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阅读文章《曼德拉的胸襟》有感
学会做一个懂得宽容的人
周末有幸拜读了宋浩部长推荐阅读文章《曼德拉的胸襟》一文,看了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以他的宽宏大量写就的凡人不可思议的故事和他宽宏的领导理念,感慨颇多。人之坎坷,以常人而论,曼德拉大有过之,然曼德拉以博大宽阔的胸襟,泰然处之,他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所得到的并非是仇恨、积怨,而是不断认识自己,调训自己,克服自己不利的习性,以适应当时的处境,由此他的生命得以生存,得以重获生机,他得生命力也由此显得异常的顽强。
在现实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心胸狭隘,小肚鸡肠,处事总是持“宁可我负人,不可人负我”的态度,对别人的不是,甚至并非不是之事也斤斤计较,毫发必争,往往使一丁点矛盾进 一步恶化,最终酿成祸患。同时,这些人也总被烦恼包围,总是充满痛苦,总是怨天尤人,总是有那么多的不满和不如意。人生不如意十有七八,何苦为难自己,我们何不学学曼德拉博大的胸襟和宽宏的精神呢?
再看我们,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多半都是独生子女,特立独行的个性造就了我们的不同。我们在生活中展示着自己,在工作中奉献着青春。我们的生活方式让自己多少会在遇到陌生人时献出一张冷漠的脸孔。在我的工作中,我可能因为个人的偏好而疏远某些员工受到员工的无视,可能因为项目某个问题各持己见而不能与同事达成一致,可能会站在烈日下的工地上抱怨工作任务的繁重……面对这些,如果我试着对他们笑一笑,用微笑的面孔略微缓解紧张的气氛,试着站在他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用换位思考获取与他人沟通的方式,试着静下心将一切繁重任务看做浮云……,当我的心灵为自己的选择了宽容的时候,我便获得了应有的自由,因为我已经放下了包袱。
宽容是一种理解,宽容是一种信任,宽容是一种胸襟,宽容更是一种境界。生活需要宽容,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不如意,每个人都会失败,当你的面前遇到了竭尽全力仍难以逾越的屏障时,宽容就像一片宽广的海,包容一切,也能化解一切。当我们宽容别人,也是宽容自己,保护自己,给别人留一些空间,自己也将得到一片蓝天。宽容是一门学问,学会宽容的人,就学会了生活;懂得宽容的人,就懂得快乐!
对于我们青年人,宽容也许有着更为特殊的含义,宽容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需要的是我们耐心的学习,认真地钻研,也许迷惘,也许懵懂,但这一切都是我们完善自己生命旅程所必经的过程。
所以,青年人应该尽早的体味出宽容对于人生的意义,学会宽容,也要发现别人的宽容,这样才会有个美好的未来。
第二篇:读《曼德拉的菜园》有感
读《曼德拉的菜园》有感
无意中读到《曼德拉的菜园》,与你共享。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因种族原因被捕入狱。在那暗无天日的日子里,每天的放风是曼德拉企盼的。每次放风回监狱,曼德拉都要在固定地点拍手掌上的尘土,亦或鸟儿无意留下的种子,因为他的双手沾满了屋外的希望!不知过了多少年,在这块固定的地点竟然有了绿意,而且是菜苗!每当曼德拉受到非人的待遇,感到无希望走出这间监狱的时候,他就看看他的“菜园”。狱中的二十八年,是他充满希望的二十八年;狱中的二十八年,是他设计南非前景的二十八年!是狱中的二十八年,成就了南非总统——曼德拉!
