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家访总结
一年级家访总结
总结一:
现如今对于孩子的教育家庭和学校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上周三是我们学校的家访日,我们老师都积极的投身到了下午的家访工作中,通过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每个人都感受颇深。
一、家访中取得的成绩
首先获得了许多第一手育人资料。通过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地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在家的表现,了解到家长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并做好详细的记载,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解决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这就增强了家长的责任意识和信任度,使家长也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更有信心地和学校携手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二、家访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现在孩子家长普遍工作比较忙,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导致有些家长无法参与到我们的家访活动中来,我们教师也无法得到部分学生具体的信息反馈。二是很多孩子日常生活都由爷爷、奶奶照料,老人大多比较溺爱,学生放纵习惯了无法适应学校有规章制度的教育生活。三是部分家长在关注孩子学习的同时忽视了行为习惯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在校纪律差、不会做值日、书写姿势不正确,长期在家庭教育中形成的不良习惯,使老师在日后的矫正过程中比较困难。
三、家访后的思考
第一,家访要细致、全面。深入到每一个家庭细致了解,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加强了社会,家庭,学生的联系,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了学生的个性与想法,加强了师生感情,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三,要注重访谈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作为任课教师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家访的方式不改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第四,要学会体会家长的心情。因为一个学生在班上是很不起眼的,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访时的交谈中,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
第五,要深刻了解家访的重要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家访工作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教师都要本着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奉献自己的爱心,努力做到关心每一位学生、了解每一位学生。
总结二:
家访是维系教师、家长、学生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在学校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今年我担任一年级的教学工作,刚开学我就发现了一个非常“好动”的男生,名叫乐乐,他的“多动”不是一般地“多动”,是每分每秒都在动的那种,这样下去,无疑影响学习效果。我为此非常担忧,希望能与他的家长进行一番沟通。开学第三天,我特地把乐乐留下来,想请他的家长来接,顺便可以当面和他的家长聊聊。可是,我等了很久,终于来了个老爷爷,我以为是乐乐的爷爷,就说:“您是乐乐的爷爷吧,你们乐乐好像比较多动,都不愿意听,希望家长可以多教育、多督促。”乐乐的“爷爷”赶紧说:“好的,我会跟他的爸爸妈妈说的。”接着他们就回家了。
但是,接下来的几天,我发现乐乐的情形完全没有好转,上课仍旧不听,做自己的事情,下课就是出去玩,作业不做,人都找不到。我想:这样下去肯定不行的啊!我一定要再去了解一下情况,他之所以目无纪律,好动贪玩,估计还是与家庭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一天下班后,我带着乐乐回他家了。
到乐乐家后,乐乐的“爷爷”很热情地接待了我,我们一起聊了会。通过闲聊,我终于知道,原来我一直以为来接乐乐的是他爷爷,现在才知道不是,他爷爷瘫痪在床,那个是他的太爷爷。乐乐的爸爸妈妈在乐乐三岁的时候就离婚了,他爸爸又结婚了,不久前刚生了一个小弟弟,平时乐乐也不跟爸爸一起住,全是太爷爷和太奶奶在接送,所以他从记事起就没有享受过正常孩子应有的父爱和母爱关怀。我一想,原来是这样啊,乐乐平时的行为只是想要获得大家的关注,他也缺少母爱,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我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
老师和家长之间多沟通、多交流。老师在学校里抓住一切机会,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善于发现他的闪光点,如搞卫生很积极、爱帮助同学等,及时表扬鼓励他,让他知道自己的价值。家长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和时间的合理安排,并按照计划严格执行,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
在后来的教学中,我发现乐乐有了很大的改善,上课知道听讲了,下课知道写作业了,能帮助老师做事情了,自控能力有所提高了。
