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结合朱子的《观书有感》去理解《中庸章句集注》中的关于“天命之谓性……修道之谓教”的理学化阐述。
中 华 文 化 哲 学 篇 考 试
题目:结合朱子的《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去理解《中庸章句集注》中的关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理学化阐述。
命,犹令也。性,即理也。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于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所谓性也。率,循也。道,犹路也。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则其日用事物之间,莫不各有当行之路,是则所谓道也。修,品节之也。性道虽同,而气禀或异,故不能无过不及之差,圣人因人物之所当行者而品节之,以为法于天下,则谓之教,若礼、乐、刑、政之属是也。盖人之所以为人,道之所以为道,圣人之所以为教,原其所自,无一不本于天而备于我。学者知之,则其于学知所用力而自不能已矣。故子思于此首发明之,读者所宜深体而默识也。
阐述此题之前,学生想先说点别的。
《永嘉证道歌》有言“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朱子亦在伊川先生提出的“理一分殊”的基础上融合华严宗和禅宗的观点对“理一分殊”进行了立体化的阐释。理一而分殊,分殊而理一。宇宙天地间存有一“理”,此“理”从宇宙界向人伦界下贯,万物皆有各自之“理”,而所谓万物各自之“理”又可上提到宇宙界的“理”之中。
朱子观书受启而作《观书有感》二诗,其一后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历来收人追捧。朱子这里采用设问的方式自问自答。半亩方塘为何如此澄澈清明呢? 因为有源头活水,活水不断流动,池塘便不会干涸。试想,一潭死水,不流不动,即便不干涸也会藏污纳垢,哪里还有清亮澄澈,天光云影可鉴呢?朱熹从宏观的立场着眼,放眼找到源头,原来正是那不息不竭的源头活水,才使这半亩大的方塘清澈如斯。诗表面上写 “半亩方塘一鉴开”实际上指的是自己的“心”,也可以说是“个人之理”,也就是“天命之谓性”中的“性”。按照“理一分殊”的说法,天地间万物之“理”皆来自宇宙中的一个“理”,各物之“理”与宇宙之“理”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在后天的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理”或者说是“性”很容易受到外在物欲等的侵扰甚至是玷污,要想使我们的“性”永远保持清澈明亮如镜,则需要常常为其注入“活水”——宇宙之“理”,常常温习“天理”之内涵,而“天理”在人间的表现即为儒家圣贤所
/ 2
中 华 文 化 哲 学 篇 考 试
推崇的“仁、义、礼、智、信”等,所以要多读圣贤经传。
朱子对《中庸》“,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集注,想表达地就是这个意思。“天命之谓性”朱子曰“命,犹令也。性,即理也。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于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所谓性也。”
宇宙天地间存有一理,阴阳五行化而生万物,宇宙天理在此时下贯到人伦间成为人和物之理,此理在阴阳五行化而生万物的过程中赋在人与物身上,就是《中庸》所言的“性”,此“性”与生俱来。“率性之谓道” 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则其日用事物之间,莫不各有当行之路,是则所谓道也。
万物(包括扩人)应该寻其“性”而行,这才是正道,因为此“性”是宇宙天理在人间的映射,故而寻“性“而行,则是顺应“天理”之行为。“修道之谓教” 性道虽同,而气禀或异,故不能无过不及之差,人,生而携带的“性”是一样的,“天理”下贯人间时赋予每个人的“性”都相同,即便大家都依“性”行事,由于个人天生气禀,总会存在“过”与“不及”的情况,这个时候为了达到“天理”对我们的要求,我们则需要“修道”,所谓“修道”即“教”,用符合“天理”的圣论经言教之、以“仁义礼智信”教之。宇宙间一理而已。朱子云:“中庸始言于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为一理”。人的出生伴随着宇宙“天理”下贯人间于人的“性”的产生,后天的言行皆应寻“性”而为,但由于个人禀赋的差异,还需“教之”,多学符合“天理”的圣言经典,从而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一直符合“天理”的要求,不逾矩,不走极端,这也就是所谓的“中庸”。
学生才疏学浅,上述观点实在幼稚,望老师不吝批评指教,谢谢。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