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著作的读后感范文
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后,对于事物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有些感触。因为人的有机体需要能量输入,所以人要吃饭。要吃饭,那是“必然”的;吃什么饭,什么时候吃,吃多少则是偶然的。同样,因为人是有机体生命,而有机体生命总会经历生长、成熟、衰弱、死亡这样的过程(自然法则),所以人总是要死的。人要死是必然的,什么时候死,以什么方式死则是偶然的。今天起来发现路面是湿的(结果),我们推测昨天晚上可能下雨了,但是也有可能是被人用水浇的(偶然);假如昨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雨,我们会用肯定的语气说今天早上的路面一定是湿的(必然)。我们习惯在一件事情上找出原因,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找到最终的原因。人本性上有一种对事情穷根究底的求知欲望,古希腊人面对纷繁芜杂的世界想找出这个世界(存在)的最终解释,从泰勒斯的世界起源于水到柏拉图的理念,人们不满足于对事件的经验解释,希望找到一个最终的必然的并经得起理性考验的解释。
辨证法大师黑格尔对偶然和必然及其关系的演绎达到了辩证逻辑的顶峰“偶然的东西正因为是偶然的,所以有某种依据,而且正因为是偶然的,所以也就没有依据;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必然性自己规定自己为偶然性,而另一方面,这种偶然性又宁可说是绝对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成为自身哲学的方法论基础。对偶然和必然的认识自然也有了更加纯熟的解释。但是有一点不足之处是,在历史观领域,经济决定论的思想也时常为世人所诟病。经济决定论的思想,给人一种宿命论的历史主义印象。经济无疑是强有力的推动历史前进的物质基础,但是历史事件的发生充满了不以物质多寡为条件的变数,心理的,外在因素的,传统习俗的,伟大人物的个人作为都是相当不可忽视的因素。历史必然性的说法往往会引起人们的厌恶之感,因为必然性漠视了个体的作为,个体的意义。
人类社会正在走向全球化,这是后现代的一种趋势。人类开始从狭小的个人空间中走向一种彼此交往更加密切频繁的信息化时代。偶然性的因素正在增多,必然性的说教越来越得不到认同。在必然性居支配地位的时代,人们谈理想,谈人生意义,所指向的是一个永恒的必然领域:真理的,价值所在的世界,必然性起支配作用的理念世界。现在的人还相信这样的永恒世界恐怕不多了,那么人生到底怎样才有意义呢?(面对着必死的人生)我的回答是:活在真实的偶然中,并用自己的全身心去体验那偶然向自己昭示的那个世界的样子。没有必要去相信这个世界必然要发生什么——因为那是虚假不可信的——,也没有必要去追求一种所谓永恒不变的真理——因为根本没有不变的、永恒的真理——,必然的真理只是偶然的事实而已,在生活中被偶然的揭示出来而已,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明天对我意味着什么,我不能肯定,我也不需要肯定知道是什么样会发生什么。但是我确信的是,明天对于我一定是新的一天,一定不同于今日和昨日;对于别人也一样。马克思说的好:解释世界的不如改变世界的。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这个神圣而抽象的名词在我的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和更深一层的体会.纵观历史,横看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最科学最严谨最完整最具有生命力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引导时代前进又随着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必定随时代实践和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产生的源泉是实践,发展的根据是实践,检验的标准还是实践.正因为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中,才得以根深叶茂,大树参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它的巨大威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具体结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马克思主义是个发展着的理论,是开放着的体系.它总是把掌握客观情况的变化,总结人民群众的新鲜经验,吸取当代科学文化的最新成果,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在发展中坚持,在坚持中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内涵.一句话,全面发展自己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质.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态度,核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当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要在党的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把自己的思想认识自觉的从那些不合适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在实践中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改变社会和把人民的解放做为自己的任务和目的.忘掉人民和人民的利益就会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抽掉,就是抛弃马克思主义.人民的利益不是一个标签,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深动的最感性的东西.只有真正的真实的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全面发展小康社会应当把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认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包含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确保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价值目标.我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新人,全面发展小康社会责无旁贷.为此,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全面的发展自己.