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医辨证四维辨证法心得讲要》自序 孙希圣
中医辨证论治 四维辨证法心得 讲要
孙希圣
编著
内容提要
本书是孙氏四代中医世家孙希圣主任医师从医45年余的临证心得,讨论了疾病的中医辨证论治四维辨证法的辨证分类方法的体会。书中介绍作者运用四维辨证法,对患者诊治时,把辨别病人的病因、证候、环境(包括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病人发病的时间、节气、天地运气(自然界)结合起来辨证的四维辨证法的心得体会、辨证要法。是对各个传统的辨证方法的改进。
外感热病的辨证,把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两者的辨证方法统一起来运用,将病因学说的内容(自然界的病邪——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疫疠病毒之气的变化),容入其中,根据病人所处地理环境,以病位(在气、在血、在脏、在腑、在经、在脉、在阴、在阳)为病理基础,疾病的病程的阶段性、以发病的季节的天、地、人、时间四维辨证法的辨证分类方法,叫外感热病的辨证,概述了外感热病辨证施治的统一原则。
编入了五运六气的辨证论治。
还有关于养生的体质辨证,是继承发扬《内经》“治未病”理论与“摄生”法则,为了让人们养生能与此对号入座,自己掌握个人的体质类型,选择适合的方法保健。
作 者 简 介
孙希圣,中医主任医师。大学本科学历。中医世家第四代中医,自治区中医药专家经验传承导师。
从医四十余年,从70年代先后在宁夏二医院、市中医院暨市中医药研究所等单位工作。曾担任科室主任,市中医药研究所业务所长,固原地区职称晋升中医培训中心主任,全市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主考官,,国际书刊交流出版社特约编辑,中国炎黄文化出版社特约编辑等职。国际医学卫生科学院、中山医学科学院特聘教授、世界医药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获得“专科名医”、“世界千年名医”、“中华精英”、“世界医学文化名人”、“中国(医学界)杰出人物”等荣誉称号。
在国内外发表科研论文四十余篇。获得过“世界中医药优秀科技成果金杯”一等奖、“国际医学金象”奖、“世界医学文化名人”奖、“紫荆花医学科研”奖、“第一届国际中西医结合成果会议(美国)优秀论文”奖、“国际保健医学科研创新”奖、“华中科研论文”奖等荣誉。自治区“中医病历书写优秀”奖,多次获优秀共产党员奖和先进工作者奖。业绩被《世界名医大全》、《中国名医列传》、《中国名人录》、《中国名人辞典》等十几部书收录。事绩被当地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多次采访报道。
熟谙经典,探究中医各家学说,文撷博采,学验俱丰,对工作认真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幕名求医者遍及省内外。运用中医理论的全息论学说,整体学说,人体基因学说(先天学说),人体生态环境感应学说(天地人合一),结合现代医学综合研究,治愈了数十万的疑难顽症病人。
出版的著作有《孙希圣临证心得实录》、《孙希圣医论医话选编》、《中医治未病讲座》、《 中医时令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原则》、《中医治未病的关健是摄生强身防病 》。
自
序
中医最精髓的思想就是“辨证”,讲究“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热者清之”“寒者温之”。是中医学的特点之一。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逐渐完善的、非常保贵的科学的文化宝库。它长期保障了中国人民的繁荣和昌盛,直至今天仍发挥着主要作用。
中医学它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在各个时期、各个阶段都有其代表的医学成就,有它的代表性的医学家,有代表性的科学典籍。
在我国古代中医药发展中就已经创造了很多世界科学第一。在当代更是名流云集,高手如林,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人类疾病和健康,是古今皆极重要的大事。事业成败,荣辱得失,人间悲欢,莫不关乎健康。在古代,上至达官显要、儒人雅士经邦济世之道,下至黎民百姓、商夫兵卒安身立命之情,皆以中医药保证健康。当代在人类科技发展迅速、物质和能源都较丰富的大背景下,人们都追求的一个非常深刻的理念,希望生活更美好。要让生活更美好,健康是基础。所以健康问题是千家万户最关注的问题,可当今使人类达到健康的目标,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中蕴含着的很多精华,如辨证论治等
