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职院校领导海外培训项目2012年赴加拿大研修团总结报告
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职研通讯
高职院校领导海外培训项目2012年赴加拿大研修团总结报告
高职院校领导海外培训项目”2012年赴加拿大研修团一行23人,在团长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王成荣院长带领下于2012年5月5日至6月1日赴加拿大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学习培训。培训期间,大家通过听取讲座、入校体验、参观考察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培训形式,较为全面、深入地了解了加拿大职业教育的理念、制度、政策和运行等方面的情况,激发了大家对如何进一步办好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考,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明确了方向、树立了信心。大家一致认为此次培训收获颇丰。
一、研修组织
研修团由来自全国14个省的20所高职院校的院长、副院长和部分处长组成,在交流协会职教项目办李杨副主任和付杰英老师指导下,研修团实行团长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度。为保证研修活动安全、高效、高质量地进行,研修团设立了安全委员、学习委员和文娱委员,分别负责研修的安全保卫、学习安排和业余生活组织协调等方面的事务。此外,研修团根据研修需要分成了四个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具体负责各小组进校期间的研修管理,各小组长对团长负责。此外,研修团还专门指定专人负责全团研修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宣传等方面的事务,以为研修团成果积累提供支持。应该说,本次研修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组织管理机制,为研修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必要的组织制度保障。
二、研修过程
本次研修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项目集中培训。从5月5日到5月10日,全团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卡莫森学院(Camosun College)开展了为期一个周的集中培训活动,听取加拿大社区学院协会前会长杰瑞•布郎关于加拿大社区学院发展历史和领导力方面的讲座。具体涉及三方面的学习内容:加拿大教育体系与加拿大职业教育体系;加拿大社区学院协会;校长的角色及院校治理。
第二阶段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为期两周的入校学习培训。全团共分为四个小组,各小组培训分布如下。第一组:安大略省伦敦市的范莎学院(Fanshawe College,London,Ontario)。
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职研通讯
第二组:阿尔伯塔省卡尔加里市的河谷学院(Bow Valley College,Calgary,Alberta)。第三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维多利亚市的卡莫森学院(Camosun College,Victoria,British Columbia)。第四组:萨斯喀彻温省萨斯卡通市的萨斯喀彻温应用科技学院(Saskatchewan Institute of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SIAST),Saskatoon,Saskatchewan)。在培训方式上,研修团每到一所学校,都仔细考察学校的董事会、专业顾问委员会、组织机构设置、管理制度、国际合作、课程开发、学生服务、社区服务、职业培训等内容;同时,听取专题讲座;与学生一起听课,并与师生开展研讨;参观学校的教学实训场所和毕业生创业场所;走访学校的各个职能部门、分院、系部,并与各机构和分院开展研讨;此外,还与当地政府官员、工商界人士进行深入细致的交流。
第三阶段为集中培训阶段。在经过近两周的入校学习后,全团于5月24日开始集中培训,其间参观访问了尼亚加拉社区学院,参加了在哈里法克斯举行的世界职教院校联盟大会,并于5月31日进行了以小组为单位的培训研修总结会,展示了各小组的培训成果,总结了培训工作,为为期一个月的培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一阶段参加世界职教院校联盟大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最后一周的集中培训中,全团23名团员与来自50多个国家的800多名代表一起于5月26—30日参加了世界职教联盟和加拿大社区学院协会共同举办的世界职教院校联盟大会。听取了由包括加拿大总督和墨西哥前任总统等在内的多位演讲嘉宾所做的主题发言;参加了包括转变中的领导力在内的多个分论坛的讨论活动;并在分论坛上以“变革中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为题进行了一次英文主题演讲,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大会期间,全团各位团员积极参与会议主办方举行的加拿大社区学院的展示会,集中了解了加拿大主要社区学院的发展概况,与有关院校达成了多项初步合作意向;会议期间,在加拿大驻华使馆张可先生的主持下,全团与加拿大十余家社区学院举行了合作洽谈会,为未来各方的合作提供了契机。此外,在参会期间,全团还分成两个分团分别参观了哈里法克斯社区学院和当地的一所农学院,深入了解了加拿大东部地区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通过以上活动,开阔了广大团员的视野、加深了对加拿大和世界职业教育的了解及理解、增进了与世界各国职教同行的友谊、有效传达了中国职教发展的信息和做法,进一步提升了大家对高职院校长领导力的认识,取得了较大的收获。
