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科技园区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思

时间:2019-05-12 00:19: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西湖科技园区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西湖科技园区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思》。

第一篇:西湖科技园区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思

西湖科技经济园区

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园区管委会紧紧围绕“强、大、优、美、高、响”六字方针和“六大定位”,克难攻坚,激情创业,全力推进强园扩园、退低进高、转型升级,狠抓招商引税和“双强”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园区再次荣获杭州市特色城镇工业功能区(省级开发区)综合考评优秀单位和市高新技术产业综合考评优秀单位。

一、2011年工作主要特点

1、科技经济主平台作用显现

今年以来,园区科技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作为科技经济主平台的作用逐步显现。1-12月份,园区在报规上工业企业49家,累计完成规上工业销售产值56.4亿元,同比增长22.6%,完成计划53.9亿元的104.6%。实现财政总收入5.12亿元,同比增长48.39%,完成目标的128.00%,其中: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04亿元,同比增长55.41%。其中隶属三墩的财政总收入为3.7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47亿元,分别占总数的73.3%、72.1%。

2、转型升级扶优扶强取得突破

园区管委会积极搭建平台,通过扶优扶强和园区的牵线搭

桥,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强强联合及加快产业升级换代,重点在“引、扶、转、退”上做文章,着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今年华电院并购了西湖定时器厂,德昌五金并购西湖汽车离合器公司,美浓集团组建有序进行。林达工业、罗优科技等实现转型。1-12月份,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已有15家,比去年同期新增4家,其中美浓、永创等8家企业达到“双亿元”。共有10家企业进入西湖区工业企业30强,占全区1/3,有8家企业税收超千万。炬华、中为光电、永创等3家企业进入上市通道。

3、招商引税效果明显

一年来,园区积极整合招商资源,全力推进招商引税工作。一是加快退低进高。整合招商资源,通过“腾笼换鸟”和“园中园”项目招商,引导购地企业进行产业升级、腾出空间引进高技术、高成长性、高附加值、高税收的“四高”企业,盘活林达科技、艾成科技等企业的招商空间。二是强化招商引智。1-12月份,园区新引进桂容谐平科技等企业109家,增资企业10家,2共完成合同外资179.38万美元,完成计划的7.6%;到位外资165.52万美元,完成计划的13.8%;完成协议内资6.1亿元,完成计划的101.67%;完成市外到位4.00亿元,完成计划的100.0%;区外到位5.52亿元,完成计划的100.36%。全年园区服务外包任务提前7个月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三是加大协税护税。积极开展异地纳税企业排查,建立协税护税长效机制,完成了展翔科技等异地纳税转入企业9家,产生税收近120万,并完成了浙

大网新科技股份公司工商注册变更,进入税务变更攻坚。

4、重点项目加快推进

一是浙大网新(创新创业港)项目建设步伐加快,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一期二标主体的80%、二期一标11万方主体的60%,大大超进度目标。二是留祥路创业创新街项目,在与三墩、蒋村的共同推进下,三墩E地块已完成扩初方案报批,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蒋村地块正在方案设计中;加油站项目已进入地块公开招拍挂程序。三是加快入园购地企业二期项目建设进度,今年共完成开工5万方、竣工5万方。

5、科技创新成效显著

积极鼓励、扶持企业科技创新,组织帮助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技术)中心、技术创新项目等,不断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助推产业转型升级。1-12月完成高新技术产值34.5亿元,占全区的26.5%。2011年园区工业性投入在报项目8个,累计完成投入1.7亿元,完成年度任务1.3亿元的130.7%。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4家,其中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5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9家,新增市级以上研发中心3家。今年园区被认定为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中为光电、华电院被认定为“杭州市院士专家工作站”。

6、服务企业不断优化

积极为企业提供政策指导、法规培训、人事人才等服务,逐步搭建管理服务平台,构筑服务支撑体系,扶持企业发展。一是

深化走楼访企活动。重新完善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开展地毯式的走访调查,及时掌握企业动态,有针对性地为企业排忧解难。二是搭建信息服务平台。积极为企业提供信息交流、政策宣传、人才人事、科技进步、劳动保障等服务,举办银企对接交流会、重点企业、新能源企业座谈会等。三是构筑人才服务平台。强化西部软件园、大学生创业园、留学生创业园等创业创新平台建设,打造优秀人才集聚高地。四是加强园区综合管理。加强日常市政道路、路灯、交通设施等管理维护,强化安全生产、劳动监察等综合监管,实现园区绿化、美化、亮化、序化。

今年以来,园区各项目标任务得到了有序推进,但也存在一些困难与问题。一是三墩西单元控规至今未批复,致使园区二期扩园仍未有实质性进展;二是招商引资外资到位工作尽管做了很大努力,但离全年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二、2012年工作思路

201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将进一步开拓创新、突出重点,在发展中促进转型,在转型中加快发展,全力打造西湖科技经济主平台、主引擎。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及省市区的总体要求,结合园区“十二五”目标,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总体目标,坚持“强、大、优、美、高、响”六字方针,以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结构调整为重点,拓展发展空间、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

产业升级,努力打造成为全区科技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和创新基地。

(二)主要目标:2012年园区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突破57亿,同比增长5.5%;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家,实现高新技术产值36.25亿元,占园区总产值的62.5%以上;实现财政总收入5.8亿元,同比增长15%;引进培育上市公司2家。

(三)工作举措:

1、转型升级,打造新型园区。积极引导现有企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是引进培育企业上市。全力扶持炬华科技、永创机械等企业上市,做好网新股份工作,力争上市企业达到2家以上。二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强政策扶持和规划引导,大力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形成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信息服务、生物医药等四大新兴产业集聚。三是精心培育成长型企业。努力培育一批名、特、精、强的中小企业,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培育成长型企业,增强区域经济活力。四是加大科技创新。着力在科技创新上求突破,加大科技扶持力度,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努力形成综合竞争新优势。

2、整合资源,强化招商引税。一是加快退低进高。以“腾笼换鸟”等方式,盘活资源空间,为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引进优质企业腾出发展空间。二是加大招商选资。发挥西部软件园、大学生(留学生)创业园及“园中园”等平台作用,采取“筑巢引凤”、“以商引商”等途径,引进优质资产,增强发展后劲。三是狠抓协税护税。加大异地纳税企业排查,及时与职能部门及企

业沟通、协调,做好协税护税工作,扩大园区税源。

3、强园扩园,推进项目建设。一是牵头做好留祥路创业创新街项目开发建设,完成三墩镇10%留用地项目20%工程量。开工建设蒋村10%留用地项目。二是做好园区提升改造工程。完成西园路、园区主入口提升改造、整治工作。三是加快浙大网新项目及企业二期项目建设,新开工建设7万㎡、竣工12.5万㎡、完成竣工验收企业2家。四是加快推进园区二期扩园前期报批工作,启动园区二次创业。

4、创新管理,提升投资环境。一是优化服务。加强走楼访企业活动,不定期深入企业走访、调查,把为企业服务的工作落实到日常性工作中,“零距离”了解企业需要,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二是搭建平台。积极为企业搭建政企沟通、银企合作、信息交流、企业互动、人才培养等平台,为企业创建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三是完善配套。加快综合配套服务,积极引进商业、金融和酒店等其他各类服务业,实现城市化功能配套。四是美化环境。加大道路保洁、绿化改善提升等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园区绿化、洁化、亮化、美化。

5、丰富载体,强化组织保障。一是加强党群建设。继续开展网格化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覆盖面,扎实开展发展强、党建强“双品牌”示范点创建工作,并以党建带工建、团建,发挥党群组织作用。二是推进和谐园区建设。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坚持不懈地抓好劳动保障、安全生产、社会治安工作,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和创业氛围。三是加强队伍

建设。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和作风建设,加强团队意识,切实提升执行力,提高服务水平,形成抓落实的强大合力。

杭州市西湖科技经济园区管委会

2012年1月29日

第二篇:科技园区工作总结

科技园区工作总结

平房区高新技术创业中心成立于2003年12月28日,以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项目为主要孵化方向,属于综合性孵化器,2004年8月被哈尔滨市科技局授予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05年12月又晋升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企业所属主要产业领域:电子设备制造、科技、农业、林业、工业、通讯、汽车、燃气等。

创业中心由哈尔滨最一特机电设备厂主体创办,经平房区民政局登记注册,主管部门是平房区科学技术局,创业中心实行政府引导,企业化运作。

创业中心孵化总面积为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500平方米,生产办公用房面积为3500平方米。

创业中心组织机构健全,创业中心组织机构下设综合服务管理部、技术咨询部、财务部、商务中心,管理人员。

我中心与诸多中介机构建立联系,又为入驻企业提供工商注册代理、会计评估、金融咨询、专利代理、法律咨询、成果查新、项目论证、科技项目申报、技术交易等综合咨询服务。入驻创业中心的中介机构有建行分理处、中铁快运、龙达物流、平房区工商所等多家机构,直接为企业提供快速优质服务。

