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信息化运行维护管理制度总结报告(5篇)

时间:2019-05-12 01:48: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5信息化运行维护管理制度总结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5信息化运行维护管理制度总结报告》。

第一篇:2015信息化运行维护管理制度总结报告

2015年信息化运行维护 管理制度总结报告

自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发布实施以来,我们严格遵守,最大限度地做到了设备利用最大化,减少设备故障,缩短设备维修代工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虽然我们在很多工作和设备维护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和加强,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加以完善和提高。并做出一下建议:

一、工作责任制

明确每个维护人员的工作责任,细分其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避免因为工作性质不明确而相互推脱责任,以免产生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更好地便于工作管理和设备维修维护,优化设备维修流程。

二、工作记录总结

加强工作记录管理,做好每天的工作日志记录,对常见设备故障进行汇总和问题分析,经常出现问题的设备重点管理和维护,对常见的问题和故障做跟踪和记录,对常换的配件做登记和备件,以免下次发生同样故障时,没有配件而增加太多的停机时间,对常见的问题和故障做出解决和维护的最佳方法,并对此进行总结和记录,做到部门之间,维护人员之间更好的技术交流和学习。

三、巡检、维护

加大巡检力度,希望每位维护人员能够做到上班后首先对所

管理设备和区域巡检及设备异常问题收集,以便更好的做好维护保养工作。在工作中认真听取操作工的反应,制定好更好的问题解决方法和改善措施。

四、信息化建设工作:

1、做好网络及计算机的日常维护工作,保证局域网的正常运行和三级网的畅通,使干警在检察内网上自由发送各种信息数据。对局域网内的杀毒软件及时更新,使网络免受病毒的攻击。

2、共调试、服务召开视频会议75次,通过电子显示屏发布信息26次,办公文书能通过网络传输、审查、审批等。

3、配合院内各部门做好院务活动的照相录像工作,其中照相23次,摄像16次。

4、先后参加了省院组织的全国业务系统应用系统管理员培训和网络管理员培训,做好全国检察业务应用系统的后台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检察工作的正常开展。

五、队伍建设

加强维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维修技能,针对具体设备,具体问题做培训和讲座,定期开展工作交流会,针对某一设备,某一方面做讨论分析,增加员工对设备的了解认识和专业水平,努力把设备部门打造成一支高专业技能,好操作能力的团队。

县人民检察院 技术科

2015年12月2日

第二篇:2014信息化运行维护管理制度总结报告

2014年信息化运行维护 管理制度总结报告

自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发布实施以来,我们严格遵守,最大限度地做到了设备利用最大化,减少设备故障,缩短设备维修代工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虽然我们在很多工作和设备维护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和加强,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加以完善和提高。并做出一下建议:

一、工作责任制

明确每个维护人员的工作责任,细分其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避免因为工作性质不明确而相互推脱责任,以免产生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更好地便于工作管理和设备维修维护,优化设备维修流程。

二、工作记录总结

加强工作记录管理,做好每天的工作日志记录,对常见设备故障进行汇总和问题分析,经常出现问题的设备重点管理和维护,对常见的问题和故障做跟踪和记录,对常换的配件做登记和备件,以免下次发生同样故障时,没有配件而增加太多的停机时间,对常见的问题和故障做出解决和维护的最佳方法,并对此进行总结和记录,做到部门之间,维护人员之间更好的技术交流和学习。

三、巡检、维护

加大巡检力度,希望每位维护人员能够做到上班后首先对所管理设备和区域巡检及设备异常问题收集,以便更好的做好维护保养工作。在工作中认真听取操作工的反应,制定好更好的问题解决方法和改善措施。

四、信息化建设工作:

1、今年全省统一业务应用系统正式上线以来,为了确保统一业务应用系统顺利上线运行,我科全面落实上级院的通知要求,积极协调,筹备资金,购置交换机、防火墙、负载均衡等高性能网络设备,加班加点进行线路整理、安装调试。我科为各业务部门的每名检察人员同时安装了正式版软件和练习版软件,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加紧练习。一旦业务科室在运行中遇到问题,我们积极与上级院业务部门沟通交流,及时解决疑难问题,保证了本院的统一业务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

