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监局人员密集场所安全检查总结
安委办发[]号
XX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开展人员密集场所安全检查工作情况的报告 XX市安委办: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管理工作,切实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按照市上统一要求我县组织各企事业和各安委会成员单位对全县范围内的人员密集场所进行了一次安全检查,包括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机构设置、应急预案制定及应急演练等安全管理情况,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安全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等人员疏散设施完备情况,监控设备、灭火器材、应急广播等安全设施的运行情况都进行了安全检查,同时积极宣传普及人员密集场所有关安全防范事故的知识,使广大人民群众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增强自保、互保意识,提高防灾避险能力,营造良好安定的社会氛围。
一、周密部署,认真组织领导
按照市安委办《转发省安委办关于进一步开展人员密集场所安全检查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由安委办组织召开了全县各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和安委会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安排动员大会,县安委办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人员密集场所安全检查的通知》。首先企事业单位开展自查,其次行业主管部门集中检查,最后县安委办组织进行抽查。要求各企事业单位要按照统一部署认真扎实做好自查工作,严格按照规定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规范各项安全制度,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要求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坚持“四个一律”、“六个一批”和“谁主管,谁检查”、“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对查出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对查出问题拒不整改的要从严重罚,让各企事业单位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二、严格执法,切实加大隐患整治力度
各相关部门在这次活动中充分发挥出了行业的主管作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排查整治了一部分安全隐患,督促企业落实安全责任制度,强制整改了一部分安全隐患,对企业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县公安、工商、文化、质监组 织对全县超市、KTV、商场、网吧人员密集场所进行了全面整治,对它们的疏散通道、安全指示灯、应急照明、消防器材等进行了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责令限期整改,对经过治理仍达不到要求的场所吊销有关证照;县旅游局对宾馆、酒店及旅游景点进行了安全检查;县安委办组织安监、公安、药监、教育、环保、城建等部门参与的联合工作组,对全县学校、托儿所、幼儿园校园安全情况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安全检查,对存在的问题下发了整改指令,落实了整改措施和责任人。卫生局组织人员对县医院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设施、安全疏散通道进行了全方位检查,制定了监管制度,落实了监管责任人。县安监局、交运局、运管局、交警大队对全县客运企业安全状况进行了检查,对存在的问题下发了限期责令整改书,行政处罚告知书。随后县安委办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全县范围内的人员密集场所进行了抽查,部门之间联动,充分发挥合力,进一步依法严格整治了人员密集场所安全工作,督促企事业加强安全管理工作,依法履行安全职责,认真落实各项安全制度和责任,尤其是督促企事业保障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畅通和疏散设施的完好,确保一切人员的安全。本次活动共出动执法车辆台次,出动执法人员人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共检查企事业家,下发整改指令份,查出一般安全隐患项,整改到位项。
三、加强了宣传引导,营造了关注安全的社会氛围 县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充分发挥了各类媒体的作用,加强了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营造“人人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安全发展”的社会氛围。各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火灾和拥挤踩踏等群死群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准备,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应急演练,确保万无一失。大力宣传普及了人员密集场所有关安全防范事故的知识,使广大人民群众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增强自保、互保意识,提高了人们的防灾避险能力。县电视台广泛宣传报道执法检查工作开展情况,形成声势;及时向社会公布发现的安全隐患和整改情况,消除公众疑虑;畅通安全隐患举报渠道,及时受理群众举报,提早发现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隐患。更应该结合人员密集场所的特点,在车站、广场等人群密集区域开展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普及有关安全和防范事故的知识,号召全民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发挥全社会的舆论作用。
四、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治理成果
本次行动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要认真吸取以往屡经治理、多有反复的教训,切实贯彻“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原则,加大联合检查的频率,确保整改到位。各有关部门要针对专项治理工作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完善相关制度,充分发挥行业主管的作用,大力加强经常性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安全管理机制。各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本行业安全 工作的管理,加强各部门之间联合执法的力度,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此次行动的开展,将对全县各大商市场、车站、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生产落实主体责任,排查治理安全隐患,有效控制事故的发生,发挥积极作用,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提供安全稳定有力的保障。
