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贵州省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例》条例心得体会
学习《贵州省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
心 得 体 会
通过《贵州省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的培训学习,明确了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提高了安全防范意识,为创建安全和谐校园奠定了牢固基础。校园安全一直是学校的头等大事,不管学生还是教师,安全都是最重要的,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只有安全的环境才能让学生好好的学习,教师才能全心全意把教书放在第一位,才能更好的培养祖国未来的栋梁。通过学习了《贵州省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现现将我个人心得总结如下:
一、认真贯彻、领会条例精神。
《贵州省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突出强调了学校依法负有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的责任,明确了社会各方面保障学生人身安全、预防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发生的共同职责,规定了处理 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应当遵循依法、客观公正、合理适当的原则,尤其加强了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的措施,界定了学校对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规定了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处理的途径、程序及赔偿办法等,具有较强的针对 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加强自身素质提升
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师爱为魂。“教师的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条例规定:发生自 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时,启动应急预案,及时采取抢险、救助、防护措施,优先保护学生人身安全和学校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或学生遭受侵害时,应及时告诫、制止、保护,必要时与学生父 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沟通或者报告公安机关处理。我们应把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第 一位,在事故灾难或是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发生时,树立优先保护学生的责任意识,在校园隐患发生时,勇于担当第一责任人,能让师德在新时代新教育中闪光。经过学习和老师们讨论,发现有许多中小学生意外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为此,我们作为教师要首先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班主任要利用班队活动、其他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有机、灵活地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提醒。通过学习,更增强了我的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使我更加会把学生的安全放首位,要加强责任心,让学校、教师及其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健康和平安,让每 一个学生都享受成长的快乐,也让我们的校园变成安全校园,幸福校园,和谐校园。
三、加强学生安全教育
学校安全关系着每个学生的安全,加强宣传教育,树立服务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其实有许多小学生意外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为此,教师要首先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我作为班主任,我将利用晨会、班队活动、思品等课程时间有机、灵活地对在校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教育。在教育中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浅显易懂的宣讲,同时要对《条例》中的重点章节内容重点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收效。班级的黑板报也要配合学习《条例》,进行大力宣传。也可通过告家长书、家长会、家访等适当的渠道向学生家长进行宣传。其次,我觉得教师要加强责任心,让学校、教师及其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健康和平安,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长的快乐,也让我们的校园变成安全校园,幸福校园,和谐校园。总之,通过学习《贵州省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我受益很大,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让学生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第二篇:学习《贵州省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心得体会
学习《贵州省中小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
心得------海外小学 2014.11.21 11月21日,我校集中学习了《省中小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明确了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牢固建立安全防范意识,成为全面推动依法治教进程、构建和协社会、维护学校安全和保护学生正当权益的重要法律武器,为创建安全***校园奠定了牢固基础。学完后收获颇丰,现将心得总结以下:
一、全面了解条例知识,掌控领会条例精华。
《 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由总则、伤害事故的预防、事故的责任认定、事故的处理、事故的侵害赔偿、法律责任、附则组成,以保护学生、学校正当权益为宗旨,突出夸大了学校依法负有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的责任,明确了社会各方面保障学生人身安全、预防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发生的共同职责,规定了处理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应当遵守依法、客观公正、公道适当的原则,特别加强了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的措施,界定了学校订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应当承当的法律责任,规定了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处理的途径、程序及赔偿办法等,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纵性。
二、通过解读条例,我熟悉到:
(一)加强职业道德学习,让师德闪光。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华,师爱为魂。“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条例规定:发生自然灾难、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时,启动应急预案,及时采取抢险、救助、防护措施,优先保护学生人身安全”和“学校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或学生遭受侵害时,应及时告诫、制止、保护,必要时与学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沟通或报告公安机关处理。”我们应把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在事故灾难或是自然灾难等突发事件发生时,建立优先保护学生的责任意识,在校园隐患发生时,勇于担当第一责任人,能让师德在新时代新教育中闪光。
(二)多方宣传教育,建立服务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实在有很多学校学生意外伤害事故是可以免的,为此,教师要首先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同时要对《条例》中的重点章节内容重点学习,进步学生的学习收效。其次,我觉得教师要加强责任心,让学校、教师及其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健康和平安,让每个学生都享受成长的快乐,也让我们的校园变成安全校园,幸福校园,平安校园。
第三篇:江苏省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学习稿...
