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总结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上周刚刚结束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学习。在没接触这门课之前,对职业生涯的理解就是将来要干什么工作。在学习这门课程和查找资料后,才对职业生涯有了新的认识。
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职业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的连续性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一生中职业、职位的变迁及工作理想的实现过程。简单的说,职业生涯就是一个人终生的工作经历。一般可以认为,职业生涯开始于工作前的职业学习和培训,终止于退休。学习了这门课后,我觉得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跟他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有着密切关系。就我现在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可以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拥有压力和挑战、更要切合实际的对未来工作和生活的一种设想。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在大学生明确自己兴趣、爱好的前提下,在认真分析个人性格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专业特长和知识结构,对将来从事工作所做的方向性的方案。大学生在走向社会前,将现实环境和长远规。
职业生涯活动将伴随我们的大半生,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才能实现完美人生。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能够评估目前的成绩,也可以说是对目前的自我评价,有利于促进个人努力工作。
二、帮助确定职业发展目标,我们通过自我评价、分析,确定自己的职业路线,正确制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有利于大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
三、有助于帮助抓住重点,职业生涯规划能让我们区分工作的轻重缓急,紧紧抓住重点,增加我们成功的可能性。
四、能让我们努力奋斗,很多时候,当规划具体时,我们每做出一份努力,都能看到成绩。所以,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我们为目标而努力奋斗。
五、有助于个人潜能的发挥,增强个人实力。而要设计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就必须扬长避短,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念、人格特点、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因素来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个时候,我们会逐渐发挥出一些潜力,在不断努力下,越来越多的潜力会发挥出来。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成功与否也是以其一生的标度来衡量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变革的时代,一切都在变化,唯有变化是不变的。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是用未来的目标来预示自己的变化。只有我们善于对未来规划,才能有正确的前进方向和有效的行动措施,才能充分发挥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充分开发自身潜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上完职业生涯规划课后,我想了很多东西,我认为,真正的认识自我,才能对自己的未来职业作出正确的选择,才能确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作出最佳抉择。原来我和许多刚进大学的同学一样,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我每天除了上课之外我不知道该干什么、怎样分配我的时间,我对自己的将来没有什么规划。我总是想船到桥头自然直,想那么多干嘛。智者创造机会,强者把握机会,弱者坐等机会。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不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浑浑噩噩、没有目标、方向的过日子。现在我意识到我们大学生面临着工作就业压力,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能使我们更好地进入社会。因此,在职业生涯中,客观的自我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我们只有提前去准备和规划它,才能让自己的职业目标一步步地靠近现实。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有机、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随着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及时地加以调整和修正。但不管怎么样,我都会朝着自己的理想前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
