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整治为官不为的几点建议

时间:2019-05-12 01:26: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力整治为官不为的几点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力整治为官不为的几点建议》。

第一篇:大力整治为官不为的几点建议

大力整治“为官不为”的几点对策建议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通过两年多时间的全面从严治党、正风肃纪,党风政风明显好转,党群干群关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干部队伍中以往不太明显的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如一些干部滋生了“为官不易”的思想,出现了不求有功但求无果过、能不做事就不做事、能少做事就少做事的“为官不为”的官僚作风。领导干部中出现的这些“新”情况表明,从严治党的任务还相当艰巨,政治生态环境的彻底改善还有待时日,党的作风建设仍“在路上”。

“为官不为”表现在日常工作中可谓五花八门,千差万别,但其最典型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些领导干部能力不足,缺乏真本事、硬功夫,出现“本领恐慌”,导致工作上力不从心,“不会为”。二是在新常态下,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力度空前加大。驰而不息的作风建设和清风劲吹的政治生态成为少数人“为官不为”的新借口,一些干部由于长期习惯于“当官做老爷”,习惯于得“实惠”、捞“好处”,对日益扎紧的制度笼子、日益勒紧的纪律绳子感到很不适应,其结果是摊子不管,工作不推,经济上不去,矛盾不处理,甘当“太平官”,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领导干部中弥漫的“为官不为”等思想和行为不仅浪费国家资源,延误改革和发展战略机遇,而且危害干部队伍,贻害社会,破坏政治生态环境和党与人民群众的和谐关系,损害党的形象。尤其是在当前我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官员不作为导致政策难落地,严重掣肘新一轮改革发展进程。“为官不为”一旦在社会中形成气候,就会使干部群体逐渐把不作为理所当然地认为是一种“正常行为”,使得非正式的潜规则在官场大行其道,引发更多干部的不作为现象的蔓延,久而久之使得整个政治生态环境恶化变异。

下大力气整治“为官不为”是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基本要求和落实省委“三个一批”中调整退出一批不胜任、不作为干部的重要抓手,也是净化山西政治生态环境、重塑山西形象、促进富民强省的应有之义。2015年3月,“为官不为”首次出现在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在9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更加明确指出要把干部能上能下机制与督查结果衔接,用问责利器祛除不作为的“病症”,让不作为的“太平官”混不下去。针对我省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现状,王儒林书记也多次提出整治不作为行为,指出要把整治“为官不为”作为刷新吏治的重点。治理“为官不为”这一官场顽疾,必须抓住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两个关键环节,两方面齐头并进,相互配合。

(一)以“学讲话、学作风”活动与集中教育活动为抓手,最大限度发挥理想信念教育的积极作用,持续强化干部“为官有为”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为官不为”现象的存在从根本上讲是干部的思想认识这个“总开关”发生了扭曲、出了问题。所以,要挖掉“为官不为”的病根就必须解决好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使广大领导干部真正从内心深处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事业来追求和对待,树立、增强、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而真正确立起与公职相适应的职业道德操守。首先,各级领导干部要将“学讲话、学作风”作为各级党委部门 一项长期坚持的基本政治任务来抓。领导干部自身应以身作则,积极发挥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在真抓实抓上下功夫,发挥好以上率下的关键作用。通过一级抓一级,一级学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率一级,最终实现各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坚定,作风优良,党群关系融洽的良好政治氛围。其次,各级党组织要以当前全党范围内正在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为契机,强化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教育,引导各级各类干部带头学习弘扬“三严三实”精神,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正确认识和对待“权力”,积极干事创业,实实在在为民办事。把“三严三实”作为修身做人的基本遵循,作为为官用权的醒世恒言,作为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增强为民服务的公仆情怀、攻坚克难的责任担当、干事创业的进取之心,唤起和强化官员为官有为的自觉意识,最终使领导干部树立“无功便是过,不为就是错”的积极理念,真正做到对党忠诚、自身干净、勇于担当,使“既严又实”、有为、善为成为干部常态化的自觉行动。