由曼德拉,我想到了三落三起的邓小平。邓小平在成为总设计师之前,干过钳工,也干过别人认为是下等的工作。但每天傍晚,当他沿着乡间的小道散步的时候,谁能说“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在他胸中已绘好蓝图?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看到你,仿佛看到了我的翻版:笑意写在脸上,健康、积极向上、性格外向、有个性,做事有底线。你刚毕业,通过招教谋到了自己喜欢的职业,并且想把自己最好的方面展现给自己的第一个单位,这多好呀!但你遇到了逆境,你无所适从:不努力工作,不是你的性格;努力工作,不但得不到欣赏,连起码的认可都得不到,甚至整天如履薄冰。我理解你,也曾和你有过同感,但这些和曼德拉、邓小平比,又算的了什么?可以一笑而过!冰儿:冰雪聪明的,做回你自己,因为你是最优秀的!因为你知道,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我说,干自己的活,让驴子叫唤去吧!
第三篇:读《做个有胸襟的教师》有感
读《做个有胸襟的教师》有感
吴非老师提到,心胸狭隘的人,总会把同行贬得不值一文:同行爱好读书,他马上就批评“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同行发表了几篇学术论文,他就说“评价教师还是要看课堂教学”;看到同行上课受到好评,他又会说“只能上课不搞科研不行”。而如果自己样样不如人,什么都比不了,他又会说“没有生活情调有什么意思?”。这是提醒我们在同行之间也要有开阔的胸襟。我何尝没有在心里抱怨过做得多,获得的少。我不止一次听到教师抱怨教学成果只看最后的成绩,不看平时的努力和班级的差异。某某带的是好班,那他上课不卖力最后学生成绩还是很优异。我们带的是差班,再怎么努力就是累死在讲台上成绩还是倒数。诚然这种情况是不公平的,但我们教师总不会一辈子都教差班吧。你总不希望等到自己带好班的时候有老师在背后说你只是运气好,而忽视了你的努力吧。
文章开篇就有这么一句“为了让学生胸襟开阔,你应先做个有胸襟的教师”。我想吴非老师的意思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对学生有一颗宽容的心。这两年就教了2个极差的班,刚开始我一下课就在办公室抱怨怎么这么倒霉,班里尽是些教也教不会的学生。同样的题目做了5遍还有一半学生是不会的。平时挂在嘴边最多的就是“我要疯了”,“我要崩溃了”。学生这么差,当然教学成果奖金是没有的。花了那么多的精力,成绩没有一点提高。生理上的疲劳抵不了心中的累。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心绪稍微平静了下来。想想之前的负面情绪太可笑了。试问哪个学生不希望自己的成绩很优异,他们学不会不是他们的错。后来想想既然这些学生在学习上没有成就,那就要防止他们将来成为社会的危险品。记得有一次一个学生
向我打小报告说班上某某在背地里骂我XXX,(这是带有侮辱性的语言,在这里就不写出来了)我当时很激动,想冲到教室把那个学生狠狠教训一顿。我压住心中的怒火,让一位学生把她叫到我的办公室,我问她为什么骂我,她心虚地说只是好玩说说的。我说言语中带有侮辱人的字眼一点都不好玩,既然不是有意的,那老师肯定会原谅你。但是你试想想若干年后你的子女用这种字眼骂你,你会是什么感受。她惭愧的低下了头。这样的谈话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如果只是一味地数落她的错误,严厉批评,那她只会对我畏而不会敬我。还有一次班里的男生打了隔壁班一个男生,我问他为什么打人?他很无所谓地说看不惯那个学生的样子,太拽了。我问他那个学生的拽对你造成影响了吗?他说没有。我在心里狠狠地骂了一句“小流氓行为”。这样的学生简直无法理喻。我问他如果老师教其他学生打你一顿,理由也是看不惯,你能接受吗?他倔强地说“我又没有拽!”。我平静地对他说如果拽也是挨打的理由,那我们也可以编制其他的理由来打人,那学校里就要乱套了。在学校你只要向那为学生道歉,就会得到原谅。如果到了社会上去打人,情节轻的拘留,重的就要蹲监狱。到那时你就要为自己的冲动冲动行为买单,没有人会原谅你。
作为老师决不能当众对学生进行训诫,要不然既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也显得你心胸狭隘。长期以往,对学生的性格成长也会起到不良的影响。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师胸襟辽阔,学生自然“大气”,自然能顶天立地。
第四篇:曼德拉,思想汇报
篇一:2013年3月—2014年9月思想汇报 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