创业中心大楼办公环境优美,中心还为入驻企业提供必要的商务服务,如打字复印,网络传输,订票,联系住宿,酒店,用车等服务。我们创立的中心网站介绍企业详细的基本概况、能够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企业文化以及经营理念等等。让网络客户更全面的了解各公司的技术实力和公司规模,提高客户的信任度。将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进行分类列表,让客户更全面和方便的了解到产品的详细。及时将企业的动态和行业的动态以及产品的专业知识发表上去。

介绍企业过去和什么样的企业进行过合作,解决了哪些技术难题,以及合作企业对公司的评价,该模块的作用就是间接的让客户了解各企业的实力。

平台是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如果用户对企业产品有兴趣,需要进一步的沟通,却找不到及时交流的通道,那么就会失去一个潜在的客户。通过网络这样一个开放的平台,提高产品的销售。给需要创业的朋友提供一些建议,普及一些企业的基本知识。

创业中心地处哈南工业开发区中心,四周有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政府联合办公大厅,商业机构,知名企业多,研发中心众多。交通便利,周边环境优美,院内柏油路面,绿化,彩化。办公大楼现提供62个孵化单元,还有4间车库,10间库房。2011年创业中心在孵企业 62户,外孵企业近25户,开发项目及产品十几种,企业发展运行情况良好,在孵企业产值近1亿元(不完全统计)缴纳税款一千多万元,2012年目前自主研发的有

1、哈尔滨冠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YC3A150V-25A/F永磁直流电机驱动器;

2、哈尔滨最一特机电设备厂的CTX-1A型井口油管(杆)磁力无损探伤检测仪;

3、北京炯浩天禾科技有限公司的专用汽车油位传感器等。这几家企业市场前景好,我们也正与这些企业联系将产品上报国家科委。到现在已毕业企业39户,毕业企业也都经营很好,如千怡星传、中环科技、安龙迪等企业毕业后发展很快,扩大后这些企业产值都达千万元,像千怡星传已向亿元产值进军。

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平台”正是为了迎合部分企业“想创新但不知从何入手”的创新需求。企业可通过登录“平台”浏览海量创新项目,根据企业自身情况从中选择创新方向。

在项目创建的同时,创业中心还为区内创业的企业与个人提供:企业创办、创业场地、创业辅导、人员培训、融资策划、项目申报、企业诊断、商业策划等服务。对选择平台内项目的企业与个人提供专家咨询、项目对接、难题招标与专项开发,从选择、构建到科技成果转化及最终的产业化,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帮扶与辅导。

目前,对于区内有创新意向的企业,可得到省内权威专家向企业提供的专业、优质的技术咨询服务。

二、当前,政府加大哈南工业经济开发,黑龙江动漫产业非常红火,也直接带动我们创业中心的发展,从入驻孵化企业发展趋势。1.我创业中心必须抓紧扩大规模,由于入孵企业不断增加,创业中心现有面积已远远满足不了入孵企业的需求中心初建时装修的会议室、洽谈室、展示厅、实验室均被已入孵企业占用。创业中心的办公室也被挤到砖房办公。目前在中心入孵登记企业62户,可真正入驻企业不足70%。去年我们曾多次向区里提出创业中心扩大规模建楼的请求,争取把创业中心办成国家级。

2.请求政府对入孵企业给予政策扶持,目前好多企业最关心入区的优惠政策。几年来入区企业营业税、房租税未能得到减免,由于房租金过低,取暖费、水电费、土地税等各项费用不断增加,使创业中心经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3.扩大增加功能性服务,如停车场扩建、会议室、展示厅、实验室、洽谈室复建,食堂、浴池、仓买、洗车等配套服务设施急待解决。4.根据入孵企业需要,我们还要扩建筹划一些技术服务平台,如扩大综合电器测试实验室,筹建模拟油井,模拟汽车性能检测平台,探伤仪试验平台等等。

市政府加大哈南工业区的建设,增强了我们把创业中心做大做强,做出成效的信心,我们要在三年内争创国家级创业中心,要实现这一愿望还离不开政府、财政、税务的大力支持,离不开科技局的正确领导与支持。

下一步我们会一直按照“政府引导,支持创新,规范管理,营造环境”,坚持“科学、简政、务实、效能”和“指导、激励、监督”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围绕厅和国家创新基金管理中心的中心工作,以国家创新基金工作为重点,大学、研究机构、留学生、科技人员创办的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开发区)、特色产业基地为主要载体,切实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努力提高项目实施的总体成效,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培育和孵化一批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促进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第三篇:创新科技园区集锦文档

创新科技园区 硅谷

地理位置:硅谷(Silicon Valley)地处美国加州北部旧金山湾以南,早期以硅芯片的设计与制造著称,因而得名。后来其它高技术产业也蓬勃发展,硅谷的名称现泛指所有高技术产业。在地理上,硅谷起先仅包含圣塔克拉(Santa Clara)山谷,主要在圣塔克拉拉县和圣何塞(San Jose)市境内,之后逐渐扩展,也包括周边如圣马刁县(San Mateo County),阿拉米达县(Alameda County)的一部分。

硅谷的由来:硅谷这个词最早是由Don Hoefler在1971年创造的。它从1971年的1月11日开始被用于《每周商业》报纸电子新闻的一系列文章的题目──美国硅谷。之所以名字当中有一个“硅”字,是因为当地的企业多数是与由高纯度的硅制造的半导体及电脑相关的。而“谷”则是从圣塔克拉拉谷中得到的。而当时的硅谷就是旧金山湾南端沿着101公路,从门罗公园、帕拉托经山景城、桑尼维尔到硅谷的中心圣克拉拉,再经坎贝尔直达圣何赛的这条狭长地带。这些位于旧金山湾两岸地区的加入使硅谷迅猛地发展起来。在开始的十几年时间里,由于记者的拼写错误它都被误称为“硅胶谷”,因为硅谷这个词语还没有融合到美国文化中。硅胶是一种广泛用于隆胸和堵露等作用的物质。

历史发展:

硅谷当地一直是美国海军一个工作站点,并且海军的飞行研究基地也设于此,后来许多科技公司的商店都围绕着海军的研究基地而建立起来。但当海军把它大部分位于西海岸的工程项目转移到圣迭戈时,NASA接手了海军原来的工程项目,不过大部分的公司却留了下来,当新的公司又搬来之后,这个区域逐渐成为被航空航天企业聚积区。

那个时候,此地还没有民用高科技企业,虽然这里有很多好的大学,可是学生们毕业之后,他们却选择到东海岸去寻找工作机会。斯坦福大学一个才华横溢的教授Frederick Terman发现了这一点,于是他在学校里选择了一块很大的空地用于不动产的发展,并设立了一些方案来鼓励学生们在当地发展他们的“创业投资(venture capital)”事业。在Terman的指导下,他的两个学生威廉·休利特和David Packard在一间车库里凭着538美元建立了惠普公司(Hewlett-Packard)──一个跟NASA及美国海军没有任何关系的高科技公司。这间车库现在已经成为了硅谷发展的一个见证,被加州政府公布为硅谷发源地而成为重要的景点。在1951年,Terman又有了一个更大的构想,那就是成立斯坦福研究园区(Stanford Research Park),这是第一个位于大学附近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园区里一些较小的工业建筑以低租金租给一些小的科技公司,今日,这些公司是重要的技术诞生地,可是在当时却并不为人所知。最开始的几年里只有几家公司安家于此,后来公司越来越多,他们不但应用大学最新的科技,同时又租用该校的土地,这些地租成为了斯坦福大学的经济来源,使斯坦福大学不断的兴旺发达。Terman在1950年代决定新的基础设施则应以“谷”为原则而建造。

在这种氛围下,一个著名的加利福尼亚人威廉·肖克利搬到了这里。威廉的这次搬家可以称得上是半导体工业的里程碑。1953年由于与同事的分歧而离开贝尔实验室。离婚之后孤身一人回到他获得科学学士学位的加州理工学院,在1956年他又搬到了距他母亲很近的加利福尼亚山景城(Mountain View)去建立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

现在,包括Adobe、AMD、Apple、Cisco、eBay、Google、HP、Intel、NVIDIA、Oracle、Sun等全球 500 强的大型跨国公司都位于此,硅谷总共有225,300多个高技术职位。以高技术从业人员的密度而论,硅谷居美国之首,每1000个在私营企业工作的人里有285.9人从事高科技业。高技术职位的平均年薪亦居美国之首,达到144800美元。2008年硅谷人均GDP达到83000美元,居全美第一。硅谷的GDP占美国总GDP的5%,而人口不到全国的1%。硅谷是美国高科技人才的集中地,更是美国信息产业人才的集中地,目前在硅谷,集结着美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科技人员达100万以上,美国科学院院士在硅谷任职的就有近千人,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就达30多人。硅谷是美国青年心驰神往的圣地,也是世界各国留学生的竞技场和淘金场。在硅谷,一般公司都实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生产营销三位一体的经营机制,高学历的专业科技人员往往占公司员工的80%以上。硅谷的科技人员大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佼佼者,他们不仅母语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也各有所异,所学专业和特长也不一样。如此一批科技专家聚在一起,必然思维活跃,互相切磋中很容易迸发出创新的火花。目前,硅谷高新技术公司的创立和资金投入方兴未艾,仍然呈现出发展的趋势。