其实小家伙本质并不坏,只是没有人对他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系统的培育。我下定决心,以后会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多给他一份关心、耐心和细心。让他在班级这个大家庭里享受家的温暖,健康的快乐地茁壮成长。
第二篇:一年级大家访总结
一年级大家访总结
(2011—2012)学第一学期
每个家庭都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思想品德的陶冶,习惯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根据上级的文件,我们学校将要在2011年10月份举行一次“关爱学生,教师访千家”的教师走访活动。我校领导高度重视,老师们积极准备。于2011年10月份,我和科任老师一起走访了一年级30名同学。在走访的过程当中我学到了到了许多知识,也增进了和家长的沟通,更加的了解了学生的在家的情况。这是一次有意义的活动,也给我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印象。
一、家访时间:2011年9月10日-2011年12月20日
二、到访率:百份之九
三、家访的发现
(一)通过与家长的交流,我了解了每个学生在家的生活习惯和学习的习惯,了解了学生的家庭状况,学生的性格,了解到家长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
(二)通过向学生家长讲述我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成果等基本情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解决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增强了家长的责任意识和信任,使家长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来,促进我们的教育孩子的方法。
(三)了解到很多学生在学校看不出来什么很好,认识了更真实、更全面的学生。比如我班的曾磊、罗林根等在校沉默寡言,可在家里却很活泼;而有些正好相反,如林浩、孙嘉豪这些孩子。有些有个性的学生,如李沫雨、罗源旭等,本来觉得很难管,但走进他的家庭后,知道了他的一些生活经历,便觉得可以更好地把握他们的心理。
(四)现在的学生家长都很年轻,有些本身受教育的程度相对高一些,因此他们能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普遍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并讲究教育方法,经常帮助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这对学校的教育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五)了解到了我们班有12个留守的儿童。同时我也决定在11月份对这些孩子进行再次的回访。
四、存在的问题
第一、有些家长常年不在家,让孩子给爷爷奶奶带,由于受传统文化以及本身的受教育程度,许多孩子的监护人对孩子很宠爱,认为孩子还小,放任自流,养成了挑肥拣瘦挑食的毛病以及丢三落四的生活习惯。第二、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对孩子严格管制,以至于孩子缺少自己独立的思考空间。
第三、有些家长的教育方式过于走极端,让孩子形成胆小,不自信的习惯,也有些家长以自己以前受的教育习惯来教育孩子。也有些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视而不见,认为调皮捣蛋的孩子才是有出息的孩子。
第四、有一部分家庭经济基础薄弱。比如陈朝钦、王亮、胡情丽、谢伪军等等。
五、解决的办法
(一)在课堂中,运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对他们进行教育,把孩子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态度调到正确的尺度。(二)生活当中加大对孩子的关心和鼓励,让孩子形成自信活泼的良好品质。(三)同时学校里也将对那些生活贫困的家庭一些帮助。(四)对于那些留守的儿童我们也会及时的回访观察。
(五)通过电话和家长沟通,共同来培养好孩子。
六、到访的体会
虽然说我是第一次家访,但是当我深入到每一个家庭,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后,我懂得了许许多多。
家访让我与孩子们加强了师生感情,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它让我了解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学生家庭的困境,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也让我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工作。
从这次家访我也如同给自己上了一课,因为每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五十分之一,但是在许多家长的眼中却是百分之一百。孩子是一个家庭当中的希望,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身上的担子之重,脚下的路途之远,但是我有信心,有希望,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培养孩子。
七、家访的小结
家访的目的是了解孩子们的在家表现,让孩子能够更好的学习,更好的成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于孩子的生活习惯,学习态度起了很大的作用,培养一个孩子不容易,我希望家长理解培养孩子是相互的,是共同的。虽然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但是一年级的孩子,还是希望家长在后面能够帮忙推着孩子走这人生路。家访是学校和家庭沟通的桥梁,让教师和家长更加的了解孩子,更加的学会怎么样来教育好我们的孩子,同时也让老师学到更多的社会知识,培养了我们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的一些技巧。所以我愿意好好来教育我们班的孩子,希望他们都能实现他们的远大理想和抱负。也能让孩子的父母亲少点担忧,多点快乐!
