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教师新职业道德心得体会
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
闻名于世的大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曾经说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告诉我们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拥有广博的知识,更加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做到“以身立教”,做学生的好榜样,用自己文明言行教育学生。作为一名新教师,通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使我深有体会到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要以德治教。
师德修养实际上是教师道德认识、情感、意志、信念、行为和习惯等要素集合而成的一种由内而外的表现。我认为,这种师德的体现,首先体现在教师的责任心上,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对工作负责,对学生负责,对自己与社会负责。
对工作负责。教师要有对教育工作高度的热情,由衷地热爱教育这一行业,热爱教学工作。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教师能做到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每一个学生。当老师对教育工作有饱满的热情时,就会保持积极主动的心态,产生积极情绪,这种内在的情绪能促使我们积极向上,不断进取。而且教师积极的心态志情绪能比较大的影响学生,指导学生,促使他们培养积极向上心态,从而能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相反,如果教师做事懒散,心态比较消极,那么,学生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的形成。
对学生负责。首先教师要对全体学生负责。教师教书育人应是面对全体学生。教师对每一位学生负起责任,必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不能总是偏爱优生,而歧视后进生。在教育问题学生时耐心开导,激发孩子的进取心,不能对侮辱学生人格。古人云“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对后进生,做为教师要多加关爱。其次教师要对学生学习的知识负责,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对学生来说都是新知识,对知识的第一印象会给学生留下根深蒂固的影响。教师的教授内容必须准确科学。教书育人是一项职责重大的严肃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敷衍和马虎。不允许含有不清和错误的概念出现。教师自身应当有渊博的知识,通达的学识,应当能够对科学知识的严密系统有通透的理解,如此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钩深致远,游刃有余,知识才能被学生所接受理解,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结构,并转化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完成了知识传授的过程。再次,对学生的未来负责。我们常说:“一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同时又
是环环相扣的过程。一个环节出现缺陷会给其他环节构成困难,从而影响学生的正常成长。所以我们教师应该立足现今,着眼未来,负起我们这个育人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为后代着想,为家长负责,为学生负责,为我们祖国千秋大业负责。
对自己与社会负责。个人需要成长,想要成功,必须有对自己负责的态度,要比一般人付出更多的努力。要想获得工作的成功,就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寻找工作的乐趣,努力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获得自己期望的成功,为自己的人生添上辉煌的一笔,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有高度负责的态度。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用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第二篇:新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复习资料
一、道德
1、定义: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据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方式来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特殊行为规范的总和。
2、道德与法律 1)关系:
⑴ 自从国家产生以来,二者是社会健康发展主要保障; ⑵ 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⑶ 二者在内容上存在部分重叠现象 2)道德可以弥补法律调节不足
⑴ 在范围上:道德适用范围广;
⑵ 在调节主体上:法律代表国家意志,道德依靠社会舆论、风俗和人们的良知; ⑶ 在调节方式上:法律具有强制性、滞后性特点,道德具有自觉性、事前性。
3、道德评价
1)定义: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是非、善恶判断表明自己态度和价值倾向的活动。2)特点:扩散性、持久性
一个人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够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的修养境界是慎独。
二、职业道德
1、定义: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依据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基本要素
①职业理想 :职业活动的追求和向往,是职业态度的基础,是实现职业目标的精神动力; ②职业态度 :相对稳定的劳动态度与心理倾向;
③职业义务 :在职业活动中自觉履行对他人,社会应尽的义务;
④职业纪律 :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与条例;
⑤职业良心:是从业人员按照职业道德要求尽职尽责地做工作,如医生治病救人; ⑥职业荣誉 :对自己职业道德活动中的一种自尊、自爱的荣辱倾向; ⑦职业作风:职业活动中相对稳定的工作态度与职业风范。
3、特征
①鲜明行业性
②适用范围有限性
③形式多样性
④一定强制性
⑤相对稳定性
⑥利益相关性
4、社会功用
1)具体功能:① 导向功能
② 规范功能
③ 整合功能
④ 激励功能
2)社会作用:① 有利于调整职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
② 有助于提高社会道德水平,促进良好社会风尚形成; ③ 有利于完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职业道德精华
1)我国:① 公忠为国的社会责任感
② 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
③ 自强不息,勇于革新的拼搏精神
④ 以礼待人的和谐精神 ⑤ 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⑥ 见利思义,以义取利的价值取向
2)国外:① 社会责任至上
② 敬业
③ 诚信
④ 创业
6、社会公德
1)定义: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2)与职业道德的区别