一旦选择,便风雨无阻风雨兼程的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首先,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与现代实践理论相结合,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群众和单位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团结和凝聚全体员工,引进人才和科学技术,走科学办厂的道路.制定一系列可行的符合实际的具有人性化的科学的规章制度,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全面发展自己,让自己与时俱进.第二,要坚持要认真刻苦学习科学知识,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实践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走科学办厂的道路.第三,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四有新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第四,加强体育锻炼,让自己有个健壮的体魄.因为健壮的身体和敏捷的思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障
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读完了伟大的《共产党宣言》。这无疑是一本史无前例的著作。毫无疑问,《共产党宣言》正是国际工人组织的思想代表。正是《共产党宣言》,让国际工人组织得到这个不可替代的地位。
当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以无比巨大的理论威力、思想锋芒和战斗精神令西方统治阶级发抖时,中国正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下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现今,社会主义中国昂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国共产党以“三个代表”的先进思想,迎接着世界变局的挑战。从《共产党宣言》到“三个代表”,浓缩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更显示着中国共产党光辉奋斗的发展历程。
1848年2月,英国伦敦瓦伦街19号一家不大的印刷所,印出了一本字数不多却震撼世界、影响人类的小册子——《共产党宣言》。这本小册子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威力,是因为它的发表诞生了一个伟大的真理——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一切社会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考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论述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发展为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未来社会创造者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共产党宣言》成为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一个光辉起点。在黑暗的旧中国,这个光辉起点的到来,浸透着无数仁人志士的智慧、勇敢和鲜血。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这些斗争的最终失败揭示,农民、资产阶级改良派都不可能承担起领导民主革命的重任。
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这次革命由于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未能改变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路在何方?这依然是中国志士仁人和先进知识分子苦苦求索的问题。
1921年7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旗帜,从此,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引,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胜利。
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的时间,共产主义的“幽灵”在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化作喷薄而出的红日,蒸蒸日上。历史唯物主义揭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关系是整个社会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和进步的终极原因。《共产党宣言》的一个重要理论贡献就是强调: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要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
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以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正确指引下,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生产力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面向新世纪,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三个代表”是对150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中国共产党80年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