今年3月22日至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刚果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习近平主席将俄罗斯作为就任后的首访国家,中国人民对习主席访问俄罗斯及取得成果高度关注。
3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他就任中国国家主席之后的首次出访,充分体现了新一代中国领导人对于中俄关系的高度重视,也凸显了中俄两国在对方对外政策甚至国家战略的重要地位。
可以说,习近平主席此次访俄是在世界处于“大变局”时代的一次重要外交活动,不仅对中俄关系的持续深入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梦”的美好愿景、中国实现这一伟大梦想的决心、信心以及中国承担与能力相适应的国际责任的意愿。
中俄两国领导人深入交流了治国理政经验,进一步巩固了政治互信,为双边关系的健康发展夯实了政治基础;在经济领域,两国政府和相关企业就能源合作、产业合作、金融合作等签署了一系列重要协议,进一步推动两国务实合作取得更大进展;在国际领域,双方就共同关心的地区形势、热点问题和全球治理深入交换意见、增进共识、协调立场,表达了对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推动建立符合21世纪现实和潮流的“新型大国关系”的主张;在人文领域,两国领导人共同出席了俄罗斯“中国旅游年”的开幕活动,以此进一步推动两国的人文交流;在安全领域,习近平主席成为参观俄罗斯国防部及联邦武装力量指挥中心的首位外国元首,双方达成了军事技术合作、联合举行军事演习的一系列重要协议,表明中俄安全合作进一步深化。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条件下,“软实力”和“巧外交”成为拓展一个国家战略影响、提升其国际形象的重要手段,而“首脑外交”又是集中展现“软实力”和“巧外交”的重要场合。习近平主席此次出访俄罗斯,除会见普京总统、梅德韦杰夫总理以及上院议长马特维延科、下院议长纳雷什金等俄罗斯政要外,还出席了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了演讲,会见了俄罗斯汉学家和学习汉语的青年学生代表。在所有这些活动中,他举止儒雅沉稳而又充满自信,言谈亲和而不乏风趣幽默,充分展现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当代中国蓬勃发展的精神内涵。
习主席在俄罗斯的一系列演讲突出表现了他个人的语言风格,既平实自然,又切中要害。在演讲中,他巧妙地运用集中了人类古老智慧的格言和谚语,取得了画龙点睛的良好效果。比如他以“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来揭示“各国人民有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的哲理,犀利地讽刺了一些国家“削别人足”、“试自己履”,肆意干涉别国内政的行径。而他借用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诗句“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来说明“无论会遇到什么样的曲折,历史都总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表达了对于“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心。最后,他引用了俄罗斯谚语“大船必能远航”和中国古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来表达中俄关系一定能够继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更好造福两国人民,更好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这些经典诗句和格言的运用,拉近了与听众之间的情感,体现了中俄文化异曲同工之处,取得了形象生动、入木三分的传神效果。中俄两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承担着共同的责任。两国有着近似的“国家安全观”和“国际战略观”,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持有相同或相似的立场和意见。在国际战略格局面临深刻调整的大背景下,习近平此次访俄及近来中俄两国签署的一系列重要协议,进一步深化了两国的军事与安全合作。
汇报人: 2014年4月3日
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
