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要“特”不能脱离“根”和“魂”(共5则范文)

时间:2019-05-12 00:19: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企改革要“特”不能脱离“根”和“魂”(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企改革要“特”不能脱离“根”和“魂”(共)》。

第一篇:国企改革要“特”不能脱离“根”和“魂”(共)

国企改革要“特”不能脱离“根”和“魂”

黄小平中国能建江苏电建三公司

10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深刻论述了国企发展的规律所在,深入回答了国企党建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做好新形势下国企党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下一步国企改革指明了方向。

习总书记强调国企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即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力量;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成为实施“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的重要力量;成为壮大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成为我们党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胜利的重要力量。同时提出国企两个“一以贯之”,即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

一、国企改革发展的历史沿革

怎样全面正确理解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的现实内涵和历史外延?笔者认为有必要回顾一下国企的发展沿革。

现行的国企体制,是从上世纪80年代奠定的。在此之前,企业普遍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虽然其中也曾经过几次变动,实行过厂长负责制,但时间都很短,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体制在较长时间内占据主导地位。从1984年起,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对国有企业体制进行改革的讨论和试点工作也迅速掀起。由于改革是新生事物,各种观点五花八门。而对改革有重要导向作用的许多专家学者,大力介绍西方国家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给人们一种新鲜的感觉。对比西方那一套,舆论对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自然是一片讨伐之声,认为党不应该直接领导企业,企业应该由厂长经理来领导,党的组织只能起监督保证作用。从那时起,先是试行简政放权,在内部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扩大厂长经理的生产经营权,不久又讨论并推行了厂长负责制。90年代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后,以公司制、股份制为特征的法人治理结构那一套西方的东西,就全都进来了。在这种大潮下,党组织在企业基本上下降到从属、次要地位。企业通过这种改制,虽然增强了一定活力,但也产生了严重问题。可以说腐败就是从那时开始,并越来越严重起来。这些年暴露出的国企高管腐败、内部人控制、利益输送、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等问题,从企业制度上分析,就是因为在改制过程中食洋不化,盲目照搬西方企业的体制模式,致使党委集体领导制度被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甚至名存实亡,并在实际上放纵了企业经营者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

从各级纪律检查部门这几年查处的情况看,大量问题触目惊心,达到不可思议的程度,有的人侵吞国企资产似探囊取物,如入无人之境;有的国企领导以董事会取代党委会,自己当老板,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处后反思说,自己从来没感觉到身边还有党组织存在。可见,从西方照搬的那套服从私人资本利益及其代理人意志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可能自动适应公有制财产维护、经营和管理的要求,相反,一旦与官僚利益集团、私有资本利益集团相结合,极易变成一种“公权私用”的制度工具,为财产的“化公为私”提供便捷之径。如果今天的改革继续削足适履、自废武功,只会重蹈覆辙,问题愈加严重。

二、国企改革必须突出“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 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在强调中国特色,但我们在国企方面形成的制度,却看不出丝毫的中国特色,而是充满外国西方特色。习近平在全国国企党建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概念,而且强调这个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这个法定地位要起的作用,不仅仅是“政治核心”,而且明确首先是“领导核心”,具体还阐述了“四个坚持”、“三个领导”等一系列职责要求。

这是一个把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现代市场经济的企业制度要求有机结合的创举,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我国国有企业制度优良传统的继承,是对被人们长期顶礼膜拜的那套西方现代企业制度模式的一个重大突破。可以说,在国企改革中如何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的问题上,总书记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把握了核心、奠定了根基、赋予了灵魂,占领了超越西方现代企业制度的制高点,其理论贡献可载史册。如果不向习近平的思想看齐,头脑还停留在改革初期的那种“党企分开”“党不管企”的认识上,还在迷信西方的那一套企业制度模式,甚至把那一套当成“普世法则”来设计今天的国企改革,甚而怀疑习近平的思想和决策,或者想用某些变通的办法继续走企业制度西方化的道路,那就要犯方向性的错误。我们大家都应该清楚,国企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命门和根基。只要是共产党执政,绝不会让西方那一套体制在国有企业长期占据统治位置。我们很难相信,共产党什么都领导,就是不领导国有企业。这样的荒谬事情绝对不能再发生了。

