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伤寒论》看张仲景的“治未病

时间:2019-05-12 00:31: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伤寒论》看张仲景的“治未病》,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伤寒论》看张仲景的“治未病》。

第一篇:从《伤寒论》看张仲景的“治未病

从《伤寒论》看张仲景的“治未病

【关键词】治未病;伤寒论;张仲景;内涵郭中良 周峻伟 王和天有人认为《周易》“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是“预防”一词的最早出处。“治未病”源于《内经》、《难经》,是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学独具特色的内容之一。医圣张仲景禀《内经》、《难经》之旨,在临床医学实践中贯彻“治未病”思想,使“治未病”思想的理论内涵得以全面继承和进一步发展,这不仅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当代中医学的理论与临床也有积极指导意义。1扶正固本.摄生为先张仲景十分重视防患于未然。其养生防病思想主要体现在“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1】”这与《内经》“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2】’’的观点一脉相承。均强调疾病是可以预防的,注重起居和饮食的调护。这一养生防病思想在现代生活中有更广泛的现实意义。张仲景有薯蓣丸预防营卫气血俱虚.易感风邪而生百病的风气百疾之例。又有《伤寒论》桂枝汤煎服法:“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张仲景以热稀粥以养胃气而发汗。扶正防变促愈。2病宜早治。勿令生变张仲景“治未病”思想之二为“病宜早治。勿令生变”。他提出,“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肺,施泄于肾。在气的统帅下,循经而行,灌溉一身无所不及。”因此,笔者在眼科临证中对中医“气化”的概念感受颇深。水谷精微必须气化升腾才能使眼睛发挥正常功能。(2)现代都市之人体力劳动少,脑力劳动多,缺乏阳光照晒.普遍阴气较盛。阳气不足。加之营养过剩,五昧过极。正如东垣所说:“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官,伤在五味”。因此。眼科许多病证有阳气不足之表现。笔者体会,无论外眼病还是内眼病,在缠绵难愈的情况下,一定要考虑升阳补气。(3)运用“益气升阳”法则,首先要学习李东垣《脾胃论》学术思想。李东垣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时刻都在运动变化着。这种运动形式主要表现为升降浮沉的变化.而在升降问题上,李东垣特别强调生长和生发的一面。他认为,只有脾气生发,谷气才能上升。元气才能充沛,阴火才能潜藏。在治疗上他喜用升麻、柴胡。以遂其升生之性。其代表方补中益气汤重用黄芪。以补肺气,统摄全身,使气血津液运行各循其道,在眼科临症中如使用得当,则效果卓著。其作者单位:10001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内科次。“升阳”治则除考虑使用升麻、柴胡、桔梗等升提性质的药物外,还要考虑适当使用祛风药物。其思想主要来自于中医眼科名著《审视瑶函》。因风性轻扬,“风邪上受,首先犯肺”,且祛风药多轻清上扬。可引药直达病所。如治疗“真睛破损”的著名方剂除风益损汤中使用藁本、前胡即为此意。参考文献[1】 明·傅r宇.审视瑶函叫】.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2】 金·李东垣.脾胃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作者简介:马东丽,女,45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眼科临床23年。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完成多项科研课题,研究方向为近视眼和眼免疫性疾病。目前承担国家自然基金“菊花决明散防治高危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免疫调节机理研究”项目和北京市中西医结合眼科重点学科建设任务。(收稿El期:2008-07-03)万方数据j£塞生医莼塑§至!Q旦筮筮鲞筮!Q期坠自i鹜垣g自世篮墅鲥i照趔.Chinese Medicine,September,2008.V01.27,No.10九窍闭塞【¨。”2.1先安将受邪之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为张仲景发挥《难经》之意的代表论述【1.31,其预防病势发展的主要措施是以整体观为理论依据,掌握疾病的传变规律。治疗疾病之未传而防变。如柯琴谓大青龙汤方中“用石膏以清胃热,是仲景于太阳经中预保阳明之先着,加姜枣以培中气。又虑夫转属太阴矣”。这种“先安”性治法。较之必待传变而后议治法,更有价值。其后温病时有所发挥。后世温病学家提出“客邪贵乎早逐”、“急急透解,莫待传陷而人为险恶之病”、“急急透斑为要”、“伤寒下不厌迟,时疫下不厌早”等观点,皆对截断病传道路或保护未受邪脏腑、提高疗效有积极意义。2.2有痛早治《伤寒论》54条云:“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说明在疾病初发,邪位浅表时治疗的重要性。早治已成之病,不但容易向愈,而且免生变化之弊。张仲景治病务示于早。从整个外感热病而论,反复强调“病在表,当先解表”,以消患于“萌芽”。《伤寒论》第101条有“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之法。示人治少阳证,只需见到一部分主症,即可用小柴胡汤.不必待症悉具而用之.争取治疗的时机,防止病证深化。“凡人有疾,不时即治,隐忍冀差,以成痼疾,小儿女子益以滋甚,时气不和,便当早言,寻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时治之,罕有不愈者。”2.3药宜早进.莫待早晚“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如或差迟,病即传变,虽欲除治,必难为力,服药不如方法,纵意违师。不须治之[41。”强调病宜早治,治之为易,亦防传变,说明早期用药的重要意义。2.4既病防传变(1)六经学说与既病防变:张仲景提出了一系列传变规律及治疗方案。如传变规律有循经传、越经传、表里传,也可出现合病、并病、直中等情况。这一系列规律可视为“既病防变”的重要体系。如《伤寒论》第97条云:“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详细地叙述了小柴胡证的病因为“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正邪处于“分争”之中。故而需用小柴胡汤来治半表半里之邪,使邪去正安。同时,依据六经传变理论,张仲景提出,如若,lt/b柴胡汤后出现渴的症状,说明柴胡汤未达到目的,而邪已转入阳明。需运用阳明病的治法进行治疗。这一条文清晰地分析了疾病从太阳转属少阳再进入阳明的过程,故而六经学说不仅可以运用于“未病先防”。