主题词: 人员密集场所 安全检查情况 报告
XX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共印10份
第二篇:安监局人员密集场所安全检查总结
安委办发[]号
XX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开展人员密集场所安全检查工作情况的报告 XX市安委办: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管理工作,切实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按照市上统一要求我县组织各企事业和各安委会成员单位对全县范围内的人员密集场所进行了一次安全检查,包括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机构设置、应急预案制定及应急演练等安全管理情况,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安全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等人员疏散设施完备情况,监控设备、灭火器材、应急广播等安全设施的运行情况都进行了安全检查,同时积极宣
传普及人员密集场所有关安全防范事故的知识,使广大人民
群众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增强自保、互保意识,提高防灾
避险能力,营造良好安定的社会氛围。
一、周密部署,认真组织领导
按照市安委办《转发省安委办关于进一步开展人员密集
场所安全检查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由安委办组织召开了全
县各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和安委会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安排动员大会,县安委办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人员密
集场所安全检查的通知》。首先企事业单位开展自查,其次
行业主管部门集中检查,最后县安委办组织进行抽查。要求
各企事业单位要按照统一部署认真扎实做好自查工作,严格
按照规定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规范各项安全制度,防止重
特大事故的发生;要求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坚持“四个一律”、“六个一批”和“谁主管,谁检查”、“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对查出的违
法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对查出问题拒不整改的要从严重
罚,让各企事业单位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二、严格执法,切实加大隐患整治力度
各相关部门在这次活动中充分发挥出了行业的主管作
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排查整治了一部分安全隐患,督
促企业落实安全责任制度,强制整改了一部分安全隐患,对
企业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县公安、工商、文化、质监组
织对全县超市、KTV、商场、网吧人员密集场所进行了全面
整治,对它们的疏散通道、安全指示灯、应急照明、消防
器材等进行了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责令限期整改,对经过
治理仍达不到要求的场所吊销有关证照;县旅游局对宾馆、酒店及旅游景点进行了安全检查;县安委办组织安监、公安、药监、教育、环保、城建等部门参与的联合工作组,对全县
学校、托儿所、幼儿园校园安全情况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安全
检查,对存在的问题下发了整改指令,落实了整改措施和责
任人。卫生局组织人员对县医院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设施、安全疏散通道进行了全方位检查,制定了监管制度,落实了
监管责任人。县安监局、交运局、运管局、交警大队对全县
客运企业安全状况进行了检查,对存在的问题下发了限期责
令整改书,行政处罚告知书。随后县安委办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全县范围内的人员密集场所进行了抽查,部门之间联动,充分发挥合力,进一步依法严格整治了人员密集场所安全工
作,督促企事业加强安全管理工作,依法履行安全职责,认
真落实各项安全制度和责任,尤其是督促企事业保障安全疏
散通道、安全出口的畅通和疏散设施的完好,确保一切人员的安全。本次活动共出动执法车辆台次,出动执法人员人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共检查企事业家,下发整改指令份,查
出一般安全隐患项,整改到位项。
三、加强了宣传引导,营造了关注安全的社会氛围
县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充分发挥了各类媒体的作用,加强
了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营造“人人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安全发展”的社会氛围。各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制定了切
实可行的火灾和拥挤踩踏等群死群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做
好应急准备,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应急演练,确保万无一
失。大力宣传普及了人员密集场所有关安全防范事故的知
识,使广大人民群众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增强自保、互保
意识,提高了人们的防灾避险能力。县电视台广泛宣传报道
执法检查工作开展情况,形成声势;及时向社会公布发现的安全隐患和整改情况,消除公众疑虑;畅通安全隐患举报渠
道,及时受理群众举报,提早发现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隐患。
更应该结合人员密集场所的特点,在车站、广场等人群密集
区域开展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普及有关安全和防范事故的知
识,号召全民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发挥全社会的舆论作用。
四、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治理成果
本次行动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要认真吸取以往屡经治
理、多有反复的教训,切实贯彻“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原则,加大联合检查的频率,确保整改到位。各有关部门要