从以往教训看,一些国企改制后党组织核心作用被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主要问题在于,名义上存在的企业党组织,实际上游离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之外。具体表现有两种:一种是“两张皮”,把党的工作视为企业经营管理之外的事情,认为企业生产经营是董事长、总经理的事,党委的职责是搞党务,抓党建,参与生产经营就是越权,就是“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另一种是“一锅煮”,董事长和党委书记一身两职,董事会与党委会混为一体,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党委功能被董事会取代,“以长代党”成为常态,党委对重大问题的决策把关变成个人说了算,即便召开党委会通过也是“知悉”性的走过场。这种情况并不是个别企业,而是普遍现象。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实质性地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既不能“两张皮”互相脱节,又不能“一锅煮”互相取代。

“融入”与“内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个是作用发挥,一个是组织架构,两者是分不开的。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就要求党对国企的领导不能是一顶“空帽”,而要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对公司治理过程中的用人、规划、决策、执行、监督等各环节,真正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就要求在国企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不能只有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等西方公司制的架构,还必须建立企业党组织作为法定的核心领导主体,对其他治理主体实施领导职权。组织“内嵌”是作用“融入”的必要前提,作用“融入”是组织“内嵌”的必然归宿。

三、国企改革要坚持党的领导这个“根”和“魂”习总书记明确提出加强国企党建工作总要求,就是“四个坚持”: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发挥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的工作和战斗力;坚持党组织对国有企业选人用人的领导和把关作用不能变;坚持建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不放松。这“四个坚持厘”深刻阐明了国企改革发展中必要要坚持的“根”和“魂”。

以习近平国企理论思想为指导,未来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法人治理结构,应该实行党委集体领导下的“三会一总”(即董事会、监事会、职代会和总经理)分工负责制。其中:

(一)党委作为公司法定的核心领导机构,由党的上级领导机构任命,承担“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总体职责。董事会作为公司法定的股权代表机构,由出资人或股东大会产生,承担企业生产经营的战略筹划和决策职责。监事会作为公司法定的专门监督机关,由出资人或股东大会产生,承担对董事会及其成员、经营管理人员和公司经营管理事务的监督职责。

(二)职工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构(工会)作为公司法定的民主管理机构,由企业职工选举产生,承担代表群众参与和监督企业经营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责。

(三)总经理作为公司法定的业务执行最高负责人,组织领导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工作,承担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职责。

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企法人治理结构,与西方公司制最大的区别是,上有党委集体领导制度,下有职工民主管理制度。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本质上也是党的领导在企业实现的必然要求及重要渠道,因为群众路线是党领导工作的基本路线。

这种新的体制,关键之处是要处理好党委会与董事会的关系,避免“两张皮”和“一锅煮”。在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法人治理结构中,党委会与董事会是领导机构与被领导机构的关系,不是互不搭界的两架平行马车;是公司领导核心与经营决策中心的关系,不是职责雷同的重复设置。党组织在国企中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有特定内涵,即指对企业实施统一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并非越俎代庖,以党委会代替董事会,去包办具体的生产经营业务。

国企党委工作职责,应该根据改革的要求加以改进完善。大体应该包括五个方面:一是管政治方向,二是管选人用人,三是管思想保证,四是管组织建设,五是管监督检查。每一项里边都应该规定具体的内容和严格的要求。党委的这些职责,董事会无法替代也不能替代。相反,只有在党委领导约束下,才能保证董事会正确履行好生产经营战略筹划和决策实施职责。

总之,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对国企的领导,并以此为发端,重新构造以党的领导为主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将会成为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基本方向和目标。国企改革需要“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特”,更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个“根”和“魂”。

第二篇:为国企改革发展强“根”铸“魂”为国企改革发展强“根”铸“魂”专题辅导会讲稿

为国企改革发展强“根”铸“魂”

——《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

专题辅导会上的讲稿

尊敬的XX书记,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受咱们公司党委邀请,来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专题辅导,其实也谈不上专题辅导,我今天主要与大家交流一下我对《条例》的一些学习心得。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并提出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和保障,这是协调国有企业经济使命和政治使命关系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增强国有企业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的内在要求,是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关键所在,同时又是融合现代企业制度即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同党组织关系的必备前提。众所众知,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必须充分发挥国有企业这一物质保障作用、依靠国有企业这一支柱力量推动。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的重要经验总结。而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将党的建设一以贯之于国有企业始终。下面我谈谈五点意见。