2、做好网络及计算机的日常维护工作,在工作中,遇到干警电脑出现问题时,能够随叫随到,运用自己所学的业务知识,及时解决问题,保证了业务工作的正常进行以及局域网、三级网的畅通。对局域网内的杀毒软件及时更新,使网络免受病毒的攻击。

3、一年来共调试、服务召开视频会议57次,通过电子显示屏发布信息10次。配合院内各部门做好院务活动的照

相录像工作,其中照相31次,摄像28次,制作视频短片2部。

4、先后参加了省院组织的全国业务系统应用系统管理员培训和网络管理员培训,做好全国检察业务应用系统的后台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检察工作的正常开展。

5、为驻所检察室安装了监控系统并开通了分支网络,促进了监所的网络办公。

6、在我院召开了全市信息化工作现场会,就我院网络管理和维护方面的经验等进行了经验介绍。

7、组织开展驻所检察室固定式同步录音录像培训工作,使固定式录像设备尽快服务自侦部门办案。

8、与办公室结合开展保密检查2次。

五、队伍建设

加强维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维修技能,针对具体设备,具体问题做培训和讲座,定期开展工作交流会,针对某一设备,某一方面做讨论分析,增加员工对设备的了解认识和专业水平,努力把设备部门打造成一支高专业技能,好操作能力的团队。

县人民检察院 技术科

2014年12月10日

第三篇:信息化建设及运行维护预算

2013年我院信息化建设及运行维护预算

我院共有 台网络设备进行医院局域网及外网的连接,有 台服务器保障医院信息系统及市医保系统的运行,我中心作为信息网络设备管理和维护项目的管理部门,负责医院数据保密、网络安全监管理、办公设备软硬件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

为确保2013年我院信息网络及设备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降低网络及软硬件设备维护成本,规范科学化管控,实现维护质量与维护成本的均衡,保障我院信息网络设备的正常运行,特拟定本预算。

硬件购置费用其包括:购买网络设备、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如:电脑、交换机、打印机等费用。运行维护成本费用 其又可以分为运行费用(人员费用、消耗材料费、固定资产折旧费、技术资料费)、管理费用和维护费用(纠错性维护费、适应性维护费、完善性维护费)。基建费用其包括:网络综合布线、购置计算机工作台、柜等费用。消耗材料费用主要用于购置打印纸、磁盘、墨盒、维修器材等。培训费用包括:全员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全员系统应用培训、计算机工程技术人员或有关的人员进修培训的费用。管理费用与其他费用指与医院信息化建设、应用和管理相关费用以及资料费、书刊费、固定资产折旧费等。

以上预算费用估计

万元。

信息中心: 2010年12月20日

第四篇:信息化系统运行维护内容

信息化系统运行维护内容

信息技术运行维护(简称:IT 运维)是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中的重要阶段,对系统主要提供维护和技术支持以及其它相关的支持和服务。运维阶段包括对系统和服务的咨询评估、例行操作、响应支持和优化改善以及性能监视、事件和问题识别和分类,并报告系统和服务的运行情况。

一、运维服务类型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1、基础服务

确保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营,必须提供的基础性的保障和维护工作。

2、性能优化服务

计算机信息系统在运营过程中,各项应用(硬件基础平台、系统平台、存储平台、应用系统平台、安全平台等)、各项业务的性能、效能的优化、整合、评估等服务。

3、增值服务

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营的高效能、高效益,最大限度的保护并延长已有投资,在原有基础上实施进一步的应用拓展业务。

二、运维主要服务工作方式主要包括响应服务、主动服务两类。

1、响应式服务

响应式服务是指,用户向服务提供者提出服务请求,由服务提供者对用户的请求做出响应,解决用户在使用、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解决系统相关故障。