尽管大二才学习这们课程不算早了,但我坚信只要认识到从来都不晚。它让我们及时的接触到了自身专业的前途与发展,尽早的对人生作出一个规划并为之而奋斗。一个人应该为理想而活着,只有怀着对理想的追求,学习和生活才会有意义.大学生活对一个人的品格塑造往往发挥很大的作用,在这个阶段去学一些关于人生规划的知识是很有用而且很有必要的。非常感谢各位老师的悉心指导,让我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中学到很多对以后人生有指导性的知识。我坚信也确信自己在面对众多优秀的对手时,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第二篇:职业生涯规划课总结
职业生涯规划课总结
到了大学我们学了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很高兴,我们的老师是位女老师。我认为她是一位认真负责而且十分具有活力与热情的老师。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老师能够很好的去感染学生。通过职业规划我懂得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刚进入大学时还想着什么时候能成为向达尔的学姐学长们那样懂事那样成熟,转眼间大一这一学年的生活即将过去。年轻的一代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在社会大潮中奋斗打拼,我不由考虑起自己的前程:在机遇与挑战面前,作为一个大学生,我将如何面对,我究竟能扮演一个什么样的人。通过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我内心深处受到强烈的震撼,无论从思想方面,知识方面,还是工作方面均受益匪浅。从对职业的理解方面和对职业的目标方面等等,都从一种模糊状态达到一种豁然开朗、在这里我谈谈从学习中得到的启迪和体会:如果要想把职业变成事业去发展,责任使命是动力源泉,没有责任感的人,是不可能有事业心的,没有事业心就没有事业的发展,没有事业的发展也就谈不上能找到自己。一个人最终成功与否,在多大程度上成功,也并不是最关键的,关键的是做正确的事情,并且把事情做好的能力。
职业生涯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正常人大概要工作35年,这好比是一场马拉松比赛,和真正马拉松比赛不同的是,这场比赛没有职业选手,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机会,要知道,有很多人甚至坚持不到终点,只有少数人是跑到终点的,因此在刚开始的时候,去抢领先的位置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职业生涯就像一场体育比赛,有初赛、复赛、决赛。初赛的时候大家都刚刚进社会,大多数都是实力一般的人,这时候努力一点认真一点很快就能让人脱颖而出,于是有的人二十多岁做了经理,有的人迟些也终于赢得了初赛,三十多岁成了经理。然后是复赛,能参加复赛的都是赢得初赛的,每个人都有些能耐,在聪明才智上都不成问题,这个时候再想要胜出就不那么容易了,单靠一点点努力和认真还不够,要有很强的坚忍精神,要懂得靠团队
职业生涯规划 1的力量,要懂得收服人心,要有长远的眼光„„
看上去赢得复赛并不容易,但,还不是那么难。因为这个世界的规律就
是给人一点成功的同时让人骄傲自满,刚刚赢得初赛的人往往不知道自己赢
得的仅仅是初赛,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懂得了全部,不需要再努力再学习了。
最终的决赛来了,大家都是高手,这个时候的输赢或许只能等待对方犯
错,世界的规律依然发挥着作用,赢得复赛的人已经不只是骄傲自满了,他
们往往刚愎自用,听不进去别人的话,有些人的脾气变得暴躁,心情变得浮
躁,身体变得糟糕,他们最大的敌人就是他们自己。这和体育比赛是一样的,最后高手之间的比赛,就是看谁失误少谁就赢得了决赛。
不快乐,是因为你不知道要什么,你工作快乐么?有没有觉得干了一段
时间以后工作很不开心?有没有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有没有觉
得工作像一团乱麻每天上班都是一种痛苦?有没有觉得其实现在的公司并
没有当初想象得那么好?你从工作中得到你想要得到的了么?你有没有想
过,你为什么不快乐?
其实,你不快乐的根源,是因为你不知道要什么!你不知道要什么,所
以你不知道去追求什么,你不知道追求什么,所以你什么也得不到。
我总觉得,职业生涯首先要关注的是自己,自己想要什么?大多数人大
概没想过这个问题,唯一的想法只是——我想要一份工作,我想要一份不错的薪水,我知道所有人对于薪水的渴望,可是,你想每隔几年重来一次找工
作的过程么?你想每年都在这种对于工作和薪水的焦急不安中度过么?不
想的话,就好好想清楚。越是焦急,越是觉得自己需要一份工作,越饥不择
食,越想不清楚,越容易失败,你的经历越来越差,下一份工作的人看着你的简历就咒眉头。有生存压力就会有很多焦虑,积极的人会从焦虑中得到动
力,而消极的人则会因为焦虑而迷失方向。所以人都必须在压力下做出选择,这就是世道,你喜欢也罢不喜欢也罢。
天下没有轻松的成功。成功,要付出代价。请先忘记一切的生存压力,想想这辈子你最想要的是什么?所以,最要紧的事情,先想好自己想要什么。
听了老师的职业生涯开发和管理的讲授,感觉到要实现职业生涯的目
标,自己要树立对工作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有的人残疾你看得见。”那是肉
体上的残疾。“有的人残疾你看不见,”这是心灵的残疾。我想我们每个人都
不想有心灵上有残疾吧。所以我今天把“增强工作责任感,为找到职业锚,实现自我价值打下坚实基础”作为一个观点,同大家交流共享,希望大家多
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不要让内心没有工作责任感,不想找到自己的职业锚,不愿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成为我们心灵上的残疾!