形成原因:

1.早期无线电和军事技术的基础

旧金山湾区在很早就是美国海军的研发基地。1909年,美国第一个有固定节目时间的广播电台在圣何塞诞生。1933年,森尼维尔(Sunnyvale)空军基地(后来改名为墨菲飞机场)成为美国海军飞艇的基地。在基地周围开始出现一些为海军服务的技术公司。二战后,海军将西海岸的业务移往加州南部的圣迭戈,国家航天委员会(美国航天局 NASA 的前身)将墨菲飞机场(Moffett Field)的一部分用于航天方面的研究。为航天服务的公司开始出现,包括后来著名的洛克希德公司(Lockheed)。

2.斯坦福工业园(Stanford Industrial Park)二战结束后,美国的大学回流的学生骤增。为满足财务需求,同时给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斯坦福大学采纳Frederick Terman的建议开辟工业园,允许高技术公司租用其地作为办公用地。最早入驻的公司是1930年代由斯坦福毕业生创办的瓦里安公司(Varian Associates)。Terman 同时为民用技术的初创企业提供风险资本。惠普公司是最成功的例子之一。在1990年代中期,柯达公司和通用电气公司也在工业园驻有研究机构,斯坦福工业园逐步成为技术中心。

3.以硅晶体管为主的产业基础

1956年,晶体管的发明人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在斯坦福大学南边的山景城创立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1957年,肖克利决定停止对硅晶体管的研究。当时公司的八位工程师出走成立了仙童(Fairchild)半导体公司,称为“八叛逆”。“八叛逆”里的诺伊斯和摩尔后来创办了英特尔(Intel)公司。在仙童工作过的人中,斯波克后来成为国民半导体公司的CEO,另一位桑德斯则创办了AMD公司。

4.风险资本(Venture Capital)的加入

从1972年第一家风险资本在紧挨斯坦福的 Sand Hill 路落户,风险资本极大促进了硅谷的成长。1980年苹果公司的上市吸引了更多风险资本来到硅谷。Sand Hill 在硅谷成为风险资本的代名词。

5.软件产业兴起

除了半导体工业,硅谷同时以软件产业和互联网服务产业著称。施乐公司在Palo Alto的研究中心在OOP(面向对象的编程),GUI(图形界面),以太网和激光打印机等领域都有开创性的贡献。现今的许多著名企业都得益于施乐公司的研究,例如苹果和微软先后将 GUI 用于各自的操作系统,而思科公司的创立源自将众多网络协议在斯坦福校园网内自由传送的想法。128公路

地理位置:128公路是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的一条半环形公路,修建于1951年,距波士顿市区约16公里。现在128公路沿线两侧聚集了数以千计的从事高技术研究、发展和生产的机构和公司,成为128公路高技术区,是世界上知名的电子工业中心。

128公路的兴起:128公路始建于1915年。早在二战之前,128公路沿线就建立了几家科技型企业,这些企业主要是从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些研究实验室分离出来的,其主要目的是将大学科研成果与企业相结合,促进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商品,但这些企业十分零散,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发展缓慢。第二次世界大战对128公路地区是一个转折点,战争期间美国对军品研制和定货的需求使该地区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战争年代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和毕业生们在政府里的显赫地位为该地区科技产业的兴起发挥了重要作用。

128公路高科技密集带的真正形成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当时美国联邦政府为了冷战和空间军事竞争的需要,投巨资进行军事技术开发,通过引导资源流向,使大部分资金落入128公路附近的公司和麻省理工学院实验室手中。1950至1960年间,该地区仅从美国国防部就得到60亿美元的订货合同。其后,美国联邦政府在此地的订单金额每年增加10亿美元,并购买了128公路地区一半以上的产品。1951年,马州政府对128公路进行了扩建,把大波士顿地区的20多个城镇连成一线,为方兴未艾的研究和工业活动开辟了新的空间。

整个20世纪60年代,在联邦政府巨额研制资金和军品定单的强有力的支持下,128公路地区的创新活动极其活跃,发明层出不穷,新的公司不断涌现,如晶体管、半导体芯片、电子计算机等都是这一时期的成果。军事科技领域的需要催生了该地区的繁荣。麻省理工学院作为国防和航天研究合同的主要承担者和受益者,成为波士顿地区经济转型的先锋。

从麻省理工学院等高等院校实验室孵化出来的大批高技术公司在这里落户,形成了巨大的高技术综合体,并向495号公路发展。这些高技术公司的发展与麻省理工学院院长康普顿的努力有关,他主张教员不仅可接受公司的咨询,而且可开设公司。高速公路旁的工业园区为这些新开设的公司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开发场所。随后,各种不同性质的实验室、一些新型中小企业和老牌公司的分支机构纷纷在此落户,1965年,该地区已有近600家科技型企业。

到了1970年,波士顿128公路地区已经成为美国首屈一指的电子产品创新中心。当地一些公司专门研制需要不断创新和较高技术水平的产品,如雷达发射管、远程通信光缆、工业控制及导弹控制设施、导航系统等,经济效益明显。然而,随着越战的结束和空间竞赛的趋缓,国防与空间市场合同一度大幅下降,该地区经历了一场严重的经济萧条。

20世纪70年代末,微型计算机工业的迅猛发展帮助128公路地区摆脱了困境,使其成为美国计算机行业的一个中心。几百家各种文字处理和电脑公司在此聚集,其中包括美国无线电公司、阿杰克公司、波纳罗伊德公司和王安公司等一大批著名企业。1980年该地区中档计算机销售总额为260亿美元,占全美销售额的34%。当时引人注目的新兴公司,如数字设备公司、王安公司和通用数据公司等,占据了微型计算机市场的多半份额。

128公路的衰落: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128公路地区开始日显僵化,不求进取,发展速度放缓。冷战结束后,随着军品定单和军事开支的减少,128公路地区顿时面临严重衰退,曾在80年代以DEC、WANG及DATAGENERAL等大型电脑带领着电脑科技业的波士顿,经历了市场转向小型个人电脑的巨大冲击,开始落后于硅谷。

到20世纪90年代后,美苏对峙与东西方冷战的结束,美国政府军事采购订单和研发投资的锐减,128公路高科技园区原先所依赖的政府推动型发展模式受到严重冲击。相对于美国另一个重要的科技产业发展源地——硅谷的崛起,128公路受制于企业组织结构、区域服务环境、产品开发结构,甚至地区文化差异等方面的局限,发展缓慢,出现衰退迹象。

衰落的原因:

第一,过度依赖政府。128公路地区的形成机制使得有关管理机构一直致力于建立并保持与政府之间的密切关系,而不是着力寻求通过自身知识、能力求发展的道路。由于依赖程度过深,该地区缺乏自我生存机制和造血功能,远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需求。最明显的例子便是该地区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的由兴转衰。

第二,相互之间无关联的产业体系。128公路周围的公司大而全,自成体系,配件相互不通用。这是一种封闭式的生产方式。

第三,创业冒险精神不够。由于保守的传统和保密的风气,再加上128公路地区的企业受政府扶持,效益较好,员工们普遍看重稳定的收入和稳步升迁的机会,为了能在离开岗位后享受丰厚的退休金,员工们往往终生供职于某个企业,很少流动。勇于牺牲安逸去开办企业的更是凤毛麟角。独立创业不是128公路地区流行的事业取向。

第四,企业发展模式不够灵活。波士顿128公路地区大公司具有分散的自给自足的组织结构,工业体系建立在独立公司模式上;偏重于在企业内部孤立地进行技术改进,而对市场信息的重要性往往熟视无睹,在实验和学习中缺乏自由全面的讨论。中关村

中关村是指位于海淀区,以中科院、清华、北大为核心的北京新技术产业试验区。这个 年开始起步的“电子一条街”经过 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方圆平方公里的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中关村是中国的高科技中心,它被誉为“中国的硅谷”,很多人都简称它为“村子”。很多的西方分析家对中关村的前景很乐观。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斯坦福大学在最初硅谷的发展中扮演了相似的角色。1988 年国务院批准在中关村建立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后改名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简称中关村),从此拉开了建设国家高新区、加快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序幕。

中关村目前“一区多园”的空间格局包括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电子城、亦庄园、德胜园、雍和园、石景山园、通州园、中关村大兴生物医药基地等十个园区。“十二五”期间,中关村将继续完善“一区多园”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重点建设“两城两带”,即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技城和由海淀北部、昌平南部和顺义部分地区构成的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技术产业带,以及由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兴和通州、房山的部分地区构成的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促进高端产业集群发展。

发展历程:

(1)萌芽阶段:以 20 世纪 80 年代初陈先春创办的第一个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为起点,到 1988 年全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成立之前,在此阶段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初具规模。