响应式服务采用首问负责制。第一首问为本单位信息中心。信息中心负责接受用户服务请求,并进行服务问题的初步判断。如果问题能够解决则直接给客户反馈,否则提交到首问服务外包商。对于明确的问题,信息中心将问题直接提交到相应的服务外包商。

首问外包服务商在信息中心的支持下,负责对问题进行排查,力争将问题精确定位到某具体环节。问题定位后将其转发给相应的服务外包商。如果问题范围较大,涉 及到多个服务外包商时,由信息中心进行协调,在首问外包服务商统一指导下进行联合作业,直至问题解决完毕。

问题处理完成后,由责任服务外包商、首问服务外包商填写相应服务表单,并由首问外包服务商提交给信息中心,信息中心再向最终用户反馈。

服务外包商首先通过电话/电子邮件/远程接入等手段进行远程解决,如果能够解决问题,则由工程师负责填写服务单,季度汇总后提交信息中心签字备案。

远程方式解决无效时,服务外包商工程师进行现场工作。根据故障状况,工程师现场能解决问题的,及时解决用户的问题;如不能,则由信息中心协调其他相关服务外包商进行

联合故障排查,直至问题解决。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则由各方领导相互协商,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2、主动式服务

主动式服务是指,服务外包商定期对系统进行健康检查,硬件设备主要以检查设备运行状况为主,软件主要以检查数据状况、检查应用配置以及进行必要的补丁升级等为主,以便提前将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

首先,根据定期巡检计划对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如果在巡检中发现问题,需要判断问题是否需要报修,如不需报修,则由巡检人员对系统进行必要调整;否则启动响应式服务去完成问题的解决。

系统巡检服务完成后,工程师编制巡检报告,并按照约定的期限汇总报送信息中心。

三、运维服务内容

1、基础服务内容 1.1 物理环境管理和维护 Ⅰ.机房管理和维护

为保证机房内所有设备的安全、稳定、无故障运行,监控机房的环境、监测并定期检查电源、通风、接地等所有机房设施的工作状态,发现并报告问题和提出变更建议。a)电源管理:将电源有效分配到系统中不同的设备组件。应考虑电源设备参数对

设备的影响,如过压、过流、浪涌、短路等。b)等电位管理:

应设置配电系统、各类电子设备及附属设施、防雷等的等电位体,并考虑静电防护、感应雷电可能形成的电磁脉冲和过电压的干扰和毁坏等。

c)设备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设备的日常运行和管理、可靠性评价。

d)环境管理:应考虑机房内通风、温度、湿度、灰尘、灯光等的配置;考虑机柜放置与冷却效率和制冷单元热点的关系;以及可能因功能扩大引起的冷却效率问题等。e)灾害预防:应考虑物理和自然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制定应急预案。Ⅱ.其它管理和维护

a)布线系统管理和维护:监控、诊断、分析设备间、弱电井等区域配线设备、线缆、信息插座等设施,及网络通信线路的工作状态和可能的故障状态,发现并报告问题,提出维护建议,保证系统运行的高可靠性和维护的高效率。b)监控系统管理和维护:监控、诊断、分析门禁系统、各类监控设备等的运行状态、参数变化、提示信息等,发现并报告问题,及时变更、维护,保证监控系统的可靠性。1.2 网络基础设施管理和维护

为保证路由设备、网络交换设备等网络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和可扩展性,保证网络结构的优化,定期评估网络基础平台的性能,制定故障维护预案,及时消除可能的故障隐患,制定应急预案,保证网络基础平台的高可靠性、高可用性。

1.3 数据存储设施

为保证数据存储设施,如服务器设备、集群系统、存储阵列、存储网络等,以及支撑数据存储设施运行的软件平台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用性,保证存储数据的安全,定期评估存储设施及软件平台的性能,确认数据存储的安全等级,制定故障应急预案,及时消除故障隐患,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持续运行。1.4 系统平台管理

