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项目管理ppt总结

时间:2019-05-12 01:31: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科研项目管理ppt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科研项目管理ppt总结》。

第一篇:科研项目管理ppt总结

第一节 科研项目质量管理概述

1质量管理发展的动力: 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质量管理经历了质量检验、统计质量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福特制”奠定了质量管理的学科基础:传统质量管理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在“质量环”基础上,是生产者为主导的质量管理。现代质量管理从项目的设计、开发、生产和服务全过程管理。2产品:过程的结果。通用的四种产品:

——服务 :通常是无形的,是为满足顾客的需求,供方和顾客之间在接触时的活动以及供方内部活动所产生的结果。如医疗、运输、咨询、金融贸易、旅游、教育等。服务特性包括:安全性、保密性、环境舒适性、信用、文明礼貌、以及等待时间等。——软件:通常是无形产品。如计算机程序、字典、信息记录等。

——硬件:通常是有形产品,是不连续的具有特定形状的产品。如电视、建筑、机械零件等。

——流程性材料:通常有形产品,是将原材料转化成某一特定状态的有形产品,其状态可能是流体、气体、粒状、带状。如润滑油、布匹,其量具有连续的特性,往往用计量特性描述。

3.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特性可分为固有特性和赋予特性分为“明示的要求”、“通常隐含的要求”和“必须履行的要求”三大类.4.质量管理: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注: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质量管理是组织全部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质量管理必须由最高管理者领导并对质量管理负责,各级管理者应承担相应的质量管理职责。质量管理是一项协调的活动,它是通过建立、运行和保持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来实施的。

5.过程 :一组将输人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过程,通常称之为“特殊过程”。

6.过程方法: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通过利用资源和实施管理,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活动,可以视为一个过程,诸如设计、制造、服务、决策等都可视为一个过程。一个过程的输出往往直接成为下一个或几个过程的输入。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过程方法.7.科研项目是非程序化的创造性劳动,其管理过程是在一般项目管理过程的基础上,结合科研项目的特点,以管理过程为基础进行质量控制。主要目的就是要保证科研项目能够在合理的工期内,用尽可能低的成本达到尽可能高的质量水平。项目质量管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项目工作质量的管理,其二是项目产生物的质量管理。科研项目质量管理应结合科研项目的特征。科研项目的特点决定了科研项目的质量目标很难完全用量化的方法控制,是定性和定量方法的结合,对科研项目的质量计划往往也是作部分安排,随科研进展不断修正,实现其质量目标

8.创新过程步骤:研究创新机会;选择一个创新机会;制定多可选的解决方案,适用时包括制作初步样品;选择一个解决方案,制定完整的设计规范,使组织能够进行开发和阶段性审查;开发解决方案,制作样品进行应用测试;如适用则实施该方案。

9.质量兴业:一是提高企业质量意识,加强行业诚信自律。二是开展行业质量调研和质量对比分析。三是加强标准建设,开展达标备案.四是提高企业质量管理能力.五是推进工业企业品牌建设。六是组织开展行业质量攻关。

第二节 科技研发与质量管理

1.项目:由一组有起止日期的、相互协调的受控活动组成的独特过程,该过程要达到符合包括时间、成本和资源的约束条件在内的规定要求的目标。

项目管理:对项目各方面的策划、组织、监视、控制和报告,并激励所有参与者实现项目目标。项目管理计划:规定满足项目目标所必须的事项文件。

质量计划:对特定的项目、产品、过程或合同,规定由谁及何时应用哪些程序和相关资源的文件。

2.研究所创新文化建设内涵的发展: 一是要真正形成既能在既定目标下集中攻关,又有充分的学术自由,既能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又能充分发挥高水平科技专家个人创造性的环境; 二是要倡导求真唯实、鼓励创新、严谨严格的科学精神,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有利于青年脱颖而出的文化氛围。

3.科技研发的一般流程:产品规划、概念设计、初样设计、详细设计、设计确认、设计定型等阶段组成,可指导科技研发活动,做到高效能、高质量的产品设计和开发工作。进行科技研发时,首先要考虑如何保证质量特性来满足技术要求.4.科技研发的能力表示就是:产品,它具有以下的意义:

1、是科研院所的生存和发展需求;

2、是体现科研院所科技研发的能力;

3、是科研院所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5.现代项目管理包括:质量管理、时间(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范围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等9 个知识领域,其中质量、进度、成本是项目管理中重要的三大管理目标,它们相辅相成,对立统一

6.科研项目三个特点:时间上的不确定性;成本构成复杂;项目成果的独特性。

7.科技产品:是指在实验或理论上有创造性,有一定科学水平和实用价值的新理论、新认识、新规律、新技术、新方法、新器材、新药物等.文章、专著、诀窍、专利、成果鉴定、科技奖励

8.现代质量管理理论是建立在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全过程基础之上,研究关于质量的策划、控制、保证和改进的理论和方法,并系统性地对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进行质量管理,其核心思想是以“顾客满意”作为衡量质量的标准。所以现代质量管理本质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质量管理

9.质量管理的作用: 1.凝聚功能:在组织内建立共同的质量价值观和质量目标2.引导功能:不再是完全封闭的管理模式,而是更开放的网络型管理模式3.激励功能:内在的质量精神构成巨大的精神力量4.规范功能:体现了组织员工的共同的质量信念,对每个员工都有约束和规范作用5.反馈功能:成功的组织对社会风气和社会文化有一定的影响。

第三节 科研项目一般流程介绍

1.科研项目的种类:

1、国际合作课题

2、国家部委、科技部、总装和民口配套的科研项目和研究任务,获得立项及中标课题

3、省科技部门立项及中标课题

4、中科院知识创新课题

5、研究所自选的课题

6、其他项目或课题(开发课题、横向课题等)

2.四个率先: 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3.第四节 配套项目质量管理要求

第三条 科研项目管理遵循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程序规范、决策科学、实施顺畅、监督有力、考核严密的原则。

第四条 科研项目分为基础研究类、技术研究与开发类和工程研制类三类。

基础研究类项目是指探索新原理、新概念、新方法,并进行原理性验证的研究项目;支撑行业发展的技术基础项目。

技术研究与开发类项目是指运用基础研究和其他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开展单项或若干项新技术研究开发或验证,从而形成实用新技术或基础性产品的研究项目。

工程研制类项目是指集成相关技术研究成果,研制开发可直接交付使用或直接推向市场的新型号、新产品或新系统的项目。

第五条科研项目管理按阶段划分为:规划与指南、论证和审批、年度计划、组织实施、验收与后评价五个阶段。

第十一条 GF科工局负责编制科研项目规划或指南,用于指导科研项目的论证和审批。科研项目规划与指南的时间期一般为五年,也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第十二条 科研项目规划与指南按照GF科技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根据实际需要分科目编制。应包括总体发展目标、发展思路、重点支持的领域和方向、重大科研项目、政策措施等。第三章 论证和审批(共六条)

第十五条 科研项目应按照规划或指南,分类进行论证和审批。原则上应审批科研项目建议书和任务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于特定研究需求,GF科工局可发布科研项目申报通知,部署科研项目的论证工作。

特别重大、复杂的工程研制类科研项目也可视具体情况分阶段审批,但应在科研项目建议书批复中明确审批节点与要求。

在规划与指南或申报通知中已明确立项的科研项目,可依据规划或指南要求,直接论证和审批科研项目任务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不再审批科研项目建议书。

第十七条 科研项目建议书的申报审批程序:(一)论证申报(二)形式审查(三)专家审查与评估(四)审查与评估意见反馈(五)批复。

第十九条 科研项目任务书的申报审批程序:(一)论证申报(二)形式审查(三)专家审查与评估(四)审查与评估意见反馈(五)批复。第二十条 有关部门和单位在上报科研项目建议书和任务书时,必须提交科研项目诚信承诺书,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申报渠道的唯一性做出承诺。

第二十一条 GF科工局负责编制下达科研项目年度计划。年度计划是科研项目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的重要依据,明确当年科研任务的目标要求、主要研究内容、科研进度节点和成果形式、年度经费安排数等。

第二十二条科研项目年度计划申报和下达程序:

(一)部署编制。

(二)建议申报。

(三)综合平衡。

(四)审批下达。

• 第一节 配套项目质量管理的要求

第二十三条 科研项目申请列入年度计划,应符合以下要求:(一)符合年度计划安排原则和重点支持方向;

(二)首次列入年度计划的科研项目,应符合批复启动时间和预算管理的要求;

(三)结转安排的科研项目,其上一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良好,本年度计划研究内容、进度节点和具体指标明确;(四)承研单位没有受到GF科工局有关处罚;(五)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

• 第一节 配套项目质量管理的要求

第五章 组织实施(共十条)

第二十七条 有关部门和单位应于每年6月和12月底前将科研项目实施进展情况、经费使用情况、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建议等向GF科工局报告。

第二十八条GF科工局直接或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抽查、现场检查、阶段评审等多种方式,对科研项目进展、预算执行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对于研究周期超过2年(含)的科研项目,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检查。

• 第一节 配套项目质量管理的要求

第二十一条 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关部门和单位及承研单位不得擅自调整批复内容。出现以下情况的,按程序上报GF科工局,由GF科工局或委托有关部门和单位审批调整。

(一)改变科研项目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或技术指标的;(二)增加中央财政科研经费或提高中央财政科研经费比例的;(三)主要承研单位发生变更的;(四)研究周期预计需要延长1年以上的;(五)国家规定的其他情况。

• 第一节 配套项目质量管理的要求

第三十二条 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以下情况,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及时报GF科工局审批终止科研项目:(一)因技术发展或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使科研项目已失去研究开发意义;(二)由于时间推移,技术、经济指标低于国内已有同类水平;(三)技术方案和技术指标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并无有效解决办法;(四)科研经费或配套的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基本建设计划无法落实;

• 第一节 配套项目质量管理的要求

第三十二条 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以下情况,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及时报GF科工局审批终止科研项目:(续)(五)承研单位的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发生重大变更,致使项目无法按计划继续进行;(六)因不可抗拒因素致使科研项目无法按计划进行。

• 第一节 配套项目质量管理的要求

第三十三条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以下情况,GF科工局可直接做出撤消科研项目的决定:(一)已列入国家其他科研计划,重复申报;(二)挪用中央财政科研经费;

(三)组织管理不力,严重影响科研项目顺利实施或发生重大失泄密事件;(四)监督检查中发现重大违规违纪行为;

(五)弄虚作假,未在科研项目诚信承诺书中如实说明情况;(六)连续2年未按年度计划要求完成研究任务;(七)国家规定的其他情况。

• 第一节 配套项目质量管理的要求

第六章 验收与后评估(共九条)第三十七条科研项目研究工作完成后,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在最后一批科研计划下达后12个月内,组织承研单位编制完成验收申请报告,报GF科工局申请验收。不能按期提请验收的项目应专题报告GF科工局申请延期。

验收申请报告包括科研工作总结报告和财务决算审计报告。科研工作总结报告主要包括:研究工作总结,经费决算报告,主要科研成果及知识产权报告,工艺规程、技术标准,相关图纸和数据、软件、样品试验或试用报告、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等与研究工作有关的材料。

科研项目申请验收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一)全面完成批复的各项工作内容;(二)达到批复的技术指标和工作目标;(三)完成了财务决算审计,有明确的审计结论;(四)按档案部门规定完成归档资料编写。

第四十条 科研项目验收主要核查以下内容:(一)批复文件中规定的各项目标和内容完成情况;(二)经费使用情况;(三)研究成果试用(使用)及应用情况;(四)研究成果的意义和水平;(五)知识产权管理及成果转化情况。

(一)编制项目建议书和研究任务书(工程研制类项目含转阶段、主要分系统转包与分包的建议);

(二)制定项目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按照项目年度计划和预算安排开展研究工作,合理使用经费,保证项目进度;(三)按要求提供项目实施进展情况、经费使用情况等有关信息;(四)对需要调整的项目,及时编制调整方案;(五)配合做好财务决算审计、验收等工作;(六)知识产权申报及管理。

第五条 承研单位是项目实施责任主体,其法定代表人是实施管理责任人,承担的责任主要包括:(一)负责审查编报项目建议书和研究任务书;

(二)负责审查项目研究方案、实施计划,按要求上报项目年度计划和预算建议,保证按规定及时拨付项目经费;

(三)对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应当及时协调处理。负责每半年向主管部门报送项目实施进展情况、经费使用情况等有关信息;(四)对需要调整的项目,负责及时审查编报项目调整方案;(五)负责做好财务决算审计、验收等准备工作;(六)按国家有关规定实施知识产权和成果管理。

第六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中国科学院,省、自治区、直辖市GF科技工业管理机构,中央直属企业,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部门(以下称主管部门)是项目组织管理责任主体,承担的责任主要包括:(一)组织审查、上报项目建议书和研究任务书;

(二)组织审查项目研究方案、实施计划,审查汇总上报项目年度计划和预算建议,按规定及时申请、拨付项目经费;

第六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中国科学院,省、自治区、直辖市GF科技工业管理机构,中央直属企业,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部门(以下称主管部门)是项目组织管理责任主体,承担的责任主要包括:(续)

(三)组织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协调处理项目实施中的问题,及时报告重大问题,每半年向GF科工局报送项目实施进展情况、经费使用情况等有关信息;

(四)对需要调整的项目,及时组织上报或审批调整方案;(五)组织上报工程研制类项目的转阶段申请;

(六)组织上报项目验收申请,或按要求组织项目验收工作。

第七条 项目实施成效显著的,GF科工局按有关规定对责任人、承研单位、主管部门给予表彰奖励。

第八条 项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可抗力因素除外),对于未按规定履行相关责任的实施责任人,GF科工局向有关方面提出经济处罚或行政处分建议,并在3年内不受理该责任人申报的科研项目:(一)前期工作存在问题,对项目实施造成严重影响;

(二)擅自调整批复内容,重大调整事项未按规定及时提出调整建议,造成严重后果;

第八条 项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可抗力因素除外),对于未按规定履行相关责任的实施责任人,GF科工局向有关方面提出经济处罚或行政处分建议,并在3年内不受理该责任人申报的科研项目:(续)(三)实施进度拖期超过批复周期1年以上;(四)未按有关规定使用科研经费;(五)其他违反本办法的行为。

第九条 项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可抗力因素除外),对于未按规定履行相关责任的实施管理责任人,GF科工局向有关方面提出经济处罚或行政处分建议:

(一)未对项目前期论证工作严格审查把关,对项目实施造成严重影响;(二)未及时协调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问题,造成严重后果;(三)未按规定及时上报调整事项;

• 第一节 配套项目质量管理的要求 第九条 项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可抗力因素除外),对于未按规定履行相关责任的实施管理责任人,GF科工局向有关方面提出经济处罚或行政处分建议:(续)

(四)3个以上项目实施进度拖期超过批复周期1年以上;

(五)所在单位年度预算执行率低于由GF科工局负责预算分配的GF科技工业科研经费平均执行率20%以上;(六)截留、挤占科研经费; 3 定义

3.1 研制项目专用规范(规格书,下同)program-Peculiar specificeations 在WQZB研制项目中,用以规定技术状态、特定工艺、特定材料的基本技术要求(包括确定这些要求是否得到了满足所需的检查、试验程序和方法)的一种文件。它是使用方和承制方签订合同、进行交付或验收活动的依据。研制项目专用规范包括系统规范、研制规范、产品规范、工艺规范的材料规范5种类型。4.1 计划、合同和经费管理要求

4.1.1 WQZB的研制,应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的WQZB研制中长期计划或按计划程序批准的项目为依据,实行国家指令性计划下的合同制。4.1.2 计划管理与合同管理应协调。4.1.3 WQZB研制合同的订立和管理应遵循《WQZB研制合同暂行办法》等的规定。4.1.4 只有根据《WQZB研制单位资格审查暂行办法》取得“WQZB研制许可证”的单位方可承担WQZB研制任务、参加合同的投标。4.1.5 常规WQZB、战略WQZB和人造卫星的研制,应分别按照《常规WQZB研制程序》等程序开展研制工作,并根据研制程序进行分阶段管理和决策。4.1.6 WQZB研制经费应按合同规定的研制进度和及相应的投资强度进行拨款,研制经费的核算应遵循国家财务会计制度以及国防科研费核算管理的有关规定。WQZB研制阶段划分如下:

a.常规WQZB研制项目一般划分为论证阶段、方案阶段、工程研制阶段、设计定型阶段和生产定型阶段; b.战略WQZB研制项目一般划分为论证阶段、方案阶段、工程研制阶段和定型阶段。

c.人造卫星研制项目一般划分为论证阶段、方案阶段、初祥研制阶段、正样研制阶段和使用改进阶段。5.4 方案阶段的管理

方案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根据批准的《WQ系统研制总要求》进行WQ系统研制方案的论证、验证,形成《研制任务书》。

方案论证、验证工作由承制方组织实施,进行系统方案设计、关键技术攻关和新部件、分系统的试制与试验,根据装备的特点和需要进行模型样机或原理性样机研制与试验。

《研制任务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主要ZS技术指标和使用要求;

总体技术方案;

主要系统和配套设备、保障设备方案;

研制总进度及分阶段进度安排意见;

样机试制数量;

研制经费概算(附成本核算依据和方法说明);

需要补充的主要保障条件及资金来源;

试制、试验任务的分工和生产定点及配套产品的安排意见;

开展可靠性、维修性、标准化等工程工作,制定各工程专门计划;

落实研制、协作、加工、物资、引进、技术改造、基本建设等计划;

提出试制工艺总方案,并按照GJB 1269进行工艺评审工作;

需试验基地和部队提供的特殊试验的补充条件;

按照有关国家军用标难编制《研制任务书》。

工程研制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根据批准的《研制任务书》进行WQZB的设计、试制、试验工作。5.5.1.1 承制方应根据研制合同要求开展设计工作,其主要任务包括:

a.完成全套试制图样,按照有关国家军用标堆编写产品规范、工艺规范、材料规范草案,并制定其他有关的技术文件; b.按照GJB1269对试制图样进行工艺评审,评审设计的可生产性;

