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描写梅花的古诗词名句总结
描写梅花的古诗词名句总结
梅花与兰、竹、菊并称为“四君子”,还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中华文化有谓“春兰,夏荷,秋菊,冬梅”,梅花凭着耐寒的特性,成为代表冬季的花。中国文学艺术史上,梅诗、梅画数量重多。梅花是中华民族与中国的精神象征,象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黄蘖禅师有“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诗句,从梅花本身来说,是赞美梅花不畏严寒、凌寒独开的品格。引申开来,就是勉励人们不畏艰难困苦,须经一番奋斗才能有所成就,有所作为。
梅花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名花,是我国历代诗歌中最常见的花卉意象之一。《诗经》中的《摽有梅》一诗曾提到梅的果实,但只是作为起兴,并非吟咏的主体。南北朝时代陆凯折梅赠驿使所赋的诗,梅花是作为一种表达友情的意象。唐宋时,梅花被赋予了高洁、不屈的品格,以梅花作为吟咏对象的诗词俯拾皆是。吟咏的角度不同,风格各异,可谓是异彩纷呈。从林逋开始,咏梅诗词进入鼎盛时期,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热闹景象。元末明初的诗人高启,专门写了一组梅花诗,这九首梅花诗,首首都有孤独高傲而无凄凉抑郁,怜梅惜梅却不神伤心碎的特点。后来清代的张问陶复作梅花八首,足可以与高启这梅花九首并称双璧。清曹雪芹《红楼梦》里也有咏梅花的诗词,多从高启这组诗借鉴或脱胎。
因为梅花是在天寒地冻的时节凌霜冒雪而开,不与众芳为伍,所以人们赋予了它清高、孤傲、顽强、坚贞的品格;又因为梅花开在冬末早春,它首先占得了春先,所以人们又赋予了它报春使者的声名,成了先知先觉的先驱者或酿时造势的的英雄豪杰的形象。
历来咏梅花的诗词,写得最美又得其神韵的要数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它把梅花的风姿神韵写到了极致。“疏影横斜水清浅”,梅花疏落,梅枝斜横在清浅的水面上,如清瘦的美人临水照镜,有翩若惊鸿之致。“暗香浮动月黄昏”,梅香幽幽地飘动,不见其形就闻其香,在朦胧的月色之下,更显幽独超逸。其中“疏影”、“暗香”二词用得极好,它既写出了梅花独特的风貌,又写出了它异于桃李浓郁的独有芬芳。这两个词最后便成为词牌名,足见诗人们对其赞誉之高。只是这两句诗并非林逋的首创,他除了对生活细致的观察之外,还借鉴了前人的成果,五代南唐江为有“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两句,因为只有这两句,没有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故缺乏感发的力量。而林逋只改了两字,便使梅花形神活现,也使得那两句“原诗”有了神韵。
王安石也写过一首著名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中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那些像诗人一样,处于艰难、恶劣的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为国家强盛而不畏排挤和打击的人。著名的一句是“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从很远处就知道那一树的白花不是积雪,因为有幽幽的香气一阵阵地飘过来。梅花的香气是从很远处传来的,然而诗人却很敏锐地觉察到,说明诗人善于发现,也表明了具有高洁品格之人的魅力之大,终有被发现被认可的一天。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却得不到实施,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有共通的地方。作者以梅自喻,准确传达出了自己的操守与主张,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梅花情
折梅寄远人,以表祝福及思念。如陆凯的《赠范晔》,“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诗人与好友相隔遥远只能凭驿使来往互递问候,诗人折梅的时候正好碰上驿使,就寄梅问候。“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江南没什么可以相赠,暂且送你一枝梅花吧。江南的风物何止万千,怎么会一无所有呢,其实,只不过眼前除了梅花就没有一样东西最能代表作者此时的心意罢了。作者此时在梅岭,眼前是开得正繁盛的梅花,于是,他对朋友的思念也全部都集中在梅花身上,因此便想到“聊赠一枝春”。作者用“一枝春”,来借代梅花,以一代全,耐人寻味,引人联想。“一枝春”象征春天的来临,它带给远方朋友的是江南春天的浓浓气息,是迎春吐艳的美好祝愿,也是诗人与远方好友同享春意的最好表达,同时又隐含着对相聚时刻的期待。足见作者情趣高雅,想象丰富,那远在千里之外的友人收到一枝梅花,想必一定明了作者的心意。后世宋之问也有类似的句子“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他想象明天清晨登上岭头的时候,可以再望忘家乡,还可以看看岭头盛放的梅花。更多有关梅花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www.xiexiebang.com)
折梅寄远人,以表达相思之情。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的开篇就是“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初春时节,女子见到梅花开了,就回忆起以前和情人在梅树下相会的情景,因而想到去西洲折一枝梅花寄给江北的情人。由见梅到忆梅再到折梅,是女子感情的发展脉络,对于她来说,这梅花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是他们爱情的见证,是他们美好往事的触媒。因为思念情人,她要去西州,必然要打扮得光彩照人,这是“女为悦己者容”的表现,即使见不到“悦己者”,她也要以最美的形象,出现在曾经相聚的地方,展现出女子对爱人感情之深挚。
李商隐有句“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也是用梅花也写自身的孤独与悲哀。作者睹物思人,怀念起故友。本想折一枝梅花来赠给远方的朋友,却不知要寄往何方,要寄给何人。诗人仕途坎坷,生不逢时,长期在外过着漂泊的游幕生活,处境非常艰难,身边更是没有一个要好的交心朋友。诗写的是十一月中旬就已经迎风怒放的早梅,一个“早”字,更是诗人自身的写照,诗人早慧、早名,却受到排斥,抱负不得施展,如此坎坷不遇的身世,怎么能不令人哀伤欲绝,愁肠寸断。“伤离”句一语双关,既含亲友长别而断肠,又含跟梅花离别而断肠。
冯延巳笔下的梅花是多情的。“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这是一个落梅如雪的场景,是写美景也是在写自然界衰败的生命。“梅”是一种美丽高洁的花,梅花落了,这本来是一种常见的自然景象,但作者加上“繁枝”、“千万片”等字词,就写出了一种气象,使人如临其境,眼看着雪一般的花儿纷纷落下,更想到了整个自然界生命的无常。只是,这落梅是不甘心就这么“零落成泥碾作尘”的,它“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梅花如何“多情”?它学雪的样子,在空中飘转,在那落下的瞬间也要展现美丽的姿态。“多情”、“学”等字眼,是拟人的用法,作者把落梅看作有思想、有主观意识的人,但这并不是最妙之处,它的最妙之处在于传达一种精神,一种即使香消玉殒也不甘丧失美好的资质。