针对专项治理工作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认
真总结经验教训,完善相关制度,充分发挥行业主管的作用,大力加强经常性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发展要求的安全管理机制。各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本行业安全
工作的管理,加强各部门之间联合执法的力度,消除安全隐
患,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此次行动的开展,将对全县各大商市场、车站、广
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生产落实主体责任,排查治理安全隐
患,有效控制事故的发生,发挥积极作用,为党的十八大胜
利召开提供安全稳定有力的保障。
主题词: 人员密集场所安全检查情况报告XX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共印10份
第三篇: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生产检查总结啊
关于开展某某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生产大检
查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社区辖区内的商场、超市、较大洗浴休闲中心,较大汽车修理、清洗、大型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监管工作,防止人员密集场所恶性事故的发生,按照某某街道安全生产委员会的通知,对社区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现将检查结果汇报如下:
一,我社区按照通知要求,都社区干部对辖区内的人员密集场所进行调查摸底,检查是否有消防验收许可、是否私自改变建筑主体使用性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电器线路等公共区域的安全状况保持情况。
二、对辖区内人员密集场所的区域进行重点检查,重视源头,深入检查,做到隐患排查不留死角,不走过场,通过排查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坚持杜绝人员密集场所拥挤踩踏等事件发生。
三、通过对辖区内的人员密集场所的检查,辖区内人员密集场所,并无安全隐患问题,但对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问题继续加强注意,防止出现不可挽救的事件发生。
某某 社 区
2011年7月25日
第四篇:人员密集场所
人员密集场所
什么是人员密集场所
人员密集场所主要指:设置有同一时间内聚集人数超过50人的公共活动场所的建筑。新消防法(09版)第七十三条:
(四)人员密集场所,是指公众聚集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旅游、宗教活动场所等。
《高规》中人员密集场所
有规定的《高规》(2005版)和《建规》(新GB)内都有“人员密集场所”一词,但许多设计人员对如何理解还不很清晰,其实公安部第73号令《消防监督检查规定》(自 2004年9月1日起施行)中第三十五条已有规定,且面前消防部门都是按此规定来执行的,现抄录如下:第三十五条 本规定所称人员密集场所,是指下列场所:(一)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娱乐场所等公众聚集场所;(二)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和集体宿舍,养老院、托儿所、幼儿园;(三)客运车站、码头、民用机场的候车、候船、候机厅(楼);(四)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馆的展览厅;(五)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员工集体宿舍。
人员密集场所注意问题
《建规》5.3.15的条文解释:5.3.15 本条文的规定是要保证疏散人流的畅通与安全,有利于疏散门在紧急情况下能从内部快速打开。1 设计采用带门槛的疏散门等,紧急情况下人流往外拥挤时很容易被摔倒,后面的人也会随之摔倒,以致造成疏散通路的堵塞,甚至造成严重伤亡。2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室外疏散小巷,其宽度规定不应小于3m,是规定的最小宽度,设计时应因地制宜地尽量加大。为保证人流快速疏散,根据实际管理经验,增加了室外不小于3m净宽的疏散小巷,并应直接通向宽敞地带的规定。当基地面积比较狭小紧张时,设计人员也应积极地与城市规划、建筑管理等有关部门研究,力求能够在公共建筑周围提供一个比较开阔的室外疏散条件。主要出入口临街的剧院、电影院和体育馆等公共建筑,其主体建筑应后退红线一定的距离,以保证有较大的露天候场面积和疏散缓冲用地,避免在散场的时候,密集的疏散人流拥入街道阻塞交通。此外,建筑物周围环境宽敞对展开室外灭火扑救等也是非常有利的。
第五篇:内蒙古自治区人员密集场所
内蒙古自治区人员密集场所 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提高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水平,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内蒙古自治区安全生产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商业零售、餐饮、文化娱乐、体育运动项目、旅游饭店经营单位(以下统称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适用本办法。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对消防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等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 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第四条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指导、协调和监督政府有关部门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商务、文化、体育、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本部门的职能职责,对本地区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实施行业监督管理;公安消防、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分别对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单位消防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等实施专业监督管理。
相关行业协会应当协助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指导会员单位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制定相关行业规范,提供相关服务。
检测检验等中介机构应当依法为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提供技术服务。
第二章 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职责