5.5.1.1 承制方应根据研制合同要求开展设计工作,其主要任务包括:(续)c.进行软件的开发测试;

d.完成样品试验件的制造和相应技术文件的编制;

e.制定试生产计划,确定生产所需的人力、物力并计算试制批成本; f.设计、组织试制生产线;

g.完善综合保障计划,进行各保障项目的设计、试验和鉴定。5.5.2.1 承制方应根据研制合同要求,开展试制和试验工作,其主要任务包括: a.进行试生产准备,开展工装的设计、生产、安装和调试工作; b.进行零件制造、部件装配、WQZB的总装和调试;

c.进行各种类型的研制试验(如:静力、动力、疲劳试验,各工程专门试验,系统软件测试,地面模拟试验等); d.开展WQZB的验证试验。

定型工作主要包括设计定型和生产定型(工艺定型)两个方面。设计定型的主要任务是对WQZB性能和使用要求进行全面考核,以确认其达到《研制任务书》和研制合同的要求;生产定型(工艺定型)的主要任务是对产品批量生产条件和质量稳定情况进行的全面考核,以确认其是否达到批量生产的标准。

第五节 项目质量管理指南

1.项目基本属性:临时性;独特性;逐步完善性。项目有如下一些特性:由过程和活动组成的阶段是唯一的且不重复;有一定程度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可以期望在预先确定的参数内,如与质量有关的参数,提交规定(最小)的定量结果。2.系统(System)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项目是由若干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子项目和工作包组成的,可交付特定功能成果的有机整体。

项目是具有内部与外部相互关系,能够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交换的开放系统;

项目是随时间而改变的动态系统;

项目属于开放的、非平衡态的耗散结构。它与外界保持连续不断的物资、能量、信息交换的势能和要求,是“活”的结构。3.系统工程则是按着各个目标进行权衡,全面求得最优解的方法,并使各个组成部分能够最大限度地相互协调。

系统工程方法论(SE Methodology)是运用系统工程研究问题的一套程序化的方法。也就是为了达到系统的预期目标,运用系统工程思想及其技术内容,解决问题的工作步骤

4.项目集(Program)是以协调的方式管理和获取利益的一组相关项目,而且个别地管理它们是无法控制的。项目集可能包括项目集中每个离散项目范围之外的相关工作

5.项目组合(Portfolio)是为适应战略的商业目标而集成在一起的项目、项目集或者其它为了促进有效管理而聚合在一起的工作。

项目组合中的项目或项目集不一定相互依赖或直接相关

6.项目管理就是把各种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以满足项目的要求

7.项目的利害关系者是积极参与项目或其利益因项目的实施或完成而受到积极或消极影响的个人或组织,他们也会对项目的目标和结果施加影响。

项目管理团队必须弄清楚谁是利害关系者,确定他们的要求和期望,然后根据他们的要求对其影响尽力加以管理并施加影响,调动其积极因素,化解其消极影响,以确保项目获得成功

8.组织过程资产包括任何或全部与过程相关的资产,可来自一个或所有参与项目的组织,用于帮助项目成功。这些过程资产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计划、政策、程序和指南。过程资产还包括组织的知识库,如经验教训和历史信息。组织过程资产可能包括完整的进度计划、风险数据和挣值数据。项目团队成员通常有责任在项目全过程中对组织过程资产进行必要的更新和补充

9.在制定项目章程时,任何一种以及所有存在于项目周围并对项目成功有影响的组织事业环境因素与制度都必须加以考虑。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事项:

1、组织的文化、结构与流程;

2、政府或行业标准;

3、基础设施;

4、现有的人力资源状况;

5、人事管理制度;

6、公司的工作授权系统;

7、市场条件;

8、利害关系者风险承受能力;

9、政治气氛;

10、组织已有的沟通渠道;

11、商业数据库;

12、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10.项目集管理是集中的、协调的计划管理,以实现项目集的战略目标和利益。

项目集管理的主题是:利益管理、利害相关者管理、项目集治理

11.项目组合管理是为了实现企业特定的战略业务目标,对一个或多个项目组合进行的集中管理,包括对项目、项目集和其它相关工作的识别、优先排序、授权、管理和控制等活动

12开发职能:是围绕募集、培训和发展项目经理。目标是提供一批经验丰富、多才多艺的能接受组织中的任何项目并成功管理的项目经理;支持职能:是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通过提供援助和清晰思路来帮助项目经理做好他们的工作;控制职能:是指那些线性管理,还包括评估项目经理、分配项目经理、确保完成项目成果、建立和加强执行项目管理标准以保证交付成果的质量。

1.依据WQZB全寿命质量管理的理念,按照装备的发展阶段分为:预先研究、装备论证、型号研制、生产、储存、使用、修理和退役处理等。同时在《中国人民JFJ装备条例》规定,装备计划分为:预先研究计划(含军口863计划),型号研制计划,军内科研计划、装备技术基础计划、装备订货计划、装备技术保障计划等 2.预先研究:是为研制新型装备提供技术支撑,为改进现役装备性能提供实用的技术储备,为缩短装备研制周期、降低装备研制风险服务。预先研究计划分三类: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先期技术开发.应用基础研究,是以JS应用为目的而进行的新思想、新概念、新原理、新技术和新材料的探索研究活动。分为探索性基础研究(或称纯基础研究)和应用性基础研究(或称针对性基础研究),其研究成果一般是论著、论文、研究报告等.应用技术研究,主要任务是根据未来可能发展的新型装备系统为需求背景,开展的技术攻关。是运用基础研究成果或其他科学成果,探索新思想、新概念、新原理应用于JS装备的可行性,确定其主要参数的科学研究活动。其研究成果一般是可行性分析报告、试验报告、样品、原理样机等。先期技术开发,又分为:背景项目、现役装备改造技术项目和演示验证项目。

①背景项目。主要任务是根据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和装备体系建设的需要,在未来五年左右,对新型装备研制的重要装备系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②现役装备改选技术项目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提高现役装备的作战效能,以加快现役和在研装备改进改型为需求而开展的应用研究。

③演示验证项目主要任务是在类似真实的环境条件下,对成熟技术进行综合集成和演示、验证其应用于装备的可行性、实用性和经济性。

先期技术开发所开展的工作都是通过部件或分系统原型的研制、试验、测试或计算机仿真,验证其可行性和实用性的技术开发活动。它是预研活动的最后阶段,实际上也是装备型号发展工作的前奏。成果形式一般是部件或分系统原型样机、示范性工艺流程、验证或鉴定性试验报告等。装备研制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新型装备的研制、仿制和现役装备的改进、改型。研制是指新型JS装备和现役JS装备改进过程中的论证、设计、试制、试验和定型等活动的总称。JS装备按作战用途可以分为主战装备研制和保障装备研制。按使用范围可以分为通用装备和专用装备、固定装备和野战装备的研制。按JS装备的技术特性可以分为ZLWQ、常规WQ、JY卫星、电子信息装备和新概念WQ等研制.3.GF科工局具体分以下几类:GF基础科研;技术基础;民用航天;核能开发;军用技术推广;基础产品创新;引进技术产化吸收再创新;JP配套与民口整机

4.JP配套科研项目安排的范围: 材料及其制品(原材料、复合材料、铸件);基础机电产品(轴承、线缆、泵、阀、)

5.JP配套科研项目分类: 需求牵引类项目为满足WQ装备科研生产和发展需要,提出的配套产品的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技术推动类项目为满足WQ装备未来发展需要,从提高配套核心能力出发,依据JP配套科研规划提出的配套产品的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 6.JP配套科研项目分类: 需求牵引类项目(在研或预研的型号)

提出项目:JG集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承担项目:

l.教育部、中科院、各地方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中央直属民口企业集团归口管理的单位; 2.工信部部属高校、国防科技大学等单位;

3.JG集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归口管理的单位承担本行业以外提出的项日。7.JP配套科研项目分类: 技术推动类项目(无用户)

主要针对民口单位提出的立项建议。

JG集团、中国工程物理斫究院主要从技术需求的角度提出项目建议。8.策划的作用和意义

策划质量、设计质量和制造质量三者综合的结果。

策划的过程就是致力干制定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目标的过程,也即是围绕着待开发事物,就如何实现其目标出主意、想办法、定计划的过程。

策划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最终质量和顾客满意度。

策划的作用和意义就在于,它通过对有限资源的合理整合和对研发程序的科学安排,最大限度地降低设计开发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有可能确保设计开发的结果达到预期的目标和使顾客满意之目的。9.设计开发策划的通用要求

任何科研项目的设计开发大致都需经历调研决策----立项论证----产品设计----样机试制----小批量(试)生产----设计确认等若干阶段。

装备作为复杂产品,其阶段划分更应视产品创新程度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区别。组织更应针对产品特点、性质、资源等实际情况对其设计开发过程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策划。尽可能设计开发出技术先进、质量可靠、工艺合理、经济高效的产品。10.为了做好产品的设计开发策划工作,应考虑以下几点;(1)组成产品设计小组。(2)明确职责和分工。(3)规定组织和技术接口,确保渠道畅通有效。(4)确定设计开发的进程模式,合理安排相关质量活动

• 11.第一节科研项目要求与分类

装备设计开发策划的特殊要求

一般情况下,属于一、二级JG产品范围的装备研制项目,或被军队、行业主管部门列为专项、重大、重要、重点的装备研制项目,或包含重要的创新性技术、工艺、材料和技术攻关的装备研制项目,及其他符合复杂产品特点的装备研制项目,应视为复杂产品。

还应考虑以下方面的内容:

(1)编制产品设计开发计划,需要时还应编制“预先规划产品改进计划”。

还应考虑以下方面的内容:(续)

(2)运用并行工程原理,组织设计、工艺制造、服务等专业人员共同参与设计、开发活动。

(3)运用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等可靠性分析技术,识别制约产品的关键因素和薄弱环节,并制定相应措施。(4)提出并实施产品标推化要求,确定适用的标准及规范。(5)开展特性分析和分类,明确关键特性、重要特性及一般特性。

还应考虑以下方面的内容:(续)

(6)按软件工程化要求,设计开发计算机软件。

(7)运用优化设计及可靠性、维修性、综合保障等专业工程技术开展产品的设计开发活动。(8)设计开发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器材应经过充分论证、试验和鉴定。(9)按规定要求确定并提出产品交付时所需配置的保障资源。

(10)对复杂产品实现的各阶段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形成各阶段风险分析文件,并提供给顾客。

• 第一节科研项目要求与分类

设计开发策划的实施

(1)设计开发策划的时机和输出

设计开发策划是针对某一个具体产品(项目)进行的。不同产品(项目)的要求、复杂程度、所需资源等不尽相同,策划的结果也有所不同。

(2)设计开发策划的实施

设计开发策划工作通常由设计开发的具体实施单位(部门)负责完成,如涉及多个单位(部门)时,应由组长单位(部门)负责完成。

• 第一节科研项目要求与分类

结合现行科研管理的实际:

(1)装备发展论证类。指装备发展ZL、体系、体制、规划、计划等方面的总体发展论证和各类装备研制、改进、改型等方面的型号发展论证。

(2)硬件类。指按照国家和军队关于装备研制程序的规定进行的新型装备(型号)研制,现役装备的改进、改型,以及各类保障设备、器材的研制和改进。

(3)计算机软件类。指为特定目的服务的应用软件(包括独立交付的软件产品和嵌入 式软件),如用于型号装备指挥控制、业务管理、办公自动化、仿真试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应用软件。

• 第一节科研项目要求与分类

结合现行科研管理的实际:(续)

(4)试验试飞类。指专业科研单位、试验试飞单位和具备相应试验能力的其他单位一担的、由国家或军队主管部门下达的装备科研性或鉴定性试验试飞任务。

(5)流程性材料类。指如燃料、冷却液、润滑油等为主导成分所构成的产品。(6)装备维修类。指为保持、恢复装备性能所进行的不同级别的维修服务。

• 第一节科研项目要求与分类

产品研制阶段划分

确定设计开发阶段的目的是科学、合理、系统地组织安排每一个阶段所需的设计开发活动和质量控制活动。

以新型装备(型号)研制(设计开发)为代表的硬件类产品为例,其设计开发过程一般可划分为“立项论证、方案论证、工程研制、定型(鉴定)”四个阶段。

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分,如将工程研制阶段细分为工程(技术)设计、样机试制、样机试验、样机试用阶段,或工程(技术)设计、模样试制、初样试制、正样试制(试验)阶段等。

第六节科研项目要求与分类 • 第一节科研项目要求与分类

各阶段主要任务

(1)立项论证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对拟研制装备(产品)的必要性、可行性、先进性、经济性、主要作战使用性能(含主要ZS技术指标)、初步总体技术方案、研制进度和经费需求等进行充分论证,形成装备研制立项综合论证报告并与装备研制立项申请一并上报有关主管部门。

(2)方案论证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对拟研装备(产品)的研制总要求进行充分论证,形成研制总体方案。

• 第一节科研项目要求与分类

各阶段主要任务(续)(3)工程研制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根据批准的装备研制总要求,进行总体技术方案设计、详细方案设计、工程设计、样机试制、样机试验。

(4)定型(鉴定)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根据批准的定型(鉴定)试验(试飞)大纲,进行设计定型(鉴定)试验(试飞),完成产品的定型(鉴定)。

• 第一节科研项目要求与分类

满足规定的要求 从技术角度

满足顾客的需要 从哲学角度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ISO9001-2008 系统效能 E= A · D · C JG产品(功能*性能*可靠性)

12.科研项目质量管理的原则

贯彻科研项目产品质量第一和预防为主的原则。

建立责任体系,明确质量职责,确保质量职责的落实。

执行研制工作程序,实行分阶段管理。

强调源头控制,确保设计可靠,工艺稳定,验证充分。

科研项目的质量控制要以可靠性为中心并与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相结合。

成立行政指挥系统、设计师系统、质量师系统,分工明确、全员参与,强化质量意识,追求产品高可靠。13.科研项目研制是形成科研项目质量的起点,是科研项目固有质量水平的决定阶段。

科研项目研制质量管理的核心是抓设计环节。

产品质量是设计、制造和管理出来的而不是靠检验和试验出来。设计是质量控制的源头。14.产品质量是由设计奠定,制造保证,试验验证,使用表现,通过管理实现。

科研项目研制质量首先要抓设计质量,科研项目研制质量管理,重点抓设计质量管理

15.设计评审是为评价设计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识别问题并在有问题时提出解决办法,对设计作综合、系统的并形成文件的检查。

实施分级、分阶段设计评审。

设计评审应当包括对可靠性设计的评审。

设计评审不能改变设计师系统的技术责任。

提高设计评审的有效性,落实评审各方的责任:

a.评审组织单位;b.评审组;c.科研项目两总;d.质量部门。评审类型:

按产品研制阶段划分:

a.方案阶段设计评审(初步设计、详细设计); b.工程研制阶段设计评审(初祥、C型件、S型件); c.定型阶段设计评审(设计定型、生产定型)。16.专题评审:

a.可靠性、维修性设计评审; b.关重件设计评审; c.关重件加工工艺及控制方法评审; d.总装工艺评审; g.生产前准备状态检查; h.元器件选用评审; e.产品质量评审(研制产品检飞前、批产品交付前、外协外购产品回所前); f.首件鉴定; i.新技术(专题攻关)、新工艺正式使用前的鉴定; j.设计质量复查及关重件设计过程的复核、复算 17.关重件的评审:

a.关重件的设计评审(一般应在工程设计完成后即出完设计图样后开展); b.关重件及关重特性设计参数合理性及复核复算结果; c.关重件的可生产性、可检测性;

d.关重件标识(关重件必需按单件管理)的正确性。18.科研项目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个目标:科研项目研制质量目标及责任制的建立与落实;

两个策划:科研项目产品研制策划、质量与可靠性工作的策划;

一个重点:设计质量控制(包括软件,可采取三级设计质量控制:单位级、部门级、项目组级);

一个方法:FRACAS系统有效运行及技术与管理问题归零(单位级、部门级、项目级);

一个保证:制造过程控制,保证可靠性指标实现(三个重点制造过程:特殊过程、关键过程、装配过程);

一个源头:元器件、原材料、外购模块及配套设备 19.分析项目任务要求

依据合同或任务书分析项目的进度、成本、质量要求和特

点,可能存在的风险等

20.识别确定项目质量目标, 项目合同或协议规定的质量特性,如性能、功能、可靠性、安全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等指标,以及顾客满意程度和内涵,并纳入质保大纲。

21.确定并分析实现项目的过程, 过程分两类:产品实现过程:开发与设计、制造、试验、采购等。支持过程:支持产品实现过程的过程,人员培训、财务有关活动、基础设施和设备提供及维护、信息管理等。根据项目任务确定其所涉及的产品实现过程和支持过程。再把这些过程分解为子过程或活动事项。分析确定各个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活动、事项。

22.按过程、活动规定职责,层层分配到部门、单位、团队、个人。质量职责是岗位职责的核心,质量职责随同岗位职责一并确定。23.程序: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方法。包含程序的文件称程序文件。

分析确认各个过程和活动是否都有程序文件可循。应通过质保大纲建立项目管理程序文件目录,包括: a.现有的适用的程序文件; b.需补充制定的程序文件; c.需修改的程序文件。

第七节 科研项目检验方法

1.检验: 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就是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并将结果和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技术检查活动。

2.检验目的: 验证产品要求是否得到满足,为接收或拒收提供证据。产品的质量特性与质量要求的符合程度提供依据。检验与科研项目关系:过程控制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可追溯性是项目管理的特点。可靠性是科研项目的重点 3.检验的作用: 检验的公正性;检验的科学性;检验的权威性。

4、检验员的作用: 检验人员的自豪感;检验人员的责任感; 检验人员的成就感;检验人员的牺牲感 确认其设计的科学性和符合性。

6.试验:按照程序确定一个或多个特性。验证: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7.按检验方式分类:a)检验原始质量凭 b)实物复检或验证 c)派人员下厂(驻厂)验收 d)免检 按生产过程的顺序分类:a)进货检验 b)过程检验 c)最终检验。按检验地点分类:a)集中检验 b)现场检验c)流动检验(巡回检验)按被检验产品的数量分类:a)全数检验 b)抽样检验。按检验人员分类:a)自检 b)互检c)专检