苏轼与梅
“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寒梅盛开,百花尚无消息,寒雀则对气候变化异常敏感,它们已经感受到了春天的归来,于是争先恐后地飞上梅花枝,竞相观赏这一抹春色,好像充满了无限喜悦之情。“满”字、“争”字,营造了一种喧闹的氛围,将寒雀的神情动作生动地刻画出来。“玉蕤”指梅花,暗含梅花的高洁雅致、绚烂繁盛。这两句从侧面描写梅花开放的情景,以寒雀的热闹欢腾及对梅花的依恋,来写梅花盛放之景,突出梅花花开之早、之美、之香。使以清冷著称的梅花瞬间充满了温情与活力,为赏梅词增添了新意。接着写文人雅士因梅花而欢聚,衬托出梅花高洁雅致的品质。
“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词的开篇以拟人手法,写出红梅晚开的情态。“好睡”以美人喻梅花,再承以“自怜”二字,刻画出红梅娇慵的姿态,展现红梅清冷自爱的形象;“慵开”写梅花懒散之态,突出一个“晚”字,同时也悄悄透露了红梅的孤寂。“莫厌迟”,则是花与美人的融合,花似美人,美人似花,饶有情致。红梅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苞芽期相当漫长,虽然如此,红梅并非沉睡不醒,而是深藏暗香,故曰“莫厌迟”。红梅自知开在这百花凋残的严冬时节,有不合时宜之感,因此顾影自怜。“冰脸”则来刻画红梅的玉洁冰清,既是红梅的外表,也暗合红梅的不流习俗之气。
苏轼虽在政治上屡遭磨难,但是在与王朝云的爱情生活上还是很幸福的。朝云是苏轼凄凉晚景中唯一的慰藉,在苏轼被贬惠州时,她万里相随,陪伴苏轼辗转流离。只可惜,苏轼暮年之时,朝云去世,作者看到惠州盛放的梅花时,突然觉得它就是朝云的化身。“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高情”即朝云绝尘脱俗的精神内涵,只可惜,它“已逐晓云空”,这种“高情”已随着朝云的逝去而化为虚无。意谓美人已逝,世上再也看不到此种“高情”;“不与梨花同梦”,苏轼再也不会梦见梅花了,不像王昌龄梦见梨花云那样做同一类的梦了。“梨花”即“梨花云”,“云”字承前“晓云”而来,而晓与朝同义,因此“晓云”,可以认为是朝云的代称。词表达了对朝云的一往情深和无限思恋。
李清照与梅
李清照嗜酒,爱花尤爱梅爱菊,梅和菊不止一次地出现在词人的词里。《清平乐·年年雪里》是李清照最为有名的一首吟咏梅花的词。“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早年时期,每年下雪的时候,作者都会去踏雪寻梅,这来一枝梅花插在鬓间,多么美好的回忆。一个“醉”字,准确地刻画出作者彼时的心情。那时的生活无忧无虑,作者为这眼前的美景所陶醉,更为那幸福美满的生活所陶醉。当然,这醉也有可能是饮酒所致,李清照爱酒,在踏雪寻梅之际怎能少了美酒的陪伴。总之,“醉”字包含了作者早年的生活之美好幸福。“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昔日的梅花依旧年年绽放,只是物是人非,怎不满衣清泪?插梅与挼梅,前后相比,一喜一悲,反映了不同生活阶段的不同心情。“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年华逝去,远离故土,漂泊天涯,此时再赏梅更加没有心思。况且“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晚来风急,恐怕梅花早已落尽,想赏梅也看不成了。
“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这两句极具跳跃性,上片所言都是未开之梅,而这句就联想到梅花将败的情景。作者咏梅,不写梅花的盛开,却由含苞直跳到将败,构思新颖独特。作者此时的心境并不佳,“闷损阑干愁不倚”,心中的烦闷无法排遣,她只有借酒消愁,与梅花共醉。“未必明朝风不起”,是作者自劝饮酒之辞,也流露出对梅花命运的担忧。明日如果狂风大作,梅花就被吹落在北风中了,玉殒香消,还有谁与之共诉衷肠呢?因此要抓紧时间饮酒赏梅吧,莫要错过大好春光。这看似旷达的背后,隐藏的是作者的无限愁情。
“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这句里的“梅萼”、“残枝”,有可能是作者插在自己头上的残枝梅花,也有可能是作者房内插在花瓶中水养的梅花残枝,是词人的亲眼所见。可是不管是哪一种梅花,都是一副毫无生气的枯残的景象。梅花已经枯残了,但它的清香还在,可是词人是不喜欢它的清香的,因为它“熏破春睡”,梅花的香搅醒了她的美梦,让她“梦远不成归”。这与作者的心情是分不开的,梅花本来是美好的事物,可是在作者眼里却是那么不令人喜欢。一般诗词所咏之梅,大都是凌寒怒放,傲立枝头,对残梅则极少描写欣赏。这首写梅词却不落前人窠臼,选取新的角度描写梅,《花草粹编》题此词作“枕畔闻残梅喷香”,景况不差,然仍未得其抒情之三昧。
“为谁憔悴损芳姿”,梅花因思念而减损了容易,变得憔悴不堪了,实际上是说作者自己因相思而致消瘦憔悴,昔日的容光已经变得黯淡,表达了作者对心上人的极度思念之情记忆青春易逝的感伤。亦人亦梅,饶有情趣。“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清梦”即美梦,词人将对远人的殷切思念寄托给梦境,既然现实中难以相会,梦中相聚也是值得憧憬的。这句写的是人,下句又转而写梅。“南枝”,这里指代梅花,高华中带有一些凄丽的意味。梅花虽然已经憔悴了,可是夜间正是梅花重新开放的时候,也是作者美梦中得以欢娱的时候。这句写梅,其中也寄托了作者的一丝希望。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作者折来一枝梅花,想寄给思念之人,只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哪里可以看到爱人的身影,她无人可寄赠。“人间天上”;写尽了寻觅之苦;“没个人堪寄”,写尽了怅然若失之伤。陆凯有诗句“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以赠梅来表对远人的思念祝福,作者化用这个典故,表达了无人可寄赠的悲哀。
陆游与梅
陆游一生酷爱梅花,一生共写下了160多首咏梅诗,歌颂梅花傲霜雪,凌寒风,不畏强暴,不羡富贵的高贵品格。诗所塑造的梅花形象中,有诗人自身的影子,明写梅花,暗写抱负。其特点是着重写梅花的精神,而不从外表形态上去描写。“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即使是被风吹落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它的香气依然如故。前句上承寂寞无主、黄昏日落、风雨交侵等凄惨境遇。如此悲惨的命运,真让人扼腕叹息,只是作者突然一转,“只有香如故”,梅花的操守无论到何种境地都不会改变。这两句,作者借赞美梅花的高尚品德来表达自己虽遭贬谪,受尽磨难,也不会趋炎附势的决心。