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职研通讯
四、研修收获与体会
经过一个月的研修,全团对加拿大职业教育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对加拿大职业院校的管理有了更为深切的体会,尤其是加拿大职业教育紧紧围绕社会需求办学、开门办学和严格按照市场规律办学的特点,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发了全团成员对职业教育本质的进一步思考。总体上看,大家对加拿大职业教育的办学特点取得了一致的共识。
1.学院办学自主化程度高
加拿大各省政府对职业教育实行宏观管理,具体职能部门为各省教育部或高教部,职业院校运作与管理由校董事会负责。以卡莫森学院为例。该校实行了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董事会由行业代表、企业代表、社区代表、学生代表和教师代表等组成,成员数量为12名,其中学校内部成员4名。董事会由政府任命和选举产生组成。除去寒暑假外,董事会平均一月召开一次会议,每年8次,董事会不介入学校的日常管理。校董会的主要权力和职责包括指导学校发展政策方向、聘用校长、制定学校日常运作和管理政策、确保财务资源的有效利用、批准学校工作计划并监督计划执行、代表学院与社区沟通、制定学院预算、确保教学质量等。学院院长由董事会选聘,院长负责学校的运营,工作对董事会负责。校长向董事会汇报工作,校长拥有一个执行团队包括三位副校长和两位执行官员(分管人力资源和资金筹措)。因此赋予了学院高度的自主权。学院与政府不再具有强烈的依附关系,政府赋予学院足够的办学自主权,是法定的权力,学院可以决定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有利于学院更好地服务社区、行业、企业。促进了学院的民主管理;体现了社区学院办学的公开性、公平性和合理性。
同时,卡莫森学院根据社区和雇主的需要,可以自行设置专业和开发相关课程。开发流程按照学院内部规定流程进行,最终应获得加拿大技术认证委员会(CTAB)批准即可。在人事管理上,卡莫森学院拥有人事管理的自主权,可以自行决定人事(干部)聘任和解聘。卡莫森学院虽然是公立的学校,但是对于学院的资产拥有绝对的使用、租赁的权力,可自由支配固定资产的创收收益。
2.课程设置多样化
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职研通讯
加拿大社区学院的课程设置非常齐全,专业开设积极响应行业需求。以卡莫森学院为例,开设160多种文凭、证书、学位专业、学士学位和研究生文凭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普通教育与继续教育并举,全日制教育与短期培训并举。设有50多个专业咨询委员会,成员来自行业内部,顾问委员会来指导专业是否设置,如何设置等,以确保专业设置具有针对性,先进性,满足行业需求。同时,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卡莫森学院比较特别之处在于,与有关高中联合,在从高中阶段开始相关技能的培训,毕业后既有高中文凭,又具有相关资格证书,既有利于就业,又有利于招生。
卡莫森学院还开设直通车项目,让合格的学生在卡莫森学院毕业后直接进入维多利亚大学或本省大学进行对口专业的第三年学习,从而使学生既有实践动手能力,又有市场认可的大学文凭。目前参加直通车项目的专业有:土木工程、电子与计算机工程、机械工程、矿业工程。不但如此,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入学及转学分委员会对全省高校课程每两年进行一次评估比较,为各校核心内容相似度达80%以上的课程进行了联系,此类课程可在各校间互认。目前卡莫森学院有300门课程的学分可在省内各高校间进行互转,学生可通过在卡莫森学院的学习确定自己的学习兴趣,获得两年大专文凭,并将这两年内学习的课程学分转入大学并继续攻读本科文凭。针对技能培训,开设6周到10个月的培训课程,目前有近2000人的学生。
同时,卡莫森学院开通过在线学习,为学生提供方便、高效的学习途径。在线学习主要以校内学生为主,帮助教师开发网络课程,也会依据企业需求设计相关课程。67%课程开设网络教育,11-12学年1059种课程开设不同类型网络课程,290名员工使用网络课程,47000人次的学习率。
3.办学紧紧围绕服务社区需求展开
萨斯喀彻温应用科技学院(SIAST)几乎所有专业都有行业企业的参与,形式多种多样,如:行业企业委托培养、企业技术专家到学院兼职任教、校企联合技术开发、行业企业向学院提供实训实习设备、接受学生实习等形式。SIAST阿尔伯特王子(Prince Albert)校区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面,非常注重实训与经营双重功能的发挥,实现了产学结合与社区服务有机融合。例如,美容美甲专业开设了一家美容店;理发专业开设一家理发店;烹饪专业开 3
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职研通讯
设一家餐厅,传媒设计类专业开设一家打印社等,这些机构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另一方面为当地社区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以理发店为例,分为前厅和后厅,后厅供1年级学生在模型上实训,前厅由2年级学生为社区居民服务。根据我们了解,前厅的收入每月约为5000加元,足以支付后台的实习费用,并略有节余,实现可持续经营。
而卡莫森学院立足社区,服务社区,将“紧密结合社区”作为学院发展战略四大支柱之一。专业开设与否,如何开发课程都来自他们所服务的社区和行业的需求和期望。在校董会中有社区代表,在专业顾问委员会中有当地社区的行业代表。同时非常关注当地土著学生的情况。对于高中未毕业的学生开设常规课程,促进他们升学。同时也开设原著民研究专业,尽可能帮助他们进入高校深造。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原著民的人口相对较多,增长率高,但是参加高等教育的比例越来越少。所以卡莫森尽可能让他们参与技能方面的学习,给他们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卡莫森学院还设有特殊教育学院,专门服务于社区里有残疾的学生,这些学生只要通过相关的组织向卡莫森学院提出申请,就免费入学,卡莫森学院会提供基本的技能培养,培养他们的自立能力。
