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观王绍鏊纪念馆有感
参观王绍鏊纪念馆有感
位于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的苏州市吴江区的同里古镇,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始建于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汉族水乡文化古镇。就在这水巷小桥,绿水香风的柔美古镇之中,却孕育了一位不卑不亢,流芳千古的革命英雄——王绍鏊。今年五一期间,我有幸来到江苏苏州的同里古镇中,参观了革命英雄王绍鏊的故居纪念馆,在学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课堂之外,再一次感受到了伟大的革命力量所带来的红色震撼,也让我对“爱国、奋斗、团结、奉献”的革命精神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王绍鏊先生,字却尘、恪尘,江苏吴江同里镇人。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杰出的社会政治活动家。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1888年1月9日生。字却尘、恪尘,江苏吴江人。幼年就读于同里同川学堂,毕业后考入江苏省教育总会法政讲习所学习。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赴日本,入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1911年毕业回国。曾同章太炎等组织中华民国联合会(后改为统一党)。当选为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积极参加讨袁护法运动。1923年拒绝曹锟的贿选,进行反对北洋军阀的活动,先后受曹锟、孙传芳通缉。大革命失败后投入反蒋斗争,并研究马克思主义著作。九·一八事变后,在上海发起组织中华民国国难救济会,并同蓝公武等在北平发起组织救国协会,支援东北抗日联军和冯玉祥的抗日同盟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6月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入狱,至七·七事变后出狱。曾在苏南地区组织武装抗日小组,并参加太湖游击队的组织领导工作。1941年后,先后在香港和上海从事统一战线工作。1945年底,与马叙伦等共同发起成立中国民主促进会,当选为常务理事。同时,任中国民主同盟上海市支部主任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上海市负责人,上海人民团 体联合会理事等。1947年,在香港与马叙伦等成立民进港九分会。1948年11月进入解放区。1949年作为民进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 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历任政务院财政部副部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预算委员会副主任,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 常委。1950年4月、1956年8月、1958年12月先后当选为民进等三至五届中央副主席。1970年3月31日在北京病逝。
步入先生的故居纪念馆内,走廊中间是个天井,被四面的两层楼合抱,在廊下驻足仰视,天空是四四方方的,门窗都很普通,但却不乏江南水乡的清秀之气。之后,我们继续参观,进入门厅,正中立着王绍鏊先生的青铜塑像,也许是一种雕塑的艺术流派之故,塑像的脸部不求平整,有点“坑坑洼洼”。虽然我对雕塑艺术不甚了解,但眼前的塑像无不散发着庄严肃穆的英雄气概。踩着那优雅庄重、明净整洁的地面,看到这座不太平整的青铜雕塑,我突然想起了一句话:“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我想,这句话放在这里是再合适不过。有的革命烈士我们虽然已经记不起他的名字,没有了他的信息,没有在书本上详细阅读过他们的英雄事迹,但是,他们为新中国建立所作出的贡献,为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所作出的贡献,人们不会忘记,因为人们把他放在了心里,在人们心里,他们——永远都是“大写”的人。此时此刻,我不禁联想到了我们自己,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享受着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和平和安乐,很可能不会像先辈们一样,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为了信仰去抛头颅、洒热血,但是我们就应该心安理得的享受这份安逸么?我想不是的,我们同样应该好好学习,珍惜先辈为我们创造的优良环境,争取在未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为中国的伟大复兴和强盛做出卓越的贡献。