更能很好地运用于“既病防变”。《伤寒论》中此类的规律分析贯穿整个六经病证的过程。为临床医生运用六经辨证规律、发挥药物的“既病防变”作用开辟了一条很好的途径。(2)未盛防盛:这是在病证急剧发展、危象即将显露的特殊情况下,为防止病情转盛而采取的防治措施。如《伤寒论》第254条云:“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是腑实已成,而微露津伤之象,若不乘此急下,势必燥热燔灼,燎原莫制。故《伤寒论选读》云:“急下之证固多凶险,而急下之法则不必将病情凶险而后用之”。(3)已盛防逆:这是针对疾病危重期,为防止病情逆转。危及生命而采用的防治措施。如病入少阴、厥阴.阳衰阴盛之象毕露。病情极易突变而陷入阳亡阴竭之危险境地。此时防逆,至关重要【4】。(4)病盛防危:对已盛之病应采取积极的救治措施,防其逆变。这是“治未病”思想更深层次的体现。正如《伤寒论》第6条所言:“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所有急危重症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若能防患于未然。在关键时刻及时救治,多可转危为安。张仲景在处理急危重症方面为我们树立了范例。他以升麻鳖甲汤治疗阴阳毒,指出5日可治,7日不可治。其治病的实质就是迅速阻断已盛之邪毒,阻止病势发展。使危重病人得到救治。(5)治疗急症:采取阻挡病邪、截断病路、扭转病势的方法141。在实施此方法时,具体措施有两种:①“未病先防”是在疾病继续发展的过程上.加固、充实欲犯部位,使深趋之邪遇到障碍,犯之不能,阻滞病邪的蔓延。②“既病防变”是在疾病的进程中,选定适当部位,不误治机。围而歼之。使病邪就此止步,不再继续传变。《伤寒论》第8条云:“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再作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其着眼于即将受邪之阳明经,在太阳经之邪尚未传至以前。以针刺法疏通经气,增强抗邪能力,阻挡病邪再传,扭转其势,外出于表而自愈。徐灵胎云:“横暴之疾而急保其未病,则所以守万方数据·780·韭塞主匡荭缝8生!Q县筮堑鲞筮!立魍鞋i丝鹜jQ坠目世笸坠西亟i型.Chinese Medicine,September,2008.V01.27,No.10我之岩疆也。”瞬息既变的急症暴疾.只有采取“先安未受邪之地”的策略。才是制止蔓延的有效方法。截断病路、扭转病势、稳住病情也是张仲景善用的方法。《伤寒论》第323条云:“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其“脉沉”标志阳气大衰。少阴虚寒本质已露,故当“急温”。早期治疗以救其阳,否则吐利厥逆之症旋即接踵,难以收拾。《伤寒论》第355条云:“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水饮停于心下,上逆凌心则心悸,胃阳不足,水饮内停,阳气被遏,不能外达于四末,则手足厥冷。水气不除。必渍胃肠而发生下利。而驱解病邪,使病损部位康复,截断病路,那么将遭受侵害之部位也就安然无恙了。《伤寒论》的太阳病篇对已病防变思想论述的最为透彻。太阳病篇共178段条文,约有2/3的条文论述的是变症。通过已病的太阳病,由于失治误治演变为“坏病”(变症)的辨证论治过程,以及“坏病”诊治的复杂性、艰巨性,提示“已病防变”的重要意义。3先病服药一些慢性、间歇性发作或有缓解期的疾病。把握未发这一有利时机进行有针对性的用药治疗或调整,助正达邪,防止其再度发作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伤寒论》第54条云:“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柯韵伯对“先其时发汗”的机理作了透彻的解析。他说:“未发热时,阳犹在卫,用桂枝汤啜热稀粥,先发其汗,使阴出于阳,谷气内充,而卫阳不复陷,是迎而夺之,令精胜而邪却也。”由此引申对某些慢性、顽固性疾病在未发之前进行较长时间的预防性用药.如支气管哮喘、风湿病、慢性肾病、慢性肝病、糖尿病、复发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癌症、艾滋病等.最好的办法是在其发病之前或间歇期、缓解期提前用药。及早干预,先安脏腑,顾护正气。4“病后防复”《内经》中就有预防疾病复发的论述,《伤寒论》将这种预防治疗学思想运用到临床。张仲景在论述六经病后,又设“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篇专论病愈防复的问题。张仲景对新愈的调摄非常重视。他认为,病复有食复、劳复、复感之分。疾病初愈。机体阴阳平衡功能尚未稳定巩固,此时若不注意调摄,极易病复。其在《伤寒论》六经病篇后特设《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其中第393条云:“大病瘥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第398条云:“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者,以病新瘥,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清·柯琴的《伤寒论注》云:“伤寒新愈,起居作劳,因而复病。谓之劳复。强食谷食,因而复病,谓之食复。”成无己注解日:“病有劳复,有食复,伤寒新瘥,血气未平。余热未尽,早作劳动病者,名日劳复;病热少愈而强食之,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留搏、两阳相合而病者,名日食复”。伤寒新愈,若起居作劳,或饮食不节就会发生劳复、食复之变,并且针对不同的病因、病证提出了防治原则与方药。疾病初愈,虽然症状消失或减轻。但此时邪气未尽,正气未复,气血未定,阴阳未平,必待调理方能渐趋康复。所以病后可适当用药物巩固疗效,同时配合饮食调养,注意劳逸得当,生活起居有规律,以避免疾病的复发。此时若再新感病邪,或饮食不慎,或过于劳累,均可助邪伤正,使正气更虚,余邪复盛,从而引起疾病复发。“病后防复”是张仲景对临床实践的总结,这使得中医“治未病”思想更加丰富,且更具临床实用价值。这些都是张仲景“治未病”预防医学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总之,张仲景“治未病”思想是今天中医临床治未病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在指导中医临床。其“扶正固本、摄生为先”的理念已发展为全民健身计划的一部分。“病宜早治”的观点已成为现代医学的理念;养生、调摄为中医学的特色,越来越为广大民众所接受。张仲景留给我们的学术思想有待于我们不断学习、领会和发扬光大。参考文献【1】张仲景.金匮要略[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623—624.[2】素问【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6.【3】 康平伤寒论【M】.千倾堂书局,1947:11.[4】朱汀,李越.《伤寒论>急症治法特点田.河南中医,2002,22(3):12.【5】 肖允明,王继香.浅述《伤寒论》的治未病思想忉.河南中医,2005,25(12):7.作者简介:郭中良,男,先后拜宛海洪、吉良晨等名老中医为师。从医30余年,现从事内科、男科及治未病的临床及研究工作。(收稿日期:2008—06-22)

