“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凡是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给学生树立好榜样;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事情,自己本身坚决不做,以免给学生留下坏的影响。诚实正直,勤奋好学,礼貌待人,是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具体体现。如果教师缺乏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远大的理想,其教育必定失败。教师要教育学生勤奋刻苦,好学进去,自己必须勤奋好学,广学博览,精益求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用文雅和亲切的语言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教育学生。
6、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正在进入信息社会。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老化速度大大加快,学习就成了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终身学习,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教从教育实践中汲取能量和资源;;善于和同事交流,扩大视野,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教育是全社会的大事,但重任主要落在教师身上。时代在变,对人才的要求也在变,教师必须认清终身学习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自觉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现代的教育需要。
一、用学习引领自身专业成长
首先要加强政治思想方面的学习。我国素质教育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原则,教师首先要以德育人。教育思想、教育观点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正确的教育观可以造就人才,错误的教育思想则会摧残人才。教师的政治取向、道德素质、教育观、世界观和人身观对学生起直接影响作用。
其次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知识的更新换代让我们的学生接触了更多的新生事物,广阔的课内课外学习资源为他们知识的积累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我们在学校学习的那点知识,已经远远不够传授了。要想成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不学习怎么可以,怎么能胜任更多的教育教学工作?生活是一个广阔的学习的课堂,有很多东西是我们所不了解的,为了使自己不被社会所淘汰,只有加紧学习的步伐,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无论是教育家,还是中外名师,他们都具备较深的文化底蕴,这与经常学习是分不开的。随着课改如火如荼的展开,课程走向综合化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我们要有一种强烈的资源意识,克服“一支粉笔教下去,一本教案讲过来”的人生惰性,自觉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和知识结构,以便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只有抓紧一切时间、一切机会,增加知识储备,才能用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和学生共同发展,才能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势。
为了无愧于教师这一职业,也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今后的工作中,我定会更加努力,加强学习。提升道德修养,拓宽知识贮备,强化自身技能,以崭新的姿态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第二篇:暑假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暑假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暑假期间,我受学校的派遣去郴州参加了新课改学习培训。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在课改浪潮高涨的当前,教学方法五彩纷呈,使得有些教师茫茫然,惶惶然,举手投足不知所措,听了专家的讲座,顿觉有晃然大悟之感:教学切不可赶时髦,摆花架子,盲目追随,死板硬套,而应该因人而异。每个人的性格、阅历、见识、语言表达、现代技术应用能力不尽相同,若套用同一模式,势必洋相百出,不成体统。
教法要结合实际,就地取材,灵活机动,要因人而异。要因生而异。生源不同,各有千秋,要针对学生,因材施教,不可照搬照套。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五彩缤纷的花园里,不可眼花缭乱,要学蜜蜂,采撷百花精华,自酿成蜜,形成自己的教法,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风格,教出自己的风采。
专家的人品、学识、阅历、思想深深地感染了我。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茅塞顿开。
我们要先做人,再教书。做人要有一个好心态,一个好心情。心理健康,身体才能健康,工作才能愉快。好心态成就一切事业。爱学生,爱同事,轻轻松松地当老师,快快乐乐地当老师,简简单单地当老师,放下包袱,抛却沉重,让微笑永远绽放在您的脸上!我们要善待学生,尊重生命。要善于引导,能理解、宽容。
通过这次培训,我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内涵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教师应无私地将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学生,维护自己的学生,并关爱他们,以自己高尚的品行为学生树立起榜样。面对后进的学生,不能采用暴力或体罚等行为,而是应该用加倍的爱去帮助他们进步,这不仅是从职业角度,更是从法律角度对教师的义务作出了规定。教育不仅是教,更是教与学互动的一个过程。一味地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只是一个教书匠的水平。只有通过在教育中不断学习,在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教学有所创新,才能逐渐提高教学水平。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由课堂主宰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向人格培育者;从单向传递者转向多向对话交往者;由执行者变为决策者、建构者,由实施者变为开发者.教师必须要更新原有的知识结构,一方面准确把握任教学科中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扩展自己的知识储存。新课程还要求教师必须有开发课程的能力。教学内容从过去的以教材为中心的单一书本知识转变为以教材为轴线,以活动为纽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和校本资源,充实教材内容。教师还必须发展整合课程内容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单独的学习个体,而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有点为老师独尊的架势,而且一味地强调学生接受老师灌输的现有知识,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的能力以及交流与能力。为此,新课程倡导自助、探究的学习方式。它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是师生的交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交流、情感体验,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
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可让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
第三篇:2011暑假课改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暑假新课程改革培训心得体会
肖家学校——龚才科
通过暑假期间新课程改革培训,我的受益多多,体会很深。为能使自己今后工作得得心应手,现本人将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一、不断虚心学习、调整、充实、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脑和网络的普及,为我们每一个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天地,同时也使我们每一位教师深深地感到“教学相长”这个词语的内在含义,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再是我们教师知识网络的一个子集。现代师生的知识结构呈现出一种全新的交集状态,我们教师单在知识方面已经抢劫了明显的优势,甚至某些方面得拜学生为师,我们只有更加努力地勤奋学习,不断充实自我,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完善自我的知识体系,保持一颗永远年轻奋进的心,唯有如此方能适应当今教育形势的发展。
二、转变教育理念,相信我的学生一定能成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应立足于学生的成长,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其从事教育工作的心理背景,这种期望不仅是教师自身工作的理念,更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实现“人人成才”的一个重要基础,不要忘了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你的教鞭下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麻衬的理念支配下,教师眼中就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实施差异的教育,就会有差异的发展。
三、完善教学能力,明确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技术,更是艺术,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行为,教育行为是在教师自我临近下的一种有选择的技术,是根据在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有关教学的经验,知识而形成的一整套操作技巧,我们只有善于设计教学,善于研究教材,选择合理的教法,学法,灵活地运用讲解、提问、练习、复习、谈话,编制试卷等技术,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才能表现出高水平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技术,而且这种教学技术与行为的发展组合,便会产生一种寓于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甚至学术能达到准确、鲜明、生动的境界。使学生不仅生动的理解了学习内容,而且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分散,更重要的是带着他对未来社会的理想与追求中,我希望我们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充满理想、充满激情,必将教育的春天。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