应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总统卡莫纳、哥斯达黎加共和国总统钦奇利亚、墨西哥合众国总统培尼亚、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奥巴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5月31日至6月6日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墨西哥三国进行国事访问,并于6月7日至8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同奥巴马举行会晤。中美两国关系将如何发展,世界各国媒体都高度关注。
习主席对拉美加勒比三国的访问,还有在加州举行的中美首脑会晤,肯定属于2013年中国外交的重头戏。其中国际舆论关注度非常高的应该是习主席和奥巴马总统的会晤。首先这个会晤形式确实非常的特别,奥巴马总统从华盛顿飞过来,习主席在拉美、加勒比三国之行之后,在加州一个庄园进行会晤。这个形式和以前相比是比较独特的,以前是非常的正式,一般来讲是直飞两国的首都。
现在来讲,相对这种非正式轻松时间很长的会晤本身有意义,它的意义就是两国关系已经成熟到一个程度,已经不太讲形式了。如果两个人比较客气,一动就是正式访问可能关系还没到位。现在关系成熟到一定程度以后,大家就可以用非正式的形式,但是实际上是更深入的形式进行会晤。所以这个形式非常的独特。
那我相信效果有它的独特之处,因为两个人在庄园见面比较放松,时间长,我认为谈的问题就会比较深入一些,话题就比较多,非常有利于建立两国元首之间的个人信任和个人的工作关系。反过来讲如果个人信任、个人工作关系建立得比较好,那对两国关系的整体信任是非常有好处的。如果两国元首有相互的信任,有政治意志,对两国关系的整体稳定、战略互信的建立是有好处的。
中美两国现在大家都知道,现在是世界前二强,两超大型国家,他们如果能够建立起这种相对稳定的关系,对两国很好这是不用说,就是对整个世界也是一个公共产品。中美关系现在是这样,决定21世纪整个关系的性质,中美关系好,中美关系是合作的,那么21世纪国际关系的倾向是一致的。反之亦然,如果中美关系走向对抗,整个21世纪的国际关系性质就是对抗的。
所以从这个关系上讲,两国元首能够建立很好的个人信任、很好的工作关系,对中美关系是福音,对未来的世界和平稳定也是福音。
汇报人:
2014年6月10日 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
2013年12月5日,南非著名政治家、前总统曼德拉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95岁。这位“新南非”的国父顽强地度过了27年的牢狱生涯,并最终引领着南非走向了种族和解共荣的康庄大道。他在《漫漫自由路》中写道:“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这句经典名言,正是他一生的写照,他的成功在于他无比坚韧的意志,屡仆屡起是他一生的注脚。
这位南非前总统曾指引他的国家,渡过了种族隔离制度结束后的那段惊心动魄的过渡时期。1994年,他领导非洲人国民大会在南非首次民主选举中获胜,并成为该国第一位黑人总统。他淡出政界多年,但在南非和其他国家人民的心目中,他仍继续享有近乎神秘且神圣的地位。从很大程度上而言,这是因为在27年铁窗生涯之后,对于追求自由的全体南非人民,不论是黑人还是白人,他依然是一个精神支柱,鼓励他们获得更大的自由。
实际上,他最重要的遗产或许是他持之以恒的努力――他一生致力于南非种族和解,与白人群体合作,在南非推翻残酷压抑的种族隔离制度时,他让南非避免了很多人此前预测会发生的流血冲突。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美国总统奥巴马、英国首相卡梅伦等多国政要通过不同方式表达对这位政治领袖的哀思。潘基文表示,曼德拉向世界展示了宽容的能力——把人们联系到一起??这就是和平的真正含义。奥巴马称曼德拉体现了“人类向更好前景转变的承诺”。卡梅伦对曼德拉的去世发表评论说:“世界失去了一盏明灯。纳尔逊?曼德拉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 在世界范围,曼德拉是一面道德和正义的旗帜。曼德拉是伟大的民族主义领袖,但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多年来,曼德拉一直为消除贫困和战争而奔走呼吁,他的贡献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曼德拉1993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95年获得非洲和平奖。