4.学校与企业合作实现无缝衔接
加拿大职业教育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行业、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广泛和深度地参与和支持,职业院校的管理、专业设置、教学手段等诸方面均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参与与支持。卡莫森学院办学经费的20%都来自行业企业的资助。学校完全按照市场的需求设置专业,做到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专业人才;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课程,按照企业的实际需要制定课程教学内容;在教学资源方面,企业为学校提供专业课教师、实训设备、实训场地,尤其是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多数来自企业,同时不少学生毕业设计产品也能够直接用于企业生产。学院设有温哥华大岛高端生产及样品中心(VICAMP)为本地公司提供研究经费,协同企业与学院进行研究,促进本地经济发展,服务于温哥华大岛,为本地企业提供专业知识、工程技术、精密设备来促进创新。在卡莫森学院内还坐落着太平洋运动发展研究院,里面设有加拿大运动研究院和卡莫森学院运动管理学院,进行运动员训练、人体工学测试、运动服装装备测试及运动伤害恢复等研究,与卡莫森学院共建高端移动环境模拟室。
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职研通讯
同时维多利亚其实是一个高科技企业聚集地。卡莫森学院与当地的高科技公司和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与行业企业共同设置专业、共同开发课程、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学校的每个专业都有专业指导委员会(Program Advisory Committees或称为PAC),委员会一般校内教师和校外人员的行业、企业的专家组成。专业咨询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制定专业/课程标准,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开发课程,提供知识与技术的咨询,协助就业,协调与政府和社区的关系。
5.管理服务人性化
加拿大社区学院的管理服务非常人性化,为学生服务方面非常积极、细致。例如,河谷学院服务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体现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途径和任何阶段”为学生服务。学校与学生是伙伴关系——体现在学校为学生提供参与学校重大事物决策之机会和平台。例如:校董会开会议事邀请学生代表列席等。学院在落实理念上采取了有效具体的措施,例如岗位设置:设置学生顾问、学习专员、课程协调员、转学协调员、学术辅导员和心理辅导员等岗位。服务内容:从学业到生活(食物、交通费、政府补助证明等);从学校活动到社会活动;从生理到心理;从财务管理到贷款申请;学习模式:全日制学生——在堂与在线学习相结合;非全日制学生——白天与夜间学习相结合。服务对象:尤其关注残疾学生、国际学生和原著民学生。服务方式:“一对一”、“一帮一”等方式——师生感情深,国际生尤甚;设置求助热线电话;在线远程沟通等。
卡莫森学院的学生中流传着一句话:其他学校把学生当号码看,但是卡莫森把学生当人看。学校专门开设残疾人资源管理部门给予残疾人的考试提供帮助。比如给予延长考试的时间,有人帮助读试卷,代写试卷等。对于听力障碍的学生上课允许录音,录像,便于他们课后整理材料。对于心理有疾病的学生,会提供专门的考试场地,给予充分的宽松的环境,便于他们考试。卡莫森学院招收的学生年龄跨度也相对较大,学生中最大的60岁,平均年龄在24-25岁。同时学校的幼儿园为学生开放。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提问积极,听课认真,课堂上学生也可自行走动,迟到也无需特意报告,减少对教师和其他学生影响。学生上课时间设置灵活,依据学生情况确定。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卡莫森学院还对合作办学的学生开设“社区模拟面试”,在毕业前期邀请社区企业对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模拟面试,在两个小时的模拟面试中,即让学生参与面试,也让学生观察雇主反应和要求,雇主也能给 5
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职研通讯
予学生面试指导,帮助他们增加面试经验,提高就业率。卡莫森学院对教师的管理看似不太严格,每两年进行一次学生评教,但是大部分教师自下而上的自我管理意识强烈,具有较强的责任心,积极主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学院对老师的教学过程不做太多干涉。学校对于合同制教师也开设上升通道,给予他们转正的机会。同时,也严格控制教师和行政人员的上班时间,一般不鼓励加班,重视家庭生活,将家庭生活放在第一位。
范莎学院的每一道门都安装了供残疾人用的自动开门按钮,门边都有显著的指路标记;每一个楼宇旁都恰当地安放着供学生交流和学习的桌椅,并安装有电源插座;尽管每门课程的信息都提前在网络上公布,但各分院仍然把每一门课程的课表安排同时张贴,方便学生查看。校区各个角落都可方便饮水,宽敞的走道旁,有供学生自主存放物品的柜子, 学生还可随时复印学习资料。这期间,适逢该校一年一度的消防演习, 我们实际参与了学生上课间学生及时撤退到安全地带的演练,深感学校是在培养全面素质,尤其是关爱生命等方面提供的教育。范莎学院每名工作人员都是挂牌上岗。每个部门的职责都在显著位子张贴,并在网上查询。学生的一切工作都以学生为中心,方便学生学习、生活和活动。一次我们听课课间,发现一个座位上的一名学生向老师提问,教师由于身材高大,就一膝跪在地板上、一膝弓着,耐心地为学生解答。