郭兴友
2012年1月
第三篇:一年级家访总结
以家访促家教
——一年级五班家访个人小结
家访活动是我们白云山的常规工作,接班主任以来,第一次来到了小天使们的家中,了解孩子们在家的表现,也能与家长们交流一下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出发前,校长也给我们做了详细要求:家访工作务必做实、做细、做到位。其实,老师与家长近距离对话,共同探讨良好教育策略,探寻符合学生个性特点的学习方法,才有助于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实现家校共育,实现教师、家长、学生三位一体的良好教育状态。
几天来,我们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全面家访,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家访工作是教师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不能只走走过场,我现将家访的有关情况作如下简要小结。
一、提高认识
家访前期,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地学习了家访活动要求、技巧和沟通要领。首先明确了教师家访的责任。教育是爱与责任同行的事业,教育,承载着每一个孩子的纯真梦想、编织着每一个家庭对未来生活的希望。一个学生在班上、在学校不过是几十分之
一、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重的期望。所以,我们学校全体教师是本着负责的心态参与到这次家访活动中来的,对此次活动不敢有丝毫的马虎。
二、周密安排
1、开展培训,严格要求。
学校针对家访工作专门对教师进行了培训和动员,培训内容主要是家访活动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以及应该达到的效果和注意事项等,对教师的仪表、作风、态度、纪律和安全等方面提出严格细致的要求。
2、制定计划,认真备访。
制定详细的计划是活动成功的保证,在制定计划时,我们班召开了分析会,对家访对象及家访方式进行认真分析,针对不同对象确定家访时间和内容。
3、结合实际,形式多样
家访主要采取由两名以上教师同行登门走访的形式,对因特殊情况需要的,我们结合实际,采取了个别学生复访电话访问、家长到校约谈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我们组的付静老师和李前前老师已经把家访有机地融入到学校的整体工作之中,在家访过程中做到了以下三个方面:
(1)提前预约。教师按照计划,对家访对象提前预约,合理安排时间。(2)做好记录。教师对每个家访对象做了详细记录,积极填写家访活动纪实表,访后认真进行分析。对家访中发现的问题分门别类地进行了梳理,为以后在日常工作中调整教育教学方法提供了依据。
(3)反馈交流。家访结束后,把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进行反馈,根据家访情况对日后的教育工作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将家访结果与其他任课教师进行交流,共同制定出促进学生发展的具体措施。同时,跟踪了解学生在家访后各方面的变化、反应,并及时给予相应教育。
4、以家访促家教,用耐心换诚心
我们根据学生的情况有计划地进行家访,在家访时做到了“两不”和“三要”。即:家访不告状;不指责家长和学生。向家长宣传教育政策法规、上级对规范办学行为的要求,对家长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宣传解释工作;有针对性的向家长讲解学生安全教育知识,督促家长、学生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向家长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取得的成绩及未来的发展规划,赢得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同时,征求家长对学校及教育部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向家长汇报其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和各种表现,了解学生在家庭中表现状况,如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思想表现、个性特点等,指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全面、正确、科学的育人观、人才观和价值观,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家校携手,共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措施和方法。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如经济状况、文化教养、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成长环境、在家表现、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有目标、有针对性的了解、掌握、分析、总结了不同类型学生的情况——优秀生、特殊家庭学生(单亲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子女等)、行为偏差生(学困生、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心理或生理或智力有缺陷的学生等),通过家访总结反思,有针对性的、系统的总结优秀教育经验并推而广之,对于特殊家庭学生和行为偏差生,通过家访找到问题症结,有针对性的帮扶、辅导等助学措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鼓励他们积极上进,健康成长。与家长一起分析原因,根据学生情况,积极向家长介绍相应科学的教育方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共同寻找解决的办法。家访时,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交流家教的方法、学生的特长、发展优势、教师的期望,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及打算。
这样,家访没有了抵触与推诿,避免了以往家长、学生一听老师要来家访就认为是来“告状”的心态。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家访成了相互交流、互通信息的最好一种形式。教师们用自己的耐心、诚心、爱心换来了家长对教师、学校的诚心。
5、重点家访“优秀生”和“问题生”。
俗话说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好学生的家长综合素质一定不错,有一定的教育知识,有科学的教子经验,有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有温馨向上和书卷气的家庭氛围,通过家访,教师与家长一起梳理总结家教经验,在班级或学校进行家教经验交流,推广学习。相反,每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长,通过教师家访,与家长一起了解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的意见建议和方法措施,与家长和各任课教师一起,共同努力,鼓励他们树立信心,使孩子跟上前进的脚步,健康成长。