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我认为,好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现代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国与国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才能激发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也才能把这种爱倾注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去。“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具体工作在于“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说教师要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懂得、各种事理。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学而不厌,悔人不倦”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要有崇高的理想,完善的道德情操,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品质,并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浅够默化的影响和熏陶。这样,才能培养出祖国需要的,全面发展的,能适应竞争形势的有用之才。其次,必须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教师应该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来自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和来自客观的影响。主客观的因素,都会严重束缚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都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障碍。正因如此,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恢复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第三,一个好教师还必须十分重视“言传”外的“身教”,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什么不可为。因此,教师的教学,待人接物,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必须认真、稳重、规范、得体,切不可马虎、轻率、任性、不负责任。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和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畅开心灵,既可以向学生谈自己从人生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也可以向学生坦诚地公开自己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是良师还是益友。
总之,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到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这次学习的收获是非常丰富,它引发我更多的思考,也让我收获了很多的知识。然而,憧憬未来,我知道前方的道路依然是曲折的,毕竟这些思考和理论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去尝试和运用,并最终将其转化为自身的东西,我想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达到培训的目的。最后用一句话和大家共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11年9月2日
第四篇:小学教师课改心得体会
心得一:小学教师课改心得体会
课改是一次对传统教育的革命。它打破传统教育原有的单
一、教条的教学模式,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它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是师生的交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资助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在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坚持立足实际,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全局,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全面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在这次学习中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
在这段时间里,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已经看到了新的变化,并且有了较深的体会。教师的地位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主体地位,转变为教育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与参与者。
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单独的学习个体,而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有点为老师独尊的架势,而且一味地强调学生接受老师灌输的现有知识,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
而此次棵改中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题,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我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可让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较自由的学习,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担,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
学生变过去传统的被动学习状态的客体地位为主动学习的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我会学”,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
学生是共同管理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这个观点必须牢固地扎根于教师的头脑中,切实贯彻于课堂教学实践中,这是培养学生主体的必然要求。因为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教师传统的一些做法才会相应地改变,才不会像以往那样强迫学生学习,使得大部分的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
开展特长教育。学校开设了各类小实践活动,以活动为载体,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弘扬个性。
从细小处抓起,开展养成教育。在学生理解《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础上,认真落实行为规范的每一个条款。充分发挥晨诵、班队会、红领巾广播、黑板报的作用,让讲文明话,看到废纸主动捡起来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情成为全校学生的自觉行为。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唯一标准。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数学,感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初步体现于现实生活的联系。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能和老师发上共鸣,对于教学课堂而言,不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考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总之,在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所凸现出来的尊重多元和个性差异,尊重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都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为此,我们教师必须具备驾驭教材,处理教材的较高能力,要根据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特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这样才能创造性地用好教材。同时,更需要教师角色、评价方式等一系列的创新,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潮流,进而达到适应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的要求。
我深知,实施素质教育任重道远。我将一如既往地更新观念,创新思想,总结经验,开拓进取,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而不懈努力。
第五篇:小学教师课改心得体会
小学教师课改心得体会
摘要:近年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教育应当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这年里,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发自内心的热衷服务于教育事业。时时以一个团员的身份来约束自己,鞭策自己。对自己要求严格,力争在思想上、工作上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榜样的作用。与此同时,我还十分注重自己的思想品德建设,时时督促自己关于政治业务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通过课改的学习,我学到了许多与学生的正确相处之道。
关键词:教师;学生; 课改;教学
教师一词有双重含义,一是指担任的社会的角色;又是指这一角色的承担者。广义的教师是指传授知识?p经验的人;狭义的教师是指经过专门的教育培训而从事向学生传递人类基本科学知识和技能的职业化人员,同时还应当注重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身体素质水平的发展。
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只是一个技术人员,又或者说是一名工匠。总是按照别人设计好的蓝图进行施工的,这一过程是一个既死板又无趣的过程,缺乏许多创造性的思维。试想:通过亘古不变的方式向一批又一批学生传授千百年不变的知识怎么会有创新?学生又怎么会不死板呢?