为保证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中间件、其它支撑系统应用的软件系统及网络协议等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用性;定期评估系统平台的性能,制定系统故障处理应急预案,及时消除故障隐患,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持续运行。1.5 应用系统管理和维护

保证在系统平台上运行的各类应用软件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用性,定期评估应用软件系统的性能、功能缺陷、用户满意度等,及时或与开发商沟通消除应用系统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威胁、根据需求更新或变更系统功能。1.6 数据管理和维护

数据管理是系统应用的核心。为保证数据存储、数据访问、数据通信、数据交换的安全,定期评估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可靠性;制定备份、冗灾策略和数据恢复策略,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威胁。

Ⅰ.数据安全性管理和维护

a)安全评估。应对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可用性和保密性等要素进行评估,制定数据管理和数据恢复策略,保证数据的安全。

b)数据访问控制:应制定数据访问控制策略、访问权限控制策略、非授权访问处理策略,防止未经授权的数据访问、修改、移动、删除、毁损等。

c)数据存储与冗灾:应制定数据存储、数据冗灾策略,评估数据存储的安全性,保证数据存储的完整性、可靠性;制定数据存储事件处理预案;

d)数据通信安全:应评估数据通信的安全性,制定数据通信的安全策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保密性和不可抵赖性;制定数据通信应急处理预案; Ⅱ.媒介安全性管理和维护

应制定媒介管理、权限策略,制定媒介泄露的处理策略,明确责任,保证数据保管的安全。1.7 安全管理和维护

保证物理环境和系统运行的安全,物理环境安全包括机房监

控、门禁系统、灾害预防、等电位系统、消防系统等等;系统运行安全包括风险评估、安全策略、安全机 制、安全级别、病毒防护、补丁管理等等。定期检查和评估可能的安全隐患、缺陷和威胁,制定安全恢复预案。Ⅰ.风险评估

应对系统的安全威胁、脆弱性、漏洞进行评估,对安全管理进行评估,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和风险处理机制,及时消除或弱化风险,并将残余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Ⅱ.安全策略

应制定物理环境、基础平台、数据、应用软件、事件管理等的信息安全策略,实行信息安全教育,明确责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实施安全策略的综合管理。Ⅲ.安全级别

应根据GB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评估安全等级,定义安全级别。Ⅳ.安全机制

定义不同的安全机制,包括加密机制、访问控制机制、身份认证机制、数据完整性机制、数字签名机制等,制定事件处理流程和机制,避免安全威胁和隐患。Ⅴ.数据交换

应规划建设数据安全交换平台,保证内、外网络之间数据交

换的安全。应制定数据安全交换、交换过程,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安全性策略;制定数据交换事件处理预案,评估数据交换事件的影响。

Ⅵ.病毒防护

应制定病毒防护和恢复策略,定期评估病毒影响,采取相应的病毒防护措施;制定病毒事件处理预案。Ⅶ.个人信息保护

应建立个人信息保护管理机制,制定个人信息保护策略,对工作人员进行个人信息保护宣传和教育。制定个人信息保护事件处理预案。1.8 子网管理和维护

子网是构成系统的要素。定期评估子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消除可能存 在的故障和安全隐患及对系统的威胁。1.9 桌面管理 个人计算机终端及环境的可靠性、可用性、安全性管理。

1.10 操作管理 日常操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2、性能优化服务内容 2.1 系统平台性能评估

评估系统整体架构的合理性、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可扩展性,以及系统健壮性评估等。2.2 应用系统性能评估

评估支撑软件、应用软件及其它应用系统性能的安全性、可

靠性、可用性,和功能缺陷等。2.3 数据存储和通信安全评估

评估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不可抵赖性;数据通信的安全策略;访问控制策略,以及、安全隐患评估、数据交换安全性评估等。

2.4 系统整体安全性能评估 风险评估及应对策略、系统脆弱性检测、非传统安全隐患评估及应对策略等。2.5 系统安全平台性能评估 评估安全防护体系架构的合理性、安全防护体系自身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及存在的风险;安全管理体系的合理性、可用性等。2.6 业务整合 评估用户的业务系统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现状和改进措施。