他爱梅,以至发此痴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既然梅树数不清看不完,但作者又不甘心白白错过,于是突发奇想:我怎么样才能把身体化作千亿个,使得每一株梅花树下都有一个我呢?这两句想象奇特,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生动地将作者对梅花炽烈的爱表现出来。唐代柳宗元有诗句“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是借佛经里“化身”的说法来表达对故乡的热切思念。陆游很可能是借鉴柳宗元的写法,并加以发挥,使“一树梅花一放翁”,显得更加新奇。陆游的一生是很不得志的,但他的北伐的意志是坚强的,因此最后两句,“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很可能寄寓了作者的政治抱负,他幻想能够像梅花一样开遍全天下,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他还说梅花“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寥寥数字便把梅之风骨、梅之清艳,刻画得入木三分,十分到位。梅花生存在幽谷之中,并非平常之地,那品质便与寻常花朵不同,梅花冒寒,每年开花要比普通的花迟,如此“高标逸韵”,君却不知,委实是极大的遗憾。诗人这句诗表面赞美梅花的高洁品质,实际上是以梅花自比,其中更有一些话外之音。诗人写这首诗时是78岁,当时国家失地仍未收复,北伐派一直受到偏安势力的打击,诗人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北定中原,至老不休。梅花傲霜雪、不畏强暴、不改初衷,品质高洁,诗人以梅花自比,是说虽然自己遭受保守派的打击摧残,但自己的初心不变,自己对国家的忠心不变。
王冕与梅
王冕善画梅花,更欣赏梅花的品格气节。“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梅花的颜色秀美,但却不是为了博得人们的赞赏,它不需要别人夸赞,只需要把幽幽的梅香留于人间就够了。一个“满”字,不仅传神地写出了梅香充盈人间,无处不在的情景,而且将诗人的人格魅力得以具体的呈现。这两句刻画了梅花劲秀芬芳、卓而不群的气质,它不以色博取人们的喜爱,而以内在精神感染别人,为人间播撒芬芳。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他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以作画易米为生。作者借梅花的这种风骨,表明自己淡泊名利,不媚俗不趋时的纯洁操守。更多有关梅花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www.xiexiebang.com)
梅花生长于冰雪之中,就色而言,它有冰雪之白;就品性而言,它不畏严寒,有坚韧顽强的意志。作者以梅自况,表明自己既有冰清玉洁的品格又有不畏强权、坚持自我的风骨。“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一夜之间,梅花绽放,清香四溢,这清香飘散到人间各处,为人们传来春的消息。然而在此之前,它都是“寂寞开无主”的,都是不为人们所欣赏的。这正是王冕的自我写照,他不屑于追名逐利与人勾心斗角,而是像梅花一样,默默无闻,以自己的精神品质感染别人,以自己无私的奉献为世间造福。这白梅或许只是诗人笔下的一幅画,作者将芳香与玉骨冰肌都赋予了墨梅,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梅与雪
梅花开放之时,总有雪的陪伴,二者同样冰清玉洁。元代词人王旭认为,“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梅花虽然各不相同,各有所长,但实质上一样好,不分上下。但“雪花不似梅花薄”,这个“薄”字,颇有深意,可以理解为“淡薄、淡泊”,当然也可以“薄”的本意来理解。“薄”即草木丛生。雪是水气的精华,而梅花是草木的精华,是花中之花。所以,雪花的“不似”,表现了略逊一筹。“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梅花开花是开在空山,在空谷山野之中放出异彩;而雪花则是“随意”飞向人家屋檐下的帘幕,到处乱穿,似乎是说梅花比雪花更加淡泊名利,而雪花则像是有点趋炎附势之态。基本上可以看出,词人是有扬梅抑雪的意味的。
卢梅坡则认为,“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两句用对比手法,道出梅与雪各自的长处及不足:梅不如雪白,雪不如梅香。这样一来就回答了“骚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其实,两全其美的看法不如:梅是幽香四溢的雪,雪是洁白无瑕的梅。二者是相互衬托,相互补足的。如果没有了雪的映衬,只有梅花就不能凸显出它凌寒独开、傲霜斗雪的风骨;没有梅的映衬,雪自然也显现不出他的晶莹剔透、冰清玉洁。正像诗人在另一首《雪梅》诗中所说的那样“有梅无雪不精神”,然而,有雪无梅不是春。二者只有相映才能成趣。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真理。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
早梅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花开百花之先,是梅花最为独特的生物特点。梅花嗅觉敏锐,最先感觉到春天的到来,当百花都还在土壤之中安详惬意地沉眠之时,梅花就已经在迎风而立,冒雪而开,这是百花做不到的。诗人以梅花自比,把保守派比作百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我就是那第一朵,只要我先开放了,你们闻到春天到来的气息,胜利即将到来的喜讯,你们也就和我一样开放了。诗人批判了保守派,但是诗人并不悲观,而是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春天必将到来,投降派的种种苟且的言论又怎能阻挡春天到来的脚步呢?进一步以颂赞梅花的挺然独立来表达对投降派的强烈谴责,寄托了自己一生力主抗战,反对投降的爱国主义思想。
张谓初见早梅的感受是“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满怀惊喜与感叹。不知道那临近水边的梅花提前开放了,还以为是枝头没有融化的冰雪呢。上句承接前两句,作者巧设一个转折,将看到早梅的惊叹之情恰当地表达出来。下句写“不知”的缘由,一个“疑”字进一步抒写作者的惊叹心理。这句再次以冰雪喻梅,对应了首句的“白玉条”,且有意无意地强调了白梅的冰清玉洁的形象以及不畏严寒、凛然不屈的坚毅精神。
何逊描绘的早梅是“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它不畏严寒,与霜雪并立,它开在路边,不慕繁华,甘于寂寞;它映雪而开,与白雪相映成趣。“衔霜”,是说梅花开时,恰逢霜落其上;“映雪”是说它与白雪相互映衬,更显洁白无瑕之质。这两句从形式和声律上看已经符合对仗的要求,也可以看出作者对语言的锤炼功力,特别是“衔”和“映”两字用得极为传神,不仅形象准确地刻画出了梅花冰清玉洁的形象,而且还传达出了梅花的气质神韵,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更多有关梅花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www.xiexiebang.com)