《江苏省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学习稿(家长会)
主讲:顾东权
各位家长:
2006年11月30日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了《江苏省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该条例明确了社会各方的预防职责,合理界定了责任,规范了处理程序和要求。该条例将于今年3月1日实施。
今年元月,我参加了一个报告会,主讲人为该条例的主要执笔人、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办和法工委的刘克希主任,我获益匪浅。会上,上级要求各学校利用教师大会、家长学校、班会等,向广大教师、家长和学生宣讲这个条例,当然,针对不同的对象,重点可能有所区别。对老师,重点讲学校(包括教师)在预防学生意外伤害方面应履行的职责以及师德问题,还将进行书面考核;对家长,重点讲家长的职责和一些注意事项;对学生,重在培养他们自我防范意识。我校在学生安全教育这一块还是非常重视的,每学期都会组织法制教育,以前重在刑事方面,今年我们请了一个律师,给学生讲了民事方面合法权益的保护问题。
今天,利用这个机会,和各位家长一起共同学习探讨该条例的相关内容。我希望大家在这里不要把我当作老师,而是一个对未成年学生合法权益非常重视的社会人。我们家长之中有许多法律工作者,包括法官、检察官、公安人员、律师等,不对之处欢迎指正。
一、条例制定的背景和原因
中小学生大部分属于未成年人,其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的能力相对较弱,我省中小学生人数近1100万,每年都会发生大量的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由于学校和未成年人两个主体都存在一定特殊性,以及缺乏明确具体的法律依据,从而导致学生伤害事故从预防到处理都面临着许多矛盾和困难:一是对学生伤害事故责任认定、归责原则、事故处理途径等,当事人各执一端,难以统一;二是家长和社会要求学校对未成年人学生负有的安全保护职责,超出了学校职责和实际承受能力;三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与学校承担事故赔偿责任之间的矛盾突出,导致有些学校为尽量减少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而停上体育课、不开运动会、不组织社会实践,甚至只允许学生在校园内小步走,更为极端的是,规定课间除了上厕所,禁止学生出教室。这些因噎废食的做法,不仅摧残了人性,更是对教育的扭曲,是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莫大悲哀。
另一方面,现行关于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规定散见于《民法通则》及其有关的司法解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规、法规中,而且都比较原则。2002年教育部出台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对学生伤害事故处理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不少规定比较原则,且对非教育部门没有强制约束力。
因此,江苏省出台的这个条例,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孩子来说,多了一道维护合法权利的保护伞;对于学校而言,将进一步加强了安全教育和管理主动性和针对性;对于家长而言,该条例为家长替孩子合法维权指明了道路,家长也将进一步明确自己担负的法律责任。而且,该条例的发布者是省人大常委会,而非教育部门,也就是说,它是法律法规而非部门规章,它对中小学生的保护具有法律功效。
二、条例制定目的和适用范围
目的有三个:一是“为了预防和处理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这是手段;二是“保护中小学生的合法权益”,这是核心;三是“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条例中运用时间加空间的表达模式阐述了条例的适用范围:本省行政区域内中小学生(以下简称学生)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期间,以及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以下简称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处理,适用本条例。简单地说,一是在江苏省内上学的中小学生;二是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期间和在学校管理的设施内,包括校内活动和学校组织的课外社会实践等;三是人身伤害事故,即不包括因自身疾病造成突发事故。
三、需要理清的几个法律问题
这是今天讲座的重点内容之一。我在学校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十几年,协调处理了许多意外伤害事故的赔偿问题,在工作实践中,不要说学生,就是家长,也有许多人对法律不是非常了解,只是凭着感情来看待和处理,所以首先和各位家长聊一聊几个大家容易混淆的概念。
(一)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是监护还是教育?