(二)深入剖析违纪官员反面典型,对广大领导干部警钟长鸣,深刻认识“为官不为”的潜在风险。

随着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一大批严重违纪违法官员受到党纪国法的严厉惩处。不管是“大老虎”的落马还是数量众多的“苍蝇”被绳之以法,都给我们沉重的思考。从落马干部违纪违法案例可以看出,很多领导干部走上领导岗位时都能遵纪守法,恪尽职守,但随着环境的改变或职务调整、岗位的变动或受负面环境因素的影响,思想的总开关出现问题,对自己的党员身份逐渐模糊,党性原则发生动摇,工作中逐渐不作为,发展到乱作为,最后胡作非为,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之路。所以,必须加强违法违纪干部的反面典型案例教育,深入剖析每一位干部违法违纪的发展过程,让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到,许多干部出问题,是在“小问题”出现时没有及时警醒,逐渐小节不守,最终大节难保。通过汲取其中的经验教训,让在位官员从思想深处认识到不作为与乱作为、胡作非为的内在联系,从党性原则的高度认识不作为的重大危害,及早悬崖勒马,端正思想认识,与庸官懒政划清界限。通过学习剖析违法违纪官员违纪典型案例,将违纪案例转化为教育资源和治本资源,使广大领导干部时刻牢记人情里面有度、交往有道,决不能搞关系圈子、进行权钱交易,始终做到以清廉之心从政、以清白之身做人、以清明之风服众;更加理性权衡“有为”与“有位”、“无为”与“无位”的辩证关系,从而增强领导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内生动力和思想积极性,尽快转变作风,实现为官有为,大有作为。

(三)端正选人用人导向,优化晋升考核标准,确立“有为有位”风向标。

当前,一些地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没能正真建立起凭实绩用干部的导向。干部选任过程中人为主观因素占比较大,搞平衡、搞照顾,让很多踏实工作的干部觉得“低头干事”没有前途,“抬头找路”才有出路,把精力从真干实干转到拉关系、走后门等跑官要官上,难以全身心投入工作。选人用人价值导向的偏差久而久之就会造成不作为现象扩散弥漫。要改变这一局面,首先要严格按照好干部标准选人用人,形成良好的选人用人环境,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格局和导向,真正让有为者有位。一是要严格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精神,坚持“德才兼备、以德 为先、以廉为基”的原则,严格按照条例的原则、标准、条件、资格和程序选拔任用干部,切实将科学、民主选拔任用干部精神贯彻落实到组织人事工作当中,重点将党性强的干部、敢担当的干部、有本事的干部、有实绩的干部及时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逐步引导干部树立崇尚实干的作风。二是要针对碌碌无为的官员探索建立不胜任现职岗位干部的交流调整机制(或不胜任现职召回制度)。通过科学细化召回认定标准,严格规范召回的主体和流程,对那些能力低、没实绩、混日子、不适合继续担任现职的干部实行召回,进行集中学习培训考核,将学习考核结果作为以后重新任职的重要衡量标准,并在媒体上公开曝光。如果学习培训后效果不佳的要降级使用。三是要逐步畅通不称职干部退出渠道,探索建立不合格干部正常退出机制。科学合理设定具体认定标准和流程,通过降职、降级、待岗、免职、辞退、解聘等措施,实现干部“能上能下”。

其次,要拓宽选用干部的渠道,实现干部来源的多元化。大面积、系统性、塌方式腐败问题的出现,使得我省大量干部职位空缺,如何选拔任用干部是摆在党委面前的紧要问题。这就须严把干部选用过程中的廉洁关和能力关,逐步改变过去主要从党政机关这一有限范围内选拔干部的传统,放宽干部选用的视野,拓宽干部选拔任用的渠道,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如从外围群团组织、事业单位中选拔优秀干部,通过多元化的严格选任干部,为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干部提供更多机会,让无为干部无位,也为降低存量问题干部负面影响开辟新途径。

再次,要严格贯彻选人用人责任追究制。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全程备案制度,健全责任追究倒查机制,重点是强化党自身(纪检部门)对选人用人过程中的违纪违法行为查处的主动性和执行力。相关部门应增强主动查办案件的能动性和积极性,而不是主要靠举报线索来办案,提升主动执纪能力,为党内监督开辟新的动力源。凡是因人为主观故意或过错原因造成提名失误、考察失实、监督失灵,导致用人不当、“带病提拔”的,应一律实行责任倒查追究,依据党纪国法严肃追究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成为相关部门及其领导的一项重要法定职责,而不是少数人手中的权力游戏,通过严惩滥用权力真正实现用制度约束权力的目标。