6.学院规划注重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并十分强调规划的落实与执行
加拿大社区学院非常重视规划的制订和实施。以河谷学院为例,该学院的发展愿景是成为一所世界级的创新型院校,植根于社区,使社区公民生活更美好。学院以卓越、责任、关爱、廉政、尊重多样性、以学生为中心、团队互信为核心价值;2020年愿景是追求应用教育的卓越成就;加强与社区的紧密联系;强化多样性优势;发展面向未来的能力;成为市民一生的学习伙伴。在制定学院规划及愿景时采取了严格的制定程序:组成团队—征求意见—分析归纳—形成草案—战略委员会审议—校董会审议—再征求意见——公布实施。要经过一系列的程序,整个过程共有2000人次参与,收集7000多条意见,征集100多幅绘画。这个过程共耗时一年,采取了自下而上的民主方式,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形成了非常直观的学院发展规划。
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职研通讯
河谷学院不仅有大的战略,每年还制订三年发展规划,与2020年愿景相匹配。每年10月做好,滚动计划,动态调整。在新校区建设及项目管理上,学院采取董事会批准、成立校园建设委员会、招标项目经理方、设计招标、功能设计、施工管理等严格、秩序的落实措施,确保学院规划和发展愿景落到实处。
而卡莫森学院战略规划的制定过程是相当漫长和复杂的,要花8个月时间制定战略规划。要开展前期调研(关注社区的新趋势、社区学生情况、经济发展情况、新的需求、包括整个加拿大的变化情况对学校可能产生的影响,包括面对面和在线网络建议方式)、进行SWOT分析(会耗时3个月的时间)、制定愿景、使命和支柱(报请校董会批准),制定战略,制定行动(具体的行动由院校自行制定即可,校董会对后续进行监控,院校每年汇报2次),制定持续运作计划。制定中要考虑到利益相关者,让学校职工、教师、学生、社区、校董会都参与进来,不断探讨改进。战略规划制定完成之后,并不是束之高阁就了事的,会针对战略规划设计四季管理模式,就不同时期,制定持续运作计划;还会就战略规划的各项指标列出具体的行动、结果、衡量标准和目标。同时,通过开设“校长论坛”,每2月举行一次,每次1个小时,教职工自由参加,与校长互动,着重就学院的愿景和目标开展交流沟通。
五、研修启示
通过为期四周的研修,对比中加两国的职业教育现状,我们认为主要有五个方面令人印象深刻,并将努力学习实践。
1.努力探索科学合理的办学体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探索建立高等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卡莫森学院等校的董事会为学院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加拿大社区学院的董事会制度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2.努力增强以人为本的管理服务理念
卡莫森学院和范莎学院的人性化管理服务给我们印象深刻。犹如上面提到的,给予教师绝对的学术自主权,给予学生宽松的教学环境,热情周到的服务,给予弱势群体细致入微的照顾与帮助,这些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职研通讯
3.校企的深度合作
卡莫森学院办学经费的20%都来自行业企业的资助。学校完全按照市场的需求设置专业,做到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专业人才;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课程,按照企业的实际需要制定课程教学内容;在教学资源方面,企业为学校提供专业课教师、实训设备、实训场地,尤其是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多数来自企业,同时不少学生毕业设计产品也能够直接用于企业生产。
4.规划与发展愿景的科学性
河谷学院与卡莫森学院都有明确、科学的发展远景。同时,两所学院在贯彻落实学院发展战略的方面严谨、细致、科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努力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
卡莫森学院的人才质量工程是一个比较完善的系统,有政府评估体系(关键绩效指标,KPI),有教学质量标准(PQAPA),还有学院课程开发委员会、课程评估和更新委员会,有教学理事会、专业咨询委员会(PAC)等标准制度作保证。有学生对于教师的评教指标及时反馈,有学生对学校满意度测评等。
范莎学院始终把办学质量作为首要任务。有一个例子:我们看到了一套有751页,重有1公斤多一个的新设专业的申报资料。据了解,仅开发一个新专业,就需要2名教师两年的工作量,而且必须教师、办学设施皆到位了才有可能同意。此外,每一个部门都谈到KPI指标体系,并且全校上下都知道它对学校的重要性。6.强化高职教育的区域性
卡莫森学院立足社区,服务社区,将“紧密结合社区”作为学院发展战略四大支柱之一。专业开设与否,如何开发课程都来自他们所服务的社区和行业的需求和期望。在校董会中有社区代表,在专业顾问委员会中有当地社区的行业代表。而萨斯喀彻温应用科技学院(SIAST)几乎所有专业都有行业企业的参与,形式多种多样,如:行业企业委托培养、企业技术专家到学院兼职任教、校企联合技术开发、行业企业向学院提供实训实习设备、接受学生实习等 8
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职研通讯
形式。这种立足社区与服务社区的发展思路,值得国内高职院校进一步明确面向区域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即强化高职教育的“区域性”特点。
概而言之,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但还粗放,我们需要向加拿大职教学习。加拿大的职教很成熟,此次来加不虚此行。作为高职院校的领导者,我们有改变和创新的机会、舞台与平台,不能总以体制、文化差异为由拒绝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做法。加拿大社区学院很多做法可学可鉴。学习国外经验不能照搬照抄。我们主张从自己学校的实际出发,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创造自己的经验。心动不如行动,加强合作势在必行。我们与加方学院结下深厚友谊,同时也寻找到一些合作点,有的还签订了备忘录。我们坚信这是合作的开始,今后一定会结下丰硕的成果。