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社会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未成年学生在校期间,学校应承担监护责任,另一种认为,学校承担的是教育和管理责任。条例采用了第二种观点,规定学校在教育教学活动期间依法负有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的职责。
之所以认为学校不承担监护责任,首先,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且在法律规定的几种可以充当监护人的规定中,从来没有条款提及学校的监护责任。从现实实际来看,既然承担监护责任,就必然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举个简单的例子,学生把人打伤了,赔钱的是这个孩子的父母;学生被人打伤了,得到的赔款也是由被害人的父母所有,跟学校没有任何关系。
所以,本条例规定:“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并有义务配合学校落实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保护措施。”“学生应当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纪律,服从学校的教育和管理,根据自身的认知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避免和消除相应的危险。”
(二)伤害事故的责任认定原则
条例在三个地方论及责任问题。首先一个大的原则是,本条例采用的是归责原则,即过错责任原则,通俗一点地讲,就是根据当事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无因果关系,有错就有责任,没错就不负责任。
举个例子,甲同学无故打了乙同学,造成乙同学脸部受伤,那甲同学就应承担医药费等;但如果乙同学说我感冒了,那甲同学就不必负担这笔医药费,因为乙受伤和感冒不存在因果关系。
再举个例子,某学校周六组织学雷锋活动,有个学生在去学校途中被车轧死,家长状告司机和学校。家长认为,周六是法定休息时间,如果学校不组织活动,孩子就不会出门,也就不会遭遇车祸,所以学校有错。法院审理认为,孩子的死亡与学校组织活动无因果关系,即学校组织活动不会必然导致孩子死亡,孩子的死亡与司机违章有必然联系,存在因果关系。故判决学校不承担责任。这就是过错责任原则。
也许有家长会问,很多事情确实找不到责任人,那我孩子受伤,苦不是白吃了?也不尽然。条例规定:当事人均无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公平原则,由当事人适当分担经济损失。
举个例子,两个学生无意中发生了碰撞,造成了甲同学骨折,双方都无责任。如果费用较小,一般家长就算了,自己承担了(提倡这点,费用较少时没必要斤斤计较,要为孩子的人际关系考虑);如果费用较高,可要求对方适当承担一点(不是赔偿,只是补偿,这是一个法律问题),但这“适当“不是简单的五五分账。这叫公平责任原则,即大家都没错,但一方受到伤害,另一方从人道主义出发,给予一定的补偿。
(三)学校和家长学生什么情况下应承担责任,什么情况下免责?
条例对学校、教师在预防校园伤害事故中的法律责任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共有六大条数十款,因时间关系,不一一介绍(教师大会上将认真学习)。简单地说,包括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和保护,涵括了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除去免责条款,学校都要负责任。
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因下列九种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法律责任:
1、学生在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
2、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期间擅自离开教育教学活动区域,学校已经尽到管理职责的;(某学校曾发生过一件事情,一个学生课间从学校溜出来遭遇车祸骨折,经调查,学校门卫管理到位,学生是爬围墙出去的,且上课老师发现学生缺课后及时向家长作了通报,并在校内进行了巡查,故判决学校不承担责任。
3、学生在非教育教学活动期间擅自进校或者自行滞留学校期间发生的;(这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争议,如果说周末学生擅自进入学校玩耍而引发意外事故,学校可以免责的话,那什么叫“自行滞留学校期间”,放学后多长时间不离校就算滞留,法律没规定。所以为减少争议,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各方应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一方面学校要加强教育和管理,另一方面家长也要教育孩子放学后及时离校。
4、学生有特异体质、特殊疾病,其监护人未书面告知学校,而学校又难以知道的;(条例在第十七条中明确规定,有特异体质或者特殊疾病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及时书面告知学校,并向学校提供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与疾病有关的书面材料;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因特殊情况无法告知的,可以委托他人告知。涉及学生隐私的,学校应当保密。所以,下学期开学时,请有特异体质或者特殊疾病的学生的家长提供书面材料,包括孩子病情介绍和医嘱,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与疾病有关的书面材料。
5、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期间以及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突发疾病,学校已经及时采取救助措施的;(即伤害是由自身疾病引起的,学校已采取救助措施的,如停课休息、拨打急救电话等)
6、学生因自身原因或者相互之间的过错导致伤害或者死亡的;(这是两个法律关系:自身原因,如走路时自己摔倒,或自残等;相互之间过错,即当事双方或多方发生纠纷导致伤害事故发生的,责任不由学校负责。在条例起草时,此款有争议,有家长认为学生进入学校,在校内发生打架斗殴致人受伤,学校怎么会没责任呢?这里家长有认识错误,即学校免责的前提是学校行为并无不当。如果学校没有对学生进行过安全和法制教育、没有采取措施防范措施、伤害事情发生时有教师在场但未加劝阻的,学校还是要承担一定责任的。即学校要免责,首先要证明自己没有错误。)
7、来自学校外部的突发性、偶发性侵害造成的;(前提也是要学校无过错)
8、在对抗性或者具有风险性的体育或者竞赛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的;(如篮
球比赛、足球比赛等等,此款也有家长有不同意见,但条例制定者认为:如果学校开设的课程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硬件安全和制度管理上并无不当,学校可以不承担责任。
9、法律、法规规定不应当由学校承担法律责任的其他情形。
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已经履行教育、管理、保护职责的,学生或者其监护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1、学生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违反社会公共行为准则、学校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纪律,实施了按其年龄、认知能力应当知道可能危及自身及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的;(曾经有学生违规攀爬围墙造成骨折,家长要求学校承担责任,法院认为,学校对学生进行过安全教育,制定了校纪校规,围墙是安全的,但学生明知攀爬围墙违法学校规定,明知攀爬围墙具有危险性,仍爬墙,所造成的后果自己承担,学校无责任。还有一学生,排队下楼做操时,故意押后队伍,等前方空出三四级楼梯后再跳下去,在起跳时,后面人收不住脚推了一下,致使他骨折。家长状告后面的学生和学校,法院审理认为,学校楼梯符合安全规范,要求学生排队下楼并无不当,学生在受伤后及时通知了家长并送医院救治,学生应当知道故意押后队伍再起跳具有危险性,故判决责任自负,后面的学生和学校无责任。)