第二篇:《金匮要略》方看张仲景治未病的预防思想

三、方剂研究

从《金匮要略》方看张仲景治未病的预防思想

《内经》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这一预防思想在《金匮要略》中不但体现在防止疾病的发生方面,而且体现在已病后进行预防性治疗用药方面。从其方剂的药物组成即可看出,在治疗已病时,根据疾病的发展变化规律或趋向,采取预防性措施以防止变生新病;根据不同药物的功能可能产生的副作用,进行预防性用药或配伍以防止出现不良后果,这些均体现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1 既病防变方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任何一种疾病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当某一疾病发生时,可依其发展变化规律或趋向而变生他病。因此不仅要治疗已发之病,而且要杜绝新病的发生。

防肝病传脾:奔豚汤、当归芍药散。《奔豚气病》第二条:“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情志不遂、肝气郁结化热,随冲气上逆而发奔豚,故以奔豚汤主之。方中甘李根白皮性味苦寒,清肝热而平降冲气;黄芩清热平肝泻火;当归、白芍、川芎养血柔肝解郁;为防肝木乘脾土,肝邪传脾而致脾胃升降失常,出现呕逆之症,故于泻肝之时调理脾胃,伍甘草和中益脾,半夏、生姜和胃降逆;葛根既可清肝热,又能升脾阳而助胃降。诸药共奏泻肝实脾(胃)之功。《妇人杂病》第十七条:“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此论当归芍药散专为肝郁气滞腹痛而设。方中重用白芍柔肝缓急止痛,重用川芎理气活血解郁,当归养肝和血:为防肝病犯脾而致脾虚生湿,出现便溏带下、面浮肢肿、小便不利等症,故配茯苓、白术、泽泻健脾利湿,肝脾同调。

防冲气犯胃:温经汤。《妇人杂病》第九条:“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本条论冲任虚寒挟瘀所致崩漏之证治。以温经汤主之,方中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阿胶、当归、川芎、芍药、麦冬、丹皮滋阴养血,活血散瘀;因冲脉隶于阳明,冲脉虚寒则冲气易上逆犯胃而出现呕逆之症,故于呕吐尚未发生之前配人参、甘草补中益气,生姜、半夏和胃降逆,以调理脾胃,防止发生呕吐。

防阳虚痰阻: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第十二条:“火邪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该条论误用薰、熨、烧针等法,使心阳被伤,神气浮越所致惊悸的治疗。方用桂枝汤去白芍之阴柔以补益心阳,宣通血脉;加牡蛎、龙骨镇惊安神;因心阳虚易使痰浊内阻,故配涤痰逐邪之蜀漆以防痰浊阻遏心阳,蒙蔽心窍。

防瘀致水停:鳖甲煎丸、桂枝茯苓丸。《疟病》第二条:“病疟以月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云何?师曰:此结为癥瘕,名曰疟母,急治之,宜鳖甲煎丸。”该条论疟病迁延日久,反复发作,正气渐衰,疟邪假血依痰,结成痞块,居于胁下而成疟母的治疗。方用鳖甲煎丸,以桃仁、丹皮、紫葳、赤硝、大黄、庶虫虫等活血破瘀为主;辅以人参、阿胶补益气血,柴胡、黄芩、半夏、桂枝、厚朴、干姜调寒热,理气机;因瘀血可阻滞水道而致水停,故配葶苈、石苇、瞿麦泻肺气、利水道,血水同治,以防瘀阻水停。《妇人妊娠病》第二条论妇人癥病的治疗,方用桂枝茯苓丸,以桂枝、芍药、丹皮、桃仁通调血脉、活血化瘀以消癥;配茯苓健脾利水,其意亦在防止瘀致水停。2 防攻邪伤正方

攻邪之法每易伤人正气。攻邪若忽视兼顾正气,不但影响疗效,而且会引发新的变证,甚至导致严重后果,故于攻邪之时,务必防止伤及正气。

防峻猛伤脾:皂荚丸、十枣汤。《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条:“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痰浊壅肺,气道不利,故频吐稠痰而不得卧。以利窍涤痰之皂荚主治,旨在速除痰浊,以防痰塞气闭之危。然其药力峻猛,恐伤脾胃,故将皂荚酥炙,以蜜为丸,枣膏调服,顾护脾胃,使祛邪而不伤正。《痰饮咳嗽病》第二十二条:“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水饮悬积胸胁,非攻不除,故方以芫花、甘遂、大戟破积逐水。以其药性峻猛,易伤正气,故佐大枣十枚,缓和药性,安中益脾,使下不伤正。

防发散伤阳:麻黄加术汤、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痉湿暍病》第二十条:“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风寒湿邪痹阻肌表,表实无汗,恶寒、发热、身烦疼,故以麻黄加术汤微汗除邪。方以辛温发散之麻黄配益气固表、健脾利湿之白术,且白术量大于麻黄,意在并行表里之湿,使发汗而不致过汗,以免大汗伤阳。《痰饮咳嗽病》第三十九条:“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该条所谓形肿,乃支饮反复咳喘,表气未宣,肺失通调,水溢皮肤所致。其证本可以前方加麻黄宣肺发表散水为宜。然因患者本有阳虚气血痹阻之证,若用麻黄,势必汗泄伤阳,变生厥逆,故不用之。今以前方加杏仁,既能宣利肺气,又不致散泄阳气。

防温燥伤阴:黄土汤。《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第十五条:“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文言远血,即先大便后便血,乃脾气虚寒,不能摄血所致,故治以黄土汤温脾摄血。方中灶心土、附子、白术温阳健脾,固涩止血;甘草和中益脾,调和诸药;由于术、附温燥,易伤阴动血,故佐干地黄、阿胶滋阴养血,黄芩苦寒坚阴,以防温燥伤阴之患。

防破瘀伤气:大黄庶《血痹虚劳病》第十八条:“五劳虚极虫虫丸。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庶虫虫丸主之。”各种病因长期伤害,使五脏虚损,因虚致瘀。瘀血不去,新

庶血不生,故治以大黄庶虫虫丸,祛瘀生新。方中大黄、虫虫、桃仁、虻虫、水蛭、蛴螬、干漆活血破瘀为主,佐地黄、芍药养血润燥,杏仁利气,黄芩清郁热;因破瘀之品最易伤气,况本证为邪实正虚,故配甘草、白蜜和中益气,峻剂丸服,缓攻瘀血,以防破瘀伤气。

第三篇:治未病实施方案

嘉祥县中医院“治未病”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治未病”理念和实践,是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提高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的重要动力。

为深入开展“治未病”工作,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我院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要求,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二、加强组织领导

(一)成立“治未病”健康工程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建立质量管理工作机构,落实工作人员,做到有人管,有人抓质量管理工作。