历史雄辩地说明,没有《共产党宣言》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改革开放的今天;历史同样雄辩地昭示: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必将指引中华民族走向新的辉煌.与时俱进,勇立潮头——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成为中国共产党历经风雨永葆强大生命力的源泉。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丰功伟绩,有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和面貌,并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的成功实践向世人昭示:马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真理;马克思主义只有同时代前进的步伐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焕发出经久不息的活力。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理论品格。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历久弥新,永葆强大生命力的根源所在。
在人类文明史上,有过许多传世名著,但没有哪一篇能够像《共产党宣言》这样牵动全世界最广大人民的心魄。这不仅在于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还在于它鲜明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不是僵死不变的教条,而是不断发展的理论。
《共产党宣言》发表后数十年间,马克思、恩格斯一直注意用实践检验自己的理论,在总结1848年革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阐明了不断革命、工农联盟、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根据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发展了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从而使自己的理论不断丰富发展,成为严整的科学体系。
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和俄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理论上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在主要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同时胜利的设想,探索出了一条在俄国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推到新的阶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同一切从本本出发、照抄照搬外国经验的教条主义的长期斗争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原则,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这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抓住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从新的历史条件出发,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这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就是邓小平理论。
面对充满挑战和希望的21世纪,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巨大的新考验。正确应对国际国内的新问题,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完成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关键取决于党的建设。把握时代特征,顺应时代要求,站在时代前列。追溯“三个代表”的渊源和它产生的时代背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面对变化了的现实,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思考问题,进行理论创新,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的真谛。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实践永无止境;在实践中探索真理、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同样永无止境。因此,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时代条件的不断变化,社会生活的日益变动,特别是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对党的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对党的建设中遇到的新课题,不应当简单地找本本上怎么说的,而是要看是否真正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真正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否真正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说原则,这就是根本的原则。要说标准,这就是根本的标准。比如说,生产力的发展本身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落后了就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被先进的生产力所代替。就工人阶级的某一部分而言,也可能由于新的生产力不断出现,原先所联系的生产力变得落后了。为了从整体上始终保持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工人阶级的内部结构也应该随时相应地加以变动,不断地向更加先进的生产力转移。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也应该有不断前进的意识。
开拓,才有出路;创新,才能发展。一个执政党只有不断地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努力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才能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创新是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精神,是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反映。党的生命活力是与党有无开拓创新的勇气和能力联系在一起的。
站在新世纪的起点,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能够实现。
第二篇:马克思著作经典读后感
马克思著作经典读后感