谢燮认为“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梅花早开是为了迎春,为此,它不怕严寒的侵袭。“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这两句揭示梅花早开的“心理”原因。它只怕开得晚了,落于百花之后,就不会引人注目了,所以它争先恐后地早开了。一个“畏”字,赋予梅花以人的情思,巧妙地刻画出梅花不怕严寒的坚强性格。作者借以表达自己不甘人后的进取精神,以及敢为天下先的拼搏精神。同时,正因为“无人别意看”,遇不上赏识自己的人,作者才害怕落于人后,流露出作者怀才不遇感叹。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的这两句写早梅的诗,用字很平常,朴实无华,却颇有韵味。“深雪”是梅花开放的背景,突出气候的严寒,并照应了首联的“冻欲折”。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昨夜一枝开”,一枝梅花就提前绽放了。“一枝开”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如果是树树梅花都已经开放,就不能突出一个“早”,而一枝独秀的梅花,不仅点明了它先于众梅而开,更是先于万芳而开,这样的一枝梅必然是不同寻常的,它是最早的报春使者。这样,一幅清丽的雪中梅花图就呈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以丰富的美的感受。
李商隐看到早梅,不是惊喜而是悲伤。他于百花争艳的春天游玩时,看到姹紫嫣红的“物华”就想到了早已开过的梅花,瞬间就怨恨起寒梅来了。“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作者此时面对的是百花争妍的春天,他突然想到了梅花,于是便埋怨起梅花为何那么过早地开放,就像是开在去年一样,让人遗憾。其实,这寒梅正是作者人生的写照。作者“八岁初照镜,长眉已能画”,他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然而却过早地经历人生的各种打击,以至最后竟然颓唐起来。因此作者想到早开早谢的寒梅时,就触动了自己早秀先凋的身世之悲,以至发出“寒梅最堪恨”的埋怨了。诗到这里,戛然而止,给人一种黯然神伤之感。
梅花,以其不凡的气质神韵博得诗人们的无限赞誉。“千红万紫,终让梅花为魁”,梅花摘得“花魁”桂冠,成为咏物抒怀的理想对象,千百年来,传唱不衰,为她清雅不俗的形貌,更为她告诫坚贞的精神。
(责任编辑:夏素筝)
第二篇:描写梅花的古诗词和名句
描写梅花的古诗词和名句
描写梅花的古诗词和名句(第一部分)Artsdome.com 汇编
有关花期详见相关词条【二十四番花信风】
描写梅花的诗句之一
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 晋·陶渊明《蜡月》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迥临:远离。
唐·张谓《早梅》:“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著:开。
唐·史青《应诏赋得除夜》梅衰未减态,春嫩不禁寒 不禁:经受不住。
唐·杜牧《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唐·李商隐《忆梅》寒柳翠添微雨重,腊梅香绽细枝多 唐·薛逢《奉和仆射相公送东川李支使归使府夏侯相公》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两句写早梅开放。传说诗中“一枝”原作“数枝”,郑谷为改,齐己因称郑谷为“一字师”。
唐·齐己《早梅》腊后花期知渐近,寒梅已作东风信 腊后:进入腊月之后。腊月是阴历的十二月。东风:春风,这里指春天。信:信使。
宋·晏殊《蝶恋花》小梅枝上东君信,雪后花期近信:消息,征兆。东君:司春之神.借指春天。宋·晏几道《虞美人》折得疏梅香满袖,暗喜春红依旧 宋·晏几道《清平乐》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宋·晏几道《临江仙》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暗香:清幽的香气,此指梅花的清香。
宋·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孤瘦:指梅枝干枯,梅花稀疏。雪霜姿:指梅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姿态。意谓迟开的梅花虽故作桃杏之色,却仍保持着孤高清瘦,傲霜斗雪的姿态。
宋·苏轼《红梅》溪源新腊后,见数朵江梅,剪裁初就 宋·周邦彦《玉烛新》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 浪发:滥开,开得太烂漫。
宋·周邦彦《菩萨蛮·梅雪》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江南信:春天到来的消息。梅破:梅花开放。
宋·黄庭坚《虞美人》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
诗境:富有诗意的地方。物华:美丽的景物。应酬:指眼睛看不过来。
宋·张道洽《岭梅》小春何处有梅花,想见水边篱落,数枝斜 宋·吴则礼《虞美人》不与群芳争绝艳,化工自许寒梅 化工:天工,指大自然的创造或生长万物的功能力量。宋·叶梦得《临江仙》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 宋·吕本中《踏莎行》东风已有过来信,先返梅魂 信:消息。
宋·王灼《丑奴儿》月笼明,窗外梅花瘦影横
宋·李重元《忆王孙·冬词》不知墙外夜来梅,忍寒添得疏花否
疏花:很少几朵花。
宋·侯真《踏莎行》雪后疏梅,时见两三花
宋·辛弃疾《江神子》着意寻春不肯香,香在无寻处 着意:特意。
宋·辛弃疾《仆算子》:“只共梅花语,懒逐游丝去。着意寻春不肯香,香在无寻处。”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 剩水残山:冰雪覆盖下露出来的山水。无态度:没有生机。料理:妆扮。风月:美丽的景色。
宋·辛弃疾《贺新郎》 描写梅花的诗句(第二部分)
一春花信二十四,纵有此香无此格
花信:犹言花期。格:格调,指梅花的高尚风格。宋·陆游《芳华楼赏梅》
花信二十四: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说》:始梅花,终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风。
[二十四番花信]
中国节令用语,表示气候变化。根据农历节气,每年从小寒到谷雨,共八气。每气十五天,一气又分三候,每五天一候,八气共是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它们顺序是: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花,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楝花。向来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
严地:严寒的地方。斡:挽回。
宋·陆游《落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驿外:客店外面。无主,无人问。
宋·陆游《卜算了·咏梅》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宋·杜耒《寒夜》:“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问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人间奇迹,只有梅花枝上雪 宋·张孝祥《减字木兰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疏影:指稀疏的梅花影子。暗香:清幽的香气,此指梅香。宋·林逋《山园小梅》一朵忽先变,百花背后香 宋·陈亮《梅花》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逊:不如。输:差于。