(四)强化问责的制度建设和政策落实,对不为官员依党纪国法严肃处理,亮起“为官不为”警示牌。

一段时期以来,党政机关对干部队伍的日常监管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导致日常监管效果不理想。对问题干部问责处理偏软,制度刚性不足、弹性有余,人情色彩浓重。尤其是我国党政体制对外(相对于社会)封闭性相对较强,具有较为明显的自保倾向。对干部不作为造成严重后果的,组织上一般都会按照干部问责规定进行问责。但问责过程中存在诸如问责制度落实不力,问责力度不够,问而无责、考而无据,问不到痛处、责不到实处,达不到问责、纠错的目的。所以,当前必须加快制定整治不作为的相关制度建设,并在强化制度的执行力上下功夫,使干部的操守体现在踏踏实实做事、干干净净做人上,使纪律真正成为权力的高压线。

首先,应根据中央“八项规定”,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或细则,加大专项整治和治庸问责力度,尝试制定《山西省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监督举报办法》。针对官员各种不作为,尤其是身处基层一线窗口单位工作人员的不作为,畅通维权举报申诉渠道,鼓励群众、媒体等社会力量的广泛全面监督,对监督举报属实的,依据《办法》严肃处理。同时,通过明察暗访、民主评议、电视等媒体问政、公开曝光、通报批评等多种形式从严治理,对“为官不为”现象“对号入座”,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增强问责的威慑力和警示性。

其次,加大问责执行力度。要逐步改变过去只要不严重违纪违法就平安无事的旧常态,对执行党纪政令不彻底、做选择、搞变通的一律问责;守位子,混日子,工作不担当,绩效差的一律问责;拉关系,乱班子,谋人不谋事,搞山头的一律问责;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推诿扯皮、态度恶劣,不忠于职守的一律问责;管理不严,对存在的纪律松驰、作风涣散问题不及时整改,当和事佬的一律问责。这样才能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危机感和担当意识,实现从严管理干部的常态化。

再次,强化问责的惩处力度。对工作不力的,要约谈诫勉;对懒政怠政的,要公开曝光、坚决追究责任,对构成违纪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对存在问题的干部可以实施“四个一律”:问责决定书一律入档(存入个人档案),问责结果一律公开,被问责人当年度考核一律不得评优,被问责人在消除影响前一律不得晋升提拔。要有效地发挥问责的导向、激励、约束、惩治功能,让会干事的上去、不干事的下去、干坏事的进去,从而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提升党政机关办事效率。

(五)开好党内民主生活会,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把利器,筑起“为官不为”防火墙。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建设的重要法宝。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把关口前移,多些防患于未然,少一些亡羊补牢。党内民主生活会是党组织自我净化、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批评与自我批评有利于把党员干部身上出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也为不为者从思想深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提供党内纠错的途径和机会。