中医产生于经验医学时代,强调和注重整体联系,注重辨证论治。西医产生于试验医学时代,采用还原论方法,是从生态、总群到动物个体,到组织器官,到细胞不断的追究,不断深入,这种分析方法的应用非常突出,是微观分析手段用的比较突出,但总体综合不足。从比较的角度看,中医是体现在生命的精神层面、整体层面、动态层面;有比较朴素的系统论,缘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复合模式;更多靠经验积累、类比推理;注重整体,强调多因素的相互联系,比较注重辨证,中医眼里注重考虑的是生病的是一个患者;注重整体效果,强调多因素的联系,在医疗解释方面注重哲学的思维;中药方剂有效成份和复杂成份的多系统、多靶点、多途径的综合调节,达到祛病养生的目的。中医还把人的生理、心理、环境综合在一起考虑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就是中医学的心身统一的整体统一观,人与社会、自然的天人相应论都给西方医学深刻的启示,中医特色健康状态的鉴别与保障,用“治未病”的观念对人的健康状态来进行观测和调控。
中医学古代精典著作《内经》吸取了古人“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的哲学思想,一再强调研究医学必须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这是中医学“五脏一体观”“人与天地相应”特点。《内经•五常政大论》说;“故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阴阳更胜,气之先后,人之寿夭,生化之期,乃可以知人之形气矣”。
这就是笔者提出“天、地、人、时间四维辨证法”的理论根据。
辨证其实就是病人及疾病思索和判断的过程,四维辨证就是以天、地、人、时间四个不同空间的思索和判断的过程。
本书原名《杏林拾锦-圣雅斋医学笔记》,全书分为十章,分别记述了准确地运用各种辨证方法的经验,包括八纲辨证、病因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五行生克乘侮、外感热病的辨证方法的同时,将《内经》经旨天、地、人、时间四维辨证法融入每个辨证方法运用的心得体会。
书中介绍作者运用四维辨证法的辨证法,对患者诊治时,把辨别病人的病因、证候、环境(包括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病人发病的时间、节气、天地运气(自然)结合起来辨证的四维辨证法的心得体会、辨证要法。是对各个传统的辨证方法的改革。
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古代疾病与现代疾病的证候有些区别。随着时代的变迁,饮食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社会环境的差异,比如东垣时代的脾胃论的辨证与现代社会丰衣足食、物质文化高度发达,人们过食肥甘厚味、吸烟嗜酒、贪食冷饮、起居无常、过度劳心、安逸过度、缺乏锻炼、工作精神压力大所造成的情志不畅等成为现代内伤脾胃的主要因素。还有医源性和药源性疾病造成的脾胃病的辨证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除外感“风、寒、暑、湿、燥、火”之六淫致病外,工业废水、汽车尾气等造成的大气污染称为新的外感致病因素。
外感热病的辨证,把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两者的辨证方法统一起来运用,将病因学说的内容(自然界的病邪——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疫疠病毒之气的变化),容入其中,根据病人所处地理环境,以病位(在气、在血、在脏、在腑、在经、在脉、在阴、在阳)为病理基础,疾病的病程的阶段性、以发病的季节的天、地、人、时间四维辨证法的辨证分类方法,叫外感热病的辨证,概述了外感热病辨证施治的统一原则。
随着医学目的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对健康提出的更高要求,中医“治未病”理念与实践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国家提出了从“治疗疾病”向“预防疾病”重点转变的“前移战略”,这种健康维护理念的变化与中医治未病的主导思想息息相关。继承发扬《内经》“治未病”理论与“摄生”法则,创新出现代的“中医预防医学”与“中医保健医学”。
第十章是养生体质辨证,辨识体质是继承发扬《内经》“治未病”理论与“摄生”法则,为了让人们养生能与此对号入座,自己掌握个人的体质类型,选择适合的方法保健。“治未病”对于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
孙希圣
2013年6月