2、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已尽告诫、制止等义务,但学生拒不改正的;(曾有一学生,在课间爬到单杠上,然后抓住单杠上方的树枝往下跳,同学劝阻,他执意要跳,结果造成腿部骨折。法院认为,学校单杠是用来体育锻炼的,而不是用来做危险游戏的;单杠符合安全标准;事故发生在课间并非体育课;该同学不听他人劝阻;事故发生后,学校及时送医院救治,学校履行了教育、管理和保护责职,后果由该同学自己承当。)
3、明知学生有特异体质、特殊疾病,但未及时书面告知学校的;
4、学生的身体状况、行为、情绪等有异常情况,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但未履行相应监护职责的;
5、法律、法规规定学生或者其监护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其他情形。也许有家长会认为:这个学校没责任,那个学校没责任,是不是法律在袒护学校?不对,法律是不会袒护任何人的,况且制定本条例的根本核心是保护中小学生的合法权益,其实本条例对学校的责职要求更多更细,且学校要免责,首先要证明学校无过错,这举证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之所以制定学校免责条款和学生家长应负相关法律责任,主要还是想明确在预防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发生,家长应尽的法律义务。我们作老师的,要教书育人,既要传播知识,又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我们作父母的,生养孩子,意味着不仅要给予孩子生命,更要培养,要监护,要使之健康快乐安全地成长,从这点来看,学校和家长的目的应该是一致的。
其实,条例不仅对学校、家长、学生的职责进行了区分,而且还对公安、法院、城建、环保、医院、国土资源等部门的职责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四)伤害事故的处理与赔偿问题
前面已经谈过,人身伤害事故责任追究实行过错原则,兼顾公平责任,即有错就有责,有责就需赔。
条例中还提及了另一个法律责任:因学校和学生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由第三人承担法律责任。当然,前提是学校要尽了管理、制止的责任。
条例还明确指出: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人不承担解决受伤害学生及其亲属的户口迁移、房屋调配、工作调动等与学生伤害事故无关的事宜。
此外,在“法律责任”章节,对学校及有关责任人的处理、对违纪学生的处理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包括处分、解聘、追究刑事责任等。对于辱骂、殴打、恐吓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对于侵占、损毁学校教育教学、生活服务设施设备和其它财产的,对于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将依法赔偿;构成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关于赔偿,不得不提及保险问题。此次条例的一大亮点是,以法规的形式要求学校购买校方责任险,经费由省市财政统筹。
也许有家长会担心,这样看来,如果学校有责任,需赔钱,而钱是由保险公司出,那学校是否会对安全教育和管理松懈呢?这种担忧是多于的。从制度上来看,无论钱由谁出,教育部门对学校安全考核是不会松懈的,校长的安全责任永远是一道紧箍咒;从情理上来讲,无论是校长还是老师都是为人子女、为人父母的,绝不会主观故意松懈对安全的重视;第三,保险公司也不会做冤大头,它肯定会主动参与校园的安全教育和管理以及检查,尽量较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可能还有家长会这么想,反正又不是学校掏钱,所以不管有理无理都来纠缠学校和保险公司,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无用的。保险公司是一个商业机构,它不是社会福利机构,只有学校在学生人身伤害事故上责任,它才会赔钱;而且它也要根据有关条款给予赔付,而不是你说多少就是多少。
可能还有家长认为,既然有了校方责任险,那我就不用再给孩子买意外伤害险了。其实这又是一个误区,两者是个不同的概念。学生学平险是个体保险,由学生自愿购买,提供意外伤害保障、疾病身故保障、意外伤害医疗保障以及住院医疗保障,出险后,保险公司把保险金给付学生本人或受益人。学平险涵括的范围大,即不论是否发生在学校或是否与学校有关,只要因意外伤害受伤了就可以得到赔款;而校方责任险赔付前提是,学校组织的活动,学校有过错。所以校方责任险的理赔面应该是很小的,而且一般的小额赔偿可能操作起来比较麻烦,得不偿失;但一旦有重大事故发生,对学校权益、对受害学生而言,都有极大的保障。
所以,条例中明确指出鼓励和提倡学生父母为学生办理意外伤害保险(一般每年30—40元),一是意外伤害防不胜防,二是一旦有了保险承担了部分医疗费用,也有利于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理,因为毕竟孩子还要在班级在学校生活和学习,和同学要长久相处,为几十块钱闹翻脸不利于孩子在社会立足。这和法律无关,关乎道德和人际交往。
这里提醒家长注意的是,学平险的赔付不与其它保险的赔付冲突;但孩子就医的医院有规定,即只能去公立医院,包括人民医院、鼓楼医院等;在私立医院治疗的,将不能获赔。如果孩子骨折了,去“张接骨”那里治疗,好像不赔。
四、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重在预防
1、孩子有特殊疾病要及时书面告知学校。
2、家长要切实履行监护职责,不能放任不管。个别的家庭和学校已无法完成教育职责的,建议家长将孩子送往专门学校给予矫正,如工读学校等,以使尽早改掉不良习性,早日回归正常状态。
3、做好安全教育。如防火、防盗、交通安全、游泳、不进网吧等;假期和重要活动前(包括社会实践活动),尤其要给予重点关注。
4、做好心理疏导。心理疏导是件大事,学校成立了心理疏导室,也开展了
一些活动,但心理疏导的重任家长责无旁贷,因为你们有血缘关系有亲情。这里重点讲一下如何进行青春期教育。这是家长、学校乃至社会的头疼问题,不讲不好,讲深讲透了又怕引起不可预测的后果。目前,一般学校的青春期教育途径主要还是课堂,渗透在生物课、健康课和思想品德课,理论性和针对性不强。所以我校在此基础上通过专题小报和讲座形式给予补充。家庭怎样进行呢?一个比较有效又能避免尴尬的措施是:首先家长心态要好,要以正面的、欣赏的角度对待孩子的生长发育;其次,可以购买一至两本有关书籍(内容最好涵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图片与文字、理论和事例相结合的),将书插在孩子书橱里,让孩子在不经意中发现,他自然会仔细阅读的。
第四篇:江苏省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
江苏省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
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25号
由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于2006年11月30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3月1日起施行。