宋·卢梅坡《雪梅》:“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疏花个个团冰雪,羌笛吹他不下来
两句写梅花的高洁品格。
元·王冕《素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清气:清香之气。乾坤:天地之间。元·王冕《墨梅》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
明·刘基《古戍》清香传得天心在,或许寻常草木知 天心:天然真纯的情意。寻常:普通。明·方孝孺《画梅》千红万紫,终让梅花为魁
《红楼梦》第一百十二回【编者按】《描写花的古诗词名句》由 Artsdome.com 根据中文辞书汇编而成。
第三篇:描写春天的古诗词和描写春天的名句
描写春天的古诗词和描写春天的名句
(一)Artsdome 汇编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 《史记·秦始皇本纪》
穆穆清风至,吹我罗衣裾。青袍似春草,草长条风舒。
穆穆:和。穆穆清风至:和煦的春天飘起。条风:立春时的东北风,又作调风。草长条风舒:春草清风中舒展旖旎。
汉·乐府民歌《古诗穆穆清风至》
兰若生春阳,涉冬犹盛滋。
兰、若:都是香草名。古人所谓“兰”,属菊类,与今天所说的兰花不同。若:杜若,属草科。涉:经历。二句意:兰若虽长在阳春温暖的时季,经历寒冬仍然滋盛。汉·乐府民歌《古诗兰若生春阳》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阳春:温暖的春天。德泽:恩泽,恩惠,这里指阳光雨露滋润。温暖的春天施舍恩泽,滋润万物,使万物生长茂盛。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晋·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春歌》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乐府古辞《盂珠》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南北朝·陆凯《赠范晔》:“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折花:此处指折枝梅花。梅花冬末即开花,一树独先天下春,故为春之信使。驿使:古代传递书信、文件的使者。陇头人:陇山人。聊:聊且,姑且。一枝春句:寄梅送春,梅花代表着江南春天的来临。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芳甸:郊野。南朝梁·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洛城:洛阳城。风日:春光风物。道:说。唐·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转绿蘋浪:使水中蘋草转绿。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蘋草。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李白《落日忆山中》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唐·李白《古风》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唐·刘昚虚《阙题》
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唐·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意为: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景与青青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唐·刘昚虚《阙题》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李华《春行即兴》
春:春季;一年的第一季。如“四季如春”,“一年之计在于春”。可组成“春
景”、“春光”、“温暖如春”等。
[同义] 春天 春日 春季 春今 阳春 艳阳 春上 大春 三春 九春 青春 艳阳天
春景天
[注] 春,也可以表示男女情欲。如“怀春”、“春心”、“春意”、“春情”、“撩拨春心”、“春心荡漾”。
初春:春季开头的时节。例:“初春之风仍有凉意。”
春季:一年的第一季,我国习惯指立春到立夏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正、二、三”三个月。
春令:春季。例:“严冬已过,春令已到。”注意:春令,也表示春季的气候。
如“冬行春令”。
春天:春季。例:“明媚的春天,万物充满了生机。”
季春:指春季的末一个月。
开春:春初(一般指农历正月或立春前后)。例:“开春农村又将是一番繁忙的景象。”
孟春:四季节令中的第一个月。春天开头的第一个月。
暮春:晚春。如“暮春三月”。
晚春:春之末。
新春:春节过后的一二十天泛称新春。如“新春佳节”、“恭贺新春”。
阳春:泛指春天而言。例:“阳春三月好风光。”
仲春:孟春之后阴历二月为仲春。
早春:初春。如“早春二月”。
余春:犹暮春,晚春。
残春:余春。
酣春:春色正盛。例“劳劳胡燕怨酣春”。
熙春:和煦的春天。
艳阳天:明媚的春天。如“九九艳阳天”。
春风宜人:春天的和风使人感到舒适温暖。形容春天可爱。例:“春风宜人,鸟
语花香,正是旅游的好季节。”
春光明媚:春天的景色鲜明可爱。例:“春光明媚,百花争艳。”
春光融融:春天的景色使人感到温暖、舒畅。例:“春光融融,杨柳依依,情意
绵绵。”
春暖花开:春天暖和,花儿开放。表示春天来临,春景优美。例:“春暖花开,香气四溢,游人如潮。”
春意盎然:春天的气氛浓厚。例:“鸟啭莺啼,花红柳绿,到处春意盎然。”
满园春色:春色满园,四处都是春天的景象。例:“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
出墙来。”
大地回春:冬去春来。例:“大地回春,阳光普照,山河无限美好。”
东风送暖:东风,春风。春风送来暖意,表示春天来到。例:“东风送暖,春回
大地。”
雪化冰消:冰雪融化,表示春天来临。例:“雪化冰消,万物复苏,又是春到人
间。” 春
萅、芚
chūn 【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草(木),草木春时生长;中间是“屯”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肿部分,即刚破土的胚芽形,表示春季万木生长;“屯”亦兼作声符。小篆字形,隶变以后,除“日”之外,其他部分都看不出来了。本义:春。四季的第一季)
同本义〖spring〗
春,推也。从艸屯,从日,艸春时生也。会意,屯亦声…今隶作春字,亦作芚。——《说
文》
春为青阳,春为发生,春秋繁露。春者,天之和也。又春,喜气也,故生。——《尔雅·释
天》
春者何,岁之始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为此春酒。——《诗·豳风·七月》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又如:春归(春天来临);春闱(春季考试);春蚕(春季饲养的蚕);春事(春季农耕之事);春人(春游之人);春试(春季在京师举行的科举考试);春忙(春季农耕忙碌时);春社(元宵节前后举行猜灯谜活动的一种游戏组织)