各级党组织及其负责人必须把党内民主生活会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来认识和看待,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首先,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形成有利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政治生态。要正确合理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利器,坚持出于公心,“治病救人”的目的,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坚持讲真理,不讲面子,给不为的同志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咬耳朵”“扯袖子”,及时提醒,防患未然;对问题较为严重又没有认识到问题严重性的干部要“猛击一掌”,使之幡然悔悟;对组织提醒多次但无效果的,严肃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把党纪挺在前面,正真体现党纪严于国法。其次,通过常态化的党内民主生活会的开展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运用,逐步唤起广大党员干部的党员主体意识,切实行使党员基本权利,积极履行党员义务,推动全员化从严治党目标的实现。随着党员民主生活会的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的主体意识逐步确立、强化和提升,对全面从严治党逐步适应,这为全员化从严治党,解决实践中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包括不作为在内的各种作风问题奠定了基础。这种常态化的、积极有序的思想斗争和组织处理有利于清除党内各种错误思想,解决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各种作风顽疾,提高党的自我修复能力,进而提高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六)整合监督体系,加大工作效能督查力度,拧紧“为官不为”制动阀。以往对党员干部和各级党委(党组)的日常监管存在监管主体职能交叉,职责不清,难以形成合力等问题,从而造成监管失之于宽、失之于软,这也是领导干部工作中慵懒懈怠的重要原因。在新形势下,首先要以《党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等党纪党规为依据,统筹、整合监督资源,形成以纪委为核心的统一指挥、协调各方、齐抓共管的监督体系,实现合力监督权力,增强日常效能督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内加强组织部门监督工作力量,理顺优化纪检机构专有职能,把党纪挺在前面,从“防违法”转向“盯违纪”,切断从违纪走向违法的途径,彰显党内监督的实效性。对外建立完善多部门联合监督制度,与纪检、法院、检察院、审计等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充分发挥各监督主体的职能作用。尤其要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要求强化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作用,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中发现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行使职权的行为,应该督促其纠正。其次,要把党员领导干部依法依规行政做为干部督查的常态化内容,尤其对身处一线,与群众关系密切的基层工作人员工作效能的督查要加大力度,并将督查考核结果与干部综合业绩考核、职务晋升、收入待遇等直接挂钩,最大限度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要实现监督的重点与全面相结合,既要抓重点领域的日常监管,又要突出新形势下监督的全面性,把监督贯穿于干部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我省来讲,尤其要强化检察机关对工程项目、土地出让、矿产资源开发、生态保护、扶贫资金使用等领域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犯罪的查办工作,增强查办渎职侵权案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不作为或者乱作为套上“法治笼头”,形成更强有力的监督和威慑。另外,监管部门在监管过程中应注意着力打破地方固有关系网制约,防止监督对象圈子化对日常监管的掣肘,使得监管效果大打折扣,这也是现阶段反腐败斗争和整风肃纪过程中须解决的焦点问题。

第二篇:为官不为整治经验交流材料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驰而不息的作风建设、清风劲吹的政治生态,怀化少数干部倍感“为官不易”,干脆“为官不为”,群众深恶痛绝。

一、怀化“为官不为”的表现形式

一是不习惯,选择作为。随着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有的干部不能适应新常态,担心踩红线、碰雷区,不习惯在制度规则、媒体关注和公众监督下推进工作,干事创业激情不高。有的干部办事“看人下菜”,对领导交办的工作、亲朋好友的事情积极作为,对普通群众的事情能推则推、能拖就拖,对既得利益难以割舍、患得患失,门好进了、脸好看了、话好说了,就是不好办事。

二是不学习,恐慌作为。有的干部不善于学习研究加快转型发展、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等新任务,发生“本领恐慌”、“能力恐慌”,工作束手无策。有的干部在层层简政放权后,政策要求变了,工作性质变了,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看摊子、守位子,不及时认真学习,不熟悉业务,不知道该怎么办事,“老同志碰到了新问题”,干脆就“不为”了。

三是不主动,消极作为。有的干部认为现在管得这样严,担心干事越多就会犯错越多,怕出错出事,怕做错担责,认为大错大责,小错小责,不做就没有出错的风险,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还有少数干部本身就不太干净,害怕“拔出萝卜带出泥”,索性就不干事,明哲保身,碌碌无为混日子。还有的干部长期在县乡基层工作,受领导职数、个人身份等限制和“天花板”效应影响,感到前途渺茫,上升空间有限,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情绪,不愿再吃苦受累,消极怠工暮气沉沉。

四是不适应,等待作为。有的部门和干部对需要与相关部门协商办理的事项不积极主动协商配合,如在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中,这些人就抱着“等等看”的心态,打着“正在改革”的旗号,拒绝或拖延群众办事。有的以八项规定出台后“风声紧、要求严”为借口,不敢再“跑部钱进”后,干脆不跑不争,甚至有些资金、项目上级准备给了,也想法推掉,怕欠“人情”。宁愿牺牲市里的、单位的、大局的利益,也不愿个人冒一点“风险”。

五是不收敛,顶风作为。我们惩治腐败态度坚决,但仍然有人我行我素,顶风违纪贪腐。怀化近年来查处违纪案件各项指标呈上升态势,不好好作为者原因无外乎:早已形成习惯,收不住手;看到别人收钱没出事,不想收手;挡不住诱惑,半推半就,没有摆手;想当然,认为大家都在收,不收白不收,频频出手;不当回事,麻木不仁,从不拒手;把收钱敛财当作个人成功的标志,主动出手。