按检验技术手段分类:a)理化检验 b)感官检验 c)试验性使用鉴别。按对产品损害程度分类:a)破坏性检验 b)非破坏性检验。

8.进货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1 目的:对采购的产品进行检验和试验,避免未经检验和试验的采购产品投入使用或加工,保证最终产品质量2 适用范围:本所产品所用外购原材料、辅助材料、元器件、标准件、外包件、外包整机(分系统)等的进货检验和试验的控制3 职责:质量处负责组织进货检验和试验;质量处电子学检验站负责电子元器件及相关电子产品的进货检验和试验;检测中心负责外包光学件、机械件及外包分系统的进货检验和试验;采购部门和产品设计部门协助提供相关资料(如有效的质量证明文件、验收准

5、检验员与设计者关系: 可以提高其设计能力;可以提高其预见能力;可以分担其相关责任;可以协助其科研任务; 则和技术文件等)4 进货检验和试验的基本要求:采购部门和设计部门应按时将采购产品的要求和产品清单送相关检验部门,作为进货检验的依据;检验部门应按采购产品的进货检验规程及有关标准的要求,制定检验和试验方案,准备检验条件。如对采购产品有特殊要求时,应按采购要求进行检验;对现有设备不能检验的采购产品,可以模拟使用条件进行试验验证,或与所外单位协作,由协作单位开具检验证明文件,合格后由本所相关检验部门确认、出具合格证;检验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专业技术和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取得资格证书和检验印章后方可上岗;检验和试验环境应符合规定条件要求,进货检验和试验用的设备必须在规定的有效期内使用,对影响产品质量的所有检验量具和设备应按规定进行周期检定;对批量大的采购产品,可以采用抽样检验方式进行,抽样方案执行GJB179A《计数抽样检验程序及表》。对重要的元器件、配套件等必须进行全数检验。对批量大且对产品质量有明显影响的采购产品可派检验员到供方进行现场验收或驻厂验收。5 检验程序 :外观检查:检验员审查外购产品的合格证及其相关的质量证明文件,同时对采购产品进行外观检查。技术指标的测定:对外观合格的产品,按产品采购要求、进货检验规程及合同要求进行技术指标的测定;对进行板级试验的电子产品,检验员应按单元电路或整机技术指标进行验证,根据验证结果,判定该电子元器件是否合格;对需要进行试验的项目,要逐项进行试验,根据试验数据,判定其是否合。对经检验和试验后判定为合格的采购产品,检验员签发进货检验合格证,作好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交有关部门入库保管。对判定为不合格的产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规定对不合格品进行控制和审理,交有关部门按审理结论处理。检验员应做好进货检验和试验的有关记录。

9.过程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1 目的:为保证产品质量,验证产品在生产、调试过程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及早发现质量问题,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避免由于存在质量问题的产品被进一步加工、使用,进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2 适用范围:适用于对研制项目(产品)的过程检验和试验控制。3 职责:质量处负责过程检验和试验的组织工作。质量处电子学检验站负责研制产品的电子学过程检验和试验。检验中心负责光学系统、光机装校过程的检验和试验以及产品的环境试验。电装工艺中心负责研制产品的电子装联过程自检工作。各有关研究部门配合检验部门实施过程检验和试验。4 过程检验和试验的基本要求:检验部门应获得检验依据文件(包括产品设计图样、工艺文件等),并根据这些文件和其它质量文件编制检验规程。检验规程应经过相应的评审,以确保其正确性和可操作性。对现有设备不能检验的产品,可以模拟使用条件进行试验验证,或与所外单位协作,由协作单位开具检验证明文件,合格后由本所相关检验部门确认、出具合格证。5过程检验和试验方式:由检验员针对某系统进行专项检验。由检验员到工作现场对整个系统进行检验。检验频次:全数检验:本所研制和小批量生产的产品一律进行全数检验。抽样检验:批量产品按GJB179A《计数抽样检验程序及表》进行抽样检验或根据合同和技术协议的有关要求进行检验。

10.最终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1 目的对最终检验和试验进行控制,确保采用适宜的监视和测量方法,以验证最终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项目(产品)的最终检验和试验控制3职责:检验中心负责研制项目(产品)最终检验和试验的实施和控制4 产品最终检验和试验的基本要求:产品交付最终检验和试验时,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进货检验和过程检验合格,有合格证明;老练筛选、环境试验合格,有试验证明;有经审批的检验、试验大纲;检验用的计量器具齐全,且在有效检定周期内,有合格标志;供方提供的产品经过复验合格,有合格证明;检验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专业技术和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取得资格证书和检验印章后方可上岗;检验和试验环境应符合规定条件要求,进货检验和试验用的设备必须在规定的有效期内使用,对影响产品质量的所有检验量具和设备应按规定进行周期检定。5工作程序:编制产品检验和试验大纲,检验和试验大纲的编制依据:检验和试验大纲的编制依据是有关合同、研制任务书、技术协议书、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和行业标准等。检验和试验大纲的内容应包括:检验和试验项目,每个项目的技术指标应与合同、研制任务书、技术协议书的要求相一致;对每一技术指标的检验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所用的检验和试验设备及主要性能指标,检验和试验设备应满足技术指标的测量准确度要求。6 检验员工作程序:检验和试验人员依据产品检验大纲、产品试验大纲的要求进行检验和试验;检验和试验人员应制定检验和试验计划,负责检验和试验过程的控制和管理,保证检验和试验工作有序进行;检验和试验人员应按有关要求详细记录检验和试验数据,并按产品检验大纲、产品试验大纲的要求及时进行数据处理,形成检验和试验结果报告;检验和试验人员应按有关规定保存和管理检验和试验记。7 产品的标识:产品应在专用场地存放并有明显的标识。产品的最终检验状态分为:“待检”、“合格”、“不合格”、“待判定”四种,由检验人员标识。已标识合格的产品的技术状态不再改变。

11.成品入库、包装及出所检验。质量(检验和试验)记录填写要求及检验证书

12.检验证书及管理:检验证书的种类包括合格证书、合格证标签、产品履历书等。各种证书和标签,应指定人员管理,检验人员使用进行登记,并按有关规定进行核查、批准和盖章。

13.检验和试验状态 :检验和试验状态包括合格、不合格、待检、待判定。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方法可使用标牌、印章、区域和记录进行状态标识。

14.质量统计分析 :质量统计分析是对所获得的质量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统计技术)进行分类和定性与定量分析,找出质量问题发生的原因,发现异常先兆(苗头),提供信息给有关职能部门,及时掌握产品研制过程中的质量动向,以预防问题的发生或重复发生。质量统计分析的数据来源主要是检验方面的数据和信息。

15.产品实现的策划:a)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b)针对产品确定过程、文件和资源的需求; c)产品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测量、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产品接收准则;d)为实现过程及其产品满足要求提供证据所需的记录; 7.3.1 设计和开发策划 b)适合于每个设计和开发阶段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 e)设计、生产和服务等专业人员共同参与设计和开发活动; l)对参与设计和开发的供方的质量控制; m)提出监视与测量的需求;

n)对元器件等外购器材的选用、采购、监制、验收、筛选、复验以及失效分析等活动进行策划; 7.4.3 采购产品的验证

组织应确定并实施检验或其他必要的活动,以确保采购的产品满足规定的采购要求;

当组织或其顾客拟在供方的现场实施验证时,组织应在采购信息中对拟采用的验证安排和产品放行的方法作出规定;

组织应编制采购产品的验证准则。顾客参加验证活动不能免除组织提供可接受产品的责任;

组织应保持采购产品的验证记录。当组织委托供方进行验证时,应规定委托的要求并保持委托和验证的记录。8.2.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组织应对产品的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要求已得到满足。这种监视和测量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见7.1)在产品实现过程的适当阶段进行。应保持符合接收准则的证据。

记录应指明有权放行产品以交付给顾客的人员。

除非得到有关授权人员的批准,适用时得到顾客的批准,否则在策划的安排(见7.1)已圆满完成之前,不应向顾客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

8.2.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续)

对产品检验、试验和需顾客检验验收的项目以及所需建立的记录应在文件中作出规定。组织应对检验印章实施控制。当产品未完成所有要求的验证活动,需例外放行时,应按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征得顾客同意,并进行标识和记录,确保能追回和更换产品。第八节 计量管理知识

1.5月20日2001年:计量保证质量。2002年:计量与科技。2003年:计量与节能、计量在你身边。2004年:计量与节能。2005年:计量与能源。2006年:计量与节约能源.2007年:能源计量与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2008年:计量与能源、计量与体育。2009年:计量与质量、计量与民生、计量与节约能源。2010年:计量•科学发展。

2011年:计量检测,健康生活。2012年:计量与安全.2013年:计量与生活。2014年:计量与绿色中国 2.测量仪器的特性:准确度、精确度、灵敏度、鉴别阈、分辨力

3.实验中的测量不确定度:对被测量的定义不完整或者不完善;实现被测量定义的方法不理想;取样的代表性不够;对测量过程的环境因素的影响认识不足;对模拟式仪器的读数存在人为读数偏差;测量仪器的计量性能的影响;赋予计量标准的值和标准物质的值不准确;引用的数据或者其它参量的不确定度;与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有关的近似性和假定性;在表面看来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被测量重复观测值的变化。

4.测量: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注:测量有时也称计量。计量: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计量确认:为确保测量设备处于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状态所需要的一组操作。

4、量值传递:通过对计量器具的检定或校准,将国家基准所复现的计量单位量值通过各等级计量标准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以保证对被测对象量值的准确和一致。

5、朔源性: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注:此概念通常用形容词“可朔源的”来表示。检定: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7、校准:在规定的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的一组操作。

5.校准与检定的主要区别:测量设备:为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6.误差的基本概念:测量结果减去被测量的真值。由于真值不能确定,实际上用的是约定真值;有必要与相对误差相区别时,此术语有时称为测量的绝对误差;随机误差:测量结果与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之差,随机误差等于误差减去系统误差;因为测量只能进行有限次数,帮可能确定的只是随机误差的估计值。在同一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时,绝对值和符号以不可预定方式变化的误差称为随机误。系统误差: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如真值一样,系统误差及其原因不能 完全获知;对测量仪器而言,参见“偏移”;在同一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绝对值和符号保持不变,或在条件改变时,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误差=测量结果-真值=(测量结果-总体均值)+(总体均值-真值)=随机误差+系统误差或测量结果=真值+误差=真值+随机误差+系统误差

7.计量器具仪器的管理 :控制的目:对科研、研制过程中所使用的测量设备管理做出规定,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适用范围:适用于科研、研制过程中所使用的测量仪器从采购、使用至报废全过程的管理与控制;测量仪器的选择与配备原则:依据产品的科研与研制要求,确定满足其测量要求所需的测量设备,保证其测量准确度与被测量应要求的能力相适应(通常选取测量仪器、测量标准的精度应高于被测量的1/3)。

8.计量器具的标识:合格证(ABC绿色长方形);准用证(黄色AB长方形C椭圆形);限用证(蓝色长方形);停用(红色长方形);封存(深蓝色);报废(红色长方形)

9.一次性确认标识:为绿色椭圆形。表明该测量设备属一次性检定管理,经检定合格确认后准于使用。标识上填写仪器编号、确认日期及确认人员姓名。第九节 标准化知识

1.标准化学科的研究对象就是这个过程以及对这个过程进行管理的理论、原则和方法,研究内容包括:

标准化过程的一般程序和每个环节的内容;

标准化的各种具体形式及其应用,如简化、统一化、系列化、通用化、模块化等;

标准系统的构成要素和运行规律;

标准化活动的科学管理

2.标准化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不同行业的标准化要应用不同专业的技术,所以它和各门工程技术学都发生直接的联系,都要以这些方面的技术知识为基础。标准化活动大量发生在生产、管理和科研活动过程中,因此,标准化活动中又必须掌握和运用管理、组织等方面的知识。现代标准化还要依赖于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手段:标准化学科带有非常鲜明的综合性和基础性,标准化学科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技术学科和管理学科,它把这两类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以系统理论为指导,从而形成了一门具有自己特色的新兴学科。

3.标准化与质量管理的关系:标准化工作是进行质量管理的依据和基础;标准化活动贯穿于质量管理的始终; 标准化工作与质量工作互相推动,协同配合,共同提高。GJB9001B-2009《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中,对标准化也提出了如下具体要求:确保图样和技术文件按规定进行审签、工艺和质量会签、标准化检查;确定产品标准化要求; 实施产品标准化要求,确定设计和开发中使用的标准和规范

4.标准: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指导原则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注:标准应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标准是由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转化而成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是标准化过程的一个产物。

标准化: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注:

1、上述活动主要包括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的过程。

2、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标准化活动是建立规范的活动,不仅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而且针对潜在的问题,这也是信息时代标准化的一个重大变化和显著特点。

标准化审查(标审):依据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对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进行与标准符合性审查的标准化活动。标准化审查是标准化活动之一,是标准化的一项基础工作,与设计人员密切相关。

标准体系(表):标准体系是指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有机整体。标准体系表是标准体系的一种表示形式,即通过图表的形式反映一个标准体系的概况、总体结构、标准组成及其相互联系。

图样:在空白图纸上,根据投影原理、标准或有关规定来表示工程对象,并有必要的技术说明。注:

1、空白图纸,指的是按国标规定的图纸幅面,基本代号有A0~A5。图纸上应按国标规定的位置和尺寸配置图框线、标题栏等。5.标准化原理包括:简化原理、统一原理、协调原理及优化原理。

6.标准化原理及作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现代标准化从一开始就是为经济服务的,但在国民经济增长的比率中到底有多大的比重是由推行标准化引起的,至今没有定论。因此,是否应该把精力更多放在制定标准等标准化行为上,在国内外都还在进行不断的研究与论证;与贸易发展的关系: 标准和标准化从一开始就是用来规范和指导生产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标准化被更多强调服务于贸易,利用标准设置所谓技术壁垒的问题,近些年时有发生,让我们深刻尝到了由于标准壁垒而带来的经济损失;与互联网的关系:在网络经济时代,没有标准化,物流业也会遇到障碍。标准化是科研、管理、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化是科学管理和现代化管理的基础;标准化有利于加快新产品的开发,缩短研制周期;标准化是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标准化是不断提高研究所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标准化可以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手段;标准化是保障研制生产安全、维护职业健康和强化环境管理的重要措施;标准化是推动贸易发展的桥梁和纽带。

7.标准的分类 :按层次分: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按性质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按约束力分: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

8.标准号包含了标准的级别(国标、国军标、行标或企业标准等)、标准的约束力(强制性或推荐性)、标准的版本号及发布年代等信息,标准号具有唯一性,是进行标准查询和引用的重要特征。

标准号由标准代号和标准编号组合而成;

我国的标准代号由汉语拼音组合而成;

标准编号一般由数字或数字加字母表示的顺序号和发布时间组成。9.标审的含义

我国的《标准化法》中明确规定,标准化工作的任务是“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

标准化审查(简称标审)正是实现这项任务的手段之一。标审是依据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对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进行与标准符合性审查的标准化活动。标审对象包括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等;

设计人员编制完成图样和技术文件后,经过校对和审核,在进行“会签”(需要时)和“批准”之前,应送标准化人员进行标准化审查;

标审是标准化活动之一,是标准化的一项基础工作,与设计人员密切相关。标审的作用

图样和技术文件的标审是产品设计工作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是保证产品设计图样和技术文件编制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使图样和技术文件的编制格式和有关内容满足相关标准规定,达到正确、统一、规范化要求。

使标准在图样和技术文件中贯彻,为以后标准的全面实施打下基础。10.标准化审查(标审):

完整性审查

完整性审查属于宏观审查,相关的行业标准有: QJ1714.6《设计文件的完整性》 QJ1167.4《研究试验文件的完整性》 JB/T 5054.5《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 完整性》

针对项目来源不同,各单位可执行上述标准,也可参照上述标准,同时结合GJB9001的相关要求,制定本单位的设计文件完整性要求,作为标审的依据。统一性审查

机械图样中,零件图标题栏、部件(总)图明细栏及明细表的各项信息是否一致,如名称、材料、代号等;

同一项目的技术文件内容是否一致,如性能参数的数值、写法,项目名称等;

电气图样中,接线表与接线图的内容是否一致 正确性审查

图样

图幅大小选择是否合适

视图选择和布置是否合理,应避免多余视图等情况

标题栏的位置和尺寸是否符合规定

剖视图标注、局部放大图画法是否符合要求

形位公差的标注是否符合要求

量和单位的使用是否符合标准

11.标审人员要求:具有基本的光学、机械或电子学等理工科专业知识,最好具有一定的设计经验;

了解标准化基本知识,熟悉标审必需依据的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具有一定的文字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一方面要不断参加各项新标准的宣贯培训,另一方面又要负责对科研人员进行相关新标准的培训 第十节 可靠性工程基础知识 1.可靠性(GJB1405A 2.32)

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规定条件:储存环境条件、装配条件、运输条件、使用环境条件、维修条件等;

规定的时间:任务时间、工作时间、储存时间、动作次数、运输距离等。是广义的时间;

规定功能:指产品应具备的技术指标;

能力:表现为产品有没有故障或故障发生的时间与频度。

维修性(GJB1405A 2.33)

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保持或恢复到规定状态的能力。

保障性(GJB1405A 2.35)

装备的设计特性和计划的保障资源满足平时战备和战时使用要求的能力

测试性:

产品能及时、准确地确定其状态(可工作、不可工作或性能下降)并隔离其内部故障的一种设计特性。测试性是产品的固有设计特性,在产品的各个研制阶段,必须进行测试性监督与控制、设计与分析以及试验与评定,保证达到规定的测试性定量要求和定性要求。

定性要求主要有故障检测率、故障隔离率和虚警率。

定量要求主要有测试可控性、测试观测性和被测单元(UUT)与测试设备的兼容性。安全性(GJB1405A 2.34)

不导致人员伤亡、危害健康及环境,不给设备或财产造成破坏或损失的能力。

环境适应性:

装备(产品)在其寿命期预计可能遇到的各种环境的作用下能实现其所有预定功能和性能和(或)不被破坏的能力。是装备的重要质量特性。

可靠性与安全性的关系:

通常可靠的系统也是安全的;