男女情欲〖(sentimentof)love〗
有女怀春。——《诗·召南·野有死麕》
又如:怀春(少女爱慕异性);春女(怀春的女子);春方(春药);春兴(情欲);春线(浸过兴
奋药剂的线。淫秽物品)
指草木生长;花开放。常喻生机〖life;vitality〗。如:春眼(形容柳叶初生之芽);春梢
(春条的末稍);春丛(春日丛生的花木)
唐人呼酒为春〖wine〗。如:春杯(指酒杯);春台(饭桌);春酎(春酒。酎,醇酒,泛指
酒)
泛指一年〖year〗
一卧东山三十春。——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
又如:春年(青春,年华);春秋(年纪;年数)
春色;喜色〖springscenery;joyfulexpression〗。如:春山(眼眉,妇女的眉色);春晕(春
色晕染);春减(春色减退)
北斗指向东方为春,故以春指代东方〖east〗。如:春方(东方);春路(东方的道路);
春溟(东海)
春饼
chūnbǐng
〖springpancake〗一种薄饼,立春日应节的食品
春播
chūnbō
〖springsowing〗春季播种
春播作物
春茶
chūnchá 〖springtea〗
春季采制的茶叶
春季茶叶沏的茶
春茶敬亲人
春潮
chūncháo
〖springtide〗春季的潮汐,形容其势之猛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春大麦
chūndàmài
〖springbarley〗春季播种的大麦
春分
chūnfēn
〖theSpringEquinox〗二十四节气之一,在3月20或21日。这一天,南北半球昼
夜都一样长
春风
chūnfēng
〖springbreeze〗∶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withsmile〗∶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春风得意
chūnfēng-déyì
〖rideonthecrestofsuccess〗原指考取进士,现在形容心情欢畅,洋洋自得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第四篇:描写黄河的古诗词名句
描写黄河的古诗词名句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晚唐诗人罗隐称黄河“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描述了黄河之“曲”与“浊”。刘禹锡在《浪淘沙》中称“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虽写的是黄河中的泥沙,但也从侧面表现出黄河的曲折蜿蜒之美及波浪滔滔的气势。“九曲”,是说相传黄河有九道弯,这里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浪淘风簸”,形容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自天涯”即来自天边。李白曾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句,认为黄河的源头和天上的银河相通。这两句大意是: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诗人以淘金者的口吻,歌咏了九曲黄河中的万里黄沙,赞扬它们乘风破浪,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格,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滔滔黄河的来龙去脉和雄伟气势。
李白在《将进酒》中开篇便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一去不回。诗人当时正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做客,三人曾登高饮宴。颍阳距黄河不远,诗人登高纵目,远远望见滚滚的黄河,便借黄河起兴。黄河之水源远流长,前后落差极大,上下游间,景象大相径庭。黄河水从天而降,一泻千里,浩浩荡荡,东走大海。如此波澜壮阔的景象,仅凭人类有限的肉眼是无法看清全貌的,作者此处是在幻想黄河之水的奔腾,言语中充满夸张。“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诗人用天上而来的黄河水与高堂明镜里的白发相对比,黄河东去,一去不回,而青丝白发,又不过是在朝夕之间,在宽广的黄河面前,人类的生命是如此渺小,一景一情,相互映衬,强烈地突出了岁月易逝人生易老的主题。同时上下两句,一涨一消,形成了舒卷往复的咏叹,具有很强的艺术效果。大阖大开,也为下文的进一步的抒情营造了一个很好的环境。
王之涣的《凉州词二首》是一首描写戍卒思乡的佳作。“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两句写景,是作者远眺所见,描绘出一幅气势宏伟浩大的图画。首句由近及远,描写了黄河奔腾飞去的壮阔景象:在辽阔的高原上,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作者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它的动态美。次句写塞上的孤城,是静态描写: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此城地势愈加险要,处境愈显孤危。“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为下两句进一步刻划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当然,水这一意象在古诗词中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它代表了缠绵悱恻的相思、绵绵不绝的愁绪,又或许是一种无法跨越的阻隔,本文不作具体介绍。
(责任编辑:夏素筝)
第五篇:描写花的古诗词名句
二十四番花信风】
【一】简称“花信风”。应花期而来的风。中国节令用语。程大昌《演繁露》卷一:“三月花开时,风名花信风。”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说》:始梅花,终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风。根据农历节气,从小寒到谷雨,共八气,一百二十日。每气十五天,一气又分三候,每五天一候,八气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顺序为: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花,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楝花。
【二】另有一年的二十四番花信风。梁元帝《纂要》:“一月二番花信风,阴阳寒暖,冬随其时,但先期一日,有风雨微寒者即是。其花则:鹅儿、木兰、李花、杨花、桤花、桐花、金樱、黄、楝花、荷花、槟榔、蔓罗、菱花、木槿、桂花、芦花、兰花、蓼花、桃花、枇杷、梅花、水仙、山茶、瑞香,其名俱存。”
描写桃花的诗句和描写桃花的古代名句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夭夭:茂盛的样子。灼灼:鲜明的样子。