二、整治“为官不为”的工作实践

市委高度重视“为官不为”问题,多次召集会议研究部署。市委书记亲自带队明察暗访,下大气力抓作风建设。我们落实市委要求,创造性、针对性地开展了“宣战庸懒散、提振精气神”干部作风大整治、推行“开门办公”制度、开展“万人评百人”作风评议活动等一系列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1、深入开展“宣战庸懒散、提振精气神”干部作风大整治。出台了《怀化市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庸懒散”行为问责暂行办法》,全面梳理、科学界定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庸懒散”行为表现,明确了24种问责情形和11种问责处分等次,并将问责结果与干部评先评优、提拔任用挂钩,使问责“高压线”真正带上“高压电”。我们将查访的触角直接延伸到乡村一级,采取全覆盖、经常性明察暗访,坚决狠刹“庸懒散”之风,整治“为官不为”问题。今年1-6月,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累计开展作风检查198次,发出作风建设通报88期,其中市纪委开展查访活动13次,下发作风通报10期、典型案例通报2期,通报曝光“庸懒散”问题208起,处理194人,其中党纪政纪处分104人。如我们对264名履行“两个责任”不力的党委(党组)书记、纪委(纪检组长)严肃问责、通报曝光,有效促进了“两个责任”压力上肩、落地生根;对10名履行党建责任不力的乡镇党委书记就地免职,切实增强了责任意识,强化了履职担当。营造了“有错无为皆问责,不为乱为就让位”的工作氛围。

2、全面推行“开门办公”制度。2012年以来,我们在全市各级各部门全面推行“开门办公”制度,明确规定,所有办公场所,除研究重大涉及保密内容的工作外,一律敞开门办公,让群众进得了门、找得到人、办得了事。并要求各级各部门以科室为单位分别制作了工作人员去向牌和职能岗位牌,向社会公布工作人员姓名、职务、去向和联系电话等信息,大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拉近了干群关系。同时,将“开门办公”情况纳入作风建设检查内容,保持经常性明察暗访,先后通报违反“开门办公”制度规定的问题50多起,有力地推动了“开门办公”制度的落实。

3、持续深化“万人评百人”活动。2013年,为消除群众办事遇到的“中梗阻”现象、“科长专政”问题,我们又创造性地开展了“万人评百人”干部作风评议活动,将与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密切相关的43个市直部门单位的100名科长(室、队、所、站负责人)选定为评议对象,让社会各界群众进行监督,群众办事“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中梗阻”问题得到有效缓解。2014年,又采取让社会各界推荐评议对象的方式,选定20名市直单位副职、80名科长作为评议对象,通过改进评议方式方法,进一步有效提振了干部“精气神”,赢得了群众点赞好评。2015年,我们将确定10名市直单位党政正职、20名副职和70名科长作为评议对象,继续巩固并扩大活动成果。这项活动目的是:请群众选考生、出题目,让群众写剧本、当导演,由群众阅考卷、打分数,作风好不好,群众说了算,把评议机关作风的话语权交给群众。由于评议时间长,评议主体即参与评议的人数多,容易达到评议一个干部,带动整个单位的干部的效果。

4、始终保持纪律审查高压态势。坚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用好纪律审查这把利剑,保持惩治高压态势,坚决打掉党员干部“为官不为”“为官乱为”念头。今年1-6月,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立案527件,同比增长93.7%,其中县处级干部立案24件,同比增长156%、乡科级干部立案142件,同比增长20%;结案292件,同比增长41.7%;处分党员、干部300人,同比增长46.3%;移送司法机关处理21人,其中县处级干部2人、乡科级干部8人。如我们狠刹国家公职人员“打牌赌博”歪风,共查处参赌涉赌国家公职人员89人,给予行政拘留处分61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70人,挂网见报公开通报曝光3次12人,有效遏制了党员干部参赌涉赌不正之风。