可靠性要求完成任务,安全性则要求不发生意外事故;

危险是安全性分析的核心,故障分析是可靠性分析的重要环节。可靠性是产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标志,是产品固有特性中的一个特定项目。

可靠性研究如何预防故障及失效,以成功或失败为判据。

可靠性更突出在任务剖面中的环境的适应性和裕度(考核)。

可靠性更突出寿命(全任务时间)。是潜在的,未来的,可进行预计。

可靠性用可靠度(概率)进行表征,可以进行定量的计算和分析评估。

可靠性更注重批次,有母本和子样的概念。其试验通常是抽样的。没有质量一致性就无可靠性评定可言。(技术状态控制)传统的质量观念强调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即符合性。产品只要符合图样和工艺规定的要求,就是好的。

当代质量观念既重视产品的符合性,更强调产品的适用性。产品只有在使用时能满足顾客需要才是高质量的。

顾客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因此,产品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这些特性就包括安全性、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和经济性等等。

可靠性大纲(或工作计划)是组织、实施和检查可靠性工作的主要依据,对各阶段可靠性工作有指令性作用。

可靠性目标;可靠性组织机构和职责;应实施的可靠性工作项目;每一工作项目的目的、责任(单位或人员)、采用的准则和标准、实施的方法和程序、完成的结果与形式、应交付(评审)的文件和报告、完成的时间;可靠性工作的信息接口;

按照产品可靠性实现的过程及其特点,开展可靠性工作时应关注四个过程域,即可靠性工作过程的建立、可靠性实现的策划、可靠性工作项目的开展和可靠性改进。

开展可靠性工作流程、组织的程序或管理制度、资源配置(如可靠性工程师队伍、技术培训提供、可靠性分析软件工具)和组织结构的架构,以及顾客对产品可靠性的反馈意见 开展可靠性工程技术时,对具体产品不一定适用:

1)用户或提出可靠性要求的单位是否经过分析论证提出了定性、定量要求,确定要求时是否全面考虑和权衡使用要求、费用、进度、技术水平等因素,使要求尽可能合理、可行。

2)确定可靠性定量要求时, 是否明确了产品的寿命剖面和任务剖面,是否明确了规定值和最低可接受值,是否明确了验证判据和接收准则。

3)确定的可靠性要求是否明显违背了有关标准要求。GJB450A规定了装备可靠性工作的通用要求和工作项目,是提出可靠性要求和组织开展相应工作的基本依据:GJB1909《装备可靠性、维修性参数选择和指标确定要求》是提出可靠性定量要求的依据;实施检查时应当有所区别。

4)可靠性要求论证工作应纳入合同计划。

5)在合同或技术协议中,顾客对产品的可靠性定性和定量要求是什么? 7)在设计和开发输入评审时,对顾客提出的可靠性要求提出了哪些问题,最终解决情况如何?

8)产品可靠性的定性和定量要求以及引用的标准,都是产品实现中需满足的内容,是审核员随后审核的依据。9)产品质量保证大纲中,质量目标是否包含了可靠性可验证的指标。10)是否制定了可靠性工作计划。11)查承制方制定的可靠性工作计划的内容:

a)工作计划应包含合同规定的全部可靠性工作项目;

b)确定的工作项目应与产品要求相适应,如:应有可靠性定性设计;有可靠性定量指标要求时,应有可靠性建模、可靠性分配、可靠性预计;若有确定可靠性关键产品,一般应有FMEA; c)可靠性工作计划应经评审和用户认可;

d)当用户的要求变更时,可靠性工作计划应做相应更新 12)可靠性模型的检查:

a)建立可靠性模型应在订购方明确可靠性参数和约束条件(包括故障判据等)的情况下进行;

b)可靠性模型包括可靠性框图和数学模型,在可靠性建模中应正确区分产品的原理图和可靠性框图,正确区分基本可靠性框图和任务可靠性框图;

c)可靠性模型建立的时机;

d)在产品技术状态发生变化时,可靠性模型应作修改,保持可靠性模型与产品技术状态相一致。13)可靠性指标分配的检查:

a)应按可靠性指标的规定值并留有适当余量(可行时)进行分配,当分配结果不满足要求时,应进行再分配; b)一般应按基本可靠性与任务可靠性分别进行分配; c)在论证与方案阶段,分配与预计工作应反复迭代进行;

d)分配的产品层次应满足规定的要求。所有可靠性分配值应与可靠性模型相一致。14)可靠性预计的检查:

a)尽早地进行可靠预计,预计工作应反映当前产品的技术状态; b)一般应按基本可靠性和任务可靠性要求进行预计; c)预计结果应大于目标值;

d)应说明可靠性预计的方法及预计中所用数据的来源。第十一节 技术状态管理知识 1.技术状态(GJB3206A标准3.3)

是指:“技术文件中规定的并在产品中达到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

2、功能特性(GJB3206A标准3.1)

是指:产品的性能指标和设计约束条件,如战术技术指标、使用保障特性等。

解释:特性:是可区分的特征。特性可以是固有的或赋予的,也可以是定性或定量的。功能特性是产品的固有特性,如飞机的最大平飞速度、升限、最大航程等。

3、物理特性(GJB3206A标准3.2)

是指:产品的形体特征,如组成、尺寸、形状、配合、公差、质量、表面状态等,又称实体特性。

解释:物理特性是产品的固有特性,如零件的几何尺寸、表面质量,部件的配合尺寸、公差要求等

4、技术状态管理(GJB3206A-2010标准3.4)

是指:在产品寿命周期内,为确立和维持产品的功能特性、物理特性与产品需求、技术状态文件规定保持一致的管理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记实和技术状态审核。

解释:本术语有三层含义:第一,阐明了技术状态管理的适用范围,是在产品寿命周期内,包括设计、开发、生产和服务。以常规武器装备为例,包括论证、方案、工程研制、设计定型、生产定型、服务保障、报废等阶段。第二,阐明了技术状态管理的目的,即技术状态管理的目的是确立和维持产品功能特性、物理特性与产品需求、技术状态文件规定保持一致。

第三,明确了技术状态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记实和技术状态审核。

5、技术状态项(GJB3206A-2010标准3.5)

是指:能满足最终使用功能,并被指定作为单个实体进行技术状态管理的硬件、软件或其集合体。

解释: GJB3206A-2010和GJB3206A-1998的“技术状态项目”改为“技术状态项”,其定义内容没有变化,主要考虑是和GJB2993《武器装备研制项目管理》中所定义的项目相区别。

6、技术状态标识(GJB3206A-2010标准3.15)

是指:确定技术状态项及其技术状态文件,标识技术状态项及其技术状态文件,发放和保持技术状态文件,建立技术状态基线的活动。

解释:技术状态标识是一个工作过程,这个过程的工作重点是识别、确定技术状态项,识别、确定技术状态文件。通过识别、确定技术状态项和技术状态文件,最终达到建立技术状态基线的目的。

7、技术状态控制(GJB3206A-2010标准3.16)

是指:技术状态基线建立后,对提出的技术状态更改申请、偏离许可申请和让步申请所进行的论证、评定、协调、审批和实施活动。

解释:在技术状态基线建立后,如技术状态基线需要进行变更,对这种变更应进行控制,变更的方式一般分为:技术状态更改、偏离许可和让步接受;变更的控制方法是:对提出的技术状态更改申请、偏离申请和让步申请进行论证、评定、协调、审批和监督实施。

8、技术状态记实(GJB3206A-2010标准3.17)

是指:在产品寿命周期内,为说明产品的技术状态所进行是记录、报告活动。解释:为了保持技术状态项和技术状态文件的一致性,需要对技术状态标识的情况、技术状态更改、偏离许可和让步接受的情况进行记录和报告。技术状态记实则是说明产品的技术状态所进行的记录、报告活动。

9、技术状态审核(GJB3206A-2010标准3.18)

是指:为确定技术状态项与技术状态文件的一致程度而进行的正式检查。包括功能技术状态审核和物理技术状态审核。

解释:技术状态审核,是为确定技术状态项与其技术状态文件的一致程度而进行正式检查。其审核准则,是技术状态文件;其审核对象,是技术状态项。

10、功能技术状态审核(GJB3206A-2010标准3.19)

是指:为验证技术状态项的功能特性达到功能基线、分配基线规定的要求所进行的技术状态审核。

解释:功能技术状态审核,是在设计定型前进行。主要是检查试验大纲、试验计划、试验规范的执行情况,检查各项试验内容、试验结果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符合性。

11、物理技术状态审核(GJB3206A-2010标准3.20)

是指:为建立或验证产品基线,对技术状态项试制、试产样品的完工状态、所依据的技术状态文件而进行的技术状态审核。

解释:物理技术状态审核,是在生产定型前进行。主要是确认按正式生产工艺制造的技术状态项对技术状态文件的符合程度。12.技术状态管理的主要目标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全面反映研制对象(硬件、软件或其组合体)现行的技术状态及其满足物理的和功能的特性要求的状况并形成文件。另一个目标是确保参与项目工作的每个人,在项目的寿命周期内的任何时刻都能使用现行有效的文件。

为了达到技术状态管理的目标必须建立有效的技术状态管理体系。技术状态管理体系的主要要素包括:技术状态管理过程、技术状态管理组织、技术状态管理程序和计划、技术状态管理体系审核四大部分。

技术状态管理过程是技术状态管理体系的核心,包括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记实和技术状态审核四项相互关联的活动。

为了有效实施技术状态管理,应建立技术状态管理组织,明确规定技术状态管理过程中直接涉及的各项活动的相互关系,以及技术状态管理职能和权限

技术状态管理体系应有一套详细的程序文件,包括组织级的技术状态管理方针、活动和要求,以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技术状态管理计划则是具体项目实施技术状态管理的细则。

技术状态管理体系审核主要是通过评价技术状态管理的所有活动,以决定活动是否符合程序文件的要求,是否需要采取纠正措施和改进。

第十二节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理解要点:组织和顾客之间是一种依存关系,任何组织均以向顾客提供满足其要求和期望的产品求得生存和发展,如果没有顾客,组织将无法生存。因此,任何一个组织均应始终关注顾客的需求。由于顾客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反映在产品的质量特性也是随之变化的,为了使顾客满意,创造竞争的优势,组织不仅要考虑顾客当前的需求,还应了解顾客未来的需求,并争取超越顾客的期望,以适应顾客不断变化的需要。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可以使组织建立对市场的快速反应机制,增强顾客的满意,进而提升顾客的信任程度,并为组织带来更大的效益。

2.领导作用:导者应确保组织的目的与方向的一致。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良好的内部环境,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理解要点:组织的领导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为组织确立统一的宗旨和方向;2)为员工创造一个能充分参与以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氛围和环境。确立统一的宗旨和方向是组织经营、发展和运作的目标,员工的充分参与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基础,因而,领导作用的发挥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中起到了主导和关键作用。3 全员参与: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唯有其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为组织的利益发挥其才干。

理解要点:“参与管理”是现代管理的重要特征,是一种高效的管理模式,过程的有效性取决于各级人员的意识、能力和主动精神。而全员参与的核心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参与的关键是激励,组织的管理者应善于利用各种激励因素,当每个人的才干得到充分发挥并能实现创新和持续改进时,组织将会获得最大收益。过程方法: 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理解要点: 通过利用资源和实施管理,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活动,可以视为一个过程,诸如设计、制造、服务、决策等都可视为一个过程。一个过程的输出往往直接成为下一个或几个过程的输入。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过程方法。采用过程方法一方面可以针对每个过程考虑其具体的要求,识别其输入、活动和输出以及所需要的资源,从而对资源的投入、管理的方法和要求、测量的方法和改进活动都能互相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做出适宜的考虑和安排。另一方面,过程方法要求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他们的相互作用,这可以明确组织内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全部过程,清楚这些过程之间的联系和影响,从而能够更有效地使用资源、降低成本、缩短周期,提高这些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5.管理的系统方法: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体系来看待、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理解要点:管理的系统方法指用系统的方法去实施管理。“系统”是指将组织中为实现目标所需的全部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予以综合考虑,要素的集合构成系统,系统内的各个要素不是简单的排列,要素的顺序、关联及构成方式决定了系统的结构。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是“过程”,系统方法的重点也是“过程”,一个过程也可能就是一个系统。一组相互关联的过程的有机组合也构成一个系统,因此“系统”和“过程”是相对的。

对构成系统的过程予以识别、理解和管理,可以帮助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及效率。6.管理的系统方法和过程方法的关系

管理的系统方法和过程方法是十分“亲合”的两个原则。两者研究的对象都与过程相关,都可采用PDCA循环方式,两者都着重于关注顾客的要求,通过识别和管理组织内的过程,以及随后对其展开的持续改进来增强顾客满意,从而达到促进过程和体系的改进以提高有效性和效率的目的。7.质量管理体系方法

质量管理体系方法是实现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而提出的一套系统而严谨的逻辑步骤和运作程序,它是“管理的系统方法”应用于质量管理体系研究的结果和具体应用,为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制定提供了总体框架,体现了PDCA循环

8.质量管理体系方法的逻辑步骤?: 1)确定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2)建立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3)确定实现质量目标必需的过程和职责; 4)确定和提供实现质量目标必需的资源; 5)规定测量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方法; 6)应用这些测量方法确定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 7)确定防止不合格并消除产生原因的措施; 8)建立和应用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

9.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关系

概括而言,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关系是:

1)质量方针为制定、评审质量目标提供了框架; 2)质量目标通常依据组织的质量方针制定;

3)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应紧密相连,质量目标在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方面应与质量方针一致。10.最高管理者的作用一般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制定并保持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领导作用原则);

2)通过在整个组织内宣传质量方针并促进质量目标的实现,增强员工的意识、积极性和参与程度(全员参与和领导作用原则); 3)确保整个组织关注顾客要求(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原则);

4)确保实施适宜的过程以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并实现质量目标(过程方法原则); 5)确保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有效和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实现这些质量目标(管理的系统方法原则); 6)确保获得必要资源(领导作用原则); 7)定期评审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原则);

8)决定有关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措施(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原则); 9)决定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措施(持续改进原则)11.文件的价值:

1)文件能够沟通意图,统一行动,其使用有助于:

——满足顾客要求和质量改进;

——提供适宜的培训;

——重复性和可追溯性;

——提供客观证据;

——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适宜性。

2)文件的产生和使用是一个过程,形成文件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是一项增值的活动。12.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评价

组织根据不同的目的和需要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和需要不同,其评价所涉及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也会有所不同,采用的评价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但不论采用什么评价方法,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价都基于对构成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的评价。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每一个过程时,应提出以下四个基本问题: 1)过程是否已被识别并适当规定? 2)职责是否已被分配? 3)程序是否得到实施和保持? 4)在实现所要求的结果方面,过程是否有效

13.持续改进 :1)分析和评价现状,以识别改进区域2)确定改进目标3)寻找可能的解决办法,以实现这些目标 4)评价这些解决办法并作出选择5)实施选定的解决办法6)测量、验证、分析和评价实施的结果,以确定这些目标已经实现7)正式采纳更改 14.统计技术的作用:统计技术可以帮助组织了解、发现产品或过程的变异,可以通过对变异进行测量、描述、分析、解释和建立模型,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变异的性质、程度和原因,进而帮助组织: 1)寻找最佳的方法以解决现存问题;2)提高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和组织的工作效率;3)利用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作出决策; 4)持续改进。15.质量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关注点

质量体系是组织管理体系的一部分,致力于使与质量目标有关的结果适当地满足顾客及其他相关方的需求、期望和要求。1)每部分管理体系如何实现其相应的目标,从而满足相关方的需求、期望和要求; 2)在这些管理体系中如何共用共有要素,从而整合为一个单一的管理体系;

3)对整合的管理体系的评价,可以依照相应的要求或标准,合并进行审核,也可单独进行审核。

16.质量管理体系和卓越模式的相同点: 1)使组织能够识别它的强项和弱项;2)包括对照通用模式进行评价的规定;3)为持续改进提供基础; 4)包含外部承认的规定 第十三节 GJB9001B标准介绍 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a)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b)质量手册;

c)本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和记录;

d)组织确定的为确保其过程有效策划、运作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包括记录。2.组织应编制和保持质量手册,质量手册包括:

a)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包括任何删减的细节和正当的理由(见1.2); b)为质量管理体系编制的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对其引用; c)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述

3.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应予以控制。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应依据4.2.4的要求进行控制。a)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所需的控制: b)为使文件是充分与适宜的,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 c)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与更新,并再次批准; d)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 e)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 f)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

4.记录控制:提供符合要求及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而建立的记录,应得到控制。

组织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留和处置所需的控制。

记录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

程序应包含对供方产生和保持的记录的控制要求。

记录应能提供产品实现过程的完整质量证据,并能清楚地证明产品满足规定要求的程度。记录的保持时间应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与产品寿命周期相适应。

5.管理承诺: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活动,对其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的承诺提供证据:a)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b)制定质量方针;c)确保质量目标的制定;d)进行管理评审;e)确保资源的获得。

6.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质量方针:a)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b)包括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c)提供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d)在组织内得到沟通和理解;e)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

GJB900lB-2009标准于2010年4月1日实施,是各装备管理部门对军品承制单位提出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依据,也是军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对军品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认证审核的依据。

本讲重点介绍了GJB900lB-2009标准的范围;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的理解要点 第十四节 质量审核知识

1.审核: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注1:内部审核,有时称第一方审核,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进行,用于管理评审和其他内部目的,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的基础。在许多情况下,尤其在小型组织内,可以由与受审核活动无责任关系的人员进行,以证实独立性 注2:外部审核包括通常所说的“第二方审核”和“第三方审核”。第二方审核由组织的相关方(如顾客)或由其他人员以相关方的名义进行。第三方审核由外部独立的审核组织进行,如那些对与GB/T19001和GB/T24001要求的符合性提供认证或注册的机构。

注3:当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被一起审核时,称为“结合审核”。

注4: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审核组织合作,共同审核同一个受审核方时,这种情况称为“联合审核” 2.审核准则: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审核准则是用作与审核证据进行比较的依据。a)审核准则的作用:作为判断审核证据符合性的依据。b)审核准则可以是适用的方针、程序、标准、法律法规、管理体系要求、合同要求或行业规范等。c)不同类型或不同目的的审核,其审核准则不尽相同