三、反馈信息
1.积极的:现代家长注重对子女的教育。现在的学生家长年龄都在30--40之间,他们本身受教育的程度高,因此他们能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普遍重视对儿童的教育,并讲究教育方法,经常帮助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这对学校的教育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家长具有把孩子教育好,培养其成才的心理,现在的家长寄托在孩子身上的希望很高,有着培养成才的强烈愿望,因此家长往往能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包括精神和物质等方面的。
2.消极的: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家长对子女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和放纵,养成了骄纵的心理,他们在言论、态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挑吃挑穿,爱耍脾气等不良行为,这给学校教育带来诸多的难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只看重自己子女的学业成绩而忽视或放松了对子女的思想德、纪律教育,有些家长对素质教育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对素质教育提出质疑,与其背道而驰,这使得学校教育工作开展很不顺利。
现代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做生意的不乏少数,从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有些交由爷爷奶奶管教,他们却更加宠爱,使得学生的心理放纵,让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
家庭成员内部不一致的教育力量难于与学校教育配合。
现代社会学习渠道和媒体的多样性使学生有机会获得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和事件以及诸多的黄色、暴力等糟粕,还有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对学校教育又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五.家访反思
1. 家访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突出重点,我们做到了“六回访”:生活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家庭进行了回访,学习困难的学生家庭进行了回访,留守或单亲的儿童家庭进行了回访,思想、学业上有重大变化的学生家庭进行了回访,外地进城务工子女家庭进行了回访,特殊学生家庭进行了回访。
2.家访谈话要有方向、有目的,讲究艺术,切不可漫无边际地闲聊。否则,既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也耗费了家长热情,使家长对老师的谈话失去兴趣。有了方向还要注重方式。我们做到了“六必进”:即教育的政策措施进家庭,贫困生资助方案进家庭,学困生转化进家庭,家庭教育指导进家庭,心理生理健康辅导进家庭,教师个性化关爱进家庭。
3.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内容也随着改变。对家长的职业、阅历、经济、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存在着个体的差异,作为班主任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什么山砍什么柴”,如果家访的内容方式都千篇一律,必定会出现事倍功半,甚至会遇到适得其反的尴尬局面。还有家访时,也要注意家长的精神状态、身体情况、家庭气氛等条件,随机应变地调动访谈方式和内容。在反映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行为表现情况时,要以表扬为主,从赞扬的角度切入话题,对学生的缺点用旁敲侧击地去指出,通过表扬别的学生在某个方面的优点来提醒家长,让家长明白自己的孩子在这方面的不足,知道今后该朝那个方向努力。这样,不仅在家长面前给学生留了脸面,拉近了师生距离,也使谈话气氛活跃,场面融洽和谐。
于是,在家访中,我们做到了“六知道”:学生知道家访的目的和意义,家长知道学生在校的学习表现情况,家长知道学生的任课教师情况,教师知道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环境,教师知道家长对孩子的希望和期盼,学校知道家访收集的家长意见和建议。
4.家访坚持了“六不准”。
不准要求家长安排车辆接送,不准借家访名义向家长提出任何私人的要求,不准收受家长馈赠的钱、物,不准接受家长的吃请和报销开支,不准参与家长组织的娱乐消费活动,不准利用知悉或者掌握的招考等教育信息向家长谋取利益或以家长名义进行有偿家教。
总之,家访工作是教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在家访中,教师既能向学生家长面对面地宣传教学改革的发展思路,宣传实施素质教育的全过程,又能就学生在学校与社会上的各种行为表现,思想动态等等,与家长及时交流沟通,取得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深刻了解和对教师工作的理解与配合。同时,教师通过家访能及时掌握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中的要求与建议,全面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积极弥补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自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因此,有计划、有目的地搞好家访工作,是因材施教全面搞好教学管理和班级工作的重要手段。
通过家访,调皮学生,逐步改掉了打骂他人的习惯,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进步;贫困生的家长非常感谢学校,学生本人的学习更加刻苦,要求自己更加严格;娇生惯养的学生慢慢懂得了孝敬父母、体谅父母,开始主动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通过家访许多学生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此次家访活动,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热情欢迎和认可。教师、家长间的交流更深入,对学生教育的探讨更深入,对改进教育方式方法的措施更具体,进一步拉近了学校、教师和学生家庭间的距离。