一、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纳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总体布局。近期印发的《条例》就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进行了顶层设计,还特别对新时代如何加强党的领导、注重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坚守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政治立场、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政治目标,切实发挥国有企业党委(党组)、国有企业党支部(党总支)以及内设机构中设立的党委的领导作用,做到“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依照规定讨论和决定企业重大事项,为实现国有企业现代治理进行了制度构建和体制构筑。这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显著特色和鲜明标志,本质上就是从体制机制和地位作用上,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贯彻和实施重要事项和重大问题的制度程序,真正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将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公司治理效能。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加强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首要原则是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尤其要坚持和完善

“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把国有企业党委(党组)融入公司治理“三会一层”各环节,使党委(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董事会的科学决策作用、监事会的有效监督作用、经理层的经营管理作用形成最大合力,实现政治引领、组织落实、职责明确和严格监督的有机统一。这不仅是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问题,确保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贯彻落实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举措和坚强保障,而且是注重体制机制完善而厘清理顺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的权责问题,确保公司治理而提高国有企业综合效益和整体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政治保障和坚强领导。

二、坚持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工作成效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随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国有企业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贯彻落实到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大局之中,坚持政治引领,推动国有企业党组织发展,不断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把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优势,取得了显著成就和重大突破,如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测、高速铁路、港珠澳大桥、特高压输变电等,都强有力地证明了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成效对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成果的强大推动作用。

进入新时代,在坚持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之中,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虽取得显著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重生产经营、轻党建工作的现象仍然存在。这主要表现为:党组织工作只重形式,国有企业党委(党组)地位弱化,履行党建主体责任较差,缺乏对公司治理的有效监管,公司治理只是“三会一层”的事情,造成党建工作、生产经营“两张皮”。对此,若不能从根本上予以改变,势必影响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大局,影响国有经济的发展壮大,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持与发展。

对此,必须严格贯彻落实《条例》相关规定,从制度上予以设计、从体制上予以规范、从实施上予以落实,不断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使之成为检验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成效的关键指标。具体而言,必须深刻把握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辩证统一关系,使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嵌入生产经营,通过打造样板党委(党组)、组建党员突击队、设置党员示范岗、树立先进个人(集体)榜样,以切实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二者有机融合、协同推进的自觉性、实践性和成效性发挥到最大,从而确保国有企业发展战略更具光明、决策制定更加科学、应变防控更加得当、开拓创新更具突破,实现综合实力跨越式发展,为实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应有贡献。

三、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企业领导人员队伍和人才队伍

四、坚持抓基层打基础,突出党支部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生机活力

五、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体现企业职工群众主人翁地位,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

第三篇:2018遴选策论文:乡村建设要守住“根”留住“魂”涵养“神”

2018遴选策论文:乡村建设要守住“根”留住“魂”涵养“神”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村发展是国家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要素,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必不可少的关键一环。从《御书屯田三事跋》:“若三子者,知重本务农,使民无艰食。”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再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无不彰显着农村在国家建设与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也充分体现了开展乡村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感。

乡村建设需保持乡村风格的原汁原味,守住历史沉淀之“根”。《马向阳下乡记》这部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乡村建设时需要铲掉槐树村村委会门口的那颗有百年历史的老槐树,村民们挡在了老槐树前,一位老婆婆迈着颤颤巍巍的步子走到老槐树前说到:“这颗老槐树是我们槐树村的根,承载着我们这些老一辈人的记忆,不能铲掉啊!”。古树、古建筑、古楼牌是农村群众的记忆依托所在,是承载着村民们乡愁情感的归依,亦是农耕文化的历史沉淀之根基,保持农村应有的农耕文化风貌是尊重群众意愿的为民之举,这就要各机关单位之间的相互协调,在推动乡村建设的同时要注重保持乡村建筑风格的原汁原味,不宜片面地追求“高大上”的花园洋房式建筑,一味地进行破旧立新建设,而使得乡村建筑风格失去了其独有的韵味与魅力。

乡村建设需推动村落风貌的环境优化,留住绿水青山之“魂”。乡村建设首要的就是乡村风貌建设,农村有句俗语“要想凤来栖,得有好面皮”,乡村风貌就是那张引凤来栖的“面皮”,“脏乱差”的村落环境只会使得无人愿意立足,而“梨园常青树,桑田春鸟