曾三次考察过美国“128 公路”的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陈先春怀着强烈的使命感要探索适合我国扩散技术、转化科技成果的道路,于是他在 1980 年 10 月 23日在中关村创办了第一所民办科技机构——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发展技术服务部。后来随着有关政策对科技人员创办企业的肯定,很多科技人才开始在中关村创业。到 1986 年底,中关村逐渐形成了闻名中外的以开发和经营电子产品的民营科技企业群体——“中关村电子一条街”。

(2)发展阶段:从 1988 年全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简称试验区)成立,到 1999 年它正式更名为中关村科技园区为止。

1988 年 5 月 10 日国务院颁布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大大激励了科技人员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的积极性。1993 年 6 月,国家科委、国家体改委发布《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科技型企业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关村的科技企业家对其进行了认真的思考,率先提出了“二次创业”的战略,即“资本股份化、产业规模化、技术创新化、融资多元化、管理科学化、经济国际化”。1999 年初,颁布《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6 月 5 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科技部和北京市政府《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请示》,原则上同意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规划。随后,“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正式更名为“中关村科技园区”。

(3)成熟阶段:从 1999 年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正式更名为中关村科技园区后至今。这标志着中关村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99 年中关村正式更名以后,对中关村园区提出了具体的建园要求,在中关村已有三园(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的基础上,又加入了酒仙桥电子城和亦庄科技园,形成了一园五区的格局。随着园区的发展,在 2003 年以后园区又扩大面积,加入了德胜园、健翔园,形成了一园七区的格局。在此阶段,科技园区的四大高新技术产业继续发展,还形成了产业聚集的情况,而且加强了与国际的合作。中关村园区逐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体(产值占 62%),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和新能源及环境科学、新药物及生物技术为辅所构成的五大支柱产业构架。

发展基础:

第一,丰富的智力资源。中关村位于全国智力资源和科技人员最密集的地区,具有丰富的教育、科技资源。区内有以清华、北大为代表的各类高等院校 所,有以中科院研究院所为代表的各类科研机构213家,科技人员近38万人,两院院士人数占全国院士总数的36%。

第二,广阔的市场空间。中关村是国外高科技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枢纽,是世界知名高科技产品特别是 产品的销售中心。这里集聚着几乎所有国外高科技著名品牌的代理商、分销商,其分公司、子公司遍布全国,这里的国外知名品牌产品成为全国价格的参照系。

第三,强大的政府支持。中关村企业的发展得益于政府支持。园区的优惠政策涉及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关税、土地使用、人才留京、奖励措施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多方面,规定达 多条。税率比区外企业的税率低一半以上。在园区发展中,政府作用首先是创造环境,包括硬环境、软环境、思想文化氛围、制度建设。

第四,开放的区域创新网络。中关村区域创新网络是比较开放的。一方面形成了结点密集、联系频繁的内部网络;另一方面通过知识、信息、技术和产品的辐射,以及企业组织的扩展,将网络联系伸向全国各地;同时,从中关村高新技术诞生之日起就与国际创新网络建立了强有力的接口。现在与欧洲、日本、美国和香港等主要的高新技术产地及市场之间有良好的交流平台,成为国际创新网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台湾新竹科技园

1980年12月,我国台湾省在台北市西南的新竹县设立了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它是台湾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区。经过20多年的努力,新竹科学工业园已跻身于世界著名高新科技园区行列。现在已有集成电路、电脑及周边设备、通讯、光电、精密机械、生物技术六大类产业,其中在电子资讯等一些高技术产业的主要产品产量方面占到台湾省的三分之一强,使台湾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第三大电子资讯产品生产地。

发展历程:

——早期筹划阶段(1976年-1980年底):1976年5月,台湾当局决定在新竹创立科技园区,1979年7月27日颁布《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1980年成立园区管理局。建园之初即确立“高科技化”、“学院化”、“社区化”、“国际化”的建设方针。“高科技化”即精选高科技产业,鼓励创建高科技企业,对企业进行合理布局并组建高科技企业群。“学院化”即以园区附近的大学和研究院所为依托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走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社区化”即科技园区的建设要始终体现优雅、洁净、美观、实用的原则,使园区内工作生活舒适、清静、方便。“国际化”即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始终遵循国际标准和国际惯例,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开发建设阶段(1981年-1990年):期间,园区模仿硅谷建设形成主体框架。一方面,不仅重视生产空间“量”的扩张,还重视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化,致力于花园式的研发、生产与生活空间的塑造。另一方面,在研发能力建设上,与美国硅谷建立了多元互动关系,从美国大量地引进人才、技术、项目,促进园区“质”的提升,还通过发展OEM与硅谷实现互动发展。台湾IC产业的发展,不是从上游做起,而是依靠OEM建立了与美国IC产业的跟进机制。OEM模式密切了新竹与硅谷的联系,园区也依靠OEM的规模优势,成为美国IC产业的支援和加工体系。园区的联电、台积电等台湾一流IC厂家都是依赖于美国的英特尔、AMD等公司的OEM订单而成长起来的。

——快速扩张阶段(1991年至今):园区进入以扩张求调整、以调整求升级、以升级求发展的快速发展时期。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日趋成熟,从早期的封装、制造起家,在台积电公司首创全球专业晶圆代工模式后,带动了集成电路产业上、中、下游和外围支持产业的蓬勃发展;计算机产业由早期纯粹的OEM代工角色,迈入了具备技术开发能力以及自有品牌的新纪元;光电产业如液晶显示器行业也开始大规模的资本和人才投入,众多企业采取了与国外大厂之间进行技术移转以及建立策略联盟的发展模式,已能与日、韩企业竞逐市场;精密仪器产业由无到有,初具规模。

发展基础:

从要素资源方面来看,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当地的技术和人才资源。首先,与园区相邻的清华大学、交通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以及其它六个国家实验室为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注入了学术智能的活力。其次,来自海外的顶尖人才,留学人员在新竹的发展中始终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市场条件来看,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给新竹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新竹在晶圆代工以及个人电脑产业领域的突出表现得益于产业发展初期外国厂商的技术转移。并且,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在技术上具优势的产业一般都先在岛内发展,待成熟与利润下降后,才逐渐向大陆和其它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在岛内又开始新一轮产品升级换代。正是在这种转移过程中,台湾 产业生存发展所需要的市场条件能够始终存在。

从企业来源来看,新竹科学工业园的早期企业主要是政府积极推动的结果。政府在 年代中期派遣了工业技术研究院电子所的工程师到美国 公司接受晶圆制造、电路设计以及光罩制造等技术。电子所借由 转移的技术成立了实验工厂,政府由此推动了第一期电子工业发展计划,电子所衍生了一批本土的企业:联华电子、台湾集成电路制造公司、台湾光罩公司等。90 年代后,由留学归来人员创办的企业逐渐增多。

从政府行为来看,除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外,政府利用公营及财团法人研究机构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发展,其研究经费主要来源于台湾经济部科技专案经费,另一部分则来源于民间以及经济部工业局给予的补助。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工作由园区指导委员会和园区管理局共同筹划、组织和实施。新竹园区的政府职能集中于:建设实验室,制定研发奖助计划,进行土地开发和建设,管理保税业务和委托对外加工,促进环境保护与工业安全,实施配套建设和服务,加强国际合作,完善园区法规和制定优惠政策等。

从配套设施来看,具备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园区所在是台湾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自然环境优美,而且气候适宜,海陆空交通方便。园区内分为工业区、住宅区、休闲区,建有国际水准的标准厂房、高级公寓、娱乐中心、实验学校等设施,此外,还有诊所、邮局、海关、银行、车站等。日本筑波科学城

日本筑波科学城始建于1963 年 9 月,是日本政府为了适应“技术立国”发展战略的需要而设立的。园区位于东京的一个卫星城———筑波市中心,占地面积2700 多平方公里,包括筑波研究学园区和周边开发区两大部分。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也是由政府从东京搬迁而来,形成了以国立试验研究机构和筑波大学为核心的综合性学术研究和高水平的教育中心。筑波以其雄厚的科研实力,以及优美的人居环境闻名于世。筑波城现为日本最大的科学中心和知识中心,是日本在先进科学技术方面向美国等国挑战的重要国家谋略。筑波科学城分为生物研究实验区、土木建筑研究区、文教研究区、理工科研究区和公共设施等5个小区。科学城内设有宇宙研究中心,拥有最先进的质子加速器;工业试验研究中心,包括工业技术院的9个研究所;农业科研实验中心;研究人类的灵长类试验站;高空气象台等。

发展基础:

第一,政府支持。筑波科学城是由政府主导发展而成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日本政府直接介入整个筹建过程,包括科学城之选址、人力筹措等。

2、科学城的形成机制。筑波的形成和发展,完全靠政府指令,从规划、审批、选址到科研等整个过程和运行完全是政府决策,连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也都由政府从东京迁来,各种设施都需经行政审批配备,私人研究机构和企业也由计划控制。规划和主管都是国家最具权威的机构,使得科学城的建设和搬迁得以顺利进行。