关押曼德拉和非洲解放运动政治犯的罗本岛监狱,1999年被联合国命名为世界遗产,作为种族隔离罪恶和非洲人反抗的历史记录。2005年“世界儿童权利奖”获奖者名单中,曼德拉及其夫人格拉萨·马谢尔获得由世界各地数百万儿童选举产生的“全球之友奖”。2005年2月西方7国峰会在英国召开之前,曼德拉应邀参加在伦敦特拉法尔加广场举行的“把贫困变成历史”的大型集会。在成千上万名支持者的欢呼声中,曼德拉发表讲话,呼吁发达国家为消除世界的贫困贡献力量。曼德拉主张世界和平,反对伊拉克战争。他是公开批评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世界政治领袖之一。2007年3月2日,曼德拉的画像被悬挂在联合国大厦的安全理事会附近,这是对世界和平与正义的鞭策和鼓舞。为了传播曼德拉的理想和价值观,曼德拉基金会把推动对曼德拉的研究和交流作为工作重心。“纳尔逊·曼德拉演讲”于2003年由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发起,在每年7月18日前后举行,由一位世界知名人士发表主题演讲。2008年的“纳尔逊·曼德拉演讲”,主讲人是利比里亚总统埃伦·约翰逊—瑟利夫。他在题为“把握新非洲”的演讲中指出,非洲复兴的迹象正在显现,非洲并不贫困,而是缺乏良好的管理。他赞扬曼德拉在南非实现了正义和民主,同时也对所有的非洲人起到鼓舞作用。曼德拉则在演讲的开幕辞中说,“在21世纪初,我们的世界仍然有过多的不和谐、仇恨、分裂、冲突和暴力。在我们的个人和社会生活中关心他人,建设一个我们热切盼望的更美好的世界,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汇报人:
2014年12月7日
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
今年12月1—6日我国中东部地区近日出现大面积持续性的雾霾天气,从南京、上海到杭州、宁波,各地被一团浓重的雾霾笼罩,不仅影响民众出行和生活,更构成对市民健康的威胁,而类似环卫工人这样需要长时间户外工作的劳动者,受影响更为严重。面对雾霾日益严峻的新问题,宁波市有关部门积极应对,及时破题,有望在全国率先为雾霾天气下劳动保护立法。这不仅有利于劳动者享有体面劳动的权益保护,更篇二:阅读文章《曼德拉的胸襟》有感 学会做一个懂得宽容的人
周末有幸拜读了宋浩部长推荐阅读文章《曼德拉的胸襟》一文,看了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以他的宽宏大量写就的凡人不可思议的故事和他宽宏的领导理念,感慨颇多。人之坎坷,以常人而论,曼德拉大有过之,然曼德拉以博大宽阔的胸襟,泰然处之,他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所得到的并非是仇恨、积怨,而是不断认识自己,调训自己,克服自己不利的习性,以适应当时的处境,由此他的生命得以生存,得以重获生机,他得生命力也由此显得异常的顽强。
在现实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心胸狭隘,小肚鸡肠,处事总是持“宁可我负人,不可人负我”的态度,对别人的不是,甚至并非不是之事也斤斤计较,毫发必争,往往使一丁点矛盾进 一步恶化,最终酿成祸患。同时,这些人也总被烦恼包围,总是充满痛苦,总是怨天尤人,总是有那么多的不满和不如意。人生不如意十有七八,何苦为难自己,我们何不学学曼德拉博大的胸襟和宽宏的精神呢?
再看我们,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多半都是独生子女,特立独行的个性造就了我们的不同。我们在生活中展示着自己,在工作中奉献着青春。我们的生活方式让自己多少会在遇到陌生人时献出一张冷漠的脸孔。在我的工作中,我可能因为个人的偏好而疏远某些员工受到员工的无视,可能因为项目某个问题各持己见而不能与同事达成一致,可能会站在烈日下的工地上抱怨工作任务的繁重„„面对这些,如果我试着对他们笑一笑,用微笑的面孔略微缓解紧张的气氛,试着站在他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用换位思考获取与他人沟通的方式,试着静下心将一切繁重任务看做浮云„„,当我的心灵为自己的选择了宽容的时候,我便获得了应有的自由,因为我已经放下了包袱。
宽容是一种理解,宽容是一种信任,宽容是一种胸襟,宽容更是一种境界。生活需要宽容,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不如意,每个人都会失败,当你的面前遇到了竭尽全力仍难以逾越的屏障时,宽容就像一片宽广的海,包容一切,也能化解一切。当我们宽容别人,也是宽容自己,保护自己,给别人留一些空间,自己也将得到一片蓝天。宽容是一门学问,学会宽容的人,就学会了生活;懂得宽容的人,就懂得快乐!