第五条 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责任主体,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第六条 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生产安全。
第七条 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前款所称从业人员包括本单位的职工和在本单位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其他人员。
第八条 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单位应当对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情况进行记录,记录至少保存2年。
第九条 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第十条 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定期研究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制定有效的安全生产措施,并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第十一条 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对本单位容易发生事故的部位、设施,明确责任人员,制定并落实防范和应急措施;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资金,及时进行整改。
第十二条 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在每日营业开始前和结束后,对营业区域进行全面安全检查;营业期间每2小时至少进行1次安全巡查。检查和巡查应当做好记录。
第十三条 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的变配电室总额定容量在630千伏安以上且电压等级为10千伏的,应当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值班人员应当做好记录。
在变配电室内不得存放危险物品和杂物。
第十四条 变配电室应当配备用电设备和配电线路平面分布图等安全技术资料,以及必要的作业工具和劳动防护用品,并在明显位置设置变配电系统操作模拟图板。
变配电室的门、窗、电缆沟应当设置防水设施和挡鼠板。
第十五条 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设置的电源线路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临时用电线路应当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电气设备应当安装漏电和过载保护装置。
第十六条 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应当保证安全出口的畅通;不得封闭、堵塞安全出口;安全出口处不得设置门槛。
疏散门应当向疏散方向开启,不得采用卷帘门、转门、吊门、侧拉门。门内和门外1.4米范围内不得设置踏步。
第十七条 营业区域内的安全出口数目、安全疏散距离、疏散门和疏散通道的宽度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第十八条 营业区域内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及其转角处应当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灯光指示标志应当能够在断电且无自然光照明时,指引疏散位置和疏散方向。
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正上方应采用“安全出口”作为指示标志;沿疏散通道设置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置在通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米以下的墙面上,且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间距不得大于20米;对于袋形通道,不应大于10米,在通道转角区,不应大于1米。
第十九条 营业区域内的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重点部位应当设置应急照明灯。应急照明灯的连续供电时间不得少于20分钟;高度超过100米的高层建筑连续供电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其地面最低照度不得低于1.0勒克斯,楼梯间内不得低于5.0勒克斯。
第二十条 营业区域内落地式的玻璃门、玻璃窗、玻璃墙应当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安全警示标志应当明显,保持完好,便于公众识别。
第二十一条 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的库房,设置、设施应当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电气设备应当符合防爆要求。危险物品应当单独存放,专人管理。
第二十二条 设有集中收银区的超市等商业零售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收银区设置无购物出口,并设置明显标志。
营业区域内应当设置主要疏散通道和辅助疏散通道。主要疏散通道应当直接通向安全出口,其宽度不得小于2.4米;辅助疏散通道的宽度不得小于1.5米。疏散通道内不得设置摊位或者堆放货物及其他物品。
第二十三条 餐饮经营单位操作间的集烟罩和烟道入口处1米范围内,应当每日进行清洗。中餐操作间的排油烟管道应当每60日至少清理1次,清理应当做好记录。
第二十四条 国家实行强制性体育服务标准的体育运动项目经营单位,应当配备持有相应运动项目执业证书的从业人员,方可对社会提供服务。
体育运动项目经营单位应当为消费者提供合格的设施、器材。国家实行强制性体育服务标准的体育运动项目的设施、器材,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并在显著位置设置相应的使用说明和警示标志。
人工游泳池、天然游泳场应当按照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配备救生员。救生员应当持证上岗,并佩带明显标识。
第二十五条 歌舞娱乐场所的出入口、主要通道应当安装闭路电视监控设备,并保证闭路电视监控设备在营业期间正常运行,不得中断。
歌舞娱乐场所应当将闭路电视监控录像资料留存30日备查,不得删改或者挪作他用。
电影放映单位、演出场所经营单位等有固定座位的区域,不得增设临时座位。
第二十六条 文化娱乐场所与商场等单位设在同一建筑物内的,文化娱乐场所经营单位应当保证通往建筑物外的疏散通道畅通,并在商场等单位营业结束后安排工作人员指引人群疏散。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在发生危险时,能够在终端机显示器上以视频形式予以提示。
歌舞娱乐场所应当设置报警系统,并在包间、包厢的视频设备上设置开机安全提示语。
舞台幕布、银幕、窗帘等应当采用经过防火处理的材料。
第二十七条 旅游饭店应当在客房、会议室等经营场所的显著位置设置中英文对照的逃生疏散指示图;在客房内设置安全须知等安全提示标志或者资料、设施。
第二十八条 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单位在营业区域内进行装修、维修、改造等施工且不停止营业的,应当与施工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安全责任;施工区域应当与其他营业区域相隔离,并采取安全措施,确保安全。