在这个拥有典型江南民居的地方,展示的不仅是一种民俗文化,更是一种民间文明和进步,民族的发展缩影。在此可以看到浓浓的乡情、亲情、民意、民风,这里有典型的江南建筑物,两层砖砌的楼房,灰色的砖、白色的灰,镶间着一幅幅古色古香的牌坊和悬挂在门外的对联,让人不觉就进入了一种充溢着传统文化的古村落,这种意境,对于生活在高楼大厦、充斥着噪音的大城市的人们来说,不失为一种美的享受,心情愉悦,心胸舒畅。这里的风景保存的很完整,几乎是一种原始的完整的保存。古木苍翠、雉菊吐香,四溢芳香的华味,湖水荡漾,游鱼追逐,潺潺水声流淌出的不仅是一种美感,更是一种意境,令人陶醉,令人畅想,令人沉思的意境。不同于古镇中的其他景点,今天来到王绍鏊纪念馆,人们没有嬉戏,没有喧哗,而大都是怀着崇敬、尊重、瞻仰的心情来缅怀这一在中国革命史上做出过杰出贡献的时光老人。如今我们共产党人坚持以王先生之遗训为奋斗誓言,努力地践行着先生的要求,为多却更多的胜利而奋斗,这正是先生所期待的、也正是先生一生为之奋斗不息的,为了民族的独立,为了国家的昌盛,为了社会的进步,先生不辱使命、忍辱负重,带领有识之士坚持革命目标,走过了辉煌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追随者英雄的脚步继续参观,塑像后方是灯光投影的一幅巨大照片,毛主席会见王绍鏊先生,在还未建立新中国的时候和新中国建立初期,能被毛主席接见是多么光荣和神圣的事情,看着这张巨大投影,我不禁再一次对王绍鏊先生的人格魅力产生了由衷的敬佩。
主厅中摆放的是王绍鏊先生在各个历史时期内的主要事迹。从教育背景、民主党派、辛亥革命、抗日救亡、反蒋独裁、新中国建立、以及在新中国建立后,他历任中央财政部副部长,全国人大预算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主促进会副主席等职,为人民所付出辛勤劳动中的点点滴滴。我们在王绍鏊故居纪念馆中所看到的不只是一张张保留着历史痕迹的照片和实物,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看到了那个民不聊生的社会,看到了那个令人不堪回首的黑暗,而对于王绍鏊先生来说,那些日子更多的则是一种坚持,也是一种突破。看过一幅幅照片,看过一段段文字的说明,还有那些来自国内外各界朋友赠送的一切实物,让人不免沉思良久,这就是伟大人格的感召,这就是一代英雄豪杰的奋斗史。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捍卫着理性,用自己的鲜血唤起沉睡的人民,用行动带领着人民,这些有识之士开创的不仅是一个国家的进步与文明,更是世界文明之窗的曙光。
在王绍鏊先生故居漫步,体味着江南水乡的清新秀丽中透着的伟岸气概,突然在二楼的窗中看到了陈列整齐的一行王绍鏊先生在各个时期的照片。首先看到的是一张意气风发的青年时期,每个人都年轻过,都有过一腔的热血,但是不同于我们现在的安逸,不同于我们如今在大学校园里体会着青春的闲暇和美好,更加不同于我们现在的安居乐业和衣食无忧。我不禁联想到,当时的王绍鏊先生是否同我们一样有着青春时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有着对知识的渴望,有着对未来的憧憬。而反观我们自身,生于安乐,长于安乐,现代的教育磨灭了一个人心中的很多东西,我们的梦想变得越来越物质,越来越现实;也可能是迫于社会的压力,我们不得不每天忙碌于虚无之中。如果将现在的自己和同处于青年时期的革命先烈们做出对比,我觉得现代时期的我们缺少了一个人最应该拥有的,也是支撑一个人的筋骨之物——信仰。
在之后的照片中王先生蓄起了胡须,显得越发成熟稳重,也曾戎装一身,彰显一身英雄气,再到后面的两鬓斑白,他为了中华民族付出了太多太多。
20世纪九十年代是一个多事之秋,19世纪的悲怆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正是因为有了无数的革命有志之士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的艰苦奋斗,才换来了革命圣火在南昌燃起,换来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换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换来了解放战争的胜利,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再到我们党伟大的改革开放和中国梦,不正是这些伟大的革命先烈不惜一切代价换来的么!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努力学习,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努力认真的学习,提高专业技能,为自己以后的就业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学里面的学习,一定要有持之以恒的自学能力,不能单纯的依靠老师教学,要自己去阅读大量的书籍,充实自己的知识面。