2006年11月30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预防和处理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保护中小学生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中小学生(以下简称学生)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期间,以及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以下简称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处理,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保障学生人身安全,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学校举办者、学校、学生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第四条 学校应当依法履行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的职责。
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有义务配合学校落实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保护措施。
学生应当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纪律,服从学校的教育和管理,根据自身的认知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避免和消除相应的危险。
第五条 处理学生伤害事故,应当遵循依法、公正、合理、及时的原则,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
第二章 伤害事故的预防
第六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学生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工作的领导,建立教育、公安、文化、体育、卫生、环境保护、工商、质量技术监督、安全生产监督、建设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参加的学校安全管理协作机制,督促各有关部门做好学生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工作。
第七条 教育行政部门负责部署、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学校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工作,指导学校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有关应急预案和学生伤害事故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
第八条 公安机关应当协助学校开展治安、消防、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指导和监督学校做好校内防火和安全保卫工作,加强对学校及其周边区域的治安、消防、交通管理,履行下列职责:
(一)在学生上学和放学时段,加强对学校周边区域的巡逻,及时制止和查处危害学生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
(二)定期对学校进行消防安全监督检查,督促学校消除消防安全隐患;
(三)在学校附近设立学校标志,并在学校门前路段设置车辆禁停、警示、限速等标志标线,没有行人过街设施的,应当施划人行横道线,设置提示标志,维护交通繁忙路段学校出入口道路的交通秩序。
公安机关、交通部门应当加强对载运学生的车辆、船舶的安全管理,取缔无牌无证、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车辆、船舶,及时制止和查处超载等违法行为。
第九条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学校的食品、饮用水的卫生状况以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依 1
法进行监督检查,指导监督学校改进卫生工作,加强对为学校及学生提供服务的生产经营者的卫生监督管理。
第十条 国土资源、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及其周边区域的危及学校建筑物、活动场所、通道等安全的山体、水流进行定期测评,并根据测评结果告知有关部门或者学校采取禁止使用或者通行、限期整改、设置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等措施。
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在新建中小学校的网点布局、选址与规划设计中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治地质灾害。
第十一条 发展改革、规划、建设、环境保护、文化、工商、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等部门以及学校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依法加强对学校及其周边区域建设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及时制止和查处下列行为:
(一)建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对学校安全有危害的项目的;
(二)依傍学校围墙搭建建(构)筑物的;
(三)进行有污染环境以及其他影响学校和学生安全的生产经营活动的;
(四)在校园周边两百米范围内设立歌舞、电子游戏、互联网上网服务等限制未成年人进入的经营性文化娱乐场所的;
(五)在学校门前及其两侧五十米范围内摆摊设点、堆放杂物的;
(六)设置影响学生安全或者正常通行的设施设备的;
(七)依法应当制止和查处的其他行为。
第十二条 学校举办者和学校应当提供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安全、卫生标准的校舍、场地以及其他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
学校举办者和学校不得将操场等教学场地用于停放校外机动车辆,将校舍、场地以及其他教育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设备用于其他用途的,不得影响学校教育教学秩序和危害学生人身安全。
第十三条 学校应当将安全教育纳入日常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的认知能力、身心特点、民事行为能力,采取多种形式,经常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自我保护和自救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
学校应当利用家长会等形式,指导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心理疏导,预防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和学生伤害事故预防的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制定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落实学校安全管理和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
第十四条 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伤害事故的防范,并履行下列职责:
(一)开展体育、实验和其他教育教学活动,应当符合国家、省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二)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习、考察等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文化娱乐和其他集体活动,应当与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相适应,符合安全、卫生要求,专人负责,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三)提供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关的物品和服务,应当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安全、卫生标准;