此次赴加学习研修,时间虽然有限,但我们获益良多,相信这些收益终将被广泛运用到各位团员未来的工作中,对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此次培训得到教育部教育国际教育交流协会、加拿大社区学院协会和加拿大驻华使馆的大力支持及协助,在此深表谢意。相信中国和加拿大职业教育之间的合作会有一个更加广阔的前景。信息来源: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第二篇:赴浙江高职院校培训心得体会
赴浙江高职院校培训心得体会
为了交流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实践情况,学习浙江等沿海地区示范性高职院校和名师的教学经验,建立与他们的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类专业教师工作联系的渠道,为今后的教学研究工作的交流和提高创建有利条件,商贸旅游学院领导郭娟带领系部专业负责人,于2011年7月11日-17日对浙江某旅游示范性高职院校进行了考察学习。现将考察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一、考察学习情况介绍
1、王院长介绍学院基本情况、示范创建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1)基本情况:硕士多、职称高。该校为国家首批28所示范院校之一,下设酒店、财务管理、烹饪、导游、电子商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专业。4700多名在校生,其中3000名专科生、1500名本科生、200多名硕士及博士研究生。目前成为中国饭店业的“黄埔军校”,全中1/3以上的酒店经理均在该校学习过。已加入世界联合国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对外交流密切,2008年成为国家示范,且是唯一的一家旅游职院。
(2)示范创建中的难题:一是工学结合难;二是生产性实训难以实施;三是顶岗实习难做(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好做)。
(3)高职教育本身的难题:一是高水平、大规模的兼职教师难请;二是顶岗实习的实习基地按教学环节管理较难;三是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工学结合实施起来很难。
2.介绍经验(最大的收获)
(1)真正贯彻工学结合的切入点在于:专业建设层面、课程建设改革和配套的资源环境的开发。
专业“中观”层面(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培养”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现在已规模化,很好地解决工学结合的问题,订单培养比例占毕业生的60%-70%;二是酒店系统订单班的学生,三年级全部进入专设的“银领班”学习,完全由酒店系统派师资授课,第6学期即以准员工身份进入酒店实习。
课程微观层面(基础环节,课程建设模式):实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强调从工作过程出发,按典型工作岗位,将原有课程体系重构。
先有岗位开发,由企业专家、专业教师共同进行,找准岗位对应的知识、能力、素质;然后开发课程标准;最后按课程标准进行课程建设,进行更扎实的含教学条件、考核机制等在内的配套资源的建设。
最大特点:
一是全真的实训条件,职业氛围浓厚:如旅游系的教学场所的走廊上挂着的均是全国各知名景点的介绍,学生就算休息时体会的也是酒店方面的
二是全真的实践操作
三是全由学生自主进行商业营运,老师指导。如酒吧的调酒,用的全是世界各种真实的酒品;烹饪专业学生各实训室均是按目前高档宾馆标准建造,学生在其中实战演练,如刀功、摆盘后的成果,由学生亲自掌勺,做出来的饭菜就是教师餐厅的早、中餐,对学院来说,节约了食堂的人工成本,又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实战操作。
二、交流互动:
(1)师资队伍建设模式:
双元双优--优秀的校内专任教师,优秀的行业兼师(二级部门的业务经理、业务骨干)。二者前期共同开发专业标准,中期共同开发课程标准、进行备课、上课、授课,后期共同考核,实行做中学、做中教、做中考。考核时,命题由兼职教师提供最新的业务资料。
(2)酒店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实行8点1线的专业建设思路,实施“岗位+证书+订单”(岗证单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一个目标、两条主线、三维育人的“123”人才培养思路,组建了由职业技能训练师、职业素质培养师、职业知识传授师构成的“三合一”育人团队。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按照人才培养模式来设置。
(3)实地参观实训室:饭店博物馆、中式餐饮实训室、西餐实训室、前厅模拟实训室、客房实训室、高档宴会实训室、烹饪实训室„„各实训室职业氛围浓厚。该学院还建了一座宾馆,由学生营运。
(4)参观学习杭州运营出色的酒店。如杭州歌德大酒店、杭州万豪大酒店,学习酒店独特的管理特色。
(5)问与答
问:非订单班与订单班的教学管理如何开展?
答:订单班的进行调整,非订单班照原计划进行,双线并线)问:教研教改、科研工作如何开展?
答:两条线:教务处负责省教育厅高教处的省精品专业、精品课程、教研教改等项目的政策支持、经费支持、过程监控和绩效考核。科研处:负责教育规划处的课题之类的项目)实地参观实训室:中餐实训室、导游模拟实训室、互动英语实训室、西餐实训室、烹饪实训室、前厅客房实训室等。学生创业园(非常成功)先由学生进行创意策划,学院评审认为可行的,由学生自主申请,办理营业执照,实际进行经营,让学生真刀实枪地干,是全真的实践。
问:如何处理院校的导游教材与导游证考证教材的关系?