家访结束后,我进行了认真总结,收集整理家访工作有关情况,并一一记录在册,归纳存档。这次家访让我们深入到每一个家庭,细致地了解了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同时了解了学生的个性,学生在家的表现,向家长讲述了学校一学年来取得的非凡成绩和我校的管理模式、教育理念、教师情况等,并且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心里话,与家长共同探讨育人方法,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第四篇:一年级五班家访总结
家校合作 加强沟通
2014-2015第一学期家访总结
一、前言
家访,对我们教师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作为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它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家访,是家校共育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通过家访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学生不在学校却继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二、家访
通过家访我感受到这些学生因为一些不突出的优点而得到老师的称赞时会很高兴,老师可以和家长一起从点滴的进步谈起,一分为二地分析学生,用优点去克服缺点。例如我们班的帅玺同学早晨来到总是安静写字。所以在家访时我把握实际,灵活调节,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量、探讨教育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家长也欣然配合。
家访不仅是一个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好机会,也是解答家长疑问,化解误会的好时机。尤其是通过问卷看出来个别家长对我们的工作还有疑问,家访就要特别关注,详细的为家长解答。
通过家访我体会到了电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家访能让我们和学生家长打成一片,感情亲切融洽,这样家长们就不再会有什么误会和责怨,我们的工作就能得到心应手。
三、典型案例 我班的孙晟程就是一个典型的行为习惯不良的孩子。他在课堂上基本上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学习,想到什么就自己随口一说,没有考虑到这是在上课,需要举手。课间休息也不能按照规定老老实实走路,不是小跑就是打闹。该生在家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回家后衣服随手一扔,鞋子随便一脱,书包也是扔在地上……生活习惯很不好。妈妈说他在家穿衣、吃饭都得爸爸妈妈照顾。练习题也是得爸爸妈妈看着才能写下去。
我和孙晟程爸妈都同意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最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好的孩子往往学习也不会差。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我建议家长在家制作一张表,纵轴是衣服、鞋子、书包、起床、吃饭……一些观察点,横轴是周一至周天,表就贴在墙上,每天做好一样就画一朵小花。再将在家的表现与大拇指和体验币联系起来,每周把表带到学校给老师看看,画满小花就可得到奖励。
这种家校共育,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方式收到了显著地效果。孩子早上起床不用妈妈给穿衣服了,吃饭、整理书包也能自己完成。一朵朵小花带给孩子的不只是它本身那么简单,它传递的是希望。我相信孙晟程每天早上起床就知道他这一天要为之努力的是什么,目标明确也就有了动力。
四、家校共同成长
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的指导家长,同时多进行交流,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结成一个家庭学校的教育同盟,共同得到成长。那么我们的教育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2014年12月1日
第五篇:小学一年级家访总结
小学一年级家访总结
家访是维系教师、家长、学生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在学校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今年我担任一年级的教学工作,刚开学我就发现了一个非常“好动”的男生,名叫代表浪,他的“多动”不是一般地“多动”,是每分每秒都在动的那种,这样下去,无疑影响学习效果。我为此非常担忧,希望能与他的家长进行一番沟通。开学第三天,我特地把代表浪留下来,想请他的家长来接,顺便可以当面和他的家长聊聊。可是,我等了很久,终于来了个老爷爷,我以为是代表浪的爷爷,就说:“您是代表浪的爷爷吧,你们代表浪好像比较多动,都不愿意听,希望家长可以多教育、多督促。”代表浪的“爷爷”赶紧说:“好的,我会跟他的爸爸妈妈说的。”接着他们就回家了。
但是,接下来的几天,我发现代表浪的情形完全没有好转,上课仍旧不听,做自己的事情,下课就是出去玩,作业不做,人都找不到。我想:这样下去肯定不行的啊!我一定要再去了解一下情况,他之所以目无纪律,好动贪玩,估计还是与家庭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一天下班后,我带着代表浪回他家了。
到代表浪家后,代表浪的“爷爷”很热情地接待了我,我们一起聊了会。通过闲聊,我终于知道,原来我一直以为来接代表浪的是他爷爷,现在才知道不是,他爷爷瘫痪在床,那个是他的太爷爷。代表浪的爸爸妈妈在代表浪三岁的时候就离婚了,他爸爸又结婚了,不久前刚生了一个小弟弟,平时代表浪也不跟爸爸一起住,全是太爷爷和太奶奶在接送,所以他从记事起就没有享受过正常孩子应有的父爱和母爱关怀。我一想,原来是这样啊,代表浪平时的行为只是想要获得大家的关注,他也缺少母爱,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我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
老师和家长之间多沟通、多交流。老师在学校里抓住一切机会,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善于发现他的闪光点,如搞卫生很积极、爱帮助同学等,及时表扬鼓励他,让他知道自己的价值。家长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和时间的合理安排,并按照计划严格执行,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
在后来的教学中,我发现代表浪有了很大的改善,上课知道听讲了,下课知道写作业了,能帮助老师做事情了,自控能力有所提高了。
其实小家伙本质并不坏,只是没有人对他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系统的培育。我下定决心,以后会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多给他一份关心、耐心和细心。让他在班级这个大家庭里享受家的温暖,健康的快乐地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