3,审核证据: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注:审核证据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

理解要点:审核证据是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b)审核证据应该与审核准则有关。例如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审核准则中包括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但不包括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因此,环境管理体系方面的信息不能作为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审核证据。c)审核证据可以是定性的信息(如人员的意识),也可以是定量的信息(如不合格品率)4.审核方案的授权及职责的确定: a)确定审核方案的目的和审核方案的范围与程度; b)确定职责和程序;c)确保审核方案的实施; d)确保保持适当的审核方案记录; e)监视、评审和改进审核方案

5.确定内部审核的目的:一次具体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应依据明确的审核目的来实施,审核目的确定了审核要完成的任务。审核目的可包括:a)确定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或其一部分与审核准则的符合程度;b)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满足法律法规和合同要求的能力;c)评价质量管理体系实现规定目标的有效性;d)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潜在的改进方面

6.确定审核范围:确定审核范围是界定组织管理承诺和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的责任范围。对于一个完整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方案,其审核范围应包括质量管理体系所覆盖的位置、部门(场所)、产品、活动、过程和时间段。

7.确定内部审核的可行性:确定内部审核的可行性是在正式组成审核组实施审核之前,为了确保审核能够得以实施,由组织的内审主管部门和受审核方进行的必要活动,以使审核具备实施的条件。在确定审核的可行性时,应考虑以下方面的因素: a)获取策划审核所需的充分和适当的信息; b)受审核方的充分合作;c)充分的时间和资源。

8.指定审核组长: 审核组长应具备一定的资格,通过培训、合格和授权,对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产品等熟悉并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审核组长应当具备领导和管理审核的知识与技能,有权对审核活动的开展和审核结论作最后决定并负责;审核组长的职责和技能包括: a)对审核进行策划并在审核中有效地利用资源(包括编制审核计划、分配审核工作等); b)组织和指导审核组成员 9.审核组的组成: a)审核组:由实施审核的一名或多名审核员组成,需要时,由技术专家提供支持。指定审核组中的一名审核员为审核组长;审核组可包括实习审核员。审核组可以包括:审核组长、审核员、技术专家。b)审核员:有能力实施审核的人员。10.现场审核的实施一般包括: a)首次会议;b)现场审核;c)审核过程中的沟通;d)形成审核发现,准备和形成审核结论;e)末次会议。11.(1)审核实质是收集、分析和评价客观证据过程。

(2)审核的基本性质是一种符合性检查,即将审核证据与审核准则进行比较以确定其满足程度。(3)介绍了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启动阶段的主要活动。(4)介绍了内审计划落实;责任落实;工作文件落实。

(3)促使受审核方采取、实施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防止不合格项再次发生;

(4)审核员是“有能力实施审核的人员”,资格是“审核员所有的个人素质、最低学历、培训、工作和审核经历及能力的组合

1、范围管理计划的含义及主要编制方法

项目范围管理计划是项目计划的一部分,是对生产项目产品需要的工作进行明确而形成的文档。包括项目范围如何进行管理,项目范围变化如何进行管理。项目范围管理计划编制的方法有以下四种:(1)产品分析:加深对项目结果的理解;包括系统工程,价值分析,功能分析等方法.(2)收益/成本分析:对不同方案的收益和成本进行比较,选择更具有经济性的项目范围计划方案。主要方法: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收期,投资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方法。(3)项目方案识别技术:获得实现项目的有效方案。主要方法:头脑风暴法,横向思维法。(4)专家评定。

2、项目质量策划的含义是什么?

项目质量策划:项目质量策划是项目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项目质量策划包括以下内容:(1)项目质量策划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2)项目质量策划的首要任务是设定质量目标(3)要为实现质量目标优化作业过程和相关资源(4)项目质量策划的文本化是形成质量计划(5)项目质量策划是一个不断完善的动态过程

4、简述ISO9000:2000族标准的特点。

(1)通用性:可适用于各类组织,不受组织类型、规模、经济技术活动领域或专业范围、提供产品种类的影响和限制。(2)标准减少了对文件的要求。(3)标准增强了协调性:主要表现为ISO9001和ISO9004是一对协调的标准。(4)标准强调了与ISO14000的相容性。(5)标准确立了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1、谈谈项目质量管理的特点?(论述质量管理各个发展阶段的优点和缺点.)

项目质量管理的定义是项目质量管理是为了实现项目的质量目标而进行的管理活动,包括项目的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1)阶段性和系统性的结合 阶段性:按阶段划分,阶段进度控制,阶段成果测评,阶段推进。系统性:项目前后阶段互相衔接,服务于共同目标。(2)资源的累积性与不可逆性的结合 累积性:伴随生命周期阶段不断积累。不可逆性:形成结果难以挽回。(3)复杂性与一致性的结合 复杂性:干系人多、风险因素多、项目阶段多。(4)动态性与稳定性的结合(5)动态性:多个阶段,因素处于变化之中。(6)稳定性:项目目标、管理标准、管理制度、方法和手段具有稳定性。

2、介绍PDCA循环的含义,基本原理,并对其四个阶段、八个步骤的主要内容进行说明。PDCA是英文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总结处理)四个词的第一个字母的缩写。它的基本原理,就是做任何一项工作,首先有个设想,根据设想提出一个计划;然后按照计划规定去执行、检查和总结;最后通过工作循环,一步一步地提高水平,把工作越做越好。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一般规律。对PDCA四个阶段的内容介绍如下:1)计划阶段(Plan)制定质量控制目标,活动计划和具体的实施措施。这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包括四个步骤: 第一步:分析现状,找出存的质量问题。第二步: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影响因素。第三步: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称为主因或要因)。第四步:针对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制订对策计划。计划和对策的拟定过程必须明确“5W2H”问题2)实施阶段(Do)第五步:执行计划和措施。做好落实工作:组织落实、技术落实、物资落实。人员培训、考核3)检查阶段(Check)第六步:检查效果,发现问题。即根据计划的要求,检查实际执行的结果,看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同时进一步查找问题。4)处理阶段(Action)这个阶段包括两个步骤: 第七步:总结经验,纳入标准。根据检查的结果进行总结,把在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纳入有关的标准、规定和制度,指导今后的工作 第八步:遗留问题,转入下个循环。这一循环尚未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次循环去解决。1 简述项目范围说明书的主要内容?

项目范围说明书是记录项目目标、可交付成果以及要求的文件,作为未来项目决策的基线。四个方面:(1)项目背景:说明执行项目的理由(2)项目的目标:用来衡量项目成功的量化指标(进度、费用、质量)。避免非量化的目标,非量化的目标往往为项目的失败埋下伏笔(3)项目的产品描述:产品的功能,特征(4)项目的可交付物:通常是产品的细分。2 结合项目质量形成过程,谈谈各阶段对项目质量的影响?

项目经历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决策阶段、规划设计阶段、实施阶段、竣工阶段。

(1)可行性研究阶段对质量的影响:从技术上、经济上、生产布局等方面进行论证。影响项目质量目标定位。(2)项目决策阶段对质量的影响:影响项目实施方案选择,实现投资、质量、工期的对立统一,满足顾客需求。(3)项目设计阶段对质量的影响:根据项目决策阶段已确定的质量目标和水平,通过设计使其具体化的过程。影响具体计划的形成。

4)项目实施阶段对质量的影响:形成项目实体,项目质量成为现实。(5)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对质量的影响:项目质量结论性评价。3 简要说明直方图的绘制步骤。

(1)收集数据(2)找出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3)计算全距: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同时,决定组数与组距(4)决定各组的上组界、下组界、组中心点。组中心点=下组距+组距/2(5)制作频数分配表,制作直方图。4 简述ISO9001:2000标准的应用在那些方面?

ISO9001:2000标准的应用包括以下5个方面:(1)用于组织的质量管理(2)用于第二方评定和注册(3)用于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注册(4)用于合同引用情况(5)用于法规引用情况 1 项目质量管理的主要原则及其含义主要原则及其含义如下: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2、领导作用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3、全员参与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

4、过程方法将活动或过程作为过程加以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5、过程的系统方法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供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6、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有效的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

8、与供方的互利关系组织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2 谈谈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的含义和优缺点,并举例?

(1)纯随机抽样含义:完全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样本进行观察。如:抓阄,掷色子,抽奖等。优点:简单直观,个体概率相等,计算方便。缺点:个体数量较大时,实施起来比较麻烦。

(2)系统抽样含义:也称为机械抽样、等距抽样,将总体按某一标志排序,然后按一定的间隔抽取样本。如:按产品生产顺序,按一定间隔抽取样本。优点:实施方便,一般能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缺点:抽样间隔与排序后的周期一致,易造成系统偏差。

(3)分层抽样含义:也称为类型随机抽样,将总体按某类标志分成互不交叉、没有遗漏的若干层,然后在各层中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由所有各层样本单位的集合共同构成一个样本。如:按对象的种类、按一定的比例抽取样本。

1、项目范围管理的主要工作有哪些?

(1)项目的起始工作:项目决策阶段的工作,分析、决策是否开始一个项目或者是项目阶段(2)界定项目的范围:全面识别和界定一个项目的产出物和项目的管理任务(3)确认项目的范围:确认并接受项目界定过程中提出的项目范围,从而最终确认项目范围及其相关文件(4)编制项目范围计划:产出物范围,工作范围,工作计划和安排。(5)项目范围变更的控制:项目范围变更贯穿项目实施的全过程。

2、简述过程方法在项目质量保证中的应用。在项目质量保证中,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有四大模块构成:项目管理职责;资源管理;项目最终可交付物;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方法在项目质量保证中,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项目相关利益主体对于过程的要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项目最终产出物的接受者是项目顾客(包括利益相关者)3)项目组织内部的四大板块形成一个闭环过程链 4)“项目最终可交付物实现”在组织的质量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

4、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简述文件的价值。

文件能够沟通意图、统一行动,其使用(1)满足要求和质量改进(2)提供适宜的培训(3)重复性和可追溯性(4)提供客观证据(5)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适宜性。文件的形成本身并不是目的,它应是一项增值的活动

2、针对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各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所进行的质量保证活动。

项目全生命周期包括项目立项阶段;项目开发阶段;项目实施阶段;项目结束阶段。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和质量保证如下

1、项目立项阶段主要任务:方案比较、提出总体质量标准,结合成本、工期、质量等因素,确定项目的质量水平。质量保证活动:质量战略管理,结合组织自身的技术能力,以及未来的发展战略,策划项目的总体质量水平。

2、项目开发阶段主要任务:根据立项阶段确定的目标将设计方案具体化。质量保证活动:(1)质量设计:经济性、可操作性、产品性能(2)控制项目设计质量:设计评审、经济分析、严格控制设计程序、设计跟踪(3)质量预控:对项目质量可能造成问题的因素,制定控制计划、程序、评定标准、对策、控制手册。

3、项目实施阶段主要任务:形成项目实体 质量保证活动:(1)项目实施准备阶段 第一、技术培训; 第二、严把材料质量关。(2)实施阶段质量管理

主要任务: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抓好每个环节质量控制,保证达到质量标准。

4、项目收尾阶段主要任务:全面检查评定。质量保证活动:贯彻检查标准。

1、简述项目范围说明书的主要内容?

项目范围说明书是记录项目目标、可交付成果以及要求的文件,作为未来项目决策的基线(1)项目背景:说明执行项目的理由2)项目的目标:用来衡量项目成功的量化指标(进度、费用、质量)。避免非量化的目标,非量化的目标往往为项目的失败埋下伏笔3)项目的产品描述:产品的功能,特征4)项目的可交付物:通常是产品的细分。

2、试述项目质量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的实质和要求是什么?

质量成本是为保证和提高质量而支付的一切费用,以及因未得到既定质量水平而造成的一切损失之和。质量收益是通过质量管理活动得到的全部收益。项目质量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的实质是通过运用质量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分析去编织保证质量收益超过质量成本的项目管理计划。项目质量成本/收益分析方法要求是使质量成本相对最低、质量收益相对最高的项目质量计划的方法。

3、简述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类型。

(1)质量手册:阐明一个组织的质量方针,并描述其质量体系的文件,向组织内部和外部提供关于质量管理体系的一致信息

(2)质量计划:表述质量管理体系如何应用于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是为达质量目标所进行的筹划安排;(3)规范:阐明要求;(4)指南:阐明推荐的方法或建议;

(5)程序、作业指导书和图样:提供如何一致地完成活动和过程的信息;(6)记录:为完成的活动或达到的结果提供客观证据。

4、简述项目质量改进的定义和项目质量改进的内涵。

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1)项目质量改进对象的广泛性,包括项目过程,管理过程,项目产品的质量改进。(2)项目质量改进的持续性:应用PDCA循环实施质量持续改进(3)项目质量改进的过程性:项目是一个过程,工序也是一个过程(4)项目质量改进的有效性:通过输出与输入的比值衡量过程的效率。

1、介绍项目质量屋的内容,并画出项目质量物的示意图。

项目质量屋:量化分析顾客需求与项目设计的关系度,经过数据分析处理、找出对于顾客需求具有最大贡献率的关键设计或质量特征。项目质量屋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①左墙-顾客需求及重要度。顾客需求具有多样性、模糊性、矛盾性。需要进行系统的、分层次、有前瞻性的整理。

②天花板-设计要求和质量特征。针对顾客需求,进行产品质量特征展开。必要时将产品特征划分层次,按隶属关系填入天花板。

③房间-关系矩阵。设计顾客要求和质量特征的指标重要程度。④地板-设计要求或质量特征的指标极其重要度 ⑤屋顶-相关矩阵,即质量特征的关系度⑥右墙-市场竞争能力评估矩阵

⑦地下室-技术竞争能力评估矩阵项目质量屋如下图所示。

1.如何应用过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应用过程方法时,必须对项目所有的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过程包括一个或若干个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一个过程的输出往往是下一个过程的输入。过程与过程之间往往会形成复杂的过程网络,过程的输入和输出与内部和外部顾客相连。所以,在项目质量管理中,应用过程方法时,应对每一过程,特别是关键过程的要素加以识别和管理。这些要素包括输入、输出、活动、资源、管理和支持性过程。

2.如何进行质量目标的策划?(1)项目质量目标的来源:项目质量目标来源于市场推动、技术推动、人类的内在驱动、社会。显然,质量目标有多种来源,但大多数质量目标是由顾客引出的(2)质量目标策划的基础:技术、市场、优胜基准法、历史资料。3)质量目标策划的输入:不同的项目,质量目标策划的输入可能有所不同,一般有:① 质量方针;② 上一级质量目标;③ 项目本身的功能性要求;④ 项目的外部条件;⑤ 市场因素;⑥ 质量经济性;⑦ 存在的问题;⑧ 现状或未来需求;⑨ 相关方的满意度;4)项目质量目标策划的原则:① 必须满足质量方针和上一级质量目标的要求;② 质量目标并非一成不变;③ 质量目标应针对问题点;④

质量目标应切实可行;5)质量目标策划的基本程序: ① 分析现状。预测趋势;② 明确目标策划的输入要求;③ 确定质量目标; ④ 质量目标的展开;

3.如何对直方图进行观察?直方图表现了所取数据的分布,但其实质是反映了数据所代表的项目实施过程的分布,即实施过程的状态。根据直方图的这一特点。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直方图,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稳定性加以判断。1)观察图形的分布状况。通过观察图形的分布状况,判断其属于正常型还是异常型。若为异常型,则应进一步判别异常的类型,以便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2)直方图与公差(标准)对比可判断项目是否能稳定地生产出合格产品。

4.PDCA 循环的应用 1)项目质量管理是由大小不同的PDCA循环构成的完整体系,项目是一个有机整体,项目的质量管理运行于各个子系统或小项目之中,也运行于各个相关主体和人员之中。在项目质量管理中,项目整体以及各个子系统或子项目都需要开展相应的PDCA循环。项目的每一相关主体及所包含的部门或机构都需要开展PDCA循环2)合理的PDCA循环周期 在项目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需要一次又一次地周而复始、不断循环,以解决不断出现的质量问题,不断提高项目质量和工作质量。3)阶梯式上升趋势,每一次PDCA循环都是在上一轮循环的基础上开展的,从而达到更高的水平。即每一次PDCA循环,质量就能提高一步,不断循环,质量就不断提高和上升。

5.QFD 的基本环节 QFD是用比较清晰的图表,将顾客的需求与期望的复杂关系系统地表达出来,并进行综合权衡分析,以提供选定方案的决策依据。在项目质量策划过程中,QFD的基本环节包括:需求与期望语言信息变换;要求项目信息变换;需求质量聚类;需求质量重要度的确定;质量要素的抽取;质量要素重要度的确定;

6.简述项目质量控制的特点。(1)影响质量的因素多;2)质量控制的阶段性;3)易产生质量变异;4)易产生判断错误;5)项目一般不能解体、拆卸;6)项目质量受费用、工期的制约; 7.简述实现项目质量控制的条件。P119 答:根据质量控制理论,要实现控制,首先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有合格的控制主体;二是有明确的控制目标。有了合格的控制主体和明确的控制目标,还必须有理想的控制机制。

8.简述在项目质量中发现异常的方法。P121~P143

答:在项目质量控制中发现异常的方法主要是直方图分析法、数值分析法和动态分析法。(1)直方图分析法:通过绘制项目质量数据直方图,观察和分析直方图的形状对项目实施过程加以判断;通过直方图与公差(标准)对比判断是否能稳定地生产出合格产品。(2)数值分析法:对定期采集的质量数据加以统计分析,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判断项目系统是否存在异常。(3)动态分析法:采用各种控制图,分析质量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以判断项目系统是否存在异常。9.简述动态控制图的控制界限原理及作用。P145~P146

答:确定控制界限是制作控制图的关键,控制界限可根据数理统计原理计算得到。世界上较多国家都是采用“三倍标准差法”,即“3σ”方式确定控制界限。以质量特性值(统计数据)的平均值作为中心线;以中心线为基准上移3σ确定为控制上限,下移3σ确定为控制下限。10.XR控制图的绘制步骤是什么?P151~P153

答:(1)若项目实施条件基本相同,且实施过程相当稳定,则可依据以往的经验数据,确定控制图的中心线和控制界限。

(2)若没有可靠的经验数据可供参照,则应该按以下步骤制作控制图: ① 收集数据;② 数据分组;③ 建立XR图数据表;④ 计算各组平均值

X;⑤ 计算各组的极差R;⑥ 计算总体平均值X;⑦ 计算各组极差值得平均值R;⑧ 利用相应计算公式计算控制界限;⑨ 制作控制图;⑩ 在控制图上打点;11 ○标注有关事项; 11.判断控制图出现异常的原则是什么?