① 适用范围不同
② 反映的利益不同
③ 二者存在相通性:A文明礼貌
B勤俭节约
C爱国为民
D崇尚科学
7、职业道德准则
① 忠诚
② 诚信
③ 敬业
④ 正直
⑤ 纪律 ⑥ 追求卓越
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1、性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有机组成部分
2、基本要求: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新型职业关系
3、特征
1)继承性与创造性统一 2)阶级性和人民性统一 3)先进性和广泛性统一
4、建设基本原则
1)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③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④ 社会主义荣辱观越
2)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
A.内涵: ①坚持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
②坚持维护集体利益的原则;
③集体利益要通过对个人利益的满足来实现。
B.集体主义要求:①正确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兼顾,无法兼顾时,个人服从集体。
②正确处理“小集体”(企业)与“大集体”(国家)的关系
C.反对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想
① 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② 享乐主义
③ 拜金主义
3)职业活动内在道德准则
① 忠诚:忠实于服务对象,并对自己的委托人认真担负职责、以寻求实现职责的最优效果的强烈态度和意向。
② 审慎:选择最佳手段以实现职责最优的结果。
③ 勤勉:工作投入,集中精力,不偷懒,不三心二意。
5、五个要求
1)爱岗敬业
2)诚实守信
3)办事公道
4)服务群众
5)奉献社会
四、职业化——是新型劳动观的核心内容
1、定义:职业化是一种自律性工作态度,是按照职业道德要求的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2、三层
1)核心层:职业化素养,包括职业道德与责任意识 2)中间层:职业化技能 3)外
层:职业化行为规范
3、内
涵:德才兼备,自主与协作
4、职业化管理
1)定义:通过职业化一方面使从业人员在职业道德上符合要求,在文化上符合企业规范,另一方面使工作流程和产品质量标准化,工作状态实现规范化、制度化。
5、核心:职业道德与科学管理
6、建立职业化标准
1)职业文化是一个复合系统
2)战略管理和决策管理是一个宏观性制度 3)科学的生产流程和产品开发流程
4)从业人员的技能管理和行为管理标准化
五、职业技能(中间层)
1、定义:从业人员的应具备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能力。
2、特点:1)时代性
2)专业性
3)层次性
4)综合性
3、作用
1)保障和促进企业发展
① 是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与保障;
② 关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是人们谋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
① 是就业的保障;
② 有助于增强竞争力;
③ 是履行职业责任,实现自身价值的手段。
4、职业技能有效发挥需要职业道德保障
1)职业道德对其有统领作用
2)职业道德对其有支撑作用 3)职业道德对其有促进作用
5、如何提高职业道德以提升职业技能
1)脚踏实地 :在工作中学习;端正态度。
2)勇于进取 :树立远大奋斗目标;自信坚定,持之以恒;勇于创新。
3)与时俱进:立足时代,认识职业技能加快发展的特点;立足国际,认识中西方职业技能方面的差距;立足未来,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六、七种职业道德
1、敬业
1)含义:对工作一种虔诚、恭敬、认真负责的态度。2)作用
①从业人员在职场立足的基础
②从业人员事业成功的保证:强烈的敬业精神是从业人员做好工作的前提;敬业是人生关键,是人生制胜的法宝;敬业意味着工作和生活的乐趣。
③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敬业促进企业效应的提高;敬业提升企业生产力水平;敬业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3)特征:主动、务实、持久
4)践行规范要求①强化职业责任(了解职业责任;强化责任意识)
②坚守工作岗位(遵守规定,履行职责;临危不退)
③提高职业技能(勇于实践;开拓创新)
2、诚信 1)含义:真实无欺,遵守约定和践行承诺的行为。2)作用
① 关系企业兴衰
② 是个人职业生涯的生存力和发展力
3)特征:通知性、智慧性、止损性、资质性
4)践行规范要求 ① 尊重事实(坚持正确原则,不为个人利益所左右;澄清事实,主持公道;主动担当,不自保推责)
② 真诚不欺(诚实劳动,不弄虚作假;踏实肯干,不搭便车;以诚相待,不欺上瞒下)
③ 讲求信用(择业信用;岗位责任信用;离职信用)
④ 信誉至上(理智信任;积淀个人信誉;维护职业集体的荣誉)
3、公道
1)含义:给予行为对象应得而不给其不应得的行为和品质。2)作用:
① 是企业发展重要特征
② 员工和谐相处、实现团队目标的保证
③ 是确定员工薪酬的一项指标
3)三种表现:① 公道的制度
② 公道的行为
③ 公道的品质
4)特征
① 公道标准的时代性
② 观念的多元性
③ 意识的社会性
5)践行规范要求 ①平等待人(树立客户平等的观念;树立按贡献取酬的平等观念;树立按德才谋求职位的平等观念)
② 公私分明(要有法律意识;要有慎微意识;要有大局意识)
③ 坚持原则(立场坚定;方法灵活;以德服人)
④ 追求真理(加强学习;不盲目从众,不盲目为上)
4、纪律
1)含义: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们所必须共同接受、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2)作用
① 影响企业的形象
② 关系企业的成败
③ 是企业选择员工重要标准
④ 关系员工个人事业成功与发展 3)特征
① 社会性
② 强制性
③ 普遍适用性
④ 变动性
4)践行规范要求① 学习岗位规则(原原本本学习岗位规则;完整准确把握岗位规则;研读岗位规则)
② 执行操作规程(牢记操作规程;演练操作规程;坚持操作规程)
③ 遵守行业规范
④ 严守法律法规
5、节约
1)含义:从业人员爱惜和节制、节省使用企业财物及社会资源的行为。
2)作用:① 是企业兴衰的重要保证
② 是从业人员立足企业的品质
③ 是从业人员事业成功的法宝
3)特征:① 时代表征性
② 社会规定性
③ 价值差异性
4)践行规范要求:① 爱护公物(强化爱护公物意识;对公物要爱护使用;不占用公物)
② 节约资源(具备节约资源意识;明确节约资源责任;创新节约资源方法)
③ 艰苦奋斗(正确理解艰苦奋斗;树立不怕困难的精神;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6、合作
1)含义: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通过某些具体方式,彼此相互配合、协调发展的联合行为。2)作用: ① 是生产经营顺利实施的内在要求
② 是从业人员汲取智慧和力量的重要保证
③ 是打造优秀团队的有效途径
3)特征: ① 社会性
② 互利性
③平等性4)践行规范要求:① 求同存异(换位思考,理解他人;胸怀宽广,学会宽容;和谐相处,密切配合)
② 互助协作(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竭尽全力帮助他人)
③ 公平竞争(在竞争中团结互助;在合作中争先创优)
7、奉献
1)含义:为干好工作而努力的态度和精神。
2)作用:① 是企业健康发展的保障
② 是从业人员履行职业职责的必由之路
③ 有助于创造良好工作环境
④ 是从业人员实现职业理想的途径
3)特征:① 非功利性
② 普遍性
③ 可为性
4)践行规范要求 :① 尽职尽责(明确岗位职责;培养职责情感;全力以赴工作)
② 尊重集体(以企业利益为重;正确对待个人利益;树立职业理想)