3、增值服务内容

3.1 规划管理 主要包括:信息系统总体发展架构;信息系统中长期建设、应用、发展规划;资 源整合和规划;IT治理模式;IT服务规划;标准建设等。

3.2 可用性管理 优化、设计、提高系统基础架构(包括硬件基础平台、系统平台、安全平台、数据管理平台等)的可用性、可靠性,降低系统TCO值。

3.3 核心应用管理 计算机信息系统中核心技术、高端技术的应用、部署、管理。

3.4 安全管理 系统安全的深层分析;安全防护体系、安

全管理体系的优化、设计等。

3.5 投资保护 信息系统建设的投资分析、TCO分析,根据规划管理,制定投资策略等。

3.6 系统运营策略和应用拓展 分析系统需求影响和运营效能,制定获得最大效能的系统运营策略、分析系统潜在的增值服务的可能性等。

第五篇: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一、为规范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切实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使信息系统更好地服务于生产运营和管理,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二、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及其分支机构的信息系统,各分支机构和各部室可根据本办法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三、信息系统的维护内容在生产操作层面又分为机房环境维护、计算机硬件平台维护、配套网络维护、基础软件维护、应用软件维护五部分:

1.计算机硬件平台指计算机主机硬件及存储设备;

2.配套网络指保证信息系统相互通信和正常运行的网络组织,包括联网所需的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设备和局域网内连接网络设备的网线、传输、光纤线路等。

3.基础软件指运行于计算机主机之上的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中间件等公共软件;

4.应用软件指运行于计算机系统之上,直接提供服务或业务的专用软件;

5.机房环境指保证计算机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的基础设施,包含机房建筑、电力供应、空气调节、灰尘过滤、静电防护、消防设施、网络布线、维护工具等子系统。

四、运行维护管理的基本任务:

1.进行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行和维护管理,实时监控系统运行状

态,保证系统各类运行指标符合相关规定;

2.迅速而准确地定位和排除各类故障,保证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确保所承载的各类应用和业务正常;

3.进行系统安全管理,保证信息系统的运行安全和信息的完整、准确;

4.在保证系统运行质量的情况下,提高维护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5.本办法的解释和修改权属于信息化办公室。

第二章 运行维护组织架构

一、运行维护组织

1.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遵循在统一的领导下,分级管理和维护的模式。作为信息化办公室,牵头组织实施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原则上信息系统的维护工作应逐步集中。

2.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分两个层面:管理层面和操作层面。在管理层面,信息化办公室,负责全处范围内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和考核。在操作层面,信息化办公室就是实体的维护部门(或维护人员)。信息化办公室直接对处信息化党政领导小组负责,并接受信息化党政领导小组的业务指导和日常管理。

3.信息化办公室应对工程处信息化建设制定技术规范、作业计划、应急预案,编制技术方案、培训教材等,各部室应积极配合。

二、信息化办公室运行维护职责

1.信息化办公室管理职责

(1)贯彻国家、行业及监管部门关于工程处信息系统技术、设备及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规定,组织制定信息系统的维护规程、维护管理办法和维护责任制度;

(2)负责全处范围内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监督检查和质量考核评定工作,掌握运行质量情况,制定质量指标,并对各部门综项和部门网站定期检查考核;(3)信息系统发生较大(三级)或以上故障时,负责必要的资源协调和处理工作,并在事后组织分析总结,制定防范措施并执行;

(4)对信息系统进行定期巡检,巡检包括对信息系统及设备性能测试、维护人员日常维护作业计划执行情况检查、机房环境检查等;

(5)负责组织信息系统维护技术培训、技术交流等,组织维护人员参加各种信息技术认证培训和考试,提高维护人员管理和技术水平;

(6)负责组织落实各项技术安全措施,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7)负责对全处范围内信息系统故障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版本管理、配置管理等流程规范性和相关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8)负责全处范围内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和验收工作。2.信息化办公室维护职责