摘要:马克思的这本手稿给我的最深刻的印象是它的辩证性,与其说这是一本经济学著作,倒不如说这是一本包含辩证哲学的哲学著作。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充分研究了古典经济学家们的思想及其著作,辩证性地汲取,形成一套严密、充满辩证的思想体系,从而达到马克思的目的:揭示阶级斗争的必然性。在手稿中,随处可见其辩证性思想,例如,马克思在论证资金和资本的关系时候,明确提出了“资金是土地产品和工业劳动产品的任何积累;资本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的积累。”后,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辩证性地补充“资金只有当它给自己的所有者带来收入或利润的时候,才叫资本”。对于资本积累的后果,马克思也辩证地看待,对工人的需求增加导致工资上涨,然而,利润率的下降、分工导致生产过剩却又不得不降低工人的工资来补偿。
关键词: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
首先老实承认,我真的不爱看马克思经典著作这类的书籍。因为从小到大政治书上的那一套刻板抽象的语言早就令我厌倦,也让我不由地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认为马克思主义必然是生涩的,枯燥的,说来说去也就是那几句万能的应试句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云云。我想着大概也是很多同学明明对哲学有着浓厚的兴趣缺敬而远之的原因吧。但这次没办法,硬是去图书馆借了几本。在看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部分内容后,我的想法就完全改观了。
马克思的这本手稿给我的最深刻的印象是它的辩证性,与其说这是一本经济学著作,倒不如说这是一本包含辩证哲学的哲学著作。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充分研究了古典经济学家们的思想及其著作,辩证性地汲取,形成一套严密、充满辩证的思想体系,从而达到马克思的目的:揭示阶级斗争的必然性。在手稿中,随处可见其辩证性思想,例如,马克思在论证资金和资本的关系时候,明确提出了“资金是土地产品和工业劳动产品的任何积累;资本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的积累。”后,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辩证性地补充“资金只有当它给自己的所有者带来收入或利润的时候,才叫资本”。对于资本积累的后果,马克思也辩证地看待,对工人的需求增加导致工资上涨,然而,利润率的下降、分工导致生产过剩却又不得不降低工人的工资来补偿。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主要是由三个笔记组成。
第一手稿,这一部分是马克思分析斯密的《国富论》中提到的一些问题的结果。在研究斯密著作的过程中,马克思把注意力集中在三个对象以及他们的斗争的根源——收入源泉。三个对象为工人、资本家(或租地农场主)和土地占有者,他们的收入源泉分别是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马克思认为,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是根本不同的三种收入,至少性质上不同。在他看来,工资是处于同资本的利润对抗的关系中,而通过资本的利润又处于同地租对抗的关系中,马克思通过一套严密的体系把它们绑到一起,其辩证性无处不在。工人创造的劳动价值有三部分: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工人所能获得仅
仅是其中很小份额——工资。如果把工人看成一种商品,那么工资则是工人价值的价格体现,它应该分为两部分: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自然价格是工人满足自己的生存所需的最小价格,它只与社会进步与否有关;而市场价格则是在不同的时期,随着资本家对工人的需求的不同而不同,需求越大,工人的市场价格越高。资本家总是想要尽可能地压缩市场价格,达到降低工资的目的,所以资本的利润与工资处于对抗地位中,这也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斗争的根源所在,然而在这种斗争中工人总处于弱势地位。
至于地租,斯密在《国富论》中写道:地租是租地农场主使用的那些土地自然力的产物,更具地说是扣除或补偿一切可以看作人工产物的东西之后所留下的自然产物。从中可以看出,这种产物的多少,取决于那些自然力的大小,换句话说,取决于土地的自然肥力或人工肥力的大小。马克思却认为不仅仅如此,它辩证地看待了地租的影响因素,在现实中考证了地租与土地的关系。手稿中是这样说明地租的:地租是租地农场主和土地所有者之间斗争平衡的产物。决定租约时,土地所有者总是设法使租地农场主所得的数额,仅够补偿他用于置备种子,支付工资、购买、维持耕畜和其他生产工具的资本,并使他取得当地农场的普通利润,即为土地的自然地租,这决定了他们之间的斗争。
然而,土地所有者向租地农场主索取的高地租,将变相地转嫁到雇农的工资上。土地所有者向租地农场主索取的地租越高,租地农场主就把工资压得越低,所以,土地所有者的利益同雇农的利益是敌对的,正如工厂主的利益同他的工人的利益是敌对的一样。
通过这些分析,马克思发现了三个收入源泉的基础的那种东西——阶级斗争,即为工人(无产阶级)与资本家、土地所有者的斗争。马克思的这种分析形成了一个严密的体系,他的论证是一环紧扣一环的。在一个公设的前提下,使人可以利用一段文字去论证另一端文字,并且最终还可以回到公设的前提。在第一手稿中,马克思还以精选集中的具体经济材料作为论据,更加充分地论证了这一观点。最终,这些东西熔铸成为马克思本人辩证的思想,或者说是达到了马克思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的目的,并且让人无可辩驳。
马克思认为,在同资本家的竞争斗争中,工人总是失败者,因为资本家没有工人比工人没有资本家能生存得更久。资本家在反对工人的斗争中一开始就已经联合起来了,而工人组织却遭到迫害。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可以把资本的利息或者地租加进自己的收入,而工人却不能把任何东西加进自己的工资。
手稿中,马克思列举了社会可能所处的三种主要的状态,考察了其中工人所处的地位。第一种:社会财富处于衰弱状态,资本家为了保证资本的利润率,必然压缩工人工资,工人的贫困只会不断地加剧。
第二种,社会财富正在增加。这可能是对工人唯一有利的状态,因为在这种状态下,资本家展开竞争,对工人的需求大于工人的供给,工资不断上升(图二分析:)。然而工资的提高却引起工人的过度劳动,缩短工人的寿命。并且这种状态下,资本的不断积累,必然导致
利润率的下降和生产过剩,最终社会财富的增加会停止(即经济不可能永久、持续地增长),到财富顶点的状态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因此,这种状态下,工人的贫困具有错综复杂的形式。
第三种,在财富已经达到其顶点的国家,工资和资本利润都会降低。工人之间为就业而进行的竞争非常激烈,以致工资缩减到只能维持现有工人人数,国家人口基本饱和,超过这个人数的部分注定要死亡。这种状态下,工人的贫困持续不变。