2、制定“治未病”科发展方针、目标、任务,营造“治未病”理念及内涵文化。

3、制定质量管理工作职责,明确工作目标任务,严格考核。

(二)成立“治未病”健康工程工作专家组。主要职责: 1)积极开展”治未病”诊疗方案和相关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2)深入管辖区利用“问题导入法”、“专家巡诊”、“标杆管理”等方法,针对发现的问题,指导乡镇医院查找原因,及时整改,持续改进。

三、基本原则

1、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从中医整体观、辨证观出发,认识人的健康状态及其和谐发展,研究规律,创新技术。

2、坚持以个体人的健康状态为核心。以身心健康及其与环境和谐一致为目标,注重对生命全过程的健康监测,研究预防和保健技术方法。

3、坚持以实践为核心。科研来源于需求,成果服务于实践,提高“治未病”服务的技术水平。

四、实施计划措施

(一)2011年具体措施

1.初步构建“治未病”工作平台

设立“治未病”科,建立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服务载体;购置计算机及相应的应用软件;制订相应管理制度。

2.初步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

以中医“治未病”理念为核心,开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健康状态辨识、检测/监测、分析/评估、咨询/指导、干预等“治未病”服务各环节、全程的“治未病”服务。服务对象

面对社会所有人群,包括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疾病人群和康复人群。

2、明确重点。

①丰富和发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各个环节的服务技术方法及产品,并使之形成体系。

②中医“治未病”的传统理论内涵和现代理论研究,推动“治未病”的学术继承和发展。

③ “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技术(产品)标准和服务规范的研究,建立“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质量控制体系。

④“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效果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的研究,科学总结服务效果。

3、实施科研专项计划。

按照“治未病”科研规划纲要和“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技术(产品)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根据“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现实需求,结合我单位的实际,开展有关“治未病”的科学研究。

4、“治未病”专业人员的培训。

积极参与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 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治未病”的理念及其内涵,以“治未病”为核心理念的新型健康保障模式及其服务模式,“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主要内容、方式方法,现代健康管理的理论及其方法等。同时积极参与“治未病”健康文化传播、健康管理、健康保险等方面的培训。

5、研讨交流与传播推广。

在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以及医疗服务的同时,利用各种方式加强宣传,成为“治未病”健康文化、知识与方法等传播的重要窗口。

五、加强督促检查 1)接受上级组织“治未病”工作顾问和专家咨询组成员对工程实施及工作开展评估指导。2)积极配合“治未病”健康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我院“治未病”实施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3)对辖区内的所有的乡镇卫生院和街道服务中心进行指导和督查。篇二:治未病中心实施方案

治未病中心实施方案 为深入开展“治未病”工作,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我院决定在港口门诊部筹建“治未病中心”实施方案如下:

一、目标

经过3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中医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框架,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基本满足开平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预防保健服务需求。具体目标包括:

1、建立、完善体检中心。

2、建立较为系统和完善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3、创新“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内容和方法,建立规范的技术方案和服务流程。

二、组织结构

成立“治未病中心”领导小组

三、主要任务

(一)构建服务提供体系

在港口门诊部设立的“治未病”中心应用新型健康保障服务模式,建立规范的服务流程和技术方案,完善运行机制,形成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网络。

(二)完善服务技术体系

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建立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现代医学及其他多学科技术方法,针对人体健康状态动态辨识、评估、干预及其效果的动态再评估等“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各个环节。

四、主要内容与实施计划

(一)构建服务提供体系 1.目标计划

(1)初步计划今年9月完成治未病中心的场地建设工作。

(2)今年10月全面规范开展、运行“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工作。2.主要内容及运行流程

治未病中心由体检部、健康调养咨询门诊、传统治疗中心、名医工作室组成。中心的结构将随着其功能的日益丰富而逐步完善。治未病中心内,体检部、健康调养咨询门诊、传统治疗中心、名医工作室分工合作,相互促进,形成“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与医疗服务的有机联系,其主要功能和运作流程可简单归纳如下:

体检部提供独具中医特色辨识体检,也就是中西结合体检,既有中医体质辨识,从宏观上把握健康状况,又有现代医学的常规体检,两者交融,优势互补。通过将中医体质辨识与现代医学和现代科技中各种检查手段相融合,对受检者的健康状况进行个性化评估,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辨识体检结论和报告,它是实现

“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的基础。在体检部接受服务时,受检者可先接受体检专家为您制定个性化的全身健康检查辨识方案,在体检时首先需进行体质辨识,其次接受中医面诊,再接受其他理化指标检查。体检中心后台根据受检者体质辨识结果、中医四诊信息以及理化指标检测结果形成综合性的辨识体检报告。报告不仅给出受检者的体质类型、易患疾病和健康状态,还根据中医辨证、亚健康状态评估等提出相应的养生保健的指导原则和建议。

健康调养咨询门诊的功能是对受检者的辨识体检报告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提供个性化疾病预防方案和因时、因地的个体化健康调养干预方案,通过起居调养、药膳食疗、情志调摄、针灸推拿和中药养生等系列健康干预措施,促进不同体质的个体接受和自我进行健康干预,从而达到改善体质、增进健康,防治疾病的目的。对于其中发现疾病者将提供专科诊疗建议。健康调养咨询门诊由我院各科专家轮流坐诊。

传统治疗中心的功能是对受检者提供针灸、按摩、熏蒸等传统疗法服务,综合调理其健康状况。

名医工作室是实施“治未病”的强大后盾,一方面对“治未病”工作给予指导,另一方面,通过专科专家门诊,直接服务于民众,为病人提供个体化辨体诊疗,接受健康调养咨询、疾病的诊治等。

“治未病中心”以中医体质辨识为主线,相互分工,相互贯通,相互补充。共同实践中医“治未病”之“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发、治其未传、瘥后防复”的核心理念。逐步在院内、院外分别为健康、亚健康、慢病和已病人群提供了体质辨识、辨识体检、辨体养生指导和辨体康复指导等服务。具体形式包括: 对体检受检者:为普通体检受检者提供服务。服务内容包括体质辨识、体检、中医面检、健康调养建议和非药物干预等(在治未病中心完成)。

对住院病人:首先进行体质辨识,根据体质类型(1)对患者进行中医药治疗时可运用辨体论治;(2)对病人住院期间的辨体施护;(3)对病人进行出院后的辨体康复指导、疾病预防指导以及其他健康宣教。(病人出院后推荐到治未病中心健康调养咨询门诊完成)

对慢性病患者:可进入社区或在门诊为慢性病居民进行体质辨识;根据其体质类型提供日常保健、合理膳食及健康调养等指导。(推荐到治未病中心健康调养咨询门诊完成)