(四)对所选择的实习单位和向学生提供设施、设备、物品和服务的经营者,应当审查其是否具备相应的资质和必要的安全保障条件,提供的设施、设备、物品、服务是否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安全、卫生标准;
(五)在具有危险性的教育教学、生活服务设施设备上和校内施工区域,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六)加强安全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设备,应当停止使用,及时采取防护、警
示措施并予以维修或者更换;
(七)对有危险性的设施设备、教学科研实验仪器、辐射材料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易燃易爆物品,应当建立健全使用和管理制度,存放于安全地点,指定专人保管,并对产生的有毒有害废弃物统一收集、分类贮存,交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运输、处理;
(八)对因患有疾病或者其他原因不适宜从事教育教学及辅助工作的教职员工,应当及时调离相应的工作岗位;
(九)依法履行消防职责,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十)建立健全校车及其驾驶人安全管理制度,校车及其驾驶人应当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
(十一)建立学校门卫管理等内部安全保卫制度,由专职保安或者能够切实履行职责的人员担任门卫和其他保卫人员,对进入学校区域的来访人员和车辆加强管理;
(十二)建立学生请销假制度,对学生请销假进行登记;
(十三)建立健全住宿学生管理制度和安全保护措施,做好住宿学生的生活管理和安全保护工作;
(十四)对监护人书面告知以及学校自行发现的有特异体质或者疾病不适宜参加某种教育教学活动的学生,给予必要的照顾,对不适宜在校学习的学生,建议其请假或者休学;
(十五)对在教育教学活动期间以及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突发疾病或者人身受到伤害的学生及时予以救助;
(十六)改变放学时间以及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学生有未到校、擅自离校等与学生人身安全直接相关的情形时,及时告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十七)发现学生行为可能危及自身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应当及时予以制止;
(十八)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时,启动应急预案,及时采取抢险、救助、防护措施,优先保护学生人身安全;
(十九)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五条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制定学生军事训练规范和安全事故预防制度,明确训练的科目、形式、课时、教员、安全防范措施和安全责任,督促学校做好学生军事训练的安全保障工作。
学校应当依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合理安排军事训练的时间、科目和强度,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
第十六条 学校教职员工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工作纪律,恪守职业道德,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不得擅离工作岗位,不得有侮辱、歧视、体罚或者变相体罚以及其他伤害学生的行为,不得在工作中违反操作规程及其他有关规定。
学校教职员工在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时,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能力和身心特点,进行安全教育。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或者学生遭受侵害时,应当及时告诫、制止、保护,必要时,报告公安机关处理。
第十七条 学校应当主动向新入学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了解其身体健康情况。有特异体质或者特殊疾病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及时书面告知学校,并向学校提供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与疾病有关的书面材料;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因特殊情况无法告知的,可以委托他人告知。涉及学生隐私的,学校应当保密。
第十八条 为学校、学生提供教育教学、实习和生活设施设备、场地,以及其他与学生学习和生活有关的物品和服务的学校举办者以外的单位、个人,应当落实各项安全保障措施,所提供的设施设备、物品、场地和服务应当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安全、卫生标准。
在学校内施工作业、参观访问或者开展其他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学校的安全制度,服从学校的安全管理。
第十九条 鼓励和支持志愿者协助有关部门和学校做好学生伤害事故预防工作,保护学生人身安全。
第三章 伤害事故的责任认定
第二十条 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应当根据相关当事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据过错责任原则确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一条 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一)学校未履行法律、法规、规章和本条例规定职责的;
(二)学校教职员工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的;
(三)法律、法规规定学校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二条 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法律责任:
(一)学生在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
(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期间擅自离开教育教学活动区域,学校已经尽到管理职责的;
(三)学生在非教育教学活动期间擅自进校或者自行滞留学校期间发生的;
(四)学生有特异体质、特殊疾病,其监护人未书面告知学校,而学校又难以知道的;
(五)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期间以及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突发疾病,学校已经及时采取救助措施的;
(六)学生因自身原因或者相互之间的过错导致伤害或者死亡的;
(七)来自学校外部的突发性、偶发性侵害造成的;
(八)在对抗性或者具有风险性的体育或者竞赛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的;