对于我们青年人,宽容也许有着更为特殊的含义,宽容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需要的是我们耐心的学习,认真地钻研,也许迷惘,也许懵懂,但这一切都是我们完善自己生命旅程所必经的过程。
所以,青年人应该尽早的体味出宽容对于人生的意义,学会宽容,也要发现别人的宽容,这样才会有个美好的未来。篇三:思想汇报12yue 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转眼间,已经三个月过去了。成为预备党员已经半年多了,大三这一学期已经过去大半了,即将迎接下个学期的到来。大三的课业也慢慢繁重起来,平常实验也很多,生活很是丰富,也慢慢开始打算未来的规划。在这三个月里,我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有科学发展观。跟上党组织的脚步,跟党组织学习,规划好自己的人生,改正缺点,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宣传党组织的优良事迹,让同学们人人都能懂得党组织的精神,并一起学习并发扬光大。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将这些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去。提高自身素质,提升自己的内涵,使自己更上一层楼。
第五篇:《曼德拉》观后感
篇一:《曼德拉》观后感
郭苏一
震撼人心的自然风光,神秘的好望角,辽阔的野生动物园,南非是一个多彩缤纷的国度;早期的种族隔离政策、以及一直存在的种族歧视,让南非也成为了一个黑白分明的国度。
第一位两度获得英国文学最高奖——布克奖的南非白人小说家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JohnMaxwellCoetzee),也是非洲第五位、南非第三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直用敏锐的目光洞察着南非漫长的种族隔离史所遗留下来的创伤记忆。他将殖民、反殖民的历史主题与后现代的自由言说精神有机链接,将其融入到文字中,谱写出了一系列镶嵌在历史与当下创伤和悲剧的故事。
同为南非人(现已入籍加拿大)的导演尼尔·布洛姆坎普(NeillBlomkamp),其作品《第九区》的内容构思源自他年幼时在南非种族隔离时期的经历,故事也影射了后种族隔离时代的南非依然存在的强制拆迁与种族驱逐等问题。
无论是生活在南非的何种人群,都无法避免地在这片璀璨的土地上,随着历史的车轮与种族斗争的主题抗争着,而随着很多人一起的、长期的努力,这片地域已不再是黑白分明,开始趋于融和。在这其中,“自由斗士”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NelsonRolihlahlaMandela),这位最着名的南非之子,这位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终其一生都在努力抗争。
影片《曼德拉》根据1995年发表的曼德拉同名自传改编,影片回忆了他的成长历程,记录了曼德拉由一名革命战士变成了一名和平斗士,把一个严重种族分裂的国家变成平等和谐国度的全过程。我们也可以通过影片清楚地看到偏见是怎样一步一步演变、扩大为仇恨乃至杀戮,而人类至今仍未根除的人种歧视。
影片所呈现的曼德拉首先是个平凡的黑人。对于他的政绩没有拔高地赞美,对于他的牢狱之苦也没有过度煽情。作为公认的世界上具有杰出政治与民族调解才能的标志性人物,曼德拉因由长期不懈地与实行种族隔离政策的政府进行斗争而闻名,但他并非一个好战者。实际上,生性温良、优雅坚定的他和他所做的战斗,都是首先被当时政治环境逼迫极致所产生的反应。与此同时,为了民主事业的成功他同样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如家人的生活少了他作为丈夫和儿子需要承担的责任,孩子的成长缺失了他作为父亲的陪伴,当然还包括27年的自由。