5、认真接纳群众监督。开办了《为民热线》、《问政怀化》、《五溪廉话》等监督栏目,定期组织市直单位“一把手”和县市区长走进怀化电视台、广播电台的直播厅,与群众面对面互动交流、问政问效,通过“公开践诺+播放暗访片+面对面质询+现场评议”四步问政和“问政部门+现场代表+网络互动+点评嘉宾”四方对话的方式,使群众咨询、反映的一大批问题得到解决。如近年来“怀化城区的士漫天要价”“沅陵廉租房乱象”“鹤城非法砖厂泛滥”“处方药随意购买”等反映强烈的“积病沉疴”在问政期间得以有效解决,不仅有力推动了被问政单位积极作为,而且充分激发了群众参与问政的积极性。

三、解决“为官不为”的意见建议

解决好“为官不为”问题必须“抓常、抓长、抓实、抓细”,步步为营、久久为功。一要统筹“一盘棋”。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结合实际开展“为官不为”专项整治活动,而中央、省委整治“为官不为”的精神,往往容易在这些花样繁多的活动中冲淡、走样,有的可能沦为“填个表、画个钩、亮个相、表个态”。必须加大顶层制度设计力度,在省级层面统筹“一盘棋”,出台统一的“为官不为”处理问责标准。二要力戒“一个调”。长期以来,对于各类整治活动,有的单位和干部形成了“一自查、二整改、三评议、四督查”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步调。有的干部甚至准备了相应的工作模板,到什么阶段就套什么模板。其实,整治方式单一的本身,就是为官不为的表现。所以,我们必须创新思路、改进方法,力求常抓常新。三要防止“一张皮”。整治“为官不为”是一项深入持久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健全完善预防“为官不为”、激发干部积极作为的长效机制,而不是就整治而整治,必须防止“一张皮”现象,通过抓实整治,抓好建制,把长效机制立起来、严起来,不流于形式,起到实效。四要切忌“一声雷”。实践证明,任何一项工作只要“雷声大,雨点也大”,就能落地生根、让群众满意,否则必定失信于民,群众会说“又是搞假的”。整治“为官不为”必须防止“雷声大,雨点小”、“光打雷,不下雨”、“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严肃查究问责,既重落实,又贵坚持。必须从思想认识、问责措施和制度建设入手综合施策。

1、立足教育,增强免疫力。“为官不为”归根结底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出了问题,党的宗旨意识淡化所致。要让田里不长草,最好的办法是种满庄稼;要让思想不生杂念,最好的办法是用美德去占领它。当前,要紧密结合正在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广泛开展分类别、分层级、分岗位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正确修身、用权、律己,在谋事、创业、做人方面脚踏实地,进而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和政绩观,增强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从思想灵魂深处形成自觉抵制“为官不为”的免疫力。

2、严肃问责,形成震慑力。“为官不为”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屡治不息,一定程度上还是查处和问责力度不大,震慑力不够强所致。当前,很多“为官不为”行为穿上了“隐身衣”、戴上了“保护罩”,必须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各级党委的主体责任意识和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责任意识,既加强干部日常监管,又加大明察暗访力度,一旦发现“为官不为”行为,坚决严肃处理,保持高压态势。要抓一批典型案例,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让“不为”者受到惩戒,把为官动机不纯者坚决清理出党员干部队伍,保持强大震慑力,使党员干部随时随地不敢懈怠、不敢失责。

3、完善制度,提高凝聚力。对党员干部群体的监管,必须要靠抓实制度来支撑。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规定(试行)》,紧密结合各地实际,建立完善干部教育、监督管理、考核评价、能上能下等一系列配套制度,进一步细化“为官不为”行为和问责机制,通过扎好制度“笼子”,破除“牛栏关猫”现象。要将惩处和激励有机结合起来,既严肃查处“为官不为”行为,也激励、褒奖积极作为的干部,通过奖优罚劣,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凝聚力,从根本上杜绝干部坠入“为官不为”的怪圈。

第三篇:整治为官不为标语

1、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2、无功就是过,平庸就是错。

3、执政勤奋为民,应看事业重如山。

4、忠于党,诚于民,严于己,尽于职。

5、权大不如贡献大,位高不如威信高

6、处事要公公生明;律己要廉廉生威;待人要诚诚生信;工作要勤勤生效

第四篇:整治为官不为心得体会

【篇一】

一段时间以来,有的地方出现了一些改头换面的为官不为现象,引起各界关注。从中央到地方,多次提出对为官不为现象加强整治,这对各级党员干部是一种警醒和鞭策。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就要坚决整治各种为官不为现象,对庸政、懒政动刀子出重拳。