4、治未病中心建设规划细则 治未病中心由体检部、健康调养咨询门诊、传统治疗中心、名医工作室组成。

(1)体检部:健康体检(二楼)、中医体质辨识 设立有接待处、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心电图室、b超室等科室;配置心电图机、x光机、b超机、体重仪、血压仪等一系列体检设备、工作电脑、体检软件、中医体质辨识软件等;安排体检医生、中医师、护士各一名;组建体检小组(兼职):内科、外科各3人(至少各有一名副主任医师)、妇科、五官科、口腔科科医生各2人,护士8人。(附名单表)(2)健康调养咨询门诊:健康调养咨询(三楼)

健康调养咨询诊室,工作电脑、中医体质辨识、健康调养系列软件等;安排本院专家、教授每周1次坐诊,主要工作是本专业的疾病诊治和健康调养咨询。(附出诊表)

(3)传统治疗中心:针灸、理疗、推拿(三楼)设立针灸室、电疗室、牵引室、中药熏蒸室、推拿室等;安排医生4名、理疗护士3人;针灸推拿专业开展项目有毫针疗法、温针、艾灸、拔火罐、火针、药物敷贴、电针、头针、耳针、水针、穴位埋线、推拿等治疗项目。理疗专业开展的项目有颈椎牵引、腰椎牵引、中频电、音频电、电磁照射、超短波、微波、低周波、心脑血管治疗仪、中药熏蒸等治疗项目;根据开展的项目配置各种治疗设备。

(4)名医工作室:内外妇科等各中西名医(二楼)

设立4间诊室,根据我院名医情况进行配置人员和出诊时间安排。(黄运通、黄瓦炎、戚操其、余丽洁)

(二)完善服务技术体系 1.目标

以中医学为主体,融合现代医学及其他学科的技术方法,丰富和发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各个环节的技术方法及产品,并使之有机联系、构成体系。2.内容及实施

(1)健康体检管理软件:安易电脑公司提供健康体检管理软件,(2)健康状态的动态中医辨识技术方法与产品:《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是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研究及应用的文件,旨在为体质辨识及与中医体质相关疾病的防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使体质分类科学化、规范化。该标准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个类型,执行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配备该软件。

(3)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针对维护和提高个体人的健康状态所采取的干预技术方法。开展平衡膳食指导、运动养生指导、起居指导、情志调摄、睡眠保健指导、中医方药调理、穴位或经络自我保健法、天灸疗法、针灸调理、推拿调理、熏蒸调理、平衡火罐调理、沐足调理等

(4)为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及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提供人才支撑。“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专业技术人员,包括:

——中医药基本功扎实、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掌握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技能的医师队伍、名医专家;

——具有养生保健康复基本知识、掌握中医特色技术方法等中医“治未病”职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

——“治未病”健康文化传播专业人才;

——“治未病”健康管理专业人才;

5、人才的培训。

——岗位培训。根据“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医师的知识结构、技能要求,并积极开展岗位培训。

——外出培养。选送专业人员到上级医院进行“治未病”基本技术与方法的训练。

6、宣传与推广

(1)目标:宣传中国传统健康文化,传播“治未病”理念,普及推广“治未病”预防保健知识与方法,介绍“治未病”服务信息及服务效果等。

(2)方案: 宣传画(各科室张贴中医文化宣传画)、宣传栏(在每一部门设立一个专业宣传栏,就本部门相关专业知识进行宣传)、录像宣传(在休息候诊室设立一个大屏幕播放中医保健知识)、电视宣传(与电视台合作进行中医保健宣传)、网络宣传(在本中医院网络开设“治未病”宣传专栏进行中医健康知识宣传)、印发健康上册子等等不同形式的宣传,积极创建“治未病”健康文化的氛围。

五、制定扶持政策(1)积极鼓励全院专家、名医在服务技术、人才培养、健康文化传播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推动资源整合,形成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合力。

(2)注重人才资金扶持,为“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发展提供保障。

六、项目可行性探讨

1、“治未病”理念和实践,是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提高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的重要动力。因此从国家的卫生政策来说其社会效益是巨大的、可行的。

2、我院港口门诊地处偏僻,没有夜诊、没有病房;而且体检设备不够先进,放射科、功能科检查设备落后,难于吸收高层次的人员前来体检,只靠名医效应能否打开局面也是个未知数,因此治未病中心估计预期或可期待的是社会效益,而不能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篇三:麦积镇卫生院中医治未病工作实施方案 麦积镇卫生院中医治未病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试行】》和《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服务基本规范【试行】》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开展中医“治未病”是继承发展中医药学术的重要内涵、是根据现代医学模式转换的需要、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要,设立治未病中心通过“中医体质辨识”、结合中医辨证,现代医学体检,采取起居调养、情志调节、推拿、按摩、针灸、理疗、中药熏洗、养生教育等方法,达到辨识病理体质,防病治病,健康长寿的目的。

二、总体思路

根据中医“未病先防”、“即病防变”、“病后防复”的三个层次,医院整合优质资源。成立“治未病”领导小组,具体工作为:体质辨识、传统疗法;体质辨识中心由医院中医职称人员承担。按照体质分类标准确定各类计划、方案、指导实施;传统疗法中心以针灸康复为龙头,全院所有临床科室对个体服务对象实施防病治病的中医诊疗措施。“治未病”中心拟开展中医诊疗项目5余种。个体服务对象建档覆盖全乡人口50%——80%,服务麦积镇周边人口。形成特色明显,效果显著、管理规范、机制健全、服务全面连续的工作体系,在整个服务过程中对服务对象的健康状态及健康风险进行全程跟踪,实现“未病先防、即防早治、已病防变、病后防复的总体目标,达到辨识病理体质,防病治病,健康长寿的目的。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中医“治未病”领导小组

组长:王永明院长 副组长:胡勤生副院长

成员:张小明 办公室主任

杨如雪门诊主任

潘应清 急诊科主任

(二)中医“治未病”技术指导小组

组长:胡勤生 中医主治医师

副组长:杨如雪 中西医执业医师

成员:张小明 西医士

潘应清 西医助理医师

四、工作要求 1.对个体健康状态,利用中医体制辨识和现代医学体检的方法进行评估,适时、实时采集服务队象健康状态的宏观、中观、微观信息并将信息录入“私人健康状态信息库”进行存储。

2.对服务对象的健康状态适时、实时分析评估。形成报告使服务队象时时自知全面的健康状态及风险。3.指导服务对象进行自我管理,按照健康指导计划进行调理、调养、防范健康风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4.为个体服务对象提供就医咨询,协助联系、沟通各方面关系,实施必要的防病治病措施。