诗经·周南·桃夭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华鲜美,落英缤纷
芳华鲜美:一作芳草鲜美。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唐·宋之问《有所思》:“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幽闺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
容:打扮。
唐·贺知章《望人家桃李花》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然:燃。
唐·王维《辋川别业》
桃花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唐·王维《田园乐》:“桃花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
唐·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唐·杜甫《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桃蹊李径年虽古,栀子红椒艳复殊
栀子:栀实,可作黄色染料。
唐·杜甫《寒雨朝行视园树》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唐·贾至《春思二首》
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珍珑
唐·韩愈《题百叶桃花》
桃花乱落如红雨
唐·李贺《将进酒》:“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城边流水桃花过,帘外春风杜若香
杜若:香草名。
唐·刘禹锡《寄朗州温右史曹长》
蕙兰有恨枝尤绿,桃李无言花自红
宋·欧阳修《舞春风》
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
鸭头:形容春江江水如鸭头的浓绿色。
宋·苏轼《送别诗》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宋·苏轼《新城道中》
桃花香,李花香。浅白深红,一一斗新妆。
斗:比赛。
宋·秦观《江城子》
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桃蹊:桃树下的小路。《史记·李将军列传》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句意谓:桃柳成荫的小路,似乎把春天的美景分送到家家户户。
宋·秦观《望海潮》
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
宋·曾巩《城南》
梅花落尽桃花小,春事余多少。
宋·叶梦得《虞美人》
桃初破两三花,深浅散余霞
余霞:晚霞。
宋·李弥逊《诉衷情》
东风着意,先上小桃枝
宋·韩元吉《六州歌头·桃花》
夹岸桃花蘸水开
蘸水开:桃花拂着水面带水开放。
宋·徐俯《春游湖》
桃花初也笑春风,及到离披将谢日,颜色逾红
离披:花将谢的样子。
元·姚燧《浪淘沙》
柳叶乱飘千尺雨,桃花斜带一路烟
千尺雨;连天的细雨。一路烟:水上弥漫着云烟。
清·吴伟业《鸳湖曲》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碧桃:桃的变种,花重瓣。和:伴随。
唐·高蟾《上高侍郎》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
碧桃:仙桃。栽和露:伴着玉露栽种。数:辈。
宋·秦观《虞美人》
描写樱桃的名句
一树樱桃带雨红
南唐·冯延已《罗敷艳歌》:“惆怅墙东,一树樱桃带雨红。”
绿葱葱,几颗樱桃叶底红
宋·赵彦端《豆叶黄》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三句写春光流逝:樱桃渐红,芭蕉转绿,形象地体现季节的推移。
宋·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描写杏花的诗句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唐·白居易《南湖早春》
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
憔悴去。零落不堪。两句写杏园零落不堪,是因为折花插头的人太多。
唐·杜牧《杏园》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李商隐《日日》
知有杏园无路入,马前惆怅满枝红
唐·温庭筠《经李徵君故居》(又作王建诗)
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唐·温庭筠《菩萨蛮》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宋祁《玉楼春》
风吹梅蕊闹,雨红杏花香
宋·晏殊《临江仙》
杏子梢头香蕾破。淡红褪白胭脂涴
淡红褪白:淡红的花色褪成了浅白色。涴:为泥所沾污。
宋·苏轼《蝶恋花》
疏疏晴雨弄斜阳,凭栏久,墙外杏花香
宋·曹组《小重山》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墙斜露杏花梢
宋·张良臣《偶题》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宋·释志南《绝句》
满阶芳草绿,一片杏花香
宋·刘彤《临江仙》
描写梨花的诗句
岸苇新花白,山梨晚叶丹
岸苇:岸边芦苇。丹:红。
唐·郑愔《贬降汝州广城驿》
带叶梨花独送春
唐·杜牧《残春独来南亭因寄张祜》:“高枝百舌犹欺鸟,带叶梨花独送春。”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杨叶:杨柳
唐·岑参《送杨子》
月胧胧,一树梨花细雨中
宋·陈克《豆叶黄》
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
宋·范成大《棠梨》
描写兰花的诗句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意调春兰,秋词供菊,芳香长继,终古不绝。
战国楚·屈原《九歌 礼魂》
春兰秋菊,各一时之秀也
宋·洪兴祖《楚辞·九歌·礼魂》补注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浥露似沾巾
疑举袂:柳丝随风飘舞好象是举起衣袖。浥露:露水湿润。似沾巾:丛丛兰花被露水湿润好象沾湿手巾。
唐·刘禹锡《和乐天白居易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
著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著意:有心。
宋·曹组的《卜算子·兰》
描写蔷薇的诗句
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
两句写花瓣轻盈.无风自舞。
南朝梁·柳恽《咏蔷薇》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唐·李白《忆东山二首(其一)》:“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不用镜前空有泪,蔷薇花谢即归来
唐·杜牧《留赠》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春泪:指未干的雨点。两句写一夜春雨之后花草的柔媚姿态。
宋·秦观《春日》
