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吴门治验录》温证论治:温热病治疗中的点滴体会
《吴门治验录》温证论治:温热病治疗中的点滴体会
马云翔(1911-2007)江苏省吴江县人,主任军医,中共党员,江苏省第一批名老中医。早年就读于北平国医学院,1936年毕业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同年回吴江同里镇开业行医。解放后应邀筹建江苏省中医院,1956年调南京军事学院卫生处任职。历任苏州地区中医协作组组长、《江苏中医》编委、《江苏医学》副总编辑等职。著有《马云翔医学学术经验选编》等。
对急性热病的临床辨治,目前有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三套分型方法。这在客观上反映了中医对付热病具有丰富的诊治手段,但对初学的同志,可能会出现无所适从的困难。我觉得伤寒与温病,虽然在传变上各家有各种说法,但主要只是初起表证表现的不同。表证重的,从病因主要属外寒的推断中定名为伤寒;表证轻而有热象的,从病因主要属伏气来认识。据我个人的认识,结合过去在临床中的体会,当病势发认识,结合过去在临床中的体会,当病势发展以后,伤寒与温病的界线并不太容易分清。因为伤寒讲外感,温病也讲外感,所以王孟英有《叶香岩外感温热篇》、《陈平伯外感热病篇》等的论述。温病讲伏气,伤寒也讲伏气,如仲景有“伏气之病,以意候之”等。王孟英并把《伤寒论》中阳明、少阴篇内许多章节,甚至连太阳篇中的风温、中喝等,也都划入他订的“仲景伏气温病篇”与“仲景伏气热病篇”之中,同时也认为没有很大必要去分清它们的归属。理由是它对临宋指导的影响并不太大,病在表的时候,可以根据风寒、风热的不同,用辛温解表与辛凉解表的方法去分别处理。入里以后,也不必拘于分经或分卫气营血的标准去辨治,可以根据临床表现特点,认证定法立方施药。因为分六经,或分卫气营血,或分三焦的辨治方法都是人为的,都是为指导临床服务的。正由于这个原因,我认为以后还可通过临床实际,在某些方面不妨摆脱前人的束缚,创立一些分型论治的补充方法,以弥补其不足,甚至另起炉灶,也无不可。现把我对温热病入里以后的一些治疗分型方法和心得体会,提出来供同道们参考。
一、表证渐罢即主用大黄荡涤肠胃
患者得汗以后,恶寒、体痛、头痛等表证有所改善,或已解除,但发热仍不解或不清。这里“得汗后”与“热不退”是两个主要指征。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明它不是一般感冒,而且可以预计到病势很可能还要向前发展。这时就应该仿照凉隔散方,一面清解其肌表无形之热邪,一面清导其胃肠有形积滞,免得邪入于里,胶结不化,酿成难解难分的后患。如能及时清理其腑,即使外邪感受较重,其势亦必孤矣。我在临证中,往往不问伤寒、温病,都掌握这一标准处理。除一起病就伴有大便水泄症状者外,都用凉膈散方或小承气汤加减(大黄必用)进行治疗。若遇便下色深而臭味重的,即使大便不实,也技热结旁流法处理,继续应用大黄,效果都可,而且常连续通下1-2天才停止使用。对现代传染病学中的伤寒,不但这一原则照样适用,而且通导的天数还要多些(一般须连续3天)。如第一天通便后,体温不但不见下降,且反上升一些,这说明肠中积粪较多,且已被分解吸收。此时不必疑虑动摇,更应继续通导,一般3天后发热即可下降。服药5~7天后晨起检温,便可降到正常。大黄要生用,煎时要后下,剂量一般6~10克,同时根据表证的程度,还可酌加藿香、佩兰、青篙、黄芩、银花、连翘、防风之属。有人认为现代传染病学中的伤寒,病灶主要在小肠。病发以后,小肠内往往会产生多个小溃疡面,因而最伯并发肠出血、肠穿孔等症。若用通便药物去刺激它,不是会欲益反损吗?我的看法是,清导积滞就是清洁肠道,就是防止出现肠出血、肠穿孔并发症的一项积极措施。这和外科医生为了促使伤口早日愈合,必先清洁创面的道理一样。何况根据近人研究,大黄对肠蠕动的影响,主要在结肠,而不在空肠、回肠。因此,没有顾虑的必要。不过,若遇病程长而发热已持续半个月以上者,用此法时也要适当注意,不能过于孟浪。
二、里热已盛即主用生石膏泄热救阴
表证已罢,里热炽甚有汗不解,烦躁渴饮,脉洪大,舌苔俱干,这时就应用大剂白虎汤清其气分。大便不通或不甚通畅的,再酌与承气汤同用。否则就单用本方,因本方服后也有一些缓泻作用。一般说,病人出现以上症状,应用本方后疗效较好。它的用量及配伍是:生石膏30~90克,知母10~12克,生甘草3~10克,生山药12克,再根据具体情况,酌加黄芩、连翘、山栀等味。如因汗多引起卫阳不足而兼见恶寒的,加桂枝3克左右;舌干绛有较明显伤津现象的,加麦冬、生地;见咳的,则生地改沙参。在这一证候群中,以发热有汗不解,同时又烦躁渴饮、脉洪大者,为主要临床表现,应用生石膏时只要掌握这一特点即可。
三、湿重于热即主用附子扶阳逐湿
表证解后,病情往往向两个方面发展:一是化热化火,或热胜于湿,发展成为前条白虎汤证;一是湿重于热,向着发热缠绵、昏沉困倦、口不渴或渴不多饮、四肢烦疼的湿温症方向发展。它的临床特点:除上述症象以外,在体检时客观上的体温虽较高(39℃或39℃以上),但病人自己只觉昏沉憋闷,并不知道有这样的高热,并且也无烦躁现象。
对这一证型的治法,历来是清热化湿,或者说是化湿清热。用湿热分利,解其胶结,也就是叶氏所谓“渗湿于热外”的办法。根据患者的具体表现,分析其湿与热的比重,在临床具体运用时,又有淡渗利湿、芳香化湿、苦辛燥湿等法。但在实践中,所有这些方法,都不能速效,病情往往仍反复缠绵不清。所以古人对它有“抽丝剥茧、层出不穷”的苦喻。我通过自身的医疗实践,发现以附子为主的扶阳逐湿法治疗本病,不但毫无不良反应,并且退热快而稳定。于是后来就对凡是发热不烦躁、口不渴或口渴不多饮的病人,都用附子。舌苔腻的程度,略作为用附子剂量多少的根据,脉搏表现,一般只作参考,不作是否可用附子的标准,用后疗效都较好。这一治湿方法,我所以杜撰定它为“扶阳逐湿法”,因认为阳被湿困,无以透发,才致病情淹缠。阳得援而振奋,湿浊自然就被逐走了。这实际也是王太仆“益火之源,以消阴级”的一种具体应用。吴塘《温病条辨》“上焦篇”四十九条“寒湿伤阳,形寒脉缓,舌淡或白滑,不渴,经络拘束”症,也用附子(桂枝姜附汤)。我的看法,不一定寒湿才会伤阳。湿是阴邪,湿温湿热症,同样可以伤阳。通过实践,证明了这一点。我对附子的用量弓根据临床分析湿、热的比例(主要看口渴、苔腻的程度和困倦等精神状态的变化等),每次处方从4.5克到10克不等。另外配用苍术、陈皮、蔻仁、青篙、藿、佩之属。药味一般不超过九味。上面所提出的,以生大黄、生石膏和制附子为主的三种对不同温热病(急性热病)证型治疗的体会,仅是实践中的一隅之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