应当看到,除了久治难绝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衙门作派,为官不为也有一些新变种:例如有的干部在经济新常态下发展思路和工作方法调整不及时、不到位,缺乏主动进取精神;有的干部对反腐倡廉的新态势和新要求有不适感,怕担责任、怕担风险,甚至抱着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敷衍态度。

个别干部为官不为,暴露出他们在权力观、政绩观上的偏差。他们在内心深处没有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为官不为现象与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背道而驰,危害性不容忽视。任由个别为官不为现象滋生,不仅会伤害政府公信力、败坏干部队伍形象,更会殃及群众利益、影响发展改革大计。

整治为官不为,既要思想上重视,更要在制度约束和日常监管中抓落实。首先,要建立和推行党员干部权力清单、程序清单和责任清单的行政权力运行机制,压缩推诿扯皮空间,提升行政效能;其次,要不断完善政绩考核和干部评价机制,鼓励勤勉者上、慵懒者下;此外,纪检监察部门、效能管理部门和社会监督之间要形成合力,对为官不为的典型案例及时曝光、严肃追责,让为官不为的不良作风没有立足之地。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点滴践行。新形势下,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不断增强自身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思想上、行动上坚决摒弃为官不为等庸政、懒政、怠政习气,以更高标准和要求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努力形成人人干事创业、个个奋勇当先的良好氛围,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新风尚。

【篇二】

日前,中央政治局常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刘云山提出一个鲜明的观点:为官不易但不能为官不为。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国大地的行政官员中间,为官不易的声音渐渐多起来。其原因有二。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规范各级干部行为的多项禁令密集出台,立规矩、纠四风,执纪监督空前严格。一些官员感到为官不易;二是为官不易对一些官员来说,旧方式尚存依赖,立新更是不易,形势的快速发展也让其感到了本领恐慌和问责的压力。

其实当今官员感到为官不易是好事。世界上任何一种职业,如果做好都是不易的。做官也是一种职业,而且是一个高风险、高压力、高诱惑的职业。目前,绝大部分官员普遍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心理疲劳及压抑心理。常怀为官不易之心,既是对中央三令五申的敬畏,也是既不循规蹈矩,又奋发有为、勇于创新的内心真实写照。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无论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还是民生改善,各级党员干部的责任重大。往深处推进改革势必对既定利益格局进行重新调整,会遇到较大阻力。改革的这些复杂性、艰巨性、紧迫性都是对各级党员干部的巨大考验。一个敢于做事、勇于担当的党员干部,发出为官不易的感叹,是对当前发展大势的清醒与自觉。有所知,才会有所畏,才会如履薄冰,不易之感才会沛然心间。

为官诚然不易,为官不易可以不为官,但既然选择为官就不能不作为。在其位,就要谋其政。从本质上讲,为官不为是一种典型的官僚主义。在反四风的背景下,也许会有官员认为约束多,越不为出错机会就会越少。在新的政绩观考核下,抓项目做决策,不但要看官员干了什么,而且还要看效果,决策失误,甚至还会被问责。为官不易不能成为为官不为的借口,正如刘云山所言,遵守规矩不是无所作为。

为官要为,而且要愿为、能为、善为。社会发展到了一个矛盾叠加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分配不公的问题以及就业难、住房难等问题交织在一起,矛盾重重叠叠。在各种矛盾之间,要游刃有余,就必然要求党员干部打破常规、敢于创新,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感到为官不易,就要在不易处补课,加强修养,提高学识,不断把不能为的事情变成能为、愿为的事情。

第五篇:为官不为

为官不为”者当让位于贤

2014-07-16 09:34 求是理论网

字号:

为官不为,是作风整顿的一块硬骨头。在作风建设持续推进、成果不断制度化的当下,少数干部感慨为官不易,以“要求严了”“规矩多了”为借口,滋生了“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心态。反四风、改作风,就要反对庸官、懒官、太平官,就要树立鲜明的价值导向:为了做事才当官,而不是为了当官才做事,更不能为了保官不做事。“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是古代一位普通官员的话,话虽简单,但却是为官者应铭刻在心的。共产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宗旨就是全心全意味人民服务,衡量一个好干部的标准就是要看在他执政期间,能否为百姓谋福利,百姓能否安康。若不能做到这几点,哪怕他才高八斗,都不是个称职的干部,人们都不会拥护的。这就是所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个“福”字就意味着应该让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