5.为个体健康服务对象,体质辨识报告,疾病风险评估报告,生存质量评估报告,心理指数评估报告等信息。提供辩体施养方案、亚健康状态调理方案、慢性病防治调摄方案等。6.利用书刊、音像、演讲、教学、培训等形式宣传中医防病保健养生知识。提供健康保障计划、易发疾病综合保障计划、特殊群体易发疾病保健计划等。7.对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高龄人群、已病人群、康复人群进行分类,实施健康评估,建立知己健康档案。8.将个体健康服务对象纳入“治未病”管理体系,定期进行随访。实施全程跟踪、循环服务。

五、开展业务项目

“治未病”工作开展医学体检、体质辨识及中医诊疗项目5项。其中中医诊疗项目有以下几项

饮食艾灸疗法推拿疗法

按摩疗法刮痧疗法

六、实施步骤

1.宣传动员阶段(2013年1月—2月)

(1)宣传以“治未病”理念为指导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新型健康服务模式。

(2)宣传中医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知识。

(3)制作宣传版面。

(4)医院护理设立饮食健康教育栏目。2.实施阶段(2013年3月—2013年8月)

按照“治未病”的工作要求实施各项工作,制定各级各类人员工作人员职责、各项制度;加强人员配置、人员培训;设施设备配备。3.效果评价阶段(2013年8月—11月)

“治未病”专业技术指导小组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治未病”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估。

七、组织管理 1.“治未病”工作领导小组及业务技术指导小组对“治未病”工作进行日常监督指导,切实落实各项工作任务。2.围绕规范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提供人才培养,技术开发。传播健康文化,提出政策建议。3.加强督促检查,建立日常检查机制,制定相应检查办法,促进“治未病”工作的开展,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人员给予表彰,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4.定期对“治未病”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估,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机制,总结经验、完善制度,保障“治未病”各项工

作顺利开展。

二○一三年一月三日篇四:治未病实施方案 xxx中医院 “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工作

实施方案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中的特色优势,推动我院

“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工作,在全院形成中医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国中医药发?2009?20号)和《“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2008-2010)》的有关要求,经医院研究,决定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项目建设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安排如下:

一、我院已经开展的中医“治未病”工作情况:中医院自 xxxx年成立以来,在老一辈中医人的带领下,积极探索中医预防保健经验,先后探索用穴位注药、穴位注水、穴位注液、穴位注气、穴位注血等方法防治慢性肠炎、慢性腹泻、胃痉挛、便秘、消化不良、呕吐、腹水、浮肿、慢性支气管炎、哮喘、中风、面神经炎等,在预防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心病,疗效可靠,当地群众认可,周边地区及病人慕名而来,取得较好社会和经济效益。

二、组织机构:见(附医院的正式文件资料)。

三、服务平台

我院中医“治未病”工作,依托脾胃病科(中医消化专科)和针灸康复科开展。xx县中医院消化专科,自2006年批准为 省级农村消化专科重点建设单位,消化科于2008年2月被命名为xx市县级重点专科,科室现设病床35张,通过多次项目建设,特别是国家通过2011年中医院能力建设,设施(房屋、中医设备、床位)到位并投入使用,硬件设施明显加强;连续5年引进中医人才,通过脱产学习,参加学术会议,医院名老中医师带徒等形式,人员结构基本合理,专科技术日趋成熟,专科效益显现,进一步扩大了消化科在全市的影响力,并按照计划完成当年建设任务。

治未病科人才梯队结构状况: 学科带头人---xxx简介

xxx同志,男,现年xx岁,主任医师,中共党员,一九

七七年毕业于xx中医学院,xx县医学会常务理事,xx市中医学会理事,xx省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xx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由于他医德高尚、技术精湛、工作求真务实,赢得了全院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先后被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党员、县首届十佳医务工作者、省505医德二等奖,2008年荣获“xx市十大名中医”称号。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多次参加全国性消化病学术交流会。临床对慢性胃炎、消化性溃

疡、结肠炎、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有较深的研究,对高血压、中风、糖尿病、类风湿等疾病的中医治疗有满意疗效。学科带头人—xxx简介 xxx,男,xx岁,副主任医师,中共党员,xx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xx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曾在省内外医学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擅长用刮痧、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及腰腿颈肩疼痛。

学科带头人—xxx简介 xxx,男,xx岁,副主任医师,一九八六年七月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曾在省内外医学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长期从事针灸康复工作,擅用针灸、穴位注射、穴位贴敷等传统疗法,治疗腰腿颈肩疼痛,中风后遗症,面瘫疾病等。学科带头人—xxx简介 xxx 男,现年xx岁,副主任医师,中共党员,一九八七年毕业于xx中医学院,xx县医学会常务理事,xx市中医学会理事,xx省中骨伤专业委员、xx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由于他医德高尚、技术精湛、工作求真务实,赢得了全院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先后被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党员、县首届十佳医务工作者称号。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多次参加骨伤学术交流会。临床对骨伤科疾病研究和治疗,腰椎病颈椎病、急性腰扭伤手法复位、骨折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固定等疾病的治疗有满意疗效。

四、服务内容:

重点探索穴位注药、穴位注水、穴位注液、穴位注气、穴位注血等方法防治慢性肠炎、慢性腹泻、胃痉挛、便秘、消化不良、呕吐、腹水、浮肿、慢性支气管炎、哮喘、中风、面神经炎等疾病的路径,隔姜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评价及处方完善,刮痧法用以防治慢性劳损和退行性骨关节炎的普及在预防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心病等在医院及乡镇卫生院、社区中医门诊推广普及。

五、工作重点

在试点工作中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总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以及防治慢性疼痛性疾病等疾病治疗经验,进一步完善医院名老中医经验处方,力争探索出三到五个适合基层医院推广的常见疾病的诊疗路,同时通过试点,积累病例管理资料,完善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管理经验。

六、实施步骤 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1年为一个周期,中医门诊病人要求20%以上,住院病人10%以上,按照“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方式开展工作,门诊服务人次要求达到2000人,住院病服务人达到70人。“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项目工作,由分管院领导主抓,具体有脾胃病科、医务科、门诊具体组织实施,医院按照考核指标,每月组织检查落实情况,及时向全院通报进展情况,督促项目按时完成。