第三篇:职业生涯规划课总结
生涯规划课程总结
短短几周时间,生涯规划课也将走向结束。慢慢回想这几周和大家一起上课的日子,满是新奇与欢乐。还记得第一节课上,在老师的带动下,我们每个人和不同系的同学坐到了一起,那时的我都不敢主动和组员说话。然而,我们V5队的同学是如此友善,几周结束,我们已经逐渐变成了好朋友。课堂上,讨论问题很积极,经常会被学长们幽默的话语逗笑。当时不觉得如何,现在想想,真的是欢乐多多。然后,我就来谈谈我在这门课上的收获吧。每个人都想成就一番事业,然而,成功者是少数,大部分人都无法达到自己心中所想。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个人能力不够,而是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进行一个合理的规划。只有通过一个合理的规划,才会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努力,走向成功。在这门课上,我们从各个方面对自己进行了探索,包括性格探索、兴趣探索、价值观探索、技能探索以及职业探索,通过一系列测试,对自己内心进行了探索与发现。尤其记忆最深的一节课上,老师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拍卖会。在那次拍卖会上,我得到了最想要的东西:稳定的生活保障。清楚的记得,那节课接下来又进行了一次测试,那次测试的结果显示:我心中,安定最重要。就是这节课,让我发现自己是多么需要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可以说,准确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是通向目标的关键。
人最大的缺点就是不了解自己。而无论做任何事的时候,对自己有个全方位的认识是必须的一项能力。我们学习找不到窍门,工作不合心意不是因为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选择出现了错误。对自己能力的错误认知,或是未能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以致不能发挥所长,这才是问题的症结。另外,即使发现了自己的优势,没有一个合理道德规划与安排,也是不能达到预期目标的。这就要求我们学会规划我们的大学生活。我在哪个位置?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现期的环境允许我做什么?我需要做什么准备来达到我的目标?第一步是什么?第二步又是什么?对自己进行一个合适的定位,发现自己的所在,充分认识周围的环境,合理规划是必要的。同时,也要学会发现自己的瓶颈所在。什么是我的致命弱点?我该如何让它的抑制因素影响是最小?在自身可控因素中,哪些是客观的,哪些是主观的?这也是要考虑到的问题,我们要对自己形成全方面的认知。
当认知完成,接下来就是行动了。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就要求我们有坚韧的毅力能够抵挡外界的诱惑与自身内心产生的烦躁感。真正的成功,往往在一瞬之间像一场梦溜走,在你懈怠的时候。所以,在行动之前,我们就该做好充分的心里准备。在实践过程中,即使遇到了一些意料之外的困难,我们也要镇定面对。坚持到最后,微笑也会到最后。
无论怎样,8周的时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对这门课程,我觉得很是满意,希望通过这门课,更多的同学可以受益。
第四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感想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感想
大学,是一个亚社会,是一座让大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我一直认为机会总是留给有心之人。要懂得设立目标,做好每一步的规划,完成每一个任务。选择职业是人生大事,因为它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可是作为一个大一的学子,像许多人一样,还对大学四年的规划充满了困惑,对大学后的规划更是一头雾水。于是,选择了曾璇老师的“大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拓展”课。
选修了这门课程,初步了解职业规划的有关知识,并更清楚地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在学习知识之余,还应该培养自己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就是结合个人特点,发展个人优势,寻求合适自我的职业,并做好大学时,大学后的规划。
第一步是自我评估。根据家长、老师和同学们的评价,借助于职业兴趣测验和性格测验,明确自己是一个外向开朗的人还是一个内向稳重的人,并对哪些问题较为感兴趣,分析出自我的兴趣爱好,有点,也可以分析出自己的一些弱点与缺点。知道想要什么,知道自己喜欢的做事方法。
第二步,确定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职业生涯目标的设定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立志是人生的起跑点,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我们在工作,学习上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正确适当的目标。没有目标如同驶入大海的孤舟,视野茫茫,不知道自己走向何方。树立目标犹如海洋中的支起灯塔,引导自己避开险礁暗石,走向成功。长期目标一般是职业规划的顶点或最高点,也就是对未来的预想。短期目标是对现在,对不久后的生活的安排,同时也包括了每一阶段能力,知识上的提高。
第三,制定行动计划并分阶段实施。没有行动,职业目标只能是一种遥远的梦想。可望而不可及。在工作方面,我们要计划采取多样的措施来提高工作效率;在知识方面,计划学习知识;在社会实践方面,参加更多的社团活动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计划中要有具体的计划与明确的措施,包括时间分配和具体落实等等。在学习生活中工作中,学会自学,广交朋友,学会与人合作等等。
最后,我觉得:心有多宽,你的舞台就有多大;梦有多远,你的成就就有多高。“人生就像饺子,岁月是皮,经历是馅。酸甜苦辣皆为滋味,毅力信心和恒心正是饺子皮上的褶皱。人生中难免被狠狠挤一下,被开水煮一下,被人咬一下,倘若没有经历,硬装成熟,总会有露馅的时候。”所以,好好享受大学,好好享受人生,无论是快乐还是困难,我们都必须懂得接纳与珍惜。
第五篇:谈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范文
由教育部大力提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创意。事实上也需要有这么一门课,给学生们一个明确的指引。其实职业生涯规划应该是“课程之上的课程”,因为,它将教会学生们知道一些事情:现在的学业也是未来职业生涯的一部分,而我们的眼光应该放在更广阔的地方:成就职业。大学应该是一个全面提升大学生能力的地方,而学业也只是其中一种手段。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理应开宗明义,让学生了解教育的目的,为什么要学习,该学什么,以及什么叫成才,怎样成才,怎样通过自己的学业成就职业等等我们通常以为是自明却实际上并不明白的道理。从这一点来说,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就是课程之上的课程,它的存在性就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虽然有着这样深刻的背景原因,但是很可惜,职业生涯规划在有些人那里似乎是个可有可无的东西。于老师来说,怎样讲职业生涯规划课,虽是想法多样,很多却流于形式,未解其中三昧。老师讲得很累,学生听得无味,课程讲下来,学生们似乎在kill time,浪费了一次又一次真正全面了解自己如何度过大学生活的机会,而老师们呢,也在学生的无味之中感叹,这课程其实没什么意义,没劲!