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我们要提高自己的辨析决策能力。思维是朵美丽的花,在大学里我们需要自主的思考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辨析决策能力。我们不仅仅要学会思考问题,还要提高辨析问题的能力。应用辨析能力时需要分析问题的本质,要考虑事情的前因后果,要考虑到解决矛盾的关键,要想到为什么和怎么办,采取有效地措施解决矛盾。决策的时候要经过深思熟虑,不能够冲动和意气用事,要在合理的时间内做出明智的决策。我们要积极参加学校里的各种活动。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够丰富我们的课外时间,提高我们的口语与交际能力,同时有利于培养我们热情开朗的性格。重要的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很多,懂得了很多,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王绍鏊先生的事迹还告诉我们成功的前提是立志,如果没有远大的志向,就没有了奋斗拼搏的方向,人生从而也就失去了方向,从何谈到成功?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遗忘的是立志后的奋斗,很多人在有了理想之后,依旧是那么的过,没有一点改变,行为上没有付出更多的汗水,又怎能期待结果上会有更多的回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办法”没有行为上的付出就不可能会获得成功。年少有傲骨但不可有傲气,王绍鏊先生为人谦虚礼让,不失君子风度。我们不仅要学习他的志气,还要学习他的精神品质。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王绍鏊先生虽然走了,但振兴中华的信念并没有消失,建设国家的重任,将由我们这一代人扛起。
在那些环境恶劣的过去,先辈们带着崇高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乃至自己的生命,使得祖国能有今天的辉煌成就,使得我们有机会坐在设施齐全的教室里接受高等教育,我们怎能忘却那些为了我们而付出和牺牲的人呢?怎敢不珍惜来之不易的良好条件呢?
我相信,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可以继续前人的路,走得更高、更远。革命烈士的无畏精神世代相传,永不丢弃,我们一定要更加珍惜今天所拥有的一切;一定要以先辈们为榜样,勇挑重担,攻坚克难。我们要不忘革命精神,继续先辈们的伟大事业,把对先辈的无限缅怀和对英魂的无尽敬仰化为现实中不懈奋进的动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虽然我们不能像无数先辈们那样为国牺牲,但生活在无数革命先辈用他们的努力换来的美好今天的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我们90后一代的身上也具备奉献的精神,尽自己所能的为他人、集体、社会提供帮助。
虽然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中微不足道,每个人能力有限,但我们可以尽自己所能的奉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时光漫漫,许多往事都会如同过眼浮云,稍纵即逝,但参观王绍鏊纪念馆所激发出来的坚定信念,却永远铭刻在心。
第二篇:王琳琳—参观焦裕禄纪念馆有感(范文模版)
参观焦裕禄纪念馆有感
3月29日,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青年路街道办事处领导干部、全体党员一行30余人,来到焦裕禄同志的故居博山进行参观学习。焦裕禄纪念馆以文字、照片、书法、绘画、音像、雕塑、实物等形式,展示了焦裕禄同志早期、中期、晚期的苦难生活及渴望翻身得解放、走上革命道路的艰难经过;在解放初期,响应党的号召,投身工业战线,深入车间,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成为工业管理内行的先进事迹;担任兰考县委书记后,那种忘我工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永远教育、感染、激励着后人。
重温焦裕禄同志的光辉事迹,让我们仿佛回到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幅幅照片,一件件破旧的衣服,一张张泛黄的手稿,真实记录着焦裕禄同志艰苦卓绝、历经奋斗的艰难路程。特别是在兰考任县委书记时,全县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粮食短缺,百姓纷纷走上逃荒的路。为解决乡亲们的温饱问题,改变兰考贫困落后的面貌,焦裕禄同志带领全县人民克服困难,艰苦奋斗,同内涝、风沙、盐碱三大自然灾害作顽强斗争。他心里始终装着是36万兰考人民,深感责任之重大,在工作中,他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忘我工作,身染绝症也全然不顾,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惦记的是人民群众,在他身上,真正体现了什么才是“同呼吸,心相印”。