3、健全的立法保障和大量优惠政策。大体分为两类:一是专门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区制定的法律;二是与高新技术产业区相关的国家科技经济乃至社会方面的法律法规。其中,第一类法律更集中有力,这是筑波科学城建设的一个突出特点。通过立法手段,对房地产租赁、设备折旧、税收、信贷、外资引进等给予多种优惠政策和措施,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科学城区的发展。

4、政府投资。每年追加投资的同时享受日本开发银行、北海道东北开发公库的低息贷款。

第二,基础设施健全。区域包括两个部分:研究学院地区和周边开发地区,研究学院地区包括国家研究与教育机构区、都市商务区、住宅区、公园等功能区。周边开发区主要用于设立私人研究机构。研究学院区根据用途分为城市中心区、居住区、研究和教育设施区三个区域。主要有中心大厦、购物中心、汽车终点站、泊车大厦等建筑及其他用于文化活动、公共管理、商业和研究交流目的的设施。筑波科学城选址在距东京成田国际机场约40公里处。筑波的道路系统构成类似梯子形的网络,由3条南北走向的国家级高速公路和6条东西向的干道组成。“筑波快线”新铁路直接连接筑波和东京。围绕首都东京的城间快速道在筑波设有2个立交匝道,同筑波城市西南部分的道路连接在一起。

第三,大学园区。日本政府在筑波科学城内建立筑波大学,并以之为中心,培育大学与产业之间,科学城内各研究机构的相互合作和有机联系,从而使筑波成为一个综合的研究都市,筑波大学为各个研究机构输送了大量优秀后备人才。筑波大学是全国著名的新型综合性大学。1973年创立,系科设置与一般大学不同,教学与科研分开。教学系统设有三个学群(下设学类)、三个专门学群;科研系统设有26个学系。6美国科学研究三角园

三角研究园(RTP, Research Triangle Park)是世界上最大的研究园。她毗邻北卡罗莱纳州的罗利(Raleigh)、达勒姆(Durham)和教堂山(Chapel Hill),处在三座城市夹成的三角研究区域中。除了一小块区域延伸入维克郡,三角研究园的大部分土地都在达勒姆郡的行政区域内。她是美国最负盛名的高科技研究和开发中心之一,经常被和处在加利福尼亚州的硅谷比较。1959年三角研究园被北卡州和地方政府,附近的大学和地方的商业机构建立。当时Karl Robbins购买了现在园区被建造的土地。三角研究园和处在弗吉尼亚州里士满的弗吉尼亚生物科技研究园、处在阿拉巴马州Huntsville的Cummings研究园并称美国三大研究园,她们形成了三大全球科学研究中心的新兴领导力量。

研究院院占地7000英亩(28平方公里)被松树林所环绕,尚有规划用地面积630英亩(4.5平方公里)。2007年,在三角研究园有超过130家研发设施,超过39,000名雇员为总共157家组织工作。研究园临近州际公路I-40和达勒姆高速。她由一家私人非营利性组织三角研究基金会管理。

三角研究园是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的全球重要运营地点之一;IBM有约11,000名雇员在三角研究园工作。同时它还是中国著名的联想集团的全球总部所在地,包含三幢办公大楼的联想园区,有超过2,000名联想雇员在此工作。三角研究园还是葛兰素史克(GSK;GlaxoSmithKline)制药公司的最大的研发中心的所在地,它拥有约5,500名GSK雇员。

RTP管理模式:RTP 主要是以企业、大学等民间力量为主体参与园区的开发、投资和建设,政府部门通过制定政策和导向性投资,场所、学校、医院等一应俱全。地方政府建立了分工明晰的机构,积极有效地参与各方协调,全方位地宣传、推介 RTP。

RTP发展特色:

特色之一:紧密的校地合作关系

在 RTP 发展和成功的背后,有一个抽象的“三角”,即“大学—企业—政府”之间相互关联、互动互补的三边关系。用RTP 基金会总顾问的话来概括,即 “:以大学的研究力量为依托,以政府的支持为坚强后盾,剩下就是坚持不懈的努力。”RTP 最核心的资产是 3 所大学,北卡大学、北卡州立大学和杜克大学均是美国杰出的研究性大学。RTP 周边地区共有 11 万多名大学生,雄厚的人才储备为 RTP 集群内企业的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同时,大学和研究机构在区域内的集聚,形成了有利于创新发展的社会文化氛围,不仅有助于区域内企业的诞生、创新和发展,而且能大力吸引区域外的先进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流入、着陆和扎根。RTP 与周围地区,尤其是在与大学的良好关系和合作中,得到许多好处。超过 80% 的园区公司重视从周边大学的毕业生中挑选员工。大学也重视与RTP 的关系,如北卡州立大学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之一。大学把 RTP 的企业看做学生就业的重要去处,学生实习和教师专业培训的重要场所,学校科研经费、支持资金的重要来源。

特色之二: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

园区已建立一个组织网络化、服务专业化、运作市场化的中介服务体系。园区有大量的服务机构,其主要功能是帮助企业配置要素和资源,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服务机构大多为非营利性机构,它们是企业、研究机构与政府之间的桥梁。这些服务机构大多拥有自己的实验室,通过对现有软硬件的创新型组配,创造出新的产品和设备。

特色之三:良好的创新发展环境

良好的发展环境是 RTP 吸引企业入驻的关键。北卡州政府花巨资在 RTP内建立了北卡微电子研究中心、北卡生物研究中心,以吸引两大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为帮助初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业务,政府下属的小企业管理局专门负责为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及其他金融服务,并对入园企业提供 10 万 ~50 万美元的低息贷款,贷款期限长达 7 年,贷款年利率仅为政府债券利率的一半,或使用 5% 的固定利率。

RTP 能吸引众多著名大企业开设科研机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做到了为高科技人才提供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园区规划严格维护环境的完整性和与大自然的平衡,尽可能地为研究人员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工作体验。RTP 入园企业必须符合以设计和相关研究为主要业务的要求,符合条件的企业可在 RTP 租用办公空间或直接购买土地建立自己的办公楼宇。

特色之四:有效的创新运作机制

RTP 采用有效的创新运作机制,鼓励3所大学与企业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建立各种专业化服务机构和各种设施的共享机制为企业服务,建立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帮助新建的企业获得市场机会和投资,为企业提供专业化、质优价廉的技术、投资、管理等服务,可以有效地降低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初期的竞争风险,促进企业的健康成长。

特色之五:有机的科技园区网络

在 RTP 之外,北卡州还有许多研究园和创新中心可供各种公司和机构选择。以 RTP 为主体,一个科技园区网络已经在北卡州初现端倪,这个广泛的网络可以为各种不同的高科技公司提供办公空间和发展服务。最新打造的北卡州科技园区网络对各个具有独立特性的科技园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同科技园区之间加强合作,信息与服务共享,共同发展。各园区未来的界限将更加模糊,范围更加宽泛,合作更加紧密。

第四篇:xx科技园区党建工作实施方案

xx科技园区党建工作实施方案

XX科技园区属于非公有制企业,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XX家,其中3/4为科技型企业。园区已成立X个党总支,下设X个党支部。园区党总支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提出了以打造政治建设坚强有力的“红色园区”为抓手,全面推进园区发展,促进科技创新活力迸发的“蓝色园区”和生态优美的“绿色园区”建设,让党旗在园区高高飘扬的总目标。为实现上述目标,结合园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按照XX市委《关于打造“六大工程”,提供非公企业党组织组织力的实施意见》,以全面提升XX科技园区党组织建设为重点,以全面增强园区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抓手,积极探索开展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途径和办法,实现园区党建和科技的融合,实现园区党建和企业发展的融合、党建和企业员工成长的融合、党建和社会服务的融合,使党建工作融入到园区的各项工作中,促进园区更加快速发展。