答:校本教材的开发不以出版为最终目的。浙江导游考证教材就是院校与旅游局联合开发的。
问:高职院校重学生技能培养,酒店培训与院校培训的差别,贵校如何处理? 答:酒店培训是真刀实枪,均以实物演示,不计成本,但院校培训要考虑高实训成本与低收费之间的矛盾,必须考虑成本。措施:一是争取了浙江政府支持,近3年专项投入800多万元,实训原料预算纳入学费中;二是高职教育不一定必须以技能实操为主,可以考虑重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可考虑采用成果展示型(如每年举行一次大型的酒会,将专业课程要求融入)、管理应用型等方式。
问:贵校在海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如何开展?
答:由学院海外办与实习办共同开发,中外双方共同派老师管理,负责学生安全管理。目前海外实习、就业学生量虽然不大,但工作效果好,运行通畅。目前已建立的海外项目主要包括:美国的迪斯尼乐园、迪拜七星级酒店、英国的苏格兰等。实习分3个月、6个月、一年、长期的实习与就业,费用由学生自行负担。
问:师资队伍如何管理?
答:管理原则--分类指导、各尽其才本科教师:科研有明确要求;专科教师:科研是需要的,但主要重在职业教育的科研(重双师型教师)新进的青年教师:必须挂职锻炼半年。教师双师,领导也要双师。
三、体会和建议
(1)专业设置与定位,应与地方产业经济紧密对接.由于该学院所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经济发达、财力雄厚,所以硬件条件没法参照学习,但他们先进的职教理念确实值得我们借鉴。我们感触很深的是:他们的专业建设紧密对接当地产业经济,如浙江的服装、宁波的家电、浙江的旅游等。
(2)教育理念上树立大专业观,但专业培养目标宜细不宜粗。教育理念上树立大专业观,作为专业群来建设,可以实现师资、实训条件等教学资源共享,由主专业对群中的其他专业起到辐射、引领作用,这无疑是对的。但具体落实到各专业,我们觉得专业定位不能太宽泛,专业培养目标不能大而广之,应结合具体岗位群或当地产业、经济特点来细分,以体现自身优势和特色。
(3)学院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作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突破口,探索出“转变教师观念先行,课程转型与提升教师能力同步,教学条件、机制与制度做好支撑与保障”的改革路径,较好的解决了学习与工作二元割裂的问题,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区别与本科、中职、职业培训的符合高职教育类型的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
(4)以系统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基础知识和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彻底打破传统的学科系统化课程体系,构建有利于高职人才培养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由于新课程体系来源于整体化的职业分析,根据企业实践专家成长历程中经历的典型工作任务设置专业核心课程,以学习性工作任务为载体,系统开发理实一体课程,较好的实现了“做中教”、“做中学”;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安排生产性实训,使学生充分感受职业氛围;以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安排顶岗实习,强化职业意识。这样,以工作任务贯穿的课程体系,将工作与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很好的解决了学习与工作二元割裂的问题,并随着工作任务由模拟到真实的逐级递进,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逐步提高。
(5)根据“工学一体”课程体系要求,深化校企合作,系统规划教学团队、教学条件、机制与制度建设。采取引进与培养行业领军人物,引领专业发展;以优惠政策吸引行业、企业能工巧匠加盟,加强实践教学指导;积极选派专任教师参加国内外培训,安排青年教师下厂锻炼等措施,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通过完善理实一体专业教室建设、引企入校建设生产型教学车间、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等为实现教学做一体提供保障。通过建立“工学三学期,就业三证书”制度,促使学生获取职业资格,丰富工作经历。
(6)在办学理念方面,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以特色创品牌”的办学指导方针,积极深化学院内部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高职办学特色,成立20余个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保持着所开设专业同行业间的密切联系,使培养人才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与需求。
(7)实境育人。在职业素质方面,学院开展了“实境育人”的基地建设。多年的经验证明,用人单位更看重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职业技能、合作能力、动手能力、协调力和创新能力等。为此,学院还进一步强化实训基地软硬件建设,建成了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为一体的5个具有真实工作环境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了“五个合一”,即:教室与场景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徒弟合一、作业与产品合一、育人与创收合一。