虽然焦裕禄同志去世40多年了,但是他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着想、为人民奋斗的精神却一直在身边,自幼就对焦裕禄的事迹非常熟悉,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自己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后,对焦裕禄同志的敬仰更加深刻,这次参观学习,对他的精神实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他不仅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好典型,也是每一名共产党员、领导干部的好榜样,好典型。
学习焦裕禄精神,要学习他的责任意识。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看到一幅照片,仿佛身临其境:大雪天,火车站挤满了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灾民,焦裕禄站在雪里充满感情的对班子成员说:“我们经常口口声声说要为人民服务,我希望大家能牢记今晚的情景,去领导群众改造兰考的面貌”。这是他对班子成员提出的要求,也是对自己作为兰考县委书记的严格要求,更是压在肩上沉甸甸的责任。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不再为温饱问题担忧,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责任意识不能谈薄,仍然需要我们心里想着群众,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学习焦裕禄同志的光辉事迹,要持久、永恒,要理论联系实际,要对照焦裕禄的精神,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找准差距、制订措施,严格按照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和工作水平。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作为一名党员,应该时刻做到严于律己,不断增强大局意识,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加强自身修养和作风建设,认真学习焦裕禄同
志忠于党、为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立足本职,以实际行动,让焦裕禄精神在新时期发扬光大。
第三篇:参观王震将军纪念馆有感
参观王震将军纪念馆有感
牡丹江通信分公司为深入推进“讲传统、明愿景、知感恩”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突出传统教育,继承和发扬垦荒精神,组织党员干部参观了王震将军纪念馆,并在王震将军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王震将军纪念馆是“黑龙江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志们满怀敬仰之情参观了这部全面反映王震将军带领十万转业官兵开垦边疆艰苦创业的历史画卷。
通过参观活动,使我们每一位同志都受到了一次精神洗礼,进一步增强了对党的革命传统本质内涵的深刻理解,决心要自觉继承和大力弘扬“北大荒精神”的光荣传统,牢记使命矢志不渝,立足在本职工作中建功立业。
我们要学习王震将军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高尚品质,学习他崇高的思想、品德和风范,我们坚信通过这次参观学习,一定会把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他这种无私布奉献、坚忍不拔、勇于开拓的革命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不会忘记,历史也将永远铭记他们所建立的卓著功勋。这次参观活动让我们更加了解北大荒的历史、更加热爱垦区,也更加深了对先烈们的尊敬和敬仰,也更加推动了北大荒“三项教育”的前进力量,我们将继续加倍努力,发挥北大荒人民干事创业的勇气、锐气和豪气,为实现北大荒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踏着先辈的足迹,我们全体人员感受到了北大荒翻天覆地的变化,更领悟到了百万拓荒人是用生命和情感才融入到这片黑土地上,化作无际的麦海稻浪、林带粮仓、高楼大厦,化作照亮北疆夜空的群星,化作北大荒精神的旗帜猎猎飞扬。我们将传承他们这种无私奉献、兢兢业业的奋斗精神,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提高个人的觉悟,弘扬北大荒精神,更好地服务于垦区人民!