七、保障措施

为保证此项工作圆满顺利完成,总结整理一套完整的名老中医诊疗经验,探索一套适合我院实际的中医临床路径,此项工作由业务院长主抓,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医院按照每例门诊病人补助不少于2元,住院病人每例补助不少于20元的标准,对确保每季度召开一次大型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必要的办公经费,各项宣传资料印刷经费和相关人员外出学习交流经费;医院将严格按照科室目标考核责任书要求严格考核,与科室绩效工资挂钩,当月兑现。xxx中医院

2012年7月30日篇五:中医治未病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中医治未病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强化中医药在深化医改中的优势作用,充分满足城乡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基本需求,有效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根据《甘肃省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项目实施办法》和省卫生厅、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责任及有效使用项目经费的通知》(甘卫妇社发〔2012〕354号),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目标

通过向城乡居民提供中医治未病知识的宣传与咨询服务,逐步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康复养生、体质辨识、健康评估、健康干预、中医适宜技术服务等中医药治未病服务项目,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到2015年底,所有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7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65%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治未病服务。

二、服务对象

辖区内居住的所有城乡居民,重点加强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高血压病人、糖尿病病人的健康管理。

三、工作内容

(一)省卫生厅提出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具体工作目标,开展督导及绩效考核工作,督促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开展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督导、培训、专项考核等工作。各级卫生部门开展本级相应工作内容。

(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以西学中活动和中医药五级师承教育工作为载体,加强中医治未病公卫人才的培养工作。充分利用各级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基地,加强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

(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按照《中医健康管理工作规范》要求,对辖区内居住的居民免费提供中医药治未病服务。尤其要加强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高血压病人、糖尿病病人的中医药治未病管理。1.0—6岁儿童的中医治未病管理:运用中医四诊合参方法对儿童健康状态进行辨识,以望诊为主;提供儿童饮食调养、起居活动等指导,传授足三里、涌泉等常用穴位按揉、腹部推拿、捏脊等适宜居民自行操作的中医技术;对各年龄段儿童常见疾病或潜在因素有针对性的提供中医干预方案;对提供的治未病服务记录在居民健康档案中。2.孕产妇中医治未病管理:运用中医四诊合参方法对孕产妇健康状态进行辨识;提供孕产妇饮食调养、起居活动等指导,传授常用穴位按揉等适宜居民自行操作的中医技术;对提供的治未病服务记录在居民健康档案中。3.老年人中医治未病管理:(1)运用中医四诊合参方法对老年人的健康状态进行辨识。(2)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包括心理、饮食、起居、运动和所患病症、中医治疗及目前保健方法。(3)告知居民体制辨识的结果并进行相应干预:对发现已确诊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分别纳入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中医治未病管理范围;对存在中医偏颇体制的居民进行有针对性的养生保健指导;对有常见病症的居民提供体穴、耳穴、推拿、药膳等养生保健指导;对所有老年居民告知日常的心理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等养生保健方法;告知老年居民下一次中医治未病随访的时间。(4)对提供的治未病服务记录在居民健康档案中。4.高血压患者或糖尿病患者的中医治未病管理:运用中医四诊合参方法对高血压患者或糖尿病患者进行证候辨识;为患者提供饮食调养、起居活动等指导,传授四季养生、穴位按摩、足浴等中医适宜技术;对不同证候的患者有针对性的提供中医干预方案或给予转诊建议;对提供的治未病服务记录在居民健康档案中。

(四)在传染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对经过科学论证、效果确切的中医药方法要优先使用。

四、服务流程 见表1—7。

五、服务要求

(一)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具备服务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二)从事中医治未病服务工作省级和国家级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省级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验收省级和国家级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省级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验收省级和国家级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省级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验收的人员应为接受过相关专业中医保健知识与技术培训的中医类别医师或临床类别医师,村卫生室为乡村医生。

(三)基层医疗机构为0-6岁儿童在6月至1岁期间、1至3岁期间、3-6岁期间各提供至少一次的中医治未病服务;为孕产妇在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期间,各提供至少一次的中医治未病健康指导;为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提供1次中医治未病服务,有中医内容的随访不少于1次。

(四)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的居民愿意接受中医治未病服务。基层医疗机构须设置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栏,提供不少于10种有中医药内容的健康教育文字资料,播放不少于2种有中医药内容的音像资料。健康教育内容中,中医药内容不少于40%。

(五)儿童和孕产妇中医治未病服务可以与儿童预防接种、产前检查或产后访视时间相结合。

六、组织实施

(一)省卫生厅负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的组织、领导和管理,制定全省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绩效考核标准,协调、监督、管理项目的实施。全省综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工作按照《2012年中央补助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考核项目甘肃省实施方案》执行,每年开展1次。

(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同级卫生监督机构及适宜技术培训基地,对辖区内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的中医治未病服务工作进行考核、指导和监督。督导考核每年至少一次,覆盖面必须达到50%以上的市州和30%以上的县市区,每次督导、考核都要有相应的工作记录,工作记录内容见附表。省卫生厅将不定期对各市州开展中医治未病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估、通报。

(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要按照工作目标要求,保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工作经费以辖区管理人口数为1万人进行测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总经费为25万元,其中中医治未病服务所需经费在25万元中所占比例约为5%,即1.25万元。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保障卫生行政部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开展督导检查、绩效考核等工作。

(四)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指导下,协助承担辖区内中医治未病服务任务。

七、督导考核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考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时,须将中医治未病服务项目纳入重点卫生工作目标任务,占工作任务一定比例的分值进行考核。

(二)各级卫生部门和各专业机构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治未病工作进行绩效考核时,重点对基层医疗机构为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及糖尿病患者提供者中医

治未病服务的次数、质量以及健康档案中中医治未病内容以及中医治未病宣传工作等指标进行考核。

(三)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要根据工作任务,进一步明确分工,细化任务,责任到人。要将中医治未病的服务数量、质量及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作为重点指标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要与机构内部收入分配经费支付相挂钩,推行绩效工资制,发挥考核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第四篇:2012治未病工作总结

新沂市中医医院

中医“治未病”服务工作总结

2012年,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院领导的关怀和帮助下,在相关科室的通力配合和全院干部职工协助下,中医 “治未病”科顺利建成,在我院名老中医和专家及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院的中医“治未病”科工作在坚持和发扬中医特色优势,为保障辖区人民身体健康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下面,就我院2012年治未病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保障有力

“治未病”工作任务刚一下达,我院领导便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了全院职工大会,对有关文件精神进行了传达,并对有关政策进行了深入解析、学习,积极筹备成立“治未病”工作领导小组。为我院中医预防保健工作在组织上给予了保障。