第二十九条 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将经营场所出租的,应当与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对各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第三十条 当接近最大容纳人数或者人员相对聚集时,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控制和疏散措施,确保安全。
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的最大容纳人数,按照相关规定、标准、规范执行。
第三十一条 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单位应当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预案应当包括应急救援组织、危险目标、启动程序、紧急处置措施等内容。
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每半年至少演练1次,并做好记录。
第三十二条 举办大型活动(会议)的单位应当与使用场所的经营单位(租用单位)签订使用合同(协议),在合同(协议)中应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
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单位在经营场地举办促销活动的,应当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活动举办期间,应当落实各项安全措施,配备足够的专职安全工作人员维护现场秩序。
建筑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根据标准、规范的规定,应当配备足够数量的专兼职安全工作人员。
第三十三条 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应当掌握应急救援预案的全部内容;其他人员应当能够熟练使用应急器材,了解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的位置以及本岗位的应急救援职责。
第三十四条 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应当设置能够覆盖全部营业区域的应急广播。
第三十五条 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当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组织人员疏散,防止事故扩大。
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三章 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的监督管理
第三十六条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商务、文化、旅游、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和本办法,制定本行业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生产规范及实施细则。
第三十七条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商务、文化、旅游、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定期对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以及容易发生事故的经营场所、设备、设施进行安全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积极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对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
(一)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的情况;
(二)制定和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情况;
(三)安全经营条件和安全经营状况;
(四)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情况;
(五)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落实情况;
(六)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情况;
(七)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任职培训情况;
(八)特种岗位人员的培训、考核和持证上岗情况;
(九)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和使用情况;
(十)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和使用情况;
(十一)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设备、设施使用情况;
(十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三十八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发现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存在安全生产问题,属于行业监督管理或者专项监督管理职责的,应当及时以书面形式督促有关部门处理。
第三十九条 商业零售、餐饮、文化娱乐、体育运动项目、旅游饭店经营单位违反本办法的,由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商务、文化、体育、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违反本规定,按照安全生产、消防、特种设备安全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由有关部门依法处罚。
第四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对本办法所确定行业(领域)的说明:
(一)本办法所称商业零售经营单位是指建筑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或者地下建筑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包括百货店、购物中心、超市、仓储式会员店、家居建材店、专业店、专卖店、折扣店、小商品批发市场、大型农贸市场等零售店铺。
(二)本办法所称餐饮经营单位是指建筑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餐饮经营单位。
(三)本办法所称文化娱乐经营单位包括依法设立的电影放映单位、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娱乐场所经营单位。
(四)本办法所称旅游饭店是指30间客房以上的宾馆、饭店、度假村等经营单位。
(五)本办法所称体育运动项目是指国家体育行政主管部门正式公布的体育运动项目。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具体解释工作由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