一句话,不管彼此斗争的社会力量的相互关系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工人不是得不到任何好处,就是或多或少显然要吃亏,即使工人增加其劳动产品的数量,他们增加的也只是同他们对立的他人的财产。资本的增长促进了进一步的分工,结果工人更加依附于单调的、使人愚钝的工作。这就形成一个辩证的矛盾了。
资本家财富的增加会使这一辩证的矛盾尖锐化,其必然导致的后果是工人的贫困和苦难加剧,工资不可避免地要下降到只能养活自己及其家庭的水平。当低于这个水平时,结果只能是引来一场革命——无产阶级的革命。
总而言之,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对于马克思的经济思想及其唯物辩证的世界观,与之前相比,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对于其中涉及到的一些经济学原理或思想,也有了初步的了解。最重要的是,对于马克思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其严密的逻辑论证,一环紧扣一环的论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想这对于以后的学习或者其他工作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第三篇:马克思著作读后感
马 克 思 著 作 读 后 感
系别:外语系班级:1005班学号:2010051501 姓名:刘璐璐
马克思著作读后感
以前一直以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很深奥的理论,所以一直不曾去看过与之相关的文章。本来自己这点小才智在哲学方面就显得很无力,若再去思考这些大问题更是难上加难。然而在大学里,马克思主义成了一门必修的公共课,不得已才开始正式接触与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学了之后才知道,其实有些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带着自己的小小好奇心,读了一本马克思写的文章,原总以为哲学就是教条本本,而一读才知马克思是多么幽默风趣条理清晰明了,才知什么叫哲学,才知道我们初高中甚至于大学的哲学课本,编写得多么惨不忍睹,哲学本是最开放的思维,却成了青年的枷锁,生情并茂成为苍白无力,好比一个曼妙多姿的名模被分解成了一具骷髅,何等煞风景。
因为之前很少读马克思的原著,所以在谈《形态》的读后感时,我是带着漫谈读马克思的原著以及读马克思这个伟大的“大家”本人的意识流进行的。读原著的感觉不是对那些“原理”、“方法论”枯燥乏味的生厌,而是有着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那种探险的刺激和丰收的喜悦。那里的观点不是来自遥远天堂的上帝和神灵,而是来自生活实际;那里的文字是多么的优美,不是法国人一贯失的高谈阔论,不是美国人经常使用的花言巧语,而是角度的全面、观点的新颖、论证的深刻。所以马克思在告诫人们联系实际之前,他自己已经那样做了。他对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在这方面做得不够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
马克思不是在桃花源里作田园诗,他的处境是非常“糟糕”的。反动政府要驱逐他,权力派要指责他,还有许多流派和哲学家对他指手画脚,但马克思正像恩格斯说的那样----把那些东西“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他的生活条件也极端艰苦,如果没有恩格斯在经济方面的支持,他可能要用上倍多的时间来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而这将占去他作理论研究的大量时间。“人们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解决吃喝住穿的问题,然后才能从事政治、文化等其他方面的工作”,对于这句话,马克思他本人也是有着切身感受的。所以马克思一些伟大的经典的论点的原材料都来自生活本身。
马克思不是只看见地球绿色的草地和蓝色的海洋,不是只看见汽车马达的启动和车轮的运转,他看到了它们背后隐藏着的规律。他的眼光是明亮的,不是孩子似的的天真无邪,也不是月下情人的暗送秋波,而是犀利的、能穿透现实迷雾 和未来时空的火眼金睛。在他的世界观里,这种眼光给人们以无比的震撼力,他的唯物史观就是一个例子。“物质资料的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分工的发展,而分工发展的各个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形式”,“分工的每一阶段还决定个人与劳动材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有关的相互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些晶莹剔透、好不含糊的见解成了人们重大的思想理论武器,过去的一切神灵之身、神灵之音所造成的迷惑世界在这里都烟消云散了。
当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马克思并不是高兴得忘乎所以,因为马
克思活着不是为自己,不是为少数人,他关心的是全人类。他的胸怀如此豁达,他的生活如此激情,是因为他的整个心都装着全人类,他的血液里流的是全人类的灵魂。所以他不是一时半响的地懒洋洋地哼着“人类赞歌”,而是用他毕生的心血为人类谋福利。当资本主义工业资本把全球闹得天翻地覆之时,把工业文明“哺下”到世界每个角落之时,马克思没有随着资产阶级一起 庆祝干杯,他噙着泪水的眼睛看着贫困潦倒的底层人们----无产阶级,这些占世界大多数的无产阶级的处境让他不得不为人类设想一个更好的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如果说“一个人死去只是躯体的死去而灵魂仍活到世上”有几分道理的话,那么马克思的光辉思想是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是永垂不朽的。读马克思的著作不像读武侠小说,不像读《草样年华》或《大路朝天》,读他的著作需要一颗虔诚的心静下来读,这样思想将受到重大启发,灵魂会得到全新的洗礼,读一遍不行,要反复地读,其思想涵养、文字艺术才能被真正领悟到。他的著作不能呆在“小屋子”里读,而要带到生活中、世界中去读,才能领悟到其中的真谛!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门经久不衰的理论,它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这么多年来,多少文人诌士都曾探讨过其伟大性及重要性。我相信我的这点小感慨是不足以来描述的,不过我希望以后会对马克思及他的文学著作进行更深的理解,这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
刘璐璐
第四篇:马克思著作读后感
第二章《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观后感