二、工作目标任务

针对园区党建工作的特点和园区科技企业的实际,党建工作确定10项目标任务。一是建强党的组织,实现全面覆盖。在摸清党员底数的基础上,报请上级党工委将园区党总支升级为党委,园区内建立不少于X党支部,达到园区所有入驻企业都纳入组织管理,园区企业都有党组织,逐步完善党组织体系建设,实现园区党组织全覆盖。二是建强党建制度,确保规范有序。根据上级党组织要求,结合非公有制党建实际,由园区党总支明确园区内两级党组织制度建设的内容和标准,并督促落实,逐步完善党的工作制度体系建设,用制度建设保障园区党组织政治生活的严肃性。三是建强党建阵地,提升保障能力。园区党建设施建设分为主阵地和辅阵地:主阵地建设以园区党总支为主,2020年投入不少于XX万元,建设科技含量高、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习所、党群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以及室外宣传广场、宣传长廊等,并在园区党组织中实现共享、共用。辅阵地建设以指导各支部建设各有特色的基本设施为主要内容,完善党建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大力抓好党建阵地建设。四是加强理论武装,巩固思想根基。成立红色讲师团,由园区党总支聘请省、市老党员、模范人物、党建专家教授、科技精英等不少于XX人的讲师队伍,每年园区大党课教育不少于X次。同时,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三严三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大发展理念”等为主题在园区开展一月一专题教育,具体内容和形式由各支部抓好落实,逐步完善“红色思想”建设体系,打牢园区党员、干部、职工先进性的思想基础。五是完善激励机制,营造良好氛围。在党组织中开展争创全国、省、市、区先进党组织活动,园区党总支作表率,制定争创工作标准,力争两年内争创达标;在园区企业职工中开展“争做新时代优秀团队”、“争做科技英才”、“争做优秀青年”的“三争”活动。每年园区组织一次大型表彰会,表彰X至X个特色党支部,表彰XX个先进个人,并对园区模范团体和人物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树立企业领导关心党建、支持党建的好典型,抓好2个达标支部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园区“争先创优”激励机制建设,在园区营造争先创优当模范的氛围。六是加强学习研讨,共谋发展思路。由园区党总支牵头,设立党建、创新、发展三个论坛,成立园区非公企业党建联席会。形成经常性的园区两级党组织座谈党建体会、科技英才探讨创新体会,企业经理共谋发展思路的工作机制。力争研讨一批有引领作用的非公党建理论成果,指导园区党建工作特色发展和建设;力争把园区高标准打造成具有突出特点的省、市、区开放式党组织生活基地、非公党建示范点。时机成熟时,以座谈、论坛、展览、交流等形式组织非公党建周或非公党建月活动,逐步完善园区非公企业党建研讨体系,增强党建工作和企业发展的融合。七是挖掘人才资源,凝聚发展合力。园区入驻企业中民主党派人士、社会组织成员、科技人才、外籍人才相对集中,是XX科技园一个重要的特点,也是助力XX科技园区发展的独特优势。园区党总支要坚持在立足调动民主党派、各民主人士、科技精英的积极性上作引领。一方面要建立共商、共谋、共促园区企业发展的民主协调机制,“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集思广益,真诚合作,互相监督,在园区民展、科技创新上荣辱与共。另一方面园区党总支、各企业党支部要积极做好服务工作,真心热情为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条件,使他们静心聚力施展才华,逐步完善“党建+统战”体系建设,同心协力谋发展,促发展。八是聚焦工作重点,破解任务难题。在精准招商上,园区党组织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积极参与,引导党员勇于攻坚克难,高质量地完成园区招商任务,争做招商工作排头兵。在精准孵化上,园区党组织要把开展“直通硅谷”创新创业大赛,举办国家级科技精英高峰论坛,引进招聘高层次人才,转化高科技成果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围绕园区部分初创企业的发展需要,园区党总支和各支部要积极参与,积极支持,主动做好工作,引导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逐步完善“党建+科技”体系建设,在精准招商、精准孵化上起到引领作用。九是健全服务机制,认真帮难解困。在对园区企业服务上,加大政府对科技企业优惠政策的宣传辅导力度,协助企业获取专项经费的奖励和支持,为入驻企业发展提供强劲发展动力;在完善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的基础上,提升XX科技园“党建+人才+金融+资源”平台建设。各党支部要与企业发展相融合,打造特色支部,在党员中设立先锋岗、标兵岗,助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围绕“绿色园区”建设,绿化面积达到XX%以上,物业服务管理超一流,实现园区环境绿色满园、干净整洁、文明和谐、伙食丰盛、安全稳定,使入驻园区的企业心情舒畅,安心创业。打造开放的园区,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群众,逐步完善“党建+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有效服务园区企业。十是开展特色活动,积极回报社会。定期开展青少年科普和高科技知识教育培训活动,让广大青少年走进园区;定期组织科技亲子游活动,设置活动参观场所和路线,让广大家庭走进园区;举办首届国家XX科技园“科技嘉年华周”活动,组织科技游园、科技成果展示、科普知识体验、科技知识竞赛、文艺表演、美食品尝等,让全体市民走进园区。党总支和各支部年内还要组织不少于2次的科技扶贫和志愿者服务活动,积极为社会多做贡献,逐步完善“党建+社会”体系建设,实现服务社会。

工作措施

(一)抓实思想建设,不断提高政治站位。针对非公企业党课学习教育人员难集中、时间难集中、效果难保证等问题,线下教育要做到“三个保证”,即党员要保证参加每季度一次的大党课教育,保证完成每月一次专题教育自学记录,党支部保证每周企业例会后10分钟学习活动。在教育内容上,按照上级党组织要求,结合园区企业的实际,2020年确定5个教育主题:一是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把党史教育、英烈人物教育、中国近代史教育、建国及发展史、两个一百年中国梦贯穿于教育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打牢园区党员职工坚定政治理想信念的思想基础。二是抓好“立足本职岗位建功”活动。引导广大党员争做敢于担当的表率,争做改革创新的表率,争做服务群众的表率,争做奉献社会的表率,争做履职尽责的表率,打牢党员先进性的思想基础。三是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宣传学习中国文化、文明的历史,宣传法制、形成园区爱国守法、团结协作、敬业奉献、洁身自律的正能量氛围,不断打牢先进文化传承和优良传统的思想基础。四是抓好“五大发展理念”教育。在园区营造“创新是XX科技园的灵魂,发展是XX科技园的生命线”的浓厚氛围,不断打牢创新、发展的思想基础。五是抓好“园区精神”教育。广泛宣传“融合、创新、笃行、责任”这一园区精神品牌,形成所有企业和职工的共识。在教育方法上,线上与线下教育相结合,保证学习效果,不断打牢“园区精神”的思想基础。

(二)抓实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两个作用”。XX科技园作为非公有制企业,在党的组织建设上和两个作用发挥上还有不少差距,园区党总支将在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基础上,按照省、市、区组织部门的要求,针对园区企业多的特点,2020年,在提高党组织的覆盖面和两个作用发挥上采取有效措施,抓出成效。一是开展企业情况兜底普查,做好组织建立准备。对园区所有党员情况包括已转入组织关系的党员和未转入组织关系的党员进行一次摸底登记。对具备建立党组织的企业情况进行分类、摸底;摸清企业法人和科技人才非党员情况;对园区入驻企业中民主党派、外籍人士情况进行登记,做到心中有数,作为统战对象。在摸清底数基础上,园区党总支将建立好管理台账,并对今后新入驻企业及时跟进,建立好动态管理体系。二是实现党建工作全面覆盖,确保企业管理有力。园区党建实行网络化建设,一个支部分包一栋楼,党支部派出党建楼栋指导员。党支部建设的基本原则是党员数量多的独立楼栋成立支部,党员数量少的相邻多个楼栋建为支部,独立企业具备条件的单独建立支部,没有党员的企业由总支或相邻支部派出指导员与企业人员对接,党建与企业要进的去,融的好。园区党员队伍管理以党员必须过组织生活为基准,所有党员要纳入党组织管理。所有确定身份的党员组织关系必须按照要求转入园区党组织,积极参加组织生活,按规定缴纳党费。重视新党员的发展工作,抓好三个重点培养:即把重点把企业法人、科技人才、技术骨干作为培养对象,更好地起到非公企业党建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根据园区企业多,科技人才多的实际,在党员发展指标上积极争取上级党组织给予倾斜和支持,争取每年发展新党员XX名。三是充分发挥“两个”关键作用,助力园区企业发展。党总支和各支部要充分认清非公企业党的工作的实质和特点,理清关系,摆正位置,明确工作重点,突出“两个保证一个服务两个统一”,即保证企业的政治方向,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全方位服务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在园区发展和科技创新上,做到党的领导与企业的管理思想统一,认识统一,党组织不仅要带领职工攻坚克难,更要积极出谋划策,充分调动科技人才、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尽最大努力完成企业的各项工作任务。园区所有党员不仅要亮身份,更要做标杆。园区党员基本标准是成为所在企业的骨干和标兵。园区党总支在党员中制定“三评议”标准,即企业领导评议、企业职工评议、党支部评议。园区党总支从2020年开始每年开展一次对党员的“三评议”活动,凡在企业中作用发挥不好,没有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不是企业工作中标兵的党员要视情给予警示谈话。企业领导也要重视和大胆使用党员,做到“三个优先”,即优先招聘有党员身份的职工,优先培养和使用党员作为企业骨干和中层管理人员,优先把急难险重工作交给党员,树立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园区党组织每年要树立23个支部、10名党员为园区党建工作典型。

(三)抓实制度完善,确保高效有序运行。一是完善党建工作制度。按照上级组织部门的要求和园区党建的实际,党总支必须完善建立十项制度,即:会议制度、党课制度、党支部主题党日制度、民主生活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员汇报制度、报告工作制度、党员学习管理制度、员工文明管理制度和党支部考核制度;园区各支部必须建立七项制度,即:会议制度、党课制度、党支部主题党日制度、民主生活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员汇报制度、报告工作制度。制度必须按要求上墙。二是完善党建基本资料。党总支和党支部要有“三会一课”记录本、学习记录本、主题党日记录本、党员活动记录本、党员转接记录本、党费收缴登记本、党员发展档案资料、党建等相关工作台帐等,确保整理有序、内容规范、上报及时、归档严格。三是加强经常检查督指导。党总支每年对各支部的党建制度落实情况进行不少于两次检查,并把检查情况作为衡量基层党支部评先创优的标准之一。对不落实的党支部第一次督促整改,第二次视情给予组织处理。