试图在一部长约一百五十分钟的电影里来展现曼德拉这个人、他的遭遇和他如何看待世界和仇敌,完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电影运用了犹如意识流一般的叙事手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从赤脚通山走的乡村男孩开始讲起,看他成为高呼自由万岁的热血青年律师;然后从反政府的武装革命领袖,到落难被监禁、放逐及劳役,最终获释后促成了民主选举的成功。影片在讲述人物的成长、磨难坎坷的生命转折之时,颇具意识流的风格,即便人物的成长是跳跃性的片段,但曼德拉的思想和精神特质始终如流水一般“流动”,没有停滞和空白,也完全不受时间空间的束缚和客观现实的制约,强调了现在与过去不可分割。
所以,贯彻此片的是曼德拉的精神所在,在这种精神上附着的,是面对人生种种境遇的坚忍、积极、优雅稳健的态度。在很多个镜头里,曼德拉的身体四周都有圈微弱的光。虽然这只是在拍摄的时候,演员背后也放置了照明设备而已。但这样的人为设置并不突兀,因为无论从何种角度看来,曼德拉的的确确是一位充满了光芒的伟人,他所拥有的智慧之光、和平之光,和那坚如磐石的信念之光。
篇二:《曼德拉》观后感
文/战台烽
“南非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曼德拉就是那金山上的太阳,多么温暖多么明亮,把翻身黑奴的心儿照亮……”这首小改的歌用在电影《曼德拉》中再贴切不过,电影《曼德拉》就是一部如实记载了曼德拉从年轻时代一直到成为南非首位黑人总统的传奇一生的电影。电影在今天(7月18日)上映,其实是有深意的,7月18日是南非国父曼德拉的诞辰,在南非共和国被称之为“曼德拉日”。
《曼德拉》说是传奇,其实并没有我们所谓天生异象、如有神助等等神话了的传说,就其一生,都是为了让黑人获得公平权利的斗争过程,无论是街头抗议、暴力示威,还是奔走呼号、运筹帷幄,曼德拉虽然不是一位超能英雄,但他无论是性格,还是毅力,都堪称一位勇猛的斗士,所以蜘蛛侠一句“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用在这里毫不违和,他确实也在一路践行着有多大力量,出多大力量的全身心全情的投入,即使牺牲了家庭,牺牲了战友,牺牲了自由,也从未退缩。
当然,本片改编自曼德拉在1994年出版的同名自传,所以全片角度,基本都以主人公主观视觉为主要方向,这也令整个故事更有身临其境之感,对一些生活细节的还原,无论是面对军警的枪声,还是狱警的呵斥,都足够细节化和真实化。毕竟,曼德拉最长的一次在监狱,呆了整整27年,27年一定让他拥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无论是对人生,还是对为止不懈奋斗的解放事业。
《曼德拉》不是一部高大上的人物纪录片,貌似国外还不太时兴给伟人进行去恶存善的树碑立传,所以,我们能看到曼德拉一路的成长,是在跌跌撞撞中渐渐变得沉稳,虽然从影片开始,他就以一个律师的身份,出现在一起庭审中,当然,那个场景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在有种族隔离政策的旧南非,白种人对黑种人的强烈蔑视,而曼德拉的革命起源,或许也是从这个时候默默滋生,令他成为一个走上街头,同黑人同胞们紧密在一起高呼自由万岁的热血青年。
其实曼德拉的斗争过程,有着很具对抗性的变化,前期的他目睹种族隔离政策所带来的无边压迫,怒发冲冠,成为反政府武装的革命领袖。但是暴力的对抗,迎来的暴力的围剿,此时的曼德拉,并没有通过武装对抗,帮助黑人们踏上自由的王国,反倒因此让自己成为被通缉的目标,四处躲藏,屡次被抓,直至最后一次,直接坐牢27年,当然,这27年并非虚度的光阴,监狱外的斗争在继续进行着,监狱内的曼德拉也在反思前进之路,所以当他出狱后,很快成为南非首任黑人总统,并受到全世界的尊敬。