马克思在批判继承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提出人的本质理论,并历史性的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可见马克思是一个敢于突破的思想家,他关注的不仅是无产阶级的革命问题,更是每一个个人的个人幸福。
马克思这一理论对于我们具有重大的意义,正如他所论述,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而人民群众又是由每一个个人组成的,因此,关注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就显得很重要,马克思指出:“人不是机械,不是单纯的实现某种目的工具,而是活生生的人。”认为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因此联系当前实际国情,我国正在进行“素质教育”,既是对这一理论的具体应用,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把发展经济与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联系起来,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党和政府必须不断的创造条件,改善环境,实现人民的全面发展。个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个人实现了全面发展,自然有利于社会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繁荣稳定。
习近平总书记说:“让每个人都想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让每一个人都拥有成功的机会。”也正是重视每个个体作用的体现,当代中国,必须紧紧把我马克思理论的精髓,不断的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应用到具体的政策制定;执行过程中。认识社会发展的目的所在,也是经济财富创造的意义所在,因此
不管什么形式的社会活动,归根结底,最终都是要落实到每一个社会具体的个人身上,因此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应当成为我们研究一切事物的终极目标。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精辟论述,并不等于我们在强调“个人主义”这二者之间存在根本性的差异,人虽然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但是每个人的发展又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因此我们在实践中必须注意区分。
第四章《马克思的民生思想与我国民生之改善》观后感
马克思对民生问题有大量精辟论述,在其名著《资本论》中提到“革命的根本任务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的状况。无论工人阶级和劳动者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斗争,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消灭剥削制度,解放全人类,并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生活状态。”这一论述是非常深刻的,因为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人民大众关心的始终是自己的生活状态,把握住了民生问题,就把握住了群众工作的根本。
当前我国经济工作正处在转型升级阶段,总体来说我国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我国目前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民生问题趋待解决。如;人均居民收入水平同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收入分配机制不合理,农村和偏远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现状令人堪忧,大学生就业问题;而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本理论指导,并且马克思主义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关键要点,马克思指出:保障民生,首要的是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这一原则在我国的立法过程中有体现,如《物权法》的颁布。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前条件下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就需要不断的推进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简政放权;推进分配体制改革;维护社会稳定;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地区差异,推进经济体制转型升级。总之,牢牢把握住一条,发展中产生的问题,要在发展中解决。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道:“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要让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保障民生需要政府真正做到,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解民之忧虑。马克思关于民生的理论,对我国全面改善民生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必须在实践中全面的贯彻落实,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我们要把我民生问题的重要性,就要求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第九章《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与我国防范经济危机的对策》观后感本书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进行了分析并做了相当的扩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从根源上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运动的表现,即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决定资本主义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宿命。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主义生产活动资本家在利润的支配下,进行的一种盲目性的生产活动,由于资本家个人不能很好的了