(四)抓实设施改善,管好用好党建阵地。在党建阵地建设上,按照市委组织部的要求,结合园区实际,高标准打造“一所两平台三长廊四室”。一所: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习所;地点设在XX楼多功能厅,完善设施和内容,主要用于党课教育;同时设立党建、创新、发展三个论坛。两平台:即科技园建设和科技成果展示平台,地点在X号楼X楼大厅,重新装修,引入高科技设备;党员活动和先进人物模范典型宣传展示平台,地点设在XX,主要用于党员的学习交流。三长廊:即党史教育长廊,在南门外西侧9块宣传灯箱;科技英才长廊,在X区四十米绿化带设立X块宣传灯箱;新思想新时代新征程新发展理念宣传长廊,设在X区步道旁。四室:即党总支办公室、党员阅览室、党员活动室、党代表工作室。党总支办公室和党代表工作室设在X号楼;党员阅览室设在XX;党员活动室设在地下车库健身房。

(五)抓实服务保障,助推园区稳步发展。园区已入驻的XX家企业中,既有科技领先、运转成熟的龙头企业,也有孵化中初创阶段的中小企业,如何推进企业发展,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特别是在国家高新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是科技园党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紧盯工作重心,积极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带领企业迎接挑战,克服困难,创造新业绩。一是密切联系企业。积极开展走访帮扶活动,在逐个企业走访的基础上,分门别类地制订帮扶计划,党总支成员和各支部建立联系点,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从企业入驻开始,把党对科技企业的关心爱护、国家的惠企政策、所在地政府的支持和扶持力度及时宣传到位,为企业的发展树立信心,鼓足干劲。热心为园区科技人才、外籍人才做好服务,及时提供各类帮助。着力提升服务的针对性。二是搭好“四个平台”。搭建技术服务平台,园区党总支积极与各龙头企业、研发机构党组织开展沟通合作,与国内3家高新技术企业联合打造“云计算”平台、基于运动控制的智能装备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同时汇集园区高端人才党员,成立创业导师团、顾问团,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服务,协助企业进行技术攻关;搭建人才服务平台。与国内大学开展深度合作,共建大学生实训基地,接纳高校学生实训;组织优秀人才博览会等,为企业解决用人难题;搭建金融服务平台。设立“科技创业种子资金”,解决企业初创期需求;协助企业申请大众创业扶持资金、小额担保贷款等政府资金扶持,有效解决企业资金瓶颈。搭建资源共享平台。重点围绕企业需求开展专题对接会、高峰论坛、项目路演、创业者主题沙龙、天使面对面等活动。在强化服务,细化服务,提高服务上下功夫,真正解决园区企业困难。三是打造“四个工程”,建立与园区企业经常性的沟通和服务渠道,即一个季度组织一次企业座谈会;一个季度组织一次项目洽谈会;一个季度组织一次团建活动;一个季度组织一次科技成果交流和科技创新论坛会。为园区企业搭建好相邻企业之间、科技与社会企业之间、科技企业上下游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互动桥梁。四是创造宜商环境。做到四个提升:提升绿化品质和面积,达到四季常青、广场休闲公园式的园区美丽环境。提升物业服务质量,达到干净整洁,安全通畅、管理正规有序的园区生活环境。提升服务功能和设施,达到服务设施齐全,服务功能优化,共享共用的园区办公环境。提升伙食品质,达到品种繁多,安全放心,服务周到的园区舒心环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园区成立党建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组长:党总支书记、总经理,副组长:副书记、副总经理,成员:园区各部门负责人、下属各支部书记。办公室设在党总支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副书记兼任。办公室要加强统筹协调,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党建工作,把党建工作作为推进本部门工作的有效抓手,积极配合工作,履职尽责,确保党建工作扎实推进。

(二)加强经费投入。园区2020年将列支XX万元党建专项资金,用于园区党建阵地建设和特色党建打造,以后每年将列支党建专项经费不少于XX万元;加强协调沟通,督促园区各非公党支部所在企业,每年都要列支一定的党建经费,确保党建工作能顺利推进。

(三)强化督查考核。园区将党建工作纳入园区发展目标考核体系,作为一项最主要内容,并实行“一票否决”。党总支部每季度组织一次对园区各部门、下属各支部党建推进情况、工作落实情况检查考核评比,考核结果与部门和领导年终评先评优挂钩,凡党建工作推进不力、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部门,年底不得评为综合先进,部门负责人不得评为先进个人。

第五篇:200X年乡镇科技工作总结及200X年工作思

200X年乡镇科技工作总结及200X年工作思

路整理

近一年来,**乡科技工作在区科技局的领导和指导下,在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了“经济建设必须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科学进步,就没有社会进步。以扩大科技应用为出发点,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突破口,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途径,以发展经济有利于农民增产增收为目的。在全乡上下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为全乡经济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我乡今年成立了专业科技工作领导组,组长由乡长亲自担任,副组长由乡政府主要副职担任,成员吸收了教委、农业、林业、畜牧、统计等部门工作人员。组成了有23人组成的专业科技领导组。各村相应成立了专抓机构,配备了以科技副村长负责的主管人员、分管人员。乡党委多次专题研究、布署科技工作,制定了工作计划和措施,主要领导科技意识普遍提高,对科技工作十分重视,积极支持。

二、狠抓落实、强化培训。

重视宣传工作,加大力度、狠抓落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科技下乡、科技赶集、制作标语、举办讲座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宣传科技,普及种植、养殖和加工方面的实用知识,各村都订有科技报,组织外出学习参观,加强科技宣传工作,营造了学科技、用科技、科技致富的良好氛围和社会环境。全年各种培训次数累计30余次,参加培训人数达2000余人,培训内容涉及蔬菜种植,温室大棚的前、中、后期管理,病虫害防治,计算机信息技术,信息搜集与发布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提高了科普文明建设。

全乡科普文明户达1800余户,科技示范户5000余户,1700余人取得了绿色证书,800余人取得了农民技术职称,农广校毕业生达到700余人,每年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参观等活动人数达3万余人次。农民科技素质明显提高,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应用推广。

四、完善了科技服务组织,加强了农村信息化建设。

我们注册成立了“**乡农科信息交流协会“,吸收了各村的科技情报信息员、运输大户、种植大户、养殖大户为会员,召开例会,业务范围涉及科技推广、科技服务、信息交流业务培训,更好地为农民兄弟提供了服务。

完善了“乡农业技术推广站”的组织建设,召开了专门会议,明确了领导、成员及其分工,制定了工作制度、工作职责。

今年我乡还专门设立了科普培训室,下设培训基地13个,试验示范基地3个,全乡17个行政村全部配齐科技副村长,各村都有自己的农民技术学校,成立农资服务联系点3个。

为全乡17个行政村和4个公司分别制作了网页,放到了晋中市网通门户网站“汾河信息港”上,并且在8月份**乡政府网站也建成开通,更好的促进了科技工作的开展。

现代社会电脑和网络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接收与发送工具。我们与晋中市网通经过协商,达成协议。为部分村村委会配备了电脑,并接通了宽带。让电脑真正为科技工作服务,真正成为农村科技工作人员的得力助手。

全乡17个行政村,其中16个行政村的学校都建立了远程教育卫星接收站,15个行政村的学校建立了多媒体教室。我们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资源,把各学校作为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和远程教育的培训基地,实行资源共享,对各村青壮年实施培训。

五、强化智能化农业信息处理系统的推广应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推广智能化农业信息处理系统我乡是全区的示范户。几年来,我们一直对此项工作比较重视,聘请专家、技术人员进行讲课,现各村已普遍有骨干人员掌握了智能化农业信息处理系统的知识并应用到实践中,特别是查找防病治病的方法、专家讲座、专家咨询等。为农民技术需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六、组织实施了一批科技计划,推广了一批农业实用技术,引进了新产品安家落户。

今年我们把各村科技副村长定为科技情报信息员,对各村农副产品、林业、畜牧等信息,比如供、求、防、治等农民所需收集起来,有针对性的解决农民实际存在的问题。

利用远程教育推广了蔬菜种植、温室大棚的前、中、后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一批农业科技实用技术。

引进了西黄柿种籽和栽培技术,先就此项目在王村试验成功后,我乡在王湖航天育种基地开始种植。今年已成功上市,经济效益可观。

七、为企业进行信息服务。

我们利用乡政府网站对辖区内各企业的基本情况在网上进行宣传,对各企业的产品信息进行发布。

八、科技推动龙头企业的发展。

全乡全年扩规技改项目6项,有贝斯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技改扩规占地200亩,投资2.5亿元,建成后将大规模提升该公司高、精、尖纺织机械生产。今年一期投资1.2亿元,现已投入2000万元。其他项目有恒天纺织有限公司的扩建项目、山西晋中博威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新建项目、福晋纺机扩建、万邦公司“铬铁系列产品扩产”等项目。科技含量的提高强有力的推动了企业的发展。这些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了城乡经济的发展。