其实本片并没有把所有的笔墨都用在了曼德拉的斗争上,而是对他的私生活也进行了诸多的呈现,包括几任的妻子都给了较多的戏份进行展开。其中最令人唏嘘的莫过于和妻子温妮的结合与情比金坚的27年。只可惜,爱情也是脆弱的动物,远观可以,近看总会有些瑕疵。当一个牢内一个牢外,能夫唱妇随共同熬过27年之后,却是需要迎接改变的时刻,那时节,成长起来的曼德拉与妻子,无论是各自一方,还是两人之间,都已经有了太多的理念冲突,反倒团聚后,很快决裂。
电影《曼德拉》很容易让人想起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当然,彼在欧美,斯在南非,但都是为了黑人的利益而奋斗,并最终达成了胜利的目标。而当年Byoung一曲《光辉岁月》又让国人从全民的角度了解到这样一位伟大的自由与和平斗士。那句“风中自有残留的躯壳,迎着光辉岁月,风雨中抱紧自由”确实充满了力量。而此时的曼德拉,无疑是在南非的高山上的金色太阳,照耀着四方。
篇三:《曼德拉》观后感
文/鱼为
从以武力扞卫争取权益,到铁窗面壁27年,从阶下囚徒,到南非国父,南非第一任黑人总统的“漫漫自由路”,其实是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的累积转换。于影片开始,儿童在辽阔草原上的奔跑,那种理想化的自由精神具象,才是人类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景。
并非任何时代,都会有人为“自由”振臂高呼,教科书里自古至今听到最多,无非是改旗易帜的口号,却无关自由,所以历遍更迭,今日仍旧如昨,即使日常生活,亦频频受限受制。
然而被指定为王朝继任者的曼德拉却开始了自己的反抗之路。在这部据其自传改编的影片中,全景式的展现了曼德拉终其一生为之斗争的过程,从参加主张非暴力斗争的非国大,到转入地下武装斗争,曼德拉的每一步,在影片中,都有着异常清晰的轨迹。随处可见的暴力侵袭与暴力反抗,到监狱生活中坦然承受各种虐待,每一步都很艰难,但每一步拒不改变初心——对权益的积极争取。
当然,作为一部人物传记影片,将一个人从茅屋出生到登上总统之位,确实需要填充庞杂的历史资料,更需要确立影片对人物的解读立场,毕竟,这不是一段虚构的历史。而影片从历史中汲取片段,让这个世界上堪称“伟人”的着名人物走进大众视线,依然需要完成其“成长”历程,只为一人歌唱的《光辉岁月》,需要经过无数铺垫。
尽管影片并未过多展现曼德拉早年创立物装抗争组织进行反抗,但是影片的发展,或者说曼德拉终其一生抗争的过程,就是其放下武器的过程,放下手里的武器,以及心中的暴戾。这个转变,发生在被判终身监禁时,法律给了被判“叛国罪”的曼德拉一条生路,他则用此换来更多人的自由。有时候,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而有时候,放下枪反而成就更伟大功绩。
影片以三段式的结构,将曼德拉一生分为三个部分——年轻时热血奋进的阶段;面对牢狱之灾,遭受虐待却自我成长的阶段;以及出狱之后,放下仇恨,用“真相与和解”拯救南非的阶段。而串联起他这一生的除了“自由”的伟大愿景,更有令人唏嘘感叹的爱情。枪炮和玫瑰,热血和爱情,都是让“伟人”更具人性化的元素。
现实生活中,曼德拉的生命中留下了三个女人的痕迹。她们分别是:初恋情人伊夫琳、“黑人母亲”温妮和“晚年知己”格拉萨。影片尽管未涉及到格拉萨,但并不避讳曼德拉前两段爱情婚姻的坎坷和变化,被劈腿或不得不无奈选择分手,都一一呈现,让人有更真实的理解和记忆。
50年的艰苦斗争,风雨中抱紧的自由,当生命消逝,传奇却永远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