而新课改的学习使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鲜感,在新旧理念的不断碰撞中我深受启发,由“要我改”变成了“我要改”。学校也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改的精神而做了一系列的努力:首先,改变学生课桌的摆置方式。由原来的单个摆放变为以组为单位摆放,使学生从思想上是学生团队的培养协作精神。其次,学校定期开展示范课展示活动,通过模范示范评选促进教师及时改善授课模式。最后,举办教模大赛,发挥教师们的潜能来设计教学模型,使学生的课堂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v一?w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
以我自己为例,以前的我似乎总是自主权威意识膨胀,时常自觉不自觉的以“教师权威性”来主导学生,时常给学生造成一种无形的压迫感,致使学生不敢随意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可否认的是,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思维的扩散,给学生更深一层词的理解课本内容带来阻碍。
通过课改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自己在课堂上“权威性”的危害性,我正在适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以期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驱动学生的发散思维眼神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不仅仅是局限于课本知识的学习,而是更大限度地扩展学生自主思维的能力,能够做到举一反三。经过课改的学习之后,我在学生教学方面学习到自己更多的不足之处,对我之后的教学生涯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二)课堂上的宽容和理解
课改使学生开阔了思路,不再是传统的“一言堂”式的课堂教学,学生一改往常的被动面,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局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轻松学习,课堂真正的成为了孩子们的天地。教师的角色也由原来的权威指导者转化为忠实的聆听者,学生们应当自由地、踊跃地发言。学生由原来的“要我说”变为了“我要说”,学生的主导作用充分地凸显出来,形成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1)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良好的教学氛围对于促进学生愉快的学习,乃至乃至知情意行的全面协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十分重视为学生创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转变以往的“以成绩论优劣”的“唯成绩论”观点。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当做到的是:必须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心理感受,肯定他们的一切努力,保护他们的所有尝试和创造欲望。尤其是对待学困生,教师付出的不仅仅是关心和爱心,更多的是要付出耐心和细心,保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的机会和保证。还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运用竞争机制,营造一份催人奋进的情景,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去探索,去创新。
(2)创设问题情境。教学中适时地加入学生们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和客观事实,并以图景展现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尽量创造学生动手实际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研究实践的问题当中。充分利用教材内容,适当的把教材内容编成小故事,创设充满趣味的问题情境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解决生活实际的过程中学习课本知识,相信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充满趣味性而且有良好的学习效果,使学生真正的寓教于乐,在学习中体会到求知的乐趣。
(3)实施三大开放。首先,开放学生的嘴巴。让学生们勇于发言,敢于在课堂上对教师的教学提出质疑,提出自己的观点;其次,开放学生的双手。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使学生真正的理解课本上的知识,还必须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此时,就需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教师应当尽自己所能引导学生制作教学模型,让知识更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再次,开放学生的脑力。通过教师的引导更好的开放学生的思维能力,扩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改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习到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而不是“死读书”―“读死书”,最终达到缩短知识转化为技能的时间的目的。通过长期的课改实践表明,孩子们身上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我们的愿望逐步得到了实现。
(1)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新颖的学习情境和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教学中使用的精美教具?p讲故事?p集体抢答?p小组竞赛让孩子们都在学习上积极向上,同时勇于展现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能力和才能。
(2)学生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促进学生更主动的学习。有趣,来源于现实,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课堂上,经常出现学生打断老师的话并站起来说“老师,这道题我有不同的想法”这样的情景出现。可见,学生思路不断开拓,解题中不断涌现创新精神,课堂成为学生的答辩现场。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丰富想象力都让我感到惊讶,结合实际问题作出的合理解答,无不让我们为今天孩子的能力和潜质所折服。
(3)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知识。新教材中编入了许多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的素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利用教材优势,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的话,不仅会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本知识,与此同时还会通过生动的事例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程度。
(4)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获得成功体验。课改中,时时遵循着以学生为主导的原则,只要是学生能自己读懂的,老师一定不讲解;凡是能通过小组讨论解决的问题,教师就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来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由于被动的接受变为了主动的探索,进而逐步养成良好的学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群体协力,教学设计时时着眼于人的发展,使学生在与同班的交流活动中逐步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从而形成团结合作,相互尊重,互帮互助的良好学风。增强集体荣誉感,学优生主动帮助学困生生,进而提升整体的教学水平。
这些观点只是我个人在新课改之后的教学的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只是针对自己的学校甚至是班级总结出来的,相信向全国铺展开来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课改这条路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没有起点和终点,希望我能沿着这条路在教学路上更上一个台阶。
(作者单位:山西壶关李掌小学,山西 长治 04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