我们学院作为一所高职院校,与兄弟院校相比,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机制及制度建设、教学条件保障等多方面均存在着较大差距。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强内涵建设,加大教学条件建设力度,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加强专兼结合优秀教学团队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实施高职文化建设工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为突破口,对各专业开展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导向的课程开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我们真诚希望学院多创造一些机会给有潜力的、积极上进的青年教师,加大专业的、有价值的培训力度,加强学院的内涵建设。
第三篇:科技部JICA项目赴日研修总结报告
科技部JICA项目赴日研修报告2008年1月15日至3月1日,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组织了“城市公共交通”的国际研修班。10位来自8个国家(中国、埃及、阿富汗、柬埔寨、秘鲁、斯里兰卡、坦桑尼亚)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参加了研修。陈晓平受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司的选派,应日本国际协力机构的邀请,作为中国代表参加了此次研修,圆满完成学习任务。
一、本次培训的主要内容
培训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概述)
在正式培训开始前,JICA中心聘请日本相关学者介绍了日本的经济、人口和社会发展过程以及日本的教育、政治和政府、历史和文化等现状。在培训初,举办了研修人员初始报告会,陈晓平做了中国与宁波城市交通发展现状的报告,并回答了日本国土交通省代表、东洋大学教授、日本交通研究中心专家等5人的提问,报告较好的宣传了宁波以及宁波工程学院在交通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
2.第二阶段(核心内容)
此次培训涵盖的内容范围很广。一般上午讲解一个主题,下午换成另外老师和讲解另外主题,讲解的内容不是很深,但是信息量非常大。每天的学习和行程安排得比较紧,比较符合日本人的习惯。
此次研修主要针对日本城市交通政策、铁路交通状况与政策、道路交通状况与政策、航空运输政策、交通统计、车辆年检等40多项议题进行了讲解和讨论。担任主讲的教师主要是来自日本国土交通省等政府部门的官员、海外运输协力协会与日本东洋大学交通领域的专家、东京地下铁株式会社等多家公司的技术人员。经过此次培训对日本的城市公共交通设计、管理、维护、安全等方面有了基本的了解和思考。
除了东京,还走访了另外四个城市:名古屋、京东、广岛、丰田。参观考察内容包括东京机动车检查中心、东京交通控制中心、日本JR铁路控制中心、日本中部国际机场、名古屋轨道巴士交通线、丰田汽车公司、广岛的路面电车系统和ASTRAM轻轨交通等20多个交通相关重要场所。上述参观考察活动基本上一半时间是讲座、一半时间是参观实践。
3.第三阶段(总结)
在研修的后期,陈晓平与埃及、阿富汗三位研修人员一起针对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产生原因、应对思路、具体措施进行了探讨,并共同制作小组研究报告,通过这个活动锻炼了国际团队的合作能力。在最后举办的研修报告会上,陈晓平针对宁波的交通现状,分析了宁波存在的和将出现的交通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相应问题的思路和措施。日本项目培训负责人对陈晓平的报告很满意,对报告的评价是深刻感受到了宁波发展的动力和交通规划的完备,东洋大学的教授对报告的评价是宁波是各个报告城市中是与日本最相似的城市。
二、日本城市交通的特点
第一,注重高效、方便、准点的轨道交通建设,尤其是车站综合功能的开发。在日本,人们上下班主要靠搭乘地铁、轻轨等,开私家车上班的人很少。虽然日本城市平均每两人就拥有一辆车,在农村则几乎是平均每人一辆,但是很少有人开车上班,因为在日本停车费很贵,100日元只能停15分钟。日本轨道交通包括日本铁道(J R)、地铁、私铁、新交通等种类。日本大城市的轨道交通网密度很高,各种交通线路衔接的很好,因此车站可达性很好,加之发车频率很高(高峰期一般为2 分钟,平峰期一般为3 —5 分钟),乘坐非常方便。轨道交通非常准点,包括自然灾害在内的平均延误1秒以内,这使得普通市民、甚至公司大老板宁愿挤铁路也不愿意开小汽车上下班。日本轨道交通车站一般具有综合功能,不少车站同百货大楼、宾馆等建在一起,因轨道交通车站可为商业设施吸引大量人流。
第二,交通标志、标线设置合理、醒目。
在日本,不管在高速公路、市中心道路,还是乡间小道,都有非常醒目的交通标志、标线。你只要按照指示牌、标志、标线行车行路,是不会迷路及违章的。醒目的标志、标线,使驾驶员或行人对自己的行进方向一目了然,道路标志、标线不会突然出现在路口,远在几百米外就依次出现了,方便了行车人,提高了路口的通行能力,也使路口违章大大的减少了。东京地铁四通八达,密如蛛网,初来乍到者真有找不着北的感觉。但是,东京各路地铁都是以颜色来区分的,只要你跟着“颜色”走,准能找到你要乘坐或者换乘的地铁的站台。还有许多客流量大的公共设施也都是用颜色引导的。在楼道里的地面上就画有红、绿、黄等各种颜色的线条,你只要顺着线条走,就能方便的到你要去的地方。
第三,日本交通信息管理水平很高,大城市不惜血本建有先进的交通管制中心。
日本城市交通管理已实现智能化,车辆出行依据交通管制中心发布的实时信息,一方面,道路两侧设置的电子显示板公布了车辆所在区域的交通堵塞情况、到达前方重要地点的大约时间及附近停车场空余泊位分布的情况;另一方面,汽车内部装备的交通信息显示器也会给司机提供最佳出行路径等一系列重要服务信息。如东京警视厅交通管制中心投资规模为2 亿美元。
第四,市民拥有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素质。