(九)法律、法规规定不应当由学校承担法律责任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三条 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已经履行教育、管理、保护职责的,学生或者其监护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一)学生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违反社会公共行为准则、学校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纪律,实施了按其年龄、认知能力应当知道可能危及自身及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的;
(二)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已尽告诫、制止等义务,但学生拒不改正的;
(三)明知学生有特异体质、特殊疾病,但未及时书面告知学校的;
(四)学生的身体状况、行为、情绪等有异常情况,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但未履行相应监护职责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学生或者其监护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四条 因学校和学生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由第三人承担法律责任。学校有未尽职责范围内相关义务的过错的,应当在其能够制止或者防止损害的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第二十五条 实习单位或者向学校、学生提供设施设备、场地、交通工具、食品以及其他物品和服务的经营者,或者学校以外的活动组织者因过错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学校有过错的,也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第四章 伤害事故的处理
第二十六条 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立即采取救助措施,将受伤害学生就近送医疗机构进行救治,保护事故现场,保全相关证据,并及时通知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保险公司。
医疗机构对受伤害学生应当及时组织抢救和治疗,不得拒绝、推诿或者拖延。
第二十七条 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向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报告。属于重大学生伤害事故的,学校应当立即向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报告。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接到学校报告后,应当立即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发生违法犯罪活动、交通事故以及出现食物中毒、传染病疫情等情况的,学校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立即报告公安、卫生等部门。公安、卫生等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按照规定组织人员进行调查处理。对于群体性不明原因的疫情、中毒等情形,学校应当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依法落实防控措施。
第二十八条 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及时组织调查处理,并通知保险公司参与;学校无法调查处理的,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调查处理。发生重大学生伤害事故,由学校所在地人民政府组织教育、公安、卫生、安全生产监督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并在事故发生之日起三十日内提出事故调查处理意见。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受伤害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可以参加学生伤害事故的调查处理,有权了解学生伤害事故及相关调查处理情况,学校及有关部门应当如实告知。
第二十九条 对学生伤害事故的民事赔偿事项,当事人可以自愿协商处理,或者向学校所在地教育行政等部门申请调解,也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或者提起诉讼。
第三十条 教育行政等部门收到调解申请后,应当指派专人负责,调解时可以邀请其他学生家长、法律专家、社区服务工作人员等社会有关方面人员参加,听取他们的建议、意见。
教育行政等部门应当自接到调解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结束调解。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的,应当签订调解协议书;调解不成,或者当事人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已经受理的,应当终止调解。调解结束或者终止,教育行政等部门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
经调解达成的协议,当事人不履行或者反悔的,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第三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干涉依法对学生伤害事故进行的调查处理,不得侮辱、殴打、恐吓学校教职员工、学生,不得侵占、损毁学校的教育教学、生活服务设施设备和其他财产,不得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第三十二条 学校应当自伤害事故处理结束之日起三十日内将事故处理结果书面向其所在地教育行政等部门报告;重大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结果,学校所在地教育行政等部门应当自伤害事故处理结束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部门报告。
第五章 伤害事故的损害赔偿
第三十三条 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人,应当根据过错程度对受伤害的学生给予赔偿。当事人均无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公平原则,由当事人适当分担经济损失。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人不承担解决受伤害学生及其亲属的户口迁移、房屋调配、工作调动等与学生伤害事故无关的事宜。
第三十四条 学生伤害事故损害赔偿费用的范围和标准,依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确定。
第三十五条 因学校教职员工在履行职务中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学校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责任人进行追偿。
第三十六条 学生为维护国家、集体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而受到伤害的,由侵害人承担赔偿责任。没有侵害人、不能确定侵害人或者侵害人没有赔偿能力的,相关受益人应当在受益范围内对其给予适当经济补偿。
第三十七条 政府应当组织学校办理学生伤害事故校方责任保险,保险费用由省财政统筹支付。
当政府举办的学校依法应当承担的赔偿金额大于校方责任保险的赔偿金额时,其差额学校承担有困难的,由地方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第三十八条 禁止将校方责任保险费用向学生摊派。