关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确实存在一些理论。但是,如同一如既往地质疑那些没有实践经历的专家们搞出的名堂一样,关于职业生涯规划课,他们的意见只作为参考,我将按照我自己的理解进行。因为我觉得,真正了解学生们的,是有经验的辅导员,而决不是那些所谓的专家。就职业生涯规划这个概念来说,说句很不谦虚地话,我从2005年起就已经开始进行了,现有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还没有超出我那个时候的理解,很多东西根本就是把一些理论知识生硬地拼凑,连理论的一贯性和基础性都达不到。(关于我之前做的规划,可以看看这篇文章:http://jiahaili.blog.hexun.com/4525153_d.html)。而就目前来说,我的理解已经成为了一个小小的体系。不多做废话,我把理论阐述如下:
第一、目前的职业生涯规划中,把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作为一个核心内容来讲。认为霍兰德所说的性格与职业的匹配,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这个理论我一点都不陌生,2004年我大学毕业前,我就读过他的东西,是一本专著。当时的我就如同现在的一些专家一样,对于霍兰德的理论奉若神明,不但给自己做职业兴趣测试,还介绍给了很多当时的同学。2005年我自己创建的主题性教育“人生规划教育”中,就有霍兰德的影子,当然还包括了很多新东方徐小平的东西。但是,经过实践后,我发现这个理论的很多问题。
a)首先:这个理论把性格和职业通过一些方法联系起来,这原本不错。但是,事实上当一个大学生选择职业的时候,不确定性因素对于大学生的影响远远比这个理论要大的多。甚至这个理论就如同现在流行的心理测试一样,简直就是“一笑了之”。如果一个理论对于实际选择职业的影响不能起决定性作用,甚至不能起到占大多数比例的作用,那么,他绝不能作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基础。
b)第二,这个理论之上,很多网站确定了职业性向的专门测试。这乍一听起来理论实践化了,又有电脑掺和,看上去很美。尤其对于初次接触的人来说,这好像特别有吸引力,但恰恰问题出现了。我纵向对比过几个职业性向测试的网站,又对某些网站进行了百人以上的抽样调查,有这样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结论:几乎80%以上的都说被测试人有做经理的潜质,适合做领导工作。而仅有不到5%的人适合做面向机械、操作性较强的劳动。这不是个别现象,我相信测评系统的制作人已经进行了依据理论的中和和平衡工作。但是很可惜,这样一个理论本身缺乏的东西太多,所以不管他们怎么平衡,测评系统的结果也都是自欺欺人的。这里面的原因就比较多了,客观化的原因比如说,大学新生做测评的时候,通常选择自己理想中的选项,或者是自己认为自己具备而事实上并不具备的选项。理论性的原因也有,职业测试应该有更明确地分层,哪些是适合毕业生做的,哪些是适合大学生做的必须有所区分,不分层次这种测试不会准确,这也是理论必须完备的地方。
c)第三,霍兰德的理论是个非常机械化的东西,而实际中,如何具备职业能力和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决不是几个基于霍兰德理论以及心理学的性格和能力测试就能出来的。影响职业选择的本身,更在于很多经济社会因素,而霍兰德的理论只能给大学生们一个美好的憧憬,却于事无助。我想任何学科机械化的时代,早已经过去了。现在无论任何一门科学,都会重新关注人的本身,而从机械化的理论上解脱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讲,用这个理论,从一开始就已经落后了。
d)第四,用这个机械的理论给学生们加以指引,会让笃信不疑的学生发展空间缩小,无法开发自己原本不知道的能力,这很可怕。一个人认识自己的过程本身是困难的,通过这样的一个理论就束缚住自己的思想,那无疑是对学生们的犯罪——不过说实话,问题可能没那么严重:因为,我们很多做过基于这个理论的测试的老师发现,理论与现实实在太远。连我们自己都不信,有多少人具备自己不信却把学生讲信了的能
力?