P176 答:判异准则:(1)控制图上的点有超出控制界限的。

① 连续25个点中有超出控制界限;② 连续35个点中有1个以上的点超出控制界限;③ 连续100个点中有2个以上的点超出控制界限;(2)控制图上点的排列分布形态出现“链”、“偏离”、“接近”、“倾向”等异常现象的。(3)点出现在CL2至CL3之间时。① 连续3点中有2点集中在控制界限;② 连续7点中至少有3点集中在控制界限;③ 连续10点中至少有4点集中在控制界限; 12.相关分析有何用途?如何进行相关分析(如何利用相关图进行相关分析?)P185 答:(1)相关分析的用途:在项目质量控制中,相关分析可用来研究质量特性与某些因素之间、质量特性之间、因素与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具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 定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③ 对所确定的关系进行可信度分析、统计检验;② 从影响某一质量特性的若干个变量中,分析判断各变量的显著性;

(2)相关分析:利用散布图对两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作定性分析;利用相关系数鉴定法和中位数鉴定法对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作定量分析。

13.如何对散布图进行观察分析?

P185~P186 答:通过观察散布图上点的分布状况,可看出两种数据之间是否有相关关系,以及关系的密切程度。在散布图中,当x值增大时,y值有相应增大或减小趋势,则认为两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否则不相关。

实际作出的散布图有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类型:(1)正相关;(2)负相关;(3)不相关;(4)非线性相关; 14.项目质量开发阶段质量管理的内容是什么?项目开发阶段的质量管理,是项目质量管理的起点,是项目质量管理的关键阶段。其主要内容包括:搞好质量设计;控制质量设计;进行质量预控; 15.说明中位数检定法的步骤。P190~P191 答:中位数检定法又称符号检定法,是一种简易方法,其检定步骤如下:

(1)制作散布图;

(2)在散布图上画出垂直中位线和水平中位线,使得图上再垂直(水平)中位线左右(上下)的点数相等;(3)区域编号并记点数;

(4)求对角区域的点数之和与总点数;(5)与中位数检定表比较并加以判断;

判定数 > n(Ⅱ)+ n(Ⅳ)呈正相关; 判定数 > n(Ⅰ)+ n(Ⅲ)呈负相关;

16.如何控制项目设计的质量? P217~P218 答:设计方案确定后,项目开发、设计人员就必须严格按方案要求进行设计,保证设计质量。为此,在设计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严加控制。具体工作包括:设计评审;经济分析;严格遵守设计过程的工作程序、设计跟踪。17.如何进行项目质量预控? P218~P220(论述)

答:项目质量预控就是针对控制对象预测造成质量问题的因素,拟订质量控制计划,设计质量程序,制定检验评定标准,提出解决有关问题的对策,编制质量控制手册等。具体工作包括:① 影响因素预测;②拟订质量控制计划;③ 设计控制程序;④ 制定检验评定标准; ⑤ 确定对策;⑥ 编制质量手册;

18.事前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P223~P223(论述)答:在项目实施前所进行的质量管理就是事前质量管理。

(1)事前质量管理的重点是做好项目实施的准备工作,且该项工作应贯穿于项目实施全过程,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技术准备、物质准备、现场准备、组织准备。

(2)准备是项目实施的前奏,对项目的优质完成产生直接影响,且对项目质量起到一定的预防、预控作用。因而,应重视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其重点工作包括:

① 开展技术培训;

② 严把材料质量关。具体包括:原材料(半成品)质量检验、原材料(半成品)质量管理。③ 进行必要的模拟试验;

19.如何进行工序质量管理? 答:工序质量管理就是对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管理和对活动效果的质量管理,以实现对整个项目实施过程的质量管理。进行工序质量管理,主要应注重以下几项工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主动管理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及时检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

20.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包括哪些内容? 答: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包括两部分内容:(1)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具体应用于质量管理体系的说明;(2)对其它问题的说明。具体包括:

①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产品要求;② 质量管理体系方法;③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④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⑤ 质量管理体系评价;⑥ 统计技术的作用;

21.项目质量持续改进的特征是什么?1)持续改进是质量改进的渐进过程;2)持续改进是积极、主动的; 3)持续改进的内容是广泛的;(4)项目质量的持续改进与相关组织的持续改进是密切相关的;(5)持续改进的目的是提高有效性和效率,确保实现预期目标;

22.质量管理过程模式包括哪些内容? P 257

答:质量管理过程模式将“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和“测量、分析和改进”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四大板块”。并以“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要求为输入,以提供给顾客(和其他相方)满意的产品为输出。通过信息反馈测定顾客满意程度,从而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

23.进行项目质量持续改进需要转变哪些观念?

从项目质量管理的发展历史中,可归纳出有关项目质量持续改进的一些重要观念的转变:从事后检验到事前预防;从项目到过程,再到全过程;从部分人员到全体人员;从项目到顾客,再到社会和环境的需要;从控制到改进,再到进步;

24.什么是项目质量成本?项目质量成本包括哪些内容? 答:项目质量成本是指为了将项目质量保持在规定的水平上所需的费用。它是保证和提高项目质量而进行的质量活动所支付的费用和由于质量事故所造成的损失之和。项目质量成本一般可分为预防成本、鉴别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25.标准化在项目质量管理中有哪些作用?标准化是质量管理的四大支柱之一,对保证和提高项目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为质量管理提供目标和依据;建立项目实施的最佳秩序;实现科学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增加企业竞争能力;提高项目质量;推动技术进步;

26.简述项目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有效进行项目质量管理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个条件就是做好项目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基础工作做得越好,项目质量管理效果就越显著。项目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主要包括:质量教育工作;质量责任制、标准化工作、计量工作、质量信息工作、项目质量文化等。

27.对技术人员如何进行质量教育? 对于技术与管理人员的质量教育应该进行知识更新和补充,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科学进步的要求。因此,质量教育的内容是在质量意识教育、质量管理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尚需增加以下的教育内容: ① 质量管理常用方法;② 概率分布与统计推断;③ 工序质量控制;④ 抽样检验;⑤ 感官检验; ⑥ 方差分析与正交试验设计;⑦ 相关于回归分析;⑧ 参数设计和容差设计;⑨ 可靠性基础;⑩ 质量咨询诊断;11 ○质量的经济效益;

第二篇:科研项目管理规定

深圳市港桐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研发项目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公司研发项目的管理,保证研发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研发经费的有效使用,推动公司技术创新活动的全面开展,发挥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研发项目要紧紧围绕公司即定的产业发展方向,大力支持全体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加技术创新活动并承担各类研发项目。

第三条 研发项目分为创新产品类、技术改造类。管理部门为公司研发中心。

(一)创新产品类是指全新产品功能的开发和研究,包括全新的产品结构、全新产品芯片组、全新产品功能等的研发。

(二)技术改造类是指基于现有的产品基础,对产品的外观、构造、技术参数、设计回路等进行的改型或升级,以及对新的生产技术、工艺方法、生产设备的研发,以达到更优化产品质量、产品升级换代、降低成本、更好满足市场需求的研发项目。

第四条 研发部根据市场反馈及各部门的提议,经评审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后,提出立案申请,交由公司管理层审批后正式立案研发。列入计划研发项目的执行和日常管理工作,由项目担当负责组织实施,研发部门负责人负责项目的跟进、阶段性评审、总结和资金、技术把关等。

第五条 公司对研发人员实施绩效考核管理制度,给予其相应的奖励,包括职称评定、岗位定级、科技进步奖、奖金等。深圳市港桐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第二章 研发项目的立项

第一条 研发部门在进行研发课题选择时要围绕着公司的发展定位和先进的科技水平要求进行,即在范围内确定项目。

第二条 研发人员可随时向研发部提交研发项目立项申请,包括各项目立项书或可行性报告。

项目立项书包括如下内容:

(一)产品名称、拟参与研发人员

(二)项目开发的目的、意义及市场前景;

(三)项目的创新性及优势;

(四)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五)项目研发计划和进度安排;

(六)项目资金预计安排;

(七)项目研发主要内容简介;

第三条 对于合作开发类研发项目在申请立项时一定要明确知识产权的归属与分配问题。

合作开发类研发项目,其合作协议须经公司总裁的审查并加盖公章后,方为生效。

第四条 加强研发项目计划管理,保持计划的严肃性。研发计划一经确认,须认真执行,不得任意变动,如确需调整或改变计划,须经总经理以上批准。深圳市港桐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第三章 研发计划的实施

第一条 公司研发项目计划下达后,由各研发担当认真编制经费使用计划、项目研究工作计划,积极开展工作,确保计划的完成。

第二条 公司所有研发项目均实行项目担当负责制。项目担当是一个临时性职务,在研发项目计划表和立项书核准的范围内对研发经费的使用、人员组织与调动等全权负责,项目结束后项目担当自行解职。一个项目必须确立一个项目担当,项目担当必须为公司的合法员工。

项目担当享有以下权利:

(一)组织并安排项目组及其成员的各项工作;

(二)在研发项目计划表和项目建议书核准的范围内决定项目组研究经费的分配和使用;

(三)提出项目所需仪器设备的选型、实验室改造的设计方案;

(四)组织该项目阶段性评审或产品鉴定(评审)、登记、归档、申报专利和报奖等事项,协调与项目有关的论文、专著在发表时的署名。

(五)有权决定项目完成后所获得的奖金和由项目而获得的各种合法收入的分配;

项目担当承担下列责任:

(一)负责项目的总体设计并主持项目的工作;

(二)按规定按时向研发中心负责人汇报项目执行情况或提交阶段性报告以及其他要求提交的资料;

(三)对项目所获得的知识产权及时进行登记、申报、归档,对项目的保密负有全权责任;

(四)对项目按计划完成负责任;

(五)对项目组研发经费使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负责任;

(六)对项目实验的正常运行、安全、环保负主要责任,在实验进行过程中对项目组成员的人身安全负连带责任; 深圳市港桐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七)对项目组成员的职业道德、企业秘密和知识产权负监督责任,并对研发成果真实性负责。

(八)研发项目开发允许失败。对于失败的项目,项目担当要负责进行失败原因陈述,经公司管理层评审通过后,才可以结案。

第三条 公司拥有全部或部分知识产权的项目所形成的成果、论文、专著、报告、及有关技术资料,要及时进行专利申请和存档。在不泄露技术关键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书面发表,文章发表前必须经过公司法务专员的审查。

第四条 项目按计划执行过程中,项目担当因各种原因(如重病、工作调动等)三个月以上不能参加本项目研究工作,需另行指派新的项目担当,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第五条 研发项目按研究计划取得最终成果或重要阶段成果时,要认真进行总结。写出技术总结报告及准备有关资料,申请组织技术鉴定,项目评议,申请专利或报奖。

第六条 项目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及时跟踪国内外最新研发动态,不断调整研发策略,对能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创造,应及时以专利或技术秘密或计算机软件登记等形式进行保护。

第七条 加强保密意识,项目参与者和其他接触技术秘密的有关人员均应签订技术秘密保密协议。项目研究成果需要按技术秘密处理的,项目组制定技术秘密保护方案,并报公司备案。

第八条 为了使项目成果及时、充分地获得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准备申请专利的项目,在申请专利之前,发明人或设计人应避免通过发表论文、成果展览、产品演示、广告和公开使用等方式公开技术,项目成果进行鉴定之前必须由研发部进行申请专利或登记计算机软件等保护措施的必要性审查,凡认为有必要的,均应申请专利或登记计算机软件后方可鉴定。深圳市港桐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第四章 研发项目验收

第一条 项目的验收可以采取现场验收、评议或鉴定的方式,由研发部根据情况确定验收方式,并组织公司内有关人员形成项目验收组进行验收。

第二条 研发项目验收时的指标评定,以品质部门的检测数据为准,需要时由指定的检测机构出具检测报告。

第三条 列入公司研发计划的项目,实施结束后,由项目担当提交总结报告并结案。

第四条 各项目在完成研发工作后、申请技术鉴定或项目评议时,必须向公司研发中心移交项目档案材料,成果鉴定或项目评议的有关资料和研究计划完成情况简表,经费使用情况结算表等。

第五条 公司研发部负责人定期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凡出现以下情况者,暂停项目的进行并报公司管理层,根据情况追究当事人责任,提出处理意见。

(一)项目按计划执行过程中,因项目担当调动或其它原因使研究工作不能按合同进行。

(二)不具备继续实施条件;

(三)擅自停止执行或改变研究计划;

(四)违反有关的规定。

第六条 凡列入公司计划的研发项目,项目组均需按项目或专题立卷归档。研发项目档案主要包括下列书面、电子、图片等相关材料:

(一)研发任务的市场调研报告、立项书、计划任务书、协议/合同文本以及相关资料、政府主管的批示或批准通知书等。

(二)研究过程的有关技术资料(实验/测试记录、数据、图片)、研究/分析报告、研发成果产出文稿、管理材料以及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等。深圳市港桐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第五章 研发经费核算制度

为了有效地划分各研发项目的成本费用,经研究决定,特制定本研发项目核算管理制度:

第一条 财务部按研发费用在管理费用下建立研发费用二级明细账,按具体研发项目设置三级会计科目,研发费用明细账账会计科目如下:

1、研发人员工资、奖金、补贴、社会保险;

2、项目必要的仪器设备费、模具费、样板费、材料费、动力水电费;

3、为研发项目发生的资料费、复印费等;

4、为研究项目进行调研和参加有关学术会议的差旅费;

5、支付研究项目的测试、加工、设计等费用;

6、邀请院外学者来公司进行研发、学术活动的报酬与费用;

7、科技查新费、检测费;

8、成果鉴定、评审、报奖、申请专利、参加技术市场等各种开支;

9、直接用于研究开发项目设备折旧的以及归属于研发部门的行政用办公设备的折旧费

10、其它符合研发经费管理制度及规定的有关费用。第二条 财务部按实际发生项目经费进行分类归集。

第三条 研发项目材料的定价,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分别按照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移动法或个别计价法定价。

第四条 各项目费用的分摊和划分:

1、房屋租金按研发部门使用面积分摊房屋租金;

2、水电费根据研发部门各月实际使用水电度数核算;

3、直接属于研发部门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直接记入研发经费折旧费用会深圳市港桐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计科目;

4、凡研发和生产共用的生产设备根据研发项目使用的实际月份按照当月实际折旧额的4%分摊研发折旧费;

5、办公电器设备折旧费用的核算,凡属研发部门的办公设备折旧,全部记为研发费用——折旧费。

房屋租金、水电费、折旧费的分摊在各项目投入时间和完工时间内按比重分摊。已经完成研发过程转换为产品的项目不再分摊以上费用。

6、研发材料试制费、研发领用材料费的核算:

根据研发部门按具体项目填写的研发材料领用申请单上项目试制(或者研发)材料明细直接归集该研发项目原辅材料或者试制费明细会计科目;

7、其他支付的研究项目的测试、加工、设计、资料等费用按项目实际发生费用直接计入该项目会计科目;

8、研发人员市场调研和出国考察费用,按实际发生进行归集。第五条 研发项目费用管理的其他具体要求

1、凡属研发项目领用材料:需在材料领料单上填写研发领用或者试制领用字样,并写上具体项目名称;

2、仓库人员须将研发领料单送交财务部,财务部及时核算归集入账;

3、财务人员每月中将上月各研发项目经费发生实际状况汇总向公司总经理反馈,以便公司和研发中心及时了解研发经费发生情况,对各项研发经费进行分析,对于不合理的费用进行控制;

4、凡研发项目已经完成,财务部必须将应该项目发生的全部实际费用按明细科目汇总向研发部门和公司汇报,以便了解该项目发生的全部费用状况,对于该项目超预算的费用,研发部门必须了解情况并给予解释说明; 深圳市港桐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5、财务部对研发费用的归集必须准确,保证各项研发费用发生客观、真实和可靠。

第三篇:科研项目管理考核办法

杭州娃哈哈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管理制度

科研项目管理考核办法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杭州娃哈哈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第一章 总则

一、考核对象

本考核办法仅对仅对研发项目全体员工适用,包括以下对象:  项目经理  项目组成员

二、考核目标

通过评价被考核对象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培养员工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建立上下级之间的沟通渠道,帮助员工发现工作中的不足,使之在今后的工作中得以加强。

三、考核方法

考核模式采取按项目组织架构关系,逐级考核,逐级汇报的模式,如下图:

   项目经理负责考核本项目组内全体成员,并向项目管理团队汇报; 项目管理团队负责考核各项目经理,并向总经理汇报; 总经理负责考核项目管理团队。

 若部分时间员工未属于任何项目,则由所属部门直接考核。

第二章 项目成员的考核

一、考核周期

常规考核周期为月度考核,项目经理须在每个月度的第一个周内完成对项目组成员上月度的考核。项目考核为不定期考核,当项目组人员离开项目时,距上次对其考核或尚未考核时间超过两周时,人员离开须进行项目考核。

二、考核内容及评价方法

考核包括六方面的内容:工作技能、工作任务、工作质量、工作态度、团队合作性、纪律仪表,每方面分为五个级别来评价,分别以ABCDE来表示,具体描述如下:

1、工作技能

按照个人相应职位要求评价,评价方法如下:

2、工作任务

评价一个考核周期中的平均工作量饱和度。评价时应按照被评价对象的工作能力与实际完成的工作量来对比。

3、工作质量

评价一个考核周期中所完成的工作的质量情况。

工作质量考核的是对工作成果的质量评价,评价时对比项目经理安排工作任务时的质量要求,按质量问题的严重程度来划分。

该项考核同时也对项目经理提出一个要求:安排工作任务时需要明确工作质量要求。

4、工作态度

评价一个考核周期中所表现出来的工作态度。

5、团队合作

评价一个考核周期中所表现出来的团队合作性。

6、纪律仪表

评价一个考核周期中所表现出来的团队合作性。

三、综合相对评价

该项评价为一个项目组范围内的相对评价,可根据前面六项的考核结果,并参考其他未列入考核内容方面的因素,由项目经理完成。

该项评价结果,从人数分布来看,总体应呈现菱形分布状态,否则若非有合理的说明,考核结果将视为不合理,需重新考核。

即,应该符合下面这个公式: A≈E < B≈D < C

四、考核流程

第三章 项目经理的考核

一、个人基本考核

项目经理需完成与项目成员相同的基本考核,考核频率及考核内容参见第二章。

二、项目阶段考核

以下考核内容将在项目阶段评审时进行考核。

1、项目进度

对比项目计划来考核。

2、项目质量

3、项目成本

4、风险控制

考核项目经理的风险控制能力,包括发现风险点的能力以及风险防范的能力。

5、团队建设

6、客户满意度

三、综合相对评价

考核对象范围为正在实施的全部项目的项目经理,评价方法参加项目成员考核部分。

四、考核流程

项目经理的考核流程与项目成员的基本一致,参见第二章。

第四章 考核结果

一、考核结果

技术管理部门负责汇总对项目成员及项目经理的考核结果,并根据各方因素,完成全体员工的综合相对评价。

全体范围内综合相对评价结果中获得A、B评价的员工将全体公布,获D、E评价的员工,技术管理部门将单独通知并望改进。

二、考核

考核将以月度考核为基本依据,按照以下评分方法计算:  基础分数为0  获A一次加5分  获B一次加3分  获C一次加2分  获D一次加1分  获E一次减2分

奖项及年终奖金的评定,将以最终的得分作为重要依据。

第四篇:项目管理PPT总结

篇一:科研项目管理ppt总结

第一节 科研项目质量管理概述

1质量管理发展的动力: 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质量管理经历了质量检验、统计质量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福特制”奠定了质量管理的学科基础:传统质量管理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在“质量环”基础上,是生产者为主导的质量管理。现代质量管理从项目的设计、开发、生产和服务全过程管理。

2产品:过程的结果。通用的四种产品:

——服务 :通常是无形的,是为满足顾客的需求,供方和顾客之间在接触时的活动以及供方内部活动所产生的结果。如医疗、运输、咨询、金融贸易、旅游、教育等。服务特性包括:安全性、保密性、环境舒适性、信用、文明礼貌、以及等待时间等。

——软件:通常是无形产品。如计算机程序、字典、信息记录等。

——硬件:通常是有形产品,是不连续的具有特定形状的产品。如电视、建筑、机械零件等。

——流程性材料:通常有形产品,是将原材料转化成某一特定状态的有形产品,其状态可能是流体、气体、粒状、带状。如润滑油、布匹,其量具有连续的特性,往往用计量特性描述。

3.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特性可分为固有特性和赋予特性分为“明示的要求”、“通常隐含的要求”和“必须履行的要求”三大类.4.质量管理: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注: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质量管理是组织全部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质量管理必须由最高管理者领导并对质量管理负责,各级管理者应承担相应的质量管理职责。质量管理是一项协调的活动,它是通过建立、运行和保持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来实施的。

5.过程 :一组将输人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过程,通常称之为“特殊过程”。

6.过程方法: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通过利用资源和实施管理,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活动,可以视为一个过程,诸如设计、制造、服务、决策等都可视为一个过程。一个过程的输出往往直接成为下一个或几个过程的输入。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过程方法.7.科研项目是非程序化的创造性劳动,其管理过程是在一般项目管理过程的基础上,结合科研项目的特点,以管理过程为基础进行质量控制。主要目的就是要保证科研项目能够在合理的工期内,用尽可能低的成本达到尽可能高的质量水平。项目质量管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项目工作质量的管理,其二是项目产生物的质量管理。科研项目质量管理应结合科研项目的特征。科研项目的特点决定了科研项目的质量目标很难完全用量化的方法控制,是定性和定量方法的结合,对科研项目的质量计划往往也是作部分安排,随科研进展不断修正,实现其质量目标

8.创新过程步骤:研究创新机会;选择一个创新机会;制定多可选的解决方案,适用时包括制作初步样品;选择一个解决方案,制定完整的设计规范,使组织能够进行开发和阶段性审查;开发解决方案,制作样品进行应用测试;如适用则实施该方案。

9.质量兴业:一是提高企业质量意识,加强行业诚信自律。二是开展行业质量调研和质量对比分析。三是加强标准建设,开展达标备案.四是提高企业质量管理能力.五是推进工业企业品牌建设。六是组织开展行业质量攻关。

第二节 科技研发与质量管理

1.项目:由一组有起止日期的、相互协调的受控活动组成的独特过程,该过程要达到符合包括时间、成本和资源的约束条件在内的规定要求的目标。

项目管理:对项目各方面的策划、组织、监视、控制和报告,并激励所有参与者实现项目目标。

项目管理计划:规定满足项目目标所必须的事项文件。

质量计划:对特定的项目、产品、过程或合同,规定由谁及何时应用哪些程序和相关资源的文件。

2.研究所创新文化建设内涵的发展: 一是要真正形成既能在既定目标下集中攻关,又有充分的学术自由,既能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又能充分发挥高水平科技专家个人创造性的环境; 二是要倡导求真唯实、鼓励创新、严谨严格的科学精神,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有利于青年脱颖而出的文化氛围。

3.科技研发的一般流程:产品规划、概念设计、初样设计、详细设计、设计确认、设计定型等阶段组成,可指导科技研发活动,做到高效能、高质量的产品设计和开发工作。进行科技研发时,首先要考虑如何保证质量特性来满足技术要求.4.科技研发的能力表示就是:产品,它具有以下的意义:

1、是科研院所的生存和发展需求;

2、是体现科研院所科技研发的能力;

3、是科研院所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5.现代项目管理包括:质量管理、时间(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范围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等9 个知识领域,其中质量、进度、成本是项目管理中重要的三大管理目标,它们相辅相成,对立统一 6.科研项目三个特点:时间上的不确定性;成本构成复杂;项目成果的独特性。

7.科技产品:是指在实验或理论上有创造性,有一定科学水平和实用价值的新理论、新认识、新规律、新技术、新方法、新器材、新

药物等.文章、专著、诀窍、专利、成果鉴定、科技奖励 8.现代质量管理理论是建立在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全过程基础之上,研究关于质量的策划、控制、保证和改进的理论和方法,并系统性地对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进行质量管理,其核心思想是以“顾客满意”作为衡量质量的标准。所以现代质量管理本质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质量管理

9.质量管理的作用: 1.凝聚功能:在组织内建立共同的质量价值观和质量目标2.引导功能:不再是完全封闭的管理模式,而是更开放的网络型管理模式3.激励功能:内在的质量精神构成巨大的精神力量4.规范功能:体现了组织员工的共同的质量信念,对每个员工都有约束和规范作用5.反馈功能:成功的组织对社会风气和社会文化有一定的影响。

第三节 科研项目一般流程介绍

1.科研项目的种类:

1、国际合作课题

2、国家部委、科技部、总装和民口配套的科研项目和研究任务,获得立项及中标课题

3、省科技部门立项及中标课题

4、中科院知识创新课题

5、研究所自选的课题

6、其他项目或课题(开发课题、横向课题等)

2.四个率先: 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3.第四节 配套项目质量管理要求

第三条 科研项目管理遵循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程序规范、决策科学、实施顺畅、监督有力、考核严密的原则。

第四条 科研项目分为基础研究类、技术研究与开发类和工程研制类三类。

基础研究类项目是指探索新原理、新概念、新方法,并进行原理性验证的研究项目;支撑行业发展的技术基础项目。

技术研究与开发类项目是指运用基础研究和其他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开展单项或若干项新技术研究开发或验证,从而形成实用新技术或基础性产品的研究项目。

工程研制类项目是指集成相关技术研究成果,研制开发可直接交付使用或直接推向市场的新型号、新产品或新系统的项目。

第五条科研项目管理按阶段划分为:规划与指南、论证和审批、计划、组织实施、验收与后评价五个阶段。

第十一条 gf科工局负责编制科研项目规划或指南,用于指导科研项目的论证和审批。科研项目规划与指南的时间期一般为五年,也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第十二条 科研项目规划与指南按照gf科技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根据实际需要分科目编制。应包括总体发展目标、发展思路、重点支持的领域和方向、重大科研项目、政策措施等。

第三章 论证和审批(共六条)第十五条 科研项目应按照规划或指南,分类进行论证和审批。原则上应审批科研项目建议书和任务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于特定研究需求,gf科工局可发布科研项目申报通知,部署科研项目的论证工作。

特别重大、复杂的工程研制类科研项目也可视具体情况分阶段审批,但应在科研项目建议书批复中明确审批节点与要求。在规划与指南或申报通知中已明确立项的科研项目,可依据规划或指南要求,直接论证和审批科研项目任务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不再审批科研项目建议书。

第十七条 科研项目建议书的申报审批程序:(一)论证申报(二)形式审查(三)专家审查与评估(四)审查与评估意见反馈(五)批复。

第十九条 科研项目任务书的申报审批程序:(一)论证申报(二)形式审查(三)专家审查与评估(四)审查与评估意见反馈(五)批复。

第二十条 有关部门和单位在上报科研项目建议书和任务书时,必须提交科研项目诚信承诺书,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申报渠道的唯一性做出承诺。

第二十一条 gf科工局负责编制下达科研项目计划。计划是科研项目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的重要依据,明确当年科研任务的目标要求、主要研究内容、科研进度节点和成果形式、经费安排数等。

第二十二条科研项目计划申报和下达程序:

(一)部署编制。

(二)建议申报。

(三)综合平衡。

(四)审批下达。

? 第一节 配套项目质量管理的要求

第二十三条 科研项目申请列入计划,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符合计划安排原则和重点支持方向;

(二)首次列入计划的科研项目,应符合批复启动时间和预算管理的要求;

(三)结转安排的科研项目,其上一计划执行情况良好,本计划研究内容、进度节点和具体指标明确;(四)承研单位没有受到gf科工局有关处罚;

(五)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

? 第一节 配套项目质量管理的要求

第五章 组织实施(共十条)

第二十七条 有关部门和单位应于每年6月和12月底前将科研项目实施进展情况、经费使用情况、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建议等向gf科工局报告。

第二十八条gf科工局直接或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抽查、现场检查、阶段评审等多种方式,对科研项目进展、预算执行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对于研究周期超过2年(含)的科研项目,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检查。

? 第一节 配套项目质量管理的要求

第二十一条 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关部门和单位及承研单位不得擅自调整批复内容。出现以下情况的,按程序上报gf科工局,由gf科工局或委托有关部门和单位审批调整。

(一)改变科研项目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或技术指标的;

(二)增加中央财政科研经费或提高中央财政科研经费比例的;

(三)主要承研单位发生变更的;

(四)研究周期预计需要延长1年以上的;

(五)国家规定的其他情况。

? 第一节 配套项目质量管理的要求

第三十二条 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以下情况,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及时报gf科工局审批终止科研项目:(一)因技术发展或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使科研项目已失去研究开发意义;

(二)由于时间推移,技术、经济指标低于国内已有同类水平;

(三)技术方案和技术指标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并无有效解决办法;

(四)科研经费或配套的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基本建设计划无法落实;

? 第一节 配套项目质量管理的要求

第三十二条 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以下情况,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及时报gf科工局审批终止科研项目:(续)(五)承研单位的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发生重大变更,致使项目无法按计划继续进行;

(六)因不可抗拒因素致使科研项目无法按计划进行。

? 第一节 配套项目质量管理的要求

第三十三条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以下情况,gf科工局可直接做出撤消科研项目的决定:

(一)已列入国家其他科研计划,重复申报;

(二)挪用中央财政科研经费;

(三)组织管理不力,严重影响科研项目顺利实施或发生重大失泄密事件;

(四)监督检查中发现重大违规违纪行为;

(五)弄虚作假,未在科研项目诚信承诺书中如实说明情况;

(六)连续2年未按计划要求完成研究任务;

(七)国家规定的其他情况。

? 第一节 配套项目质量管理的要求

第六章 验收与后评估(共九条)

第三十七条科研项目研究工作完成后,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在最后一批科研计划下达后12个月内,组织承研单位编制完成验收申请报告,报gf科工局申请验收。不能按期提请验收的项目应专题报告gf科工局申请延期。

验收申请报告包括科研工作总结报告和财务决算审计报告。科研工作总结报告主要包括:研究工作总结,经费决算报告,主要科研成果及知识产权报告,工艺规程、技术标准,相关图纸和数据、软件、样品试验或试用报告、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等与研究工作有关的材料。

科研项目申请验收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一)全面完成批复的各项工作内容;(二)达到批复的技术指标和工作目标;(三)完成了财务决算审计,有明确的审计结论;(四)按档案部门规定完成归档资料编写。

第四十条 科研项目验收主要核查以下内容:(一)批复文件中规定的各项目标和内容完成情况;(二)经费使用情况;(三)研究成果试用(使用)及应用情况;(四)研究成果的意义和水平;(五)知识产权管理及成果转化情况。

(一)编制项目建议书和研究任务书(工程研制类项目含转阶段、主要分系统转包与分包的建议);

(二)制定项目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按照项目计划和预算安排开展研究工作,合理使用经费,保证项目进度;

(三)按要求提供项目实施进展情况、经费使用情况等有关信息;(四)对需要调整的项目,及时编制调整方案;

(五)配合做好财务决算审计、验收等工作;

(六)知识产权申报及管理。

第五条 承研单位是项目实施责任主体,其法定代表人是实施管理责任人,承担的责任主要包括:

(一)负责审查编报项目建议书和研究任务书;

(二)负责审查项目研究方案、实施计划,按要求上报项目计划和预算建议,保证按规定及时拨付项目经费;(三)对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应当及时协调处理。负责每半年向主管部门报送项目实施进展情况、经费使用情况等有关信息;

(四)对需要调整的项目,负责及时审查编报项目调整方案;

(五)负责做好财务决算审计、验收等准备工作;

(六)按国家有关规定实施知识产权和成果管理。

第六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中国科学院,省、自治区、直辖市gf科技工业管理机构,中央直属企业,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部门(以下称主管部门)是项目组织管理责任主体,承担的责任主要包括:(一)组织审查、上报项目建议书和研究任务书;

(二)组织审查项目研究方案、实施计划,审查汇总上报项目计划和预算建议,按规定及时申请、拨付项目经费;

第六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中国科学院,省、自治区、直辖市gf科技工业管理机构,中央直属企业,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部门(以下称主管部门)是项目组织管理责任主体,承担的责任主要包括:(续)(三)组织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协调处理项目实施中的问题,及时报告重大问题,每半年向gf科工局报送项目实施进展情况、经费使用情况等有关信息;

(四)对需要调整的项目,及时组织上报或审批调整方案;

(五)组织上报工程研制类项目的转阶段申请;

(六)组织上报项目验收申请,或按要求组织项目验收工作。

第七条 项目实施成效显著的,gf科工局按有关规定对责任人、承研单位、主管部门给予表彰奖励。

第八条 项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可抗力因素除外),对于未按规定履行相关责任的实施责任人,gf科工局向有关方面提出经济处罚或行政处分建议,并在3年内不受理该责任人申报的科研项目:(一)前期工作存在问题,对项目实施造成严重影响;

(二)擅自调整批复内容,重大调整事项未按规定及时提出调整建议,造成严重后果;

第八条 项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可抗力因素除外),对于未按规定履行相关责任的实施责任人,gf科工局向有关方面提出经济处罚或行政处分建议,并在3年内不受理该责任人申报的科研项目:(续)(三)实施进度拖期超过批复周期1年以上;

(四)未按有关规定使用科研经费;

(五)其他违反本办法的行为。

第九条 项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可抗力因素除外),对于未按规定履行相关责任的实施管理责任人,gf科工局向有关方面提出经济处罚或行政处分建议:

(一)未对项目前期论证工作严格审查把关,对项目实施造成严重影响;

(二)未及时协调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问题,造成严重后果;

(三)未按规定及时上报调整事项;

? 第一节 配套项目质量管理的要求

第九条 项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可抗力因素除外),对于未按规定履行相关责任的实施管理责任人,gf科工局向有关方面提出经济处罚或行政处分建议:(续)

(四)3个以上项目实施进度拖期超过批复周期1年以上;

(五)所在单位预算执行率低于由gf科工局负责预算分配的gf科技工业科研经费平均执行率20%以上;(六)截留、挤占科研经费;

定义

3.1 研制项目专用规范(规格书,下同)program-peculiar specificeations 在wqzb研制项目中,用以规定技术状态、特定工艺、特定材料的基本技术要求(包括确定这些要求是否得到了满足所需的检查、试验程序和方法)的一种文件。它是使用方和承制方签订合同、进行交付或验收活动的依据。研制项目专用规范包括系统规范、研制规范、产品规范、工艺规范的材料规范5种类型。

4.1 计划、合同和经费管理要求

4.1.1 wqzb的研制,应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的wqzb研制中长期计划或按计划程序批准的项目为依据,实行国家指令性计划下的合同制。4.1.2 计划管理与合同管理应协调。4.1.3 wqzb研制合同的订立和管理应遵循《wqzb研制合同暂行办法》等的规定。4.1.4 只有根据《wqzb研制单位资格审查暂行办法》取得“wqzb研制许可证”的单位方可承担wqzb研制任务、参加合同的投标。4.1.5 常规wqzb、战略wqzb和人造卫星的研制,应分别按照《常规wqzb研制程序》等程序开展研制工作,并根据研制程序进行分阶段管理和决策。4.1.6 wqzb研制经费应按合同规定的研制进度和及相应的投资强度进行拨款,研制经费的核算应遵循国家财务会计制度以及国防科研费核算管理的有关规定。

wqzb研制阶段划分如下:

a.常规wqzb研制项目一般划分为论证阶段、方案阶段、工程研制阶段、设计定型阶段和生产定型阶段; b.战略wqzb研制项目一般划分为论证阶段、方案阶段、工程研制阶段和定型阶段。

c.人造卫星研制项目一般划分为论证阶段、方案阶段、初祥研制阶段、正样研制阶段和使用改进阶段。

5.4 方案阶段的管理

方案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根据批准的《wq系统研制总要求》进行wq系统研制方案的论证、验证,形成《研制任务书》。