③ 为人民服务(树立为人民服务意识;培育为人民服务荣誉感;提高为人民服务本领)
七、职业道德修养
一、加强修养的重要性
1有利于职业生涯的拓展
1)就业方式转变对员工的职业道德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职业道德修养可以为一个人成功提供社会资源;
3)职业道德修养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4)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可以帮助从业者度过难关,走向辉煌。
2.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职业境界的提高; 3.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个人成长成才
1)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是从业人员“社会化”的需要
2)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是从业人员自我实现的重要保证。
二、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1.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要端正职业态度;
1)加强职业道德是培养一种职业态度;
2)文明礼让是做人的起码要求,也是个人道德修养境界和社会道德风貌的表现。2.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要强化职业情感;
1)加强职业道德应该强化职业情感,注重从我国优秀传统道德中汲取营养;
2)强化职业道德情感有赖于从业人员对道德行为的直接体验。3.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要注重历练职业意志;
1)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职业道德应该讲法治、讲诚信、讲效率、讲公平;
2)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职业道德内含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
第三篇:学习新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
学习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心 得 体 会
珉谷镇第六小学:曹光信 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第一部分: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础);第二部分: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出发点);第三部分: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灵魂);第四部分: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核心);第五部分: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关键);第六部分:终身学习(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时代要求)。学了这六部分的内容后,使我对教师职业道德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与理解。
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出发点,你要把教书育人这一项事业做好,最起码你得爱这个职业。我认为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一行,我们就应该安下心来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了,既来之则安之吧。知足常乐,我们现在教师的工资可以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了。我们只有热爱了我们的职业,我们才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地去教育好我们的学生。我领会到“爱生、奉献”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精髓,是师德之魂,是师德永恒的主题。因为学生是教师所从事职业的直接作用对象。我们身为教师就与学生结下不解之缘。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热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职业情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应具备的道德品质。
我还领会到“爱生、奉献”就是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期待“收入平-1-
衡”,因为我们对学生的付出无法测量,我们的成果很难量化;我们不期待“立竿见影”,因为我们所从事的是“百年树人”的职业,我们付出的结果如何,不是一时半宿可以见分晓的,我们不期待掌声和鲜花,因为我们是一个平凡的职业,我们的劳动不直接创造财富,而是借助学生的劳动成果来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的。爱生、奉献只意味着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和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美好而积极的情感,它能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的情绪,教师这种呕心沥血、诲人不倦的精神,能诱发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激情,并影响学生的理想、志趣、爱好和毅力,从而使师生之间产生一种默契,在感情和心理之间架起一座互相信赖的桥梁。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我们需要了解学生的爱好和才能,了解学生的欢乐和忧愁,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甚至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如:放下做教师的架子,弯下腰来与学生说话,我们费尽心机是在给学生自尊,让他们能够抬起头来,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教师这样的敬业精神和行为的崇敬,是我们爱生如爱子的表现,使他们感到温暖、欢乐和幸福,从而激起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后我就还会把学生当作我身体中的一部份天天爱护他,关心他。我们是一名人民教师,应该为祖国培养人才。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方法,或者说是培养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我们教师要时时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培养学生超越自己,勇于创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我们教师的眼神、语气、行为举止各方都是学生学习的好榜样,能给学生以巨大的启迪和激励,乃至使学生终生难忘。
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就像一面镜子,让我在内心深处