我们要警惕,以“为官不易”为由,为“为官不为”寻找借口。从表象上看,这些官员是“平庸主义”、“好好先生”,奉行所谓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从本质上讲,是缺少敢于担当、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事实上,“为官不为”本身就是四风的突出表现。抓工作只重表面、不切实际的“虚为”,就是形式主义;高高在上,脱离群众,不给群众办事,遇到难题就“不为”,正是典型的官僚主义;庸懒松散,不思进取,遇到事情就“拖为”,做事拈轻怕重,安于现状,满足于现状,没有新目标,就是更是享乐主义;占着位子却不作为,导致资源浪费、机遇流失、矛盾激化,岂不是更为严重的奢靡之风?

能干事、敢担当、有作为,这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从政之要,也是评判一个干部境界高低的标尺。应该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干;应该负的责,冒着风险也要担。否则,啥也不能,为啥选你?啥也不干,要你干啥?为官者就应该敢于担当,并时刻保持清正廉洁。敢于担当就是敢于干事,清正廉洁就是不要出事,两者虽然看似有一定矛盾,但其实是统一于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之中的。只要干部信念坚定、心底无私、一心为民、两袖清风,完全能够做到问题面前敢上前、原则面前不动摇,既敢干事、干成事,又不会出事。当然,敢于担当,需要干部加强学习修养,注重实践锻炼,增强担当本领。

当然,倡导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也离不开好环境和好的制度保障,要形成一种让“为官尽责”者升得了迁、让“为官不为”者过不了关的好机制。一方面,要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为勇于改革的干部打气。应该树立这样的导向:有为才有位,而不是有资历就有位,甚至是不出错就有位;不能做事越多风险越大,让不干事的人安安稳稳。只有对该作为不作为的干部严肃惩处,对群众不满意的干部坚决撤换,使庸官难过“上岗关”、懒官难过“考核关”、太平官难过“群众关”,让今天的“为官不为”,成为明天的“为官不易”,才能激励更多想作为、能作为、善作为的干部大显身手,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开创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为官诚然不易,但其实并不是官不好当了,而是贪官不好贪了,庸官不好混了,坏官不好受了。既然做了官,就要锐意进取、勇挑重担、积极作为。如果觉得不堪重负、难以胜任,就不要勉强自己,应主动让位于贤。为官不为,要你何用?

下载大力整治为官不为的几点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力整治为官不为的几点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为官不为专项整治总结

    为官不为专项整治总结 篇1: 根据市委、区委的统一部署,我局从9 月份开始,安排4 个月的 时间,集中开展了“为官不为”问题的专项整治,现将专项整治情况总 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

    为官不为专项整治总结报告

    为官不为专项整治总结报告 为官不为专项整治总结报告(一)为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关于深入开展“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部署要求,消除干部工作作风中“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

    为官不为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为官不为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按照区作风办《2017年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专项治理为官不为工作方案》(东作风发〔2017〕1号)文件精神,我台紧扣“慵懒散”、“为官不为”、“为政不为”......

    “为官不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

    金沙镇中心幼儿园关于开展 “为官不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凉州区教育系统“为官不为”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坚决制止和纠正党......

    2015“为官不为”专项整治个人自查报告

    2015“为官不为”专项整治个人自查报告 最近,按照《关于开展“为官不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文件要求,我局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双十条”规定,狠抓作风效能建......

    为官不为问题专项整治讲话

    为官不为问题专项整治讲话 崔军同志在深入推进“两转两提”和开展 “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集中整治为官不为“冷、硬、横、推”等 问题动员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上午,我们......

    为官不为自查报告

    为官不为自查报告 最近,按照《关于开展“为官不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文件要求,我局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双十条”规定,狠抓作风效能建设,持续推进效能风暴行......

    为官不为整改措施

    为官不为整改措施 为官不为具体表现及整改措施 为官不为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是失去好处、士气低迷。自八项规定出台后,有的干部认为现在有人请吃饭喝酒也不能去了,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