e)这个理论的正确位置是:霍兰德的理论应该作为一种参考性质的理论,它所提供的理论和测试结果只能作为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一个参考数据,绝不能以此构建职业生涯规划体系。
第二、职业生涯规划课究竟是干什么的?这个问题,必须得到澄清。首先,这个课程不是让学生深入了解各门各派的理论的。理论至多是知道就行了,没必要把这些根本用不上的东西让学生去死记硬背。有的老师非常认真,把理论的每个详细细节都讲给学生,认真的精神无以复加。但是,殊不知从根本上就错了,学生们需要的并不是无趣的理论,而是对于他们学业以及大学怎么过的指导。如果把这门课程看成讲理论的,实话讲,既没有意义,学生们也不爱听,还不如不讲。职业生涯规划课是做什么的?很简单,是让大学生们实实在在知道自己的大学生涯怎么过,这比什么都重要。
第三、大学生涯怎么过?如果职业生涯规划课建立在这个基础上,那么,这课程究竟怎么讲。首先,理论是需要了解的,但是,我们可以把理论的了解放到课程的末位。其次,我们需要知道一件事情,大学生缺乏的是不知道该怎么过,或者就是说还不知道大学生涯都能做些什么,而并不是该怎么做。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告诉他们大学生活的内容比大学指导要有效的多。作为一个连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大学生来说,你教他怎么做到,根本就是在谈空话。我们还是把大学究竟能做什么告诉学生们,让学生们自己给自己的大学做一个选择来得实在些。
第四、那么,大学生涯究竟有什么内容呢?这就是我们需要总结的。其实,很多老师自己的大学生涯都是糊里糊涂地度过地,在这样的情况下抱着理论讲,谁会听?我们的大学生涯要精彩,到底做什么才精彩?我简单总结如下,这些也是我的一些课程设计。每一课专门讲解一个内容,每节课都能给学生们展示新的东西,最终让学生选择自己的大学之路,如下:
a)第一课:一则真实的招聘故事。讲一讲一个真正的大学生该是怎样评价的,让学生们知道,自己向着哪些方面发展。文章可以参考:http://jiahaili.blog.hexun.com/4517565_d.html
b)第二课:创业计划大赛。通过展示一次创业计划大赛的作品,介绍一下如何参赛,如何全面提高自己金融、财务、管理等等方面的知识,如何做调查等等。文章可以参考:http://jiahaili.blog.hexun.com/4525272_d.html
c)第三课:科技创新大赛。请一位参加过科技大赛的学生讲一讲他是怎么参加的,讲一讲自己怎样参与到课题的研究之中,讲一讲自己怎样
补充自己差距的,讲一讲我们学到的知识究竟如何与“科技”沾边。为有这方面兴趣的学生提供道路。
d)第四课:兼职、打工以及自我创业。如何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当成事业来做等。通过做学生干部提高自己的能力等等。给有这方面兴趣的人提供必备知识。详细可以参考:http://jiahaili.blog.hexun.com/4525272_d.html
e)第五课:讲点哲学、宗教、心理学、管理学、艺术、政治学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重在让学生们开阔眼界,让学生们在种种学科中看到自己会喜欢什么,什么值得他去深入学习。一个有爱好的人,才是一个完整的人。一个涉猎广泛的人,他才能具备一种理性精神。
f)第六课:讲解有关如何阅读各个学科书籍的理论,做到真正开阔自己的眼界,让自己的头脑跟着世界上最先进的潮流,又能真正深刻地看问题,而不流于表面。事实上,这是讲解一门叫做“阅读学”的东西:详细可以参考:http://jiahaili.blog.hexun.com/8958106_d.html
g)第七课:就业。无需多说,内容相当多,择其重点而讲。让学生们心中有个大概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