重新去审视自己从前的不足及快速地加强与完善自我。我终于懂得了,只有做到:爱国、爱岗、爱学生、为人师表、育人、学习,才仅仅算是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那么我的终极目标是: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人民教师。那就得在这些基础中做得更好才有可能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我感触最深的是: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终身学习这三项内容。
关爱学生不只是挂在嘴边的简单话语,也不是做作的短暂表现,而是长时期的考验及实践。那么,关爱学生该怎么做?我说不上非常标准的准则,但是,我认为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得尊重学生;其次,了解学生;最后,关心学生。
如果一个教师只是日复一日如机械一样运转,那么会有什么进步?如果没有进步那么教出来的学生怎能会创新、灵活?还是只会墨守成规地处世。我不想我的学生只能像我一样循规蹈矩、只能脚踏实地,没有多大的创造性。那么,我就得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学生。我始终坚信,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改变自己的最好的途径是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才能办到。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吸取精华,从而完善自己的方法、策略、技巧;通过学习,让自己的头脑充实,有思想。学习的方法可以很多:读书、向一切有经验的前辈学习、看报、向网络学习、并在实践中反思,再从反思回到实践。慢慢从所拥有的知识及认识中净化自己的心灵。
总之,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学会终身学习,爱岗敬业,身为学生的表率,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做出奉献。
第四篇:新职业教育法心得体会一
新职业教育法心得体会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20日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将于2022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该法自1996年颁布施行以来的首次大修。
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内容从五章四十条完善至八章六十九条,由现行法的3400余字修改为10000余字,内容更加充实。包含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明确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层次和形式的职业教育,着力提升职业教育认可度,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职业教育保障制度和措施等内容。
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目前共有职业学校1.13万所,在校生超过3000万人。国务院2019年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
现行职业教育法对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职业教育发展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举措和实践成果转化为法律规范,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夯实法治基础。”
2021年5月,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的议案,修订草案经过2021年6月、12月和2022年4月的三次常委会会议审议后通过、颁布。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水平的技能技术,呼唤高质量的职业教育。
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首次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在公众以往的认知中,职业教育定位模糊。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首次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
在法律层面规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地位同等重要,有利于塑造社会共识,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新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的内涵作出完善:职业教育,是指为了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或者实现职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道德、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等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而实施的教育,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
职业教育最重要的定位,就是为产业发展提供有能力、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完善职业教育内涵,明确职业教育类型属性,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专业实践能力、职业素养,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职业教育低人一等”“职业学校不是好学校”“职校学生找的工作不体面”……有关职业教育的社会认知里,偏见和杂音时有出现。受中国传统文化“学而优则仕”等观念的影响,加上职业教育相对普通教育而言兴起较晚,社会大众需要更新观念、破除成见。
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中规定了不少“实招”,着力提升职业教育认可度。譬如,明确规定国家采取措施,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提出国家通过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为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展示技能、切磋技艺的平台,持续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提出职业学校学生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与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平等机会。
各行各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都是不可替代的。职业教育社会地位的提升,仍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主动作为。社会观念应从重视学历转向重视贡献、重视能力;应建立各行各业平等的职业资格框架制度,人人都能在自己的职业轨道上走到相应的高层次等级。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注重产教融合,实行校企合作。”其中,“产教融合”一词取代了现行法中的“产教结合”。一字之改格外有深意。
过去讲的“产教结合”具有滞后性,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经常不能及时反映到学校中,企业与学校之间类似“朋友帮忙”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很不稳定的。“融合”就是要成为一体,企业与学校共同投入、共同制定人才方案、共同进行人才培养,达到共建共赢。