描写海棠花的诗句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高烛:插在高大烛台上的蜡烛。红妆:年轻妇女的装饰,此处借指海棠花。
宋·苏轼《海棠》
只恐夜深花睡去。火照红妆,满意留宾住
火;灯火。红妆:指花。此句袭用苏武《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句。
宋·葛胜仲《蝶恋花》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嫣然:美好的样子。两句极写海棠的高雅名贵:海棠在竹篱间盛开,满山的桃李花都显得粗俗不堪了。
宋·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士人不知贵也》
春似酒杯浓,醉得海棠无力
宋·周紫芝《好事近》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宋·陈与义《春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肥:绿叶肥大。红瘦:红花稀疏。
宋·李清照《如梦令》
海棠开后春谁主,日日催花雨
谁主:谁作主。
宋·李弥逊《虞美人》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写海棠开花较桃李稍晚,似乎有矜持、自重和谦让的品格。
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描写杨花柳絮的诗句
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
啭:鸟鸣宛转。
北周·庾信《春赋》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杨花:柳絮。榆荚:榆钱,榆树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如钱,荚老呈白色,随风飘落。
唐·韩愈《晚春》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杨花:柳絮。
宋·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不解:不知,不能。禁:制止。杨花:柳絮。
宋·晏殊《踏莎行》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意谓柳絮自由自在地飞舞,不流连于画堂朱户的富贵之家。
宋·王安石《清平乐》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春色:指杨花。二分尘土:杨花有三分之二落在路旁尘土之中。一分流水:杨花有三分之一飘落水面。
宋·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小园桃李东风后,却看杨花自在飞
杨花:柳絮。
宋·王令《瀹瀹》
春尽絮花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
唐·刘禹锡《杨柳枝河九首》
芳蹊密影成花洞,柳结浓烟花带重
蹊:小径。花带重:花盛开而使枝条下坠。这两句写小径两边鲜花盛开,交结遮掩,看上去象花洞,柳条交结沉甸甸地垂下,一派阳春景象。
唐·李贺《春怀引》
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
宋·张先《剪牡丹》
卷絮风头寒欲尽。坠粉飘香,日日香成阵
卷絮风头:吹卷着柳絮的阵风。寒欲尽:寒意将尽。粉红。指花片。香成阵:香气阵阵。
宋·晏殊《蝶恋花》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
落絮:飘落的柳絮。意谓柳絮伴着几点雨星,无声地飘落下来,好象春天为自己的结束暗暗流泪;月亮时时被浮云遮掩,似乎羞涩地不愿抛头露面。
宋·吴文英《浣溪沙》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木末:树梢。芙蓉花:指辛夷花,花形和颜色都近似荷花。
唐·王维《辛夷坞》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刘禹锡《赏牡丹》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晚发:花开得晚。
唐·刘禹锡《思黯南墅赏牡丹》
天下真花独牡丹。
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
一年春色摧残尽,再觅姚黄魏紫看
姚黄魏紫:两种名贵的牡丹花。
宋·范成大《再赋简养正诗》
篔筜竟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篔筜:大竹名,节长而竿高。踯躅:即羊踯躅,杜鹃花科,春季开花,花红黄色,鲜艳夺目。
唐·韩愈《答张十一》
嫩竹犹含粉,初荷未聚尘。
南朝陈·徐陵《侍宴》
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
唐·骆宾王《晚泊》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唐·王维《山居即事》
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
芙蓉:荷花。
唐·王维《临湖亭》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人》
从来不著水,清净本因心
不著水:不沾水,指荷叶不没于水。
唐·李颀《粲公院各赋一物得初荷》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唐·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唐·杜甫《为农》
风含翠筱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翠筱:小竹。娟娟:美好貌。净:光洁。雨裛:湿透。红蕖:荷花。冉冉:柔弱貌。
唐·杜甫《狂夫》
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
唐·杜甫《暮春》
荷香随坐卧,湖色映晨昏。
唐·刘长卿《留题李明府霅溪水堂》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芙蓉:荷的别名 东风:春风。
唐·高蟾《上商侍郎》
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
宋·欧阳修《和圣俞百花洲》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宿雨:指荷叶上隔夜的雨水珠。清回:形容荷叶清净圆润。风荷举:晨风吹动着荷叶在水面上舒展开来。
宋·周邦彦《苏幕遮》
溪上新荷初出水,花房半弄微红。
宋·米友仁《临江仙》
荷叶似云香不断,小船摇曳入西陵
西陵:西兴镇,在今浙江萧山。
宋·姜夔《湖上寓居杂咏》:苑墙曲曲柳冥冥,人静山空见一灯。荷叶似云香不断,小船摇曳入西陵。
接天莲叶无究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出净兹寺送林子方》
胭脂雪瘦薰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胭脂雪瘦:形容红中稍透白色的荷花颜色。沉水:沉香,闺房熏用。
走夜光:反射月光的露珠在荷叶上滚动。指荷叶上滚动的水珠。
金·蔡松年《鹧鸪天·赏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