九、调动各级科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组织管理好科技工作人员。

全乡科技工作能否全面活跃起来,关键在于能否激发了乡村两级科技干部的工作热情,乡党委、政府把科技工作列入全乡双文明考核的内容中,以引起各村干部对科技工作的重视,要求象重视计生工作一样重视科技,象对待教育工作一样对待科技投入。我们科技办还对各村科技干部建立了工作制度,学习制度和例会制度,并进行综合考核。在技术宣传培训、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重视工作落实、服务职能及效果四大方面。根据各村具体情况进行细化、量化,责任到人,落实时间、地点,实行百分考核,极大的激发了广大科技人员的敬业精神,提高了科技工作的进展,保证了质量。

十、多渠道筹资,努力动员各方加大对科技的投入。

为了保证和满足科技活动经费需要,保证重点工程顺利实施,我们在扩大科技投资上的指导思想是:“争取上级部门多补、乡村两级全力支持,优惠吸引客商投入,盘活民间闲散资金。”今年全乡各村在科技投入上普遍加大,无论是学习资料购置上,还是聘请专家讲课上,组织外出参观学习上都全力以赴得到乡、村两级的支持。并得以资金的保证。

总结近一年来,我们**乡科技工作做了一些工作,但还有差距,部分领域还不甚理想。在2006年剩下的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一定对照上级科技部门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做到机制上再创新、措施上再完善、工作上再落实,查漏补缺的同时,准备利用农民冬闲季节再做三项工作:

一是利用远程教育在全乡所有村开展大规模的培训工作。我们已经制定了工作方案、工作计划。在推广了蔬菜种植、温室大棚的前、中、后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的基础上,扩大培训内容,把沼气安装应用、红枣栽培等嫁接技术,特色农业培训,计算机信息技术,信息搜集与发布,法律知识和卫生保健,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应用技术列入培训范围。根据各村不同的需求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重点对村科技人员和农村知识青年进行以科技为主的综合性培训,让每个村都有人能掌握信息收集、开发、利用、发布,形成集推广、就业指导、政策咨询于一体的富民“绿色通道”,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民的生产盲目性和风险系数。

二是准备在**乡政府网站上建立一个专门的“科技兴农信息网”。把各村科技情报信息员收集的农副产品、林业、畜牧方面供、求、防、治的信息,以及方方面面的农科实用技术放到网上,让农民从互联网上了解到外面的信息,外面的人能看到我们**的农科信息。让我们的信息走出去,别人的信息反馈回来。真正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

三是根据实际情况,先在条件具备的部分村建立科技活动室,让农民利用冬闲季节充电,也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

2007年我乡科技工作计划如下:

一、继续抓好常规性的宣传、培训工作。利用农民远程教育在个村推广农民实用技术、劳动力转移培训,让农民掌握并运用科学种地、养殖、外出务工。

二、继续完善各种科技服务组织,运作好“**乡农科信息交流协会”,进一步搞好信息的交流和合作,让农业科技进村入户。

三、突击抓好引进新产品、新技术工作,重点抓好科技示范项目的建设。

四、继续加强我乡的农村信息化工作,让互联网在我乡“打造三晋三产大乡”的战略工程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五、创建技术中介服务机构,服务于农村、农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六、加强科技在企业发展中的含量,推动企业技改工作的进展。

七、抓好科技管理工作,发挥好科技服务能力。

八、加快各村科技活动室的建立,让农民不出村就能掌握科技知识、交流科技信息。

尊敬的赞助商:

**于200X年X月X日举办一个全校性的综合型运动会,历时一周。期间包括三个部分:开幕式文艺演出、运动会和闭幕式颁发奖项(两天)。我们校学生会外联部是此类校园活动指定宣传策划单位,对商家赞助大学生活动的可行性,特别是赞助我校运动会活动的可行性有较深入的了解。现在就让我们为贵公司作此赞助可行性报告。

一、行性分析

1、本次运动会得到了学院团委和学校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规模大、参与者多,能吸引更多师生及其家属来观看,深受同学欢迎,并推动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必引起全校性的轰动。

2、在校大学生达XXXX余人,人流量大达到运动会每天入场观看人次为XXXX左右。人口密集,而且本校的消费能力较高,为贵公司宣传的成效更明显。

3、本次活动得到师生关注,贵公司的产品也将得到大力的宣传。

二、宣传方式

1、横幅:为期一周的大横幅宣传,在学校内悬挂横幅,(横幅内容为运动会的内容和公司的相关宣传--赞助商名称)活动前三天粘贴在运动场等人流量最多的位置。悬挂时间是一天24小时不间断性。

2、我们将在运动会的宣传海报中点明贵公司为赞助单位。(前期宣传)

3、立式广告牌。在运动会期间作为独立的宣传方式在学校内进行宣传。(由贵公司提供)

4、在运动会举行期间,向裁判员和保安志愿者分发有赞助商标志的帽子,加大宣传力度。

5校广播站为期七天做有关贵公司的广播宣传

6运动会期间(一周)由贵公司在运动会赛区附近进行一定规模的产品销售活动 7运动会前后在校学生会网页上宣传并且发放传单。

8宣传棋方阵。在运动会期间在会场主干道,主席台等显眼位置放置彩旗进行宣传。

9气球方阵。在运动会期间在一些重要位置利用氢气球悬挂宣传。

10调查问卷:活动结束后,帮贵公司进行一次校园市场调查(调查问卷由公司准备并提供)

11、在运动会期间在校内设立咨询台

三、宣传效应:

希望本次活动的吸引性能帮贵公司的产品吸引更多的关注,互惠互利

1.海报和宣传单会注明"本次活动由***公司赞助举办。传单背面有公司简介(由公司提供)2.本次活动还可以帮贵公司在学校内派发传单 4.优秀运动员的奖品由公司提供.5.横幅有标明赞助商 备注:赞助费达2000元的,商家可参与颁奖

四、活动经费预算 场地租用费 500元 宣传展板 300元

后勤、志愿者服务队、礼仪队 400元 保安工作人员、秩序维护员,0.00元 宣传人员 200元

设备:运动会所用器材使用费。600元 宣传材料管理及维护费用 0.00元 预计赞助费用总计: 2000元

五、赞助活动意义

增加校企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学习,共同发展。

扩大公司在各高校影响,通过全面的宣传,提高公司产品在高校的市场占有率。通过赞助相关活动树立企业形象,提高公司的社会效益。

我们真心的希望能够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和贵公司建立更长久的合作关系,帮助贵公司不仅在校内,而且在社会上的最大的利益的实现。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为贵公司提供更大支持。活动地点:XX体育场

涉外事宜:校团委(具体由校团委学生会负责)赞助单位:

希望贵公司能慎重考虑我们的建议,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所有在校内的宣传活动由我们负责,公司可以派人监督.希望能和贵公司通力合作,共同搞好这次运动会,期望贵公司尽快回复.期待您的加入!合作愉快!

下载西湖科技园区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湖科技园区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0X年乡镇科技工作总结及200X年工作思

    200X年乡镇科技工作总结及200X年工作思路整理近一年来,**乡科技工作在区科技局的领导和指导下,在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了“经济建设必须靠科学技术,科学......

    科技园区道路工程监理工作总结

    江苏大丰盐土大地现代农业科技园道路工程 监 理 工 作 总 结南京旭光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2011年8月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江苏大丰盐土大地现代农业科技园道路工程 建设单位:......

    2014年科技园区工作计划

    2014年科技园区全年工作计划 一 水田部分(责任人:邱士龙、王素丽) 1. 1-3月份:做好种子储存、登记 2.3月份:清理棚周边雪、摆盘、准备试验材料、做好试验规划。 3.4月份:播种、苗......

    科技园区党建工作汇报(精选合集)

    科技园区党建工作汇报X国家X科技园是一家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现代服务业科技园区。目前,园区项目一期、二期已建成投用办公孵化及配套面积约X㎡,入驻企业X余家......

    医药工业科技园区规划

    ××医药工业科技园区规划⒈园区概况xiexiebang.com,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 wmxz.cn园区名称:××医药工业科技园区所属行业:医药园区所在地:××生态农业开发区建设单位:新城......

    医药工业科技园区规划

    xx医药工业科技园区规划 1、园区概况 1.1 园区名称:xx医药工业科技园区 1.2 所属行业:医药 1.3 园区所在地:xx生态农业开发区 1.4 建设单位:hl新城区经济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园区科技工作经验材料11

    加强领导搞好服务努力建设高科技工业园区,促进经济发展锦州七里河工业园区自2006年被省政府列为重点支持园区以来,已经从规划启动阶段,步入形态开发阶段和目前的经济效益与社会......

    科技园区交通安全演讲稿

    抓安全 保稳定 促发展畅和谐 科技园区各位领导大家下午好: 科技园区在抓经济建设工作的同时,始终重视交通安全工作,根据区委、区政府以及区安委会的工作部署和工作要求,我单位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