为了深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挥其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进一步明确诸多举措:国家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鼓励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企业可以设置专职或者兼职实施职业教育的岗位;企业开展职业教育的情况应当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国家鼓励行业组织、企业等参与职业教育专业教材开发。
除此之外,新职业教育法还包含对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企业作出奖励、税费优惠等激励政策。
完善职业教育保障制度和措施。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职业教育办学成本是普通教育的3倍左右。在实践过程中,由于需要更多的场地、设备和耗材,举办职业教育本身就是一项高投入的事业。
如今高职的招生数占到高等教育的55%以上,而高职所获得的财政直接投入只占整个高等教育的20%左右。
针对这一现状,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增加规定:国家根据产业布局和行业发展需要,采取措施,大力发展先进制造等产业需要的新兴专业,支持高水平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国家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使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与职业教育发展需求相适应,鼓励通过多种渠道依法筹集发展职业教育的资金。
目前,各地的职业教育发展程度基本与地方经济发展程度正相关。职业教育发展不能完全依靠政府投入。要在学校的公益逻辑和企业的市场逻辑中寻得结合机制,多渠道增加职业教育投入。
国家应优先保障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重大国计民生行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对于其他新职业、新业态,则可多依靠市场机制进行调节。社会越发达、越文明,职业教育的价值就越突出。发展职业教育,归根到底还是为了满足人们多样学习、进步的需求。
第五篇:新职业教育法心得体会二
新职业教育法心得体会
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将于2022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该法自1996年颁布施行以来的首次大修。新职业教育法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着力提升职业教育认可度,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将更好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内容从五章四十条完善至八章六十九条,由现行法的3400余字修改为10000余字,内容更加充实。包含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明确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层次和形式的职业教育,着力提升职业教育认可度,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职业教育保障制度和措施等内容。
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目前共有职业学校1.13万所,在校生超过3000万人。国务院2019年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
现行职业教育法对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职业教育发展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举措和实践成果转化为法律规范,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夯实法治基础。”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伴随着诸如“无奈选择”“低人一等”等偏见存在,导致吸引力不足,如何提升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是职业教育发展中备受关注的问题。有些常委会组成人员、地方和社会公众建议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对此,修订草案三审稿增加了相关规定,规定国家通过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为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展示技能、切磋技艺的平台,持续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
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职业教育发展面临新形势、新要求。修订后的职业教育法对于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促进就业创业,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和技能型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新职业教育法增加“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职业教育的教师与受教育者”和“法律责任”三章,内容更加充实,在加强党的领导、完善职业教育制度体系、完善产教融合制度支撑、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水平等方面作出进一步修改。
职业教育法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为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通、不同层次职业教育贯通,打通“断头路”、构建“立交桥”,新职业教育法明确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由专科、本科及以上教育层次的高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实施;明确国家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学分、资历以及其他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和转换机制,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学习成果融通、互认。
职业教育离不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职业教育法明确,对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就业中发挥重要主体作用的企业,按照规定给予奖励;对符合条件认定为产教融合型企业的,按照规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等支持,落实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减免及其他税费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