方案论证、验证工作由承制方组织实施,进行系统方案设计、关键技术攻关和新部件、分系统的试制与试验,根据装备的特点和需要进行模型样机或原理性样机研制与试验。

《研制任务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主要zs技术指标和使用要求;

总体技术方案;

主要系统和配套设备、保障设备方案;

研制总进度及分阶段进度安排意见;

样机试制数量;

研制经费概算(附成本核算依据和方法说明);

需要补充的主要保障条件及资金来源;

试制、试验任务的分工和生产定点及配套产品的安排意见;

开展可靠性、维修性、标准化等工程工作,制定各工程专门计划; 落实研制、协作、加工、物资、引进、技术改造、基本建设等计划;

提出试制工艺总方案,并按照gjb 1269进行工艺评审工作;

需试验基地和部队提供的特殊试验的补充条件;

按照有关国家军用标难编制《研制任务书》。

工程研制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根据批准的《研制任务书》进行wqzb的设计、试制、试验工作。

5.5.1.1 承制方应根据研制合同要求开展设计工作,其主要任务包括:

a.完成全套试制图样,按照有关国家军用标堆编写产品规范、工艺规范、材料规范草案,并制定其他有关的技术文件; b.按照gjb1269对试制图样进行工艺评审,评审设计的可生产性; 5.5.1.1 承制方应根据研制合同要求开展设计工作,其主要任务包括:(续)

c.进行软件的开发测试;

d.完成样品试验件的制造和相应技术文件的编制;

e.制定试生产计划,确定生产所需的人力、物力并计算试制批成本;

f.设计、组织试制生产线;

g.完善综合保障计划,进行各保障项目的设计、试验和鉴定。篇二:项目管理培训心得总结

项目管理培训心得总结

通过此次两天的培训达到了整个项目从开始立项分析,计划安排,任务分解,计划实施至最后的项目验收整个一个流程的熟悉。中间各个环节的具体内容,注意事项,方式方法也都有了一个大概的明晰。基本上就一个项目的认识上上了一个层次,这里培训只作为一种方式方法的灌输,后面在实际工作中还要区别对待,融会贯通。但是就杨飞老师讲解的一些关键点在工作中还是有必要去照做的。比如在项目(事情)的计划上,由大及小的步骤去安排,设立项目阶段的里程碑,任务分解对事不对人,具体的实施那就按照任务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课上,对于一些项目中遇到的问题大家也都有提出了自己的认识,老是也都做了详细的解答,这些也都是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碰到的。通过老师的具体讲解也都找到了答案。如何做好项目的激励,成员的激励,目标愿景的描绘。科学的做好计划,及任务分解,实施都是有一套体系的。但在项目中也不能把项目经理的工作想象的无懈可击,期间会出现一些风险,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对项目本身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而做好项目的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的安排可以极大的缓解,而不是消除风险带来的项目影响。这也对项目人一个更全面,高级,思维缜密的一个要求。老师认为的项目管理或者说管理是一个个人魅力的事业,一种平衡的艺术,一点不错。课程上学的是手段是工具,毕竟人才是最关键的,管理好项目就是要管理好人。把项目成员团结在一起做事情是关键点。但是在实际中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不过我们可以通过课程上讲到的一些方法,辅助去开展工作。比如愿景描述,激励,工具的使用,承诺书,私下的沟通等都可以很好的把项目管理做好。

虽然作为一名测试工作者,在项目中是一个从事产品质量把控的工作,能够深刻理解这个项目的流程,对做好测试工作也是有帮助的。如在平时的测试工作开展上同样是要考虑,资源,成本,计划,安排,执行,风险,结果收集的一系列问题。而要克服这些问题就要在测试之前确定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知道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如何验收做好了,这一系列的问题是做好测试项目的关键点。至于在过程中如何做好计划的准确实施,风险把控也都是和之前说项目的道理一样。

最后感谢公司提供这样一个机会去参加此次培训。篇三:项目管理培训总结

项目管理培训总结

——新产品研发与项目管理

为适应公司统筹产能提升和管理机制的完善工作,在公司人力资源部的精心组织安排下,于2014年2月14日,公司派遣我与另一位旁听同事前往云南白药集团昆明总部进行为期5天“项目管理培训”,对此,我表示由衷感谢公司领导对我所给予了厚望!在开班典礼上,公司总经理进行了开班动员,使我们明确了进行项目培训的重要性。本次为我们安排的培训内容通俗易懂、丰富多彩,既有理论讲解,又有案例分析,让人能较快的吸收和理解。经过培训,使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感觉受益匪浅。通过对项目管理相关课程的学习,使我对项目管理在工作中作用有了新的认识。这对于一个长期从事技术研发工作,缺少系统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我来说,从本次培训中收获了很多,对我后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

下面我从新产品研发角度谈谈参加项目管理培训的心得体会:唐诗咏 一个新产品研发任务就是一个项目,完全遵循项目生命周期的规律,项目管理贯穿于新产品研发的整个过程中。项目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项目立项期、项目启动期、项目发展成熟期以及项目完成期。

一、项目立项期

项目立项期在新产品研发中对应于可行性分析阶段。一个科研项目开始前,通常会针对客户提出的需求,现场使用条件,科研人员需要用大量的时间来确认项目的规模、人员、资金、成本费用估算和预期效益分析。然后将项目计划和成本估算,以书面的方式把将可行性研究报告上级部门和客户进行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以决定项目是否开展。

本阶段的特点是,对成本和工作人员的需求量较少,项目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较高,项目的成功概率较低,在这一阶段,项目涉及人员的能力对项目产品的最终特征和最终成本的影响力是最大的。

二、项目启动期

项目立项期在新产品研发中对应于立项阶段。通过与客户的沟通和对现场使用条件的摸底,若达成一致意见,则可对该项目进行立项。该阶段的任务是制定项目计划任务书,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项目计划进度,组建项目实施团队,成立项目组。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提出解决需求或问题的方案。依据对项目的需求分析,提出计划与预算,并对下一阶段的项目实施进度进行具体规划,其中涉及组织责任分派、任务分工等一系列问题。

三、项目发展成熟期

在新产品研发过程中,该阶段对应于实验室研究、配方优化、阶段性评估、小规模工业试验、工业试验等阶段,也是新产品研发最艰苦的阶段。该阶段需要项目组成员之间通力合作,加强沟通。此阶段项目第一负责人将会按照项目计划任务书的要求进行项目的各个方面的控制,按照计划进行项目质量的进度的管理,在项目具体执行中完善计划,使项目目标的最终实现,达到客户使用要求或满足现场使用要求,并在预算内按时完成。

在项目计划和实施过程中的特点是对成本和工作人员的需求量逐渐增多,项目的成功率随着项目的进行逐步提高,而参与项目的人员对项目最终产品和最终成本的影响力逐渐削弱。

四、项目完成期

在该阶段,主要进行外围数据收集于整理,撰写相关技术文件,申请鉴定。这一阶段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评估项目绩效,以便从中得知该在哪些方面改善,在未来执行相似项目时有所借鉴。这一阶段应当涉及从客户或使用现场那儿获取反馈,以查明客户满意度和项目是否达到了客户的期望等活动。同样也应从项目团队那儿得到反馈,以便得到有关示来项目绩效改善方面的建议。

总之,项目管理涉及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积极的思考,优秀的习惯,从容的生活节奏是共同追求的方向。这就是我在这次项目管理培训当中的心得体会,希望在接下来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能更好的运用领会培训所得。篇四:项目管理培训总结

pmbok培训总结

——xxx 通过这些天对《项目管理》培训学习,了解到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是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为其制定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出版的指导性文件。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指南构成pmp考试的基础。它的第一版是由pmi组织了200多名世界各国项目管理专家历经四年才完成,可谓集世界项目管理界精英之大成,避免了一家之言的片面性。而更为科学的是每隔数年,来自于世界各地的项目管理精英会重新审查更新pmbok 的内容,使它始终保持最权威的地位。

《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把项目管理过程分为五类:

1)启动:成立项目组开始项目或进入项目的新阶段;启动是一种认可过程,用来正式认可一个新项目或新阶段的存在。

2)计划:定义和评估项目目标,选择实现项目目标的最佳策略,制定项目计划。3)执行:调动资源,执行项目计划。

4)控制:监控和评估项目偏差,必要时采取纠正行动,保证项目计划的执行,实现项目目标。

5)结束:正式验收项目或阶段,使其按程序结束。

通过学习,我学习并掌握的一下主要内容:

1、项目集成管理

项目整体管理是为了正确地协调项目所有各组成部分而进行的各个过程的集成, 是一个综合性过程。其核心就是在多个互相冲突的目标和方案之间作出权衡, 以便满足项目利害关系者的要求。

2、项目范围管理

项目范围管理就是确保项目不但完成全部规定要做的, 而且也仅仅是完成规定要做的工作,最终成功地达到项目的目标。基本内容是定义和控制列入或未列入项目的事项。

3、项目时间管理

其作用是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

4、项目费用管理

项目费用管理, 是为了保证在批准的预算内完成项目所必需的诸过程的全体。

5、项目质量管理

项目质量管理, 是为了保证项目能够满足原来设定的各种要求。

6、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是为了保证最有效地使用参加项目者的个别能力。

7、项目沟通管理

项目沟通管理, 是在人、思想和信息之间建立联系, 这些联系对于取得成功是必不可少的。参与项目的每一个人都必须准备用项目“语言”进行沟通, 并且要明白, 他们个人所参与的沟通将会如何影响到项目的整体。项目沟通管理是保证项目信息及时、准确地提取、收集、传播、存贮以及最终进行处置。

8、项目风险管理

项目风险管理, 需要的过程有识别、分析不确定的因素, 并对这些因素采取应对措施。项目风险管理要把有利事件的积极结果尽量扩大, 而把不利事件的后果降低到最低程度。

9、项目采购管理

项目采购管理, 需要进行的过程都是为了从项目组织外部获取货物或服务。

结合我们平时的项目内容,发现这些全新的理论知识与我们的工作是很大程度上相切合的,尤其大项目涵括的项目内容比较多,涉及的领域比较多,需要不同领域的人员一起完成项目内容。作为项目的项目担当,能够识别这些项目的集成领域和范围管理。能够按时按量的在成本控制范围内完成项目内容非常重要。比如我们现场c2车间全新自动化清洗机项目:

1)在项目正式启动前需要做详细的项目技术评审,确认项目包含的各方面内容,识别项目风险,计算成本,为项目推进做准备。

2)项目启动后,需要做项目不同领域、内容的人员以及时间节点的详细计划,保证项目有条不絮的推进。3)在项目中期,我们项目担当与担当之间、担当与供应商之间需要不断地沟通确认技术方案和成本,做好采购管理并且保证制作的设备能满足我们的现场需求。

4)当厂家初步制作设备完成,预验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到厂家现场确认并提出整改,这需要不同领域的人员同时参与。

5)设备的导入,需要在一定的假期内保证设备的导入并能正常使用,假期期间的导入工作计划也是非常重要,甚至需要我们计划到每天上午、下午需要完成的工作。

6)设备调试,可以能让导入的新设备可以满足现场的品质需要同时可以达到要求的节拍。7)项目终验收,也意味着项目的结束。

事实上在每一个阶段都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这也需要项目经理有足够的经验去应对同时识别这些风险;倘若在计划阶段能够做好详细的计划以及相互间的沟通,也许可以将问题减少。在此次《项目管理》学习中还提到一个关键路径,即影响项目进度的最大问题,我们在不同阶段也要识别这些“关键路径”才可以保证在计划的时间节点完成该阶段的项目内容,方可保证整体项目的推进。作为一个成熟的项目担当,我们也要定期的对项目进行总结,将这些总结不断地学习,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这次培训,在今后的项目管理和创新工作中,要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在有限的资源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即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

2015-12-11 篇五:项目管理培训心得

项目化的经营管理培训心得

随着控股集团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项目需要立项。为了经营

管理好这些项目,控股集团于6月19日特邀请北大于洪波教授进行

了为期一天的‘项目化的经营管理之道’培训课。时间虽然短暂,但

在学习中受益匪浅。使我在培训的过程中慢慢领会到了项目管理的概念,项目管理是

战略和营销中间的载体和过渡,它既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也

是一种先进的文化理念。

其实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做的很多事都可以是一个项目,这在

以前的工作中我们还从来没有这样去思考过,通过这次培训教会了我

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去对待和处理我们日常在做的每

样一个概念,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很容易明晰目

定好项目流程和任务,确定项目任务要素,比如时

材料、质量标准、风险因素等等。对项目进行wbs 率。

项目管理有了新的认识。

1更明确、清晰的概念。培训之前,对项目

知半解状态。对项目管理内容的理解比较模糊,对

比较零散,缺乏系统的认知。通过于教授的讲授,统的了解。

2、明确了项目管理不只是工程管理的必然手段,更可以运用于 中。培训之前,提到项目管理,联想到的就是工程

说建筑工程、管理工程等。但通过于教授的讲授,工作均可以引入项目管理的方法。比如:会议、活

3到文化差异对管理的影响。于教授把儒、道、于项目经营管理中,讲解生动透切,在管理上如何

们一个方法,就是一项工作。有了这标,理清思路,制间、人数、工具、管理,提高工作效通过学习,使我对、对项目管理有了管理的理解处于一项目管理工具认识对项目管理有了系所有的工作管理当项目的管理,比如进一步知道,日常动等。、更清楚的认识兵、法等国学应用结合东西方文化来

改变管理方式令人深思。

4、项目管理四要素(时间、范围、成本、质量)使任务变得更

清晰明了。一项任务如何在执行前明确四要素,将决定此任务执行的

最终效果。在以后的工作中,必将四要素贯穿于任务的始终。

通过学习,加强了我对项目的经营管理有了整体思路,尤其是对

进一步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将偿试运用于以后的经

项目管理工具有了营管理之中。

第五篇:2015年终科研项目个人总结

2015年终科研项目个人总结范文

这是一篇2015年终科研项目个人总结范文,文章主要向大家展示了企业对科研项目工作的认真总结,具体例举了它的格式,可供大家参考。接下来一起看看全文吧~

一、内容

项 目 类 别:

合 同 编 号:

项 目 名 称:

项 目 负 责 人:

所 在 单 位:

电子信箱(Email):

起 止 年 月:

填 报 日 期:

项目结题简表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职 称 研究期限计划完成年月 实际完成年月 实际参加人数高级中级初级博士生硕士生其它 完成论著(篇册)学术会议交流期刊发表专著出版 大会特邀报告分组报告、展示已发表待发表已出版拟出版全国性科技期刊国外学术刊物 国际 国内 研究成果(项)评议鉴定咨询调研报告发明专利已推广人才培养人硕士(已获学位)硕士(在校)进修教师 结题种类正常()、中止()、撤消()、提前结题()成果获奖情况

研究经费(元):

批准资助金额拨入金额经 费 支 出经费结余合计科研业务费实验材料费仪器设备费实验室改装费协作费项目组织实施费

二、研究工作总结

研究工作总结是全面反映本项目研究工作的学术性总结报告。请按照下列提纲编写,要求简明扼要,实事求是,以学术内容为主,一般字数控制在2000字左右。如需要,可另加页。

1.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2.要说明主要的科学发现和创新之处,并列出具体的内容和必要的数据。

3.成果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对基础研究,着重阐明其科学意义;对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着重阐明其应用前景);学术界的反映和引用;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情况;转入国家和自治区其它重大科研计划的情况。

4.计划(如有变动,须说明)的完成情况与存在的问题。

项目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三、完成论著目录

序号主要作者论著名称备 注

(请注明:论文发表的刊物名称,日期,卷(期),起止页码;或著作的出版日期,出版社名称,出版社地址)

此页不够可另加页。

四、研究成果目录

成 果 名 称主要完成者组织鉴定单位

及日期

获准专利国别、类别及专利号

五、所在单位意见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六、学校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盖章)年 月 日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2015年终科研项目个人总结< 范文,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

下载科研项目管理ppt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科研项目管理ppt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个人科研项目总结

    磨砺与成长 ——本科生研究项目个人总结 励耘学院 2014年,我们小组获得了国家大学生创新研究项目——《铁磁体内考虑D-M相互作用形成的Skyrmion的构型及其在温差驱动下的动力......

    准备申报科研项目答辩的PPT的思路

    如何准备申报科研项目答辩的PPT 这是三篇系列博文的第二篇,第一篇为“如何准备学术会议发言的PPT”,下一篇我准备写“如何科研成果报奖答辩的PPT”,什么时候有心情就什么时候动......

    科研项目经费支出管理问答

    “科研项目经费支出管理”问与答 --杨冬梅 (一)为执行好科研项目预算,目前急需重点学习的政策文件是什么? 答:目前请大家重点学习财教[2011]434号文和国发[2014]11号文,还有关注......

    品德科研项目管理系统

    科研项目管理系统介绍南京品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址:www.xiexiebang.com E-mail:njpdkj@vip.163.com 南京市定淮门12号世界之窗软件园12号楼东区品德园 电话:025-68581968 685......

    (定)科研项目管理及奖励

    宣城市人民医院科研项目管理及奖励 暂行办法 一、 总 则 第一条 为实施“科技强院”的发展战略,充分调动全院广大科技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良好的科......

    科研项目立项管理规定

    科研项目立项管理规定 销售、生产、行管、财务系列、直属部门、子公司: 一、目的 科技项目立项制度是科研工作计划的重要形式,是鼓励支持科技创新,促进科技引领公司发展的的一......

    xx年科研项目年底总结

    xx年科研项目年底总结撰写人: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xx年科研项目年底总结转眼xx已经过去,在这一年里,公司在各方面都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势头。与此同时,技术质量部始终把产......

    xx年科研项目年度总结

    xx年科研项目年度总结撰写人: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xx年科研项目年度总结光阴转瞬即逝,新的一年悄然将至,xx年即将成为过去,加入公司的这半个多月,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成长与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