在东京、名古屋、京都等地考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里的市民走路、行车、骑车都很守规矩。在大街上,几乎看不到急匆匆的行人乱穿马路,都能耐心地等待绿色人行信号灯,如果等信号灯的人很多,行人就会主动排队。遇上一些不守规矩的游客闯红灯,驾驶员见状会十分友好减速,主动停车让行,这良好的交通素质,主要归功于人们从小接受良好的交通法规教育和社会、团体大力宣传交通法规的缘故。人人以遵守交通法规为荣,因违章而造成事故得不到任何赔偿的事例,在日本国内深入人心。
三、总结
日本的国土面积37.8万平方公里,人口1.26亿,2006年GDP为50000亿美圆;中国的国土面积是日本的25倍,人口是10倍,而GDP是日本的一半。日本是很有秩序的国家,很重视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和关爱,整个社会比较和谐,是一个科技、教育、卫生、法制、环保等各方面高度发达的国家,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2008年3月5日
第四篇:高校领导赴英国培训团中期报告
高校领导赴英国培训团中期报告
2004年高校领导赴英国培训团计划在英国培训30天,自10月16日至11月1日,已在英国进行了16天的学习、考察和访问,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培训进展概况
在16天的时间内,我们考察访问了里丁大学、剑桥大学、兰开斯特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利用周末时间参观了牛津大学和圣安德鲁斯大学。先后听取了39个有关高等教育的报告和演讲,3次考察了大学科技园,实地考察了五所大学所属的院系和研究中心。在五所大学与当地的华人学者及职员、中国留学生、访问学者代表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座谈交流,5次参加了由当地郡主席和校长主持的座谈会和招待会。
二、收获与体会
代表团考察学习的时间虽不长,但大家普遍感到安排紧凑,内容充实,收获很大。
㈠、内容充实,收获丰富
在两周多的时间内,我们已在四所大学接受培训,还利用周末时间考察了牛津大学和苏格兰历史最悠久的圣安德鲁斯大学,先后听取了39个有关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加强高等学校管理的报告和演讲,内容涉及英国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改革和发展现状;高等学校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和英国高等教育评估;英国科技发展概况及高等学校科研水平评估;大学校长的角色与职能;高等学校事业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大学人力和物质资源管理;大学招生与学生服务及管理等八个主要方面。大家感到针对性强,收获很大。有的高校负责同志还带有与英方高校建立长期交流与合作的任务,考察中还与英方的有关高校达成了合作意向。
㈡、目标明确,任务具体
培训团成员来自不同的高校,分管的工作也不同,但由于考察学习的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有利于在学习中从是什么深入到为什么。出国前,代表团在北京就明确了围绕三个主题进行培训学习,故我们将26个人分成3个小组,每个组在全面考察学习的基础上,重点围绕一个主题深入交流,并写出专题报告,在此基础上完成全团培训学习总结报告。同时要求每个成员完成一份考察学习专题小结和一天的日志,分工完成八所学校的考察报告(重点是里丁大学和剑桥大学),使得人人目标明确,任务具体,责任明晰,有压力,也有动力。
㈢、加强领导,注意交流
随团的外专局,教育部,团中央的陈化北等同志及驻伦敦代表杨长聚同志及时对培训团的工作予以指导和协调,保证了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培训团领导小组多次召开碰头会和小组长会议,分析培训学习情况,提出注意事项,重视根据
培训主题,注意在听取报告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进行交流,与英方校长和专家进行探讨。在每次报告演讲结束后都安排提问时间互动交流,每所大学培训即将结束前,都安排一个单元的时间就有关专题进行交流和座谈,大家积极提问,情绪很高。同时注意利用餐饮聚会的时间交流,在四所大学中分别安排留学生和中国当地学者共进午餐,自由交流。
㈣、安排周到,接待热情
外国专家局及驻伦敦办事处的总代表杨长聚同志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和联络工作,使英方各接待高校都做了认真细致的准备工作,绝大部分高校领导和专家的演讲都制作了多媒体演讲稿,提供了文字材料,有的还干脆将演讲稿翻译成了中文,使培训工作进展顺利,大家收获大。
我们每到一处都受到热情的接待,停留时间最长的里丁大学和剑桥大学所在地的郡主都亲自会见并主持报告会和招待会。里丁大学所有的正、副校长都为培训团进行专题讲演,剑桥大学的校长和三位副校长也分别为培训团做了专题报告。每到一校,当地的中国学生联合会、华人学者和高级职员都热情参与接待,积极介绍当地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状况,引导我们参观院系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使我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在培训中,给我们的一个强烈印象是,英方的官员和学者都认为,中国的发展正积极的影响着世界,英国需要中国比中国需要英国更为强烈和积极。这既是中国正在持续快速发展并为世界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所至,也是驻外机构努力工作创造的良好环境。
三、下阶段的主要任务
1、计划完成余下的全部培训学习和考察计划。进一步围绕主题与英方的校领导和专家交流,力求使学习考察有深度。
2、草拟个人专题小结,专题报告和培训学习总结报告。
3、思考培训学习的收获、体会及工作建议。
4、分析在考察、培训中学到的可用经验和知识,结合各校实际思考如何学以致用。
2004年高校领导赴英国培训团
二00四年十一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