(1)负责全处范围内信息系统的计算机硬件平台、基础软件、应用软件、配套网络和监控,OA系统日常维护工作,制定日常维护作业计划并认真执行,保证信息系统正常运行;(2)对于系统的所有维护(包括日常作业计划、故障处理、系统改进、数据变更、数据的备份与恢复、功能完善增加)都必须制定维护记录,定期向部门领导进行维护汇报;

(3)负责所辖范围内信息系统数据的备份与恢复,负责落实系统安全运行措施;(4)负责所辖范围内信息系统档案资料的存档,及时更新有关资料;(5)严格按照信息系统故障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版本管理和配置管理等相关制度、流程和规程。(6)每年至少有一次全处范围内的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巡回检查,全面检查各维护作业计划管理、技术档案和资料管理、备份及日志管理、机房管理、安全保密管理等制度的落实情况。该检查可以和设备技术巡检同时进行。(7)负责机关财务ERP软件环境设置。(8)负责对OA平台系统的各项工作管理:OA的数据的备份管理、各部门的OA平台上的工作流提供培训、维护等技术支持、OA系统不定期的升级与各功能的维护。(9)协同各相关部门对工程处综合项目管理软件各项目部录入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并按文件评分汇总,最后按汇总对全处通报。(10)保障工程处信息系统安全运行,防范计算机病毒与黑客的攻击。(11)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维护规程和系统安全运行措施,负责制定所辖范围内的信息系统维护管理实施细则;(12)及时查阅上级领导部门下发的文件,按时完成上级领导部门交办任务,并向上级领导部门反馈执行结果;(13)负责组织和编制系统优化、升级需求,上报信息系统维护管理部门审核;获得批准后,参与实施;(14)跟踪研究信息技术的发展,并根据相应发展制定工程处

信息化系统及硬件升级计划,审核通过后,具体实施。

三、维护界面划分

1.信息系统设备现场、物理环境的维护工作由所属机构的信息系统维护部门或维护人员负责。

2.信息系统的市电电源由物业管理中心负责维护。

3.信息化办公室负责全处信息系统的监控和维护工作(包括日常作业计划、故障处理、系统改进、数据变更、数据的备份与恢复),维护和更新相应操作规范和技术文档。

第三章

一、突发事件管理

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型等因素,将突发事件分为攻击类事件、故障类事件、灾害类事件三个类型。具体标准参见《工程处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当系统出现突发事件时,信息化办公室维护人员应在第一时间根据事件类型,启动《工程处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对事件进行处理并及时向上级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进行汇报。

二、信息系统故障解决要求

1.信息系统出现无法进行本地解决的,应向上级领导及上级部门进行申告故障。对无法解决的故障,应立即向软硬件最终提供商、代理商或维保服务商(以下简称厂商)提出技术支持申请,督促厂商安排技术支持,必要时进行跟踪处理,与厂商一起到现场进行解决。

2.如果故障问题比较严重并牵扯到相关部室,在解决故障期间应给相关部室进行通知,提前做好备份工作。

3.厂商技术人员现场处理故障时,当地维护人员应全程陪同并

运行维护工作基本制度

积极协助,并在故障解决后进行书面确认。

4.故障解决后,维护人员应对故障的产生原因、解决方案填写详细记录,对以后如果出现类似问题可以有个参考方案。

5.对于系统隐患或暂时不能彻底解决的故障应纳入问题管理,每月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跟踪分析。

三、信息系统变更管理

1.信息系统变更包括硬件扩容、冗余改造、软件升级、OA系统升级及模块更改、搬迁、数据维护等工作以及电子表格模板、文档模板、安全策略、部署的改变等。

2.信息化办公室应保证在线系统的软件版本及硬件设备的稳定,未经过审批通过的方案,不得自行对系统软件版本及硬件设备进行任何变更及调整。

3.变更包括紧急变更和普通变更。紧急变更指由于故障处理等的迫切需求而引起的,目的是保持或者恢复正常工程,无法进行书面请求和审批。普通变更指非紧急变更,例如综项评分表单的更改、OA系统模块的更改。对于普通变更,应有执行人员根据变更影响的范围和深度通知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经审核同意后进行变更;变更前应制定相应的执行措施,如出现错误如何回退等情况。