解真实的市场供需状况,往往盲目扩大在生产,而当生产的产品量超过了社会实际购买了时,便会产生生产的相对过剩,从而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以上只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阶段的表现形式,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时期,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更加尖锐,加上经融资本家的投机活动,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原因更加复杂,破坏力更加巨大,影响更为深远。加上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导致一国的经济危机往往牵连到全球,导致全球性的经济萧条。
本书在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理论指导下,结合我国经济的现状,提出来我国在防范经济危机应注意的要点,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正在深化经济改革,推进市场化,随着与国际经济的联系的日益密切,我国面临的经济危机风险也日益加大。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我国加强防范经济危机的意识尤为必要。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但表现在市场上是产品的供需不平衡,生产的相对过剩。因此我国在防范经济危机中实现生产与消费的平衡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政府加强宏观调控,防范市场盲目生产。加强对虚拟经济的监管,尤其要重点防范投机活动导致的金融风险。本书在正确研判现实的情况下,提出来一些防范经济风险的大体建议,值得思考。
我国在市场经济的转型升级中,必须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危机的理论,防范经济风险,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既不能盲目的闭关自守,又不能完全西化,而是应
该认真的分析利弊,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保障国民经济的安全,促进社会经济的大发展。
第五篇:马克思著作读后感
最近看了一篇马克思写于1835年的文章《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这是他十七岁中学毕业时所写的毕业论文,年纪这么小,就能写出如此深刻且颇具哲理性的文章,由此可见,他是多么得非同一般,而他后来所取得的成就也足以证明他的伟大。
在此文中,他首先提出了一种选择。“神让人在社会上选择一个最适合于他、最能使他和社会变得高尚的地位。这种选择是人比其它创造物远为优越的地方,但同时也是可能毁灭人的一生、破坏他的一切计划并使他陷于不幸的行为。因此,认真地权衡这种选择,无疑是开始走上生活道路而又不愿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听天由命的青年的首要责任。”选择对于我们确实很重要,因为它决定了我们下一步何去何从。想想我们做过的选择,初中毕业时选择高中,高考后填报志愿,进入大学后,是考研还是就业。。。我们一直在不停的选择中成长,而且它的字典里还没有后悔这个词,因此我们在面对选择时要慎之又慎,不能犹豫不决,也不能仓促行事。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会遇到这样或那样很难抉择的事,现实和理想一直在我们内心挣扎,我们甚至会不知所措。而在此文中,马克思为我们指明了最终方向。“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守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会彼此敌对、互相冲突,一种利益必定消灭另一种利益;相反,人的本性是这样的: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马克思考虑得很深刻,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不可分割的,我们只有把社会需要放在第一位,选择符合国家需要的事业才是正确的。因此,我们找工作时,要看清社会形势以及社会发展的趋势,了解处于此状态的祖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而我们就要努力向那些方面迈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既自我实现,又能为社会做贡献,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此外,马克思还告诉了我们在选择职业时应考虑哪些因素。对此,他提出了一系列的疑问,“我们对所选择的职业是不是真的怀有热情?发自我们内心的声音是不是同意选择这种职业?我们的热情是不是一种迷误?我们认为是神的召唤的东西是不是一种自我欺骗?不过,如果不对热情的来源本身加以探究,我们又怎么能认清这一切呢?”现实中,有很多人因为被虚荣心、权力、金钱等欲望迷住了心窍,而一头栽进了万丈深渊,一去不复返。此等例子比比皆是。此时,当我们无法用理性来控制自己时,我们应该问问父母,至少他们走过了漫长的生活道路,饱尝了人世辛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冷静下来,仔细思考。
另外,马克思还提出,“我们的体质常常威胁我们,可是任何人也不敢藐视它的权利”。这说明,你选择的职业不能超出你的体质所能承受的范围,否则你就会垮得更快。而如果你不能胜任这份工作,你就会自卑,进而失去热情、希望,甚至责任。因此,我们不能错误地估计自己的能力,不只限于体质的能力,还有其他方面的。此外,兴趣自然是我们应该考虑的,如果你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没有兴趣,那么我觉得你这一生都是痛苦的。因为只有兴趣才会使我们去探索,去努力,并且一直不会情绪低落。
当我们把一切都考虑之后,马克思又告诉我们,我们应该选择一种使我们获得最高尊严的职业,它可能不是最好的职业,确是最可取的职业。而我们就应该朝这方面奋斗,因为我们一旦获得了,将会受益无穷。“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看完此文我受到了深深的震撼,本文虽距今有一百多年,但在今天,青年马克思这一职业观的现实意义也没有因为历史年轮的增加而减弱。马克思的职业选择观,对于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而对于我们这些即将踏入就业的大学生正犹如雪中送炭,让我们获益匪浅。在我选择职业时,我会一直用马克思的话,提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