牡丹江分公司直属中心
肖畇
第四篇:参观纪念馆有感
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12本科班--赵蕊-47 一直对连云港革命纪念馆充满了敬畏与好奇,宏伟的纪念馆矗立在市政府对面,让它多了一分严肃与神秘。终于这一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参观了纪念馆。
5月4日上午,我随班上几个同学一起去参观了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天气虽好,但很沉闷。一到纪念馆前面,觉得一股令人肃然起敬的气势压了过来。在明朗的天空下,纪念馆显得越发的雄伟。
根据资料我了解到 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作为中央、省委高度重视,倾力打造的大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集宣教、收藏、研究、旅游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也是目前全国规模较大的地市级综合类革命纪念馆。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成立于1987年6月,原址始建于1925年的陇海公寓。1938年3月,中共中央长江局特派员张文海、谷牧奉命到新海地区驻军东北军第五十七军第一一二师建立中共地下工作委员会就寓居于此。工委建立后,3月11日由张文梅和工委委员刘曼生(谷牧)介绍,发展第一 一二师第六六七团团长、抗日名将万毅加入中国共产党为特别党员,入党宣誓也在陇海公寓。为纪念这一历史事件,中共连云港市委、连云港市人民政府于1987年6月6日决定将这里辟为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
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是一座固定的永久性革命史陈列馆,是雄伟、庄严、富有时代风格和具有传统特色的宣传教育基地。重温历史,让人感叹不已。纪念馆内成列了从五四运动到中共成立,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直到现在的连云港的图片、资料等。这段历史中,最令人难忘的定时抗日战争时期。我怀着对无数革命志士的崇高敬意和对伟大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认真地参观了整个纪念馆。每到一处,我都会驻足沉思,仔细观看了各展厅的文字介绍、图片、影像和珍贵实物。通过参观,我了解到连云港市在“五四”运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斗争史,了解到连云港市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经过、做法、取得的成绩以及美好愿景。我都深深地感受到先辈们对封建帝国主义坚贞不屈,顽强拼搏的斗争精神,同时有责任继承先辈们的光荣传统,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努力学习,勤奋踏实。
这次活动使我深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在连云港地区的发展斗争史以及连云港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情况,接受了优秀的革命传统教育,重温中国共产党在港城的艰苦奋斗历程,感受港城近代以来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了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要跟随党的步伐,多读书、勤思考、苦钻研,在大学时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烈士前辈用生命和热血换得了革命的胜利,所以,我们才有今天和平美好的生活,因此,我们应该牢记历史,以此不断鞭策自己,珍惜现在的生活,学好知识报效祖国,缅怀先烈!
第五篇:参观纪念馆有感
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有感
4月24日,老院党支部联合医务处、口腔、医技机关等党支部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观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坐落于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的爆发地——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
纪念馆正前方是抗战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爆发地和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基座为汉白玉、高达14米的国旗杆竖立在广场北侧。覆以乳白色大理石的展馆外墙与镶嵌着独立自由勋章图案的锻铜大门,使纪念馆尤显肃穆、庄严。
进入序厅,迎面是一座长18米、高5米的大型铸铜浮雕“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左右两侧墙壁上,分别镶着《义勇军进行曲》和《八路军进行曲》的曲谱,顶部由15个方形藻井组成,悬挂着8口方形古钟,象征着八年抗战。
展览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民族危机、救亡兴起;第二部分,国共合作、共赴国难;第三部分,抗战灯塔、中流砥柱;第四部分,日军暴行、惨绝人寰;第五部分,浴血疆场、民族壮歌;第六部分,得道多助、国际支援;第七部分,历史胜利、巨大贡献;第八部分,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展览陈列形式采用巨幅照片、形象图表及现场复原等形式,利用文物及塑型结合的方法组成立体空间,使观众产生强烈印象,如“地
雷战景观”、“地道战景观”、“水上游击队”等立体模型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半景画的陈列采用声光变景技术,使半景画的陈列艺术达到了当前的先进水平,再现了“七·七事变”的战斗场面。英烈厅中的主题雕塑更达到了震撼心灵的效果。
回顾日本侵略者在我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日军铁蹄过处,一片凋零;一桩桩惨案,一个个“万人坑”,让人触目惊心;推行“三光”政策、制造“无人区”、发动细菌战等,日军企图用武力击垮中国人民,然而他们错了,中国人民没有屈服,中华民族的民族精魂犹如卢沟桥一样,岿然屹立永不倒!经过十四年的艰苦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走出纪念馆后,大家心中仍旧感慨万千,今日的中华民族已经崛起并屹立于世界之中,现在的我们已不惧怕任何来犯之敌。但历史不容忘记,我们只有牢记曾受的苦难,才会倍加珍惜今日的和平,要奋发学习和工作,为国家的强盛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