4.原则上,变更必须在夜间非主要工作时间进行,维护人员可以在备用服务器上进行先期模拟变更,对变更中出现的问题,对其解决方案应有备案。

5.对于紧急变更需求,允许口头申请、审批后组织具体实施。事后,对变更的后的系统及硬件设备进行一定时间的测试,确认无误后,向上级领导进行汇报。并完成相关文档资料的更新工作。

四、维护作业计划管理

1.信息化办公室应按工程处实际情况制订维护制度,保障工程处网络的正常使用。

2.维护制度要求在每次维护结束后填写维护记录,对维护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并解决。出现重大问题的时候应及时上报有关领导和上级相关部门。

3.维护时间,原则上应在晚上或非工作时间进行。如果出现紧急情况应对受影响的部室通知后,进行解决。

4.数据备份、存储和管理应根据《软件与资料管理制度》制订作业实施步骤。

五、信息化检查管理

信息化办公室每年至少一次对全工程处范围信息系统相关的机房环境、计算机硬件、配套网络、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进行一次检查。信息系统的检查的具体实施:

1.制定技术检查计划,列出检查重点、内容、要求,形成固定检查表格;

2.收集设备运行故障和隐患。根据检查重点、内容,调查设备近期运行情况,统计出各类型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曾出现的故障。对反馈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做好相应的技术准备;对一些需要厂家解决的问题列出清单,及时与厂家沟通,制定解决方案,以供检查过程中实施、解决。

3.检查完毕后应对本次检查填写详细记录和问题汇总。4.组织相关人员对信息化检查中暴露的问题进行解决,牵扯到相关部门的,应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后进行处理。

六、技术档案和资料管理

1.信息化办公室负责技术档案和资料的管理,应建立健全必要 的技术资料和原始记录,包括但不限于:

(1)信息系统相关技术资料;

(2)机房平面图、设备布置图、ip地址分布图;(3)网络连接图和相关配置资料;(4)各类软硬件设备配置清单;(5)设备或系统使用手册、维护手册等资料;(6)上述资料的变更资料。2.软件资料管理应包含以下内容:

(1)所有软件的介质、许可证、版本资料及补丁资料;(2)所有软件的安装手册、操作使用手册、应用开发手册等技术资料;

(3)上述资料的变更记录。

以上详细参考《软件与资料管理制度》。

七、备份及日志管理

1.原则上,应对各项操作均应进行日志记录,内容应包括操作人、操作时间和操作内容等详细信息。维护人员应定时对操作日志、安全日志进行审查,对异常事件及时跟进解决,并形成日志审查汇总意见报上级维护主管部门审核。安全日志应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

(1)对于应用系统,包括系统管理员的所有系统操作记录、所有的登录访问记录、对敏感数据或关键数据有重大影响的系统操作记录以及其他重要系统操作记录的日志;

(2)对于操作系统,包括系统管理员的所有操作记录、所有的登录日志;

(3)对于mysql数据库系统,包括mysql数据库登录、库表结

构的变更记录。

2.信息化办公室应针对所维护系统,依据数据变动的频繁程度以及业务数据重要性制定备份计划,经过上级维护主管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

3.备份数据应包括系统软件和数据、业务数据、操作日志。4.维护人员应定期对备份日志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补救。

5.信息化办公室应按照实际维护工作相关要求,根据业务数据的性质,确定备份数据保存期限,应根据备份介质使用寿命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恢复性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具体措施参照《数据保密及数据备份》。

八、机房管理

原则上,机房环境应达到或者接近国家标准 GB50174-2008描述的C类机房标准。具体要求如下:

1.安装服务器等重要设备的主机房具备有效的防火、防水、防雷、防静电、防有害生物、应急照明等措施和设备;

2.机房电源环境应该有UPS供电,且必须占用单独的电源插座,不得多台设备共用电源插板;主备用机器的电源、同一台设备的主用和冗余电源必须分离;

3.电源线和网线布放情况应顺直不凌乱,避免交叉混放,设备配置排放要求整齐清晰,设备连接线缆应顺直不凌乱。

4.原则上,机房面积不得小于15平方米。

5.机房应安装独立空调来保证机房温度、湿度,15平方米机房可采用普通空调。

6.机房内均应有经消防认证的消防设施,机房的消防采用二氧

化碳灭火装置。

7.无关人员未经管理维护人员的批准严禁进入机房。非机房管理人员进出机房由管理人员陪同,做好访问时间、目的、人数等详细记录;

8.机房内严禁吸烟、饮食、睡觉、闲谈等,严禁携带易燃易爆、腐蚀性等污染物和强磁物品及其它与机房工作无关的物品进入机房;

9.管理人员统一管理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完整保存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的驱动程序、保修卡及重要随机文件。

10.当机房的交流供电系统停止工作时,维护人员应立即向相关领导及部门报告并采取可靠措施尽快恢复;无法及时恢复的情况下,维护人员在计算UPS蓄电池的工作电压降至最低前,应通过正常操作及时关机。

11.雷雨季节应加强对机房内部安全设备、地线、信号线及防护电路的检修。

具体措施参照《机房管理制度及布局图》。

九、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

1.信息安全应满足国家、集团和公司各级监管部门和关于信息安全保密的各项规定及要求。

2.应按工程处实际情况制订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3.若发生系统信息泄密事件,应及时向上级领导及有关部门进行汇报,并按照《工程处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开展补救工作。

4.在外网设备上设定病毒与木马拦截,路由管理帐号禁止透漏给非信息管理人员,设定非工作需求的网络软件禁止联网,禁止非

允许的网络设备、软件连接工程处信息系统。

5.设备管理和维护人员都应熟悉并严格遵守和执行信息安全保密相关规定。

6.对于操作系统、数据库、业务系统,系统(网络)管理员密码使用习惯应严格遵循如下要求:系统(网络)管理员不定期更换一次密码,密码的长度不小于8位、且同时包含数字和字母等字符,不得使用最近一次使用过的密码等;

7.重要系统和敏感数据应存放于单机环境,由使用人员设定密码保护,防止非授权人员进行访问,密码位数必须在6位以上;如果存放在文档服务器上,需由信息系统维护部门建立文档服务器访问控制措施,并指定系统管理员;

运行参考请参照《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下载2015信息化运行维护管理制度总结报告(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5信息化运行维护管理制度总结报告(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一)系统维护员按照相应应用系统的要求,设置软件的系统运行及操作环境。 (二)系统运行环境及操作环境参数设定后,如工作需要改动时,由系统维护员提出书面申请......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一、为规范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切实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使信息系统更好地服务于生产运营和管......

    运行维护管理制度(推荐五篇)

    1、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公司信息系统软硬件设备的良好运行,使员工的运维工作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运维工作总体目标:立足根本促发展,开拓运维新局面。......

    网站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网站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 (一)管理人员按照相应系统的要求,设置软件的系统运行及操作环境。 (二)系统运行环境及操作环境参数设定后,如工作需要进行改动时,由管理人员提......

    4.1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确保信息系统的 安全可靠运行,切实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使信息系统更好地服务于 生产运......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推荐五篇)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切实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使信息系统更好地服务于生产运营......

    锅炉运行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锅炉运行维护保养管理制度1、运行中的调整要求:1.1、使锅炉蒸发量保持在额定范围内;1.2、使锅炉水位保持正常;1.3、使锅炉的汽压与温度保持正常;1.4、保持良好的燃烧工况,保持锅......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1

    公司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一、为规范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切实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使信息系统更好地服务于生产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