中公教育

鸣”的理想村落环境,则能吸引资金注入、人才回流,这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地推动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村容村貌整治等工作,注重村庄绿化水平,深刻领会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乡村发展理念,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提升经济发展,倡导全面建设生态宜居的良好院落环境,落实美丽乡村建设的总要求。

乡村建设需立足于精神文化领域建设,涵养美丽乡村之“神”。美丽乡村建设既要立足于“硬件”方面的建设完善,也要着手于“软件”方面的发展,这里的“软件”是指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领域的需求。要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领域,就需各级党组织开拓创新,明确权责,充分整合现有资源,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宣扬党的先进理论与指导思想,创新文化宣传模式,组织文化下乡、百姓大舞台、能人讲堂、党的重要方针政策精神宣讲、典型人物事迹宣传等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领域,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要知悉精神文化领域建设引发的“蝴蝶效应”,带动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补充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形成民风淳朴、道德高尚的新农村精神风貌。

“眼中了了见乡国,知有归日眉方开”,美丽乡村建设是响应农民群众的殷殷期盼与心念所系的务实之举,亦是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各级党组织的为民之心,广大党员干部需结合实际,考察实情,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科学全面地推动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中公教育

第四篇:三本文化蓝特之魂——杨忠洲

三本文化蓝特之魂

湖北蓝特集团董事长 杨忠洲

蓝特集团“以人为本创天下,以智为本先天下,以搏为本富天下”的“三本文化”理念,集合科学发展、创新思维、艰苦奋斗的丰富精神内涵,切合非公经济体制特点,荣获全国首届企业文化研讨暨表彰大会一等奖,在全省首届企业文化节上,被评为全省十大优秀企业文化品牌。这个具有鲜明民营企业特色文化品牌的创建、培育、光大历程,见证了中国非公经济的起步、发展和腾飞。

一、“三本文化”鲜明的民企特质

个性和特征是企业文化的生命。“三本文化”,作为原生态非公经济特有的文化品牌,创建的着眼点立足于“三特”,即:紧密切合民营企业的经济体制特点、不断适应非公经济发展的特需、锐意锻造个性企业文化的特质。

二、“三本文化”丰富的科学内涵

“三本”之中,“以人为本创天下”是基础,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观念;“以智为本先天下”是灵魂,突出了建立创新型企业的先进思维;“以搏为本富天下”是支柱,强调了发扬艰苦奋斗传统和敢于创造财富的大无畏精神。

发展主体以人为本。鲜明地提出“加盟蓝特,最佳选择”,明确了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

发展动力以人为本。把员工的创造力当作发展的根本动力,大力实施人才战略,让员工在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得到同步提升。

发展目标以人为本。提出“让天下农民笑起来”的愿景,以“两湖熟,天下足”为凭倚,以“聚集两湖,给养中国,通汇天下”为经营理念,以“绿色、安全、环保”为标准,把企业的发展目标确定在“人的全面发展”上。

创新发展思路争“先”。结合企业的性质、行业特点、经济发展形势,在转变建材市场经营方式和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尤其是在创立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上作出了示范。

创新企业制度占“先”。针对我国民营企业管理家族式管理现象普遍的状况,蓝特集团把制度创新当作了企业发展经营的生命,从产权原则、法治原则和合约原则的角度,在用人制度、经营制度、分配制度、文化制度等方面进行了脱胎换骨的全面创新。

创新经营手段抢“先”。锐意发展建材和农产品交易物流的新型业态,在全国同行业中抢占了领先位置。

敢于拼搏作贡献。大力培育员工“忠诚、敬业、勤奋”的艰苦奋斗精神。

既要敢搏也要敢富。号召全体员工敢搏、敢富,大力宣扬“富文化”,鼓励员工通过诚实劳动,实现企业效益的高速增长,从而达到致富的目标。

融小富为大富的境界。“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是蓝特集团管理者和劳动者的共同心语,从思想上到行动上都表现出了蓝特人“大爱无疆”的诚挚情怀。

下载国企改革要“特”不能脱离“根”和“魂”(共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企改革要“特”不能脱离“根”和“魂”(共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