二、构建服务平台,工作稳中有进

我院中医“治未病”科在业务工作上与专家门诊、检验、传统疗法等科室有机相连,以“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为核心,规范服务流程和技术方案,建成了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服务载体。同时,在中医传统思想指导下整合为集健康体检、传统疗法保健治疗、健康咨询为一体的综合性健康保健中心(由体检中心、传统疗法中心、健康咨询门诊三部分组成),确保了我院中医预防保健工作有效、稳步的开展。

按照《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要求,同时我们对新华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业务指导,推广并设立了“治未病”服务点,社区中医预防保健工作能与“六位一体”服务功能有机的结合,并因地制宜地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

三、注重业务培训、建立人才保障

工作中我院完善人才、技术保障,并把加强人才梯队建设、科技兴院、人才培养作为全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与建立健全“治未病”服务机制有效地衔接,确保中医预防保健工作不出现断层现象。利用传统中医师带徒模式及西学中等方式大力培养了一批“治未病”优秀人才,完善“治未病”服务支撑条件。

四、丰富宣传模式,推广保健知识

2012年,我院中医专家多次深入社区、基层开展义诊和健康教育讲座,面对面的讲授让老百姓加深了对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普及了“治未病”知识,更弘扬和传播了中医药文化。我们还通过建立宣传栏,印发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举办“治未病”健康讲座等多形式、多样化的方法,加强中国传统健康文化的宣传,2012年共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等各类宣传材料共计2000余份,举办健康讲座10期,以上工作确保了“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思想理念深入人心。

五、推广适宜技术,发挥特色优势

预防保健工作中,我们还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整合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制定各类人群的中医特色保健方案,并开设饮食、运动进补等特色保健服务,并发放慢性病健康教育处方、食疗药膳手册等健康教育资料,广泛开展养生保健指导,充分发挥了中医“治未病”优势。

六、现存的问题与不足

2012年,我院的中医预防保健工作和科室的开设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并且在“治未病”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资金的投入、中医人才的短缺和人民群众思想认识的局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了中医预防保健工作的发展,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进步做实做强。

2012年12月26日

第五篇:治未病工作总结2012

2012年基层指导科工作总结

基层指导工作是医院核心医疗工作的外延,树立中医院的品牌形象,传播中医文化思想,宣传中医药科普知识,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为群众提供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是医院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切实提高乡镇卫生院中医药从业人员的中医药技能水平,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全面提升中医药综合实力,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相对安全”的特色和优势。中医药指导科根据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着实的开展各项工作,现将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对毛井、虎洞两个乡镇中心卫生院中医药工作进行了相应指导。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村中医药工作三级网中承上启下的一环,具有尤其重要的作用。为了抓好卫生院中医药工作,我科对两个中心卫生院的指导、检查工作分了三部分进行。为促进我县基层中医药工作全面开展,我院组织两个医疗小分队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并进行督促检查。对于毛井、虎洞中心卫生院日常中医药工作,我科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还存在着中医适宜技术不够熟练,操作还不到位,致使部分就诊者存在的问题不能缓解,我们现场提出整改意见,并限期进行了整改。对于两个中心卫生院依靠自身力量无法克服的困难,比如中医药柜、中医适宜技术设备等,我院都给与了帮助和解决。强化慢病患者健康干预及食疗方法,使我县的中医药工作逐步完善,呈现出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全面发展,共同跨越的发展局面。

二、加强了对村卫生室中医药工作指导。村卫生室的中医药指导检-1-

查工作,主要由我院和两个中心卫生院进行督导检查,村卫生室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村医年龄偏大,对特殊人群中医体质辨识不够到位。对一些规模大、病员多、中医药工作开展较好的村卫生室,我科进行重点指导,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全面促进村卫生室的中医药工作。

二、结合实际进行中医药培训工作

1、积极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加强培训,推动了毛井、虎洞中心卫生院及村卫生室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在我院举办了2次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

2、组建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形成了一个以县中医医院为“龙头”,毛井、虎洞两个中心卫生院中医科、中医医院、中医专科为枢纽,村卫生室的中医药人员为基础,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顺利地开展乡村两级中医药工作。

3、为推进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先进单位工作,我们为两个乡镇中心卫生院居民健康档案及慢病管理举办了中医体质辨识培训班,讲解了中医体质辨识知识及健康干预方案和食疗方法,让学员们真正学会体质辨识。

4、紧密结合中医药宣传工作组织了大型义诊活动,结合中医药科普宣传知识,将传统中医文化的精髓贯穿到基层去。通过义诊、健康咨询、健康讲座,运用中医药的方法使基层的群众获得了简便验廉的医疗服务。发放健康教育处方14种及慢性病等健康教育资料24000余份,办中医药文化专栏12期,通过医院宣传了中医药科普知识。通过多种渠道、多种

途径提高了群众的中医药知识知晓率,知晓率达90%以上。

在扩大推广培训项目的基础上,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门的跟踪检查、指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推动中医药适宜技术更好的的开展提供保障。争取充分创建二甲医院,带动全院中医药人员更好的完成工作,使全县中医药人员的技能更加提高,更好的为广大病员服务。

基层指导科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下载从《伤寒论》看张仲景的“治未病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伤寒论》看张仲景的“治未病.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治未病课件

    中医体质辨识与养生主讲人:谭启东单位:龙山县中医院 体质辨识有助实施个体化诊疗及养生西医反映个体差异体质辨识实施群体干预中医辨病辨证尚未实现个体化诊疗有效指导临床,但......

    治未病工作计划

    “治未病”工作理念 “治未病”是祖国医学对预防思想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这种强调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同样适用于学生管理,对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提前......

    治未病实施方案

    阿旗中医医院“治未病”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治未病”理念和实践,是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全民健康......

    治未病相关政策

    治未病相关政策及工作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战略部署,落实吴仪副总理关于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的特色和优势,国家中医药......

    治未病年度工作计划

    篇一:2013年度治未病工作计划及实施措施 新沂市中医医院 中医“治未病”服务工作计划及措施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发展中医”治未病”服务服务的实施意见》等文件......

    治未病工作计划

    治未病中心工作计划 一、前期准备(2017年6月1日-31日) 1、房屋设施改造(6月1日-20日):门面改造、体检大厅改造装修、综合治疗室改造装修、艾灸室改造装修、洗手间改造、设置1间......

    治未病工作计划

    五华县中医医院 “治未病”科2014年工作计划“治未病”理念和实践,是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提......

    治未病标准

    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 一、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提高“治未病”服务水平和能力,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