鼓励和提倡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学生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九条 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学生伤害事故预防措施不落实,经有关部门督促限期改正而逾期未改的;
(二)校舍或者其他教育教学、生活服务设施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未及时采取措施的;
(三)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负有主要责任且情节严重的;
(四)学生伤害事故发生后,未及时采取救护措施导致损害加重的;
(五)瞒报、缓报或者谎报学生伤害事故的;
(六)拒绝、阻挠学生伤害事故的调查,或者提供虚假情况、隐瞒事实真相的。第四十条 学校教职员工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学校应当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可以依法予以解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一条 学生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学校可以依据学籍管理的规定给予相应的处分。
第四十二条 当事人以及其他有关人员对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及时予以制止,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构成违反治安管理处罚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侮辱、殴打、恐吓学校教职员工、学生的;
(二)侵占、损毁学校教育教学、生活服务设施设备和其他财产的;
(三)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
第四十三条 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未履行相应职责,对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负有责任的,或者在学生伤害事故调查处理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或者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四条 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为:
(一)中小学生,是指在国家或者社会力量依法举办的全日制的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受教育者和在其他学校全日制就读的中等教育阶段的受教育者;
(二)教职员工,是指校长、教师以及学校的其他职工;
(三)学校的举办者,是指举办学校的人民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民办学校的出资人;
(四)教育教学活动期间,是指在校内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活动期间,寄宿制学生住宿期间,以及学校组织安排的校外活动期间;
(五)人身伤害,是指死亡,肢体残疾,组织器官、精神功能障碍,以及其他影响人身健康的损伤;
(六)重大学生伤害事故,是指发生学生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两人以上,以及三人以上集体性受伤害事件。
第四十五条 幼儿园中的儿童以及少年宫等校外教育机构中的中小学生的人身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处理,可以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四十六条 本条例自2007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学习《贵州省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心得体会
学习《贵州省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
心 得 体 会
袁伦会
2014年11月11日,全校教师集中学习、宣传贯彻了《贵州省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通过培训学习,明确了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提高了安全防范意识,为创建安全和谐校园奠定了牢固基础。现将我个人心得总结如下:
一、认真贯彻、领会精神。《贵州省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突出强调了学校依法负有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的责任,明确了社会各方面保障学生人身安全、预防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发生的共同职责,规定了处理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应当遵循依法、客观公正、合理适当的原则,尤其加强了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的措施,界定了学校对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规定了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处理的途径、程序及赔偿办法等,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学习心得:
(一)加强教师的师德培训。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师爱为魂。“教师的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条例规定: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时,启动应急预案,及时采取抢险、救助、防护措施,优先保护学生人身安全和学校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或学生遭受侵害时,应及时告诫、制止、保护,必要时与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沟通或者报告公安机关处理。我们应把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在事故灾难或是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发生时,树立优先保护学生的责任意识,在校园隐患发生时,勇于担当第一责任人,能让师德在新时代新教育中闪光。
(二)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老师们在经过培训、讨论后认为,有许多中小学生意外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为此,我们作为教师要首先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班主任要利用班队活动、其他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有机、灵活地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提醒。
通过学习,更增强了我的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使我更加会把学生的安全放首位,要加强责任心,让学校、教师及其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健康和平安,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长的快乐,也让我们的校园变成安全校园,幸福校园,和谐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